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关于地震的英语作文

2024-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一关于地震的英语作文(精选11篇)

高一关于地震的英语作文 篇1

5月12日。那是我们中国人最悲痛的一天,它将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因为汶川发生了可怕的地震,导致成千上万儿童死的亡。

On hearing the news, I felt so sorrowful. “Why was the god so cruel to them?” I asked. They were still at the entrance of the life. They seemed like little eagles that were willing to open their wings and hover in the sky. Maybe they would have their brilliant future. What a great loss to our nation! I had my deepest sympathy on the people in the disastrous area. So I donated some money and clothes to them. And I also prayed for the dead people sincerely. I eagerly hope that there would be no earthquakes in the future, so that we could live a more peaceful life.

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感到非常悲伤。“为什么上帝对他们如此之残忍?“我说道。他们的生命才刚开始。他们就像刚要展翅飞翔的小鹰。也许他们会有美好的未来。对我们国家是多么大的损失啊!我为灾区的人们感到深切的同情。所以我捐了一些钱和衣物给他们。并真诚的为那些死去的人祈祷。我热切地希望未来不再有地震,这样我们就可以生活得更加和平。

高一关于地震的英语作文 篇2

一、高一新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及成因分析

(一) 听力方面

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 初中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读、写能力的训练, 忽略了语音知识的学习、听力技能的培养及听力训练中的学法指导, 学生听力水平普遍较低, 给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 单词记忆方面

大多数初中学生没有接受过语音、单词识记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性训练, 没有很好地掌握单词发音和拼写规律, 单词记忆仍以死记硬背为主, 造成基本语音知识和词汇运用能力较差, 不能很好地结合语义语境理解单词。面对大量的高中英语词汇, 高一新生不仅记起来困难重重, 而且不懂如何使用, 对于一词多义的现象更是不知所措。

(三) 阅读方面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高一新生普遍表现出阅读能力不强、速度不快, 对复杂句子理解不透, 找不出相关信息和段落大意, 难以把握文章主旨等的现象。究其原因, 主要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涉及的材料内容单一, 篇幅较短;好多教师把阅读教学变成了语言知识点的讲授, 造成阅读教学重心偏差, 不同程度上弱化了英语阅读材料应有的功能。

(四) 语法方面

学生在语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知道的语法术语较少, 对抽象的概括性的语法过于陌生;词性掌握不准, 甚至个别学生没有词性概念, 对词性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多数学生不知道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 能弄清楚复合句结构并能区别使用的学生是少之又少。

二、有效推进高一新生英语学习转型的探讨

(一) 认真钻研和领会《英语课程标准》, 明确各级知识和能力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心的教学要求, 教师必须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确定的总体目标、实施原则和建议, 准确把握教学方向,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为核心,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 贯通初、高中教材, 对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初高中英语教材跨度较大, 这使大部分高一新生很不适应高中英语学习。高中英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把“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 让教材真正成为一种教学资源, 为教学服务;要熟悉初中教材, 了解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应掌握的词汇、句型和语法, 这样才能在高一英语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逐步引导学生贯通知识经络, 矫正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三)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中生学习品质的重要表现。教师要引导高一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和记课堂笔记的习惯以及课外勤阅读、勤练笔、勤思考的习惯。

(四) 优化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高, 课堂教学氛围活跃。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语言点的讲解, 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和记笔记, 课堂成了教师个人的舞台, 课堂教学沉闷, 不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加强教学反思, 依据反馈信息, 调整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 强化语音教学, 提升听力水平

“听懂会说”是一个人表达思想情感的前提。首先, 教师要通过强化语音、词汇、语法教学, 帮助学生突破语音知识关, 增加学生词汇量, 提高学生语法知识水平;其次, 教师要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 精选听力材料;再次, 教师要采用听读、听说、听写结合, 精听与范听结合等形式, 有效开展听力训练, 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

(六) 加强阅读训练, 提升阅读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中明确提出:“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 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 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水平, 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并坚持每天阅读, 同时在阅读技巧、速度方面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

(七) 倾注爱心, 情感共鸣

智力、意志、情感是心理构成的三个基本因素。情感因素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高一新生对新环境既好奇又畏惧, 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对所教学科的热爱, 赢得学生的尊重, 用自己真心的付出和对学生无私的关爱, 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 与学生取得心灵上的沟通, 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 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 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才能顺利地推进高一新生英语学习的转型, 出色地完成高中英语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杜东华.如何让高一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快速转型[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 2014 (15) .

高一关于地震的英语作文 篇3

摘 要:如何有效推进高一新生英语学习的转型,促使初、高中英语教学平稳过度,教师首先要认真分析高一新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其成因,从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入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语音教学和听力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以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学习。

关键词:高一新生;英语学习转型;听力;单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1.015

从初中校园来到高中校园,高一新生对新环境充满好奇,也对高中英语学习充满信心。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大,高一新生从充满信心渐渐地变为怀疑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畏惧情绪。如何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有效推进高一新生英语学习的转型,是高中英语教师需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笔者从高一新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成因分析入手,从教与学两方面探讨推进高一新生英语学习转型的有效方法。

一、高一新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及成因分析

(一)听力方面

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中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读、写能力的训练,忽略了语音知识的学习、听力技能的培养及听力训练中的学法指导,学生听力水平普遍较低,给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單词记忆方面

大多数初中学生没有接受过语音、单词识记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性训练,没有很好地掌握单词发音和拼写规律,单词记忆仍以死记硬背为主,造成基本语音知识和词汇运用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结合语义语境理解单词。面对大量的高中英语词汇,高一新生不仅记起来困难重重,而且不懂如何使用,对于一词多义的现象更是不知所措。

(三)阅读方面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高一新生普遍表现出阅读能力不强、速度不快,对复杂句子理解不透,找不出相关信息和段落大意,难以把握文章主旨等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涉及的材料内容单一,篇幅较短;好多教师把阅读教学变成了语言知识点的讲授,造成阅读教学重心偏差,不同程度上弱化了英语阅读材料应有的功能。

(四)语法方面

学生在语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知道的语法术语较少,对抽象的概括性的语法过于陌生;词性掌握不准,甚至个别学生没有词性概念,对词性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多数学生不知道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能弄清楚复合句结构并能区别使用的学生是少之又少。

二、有效推进高一新生英语学习转型的探讨

(一)认真钻研和领会《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各级知识和能力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心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确定的总体目标、实施原则和建议,准确把握教学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为核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贯通初、高中教材,对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初高中英语教材跨度较大,这使大部分高一新生很不适应高中英语学习。高中英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把“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让教材真正成为一种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要熟悉初中教材,了解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应掌握的词汇、句型和语法,这样才能在高一英语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贯通知识经络,矫正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中生学习品质的重要表现。教师要引导高一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和记课堂笔记的习惯以及课外勤阅读、勤练笔、勤思考的习惯。

(四)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氛围活跃。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语言点的讲解,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和记笔记,课堂成了教师个人的舞台,课堂教学沉闷,不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加强教学反思,依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强化语音教学,提升听力水平

“听懂会说”是一个人表达思想情感的前提。首先,教师要通过强化语音、词汇、语法教学,帮助学生突破语音知识关,增加学生词汇量,提高学生语法知识水平;其次,教师要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精选听力材料;再次,教师要采用听读、听说、听写结合,精听与范听结合等形式,有效开展听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

(六)加强阅读训练,提升阅读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并坚持每天阅读,同时在阅读技巧、速度方面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

(七)倾注爱心,情感共鸣

智力、意志、情感是心理构成的三个基本因素。情感因素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高一新生对新环境既好奇又畏惧,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对所教学科的热爱,赢得学生的尊重,用自己真心的付出和对学生无私的关爱,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与学生取得心灵上的沟通,产生情感共鸣,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高一关于地震的英语作文 篇4

In 20xx May 12th, an earthquake shaking heaven and earth, is an earthquake China by scale in history the strongest, at that time we were all scared Stigmata.

隔天我们看新闻才知道,这次天然灾害的灾情最为严重的地方是汶川。

The next day we watch the news to know, the natural disaster is the most severe place is Wenchuan.

这次地震,汶川的桥梁断落、房屋倒塌、花草树木折断,许多住户因为和家人分散或亲朋好友死亡,而痛哭失声,有许多人出钱、出力、捐血,来帮助灾民,使灾民恢复正常的日子,真是好心。

The earthquake, Wenchuan bridge broken, houses collapsed, trees and flowers break, many residents and their families because of the dispersion or relatives and friends die, and cried, many people have money, output, blood donation, to help the victims, the victims to resume normal life, is really good.

我觉得生命真是太可贵了,所以我们要珍惜在世界上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那些出钱、出力和捐血的人,是如此的热心助人,这是我们该学习的地方。

高一关于旅游的英语作文 篇5

1.总分总的文章结构

旅游英语作文并不是写去了哪个地方,再描述一下当地的风景而已。这种文章都是客观的介绍,不宜过多地介绍景点,我们可以和写记叙文一样,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先总的概括一下去到的景点,再分散写景点的历史、特色、位置、气候、居民等,最后总结旅游的感受升华主旨。组织好文章的结构可以使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

2.注意用词和时态

旅游英语类的作文一般都用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介绍,更主张用一般现在时,可以让读者更有代入感。在描述地点的时候我们要准确地掌握表示方位的词或短语,还可以用类似be known for、so...that...、I am sure you will enjoy them all这类的亮点词汇为作文增添色彩。

关于旅游的英语作文(一)

I took a trip to Shanghai with my mother during the seven-day holiday. It took us more than two hours to drive to Shanghai from my home in Haimen. We stayed in a large hotel on the eighth floor. On the first day, I just stayed in the hotel and rested. On the second day, my brother and I went to Nanjing Road. It’s the busiest street in Shanghai. When we got there, there were lots of people. We walked from one shop to another. I bought two T-shirts and two pairs of trousers for the ing summer. The T-shirts and trousers I bought are all white because white is my favourite colour. My brother also bought some clothes. On the third day, my mother took me to Jinjiang Entertainment Centre. It was full of people. I played many kinds of gamesthere. I had a good time. The other days, I went to some other interesting places, such as the Oriental Bright Pearl TV Tower, the Huangpu River and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entre. I didn’t forget to do my homework in the evening. I had a full andhappyholiday.

关于旅游的英语作文(二)

As for this essay, I want the person who likes travel to read. And, I also want the person who yearns to the solitary journey to read.

I like travel very much. I often go to travel. It meets a lot of people when traveling. It can touch not only the person but also the region. Therefore, it comes to want to go even times how many.

I was traveling and all the people met had a very warm mind. It was very kind. There is a person who taught variety of land, too. I do not think meeting with two another degrees in the person. However, I do not think that I forget. Because, The reason is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very good memories.

Therefore, travel is not stopped. It went to not only the country but also foreign countries.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intention can have been done with the person in the country though the word did not run well. However, I thought that the handicap of the word was large. I thought it was good if the word could be understood more many times. Therefore, I think that I should study the language study more. It can meet the on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the land when traveling. The tourist spot is, and there is a lot of one not so either. There are a lot of very good points of the place taught to the person in local. Therefore, it is always made to speak. I have not traveled still alone. I want to go out to travel alone sometimes. How about you? Traveling with someone is also good. However, I yearn to the solitary journey very much. It is not, and yearns for the destination to free travel. I want to go out to unrestrained travel some time.

Finally, I yearn to the solitary journey. However, I do not hate tour travel. I think that there is a merit also in the tour. I think that traveling with the person who does not know also has the enjoyment. However, I like independent tour more. Which do you like?

我当时正在旅行,所有的人都有一个非常温暖的心。这是很好。也有一个人教授各种各样的土地。我不认为在这个人身上有两个学位。然而,我不认为我忘记了。因为,原因是有很多美好的回忆。

因此,旅行并没有停止。不仅是国家,而且是外国。尽管这个词的运行不太好,但意图的传达却可以与这个国家的人进行。然而,我认为这个词的障碍很大。我认为如果这个词能被理解更多的次数,那就更好了。因此,我认为我应该更多地学习语言学习。在旅行时,它可以根据陆地的不同而不同。旅游景点是,也有很多人不是这样。这个地方有很多很好的地方教当地人。因此,它总是被用来说话。我没有独自旅行。我有时想单独出去旅行。你呢?和别人一起旅行也很好。然而,我非常渴望孤独的旅程。它不是,并渴望自由旅行的目的地。我想出去旅行一段时间。

最后,我渴望孤独的旅程。然而,我并不讨厌旅行。我认为这次旅行也有一定的价值。我认为和不认识的人一起旅行也有乐趣。不过,我更喜欢独立旅行。你喜欢哪一个?

关于旅游的英语作文(三)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citizens here would like to travel abroad. In 1995,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would like to travel abroad was 10000, which increased to nearly 40000 in 20__. And in 20__, the number further climbed above 12,000.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for the shocking ris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is probably the main reason for it. People do not need to worry about their diet and various other necessities. After visiting famous scenic spots throughout our country, the citizens’ taste has changed, with support of enough finance.

Moreover, enhancement of personal capac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 requirement for those who want to make GREater succ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echnology, citizens begin to take advantage of different foreign products as well as education. Since most citizens have got used to their life at home, traveling abroad becomes one of the easiest ways to have direct contact with e_otic cultures.

Many advantages as traveling abroad may bring to us, it may also bring about many disadvantages. For instance, there are many elites who have ever traveled abroad may be attracted by the nicer living and researching conditions abroad and thus never return, which is really a pity to our nation.

Comparatively speaking, traveling abroad is a serious decision to make. Maybe, look before you leap is better.

关于旅游的英语作文(四)

Last summer vacation,my family and I went to Qingdao by train. There was always sunshine and fresh air,which made us so comfortable. We went to the seaside,the sea was as blue as the sky, and bathing in the sunshine on the beach, was really an enjoyable thing.I also picked up a lot of colorful shells with my little sister. There we bought many interesting souvenirs, I was planing to send them to my friends. We ate many tings there,such as fish,prawn, and so on. They are very delicious. Then we lived in a clean and tidy hotel, and the price was not so e_pensive. I like Qingdao very much, and if I got a chance, I hope to come here again, it is such a beautiful and interesting place.

上个暑假,我和我的家人坐火车去了青岛,那里总是阳光明媚,空气也很清新,令人心情舒畅。我们去了海边,海水和天空一样的蓝,在沙滩上沐浴着阳光,是件很享受的事儿。我和妹妹还捡了好多五颜六色的贝壳。我们在这里买了好多有趣的纪念品,我打算送给我的朋友们。我们在这里吃到了很多东西,比如鱼,虾..真的很美味。我们住在一个干净整洁的旅馆里,而且价格不是很昂贵。我很喜欢这里,如果有机会我还希望可以再次去青岛,这个美丽有趣的地方。

高一关于地震的英语作文 篇6

I want for my dream on the road, no matter how tornadoes, still have the storm, I will go forward. If, on the road have a handicap stone, tripped me, I also want to endure pain, walking through the road. I want to learn the reds lawn, climbing snow-capped mountains that the spirit of courage.

Dream, let the earth; Dream, let the plateau becomes shorter; Dream, let skyscrapers; Travel dream, let a person be in sky... Change everything, dream, dream all achievement, all beautiful... .

Dreams make people continuously the pursuit of one goal, one dream, let us put candles lit dream! The light yourself!

高一关于地震的英语作文 篇7

1 地球的诞生

《地球十讲》[1]中“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 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 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 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地球起源的研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自然界没有永恒的事物, 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天体和地球也不例外。”

“……二百年来地球起源的假说经过了多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

“……近三十年来, 许多人认为行星以前的物质原是低温的尘埃、气体和陨石物质的混合物。以此为出发点, 出现了不少新的假说, 对地球起源的认识也有所深化。…不过它还有待发展。”

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报道:考古学家推断, 地球有60亿年的历史。60亿年前宇宙爆裂, 形成了银河系、太阳系等星系。

在整体的宇宙中, 天体所含的各种物质就已经存在了, 包括各自的磁场 (各天体的原有性) 。在整体宇宙中就相互吸引和排斥, 进行着磁场运动, 促使整体宇宙的膨胀, 导致宇宙爆裂, 使各天体有一个广阔的空间, 自由的进行着磁场运动, 自由相互吸引和排斥, 这样就形成了太阳系、银河系等各星系。由于它们各自的质量不同, 引力的大小不同, 相互的作用不同, 和它们自己特殊的相互关系, 决定了各天体的运动规律, 在各自的轨道运行。

比如说, 太阳系的行星, 是对太阳的能量相互吸引, 才遵循太阳自转引力的方向运行。又因为它们相互的排斥力不同, 而决定它们运行的距离。各行星的相互吸引力是很微弱的。如果它们有相互吸引的作用时, 它们就会以天体的大小, 引力的强弱决定它们的主行星和卫星, 如地月系。

地球是在太阳系中具有独特结构的星球。 (一) 有大量的水。 (二) 有地核、地幔、地壳的结构。而地幔上部是软流层 (液性物质) 。 (三) 有强大的引力。

2 地球的历史演变

地球的早期历史, 是指地球诞生后, 人们通过考古、记忆传说和推断等来了解地球之前的特别漫长的历史。近几年考古学家发现科罗拉多大峡谷最早在1450万年才有的。而人类的历史记载, 最早元谋人是在170万年前才有的。总不到1亿年。也就是说还有59亿年的历史是空白。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 自然科学领域里的考古研究以及历史的记忆传说的研究, 这个特别漫长的历史, 将给它竖上里程碑, 答案将浮出水面。

我们以地壳的传热力低的自然现象, 来研究地球早期的59亿年历史的空白, 我们可以设想地球诞生时是一个没有温度 (相对) 的冰球。没有空气。靠太阳辐射, 地核吸收;由于地壳传热力低, 便要通过漫长的岁月才开始复苏。漫长的岁月冰雪才开始融化。又经一段漫长的岁月地球才有了温度。每个新起点都要经过漫长的岁月。开始具有汽化功能→生成空气→产生生物→产生动物→温度才持续升高→达到温度高峰。形成锯齿状演变。这个过程约经40—50亿年。地幔的高温汽化了软流层的液性物质, 产生了高压气体, 高压气体的持续膨胀, 引发了囫囵地壳的爆裂, 形成了六大板块 (如图1所示) 。

下面的论述可以证明这一事实。

人类的祖先用许多巧妙的传说向他们的子孙描述了地球的各种自然变化。比如《史书》有天倾西北, 地倾东南的记载。民间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 证明地球的変化。陈香开山救母的传说, 是地壳爆裂的第一反应。结合现代科学家探险考察, 有地下森林、楼层式溶洞、海底宫殿、恐龙化石的发现。这些都证明了地球曾经有过一次非常大的自然变化。再根据后羿射日的故事, 科学敏感来分析这个故事, 不难看出那时的地球就发生过先是高温, 后来又变低了这么一段自然现象。那时人们不但没有科学, 可能连文字都没有。于是为了记载和给孩子们的解释, 塑造了神人“后羿”, 才编了这个故事。但先是高温, 后来又变低了才是不变的事实。

我们结合水的汽化功能和石灰岩通过水流形成溶洞的自然规侓以及对考古的研究。上述的考古和记忆传说证明:地球由于经历了一段很高的温度, 将在囫囵的地壳内 (软流层) 的液性物质汽化为极大的高压气体;引发了一次毁灭性的大地震—地壳爆裂。与此同时释放了极大部分的地能, 地球温度突然变得寒冷, 才进入冰川时代的。不是盘古劈的, 也不是后羿射的, 地下森林是这个时候埋在地下的。地壳爆裂雨水进入石灰岩才形成楼层式溶洞和其它多姿多彩的石花、石盆、石笋等溶洞。恐龙由于身躯庞大没有逃逸的能力而葬身地下。后来又进入冰川时代, 恐龙蛋也因此不能孵出小恐龙而灭绝。从此才有了六大板块。随着板块的分裂, 地能也只能以板块为蓄能区域, 依然日积月累地积蓄地能, 增加球温, 冰川才逐渐消退, 进入温暖的现代。

上诉地球历史演变的因素是地球内部的有机反应。

3 地球是一个有机的球体

《地球十讲》[1]中提到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板块运动的动力来源问题。有人提出过不同的假说, 如地球膨胀、万有引力常数的变化, 但都不能成立。讨论最多的是地幔物质的对流。……但目前对地球内部的这两个因数都了解得不够, 因此在理论上也不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

针对《地球十讲》的概述, 我们从以下几个问题分别研究:

3.1 地核

地核是整个地球的核心部分 (主体作用) , 它负责吸收和分化能量的作用 (指挥作用) 。地核这种作用的动力, 就是地核的强大磁场引力在支沛这种功能。这种强大的磁场引力 (简称磁引作用) , 与其它磁场运动大同小异;相同的是吸引作用, 不同的是它的磁场是广义的, 没有局限性;比如地幔、地壳、水、动物、空气、温度、金属、非金属、太阳辐射、万物等等;万有引力可以明确地核的磁引作用。并且具有向地幔转化温度并储存“温度总是由高温向低温传化”的规侓传温的指挥作用。

3.2 地幔

地幔有把地核吸收的温度和与地核之间的高温向低温转化的温度储存在地幔的作用;并遵循“温度总是由高温向低温转化”的规律, 把高温区的温度向低温区转化 (赤道与极地) , 达到地球内部温度基本平衡;并在地壳温度降低后作深部反馈。地幔这种内部温度转化功能是在地壳传热力低, 软流层传热率高的条件下形成的。

3.3 地幔上部的汽化层

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又叫汽化层。所谓“软流”必是液体或液性物质;而这两种物质都具有独特的蒸发性质, 即由液体蒸发为气体的功能, 又叫汽化功能。气体的热胀冷缩又比其他物质要活跃得多;人们用这种汽化功能形成高压, 发明了蒸汽机;制造了第一辆火车。

地幔的高温使软流层的液性物质蒸发为气体, 形成汽化层;气体长期受高温膨胀, 产生了地能。

3.4 岩石层与地壳

地壳的分裂是随着岩石层的分裂而分裂的, 并且能使地壳稳定、均衡的存在于软流层上, 证明了岩石层是高密度、高强度结构和地壳不可分割的在软流汽化层上的载体。

高密度的岩石层虽然能把地核吸收的能量传递到软流层, 和反馈到地壳。而不能将软流层经地幔高温汽化的气体排出地壳外, 受地核引力的作用, 反而将这种高温汽化的气体压在它的下面;使气体产生了高压, 形成了“庞大的蒸气机械能”, 这种高压气体就是地能 (古人叫盘古) , 也就是说, 是地幔的高温, 汽化了软流层的液性物质产生了地能。

地壳由于“地壳的传热力低”, 随着地核吸收温度和地幔内的反馈温度的往返, 地壳有驿栈式的储温作用。

3.5 板块运动与地震

六大板块形成后, 由岩石层作载体的地壳与地幔汽化层有正, 负压的关系。

(1) 由岩石层作载体的地壳受地核引力的作用, 所产生的压为正压。

(2) 地幔汽化层所负担这个压的压为负压。

(3) 当它们之间这个压 (正压和负压) 成正比时 (比值有待应用研究时以实际情况而定) , 地壳处于静止状态。

以板块为单位的日积月累的高温汽化的高压气体使地能增加, 负压加大, 促使地壳运动。负压越大, 地壳运动愈剧烈, 地震的震级越高。也就是说, 日积月累的高压气体变成了巨大的地能 (盘古) , 升高了负压;负压抬起了地壳, 逃出了地壳的禁锢, 奔向自由的空间。—这就是地震—地能就是震源。设地壳的压 (正压) 为Z。汽化层的负压为B。静止压为ZB。地震为Y。那么地震形成的公式为:ZB↑Z/B时=Y。

下面的论述可以证明地球的有机反应。

3.6 地球与大气温度分布的关系: (核日线的温度分布)

《地球十讲》[1]中关于地球内部的能量和温度分布中指出:“地球内部的能源和温度分布是地球的两个重要特征。它们与地球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也是各种构造运动和物理、化学过程的主导因素。可惜现代科学对它们的说明还远不能令人满意。问题之所以困难, 是因为有关地球深部的直接资料现在还掌握得太少, 人们不得不借助于有限的间接资料和地下浅层的观测, 在一定的假设下作出理论上的估计, 这样得到的结论常常是不明确的”。

“从岩石一般的放射性元素含量来看, 只能有一小部份热流来源于地球上层一、二百公里的厚度, 其余的来源于更深的地方”。

据《地球、气温考查记录》的变化反应, 地核吸收太阳能量的机制表现有两大特点:一是总体变化和局部变化。二是具有吸收温度和反馈温度两个方面。它的总体变化是地核吸收太阳能的变化。局部变化是地壳内传和反馈温度的内部调节变化。它们的变化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以2013年7月13日的记录为例: (3:6:等为时间段。T为8米地表大气温度。F为地表面温度。I、小i、J、K分别为地内0.5、1、3、5米的分层温度。数据显示—C氏度。数傍标记—升降符号。)

它的总体变化表现9:12:15:18:地核吸收太阳辐射进入地表大气。T、F表同时上升5度左右时, 地壳温度分别下降0.3和0.2度。辐射减弱时温度分别下降0.2和0.1度。以‘温度近热源高, 远热源低’的规侓, 地壳温度也应同时升高, 而在这里却恰好相反—下降。这一现象就是地核吸能的总体变化, 原因是由于地壳传热力低, 不能及时将太阳辐射的温度向内传化, 而只能用自身的温度向内转化的温度下降趋势。它的阻滞温度9:F33.5-T31.2=2.3。12:F38.2-T36.6=1.6。15:F36.1-T34.5=1.6。L分别=2.3、1.6、1.6。

而18:21:0:侧是局部变化 (包括3:6:) , 太阳辐射转移后, 进入地壳的温度向下按“温度总是由高温向低温传化”的规侓传温, 使地壳温度自上而下的逐层升高。18:T、F表向I表传温0.5, 21:继续向下分别传温为0.9、0.4、0.4、0.3。0:向下分别传温为0.4、0.2、0.1、0.1。而3:6:又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各层次的温度调节。二是向地表大气反馈, 达到温室效应的目的。它的温度最低区向下转移至5米以下的16度左右, 形成向下的地温梯度。总体趋势是以向内吸收为主体的地温梯度变化。历经6个月后2014年1月13就不同了。

注 (2) 《地球、气温考查记录》本站位于东经104.76度, 北纬30.80度。始建于2013年3月4日。此记录已发地震网。

0:T表下降到2.5, 由J、K表向I、小i表分别反馈0.1, 才维持表面温度4.7。3:T表降到0.4, F、I表同时上升向大气反馈后分别下降1.9和0.1, 这时地壳的深部反馈温度分别到达3:小i、J、K分别上升0.1、0.2、0.3。6:T表下降至-1.7, F表下降至0.8, I表向大气反馈后下降0.2, 小i表反馈后维持原温。地壳的深部反馈, 使J表K表分别上升0.1, 0.3.。9:地核吸收太阳辐射进入地表大气, T、F表同时分别上升2.7、1.6。I表仍然处于向大气反馈和地核吸能下降0.2。小i表维持。J、K表分别向内转化0.2、0.6。

T、F表同时分别上升4.8、7.9。以下各表分别向内转化传温0.3、0.2、0.2、0.1。15:T、F表分别持续上升5.8、8.7。以下各表分别向内转化传温0.4、0.3、0.2、0.1。18:太阳辐射转移, 地壳温度进入局部变化, F表依次向下分别传温0.3、0.1、0.1。K表维持。21:表面温度F向大气反馈和继续向下分别传温为0.4、0.1、0.1后下降4.1。K表维持。其中I表的温升来自外传、内反馈的因素。这是一个冬天里的晴天。虽然地壳温度有向内向下传温的趋势。但任然比昨日分别下降0.4、0.1。K表维持。由于温度持续向大气反馈, 温度最低区上升到地表面和大气, 形成向上的地温梯度。是以反馈为主体的地温梯度变化。它的阻滞温度为12:F10.3-T6.9=3.4。15:F19.0-T12.7=6.3。L分别=3.4、6.3。

从《德阳3240米深井200米深的表层水温》来看, 仍然有内吸和反馈两个方面。如2014年7月11日—18日连续晴天的温度变化可以看出。如表3 (基数20., 数据显示—C氏度, 小数) 。

11日的基准温度随着太阳辐射的向内吸收, 200米深的热辐射减弱, 传热机制随温度梯度逐层改变。本身温度比浅井的变化小许多, 仅在千分位百分位之内。如13日由3:的7803内吸降至15;的7650。辐射转移后, 下传温度使本身温度上升至7732。这种循环往返的规侓, 是地球的有机反应。如11日—14日, 地核的内吸和地壳的传热力低, 下传温度还未到位, 导致本身温度下降3:0.0071。15日—17日上温下传到位, 本身温度3:上升0.0133的波状变化。从2014年1月1日—9月1日上升0.0055.从2007年5月9日—2014年9月1日, 8年上升0.0604, 平均每年上升0.00667。遗憾的是, 3240米深井只有200米深的表层水温记录。这个数据还不足以用来估算地球内部温度。只能说明地核吸能和地球的有机反应。如1月18日向上反馈温度下降至7659。内吸上温下传至7月18日上升到7916。9月1日又逐渐下降至7823进入反馈阶段……。

大气层表和太空的温度数据, 咨询结果只是物理解析, 无有效数据, 只能以公式说明。

资料记载, 核日线的温度分布有三高三低, 即近核温度高, 近地气温高, 大气层表温度高, 它们温度高的特点是向心性增高。原因是与地核的强大引力分不开。结合三低综合研究。它的三低是太空空气稀薄气温低。平流层下气温低, 地表温度低。如图2所示:

注: (3) 《德阳3240米深井200米深的表层水温》本资料由德阳市防震减灾局提供。

地球在太阳系的公转轨道与太阳辐射的垂直与偏角形成了赤道与南北两极的温差关系。

而地球在自转轨道中, 自转的引力产生了‘地球风’—平流层。‘风’是降温的一种行为。所以有近平流层温度低, 远平流层温度高的现象。平流层以上大气层表温度高。是平流层在下降温的负面作用加上平流层对地核吸能的干扰, 使部分辐射不能进入大气层而徘徊在大气层表所致。设大气层表的温度为E。太阳辐射为A。大气层的温度为T。徘徊温度为J。那么它的公式则:

平流层下温度低, 是平流层 (地球风) 在上的降温干扰加‘地核吸能’所致温度向心性增高的表现。形成了上降下吸的两极分化的温度最低区。

近地气温高, 是地壳传热力低干扰了地核吸能的温度向心性增高的主体, 形成部分温度被阻滞在地表大气, 所以近地气温高。设地表面气温为C。进入地壳的温度为N。阻滞温度为L。进入大气的温度为T。那么它的公式为:

地表温度低是由于地壳的传热力低, 向地核传的温度本不是很多, 还必须在大气温度降低后, 遵循“温度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 总是由高温向低温转化”的原理, 向大气反馈温度。形成内吸外反馈的两极分化, 形成温度最低区 (如图2所示。详情可参阅《地球气温考查记录》 (2) ) 。设地核的温度为O。吸收的温度为N。反馈的温度为U。那么它的公式为;O=N60亿年–U60亿年。

4 防止地震

地球的强大引力, 吸收大量的空气, 温度和储存温度, 反馈温度, 形成了大气温室效应的主体, 给人类带来了美好!然而它的这种特殊结构也给人类带来不幸的灾难—地震 (见前述) 。而地震的震源就是地幔软流层汽化的高压气体—地能。根据轻清者可以上浮, 重浊者可以下沉的原理。我们在板块倒‘凹’形的顶端, (即板块水平制高点) 钻上一个或几个直达汽化层的孔, 便能直接把地能—高温汽化的高压气体—震源, 提到我们的眼下、手中。并用金属管装上测温、测压以及其它化学测试仪表。并设多个排气阀门。通过这些仪表, 我们可以随时掌握地球汽化层的气温、气压的指数和震源信息。根据这些指数作准确的地震的预测、预报。调整这些排气阀门, 不让负压超过正压, 把它控制在我们所需要的指数, 地震就不会发生了。让余能为人类服务, 叫地球按我们的意志而存在。

由于我们控制了汽化层的气温、气压, 除了能防止地震外, 也能改善地球温度持续上升, 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5 结束语

宏观研究的含意是宏观地球的全部信息, 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号入座, 来解析自然现象。逻辑推理防止地震。

在本文面市以来, 承蒙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 和四川地震局张永久老师, 中国地震局李世益老师, 以及四川地震杂誌吴江老师的指导, 才有今天的成绩。在此深表谢意!原稿言词粗简不易理解, 在此表示歉意。S

摘要:鉴于地震的予测、予报效果欠佳的前堤, 关键是未能捕获地震前准确的震源信息。我们的思路不得不进行广泛的宏观研究。从历史的、考古的、记忆传说等方面, 彻底弄清地震的种种因素, 从中找到行之有效的措施, 达到防止地震的目的。

关键词:宏观研究,震源信息,预测预报,防止地震

参考文献

目前关于地震成因的主要观点 篇8

1、板块运动致震说

板块运动致震说是指由于活动的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摩擦、分离等导致岩石断裂、破碎、错位等,造成了地震。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的岩石圈并非一个整体,而是被海岭、海沟等分割成漂浮在软流层上的六大板块。而板块之间并不是静止的,而是相互运动的,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就会造成地震。但由于其引起板块运动的原因不同,可以将板块运动致震说分成以下两种不同的学说。

1、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部分组成,呈同心圆状,从内到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和地壳。各大板块处于软流层上,由于靠近地核处的地幔物质温度高于靠近地壳处的上地幔,这种显著的温度差,形成了地幔物质的对流现象,导致了板块的运动。板块的运动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即邻近板块的分离和碰撞。

而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摩擦、拖曳、碰撞是导致地震的根本原因。由于板块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力,导致岩石中产生应力(静挤压力),其应力在岩石中储集,当应力的积累超过岩石弹性所能承受的极限后,就会导致岩石断裂、破碎、错位,造成地震的发生。当应力释放之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余震以达到新的力学平衡。这就是挤压导致断裂,断裂引发地震的构造学说,也称之为弹性回跳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一直是地震成因的主流学说,从20世纪形成以来,被中国地学界普遍接受,对中国地学界影响深远。其主要文章有张振春的《地质学基础》和潘绍焕的《板块构造学说与地震》。

2、 地球自转学说

地球自转学说认为不同板块之间质量存在差异,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时,漂浮在软流层上的板块就会相互运动,导致板块之间相互作用的发生。这是发生地震的根本原因。

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导致板块间的运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分离”。当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时,质量较重的板块就会和质量较轻的板块相互脱节,出现分离作用。这种“分离”情况会引发正断层型地震。

(2)“碰撞”。当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时,不同质量板块的运动速率会有差异,质量较重的的板块运动速度慢,较轻的板块运动速度快,便会引发板块之间的“碰撞”。

(3)“摩擦”。由于靠近南北两极的自转速度小,南北板块运动速度缓慢或者接近于匀速。这就导致了远离两极的板块速度变快或者变慢都会与南北板块发生错位摩擦,出现“摩擦”的作用。这种情况会引发走滑断层型地震。

其主要文章有陈学忠、李艳娥、赵晓燕的《地球自转、地震成因与地震预报》,陈学忠的《地球自转与汶川地震的成因》等。

2、爆炸致震说

爆炸致震说主要是认为地球内部由于不同的因素会发生爆炸现象,导致地壳岩石圈的碎裂,引发地震。

但由于爆炸物质、方式的不一样,同样可以将爆炸致震说分为以下五种学说:

1、 雷电爆炸致震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现象,即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积累的静电荷过多、极化,从而引发了地壳中雷电现象的产生,引起岩石的破裂,导致地震的发生。这可以看作是一种雷电爆炸现象。

雷电爆炸说认为地下的雷电主要有以下两种来源:自然电场。自然电场主要是由电子导电地质体的天然电化学作用和地下水中电离子的过滤和扩散作用,以及大地电流和雷雨放电等因素所形成的电场。包括地下水氧化还原电场、过滤电场、地壳中的压电效应、热电效应等;太阳活动产生的电荷。太阳活动如耀斑、黑子、太阳风等产生的带电粒子、射电辐射等可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到达地面,形成地壳中的电能。

持这种地震成因学说的主要文章有张宝盈的《地震是一种“地壳雷电效应”?—地震成因新探》和《地震电磁成因假说》,姚承的《地震是地下雷电》。

2 、热能过多致震学说

地核内部热能过多引发地震主要是指由于地球吸收各种能源的能量大于地球向宇宙空间释放的能量,因此地球內核储存的能量会逐渐增加,地核内具有的压力也越来越高,当地核内能量增加到一定限度,超过地壳岩石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会爆炸,以火山喷发,地震等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形成地震等灾害。

地核热能过多的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地球内部的雷电是产生地热能的重要因素。地球内部是一个闭合的电路,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或者自转时,会与星际磁场发生相对运动,在地球内部产生微弱电流,以地球自转的方式输往地核,形成热能;太阳辐射汇聚地核形成热能。由于地球的特性,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能大多数被地球吸收,储集起来,汇聚到地核内部,形成热能;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类日常所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电等能量被地球所吸收,形成热能。其中前两点是形成地核热能的主要原因。

所以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只要在适当的地方,尽可能多的开采地热资源,就可以人为地减少火山喷发和地震。

关于这种理论观点,笔者没有找到专业的学术论文,仅找到一篇关于此种观点的文章:张亚鹏的《地震成因新观》。

3、 天然气爆炸致震学说

这种地震成因假说认为地壳断层带是地震产生的场所,由于断层带提供了聚集气体的空间,当气体不断增加,因空间有限,气体会在封闭的地壳内膨胀受压,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或者其它原因触发时,这些气体将会沿断层薄弱的裂缝爆破性地释放出来,引发地震。

这种假说否定了板块运动引发的地震,主要有以下四个依据:地震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地表没有征兆,这种突发现象只有气体在地底深部慢慢积聚,才能产生这个效果;地震是瞬间完成的,只有高压的气体才有足够的能量引发瞬间的能量释放;余震的产生是由于地壳内部气体的释放需要一个过程,需逐步释放,并不是一次性释放;地震发生前后会有降温现象,是由于气体膨胀吸热的缘故。

nlc202309041115

代表文章有岳中琦的《汶川地震与山崩地裂的极高压甲烷天然气成因和机理》,张恩学的《地震的特征、原因及触发机制》。

4、 核爆炸致震学说

核爆炸致震说是指地幔中核变的及时效应在地壳上的表现。

由于地幔的长期沉淀、析出、分层,在地球深处形成较纯净的核裂变(如铀等)物质圈,同时由于地幔对地表的液态、气态物质(如海水、石油、空气等)的吸入、热解,或者内部物质的生成析出,在地幔的上层(地幔、地壳之间)聚集了较为纯净的核聚变物质(如氢、氦等)。

地幔的对流会造成核裂变物质相遇,发生核裂变,如果此时附近存有核聚变物质,进而引发核聚变。核变要在极短时间里释放极大的能量,产生高温膨胀即产生高压,导致地壳因为这种压力而产生破碎、断裂,形成地震。

余震的产生机理有两方面因由。大地震发生后,一方面核变产生温度熔化地幔,并同时造成地幔温度的不均匀,加速其对流,提高了核裂变物质相遇的概率,引发余震;另一方面核变产生温度可以熔化地壳使一些曾经被冻结的核聚变物质被重新释放,同时又可以提高含氢化合物(如海水蒸汽)的热解比例,增加核聚变物质的含量,产生了余震。直到该地区下方地幔中几乎所有相遇可以超过临界体积的核裂变物质及其附近的核聚变物质全部发生核反应,余震才会停止。

主要文章有虞振东的《地下核燃烧假说的主要证据》,李六四的《地球热核演变说》。

5、 地球排气致震学说

其认为地球内部存在着大量不同于外界的强还原性气体,这种气体在巨大压力的迫使下不断钻入岩石裂隙的最尖端,通过H+H→H2反应产生上万大气压,压力使裂隙急速雪崩式地向前劈裂,当岩石的强度不足以抵挡这种压力时,遂发生破断地震。也可以算作是一种气体爆炸现象。

地球排气理论已有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历史,不算新近形成的理论,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才形成规模的、系统的一种理论,逐渐被人们所认知、接受。

地球排气观点认为地球内部含有巨大的气流和幔汁潮,而且在数量和能量上都不是大气、海洋可比拟的。杜乐天先生认为地球内部至少还存在4个规模很大的气圈,它们由深至浅依次是:外地核氢气圈;上地幔气圈;中地壳气圈;上地壳气圈。大气和海洋都是地球十几亿年内部排气的产物,气圈和水圈是地球排气的次生物。

由于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使气体向上运动,向外排气,这种排气是造成地震、旱灾、地磁异常、特大暴雨、部分森林火灾等全球特异自然灾害的根本原因。

主要的文章有杜乐天的《地球排气作用—重大自然灾害孕因和地下巨大天然气来源》、《地球排气作用的重大意义及研究进展》,杜乐天、强祖基的《特异自然灾害发生的内因》。

3、流体致震说

流体活动致震说是指由于地球内部的高温熔融物质(即流体)在不同作用下导致了地壳岩石的破碎,引发了地震。

但根据流体物质活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两种学说:

1 、流体上升活动致震学说

地球内部存在着高温熔融物质,这些物质由于地球内部不同的温度差、密度差、压力差等差值,导致流体的上升活动,侵入地壳薄弱部位。当地壳岩石圈薄弱部位不能承载流体的冲撞力道之时,就会导致地壳岩石破碎,形成地震。

流体致震说是建立在地球内部存在大量熔融物质基础上的学说,其否定了板块碰撞导致地震的说法,解释了板块运动所不能解释的大陆内部板块稳定地带地震频发的现象。

代表文章主要有刘武英、吴建华、郭永霞等的《关于岩浆活动在地震过程中的作用的讨论》,车用太、刘五洲、鱼金子的《地壳流体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及其在强震预测中的意义》,车用太、张培元、谷元珠等的《地震预测的新理论与新方法探索》。

2、 势—动能转化致震学说

其认为流体上的岩石具有极大的重力势能,当地球内部某一处封闭的熔融流体物质的温压发生变化或者沿地壳裂缝散逸之后,流体上覆的岩石圈的稳定状态就会被打破,就会导致地壳岩石圈因重力势能向下运动,发生塌陷、错位、形变等情况,引发地震。

这种观点认为流体对地壳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高温高压流体会降低岩石的刚性,引发地壳岩石从脆性向塑性变形转变,因而大地震通常在脆性中上地壳内发生;流体会降低破碎岩体或者断层之间的摩擦力,地震发生后会获得较大的速度和动能,使塑性的地壳产生位移或者错位、形变。

代表文章是徐常芳的《壳内流体演化及地震成因说》和《地震流体成因说及其应用研究》。

4、天体引力致震说

天体引力致震说是指由于月亮、太阳等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导致地震的产生,古来就有根据太阳、月亮的变化来预测地震的方法。

关于天体引力对地震的影响,都是直接引起了地球上某些运动的发生,间接的产生了地震,所以可以根据天体引力引发的不同运动,又可以将天体引力致震说分为以下三种学说:

1、 漩涡活动致震学说

漩涡活动致震说是一种将天体引力和地球内部流体结合起来的地震假说。主要是指地球内部软流圈内的流体物质在太阳、月亮引发的潮力作用下,与地球表面的的海水、大气发生同步运动,以漩涡的形式在地球内部形成有规律的升降,即所谓的固体潮,从而导致地震。

这种在天体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漩涡升降活动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自地球内部向地表盘旋上升的漩涡,它是流体在由低纬度区向高纬度区流动过程中形成的。当这种漩涡形成时,来自地球内部深处的热能就像是钻头一样不断的冲击、融熔岩石层,并使之抬升。当这种上升盘旋的势能积累超过岩石层的强度时,便会导致岩石层顶部的破裂,形成上冲型地震。由于上冲型地震的震源距离地表较浅,因此这种地震也被称为浅源地震。

nlc202309041115

自地表向地球内部旋转的下降漩涡,它是流体岩浆在由高纬度区流向低纬度区的过程中形成。当这种下降式的盘旋发生时,对地壳岩石层的支撑力降低,地壳岩石层在自身重力和向下吸附力的作用下,必然产生向下沉降的运动趋势。当向下沉降的势能积累超过岩石层的强度时,岩石层在底部的莫霍面上破裂,就会形成陷落型地震。由于震源距离地表较深,因此陷落地震被称之为深源地震。

代表文章是徐万民的《地震成因新说》。

2、 强潮汐致震学说

强潮汐致震说是指受天体引力的影响,地球上的海水会发生大规模、强烈的潮汐活动,这些潮汐活动会引发海平面的上升或者下降运动,引起了地下流体活动,而流体的活动会引发地震的产生。

天体引力引发地球上海水运动变化导致地震的说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海水的潮汐运动发生时,大规模潮水移动离去,重力势能的减弱,使海水离开的这一地区内的地壳受到流体的冲击而抬升,在地壳裂缝或者薄弱地带就会发生地震或者火山情况;另一方面是随着强潮汐转移到所在的区域内时,此地所受的重力势能增大,地壳会相对下降,挤压下面的流体向两边运动,导致两边地壳内的流体增多,同样受到流体的冲击、抬升,导致地壳撕裂、张开,从引发地震、火山等状况。

地球上海洋运动的变化,并不是天体引力一方面的作用,但是强潮汐的形成却与天体引力密切相关,是形成地球海洋强潮汐的重要原因。

代表文章有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的《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和杨学祥、杨冬红的《潮汐激发地震的最新研究》。

3 、天体引力触发地震学说

这种观点认为天体引力只是地震形成的一种次要因素,并不是主要原因。天体引力只是对地震的发生起到一种触发作用,即是一种加快地震发生的因素。

这种触发作用因为地震成因主要原因的不同,其触发机制也不甚相同。如坚持应力积累是导致地震成因主要原因的学者认为,天体引力可以通过对地壳的撕裂和提升作用,加速应力的积累,致使地震的提前发生;坚持流体是地震发生主要原因的学者认为天体引力强大时会引发地球流体剧烈的活动,导致地震的提前发生。虽然其观点不甚相同,但却都认为天体引力对地震有触发作用。

所以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通过观察太阳或者月亮的变化,有助于我们预测地震。

代表文章是张尚勤的《太阳月亮与地震》,胡辉、王锐、郭晓明的《日月引潮力与地震》。

以上的四种地震成因假说,虽然各不相同,但其目的是一样的:旨在地震预测,解决地震预测难的问题。本刊的立场主要倾向于气体爆炸致震学说,本期涉及的文章也多与气体爆炸致震学说有关。

关于周杰伦的高一英语作文 篇9

Jay was born in Jan 18 1979 , and he is raised by his mother. When he was very young , he showed huge interests in music. He began learning piano at the age of 3,and while he was a third-grade student in primary school, he developed an interesting in cello. His mother always took him the concerts so that his taste of music developed very much.

At first Jay didn’t worked as a singer but a composer. In , Jay was given his chance to produce an album of his own. Beyond everyone’s thought ,it became very popular in Taiwan and many other places soon. When his second album was come out, he w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pop singer not only in Taiwan but also in Asia.

关于高一英语作文精选 篇10

范文:

Hi, everyone ,

We’ll have an important activity—picking apples。 The picking will go on from 8:00 am to 11:00 am next Saturday and wele all of the people in our munity to join in the activity 。

To join in the activity , you should sign your name in the office before 5:00 pm next Thursday ,which is the deadline ! Don’t miss it !

Atten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all the people who will join in picking apples should wear a hat and a pair of gloves because there will be a lot of leaves or dirty things that will otherwise fall on your head and make your hands dirty 。

Be active , everyone in our munity !

The munity board

关于树英语高一作文 篇11

The first son went in the winter,the second in the spring,the third in summer,and the youngest son in the fall.

When they had all gone and come back,he called them together to describe what they had seen.

The first son said that the tree was ugly,bent,and twisted. The second son said no - it was covered with green buds and full of promise.

The third son disagreed,he said it was laden with blossoms that smelled so sweet and looked so beautiful,it was the most graceful thing he had ever seen.

The last son disagreed with all of them;he said it was ripe and drooping with fruit,full of life and fulfillment.

The man then explained to his sons that they were all right,because they had each seen but one season in the tree‘s life. He told them that you cannot judge a tree,or a person,by only one season,and that the essence of who they are - and the pleasure,joy,and love that come from that life - can only be measured at the end,when all the seasons are up.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我们原来可以这样——校园演讲稿下一篇:讲纪律 守规范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