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集体主义传统差异的跨文化心理分析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日集体主义传统差异的跨文化心理分析(通用9篇)

中日集体主义传统差异的跨文化心理分析 篇1

1999 年第3 期

中日集体主义传统差异的跨文化心理分析

郭庆科

内容提要日本的集体主义表现为非血缘性群体的团结合作,在企业中形成工作团体的集团精神;中国的集体主义则表现为亲族团体内部的协作,在企业中则发展成为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家族三义。二者都使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但中国的企业将血缘关系混入工作关系,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战后日本迅速崛起,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在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独特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中日两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为我国当前改革开放中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中国和日本的集体主义传统

中国和日本虽然同有集体主义传统,但中国和日本的集体主义又有很大不同。日本的集体主义是以地域共同体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这种共同体就是日本人的“内群体”,它是地域性的,利益性的,而非血缘性的。它最初以村落的形式出现,表现为个人与村落内其它成员的团结协作、协调一致,及对领主和群体利益的忠诚,在近现代则转化为企业集团的形式,表现为个人与其他企业成员的合作及对企业共同利益和领导者的忠诚。日本人的血缘意识淡漠,其亲属、家族意识接近于西方①,共同体意识和共同体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之上。日本人往往将所属共同体称为“家”,领主或企业领导者与下属的关系类似于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前者为共同体的生存、发展和每个成员的利益负责,后者则对所属团体显示无限的忠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则是以亲族主义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以血缘关系为天然纽带,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处于两大群体之中,一个是以异姓亲属组成的亲属群体,另一个是以同姓家族组成的家族群体。这种血缘关系是没有地域上的界限的,前者相对来讲较不稳定,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淡漠,后者却是极为稳定的,表现为万世一系的种姓制度。个人在两大群体的保护下长大,然后就是对两大群体尽自己的义务。中国人是以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决定人际关系的亲疏的,如果顺序颠倒,或对无血缘关系的人表示亲密,则是不正常的。“为亲方服务,与亲族协作’夕是每个人行为的准则,亲族内部的利益是一致的,互相团结,一致对外,对亲族以外的人则疏远、排斥。“小国寡民”的思想是其典型的体现。

二、日本集体主义传统的成因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表现

日本集体主义的成因可归纳为以下凡方面:

(一)生产、生活条件。日本是一个岛国,山脉纵横交错,耕地面积较少,山脉、河流、大海将日本分成了许多面积狭小的区域②,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这些区域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日本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就形成了相对封闭的、集中的村落。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是日本地域性共同体形成的先决条件。日本自然灾害较多。台风、地震、火山、海啸随时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战胜自然灾害,得到生存,这就使得非血缘性协作成为必要。日本人

有句有名的俗语“没有亲戚死不了,没有邻居活不成”, 就是这种地域性共同体意识的明确概括。

(二)生产方式。从中国引入水稻生产后,以水田耕作为主的生产方式使地域性的团体协作显得更.81 ⑥ 1994 一2009

ChlnaAcadelll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 :从vww.cnki.net

为重要。水稻生产提高了产量,但也对生产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稻种植的季节性强,错过很短、哪怕凡天的时间都会给整个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以家庭为单位是不行的,必须全村统一决策、组织全村成员齐心协力才能奏效③。上至决策者(村长、领主),下至每一个村民,都必须以集体利益为重,对集体的决策绝对服从,任何有损集体利益,不利于群体协作的行为都是被严格禁止的。在非生产季节,还要修建公共水利设施、大型作业场等,也需要全村的协作劳动。

(三)独特的“地缘’夕意识。古代日本家族制度不发达,19 世纪中叶以前,只有贵族和武士家族可以使用姓氏,为个人提供身份的是他所属的领主、“藩广’而非家族。日本人没有祭祀远祖的习惯,大型的祭祀活动是对同一氏族神的崇拜。氏族神是被视为一个大群落或氏族群体的保护神,人们相信氏族神能镇守整个地域,保护自己的生活。“村民们集中在一起,无需证明他们同出一祖,他们都是这个氏族神的孩子,· · „ 因为他们住在这位祭神封地上。”跳论地位如何,有无族谱姓氏,有无血缘关系,都可以参加祭祀神社活动。这种集体活动增强了地域共同体的凝聚力,强化了人们互助互利、共同生产、生活的行为。

虽然地缘共同体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的,但日本人却试图把它看成自己的“家”,且“家”的意识更重于血缘意识,在“家族”内部的亲疏关系和个人地位也并非根据血缘关系确定,指定家庭继承人时,最先考虑的不是出身,而是个人的能力和成就,是继任者是否有利于“家族”的发展。在这种传统下,每个人都必须把大“家”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视团体的利益高于一切。领主是这个群体的家长,而其他人则是这个“家”的成员。但领主并没有超越于其他成员的独立性,他与仆从之间没有明确的财产区分,领主与家臣相依为命。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日本地域性的村落共同体逐渐衰落,共同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却没有衰亡,而是转向了企业,表现为对企业的忠诚和企业内部的团结协作。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成员的责任感推动着企业迅速发展,带来了日本经济的繁荣。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是严格的等级关系,下级对上级的命令绝对服从,每个人都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和职责;另一方面,上至经理下至工人,每个人都.8

2认识到自己是企业组织的一个分子,与企业融为一体。日本企业中的劳资冲突很少,在维护公司发展方面,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一致的。这是因为企业不仅是每个人的利益共同体,而且也是他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公司就象一个“家”。只要一个人尽了自己的职责,他的任何要求都会得到满足。下面我们分别从领导者与工人和公司的关系入手分析企业共同体意识的表现。

(一)公司领导者如果把日本的公司或企业比作一个个“家”的话,企业的领导者就是这个“家”的家长。他不是企业的拥有者,同其他人一样,他也是集团的一分子,并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负有更大的责任。他们必须是有威望并对下属充满仁爱的人,知道照顾下属的感情,与他们患难与共。日本人视“恩’夕为必须

偿还的债务。把自己生命中得到的一切都视为别人恩赐的结果,报恩是他们重要的行为准则,公司领导者会努力把自己扮成“施恩者”,通过对下属施恩来换取他们对自己和企业的忠诚。成功的领导者常常是以内疚的原则行事的,他们肩负着沉重的责任,对发生的每一件事负责,他们不能因为自己出色的工作而得到特殊的报酬,或名义上将集体的功劳据为己有,他们外表谦虚,关心、体贴下属,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下属产生“内疚”感⑤,换取他们的报恩义务。在日本,成功的领导者的能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热情体贴,得到下属的信任和爱戴⑥。

同美国企业家相比,日本企业家的薪水并不高,薪水与企业利润间的关系也不大,他也不能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更多的私有财产。‘旧本企业家的兴趣不在于获取很高的利润,而在于他们经济帝国的规模,他们的公司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它们的发展速度”⑦。其继任者一般是最有威望的下属,而不一定是其子嗣。在日本,上下级之间虽有较大的权力距离,但其领导方式不是权威式的,而是公司全体成员的集体决策和权力分享。与其他国家的君主专制制度不同,日本虽有至高无上的天皇,但真正行使权力的却是官僚集团,在地方上拥有实力的领主也只是权力象征的角色,其领地由家臣集体治理。这种集体决定的传统一直延伸到现代社会的日本企业中⑧。它与西方民主管理的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当今日本企业中奇特的管理方式和决策模式。企业的任何行动都不是领导者独立决定,而必须事先通知公司的每一个职员,达成一致意见后,再采取行动。这种做法⑥ 1994 一2009 ChlnaAcadelll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 :从vww.cnki.net

称为“从根部抓起’,⑨,就是让每一个成员在心底里对计划表示同意后,再把计划付诸实施。这样每个人都会感到自己得到了承认,对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感到自己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利益与公司及其他成员的利益融为一体,因而会产生更大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

(二)企业中的职工取得某个公司或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成员身份,被其终身雇拥是一件骄傲的事,因为这意味着他获得了身份感和地位感。在日本,单个的人是很难成功的,他必须首先归属一个组织,因为与别人交往时,首先考虑的是他所属的团体,其次才是他个人的职业身份,没有组织的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日本只存在组织之间的竞争,所有个人之间的竞争都是为了进入组织或在组织中获得有利地位。公司或企业是日本人社会生活中占首要地位的事物,一个人一旦成为公司的成员,他就会终身不渝。

日本人对公司效忠的另一个原因是公司对个人的保护。工人一旦被录用,他的全部生活就会被溶入公司的整体中。“公司供养其成员的全部社会需求,同时又对他生活的各个方面拥有权力”@。工人只要为工作尽职尽责,他的任何需要都会得到满足,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公司得到解决。

工人与工人之间是横向合作关系,体现着“和”的价值观和合群精神。在日本社会中,与群体保持一致是美德,追求个性化和标新立异是受非议的。因此日本企业中强调工作小组对个人的约束和激励作用,鼓励对集体有利的行为,杜绝对集体不利的行为。西方人不理解日本人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工作热情而把他们称为“工作狂”,其实他们是迫切想得到集团的承认。

三、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以亲族/家族主义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表现为亲属和家

庭集团内部的利益一致和团结协作。血缘关系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最原始的纽带,在中华民族凡千年的历史上,始终没有出现取代血缘共同体的更强有力的集体。与日本的情况相反,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作为主流文化的中原地区)地势都较为开阔,且交通便利,相对独立的居住区域较少,且姓氏制度很早就已非常完备,不具备产生地域性共同体的条件。中国北方主要从事旱地农耕生产。同日本短而小的河流相比,这里以大江大河为主,在科技水平落

后的情况下,利用河水灌溉农田凡乎是不可能的。人们靠的是雨水和地下水,治理黄河是为了让其顺利入海,减少灾害。而治黄必须由强大的政治力量征集大批劳动力才能完成,这导致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大一统的“国家’夕观念的产生,但黄河汛情不稳定,治黄的时间、地点就没有规律性,也就不可能形成牢固的协作性共同体。没有共同利益的支配,非血缘性共同体是多余的。在家庭和亲族合作的情况下就能完成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支撑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家族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家长作为家庭中辈分最高的男性,就成为这个家庭的权力核心,他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他不仅拥有经济大权而且掌握着家庭所有成员婚丧嫁娶的全部人事权力。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服从家长的意志,对他表示“孝”心。同时,他又对维护家庭利益负主要责任,经营家产,处理家庭内外的人际关系,保护每个成员的成长发展。儒家伦理是主要的家庭伦理,每个人的行为都要符合相应的角色规范,要尽力维护家庭的共同利益和家庭的和睦。家庭财产是公有的,利益是相同的。

家族制度和作为家庭伦理的儒家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对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由于中国大陆实现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并发展出了新型的集体主义精神,对传统伦理产生了很大冲击,故家族主义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就不易分析。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以香港和台湾的企业为例进行有关的探讨。近凡十年来,台湾和香港作为位列亚洲“四小龙’夕的两大华人群体,其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方面可归因于中国人勤劳、节俭的美德及经营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则可归因于家族主义观念在企业的运行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家庭经营方式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使台湾和香港迅速产生了一批批“家族工业”。与西方和日本的企业不同的是,这些企业集团是以血缘为纽带结合成的利益共同体。对企业的经营类似于对家业的经营。企业的领导体制是典型的“家长制”。家长或类似父亲的角色是权力的核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是权威式的管理者,要求下属绝对的服从,不允许有不同意见和对抗行为,上下级之间有很大的权力距离。同时,他对企业的发展、家族的兴旺肩负重大的责任,他必须对下属表示足够的关怀和爱护,得到他们的拥护和尊重。企业在人.83 ⑥ 1994 一2009

ChlnaAcadelll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 :从vww.cnki.net

员任用方面首先考虑的是对企业是否忠诚,与企业利益是否一致,而血缘关系则是对此进行衡量的最明确而可靠的标准,因此,近亲和远亲分别被安排到重要性不同的职务上。一般的工作人员也必须是家族所信任的人,他们虽与家族没有血缘关系,但大部分来自亲戚或朋友的推荐,长期效忠的雇员有可能获得荣誉成员身份,从而受到重用。这样,企业的全体成员就构成了一个“血缘共同体”,每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这种责任感使企业内部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这种凝聚力推动着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也促成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

但是,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必须在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中才是有效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忠诚关系就会复亲化围绕不同的家庭利益核心会出现近亲、远亲、及非亲属集团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因血缘关系不同导致亲疏和利益标准不一的事实造成的,因而企业内部就很难形成基于工作团体的强大的集团精神。为了避免上述矛盾的产生,就要限制企业的规模。香港和台湾的华人企业规模都较小,而且还有继续变小的趋势。香港50 人以下的企业由1951 年的79 %增长为1981 年的92 % , 500 人以上的中型企业则由19 %降低为8 %⑨。

此外,权威主义的领导方式使个人能力和品质因素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决策的风险性就大。权威主义的作风还会造成企业中的权力分工不明确,领导者以其感情好恶用事,规章制度难以健全,基层管理人员不能有效地行使权力,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

总之,在家族企业中,裙带关系,任人唯亲,个人决策,缺乏长远、正式的计划和组织结构的不规范已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四、启示与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和日本的集体主义文化传统是有差别的。日本的集体主义表现为非血缘性群体的团结协作,并在企业中形成工作团体的集团精神;而中国的集体主义则表现为亲族团体内部的协作,在企业中则发展成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家族主义。二者都使企业内部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但由于中国(香港、台湾)的企业将血缘关系混入工作关系,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大陆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日本、香港和台湾的集体主义有根本的不同,但也有很多共同之处C 由于中国凡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血缘关系仍然是.8

4决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国人对有权威的社会组织仍然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希望被组织接纳和保护,得到关怀、指导,个人有较强的与群体保持一致的倾向,不希望突出个人和标新立异,而更关心得到群体的认同。

基于对集体主义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和中国国情的认识,对我国目前改革开放中如何建立有效的企业运行机制的问题,我们可得到以下凡点启示。1 .完善领导体制。权威式领导方式仍然是需要的,领导者必须是“高工作、高关系”式的,不仅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关心和爱护下属,得到下属的拥戴。2 .集体决策。对企业的重要事务,要由领导班子和职工民主讨论决定,使职工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激发其积极性。同时也对领导者形成有效的监督,防止家长制作风的产生。3 .长期雇用。使职工产生安全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让其感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一致性,增强凝聚力。同时也要引入竞争机制,让职工既有动力也有压力。4 .健全工会制度。日本、香港和台湾的工会制度都不健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工会制度以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力。积极发挥工会的监督作用,避免裙带关系、任人唯亲、拘私舞弊行为的发生。5 .建立班组制度。加强班组内部的合作和班组之间的合作,尽量避免个人之间的竞争。强调班组成就,使班组效绩与精神和物质性奖惩相结合。6 .关心职工生活。搞好企业的福利工作,多举行一些集体活动,如娱乐、讨论会、谈心会等,强化集体意识,沟通思想感情,让职工对企业产生温暖如家的感觉,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主要参考文献

① 嚷詹思体尼迪克特:《 菊与刀》 商务印书馆1990 年版,第37 页。

② ⑥ ⑦ 遭埃德温懒肖尔:《 日本人》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年版,第18 页。遭刘金才:《 家庭本位与群体本位》,《 中日比较文化伦集》,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年版,第98 页。⑤ ⑧ 罗伯特〔 说里斯托弗:《 日本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年版,第176 页。

⑩ 中根千枝:《 日本社会》,天津教育出版社1982 年版,第5、3 页。吵厦.H 嘟德:《 中国人的心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第226 页。(责任编辑时晓红)⑥ 1994 一2009

中日集体主义传统差异的跨文化心理分析 篇2

关键词:中日,传统审美文化,文学差异,自然观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 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交往。古代日本受中国古代的先进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 以致现今我们看日本文化时, 很容易看到汉文化影响的烙印。虽然中日的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似”并不是“同”, 对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我们有必要做一些探究。美是我们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也是我们一种宝贵的精神食粮, 有时候正因为有美的存在, 才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一、中日在建筑、颜色、生活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审美文化差异

通衢大道、宏伟大气的建筑仿佛自古以来就备受中国人的青睐, 自秦修筑了“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的阿房宫, 自此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宫大殿、皇帝出巡时建造在各地的行辕, 无不占地广大, 气势磅礴, 引得无数文人墨客留诗撰文。此外, 王公大臣的休闲别墅、富甲一方的商商贾豪宅也紧追时代脚步, 建得是富丽堂皇, 宏伟大气。而日本却不同, 他们的房屋建筑一般比较小巧玲珑, 而且日本人多注意在窄小的地块上生长的小花小草, 以之为美。日本人孜孜追求的是亲近自然, 而中国人则要“胜”过自然。日本人好欣赏身旁的花草虫鱼, 纤纤而内在。中国人则喜欢壮观的大场面, 富于豪情和浪漫色彩。

在插画艺术中, 日本人细腻的心思形成了有名的花道。日本的花道追求自然美, 他们不会像中国插花一样满脑子都是对称。至于颜色, 中国人喜欢红色, 特别是金色和红色配在一起, 就更觉得吉利。如故宫就是金顶朱壁。金色本来就是从黄色演变而来, 所以红黄的组合被认为是最吉利的, 古时候老百姓都不能穿黄色, 黄色成了皇帝的专用色。看一看中国的国旗, 是红黄。而日本的国旗则是白红。的确, 日本人是极喜欢白色的。新年或破土动工的时候, 都有白纸条仪式, 神社的大门或大殿上也用稻草绳装饰起来, 稻草绳上也挂满了白色的纸条。这说明国旗的使用颜色绝不是偶然的, 其中包含着一个民族的爱憎与喜好。

中国人心目中的神仙都穿着华贵的服装, 住着辉煌的天宫, 一举一动都很有气派, 那些处境凄凉、生活简单的不是犯了天条的落魄神仙就是妖怪。而日本尊为祖先的神仙圣地使人能够联想到的只有布衣麻履, 粗茶淡饭, 刀耕火种。另外, 日本人不喜欢鲜艳的颜色, 讲究含而不露。餐具瓷器的色彩也往往是暗、古、旧、涩。

日本人的淡泊倾向在现实中也很明显。京都的御所, 即天皇的住所之一和北京的气氛也大不相同。故宫给人的印象是壮观华美、金碧辉煌;而京都的御所色调则非常简单, 木房子是原色的, 再就是白色的和纸拉窗、草色的榻榻米既无雕刻, 也无摆设, 这就是天皇的居所。这也反映了日本人的“古典主义”倾向。即喜欢有历史沉积的古朴的东西。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它淡雅朴素, 符合日本人的审美观。而且樱花的魅力不在于一朵一朵的花, 而在于千朵万朵聚集在一起, 形成整齐的一片风景。这也体现了日本“和”的精神。而且樱花的盛开只是短暂的一瞬, 当樱花凋零的那一刻, 那种凄美与悲壮是日本人对美最好的诠释。牡丹的魅力正好和樱花相反。每一朵都可自成一景。赏牡丹的时候, 看着这朵想着那朵, 每朵花的颜色、形状、大小都不一样, 各有特色。有人说, 樱花是由于它整齐统一的美迷倒了日本人, 牡丹则是由于它个性突出的容貌吸引了中国人的心。由樱花与牡丹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重视整体的和谐, 以牺牲“小一”聚合成“大一”为荣, 而中国人则强调个性, 充分发挥个体的作用。

二、中日两国在文学方面表现出来的审美文化差异

日本是一个岛国,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岛国之中, 他们接触比较多的就是花草树木, 因而对大自然的思考也成了他们写作灵感的来源。在日本文学作品中, 日本人常以花、草、雪、月等为意象来表现自然美, 因为这类意象本身就比较美, 而且能表达四季时令的变化。然而这些美好的东西都不长久, 甚至转瞬即逝。因此“物哀”便成了日本文学中一种重要的意境, 也成了日本民族传统的一种审美追求。这种审美追求一直贯穿于日本文学之中。

“物哀”一词在日本文化史上很早就有了, 最早是由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在评论《源氏物语》是提出的, 他认为日本平安时代的美学理论可以概括为“物哀”, 因为在人的感情中, 一切不能如意的事才是感触最深的, 比如苦闷、忧愁、悲哀等。“哀”意为感动、感叹, 日本人通过对“物”的“哀”来表达情感,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逐渐渗透到了日本文学之中, 并逐渐从单纯的感叹演化为复杂的感动, 进而深化了作者的情感, 达到“物心合一”的境界, 最终日本文化史上形成了“物哀”这种艺术美的形态。

川端康成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家之一, 他有很多经典之作, 如《雪国》《伊豆的舞女》等, 在品读这类作品的时候, 无论从文字还是情感方面, 都能发现一种纯粹的“美”, 比如自然风光的美, 花草树木的美, 男女情感的美, 人心灵的美等等。川端康成这种追求瞬间的美感, 追求清新淡雅的风格, 笼罩着缠绵、幽怨、哀伤情调的作品正符合日本的主情传统, 也表现出了日本文学中“物哀”的艺术形态。因此, 川端康成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相比之下, 中国的民族文学很少有如此纯粹, 传统的民族文学一般都带有“功利性”, 近现代动荡不稳的时局又使得民族文学成为具有认识价值和教化作用的工具, 进而使中国的现代文学形成了“唤醒民众”为己任的特色。我们可以通过中日文学巨匠鲁迅和夏目漱石的作品中看出来。在中国文学作品中, 文人墨客喜欢歌咏“松、竹、梅”, 它们因能在严寒中傲然挺立, 又被称为“岁寒三友”。

比如: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节, 待到雪化时。

——陈毅《青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西南北风。

—— (清) 郑燮《题竹石》

从这两首诗歌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自然观, 作者通过对“松、竹”不畏严寒、四季常青、宁折不弯特点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挑战, 也表现的中国人不屈的品格。

诗歌是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它能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深的意思, 也是经典化了的语言, 所以诗歌能够较为深刻地反映出民族的审美情趣。中日文化源远流长, 中日古典诗歌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古典诗歌以绝句和律诗为代表, 音节字数对称, 还要押韵, 有一种音乐美;日本古典诗歌则以和歌和俳句为代表, 其特点是短小精致, 有一种错落的美。

俳句由17 个音节组成, 多表达作者瞬间的感受。作者往往通过对意象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意境美, 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日本的和歌也比较有名。和歌又叫短歌, 由五句三十一个音节组成。格式为五七五七七的排列顺序。和歌意象单纯简淡, 结构松散自然, 显得平淡无华, 单纯自然。和歌和俳句一样留有很大的空白余地, 以有限的文字表达无限的意境, 以有限的意象表达无限的情感。

例如:

物おもへば沢の蛍も我が身より

あくがれいづる魂かとぞみる

——和泉式部

大意:河边萤火虫凝视犹如我灵魂离我身躯出

花の色は うつりにけりな いたづらに わが身世にふる ながめせしまに

——小野小町

大意:花色渐褪尽此身徒然过世俗长雨下不停

第一首和歌中, 作者在河边凝视着飞舞的萤火虫, 忽然觉得萤火虫仿佛是游离于自己肉体躯壳之外的灵魂, 而一闪一灭的亮光如同灵魂痛苦的喘息, 这是一幅凄清悲惨的风景, 由萤火虫产生的遐想, 渗透到了人的灵魂深处。第二首和歌中作者以花自喻, 通过描写鲜花盛开时无人欣赏, 暗含自己在青春岁月里没能遇到欣赏自己的知音, 而如今只是明日黄花, 只能终日以泪洗面。透露出对可怜身世的哀叹和无奈。但是纵观全诗, 却无一字哀伤之词, 只是通过意象来表达情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日本古典诗歌由于其短小的特点, 并不注重对空间的表现, 也不求境界的开阔, 而在于对古雅事物的描摹, 对大自然意境的表达, 对个人情感的寄托。

相比之下, 我们来看一下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这首诗写于曹操北征胜利之后, 他登高远眺, 诗情大发, 以沧海自比, 表现了他想统一中国, 安定天下的雄心壮志。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诗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渴望建功立业, 因而珍惜生命, 常常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 也表现了中国人对“生”的追求。而日本人认为死是人存在的固有状态, 是随着生命的推移必定出现的一个阶段, 因此, 死在日本人眼中并不是可怕的, 而是悲壮的, 一种极为自然的事。在审美感受上, 日本人喜欢不对称的事物, 喜欢错落美、残缺美, 从残花中看到生, 从繁花中看到死, 喜欢留情余韵, 将它作为变化的源泉。日本人对文学的审美是一种无常的哀感, 无常的美感。

总之, 中国文学多追求一种完整的美感, 凸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 日本文学则多注重捕捉瞬间的灵感, 追求一种残缺美。

三、从自然观的角度解释中日传统审美文化差异的根源

日本是一个南北纵向狭长的岛国, 岛上环境优美, 四季自然景观分明, 这就使得日本人善于细致入微的观察自然的变化。另一方面, 日本国土面积比较小, 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 这就使日本人对自然产生敬畏感, 从而淡化个人的生死, 追求一种残缺美, 同时也形成了崇尚自然的民族特性。

相比之下, 中国地大物博, 自然灾害相对较少, 从古至今农业一直比较发达。因此, 中国人敢于挑战自然、改造自然, 甚至出现的“人定胜天”的说法, 在文化审美方面多带有主观色彩, 并且追求完整的美感。

中日两国人民之间已经有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友谊, 为进一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凭借对彼此文化的比较研究来推进两国更友好地交往, 无疑变得非常重要。相信在两国人民之间能相互学习、共同理解的基础上, 两国人民将会世代友好。

参考文献

[1]谢剑鸣.“风骨”和“悲哀”——中日现代文学审美观念漫谈[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2, (1) .

[2]周建萍.“物哀”与“物感”——中日审美范畴之比较[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30 (4) .

[3]刘凌.东山魁夷的东方美一一兼论中日审美异同[J].齐鲁艺苑, 1995, (4)

[4]杨玉春.中日两国审美意识之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1, 21 (5) .

透过中日语言差异看中日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中日两国;语言差异;文化差异

一、日语语言的特点

(一)暧昧性

1.ちょっと的用法

说起日语很多人都会想到暧昧这个词。日语语言最大的特点恐怕就是它的暧昧性。究其根本还是由于日本民族的文化决定的。日本人的性格中存在内外,上下的区分,这就决定了日本人的语言,行为都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减少与对方的冲突,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例:

女:何も言わずに行ってきたら、あんた、ここんとこずっと家にいたし。。。

男:今日は出かけるよ。

女:どこに?

男:ちょっとね。

ちょっと在日语对话中经常出现,是日语暧昧性的典型表现。例句表示女方一直责怪男方呆在家里,男方表示要出去,女方继续追问去哪里,男方却没有直接告诉女方具体的地点。言外之意就是男方不想告诉女方自己的行踪,用ちょっと就很好的掩饰过去了。

例:男:今日はお酒を飲みに行きませんか。

女:今日はちょっとね。

这一例句中,女方不想和男方去喝酒,所以回答时并没有说明白具体的事件,但是委婉的拒绝了男方的邀请。总之就是今天不太方便。由此可见,在日语的对话中,句子背后有很多隐含的意思,要根据特定的场合和具体的情形确定句子的含义。每种场景下的ちょっと和原字面意思完全不同,需要多加斟酌体会。因此进行日语翻译的时候,需要对日本暧昧文化有所了解,读懂对话背后的深层含义。

ちょっと電話してきます。

我去打个电话就来。

ちょっと用がありますので、これで失礼します。

我稍有点儿事儿,先失陪了。

ちょっとおたずねしますが、この辺に有田さんというお宅はありませんか。

跟您打听一下,这一带有姓有田的人家儿吗?

是一种用于会话的较婉转的表达方式。其数量少的意思不强烈,而只是按时程度比较轻。用于表述自己的行为或向对方提出某种请求时,加上「ちょっと」

2.用否定的形式表现肯定的意思

今天一起去购物吗?今日は一緒に買い物に行きませんか。

下了单的商品可以发过来吗?その注文された物を発送し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

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的是,不注意日语语言的习惯,直接翻译成了:今日は一緒に買い物に行きますか。或者,その注文された物を発送してください。这两种翻译很明显不符合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给人一种压迫感,日本人听了定会大吃一惊。后者的翻译给人一种强加于人的感觉,这不符合日本人的说话习惯,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多加注意。

田中は仕事が忙しい状況。

木村:ね、今日は仕事が終わったら、一緒に飲みに行かない。

田中:いいけど。

女同事邀请男同事一起去喝酒,但是因为工作的原因,田中无法赴约,但是因为是同事的关系,田中没有直接拒绝木村,而是委婉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不使对方为难。“いいけど”也是日语中常用暧昧的表现手法。

3.どうも的使用方法

どうも作为寒暄用语经常出现在日本人的对话中,并且根据语境的不同,翻译也有所不同。どうも的意思有:谢谢(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对不起(すみません),やどうも(好久不见了),根据语境,灵活翻译。也体现了日本人说话的暧昧性。因此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要根据语境灵活的翻译。

母のことがどうも気になってならない。妈妈的事真是让我担心的不得了。

最近、彼はどうも様子がおかしい。最近他的状况,总觉得有点怪。

あの人の考えれいることは、どうもわからない。

努力はしているのだが、どうもうまくいかない。

(二)敬语

敬语是研究日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敬语的掌握程度也可以作为评判日语学习者日语水平的重要标准。敬语的使用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在人际关系的构筑和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在交际生活中根据不同层次的交际对象与自身的关系以及特定的场合,来确定敬语的使用。日语对于敬语的使用有着明确的规范和体系结构,这取决于日本的社会意识形态,等级制度等的社会结构。中国古代也有很规范的敬语使用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标准越来越被人们淡化,但是在现代社会还是留下了敬语使用的痕迹。因此,中日敬语使用和翻译方面有差异也有雷同。本文就针对如何翻译日语敬语进行浅析,对日语和中文的语言结构对比,采用对比研究法进行具体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日语言都在发生着变化。日语敬语可以分为四类“尊敬语,自谦语,郑重语和美化语”。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和表现,所以一个国家的语言习惯往往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日本社会由于受到历史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等级观念,从而形成了日语敬语的广泛使用。日语中无论是尊敬语,自谦语还是郑重语都是表达对他人的尊敬之情。通过接头词,助词,和动词,都可以构成敬语。如:さん、方、様、等结尾,お、ご等接头词,以及おっしゃる、頂く、参る等固有动词等。尤其是在商务日语中,敬语的使用更为广泛。

汉语敬语系统包括敬辞,谦辞,表敬礼貌用语。例如敬辞有:令,令尊,令郎,令亲;惠,惠存,惠顾;垂,垂询,垂念。汉语除此词汇手段外,还可以通过特定的句型来表达敬意或谦虚的的感情,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由“请”“能不能”“可不可以”等句型。

二、日语敬语的汉语翻译

例:こちらの書類に書いていただけますでしょうか。

駅の改札でお待ちしています。

先方がそのようにおしゃっていました。

例一的敬语表达“いただけます”是日语中典型的敬语表达。“こちら”是对我方的谦称,“いただけます”表达了对对方的尊敬,这种情况下不能用“もらう”。这种对话一般发生在公司与公司之间,因此,从说话人的立场出发,把我方和他方很好的区分开来,通过助词表现出对对方公司的尊敬之情。翻译成中文:“可以在文件上签字吗?”。要翻译成“可不可以”,“能不能”的句型。

例二是一个典型的自谦的表达形式,翻译成“我在车站的检票口等您”,日语的敬语表达主要是通过助词的选择,这里使用的是自谦语。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则体现在人称的使用上,通过“您”字的使用,可以看出这句话应该是晚辈对长辈或者是下级对上级使用的。因此汉语翻译日语的时候,要根据人称的变化翻译成其恰当的日语。

例三是通过使用“”的敬语形式表达,表达了对对方的尊敬之情。

三、日语授受动词的翻译

收受动词是日语中最常用的表达方法之一。授受动词一般跟在动词的后面做补助动词。通过收受动词我们可以看出对话人和听话人的立场,上下,内外关系。收受动词在翻译成汉语时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有时候收受动词无法直接翻译成汉语,在翻译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动词的使用,人称的选择是否恰当,无法直接翻译出来的部分就要通过细节的地方尽量展现出来。有时候在翻译的过程中可能会随时一部分语义,但这可能就是日语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特别之处。下面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

例:「この写真屋がうまいですが、一度彼のところへ行って、写真を撮ってもらってやってくださいませんか。」

这个句子中有多重授受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确动作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分别是谁以及他们之间的地位和亲疏远近。首先我们可以看出这是说话人在向大家发出号召去照照相。说话人说那家照相馆不错,一起去那里看看吧,后面的部分就是难点,关键是要理清句子中的几个授受关系的使用。「撮ってもらって」说明说话者和听话者是一个组织,而照相馆是一个组织,说话者和听话者是“内”的关系,照相馆是“外”,“我们”要去照相馆接受恩惠。「やって」

是“我们”为了照顾照相馆的生意,去施恩于照相馆。「くださいませんか」是“我”作为说话人,邀请大家去照相馆,是听话人施恩于我的过程。句子结尾的时候用否定的用法表达说话者对大家的呼吁和号召。再次体现了日语的暧昧性,不强加于人的感觉。因此这句话在翻译的时候可以翻译成“那个照相馆不错,我们去看看,照张照相吧。”从译文中大家可以看出整体意思翻译出来了,但是日语收受动词的精髓完全没有体现出来,以及说话人,听话人,照相馆,三者的立场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也是日语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独特之处。因此,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除了保证意思的正确之外,还应该考虑怎样体现日语的独特之处。这是每一个译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1.厚意のこもった贈り物を受け取った。(もらった)

2.家族にお土産をわたす。(あげる)

3.このおもちゃはお子さんにおくる(あげる)のです。

首先看三个例句,如果换成括号里的句子的话,句子的意思虽然不发生改变,但是句子的语气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宾语是“贈り物”,“お土産”,“ おもちゃ”,这三个事物本身并不包含褒扬的意义,但是它们都是为接收方所喜爱的事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溶收受动词的话,就会产生令人奇怪的感觉,有一种强行施恩于人的感觉。可以说授受动词本省就包含了恩惠的感情色彩。在日本人的言语活动中,比较重视对方给予自己的恩惠,当自己向对方施恩时,为了避免给对方造成心理负担,一般不会使用收受动词。所以在中日文翻译的过程中,对授受动词的翻译也是一大难点。中文有时候无法体现出收受动词的恩惠性,但是要根据语境来判断日语的使用。

四、造成中日语言差异的原因

首先从地理环境上分析,中国地大物博,物产资源及其丰富,这就造就了中国人大方开朗的性格,不拘泥于小节,甚至可以说比较豪爽。相反,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和地震,而且物产稀缺,所以造就了日本人小心翼翼的性格。日本的总国土面积不足40万平方千米,河流短急,虽然可以用于水力发电,但是无法进行发规模的航运。且日本地处火山地震频发的亚欧板块的交界处,自然灾害频发,这就导致了日本人性格中普遍存在的危机感。待人接物处处小心,生活中时时替别人着想,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通过和日本人的交流可以发现,他们说话时往往喜欢只说一半或者用一些助词来让别人推测他们的话外之音,很少有日本人会直接拒绝别人。其次,日本南北跨纬度较大,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季节变化明显。这无形之中培养了日本人细腻敏感的性格,即暧昧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脱离了集体,自身的任务就无法完成,因此会产生孤立无援的感觉,为了不被人排挤,日本人在集体合作的时候,通常采用谦卑恭敬的态度,重视与集体中他人的和谐相处。

其次,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大和民族构成了日本这个统一的大家族。日本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以天皇为首的统治阶级把民众划分为了若干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约束了广大的普通百姓的言行举止,说话做事不能逾越自己的身份,不可以下犯上。这同时也体现在日语敬语的使用上。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其他国家优秀文化的民族,尤其是学习中国文化。隋唐时期,日本派遣隋史和遣唐使学习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可以说日本的文化很大程度上收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明贵.日本企业的实践与启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江口克彦.『部下の哲学』[J].PH研究所,2004.

[3]重茂逹.『35歳までに必ずやるべきこと』[M].かんき出版,2002.

[4]坂本光司.『日本で一番大切にしたい会社』[M].あき出版,2008.

中日语言文化差异特征研究论文 篇4

关键词:中日;语言文化;差异特征

引言

中日虽然是一衣带水的领邦,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紧密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联系。然而,两个民族毕竟生活于迥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之中,由此不仅形成了迥异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与风俗习惯;而且也建构起迥然不同的语言体系。基于此,要想提高对日语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我们就必须对中日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有一个深入、系统的了解,深化对日语个性化特征的认识,据此来指导自己的日语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对日语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

一、中日语构文化的差异

众所周知,汉语属于孤立语,而日语属于粘着语,由此产生了迥异的语言结构与语言形态。前者缺乏词形的变化,并且语句中的词序呈现出鲜明的规律性,十分规整严格,不能够随意变动。词序稍微一变,整个语句的意思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后者则没有内部屈折。一方面其语句意思是否转变取决于变词语素(相当于助动词),每一个变词语素都表达一种语法意义,而且日语中的格助词、副助词、补助助词等等也都发挥着相似的作用;另一方面,日语在遣词造句过程中,各个词汇虽然也遵循着一定的次序,但主要是靠助词以及助动词的粘着来发挥其语法功能,并形成独特的句义内涵。由此看出,中国人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往往对助词(格助词和副助词)、助动词、补助动词的用法产生困惑,究其原因在于粘着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的附属词大都是粘附在实意词的后面,或者是用言的词根上。这与汉语的语构方式、语构习惯形成了鲜明的差异,从而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困难。

二、中日语义文化的差异

中日语义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两个民族不同的性格特征、迥异的情感表达方式与审美心理所带来的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上。另外,汉语中的部分词汇表现出鲜明的情感色彩,而相对应的日语则没有这样的情感思想,比如汉语中的“过分”、“太”之类的词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但相对应的日语则没有贬义。如果按照汉语的使用习惯套入日语中来实用,则可能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造成双方沟通与交流上的障碍。除此之外,日语中也使用到了大量的汉字,然而这些汉字的字义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却产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与汉语中的字义迥然不同,比如“人参”在汉语中指的是名贵的中药药材,但在日语中则指的是普通的胡萝卜;“爱人”在汉语中表示自己的妻子,但在日语中则相当于“情妇”的意思。因此,相同的字或者是词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意义内涵,由此也造成了日语学习的障碍。

三、中日语用文化的差异

在语言的使用与表达方面,中日民众在各自的文化背景、文化环境中也形成了不同的使用习惯与表达方式。日本著名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在《日本人的语言表现》中提到:“日本人喜欢少讲话和少写字,遇到必须讲或者是必须写的时候也尽量简短表达,但只有在寒暄语的表达上,句子长且丰富。”这与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钱伯伦的观点不谋而合。钱伯伦认为:“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够像日语一样拥有如此之多的寒暄语使用规则和说法。”但中国人的语言表达则相对丰富一些。除此之外,日语的语言文化中具有语用性别的差异,也即是呈现出男性语和女性语之间的差别。中国的语言文化中虽然也用男女用语的不同,但不像日语那样强烈和明显。这同样是学生在进行日语学习过程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

每一种文化环境都会造就风格鲜明的情感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等,而语言作为人们进行沟通、交流和自我表达的一个主要渠道,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表达方式和风格特征。中日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汉语与日语使用方式与使用习惯的方方面面,既有技术性的因素;同时也有更深层次的思维习惯、情感表达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心理方面的因素。基于此,我们在进行日语学习与日语应用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日语单词、语法、语构与语用的训练活动,另一方面也必须加强对日本文化、日本思想与日本哲学理念的学习活动,由此深化对日语产生背景与个性特征的了解和认识,指导日语学习与应用活动,提高其学习效率与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栾凤至,《中日文化中语言概念的异同》[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4)

[2]郭萍,《从中日语言浅析隐喻产生的文化背景》[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2)

从文化传统看中美课程的差异 篇5

从文化传统看中美课程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和教育体制的`不同,中美两国大学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方式、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等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主要从文化传统的三个方面即文化心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分析中美课程的差异,并指出中美课程改革的顺利稚进需要民族文化的吐故纳新,需要中美两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作 者:贺波彬 He Bobin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湖南岳阳,414006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4关键词:文化传统 中美课程 差异

中日集体主义传统差异的跨文化心理分析 篇6

——中西方孝文化差异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世界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我们看到了文化与文化的趋同与差异,而孝文化是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博大精深的体系,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品质的标准。而西方的孝文化并没有太多系统的描述,与中方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西方似乎更崇尚个人与自由。本文将探析中西方孝文化概念和发展的差异,并以这几年的热门话题——“安乐死”来进一步阐述中西方在孝文化上的差异。

孝,是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于血缘亲情的认识而慢慢发展起来的。家庭,是体现孝道的人类社会的选择,也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孝道是道德表现一种形式,居于普通亲情之上,一般体现在直系亲属之间,所以我们现在所谓的尽孝道,一般都是自己的父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尽孝道的方式产生了很多变化,但是赡养义务的传统却从来不曾割断。在社会层面上,尽孝道则主要是指对老人的尊敬。因为文化不同,中西方对孝道的理解差异很大,但不可否认,中西方的孝文化都是伴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开始出现的,最初形态的孝文化也是相似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孝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而西方的孝文化还是停留在浅显的文献描述之上。

1中西孝文化对比

1.1中国孝文化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色。“孝”不仅是家庭观念中孝敬父母的问题,也是几千年来统治秩序中重要的社会规范

。我国的孝观念形成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孝文化,在股商时期便已产生。[1]在中国,尽孝讲究的是到达亲人在精神层面的满足。孝意味着养,但不是养了就是尽孝道,子女赡养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孝心,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的体现,而不是仅仅有孝行。孝文化在我国的儒家思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在《孝经》中曾写到:“父子之道,天性也。”[2]就是说,父母养育子女和子女赡养父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天性。孝文化从家庭伦理走向国家伦理,从个人道德走向社会规范,最终形成了以养亲为核心内容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孝道。中国的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固有的一种思想。肖群忠认为,“孝”当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3]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国人把孝与繁育后代结合,绝对不能断绝宗祠。至今不可动摇,是历来的民族理念。也就是说我国的孝文化体现为尊重父母,父母拥有绝对的权威。

1.2西方孝文化

西方文化有三个源头:一是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二是古希伯来犹太教文明;三是古罗马文明。[3]然而要探讨西方的孝文化就一定要提及到《圣经》,很多西方社会的道德规范就是起源于这本书中,《圣经》的第五条就要求基督徒要孝敬父母。西方对孝的文献描述,也只体现在《圣经》这本书中,但是,父亲节和母亲节都来源于西方国家。在西方,比较注重“社会养老”,有比较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所以老人大多会在老人院内度过晚年。在西方,孝文化主要体现在宗教文化中,没有硬性要求子女尽赡养义务,只要子女常常看望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西方的孝文化多体现在对父母的尊敬,但不是对父母的服从,更多地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相处和各自独立。

2产生中西方孝文化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孝文化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中西方的文化不同。在我国,我们常常会听到“四代同堂”,“五代同堂”这样的词汇,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就比较注重家庭观念。因为我国是从农耕社会发展起来的,是由家庭为单位的一个群体生活,因此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个体要以集体为重,因此逐渐形成了父母养育孩子,孩子赡养父母的亲子关系,也造就了我国博大精深的孝文化。西方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他们很早就脱离了农业,因此主要从事一些商业活动,也因此形成了他们独立的生活习惯。在西方,父母与子女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他们以人的自由平等为最高价值。在中国,有着浓厚的尊老爱幼的传统,而西方文化把年幼的孩子的发展放在首位。

3从孝文化角度看中西方看待安乐死的差异

3.1中方态度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对死亡有一种刻意的回避心理,尽量做到闭口不提。这就又要追溯到孔子时代,《论语·先进》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季路问及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在这段对话中,对死亡避而不谈,言语中表达了孔子重视生命的意向。孔子对死亡的理念影响了后世子孙。因此,回避死亡,珍视生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态。

由于这种面对死亡的传统的道德意识,我国大部分人对“安乐死”持反对态度。在不治之症面前,很多人都会选择靠医疗手段尽可能维持自己的生命,即使这个过程很痛苦。就算有些病人想追求有尊严的死,选择“安乐死”,在国内也无法实现,而无法实现的原因有很多,与根深蒂固的孝文化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尽作为子女的孝道,很多人认为只有花钱为父母治疗,内心才会安宁,因此不惜将大把的财力倾注到自己患病的亲人身上,这种所谓的尽孝,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作为子女的自私和对病人的残酷。在我国如此推崇孝文化的背景之下,由于一些道德绑架,导致一些想减轻亲人痛苦的人也无法做出“安乐死”的决定,大多数情况下,为了避免背上“不孝”的罪名,选择细心侍奉亲人知道最后一刻。

安乐死的支持者则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孝道不应该绑架现在的“安乐死”。如果“安乐死”是病人自己的选择或者是家人出于亲情所做出的决定就应该得到支持,在家人遭遇不可治愈的痛苦时,尊重病人自己的意愿才是孝顺亲人的体现。这让我想到了与此相关的新闻报道,四川的一个孝子在患不治之症的母亲的哀求下,用农药结束了自己母亲的生命,但由于中国的安乐死没有合法化而被相关部门抓获,相信这样的新闻能引起很多人对“安乐死”的思考。很多情况下,即使想帮助亲人实行安乐死,也不敢这么做,因为不被道德伦理所允许,也不合法。

3.2西方态度

与中国对死亡避而不谈的态度相反,西方人由于崇尚自由,对死亡没有太多的忌讳心理。在安乐死这个话题上,很少提及孝,更多是推崇法律程序。而且,在西方的思想史上有很多对死亡的思辨。苏格拉底曾说:“怕死非他,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因其以所不知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对人是否是最好的境界,而大家却怕死,一若确知死是最坏境界。”[5]事实上,一个人对死亡的选择态度体现了其人生价值,因为死亡是每个人必不可免的结局,才体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不会被孝文化所羁绊。西方人对死亡的态度也影响了他们对待“安乐死”的态度。1905年,英语单词中就出现了安乐死。在古斯巴达,不健康的婴儿可以被处死,同样的,在古罗马和古希腊,各种安乐死的形式也可以被接受。英国还在1936年成立了安乐死协会。期间虽然出现了一些各种各样的事件,但这一话题从未停止。2001年荷兰成为了第一个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6]在西方,所谓的孝,就是尊重每个人自己的思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会夹带太多亲情方面的情绪。普遍认为:杀死一个人是不是错误,其衡量尺度是看被杀死者是否是具有诸如理性、独立和自我意识等特点的一个主体。也就是说,西方人的衡量尺度是从一个人是否丧失了“人之为人”所应具有的思维和意识能力来决定其是否该被实施安乐死,是侧重从人本身出发来考虑安乐死的合情合法地位的,很少有人提到或重视外在原因。[7]

4结语

中日集体主义传统差异的跨文化心理分析 篇7

(一) 中日价值观存在的差异

五千年文化的传承, 使中国人本身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而近些年, 改革开放的深入与西方文化的入侵, 使得中华民族原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遭到摒弃, 人们的价值取向与世界观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造成一些中国人的思想中夹杂着西方社会的价值观, 从而导致一些人盲从的价值观显现出来。与此同时, 日本人的价值观在近些年来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二战日本战败之后, 日本民族百废待兴, 美国在对其帮助的同时, 也对其灌输了大量的西方文化与价值观, 从而使得日本受到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洗脱。

(二) 中日艺术文化存在的差异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 使得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但是从近代中国艺术文化的发展来, 少有较为出色的作品存在。并且在现代多媒体视觉等领域也没有取得较大的进展。对于日本来说, 虽然其文化底蕴不及中国, 但是日本漫画及动画产业一直都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艺术发展的根本出发, 日本领先中国的主要原因是日本人具有极强的创意。

(三) 中日商业文化存在的差异

中国商业文化里讲究人人平等, 商业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而进行服务。但是在中国的商业文化中, 人们的时间观念不强, 做事的时候不容易注重效率, 并且具备的团队意识不强。而在日本的商业氛围中, 却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人们会对商业中的秩序与纪律做到严格的遵守, 另外由于军国主义盛行, 使得日本商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效忠国家。在商业竞争中, 日本人做事注重效率, 具有极强的时间观念, 并对团队协作较为重视。

二、中日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

(一) 民族特性的差异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底层积淀, 也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在文化背景的前提下, 其能够有效的融入到民族的个性发展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个性冲突, 是文化沟通困难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 中华民族文化中呈现的是谦虚状态, 而对于日本民族来说, 其一直都这自己种族的优越感, 从而认为日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要超出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二) 对信息理解的差异

群体活动中, 人与人需要通过沟通与交流在实现信息之间的传递, 这时, 对信息的理解就至关重要。而由于中日两国语言及文化差异存在, 使得两国对同一类信息在理解上存在较大的差别, 甚至会造成沟通中误会的产生。比如两个国家的人在对时间及事物进行交流时, 就会因为价值观及文化存在的不同而造成思考认识上的差异, 导致对交流信息的错误理解, 从而进一步造成文化冲突的存在。

(三) 行为方式的差异

行为方式是文化形式的外在表现, 因此文化形式在表现的同时, 总会伴随着言语的出现。一般来说, 一个文化群体中的行为方式结构模式较为固定, 并容易受到人们的广泛采用, 从而代表了一个群体的表达方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日两国, 及时同处相同的环境之下, 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也具有较大的冲突。

(四) 法政意识的差异

不论是中国还是日本, 在政治意识上都具有各自的特殊性, 从而造成两国在经济往来与贸易往来的过程中, 容易造成一些商品无意会冒犯对方国家的政治意识, 最终遭到到严重的抵制。另外, 贸易往来过程中, 在对对方法律、政治及经济文化不能充分了解下, 单凭着自身的文化与政治意识来出发, 就会极容易造成文化冲突的存在。

三、中日文化差异给两国贸易沟通带来的影响

(一) 语言差异给贸易造成的影响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 即使同是一种语言, 也有各自国家自己的方言及特殊用语。我们现在的解决方法大都是用翻译, 可是由于语言的复杂性, 即便是通过有效的翻译, 也不一定能够将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给表述清楚, 从而造成一定语言误差的存在, 使得双方贸易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沟通障碍。当日本人在对贸易往来中的合同条款进行考虑的时候, 其即可用将“考える”解释为考虑, 也可以解释为注意到。把“考える”翻译为考虑的时候, 那么双方贸易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的增加, 而翻译成注意到的时候, 就表明其带有一定的拒绝口气, 从而造成双方贸易无法进行下去。

(二) 语言表达方式对贸易造成的影响

文化差异中交流方式对沟通问题的影响不同国家的人们习惯于不同的交流方式, 如:中国人是很含蓄的, 所以在表达时喜欢用比较晦涩的语言。所以人们总结出中国属于高语境国家, 即人们在说话时, 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包含在语言当中, 于是产生了中国人语言表达中似是而非的特点;而日本则属于低语境国家, 即所有的信息都包含在语言当中, 只要理解说话者语言中所表达的层面就可以了。

(三) 价值观不同塑造成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 其所存在的价值观有着较大的差异。同时价值观相同也是文化统一的前提。因此价值观的差异造成的中日两国文化间的差异。对于人类来说, 价值观的其行为与思想的核心所在, 因此,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日两国来说, 人们的在行为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而对双方在贸易中的沟通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中日文化差异给两国贸易行为造成的影响

(一) 文化差异给产品设计塑造成的影响

贸易产品在进行设计的时候, 需要做到对对方的文化心理进行探讨, 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对产品进行介绍与喜爱。对于任何一种产品来说, 其都具有自身的形态特征, 从而在文化背景的理解下, 产生一定的心理学特征。对汽车的外形来说, 就能够做到不同国家文化特点有效反映。因为受到日本自身国土面积与生活环境的限制, 因此日本人习惯用特写的角度来对汽车进行观察。另外日本人无法接受汽车内存在的动物皮革, 所以日本人都会在汽车制造过程中, 尽可能的将动物皮革的气味进行祛除。这一点与中国文化恰恰相反。

(二) 文化差异对合同签订的影响

日本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想, 喜欢使用后发制人的招数, 日本人会在合同签订前的短暂时间内进行谈论价钱。日本人会选在交易方认为谈判已经得到解决的时候来提出价格上95折的让利, 从而得到对企业成本的有效降低。因此中国企业在与日本企业在签订买卖合同的时候, 需要提前对日本企业的行为做到了解, 从而降低企业遭受到的损失。

(三) 合作习惯塑造成的影响

生意场上, 日本人一直都扮演着精明的角色, 由于受到日本法律的保护, 因此日本人在签订合同的时候, 只要合同中的条件没有发生改变, 其具有具有法律效益, 而在条件改变之后, 他们又会坚持进行对合同的修改与协商。因此, 长期以来, 日本公司在与国外公司签订合同的时候, 正是由于这一不确定因素的存在, 才会使日本企业需要与合同签订方建立长久的私人关系来对其进行了解。日本人在贸易谈判的时候, 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用于社交活动的交流, 因为对于日本人来说, 一旦他们与非常了解的外来企业建立关系, 就会长期的合作下去。

总结

虽然文化差异对中日两国的贸易往来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是从大体情况来看, 中日两国的贸易关系还是非常紧密的, 近些年来, 中日双方贸易额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因此为了能够继续深化两国的贸易往来, 两国人民需要在文化上加大交流, 进而能够在贸易往来中做到相互了解, 促进两国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增长。

摘要:中日文化之间虽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但是在历史的发展与文化的形成过程中, 两国文化造成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文化差异的形成, 严重影响了中日之间的贸易往来。本文通过对中日文化存在的差异性及存在差异性的原因的研究, 从而分析中日文化差异给中日贸易沟通与实施塑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中日文化差异,贸易往来,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晓慧, 严旭.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其对策[J].商场现化, .2008 (27) .

[2]李晓琴.如何跨越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中英文化差异[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9 (02) .

从中日拒绝表现看中日文化差异 篇8

关键词:请求中日文化差异中日拒绝表现

为了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拒绝表达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人因为受到传统的“面子文化”的影响,在拒绝时都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面子。而日本人则受“以心传心”这种心理文化的影响,在拒绝时都表现得很照顾对方。

文化和心里意识的不同在日常交流中很容易引起误解,因此我们在跟外国人交际时,必须注意拒绝对方请求的措辞。如果不能理解日本人的言语心理,在日语的学习中就不能理解其表达方式,也不能顺利地跟日本人交往。所以,我们要对日语的“拒绝表现”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先行研究

文钟莲把84名日语母语者和77名汉语母语者作为考察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文氏的研究,日文有14个语义公式,而中文则有16个语义公式。具体内容如下(表1)。

二、拒绝表现差异的社会文化要因

语言表达因国家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各国的语言是由各国特定的文化形成的,所以也会受到那些特定文化的影响。因此,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同时,不同的语言里也会体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综上所述,因为中国和日本的文化存在差异,所以在拒绝的时候,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语言表达也会有差异。

众所周知,中国人是很重视“面子”的一个民族。这个“面子文化”是从中国儒学中称为“礼”的一种美德而形成的。中国从古代开始就认为“礼”是社会政治的规范和伦理道德的规范。“礼”作为维持一切关系的基本纽带,决定着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根据这个“礼文化”,个人的言行若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相一致,就会被认为有面子。相反则被认为是没有面子。与此同时,个人的社会价值若受到认同,则认为他人给与面子;相反则认为他人不给与面子。简而言之,和他人交际时的面子是由他人来决定的。维护他人的面子就等于维护自己的面子。在交际中,要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方法不外乎是使用礼貌的言语。因此,中国人在拒绝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使用“替代方案”等积极的表达方式来结束对话,得以不伤害双方的面子,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日本也有“面子”之说。因此,在拒绝时也会使用“替代方案”等积极的表达方式来结束对话。但是,日本人的对话心理却被认为是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所得出的结果。特别是日本人的拒绝表现中渗透着“以心传心”的这种心理文化。“以心传心”这个词原本是佛教用语,有着“在禅宗里,把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佛法精髓于无言中传授给弟子”的意思。根据三省堂《大辞林》的解释,“以心传心“是指心中所想的事情,哪怕不通过语言也能互相明白的意思。日本是一个岛国,过去并没有受到不同文化的外来民族所统治,人们长期生活在国籍、人种、宗教、语言和生活方式等都非常相似的社会里。他们对于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都是相似的。正因为对于这些事情都能互相理解,所以大家的道德标准、传统规则也是比较容易一致的。在这么一个单一民族所构成的社会团体中,单纯的交流是绝对不会存在很大的困难的。以言语作为媒介,不强调自我,通过”以心传心“,用含糊而谦虚的表达方式来维持人际关系。这正是日本人在相互交往中所追求的效果。在这个”以心传心“的文化之下,日本人在拒绝的时候,会顾虑到他人,比起用“替代方案”,会更多地使用“说明理由”和“先行致歉”等消极的表达方式。

三、结论

本文把文钟莲的语义公式作为先行研究,对中日的拒绝表现进行对比和分析。

中国人因为受到传统的面子文化影响,所以在拒绝的时候,很多时候会使用“替代方案”等积极的表达方式来结束对话,得以不伤害双方的面子,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日本人的生活和言语中则渗透着“以心传心”的文化。日本是一个由单一民族而构成的社会,在这个社会团体里,日本人以言语作为媒介,不强调自我,通过“以心传心”,以含糊而谦虚的表达方式来维持人际关系。所以日本人在拒绝的时候,会顾虑到他人,比起用“替代方案”,会更多地使用“说明理由”和“先行致歉”等消极的表达方式。

参考文献:

[1] 文钟莲.断り表現における中日両言語の対照研究[J].人間文化論叢,2004,7:123-132.

[2] 萧丽艳.“面子”在中国“礼”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对比[DB/OL]

http://www.ilib.cn,2004/2008

[3] ユーアンドユー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飲茶的时间:爱面子[DB/OL]http://www2.ocn.ne.jp/~euandyu/top.html,2000/2008

[4]川俁晶.以心伝心の必然[DB/OL]

http://www.autumn.org/nihon/isindensin.html.2002/2008.

中日教育制度差异 篇9

中日教育制度差异(中小学教育制度)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学号:B14030907

姓名:傅建淳

中日教育制度差异

大约二十年前的一篇论及中日中学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之后的十多年间一直是老师家长口中告诫孩子们的励志故事。文章内容大概就是说中日两方的孩子表现迥异,中方孩子叫苦不迭,不堪重负,乱丢垃圾,家长拖后腿;而日方孩子恰恰是样样完全相反,充分表现了坚忍不拔、文明教养的精神。

在我看来,中国的教育更具功利主义性质,是选拔达到目的型的教育;而日本的教育则更强调人的素质提高,是普及提高能力的教育。

以下是我对中日教育制度差异的一点分析和看法。

(一)历史遗留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中国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而人口又带来巨大负担,是世界人口大国,在如此广大的范围内落实教育是非常难的,而且要考虑到其他社会生产因素,在教育投资方面每年拿出生产总值的二十五分之一还不到;而日本,经济大国,人口较少,他们有资本重视教育,且日本每年拿出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发展教育。

在日本的江户末期到明治初期,欧洲来的外国观察员就观察到一个现象,在日本,无论是什么职位什么阶级的人,都会拿着售价便宜的小说在看,一般的老百姓都能以文字来获取娱乐了。在明治以后,又引入了西方的教育制度,更加促进读书的风气,可以说,在很早的时候,日本民间就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读书风气,是自然而然的社会风气,统治阶级也是积极鼓励学习的,不分贵贱贫富,即使没饭吃,也有书读的。

日本历史上所经历的三次教育改革.1853年是日本近代教育的开端。日本政府在1872年制定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教育制度,提出“全民教育”是日本的教育基本方针,也正是在同一年日本的学制得以实施,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次教改。

但由于当时的经济状况,许多人家交不起学费,所以教育并未被大多数人接受。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提高全体日本人的素质,1947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等,提出教育要民主化、大众化,要求每位学龄儿童均要接受教育。为了保证每个儿童均受教育,日本政府提出免去一切学杂费。当时中小学教育的宗旨是(1)尊重个人的尊严,培养有个性的人;(2)培养为和平做贡献的人;(3)尊重人格。这些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日本第二次教改的开始。从此以后,教育被普通百姓所接受,日本所有学龄儿童都能接受同等的教育。为了配合此次教改,日本政府1971年又实行了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政策,接着1980年又推出了教师培训制度, 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经过这次教改,日本的中小学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在历次全球性的数学、物理竞赛中,日本中学生代表队取得了优异成绩,日本的教育体制也为世界各发达国家所效仿。

日本政府于1984年成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该审议会的出现标志着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开始。第三次教改的主要内容有:(1)变单轨制为多轨制:缩短学时,变六天制为五天制;(2)将初、高中分立改为一贯制中学(初高中一体),取消初中升高中的考试;(3)扩大学生择校的选择,实行教育的自由化和市场化;(4)改革过去单一的课程安排,实现课程的多样化。调整课程内容------减少30%的原有内容,腾出时间开设综合课;(5)增加高中类型;6)地方分权。改变过去“一切由文部省决策的中央集权”现象,尊重地方或个别学校的自主性。

为配合这次教改,日本政府于九十年代又推出教育复兴二十一世纪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建立孩子们感到愉快的教育。目的是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建立具有个性、创造性的教育,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通过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2)推进心灵教育。通过心灵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3)推进综合教育。改革以往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是非判断等能力得到发展;(4)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请民间艺人来学校表演或让学生到某些特殊的地方进行参观、学习;(5)进行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少年。除了定期举行运动会之外,各个学校还有意识地进行健康教育。回顾日本的三次教改,我们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改革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注重学生个性培养;(2)注重道德品质培养;(3)注重养成教育;(4)注重健康教育;(5)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6)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7)注重传统文化教育;(8)注重爱国主义教育;(9)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这三次教育改革可以看出,日本教育始终以人为本,处处体现“素质教育”,值得我们借鉴。

(二)中日教育制度现状对比。(1)我国教育制度现状。

我国的教育制度沿用了祖先遗留下来的老规矩,即以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为主,导致中国学生普遍有一种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心态,学习被动单一,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低下,应试型人才居多。

多年来,各界人士痛批应试教育,呼吁以素质教育拯救青少年,拯救国家。素质教育尽管被提出很多年,但推行起来却举步维艰。表面上高举素质教育旗号,但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教育体制还是换汤不换药:以教师为中心,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填鸭式的知识灌输,班级制的授课方式仍是主流,真正喜欢知识而求知的学生越来越少,以考试为主的应试教育制度仍然根深蒂固。

而且随着教育经济化,老师变商人,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择校热愈演愈烈,教育成本增加,教育领域内的贫富分化严重等问题不断涌现。其中最根本,危害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体制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点是进度快、难度高,这就意味着在同样的学习时间里,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普遍多于难于日本,这就意味着中国教学比日本教学省略了许多创新性的和学生自我探讨的内容。中小学学生处于教育启蒙阶段,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体系,处在被引导的阶段。而在应试教育制度的引导下,学生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做背诵、做题、参加辅导班,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无法跳出考试之外的思维,因此也很难形成创新性思维模式。学生缺乏创造性,也是中国教育落后世界一流水平的根本原因。

尽管提起中国教育制度,很多人痛心疾首,但不可否认,中国教育制度仍有一些先进性的方面:

1.教育相对公平。在政府财政政策的扶持下,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不但从整体上提高了国民素质,也缩短了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在教育知识层面上的差异,不少农二代因此跳出农门,甚至赶超城市富二代。

2.国际竞赛获奖成绩优异,特别是在数、理、化等理科领域。我国教育体制下的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

3.利于发展全面型人才,中国教育教育质量较高,集百家之长,几乎所有科目都可以学到,利于个人素质和知识面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当代我国中小学教育制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死板,教育商业化,学生缺乏求知欲且创造力不足,但仍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2)日本教育制度现状。

日本现行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文部省,为日本内阁的组成部分,其最高领导是文部大臣。文部大臣和文部省是主管教育行政的中央首长和行政机关。

2006年1月,文部科学大臣公布了“教育改革重点行动计划”。按照该计划,从“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实的教育”的观点出发,以“培养能活跃于国际社会,情感丰富、意志坚强的人才”为目标,文部科学省正在扎实地进行修改教育基本法、制定教育振兴基本计划和提高师资质量等项目工作。学校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自制能力,所以为了确保优秀的师资,文部科学省正在努力改进和充实中小学教师培养和教师执照制度。今日本中小学教师教育改革从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录用-研修”教师教育系统、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等几方面着手,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日本教育制度的现状。

日本的小学教育属于初等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初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适应校内外社会生活,培养简单的交际能力,形成相互合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正确理解国家现状和民族传统,培养国际意识;教育学生学会简单的生活自理,并掌握其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科学地观察和处理日常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养成阳光开朗、积极向上的心理,促使身心和谐发展。

日本的初高中都属于中等教育,中等教育阶段对学生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主要以培养学生作为国家与社会的一员所必须具备的资质;教授社会所需职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劳动的态度以及根据个性选择出路的能力;促进校内外的社会活动,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培养公证的判断能力为目标。高中实行的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大学教育制度类似,这也是与两国的教育制度差异有着明显的关系。

日本在中小学教育上对学生的能力和培养呈阶梯状提升,对于从小要求的爱国精神和整体意识有助于孩子天性的发挥。日本的中学学校教育上有技术、家庭、美术、音乐等8门课程还有外语选修课,相较于国内的中小学学生,从小接受应试教育,假期奔赴于各类补习班、提高班,日本中小学教育方式更值的我们学习和借鉴。不可否认我国现在的教育制度也有其先进性,在国际国内上取得不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从小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的中国的发展。日本相较于中国很重要的特点是对学生特点的发掘个性的培养,同样,在中小学教育上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所欠缺。

上一篇: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范文下一篇:平凉五中教师培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