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企业税收
一、增值税的纳税对象、税额计算与会计处理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殿军务以及进口货物的霎时和个人就其现实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具体征税范围:
■销售或进口货物(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的劳务
【注意】“营改增”试点将交通运输业服务、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也纳入到增值税征收的范畴。
1、增值税纳税人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其认定标准:
●工业企业年不含税销售额在50以下(含本数),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 ●商业企业年不含税销售额在80万以下(含本数),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 ●超过上述标准且人计核算健全,经税务部门批准,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特殊情况:
(1)会计核算健全可以准确提供税务资料,经申请可成为一般纳税人的;
(2)超过上述标准的其他人个,非企业单位和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
小规模纳税。
【注意】“营改增”试点企业年不含税销售额在500万以下(含本数),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年不含税销售部额在500以上,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2、增值税税率:
(1)一般纳税人:
★ 基本税率:17%
★ 低税率:13%(食用油、粮食、农产品等)
★ 实行简易征收办法的一般纳税人实行试用征收率:4%(如死当物品)或6%(如自来水公司6%)
★ 出品货物:适用零税率。
(2)小规模纳税人:
★ 征收率:3%
【注意】“营改增”试点一般纳税人有形动产租赁17%,交通运输业11%,现代服务业6%;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3%。
3、计税公式: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4、销项税额:通过发票控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具的发票:通过防伪税控系统开出(1)专用发票(2)普通发票
5、进项税额:通过发票控制的。
(1)进项税额可抵扣的情形;
a、必段是一般纳税人;
b、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上注明的增值税额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c、没有专用发票可以抵扣的运费发票(必须是货运发货系统开具的新版货运发票)d、没有专用发票可以抵扣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可以抵扣金额=买价*13%。
(2)进英税额不可以抵扣的情形:
a、购进货物用于免税或非应税项目(建房子)b、购进货用手于集体福利或都个人消费
c、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d、自用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气车、游艇。
【注】以上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及运费需在发票填开日起180天内申请认证抵扣。(认证系统)
6、一般纳税人增值税核算的科目设置: ●两个二维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注意】“营改增”试点增加了:应交税费-增值税负留低税额。
●同时,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有四个常见的三级明细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借方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贷方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借方科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借方科目
【注意】①“营改增”试点增加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②实训傿业务新增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7、增值税核算的会计处理:(四步走,购,销,转,交)
第一步:
A:购进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借:库存产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相关科目(应付账款/银行存款)B:购进时: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借:库存商品
贷:相关科目(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第二步:销售商品:企业开具的专用发票、普通发票全部17%做销项税借:银行存款(或其它相关科目)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第三步:月末结转本月应交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的差额)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注意1】若本用销项-进项﹤0,则当月有留抵税额,不做会计处理。【注意2】涉及增值税预缴、进项税额转出和减免税款的会计处理: 预缴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进项税转出的会计处理: 借:相关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减免税款的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费)贷:相关科目
月末结转本月应交未交增值税(销项-进项+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金我-减免费款)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第四步:下个月缴税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
二、随征税的纳税对象、税额计算与会计处理
1、定义:随其他相关税种上(或收入)征收的税费,叫随征税。
2、随征税费税率、计税公式
3、随征税的会计处理:
A:计提时: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堤围防护税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应交堤围防护费 B: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应交堤围防护费贷:银行顾存款
三、印花税的计算及会计处理
1、定义: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等
应凭证文件为对象所征的税。印花税由纳税人按规定税的比例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即完成纳税义务
2、商业企业常涉及印花税税目及计算
缴纳时:借:管理费用-印花税贷:银行存款
四、所得税的纳税对象、税额计算与会计处理
1、个人所得税处理
(1)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对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11项)
① 工资薪金所得
②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③ 对企业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④ 劳务报酬所得 ⑤ 稿酬所得
⑥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⑦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⑧ 财产租赁所得 ⑨ 财产转让所得 ⑩ 偶然所得 ⑪ 其它所得
(2)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由所在企业代扣代缴)
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工资薪金收入额-费用扣除额 3500元
②、三除一金可以扣除(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例题:张三2012年6月应发工资奖金我、补贴共6000元,扣个人社保142元,住房公积金100元,伙食费50元,实发工资5708元。计算张三6月份应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2011年9月1日开始采用的7级超额累时税率,免征额3500元)应纳税所得额=600-142-100-3500=2258元应交个人所得税=2258*10%-105=120.8元
(3)个人所得税的会主处理
A:代个人缴纳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B:从工资中扣除时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企业所得税是对傿或组织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
有利润(税法认可)时需缴纳企业所得税,亏损时不需缴纳。
缴纳方式是季度预缴,终了后5个月内汇算清缴
(2)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基本税率25%)
① 直接法
(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亏损)*25% ② 间接法
会计利润+纳税调增-纳税调减)*25%
(3)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A、季度计提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B、季度预缴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关键词:电子发票,税收制度,企业规范管理
一、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下的税收问题
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主要有B2B,B2C和C2C三种,其中C2C凭借其巨额交易量成为电商零售市场中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电子商务仍然是实行现有税制,尚未形成其独有的税收体制而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发展起步较晚,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缺乏足够完善的政策支持。关于电商是否应该征税也存在不同观点,支持方认为电商贸易本质并未改变,应该像传统商务纳税人一样及时交税;反对方则认为传统的征税方式并不适用于新时代的电商平台,将会遏制新兴行业的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对电商征税问题还没有得出明确的规定,税务部门的征管和信息化建设远远落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从而造成了网上贸易的税收大量流失,并存在以下两点主要问题。
(一)关于管辖权归属的问题
税法规定按照国际惯例,营业税,消费者,增值税等流转税,以消费所在国或区域享有征税权。但由于电商的无界性和虚拟性模糊了区分税收管辖的地理界线,从而导致了国家税收流失。
(二)关于如何确定征税对象的问题
传统贸易活动中在确定征税对象时,商家的相关交易商业凭证和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认定的基础,银行账户收支变动构成其计税依据,而C2C交易模式中工商部门很难对其认定居所并进行登记注册,从而也使税收征管中交易征税对象难以认定。
二、电子发票的利弊分析
电子发票是科技发展下应运而生的产物,税务局统一发放给注册商家使用,是发票号码由全国统一编码,采用统一防伪技术,分配给商家并附有电子税局的签名机制。电子发票无疑是一种思维与方式的创新,为如今电商的税收两难局面开辟了一个新途径,改善了虚拟贸易所处的尴尬地位,在不影响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为税收征管带来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电子发票的一系列领购、传递与申报在线运营流程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商家与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然而电子发票在注入新鲜血液,带来便利与快捷的同时若没有相应完善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作为后盾支持,则会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新问题。如下详细分析了引用电子发票的优势与劣势。
(一)电子发票的优势
1. 税务部门
对税务部门而言,电子发票的运用使得管理流程更为谨慎细致并且节约资源。其一是由于发票电子化不仅可以省却纸质印刷、实地运输和存储的成本还能够减少纸质发票丢失被盗等被非法利用的风险;其二是由于数据库技术使得电子发票的各项信息得以采集和保存,比如可以在登记信息列明纳税人货物进出库数量、免税类型从而更为有效地监控货物流动,利用信息技术数据挖掘增强税收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其三是由于目前不法分子钻制度漏洞,利用虚假发票偷税的行为屡见不鲜,而电子发票可以通过优化网络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来减轻纸质发票大量重复性的审核工作,从而遏制这些非法行为,最终达到以票控税的目的。
2. 纳税人
对纳税人而言,电子发票可以为纳税人节约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它不但免除了纸张印刷与保存的费用而且能够可全天不限时开具和接收,为纳税人的日常工作带来便利。据报道,京东商城在2013年的营业净收入为693.4亿元,全年普通发票总用量约1.25亿张,每张发票开具递送等费用约1.6元,1.25亿份普通发票需费用2亿元。试想若推广普及电子发票,不仅带来实质性的经济利益,更通过省去纳税人实地领票、缴销、认证、报税等环节以及利用财务数据库存储和定期维护发票信息,便于相关人员管理查询,提高了账务处理效率。
3. 消费者
对消费者而言,电子发票是技术创新的产物,通过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加强了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它以文件形式下载并保存在个人计算机设备上可以有效地规避因发票丢失或者纳税人接受假发票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使各类商务交易活动更加透明,减少纳税人申领、保管、开具和认证报税、缴销发票等不必要的麻烦,促进电子商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电子发票的劣势
1. 系统尚未成熟
“电子发票”系统能够安全有序运行需要强大和后台处理和维护作为保障,税务机关内部精通网络运维的人员比较匮乏,其应加大人才的储备和税务干部的培训工作。
2. 立法尚未完善
电子发票实施需要法律上的保障,我国税务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类似于欧盟的《电子发票指导纲要》等相关法律,保证电子发票的实施和有效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制止市场不公平竞争和贸易的投机选择行为,无论是传统商业模式征税还是电商平台征税都要秉承一个原则,即电子商务不应承担额外税收负担,同样也不应享有税收豁免权。
三、电子发票给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一)对税务机关影响
目前我国国税机关的信息化已经发展到数据大集中阶段,大集中的内涵可以用“数据集中”和“系统整合”这八个字来概括,发票管理也应抓住大集中的机遇,转变传统的“以票控税”模式为“以信息控税”模式来构建我国的电子发票系统,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多样的发票使用模式,进一步提高税务部门的办税工作效率。
(二)对企业管理影响
在电子发票模式下,纳税人的发票数据可采取多元化方式从税务部门一次或多次导入电子发票平台,平台再通过发票清分将同一省份的发票信息归类记入省级和总局数据库。在进行纳税申报时可以方便地在数据库系统中提取归纳好的相关发票数据并与自己的纳税申报数据进行对比校验。通过利用数据库将所有发票信息统一归集起来,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对企业商品货物的变动进行便捷的线上实时监控为发票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有效遏制开具虚假发票的偷税行为,提高了增值税的管理质量。
传统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具有大量繁琐的工作流程,需要对增值税进项税和销项税额进行抄录和认证。电子发票的引入则实现了方便快捷的数据信息导入,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对比与查询,使错误的发票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和准确的处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务人员工作负担。
采用电子发票管理模式,对发票的管理和使用信息完全实现电子化管理,通过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换,扩大相互合作,挖掘信息利用深度,提高管理工作效能。比如通过同工商管理部门的信息交换,从整体和全局上解决偷税违法等问题。将国库和银行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就能够解决税款解缴的问题并保障会计核算的及时性、规范性和真实性。电子发票以完全不同于纸质发票的模式将纳税人和税务人员从琐碎的发票审核。检验、填制中解放出来,提高征管质量;同时使得纳税人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四、国外的发票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据相关资料显示,丹麦早在2004年就已实行电子发票,2006年5月起,丹麦开始拒收来自40万家供货商的纸本发票,只接收电子发票,每年为丹麦政府节省上亿欧元,为企业省下5000万欧元以上,其节能环保概念受到世界瞩目。
欧盟委员会也加大力度促进税收征管电子化进程,建立了覆盖全欧的增值税信息交换系统,使欧盟及成员国税务部门能有效地监控纳税人的全部交易信息,并及时发现处理各种违规违法行为。欧盟委员会指出,税收征管无纸化改革将有效打击税收欺诈等犯罪活动,并有助于提高各国政府部门的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纳税成本。
我国应从国外电子发票领先的发展模式中汲取经验,积极应对全球化电子商务对我国发票管理体制带来的全新挑战,尽力做到以下几点:1.管理模式应放宽,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灵活处理;法律监督应从严,严厉打击不法商贩利用“虚假空”发票偷税漏税的行为;2.提供一个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专业的数据库后台是电子发票信息监管与维护的保障;3.应全力营造有一个较好的协税护税环境。从我国电子商务采购出现的税收监管空白地带和我国绿色节能、减碳、环保的构想来看,电子发票是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作为以税务会计为基础的纸质发票凭证,在不远的将来必将结束它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孙荣,沈鸿.公平为导向的税制改革探究[J].行政论坛,2011,1.
[2]陈俊.对电子商务征税的几点立法思考[J].法制晚报,2011,9.
[3]叶慧容,洪毓,周宣光.电子发票发展环境政府面之研究[J].管理学报,2005,9.
[4]梅绍祖.电子商务法律规范[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为交易各方提供了一个以电子形式而不是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业务交易的虚拟市场,以其全球性直接性、便捷性成为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贸易形式。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对传统的贸易形式形成了巨大冲击,也为当前我国的税收征管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问题,提出了对我国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问题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的税收问题
(一)电子商务对税收原则的影响
1、电子商务对税收公平原则的影响。税收公平的含义包括3个层次的内容:(1)税收负担的公平。这一层次的税收公平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相同福利水平的纳税人必须得到相同的税收待遇;纵向公平指不同福利水平的纳税人必须得到不同的税收待遇。(2)税收的经济公平。即通过课税机制建立机会平等的经济环境,并且税收政策本身对平等竞争没有妨碍,税收以此可以保持中性。(3)税收的社会公平。除天赋和劳动努力的区别对待外,税收对因血统、出身、地位、权力以及生产资料占有上的优先权形成的特殊利益,可以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掠夺”,用以补偿不能占有特殊利益的人们,达到某种程度的平均。电子商务作为新型的贸易方式,尚未纳入税收征管范围。由此造成的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和传统贸易主题之间的税负不公,显然有违于税收的公平原则,甚至会因两种贸易形式的竞争环境的不公平扭曲市场主体的行为,危及到传统形式的贸易存在和发展。因此,对于电子商务依靠自身优势得到的“特殊利益”,应当也必须以税收予以再分配和公平化。
2、电子商务对税收效率原则的影响。由税收导向的经济行为及由此所引起的资源配置。必然带来效率损失。所以,如何在维持一定的政府税收收入的条件下。使税制设置所形成的效率损失达到最小,就是税收效率原则。当前,电子商务作为交易主体的“避税港”,以极大的免税利益诱惑着传统贸易经营者改变经营方式,进军电子商务市场。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形式,电子商务仍然具有很多弊端和风险,其成熟程度远不及传统贸易形式。在这种力量驱使下,对市场交易主体行为造成的扭曲不仅危及到传统贸易市场的繁荣发展,也给刚刚起步的电子商务市场带来了更多问题,从而降低了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率。
3、电子商务对税收中性原则的影响。税收中性原则是指政府征税会带来除税额之外的额外负担,从而影响纳税人的生产、消费等决策。要求税收保持中性,就是要求一种税除使人民因纳税而承受税额负担之外,最好不要再遭受其他额外负担或损失,即额外负担最小化。税收对市场机制的运行应保持“中性”,避免不适当的干预,特别是国家不能超越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对电子商务免予征税,则必然使通过传统方式交易的市场主体处于不利地位,进而影响到市场主体经营产品的价格、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选择与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并最终影响到资源的合理、有效的配置。因此,从税收中性原则来看,应当对电子商务征税。
(二)电子商务对税收制度要素确定造成的困难
1、纳税主体的认定:纳税人作为缴纳税款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两类。对于同一笔所得,纳税主体的不同会造成税款征收的很大差异。如对于一笔生产经营利润,法人要交纳企业所得税,个体户则要交纳个人所得税。由于电子商务的隐匿性、无纸化等特点,交易双方的身份、交易地址、交易金额甚至交易本身都很容易隐匿,从而使征税人员难以追溯到交易源泉,纳税主体也就无从认定。
2、征税对象的确定: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出现了新的产品与交易内容,包括传统商品和劳务,还包括网络信息产品。如在线服务和其他网络劳务等。信息化的网络商品因电子商务本身的无纸化、隐匿性而难以确定;是否对网络中所有信息都课税也尚无定论,而如何区分与确定交易对象对当前税收征管人员来说,仍然是十分艰难的任务。
(三)电子商务的发展给税收征管制度带来的挑战
1、税务登记制度已无法适用于电子商务交易。传统的税收征管是以工商登记为基础的,但是电子商务的出现使相关交易主体无需登记便可实现交易。这样就使得传统税收征管体制失去了对征税源泉的控制和掌握。
2、获取传统会计凭证困难大。在电子商务市场环境下,所有交易都是通过大量无纸化操作达成的,作为销售凭证的各种票据都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这些记录可以随时不留痕迹地加以修改。从而动摇了传统凭证审计稽查的基础,无法控管税源。
3、中介代扣代缴制度作用弱化。如今,电子商务交易的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直接交易,从而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中介的作用也因此而淡化。于是。作为税务稽查重要支柱之一的中介代扣代缴制度作用便被弱化,使得交易主体偷逃避税更加容易。
(四)电子商务对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影响
税收管辖权分为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和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电子商务交易因其国际性、流动性的特点比一般的国际贸易产生了更多国际税收管辖权选择的难题。从而不可避免会产生双重征税、容易避税等问题。
1、如果选择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就面临着确定纳税人的居民身份的问题。若交易主体是自然人,其居民身份的判断要考虑住所、居住时间、利益中心等的问题;若交易主体是法人,则要依据以下标准来判断:公司组建地、公司所在地、中心管理和控制所在地、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主要机构或总机构所在地等。但在互联网环境下,市场是虚拟的,交易各方可轻易隐匿姓名、身份、居住地等,企业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经营地点,这样一来,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便形同虚设。
2、如果选择行使收入来源地管辖权,核心问题是确定跨国收入或所得来源地。现行国际税收协定采取由收人来源国有限制地优先征税的办法,这个限制条件就是常设机构。国际税收协定的《OECD范本》、《联合国范本》以及《美国范本》都同样规定:常设机构“是指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营业场所。”然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开展跨国营业活动并不需要在该国境内设立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场所或办事处等常设机构。他们只需通过在服务器建立网址便可开展经营活动。2000年经合组织在对税收协定第5条的修订中认定。维持网址的服务器可以认定为通过该网址从事营业活动的企业所设立的常设机构。但是对服务器的认定有相对严格的限制条件:即服务器必须是固定的、必须处于企业的支配之下并且企业的营业必须是全部或部分地通过服务器进行。这样一来,满足条件、能被认定为常设机构的服务器数量便少之又少。由此看来,收入来源地管辖权的行使同样举步维艰。
二、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税收对策建议
(一)修订和完善税收法律
税收立法机关应尽快构建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法律框架,以推进《税收征管法》的修订和完善,填补当前税法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流转税与电子商务的联系最为紧密,也是受其冲击最大的税种。所以,完善流转税法便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具体说来,主要涉及两个税种的修订:一是增值税,应当在增值税法中增加线上交易的征税规定,将课税对象扩展到一切有形货物和应税劳务,包括网络实体商品和线上应税劳务。二是营业税,要在营业税法中增加网上服务和信息提供劳务的征税规定。扩大“转让无形资产”和“服务业”等税目范围。除此之外,应同时调整、修订其他相关税种有关电子商务的征税规定。
(二)建立和健全税收征管制度
1、建立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制度。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纳税人必须办理专门的电子商务企业工商登记手续。经过税务机关对其填报的有关事项严格审核,逐一登记后,才能获得交易身份许可证,实现网上交易。北京市工商局于2000年发布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上经营行为登记备案的通告》,指出有下列行为的经济组织应当登记备案:利用互联网签订合同,从事经营活动,進行网上交易;利用互联网发布广告;利用互联网进行经营性形象设计、产品宣传;利用互联网专业从事互联网接入业务、网络技术服务、电子商务、提供信息源服务;其他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北京市工商局已经研发了类似程序。凡经工商登记的企业均加载了工商认证标识,通过点击标识可以了解该企业工商登记的有关信息,这对加强电子商务税收征管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借鉴模式。
2、推行电子商务交易专用发票的使用。如同传统交易中专用发票的使用一样,可以研制开发电子化的税务票证系统,包括电子发票、电子税票、电子报表等税务凭证。每一笔交易的实现,必须开具专用发票,通过网络发给银行,才能进行电子账号的款项结算。只有这样,每一笔交易才有处可循,电子发票的牵制作用才能有效堵塞漏洞,提高征管效率。
3、确立电子申报纳税制度。电子申报允许纳税人通过网络系统,将申报数据材料发送到税务局。税务局在审核验证后进行税款结算,并将受理结果返回纳税人。这种新型纳税申报制度是为适应电子商务无纸化、虚拟性、流动性等特点而必须建立的。
4、建立电子征税系统,加强电子银行中介作用。电子征税通过电子申报和电子结算两个环节,实现申报无纸化和税款收付无纸化,降低了征税成本,提高了征税效率,更重要的是这种新的征税方式能够克服传统征税方式对电子商务的不适用性,顺应了新型贸易方式的发展潮流。由于传统中介代扣代缴作用的弱化。因此电子银行应承担起代扣代缴的义务,成为电子商务税收稽查的重要支柱,担负起网络交易的款项结算、税务部门的税款征纳、交易主体的身份认证等重大责任,成为电子商务征税强有力的保障。
5、加强税务检查力度,提高征税人员稽查水平。通过规范电子票据,完善电子征税制度,有利于提高税务工作的效率。同时,税务机关要不断加强同工商、银行、海关、等部门的联系,共同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最大程度地保障证税款的足额入库。此外。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要依赖大量既精通电子商务运作,又具有扎实税收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重视人才培养,建立高素质的税收队伍,也是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不可忽视的重点。
(三)加强国际间税收协调与合作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一些依托网络为平台的新兴行业应运而生,如:电子购物、网上交易、数字化信息产品等。在网上交易,会涉及营业税,增值税,和关税等,因此电子商务的税务规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税收,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由于电子商务
是在没有固定场所依靠网络平台下进行,造成税务部门难以控制和征管。因此,在制定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政策法规时,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税收政策和手段,建立新的,有效的税收机制。
一方面,有一些关键性的概念需要早日确定,例如,电子商务究竟该定义为一种服务还是一种产品,从而确定该如何征税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以物质分配为依据的贫富差异可能为信息占有量为依据的‘贫’、‘富’差异所取代,是否要用“字节税”加以调节,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电子商务的出现对税收政策产生的影响
某个政府对某一新兴产业的重视程度及扶持与否,往往可以从其税收政策上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美国作为电子商务应用面最广、普及率最高的国家,已对电子交易制定了明确的税收政策,该政策的出台除对其本国产生影响外,也对全球贸易产生了冲击。
97年7月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发布了《全球电子商务纲要》,号召各国政府尽可能地鼓励和帮助企业发展Internet商业应用,建议将Internet宣布为免税区,凡无形商品(如电子出版物、软件、网上服务等)经由网络进行交易的,无论是跨国交易或是在美国内部的跨州交易,均应一律免税,对有形商品的网上空易,其赋税应按照现行规定办理。
98年5月14日,几经修改的Internet免税法案在美国参议院商业委员会以41票对0票的优势通过,为美国本士企业铺平自由化的发展道路;5月20日,美国又促使132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部长们达成一致,通过了Internet零关税状态至少一年的协议,使通过Internet进行国际交易的企业能够顺利地越过本国国界,在其他国家抢占市场。
二、电子商务给我国税制提出的新课题
目前,中国税制在设计上还尚未对网上交易作出明确规定,但是考虑到电子商务在全球的发展,特别是如果Internet零关税持续下去的话,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意味着保护民族工业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关税保护屏障将完全失效。因此,有必要对一些课题作深入的研究,如:
课题1:为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或者更长远他讲为扶植、保护我们的民族工业,使其面临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国是否也有必要对从事电子交易的企业实行某些优惠政策呢?
课题2:全球的网络构架打破了传统的地域之隔和交易模式,那么当电子交易扩大到一定范围,按传统方式设置的根据区域管理纳税人的方式是否有必要进行调整呢?
课题3:在电子市场这个独特的环境下,交易的方式采用无纸化,所有买卖双方的合同,作为销售凭证的各种票据都以电子形式存在,这些无纸化操作导致传统的凭证追踪审计失去基础,那么如何对这些网上交易征税,又如何确保这些征收所得及时、足额地人库呢?
另外,电子商务的出现还会对纳税人服从税法产生影响,带来黑色经济的机会。电子商务的黑色经济手段是高科技的,结果是隐蔽的。在互联网下,交易实体是无形的,交易与匿名支付系统联接,没有有形的合同,其过程和结果不会留下痕迹作为审计线索,同时保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确定纳税人的身份或交易的细节极为困难,没有明确的纳税人或交易数字,很难保证其服从税法,避税和反避税的斗争将更趋激烈。
可以说,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既给税务部门带来了新的机会,又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它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贸易,增加了税收,但同时它又对税收制度及其管理手段提出新的要求。上述几方面就是新形势下税务工作者面临的艰巨课题。
三、加快电子征税
1.发票是非网上交易成功的有效记录,网上交易尽量和非网上易协调,必须坚持:售方必须在交易成功后出具发票。
2.发票是售方纳税的依据,财税部门依据发票征税。
3.必须保留交易过程的电子数据以备查。
电子商务的税务规则和纳税程序问题尚需国家进一步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我们要结合传统的税收政策和手段,健全有效的专项税收机制。
1.C2C模式下的税收现状
其一,运行C2C模式的人群主要是中小型卖家,由于大部分是个体经营,店铺规模较小,他们开设的店铺也没有在工商局进行注册登记,使征税难度大。C2C模式虽说是个人对个人的买卖交易,但是在交易过程中卖方在出卖商品可能会涉及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当卖家出卖产品达到一定数量,又会涉及个人所得税等,然而在C2C模式下的征税主体、科目、范围都难以确定,因此并不能适用,所以一直以来也未纳入征税范畴。
其二,由于跨境购物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许多在外留学或者移民的人会通过C2C模式进行网络交易,因为价格便宜并且有了质量保证,消费者更多选择网络代购或者真人代购。而从事代购的商家都用各种方法规避关税,海关也只是对部分物品进行抽样调查。截至20上半年,中国代购规模超过百亿,税收流失几十亿元。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仅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量为2万亿元,同比增长42.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7.3%,而C2C模式关税流失问题极其严重,需要得到政府的广泛关注。
2.C2C税收问题产生的原因
2.1税款征收主体确定困难
传统的税收对纳税人、征税主体、税收种类、课税对象、征税地点等要素有了相关要求,但是在C2C模式下,无论谁都可在交易网站注册不真实的个人资料,发布商品信息,进行网上交易,而交易二人的信息隐藏性较深,纳税主体无法确定;交易过程中让纳税地点也较难界定;存在无形商品,税务机关无法找到征税对象,使得课税对象性质模糊。比如最近火热的微信朋友圈销售商品也是典型的C2C模式,交易进行中并不知道买卖双方是通过怎样的交易方式进行,交易地点与是否交易成功也不得而知,这些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都出现了不确定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传统税收制度的根源。
2.2税款征收科目认定困难
传统的税法征收对象和C2C电子商务的征税目标有所不同,前者是有交易的轨迹,很容易就可以确定交易的类型和税率,然而后者是以信息为重要模式。商品存在在线销售和离线销售两种形式,在线销售比如收听音乐,图书,软件等都可以通过网络下载销售给客户,而这种销售方式究竟按照销售货物的增值税17%来征收,还是应该按照无形资产征收营业税5%,现阶段的C2C商务税法并没有具体要求。
2.3税款征收监管困难
在传统的交易中,税务部门可以通过企业的票据、合同对企业的营业额、利润等进行明确,并通过银行了解纳税人的真实信息。在C2C模式下,相关交易和费用的支付都直接通过网络,而网上传输的载体又是以电子信号为主,基本上所有的交易信息与交易过程的记录都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在网络中传递。然而电子商务是无纸化交易,缺乏纸质的证据,电子交易的凭证又比较容易篡改,税务局不能通过解析这些数字信号来判断交易对象和交易金额情况,税收部门就无法查明实际运行形式,明确逃避税收的具体状况。
2.4税收期限和管辖权认定困难
电子商务的交易场所和交易地点等概念无法明确,虽然有明确规定纳税期限,但C2C模式下产生纳税时间根本无法确定,导致纳税期限的规定就不能实施。电子商务C2C模式,存在国际之间商品的交易,这就使得各国对所得来源地的判断发生了争议。其一,两个甚至更多的国家可能同时参与到一次交易中,如果涉及交易的国家都对其征收所得税、流转说,就会导致重复征税。其二,避税港的存在会使得部分跨国公司利用避税港的优惠政策来进行避税,特别是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这会导致涉外税收大量流失。
3.C2C税收征管策略
3.1改革及完善现有税法相关法律
C2C新型商务模式的出现,对于电子税收方面有较大的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税法法律法规并没有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来适用于C2C模式。较快建立起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法律结构与框架,补充针对C2C模式下电子商务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需要明确C2C模式下电子商务应缴纳什么税费;依照什么身份来缴税;在哪里纳税,让税收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有法可依。制定C2C模式税收法律法规时,必须要搞清楚交易两方的本质需求,而不是把交易的形式作为侧重点,否则依然会于事无补。
3.2实行电子化税收制度
电子商务的出现,使传统的税务体系不能满足现状,推行税务系统电子化,以此来弥补传统税务系统的不足。首先,应当让网络与税务机关、银行等相对接,共同合作的同时且各自行使其监管效能。其次,制定C2C电子商务网上登记,实现无纸化式的电子申报制度,纳税人在进行网上交易之前需要使用真实的身份证明及填写有关个人信息资料来办理C2C税务登记,便于税务机构进行监管。再次,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开发出简易操作并且拥有较多功能的电子征税软件,可以使交易发生时按照交易种类和金额大小,按照以定好的`计税依据进行计算,再提醒纳税人进行纳税。这样既减少了税务人员的劳动力,又可以阻止漏税、偷税。最后,采用统一的电子税票。现阶段C2C电子商务基本不开具发票,应当规定在交易完成后,必须开具统一的电子税票,已适应票据无纸化的特征,使税务机关在网络上便于核查。
3.3加强国际间针对国际税收管辖权问题的交流与合作
一 电子商务对税收的影响
由于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迅速扩大,无疑将成为各国政府一笔巨大的潜在税收来源。政府应否对其征税,众说纷纭,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应该征收“比特税”;有的主张开征一种电子商务税。不管怎样,对电子商务征税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如果对电子商务征税,具体操作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电子商务引发税收问题的复杂化主要是因为网络没有地域的限制,使得商务活动由传统的迂回模式变为直接模式。同时,由于网上交易被无纸的操作和匿名所取代,也使税收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制度难题、征管难题和技术难题。电子商务对税收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税收负担明显不公。各国现行税制普遍倡导的税收中性原则要求对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与传统贸易取得的相似的经济收入同样征税,不能因贸易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由于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生事物,各国相应的法律框架正在构筑,传统的征管手段又相对落后,使得互联网经营企业与传统贸易企业之间存在税负不公的情况。这种税负不公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由于现行税制是以有形交易为基础制定的,从事“虚拟”网络贸易的企业可以轻易避免纳税义务,导致从事互联网贸易的企业的税负明显低于传统贸易企业的税负;二是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不甘心大量的税收收入从指缝间流走,采取新的举措导致新的税负不公,如欧盟对网络传送和实物传送作了区别,若一个基地在德国的公司对欧洲的医生销售技术杂志,只需缴纳较低税率的增值税,但若该杂志是通过网络传送的则需按最高税率缴纳增值税。结果实质相同的两单交易,税负却明显不同。
2.税款流失风险加大。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搬迁到网上经营,其结果是一方面带来传统贸易方式的交易数量减少,使现行税基受到侵蚀;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是个新生事物,税务部门还来不及制定相应的对策,造成“网络空间”上的征税盲区,导致大量税款流失。
3.常设机构等概念难以确定。“常设机构”在国际税收领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1963年在OECD范本草案中提出的。常设机构是指在某一国境内进行全部或部分经营活动的固定经营场所,包括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等。现行税制判断是否应课税的前提是经营者必须在该国设有常设机构,并取得归属于该常设机构的所得,从而由该国政府行使地域税收管辖权进行征税。而电子商务的出现,使传统的常设机构概念的适用性受到了严重限制。由于电子商务活动建立在一个虚拟的市场上,网上的经营没有所谓的“场所”、“基地”或人员出现,大量消费者和厂商在互联网上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外国销售商并没有在本国出现,因而不能对外国销售商在本国的销售和经营征税。
4.税收管辖权的范围很难界定。税收管辖权的范围一般来说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治权利所能达到的范围。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税收管辖原则并不统一,有的实行地域税收管辖权,有的实行居民税收管辖权,也有地域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合并实行的。一般来说,发达国家有大量的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因此,他们更侧重于维护自己的居民税收管辖权,而发展中国家刚好相反,他们更侧重于维护自己的地域税收管辖权。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使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活动与特定地点的联系弱化,经营者之间的网上交易不再有任何地域界限,从而使税收管辖权的界定和协调遇到难题。在网络空间中,很难确定活动者的国籍和登录者的准确地址,无法确定经营者所在地或经济活动的发生地,也无法确定劳务提供者所在地,从而割断了与税收管辖权有关的“属地”或“属人”两个方面的连结因素,使得确定由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行使哪一种税收管辖权进行征税非常困难。
5.征税对象的性质和数量难以确定。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大多数国家的税法对于有形商品的销售、劳务的提供和无形资产的使用作了比较严格的区分,并且制定了不同的课税规定。如销售商品的课税取决于商品所有权在何地转移或销售合同在何地商议并签定;劳务课税取决于劳务的实际提供地等。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一部分商品的存在形式,事实上已使商品从“有形”变为“无形”,交易对象被转换为“数字化信息”在网上传送以实现销售,使传统的以产品实物形式确定征税对象的有关税法规定在这里失去了基础。税务部门很难在其传递中确定它是销售所得、劳务所得还是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同时数字化信息易于传递、复制、修改和变更也使得电子商务所得性质的划分变得更为复杂。最常见的方式各种书籍、音像制品等通过网上交易完成下载,形成数字化产品,判断其属于销售商品还是提供劳务进而征收增值税,还是将其视为无形产品或著作权的转让进而征收营业税,很难确定。另外,税务机关很难发现、把握和监控通过网络销售数字化产品的真实情况,即使经营者主动申报或税务机关能够发现数字化商品的销售,也不易掌握其真实的经营情况,无法据以征税。
6.国际避税现象将更为突出。由于互联网上没有地域的概念,作为互联网上唯一标识方式的网址与交易双方的身份和地域都没有关系,再加上国际互联网的高流动性和隐蔽性特点,使电子商务交易的双方都能够轻易的隐匿住所或进行匿名交易。另外,企业还可以在互联网上轻易的改变站点,因而任何一个企业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部电话,就可以选择一个免税或低税国设立站点,利用低税或免税国的站点与国外企业进行商务洽谈和交易,而把国内作为一个存货仓库,从而轻易避税。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集团为了降低成本,逃避税收,更多地运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使得企业集团内部高度一体化,通过定价转让来达到目的。
7.加大了税务稽查的难度。税务机关要进行有效的征管稽查,必须掌握大量有关纳税人应税事实的信息和精准的数据,作为税务机关判断纳税人申报数据准确性的依据。为此,各国税法普遍规定纳税人必须如实记帐并保存帐簿、记帐凭证以及其他与纳税有关的资料,以便税务机关进行检查。但在互联网这个独特的环境下。由于订购、支付、交付等都在网上进行,使得无纸化程度越来越高,订单、合同、作为销售凭证的各种票据都以电子形式存在,且电子凭证又可轻易的修改而不留下任何痕迹,导致传统的凭证追踪审计失去基础。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刺激了电子交付系统的完善,联机银行和数字现金的出现,更加加大了税务机关稽查的难度。
二 针对电子商务征税应采取的对策
信息时代是属于全人类的,正像经济全球化不仅为发达国家赢得了更多的财富,同时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一样,网络经济的繁荣也必将使全世界受到影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尚处于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因此从目前国内情况看,相对于传统商业创造的财富而言,网上交易仍只占相对从属的地位。但从整个国际大环境看,由于我国电子商务刚刚起步,所以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都可能主要作为电子商务的消费国,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如果免征互联网贸易的`“关税”和“增值税”,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利益。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税务机关要密切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对电子商务带来的税收问题尽早研究,要从税收政策和网上监管技术两方面积极作好准备,在尊重国际税收惯例,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前提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互联网贸易税收征管解决办法。
1.明
确我国在电子商务环境中的税收原则
(1)坚持税收中性原则。税收政策应在加强征管、防止税收流失的同时不阻碍网上贸易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已颁布网上贸易税收政策的政府和权威组织都强调取消发展电子商务的税收壁垒,坚持税收的中性和公平原则。在考虑电子商务税收政策时,也应以交易的本质内容为基础,而不考虑交易的形式,以避免税收对经济的扭曲,使纳税人的决策取决于市场规则而不是出于对税收因素的考虑。
(2)坚持便于征收、便于缴纳的原则。税收政策的制定应考虑互联网的技术特征和征税成本,便于税务局征收管理及纳税人的税收奉行。
(3)坚持国家税收主权原则。在税收管辖权问题上,要充分考虑我国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坚持以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并重的原则,应意识到发达国家提出以居民管辖权取代地域管辖权的目的是保护其先进技术输出国的利益。发展中国家如果没有相应的对策,放弃地域管辖权就会失去大量的税收收入。
(4)坚持财政收入原则。电子商务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也必须遵循财政收入原则,要与国家的整体税收制度相协调、相配合,保证国家开支的需要。就电子商务而言,财政收入原则有两重要求:第一是通过对电子商务的征税与其他产业的征税共同构成的税收收入能充分满足一定时期的公共支出的需要;第二是对电子商务征税要有弹性,要使税收弹性大于或等于1,从而保证财政收入能与日益增长的国民收入同步增长。
2.采取有效措施对实行网络贸易的企业加强监管
(1)建立备案制度。即责令所有开展网上经营业务的单位将与上网有关的电子信息上报当地税务机关,便于税务机关控制与管理。
(2)建立登记与单独核算制度。即要求上网企业将通过网络提供的服务、劳务及产品的销售等业务,单独记帐核算,并将上网的资料报送税务机关备案,便于税务机关控制与管理。
(3)对商务性外汇汇出实行代扣税制度。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往往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为维护国家利益,可考虑对境内居民(自然人)汇出外汇实行外汇用途申报制度,其中属商务性的,可由汇出邮局或银行代扣一定比例的税款,从而提高境内居民消费境外商品或劳务的成本,以遏制外国产品可能对国内市场造成的冲击。
(4)加强与有关部门、组织或行业的协调配套运作。要联合财政、金融、工商、海关、外汇、银行、外贸、公安等部门,共同研究电子商务运作规则及应对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通过纵横交错的管理信息网络,实现电子商务信息共享。
3.积极参与制定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制度。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对新兴的网络贸易已显得力不从心,我国应对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而产生的税收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税法条款的修订、补充和完善,对网上交易暴露出来的征税对象、征税范围、税目、税率等问题适时进行调整。对电子商务环境下出现的国际税收问题,应当通过对一些传统的税收概念重新修订和解释使其明确化,并使之能够适应电子商务环境,如对“常设机构”概念的重新定义等。
4.建立符合电子商务要求的税收征管体系。由于电子商务是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在一个虚拟的市场中进行交易的活动,其无纸化操作的快捷性,交易参与者的流动性,使税收征管中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尤显突出,使得电子商务中的税收征管出现了许多“盲点”和漏洞。要提高现有征管效率,关键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是加强税务机关自身网络建设,尽早实现与国际互联网全面联网和在网上与银行、海关、网上商业用户的连结,实现真正的网上监控与稽查。二是积极推行电子商务税收登记制度,纳税人在办理了上网交易手续之后必须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电子商务的税收登记,取得一个专门的税务登记号,由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申报有关上网交易事项进行严格审核。三是从支付体系人手解决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中出现的高流动性和隐匿性,可以考虑把电子商务中的支付体系作为监控、追踪和稽查的重要环节。
5.培养面向“网络时代”的税收专业人才。人类社会的每次飞跃,高素质的人才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网络经济”时代,税收事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电子商务与税收征管,偷逃与堵漏,避税与反避税,归根结底都是技术与人才的竞争。并且,电子商务本身是一门最前沿的学问,围绕电子商务的各种相关知识也在不断发展,而目前我国税务部门大多缺乏网络技术人才,缺乏必需的电子商务知识。因此,要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培养既懂税收业务知识又懂电子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使税收监控走在电子商务的前面。
6.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协调。电子商务的全球化引发了许多国际税收问题,它的开放性、无国界性使得一个国家的税务当局很难全面掌握跨国交易的情况,为此,各国税务机关只有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包括国际情报交换、协调税基与税率、协助征管等,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纳税人的交易信息,为税收征管和稽查提供详实、有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
[1] 梁春晓.电子商务基本理论[M].北京:改革出版社,.
[2] 余恩杰.网络公司如何纳税[J].涉外税务,1999,(10):
[3] 姚立新.新世纪商务――电子商务的知识、发展与运作[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4] 李昌河.电子商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税收收入分配的冲击[J].税收译丛,,(2):
[5] “电子商务研究”课题组电子商务衍生的税收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财政与税务,200.
一、确定电子商务税收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
研究和确定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问题, 首先要从我国电子商务的实际, 以及我国的税收法律体系的实际出发, 研究和确定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基本原则, 为电子商务税收立法打下基础。
按照税法公平原则的要求, 电子商务与传统贸易应该适用相同的税法, 负担相同的税负。因为从交易的本质来看, 电子商务和传统交易是一致的。主要目的, 一方面是为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没有必要对电子商务立法开征新税, 而只是要求修改完善现行税法, 将电子商务纳入到现行税法的内容中来。其他方面, 如以现行税制为基础的原则, 中性原则, 维护国家税收主权的原则, 财政收入与优惠原则, 效率和便利原则, 以及整体性和前瞻性原则等, 在电子商务税收立法中也要充分予以考虑。
二、明确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基本内容
根据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和立法的现实情况, 可以明确我国目前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应集中在对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上。在暂不开征新税及附加税的前提下, 通过对现行税法一些相关概念、范畴、基本原则和条款的修改、删除、重新界定和解释, 以及增加对电子商务适用的相应条款, 妥善处理有关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法律问题。因此, 我国目前电子商务税收立法的基本内容是:首先, 在税法中重新界定有关电子商务税收的基本概念, 具体包括“居民”、“常设机构”、“所得来源”、“商品”、“劳务”、“特许权”等电子商务相关的税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其次, 在税法中界定电子商务经营行为的征税范围, 根据国情和阶段性原则, 对电子商务征税按不同时期分步考虑和实施。在税法中明确电子商务经营行为的课税对象, 根据购买者取得何种权利 (产品所有权、无形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 决定这类交易产品属于何种课税对象;在税法中规范电子商务经营行为的纳税环节、期限和地点等。
三、进一步修改税收实体法
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 适时调整我国税收实体法, 如流转税法、所得税法及其他税法。在电子商务税收立法中, 要根据实体法受到电子商务影响的不同情况, 具体考虑对他们的修订、改动、补充和完善。例如, 对受电子商务冲击最大的流转税法, 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进行修订:一是适当对《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规进行修订, 二是适时对《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规进行修订, 并根据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 适时增加对电子商务经营活动的相关规定。
四、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法
除考虑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登记制度, 使用电子商务交易专用发票, 确立电子申报纳税方式, 确立电子票据和电子账册的法律地位之外, 还应明确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以及严格实行财务软件备案制度等问题。首先, 应当在法律中确认税务机关对电子交易数据的稽查权。应在税收条文中明确规定, 税务机关有权按法定程序查阅或复制纳税人的电子数据信息, 并有义务为纳税人保密。而纳税人则有义务如实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涉税信息和密码的备份, 并有权利要求税务机关保密。税务机关和纳税人违约均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其次, 应在税法中对财务软件的备案制度作出更明确、更具体的规定。要求对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 必须严格实行财务软件备案制度, 规定企业在使用财务软件时, 必须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软件的名称、版本号、超级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 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才能使用。
五、完善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
(1) 应完善金融和商贸立法。制定电子货币法, 规范电子货币的流通过程和国际金融结算的规程, 为电子支付系统提供相应的法律保证。 (2) 应完善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立法, 防止网上银行金融风险和金融诈骗、金融黑客等网络犯罪的发生。 (3) 完善《会计法》等相关法律, 针对电子商务的隐匿化、数字化等特点, 会导致计税依据难以确定的问题, 可在立法中考虑从控管网上数字化发票入手, 完善《会计法》及其他相关法律, 明确数字化发票作为记账核算及纳税申报凭证的法律效力。
六、不同的电子商务活动应用不同的税收政策
电子商务分为三种形式: (1) 电子商务作为远程销售有形产品的方式。即互联网作为有形产品的交易场所而存在, 互联网上实现的仅是查看商品目录, 发出订单等, 有形产品的配送仍通过传统的运输渠道完成。 (2) 电子商务作为远程提供服务的方式。使用电子媒介从遥远的地方提供服务, 包括通过电话、传真、因特网技术提供信息服务。 (3) 通过电子商务销售数字产品, 即将图表、文本、或声音转化为数字形式, 对同样信息的数字版本加以传送或销售纯数字产品。
前两种方式, 电子商务只是作为一种交易媒介革新的方式而存在, 互联网作为有形产品、劳务的的交易场所, 仍需传统物流配送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 适用于传统的税收制度。真正存在问题的是以电子方式传送数字产品的电子商务, 目前应对这种交易方式实行免税政策, 电子商务作为二十一世纪最有潜力, 充满商机的领域, 过重的税收会抑制电子商务的开展。
七、加强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
在电子商务税收立法过程中, 只有进行充分的国际协调, 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税收法律的有效性。国际税收协调与合作, 不仅可以消除关税壁垒、避免跨国所得和重复征税, 而且可以促进各国互相变换有关信息, 携手解决国际税收方面存在的共同性问题, 逐步实现国际税收原则、立法、征管、稽查等诸方面的紧密配合, 以及各国在税制总体上的协调一致。
关键词:电子商务;税收;挑战;处理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近年来电子商务有了飞速的发展。那么对于这一新兴的商务形式,它的存在必然有着一定的意义。不可否认电子商务使现代商贸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各国间的经济交流等。但是,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电子商务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电子商务对税收收入的威胁就普遍存在于全球各国之间。因此,在这里引发了一些我对电子商务与税收的思考。
要搞清楚电子商务对税收的具体影响,首先需要了解电子商务的具体内容和形式。电子商务,即EB(Electronic?Business)或EC(Electronic?Commerce),是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Internet上的电子商务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信息服务、交易和支付。主要交易类型有企业与消费者的交易和企业之间的交易两种。参与电子商务的实体有四类:顾客(个人消费者或企业集团)、商户(包括销售商、制造商、储运商)、银行(包括发卡行、收单行)及认证中心。
在对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方面,国际上通常持有两个态度。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和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主张坚持税收的“中性原则”,最好不针对电子商务设立新税种。二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主张针对电子商务设立新的税种,以保证税收不流失。
在我国,电子商务处于刚刚萌芽,发展还不健全的阶段。电子商务的兴起势必为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便捷的平台,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快我国顺应世界经济潮流的步伐。但是,由于我国税制对于电子商务相关方面的空白或不完善,这又使得电子商务为税收带来了挑战。其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常设机构的认定。在我国,对一个公司或企业征收流转税和所得税一般是以常设机构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为税基的,那么对于电子商务中常设机构的认定就出现了困难。对于跨国贸易,若非居民企业在本国不设立常设机构,并且贸易以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那么该怎样对这笔交易进行征税,如果仅凭其没有设立常设机构而不对其征税,那么就会导致税收的流失。而对于国内的电子商务,很多交易主体可能也不具有常设机构,例如淘宝商家与顾客的交易,由于商家可能根本不具有实体的店面,因此对于常设机构,是该认定为这一网站、服务器、还是?以上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税法的不足,导致了在对常设机构的认定上缺乏广泛实用的规定。
第二,征税客体的确定。在传统的税法中,征税的客体是明确的。但是在电子商务中,交易对象可能是商品,可能是劳务,可能是服务,可能几种对象都包含在内,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那么这样在对征税客体的确定上就出现了一定的难度。而由于征税客体决定了应该征收什么税种,因此一旦征税客体不确定,税款的征收就将面临难题。
第三,税收管辖权的界定。税收管辖权分为属人管辖权和属地管辖权,而我国实行的是属人兼属地的管辖原则,即非居民企业或者个人在境内发生的收入和居民企业或者个人在境外发生的收入都在我国税收的征收范围之内。对于属人管辖权,在电子商务中,由于交易主体可以位于全球各个地方,身份比较难确定,所以属人管辖权的实行有困难。而对于属地管辖权,由于常设机构的认定都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对于该机构所属的地域也就同样具有难度了,这又使得属地管辖权的实行变得困难了。
第四,税务机关的征管稽查。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通常为:交易前的准备、交易谈判和签订合同、办理交易进行前的手续、交易合同的履行和索赔。由于以上过程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完成,因此对于电子商务交易的发生,税务机关很可能无迹可寻,并且无账可查。而且电子交易的双方很可能匿名进行交易,这样可能会连交易主体也就是纳税义务人都不能确定,这样就会直接导致税收的流失。另外,电子商务在进行款项支付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网上银行等电子支付手段,若税务机关对这一部分的监控不到位,就很难确定交易金额,从而影响应纳税额的计算。最后,由于电子商务的交易记录或者资料一般以电子档形式存在,因此比较容易修改和隐匿,这也为税款征收和税务机关的征管稽查带来了信息不对称的可能。
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形成了新的税种为税收带来了不错的机遇,但是由于我国的法制性不是很完善,由于税法的空白和不完善,同时也为我国的税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看,电子商务短期内为税收带来的挑战大于机遇。但是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因此,对于电子商务,我们不能消极防范,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使它成为我们发展经济的一种手段,而非绊脚石。
在处理电子商务与税收的关系时,首先,我们应该加强一些基本理论和争论的认识,真正的了解电子商务后,根据我国的现状,我认为可以增加关于电子商务的新税种,这有利于保证我国的税收收入,然后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当然为了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可以制定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关于具体细节,如对常设机构的认定,可以认定为取得收入方的网址或者服务器,以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为辅进行税款的征收。其次,在制度和规则的保障下,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技术对电子商务活动监控和管理。如建立网站监控系统,严格要求交易双方记录下交易的各项有关事项,并且对于已发生并登记的事实不予变更;同时还可以与网上银行或者其他具有电子收付功能的中介建立同步监控系统,对交易的金额进行更好的掌控;另外还可以开发电子商务专用发票、开发电子商务申报纳税系统等,在为电子商务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加强了税源的监控。
总之,电子商务在当今我國还处于萌芽和初级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存在的,我们应该正确面对,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引导它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法律和相关领域的制度及技术,最后使电子商务不再为我国税收带来挑战而是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剂良好的催化剂。
【电子商务企业税收】推荐阅读:
论电子商务的税收12-03
我国电子商务税收立法问题研究12-17
外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09-09
企业电子商务营销策略09-10
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10-07
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模式11-13
企业电子商务网站论文12-13
门窗幕墙企业如何借力电子商务09-23
蒙牛企业的电子商务案例分析05-30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及其成本效益分析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