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暑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一暑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精选4篇)

初一暑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 篇1

故事里,阿米尔和哈桑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不同的是,阿米尔是一个小少爷,而哈桑只是一个仆人的儿子。但,“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

哈桑很擅长追风筝,他甚至不必抬头看着风筝下落的轨迹,他知道风筝将会落在哪里。也没有为什么,他就是知道。同时他也是个勇敢忠诚的孩子,他纯真,他善良,他坚强,他也知道为了他的小主人,他会拼命地把风筝追回来。

所以在一年一度的风筝比赛结束后,当阿米尔要求哈桑帮他追回风筝的时候,哈桑对获胜的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他转身,他追。

但悲剧紧接着发生了。阿米尔去寻找替他追风筝却久久未归的哈桑,他最后在一条狭窄的胡同里找到了他——和几个常常欺负他和哈桑的不良少年。他看到他们把哈桑堵在角落里,他看到他们凌辱他。但他却躲了起来。懦弱的阿米尔从不敢在强权面前奋起反抗,所以在哈桑无数次站在他身前保护他后,在哈桑最需要他的帮助的时候,面对强权,他退缩了。

从此以后,面对哈桑,阿米尔有了一种负罪感。于是他想尽办法,他诬陷他,希望能够赶走他。也许看不到哈桑,能让他心里的负罪感减轻。

阿米尔的父亲曾试图挽留,但哈桑还是和他的父亲一起离开了。当后来战火终于烧到了阿富汗,阿米尔也与他的父亲一起迁到了美国。

多年后,在美国,阿米尔考上了本科学院,还娶了一个美丽的妻子。但他终究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于是他离开了美国舒适安逸的生活重回[]故土——战乱后惨不忍睹的阿富汗。他找到了哈桑的遗孤索拉博,在阿塞夫——当年欺凌哈桑的不良少年的领头人——那里。他要把索拉博带回美国,他渴望消除自己心上那背负了整整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悔恨。于是当他再一次面对强权,他终于站了起来。

他给予索拉博温声细语的宽慰,以求消除这个可怜的孩子心中那层厚重的屏障。他和他的妻子带着索拉博去放风筝,并用风筝线勾断了另一只向索拉博挑衅的风筝。在风筝下落的时候,他问索拉博:“你想让我为你追回那只风筝吗?”男孩看着他什么都没说,但他轻轻点了点头。

阿米尔笑了起来,他对索拉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然后他转身,他追。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 篇2

一开始看完电视无聊至极时才会拿起它来读上一两页,厌倦了就再打开电视机,后来每当我读它时,被里面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对人物外貌的刻画的淋漓尽致,人物内心活动栩栩如生,让人感同身受,看完了一章还想再看下一章,就这样不爱读书的我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这个速度对我来说已经是很快,我想期间要是不看电视速度或许会更快一些。

作者是一位美籍阿富汗人,他用最质朴平淡的话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12岁阿富汗富家少爷与仆人哈桑的友谊的故事。阿米尔与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

阿米尔与哈桑的友谊是悲凉的,对于阿米尔来说,他心中有一个解不开的结,每当面对哈桑,就仿佛看到了那个懦弱的自己。可是,阿米尔一次次选择了逃避。在最后,当他设计赶走哈桑时,哈桑明知那是陷阱,仍义无反顾跳了进去,只为一个“愚蠢”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心中愧疚不已,时至中年,也在为自己的心灵赎罪,而善良的哈桑,直到失去性命的那一刻仍然忠诚的维护者他们的友谊。

每次合上书,我的脑海中不断涌现故事的每个情节,尤其是哈桑对阿米尔说的:“为你,千千万万遍”心里酸酸的,哈桑太善良、忠诚了。每读到动人之处,眼泪悄然留下,读到阿米尔利用哈桑不识字故意戏弄他。读到风筝大赛后为了给阿米尔追回那只蓝色的风筝,在死胡同被小伙伴欺辱,而阿米尔却没有勇气为哈桑挺身而出。读到阿米尔得知爸爸的癌症晚期,痛哭流涕。读到哈桑跪在地上被塔利班从后脑勺开的那一枪,他的流泪扑在他身上,可怜的索拉博成为了一名孤儿。读到拉辛汗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让阿米尔选择走上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读到可怜索拉博害怕再次回到噩梦般的恤孤院,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在浴室自杀的情景……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 篇3

这是一个关于爱和救赎的故事。

主人公拉米尔是阿富汗的一个普通男孩,他一心想得到父亲的关注却难以实现。因为父亲一直认为他是个胆小而没有担当的男孩,这令拉米尔很是苦恼。然而,他从小到大的玩伴哈桑却不这么认为,哈桑真诚的爱着拉米尔,拉米尔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哈桑挺身而出、护他周全。“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就出自哈桑之口,他愿意为拉米尔付出全部。哈桑金子般的心,让读者们感动不已。读到这里,我以为这会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哈桑会带给拉米尔缺失的温情,他们会彼此扶持,相守相助。然而,这不过是读者们的一厢情愿,当哈桑遭遇强暴时,阿米尔却选择了落荒而逃。事实证明他的确是一个胆小而没有担当的男孩,这和他父亲的看法一致,可怜的拉米尔必将遭受良心的谴责。

直到二十六年后,拉米尔才从这个噩梦中醒来。这时候,阿富汗正遭受战争的蹂躏,哈桑留在世上的唯一的儿子索拉博正处于生死边缘,拉米尔冒着生命危险从“死神”阿塞夫手中抢夺出索拉博,带回美国生活。他终于用勇气和爱战胜了“懦弱”,二十六年来第一次感到了轻松,他抓住了这次重新做回好人的机会,心灵得到了救赎。故事的最后,拉米尔追着天空的风筝,对索拉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个故事里有太多的苦涩,阿塞夫的残酷无情、战争的毁灭性、父亲的漠然、拉米尔的逃遁、父亲的死亡等,整个故事读下来内心一直很沉重,作者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里到处充斥着悲剧,无论你生在何时、何处,都免不了遭遇各种痛苦,然而,人们仍然要坚持活下来,并且不断地追求快乐和满足。痛快地活着是多么不易的选择!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怎样才能活出个样儿来?作者卡勒德·胡塞尼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为你,千千万万遍”!

“爱”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爱的力量无穷无尽。当你身处困境时,“爱”能让你勃发生命的能量,摧毁一切阻挡;当你迷茫无助时,“爱”能擦亮你的双眼,让你迷途知返;当你失去信心时,“爱”能唤醒你的勇气,让你安心定志。

“爱”是与一切苦难相抗衡的最好武器。哈桑的“爱”最纯洁、最无私。拉米尔遇到危险时,哈桑的“爱”就充当了拉米尔的保护伞,护他周全,尽管哈桑自己也吓得要命。拉米尔诬陷哈桑偷钱时,哈桑的“爱”选择了原谅,他会把委屈吞咽下去。多年后,哈桑的“爱”仍然热烈地倾泻在一纸书信中,读后感送达拉米尔的手中。我一直不明白,哈桑对拉米尔的爱到底来自于哪里,为什么总是源源不绝?细想之后,我才发现他的爱来源于对友情的渴望。在那个种族歧视的阿富汗民族,哈扎拉人是不被尊重的,没有人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哈桑除了拉米尔这个小主人,就几乎没有朋友了,而拉米尔小少爷似乎也并没有将他当成仆人,哈桑觉得他们是真正的、唯一的朋友。所以,他才会在帮助拉米尔追风筝的时候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哈桑的心声,是他“爱”的声音,就像二十六年后,拉米尔对索拉博说的那句话一样,发自肺腑,穿透心灵!

“爱”是人类获得幸福的最佳路径。不得不承认,哈桑短暂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令人同情,可是哈桑自己或许并不这么认为,他的心里没有恨,装满了明媚的阳光,他一生都在期盼着拉米尔的友情。如果你也试着期盼一份美好的感情,那么你所体会到的一定和哈桑一样,是幸福的滋味。对于拉米尔来说,这种滋味迟来了二十六年。当他终于可以鼓起勇气营救索拉博时,他第一次尝到了幸福的滋味,就在他被阿塞夫揍得体无完肤时,他畅快淋漓的大笑起来,那就是幸福!那一刻,他可以为了哈桑的儿子付出一切。而在此之前,他尝试了二十六年。

初一暑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800字 篇4

追风筝的人,在第一眼看到这个奇怪的标题的时候,我有些茫然,风筝需要追吗?为什么要追风筝,原来这是阿富汗的习俗,每年初春,会有盛大的风筝节,许多的孩子会把使出自己积蓄了一年的力量来使自己的风筝成为佼佼者。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着五颜六色的风筝,每一只风筝线的尽头都有一个勇敢的斗士。当然,所有的风筝要在天空中进行决斗,就像一场盛大的搏斗,你必须要把你周围所有的敌人消灭光,你才能胜利。这在我看来,是一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或者游戏,但在阿米尔那个时候,这对他来说具备着无尚的重要性,因为爸爸,因为父爱,他只有通过这样才能获得父亲的赞美和笑容,不再是鄙弃的眼光,他迫切需要着!而追风筝,也相当重要,你抢到了最后一个被击落的风筝,那也预示着莫大的荣耀和完全的胜利。于是哈桑,便担当起了重要的任务,就是把那只被阿米尔击落的风筝追到手,故事的高潮也就由此而引发,一切一切的悲伤的来源都在此处慢慢浮现。

哈桑知道阿米尔的愿望,为了捍卫这个蓝风筝,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也想得到这个蓝风筝的坏小子阿塞夫和他的党羽侮辱,这是阿富汗男人最大的羞辱。这时,阿米尔就躲在旁边观看,孱弱的他没胆量阻止阿塞夫的暴行,也不情愿跳出来让哈桑把那个蓝风筝让给阿塞夫。于是,哈桑就沦为了阿米尔的炮灰,他付出了鲜血、创伤和荣誉,而换取的只是阿米尔与爸爸亲近的愿望得以实现。当躲着看哈桑被阿塞夫凌辱时,阿米尔一时成了种族主义者,他先是觉得为了用蓝风筝赢取父亲的爱,牺牲哈桑是必须的,接下来,当心中出现一刹那的犹豫时,他对自己说他只是个哈扎拉人想着哈桑对自己忠诚,自己却背叛了他,阿米尔充满了负罪感。事后,阿米尔多么希望哈桑能责骂他,甚至能够打他一顿,而哈桑并没有这样做,还是像以前那样忠诚。越是这样阿米尔越觉得负罪感深重,为了减轻良心的折磨,他便疏远哈桑,最终设计陷害了哈桑,导致阿里不得不带着哈桑离开了阿米尔的家,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阿米尔的父亲亲在知道哈桑离开后嚎啕大哭,阿米尔一直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

后来,俄国侵占了阿富汗,战争使这个国家满目疮痍,不得已父亲带着阿米尔四处避难,最终到了美国,在那里阿米尔开始了新的生活,成了家,父亲因为癌症的折磨永远的离开了他们。

但,正如一句话所说:生命在于折腾。一场命运的救赎再次开始。父亲去世后的某一天,阿米尔居然意外得知哈桑居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回到阿富汗,哈桑已经死去,阿米尔找到他留下的孩子,往事一幕幕,他带着这个小侄儿,决定替哈桑承担做父亲的责任。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为索拉博追着风筝。

当他为索拉博放出久违的风筝时,他是否释然了呢?当他恍惚间看到那个拉着风筝线的兔唇少年时,他是否涌起阵阵思念了呢?当风筝掉落,他为索拉博去追时,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否勾起了他最美好的回忆呢?他是真的成长了,或许就在踏上营救索拉博——那条重新通向好人的路上时。

为你,千千万万遍!无论何时,这都是最动人的句子,任时光流转,任沧海横流。这是哈桑对哈米尔未曾改变的承诺,也是阿米尔对索拉博对哈桑发自内心最坚定的救赎。时过境迁,那风筝依然高高地飞起,那么远,那么美所有的遗憾,忏悔,恩恩怨怨,都随风飞走,只是这样的一个声音在空中久久回响:为你,千千万万遍

上一篇:在艺术道路六年级作文下一篇:解读现代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