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的童话故事(推荐11篇)
每年八月十五日乃高辛氏部落的诞生日,及至这天,部落的子民们都载歌载舞,互赠木樨,共饮美酒,欢庆佳节。嫦娥作为首领的女儿,自然也会参加这一年一度的庆典,与民同乐。
忽而又到一年八月十五日,这个日子嫦娥已经度过了15个。这天嫦娥早早的起床,穿上漂亮的衣服,提着花篮准备去摘木樨,赠给她的子民们。
这时,丫头兔儿慌慌张张的跑进来说,“小姐,他又来了,你要不要见他?”嫦娥眉头一皱,“他又来做什么?““不知道,还带了一件锦袍。”兔儿咧咧嘴说。
正说话间,那寒浞已经推门而入,吓得两人往后一缩。还未及嫦娥开口,寒浞便大笑道,“恭喜嫦娥妹妹啊,今天可是个大好的日子,寒某特来道贺。”嫦娥侧过身,摆弄着手中的花篮,并不搭理。那寒浞拖着紫翎裘追身至嫦娥跟前嬉笑道“嫦娥妹妹,这是我在山神原魁处得来的紫翎裘,可御寒保暖,想到天气渐凉,特意为妹妹送来,还望妹妹喜欢。”
嫦娥面带难色道“有劳寒公子费心了,我本山野粗人,不敢受此贵重之物,望寒公子慎重收回。”寒浞嗤笑道,“小姐乃千金玉体,如何说不敢受呢,我寒某对小姐一片痴心,区区一件紫翎裘又算得了什么?纵使小姐要那龙袍凤冠我也能弄来。”
嫦娥摆手道,”寒公子休再说了,请回吧!“那寒浞见嫦娥并不甚搭理,便正色道,”哼,我堂堂一族首领亲自与你送这宝贝,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说罢自收了紫翎裘摔门而去。
原来这寒浞乃是新任寒氏族的首领,生性霸道,早对嫦娥美貌垂涎三尺,并有霸占之意,怎奈嫦娥所属高辛氏一族国富民强,遂不敢轻举妄动。因此,常借故来骚扰,以寻可乘之机。嫦娥虽为女子,但生性刚烈,寒浞每每欲求不得,渐渐心生恨意。嫦娥对此人甚是厌烦,但顾虑两族子民能和睦相处不敢发作。
话说回来,寒浞去后,心中甚是闷闷不平,见高辛氏族人皆捧花相庆,愈加不岔,盘算着如何才能抱得美人归。正愁闷间,忽有人报,东海之滨羲和氏首领金乌有请。寒浞正欲找人饮酒排遣,遂乘坐骑雪蛟欣然前往。
须臾,寒浞便到金乌殿上,金乌见寒浞一脸愁容,问道:“贤弟为何如此垂头丧,是哪个不长眼的惹得贤弟不开心?”
寒浞叹气道:“兄台有所不知,常言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得···,哎,得不到啊!”
金乌蔑笑道:“咦,我当是为何,原来贤弟是看上哪家姑娘了,如今又吃了闭门羹,哈哈哈!这有何难,任她是王妃公主抑或是富家小姐,抢来便是了。”
寒浞道:“谁说不是呢,我寒某想要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只是这女子乃是高辛氏帝喾之女嫦娥,真是愁煞我也。”
金乌听罢,厉声道:“区区帝喾就让贤弟如此这般,畏首畏尾,岂是堂堂一族首领所为?为兄我愿替贤弟出这口恶气!”
寒浞谄笑道:“仰仗兄台出手相助,帮小弟达成所愿,得到嫦娥,不知兄台意欲何为?”
金乌笑道:“我羲和氏与你寒氏世代交好,各自统领炎界与寒界,我羲和氏可操控时令,移星转斗,他高辛氏以木犀做繁息之源,我今若多升几轮烈日,干他河川,萎其枝叶,灭他子民,到时他自然伏地求饶,岂不快哉!”
寒浞听罢拍手称快。有兄台此话,贤弟就放心啦,遂洋洋自得其意。金乌便于殿中央坐下,双眼禁闭,口中喃喃念叨着咒语,恍惚间,万道金光从背后升起,寒浞忙用手护住双眼,无法正视。只见9只三足金乌缓缓飞向空中,瞬间大地一片火红。
这边,在高辛氏统领的大地上,人们正在尽情狂欢,刹那间万道光芒扑面而来,大地万物如同陷入火海,叫苦声、哀嚎声此起彼伏。只见树木植物瞬间烧焦,大地龟裂,河水尽干。帝喾见此状立即腾空而起,口念咒语,在空中祭出渚天幕将大地紧紧罩住,以保住仅剩的一些水分。可是,只因十轮烈日实在是太炙热,大地上的水分已丢失大半,如何够人们生存。
嫦娥见子民皆痛不欲生,死者不计其数,痛心至极。她向父亲哭道,“父亲,您一定要想办法救救大家。”帝喾道:“孩子,为父虽能暂保住水分遗失,但是那金乌之烈光却无法抵挡,酷热终将会夺走我族人性命,为今之计当另请高人相助,把那烈射打下来,方可破此劫难。”
嫦娥听罢,更是痛苦不已道:“那金乌足有万丈高,谁能有如此神力呢?”帝喾道:“我听闻北方有穷氏乃游猎民族,颇擅骑射,不如求救于彼,寻能射日之人,以救我子民。”嫦娥听罢拭泪嗔道:“女儿愿往有穷氏去请高人相救。”帝喾允之。
嫦娥遂至有穷氏部落,闻听有穷氏首领名唤后羿者,天生神力,为人谦和,深受子民爱戴,掌有一张上古神弓——极乐弓,此弓为有穷氏传家神兵,有射穿天地之势,威力无穷。嫦娥得见后羿,视之双目炯炯,甚是英俊。后羿见嫦娥两弯愁眉紧锁,楚楚动人,礼毕,问明来意。嫦娥将过往一一告知,后羿厉声道:“寒浞、金乌这等无耻之徒,残害无辜实在可恶,我愿前往宝地,助你们渡此劫难。”嫦娥欣喜万分,事不宜迟,与后羿同回高辛氏部。
后羿见此地已尸横遍野,惨不忍睹,再不相救,恐将灭族。后羿便弯弓搭箭向那三足金乌射去,只见那极乐弓发出一声怒吼,一团无形之气喷薄而出,有如流星坠地之势,万夫莫当。这道箭气在空中划出一道绚丽的弧线奔金乌而去,须臾只见一只三足金乌应声而落,紧接着第二箭、第三箭,箭无虚发,连射9只。大地回归如初,人皆奔走相庆。
经此一劫,嫦娥与后羿情投意合,两情相悦,遂结为连理。天帝得知金乌所做所为,下旨降罪于金乌,命他日升昼降,周而复始不得违命。并赞许后羿惩奸除恶,而那寒浞却得以逃脱惩罚,但仍死心不改,想寻机报复。
后羿射日救民之后,一时间名声大振,众人前往拜师学艺,寒浞见机会来了,便暗使一部下逢蒙混入众人,潜伏于后羿身旁伺机加害。一日,逢蒙趁后羿不在,偷偷在他的酒里下了早已准备好的寒桀散。后羿在毫无防备之下喝了毒酒,突然觉得一股寒意从脏腑深处散发出来,身体瞬间变得极寒,后羿觉万分痛苦。
原来这寒桀散乃是寒氏一族的独门毒药,人中毒之后会身变至寒,能力愈强者寒气愈重,此毒无药可解。后羿天生神力,所以他的寒气更是猛烈,周围的百花树木都受寒而死,人皆不敢靠近,嫦娥视之,心痛欲裂,但无计可施。
数日之后,中毒之状愈加严重,方圆数十里草枯川结,已无半点生灵。独嫦娥强忍极寒,敢近其身,日夜陪伴。但长此以往,子民必遭牵连无法生存。后羿每思此,深感沉痛,对子民万分愧疚。
又是一年八月十五,后羿不忍再给嫦娥和子民们带来伤害,趁嫦娥不在,纵身一跃向天空飞去,只见一团巨大的寒气凝结成球悬挂在当空,散发着洁白的光芒,与太阳交相呼应。
当嫦娥回来之后发现,后羿为了不伤害她和子民,远离部落,化身为月亮。嫦娥悲疼欲绝,日日忍受相思之苦,愿舍弃一切去往后羿身边陪他终老。她便向西王母求登月之术,西王母见她虔诚:“你取八月十五日的木樨花瓣上露水与木樨话花一起做成饼吃下便可飞升奔月。”嫦娥依言。在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吃下月饼奔向月亮而去。日日忍受着极寒,陪着后羿,成为一段佳话。
遂后人每逢八月十五中秋之际,都喝桂花酒、吃月饼、赏月,来追思这一段美丽的爱情佳话。
先让我们来看一个近代采集于民间的嫦娥奔月故事:
羿射九日,造福于民,娶妻嫦娥,贤惠善良。有一道赠羿不死之药,羿交于嫦娥收藏。羿弟子蒙心怀不轨,乘羿外出,欲盗灵药。嫦娥为保护灵药,不得已吞入口中,遂飞升入月。羿归追月不及,无奈只能遥望明月以寄相思。 (1)
吃了“不死药”的嫦娥最后奔上了月宫。除去中秋节之来源考察的角度,我认为这则神话最直接表现了人类对“不死”及天界的向往。月中的生活有可能孤寂凄凉,但嫦娥登上了月亮,实现了永生。这不由让我想到了有着相同“不死药”情节与“奔月”主题的日本神话《竹取物语》。《竹取物语》说的是出身于竹子中的辉夜姬被采竹老翁带回家抚养长大后,通过难题拒绝了众多求婚者,最后还是无奈悲然回归月宫的故事。
日本著名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曾认为《竹取物语》是“反映时代的作品,其结尾部分是固定的民间传说,五个贵族公子的求婚过程是作者自由发挥的空间”。 (2) 民间故事是集体创作,又在集体中流传,发生变化是在所难免,其中变化的部分与具体的时代、历史相关,而其不变的部分,我认为更能代表这个故事的内在目的与主要矛盾。“固定的结尾部分”即指辉夜姬的拒婚成功与奔月。关于《竹取物语》主干部分的“难题考验”与我国藏族民间故事《斑竹姑娘》中“难题考验”母题之相似处的比较讨论,已有不少学者涉及,在此不再重复。此文中想就作为其全文基本脉络的羽衣仙女“奔月”这一特定情节,展开与中国民间故事嫦娥“奔月”的比较。既然这两则故事的“异”之大与“同”之小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再讨论其“大异”似乎就没多大意义了。在此就试图从这个“小同”入手,希望能在进行进一步深入挖掘的过程中,发现其背后深层的“大同”。
二
1. 中国嫦娥奔月传说的形成与发展
六朝梁代刘勰在其书《文心雕龙·诸子篇》中说:“《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恒娥奔月。”据考证,《归藏》是一部已流失的古代占卜巫书,约成书于战国初年。这就是关于嫦娥奔月神话的最早记载。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嫦娥奔月神话的一些情节在战国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而正面最早较为完整地正式记录嫦娥奔月神话的是汉初的《淮南子》。其中《览冥篇》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可见,在战国初年就形成了的这一嫦娥奔月神话的初型,在秦汉时代得以基本成形,并在唐宋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得到逐步丰富完善和发展。在这段时期里,有着久远神话渊源的嫦娥奔月神话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与发展。它的流传方式除口承以外,还有多种书籍在不同年代、以不同形式进行文字记载,而且从大量的考古实物资料———砖画、雕刻、帛画等也可看出,该神话还通过多种绘画艺术形式流传。通过集体创作与传播的嫦娥奔月神话,随着人员的迁徙与不同地域间文化的交流活动,它的流传辐射地域也变得相当广泛。从较早的《楚辞》中的记载看,秦汉前主要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楚地流传,秦汉以后随着汉民族的形成和扩展,传播到各个汉文化影响到的地区,当然也流传到了国外。
2. 日本《竹取物语》的形成与分析
《竹取物语》时的日本社会又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
《竹取物语》产生于公元10世纪初的平安时代,正是日本社会开始具备粗略的文明形态的时候。面对近邻中国强大的文明力量,日本除了从模仿中国文明起步之外别无选择。因此,当时的整个日本社会都蒙受着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在文字和文学方面自然也不例外。具体表现在,在唐代前期,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达到高潮,日本一批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文化、制度,唐朝使者也大批出访日本,使中国文化源源不断地流入日本。搜集了大量民间故事的中国通俗类书《雕玉集》在平安时代也已传入日本,这其中应该就有嫦娥奔月传说的记载。据我们前面对嫦娥传说形成时代的分析及其影响地域和时间范围之广,再结合两篇神话中看似“巧合”的“奔月”情节,也可直感出中国嫦娥传说对日本《竹取物语》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接下来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察与分析。
(1)《竹取物语》的基本观念
《竹取物语》中的辉夜姬在“遭贬—凡世生活—重返天宫”的遭遇中,经历了“月宫—尘世—月宫”的转移;而嫦娥则是通过服用不死药,实现了“尘世生活—进入月宫”的转变。两部作品的目的都是通过“奔月”这一具体行为,来最终指向“不死”的天界(月宫),以脱离尘世,得到永生。那为什么象征“天界”美好永生世界的独独是月宫呢?
在史前先民的心目中,“月亮有恢复植物生机的神性”。干旱季节的绿色植物经过太阳一天的灼晒变得了无生机,可是经一夜露水的滋润,次日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人们便误认为是月亮的魔力。此外,在史前先民心目中,“月亮有自我发育和自我更新的神力”。因为每个太阴月,月亮都有一个从钩月到望月到弦月再到钩月的周而复始、死而复生的变化过程。 (3)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两则神话中“不死药”情节与月宫的结合,绝不仅仅是个偶然。月亮成了不死的象征,自然也是永生的仙人们的生活之所,因此进入月宫就成为了世人希求不死的一个表征。“月宫”一词,始见于中国六朝人作品《海内十洲记》中说东方朔“随县主履行,比至朱陵扶桑……月宫之间”。后才出现嫦娥、月桂等说,描述其中居民长生不老,让凡间人众羡慕。可见从月神信仰中派生出来的月宫崇拜,出现在嫦娥故事的更早以前,并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为中国神话的普遍母题,也成为后来的月宫相关神话的渊源,成为了嫦娥实现永生的天堂,也成为了日本《竹取物语》中仙子辉夜姬的最终归结点。
(2)《竹取物语》的主人公与嫦娥形象
让我们先来看看《竹取物语》原文中对辉夜姬的描写:
この児のかたちけうらなること世になく、屋のうちは暗き所なく光り満ちたり。翁、心地あしく、苦しきときも、この子を見れば、苦しきこともやみぬ。腹立たしきことも慰みけり。翁、竹を取ること久しくなりぬ。勢ひ猛の者になりにけり。 (4) (孩子的相貌越长越漂亮,使得屋子里充满光辉,没有一处黑暗。有时老公公心绪不好,胸中苦闷,只要看到这孩子,苦痛自会消失。有时,即使动怒,一看到这孩子,立刻心平气和。此后老公公仍然天天去伐竹,每一节竹里都有黄金。于是家中日渐富裕,老翁变成了一个百万富翁。)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民心目中的辉夜姬不仅长得十分美丽,而且是光明、善良、财富的象征,还能抚慰人的心灵;而在中国的广大劳动人民心目中,嫦娥也一直是温柔、美丽、聪明、善良等美好形象的集合体。六朝宋时颜延之《为织女赠牵牛》中说:“婺女俪经星,洹娥栖飞月;渐无二嫒灵,托身待天阙。”就将嫦娥与织女并喻。同朝陈时的徐陵在《玉台新咏序》道:“麝月共洹娥竟爽。”是以月色的皓洁衬托嫦娥的娇美。两个神话中的主人公无疑皆是集万般优点于一身的美貌无瑕的女子,然而作为奔月主体的美丽的辉夜姬,无疑是日本化了的嫦娥形象罢了。
(3)《竹取物语》的情节
《竹取物语》中说从月宫接取辉夜姬的仙人,手持葫芦,中有不死之药,要辉夜姬服用。
关于“不死之药”,中国早有此说,《山海经·海内西经》中说:“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夹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拒之。”“不死之药”是人类恐惧死亡的产物。万物之灵的人类可以战胜任何凶残的猛兽,独独无法逃避死亡。药物治疗疾病的神奇功效使人类寄“医治死亡”的进一步幻想于其间。但继而人类又悲观地发现“医治死亡”之于凡人的不可能性,因而不属于尘世的“不死之药”当属神仙所拥有。人类只要服用此药,即可如神仙们一样长生不老。可惜神仙似乎又多为吝啬之人,因为在中国神话中,绵延了五千年的人类历史中,除了后羿与嫦娥之外,似乎再难有其他凡人再获此神物。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嫦娥神话在中国神话中的独特性,或可以说它是中国唯一一篇凡人获取“不死之药”的传说,从而也进一步暗示出了在“登月”这一共同主题之外,这两则神话故事的另一层不可忽视的联系,即“不死之药”说得明确的起源点,其流传及影响。
三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观点:
1.《竹取物语》全面接受了中国古代民间的月神信仰与月宫崇拜的观念,将“月宫”作为相对于凡世的、神仙们的安乐祥和之生活场所,这一观念成为全篇小说构思的基础。
2.《竹取物语》接受了中国的“嫦娥”的美丽原型,并把她改造为美貌无瑕的日本式女子,作为全书的主人公。
3.《竹取物语》采用了中国嫦娥神话中的“不死之药”与嫦娥“奔月”的情节,通过各自民族相应的方式,指向相同的结局。不难看出它们源于一个共同的基点———道家思想影响下的长生不死观念与升天之理想。
文章开篇时所提之“看似‘小同大异’的比较”,在此也终于有了一个清晰的显示。所谓“小同”的“嫦娥形象(辉夜姬)”贯穿了全文,并在最后的“嫦娥奔月(辉夜姬升天)”中促成文章主题的升华,起到了关键的“点睛”作用。看似“小同”实则“大同”的此类中日文学作品,笔者认为比直接的翻案作品更能体现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因为相对于有意识的“翻案”,它们更是人们在创作时对母本的无意识模仿,更说明了中国的文学作品的母本对日本作家们的深层影响。
摘要:日本的《竹取物语》与中国的嫦娥神话有着相同的“不死之药”与“奔月”的情节。就《竹取物语》全文来说, 这虽只是“大异”中的“小同”, 然而这“小同”, 却恰恰是这个民间故事在长时间的民间流传中未被随意篡改的部分。从这一点意义出发, 本文作者认为这一部分更能代表这个故事的真正目的与民众的趣向。因此, 在此文中主要是从探究中国嫦娥奔月传说对日本《竹取物语》影响的角度, 对它们的相同部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探讨, 最终揭示了中国的文学作品的母本对日本作家们的深层影响。
关键词:《竹取物语》,嫦娥奔月传说,“不死之药”,月宫,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忠华.嫦娥奔月神话本末论.思想战线, 1997, (3) .
[2]雷华.《竹取物语》与古代日本的伦理、君权意识.日本研究, 2000, (2) .
[3]赵虹.《竹取物语》和《斑竹姑娘》的比较研究.日本研究, 2003, (2) .
[4]张北川.《竹取物语》和《斑竹姑娘》中的“难题考验”.西藏艺术研究, 1999, (1) .
[5]张华松.月神崇拜与方仙信仰.齐鲁学刊, 2004, (1) .
[6]洪强.联系式与本位式的冲突:“嫦娥”故事的解读.延边大学学报, 1996, (3) .
嫦娥,后羿的原型都有两个
嫦娥的原型有两个。
一是帝喾(或者叫帝俊)的第四个妻子常仪(或者叫常羲),因古代“仪”、“羲”与“娥”同音,所以又叫常娥。据《山海经·大荒西经》、《世本》、《大戴礼记·帝系篇》、《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常仪来自东夷地区的陬訾氏部落,为帝喾(黄帝的曾孙,颛顼的侄子)生了一个女儿叫帝女,生了一个儿子叫少昊。《山海经》记载常仪“生月十有二”,大概是说她的娘家部落主管观察月象,善于占月,并创造十二月太阴历法。据考证,常仪的陬訾氏部落图腾是白兔或蟾蜍(此为月亮中有玉兔捣药或蟾蜍的由来)。
另一个是羿的妻子恒娥。据《淮南子·览冥训》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谣王母,恒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怅然有丧,无以继之。”意思是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了长生不死的仙药,结果被妻子恒娥偷吃,最后在药力作用下,飞到了月亮上。《淮南子》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将恒娥的“恒”字改为女字旁的“姬”,再后来干脆改成与“恒”同意的“常”字,进而演变成“嫦”。
无独有偶,后羿的原型也有两个。
一个是帝喾或者尧帝时期箭射九日的后羿:一个是夏朝初年反抗暴政,一度夺取中央政权的东夷部族首领后羿。两者均是天下第一神箭手,前者似为后者先祖。
帝喾或者尧帝时期的神箭手后羿,一生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韩非子·说林》记载,他发明了弩;二是除害、射日。《山海经·海内经》、《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后羿先是为民除害,射死了害人妖孽凿齿、九婴、大风、禊输、修蛇、封稀等,后来又曾射落9个太阳,缓解了当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的旱灾。据考证,凿齿、九婴等动物以及太阳都是一些东夷部族的图腾,后羿除害、射目的传说,可能隐喻了帝喾或者尧帝时,后羿以善射威服东夷各部落,成为部落联盟总首领的兼并战争。
夏朝初年的神箭手后羿,是东夷有穷氏部落的首领。夏朝第二代国君儿子太康即位后,耽于田猎,荒废朝政,十分昏庸。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100天还没有回都。后羿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带领东夷各部族向夏王朝复仇,挥师西进,奇袭洛水,一举控制了夏朝的王都。等太康打猎回归至洛水边,看到北岸皆是东夷人的军队,只好落荒而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事件。后来,后羿被他的亲信——东夷伯明氏后寒之子寒浞(音zhu6)(寒国在潍坊市寒亭区)杀死。
嫦娥是山东人?
如前文所述,嫦娥来自于东夷地区的陬訾氏部落。我们知道,上古东夷地区主要包括河南省东部、山东省全部、江苏省北部和安徽省东北部,甚至包括河北省渤海湾沿岸部分、辽东半岛,乃至朝鲜和日本。据笔者考证,嫦娥所在的陬訾氏部落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
1今天山东省境内,以“陬”、“訾”命名的古地名颇多。例如孔子的老家“陬”邑(曲阜附近)、“黔陬”(青岛胶州)、孟子的故里“邹”(邹城)、梁邹(邹平)、訾城(寿光)、訾家(临淄)等。
2“邹”、“訾”氏的起源地均在今天山东省境内。邹氏起源于鲁西南邹城市一带,訾氏起源于鲁北、鲁中的齐地。
3嫦娥亲属的出生地、活动地大都在山东省境内。嫦娥的丈夫帝喾虽建都于今河南商丘、濮阳一带,但出生在曲阜;嫦娥的儿子少昊定都在曲阜,至今曲阜还有他的陵墓。另一个传说中嫦娥的丈夫后羿是东夷有穷氏人,有穷氏在德州一带:杀死后羿的寒浞是寒国即潍坊寒亭区人。
4齐地很早就有月亮崇拜,齐地八神中的月主的祠庙在烟台莱山、龙口一带。
“嫦娥奔月”神话:隐喻了一次民族大迁移
“嫦娥奔月”神话的大体情节是,尧帝时,天上出现了10个太阳,大地干旱,很多怪兽趁机作乱,人民苦不堪言。于是,尧帝派神箭手后羿射死了9个太阳,只留下了1个太阳,使大地上的旱情得以根本缓解。后羿射日后,娶了嫦娥做妻子,向西王母要了长生不死药。结果嫦娥偷吃了神药,药力发作,飞向了月亮。很明显,这个神话是充满了想象力、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很大的夸张成分的。我们知道,任何神话都是历史真实事件的曲折反应,所谓“三分实,七分虚”、添枝加叶是也。从“嫦娥奔月”神话的“七分虚”、枝枝叶叶上,我们能否考证出那“三分实”和事实的主干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个神话里人物原型的身份以及人物原型之间的关系。
1嫦娥(常仪)的亲生儿子少昊是尧帝的异母哥哥。据古史记载,嫦娥(常仪)在帝喾的4个老婆中排行第四,但所生儿子少昊在帝喾的儿子们中年龄最大(3个弟弟为姜媚所生的周的祖先弃、简狄所生的商的祖先契还有尧)。
2少昊与后羿都是东夷地区部族的首领。据古史记载,少吴长大后,去了母亲嫦娥(常仪)的老家——东夷(主要是山东境内),在那里做了东夷部落联盟的总首领,建立了以太阳或鸟为图腾的、初步具有国家形态的“鸟”国。“羿”的本意是鸟飞起的意思,夏朝初年的羿是东夷有穷氏(今山东德州一带)的首领,想来帝喾、少昊时的后羿也是东夷部落联盟中的一个分支部落的首领,似乎是少昊的臣属。
3少昊与尧帝之间存在过权力斗争。据古史记载,因为少昊是帝喾的大儿子,所以在帝喾死后继承了父亲全国部落联盟总首领的位置。继位后,他封自己的弟弟尧做了唐侯。少昊干了9年,因为“政微弱”、“诸侯不附”,被迫把帝位让给尧。尧接受禅让后,封给少吴一块叫高辛的地方。
4西王母的原型是居住在今泰山西部的一个母系氏族部落的首领,其部落生产肥桃,善于制作药品,似乎也属于东夷,而且和嫦娥(常仪)部落有一定关联。据考证,这个部落逐渐西迁,以月亮为图腾。有资料证明,张骞出使西域找寻的大月氏国似乎就是这个部落迁到西域、中亚建立的国家。
其次,对照神话和古史记载,我们可以发现,“嫦娥奔月”神话的背后,实际上隐喻了上古时期因为权力斗争而引起的一次民族大迁移。
所谓“后羿射日”实际上指的是少昊(以太阳为图腾)被迫把帝位禅让给尧帝后,引起了东夷部落的不满,东夷部落中少吴的嫡系部落(所谓10个太阳)和其他部落(以一些怪兽为图腾)纷纷起来反叛,对抗尧帝。尧帝联合东夷内部的后羿,打败了少昊的这些部落,并将后羿树为新的东夷部落的总首领,还将少吴的母亲嫦娥(常仪)部落的姑娘,赏赐给有功的后羿做妻子。
所谓“嫦娥奔月”实际上指的是嫦娥(常仪)部落的姑娘嫁给后羿后,对后羿背叛东夷的行为十分不满,一直想找机会脱离后羿。后羿当上东夷部落联盟首领后,对西王母部落(以月亮为图腾)横征暴敛,索要肥桃和药品,引发后羿部落和西王母部落之间的战争。最后,西王母部落战败西迁。后羿的妻子、那个嫦娥(常仪)部落的姑娘趁机隐藏在这个部落里,一起去了西部。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嫦娥吃了仙药后,突然飘飘悠悠的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这时,嫦娥已经飞得很高了,他的脚下是那洁白柔软的云,金黄的星星在嫦娥的左右两方,散发出阵阵月香,闪烁着纯洁美好的光芒,再往上看,呀,是个明亮的月亮,柔和的月光撒到了嫦娥的脸上,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隐隐约约看见一只洁白如雪的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嫦娥心里想:我再也见不到我那亲爱的乡亲们了,会有谁给他们帮助呢?还有后羿,我只能在月亮上守护他了&hllip;&hllip;再见了。
这时,风很大,嫦娥的飘带随着风飘荡着,嫦娥的头发也在飞舞着,马上就要到月亮了,嫦娥几粒泪珠落了下来,她有多么舍不得啊,但为了人们,她心甘情愿,多么伟大啊,现在,嫦娥进了月亮,她要在月亮上安居乐业;
文:嫦娥奔月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唐朝时期,那时,以赏月为中心。到了清明时期,成为“民俗大节”。
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就要团团圆圆在一起赏月,吃月饼,看电视上的《中秋晚会》。去年的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可开心了。在这月圆之夜,我们分享着美味的月饼,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那天的月亮虽没有往年的中秋节那么亮。不过,也挺美的。月亮时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风哥哥夸她几句,就躲到云层后面,蒙上一层细纱,显得更加娇气,真迷人;时而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把脸露出来偷看我们过节呢!真好玩!每到中秋节,我总是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时,妈妈经常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成语故事。我听了许多遍,可还是听不烦。只要是关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觉得新奇,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天去,飞到月球上与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长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只觉得我小时候挺好玩的,挺好笑的。
首先, 从故事的内容上想一想。文中有这样的句子:“眼看 (逢蒙) 就要搜到百宝匣了, 嫦娥疾步向前, 取出仙药, 一口吞了下去。”在教学此处时, 我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 从文中的第4 自然段中我们知道, 后羿将仙药交给嫦娥保管, 那个时候嫦娥怎么不吃仙药呢?那现在她怎么就‘一口吞了下去’, 毫不犹豫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了嫦娥舍己为人的品质。可深入细读, 我们就不难发现, 此时的嫦娥是可以不奔月的———她完全可以选择不吃仙药, 让逢蒙升天成仙, 自己与后羿继续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 行侠仗义, 长相厮守, 过神仙眷侣般的生活。这, 是谓情。逢蒙吃了仙药会不会害更多的人, 或许答案不能过早确定。《荀子·正论篇》中说:“羿、逄蒙者, 天下之善射者也。”《孟子·离娄下》则说:“逄蒙学射于羿, 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胜己, 于是杀羿。”由此可见, 逢蒙的性格中更多的是一种嫉妒、一种贪婪。这, 是谓理。如若此想, 嫦娥可以不奔月, 于情于理也都说得过去。
其次, 从故事的体裁上想一想。《嫦娥奔月》是一篇神话, 既然是神话, 就不得不讲嫦娥的“神性”———超脱世俗的牺牲精神。可是, 读神话, 到底是读“神性”还是读“人性”呢?笔者比较倾向于后者, 毕竟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也是源自生活。所以, 在课堂上, 我这样问学生:“当嫦娥的身体轻起来, 飞离了自己的丈夫, 飞离了人间, 越飞越高, 她的心情一定会很复杂。你们认为她会有怎样的心情呢?”学生回答出了“不舍”“遗憾”“留恋”甚至“欣慰”, 这些都是嫦娥有真实情感的写照。如果关注“人性”更多, 嫦娥在奔月前, 便会经历一番痛苦的内心挣扎:该不该吞吃仙药?若吃了, 后羿怎么办?若不吃, 仙药让逢蒙得手后, 百姓岂不是会遭殃……在教学中, 学生若能理解到这个程度, 像“想象一下, 嫦娥是怎样与逢蒙展开周旋的”这类情景再现的问题, 学生就不会简简单单地停留在对嫦娥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上, 而会更多地去关注嫦娥内心的挣扎。如果你就是嫦娥, 你又会怎样选择呢?如果我们选择关注神话故事里的“人性”, 嫦娥可以不奔月, 似乎也能说得通。
既然嫦娥可以不奔月, 为什么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对嫦娥“奔月”情有独钟呢?
首先, 嫦娥代表了中国古代美丽善良的女子的形象。她经常接济百姓, 乡亲们非常喜欢她;她一心为民, 不想让逢蒙去害更多人;她聪慧机智, 与逢蒙展开周旋;她舍己为人, 宁愿自己吞吃仙药, 远离丈夫;她对爱忠贞, 与后羿开创了一夫一妻制的先河。汉代《淮南子·外八篇》记载:“……广寒寂寥, 怅然有丧, 无以继之, 遂催吴刚伐桂, 玉兔捣药, 欲配飞升之药, 重回人间焉。”……林林总总, 都符合了人们内心中的古代美丽善良女子的形象。
其次, 奔月的行为体现了中国古代贞烈的女子形象。嫦娥本可以不奔月, 但她却选择了奔月;为了百姓, 分合之间, 她一定会选择分, 生死之间, 她一定会选择死。嫦娥牺牲“小我”, 成全“大我”, 不就是她内心的责任与使命使然吗?这, 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力量。如此贞烈, 堪称伟大。像这样, 为心中气节甘心忍受痛苦甚至赴死、果敢贞烈的女子还有很多, 如为寻夫哭倒长城的孟姜女, 为真爱宁死不屈、跳坟化蝶的祝英台……这样的女子都成为了贞烈女子的典型代表。如果说“朝闻道, 夕死可矣”“英雄生死路, 却是壮游时”……是中国古代男子文化的脊梁, 那么“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则是中国古代女子文化的灵魂。
推荐理由:Mira Moon酒店是由被美国《纽约时报》誉为设计领域的“Lady Gaga”的著名设计师马塞尔?万德斯及国际知名建筑设计事务所Yoo Studio成立的Wanders & yoo的心血结晶,其设计风格富涵中国的文化与传统,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嫦娥奔月的传说。其内有91间房间。房间设计风格分为三種:半月形、圆月形和新月形。置身于Mira Moon酒店,您可以感受到浓重的中国文化气息。中国布艺和印刷物随处可见,墙上的牡丹花彩绘更是栩栩如生,甚至酒店工作人员的制服也是“月亮的时装系列”。
Mira Moon酒店是Mira品牌系列的第二个酒店项目,其创作概念是在香港这个大都会里重新演释中国传统魅力。Mira Moon是Mira品牌系列一家充满中国神话故事特色的精设计酒店,将中国传统文化融于设计理念当中,透过中式古董家具、布艺及图案等,巧妙地将“嫦娥奔月”这个中国民间故事呈现眼前。
浓郁的色彩撞击
Mira Moon酒店内洋溢着高雅馥郁,却带点俏皮的紫罗兰香氛。对于不同的场所选用不同的香气,让设计中体现的“五感”更全面,这是设计师的巧妙用心,也能在最细微处照顾到客人的情绪。
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无论是酒店大堂、吧台、客房还是走廊都能看到设计师的巧思设计。花卉图案贯穿整个酒店,镂空的雕花饰面、地毯上浓艳的花朵、墙壁上淡雅朦胧的牡丹,它们以不同的姿态绽放在各个空间,让人感受到了充满韵味的中式氛围,同时也呈现出现代时尚的装饰效果。
酒店的色彩搭配也给人带来了令人惊艳的效果。走廊中经典的红黑配,表现出中式的沉稳、内敛;半开放式的休憩区用纯白营造出一片明亮空间,如草坪般的天花板和粉色酒柜又为这里注入了青春的活力;客房中的淡雅配色不那么张扬却极为舒适,让住客能够静享旅途生活。
细节上的“强迫症”
作为Design Hotels的成员,Mira Moon创意大胆时尚的设计风格,反映了酒店对于室内设计和优质服务的执着。员工的制服由富现代中国风的本地时装设计师Grace Choi yi-ming 度身设计,而前堂员工发型每日均由驻场造型师操刀。
酒店更安排常驻各时尚俱乐部的DJ Helen Ting于现场营造气氛,Helen以其混合非洲敲击乐及灵魂浩室(Soulful House)而成的摇滚电子音乐,为Mira Moon添上独有的风格。
忠实的浪漫主义者
古老传说中的嫦娥因偷偷取了天神赏赐后羿的长生不老药,飞上云霄被困在永恒的星空中,只有玉兔在月宫上陪伴她遥望着地上的爱人。在Mira Moon创意演绎的后现代故事中,勇敢射下九个烈日的后羿将长生不老药赠予爱妻,却因此令他俩相隔于地球与月亮。无法回头的嫦娥将玉兔送回人间,在Mira Moon陪伴后羿。
为了将这浪漫的中国神话融入酒店的设计概念,美丽华集团委任Wanders&yoo的创意总监,曾创作无数叫人惊叹的室内设计和产品的大师Marcel Wanders,专责酒店的室内设计。被英国设计杂志Wallpa- per*誉为过去15年内最佳设计师之一的Marcel,成名作为1996年的“绳结椅子”(Knotted Chair)。Marcel充满戏剧性的设计,对空间、质感及对观体验的完全掌握,为他带来了无数的国际好评。Mira Moon以“中秋节”为灵感的设计概念,由Marcel Wanders与业界知名的yoo studio共同构建而诞生。整家酒店均充斥着中秋佳节的韵味,宾客更可不时寻找隐藏于酒店各层的传奇玉兔。
中秋节嫦娥奔月故事1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嫦娥奔月故事2
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
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箭,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羿才息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一个老道人十分钦佩羿的神力和为人,赠他一包长生不老药,吃了可以升天,长生不老。羿舍不得心爱的妻子和乡亲,不愿自己一人升天,就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起来。
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奸诈小人,一心想偷吃羿的长生不老药,好自己升天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天近傍晚,找借口未去打猎的蓬蒙闯进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长生不老药。
嫦娥迫不得已,仓促间把药全部吞下肚里。马上,她便身轻如燕,飘出窗口,直上云霄。由于嫦娥深爱自己的丈夫,最后她就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来。
听到消息,羿心如刀绞,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进月亮也进,他退月亮也退,永远也追不上。羿思念嫦娥,只能望着月亮出神。此时月亮也格外圆格外亮,就像心爱的妻子在望着自己。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念丈夫和乡亲们。她那美丽的面孔,使得月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
羿和乡亲们都在月光下祭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从此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由于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嫦娥奔月故事3
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太阳出现,一个名叫后羿的人,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运足神力,拉开神弓,射下九个太阳。后羿就受到百姓们的爱戴,后羿娶了一个美丽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把不死药交给妻子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见了,他想吃不死药成仙。过后,后羿带徒狩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闯入后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把不死药吞下去了,嫦娥吞下药,飞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到了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 花好月圆 2明天日全食(打一字)。———月3嫦娥下凡(打一花名)———月季4秋的节日佳品是什么(打一水果)————柚子5月是故乡明——(打一农业名词)光照名师。
中秋节嫦娥奔月故事4
去年的中秋,一场细雨似乎不想让伤感的月亮出现,免得让更多的人融景生情。月亮也许怕自己穿着的一件黄色薄薄纱衣,抵挡不住雨水的“洗礼”,被淋湿冻坏身子。也许月亮担心自己一旦出现,会使无数颗思念之心痛上加痛,于是月亮咬咬牙趁着细雨来临,藏在厚厚云层中。
我望着窗外黑漆漆的夜空,想到月亮可以用悄悄地走,不带一片云彩的方式,让等了整整一年的人们,目睹它美丽容貌地期待成为泡影。此时我心里感到空荡荡的,觉得今年的中秋少了节日应有那份味道。妈妈看到我失落的样子,摸摸我的头说,我给你讲个中秋的故事吧。我摇揺头,因为妈妈讲的有关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以及广寒宫里小玉兔等中秋神话故事,我都听很多遍,已经耳熟能详了。
妈妈说,吃一块圆圆月饼,明年学习上会有进步。在妈妈的诱导下,我吃下一块月饼。中秋赏月的美梦破灭后,我早早上床睡觉,在睡梦中我圆?了一回奔月梦.我乘坐中国制造的嫦娥飞船, 向遥远的月球飞去。当飞船接近月球时, 我发现月球原来是个圆球体。
飞船降落在月球上, 我走出飞船大门,顿时感到整个人身轻如燕、力大如牛,提起几吨重的物体轻而易举。抬眼望去,整个月球一片漆黑。平常我们在晚上看到的那个闪着柔和、皎洁光亮的月亮, 其实并不是月球本身发出的光,而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表面产生的光亮,月球在我眼中并没有我们神话中那么美丽。
我在月球上走了一会便喘不过气,呼吸困难。原来这里没有空气和水,没有云雾也没有风雨,根本不适应人类居住。我赶紧戴上氧气罩,继续寻找嫦娥姐姐居住的广寒宫,还有那只可爱的玉兔。当我走到一座环形山前, 一块高耸直立的岩石告诉我, 月球上根本不存在广寒宫, 也没有嫦娥和玉兔。这块岩石带着嘲讽的口气说,神话传说你们人类也信了。不过我们这里可是个长寿的地方, 我们绕地球一圈需要大约28天,在我们月球呆一天,相当于在你们地球生活28天,不过你们人类要想呆在我们这里, 你们自已要创造生存条件哟。
我的奔月梦在飞船返回地球时产生的巨大火花中结束。我睁开眼看到自己还躺在床时, 我心中乐了, 奔月经历让我明白有关中秋神话,对于我们已经不重要,我们需要的是对亲情的思念。
中秋节嫦娥奔月故事5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唐朝时期,那时,以赏月为中心。到了清明时期,成为“民俗大节”。
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就要团团圆圆在一起赏月,吃月饼,看电视上的《中秋晚会》。去年的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可开心了。在这月圆之夜,我们分享着美味的月饼,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那天的月亮虽没有往年的中秋节那么亮。不过,也挺美的。月亮时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风哥哥夸她几句,就躲到云层后面,蒙上一层细纱,显得更加娇气,真迷人;时而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把脸露出来偷看我们过节呢!真好玩!
每到中秋节,我总是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时,妈妈经常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成语故事。我听了许多遍,可还是听不烦。只要是关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觉得新奇,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天去,飞到月球上与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长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只觉得我小时候挺好玩的,挺好笑的。
中秋节的地位仅次于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从天上那圆圆的月亮想到了人间的团圆。因此,中秋节在古代被又称为“团圆节”,“秋节”等。人们向往着团团圆圆。团圆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生活中的理想。宋朝诗人苏轼写的《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也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好作用。我非常喜欢中秋节。
“倒计时五分钟!”当我18:00打开电视时,CCTV1传出了信号。不行,我还没有吃饭呢,我当即把餐桌移到客厅。
“倒计时一分钟!”呼,我长处了一口气,我端端正正坐好收看。我清晰地看见火箭身上的“中国航天”、“嫦娥一号”的字样。
“倒计时30秒!”
“10、9、8、7……”我跟着一起数,一起等待那个喜悦时刻的到来。
“点火!”“嘶……轰!”一大团伙夹杂着浓烟从火箭底部喷出,像一个大大的、火红色的、倒扣着的大蘑菇。
上天了!半空,空中,上空,快接近云层了!火箭的尾巴像一条蓬松的松鼠尾巴,好美!
呀!火箭的半个身子没了,后半个身子不见了!只剩下蓬松的火尾巴。她钻进了云层,没有影儿了。但卫星跟踪仪器仍显示着她的画面。
过了一段时间,真像改成了三维立体动画,生动地向我们展示着嫦娥的英姿。咦?火怎么熄灭了?出故障了?我的心咯噔一下吊到地上。但我又听到:“第一次关机,7-34号第一次关机!”我放心了,心又回到了原位。
五分钟后,保护嫦娥一号的盖壳脱离了火箭,没有“头”的嫦娥仍在无火情况下滑行。听专家说竟然要15小时左右才能达到月球!没办法,不能继续看了。不过,我在心里面默默地祝愿:愿嫦娥顺利完成任务!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和主要航天国家,中国航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技术水平上具备了开展月球探测的基本条件,作为联合国《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它天体上活动的协定》的签约国,中国理应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在发展了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后,适时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是航天活动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发展,有所作为,有所创新的重大举措。“上九天揽月”,早日踏上月球这片灰色的土地,成为炎黄子孙的期盼。
2004年初,我国政府正式宣布启动绕月探测一期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第一颗绕月卫星被命名为“嫦娥一号”。著名航天专家孙家栋院士任工程总设计师,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任工程总指挥,著名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任首席科学家。自此,中国人迈开了向月球挺进的脚步。
就像其他国家都为自己的月球探测工程取一个名字一样,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取了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叫“嫦娥工程”,第一颗绕月卫星被命名为“嫦娥一号”。
为什么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叫“嫦娥工程”,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叫“嫦娥一号”呢?早在论证酝酿开展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时候,有关部门就开始为到底为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航天工程取一个什么名字而犯难,经过广泛讨论和征求意见,在众多的名字中,有关部门选中了“嫦娥”二字。在中国的神话中,嫦娥是一位不甘寂寞而勇敢地飞往月球的女神,“嫦娥奔月”的故事家喻户晓,“嫦娥”几乎成为美丽、勤劳、勇敢的象征,以她的名字命名中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充分展现出中国人对造访月球的强烈渴望和实现飞往月球梦想的决心。
我国为什么要搞“嫦娥工程”
人们不禁要问,世界上已经发射了一系列月球探测器,美国人早在1969年就将航天员送上了月球,时隔30多年后,我国为什么还要实施“嫦娥工程”呢?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根本任务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的目的探索月球和外层空间,扩展和深化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一贯主张和平利用月球资源和外空资源,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造福全人类。中国开展月球探测活动,就是遵循着中国政府发展航天技术的一贯宗旨,为了促进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而进行的。实施“嫦娥工程”,具有经济、科技和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1、实施“嫦娥工程”,可以充分展示综合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一样,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航天技术发展水平的象征,是提升国家地位的载体,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实施“嫦娥工程”,是维护我国月球权益的需要。尽管联合国在1984年通过的《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它天体上活动的协定》(简称《月球条约》)中规定,月球及其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任何国家、团体和个人不得据为己有。但是,随着当前主要航天国家和组织正加紧实施月球探测计划,如何保证履行《月球条约》规定的权利、义务已成为世界各国不能不关注的问题。作为联合国外空委员会的成员国,我国只有开展月球探测并取得一定成果,才具有履行《月球条约》和分享开发月球权益的实力,才能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
3、实施“嫦娥工程”,将带动和促进我国基础科学和高科技的发展。月球探测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实施“嫦娥工程”将会促进宇宙学、比较行星学、月球科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太阳系演化学、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空间材料科学等的创新与发展,这些科学的进展又将带动更多的基础学科交叉、渗透与共同发展。
4、实施“嫦娥工程”,将为人类开发利用月球资源做准备。人类已取得的月球探测成果表明,月球上特有的矿产和能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5、实施“嫦娥工程”,将促进深空探测活动的发展。深空探测是一个重要的航天领域,月球探测是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嫦娥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将把“嫦娥奔月”的神话变为现实,实现我国深空探测“零”的突破,而且还将使我国跨入深空探测先进国家的行列。
6、实施“嫦娥工程”,将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月球探测工程对高新技术的带动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回馈于经济,而以高新技术为动力的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率的。美国领先于世界的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很大部分来自对“阿波罗”工程技术的消化、优化和二次开发。我国“嫦娥工程”所带动的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进步,会逐步在国民经济各方面进行推广应用,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将带来牵引和推动作用。
7、实施“嫦娥工程”,将促进空间天文观测和研究的深入。月球环境,是进行空间天文学研究得天独厚的场所。月球表面的地质构造极其稳定,月球直接承受太阳的辐射,没有大气层对光线和电波的吸收、散射和折射等干扰,没有尘埃污染,没有磁场,月球的背面没有人造光源和射电的干扰,地震很微小。月球有漫长的黑夜,黑夜温度极低,这种环境为建造高精度天文观测台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在那里架设望远镜可以进行全波段的天文观测,获取地面观测系统无法得到的信息。
8、实施“嫦娥工程”,将推动中国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嫦娥工程”起点高、有特色、有创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探索性、开放性的特点,为开展航天国际合作搭建了平台。同时,嫦娥工程的开展,对于培养一支在相关领域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促进科学技术事业的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 “嫦娥工程”拉开月球探测大幕后,“嫦娥一号”将承载着中国人的千年梦想,“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引自宋·辛弃疾词《太常引》),中国人将书写第一次探访另一个星球的历史篇章。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中国航天人,一定能在广袤的太空,耸立起中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
开展“嫦娥工程”的目的和原则
我国开展“嫦娥工程”的根本目的是:掌握月球探测技术,开展月球科学探测和应用研究,参与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维护我国的月球权益,为我国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我国开展“嫦娥工程”的基本原则是:
1、结合我国国情和月球探测工程的特点,坚持月球探测要服从和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满足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为目的。
2、月球探测具有大型科学探索活动的显著特点,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月球探测工程要把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的需求放在首位,力求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发展目标上,要根据国情国力,选择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统筹规划、远近结合、循序渐进、持续发展、形成特色、有所创新,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实施“又快、又好、又省”的月球探测策略,为深空探测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3、充分利用国外已有的探测成果,借鉴国外月球探测工程的经验教训,坚持高起点,优选探测目标,优化技术实现途径,做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在填补中国月球探测空白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为国际月球探测做出应有的贡献。
4、月球探测具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有利环境和条件,要在坚持独立自主、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从学术交流、共同研究到合作研制,逐步扩大合作规模,提高合作层次,以减少投资,争取更多成果,并实现技术上的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防科工委官员在阐述我国实施“嫦娥工程”理念的时候明确指出,“嫦娥工程”是一项开放的工程,“嫦娥一号”取得的数据不会被束之高阁。嫦娥工程的数据产品将根据行星数据系统标准,按处理的程度进行分级,供不同类型的专门课题研究和特殊产品制作使用,使这些数据能够为全国的科学家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支持。为此,有关部门已经成立“嫦娥工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向包括港、澳和台湾地区在内的大学和相关研究机构发出了邀请,得到了非常积极的响应。在这个委员会的带动下,将有大批的学者参与“嫦娥工程”的科学研究,“嫦娥工程”将取得更大的成果。有关部门还将组织对这些成果向相关领域进行转化和应用,对所获得的新认识、新发现向公众进行科学普及,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这一伟大的工程。同时,我国还欢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通过恰当的合作方式,共同开展对“嫦娥一号”卫星取得的科学数据的研究。
中国“嫦娥工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中国的月球探测活动是在基本掌握了地球轨道航天器研制、发射和运行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实施的,比苏联和美国早期月球探测具备了更坚实的技术基础。经过综合分析国际上月球探测已取得的成果,以及世界各国“重返月球”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计划,考虑到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综合国力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有关方面确定了“嫦娥工程”将分为“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目标。
第一步,实现绕月飞行。 研制“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2007年实现围绕月球飞行,开展对月球的探测活动。这些探测活动包括看看月球究竟长得什么样,为月球画像,分析月球上的土与地球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化验各种成分的含量,测量月球的环境究竟是怎么样的,为以后探测器着陆选择着陆地点,等等。通过“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发射,我国将突破从地球到月球38万千米的遥远的路途上,月球卫星怎样飞,到达月球后,卫星怎样按照地面技术人员的指挥在轨道上飞行和工作,怎样对付月球上300多摄氏度温差等月球探测的基本技术,为后续任务的开展扫清障碍。
第二步,探测器在月面上降落。预计在2012年前后,我国将发射一颗月球软着陆器,对月球进行实地探测,这个探测器还将携带一台月球车,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用月球车对月球表面进行自动勘察。到那个时候,我国的月球车将缓缓地行进在月球凹凸不平的山谷和广阔的平原上,车上的照相机和其它各种探测装置都将睁大了眼睛,把所到之处看到和感受到的地形、地貌、环境、温度等信息传回到地球的数据接收站,自动机器人也将伸出长长的手臂采集月壤和月球岩石进行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分析,还将安装月震仪、探月雷达探测月球身体内部的结构,去看看月球的五脏六腑;着陆器上还将设置一系列天文仪器,开展月球天文观测。这些工作除了可以供地面科学家进行月球有关科学的研究外,还将为以后的月球基地建设提供数据。
第三步,探测器进行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大概在2017年前后,我国发射的月球着陆器将再次在月面上实现软着陆,进行近距离考察,并获取月面的样品;着陆器的舱门打开后,新型月球车将从舱内缓缓驶出,分辨率更高的相机将对月球拍照。这台着陆器还将把一台月球表面钻岩机送到月球上,随着月表钻岩机的转动,所钻下来的月球内部的岩石粉末将被放到标本收集器里,灵活的机器人也将不停地伸出手臂,捡起月面的石头,放到标本收集器里。新型月球车完成了在月球表面上的探测和采集样品工作后,把采集到的标本放进返回舱,返回舱将在地面的控制下返回地面。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工作,除了采集了极有价值的样品标本供科学家研究外,也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下一步目标,即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乃至建设月球基地的选址提供数据。
“嫦娥工程”一期工程科学目标与工程目标
在正式宣布实施“嫦娥工程”的同时,我国有关部门就规划了“嫦娥工程”三个发展阶段的科学和工程目标。
“嫦娥工程”一期工程的四大科学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为月球“画像”。通过“嫦娥一号”卫星携带的遥感器获得的数据,获取月球表面可见光三维立体影像,绘制一幅完整的三维月球地图,填补月球极区影像上的空白;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和地貌单元;进行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划分月球断裂和环形影像纲要图,勾画月球地质构造演化史。同时,根据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为月球探测的后续计划提供合适的软着陆和勘测区域范围的参考信息。
第二个目标是在月球表面探矿。月球表面几乎囊括了地球所有的物质元素,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及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是月球资源调查和开发的基础数据,也是月球科学研究的主要信息来源。“嫦娥一号”卫星将对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和研究价值的14种元素(K、Th、U、O、Si、Mg、Al、Ca、Te、Ti、Na、Mn、Cr、La等)的含量与分布进行探测;通过探测,绘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图,月球岩石、矿物和地质学专题图,发现月表资源富集区,为月球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关资源分布的数据;鉴别新的岩石类型,对月球的组成、月球地质历史等进行深入研究。
第三个目标是给月球土壤“体检”。月球表面包裹着一层灰色的土壤,通过“嫦娥一号”卫星微波探测仪,进行月壤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探测,同时,还进行月球表面微波辐射探测,测定月球表面的亮度温度,评估月壤的厚度,首次对月球的氦-3资源量和分布进行评估,了解月球的年龄和月球的演化过程。
第四个目标是探测地球和月球空间的环境。月球与地球空间充满了各种磁场、原始太阳风、太阳宇宙线及行星际磁场。“嫦娥一号”卫星将是我国首次在地球磁层以外,进行原始太阳风的空间物理探测。
“嫦娥工程”一期工程的五大工程目标
第一个工程目标: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在充分借鉴我国以往卫星研制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研制和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实现我国月球探测卫星研制技术的突破,是整个“嫦娥工程”实施的基础和关键。
第二个工程目标:初步掌握绕月探测基本技术。绕月探测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第一步,该工程的核心是充分利用我国现有成熟的航天技术,研制和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突破地球到月球飞行、远距离测控和通信、绕月飞行、月球遥测与分析等技术,实现从地球走向月球,并建立我国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初步系统。
第三个工程目标: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用卫星携带的探测器获取月球表面可见光三维立体影像、在月球表面探矿、进行月壤的结构和化学成分探测、探测地球和月球空间的环境,为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和数据。
第四个工程目标: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包括运载火箭、卫星、发射场、地面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根据月球探测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整合与适应性修改,初步建立适应未来发展的工程大系统。
第五个工程目标: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经验。通过一期工程实践,验证深空探测的各项关键技术,获取月球探测的宝贵工程实践经验,同时培养相应的人才队伍,推动月球探测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为未来更大规模的月球探测奠定技术基础。
“嫦娥工程”一期工程的“五大系统”
我国月球探测一期航天工程系统,由月球探测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五大部分组成。
1、月球探测卫星系统:“嫦娥一号”卫星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和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平台的基础上,根据月球探测任务的需要,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和适应性修改,以满足月球探测有效载荷的需求。卫星由有效载荷与卫星平台两部分组成,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方式,工作寿命不少于1年。绕月轨道高度200±25千米,倾角90±5度。
2、运载火箭系统:“嫦娥一号”卫星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液体火箭,1986年3月正式研制,历时8年,1994年2月8日首次飞行取得圆满成功。火箭长52.52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1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2.6吨。它是一种性能稳定、技术成熟的运载火箭,完全具备将月球探测卫星送入轨道的能力。由于该火箭拥有更灵活先进的控制系统,可以在星箭分离前对有效载荷进行大姿态调姿定向,并提供可调整的卫星起旋速率,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3、发射场系统:“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1970年,是我国专门用来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大型航天发射场,也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设备技术最先进、具备发射多型号卫星能力的新型航天器发射场。这个发射场自20世纪80年代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多次承揽国内外卫星的发射任务。为迎接“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和今后我国新一轮高密度卫星发射任务的到来,2005年下半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协同有关单位和部门,开始对三号发射塔架及部分附属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升级后的三号发射塔架已迈入世界领先行列,中国在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4、测控系统:能够完成对航天器跟踪测量、监视控制以及实现信息交换的专用地面系统称为航天测控系统。它由地面航天测控中心、测控站、通信站、海上测量船、空中测量飞机、遥测站和航天器组成,形成三维立体测量网络。
我国在上海佘山和乌鲁木齐分别拥有一个直径25米的天线,它们只能有4~6个小时可以用来接收卫星上的信息。为了“嫦娥工程”计划的实施,我国又在北京和昆明分别设置两个直径50米和40米的天线,这是国内最大的天线。这样在我国本土上,可用4个天线交叉干涉对近40万千米远的“嫦娥一号”卫星进行测控。
通过合理布设测量船船位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保证调相轨道段重要测控事件的轨道覆盖,而转移轨道段的覆盖率则可以接近100%。在“嫦娥一号”卫星长期绕月工作后,由国内一至两个测控站负责日常操作和定期的轨道维持。对“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轨道测量手段,除采用传统的S频段双向测距和测速技术以外,还采用甚长基线干涉仪差分测量技术,以提高对“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地面导航能力。
5、地面应用系统:该系统是对“嫦娥一号”探测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实际应用和应用研究的系统。负责月球探测卫星任务的规划、探测数据的接收解译、探测数据的科学研究等。该系统由数据接收、运行管理、数据预处理、数据管理、科学应用与研究5个分系统组成。
【嫦娥奔月的童话故事】推荐阅读:
描述嫦娥奔月的小学作文12-19
《嫦娥奔月》文言文的翻译12-09
10课嫦娥奔月10-03
嫦娥奔月听课反思01-08
嫦娥奔月公开课01-11
嫦娥二号奔月了作文10-26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10-22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嫦娥奔月》及教学反思06-28
嫦娥奔月 教学案例(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0-11
嫦娥会“嫦娥”作文800字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