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人物形象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娜人物形象(精选7篇)

安娜人物形象 篇1

中艾玛的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中所塑造的女主人公安娜,被称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最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在这个被资产阶级旧思想束缚的年代,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但由于制度的桎梏,导致了她的人生悲剧。小说通过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线索展示了封建主义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沦丧,同时也体现出她不畏封建宗法思想的支配,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

而《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爱玛是一个在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腐蚀和逼迫而堕落毁灭的妇女形象,福楼拜描写爱玛与其说是描写一个失足的女性不如说是塑造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惨遭摧残的浪漫主义者。爱玛的矛盾、痛苦,她的梦想和追求,她所受到的欺骗、愚弄与背叛,都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然而,无论安娜还是艾玛她们都有着不幸的婚姻。安娜的丈夫卡列宁是个虚伪自负的人,在安娜看来“想得到功名,想升官,这就是他灵魂里所有的东西。”“至于高尚的理想,对文化,对宗教的爱好,这些都不过是为了升官的敲门砖罢了。”卡列宁的一切都让安娜讨厌至极。而艾玛和包法利夫人,同一个人因为不一样的称呼成为两种世界的人。作为艾玛,她是浪漫的,充满梦想的,渴望爱情的;作为包法利夫人,她必须谨守道德,必须忠诚,必须做贤妻良母。其实艾玛和包法利夫人就是一个矛盾体。另外,安娜和艾玛的性格都有一点浪漫色彩,具有西方文明的个性解放,爱情至上的特点。可是,最终导致她们悲剧性命运的都是所谓的“婚外恋。”

安娜人物形象 篇2

一、社会道德伦理观的抗争者

安娜生活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上都发生着剧变。旧的农奴制度正在日趋崩溃, 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新的社会思潮已经出现在俄罗斯的大地上, 同时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也随之变化:年轻人希望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这些新的观念和强大的封建专制势力相比是十分软弱的, 安娜是一个无宗教信仰的人, 她勇敢的和宗教势力对抗, 大胆的追求爱情, 无疑是对当时的社会的统治力量的挑战, 以至于遭到所有上流社会妇女的蔑视, 他们都视安娜为“病毒”, 靠近她会使自己患上“疾病”, 与安娜交往会玷污她们的高尚的名誉。而另一位伯爵夫人却因为协调好丈夫和多位情人的关系而受到贵妇人的吹捧和赞扬。由此可见, 这是一个虚伪混乱的社会, 上流社会的大部分的婚姻都是利益结合的产物, 爱情从未存在, 双方在生活中各自自由追寻自己的爱情, 但是他们聪明的选择不捅破这种关系, 从而维护他们在上流社交场合的地位, 所以他们相安无事。而安娜所追求的就不同, 她挑战了封建制度, 从而也受到了惩罚, 导致了她的悲剧命运。

在丁玲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也是像安娜一样不同寻常的女子。莎菲生活在五四运动时期, 是一个受过教育的知识女性, 是在现代先进的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当时提倡男女平等, 女性意识逐渐觉醒, 青年男女追求自由婚姻, 但是传统的道德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依然束缚着人们陈旧的思想, 莎菲的强烈的女性意识还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莎菲大胆的呼喊出女性的身体欲望, 在此之前, 女性在爱情婚姻中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莎菲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 发出自己的声音, 开始了自身意义的追寻和对完美爱情的追求。莎菲真正想要的是一个真正懂得她, 了解她的爱人, 而不想作为物被人拥有和利用。她知道苇弟爱他, 但是苇弟的爱不能激起她心底的波澜, 不能让她达到心灵上的满足, 她又不愿意伤害苇弟, 所以她选择忽略这种爱。然而凌吉士的出现, 一下子引起她的欢喜, 她毫不掩饰的表现自己的喜爱, 然而在与凌吉士的不断接触中, 她发现他们之间并不是平等且相互理解的爱, 不是她想要的那种灵与肉的真正契合的爱情, 她迷恋凌吉士英俊丰仪的外表, 而凌吉士被“燃烧的情欲”所左右, 她憎恶他沉迷金钱, 肉欲的卑劣的灵魂。因此, 莎菲战胜肉欲, 推开追求者, 保持了灵魂的清醒与人格的独立, 独自搭车南下。莎菲是摆脱旧家庭束缚的, 勇敢追求自由爱情痛快生活的新女性。同时莎菲也不是那种刚刚从被传统道德麻醉中苏醒过来的, 又与旧家庭藕断丝连的女性, 或者在社会重压下左顾右盼或者最终妥协, 她始终表现出对社会的鄙视和自我的孤高倔强。她这一切都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叛逆和挑战。

二、既爱又恨的矛盾者

安娜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她在感情与理智的矛盾中挣扎, 在主观追求与客观现实中徘徊, 在传统道德的新旧矛盾中斗争。然而, 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 憧憬维特式的爱情以及安娜身上残存的封建贵族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安娜身上最主要的矛盾。当安娜无法处理追求与沃伦斯基的爱情和对丈夫的卡列宁的愧疚的心理矛盾时, 她最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让他们心怀遗憾愧疚, 让自己永远地留在他们的心中。

安娜与沃伦斯基在莫斯科车站一见钟情, 互相被对方的美貌所吸引。在莫斯科的晚宴上他们更是跳了一整晚的舞, 安娜注意到他们之间这种不同寻常的情感已经影响到了基蒂和沃伦斯基, 而且将来也会影响到她的家庭, 所以她坚持第二天一大早就要离开莫斯科。此时她的理智战胜了情感。然而在沃伦斯基追回到圣彼得堡, 对安娜一直展开强烈的攻势时, 安娜禁不住爱情的诱惑, 沦陷在沃伦斯基柔情蜜语中。从此, 安娜就真正陷入了最大的矛盾漩涡中, 她开始失去上流社会的高尚的地位, 而沃伦斯基却可以自由地出入各种社交场合。当没有了沃伦斯基, 她每天只能被困在“斗室”中, 对儿子的思念, 对爱情的失望等等各种纷繁复杂感情向她袭来, 她控制不住的胡思乱想。她说过:“除了你之外, 我什么都没有了。”她把自己的一切都依附于沃伦斯基, 完全没了自我, 她的孤独没人能够理解, 她自己也解决不了这种困境, 所以她觉得唯有一死, 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一切矛盾都消失了, 她再也不用祈求任何人的原谅了, 让沃伦斯基去后悔吧!就像是在他们最后一次吵架后, 安娜对沃伦斯基说的“你会后悔的!”是沃伦斯基造成她的不幸, 她要用死亡让他铭记一生。

丁玲笔下的莎菲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 莎菲有主体选择的权利, 改变女性旧有的, 被动的客体位置, 发出女性自身欲望的声音, 但是同时莎菲又在旧的道德观下不断的自我怀疑, 使得这种认同方式出现内部危机。

《莎菲女士的日记》通过知识女性莎菲与苇弟、凌吉士两个青年男子的爱情纠葛, 揭示了“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 发出了“心灵上扶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的确, 莎菲一直处在矛盾中, 她信任善良忠厚的苇弟, 但讨厌他的平庸怯懦;她迷恋形貌俊丽的凌吉士, 但又厌恶他浅薄庸俗的灵魂。莎菲只是完全癫狂于一个男人的俊美的仪表上, 她并不可能爱上他, 她渴望得到肉体上的温存, 可是又痛恨这种快感。莎菲不服从于社会给予的固定价值规范, 而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来选择自己想要的情感, 但是对于苇弟她又怀有一种愧疚之情, 同时自责, 自己怎么会迷恋一个徒有皮囊的伪君子。她寻求的是一种对“情”的忠贞, 一种心心相印的爱的渴望, 而不是出自对“性”的需要。她强烈需要被人理解, “总愿意有那么一个人能了解得我清清楚楚的, 如若不懂得我。我要那些爱, 那些体贴做什么?”可是苇弟爱她却不理解她, 凌吉士只是逢场作戏, 亲戚朋友只能在生活上关心她, 却不能与她心灵想通。正因为她追求的是与灵魂想通的爱情, 她才能战胜肉欲的引诱, 踢开凌吉士。她也不屑做男人的附属品, 哪怕是忠实可靠的苇弟。莎菲宁可孤独一世也绝不将就一次, 在情感上, 她的要求极为严格、挑剔。这是一个在性爱上肯定女性“人”的地位的与价值的惊世骇俗形象。

三、理想爱情的追求者

安娜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当她无法平衡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时, 又发觉沃伦斯基不再爱她, 不顾一切追求的理想的爱情破灭了, 她无法承受这种巨大的痛苦, 觉得唯有死亡才能带走一切烦恼。

安娜父母早逝, 在姑母的包办下嫁给了大她二十岁的卡列宁, 这场婚姻是造成安娜悲剧的根源。卡列宁是一个头脑僵化, 思想保守, 虚伪成性并且没有活人感情的官僚机器。尽管这样, 在婚后八年, 安娜仍然努力去爱丈夫和儿子。但是和沃伦斯基的邂逅, 重新唤醒了她对生活、爱情的追求。她终于跨越了礼教的樊篱, 作为已婚的端庄高贵的妇女, 要跨出这一步, 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和决心, 虽然大家已经对上流社会的私通司空见惯。但安娜不被大家所接受的是, 她把这种暧昧不清关系的公开, 她不愿与那些虚伪淫荡的贵族妇女同流合污, 这激起了上流社交妇女对她的愤怒之情, 也使她的爱情之路更加颠簸。然而最让安娜无法接受的是卡列宁对她的报复, 既不同意与安娜离婚, 又阻止安娜与儿子相见。安娜为了爱情放弃了母爱, 可是此时爱情也成了镜花水月。

安娜的爱情悲剧不仅仅是她挑战了封建传统道德造成的,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脆弱的爱情成为安娜唯一的人生追求。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爱情是一见钟情, 他们都沉迷于对方的美貌中, 英俊潇洒年轻的沃伦斯基与沉闷没有感情的又老又丑的卡列宁形成鲜明的对比, 安娜终于沦陷在沃伦斯基的温柔圈里了。契科夫曾说过:“面貌的美丽当然也是爱情的一个因素, 但心灵与思想的美丽才是崇高爱情的基础。”这种爱情本来就不是坚不可摧, 而她又为了爱情抛夫弃子, 远离社交圈, 使爱情成为她生活的唯一。当沃伦斯基不能满足安娜所追求的那种纯粹的爱情时, 安娜的理想的爱情之梦即将破碎。梦醒了, 生活依旧那么糟糕, 安娜崩溃了。

封建包办婚姻的毒害, 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 都导致了她不顾一切追求的爱情的幻灭。安娜在爱情中失去了自我, 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 离开丈夫与情人, 她无法生活, 这也是她最终选择死亡的重要原因,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指出:娜拉走后的出路“不是堕落, 就是回来……还有一条, 就是饿死了”。而安娜选择了更快捷的方式——卧轨。

莎菲虽然也没有获得理想的爱情, 但是没有像安娜一样选择那么激烈的方式。莎菲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女性意识开始觉醒, 颠覆了传统的男权社会, 女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社会上与男人享受平等的权利。莎菲从小就离开家庭独自在外生活学习, 有很大的自由, 她不像安娜一样在一个封建的传统的贵族之家成长起来的少女, 深受传统礼教影响, 莎菲有很大的自由权利, 受五四影响, 在她身上存在着很强的女性意识, 女人完全可以靠自己生存, 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 婚姻也不再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可以决定的了, 女性也有了一票否决权。从而使莎菲有权利追求一份自己理想的爱情, 她勇敢地说出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当爱情来了, 她又开始矛盾了, 苇弟的知己之爱和凌吉士的情欲之爱都是她想要的, 但是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两种爱放在一个人身上。她渴望凌吉士的爱, 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的自尊又使她憎恶肉欲之爱。凌吉士的表现也让她一次次的失望, 除了神赋予的一副美型外, 与一般的庸俗大众别无二致。与其在这里每天的挣扎, 还不如离开忘却这里的一切。

莎菲作为一个单身女性, 在追求爱情的时候, 她的名誉并没有受到损害, 她的身边也一直有朋友陪伴她, 自始至终也没有被抛弃过, 这让她感到尚有一丝温暖, 当决心放弃爱情时, 没有心灰意冷, 走上绝路。而安娜在追求爱情时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抛夫弃子, 被朋友抛弃, 情人也逐渐厌倦她, 最后她真是一无所有。这也是他们结局的不同原因之一。

四、小结

安娜勇敢的挣脱了封建婚姻的枷锁, 却成为了不幸爱情的牺牲者。安娜的悲剧在于她是一位男权社会的没有独立的经济实力的女性, 她的反抗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所以当她放弃一切换来的爱情渐行渐远时, 她崩溃了。而莎菲对爱情失望时没有像安娜一样绝望, 是因为她具有新时代女性的独立意识, 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唯一, 她还能够为自己而活。这警示我们:作为女性, 人生追求一定要多元化, 爱情可以是生活的重要部分, 但不能成为唯一, 不然悲剧就有可能再次上演。

参考文献

[1][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著谢素台译《安娜卡列尼娜》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形象解读 篇3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 悲剧形象

一、社会悲剧

(一)上流社会的圈套

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俄国为背景,当时的俄国正处在历史变动时期,经过农奴制改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迅速形成,但沙皇统治仍占据优势,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整个俄国的社会形态处在新旧思想交替的大转型时期,正如作品卷首所言:“全都乱了套” 。虽然“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但是上流社会仍然左右着整个国家,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女主角安娜悲剧的核心就是她身处上流社会贵族阶层的环境之中。彼得堡的上流社会是一个整体,大圈子里套着小圈子,安娜出生于显赫的官宦世家,丈夫卡列宁是当时沙皇政府的高层官僚,情夫弗隆斯基在军官学校长大,是一位青年军官,他们把安娜紧紧地圈在复杂的矛盾框架之中,无论她怎样挣扎都跳不出悲剧的旋涡。

安娜的丈夫、帝俄的高层官僚卡列宁又是种种圈套中最致命的一环。卡列宁是一位“铁腕”政治家,但在妻子的婚外情面前,却是一块“软豆腐”。他看到安娜和情夫不成体统地坐在小桌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委婉地要妻子一同回家;当妻子与情夫热恋后回家也只是 “想与妻子谈谈”;更有甚者,当安娜明白地告诉卡列宁:“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正是卡列宁这种为保持自己上流社会体面地位的迂腐行为一步步将安娜送进悲剧的深渊。

(二)伦理道德的压迫

安娜是在家庭观念、伦理道德和社会舆论的压迫中逐步走进悲剧深渊的。上流社会的人们用虚伪的道德观和宗教伦理逼使安娜低头。当弗隆斯基和安娜的婚外情闹得满城风雨时,那些妒忌安娜的妇女们和上了年纪的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用道德的剑锋直指安娜的胸口。而安娜身上的婚姻绑架和道德桎梏又使她不能用行动反抗,不离婚就不能结婚,不结婚就只能以情妇身份与布隆斯基交往,这让布隆斯基无法忍受,最终矛盾爆发。

(三)包办婚姻与腐朽制度的毒害

安娜受到包办婚姻制度的毒害,少女时期就被包办嫁给了大自己二十岁的丈夫卡列宁,可以说是反动官僚与地方贵族互相勾结的一桩婚姻交易,毫无真爱可言。官僚极其卡列宁为人虚伪、刻板,一心追求政治地位,完全不懂爱情。安娜和他过了八年没有真爱的婚姻生活,使她饱受精神折磨,她说:“八年来他窒息了我的生命,窒息了我身上一切生气勃勃的东西,他从来没有想到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生生的女人。”这种形式婚姻促使安娜走向婚外情的道路,与风流倜傥的青年军官邂逅爱情,成为悲剧的源头。安娜所谓的“真爱”在社会制度的桎梏下是不现实的,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俄国社会虽有一股力量呼唤安娜解放天性、自由去爱;而另一股封建势力却又在对她的梦想无情扼杀,使她无奈成为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要求与封建残余势力尖锐冲突的牺牲品。

二、个性悲剧

从安娜自身原因来看,她的悲剧根源则是个人欲望与伦理道德的冲突。自从她与布隆斯基走到一起,她的内心就有三种矛盾纠结:

一是无法割舍的亲情。安娜爱布隆斯基,同样也爱自己的儿子,要她完完全全抛弃儿子跟随布隆斯基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当她想到儿子,想到他以后将怎样对待她这个抛弃父亲的母亲时,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害怕,简直无法认真思考,只能像一般女人那样用虚伪的判断和语言来安慰自己,好让一切都保持原状,并忘记儿子将会怎样对待她这个可怕的问题”。安娜对儿子难以割舍的亲情时刻在她心中涌现,对她进行鞭笞,使她的良心不得安宁。

二是爱情回报的恐慌心理。安娜对布隆斯基的爱是深不见底的,她把自己的生命都给了他,她渴望在布隆斯基身上得到爱情的回报。然而她越迫切,却离爱越远。直到与布隆斯基的爱出现裂痕。并不是布隆斯基真的不爱她了,而是她爱得太理想,现实的骨感使她对爱的期望急转直下,直至成为爱的牺牲品。

三是自我道德良知的愧疚。人对待事情的态度,既受公共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又受自我内心良知的审判。安娜的红杏出墙,如果不去公开,按照当时的社会公德来讲,并不能算作不可饶恕的错误。但婚外感情不能追求合法化,是当时上流社会共同达成的一种默契,只要不公开,就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一旦公开,那就是违反了规则,打破了默契,公然与社会公德为敌,这就是托尔斯泰厌恶上流社会假面的原因之一。但安娜不愿做两副脸面生活的女人,她希望与情人公开、合法的结为夫妻。这必然违反了当时上流社会的游戏规则,必然为世人所不容。

安娜的悲剧是在社会和其自身双重矛盾冲突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必然结果。虽然安娜的反叛以失败告终,但她对旧制度的勇敢反叛和对真爱不屈不挠的追求,至今仍感染着无数渴望真爱的心灵。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安娜人物形象 篇4

[学号:]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摘要:

《玩偶之家》的娜拉一直以来是妇女觉醒与解放的代名词,列夫·托尔斯泰笔下《安娜·卡列尼娜》的安娜在一定意义上呈现了一个出走后的娜拉。

文章侧重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剖析当时的社会制度与人性善恶,进而结合其他文学文本中的女性形象探寻妇女解放的根本路径,阐明对觉醒的女性而言,自由不在于走或留,而在于是否有独立人格。

关键词:出走;形象;社会阶级;独立人格;觉醒 ;形象分析

1“我是个人,我要生活,我要爱情!”

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主人公安娜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7岁时,姑母做主把她嫁给了大她20岁的省长卡列宁。这时的安娜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情,只是尽着别人告诉她的应尽的妻子职责,维持着夫妻名分。表面上看这个家庭是彼得堡上流社会的楷模,实际上卡列宁压抑着她身上一切有生气的东西。安娜履行了教育儿子、爱护丈夫、参加必要的家庭社交的义务,但是从来没有享受过一个妻子应该得到的爱与温馨。在这个表面上高贵体面的家庭里,安娜长期忍受着无爱的苦痛和精神上的压抑。在这种无爱婚姻中,女性只是以男人的物件身份生存于世,不具有和男性一样的自由、平等。

不甘心永远被这种无爱婚姻束缚的安娜,走出了家庭,也与此同时她舍弃了自己的家庭、自己在上流社会的地位、自己的人格尊严。然而,与安娜毫无保留地付出不同的是,渥伦斯基对待安娜的态度却没有那么坚决。他对安娜是有所保留的,他可以忍受与社会一时的对立,但为了自身的利益绝对不可能维持长久。因而,当上流社会让他在地位和安娜之间选择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的名誉。安娜搏尽人生所有换来的爱情竟成了取她性命的“刽子手”。她企图用生命的代价来惩罚渥伦斯基,但实际上,她惩罚的只有她自己。

安娜是一个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贵族妇女形象,她的悲剧是她的性格和社会环境产生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在作者的最初构思中,安娜是一个堕落的女人。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改变了这种构思,赋予了安娜许多令人同情的和美的因素。安娜还

是少女的时候,由姑母做主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伪善自私,过于理性化而生命意识匮乏。他的主要兴趣在官场,是一架“官僚机器”。相反,安娜真诚、善良、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她与这样的丈夫生活在一起,不知爱情为何物,这种生活窒息了她的生命活力。在和渥伦斯基邂逅之后,她那沉睡的爱的激情和生命意识被唤醒了。此后,她身上总流露出一种纯真的、发自内心的对真正生命的热切向往之情。

安娜最初的内心冲突,来自于她对生活的狂热渴望,来自于她对人与人之间纯真的关系的追求,来自于她对周围人当中比比皆是的谎言和伪善的厌恶。她的不同凡响,首先在于她不屈从于她认为不合理的环境,勇敢地追求和保卫所向往的幸福生活。对渥伦斯基的爱激起了她对真正有价值的生活的强烈渴望,那埋藏在心底的被压抑的东西驱动着她。她不愿意再克制自己,不愿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身上那个活生生的人压下去。

2“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娜拉是个觉醒中的资产阶级妇女的形象。她出身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是她父亲的玩偶,结婚以后又是她丈夫的玩偶。她热爱生活,她热爱她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为了他们的幸福,她不惜牺牲自己。她为了偿还给丈夫治病的债务而又不让丈夫发觉,费尽心机节省家用,甚至夜晚偷偷领些抄写工作来干。她同情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她相信海尔茂所说的为了爱她会毫不踌躇地牺牲自己的生命的诺言。可是,事实最终使她醒悟过来,海尔茂原来是一个极端自私和虚伪的人,她幻想出现的所谓奇迹并没有出现。当海尔茂用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责任来约束她时,她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我还有别的同样的责任”,那就是“我对自己的责任”。“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玩偶之家》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和家庭关系上的假象,揭露了在“幸福”、“美满”等表面现象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本质,并提出了妇女解放这样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它是一篇抨击资产阶级男权中心思想的控诉书,是一篇妇女解放的宣言书。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通过层层剥笋的手法展开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心理,展示人物性格。第一幕开始时,娜拉给观众的印象是个美丽、活泼、无忧无虑的家庭主妇。她对女友林丹太太谈到她为拯救丈夫而自我牺牲的往事,使观众立即感到娜拉是个善良而坚强的女性,为了丈夫和家庭不惜忍辱负重,甚至准备牺牲自己的名誉。随着同海尔茂、柯洛克斯泰的谈话,娜拉的性格和思想层层揭示出来,一个头脑清醒、渴望独立自由、愿为真理而奋斗的高尚的女性形象活生生地站立在观众面前。剧中的次要人物林丹太太同娜拉一样高尚。她自食其力,富有牺牲精神。为了维护生病的母亲和

年幼的弟弟的生活,她嫁给了一个有钱但她不喜欢的男人。丈夫死后,她开小铺,办小学,为母亲养老送终,抚养几个弟弟自立,最后剩下她孤单一人仍在为寻找工作到处奔波。易卜生笔下的这两位妇女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充分显示出易卜生对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

娜拉走出家庭,她说:“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1879年《玩偶之家》首演之后,娜拉离家出走的摔门声惊动了整个欧洲,“娜拉走后怎样?她将怎样生活下去?是堕落还是回来?有没有其他解决途径?如此之类的问题不一而足”。后来也惊醒了“五四”之后积极探索的中国知识分子,由此成为世界妇女解放的宣言书。女性要摆脱生活中固定地发挥妻子、母亲的社交功能,要能够说出自己的意愿,走到社会中,积极争取自己的尊严,而不是男人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玩偶。女性不再是爱情生活的奴仆,而应该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正如舒婷《致橡树》中所说:“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娜拉的出走不是为了寻找爱情,而是要寻找作为一个女人的独立性。她告诉人们,妇女的人格高于妇女所珍惜的爱情。她所否定的已经不是建立在浮华上面的无爱家庭,而是对传统的夫权思想的否定。

3娜拉与安娜对比

娜拉和安娜有相同,也有不同。同样是在一个令人窒息的社会,同样是在婚姻家庭中扮演妻子的角色,同样是反叛社会对于女性从属地位的传统观念。

3.1身份、地位

娜拉和安娜两人在作品中都是以一个婚姻家庭中的妻子形象出现的,她们都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过着中产阶级稳定优裕的生活,也具备做母亲和妻子的幸福。

娜拉是一个好母亲,她可以和她的孩子们疯玩,而不顾及到一个母亲的严肃性。在送走了林丹太太后,孩子们回来了,娜拉就和自己的孩子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还居然可以躲在桌子底下。在圣诞节前夜出去买东西,买的全是孩子们的礼物,还有佣人们的礼物,给她自己什么都没买,唯一的就是那包偷着买的杏仁饼干。

安娜也很爱自己的孩子。在她得不到丈夫的爱的情况下,安娜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儿子谢辽沙的身上,儿子曾经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她全身心地爱着谢辽沙,甚至连离开他一刻都不行。安娜和别的夫人一路同车,各自说着自己的儿子.象每个母亲一样,安娜

为自己的儿子自豪.她发自内心地爱着谢辽沙,儿子也很爱她。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那时安娜已经离开了卡列宁及她曾经的家,可她仍没忘记儿子的生日,毅然地偷偷地回家看望儿子,可见安娜是很爱自己的儿子。

3.2爱情

两个作品中都围绕了“爱情”一词展开了丰富、详细的描写,分别写了娜拉、安娜的感情生活,描写了她们的爱。

不同的是,两人的爱情本质不一样。

娜拉是热烈而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丈夫海尔茂。为替丈夫治病,她曾冒名借债,又熬夜抄写文件,挣钱、省钱,偷偷还债,甚至不惜受人威胁,也要将丈夫的病治好。可这一切并没有感动丈夫,在明白自己不过是丈夫的“泥娃娃”,从未有过独立的人格之后,对保护这家庭关系的资产阶级法律、道德、宗教,提出了严重怀疑和激烈批判,娜拉最终毅然地离开了这个“玩偶之家”。

而安娜·卡列尼娜,她的爱不是对丈夫的,她与丈夫之间没有爱情,有的只是亲情。在与渥伦斯基邂逅之后,安娜沉睡心底的爱的意识才被唤醒,对于真正有价值的生活,她开始勇敢追求,寻求那种从未有过的爱情,于是和家庭、和丈夫决裂。但她错误的一点是,她以为可以给她带来新生活的是渥伦斯基,是爱情,其实不是,只是将自己陷入了另一场悲剧。最终,处在痛苦中的她只能以死来作为唯一解脱。

结论:

娜拉、安娜这两个女性都是资产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可是她们都没有找到真正可以支撑自己的东西,也就没有找到自己命运的出口。在她们各自所处的时代,她们也不可能找到这个出口。这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有关。娜拉与安娜在当时社会里,用现在的话说都是家庭主妇,她们不可能像现在的女性一样自己工作赚钱养活自己,她们只能在经济上依附于某一个男人,无论这个男人是谁,都注定了其从属地位,注定了独立人格的难以保全。对于娜拉来说,她离开海尔茂,在那个时代,她只能选择回来继续依附,或者依附他人,也就是堕落。而安娜,不管是她丈夫还是渥伦斯基,不管她所依附的人是不是爱她的还是她爱的,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

在于,她无法寻找到自己的独立人格,这一场悲剧是注定了的。对于女性来说,必须要找到除了爱情之外可以支撑自己独立站立在地面上的东西,才能找到自我。

参考文献:

[1] 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2] 陈小波.五四文学中觉醒后的“娜拉”意象[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6(3).[3] 易卜生.玩偶之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4] 路德维希•帕萨尔格.易卜生传.北京:北京译文出版社.1882.[5] 钟翔.郭沫若对易卜生的接受——重读娜拉的答案[M].武汉:外国文学研究.1998.[6] 梅启波.易卜生戏剧在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传播——从“娜拉事件”谈起

[M].武汉: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7] 舒婷.诗刊[M].上海:上海出版社.1979.[8]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M].北京:文艺会刊.1924.恩

[9] 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J].东京:天义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08(25).[10] 叶松青.国现代作家笔下的“娜拉”形象论[J].福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

科学版).2006(68).[11] 崔玲.黑暗王国的新女性[J].安徽:皖西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6).[12] 张华新.从原型批评安娜与娜拉[J].延安:延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

(30).[13] 李林.对安娜形象的在思考[J].西安:西安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人物形象教案 篇5

高惠敏 学习要点

1、了解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

2、如何鉴赏诗中人物形象

3、掌握解答人物形象鉴赏答题规范模式 教学重难点

体察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和答题组织规范。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指导,共同总结

教 学 过 程

一、考点解读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鉴赏评价”部分有两条: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能力层级为【命题特点】

1、诗歌绝大多数选自唐宋诗词,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考查的形式是选择题和主观题。

2、历年高考诗歌均是近体诗,且大多数是短小精悍的绝句,没有一年选古体诗或其他形式的诗歌,其内容多半是不带典故的借景抒情诗,或相思、或怀古、或闲适。

3、选材力避两点:家喻户晓的作品不选,以免猜题押题艰涩冷僻者也不予考虑。

4、鉴赏的诗歌均选自课外。故阅读相当数量的古典诗歌是做好鉴赏题目的前提。学习内容

一、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最大特征是抒情性和形象性。诗歌有直接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间接抒情通过诗歌中的人事物景抒情,而这些便是诗歌的形象。所以说诗歌形象是情感的载体。那么准确的把握形象,分析形象是理解诗歌主题思想的关键,也就成了鉴赏诗歌一把钥匙。

形象也叫艺术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以下三种:

1人物形象。①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回顾课本: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

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3.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二、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一)鉴赏人物形象要注意: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2.、抓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以及侧面描写,抓住描绘人物言行情态的关键词,比如动词、形容词,揣摩作者的心理。关注反应感情的词语(情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注意环境或场景(时间、天气、地点、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起到的作用。关注典型意象的代表意义,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物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二)常见提问模式:对这首诗中的某某形象做简要分析 解题步骤:形象————特征————意义(情感)例1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案示例: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形象特征)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形象意义)例2 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解析:先分析诗人形象的总体特征,可通过诗歌中的具体描写对此进行分析。从“只知”“逐胜”“忘寒”“最爱”几个词可以看出,诗人因爱美景而不觉寒冷,表现出对东山雪景的异常喜爱。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悦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东山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例3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悠然闲适的生活的喜爱。

(三)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围城》的人物形象 篇6

一部成功的小说,所塑造的典型的人物形象至关重要。《围城》中的典型的人物形象有很多,方鸿渐无疑是作者塑造的诸多人物形象中最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对于方鸿渐的看法和评价,《围城》的研究者们看法不一,有人说方鸿渐是作者的一种自嘲和讽刺,是“一个中国式的‘多余人’”1 ;有人说作者很同情方鸿渐,他是“一个处于中国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带有浓厚‘过渡’色彩的知识分子典型”2,是“一个连牢骚也懒得发的玩世不恭的怠惰者”3。可以说这些观点都是研究者经过多方论证得出的结论,有相当的水平,基本上能把握作者的艺术创作的实质。但是,用“多余人”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方鸿渐这一钱钟书笔下中国知识分子缩影的形象,个人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方鸿渐走不出围城,虽然有其自身的原因,如他的不上进,玩世不恭,怯懦,但究其根本,造成他悲剧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他的个人因素,作者在小说中没有放弃对方鸿渐陷入“围城”之后却依然进行的奋力挣扎的描写,对于他在人生的“围城”中被围困被折磨的痛苦心境,作者也给予了相当关照。毕竟他仍在做各种各样努力才挣脱“围城”的束缚,而不是一味的逆来顺受。我认为,就作品中的基调而言方鸿渐还不完全是作者“嘲讽的对象”,对于他同情多于讽刺,而不是一味的讽刺。

而用是个“带有浓厚过渡色彩的知识分子典型”的说法来概括方鸿渐,显然不是评判这一艺术形象的准确标准。作家一般都会在文学 123 刘正平:((<围城>的深层文化意蕴》。《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3月

刘江:《钱钟书的惰民视点和<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河池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2月第2版;由于引用较多,文中以下引文不注明出处者均出自该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中倾注自己社会对人生的认知,那么阅读者想要准确地解读作品的主题,主要人物形象的把握无疑成为关键,而对人物形象的定位要始终忠实于小说的文本本身,而不能是先入为主式地在作品中寻找证据来一一对证。研究小说中的人物贯穿全篇的基本活动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就让我们随着方鸿渐的经历走入《围城》的世界吧。

1.生活上的抑郁

方鸿渐出生江南,家道尚可,按照旧时的习俗,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个没有见面的妻子——只可惜的是所谓的未婚妻的英年早逝。与周淑英的婚约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父母之命”,他对这位未婚妻的了解仅限于一张半身照相。但是这位还未曾谋面的妻子有个厚道的爹,居然出资赞助方鸿渐留洋,而这四年留学生涯,方鸿渐四处游历,换了三所大学,快要毕业时迫于压力购买“克莱登”大学的假博士文凭。怀着满腹忐忑仓促回国。《围城》里的故事自此开始,一幕幕情感、事业、家庭悲剧即将上演,方鸿渐在人生的博弈场上昏招不断,事事都以失败告终,甚至在有些方面是痛苦不堪的惨败。首先是在情场上,回国油轮上和鲍小姐的上演了一场荒唐的“露水情”,鲍小姐无非是把方鸿渐作为漫长航程中给自己消遣解闷和发泄性欲的对象。如方鸿渐读叔本华的书籍后的感慨:“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是生殖冲动。”后来他疯狂的爱上了唐晓芙并展开追求,终不能得,悲剧的是他所不齿的苏文纨却对她死缠烂打。最终被精明能干的孙嘉柔收服,其实还是自己在爱情事业失利之后的情感寄托,实乃权宜之计,注定也是会以悲剧收场。文本中如此解释:“昨天给情人甩了,今天给丈人撵了,失恋继以失业。”在情感的世界里败走麦城,我们再看他的事业,方鸿渐原本想要放手施展自己的才华,所以热心前往三闾大学任教,可惜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殊不知去三闾大学任教的经历又是他人生另外一个梦魇的开端。在他的周围是一群“无毛两足动物”,虚伪阴险、奸诈刁滑、老谋深算,善良纯真的方鸿渐不是他们的对手,成不了高校长需要的“螺丝钉”,失败已有伏笔。

我们说方鸿渐的情感生活说穿了就是在几个女人围着的城里打转转。第一个出现的就是上文提到的成就了方鸿渐出国经历的周淑英,原本他对这样旧式的婚约也并不在意,后来在上大学之后看到了同学们的自由恋爱,恍然大悟,深觉此事不妥并有反抗之举,即写信后加想要退婚,无奈胳膊拗不过大腿,在父亲一顿臭骂中不了了之。他的这种反抗和叛逆在强大的世俗观念和父权威严面前不堪一击,小小的挣扎一下马上就范,逆来顺受的准备回国后迎娶没有见过面的新娘。但事事难料,正在其抛开杂念,一心皈依我佛之时,却另生事端——可怜的未婚妻意外猝死。这个女人的短命仿佛成为了方鸿渐思想萌芽的动力,他开始蠢蠢欲动,开始蓄势待发,轻而易举的摆脱了婚姻的枷锁,如释重负的他如“犯人蒙赦的快活”,意气风发的他还在“准丈人”面前略施小计便得到意外收获,得到丈人的资助而出国留学。并且可以毫不掩饰的萌发自己的花花公子本色。遇到鲍小姐,是方鸿渐第一个真正触及情感的事件,可惜这次只是一次肉欲的满足。在烦闷而漫长的旅途中,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气候中,成就了方在旅途中寻找消遣伴侣的想法,同样,方也只是鲍小姐的一个乐子。而且可以明显看出聪明的鲍小姐玩弄方鸿渐的成分更多些。自己和一位水性杨花的女子成就了一对露水夫妻可能对方鸿渐来说本身来说也是无法接受和不齿的。

苏文纨的出现对方鸿渐及后面情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苏文纨真的爱方鸿渐吗?值得我们仔细推敲,先看她对方产生好感的原因:“她对方鸿渐的家世略有所知,见他人不讨厌,似乎钱也充足,颇有意利用这航行期间给他一个亲近的机会。”不讨厌就代表可以相爱,这逻辑性似乎不强;再有方的家世非常一般,至少是比不上赵辛楣的;还有他的文凭是买来的对于苏文纨也不是个秘密,而苏的文凭则货真价实。所以苏小姐对方鸿渐多半只是一种占有欲,因为方的骨子里透漏着一些傲气,这让苏文纨很是感兴趣,觉得让这样一个有点个性的小伙臣服于自己的脚下是件挺刺激和骄傲的事。作者已经明示:“苏小姐理想中的自己是艳如桃李,冷如冰霜,让方鸿渐卑顺地仰慕而后屈服地求爱”。苏文纨在小说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苏小姐是当时政务院参事苏鸿业的女儿,并且是留洋博士。苏小姐“有头脑,有身份,态度相貌算得上大家闺秀”。但是,在方鸿渐眼里,苏小姐只是最理想的女朋友,绝非倾心相爱的对象,他觉得他们俩“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

他们原本是大学同学,可是“那时候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眼睛里未必有方鸿渐这小子。” 直至留学回国时,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感觉到自己的爱情像锁在箱子里过了一两年忽然都不时髦了的花时装,有些自怅自悔。”在船上,苏小姐理想的自己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让方鸿渐卑逊地仰慕而后屈服的求爱。然而同船归国却使他们舒适了起来,并给他们感情的发展创作了必要条件。而今,深为女博士,反觉得崇高的孤傲,没人敢攀上来,颇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方鸿渐回国后第一次去看望苏文纨时,“明知也许从此多事,可是实在生活得无聊,现成的女朋友太缺乏了!好比睡不着的人顾不得安眠药片的害处,先要图眼前的舒服。

苏文纨对方鸿渐是“落花有意”,方鸿渐对苏文纨却是“流水无情”。“苏小姐只等他正式求爱,心里怪他太浮太慢。他只等机会向她声明不爱她,恨自己心肠太软,没有快刀斩乱丝的勇气。” 方鸿渐面对苏小姐的情感攻势,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他知道苏小姐的效劳是不好随便领情的;她每钉一个纽扣或补一个洞,自己良心上就增一份向她求婚的责任。”但他要抵抗苏小姐的魅力的决心,“像出水的鱼,头尾在地上拍动,可是挣扎不起,终于做了‘道义上那个的懦夫’”。

苏文纨虽然爱着方鸿渐,也在等方鸿渐的求爱,可她却“犹抱琵琶半遮面”,总是半推半就,只敢躲在洋文里叫方鸿渐吻她。方鸿渐优柔寡断,也不能直截了当地拒绝她的爱,他也只能在电话里用洋文委婉地拒绝她。

方鸿渐在夜色下吻了苏小姐,悔得一夜没有睡好,第二天一早就让专差送去那封“分手”的信,不料苏小姐却以为是求婚信,要他在电话里跟她说信的内容,方鸿渐无奈,只好告诉她自己另有一个人。苏文纨爱方鸿渐而方鸿渐不爱苏文纨的爱情也就正式结束了。

唐晓芙是方鸿渐想要突破围城而追寻的一个遥远的梦境,可惜只是镜花水月。钱钟书也把她形容得如同神仙姐姐一般,是《围城》里唯一没有出现贬义词来描绘的女性人物。“唐晓芙,是一个二十左右的娇小女孩,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涡。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觉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用。总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的那桩希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既然是梦境,那么她的出现总是那么短暂,而且还不绚丽。可以说方鸿渐是真正的爱上了这位女子,在她的面前方鸿渐仿佛如沐春风,表现得异常活跃,总是能够滔滔不绝,活力四射,为的就是能在心仪的女孩面前博得好感甚至青睐。方鸿渐巧妙的利用和苏文纨谈恋爱的借口,成功的走近了唐晓芙,两人席间的谈笑风生,两人书信中的卿卿我我预示着他们正在朝恋人的美好的前景大步前进,当然如果没有苏文纨恶意的从中作梗,方鸿渐也许会虏获芳心;如果没有那次通话时的误会,也许他们将冰释前嫌。即使两人分开了方鸿渐依旧是恋恋不舍,在他去三闾大学的途中,赵辛楣无意提到唐小姐,使他感到“心像和心里的痛宰赛跑,要跑得快,不让这痛赶上”,他那晚的睡眠“像唐小姐一样不可追求。”可见其感情真挚和痴迷的程度。可惜方鸿渐如此真诚的感情付出,换来的也只是一场爱情悲剧。

在正确的时间出现的正版方夫人孙嘉柔在《围城》里成为了作者描绘最多的人物,作者用第八和第九章叙述了她和方鸿渐悲剧的婚姻生活。起初对孙嘉柔方鸿渐并没有太多的印象,觉得就是个天真幼稚的小姑娘。但是通过接触方鸿渐却明显地感受到她身上所具有的那种纯洁、成熟、美丽、柔弱的美。比如她听方鸿渐讲留学时奇闻逸事的笑话,只问一句“方先生在哄我,赵叔叔,是不是?”天真幼稚之态尽显;带他过藤条扎的长桥又是那么沉着冷静;小旅馆微弱的灯光下,浅睡妩媚动人;而路途环境的恶劣,学生课堂上的的恶作剧,以及所谓学校同事的闲话和匿名信,都更使方鸿渐产生隐隐的怜惜之情:一个刚走上社会脸皮嫩得很的女孩子,要承受这么大的辛苦确实不容易,做叔叔的更该多替她多着想。正是在这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方鸿渐出于佩服、感动、同情、保护的目的,毅然选择了孙小姐。两人在共同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的事后,积累了深厚的感情,当属患难之交,共同携手走到一起,婚姻美满本应是在情理之中的,然而结婚以后的现实使方鸿渐当初“不懊悔”的誓言变得苍白无力,只希望能冲出这座婚姻的城堡。

方鸿渐在生活中的被动、无奈,显示出自身的懦弱。其实他的这种懦弱在他上大学时就表现出来了。他“看人家一对对谈情说爱,好不眼红”,壮着胆写信到家里对包办的婚姻“要求解约”。信中写道:“每揽镜自照,神寒形削,清痕非寿者相。窃恐我躬不阅,周女士或将贻误终身。尚望大人垂体下情,善为解铃,毋小不忍而成终天之寸民。”

他父亲来信骂他“汝非妇人女子,何须置镜”,并以“停止寄款,’,命他“休学回家”与弟弟同时结婚时,方鸿渐“吓矮了半截”,忙写回信解释:“镜子是同室学生的”,“这几天吃美国鱼肝油丸,德国维他命片,身体精神好转,脸也丰满了起来”。从此,方鸿渐死心塌地再也不敢妄想。

方鸿渐是个很爱面子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也是处处照顾别人的脸面,这种强烈的虚荣带给他的只是缺乏奋斗的勇气,他的生活道路也因此又平添了几分坎坷。如他本不爱苏文纵,但面对苏小姐的炙热追求,却不忍心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害怕苏文纨面子上抹不过去。最后只得用法语表白后,方鸿渐“突然转念,苏小姐也许会失恋自杀,慌得什么都吃不进。忙赶回银行,写信求她原谅,请她珍重,把自己作践得一文不值,哀恳她不要留恋”。这种尴尬让人忍俊不禁。在去三闾大学的途上,方鸿渐对李梅亭的狠琐、自私看得真真切切,十分不屑,但当他发现李梅亭背着饿肚子的大家偷买山薯吃时,又“不好意思撞破他”,自己反“忙向小巷里躲了”。这样的一种懦弱实在让人气愤。在结婚后,方鸿渐本来可以去柔嘉的姑母处谋职,但他顾忌的是别人说他靠老婆,吃软饭,因此对柔嘉的建议坚辞不受。属于典型的死爱面子活受罪。

方鸿渐的这种当时的社会中无法立足,在人际交往中处处受制是由他自身的懦弱、虚荣和对生活的无奈接受态度所决定的。应当说,这样的一个在生活中完全失败的知识分子代表的形象,在中国现代小说塑造的人物群像中,不能说绝无仅有,但绝对算得上人物刻画非常独到的一位。正如人们提起鲁迅就会想到阿Q一样,提起钱钟书,我们也会马上想到《围城》中的方鸿渐。塑造这样一个处处失败的知识分子形象,是《围城》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大贡献,也是《围城》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2.性格上的悲哀

有的研究者认为方鸿渐不学无术,根据是小说中的一段话: 方鸿渐到了欧洲,既不钞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国文献,更不学蒙古文、西藏文或梵文。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

殊不知,方鸿渐在国内取得的是文学学士学位,学中国文学的人出国留学本身是多么的滑稽荒唐的事。他出洋留学只是因为丈人对死去女儿的怀念之情和对他将来发达要知恩图报的如意算盘上,并不是国外有更先进的国学教育,更不要说什么蒙古文、西藏文和梵文对于研习中国文学有多大的裨益了。“兴趣颇广”充分说明方鸿渐并不是拘泥于学科的局限的书呆子,他的涉猎比较广泛;而在“随便听几门功课”的情况下“心得全无”,不过是学习过程中必经的蒙昧阶段地方正常现象。这一点,小说在后面方鸿渐点评苏小姐的诗时就交待,他在留学上课时是“有闻必录”的,学习并不懒散。以后的情节更能够证实方鸿渐并不是不学无术之才。

方鸿渐到张买办家相亲,看到张太太信佛,“暗想:享受了最新的西洋科学设备,而竟抱这种信仰,坐在热水管烘暖的空堂里念佛,可见‘西学为用,中学为体’,并非难事。”显然,受到西方文明熏染的方鸿渐一眼就看穿了买办阶级的思想空虚和浅薄,更对复古的“中体西用”之说不抱任何好感并加以讽刺,体现了方鸿渐深厚的现代思想和敏锐的观察力。面对自拥家中有权有势而妄自菲薄的董斜川还在迷恋落伍的封建文学流派“同光体”,方鸿渐“只奇怪这样一个少年洋派的人,何以口气活像遗少。”也并没有如他人一般对董斜川的出口成章随声附和,附庸风雅,这说明了方鸿渐对西洋文化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在中西文化比较中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所以看到这些个不中不西的表演,只得报以冷嘲热讽了。至于他的文学修养,光从看到苏文纨的得意诗作,一眼就拆穿这不过是从德国十五六世纪的民歌中偷来的一点就可以显露出它的博学。当然在评价曹元朗的《拼盘娇伴》是“不知所云”,并且称其实“到处挂着牛津剑桥的幌子”“仗势欺人”,是“有恃无恐的不通,不通得来头大”这一点也可以佐证。多才的他为学识幼稚的唐小姐解释:“现在的留学跟前清的科举功名一样”,“从前人不中进士,随你官做得多大,总抱着终身遗憾。留了学也可以解脱这种自卑心理,并非高深学问。”这一系列表现都说明方鸿渐看重的是真才实学,而并非什么文凭。这也和他回国前为了敷衍父亲和丈人买假博士文凭一事形成了呼应:方鸿渐如果想沽名钓誉,满可以买一张正规学校的文凭(文中已有交代),而不会选择那个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并且,方鸿渐是在无意中知道这个所谓的“克莱登”,并抱着戏耍那个爱尔兰人的态度进行的这场交易,可见,方鸿渐并非是处心积虑地要拿到这件“遮羞布”,既无遮羞的必要,那肯定是有一定的真才实学的。在三闾大学,有才学的方鸿渐却不能胜任教学工作,对他来说是个极大的冤屈——他学有所长且准备去执教的比较文化史和中国文学史,但学校偏偏叫他教伦理学,而他“对伦理学宿乏研究,手边又没有参考,虽然努力准备,并不感觉兴趣”。在这种严重的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下,教学效果显然不会很理想。只要他有机会“大胆老脸,低头小心教起英文来”,情形马上改变,能“当着学生驳刘东方讲书的错误”。这些都可见方鸿渐的英文底子不薄,他是有能力凭真才实学胜任三闾大学的教学工作的。知识分子的正直在方鸿渐身上也有着集中的体现。还是从方鸿渐的假博士文凭谈起——他为了给父亲和丈人一个交代,自己早己打定了主意:“反正自己将来找事时,履历上决不开这个学位。”并且一直恪守这条原则。在三闾大学,他也从未想过用假文凭来换取教授的职位——因为面对一帮不学无术、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的“伪道学”,方鸿渐选择的不是同流合污,而是避而远之,幻想凭真才实学争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但是显然他的想法太正直,在这个乌烟瘴气的学校环境里,方鸿渐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行为方式只能是继续鼓励自己——自绝于他人,他理想中的事业状态也不过是空中楼阁,这也成为了他再次深陷围城的重要原因。另外,从方鸿渐的言论中,时常透露出他对时政的不满的评论,尤其是对国民党“党化”教育和专制政策的有着清醒认识,表现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最起码的良知和操守。尽管方鸿渐没有抗争的勇气,他所谓的的正直也不过只是洁身自好,避而远之,但这毕竟维护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正气。

在当时的中国,这样一个有真才实学又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不仅无法飞黄腾达,就连学以致用就变成空谈,最后反而沦落成了一个生活的失败者,难道就没有社会的因素和时代的因素吗?显然,方鸿渐在事业上的失败,特别是在三闾大学的失败,和当时整个社会的乌烟瘴气的氛围以及受其影响的的教育界有着直接关系的。

且看方鸿渐在三闾大学的经历:方鸿渐初到学校,听闻学校内帮派林立,有“粤派”、“少壮派”、“留日派”、“汪派”、“从龙派”之分,而这个学校尚属草创,教师只有几十人,学生也只有一百多人。方鸿渐既然哪一派都不是,自然成为他们拉拢和吸收的对象,在一次次拆台暗斗中,最后都是软弱又无靠山的方鸿渐成为了牺牲品。在对方鸿渐数次施威没有成效之后,校长高松年充分利用他的用人之道来试图招安——“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那时候它足否吃得到这串萝卜,得看驴夫的高兴。一切机关里,上司驾驭下属,全用这种技巧;譬如高松年就允许鸿渐到下学年升他为教授。”

但方鸿渐已经看透了他的这些伎俩,也看透了这个学校,准备离开。这是他吃尽苦头,倍受排挤的结果,虽说是无奈之举,也还体现了不愿同流合污的气节。殊不知高松年在创办学校时就已经对此轻车熟路了。这次奉命筹备学校,地方偏僻,又无名气,许多人害怕请不到名教授,他却自有一番高论—“学校也是个机关,机关当然需要科学管理,在健全的机关里,决没有特殊人物,只有安分受支配的一个个分子”。所以不必请那些有架子、有脾气的名教授,而要网罗一批“没有名望的人来,他们要借学校的光,他们要靠学校才有地位,而学校并非非有他们不可,这种人才真能跟学校合为一体,真肯出力为公家做事”。深谙为官之道的高松年把这种机关作风全盘搬到了学校,其用意在于维持他在学校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利—这些没有名望的老师要沾他高松年的光,要靠高松年才有地位,但是高松年自己并非非有他们不可,对这些人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些人才真能跟高松年合为一体,真肯出力为高松年做事。在三闾大学,高松年的“办学宗旨”是高松年就是学校,学校就是高松年,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就是在这种宗旨下,教学能力和学识水平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搞人际关系却是至关重要的,不擅人际关系又无后台的方鸿渐只能碰得头破血流而落荒而逃了。

方鸿渐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时代的悲剧,当然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这一个”的性格的悲剧。方鸿渐之所以处处被“围”,除了社会等原因之外,与他那气量狭小和懦弱的性格也是不无关系的。他到张家相亲时被邀请打牌并赢了钱,竟小器得提醒别人别忘了给钱。难怪张太太说:“这姓方的不合适,气量太小,把钱看得太重,给我一试就露出本相。”方鸿渐上大学期间的青春幻想和被父亲信中的责骂就退缩的思想状态则明显地表现出其懦弱的性格。

在人生的“围城”中,方鸿渐的挣扎多表现在疲于应付,逢场作戏。很长经历的举动甚至令人生厌,感到他的虚伪和无聊。他花了三十块美金买了个假博士文凭是为了应付父亲和岳丈的虚荣心。小官吏王尔恺把苏文纨的一首诗题在折扇上,方鸿渐开始认为此诗不好,但当得知此诗是苏文纨所写就马上改口称赞是“名章隽句”。方鸿渐根本不爱周家女儿,但是是以周家出的资金留学,虽然几年中他从未想起那己死的周小姐,但一回到周家后却首先提出到周小姐的坟上去看看,以博得周家的好感。

方鸿渐虚伪无聊的思想性格从他的心态也是可以看得出来的。方鸿渐并不喜欢苏文纨,回国后第一次去是带着这样一种心态看望她的:“明知也许从此多事,可是实在生无聊,现成的女朋友太缺乏了!好比睡不着的人,顾不得安眠药片的害处,先要图眼前的舒服”。明明知道惹上苏文纨将会不得安宁,却是无聊在作祟。是社会造就了方鸿渐这样无聊的知识分子。他怀着无聊的心态用无聊的举动打发无聊的日子,厮混那无聊的生活。小说的第二章写方鸿渐回到家乡时,家人和亲友到车站迎接,偶遇两个地方小报的记者拍照,并意外得到预约采访,闹得很红火。方鸿渐开始听人家喊他“方博士”感到“刺耳得很”,但看到这样郑重地把他当作是一个人物,便觉得“身心庞然膨胀,人格伟大了好些”,并且“只恨今天没换身比较新的西装,没拿根手杖,手里又挥着大折扇,满脸的汗,照相怕不会好”。这里,方鸿渐的虚伪的神态和心态已是令人作呕了。当然,对于方鸿渐作者还是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刻画的。表现了他的“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即人性。如写方鸿渐心里烦躁不愿意回家,准备买糕点吃,但他却把唯有的两张钞票送给了穷困老人,而他自己宁愿挨饿。巧的是方鸿渐和韩学愈买的是同一个假大学的假文凭,但是结果是可韩学愈骗到了底,混上了教授和历史系主任,而方鸿渐没有继续骗下去。这些虽然使他在事业上不能平步青云,无法适应那个人吃人人骗人的社会,但也正因为如此,方鸿渐还多少保留了人的同情和廉耻。

虽然方鸿渐在某些方面也怀着游戏的心态存在于那个社会,但更多的是被那个社会所戏弄、所折磨。总窥这部小说对方鸿渐的刻画,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带着“忧世伤生”的心态表现方鸿渐的“忧世伤生”心态的。小说是这样结尾的:方鸿渐和太太孙柔嘉又一次打闹吵骂以后,“情思弥漫纷乱”地盲目乱走,“周身疲乏,肚子饥饿’,回到家里后,太太已出走,去了他最反感的姑母家。面对这样的场景,他像个孩子一样软弱得要傻哭个不歇,忍着难挨的饥饿躺下了。而恰在此时,父亲送他的那只“落伍”的老钟当当地敲了起来:“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至此,一个无力挣扎、无所作为、在人生的“围城”中几乎要窒息的软弱的知识分子形象完成其最后的刻画。

在方鸿渐所处的时代背景里,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根本无法找到出路,方鸿渐似的人物必然成为他人排挤的目标,如果说方鸿渐在其他地方的失败有自因素存在,而方鸿渐在三闾大学的经历只能是而且必然成为他彻头彻尾的噩梦。作者在文中把三闾大学喻成是当时国民党的党办教育的缩影,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口口声声“新生活运动”,实际上使非常向往新生活的“方鸿渐”们进一步丧失了生活的勇气。方鸿渐复杂的性格特征,正是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中无奈的被异化过程。那个时代和那种体制,造就了“方鸿渐”们,又用生活的残酷碾碎了“方鸿渐”们对爱情、家庭、事业的追求,这是知识分子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

《围城》中的方鸿渐,承载了钱钟书先生对人生、对社会、对时代太多的思考——他具有知识分子的良知,但同时他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他既是一个生活的失败者,又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流浪儿;他的经历既为我们呈现出了人生的围城,又透视出了时代的悲哀。

3.围城的束缚

方鸿渐事业的挫折、爱情的失败和婚姻的痛苦,宣布了他整个人生的失败。有的研究者将方鸿渐的失败归因于“失去了原本知识分子具有的政治上、学术上的进取精神”;有的归因于他不学无术、浮夸浪荡,作品“借对方鸿渐形象的刻画,批判了当时站在时代大潮之外某些知识分子灰色、无聊、空虚的人生”4;有的从社会学的角度归因于那个时代,认为“他的性格、行为、遭遇、处境和命运,正好映照出这个社会的黑暗”5。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围城》塑造出方鸿渐这个生活的无为者形象,描写他在社会中的种种失落,在客观上都向读者展现了方鸿渐人生的“围城”。

“围城”的概念是由褚慎明和苏文纵在谈话中提到的—— 慎明道:“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刘江:《钱钟书的惰民视点和<围城>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河池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王克勇:《<围城>里的主人公》。《语文学刊》1999年第6期

在后来的情节发展中,方鸿渐本人也用另外一种方式提到了“围城”。

我还记得那一次褚慎明还是苏小姐的什么‘围城’。„„我经过这一次,不知何年何月会结婚,不过我想你真娶了苏小姐,滋味也不过尔尔。狗为着追求水里的肉骨头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倒要对水怅惜这不可再见的影像了。

作品中一再提及“围城”的概念,说明作者以“围城”作为小说的题目是有着深刻的寓意的。方鸿渐作为一个生活的失败者形象,实际上是在展示他身不由己的人生的困境,人生的“围城”。美国学者胡志德(原名ThoedoroHuters)在分析《围城》时,将《围城》的叙事结构分为在上海——去三闾途中——在三闾——回上海途中——在上海6五个“功能序列”。这就是方鸿渐在小说中的命运轨迹——刚从国外回到上海的时候,方鸿渐这个冒牌博士实际上的生活起点比较高,能够整日和一帮上海的高级知识分子交往,因为他的家庭经济环境那时也还宽松,维持着一个比较体面的高级知识分子的生活;而他从三闾大学再次回到上海的时候,方家因躲避战乱已经逃难来了上海,再也无力支撑这绅士的门面,方鸿渐自己也因为再次失业而只得靠老婆。在这个过程中,在方鸿渐忙忙呼呼的一年多里,行程了数千里,也经历无数事情且又回到了上海,并且是今不如昔。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方鸿渐的生存空间被无情的社会现实逐渐被挤压和消亡的过程,他的经历突出了一个“困”字。

在爱情上,鲍小姐曾经勾引过方鸿渐,苏文纨对他也是一往情深,可见方鸿渐还是有一定魅力的。但方鸿渐因为暗恋唐晓芙,永远地失去了苏文纨,而唐晓芙对他的感情只不过是出于对表姐的气愤和一种游戏的心态,最后阴差阳错式地只能分手。在方鸿渐“恋爱期”的三 6胡尹强:《方鸿渐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 个女人,他抛弃了一个,又被另外的两个甩掉,到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得到。但他这样的朝秦暮楚,也是被所寄宿的周家所不容的,只得灰溜溜的离开上海。在这段情感纠葛中,他试图想冲入唐晓芙的“围城”,但未遂。

在事业上,方鸿渐开始在丈人开的“点金银行”供职,后来由于关系破裂,只得离开上海去偏远的三闾大学,到了目的地,校方原来许诺的教授头衔却被降格成了副教授,出于无奈方鸿渐也只得接受。但由于学校各方神圣的排挤及校长的打压,他这个副教授也没当多长日子,最后有落得狼狈地离开。回到上海后,由于不愿充当敌伪的喉舌,再加上后台的垮台,方鸿渐再次失业。在这些事业挫折中,方鸿渐的仅有的事业热情一次次地被泯灭了,且看他自身的感受——

正像他去年懊悔到内地,他现在懊悔听了柔嘉的话回上海。在小乡镇时,他怕人家倾轧,到了大都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觉得倾扎还是瞧得起自己的表示。就是条寄生虫,也沾沽自喜,希望有人搁它在显微镜下放大了看的。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使他像许多住在这孤岛上的人,心灵也仿佛一个无凑畔的孤岛。

在三闾大学时,虽然失意,但他还在事业的“围城”之内,回到了上海又再次失业,实际上己经被抛出了事业的“围城”,这些感慨是他挤不进“围城”发出的感叹——在围城内,被倾轧也是好的,那只是一种孤寂;待到被排挤出来,他已经没有被别人倾轧的资格,感到的只是人与人的冷漠,是只能眼看别人在围城内热闹的凄凉。而每一次被挤出围城,他都是怀着无尽的懊悔——自己被一个个“围城”无情地抛弃。深刻的主题思想一览无余。

再看方鸿渐的婚姻,他在订婚后对未来的婚姻生活还是充满希望的。他对自己解释,热烈的爱情到订婚早已是顶点,婚一结一切了结。现在订了婚,彼此闾还留着情感发展的余地,这是桩好事。他想起在伦敦上道德哲学一课,那位山羊胡子的哲学家讲的话:“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但他很快发现,他既没有什么婚前热烈的爱情可以回忆,也没有结婚后热烈的爱情可以希望。家庭的琐碎、无尽的争吵,把他一切的美好愿望都无情地打碎了。本来这场婚姻,是出于他对爱情失败和事业不顺的逃避,但在这个愿望中的家庭是他也不变成他能喘口气的避风港湾,他己经无力向社会索要什么,只求建立一个还算比较美满的家庭,但是残酷的现实把他这个小小的愿望也化成了泡影。

安娜人物形象 篇7

一、情感经历

安娜是一位聪明美丽、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妇。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 农奴制日趋崩溃, 资本主义思潮涌入, “一切都翻了一个身, 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 随之引起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变化。婚恋方面, “父母之命”的婚姻遭受非议, 年轻人希望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17岁时的安娜, 听从长辈姑母的安排, 嫁给了比她大20岁的平庸刻板的男人卡列宁, 在这个毫无生气的家庭中过着没有爱情的暗淡寂寞的婚姻生活。她对冷漠、麻木、只会工于心计混官场的丈夫极度反感, 渴望从毫无爱情、冷酷虚伪的婚姻生活中逃离出去。面对社会上婚姻自主的呼声日渐高涨, 她发出了“我要爱情, 我要生活”的叛逆宣言, 并冲破礼教的束缚和家庭的禁锢, 爱上了贵族年轻军官渥伦斯基。其大胆的叛逆行为虽然为虚伪的上流社会所不容, 但她依旧义无反顾。道貌岸然的卡列宁, 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 要求安娜牺牲自己的爱情与其维系表面的夫妻关系, 以此来满足他的虚荣心理 ; 上流社会的妇女们劝诫安娜不可如此“放纵”。所有这一切, 更激起了安娜强烈的鄙视和憎恶, 她不向虚伪势力妥协屈服, 毅然抛开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束缚, 大胆地与丈夫和上流社会决裂, 公开与渥伦斯基旅行、同居。她大逆不道的叛逆举动触犯了充斥着虚伪和堕落的上流社会所谓的“道德”清规, 招致迫害和打击。作为贵族资产阶级思想道德的叛逆女性, 安娜敢爱敢恨, 与腐化堕落、假仁假义的资产阶级上流社会进行公开的抗争。安娜追求幸福爱情的顽强与执着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从而成为中外文学史上追求个性解放的女性形象的典型。

蘩漪是“五四”思潮以后的资产阶级女性, 强悍、美丽, 是《雷雨》中最具“雷雨”性格的人物。她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 国家和民族遭受外辱, 水深火热, 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依旧对女性施以残酷的摧残。蘩漪17岁时嫁给大她20岁的资本家周朴园, 同这个专横、冷酷的男人过了18年毫无爱情的婚姻生活。在周家, 她就是一件物品摆设, 被束缚被管制, 毫无自我和尊严。周朴园为维护自己在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绝对权威, 变换不同的形式对其进行各种辱没尊严的变相“折磨”, 使得蘩漪精神抑郁, 性情暴躁, 神情恍惚。由此, 蘩漪开始从一个不成熟的女子逐步走向觉醒, 她不满周家对她的禁锢, 她要追求人格独立, 她渴望真正自由平等的爱情。当周朴园的长子周萍出现在这个黑暗的封建大家庭时, 犹如一线曙光从蘩漪的心中划过, 于是她打开了苦闷的情感闸门与继子周萍疯狂地相爱了。在此过程中, 蘩漪用爱发泄着对自己屈辱婚姻的愤懑, 走上了义无反顾的反叛之路, 毁坏着中国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固有秩序。

通过对安娜和蘩漪两位叛逆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安娜是一个敢于反抗资产阶级上流社会虚伪仁义道德的执着热烈的叛逆女性, 蘩漪则是以敢爱敢恨的惊世骇俗之举彻底粉碎了“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封建专制家庭的刚烈女性。尽管她们所追求的“真爱”都注定以失败而告终, 却深刻揭露了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压抑践踏人性蔑视人格尊严的罪恶, 激起人们对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人的地位、尊严和权利的深沉思考。

二、形象特征

《安娜·卡列尼娜》和《雷雨》作为世界经典名著, 虽出自不同的国度, 但同样都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虽然《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长篇小说, 而《雷雨》只是四幕舞台话剧, 但二部作品所讲述的都是震撼人心的爱情悲剧, 揭示了两位悲苦的女性追逐爱情之路的心路历程。由于作者俄国文国巨匠托尔斯泰和中国戏剧大师曹禺生活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 所以创作手法风格迥异, 但两位叛逆女性的人物形象同样熠熠生辉。安娜和蘩漪是“反抗社会的伟大的典型之一”。

在被上流社会残酷迫害, 并被污蔑为“犯罪的妻子”、“堕落的女人”的时候, 安娜扬起她高傲的头, 无所畏惧, 孤军奋战。在无爱婚姻中痛苦煎熬着的她勇敢地冲破旧家庭的束缚, 与丈夫与上流社会决裂, 与渥伦斯基相爱。虚伪的卡列宁为保全自己的名声地位, 却拒绝离婚。安娜不惧来自上流社会的极端压力, 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 跟渥伦斯基去旅行、去同居, 寻求她所渴望的快乐和幸福。在与渥伦斯基的共同生活期间, 二人的平等相待, 互谅互识让安娜体会到从未得到过的幸福欢乐。在社交界联合将她拒之门外之时, 面对席卷而来的羞辱, 她不妥协不屈服, 反而穿上艳丽的服饰走进剧院, 以无所畏惧的姿态公开向上流社会宣战。面对渥伦斯基对自己的始乱终弃, 她失去了生活的精神支撑, 在“一切全是虚伪”的慨叹中, 在“上帝, 饶恕我的一切”的哀号中卧轨自杀了。

相比之下, 蘩漪的抗争更犀利更具有“雷雨”的特点。蘩漪在周家被软禁式地生活了18年, 没有爱情, 没有尊严, 因此当她与周朴园长子周萍相遇后, 便疯狂地爱上了他。这种乱伦之爱的根源在于她饱受压抑窒息的生活, 她试图从周萍身上得到感情的寄托来聊以慰藉, 继而持续着她与周萍之间“母亲不母亲, 情人不情人”的乱伦关系, 她靠此卑微地苟且地活着。当她发现周萍移情别恋四凤, 她痛苦、哀嚎, 当众宣布真相, 以此进行疯狂的报复, 最终导致周朴园苦心经营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终因她的“雷雨”式的爆发而崩溃。曹禺塑造的蘩漪有血有肉的, 体现出强烈的个性反叛色彩, 尽管不无自私、阴鸷, 却是那般决绝和“可爱”。

安娜的丈夫卡列宁钻营于官场, 冷漠、虚伪, 漠视妻子, 贪图名利。他对安娜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政治目的和个人虚荣。他眼中的安娜就是玩物, 他们之间丝毫没有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可言。安娜与之生活八年, 结论便是 :“八年来他是怎样摧残了我的生命, 摧残了活在我身体内的一切东西——他甚至一次都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女人”。卡列宁将一个美丽、善良、渴望美好爱情的妻子束缚在无爱的家庭冷暴力之中。

是蘩漪的丈夫周朴园, 出身于封建家庭, 留过学, 却尊崇旧道德, 是带有浓厚封建性特质的资产阶级人物, 是周家一切罪恶的元凶和制造者。他表面“仁厚”、“正直”、有“教养”, 实际上专横暴戾, 冷醒无情, 是个伪君子。作为社会角色, 他榨取工人的血汗钱, 镇压工人的反抗, 阴险、残忍。作为家庭角色, 他不择手段树立封建家长的绝对权威。他对待妻子蘩漪自私冷酷, 将她囚禁在家庭的囚笼中。他将蘩漪的不顺从视为有病, 令其长年服药, 不论春夏秋冬, 都逼迫她在楼上卧房, 不可踏出家门半步, 以致蘩漪痛苦得“象掉在枯井里要渴死”。

分析比较婚姻家庭中安娜和蘩漪的个性特征, 可以看出, 这两位女性均为争取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反抗男性强权社会的女性代表。安娜为了摆脱无爱婚姻的束缚, 同代表上流社会的虚伪的丈夫决裂, 爱自己所爱之人 ;蘩漪为了反抗束缚, 叛逆不驯, 乱人伦, 投向继子怀抱。托尔斯泰和曹禺在描述二位女性婚外恋的过程中, 充分运用了具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全景式地表现她们在追求自由爱情的艰辛历程和自我矛盾心理。安娜和蘩漪作为反抗封建伦理道德的典型形象,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变革时期旧制度旧家庭关系瓦解的必然性以及她们所处时代社会精神和道德方面的危机。

三、悲剧意义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背逆上流社会道德观的经典悲剧作品, 而《雷雨》则是一部揭露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罪恶的悲情力作。在两部悲剧性作品中, 托尔斯泰和曹禺分别塑造出性格鲜活生动的安娜和蘩漪这两个争取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女性叛逆者形象, 其“为爱而生, 为爱而死”的毁灭式的抗争充满强烈的悲壮色彩, 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安娜和蘩漪的不幸爱情和悲情人生, 首先是腐朽的社会制度和封建道德造成的。其次, 安娜和蘩漪性格中的轻度自我缺席, 被动地将个人幸福寄托在对方身上的消极态度, 也是造成她们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

回首过往, 还是少女时代的安娜和蘩漪, 就被动地成为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被迫嫁给了年长自己的丈夫, 她们不过是男人世界的点缀, 供其摆布和玩弄, 生活环境优越却情爱匮乏。精神的抑郁和爱情的荒芜, 使她们内心极度痛苦, 渴望真挚美好的男欢女爱。当意中人现于眼前, 她们枯萎的心灵瞬间被唤醒, 安娜痴爱渥伦斯基, 蘩漪狂恋继子周萍, 疯狂追逐着她们心中所谓的真挚爱情。但安娜和蘩漪的爱情之路荆棘满布, 除了腐朽的社会制度和封建道德对女性的残害, 重要的是她们都爱上了不值得去爱的男人, 导致她们疯狂的爱之付出终将化为泡影。

安娜追求的渥伦斯基是彼得堡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 追名逐利心, 患得患失。他对安娜的爱并非真情实意, 完全是庸俗的虚荣心使然。虽然他也有辞职、拒入上流社会、和安娜外出同居等表面上暂时的真情付出, 但短暂的激情过后, 他便开始为自己在上流社会失去的地位和前途感到迷茫苦恼, 对安娜逐渐感到厌倦, 以至遗弃。为了得到渥伦斯基的爱, 安娜失去了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 情人的冷淡和无情使她丧失了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寄托, 她也终于发现这个男人原来是个平庸、自私、虚伪的纨绔子弟, 她的倾情付出作出, 换得的不过是一场虚妄的爱情。完全陷于孤立的安娜喊出“我要惩罚他, 我要摆脱所有的人和我自己”的绝望之音后, 卧轨自杀, 对黑暗社会进行了最后的极端控诉和抗议。安娜追求个性解放的过程充分表现出安娜具有不惜牺牲自己生命去追求真诚、美好的性格特征。

蘩漪的恋人周萍犹豫、怯弱、懒散, 是一个美丽的躯壳。与继母蘩漪相恋之初, 他以一个真正男人的宽厚臂膀, 抚慰蘩漪的感情饥渴, 然而, 不久他便发现自己原是个有道德观念的人, 于是他开始迷茫痛苦了。他佩服父亲的“光辉形象”, 不想做错事, 与继母偷情的罪恶感迫使他需要一种新的力量拯救自己, 于是他爱上四凤而抛弃了蘩漪, 并训斥她“真疯了”。事实证明, 周萍是一个怯懦、虚伪、毫无责任感的富家子弟, 自私地以对蘩漪的始乱终弃, 来以图洗刷自己, 最终导致蘩漪对周家父子“雷雨”般疯狂的报复, 赤裸裸地揭穿这个“华丽”大家庭背后的所有丑恶。蘩漪将她全部的爱转变为巨大的恨, 使周朴园自诩为最圆满的家庭秩序轰然瓦解。蘩漪的叛逆行为反映出她那独特的抗争精神和带有某种变态倾向的性格特征。

安娜和蘩漪都是她们所处时代的具有反抗叛逆精神的杰出女性。在当时的封建婚姻制度下, 她们以有悖伦理的婚外恋形式对封建制度和封建道德进行了大胆的藐视和反叛, 揭示了社会变革时期旧家庭的腐朽性及崩溃瓦解的必然性, 是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有力控诉。

摘要:安娜和繁漪是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渴望爱情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两位叛逆女性的典型, 其反抗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本文通过对安娜和蘩漪两位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比, 揭示出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世俗观念是造成她们人生悲剧的首要原因, 但她们自身的性格弱点和性格冲突也至关重要。两位女性的悲情人生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以及封建家庭的罪恶.

关键词:女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蘩漪

参考文献

[1]田本相:《曹禺文集》第1卷, 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2]黄修已:《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上一篇:岗位考核下一篇:吃饭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