对海洋与航母的思考(通用5篇)
陆士杰
控制海洋意味着安全,控制海洋意味着和平,控制海洋意味着胜利。
--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曾经的血雨腥风,21世纪的海面上仍弥漫着淡淡硝烟味,世界各国对海洋权益的争夺从未停止,和平的21世纪又会经历怎样的风雨,谁也无法预测。
回到1911年,这一年被称为“世界航母发展史的元年”,蔚蓝的海洋又一次被鲜血染红,从木质帆船到铁甲巨舰,人类将战争的残酷发挥到极致;随着航空母舰的登场,开始挑战称霸海洋几个世纪的“大舰**”主义。
1941年12月7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拉开了太平洋战场上一系列航空母舰编队大海战的序幕。直至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已经拥有各型航母200多艘;终结日本法西斯主义后,便开始制订新一轮的造舰计划,并在冷战中与前苏联展开军备竞赛,尤其是“尼米兹”级核航母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造舰计划,使美国有了全球称霸的资本;随着福特级航母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开工建造,上世纪的尼米兹级航母及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建造计划宣告结束。而2012年中国航母“辽宁”号的服役,是否动摇了亚太美日海
军的霸主地位?外媒热炒的*****有何根据?在我看来,辽宁号航母的服役确实引起了较大的世界影响,但此时根本不具备战斗力,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航母,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磨合,在此我希望广大读者及网友理性看待切勿盲从、狂妄自大。认识本国航母的同时也应了解其他国家的航母之路,很有借鉴意义。要知道美国在三代常规动力航母独霸天下之后,又全力以赴研制三代核动力航母;英国在国力稍微恢复后便开始建造媲美美国尼米兹级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印度在最困难的时候宁可勒紧裤腰带也要一艘又一艘的购进二手航母,法国在“克莱蒙梭”级之后又发展了“戴高乐”级核动力航母,俄罗斯经历了前苏联解体后留下的军事困局后又从法国购买两栖巨舰,并重新积极酝酿新的造舰计划;最有野心的还属日本海上自卫队,被战后的和平宪法禁止拥有航母,却已经建造了自称是大型运输舰的大隅级两栖攻击舰,排水量均达1.5万吨,随后又打着直升机护卫舰的旗号建造了两艘日向级直升机母舰,排水量已达1.8万吨,日本海上自卫队还表示将来还要建造至少2艘日向级直升机母舰的升级版,排水量近2.5万吨,甲板面积扩大两倍的新型直升机母舰22DDH,这个曾经侵略中国的岛国,仍称霸着东亚海军,从“八八舰队”到将来的“十九舰队”,足以看出日本海自队对重圆航母旧梦并没有死心。日本海上自卫队一步一个脚印,表现出走向海洋大国的坚定决心,尤其是对美国F35B这种能垂直、短距起降的固定翼隐身战机的垂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野心昭然若揭。
作为一名普通高校的学生,我想我们在学习之余,能更多地关注国家关注国防,认清自己国家现在所处的境地,我们需要培养一种国家责任感、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不轻视敌人也不惧怕敌人,我们不能若无其事地生活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这个时候的我们是被寄予希望的!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国家间从来都是弱肉强食,和平永远站在强者一边,弱者只能祈祷或乞求和平,历史已经无数次地证明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如不建设和拥有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将无法确保海洋、国土的主权和安全。
关键词:海洋管理专业,海洋生物学,课程教学
1. 引言
目前我国各级海洋管理部门及涉海企事业单位从事海洋管理的专门人才较为匮乏, 特别是具备一定海洋专门知识的海洋管理人才更少[1], 为了适应海洋管理部门和涉海企事业单位加强海洋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 海洋管理专业应运而生。
海洋管理专业开设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海洋科学基本知识, 系统掌握海洋管理、海洋法等理论知识, 能从事海洋管理及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由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 该专业实际上是“海洋+管理”, 因此, 海洋科学基本知识和管理学知识对该专业来说都非常重要。由于管理学和海洋学这两类知识属于不同范畴, 在专业开设实践中, 我们发现, 学生对这两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该专业在加强管理学知识传授的同时, 如何提高学生的海洋学知识水平, 还有待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海洋生物学是海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海洋生物资源管理也已经成为海洋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领域[2]。海洋管理人员掌握必要的海洋生物学知识, 是其进行科学管理的必要保证, 因此, 应当重视在海洋管理专业的学生中开展海洋生物学等海洋科学知识的教育[3], [4]。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院海洋管理专业在海洋生物学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 同时, 为其它院校同类专业提供参考, 我们对学过该课程的海洋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 问卷设计与实施
本次问卷主要从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对课程实用性的认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教材及参考书使用情况等方面设计了不同形式的问题, 形成了本次调查的问卷。接受问卷的对象主要是开设过“海洋生物学”课程的海洋管理专业学生, 包括海管071班、海管061班和海管051班的部分学生, 以上3个班共计81人。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态度方面
在对学生关于海洋生物学课程兴趣调查中, 仅有23.5%学生明确表示喜欢海洋生物一类的课程;有33.3%的学生对该课程感到好奇;有43.2%的学生对该课程兴趣不大或没有兴趣。
对于该课程在学生今后工作中预期实用价值的调查中, 有24.7%的学生认为能用到该课程所学的知识, 18.5%学生认为不能, 而一半以上的学生 (56.8%) 对于该课程在今后工作中究竟有什么作用认识不清。同时, 我们还发现, 虽然我们开设的是海洋管理专业, 但是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 (45.6%) 希望将来能从事海洋管理工作, 有30.9%的学生选择不希望从事涉海工作, 而另外23.5%的学生则对职业预期不明确。
以上结果表明, 相当多的学生对于目前所学的海洋生物学知识在今后工作实际中究竟有什么用处不了解,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生工作中, 多向学生介绍海洋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多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在海洋生物学教学中, 也应当注意多联系海洋管理工作的实际。
3.2 授课内容方面
我们将海洋生物学的主要内容大致划分为六个方面 (见表1) , 试图了解学生关注的重点内容和学习难点。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A海洋生物的形态, 结构和功能;B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海洋生物的习性、生理和代谢;D海洋生物的资源、生态和环境;E海洋生物的进化、分类和分布;F海洋生物应用与开发技术授课内容海洋鸟类/哺乳类海洋鱼类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植物海洋微生物关注的重点33.3%76.5%35.8%43.2%40.7%
由表中可以看出, 多数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资源、生态和环境, 以及海洋生物的应用与开发技术比较关注。这与学生对将来工作中能用到哪些方面的海洋生物学知识的认识相一致:在该项目调查中, 有67.9%的学生认为将来工作中最可能用到海洋生物应用与开发技术方面的知识;其次是海洋生物的资源、生态和环境方面的知识 (49.4%) , 并且认为其它方面的内容可能较少用到。此外, 部分学生表示还比较关注海洋生物的发展史、远古及未来海洋生物研究、海洋生物与海洋地理之间的关系、海洋生物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知识。因此,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 可以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习难点, 学生的看法出现了比较大的分歧。例如, 有35.8%的学生认为海洋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比较难以掌握;相反, 有33.3%的学生认为该项内容比较容易掌握。其它各项内容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学生生物学基础不同, 造成学生在对课程难点的感受不一致。针对上述情况, 教师在教学中应考虑到生物学门类的特点, 以及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 采用个别辅导等方式,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
此外, 我们还根据海洋生物的物种分类, 将海洋生物划分为海洋鸟类和哺乳动物类、海洋鱼类、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植物及海洋微生物等生物类别, 分别调查这些生物类别的教学情况。结果见表2。
由上表可以看出, 学生对于海洋鱼类方面的内容最为关注, 对于其它生物类别的关注则差异不大;同时, 学生认为海洋鱼类方面的知识较容易掌握, 而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海洋微生物则较难掌握。由于学生在学习中比较关注海洋鱼类, 因而学习兴趣较高, 有利于这方面知识的掌握。海洋无脊椎动物和海洋微生物由于种类繁多、各门类差异很大, 因而成为了学习的难点。这就要求我们对海洋无脊椎动物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应当重点突出, 尤其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海洋无脊椎动物各个门的联系与区别, 便于学生在学习时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 提高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
另外, 60.5%的学生认为将来工作中最可能接触到的海洋生物门类是海洋鱼类, 其次是海洋植物 (占35.8%) , 绝大多数人 (占87.7%) 认为海洋无脊椎动物在将来的工作中难以接触到。实际上, 海洋无脊椎动物也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许多海洋无脊椎动物可作为渔业捕捞对象、水产养殖饵料, 或在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而学生恰恰忽略了这一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可能是课上对海洋无脊椎动物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介绍不够。因此,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更加注意联系海洋管理工作的实际。
3.3 教学方式方法方面
通过调查和走访, 大多数学生 (83.0%) 认为采用多媒体的教学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生认为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其它教学形式中, 54.3%的学生选择实验或调查实习, 有49.4%的学生选择观看实物展示。因此, 在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海洋生物图片和视频的同时, 教师还应当多组织学生开展实习、观看实物或标本, 使学生获得对海洋生物更加生动鲜明的印象。此外, 大多数学生 (77.7%) 认为今后还应当专门安排海洋生物学实验课程, 一些学生认为应当结合海洋管理专业多作实地考察, 拓宽授课内容。
上述调查表明, 学生普遍欢迎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同时应当重视实践过程在海洋生物学课程中的应用,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另一方面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吸收。
3.4 教材和参考资料使用方面
调查发现, 学生对于教材的依赖并不是很强。56.8%的学生认为, 教材的有无, 对于学习该课程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 只有22.2%的学生认为有较大影响。绝大多数学生 (87.6%) 课后复习主要依靠教师的授课课件和上课笔记, 只有11.1%的学生课后复习主要依靠教材。
调查还发现, 22.1%的学生经常查阅我院图书馆的相关参考书, 47.0%的学生有时查阅这些参考书, 25.9%的学生偶尔查阅过这方面的参考书, 还有5.0%的学生则从未在我院图书馆查阅相关的参考书。这表明, 图书馆中海洋生物学方面的参考资料已成为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一条重要渠道。
上述调查结果提示, 今后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课外的知识, 同时, 在学生成绩考核中也应当注意增加对授课课件内容以外知识的考查。鉴于图书馆中的参考资料对于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作用, 今后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参考资料的建设力度。
4. 结语
“海洋生物学”是海洋科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同时, 该学科的知识对于海洋管理的许多方面都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增强海洋管理专业“海洋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通过调查研究, 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教学。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该课程的重要性, 尤其要结合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 使得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对于学生较感兴趣的方面, 比如海洋生物的资源、生态和环境, 以及海洋生物应用和开发技术, 在内容上应当有所拓展。在课程教学的同时, 还有必要开展就业指导, 使学生明确所学内容的用处, 增加学习动力。
在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方面, 应该做到重点、难点突出。适当照顾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 采用个别辅导等方式, 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在教学中, 教师应多采用活体或固定标本展示、幻灯片和多媒体放映等直观手段, 创设形式多样、直观生动的教学情景, 使学生在形象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吸取知识。海洋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在海洋生物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应该创造条件,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训练,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研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提高“海洋生物学”教材的使用价值, 可以组织本院专业教师根据具体情况, 编写适合的讲义。除此之外, 仅仅依靠一本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 还应该充分挖掘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 使学生能巩固课堂知识, 并拓展课外知识。
以上调查分析结果对于改进我院海洋管理专业海洋生物学教学提供了依据, 同时也为其它院校海洋管理和其它海洋相关专业开展海洋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苗振清, 刘煜.对海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以浙江省为例[J].高教论坛, 2009, 2:21-24.
[2]王斌.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对策[J].生物多样性, 1999, 7 (4) :347-350.
[3]李百齐.加强海洋管理, 保护海洋环境[J].理论界, 2007, 12:229-230.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 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 2006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到20 958亿元, 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与日俱增, 然而我国距离海洋强国的目标尚有很大的差距。“海洋大国”强
调的是一个国家在海洋自然条件方面所具有的天然优势以及依托自然资源条件的整个海洋产业产值总额的优势, 而“海洋强国”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雄厚、海洋科技水平先进、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突出、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大、海洋事务综合调控管理规范、海洋生态环境健康、沿海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达以及海洋军事实力和海洋外交事务处理能力强大的国家。如果说“海洋大国”强调“量”的积累, 那么“海洋强国”所侧重的就是“质”的提升。
国家海洋战略是国家用于筹划和指导海洋开发、利用和管理以及海洋安全和保卫的指导方针, 是涉及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外交、海洋军事、海洋法律和海洋技术诸方面的最高策略, 是正确处理陆地与海洋、经济与军事和近期与长远之间关系的海洋发展原则, 其中也包括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教育、政府的海洋政策及执行力以及国家支持
海洋事业发展的总体能力等。
1 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机遇
1.1 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现状
海洋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我国海域辽阔, 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 大陆海岸线长达18 000多千米。海洋资源种类繁多, 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可再生能源和滨海旅游等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巨大。
海洋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日趋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把海洋资源开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重大措施, 对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海洋管理和海洋事业的投入逐步加大。为规范海洋开发活动,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国家先后公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全民海洋意识日益增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海洋经济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海洋区域经济布局不断优化, 海洋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海洋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海洋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 海洋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1.2 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海洋经济发展缺乏宏观指导、协调和规划, 海洋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海洋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传统海洋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 海洋科技总体水平较低, 一些新兴海洋产业尚未形成规模;部分海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近海渔业资源破坏严重, 一些海洋珍稀物种濒临灭绝;部分海域和海岛开发秩序混乱、用海矛盾突出;海洋调查勘探程度低, 可开发的重要资源底数不清;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国民缺乏海洋意识;海军实力较弱, 保海护商能力不足。
1.3 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机遇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 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活动都离不开海洋。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必须从战略全局上关注海洋。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时机也已成熟。首先, 我国的综合国力正在增强, 有条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我国的海洋力量也在增强, 从事海洋工作的劳动力约400万, 各类海洋船舶约30万艘, 海洋产业的产值从1980年的80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约3 500亿元;海洋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研究勘探工作已经进入太平洋和南北极地区;已经拥有一支正在壮大的海军。其次, 21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 也是争夺海洋国土和资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 在被称为“蓝色圈地运动”的海洋权斗争中争取更多的蓝色国土和海洋资源。最后, 西部大开发和建设海洋强国, 东出西进, 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翼。这两项战略任务都需要长期谋划, 都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在开始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 应该着手谋划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 实现两翼齐飞。
2 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思考
2.1 战略思想、原则与战略目标
制定我国海洋强国战略, 必须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坚持以海洋经济建设为中心, 牢固树立建设海洋强国的民族意识, 把走科技兴海之路、开发和保护海洋、强化海洋综合管理、增强海防实力以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作为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 全面振兴海洋产业, 从而保证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以实现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目标预计到21世纪中叶, 以占我国国土面积约1/4的海洋国土为主要开发对象的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4, 使海洋产业能够承载全国人口的1/4乃至更多;海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进入海洋军事强国之列。到21世纪末, 我国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5%以上, 中国成为世界领先的海洋经济强国。
2.2 海洋军事战略
新的海洋观念产生了新的国土观, 新的国土观导致沿海国家国防观念的更新, 这主要体现在国防的新前线、海防的新使命和国防建设的新思维上。沿海国家的国防前线已经不是海岸线, 也不是领海外侧线, 而是在大陆海岸与岛屿海岸的领海基线以外200~350海里的海面上。世界性围圈海洋的态势, 产生了相邻沿海国家之间海洋国土划分的新问题, 集中体现在海洋资源之争、海区划界之争和岛屿主权之争等方面, 争议以至争夺的趋势明显加剧, 不仅军事活动的强度加大, 而且军事对抗与斗争的强度也趋向加大, 某些海区的军事对抗强度已经远大于陆地。中国是正在崛起的大国, 必将是为人类承担最大的责任的国家之一, 理应拥有更多的海洋控制权和海洋事务的决策权。因此, 中国应加快增强国家海上力量, 扩大海军实力, 建立一支新、精、高、强的现代化海军。解决台湾问题, 是奠定我国海洋战略的基础;不解决台湾问题, 中国就没有完整、可行和安全的海洋战略。因此, 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海洋战略的前提, 是我国成为海洋强国的第一步。
2.3 海洋经济战略
实现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在海洋资源分配上为后代考虑, 不能只图眼前利益竭泽而渔, 必须协调经济、资源和环境三者共存发展。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政府宏观控制和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 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尤其在个体经济活跃的海洋产业, 如海洋捕捞业中, 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以及相关的经济政策为海洋经济适度快速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同时, 应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
从国外海洋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可以看出, 海洋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缩小, 海洋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逐渐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 海洋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断扩大, 最后变成最庞大的产业, 产业结构的重心沿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顺序转移, 这种变化趋势在先进的海洋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海洋经济仍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 不合理的海洋产业结构是导致我国海洋经济和技术落后于世界先进的海洋国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必须通过统一规划、合理调整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来加以解决。在此基础上, 逐步发展成具有不同特点的港口城市群和海洋产业群, 以促进21世纪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2.4 海洋科技战略
国家应制定以开发海洋高新技术为核心, 执行“科技兴海”规划的方针政策, 实现海洋产业的合理调整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转移。发展我国海洋高科技要为实现上述发展方向服务, 有所侧重。一要立足自主创新, 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二要提高实用技术水平, 抓紧技术改造;三要在加大海洋开发力度的同时,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海洋技术发展体系, 满足我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尽快摆脱高新技术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
从海洋研究与开发投入的总量来看, 美国最高, 其在海洋技术方面的水平也最高, 日本、英国次之。上述国家都比我国投入的经费高出很多, 这是他们在海洋技术方面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 也是我国海洋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所以, 必须通过国家在财政预算中逐年提高用于海洋研究与开发的经费, 促使我国迅速提高海洋科技水平。
海洋高科技竞争的实质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 必须把培养海洋科技人才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对待。建立激励机制, 培养、挖掘人才, 制定政策, 吸引人才, 创造留住人才、鼓励人才创业的大环境。
3 结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制度是重要的, 它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基于人的行为科学规律对制度进行创设, 它可以使人们产生对自己行为的预期。好的制度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有效地规范秩序, 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 提高人的生活满意度。
一、海洋捕捞业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 资源的衰退
浙江舟山是我国海洋捕捞最集中的地区, 其海洋捕捞产量占水产总量的95%, 占全国总产量的10%, 全省的50%。然而伴随着巨大成绩的背后, 是渔业资源的衰退, 一些传统的经济鱼类, 如大黄鱼、墨鱼等基本上处于衰竭状态, 几乎难以恢复;小黄鱼、带鱼、鲳鱼等则出现种种退化现象严重, 渔获物普遍小型化、早熟化、幼龄化, 一些海洋生物发展生存空间移位, 汛期混乱等现象。近几年, 渔场越跑越远, 渔船越造越大, 渔网越拉越长, 而鱼越捕越少。如:1979年, 单位捕捞渔获量达每千瓦达1.5吨, 1987年降到1.1吨, 1990年为0.90吨, 现在则为0.75吨, 呈下滑的趋势。
(二) “双控”管理的失败
我国对捕捞业实行船网工具控制指标管理 (即“双控”管理) , 并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和捕捞限额制度。“双控”的目的旨在有效控制海洋捕捞强度。但是, 自1979年恢复渔政管理以来, “双控”的基数一直在不断膨胀。以舟山市为例, 从1980年到2000年21年间, 全市捕捞渔船从7007艘增加到9396艘, 总功率从31.33万千瓦增加到146.79万千瓦, 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8%和9.03%。2001年以后由于政府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出台渔船报废政策, 渔船数及马力数逐步得到缩减, 到2005年上半年, 全市共缩减渔船1538艘, 上交马力指标16.9万千瓦。“双转”虽取得一定成果, 但反弹之势仍不容忽视。
(三) 渔民“失海”情况严重
渔民失海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显性失海”;另一类是“隐性失海”。所谓“显性失海”是指可供渔民生产的渔场数量的绝对减少。这里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中韩、中日渔业协定的实施, 使渔民失去相当大的传统生产渔场, 其面积大约有10万平方公里, 受限制渔场达26万平方公里, 影响舟山市近5000艘渔船, 涉及渔民2万人。二是进入本世纪以来, 临港工业获得了巨大发展, 这些产业用海的需求较大, 与传统渔业用海发生冲突, 各级政府从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 在海洋功能区划中将大量的渔业用海调整为其它用海, 使传统渔业用海大量缩减。所谓“隐性失海”是指可供渔民生产的渔场可利用价值的相对减少。这也有两个因素, 一是大量农民和工商资本进入渔业领域, 与传统渔民争夺渔业资源, 加剧了渔业资源的衰退。据估计, 目前舟山市从事捕捞业的内陆渔民有7000多人, 占全市捕捞劳动力的10%左右。二是海洋污染日益严重。据2004年《舟山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舟山海域严重污染面积8556平方公里, 重度污染1086平方公里, 轻度污染1870平方公里, 三项合计占舟山海域总面积的50%, 严重地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 导致资源急剧衰退, 甚至灭绝。
二、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渔业相关问题与现象的
分析
制度经济学认为, 人都是理性人, 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 在一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都会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在渔业资源公有的情况下, 多捕才会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政府虽然在捕捞上实行了许可制度, 但是每艘船捕什么鱼, 捕多少是政府管不了的, 在资源公有的情况下, 虽然渔民知道不断增加捕捞力量会导致渔业资源的衰退, 但是对于自身来说却是绝对有利的。所以, 捕捞船只和马力一长再长, 渔业资源也随之不断衰退。
一般来说, 政府是社会公益的维护者, 但是也有自利的动力, 在追求经济增长率的情况下也有冲动去调整用海的区划;而在GDP考核的压力之下, 政府倾向于上马那些立刻带来GDP增长的项目, 特别是在任期开始或结束的时候表现得更加明显。很多临海产业对用海的需求很大, 政府为了出政绩, 往往是调整渔业用海为工业用海, 导致可捕区域不断减少。
政府的管理是通过公务人员来实现的, 公务人员手中都或多或少地掌握着管理的权力。政府是渔业的管理者却不是渔业的利用者, 这有可能会导致个别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来产生寻租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 政府官员对违规船只的放行损害的只会是国家的利益, 个人的利益没有不仅损害反而因寻租带来收益。
长期以来, 渔民的收入高于农民的收入, 比较利益冲动促使他们下海。这也是吸引农民不断进入渔业领域的主要原因。
国家渔业法规定, 渔业资源及海域属于国家所有, 海洋渔业的捕捞权属于一切公民、组织或其它经济实体。面对工商资本的进入, 传统渔民也是无可奈何, 其隐性失海更加严重。
三、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制度创新一:设立渔业权
众所周知, 公用地悲剧是由于产权不明晰导致的对资源掠夺性开发。所以首先要实现渔业资源的产权化, 即创设渔业权。渔业权创设的首要目标是保证的传统渔民的权益。传统渔民历来以海为生, 捕鱼是其基本的生存手段, 从这个意义上说, 捕捞的权利是生存权, 是人权的一部分, 是先于法律而存在的。相对于后来进入渔业的大陆农民而言, 其本身有自己的生存资料———土地。在此基础上将有限的渔业捕捞权利进行分配, 对传统渔民来说就有失公平。
其次, 进行渔业权划分。将渔业权分为公共渔业权和地域渔业权, 两者大致以禁渔区为分界线, 分界线以东实行许可渔业, 任由工商资本和其它实体自由出入;分界线以西实行渔业权渔业。地域渔业实际就是行政区划为界线, 实行属地管理, 其捕捞权只能由传统渔民所有。许可渔业属于商业渔业, 资本可以自由出入, 只要符合国家对渔船安全、渔具渔法的相关规定即可, 这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而渔业权渔业属于传统渔民的生计渔业, 非传统渔民是被排斥在这个市场之外的, 马力配额在市场上的流转则另当别论。因此, 对渔民身份的判断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许可渔业还是渔业权渔业, 其权益的实现都是以马力配额作为载体, 渔船只有在拥有马力配额的情况下才能出海捕鱼。传统渔民出海捕鱼, 大约是1/3盈利, 1/3持平, 1/3亏损。而亏损的传统渔民可以选择将配额转让给他人, 这样, 在不出海的情况下靠出租和出售配额也可以获得收入。另外, 实行马力配额还可以更好地实现公平。马力配额是以人为对象进行分配的, 其获得依据是基于渔民的身份。国家现今对渔业的补贴是以渔船为单位的, 而渔船只是少数富有渔民所有, 多数渔民已经沦为雇工。按渔船进行补贴, 则将广大贫困渔民排除在补贴之外。按马力配额进行补贴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实现了更大程度的公平。
渔业权渔业, 是把传统渔民的生存权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既是对传统渔民人权的一种承认与保障。地方政府再也不能借海域资源国有的规定来随意改变海域的用途, 即使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 也需要给渔民一定的补偿, 某些地方“以土地换社保”的方式可以作为渔民补偿的一种借鉴。
四、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制度创新二:建立渔民协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渔业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村社管理已经解体, 新产生的渔业合作组织大多名存实亡。渔民作为分散的生产单位, 缺乏一个整体的组织平台与政府进行沟通, 这使得一方面政府的政策制度不能有效地传递到渔民手中, 另一方面渔民的利益表达也缺乏一个有效渠道。这种情形之下, 渔民协会的产生就非常有必要。现代社会学认为, 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政府行使的管理职能越来越少, 很多政府的管理职能分解给社会中介组织, 社会愈进步, 社会中介组织愈发达。渔民协会作为渔业发展的中介组织, 可以有效地将政府的政策法规传递给渔民。同时, 作为传统渔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社团, 它可以帮助政府有效地管理渔业。政府把多余精力集中到宏观调控和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中, 可有效地避免管理者与利用者脱节的矛盾。渔民协会既是资源的所有者, 也是资源的利用者, 在过度捕捞会损害渔业永续发展的情况下, 渔民协会会自觉地调整捕捞的强度, 保持与资源更新的平衡点上。如果渔民不顾协会的约束违规操作, 损害大家的利益, 必然会受到大家监督而得不偿失, 因此, 能有效规范渔民的自觉行为。
五、结论
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就是明晰产权, 使责、权、利三者相统一。制度的遵守不是基于人们道德上的保证, 而是利用人的自利本性在利己的同时利他。一个好的制度, 需要市场力量的推动, 更需要政府的引导。构建渔业权和渔民协会, 实现制度创新, 促进海洋捕捞业的可持续发展, 将是一项长期二曲折的过程。但制度创新的前进步伐是不可阻的, 比较效益的存在必定会让它破除一切困难, 为自己开辟道路。
参考文献
[1]盛洪.为什么制度重要[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
[2]蔡宏舟.舟山海洋与渔业经济研究文选[M].北京:北京文津出版社, 2003.
[3]王志凯.渔业权制度与渔民权益保护[J].中国渔业经济, 2005 (5) .
[4]慕永通.我国海洋捕捞业的困境与出路[J].渔业致富指南, 2005 (3) .
[5]孟全.关于培育渔业中介组织的思考[J]现代渔业信息, 2009 (1) .
[6]孟全.浙江普陀捕捞业调整优化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 2009 (2) .
[7]王衍亮.渔业管理学及其研究前沿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 2005 (2) .
1 山东的海洋文化资源
海洋文化是以海洋为基础的文化, 海洋文化资源包括海洋历史文化、海洋民间文化、海洋景观文化、海洋节庆文化和海洋经济文化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海洋经济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不仅需要消耗各种海洋自然资源, 也依赖于海洋文化资源。海洋文化资源是实现蓝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1.1 海洋旅游文化资源
山东海洋景观主要分布在胶东半岛的青岛、烟台、威海, 这一地带海岸线绵延曲折, 岬湾相间, 山海相依, 自然风光秀美。青岛的崂山、烟台的蓬莱阁、威海的刘公岛、东营的黄海入海口景观等都是著名的海洋旅游资源。沿海也存在着丰富的海疆文化。海洋文化的地方色彩浓厚, 历史典故, 神话传说众多。
1.2 海洋历史文化资源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 由于紧紧抓住“鱼盐之利”, 谱写了我国海洋文化的光辉篇章。姜太公“通商工之业, 便鱼盐之利”, 就是充分发挥了齐国的地利优势。为了发挥沿海发展的优势, 除推行了“因俗、简礼”, 还并行九府圆法。用此以助鱼盐之利和商工之业。由于姜太公选地利, 因民俗, 重商工, 后来齐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坚持太公之制, “设鱼盐商工之利”, 本末兼营, 农工并作, 产商互补, 并鼓励国与国之间的贸易, 加强经济交流。这些措施使齐国“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通货积财, 富国强兵”, “人民多归齐, 齐为大国”。齐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代表之一, 由于其蕴涵的开放与兼容性的海洋文化特征, 使其成为人类的优秀文化。齐国的东部沿海开发与海洋文化的开放兼容, 既促进了齐国经济、政治、思想和军事的巨变, 又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使齐国成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最具生机与活力的国家, 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齐国的海洋文化是我国海洋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其发展与影响是我们开发先进海洋文化资源, 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资源。
1.3 海洋民俗文化资源
海边的先民们在长期与自然、海洋的斗争中, 总结并传承了大量涉海的生活经验、智慧和文化, 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民俗文化。山东的海洋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涵盖面较广, 如集中于荣成龙须岛、蓬莱大季家和刘家旺等处的渔村, 渔业生产习俗以驾“瓜篓”、打风网 (围网) 为特色;北渔村的海带草房、海产食品、行船禁忌等习俗, 都为别处所不多见;沿海渔民在农历三月十九的祭海习俗, 仪式在春汛起锚前举行, 祈求海神保佑平安, 现在演变为“上网节”, 成为欢送渔民出海并预祝丰收的节日。
1.4 海洋节庆文化资源
海洋节庆文化是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现有海洋节庆活动近30项, 如青岛国际啤酒节、海洋节、金沙滩文化旅游节、红岛蛤蜊节、中国青岛钓鱼节、渔家乐民俗文化节、中国荣成国际渔民节、中国威海国际钓鱼节、日照刘家湾赶海节及威海海洋文化产业周等。各具特色的海洋节庆活动为海洋节庆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5 海洋科技知识文化资源
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是相互融合, 相互促进的, 在发展海洋经济中积累的经验、管理技术都可以转化为海洋文化。在当今时代海洋科技知识已成为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产品的养殖、水产品加工等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都要求较高的科技知识[1]。山东正利用海洋科技知识展现自身魅力。山东具有多所海洋高等院校和全国知名的科研院所, 仅在青岛就有包括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30多家海洋科研、教育和管理机构, 这为山东省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在开放方面, 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现代的开放文化, 尤其是“海上山东”与蓝色经济区建设, 也已经成为海洋文化的绚丽奇葩。
2 山东海洋文化资源转化的现状与问题
2.1 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的现状
按学术界的意见, 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为满足社会公众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 科学开发海洋文化资源, 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 包括滨海旅游业、涉海休闲渔业、涉海休闲体育业、涉海庆典会展业、涉海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业、涉海工艺品业、涉海新闻出版业和涉海艺术业等。目前山东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以上产业的主要成绩如下。
2.1.1 发展了富有特色的滨海旅游业
目前山东在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中, 旅游产业的转化最为成功。山东沿海各市突出海洋特色, 打造了一系列精品旅游项目, 如以青岛、威海、烟台、日照海洋文化为特色的黄金海岸旅游区;以潍坊为中心, 以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民俗风情为主题的滨海民俗旅游区;建造了集赏海、游乐和休闲为一体的海滨公园等;还开发了具有特色的海岛游, 如对甲午战争纪念地、北洋水师提督府所在地刘公岛的开发, 对有“蓬莱仙岛”美称的庙岛群岛的开发等。
2.1.2 开发了多种休闲渔业和休闲体育业
海上休闲渔业观光游是以传统渔业生产为载体, 按安全标准改造、装饰的休闲渔船乘载游客在海上捕鱼、观光, 使游客亲临其境, 既可体验渔民传统淳朴的海上生活, 又能观赏美丽的海上风光, 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奇特性为一体的浪漫休闲观光项目[2], 全省近海渔业资源丰富有力地促进了休闲渔业的发展。涉海休闲体育业的开发, 则包括帆船、划船、冲浪、垂钓、潜水、沙滩排球、沙滩足球和沙滩拔河等。
2.1.3 涉海庆典会展业丰富多彩
山东历史文化悠久, 民风淳朴、民俗节庆众多。传统民俗庆典活动主要有海云庵糖球会、天后宫庙会、湛山寺庙会、烟台龙口南山灯会、妈祖祭拜活动月、牟氏庄园民俗旅游文化节、日照刘家湾赶海节等民俗节庆活动;现代的有青岛国际啤酒节、金沙滩文化旅游节、红岛蛤蜊节、威海中国荣成国际渔民节等节庆活动以及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各种会展。
2.1.4 涉海影视艺术业、动漫产业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半岛蓝色经济区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 一直比较重视演艺事业的培育, 开发了《蔚蓝青岛》《梦海》《印象日照》等一批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优秀演绎剧目。动漫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已经建成济南、青岛和烟台等动漫产业基地, 创作了一些涉海动漫作品, 如《八仙过海》《郑和下西洋》等。
2.2 山东海洋文化资源转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山东的海洋文化资源转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2.2.1 技术和人才问题
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需要技术和人才的支撑。但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人才不足, 存在着技术转化不及时, 高科技及综合性管理人才十分缺乏的问题。
2.2.2 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不平衡问题
海洋旅游产业是目前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的支柱, 其他海洋产品的开发对海洋旅游业的依赖程度较高。涉海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的转化较少, 与海洋文化相关的广播影视业、网络文化等行业发展也相对落后, 许多海洋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总的来看, 目前的海洋文化产业基本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尚需打造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 更好地发挥海洋文化资源的综合经济效益。
2.2.3 企业创新经营能力薄弱问题
目前企业规模小, 融资能力弱等问题制约着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且由于企业自主创新不足, 海洋文化产品呈现肤浅性, 绝大多数海洋文化产品都只是利用海洋资源进行简单的加工和仿造, 产品的文化含量低, 经济效益不高。由于受文化发展体制改革慢的制约, 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内其他文化发展先进省市有一定差距, 也制约文化企业的发展。
2.2.4 保护意识不强问题
部分海洋文化资源没有做到科学开发从而导致文化资源承受力过重, 开发利用中存在着过度开发、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问题。如, 在旅游旺季时崂山风景区、沿海海滨、蓬莱阁景区和刘公岛等, 客流过于集中, 呈现出较重的超负荷现象。
2.2.5 文化产品雷同问题
在海洋文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 许多产品具有雷同性, 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部分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缺乏创意和吸引力, 存在盲目模仿、产品同质化现象, 没有自己的竞争优势, 比如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地的滨海旅游开发在沿海一线遍地开花, 各地旅游产品雷同, 出现无序竞争。
3 山东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的原则与思路重点
3.1 海洋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的原则
海洋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 必须遵循可行性原则、整体协调原则和重点创新原则。可行性原则最基本的要求是指在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上要从实际出发, 量力而行。整体协调原则是指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与当时当地的各种环境以及人们的接受水平相协调。在海洋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 应分轻重缓急, 先开发市场需求较强的海洋文化资源, 而对那些市场需求已饱和或未有需求的资源, 不去开发或仅做尝试性的开发。重点创新原则指的是在海洋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业的过程中突出重点, 寻找创新点, 注重提炼内涵, 实现突破。
3.2 海洋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的思路重点
3.2.1 坚持海洋文化保护,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海洋资源与环境是海洋产业经济的物质基础, 所以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 也要讲科学、讲效益、讲可持续发展以及长远价值, 摒弃那种为谋求一时经济快速发展而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做法。处理好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与保护相协调, 例如以旅游开发来保护海洋文化遗产, 对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反过来又促进海洋旅游的开发。
3.2.2 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海洋文化体制改革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政策法规中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职能。必须树立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度、力度和广度, 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向深入。坚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促进海洋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深化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对海洋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全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 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 带动整个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
3.2.3 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建设, 构建人才战略高地
要充分利用好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 即以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为依托, 通过产、学、研联合办学, 建立海洋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 重点培养图书营销策划、动漫设计制作等, 尽快开设包括文化产品设计、文化产品经营、文化经纪人和文化市场管理等相关的专业课程, 形成多层次、立体性的人才培养层次。要加强海洋文化乡土教材的编写以及师资的培训, 通过学校教育, 保障海洋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提高。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研修班, 有计划地对有关领导和文化单位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掌握市场经济知识、经营管理知识, 提高管理文化产业的能力。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选派人员到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研修, 培养具有世界水准的专业人才[3]。
3.2.4 加大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投入, 拓宽融资渠道
山东应逐步增加财政对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 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 鼓励非文化企业、民间资本向文化产业投资, 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知名度高的文化产业资本参与山东的海洋文化建设, 建立新的分配激励机制, 市场营销机制、风险共担机制。同时要建立灵活投资机制, 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和建立适应海洋文化产业特点的投融资体系和机制, 破除发展“瓶颈”[4]。
3.2.5 依托山东海洋文化特色, 做强节庆会展
山东应该凭借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海洋资源优势, 开发一批具有鲜明海洋文化特色和浓郁海洋气息的节庆活动。也因此有必要在宣传文化部门、旅游部门等统一调度下, 成立一个全区域统一的节庆领导机构, 减少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弊端和负面影响, 以更清晰的思路、鲜明的主题、经营的理念、包容的模式、规模的效应、政府的引导、科学的运作, 把以往分散的、零碎的、初级的、闲置的节庆活动集中整合起来, 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促销。坚持以海为题, 文体搭台, 旅游、经贸唱戏;充分挖掘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对节庆活动的内涵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力争使其内涵以及外延都有一个新的突破。
3.2.6 加强海洋文化的整合重组, 提升海洋文化产业品牌价值
要贯彻“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竞争战略, 实行错位竞争, 抓住重点, 经营强项, 发挥优势, 树立自己的海洋文化产业品牌, 提高市场认知度, 形成注意力经济, 为文化产业注入活力。其次, 营销好自己的品牌, 即给自己的品牌合理定位目标群, 实现品牌的“产业化”运作。
3.2.7 突出海洋文化区域特征, 实现特色文化错位发展
山省海洋文化地方色彩浓厚, 历史典故, 神话传说较多, 可以相应的开发旅游产品, 如蓬莱仙话、海神祭祀、徐福东渡纪念活动以及海防建设等。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为主题, 衔接半岛城市群建设、制造业基地建设和环渤海地区综合开发, 充分发挥海洋文化优势和邻近日韩的区位优势, 突出“开放、融合、发达”的区域特色, 进一步提高海洋文化产品生产能力和服务功能, 推进优势互补与和谐发展, 实现文化生产要素的快速聚集和高效组合。以沿海丰富的海洋文化、渔民文化、科技文化内涵为基点, 整合开发山城相连、海天一色, 人文景观与秀丽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促进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 打造适合人类居住的文化环境, 成为符合现代人时尚需求, 具有休闲、娱乐、游览、度假和展示功能的知名蓝色经济文化产业带。
3.2.8 整合海洋文化资源, 建立区域协作机制
加强区域海洋文化联合, 有效整合区域资源, 以利于市场的开拓、市场开发成本的降低和区域文化品牌的树立。合作要以海洋文化为纽带, 用共同的海洋文化将各自独立的沿海城市连接起来, 形成海洋文化产品体系。此外还要主动打破封闭性, 增强海洋文化企业的竞争实力。通过政府间的磋商协调机制, 从宏观层面上消除行政边界的障碍与壁垒, 通过民间组织的制度化谈判博弈机制, 建立行业监管体系, 从宏观层面上走向理性的区域交融和产业整合, 通过企业间的市场化调节机制, 构建文化产业结构体系, 从微观层面上提升海洋资源配置的区域一体化优势[5]。
3.2.9 推进海洋文化创新, 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民族文化的竞争力, 既建立在丰厚的文化底蕴上, 更在于结合时代要求, 深入挖掘海洋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和深刻内涵, 不断加以创新, 推出更多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色彩的海洋文化产品, 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4 山东海洋文化资源转化为海洋产业优势的对策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 积极发掘海洋文化资源及丰厚文化内蕴, 增强发展潜力, 可以促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了, 形成有特色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发展模式, 对于创建海洋文化强省, 实现富民兴鲁, 造福人民有重要意义。
4.1 维权——加强海洋文化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
知识产权是文化产品流通、交换的必要规则, 是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游戏规则”。知识产权及其保护下形成的品牌, 是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与灵魂。要采取措施, 强化海洋文化知识的创造与保护。
4.2 聚智——凝聚人才, 推动海洋文化高成长性产业创新
海洋经济发展中所包含的科技因素越多, 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贡献率越高, 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要强化人才资本优先积累, 聚智重点集中在:海洋文化产业的科技人才, 经营管理人才, 尤其要引进和培养既懂经营管理, 又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人才, 发挥人才和智力的作用。推动海洋文化产业进程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建立海洋文化库, 加强文化成果的选择和储备;二要建设海洋文化市场, 加速文化成果商品化进程;三要加强海洋文化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提供全方位服务;四要优化海洋文化产业的人才环境, 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快速流动创造优越发展空间。
4.3 集群——强化海洋文化产业集群, 展延产业链条
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海洋传统文化产业, 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向现代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要巩固提升传统文化产业, 做大做强新兴海洋文化产业, 科学布局、培育开发高端文化产业, 推动新的文化产业革命, 努力构建规模大、素质高、竞争力强的蓝色文化产业体系。通过整合海洋优势资源, 发挥集群以及产业链延伸, 提升品牌竞争力,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4.4 塑形——塑造海洋文化形象, 打造新的发展模式和方式
重视山东的海洋文化形象设计, 形成山东独特的文化魅力。要进行CI形象设计, 就要大胆引入企业中的CI设计原理, 分别从理念、行为和视觉识别系统, 对山东沿海的海洋城市或经济区形象进行整体设计与建设, 使海洋文化产品的形式与内涵完美结合。通过挖掘历史人物、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海防建设等, 加之当代改革开放创造的新的蓝色与绿色文明, 形成系统的现代海洋文化现象, 加以宣传和包装, 使其逐步成为山东海洋文化符号, 并沉淀为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 以创造新的蓝色辉煌。
参考文献
[1]王东京.连云港海洋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09 (3) .
[2]谢生石.珠海海洋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08 (5) .
[3]李晓磊, 姚武太.提升山东文化产业竞争力对策研究[C]//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0.
[4]郭明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山东文化产业跨越发展[C]//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0.
【对海洋与航母的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加强我国海洋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06-03
人类与海洋教案11-17
陆地与海洋读书笔记06-27
海洋资源与环境课论文10-06
船舶与海洋工程实习专题报告10-11
形容海洋的句子11-10
描写海洋的作文11-22
绿色的海洋初中作文06-11
【实用】未来的海洋作文10-02
友情的句子:生活的海洋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