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心态论文(推荐8篇)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主题:大学生就业心态
俞敏洪:各位同学,各位朋友大家好!感谢今天邀请我到这里和大家聊聊,给我的题目就是大学生就业心态。我就自己随便聊一下。因为当初我自己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没有就业心态。我们当时毕业的时候是国家分配,国家指向哪,我们就到哪。当时国家没有把我分到西藏,把我留到了北京大学。国家说到哪,我们就走到哪。现在你毕竟有这样的心态,也不一定能做得到。
今天讲的主题,主要是三到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就业的大形势,第二是就业与职业的关系,第三大学生就业心态到底应该怎样,第四我现在从老板角度来看,我录取大学生最注重大学生什么东西。
第一就是大的形势。非常的不乐观,中国在大学生扩招的情况下,没有为大学生市场做好准备,中国在大学生就业这个层次上是没有的,比如说确实国有企业在发展,民营企业发展更快,新东方平均每年接纳400个大学生速度发展,既使这样,中国整个市场没有为大学生所准备的中国扩招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大学生毕业以后,该干什么。大学生该干什么?不知道,农民还有一点土地可做,工人阶级习惯了在机器跟前劳作,或者习惯了下岗,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可能是不可回避的一个命运这样的一个准备。
中国大学生毕业每年都在呈20%到30%递增,今年数据大学毕业生413万,就业机会比去年少了22%,大学生毕业人数增加22%,今年会有80万左右的学生毕业的时候有可能找不到工作,对于一个大学生是很痛苦的事情,因为在大学的时候花了很多学费,父母很辛苦,而且毕业生出来得工作,这是他们人生中间最重要的事情,但是中国大市场没有做好准备,不仅从大学生工作能力问题,也不仅仅是我们有没有工作经验的问题,而是市场没有办法一下子吞吐这么多大学生的问题。
我们当初毕业的时候,不存在找不到工作这样的行为,因为当时大学生是稀有动物,既然是稀有动物就相对比较好办一些,把你放在动物园展览也是能有收获的,现在大学生是遍地开花的现象。尽管社会已经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就是大学生毕业有可能找不到工作,但是真正落到任何一个个体大学生身上,是非常难受的事情,国家在这方面尽管反复建立大学生就业中心,民间也在为大学生就业做出努力,但是实际上,由于中国整个大市场,没有为大学生的就业做好准备,或者说大学生人数毕业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就剩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第二个,这是一个大形势,从教育本身来说,中国的大学教育依然没有什么过去大学教育当中反思过来,进大学就是学习知识,进了大学以后,大学四年轻松度过,很多的大学教授在市场上没有什么经验,只是受过职业训练的经验,中国大学的教授不少都是从大学走向大学,包括工商管理的教授,有很多没有自己在实践当中做过企业,学校尽管扩招了很多学生,尽管学校和教授都是为大学生就业非常重要,但是教学本身内容和就业依然是大大脱节。这是我身有体会的。这个脱节的,包括我所在的北京大学英语系,到现在依然学古汉语,依然学着拉丁文这样的东西,对中国大学生的现实,到底带来多少好处,是非常难说的一件事情,这个会增加学生的某种学术分量,但是现实当中,学生如果生存不下去,学这个东西能带来多大用处,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现在教育的导向,依然是让学生以知识学习为主,而不是以就业为主,导致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心理上也没有做好准备,很少有大学老师上大学第一天,同学们你们上大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的生存更加好,而是你的生存更加好的唯一办法,就是毕业的时候,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如果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大学学的东西是一二三四五,没有这样的老师会这样讲的。只会告诉你这个原理背出来怎样,那个原理背出来怎样,中国的大学教学方针是有问题的。这个教学方针体现在心态问题上,大学生毕业之前没有做好很好的准备,通常到了三四年级自己面对工作,发现自己找不到工作,一个面对就业自己不知所措带来的后果。我问过不少考研究生的学生,为什么考研究生,反正到社会上也不知道干什么,干脆还上三年研究生,如果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上研究生,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中国研究生学习相对来说比较松垮,很多研究生三年过的比大学三年过的更加松散。研究生的扩招和大学生扩招导致的现象,两到三年以后,研究生和大学生拼命抢夺人才市场。这样的结果,研究生会占有优势,有可能本科生更加愿意从零干活,这样的结果,研究生和本科生就业形势同时不佳的情况,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非常严峻,每年几十万的人找不到工作,几年下来就是二三百万,这样社会问题就会出现,社会不安定因素就会非常的明显,未来如果说中国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会出现,出现重要来源就是中国的大学生,尤其是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再回过头来讲,讲到大学生的工作,我一直把工作分为三个领域或者三个步骤,就业、职业和事业。只有一个不能做,就是千万不能失业。我每次打事业的时候,打到电脑里敲出来的两个字都是失业。失业就是拼音中间,你把拼音的手两个失业和事业拼音是一样的,通常跳出来的第一个是失业,第二个才是事业。就是说,大量的学生根本不用谈事业,事业离你们太远了,真正要谈的是不是能够不失业的问题。就要从就业做起。找一份工作,不管是否喜欢,你就干,干上这份工作,有了一份业,就可以赚自己的钱,不用花父母的钱,这叫就业。我对学生讲课的时候有一个口头禅,22岁以前,如果父母需要通过给比一部分的经济资助赞助你大学毕业,如果这是父母的应尽职责,到了22岁大学毕业以后,不管你是上研究生还是什么,再花父母一分钱,是卑鄙的。从来没有听说一个老动物带着一个小动物过一辈子的。
对于我们来说,中国的父母尤其是,对于孩子未来,到底怎样让孩子生活得更好,有钱的父母,孩子找不到工作,没有关系,继续给他钱吧,最后剥夺了大学毕业生成长的权利。不知不觉由于父母不断供给,不断养育,最后使大学生自己越来越失去独立作战的能力,越来越失去自己成长的可能性,最后的结果一辈子不成长,一辈子没有出息。一辈子窝囊。我们那代人,从小必须自己劳动,从小必须帮助父母干活,我在大学的时候,父母不可能给一分钱,国家给22块钱一个月的生活费,大学毕业想的不是自己的理想不是自己的梦想,而是赶快干活,挣钱养活自己。
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22岁是一个分界线,把自己和以前的依赖关系都割断。当然也有同学说,我22岁读研究生,我确实需要钱,但是我读研究生认为自己更有价值。价值跟社会经济交换,那就是货币。也就是这个价值背后你能产生货币,这个货币你可以毕业以后产生,也可以持续更长一段时间,比如做文学家,或者做画家,可能画到四五十岁,或者写到四五十岁,才能换回社会价值,比如梵高一辈子穷苦潦倒,结果死了一以后一部画就几千万美元。你先要假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先活下去的境界,解脱你父母的依赖,依赖父母的状态,不管父母是否有钱,这个前提条件就是22岁的时候,假如你真要上研究生,真要出国读书要花钱,有没有可能向父母写一个借条,并且以同期银行利息计算。如果这样,你就有一种逼迫感,我必须工作,其实一般的工作就是远大理想和伟大色彩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我不太容易接受,通常另外一个情况,开出工资价格让你难以接受,当然大学生毕业以后,有能拿到上万块钱,也有拿到两千块钱,我从来不认为一个毕业以后,拿到两千块钱以后一辈子赶不上那个拿到上万块钱的。大学生就业心态,在我这里碰到的情况非常有意思,比如有的时候故意很讨厌这样的大学生,说我能干这个,能干那个,说了解很多新东方的事情,现在干这个事情,新东方也有一些位置可以干,比如有两间厕所没有人打扫,你是否愿意打扫。如果你真看好新东方,如果你真喜欢教育的话,一般的学生看到这个是不会接受的。如果真接受了,至少给我的感觉就是就业心态,就是想在这个领域发展。
你在新东方打扫卫生一年,你离开的时候,写简历就是在新东方工作了一年。如果你有更好的职业心态,作为大学生每次打扫很干净,我每次进这个厕所都感到厕所是超一流的,我觉得你的工作精神,敬业精神让人达到钦佩。如果你再坚持一段时间,我可能给你分配更多的工作,比如四个厕所,这样加了一倍的工作机会,如果四个厕所打扫的很干净,我就可以把打扫新东方的员工都归你去管,第一你的工作很好,第二你有敬业精神,第三我发现你个人沟通不错,我肯定让你逐渐进入管理岗位,这不就很容易做到了这个事情。这是一个就业心态的问题,大学生现在面对社会,自己一进入社会就能看到自己一份喜欢的工作,并且能拿到很好的薪水做下去,这样的机会确实比较少。
你进入机会的敲门砖,就是你必须选定一家单位以后,从这个单位最基层的工作干起,并且以自己的态度和业绩来证明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前途,以及证明自己对这个机构的喜欢,让自己在这个机构中间逐步上升。所谓就业就是找一份工作而已,特别简单。我当初留在北京当老师,我从来没有想到当老师,我从北大毕业以后,仍然中英文水平比较差,之所以留在北大当老师,是国家分配体制所导致的。我填的申请表中间的志愿,都是包括国家机关,包括外贸部,外交部等等这样的单位,这是北京大学老师的职位我从来没有填的,之所以被留下来,当时北京大学公共英语四六级非常缺老师,必须得留五到六个同学作为老师。我是作为全班倒数第五名被留下来的。我留下来以后,我知道不能丢这样的工作,如果我拒绝了,就意味这我的户口被打回原籍,这样我就要回到农村去,所以交给我什么工作,我都得干,从不会当老师,抱着一点点敬业精神,抱着对自己的学生一定要好,从不会当老师,到一年多自己以后,我自己把老师这个职位做了一个转向,最初我的概念,就当那么一两年老师,同时还看看有什么机会,或者出国,或者转到别的好行业去,没有真正想过自己要当一辈子老师,直到当了两年老师以后,就转到第二步。就是职业境界。
职业和就业区别,就业就是能使自己能活下去的临时工作和未来发展方向不一定相关,可以相关也可以不相关的工作,叫做就业。职业不一样了,选择这个行业打算干一辈子。我在北大两年以后,就下定决心自己一辈子不离开老师的讲台。基于我大量的时间,当老师每个礼拜最多教10个小时的课,第二我多余时间可以读自己的书,而且当老师有寒暑两个假期,可以出去旅游,你得到了对时间的交换,我这么想就决定当老师,在北大当了那么多年的老师,确实过的比较舒适。没有想到我还在当老师,没有想到我所认为当老师可以带来的时间上的充分,以及可以享受充分的空间,就是出去旅游这样的机会,对我来说完全没有。没有想到当老师这个职业慢慢转向另外一个状态,当我确定自己的一辈子职业方向以后,我本来的打算是在北京大学一直干到年纪大,最好能录到北京大学三级教授或者二级教授来当当,中间出现波折,因为出国的原因,因为北大跟我各自各样的关系,比如说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在北大在外面被培训机构教书影响了北大自己培训机构招生人数,结果北大给了我一级行政机构的处分问题,导致我下定决定从北大辞职这样概念。做新东方不是我主动选择,是一个被动选择。是被某种外来因素推动以后,产生的一个被动慢慢转向主动的概念。
对于我自己来说,把老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就下定决心以后,从来没有变过,包括做新东方,包括现在的新东方我仍然是老师的身份出现,有很多时候,有很多机会可以做别的行业,比新东方赚更多的钱,包括某种意义上来说,新东方可以进入房地产,包括新东方可以进入歌厅,包括可以进入游戏行业,假如我们愿意,因为新东方有这样的前提,有这样的资金投入实际上,为什么所有这样的东西,我们都全部没有去考虑,因为我觉得做这些东西跟我做老师没有关系。所以,我的事业整个的围绕就是围绕在了我这个职业,事业就是职业对外的扩展和延伸。
它的前提就是你那个事业做失败了,仍然可以回到你的职业。就是如果事业做失败了,发现自己变的一无所能了,你职业和事业一起丢了,就只能回去打扫卫生就业了。对我来说就是英语老师,往后扩展就是英语和各个方面加在一起的,比如文学哲学可以用英语一起来教,我现在回到老师的位置上,相当的轻松。我以前没有新东方,现在新东方没有了,我还是没有什么丢,我原来只是一个老师,而说不定我还赚了,原来在北大的时候是出来一个讲师,现在让我再回去,如果不给我一个副教授,我是不会回去的。总的来说我是没有丢的。我觉得始终有一个中心点,利用自己的强项和别的人一起看一份事业,比如你是一个会计,慢慢干起会计事务所,你是律师,你慢慢干起律师事务所等等都是这样的先例。
也就是说,围绕你自己的特长,去做这样的事情,有一个好处,这个好处是什么呢?你失败了也不可怕,所以我觉得大学生要做到三个领域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如何先就业,我通常不鼓励大学生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创业,除非创业不用花太多的钱,如果你的创业是有大量的风险投资给你投完以后,你花完以后,风险投资拿你一点办法没有。创业的前提就是我想成功,根据统计数据,大学生本身没有毕业的时候,直接创业成功的比例很低,估计有10%的人能相对活下来,最后能做成真正大气的1%都不到。我比较主张大学生带着自己的创业梦想,在相类似的机构或者说能使你学经验的机构,工作一两年,使自己的个性,以及自己的技术才能更加完善,再去创业的比例成功概念就更高一些。
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一上来就想创业,并且有这样的财富或者说不需要财富,背后承受多少失败你都无所谓,如果创业只是这次失败了,也又是成功可能性的。我的创业是在北大毕业以后,已经工作的七年基础上,并且北大出来以后,为别的培训机构工作两年基础上,才有了新东方,各个人的领域不一样,比如高科技领域有一个好的想法,如果不去实施,可能就被别人实施掉了,这个时候创业的机会或者时机要抓得更加准一些,如果稳妥的做一些自己的事情,积累经验是更加重要的事情。从大学生就业本身,或者大学生毕业以后找工作的心态来说,我觉得有几个,第一个准备阶段。我常常说准备阶段,就是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有这样的行为,由于高考太辛苦了,让人变成了非人状态,大学第二年级就让自己变成人的状态。大学一年级成绩相对比较好的情况,尽可能生活过的稍微轻松一些,把知识学的更加广泛一些,但是不一定要那么的精到。作为一个综合素质的准备阶段,大学一二年级可以弥补你在童年、高中失去的那么多的欢乐,但是真正的就业准备,其实从大学三年级一开始就开始了,三年级、四年级两年要做几件事情,才能使大学毕业以后找工作相对顺利。第一个从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应该搞清楚毕业以后,找工作是什么方向。我是做人力资源,还是市场营销,还是软件,还是硬件,还是做物流管理,这个非常重要。如果你不经过两年的准备,两年你在市场营销方面,不断对专业进行探索,毕业的时候,告诉任何市场营销的招聘的单位,你说我在这方面非常厉害,这是有证据的。第二通用技能必须增加。所谓通用技能,比如英语水平,电脑知识,你到任何一个单位工作,考你的英文,要了解你的电脑操作水平。三年前我不知道电脑怎么打开,现在我电脑知识掌握的非常熟练,你没有办法,我有很多秘书和助理的。我不能晚上12点钟把我的秘书助理叫到我家去,这样会传出绯闻的。
大学生上大学的时候,一定要实践,而且不一定拿工资。比如你到新东方来,既使打扫一个月的卫生,这也是工作经验,你如果真正干得很好,如果我写一封推荐信,对你未来找工作很有好处,找可靠企业老总给你写的推荐信,未来就是一种诚信保证,既然我敢推荐你,就意味着你这个人不赖。中国企业大量老板我是认识的,中国未来老板之间,企业老板之间相互推荐,变成大学生就业非常重要的渠道。因为中国是一个整体上缺失诚信的社会,因此需要诚信系统,这个诚信系统就是需要靠人与人之间打交道的关系,我给你写一封推荐信,到杨勇这儿工作,杨勇发现你不行,然后打电话说我一顿。然后他再跟别人说,我还怎么混。相反过来也是一样,这样带来的杀伤力是巨大的。如果说你去工作了,你真的做得很好,真的有这么一个人给你写推荐信,第三条一定要的,大学三年级、四年级寒暑假一定要找工作,这样有一个基础。
最后一点,就是在大学三四年间要准备与人打交道的心态,从同学做起,与人打交道。我只要强调一点,就是分享心态,现在中国独生子女非常霸道,什么东西拥有了自己独享,从感情到物质上的平等交往的能力没有的。什么叫平等交往。我从小到大就是按照这条线做事情,做到现在没有变过,我比喻六个苹果心态,你有六个苹果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到树林里全部吃完再回宿舍,你自己全部拥有你的六个苹果,你失去了无数六个苹果到社会上交换无穷快乐的可能性。如果你有六个苹果,自己吃一个,把另外五个苹果带回宿舍,分给宿舍五个同学,得到结果完全不一样,表面丢了五个苹果,实际上得到五个同学的认可和好感,开始了感情交往,开始了互相帮助,而最后的角果,换回的无形资源比五个苹果要大很多。还有就是我吃了你这个苹果,我下次买了不给你吃了良心上过不去。到了单位,和你的事业合伙人这么分享,在大学跟你的学这样分享,这是非常重要。一百块钱自己也可以吃,也可以一百块钱自己只用十块钱,另外的钱,想办法扩大自己的实力。新东方做到现在,几乎没有散伙的行为,凡是从新东方出来的人,都是理念上不一样的人。我们新东方股东人数扩大到500个,包括新东方普通老师员工,这个结果是新东方越来越大,人才越来越多。
这是大学生就业的几个心态。专业能力的定向,通用技能掌握,最后工作经验的积累,最后是与人交往的分享心态。把这个讲完以后,最后做一个总结,一个人的工作最大的重要性,就是两个要素组成,专业加上综合素质,从综合素质,我作为老板,讲一下你在我这工作,排名第一,有专业前提,你什么能力没有,有后面的素质也不行,第一诚恳和诚信,你这个人看上去极其可靠的,第二要踏实,诚恳诚信不意味着踏实。第三多种能力,很多人很有才能,一到办公室以后,把办公室弄的到处乌烟瘴气。第四创新能力,必须给我提出新思想,新主意,让我感到你想到的东西,我没有想到,我觉得你想到的东西比我想到的有价值,这样你的位置会节节上升。第五就是无私。如果把这几点放在身边了,我觉得不光就业得成功,你的事业也会一辈子勇往直前,没有不成功的道理。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主持人:俞老师请留步。俞敏洪老师每次发言都非常的轻松幽默,去年的时候,在清华大学我做主持节目的时候,李老师曾经做过嘉宾,今天又有幸遇到,请允许让我看看你刚才的发言稿。俞老师给大家洋洋洒洒,并且语速非常轻松流畅,就是准备了这么简单的几条,并且后来给大家做了五点总结。我注意到俞老师讲的两个厕所,我说估计自从今天俞老师讲完以后,回去以后,新东方的厕所会非常抢手。由于俞老师讲的非常好,我们欢迎下面同学积极提问,但是只有三个问题,看谁能抓住。
提问:俞老师你好!对于一个团队的组建,打造、巩固、沉淀,你当时怎样组建团队。第二团队如何快速成长。
俞敏洪:你不管是财富的梦想还是事业的梦想,你告诉他,我们必然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做不到做得到没有关系。你作为领导人,必须要告诉团队我们再努力一把,就能够前进,到达梦想。光有理想也不行,第二利益的明确的分配机制。作为一个团队,除非你是搞宗教的,除非你是非盈利集团。如果做新东方这样的机构任何一个盈利机构,最后的结果是利益的区分机制是非常重要。大家要预先谈好到底能够得到什么东西。第三,人才不断进入,前面的人不干活也拿着利益,后面的人进来以后,拼死拼活的干,就出现利益的变动机制。把利益的变动机制有一套规矩弄下来,并且变动机制和未来的理想梦想相结合,这样的话,这个机构大概能长期下去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为什么大量机构想要上市呢?有一个强制性的利益变动制度,就是期权制度。
主持人:感谢俞老师的精彩回答。接下来每位同学提问的时候,都将会获取由接力出版社提供的《邮差弗雷德》《你就是品牌》以及《经营你的大学》其中一本书作为你的纪念品。
提问:听了您说这么多,您没有说到课程的问题,但是您最后讲了专业的问题,在大环境下,您讲到北大这样的课程也会和实际脱节。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如何面对课程,自己应该怎样做呢?
俞敏洪:如果你现在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管这个有没有用,只要做了,从心里发出喜欢的感觉就做出下去,这个时候可以不考虑未来,你做的前提条件就是对自己有好处,对别人没有坏处。比如喜欢杀人这个不行,对自己没有好处,对别人也没有好处。第二这个社会上不是每个人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不喜欢可以,但是这个做好了,对你的生存条件能够提高,把它做下去,然后慢慢提高,或者把喜欢的东西用业余时间来做。比如我的英语就是这样,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英语。但是英语是我学习其他的根基。
提问:关于新东方和其他很多的培训机构有什么独到之处。第二很多企业办到很大过程中,就会转型,新东方有没有想法进入新的领域?
俞敏洪:随着新东方结构的完备化,新东方机构的增加,以及新东方的业务层次的拆分,所以我们现在对职业进行强调非常厉害,但是我们有一个前提,就是在自由精神引导下的职业精神的迅速发展,对于新东方教育机构来说,给人自由,让人感觉到有一种空间感,自由感时间感的感觉,这是新东方不愿意丢掉的。
关键词:心态,原因,就业,大学生
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 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 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 2004年毕业280万人, 比上一年增长32.1%, 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 保守估计2010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到600万。虽然政府在不断增加就业机会, 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 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不容乐观。面对就业, 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 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 但是在就业过程中, 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就业心态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成败的关键。
一、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几种就业心态
1. 过高要求。
许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攀高心态, 而不考虑自己的专业在就业后能否学以致用。表现在:一是要求高薪。薪酬对每个大学生都具有很大的诱惑力。通过调查, 毕业生对工作第一年的月薪定位在2000-3000元居多。而2000元以上的月薪许多国企是无法满足的, 即是私企或外企也并不多见。二是看重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大多数毕业生都把高薪的外企当作就业的首选, 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出, 2006年的毕业生把外企当作就业首选的百分比高达29.85%, 将近三分之一。其实, 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另外, 还有15.2%的高校毕业生把政府机关当作就业单位的首选, 这就使得报考公务员的人们越来越多, “公务员热”不断升温。由于北京, 上海等地区相对较为发达, 人们通常会认为, 那里的就业机会会很多。因此, 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地区就首先选择此类地区, 从而形成了地区扎堆的现象。而相对不发达的地区, 像大西北, 西藏等地区却没有那么抢手, 其实这些欠发达地区才最需要人才, 需要去建设, 去发展。
2. 自负。
现今的大学生, 自主择业意识已经很强, 自信心也很足,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择业中存在自负心态, 如果相中了某处单位或某个岗位, 几乎都表示:“我一定能做好”、“只要给我机会, 我会给你一个惊喜的”。甚至一些学生为了使用人单位引起重视, 把自己表现的十分完美, 但在实际中眼高手低的现象却很普遍。
3. 自卑。
与自负相对的, 少数学生过分强调自己的某方面能力的欠缺、经验的不足、长相较差、专业不好或自己的家庭条件不佳等原因, 到了招聘现场过分“谦虚”不敢自荐或者有的怕用人单位或其他同学们嘲笑他们自卖自夸、锋芒毕露, 因而可能盲目的随便选择一个自己不了解或不满意的单位签定工作合同或者与就业岗位失之交臂。
4. 不想就业。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 毕业生求职竞争日趋激烈。在许多人感慨就业难的情况下, “不就业”一族却在悄然增多。他们放弃工作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学生本人对自己的未来有全面考虑, 觉得挫折在所难免, 人应该趁年轻的时候闯出自己的事业。同时, 他们潜意识里都不愿面对职场上严格的体制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所以要么继续待在相对单纯的校园环境里, 要么选择游离于传统的就业体制以外。自主择业、个人创业也是不就业族为自己规划的主要出路。比较新潮的是, 近年来有少部分女生准备毕业后结婚, 婚后成为全职太太。她们在毕业前夕也放弃了就业机会, 加入不就业一族。
二、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
1. 客观原因
(1) 从社会环境看, 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 产业结构调整、企事业单位减员、政府机构缩编、部队裁员, 近年来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三大就业群体呈现三峰叠加。这种局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不会有明显改变, 宏观的就业形势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同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3亿, 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所以, 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 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 而且, 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 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 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 但就业岗位少,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 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年年在扩招, 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 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 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 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 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 这个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据, 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2) 从用人单位要求看, 随着整个劳动力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用人单位有了比以前更大的选择面, 也在逐渐提高用人的标准和条件。
(3) 从家庭期望值看, 一般家庭将对子女的教育支出占到家庭经济支出的比重较大, 因此对子女所寄的期望较高。多数家庭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到待遇较好或者比较固定的单位以后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 而不希望子女碌碌无为。
2. 主观原因
(1) 学生过早的谈恋爱是一个对学生的就业选择有较大影响的不容忽视的因素, 如今的在大学里确立了恋爱关系的大学生很多, 每到就业时, 因为想要联系工作到同一个地方, 而白白浪费了很多就业的机会, 可能最后到了一个不满意的地方。同时是否选择分在一起, 为对方牺牲前途还是各奔东西等问题也困扰着毕业生的思想。
(2) 从大学生心理特点看, 学生还不善于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不善于重建心理平衡, 不善于调整心态、不善于运用自我功能克服“危机”。因而在面临就业环节中的种种压力时, 就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
三、大学生应该树立的正确就业心态
1. 选准原点——做好人生定位和职业定位
大学毕业生就业应该从基本做起, 脚踏实地的努力, 在一两年工作期间, 表现出你的天分和潜力。定位的目的在于明确自身优势, 从而保证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2. 正确估量自己——不要眼高手低
毕业生过高或者过低估量自己, 过于看重自己的文凭, 或者看重自己的成绩, 甚者过于低估自己身上的潜质, 都不利于就业。一个刚刚毕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应该带着学习的态度去对待工作, 而不是自命清高, 把待遇福利等条件看得比工作重要;不要有看薪水做工作的心理
3. 客观理性地择业——不要盲目跟从
毕业生既需要积极出击, 多了解社会需求, 又需要认真的分析自己。正确的思路是:做你应该做的事情, 而不是做你喜欢做的事。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 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 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 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 转变观念, 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 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 切不可因此而自卑, 失去信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 如丧失了自信心, 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生活
浅析律学在声乐训练中的应用
赵亮亮 (甘肃省西北民族大学730030)
摘要:音律学是人类对自然界声音振动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一门科学, 几千年来, 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五度相生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这三种律制, 它们都各有优点, 本可以相互补充, 相依相存, 但由于当代钢琴教育的普及以及十二平均律较为方便的转调、离调功能, 导致其它两律处于从属地位, 尤其在声乐教学中其它两律几乎很少被提起, 本文拟从五度相生律、纯律和十二平均律各自的优点入手, 来探讨如何把律学纳入到声乐教学中以及它所产生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音律;声乐;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
音律, 是音乐艺术创作的依据, 是音乐实践活动的重要准则, 是音乐艺术的根本, 因此掌握律至关重要。关于律的内涵, 历来学者争论不休, 但李署明先生提出的“律是对乐音音高运动的审美数理规范, 是乐音运动的数理的绝对准确性的静态存在与的相对自由的审美动态存在的统一体”。此命题更为全面, 更有说服力, 颇为赞同。“数理的绝对准确性”指乐音的音高即指音准, “相对自由的审美动态存在”皆指三律的融汇贯通, 根据音乐审美需求从三律中动态选择, 这拓宽了音乐的表现力, 是音乐更显灵气。把律纳入到声乐教学中, 是声乐艺术在多重的规定下更具表现力, 更显自由性。
一﹑三律在声乐训练中的各自功用
十二平均律是目前最普及的律制, 各音之间彻底等比, 离调, 转调极为方便, 半音均等是它与其它两律最根本的区别, 正因为如此, 他极易被人掌握, 只要有个调律准的钢琴, 边弹边听,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是可以掌握的, 在对基本音阶掌握了以后, 就可以多唱一些转调, 离调的旋律, 这是训练平均律的最好方法, 也是平均律最优越的功能之所在。
五度相生律是用自然泛音列中的二倍音和三倍音之间的纯五度关系, 使其连续相生若干次, 所得之音经八度转位即可构成音阶。它的音阶中有比平均律高十四个音分的大半音 (114音分) 和小于平均律十音分的小小半音 (90音分) , 这就造成了旋律运动的倾向感, 特别是导音在向主音进行是, 变化音在向本位音解决时, 其向心美的特点十分突出, 在声乐训练中, 对于一些优美抒情的旋律, 特别是我国的民歌, 应该加入五度相生律音阶的训练, 这样歌唱旋律句更具有向心的美感。
纯律又称自然律, 是用自然泛音列中的四﹑五﹑六倍音之间构成的大三和弦, 使其整体上下相生, 所的之音经八度转位即可构成音阶。纯律的大三和弦, 根音到三音的音分值是386音分, 三音到五音是316音分, 根音到五音是702音分, 这样的和弦可以是和声运动的丰满和谐, 而其它各音阶也都是在有这一音程关系的和弦相生而成, 因此纯律更适合用于以和声和复调为主的旋律中, 尤其是合唱作品, 在声乐训练中也应加强纯律中纯五度 (702音分) 和大三度 (386音分) 的训练。
可见, 这三种律制各有自己的优点, 在声乐训练中应逐渐培养一种以三律为框架的全面动态思维, 应冲破已形成平均律思维定式的束缚, 有了更多的选择, 才有更多的自由, 才能在声乐演唱中有更多发挥和表现的空间。
二、三律在声乐训练中的具体训练
1.十二平均律的训练主要以训练大二度和小二度音程为主,
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 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冷静思考, 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 争取在下次中取得胜利, 迎接新的挑战。相信一句话:平平淡淡的一生干不出什么丰功伟绩, 只有不断在挫折与困难中磨练, 你才会成长, 才会使你的人生达到生命的至高点。
因为他们半音之间的完全等比, 因此从调式意义上来讲, 掌握了大、小二度就等于掌握这一律学体系的所有音程。用一架刚琴边弹边模唱, 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掌握, 但这种方法过于枯燥, 我建议可以唱一些儿歌中的旋律, 例如小星星、粉刷匠等, 它们大部分都用的是大二度和小二度音程, 极少不是大、小二度音程, 我们可以自己把它全改成大、小二度音程, 改好以后, 我们先用C调唱唱名, 然后加歌词唱, 熟练以后, 我们可以生成D调再唱, 就一直依次类推, 一直唱到B调, 经过这样的练习, 这些训练可以和传统的训练方法相结合直至成熟。
2.五度相生律的训练主要在于114音分的大半音和90音分的小半音的训练, 要获得这两种音程, 必须从掌握自然泛音的纯五度开始。弹响钢琴上的大字组“C”, 反复、仔细倾听其泛音, 一般人都会隐约听到小字组“g”和小字一组“g”的存在。这个“g”和“g1”分别略高于钢琴的同音, 它与“c”或“c1”是真正的纯五度关系, 频比为2:3, 然后尝试唱出这一五度, 在唱的过程中要不断停下来去听钢琴的余音, 听唱, 唱听;听中唱, 唱中听;听唱结合, 直至自己唱的和钢琴的泛音完全融合为止, 掌握了这一纯五度就等于在本质上掌握了五度相生律, 这一五度上下相生就产生了五度相生律所有的音。然后以“c1”为出发点向下唱出“f”, 再唱f1—bb—ьb1—ьe1—ьa—ьa1—ьd1—ьd2—ьg1—1, 就能掌握90音分 (c1—ьd1) 与114音分 (bc1—c1) 的两种小二度。
这样的训练就能为演唱实践中强化半音程的倾向性奠定基础, 掌握了上述原理就可以根据设计这样的练声曲来进行五度相生律特色音程的歌唱训练。
3.掌握了五度相生律的训练方法, 纯律就简单多了。聆听大字组C上方的泛音, 在听觉中感觉第四、第五倍音, 即为纯律的386音分的大三度, 听到后就模唱练习, 在不断的训练中加深记忆并最终掌握。
经过精确性的、有针对性的训练, 熟悉掌握了三律的精华, 这就为追求审美的相对自由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就可以在三律之间自由遨游, 在声乐艺术殿堂里尽情发挥。
结语
音律是数理精确性和审美自由性的统一体, 有了绝对与相对的矛盾统一体, 音乐艺术才有无限的生命力, 声乐艺术更是如此, 把三律应用到歌唱实践中, 根据歌曲片段旋律、和声、转调的变化而使三律相互变通结合运用, 是音乐作品的静态存在与歌者歌唱运动结合的更加完美, 更容易使听众产生共鸣。因此, 三律应用于歌唱实践是每一位歌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也是专业声乐训练中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缪天瑞.乐律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年1月第1版.
[2]李曙明贾纪文.天人乐舞[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1999年9月第1版
[3]李玫.音律现象的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8年1月第1版
关键词:中职学生;就业心态;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29-01
一、中职学生的就业心态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职毕业生又是怎么想的呢?调查发现:有近七成的毕业生对就业没有摆正心态,对社会就业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择业时不肯从基层、从低处做起,有大部分学生存在“职业贵贱”观念。因此,他们对前途存在不同程度的担扰;普遍认为用人单位对于工作经验、学历的要求都很苛刻,并且薪水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设想;相当一部分学生希望找一个离家近、工作相对稳定的单位;只有极少数学生有自己独立创业的想法。
归结起来,中职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以下几种心态:
1、依赖性太强
认为就业是学院、父母应解决或能解决的事,不少学生寄希望于父母长辈的社会关系,缺乏自己解决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消极等待而又抱着观望的态度。
2、就业定位不准确
很多人都梦想能拥有一份好工作,这份工作最好既轻松,又能带来财富、名声、地位,为人称羡,但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以及职业能力却不了解,自我评价偏高。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存在很大局限性和片面性,把就业前景想象得过于美好或过于艰难,直接导致期望过高或悲观失望。
3、就业的矛盾心理
对自己缺乏正确的分析,不考虑所选单位是否适合,而是盲目攀比,有的想找一份“比较好听的工作”,存在“职业贵贱”观念。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因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不扎实等种种原因。没有信心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
4、就业竞争意识不足
缺乏健康自信的竞争观,有一种自卑感,认为社会竞争太激烈,人际关系太复杂,自己难以适应。有的学生选择升本以争取一个缓冲期。有的学生甚至不愿意卷入激烈的竞争中,宁可选择成为在家一族。
5、缺乏正确择业观
由于就业是“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所以学生在择业初期,往往把经济收入因素放在首位,等到到处碰壁后,才发现该岗位竞争激烈,于是只能被动地改变求职方向,另谋他职。
6、创业意识淡薄
一种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创业意识不强,创业信心不足。另一种是有创业激情和欲望,可是因缺乏必要的创业资金而不得不放弃。
在教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中职学生一直囿于校园生活,经历简单,没有经受过挫折考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旦遭遇挫折,则感到失落、悲观、失望,对未来失去信心。还有就是学院的部分老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也会经常的强调他们是中职学生,不是大学生,进而也影响着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学生整体素质下降,上课迟到、睡觉、开小差,不认真记笔记,不写作业等等,反映了中职学生学习自觉性、合理支配时间及主动学习的能力是较差的,这些都将严重的影响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解决大学生就业及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应该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等多方面着手。随着目前社会经济市场发展,中职院校除了要使自己的办学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之外,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就业指导的核心内容是帮助中职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职业胜任能力,帮助中职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
强化就业思想教育工作,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摆正就业心态,要使学生一入校就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目标,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没有哪一种工作能提供完全的保障,没有哪一种工作是真正的热门行业,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磨练与挑战,在就业市场上,就要做到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把握时机。既要充分认识到一切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地方就是理想的岗位,也要充分认识到,经过社会基层的磨练,也是人生成,长的必经历程。要取得一份较为实际同时又富含理想色彩的工作,关键在于要有健康的、奋进的就业观念。
1、注重学生的“职场体验”
在平时邀请专家、企业负责人来校进行模拟招聘面试;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用人单位招聘,指导教师亲自带队,组织学生到企业面试,积累面试经验;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
2、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把就业指导工作落实到每位教师责任上,与每位学生谈话,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工作的总体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客观的分析与总结,指出其优势与不足,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良好的成才意识,重视学生人身观、道德观、价值观对职业选择和成长道路的指引作用。积极推东学院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就业工作,从而让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各种准备,为顺利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院就业课程学习和就业指导专题讲座,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课要占一定的学分,主要课程内容是:进行专业思想、就业前景等教育;职业生涯设计、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职业道德和择业观、职业测评和就业心理;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分析、求职技巧、模拟面试。加强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学院除了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重视以外,还应多邀请社会成功企业家来学院给毕业生做专场讲座。
4、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调查目的:调查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并分析其就业心理
调查方法:访谈法
调查时间:2011.5
调查内容:被试当前的就业心态
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人生中真正开始为自己的未来选择。当前经济危机仍影响全球经济,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有这样一个案例:
A同学今年已毕业2年,至今为止换过5、6次工作,不是嫌这个挣钱少,就是嫌那家公司管理不好,要不就是嫌太累压力太大。同期毕业的大学生很多已经开始在公司里崭露头角,可他却依旧在频繁的换工作与四处奔波中。家中的父母对他的这种状态不满意,因此在家庭生活中也常常有摩擦,最近他一直感觉很郁闷,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
其实A同学的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大学毕业了,找工作,找到工作了就开始日复一日的上班、下班,厌倦了就辞职,再找工作……结果时间就在一次又一次的求职中消耗殆尽,停下来想想的时候,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
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这样几种:
一、功利心:话说求学十余年,一直被家庭、社会灌输的观念是为了将来可以过上好的生活,获得高收入、高地位。有些大学生并不了解某些职业的内在要求或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适合做什么就盲目的求职。
二、求稳定:很多同学在选择职业时往往追求稳定的工作,选择那些国有企业,不求工资高,只求稳定。往往是一个职位百家求,造成就业市场严重失衡。
三、求安逸:很多大学生在大学几年生活的十分安逸,出了学校也想找个清闲的工作继续安逸的生活,追求安逸、舒适。
四、求竞争:有一部分大学生即使找到工作,也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工作状态,他们希望参与竞争,向往快节奏的高效率的生活。
五、求经验:这种心理的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知道自己的短板在那里,他们选择工作不为名利,只求能多学到东西,可以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六、从众心理:这些大学生不清楚自己能干什么,不清楚职位要求什么,看那里比较热门就奔着去了,丝毫没有想清楚自己的竞争力在那里,他们相信别人的判断。
那些错误的观念将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求职之路,并且可能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其日常的生活。分析那些错误的择业观念,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社会的原因。今年来大学生人数激增,人才市场毕业生供大于求,使得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巨大。
其次,学校的原因。当代我国大学生因就业困难而产生心理障碍与很多大学的教学质量不好有关,毕业生既没有工作经验,又没有过硬的知识,用人单位怎么敢用你?还有就是很多学校开设的专业课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要,学科知识更新太慢,能实际应用知识太少。另外就是对学生未来就业方向的指导力度不够,在激烈的竞争下,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没有一个对自己的明确的定位,没有一个对未来清晰的规划,是很难找到合适自己的发展方向的。
最后,要重点探讨大学生自身的问题。①自我认知的偏差:一种是对自己的过高估计,觉得自己很优秀,什么都能做;另一种就是过于自卑,不能觉察自己的优势,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了。②对于专业与工作的认知偏差:很多同学认为工作应该和自己的专业对口,才能对得起这些年的学习,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其实大学生们应该扩宽自己的就业视角,考虑哪些学科边缘的工作,扩大自己的就业面。
③大学生缺乏对职业的认知,对职业的认识又片面,缺乏就业渠道,对某一岗位究竟要做什么缺乏明确的认识。④不适当的期望值:很多同学对于找工作没有明确的概念,想象中应该从事一个各方面都很符合自己要求的职业,可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工作不可能处处合心,很多同学会因此产生心理落差,造成心理上的冲突。
综合上面多方面的原因,如今的就业形势依旧严峻。作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我感受到了这些压力,想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大学生要全面提升自己的自身素质,知识上和能力上。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是人才的竞争。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着重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要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在择业中,大学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挫折和矛盾,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根据社会需求正确解决自己就业定位问题,确定自己的择业方向,并且要注意培养自身抗挫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作为学校来说,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时,更新那些旧有的就业观念,同时,更新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具有更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强就业的竞争力。通过一些专题讲座,心理辅导工作,择业方向测试,信息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的择业能力进行专门的指导。
校门离企业有多远?现在大学生在就业时普遍缺乏就业力,企业总是抱怨大学生不“职业”,分歧使大学生与企业间有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阻碍大学生就业。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大学生缺乏就业力操心。
大学生“态度”最成问题
江西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毕业生就业力应该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或者称其为生存能力。就业力是基础的职业素质,是要让大学生保持就业的能力,而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这种能力。
目前大学生的职前培训应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在培训求职过程中遇见的困难,这一阶段需要从行业知识、企业知识、职业规划、职业心态、求职技巧等方面来进行培训;其次就是在通过努力获得了就业机会之后,由于缺乏应有的基础职业素质,而难以适应职场要求的问题,这也是当前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意直接招收大学生员工的重要原因;第三是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用人单位特定岗位所需要的实际专业能力之间存在差异,需要目标岗位导向的专业技能培训。
而企业对大学生在就业力缺乏方面的看法是――态度是最大问题。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培训经理唐长军认为,大学生刚刚到企业工作,达不到企业用人标准很正常。企业录用大学生是看重其可塑性比较强,学习新知识新事物快,并愿意做一些繁重的活儿增强企业活力,但如果大学生缺乏主动心态则很难得到企业青睐。他说:“学生时期是一种被动的心态,是接受的心态,而企业则希望每个员工有一种主动的心态,主动关心企业的心态,主动工作的心态,要有主人翁的`精神,而现在学生比较缺乏这种精神,急需有一个心态的转变。”
有一颗平常心,可以从零做起,这往往是毕业生最难做到的,虚心的态度是极为缺乏的。现在的毕业生认为自己什么都会,经常要求一到公司就担当重要职位,但到公司才发现其实实际操作与课本学到的内容相差太多,而且要在一个公司内挑大梁至少得了解公司文化,结果到公司后才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做不了。
先就业再择业不是盲目就业
现在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遵循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原则,不过企业也告诫毕业生先就业不是盲目就业,也不能为了就业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对所要从事的行业职位甚至公司完全不了解。
南昌大学的熊力告诉记者,他是学工科的,但对销售、管理方面也挺感兴趣。他说:“我现在的感觉是做哪方面都行,有时候确实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工作,毕业时找工作可能以收入为标准。”
江西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认为,现在毕业生中随便找个工作就行的现象很普遍,很多人没有明确的就业意识,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工作,就想随便先找一份工作算了。他说:“特别是有的外地毕业生,要是公司能解决户口,让他干什么都行,其实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很重要,选择了什么样的职业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必须要认真地考虑。”
为了让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促使转变就业观念、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11月10日,我院聘请国际职业培训师协会高级培训师、二十一世纪药店商学院资深讲师聂相如来我院进行题为“就业心态”的专题讲座。学院党委书记吴茂林、副院长李松涛,教务处、招生就业办公室、各系的负责同志和实习指导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聂总从自身的工作经历讲起,深入剖析了当前大学生求职观念中存在的误区,以生动的案例指出了大学生初入职场时由于错误的就业心态而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以他多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员工拓展训练的经验,指导同学们如何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来应对即将面对的职场。
一、调整就业期望值
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就业,大学生首先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
大学毕业生要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要有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的思想准备,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上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轨迹,要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放弃过去那种择业就是“一次到位”,要求绝对安稳的观念。
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应该保持冷静和坦然,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总结。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大学毕业生有很多自身的优势。
出现求职失败有许多原因,可能是因为选择求职单位的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自身的价值观与单位的企业文化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的因素。总之,要正确分
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三、积极调整心态
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大学毕业生应当自觉提高自我心理调适的主动性,当自身心理平衡难以维持,即将产生或已经产生心理障碍时,应当根据自己心态的实际情况,选择各种诸如自我静思法、自我转化法、自我适度宣泄法及理性情绪法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来调节自身心态,重新建立心理平衡。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心态;就业方向;就业选择
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一个严肃的教育问题,而且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话题。就个人而言,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大学生的个人前途和未来发展,也和大学生生活的稳定和所在学校的社会形象紧密相关。从大的方面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劳动力人才的安置等。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重大,影响深远。从当前我国的情况看,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就业的过程中存在着心态失衡、方向模糊等问题,这是亟需解决的。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和残酷的竞争,广大大学生必须摆正位置、调节心态,找准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一、大学生要调节好就业心态,努力摆正自己的位置
以前的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在就业和社会工作中受到的压力相对较小。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剧以及高等院校数量的急剧增加,大学生的数量已经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态势,就业形势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难以捉摸。具体来说,随着大学生越来越多,社会对于优秀大学生人才的需求却没有太大的增长,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同时,由于就业压力和竞争的加剧,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心浮气躁、好高骛远的心态,对于自己的定位缺乏理性,往往陷入到恶性循环中。就社会意义而言,大学生毕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他们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因此,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其实就是关注我们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当然,要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既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就大學生自身而言,首先要做到调试心态、树立自信、重整旗鼓、求真务实。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在校学习,大都积累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并且都有很高的理想和追求。但是当他们面对就业的压力和选择时,却容易出现焦躁、迷茫甚至自卑的心理状态。因此,大学生必须首先树立良好的就业观,把就业作为实现自己人生理想、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而不要给自己设定过大过高的目标,要轻装上阵、坦坦荡荡。其次,大学生要认识到就业的本质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展示和应用,并体现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说,大学生要对自己有信心,切不可急躁冒进、好高骛远,一定要脚踏实地,老老实实,要在选择的工作岗位努力奋斗,刻苦蓬勃,力争为所在的企业、单位做出贡献,同时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再次,大学生在就业时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对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有充分的评估和考量,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就业不是儿戏,工作不是玩乐。大学生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能力高低,要清楚自己的喜好和追求,要努力把热情和能量都投入到选择的工作中,做到认真工作,踏实生活。必须要了解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要把心态放平,改正过去的性格缺点和毛病。要转变就业观念,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真正内涵,将自己的“一腔热血”都挥洒到自己喜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实现个人的进步和升华。
总之,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面临的就业问题,首先要从调节心态做起。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观念事关就业、择业甚至工作的成败,也事关大学生的个人前途和未来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广大大学生应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把良好的心态的塑造作为就业选择的前提,努力实现就业和工作的“成功”。
二、大学生应该找准就业方向,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
所谓的就业方向,其实就是指就业选择的行业、企业或单位。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实践技巧、课外活动、社会生活等,都在无形塑造大学生的就业品格和就业诉求。简言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既要明白自己想干什么,要干什么,同时也要明白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举例来说,大学生就业就好比是一次航海旅程,就业方向则是航船的指南针,当指南针能够指引正确的航向时,航船可以到达正确的目的地;而一旦指南针的指向出现偏差,那么航行的路线也必然出现错误,航船离目标也会越来越远。所以,当代大学生要把就业方向的掌握和选择作为就业问题中的重中之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的、务实的就业方向,同时要把握好已经选择的就业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进。
首先,大学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和领域,并积极的为此奋斗、努力。就业方向的定位首先要考虑就业的行业、领域选择,要根据个人的专业情况、能力高低和其他因素综合衡量,全面评估,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行业。其次,大学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谨慎考虑企业、单位类型。大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选择,无外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人企业或民营企业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几种类型。这几种工作单位各有利弊,也各有其吸引力所在,因此,如何选择与权衡,完全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的需求和实际状况而定。但是选择的原则应该是“量力而为,实事求是,把握现在,谋划未来”,也就是说,选择的工作单位要符合大学生自身的现状和需求,同时要保证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再次,大学生就业方向的选择要贴合实际,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准备。在大学生就业的理论研究中,有这样一句话:“梦想很性感,现实很骨感”。意思是,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往往都雄心勃勃、凌云壮志,希望将来能够干一番大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一旦他们踏入社会,就会发现现实很残酷、竞争很激烈,就会发觉自己的渺小和孱弱。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时候,务必要贴合实际、接近现实,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充分准备,要不怕跌跟头、碰钉子;要迎难而上、越挫越勇。唯有此,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和让自己满意的工作。
综合而言,当前很多大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还处于徘徊、迷茫甚至失落的状态中,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准自己的就业方向和位置,没有将就业和人生联系起来。当大学生能够清醒的认识自己,充分的评估自己和务实的选择工作方向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走出了就业和工作的第一步。
三、 大学生应该满怀理想和信念,不断提升自己
就业是一个体验人生、锻炼自己的机会,应该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堂课”,帮助他们“脱胎换骨”,开启人生的又一个新旅程。所以,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对自己心态的把握和掌控,同时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和领域,找到自己可以为之奋斗和拼搏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在就业的选择、执行的进程中,大学生应该满怀理想和斗志,同时坚持信念和意志,用就业来锤炼自己,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大学生应该认识到,人生是一段漫长的旅途,而就业不过是这段旅途中的一处小风景,应该用更为坚毅、勇敢和坦然的态度面对一切的挑战,不断的提升自己。要坚定自己的追求和向往,并将其体现在就业、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要把信念和理想作为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获得丰硕的人生成果,实现更大的人生和社会价值。
应该认识到,就业不是一次普通的选择工作的过程,而是大学毕业后人生方向和目标的重新界定,是对个人未来发展的主体描绘,也是对人生愿景的核心布局。要千方百计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结合起来,让自己成为“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优秀复合型应用人才。大学生要把就业当做又一次人生的“大考”,选择喜欢的工作,找到适合自己的单位,寻找下一段梦开始的方向,为自己的未来奋力一搏!
参考文献:
[1]陶蕊娜,纪晓艳.浅议就业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4).
[2]赵晓军,戴秋菊.大学生就业心态解析与就业指导全程化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大学生就业心态论文】推荐阅读: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05-23
大学生就业礼仪论文09-19
有关大学生就业的论文06-14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论文07-11
大学就业问题论文12-08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论文10-10
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经济学分析就论文09-29
试析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调查分析教育论文07-04
以创业推进大学生就业的必要性的论文09-19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论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