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精选8篇)
摘要: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存在若干抑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因素,使城乡对高校毕业生巨大的潜在需求难以转化为有效需求。因此,调整产业结构、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提高城乡就业水平是破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12-0039-04
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40%,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主持的“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认为,就业率在90%以上表示毕业生供不应求;70%~90%之间表示供求基本平衡;50%~70%之间表示就业有一定压力;30%~50%之间表示就业有一定困难;30%以下表示可能产生就业危机。按此标准表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确出现一定困难。这是否说明,经过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连续数年出现就业难,我国大学毕业生总量已供过于求?对此,学界普遍持否定观点。郑功成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61.1%的水平。以大学毕业生仅占我国劳动力5%的比例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看,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并不存在过剩问题。王德文认为,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仅相当于新增就业人数的1/4到1/8,与新增就业人群的总体相比,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又具有择业竞争优势,从总量上判断,大学毕业生就业应该不成问题。既然大学毕业生并不存在总量过剩而是仍处于“求大于供”阶段,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却表现为供过于求?对于这个问题,现有文献的解释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只存在于城市、发达地区等主要劳动力市场,而农村、欠发达地区等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数量绝对不足。那么,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即使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无业可就”也不愿意到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对此,学界有着不同解释。赖德胜把过高的工作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看作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相对过剩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绝对不足并存的主要因素。曾湘泉认为,这种性质的就业难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调节、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等基本素质密切相关。郑功成认为,城乡之间的鸿沟使大学毕业生只能考虑城市,地区之间的巨大发展差距又促使大学毕业生只能更多地挤向发达地区。如果对不平衡的发展格局视而不见而简单地责备大学毕业生缺乏到艰苦地区就业的社会责任,显然不符合每个人在择业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自利性的法则。针对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处于多重分割的局面,本文从城乡劳动力市场视角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境,并提出对策。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表现
(一)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严重失衡
城市劳动力市场能提供各类行政管理工作岗位、企业管理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和技术辅助工作岗位,准入的学历“门槛”高。该市场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发展前景好。然而,现在的部分高校毕业生难以存城市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机会。在城市劳动力市场,我国高校毕业生之所以供过于求,主要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供给增长异常迅猛。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从2000年的107万人陡然升至2009年的611万人,净增504万人,扩大了5.7倍。如果加上以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今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毕业生已超过700万人。其中,打算到城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直占较大比重。二是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非重点大学的毕业生需求少。以温州大学为例,从2006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看,只有1.4%、2.4%、1.0%的毕业生如愿到三资企业、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就业。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严重失衡,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就业岗位更加激烈。
另外,我国一部分城市劳动力市场除存在工资福利水平低、就业不稳定等问题外,还缺乏社会保障,劳动权益也得不到保护。对2008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雇主类型调查表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民营企业及个体企业”雇佣了34%的“211”院校毕业生、44%的非“211”院校毕业生、60%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是所有类型院校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然而,高校毕业生在这种类型城市劳动力市场上似乎也越来越呈“供大于求”这种态势,那些进入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已使我国7万家出口导向型中小企业倒闭,幸存下来的中小企业大多在艰难挣扎,这使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二)高校毕业生在农村劳动力市场很难找到合适岗位
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由于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收入水平相差甚远,而且提供的工作缺乏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与发展机会,因而对高校毕业生来说,选择到县以下乡镇和农村就业的比例一直极低,2003年为6.2%,2005年为7.4%,2007年为5.8%。即使他们愿意到农村就业,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据报道,在全国率先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的201名农村定向培养毕业生,真正回到农村的不足10%,原因在于回到农村后,即面临“做农业人多地少,干副业无从下手,想创业又受到种种限制”的困境。这说明目前农村对高校毕业生的潜在需求还没有转化为现实需求。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形成的根本原因
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呈现“供大于求”态势,是因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存在抑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因素。
(一)产业结构扭曲与三次产业水平低制约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
产业结构扭曲能通过两种机制抑制劳动力需求增长:其一,产业结构的扭曲削弱了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其二,产业结构的扭曲还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的不协调,从而削弱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目前,我国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最低,劳动力投入比重非但没有降低,其绝对量反而不断增长;第二产业增长最快,但尚难以吸纳众多的毕业生;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大,增长却比较缓慢。产业结构扭曲特别是非农产业结构的扭曲,必将削弱经济发展特别是非农产业创造城镇就业需求的能力。以上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使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弱化,就业弹性系数不断降低。从“九五”时期到“十五”时期,我国平均就业弹性系数由0.13下降到0.11,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量从94万人减少到80万人。
另外,三次产业水平低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不足和就业弹性系数不断降低的根本原因。我国第一产业总体上属于传统农业,对人力资本要求很低,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吸纳众多高校毕业生。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工作岗位一般劳动力就能胜任,没有为高校毕业生创造相应的就业需求。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现代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严重制约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二)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及待遇低对高校毕业生缺乏吸引力
近年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巨大差距,首先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200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761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 781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高达3.31:1,绝对额相差11 020元。而由于农村比城市的消费品价格上涨更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较大。与经济发展差距相比,城乡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也较大。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存在村庄道路状况差、饮水困难、环境污染严重、社会保障缺失、医疗资源匮乏、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缺乏现代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设施和条件。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使农村对高校毕业生潜在的巨大就业需求难以通过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信号发送出去。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也倒逼高校毕业生挤进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意愿格外强烈。
(三)高校毕业生热衷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特别是高收益行业就业
由于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实现完全统一,而是被户籍制度、人事编制及其他相关政策所分割。以上海为例,大专以上学历的本地劳动力与外地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大。1995年,大专以上学历的本地劳动力与外地劳动力的工资差是1.7倍,1997年扩大到2.3倍,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6.4倍。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的行业差异也非常大。高收益行业从业者的平均工资比低收益行业高49%以上。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差异还体现在录用与解雇、劳动条件、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正是这种巨大落差导致高校毕业生更热衷于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高收益行业就业。另外,近年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需求趋于萎缩,供求严重失衡必然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就业竞争异常激烈。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提高非农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能力
就业的产业分布伴随产业结构调整发生变动是现代生产方式变革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规律性现象。只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相互协调,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城乡就业总量扩大进而拉动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否则,只会抑制经济增长与城乡就业总量扩大,进而弱化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的引擎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非农产业结构偏离度止降转升,产业结构扭曲程度再度恶化。这是我国一般劳动力就业弹性系数和高等教育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城乡就业总量增长缓慢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因此,破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首要任务,是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规模投资计划与调整产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现代第三产业,努力提高非农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能力。
(二)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
首先,必须彻底摈弃没有城镇化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和地方保护主义观念,从产业分工与协作的需要出发,科学规划和促进多层次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并在城市群与产业梯度联系中积极促进小城镇发展,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为高校毕业生创造城市就业机会。其次,必须在政策理念与设计上从城市偏向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深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劳动人事管理制度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清除两种户口、两种身份、城乡分割、公民权利不平等的制度根源,保障公民自由流动和迁徙的权利,构建城乡劳动力的平等就业机制,消除高校毕业生城乡工作转换成本。
(三)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水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最终来自三次产业现代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我国高校毕业生之所以形成就业需求不足的市场态势,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国各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不高,以吸收一般劳动力为主,没有为高校毕业生创造相应的就业需求。因此,必须提高各个产业特别是第一、第三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增长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具有劳动就业市场化、劳动关系依法管理、失业时紧时缓和劳动力频繁流动等特点。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还缺乏高标准的劳动力市场设施和统一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问题仍较明显,还没有真正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与就业密切相关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还没有覆盖全社会;劳动关系法制化建设任重道远。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落后,劳动力流动极为困难是高校毕业生不愿到这些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需着力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水平,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宽渠道。
一、就业困境的表现
一是坏印象根深蒂固。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心存畏忌, 认为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整体欠佳, 会给用人单位的正常运转带来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个印象是用人单位在一次次聘任大学毕业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长久积累起来的印象根深蒂固, 短时期难以改变。用人单位不愿意承担大学毕业生的磨炼成本, 希望员工带来的是收益而非麻烦, 所以没有若干年就业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是普遍不受欢迎的
二是找不好自身定位。大学生刚刚走向社会, 往往头脑发热、虚荣心强, 给自己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和起步点, 还放不下架子, 不肯根据现实落差而降低自己的就业标准, 导致迟迟不能就业;相反, 另一些大学生心浮气躁、不负责任, 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随便找个工作, 又不肯踏下心来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工作, 而是混日子、混工资, 轻易地跳槽和辞职, 让用人单位受到损失。
三是不具备职业素养。因为大学课本的更新频率没有跟上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 大学教育偏学术性的教学定位和大学生多数岗位的实际需要存在差异, 导致部分大学毕业生既缺乏基本的职业常识和工作能力、无法胜任基础性的工作, 又眼高手低、轻狂自负, 对用人单位的很多工作看不清、看不惯、看不起, 不虚心学习, 反而处处抱怨, 使很多学生过不了试用期就被辞退了。
四是没调整工作心态。高校毕业生没有从学校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解脱出来, 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高校毕业生看高了学历的作用, 看低了实践经验的作用;高校毕业生往往情商没被开发, 还不重视搞好人际关系的方法, 不会跟同事沟通, 个别人还不爱护公司声誉, 不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 最终不是被当做菜鸟使唤, 就是成了办公室的孤家寡人。
二、原因分析
一是大学教育的原因。大学是社会的人才加工厂, 如果屡出次品, 说明生产线有问题。面对大学生就业的诸多问题, 应该正本清源, 找到教育中存在的错误和缺失, 才能从根源上避免问题产生。实际上,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是在人力市场上通过“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和合理价格来甄选人力资源, 例如服务意识、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职业操守和商业道德等需求。而大学教育并不是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来建构的教育模块, 而是主要以研究性人才培养来建构的教育模块。两者产生了错位, 使得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人力市场的需求。除了教育模块构建方向的错位以外,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持续扩招稀释了大学既有教育资源也是大学教育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
二是用人单位的原因。用人单位在新人实习之初往往会安排帮带人员和培训课程, 但对新人的培训程度并不够, 没有建立步骤全面、准确、细致的操作手册和应知应会, 导致新人获得的教导支离破碎、不成系统, 不能收到培训预期的效果;用人单位会存在因为熟人和关系而聘任员工的现象, 导致没经过把关的准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各种各样的损失;用人单位没有制定合理的解聘制度和惩处机制, 致使新人犯了错误也不能依规定合理惩处和纠正, 不但耽误了事, 还影响了士气。
三是政府引导的原因。政府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方面还有很大作为空间, 对大学毕业后失业的人员没有完善的动态跟踪服务机制, 搭建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服务平台的影响力不够大, 部分地市对户口、社保等指标限制与行政限制也对中小企业或非正规部门的人才需求有抑制效果。
三、改善措施
一是合理定位。由大学指导和社会实践等途径, 尽快让大学生认清自身所处的社会位置, 坚定的树立脚踏实地的信念, 然后根据个人特质分析和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找到自身的职业方向并拟定合理规划。
二是调整心态。受到偏激的、片面的成功励志书籍和社会成功人士传记类书籍的影响, 受到大众传媒和影视剧作对英雄人物和成功人士的夸张的戏剧性表现的影响, 青年人往往有轻狂自负的倾向, 眼睛总往上盯, 不愿意扑下身子, 所以看事做事肤浅表面。而且青年人本来就经验少、历练不足, 往往对面对的困难估计不足、容易轻敌, 纸上谈兵可以侃侃而谈, 实际操作却常犯低级错误。在犯错以后, 由于没深入实际、还不了解社会, 很难正确评价和改正错误, 要么忽视问题、转嫁责任, 要么意志消沉、逃避退缩。如果青年人拥有了脚踏实地的品质, 在遇到问题时就能不骄不躁的认真钻研原因, 最终总会找到问题所在并进行改正。
二是做好规范。用人单位应该在大学毕业生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换中做好指引工作和规范工作, 应该有严格的新人培训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 工作的每一步都有规范性步骤和预期效果, 使大学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努力方向清晰, 工作评价细致, 错误奖惩及时。
四是政府引导。在就业政策普及方面, 要全面梳理就业政策, 按照政策内容划定宣传范围, 选择宣传栏、电子屏和短信群发等配套的普及方式;在重点帮扶方面, 把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首位, 打造服务基地, 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 为未就业大学生提供岗前实习机会, 并择优安置, 全面扶持辖区大学生就业;在创业带动就业方面, 确保小额担保贷款等创业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举办创业服务进社区活动, 加强与定点培训机构合作, 以有创业愿望和就业需求的大学毕业生为重点对象进行培训, 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稳定性;在引导农村毕业生就业方面, 要组织留村的农村大学毕业生进行农业科技培训, 引导他们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 组建农村大学生协会, 举荐农村大学生致富带头人及各行各业优秀大学生人才。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步骤。但是, 因为人才供求结构调整没有跟上大学扩招规模, 造成了供求错位、供求沟通不畅等问题, 需要充分调动政府、学校、家庭、用人单位等因素, 让整个社会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本文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进行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学生司.《对今后五年全国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北京, 2002
关键词:高职;保险专业;就业
近年来,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尤为迅速,发展前景大好。虽然我国很多高校以及高职院校都开设保险专业课程,但由于各种主管因素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保险专业人才缺失、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保险专业人才的缺失成为阻碍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保险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使毕业生摆脱就业困境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对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导致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以及摆脱就业困境的对策等方面做具体的分析研究。
一、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目前,我国保险集团公司的数量还比较少,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依旧十分广阔,对保险人才的需求每年仍呈上涨趋势。我国高校以及高职院校开设保险专业的比例也逐渐上升。根据教育部公布的资料显示,每年保险专业毕业生的规模都在2000人至5000人,在每年保险专业毕业生的大军中,大专学历所占比例都比较高。在中国保险业的就业人员中,大专学历的人员高达43%,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保险专业毕业生是我国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保险行业的晋升模式和薪酬发放都比较特殊,对业绩要求较高,使得很多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都放弃了在保险行业就业的打算,这就导致保险专业人才的流失。保险行业具有较高的人才需求,但保险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却出现种种问题。这样的矛盾存在必然是有原因的。下文将对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做具体的分析介绍。
二、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
(一)工资薪酬低、工作环境差。工资薪酬是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毕业生在社会生活中基本的物质保障,也是衡量毕业生能力与价值的物质天平。总之,工资薪酬是吸引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参考。从最近几年保险专业毕业生的薪酬情况来看,各个地区的保险专业毕业生的起薪都不太高,而且工资薪酬的增长空间较小,或对于刚毕业的学生而言要达到工资薪酬增长的要求较难,这种低薪普遍存在的情况让很多想要从事保险行业的毕业生望而却步。
此外,保险行业的工作环境也比较差。工作薪酬可以作为毕业生就业考虑的直接因素,那工作环境就是毕业生就业选择时需要考虑的间接因素。工作环境包括工作时所处的客观环境和工作的内容、性质。保险专业的毕业生大都是进入保险公司,工作条件较差且工作时间较长。对于刚就业的学生,从事的工作内容也比较没有技术含量,基本上都是做一些琐事。这样的长时间低效率的工作状况也影响了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
(二)工作稳定性差。工作的稳定性是衡量一份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尤其对于刚刚就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就业选择时比较关注工作的稳定性,稳定的工作可以带给毕业生较大的安全感,这也符合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保险行业工作的不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保险公司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不稳定。劳动关系是确保就业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重要保障,保险行业的劳动关系保障不全面,导致保险行业的工作稳定性差,当然这也与很多保险公司的组成有关;第二,是保险行业员工的工作岗位不稳定。很多保险专业毕业生在保险公司从事的都是保险营销员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岗位比较灵活,导致工作时间、工作薪酬等方面的不稳定,这样的工作内容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相差较大。
(三)人岗匹配度差。人岗匹配度差就是指专业不对口,所谓的专业不对口不是指毕业生所学专业和公司的工作内容性质不对口,而是指毕业生与对口公司的工作岗位不对口。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大多数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都很难找到对口岗位。一个保险公司包括的工作岗位较多,如有营销人员、行政人员等。但大多数保险公司都是在高职院校的保险专业方面招聘营销人员,这就导致毕业生在工作的过程中感到学无可用。此外,人岗匹配度还指公司岗位的安排是否充分考虑了应聘者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是否充分尊重应聘者的主体地位。在相关方面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人岗匹配度较低。
(四)就业满意率低。就业满意度是毕业生对初次就业情况及以后发展前景的满意程度。毕业生衡量工作满意度时基本上都要考虑工资薪酬、工作环境以及未来工作的发展空间这三个要素。通过对近几年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就业满意度普遍较低并且逐年下降。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多数学生对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较为担忧,对于从事保险行业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很多学生对于从事保险营销员的积极性较低,认为保险营销员的工作即使不是保险专业毕业的人也能做,而且保险营销员的工作较为辛苦,需要具有较大的人脉圈子才能做好。这样的认知导致保险专业学生不愿从事保险营销员的工作。
三、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分析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高职院校在保险专业教学中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以及产学结合不密切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从毕业生自身找问题,目前大多数保险专业毕业生都存在专业素养水平低以及就业标准过高的问题。
(一)高职保险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是以就业、市场以及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满足一线工作岗位需求、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且较为关注高职院校的数量而忽略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清晰,导致学生对于自身在日后工作中的定位模糊,影响毕业生就业。保险行业的岗位设定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管理为主要任务的管理人员,另一类是以销售为主要任务的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大都在公司内部,工资收入较高、薪酬稳定、工作环境好、压力较小。这就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在设定保险专业的教学目标时都是以培养管理型的高级人才为主,完全忽略了高职院校建立的根本目标,授课内容仿照本科教学体系设立,过分追求知识面的广度却忽略了教授学生技能,导致保险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的困难。
(二)人才培养过程中产学结合不紧密。随着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保险人才知识体系和实践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也逐渐发展变化,但目前高职院校保险专业的教育还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导致高职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这也违背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影响了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设有校内或校外的实践课程,但由于训练内容脱离实际或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等原因导致实践课程训练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很多保险专业的毕业生连基本的保险单都不会填写,胜任不了岗位,这样自然会导致保险专业的毕业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
(三)毕业生专业素养水平较低。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专业素养水平低不仅是指毕业生在保险专业方面的技能水平低,还包括毕业生怕吃苦以及爱面子等方面。首先,毕业生在保险专业方面的专业技能水平低主要是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以及培养过程中产学结合不紧密造成的,当然还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有关。其次,是毕业生在就业选择的过程中,表现较为明显的是怕吃苦,选择的职业岗位大都是比较轻松的,这样的工作态度容易造成毕业生就业选择面变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最后,很多毕业生认为从事保险业的有些职位对自身形象影响不好,怕丢面子,缺少对保险行业的认可度,这样的想法导致一大部分保险专业的毕业生在选择与保险业相关的职位时只愿做内勤管理工作,对外勤营销工作不屑一顾。
(四)毕业生就业标准过高。毕业生就业标准过高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工作的地域条件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是对工作的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大多数保险专业的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地点时都会选择到大中城市或发展较好的沿海城市工作,不愿意到“小地方”工作。在这种城市里面就业竞争更为严酷,必然会给毕业生造成就业困境。而且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对物质条件的要求标准过高,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这样不切合实际的过高期望必然造成更大的失望,这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困境的一方面因素。
四、解决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分析了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以及导致就业困境的原因,我们就应针对这些原因提出解决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高职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培养能快速融入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方法的一线工作人员,所以在高职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就应以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线员工为核心,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努力完成培养目标,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一线营销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实现高职教育的价值。
(二)合理设置高职保险专业课程。高职保险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市场、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入社会和保险行业调研,设立合理的、与实际相连的专业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不要让实践课程成为空谈,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应用意义。
(三)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就是帮助毕业生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做客观的评价,在选择职业岗位时不要好高骛远。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专业和工作性质,培养吃苦耐劳、勇于奋斗的职业精神,确保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四)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高职院校应加强同业界的联系和合作,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招聘信息和就业机会。在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还应对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的予以解答,避免造成毕业生就业的延误。此外,还要对各种招聘信息进行监督鉴定,确保招聘企业是正规的从事保险工作的机构。
总结:总之,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是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选择初次就业单位时应认真、谨慎考虑,衡量利弊。对于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困境,本文已对造成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和摆脱困境的策略做了详细分析,望有关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积极采取解决方案,帮助高职保险专业毕业生摆脱就业困境。
参考文献:
[1] 张小惠.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就业与行业需求现状研究[J].商情,2012,(42):105,150.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2010年寒假实践报告
——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出路分析
一、实践指导思想
据统计,2009年中国内地有610万的应届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经济形势持续的不景气,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对一直比城里大学生更难就业的农村毕业生更是雪上加霜。基于此本人利用寒假时间做了一些调查,并总结出自己的看法。
火爆的招聘会现场
二、实践时间
2010年1月18日—1月31日
三、实践方式
①
②
四、实践内容
2010年1月18日在丁庄村采访以就业大学毕业生孙明(化名)。在采访中我了解到,他已经毕业六年了,是由专科升的二本,在非名牌大学学的市场营销专业,现就职于上海的一家仪表公司,月薪四千左右。谈起他的就业经历,可谓历经坎坷。由于就读的不是名牌大学,父母都是农民,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曾经考过公务员,可惜落榜了。一年后在济南的一家公司做业务员,收入甚微,与同事合租一间小房子。这样持续了两年多,在朋友的推荐下进入了这家仪表公司在济南的分公司,待遇提高了一些。后经自己努力工作,做出了优异的业绩,得到领导提拔被调到了上海,生活才算宽裕了。他还告诉我刚毕业时,求职的经历对他的打击很大,觉得上大学无用,照样找不到工作。现在才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啊!
2010年1月20日到孟庄采访当地村支书询问了他们村近几年考上大学的人数以及就业情况。通过采访我了解到,近五年他们村共有四十余名大学生毕业,但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尚有十几名本专科毕业上待业在家,只有二十多人找到了像样的工作,其他的跟一般的农民工没什么区别!有三个考上研究生的就不一样了,他们都在大型企业任职,工资也高。
以后的几天我又到附近的几个村采访了几个在读大学生和待业在家的毕业生,并同几个同学交流了岁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的看法。
五、实践总结
结合我采访时记下的笔记及在互联网上找到的相关资料,整理出了以下实践总结。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农村大学生与其他普通农民打工者及其他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特殊性
1.农村大学生期望收回教育投资。
在农村,教育投资对农民来说是沉重的负担。一名农村大学生四年的学费是25 000元~30 000元之间,生活费以每月500元,一年九个月算,四年也是18 000元,从而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43 000元~48 000元。因此,很多农村家庭为了使孩子能够通过高等教育实现从社会地层到上层不得不倾其所有去供孩子读书,并且把自己的养老都交给毕业后的孩子。因此,农村大学生期望从社会中求得一份比较好的职业来收回教育投资,偿还债务、赡养父母以及为自己将来打算。从而,他们的就业定位会高于普通打工者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
2.当代大学培养模式与农村社会需求的矛盾。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很多农村大学生已经开始把就业方向从城市转向农村,希望在农村建功立业,希望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或者其他农村地区贡献力量,但当代大学培养模式却扼杀了他们的积极性。大学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城市中的企业和国家机关,而专门针对新农村建设的专业则很少,很多农林学类专业的学生也是向往一些公司或与之相关的行政机构和研究机构。
(二)农村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的相对弱势
1.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受教育权不平等,造成农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第一,教育经费的不平等使城市学生拥有更好的教育设施和条件,也更有利于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使现今比较重视综合能力的用人单位更倾向城镇大学生。2001年,中国城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为1 484元,农村为798元;初中生城镇为1 955元,农村为1 041元。由此可知,农村初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只有城镇的不到60%,虽然这些年国家正稳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但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牢固背景下,这种鸿沟是很难逾越的。第二,城乡二元结构产生的地区歧视使贫困地区大学生很难去享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从而使在重点名牌大学就读的农村大学生比重偏低,即使有在重点大学的学生也是就读于非热门专业。占较小比重的农村大学生大多在非重点院校就读,这一比重在2005年达到了63.3%。同时,高校在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录取分数,如在北京能上北大,清华的考分,在其他地方根本进不了重点大学,更别说农村地方的学生了。这样更使别的大城市中的重点大学效仿实行本地保护主义,优先让本地大学生就读。农村籍大学生在社会更认同“名牌效应”的惨烈竞争中无疑处于劣势。
2.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家庭所占有的社会关系资源和权势资源的不同使农村大学生就业机遇和待遇也不同,从而严重影响社会公平。在就业竞争中,城市学生的父母利用自己在社会中所占有的优势资源为学生就业铺路,而农村大学生的家长却无能为力。北京大学“高度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在针对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问卷调查中发现,家庭背景越好,毕业后的工作落实率和起薪率就越高。①北大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文东茅认为,理应平等的教育机会,事实上随出身阶层而异。而北大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副主任岳昌君博士也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父母学历高,职业越好,会让子女在就业和教育上更有利。这种现象更使很多单位的招牌成为一种形式主义或对普通公民的欺诈,使单位形成近亲繁殖。而农村大学生呢,父母都是农民,属于社会分层中的最低层,占有资源极其少,从而使农村大学生在各种完全不透明的招聘下败北,一次次败北使农村大学生失去对社会公平的信任,对社会怨恨,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
3.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学生继续教育难,从而使其竞争力小。农村大学生在本科四年或转科三年高教育投资使绝大数学生读本科或专科后就放弃硕士生或博士生学习,因为农村家庭在高等教育投资后已后继无力,急需孩子工作去拿回成本,只好放弃研究生或更高层次的学习。而城市大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习任务后绝大多数还有能力去接受更高层次的学习来提高竞争力。
(三)、破解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1.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的引导,把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需要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农村大学生的家庭状况与工作福利结合起来,从制度上来确保农村大学生的收益。就业市场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要素之一,政府应该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较好把握就业市场,使农村大学生更好的就业,为社会服务。
2.学校人才培养要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特别是农村人才需求。当代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吻合的矛盾众所周知,很多大学只埋头怎么赚学生的钱,怎么多建漂亮的教学楼,怎么提高学校名气而忘了结合社会需求和国家需要,时代变化来与时俱进的开设专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大学可以尝试开设譬如乡村行政学,乡村社会学,乡村经济学,乡村管理学等,直接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为农村大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舞台。
3.各种用人单位要完善用人制度和招聘制度,杜绝“姻亲”招聘,在招聘时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农村大学生缺乏比较好的社会人际资源,只有杜绝用人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政府、集体企业和各种带有政府色彩的单位实行姻亲制,才会在这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公平公正之风,促进社会和谐。
4.农村大学生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在无优势情况下,避开城市大学生,普通打工者和城镇下岗人员的就业竞争,把眼光更多的投向农村,去赢取人生。同时政府要给予农村大学生更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给农村大学生在农村工作解去后顾之忧,实现农村与农村大学生的双赢。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需要社会的积极配合,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广大的农村学子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发展观,积极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中去。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打造一流的教育服务+人才服务
全程跟踪新加坡留学+人才就业-------荣恩公司
我们如何看待“人”才这个概念? 人需要2条腿走路,一条腿代表专业教育,另一条腿是代表综合素质,那么我们对照中国教育的理念是一条腿走路,只求专业的应试教育,另一条腿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很缺乏,那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如何容易寻找到合适的工作?教育与用人单位的接轨问题谁来重视? 现在不如80年代高等教育的大学少,现在大学开办很多,要读书或拿个大学或大专问题还是容易的事,但是教育质量如何?我们用什么来评估读书后的文凭价值? 如果一个名牌大学毕业后的学生,找不到工作,那么名牌大学的文凭值多少钱? 那么如果一个普通文凭毕业出来后,可以容易找到一个好工作,那么这个时候文凭的价值才体现出来,我们看结果,学习再高的知识,那么如何体现这个价值性,需要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问题。
看看国外的教育:
中国教育是父母压制孩子读书,在国外孩子自己知道未来他们要做什么,不是父母压力,是自己将来要做什么的问题,读书的自觉性强与中国的学生。
荣恩公司是一家专业做新加坡教育服务+人才服务的综合性服务企业,荣恩公司拥有自己在海外的服务人员帮助辅导监管海外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是个与众不同的教育服务企业。荣恩公司伴随同学们的成长,毕业前进行就业辅导培训,协助国内外就业。更高层的服务是同学们未来将可能被荣恩公司猎进国内外各大企业,成为各行业的优秀精英人才。荣恩公司将是同学们的职业终身伴侣。
荣恩公司是一家将教育服务融入国内外人才就业服务的综合性企业,从选择专业→选择学校→奖学金申请→国内外学习监管→毕业前职场培训→国内外就业服务→人才猎头服务,一条龙全方位的职业发展规划服务,“留学→工作→移民”服务。应新加坡多所优秀学校的邀请,荣恩公司将举办多所新加坡校方说明会,准备去新加坡留学的同学,请提前预约座位。根据学生所选专业不同,安排学生参加不同院校的说明会。欢迎有计划留学的学生及家长前来咨询预约。24小时服务热线: *** QQ 598072208
(一)新
1、先就业为择业奠定基础;
2、先就业可提高个人综合能力;
3、先就业适应社会的发展。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我方观点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先就业。就业指劳动力为获取报酬或收入而进行的活动。择业指择业者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能力,从社会上各种职业中选择其中的一种作为自己从事的职业过程。应届大学毕业生大多是有知识而无经验、自我定位模糊等问题。国家教育部调查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而2014年将增加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就业压力大,但所谓“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先生存后发展。
因此,我方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先就业,理由有三:
1、先就业为择业奠定基础。阿诺得说过:“经验,制造一切未来;经验,是所有过去的成果”。《中国教育报》就“大学生就业、创业”问卷调查,51%的毕业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25%的人选择先择业后就业,这一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毕业生已意识到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技术和经验基础。只有先就业才能获得更多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拼搏自己的事业。
2、先就业可提高个人综合能力。《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
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先就业可以让你在这个舞台上接受学校没有的知识技能培训、人际关系锻炼、业务水平提升等。
3、先就业适应社会的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大会上表示,中国将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创业的财税金融扶持和服务力度。先就业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适应社会的发展。就业不等于盲目就业,人生规划不等于择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实际出发,踏上就业征程,才能发挥大学毕业生的更大作用。
一、哲学类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针对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相关信息反馈, 我们对其就业现象与可能原因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显示, 市场认知度低与就业市场小、对口行业和岗位缺失、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核心竞争力隐性等, 都是影响哲学类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一) 市场认知度低, 就业市场小
就业市场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最直接因素, 而就业市场的大小往往体现了市场对某一专业类别的认知度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说, 市场对专业的认同度往往可从招考招聘的专业要求上得以体现, 专业要求的需求量直接影响到了就业率的高低。
公务员招考和企事业招聘是每年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 我们对2011-2013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和广东省公务员招考岗位专业要求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收集 (见图1、图2) , 经统计得出:2011、2012、2013年国考招考哲学类学生的岗位仅有75、70、103个;2011、2012、2013年广东省省考招考哲学类学生的岗位仅有37、28、21个, 在全国、全广东省招考的总岗位中, 所占比例仅为0.5%左右。与其他文科类专业相比, 对哲学类各专业的招考人数相对较少, 如对汉语言文学和中文类的招考比例约占10%左右, 招考比例是哲学类的20倍。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据广州某大型人才市场对2011、2012、2013年企事业用人单位需求热度的前30排名数据显示, 仅仅以文史哲三类文科类专业进行对比, 2011、2012、2013届汉语言文学类的需求热度排名分别为第4、第7和第6;历史类的需求热度排名分别为第18、第28和第29;而哲学类专业的需求热度由于低于前30名故三年来均未能入榜。由此可见, 从就业市场来看, 无论是公务员招考还是企事业单位招聘需求, 哲学类专业的需求量和需求热度都较低, 与其他文科类专业相比均处于市场劣势。就业市场小、专业门槛的限制无疑提高了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求职难度, 因而要从整体上解决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就业市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对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市场认知度也有待提高。
(二) 专业应用性弱, 缺乏对口行业和岗位
专业的有用性和应用性是获取市场认同感的重要标准之一, 市场需求的大小甚至可以说直接取决于专业的应用性。而哲学类专业看似无用实有大用, 哲学类专业提升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 培养的是通用型人才。根据多所高校2011-2013届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反馈得知: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呈现多元化分布。其中, 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都是哲学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流向;而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多集中于一般行政岗、秘书岗、公务岗和事务岗, 与同是冷门专业的历史、地质、考古等专业的岗位类别相比, 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并无明显的行业流向固定性, 即没有专业对口的相关行业, 其应用性也不及新闻学、中文、法学等文科专业明显。要求专业对口的市场需求注重的是有用性和应用的明显性, 而培养通用型人才的哲学类专业有用性和应用性显性不足, 在短时间的招聘过程中, 其价值很难充分得以体现, 因此在就业竞争中往往不占优势, 但因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 其发展潜力通常能在时间的积淀中越发明显。
而另一方面, 市场对口行业和岗位的缺失的确会对高校教育和毕业生就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就哲学类专业而言, 可能一方面导致高校哲学类人才培养的市场目标不明确, 另一方面使得哲学类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自我定位的把握不够清晰, 用人单位对哲学专业学生的认知也不够清晰, 这很大程度上对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产生影响。
(三) 就业观念不科学, 就业期望值偏高
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除了受市场的客观因素影响外, 毕业生本人的主观因素也不容忽视。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 会经历“一个‘搜索——放弃——再搜索’的过程。应届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实际经验, 往往对工作的工资、福利、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都预先设定了最低标准。这个预期标准越高, 找到工作的难度就越大, 搜寻的时间就越长”。【2】也就是说, 高校毕业生会由于心态不平和、就业期望值较高等因素而直接影响到其获职率。据2012年和2013年广东省公布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 (下简称《白皮书》) 和网上公布的相关数据分析可得出: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 这从就业起薪、出国率和职业吻合度三方面可见一斑。报告显示, 在2012年毕业本科生中, 哲学类毕业生的出国率最高, 为10.74%, 这表明哲学类毕业生的个人提升欲较强, 对自我发展的要求较高;从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起薪上看, 据2012年和2013年广东省公布的《白皮书》显示, 2012年哲学类本科生的平均就业薪酬最高, 达3649元/月, 获取4000元以上薪酬比例最大的也是哲学类专业毕业生, 占该学科已就业毕业生的53.19%;2013年哲学类本科生平均薪酬以高出平均水平45.93%的4245元/月再次夺魁。另外, 据麦可思的有关调研数据得知, 哲学类毕业生的职业吻合度也较高, 职业吻合度反映了就业质量和职业匹配度, 反映了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期待的差距, 这也就是说, 就业吻合度较高的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 对就业的高期待与低需求的市场产生较大落差, 这就意味着需找到职业吻合度高的工作, 必然经历更长的求职时间和承受更多的求职挫折。
(四) 核心专业能力隐性, 就业竞争力不明显
据某985高校2011届至2013届哲学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统计数据显示, 哲学类毕业生普遍认为自身的专业核心竞争力为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发展潜力足。人文素养是人才的基础素质, 而哲学教育作为每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缺的基本素质教育, 体现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融合的最深邃智慧, 是对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积淀。哲学与哲学活动本身就是人文关怀, 中国哲学的天理人性、外国哲学的型相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关怀、美学的审美意蕴、伦理学的德性思考、宗教学的生死超脱、科学技术哲学的科学反思、逻辑学的思维锻炼……哲学“不仅与知识和理智有关, 而且与生命密切相关;不仅锻炼理论思维, 而且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哲学教育不仅是专业教育, 更是一般性的生命教育, 是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3】但是, 从另一维度上看, 如此重要的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就逻辑思维能力还是人文科学素养而言, 其主要还是内在的、基础性的, 它的体现需要较长的历时性, 并在时间的积淀中越发明显, 也就是说, 哲学类毕业生的发展后劲足, 发展潜力大。美国耶鲁大学谢利·卡根 (Shelly Kagan) 教授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他认为, “大学生被期待接受职业的或者前职业的训练。对许多学生来说, 职业训练似乎比人文科学 (哲学作为其中一员) 更具吸引力。然而, 也有一些职业技能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技能包括:精细的批判性思维;清晰并雄辩地进行写作和交流;创造性和原创性。尽管一开始就业时, 主修哲学的学生不怎么占优势, 但过十年二十年后再看, 主修哲学的学生一般发展得很好, 在就业市场上占有较高的等级。他强调说, 哲学不仅具有如上所说的工具性价值, 它还以一种更基础性的方式在人类知识整体中提供内在的价值和功能:促进对这个世界做真实的认知。”【4】我们搜集的相关数据正好为这一观点做出了例证:根据网上公布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商业智能 (BI) 实验室在2013年1月到5月对我国813所高校及其分部分院共92门专业回收的27万份有效调查问卷而形成的“2013年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哲学类毕业生的起薪为3988元/月, 在所有专业中排名第11, 超过了88%的专业, 而五年后平均收入为6264元/月, 超过了85%的专业。【5】 (见图3)
资料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商业智能 (BI) 实验室.哲学类2013年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状况调查报告[EB/OL].2013.http://bi.hit.edu.cn/bk_101.html.
由此可见, 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内在的、隐性的, 相比于应用性专业而言, 专业技能显性不足。而市场需求往往更注重应用性, 特别是在求职过程中, 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技能要求往往是显性的, 务实的, 这就使得专业技能明显的专业毕业生往往更占优势, 而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获职机会则相对较少, 就业率相对较低。
二、破解就业困境的对策
市场在就业工作中虽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市场认知和需求的形成和发展却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且受到市场政策、人才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要实现市场认知的转向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性任务。因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除了要关注市场需求外, 更重要的是要回归到毕业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上去,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于高校和教育者而言, 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贯穿高校招生、教育和培养的全过程。
(一) 加强招生宣传, 吸引优质生源
招生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源头, 招生工作进行得顺利与否, 直接影响到生源质量的优劣。因此, 提升哲学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首先要加强的就是招生宣传工作。在招生方面, 受市场偏见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 有相当多的学生并非主动选择报考哲学专业, 而是由于成绩等多方面的原因最终被调剂到哲学系的, 因此在心理和认知上准备不足。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前, 对哲学专业并不了解, 甚至有些学生, 在入学学习了将近一年以后, 仍然怀有抵触心理, 这就导致了其在专业学习上出现懈怠, 学习效能低下。基于此, 建议加强招生宣传, 丰富招生宣传形式, 提升宣传效果。如制作有针对性的招生宣传手册、开展如“让哲学走进高中”、“高中哲学名家讲坛”、“哲学教学开放日”、“哲学月”等活动, 让更多的高考生了解哲学的专业文化和发展潜力, 感受到哲学的魅力和有用性, 以消除偏见, 增进了解;从而提高报考热度, 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主动报考哲学专业, 提高生源质量和专业认同感, 为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大学的哲学学习中来、为人才培养和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提供前提可能。
(二) 强化专业教育, 提升专业认同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本专业的热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在本专业的投入度和专注度, 从而促进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 加强专业教育, 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非常重要。针对新生, 在入学之初, 应将专业认知作为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对哲学学科有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明晰大学四年专业的学习体系和脉络, 培养学生在认知中接纳哲学甚至爱上哲学。在教学环节, 精心设计低年级课程, 选拔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授课老师, 提高课堂互动性和生动性;课下, 配备专业老师作为班主任或学业导师, 开展学业分类辅导, 对学生在学业上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 减少学生学习中可能对专业产生的盲目感和倦怠感, 进一步提高专业认同感。另外, 对于在高考中失利或被调剂后发现专业学习不符合预期的学生, 应加强心理辅导, 减少其失落感和抵触感, 鼓励其探索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三) 实行分类培养, 增强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 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 就业形势却一直十分严峻, 市场需求的平稳发展与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于在校大学生, 尤其是被市场视为“无用之学”的哲学类大学生来说, 要从根本上提高就业竞争力, 就要尽早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及早明确发展方向, 努力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 即企业或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就业和升学 (含出国深造) 是毕业生的两大毕业去向。升学, 核心竞争力是学术发展潜力;而对于就业, 核心竞争力则是专业应用能力。基于此, 高校在对哲学类学生进行培养时, 要兼顾到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差异化培养, 不仅要重视其学业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要重视其专业应用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建议对高年级学生实行分类培养, 分别构建学术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课程辅助体系:对学术性人才注重提升其专业发展潜力和学术科研能力, 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术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 增加论文写作和经典研读等训练, 扎实学生学术素养, 从而提高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成功率;而对应用性人才则着重提升其专业应用能力, 开展简历制作、公文写作、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等能力培训,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 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 挖掘优质资源, 拓宽就业市场
除主管就业的领导重视外, 还要多举措调动全员重视就业、支持就业, 挖掘校友、教师、家长和合作单位的优质资源, 搭建学生职场认知、实习和就业的平台, 拓展就业市场。一方面, 可举办校友就业论坛, 邀请校友回校对师弟师妹进行求职技能的辅导和帮扶, 分享求职和工作的经验与体会, 以提高在校生对职场的认知, 提前做好准备, 提高就业成功率;另一方面, 可依托各种优质资源, 搭建学生实习基地和就业平台,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举行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场适应力, 进一步地提高成功就业的可能性。
(五) 调整期望值, 找准就业定位
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 最难就业年份被不断刷新。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就业期望值过高是哲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挑行业、挑地区、挑薪酬、挑待遇……一味追求热门行业、大城市、高薪和理想的生活, 既要找到工作, 又要找到好工作, 对于不符合既定期望值的工作, 即使在其他方面符合就业需求, 也绝不加以考虑。这显然是一种不科学的就业观念, 毕业生 (包括毕业生家长) 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就业市场的现状:大中型城市的工作职位日趋饱和, 特别是热门的行业、领域, 更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创新型人才。应届毕业生要想及时把握就业机会, 就必须要改变就业观念。首先要能够根据现实适时地调整心态,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就业期望值, 使其与国家整体的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相适应, 并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积极、主动地参与应聘, 不要仅仅把眼光局限在北上深广等一线城市;【6】同时, 还应鼓励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和定位, 发挥自身的优势, 在对自身和职业有了正确认知的前提下, 找到满意的工作;另外, 鉴于哲学属于文史哲三大基础学科之一, 经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培养, 所掌握的多是一些基础性的能力, 因此, 在对就业期望值进行了适当调整的基础上, 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 在顺应了国家政策的同时, 还能在基层和西部地区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并逐步提高实践方面的能力, 积累经验, 合理定位, 实现自身价值。
三、结语
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可谓任重而道远。让人欣慰的是,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哲学类学生虽然优势显性不足, 可发展后劲很大, 在被市场接纳后, 往往能获得很高的认可度。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受到了启发:在就业环节中, 市场、高校和个人环环相扣, 因而提高市场认知度、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都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南方网.广东省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EB/OL].[2014-03-31].http://gd.sina.com.cn/news/xy/2014-03-31/095690665.html?qq-pf-to=pcqq.c2c.
[2]王子蕲.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3 (16) :5.
[3][4]陈波, 赵震, 李晽.大学哲学教育如何回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与挑战?——世界大学哲学系主任联席会议纪实[J].哲学分析, 2013 (1) :164, 166.
[5]哈尔滨工业大学商业智能 (BI) 实验室.哲学类2013年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状况调查报告[EB/OL]. (2013) .http://bi.hit.edu.cn/bk_101.html.
在大学生就业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媒体曾大力呼吁大学生在就业时,应该放下姿态,更加地贴近现实,比如“先就业、后择业”“远离北(京)、上(海)、广(州)”等。从现实角度看,放下脱离实际的高姿态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只有放下姿态贴近现实,一个人才能让自己的梦想得以在现实中生长和继续前行。而不切实际的幻想,或不扎扎实实地从基层做起,既不利于一个人的成才,也不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正如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若不知道从自己的身边做起,从一些小事做起,则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栋梁,都是由小树苗成长而来,也都是在经历了风雨的磨炼之后,方能担当大任。起码的道理,大学生理应有所省。
然而我们要求或希望大学生求职心态更务实,并不代表大学生一定要去接受零月薪,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大学生求职心态务实,可以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也必须将自己的劳动报酬基于当前劳动市场之上,而不能漫无边际地胡乱要价。但无论做何种工作,都需要有报酬,也理所当然的应该有报酬。此乃天经地义之事,也是亘古不变的法则。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我国劳动法对此也有着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据本单位与其相同岗位、付出相同劳动、取得相同业绩的劳动者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若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接受零月薪,劳资市场将加快形成原本就已经不公平不对等的状态。大学生会逐渐沦为廉价的劳动力,进而导致社会贫富的不断扩大。
而据最新报道,广东省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广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7.61%、专科毕业生的签约率为8.43%、研究生的签约率为14.87%,相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与此同时,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也通过详尽的调查数据揭示了当今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一系列困难。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推荐阅读: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07-24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06-24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10-01
浅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准备10-22
大学生毕业就业状况调查报告06-05
当代毕业大学生就业主要存在的现状06-14
大学毕业生感言07-18
大学毕业毕业留言09-25
大学毕业生安全教育07-04
大学应届毕业生实习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