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我的小鼓响咚咚》及教学反思(精选4篇)
教学意图: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幼儿园的一切事物都是生疏的,新鲜的,他们对于如何在集体中学习,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毫无经验。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孩子社会性情感更显得尤为重要。叮叮咚咚的拨浪鼓,晃啷晃啷的铃鼓,圆圆肚子的小红鼓,此类乐器更因其外形可爱、声音悦耳、节律感强等特点而深受幼儿的喜爱。童谣《我的小鼓响咚咚》作品原型是歌曲《我的小鼓响咚咚》。由于歌曲曲调优美,歌词诙谐有趣,又具有关心他人的含义。小班语言文学活动《我的小鼓响咚咚》仿编童谣。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学习、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仿编”。使幼儿在体验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时,通过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互动,发展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欣赏、理解童谣内容,萌发对小鼓的喜爱之情。
2、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对童谣的理解、表现能力。
3、技能目标:
理解童谣内容,能清晰、有表情的朗诵童谣。
4、创造力培养目标:
培养初步的知识经验迁移和仿编能力。
教学隹备:
1、知识准备:
自由玩小鼓并听小鼓的咚咚声。
2、物质准备:
小鼓,多媒体设备,课件: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图片及声音。
3、物质准备:
收集各种各样的鼓,装饰布置环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的小鼓响咚咚》的音乐背景下带幼儿拍手唱歌坐好。
提问:小朋友们,刚才你听到歌词里面有什么?
二、展开教育
(一)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朗诵童谣。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童谣。
2、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一遍童谣。
3、幼儿跟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
4、请个别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童谣。(4人一组,分2-3组)
(二)引导幼儿仿编童谣的后两句。
1、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根据6种图片如:开汽车、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说出6种相应的象声词)提问:小鼓还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它做什么事情可以发出这样的声音呢?(当幼儿说出小鼓做的一种事情,教师出示相应课件图片及声音,请6个幼儿分别说出与6种声音相应的象声词及做什么事情)2、引导幼儿仿编童谣。
(三)根据以上方法教师引导幼儿自由仿编童谣。
三、活动结束教师小结活动过程,带幼儿把自己编的童谣带回去给别的小朋友听。
四、活动延伸幼儿在午睡时,同伴可以引导幼儿用关心他人,不影响他人的正确行为来表现。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
附童谣:
我的小鼓响咚咚我的小鼓响咚咚,我说话儿它都懂,我说小鼓响三声,我的小鼓,咚,咚,咚!。
哎呦呦,这不行,妹妹睡在小床中,我说小鼓别响了,小鼓说声:“懂,懂,懂”!。
相关信息:
童谣有近三千年的历史。童谣是为儿童作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
童谣的教育价值:
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童谣这种文学形式,孩子们最容易掌握,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非常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并且对儿重开朗乐观的人格塑造、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中华民族语言美感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我园的童谣教学,让童谣进驻我们的心田,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学会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充实儿童的涵养,可以收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度过一个智慧快乐的童年。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分三个环节。在学习童谣环节中,教师创设幼儿喜爱的“和小鼓做游戏”的情境,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学习童谣。幼儿能够较深入地理解内容,体验童谣的语言结构和韵律特点。在引导仿编过程中,教师通过出示图片引导迁移生活经验,幼儿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思维活跃、发言踊跃,快乐地完成了仿编学习。活动环节清晰,层层递进,较好地实现了活动目标。
教师本身的示范引导作用不可忽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师要学会大胆放开自己,让自己充分为自己的教学活动服务。亲切的态度,夸张的语态,优美的歌声等等。这些都是一节好的音乐活动所必备的。
教学点评:
活动重点立足于“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清晰、有表情地朗诵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仿编”。因此,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充分感受、理解童谣,体验作品语言的结构形式、韵律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扩展想象,仿编童谣。小班仿编活动的特点是:只要求幼儿在原有诗文的基础上换词,通过改变某个词来体现诗歌的变化。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仿编,更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征。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创设“和小鼓做游戏” 的情境,运用直接示范朗诵和边做动作边朗诵的方式调动幼儿眼睛、耳朵等多种感官去欣赏和思考,从而更好地感受、理解童谣内容,体验童谣的语言结构和韵律特点。在引导仿编过程中,教师运用“出示动作图片,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说出象声词”——“根据动作和象声词仿编童谣的后两句”——逐步过渡到“脱离图片自由想象仿编”的模式,师幼互动积极有效,幼儿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较好地完成了仿编目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鼓的家族,能以看、听、摸等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并感受鼓的不同的音色
2、通过学唱歌曲《小鼓响咚咚》,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和力度变化。
二、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且提高学生对音乐中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即兴演奏
四、教学准备:小鼓,小米粒,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谜语导入:(1分钟)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想考考大家,看看有没有同学能猜出来。听好了:肚子长的大,一敲把歌唱。(出示幻灯片)
生回答 师:猜对了,同学们真棒。
(二)音乐实践活动。(9分钟)
1、活动
一、介绍打击乐器:鼓
(1)师:小朋友们看!(教师很神气的说)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位新朋友:小鼓。
师简单介绍小鼓。
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教师可以敲一敲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它振动而发声的(教师可以敲一敲鼓);鼓身通常是用木头做的,正是有了空空的、大大的鼓身,才会和鼓面一起发出好听的声音呢!
(2)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受鼓的构造。
(3)感受鼓边、鼓身的声音
师:小朋友,再敲一敲鼓边呢?它和鼓心的声音相同吗?再敲一敲鼓身呢?是什么声音?(学生敲鼓边,并模仿鼓边的声音:嗒嗒嗒)
(4)师:小鼓正在和我们打招呼呢,你们听: 教师敲击节奏 xx x x│xx x—–||。师:小鼓说了什么话? 学生:哦!小鼓说了 咚咚 咚 咚︱咚咚 咚— ‖ 师: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小鼓的声音!
教师小结:小鼓可喜欢我们的小朋友呢!
2、活动
二、音乐游戏:《鼓上的小米粒》
方法步骤:
师:小鼓它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我们了。(出示:老师手上抓着一把五颜六色的小米粒。)瞧!是一把五颜六色的小米粒,这可是不是一般的小米粒,这些小米粒不仅漂亮,而且很神奇,还会跳舞呢!不信,你们瞧!
(音乐游戏:《鼓上的小米粒》(教师演示:老师拿出一只小鼓,把五颜六色的小米粒放在鼓面上击鼓。以《小鼓响咚咚》的音乐作为伴奏。)
师:有小朋友想敲鼓吗?好,小朋友们别着急,先看我来一遍!请大家把自己的桌子当成小鼓为我伴奏好吗?记得打三拍子的节奏,强弱弱。(教师播放音乐,并敲鼓,其他同学可以先把自己的大腿当成是鼓,试着敲一敲)
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按照三拍子的节奏打鼓为歌曲伴奏。
(1)师:老师再打一次鼓,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并试着想一想,鼓声强,小米粒跳得怎么样?鼓声轻,小米粒跳得?(引出强弱关系)(2)师:刚才小朋友们的表现真不错。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教室是一面大鼓(教师做动作:展开双手,划一个大圆)让我们做鼓上五颜六色的小米粒,有节奏的跳一跳,好吗?强拍上面老师拍的重,你们就跳得高,弱拍上面老师拍的轻,你们就跳的低,老师敲打鼓面表示强,敲打鼓身来表示弱。(放伴奏音乐,教师敲鼓,学生跳。)
(三)学唱歌曲《小鼓响咚咚》。(20分钟)
1、教师自弹自唱《小鼓响咚咚》
2、播放歌曲,学生做三拍子的律动为歌曲伴奏。
3、教师与学生一边敲鼓一边按节奏读第一段歌词,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我的 小 鼓 |响咚 咚—| 我说 话 儿 |它都 懂—| 我说 小〃鼓|响三 声—| 我的 小 鼓|咚咚 咚—||
4、听听、唱唱
a.学生认真聆听录音范唱,说一说歌曲讲了什么故事? b.听录音范唱,请学生留意歌词,听完后分析讨论:第一段是神气的小鼓,第二段是懂事的小鼓,我们应该怎样唱好这两段歌词?(提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强弱区别。
c.模唱。
5、编编、唱唱 学生创编歌词,如:我的小猫喵喵喵等。
6、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复习“do、re、mi、sol、la”五个音。(5分钟)
1、看卡片上的音,打出手号。
2、看老师打出的手号,唱出音名。
3、玩游戏“跳格子”
地上摆放着do、re、mi、sol、la五张卡片,请出五位同学头戴“1、2、3、5、6”的头饰。老师先按这个顺序完整地再琴上弹一遍,然后再任意弹出某个音,相应的同学听到老师弹出的音,即跳到相应的卡片里去。
(五)看一看? 听一听(5分钟)。
1、导语:其实啊,小鼓还有很多家庭成员呢!你知道还有哪些鼓吗?
2、介绍、了解其他鼓: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鼓的家庭还有很多成员呢,看!教师展示四川的威风锣鼓、朝鲜长鼓、南美康加鼓、瑶族长鼓的图片给学生看。
3欣赏鼓乐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2、教育幼儿要懂的关心别人。
3、丰富词汇:难为情~~~不好意思,很害羞的意思。
教学准备:
小猪鼓一面 挂图
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出示小猪鼓)
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什么?(鼓)
我们看看这面鼓长的什么样子?(长的像小猪)
我们来敲一敲小猪鼓,看看它高兴吗? “出自:屈;老.师”(找一幼儿上台敲鼓,教师扮小鼓说:“我是小猪鼓,我不喜欢让别人敲我,你们为什么老打我的屁股?”)原来小猪鼓不喜欢我们敲它,看它都不好意思了。这真是面害羞的小鼓,我们今天就讲一个关于小猪鼓的故事——《害羞的小鼓》。
2、基本部分:
(一)、教师讲述一遍故事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猪鼓在逃跑之前和之后有什么变化?
我们再来仔细看一看小猪鼓是不是真的变了。
(1)请小朋友仔细看第一幅图,谁做了一面小鼓?(一位阿姨)这面鼓像什么呀?(小猪)
(2)小朋友看爹人第二幅图,从图上我可以看出小猪鼓逃走了,它为什么逃走呀?逃到了哪儿?
学词:难为情——不好意思,很害羞。
(3)小胖猪自由了,在水里跟着小尾巴鱼和小蝌蚪一起往前漂。
(4)接着看,小胖猪在岸边看见了什么?(看见两只老鼠要吃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鸟)。小胖猪是怎么做的?(大喊:“快跑”。)
(5)小鸟受伤了跑不动,小胖猪是怎样吓跑老鼠的?(撅起屁让小鸟啄。咚咚咚,鼓声吓跑了老鼠)
(6)小猪又碰到了谁?(小熊)。小熊为什么哭呀?(因为没有小朋友玩)。小猪又是怎么做的?(给它唱歌跳舞)。小熊怎么样?(哭的更历害了)。
(7)小猪不愿看到小熊伤心,它是怎么做的?(就撅起屁股让小熊咚咚咚敲,小熊开心的笑了)。
好了,刚才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把这个故事又看了一遍,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小朋友:
(1)小猪为什么要从窗台上逃走?
(2)小猪是怎样救小鸟的?
(3)小猪是怎样逗小熊开心的?
(二)、刚才,我们看着图片又重新认识了小猪鼓,下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把这个故事一起讲一遍。(幼儿小声教师大声)
(三)、请1——2名幼儿把整个故事看图片讲述一遍。
(四)、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个故事《害羞的小鼓》。小猪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让我们来敲一敲看一看小猪鼓现在还害羞吗?(幼儿自由回答)。
小猪鼓:“小朋友们,我已经不害羞了,因为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师):小猪鼓不喜欢别人敲自己的屁股,觉得难为情。可是为了救小鸟和小熊开心小猪鼓就愿意让朋友来敲它的屁股了。我们可以看出小猪鼓真是个乐于帮助别人,关心别人。能与他人友好相处的好孩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那么,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呢?(幼儿自由回答)。
教学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一家人”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3.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实物玩具:小兔。
2.每个幼儿一张“全家福”照片。
3.投影机、照相机(请一名老师帮忙拍照)磁带。
4.让幼儿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平时在家主要做些什么事。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家里有谁”要求语句完整。
(师:A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妈妈,除了妈妈“家里还有谁?”,谁能告诉老师?)
B哪个能干的小朋友能拿着照片到上面来讲。(.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让幼儿看着照片讲,教师重复幼儿的话,练习说话的完整性。(有……有……还有)
(3)请其余小朋友拿照片,自由交谈“照片上有谁?”
师:大家一定也想说说自己的一家。好!拿好照片,给自己旁边的好朋友说说“照片上有谁?”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照片交给后面的大人,看谁最快。
(4)了解、丰富词汇“全家福”的含义。
刚才,小朋友们介绍的很好。谁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什么?(丰富词汇“全家福”幼儿学说)拿出一张全家福请幼儿说:“这是谁家的全家福?”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交谈,集体讨论,要求声音响亮地表述。
(1)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起示范作用。
师:看!老师请来了大家认识的客人小兔灰灰.。师:灰灰与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小朋友怎么说?(幼儿回答)
师:它很能干,能大胆地说出爸爸妈妈的工作?
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
听!小朋友我叫灰灰,我的爸爸在动物医院当医生,妈妈在银行当管理员。
(2)请幼儿回答提问。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请幼儿回答。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真能干。谁还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请个别幼儿上台讲给大家听,对于讲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让他抱抱亲亲小动物。
(3)段落性小结。
(师:现在老师要请一位非常能干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照片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家有谁?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他们经常在家做什么事?”)让幼儿注意倾听,把话说完整。
(师:“你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3.拓展谈话范围。情感教育: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家人说一句“甜甜话”。
(1)小结提问,引出话题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以及在家经常做的一些事情,还说非常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那其他小朋友喜欢爸爸妈妈吗?(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很喜欢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给你们买好吃的,买爱玩的,帮你们做了许多事情,爸爸妈妈很爱我们,我们也很爱他们,希望他们天天开心,永远年轻、漂亮,对吗?,(2)说一句甜甜的话。
师:爸爸妈妈今天他们就在我们的身后,让说一句甜甜的话让他们开心开心好吗?(幼儿回答)
师:大人们听了孩子的话是否很开心?
4.布置“全家福”专栏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谈话引出师生一起合拍“全家福”
师:我们小(二)班就像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老师像你们的妈妈,你们也像老师的宝宝,小朋友之间就像兄弟姐妹(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我们亲亲热热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老师知道大家都很爱这个大家庭,希望能天天看见她们,现在老师有个好主意,让我们一起来拍一张“全家福”然后把这张大家庭的照片和自己小家庭的照片贴进老师画的别墅里,组成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贴在教室走廊的墙壁上,让大家每天在进出教室时能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好不好?
2)拍照、粘贴幸福大家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讲解粘贴方法:搬出别墅,每个窗户就是一间房间,我们拍完照后,请大人帮忙在塑料筐里拿四枚图钉,孩子拿着照片共同把照片贴进每一个窗户里。
放录音《我爱我家》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把自己的照片布置在一间房间里。
教学反思:
通过主体活动,充分让幼儿了解、感受到家人为自己劳动的辛苦。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家庭”这甜蜜蜜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深化;幼儿与同伴、父母、教师之间的关心和爱护,也是甜蜜美好的。适时地开展一个与妈妈亲密沟通的亲子活动,有助于加深母亲与孩子的感情。同时“大家庭”的含义也在此时漫漫地延伸,引导幼儿在体会成人、同伴关爱的同时,学习表达自己对成人同伴的爱。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秀教案《我的小鼓响咚咚》及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小班语言教案《上幼儿园》及教学反思11-12
小班语言教案《小乌龟上幼儿园》及教学反思07-24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好朋友及教学反思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