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与形势政策论文
中文题目:民国时期政府政策与近代工业结构的变化
院系名称: 经济系 专业班级: 经济1101班 学 号: 2011111709 姓 名: 慕经民
2014 年 5月 12日
民国时期政府政策与近代工业结构的变化
摘要: 中国近代工业结构变化先从重工业、军事工业慢慢向轻工业转变 所谓重化工业就是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中的重工业,或者说工业中除轻工业的部分,重工业是相对于轻工业而言的。重化工业泛指生产资料的生产,现代意义的重化工业是资金和知识含量都较高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包括能源、电力、电子、石化、冶炼、机械制造、汽车、修造船及建筑材料等,产品市场覆盖面广,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提供生产手段和装备,被誉为一个地区经济的“脊梁”,也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
关键词:工业,工业道路,工业阶段,工业有所发展
一。重工业化历程
新中国在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发展完备的重化工业体系,制定了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时至今日,回顾过去60年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历程,可谓一波三折。1949-1960年,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4%迅速上升至66.6%;三年自然灾害之后这一比值降至46.3%(1968年)1968-1978年该比值又有所回升;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该比值一度降至1981年的48.5%;紧接着的1982-1999年间,重工业产值比重进入了一个较为平稳的调整时期(平均51.8%,最大53.7% ,最小49.8%)从2000年开始,重工业又步入了一个新的结构扩张时代,从60.2%(2000年)增至70.5%(2007年),7年间增幅达到10.3%,同时也使中国重工业产值比重达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度。
1.1 中国重化工业的技术之忧
重工业大多数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进步有很强的依赖性。近十几年来,以网络化和信息化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全世界蓬勃展开。我国整体科技实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在高新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我国在许多的科技领域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也较长。根据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科技竞争力排名继1999年大幅下降12位后,在2000年又下降3位,名列第28位[11]。此外,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还存在规模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能与世界跨国公司相抗衡并不断促进产业升级的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等一系列问题。技术出创新的滞后使我国重工业的发展长期陷于低效率、高能耗、高浪费的粗放型增长状态。若不加强技术研发,一味拼规模、拼资源,必将加重我国的能源压力。
二.我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产业结构升级加快,重化工业比重明显上升。2003年,我国GDP增长9.1%,其中第二产业占了6.5个百分点,工业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2%,重化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增幅达18.6%,占到全部工业增加值的64.3%;并且,我国人均GDP跨过1000美元大关,达到1090美元。综合判断,我国工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适应居民消费升级需要、以市场为基础、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逐步提高、可持续性比较强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工业结构的“重化”趋势十分明显,出现了石化、钢铁、汽车、船舶修造等一批高增长的重化工业行业。重化工业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十一五”时期各地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点,从一定意义上说,重化工业,将成为下一步沿海地区产业竞争的焦点。
2.1 发展循环经济,为重化工业的发展“解套”
自2004年我市规模以上重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轻工业后,重化工业呈加速发展态势。这既是民间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寻求扩张的需要,也是台州产业升级的必然。但随之而来的是能源消耗的不断攀升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实际上,近几年来我市能源消费的增长一直快于经济发展,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问题也依然存在。如果延续原来粗放式的生产、发展模式,随着华能玉环电厂、台电五期等火电项目投产运行,以及规划筹建中的三门核电、大乙烯等项目上马,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将大幅增长,将极大地考验我市的资源环境承受能力。这就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采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可以追溯到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概念,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高物耗、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线形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行经济活动的生态化。由此可见,循环经济不但消除了“外部不经济”效应,而且提高了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能够解决区域性、结构性的环境污染,体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显然,对于重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循环经济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经济环境关系模式。
重化工业趋势下发展循环经济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坚持走新型重化工业道路
台州作为一个资源稀缺、环境容量压力大的地区,在新一轮的重化工业大发展时期,要摈弃传统的依赖投资、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走新型重化工业发展道路。坚持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作为重化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市建设的要求和主体功能区划,明确重化工业的禁止发展空间,按照我市环境容量、水资源供给等因素调整产业布局,将重化工业集中布局于环境影响小、水资源有保障的适宜区块;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大力推广和应用节能清洁生产工艺,在电力、汽车、船舶、石化等行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应用海水循环冷却、海水淡化和中水回用等技术;要积极应用各种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加强对原有污染和消耗较大项目的整治和改造力度;要严格对专项规划和新建项目的环境评价,对新项目设立严格的环境保护等行业准入标准;要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合理利用滩涂荒地和科学开展围垦造地,节约土地资源;同时要限制高能耗、高污染及工艺设备落后的产业,“腾笼换鸟”,为重化工业发展腾出“空间”重化工业的发展集聚区要以循环经济理念规划建设。通过从源头和生产过程中运用环境无害化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来保护环境,尽可能以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合理安排一些化工厂的排放物作为下游厂的原料,并通过对废水和废物的统一处理和回收利用,形成一体化的清洁生产环境,使重化产业集聚区达到生产和生态的平衡。
2、加快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政策体系
技术是循环经济的载体,是解决工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每一个原则的贯彻都离不开先进的处理和转化技术,也离不开这些先进的载体、设施、设备的开发和更新。可以说,技术是重化工业实施循环经济模式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大力发展“绿色科技”,建立“绿色科技”体系、环境无害化技术、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尽快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转化;使污染排放量从正增长向零增长,再向负增长转化,从源头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实现少投入、高利用、低污染的目标。同时,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采取各种优惠、激励政策,鼓励研究设计出适合重化工行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技术路线和方案,促进科研技术成果早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3着力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平台的制度体系
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的实施,要靠技术,也要靠制度,并且归根结底应建立以市场为平台的制度。正是依靠制度,才能搭建起技术与市场之间的桥梁。进而借助市场,制度可以产生资金推动技术创新;可以筛选技术,规范技术发展方向;可以为新技术的实施和推广创造条件,开辟道路。
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应包括以下内容:
(1)制定以强调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为核心的产业政策。在投资政策和项目选择上,对投资方向的鼓励和限制上,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向倾斜,加快经济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和生产技术工艺的新的组合与集成,发展重化工业生态链,兴建工业生态园,构建重化工业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由于循环经济具有跨企业、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等诸种特性,在重化工业时代,循环经济在主流工业部门与基础工业部门的实施,将会导致“循环经济企业集群”的现象,如以电厂脱硫为中心的循环经济企业集群。因此,应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积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改造现行的重化工业系统,兴建工业生态园。如苏州高新区,在已形成生态工业雏形的基础上,实施绿色招商政策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苏州高新区对入园企业进行绿色招商评价,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引进绿色企业,使各个企业通过低物质化原则、再循环化原则、多级利用原则、生态链原则和清洁生产原则构成有机的生态工业系统整体。
(2)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这是把发展循环经济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利用以及重化工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政策,充分发挥台州资源回收利用产业较为发达的优势,建立健全各类废弃物回收制度;在目前台州单位GDP综合能耗处于全省先进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立绿色GDP经济核算制度,设计一套直接以社会基本需要为依据并有助于促进对自然环境有效利用与保护的经济指标体系。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
(3)建立促进循环生产与消费的保障与激励机制。根据重化工业企业一般资金实力较为雄厚,技术能力较强的特点,制定强制性政策要求其必须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同时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和罚款、保证金、废物处理费等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激励机制,使得外部性成本内部化,从而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促进自主努力,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4)加大循环经济教育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倡导和实施节省资源和能源的绿色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除了市场机制、法律保障、政策指引之外,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与社会生活方式相联系的。当循环经济成为全社会环境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人们一方面会自觉地以循环经济的产品作为自己的消费选择,另一方面会以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方式处置生活废弃物,使它们成为循环经济中的资源。因此,将社会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制度化,也是循环经济得以成功实施的必要与重要条件。
三.重化工业有所发展:
3.1重化工业“第三波”与转型路径
第三次加速的挑战相对于我国前两轮重化工业的加速发展时期来说,这一次 的形成机制有所不同。第一轮是政策驱动,时间是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的1978、1979年。当时中国实行的是跨越式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试图跨越轻纺工业的发展时期,执行重投资、重积累、轻消费这样一个战略。成就是我们都看得到的,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快速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也导致了一些问题,就是产业结构的畸形,重‘重’轻‘轻’,消费需求被遏止,经济发展的一些内生动力难以形成,也就是说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样一个内生的机制很难形成。第二轮的形成机制是消除短缺。改革开放初期,调整思路后的中国经济转向以消费为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被释放出来了。但轻工业的加速发展到了1992、1993年时出现了一个瓶颈,由于原材料和能源工业供给短缺造成了结构性的失衡。于是便有了原材料和能源工业等重化工业的第二轮加速发展。第三轮也就是新一轮的重化工业发展,按年度划分应从2001年开始。这一轮形成机制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由过去吃、穿、用的生存消费升级到住和行的消费,带动了汽车、房地产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两个行业的产业链条是很长的,比如汽车对34个像钢铁、橡胶、石化甚至是电子制造信息产业等有重要带动作用。二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要达到60%(城市人口的比重)左右,目前是40%多一点。这意味着一年要提高一个多百分点,每年要有1300万到1400万的农民变成城镇人口。于是,仅仅从能源需求来看,目前城镇的人均能源消费是农村的3.5倍,再加上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改造、扩张,也使重化工业的产品,尤其钢铁的需求增长加快。三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全球的制造业大多在向中国转移,因此我国制造业的服务范围已不仅仅是国内市场,还有国际市场。中国制造业在整个产品价值链中大多处于低端位置,附加值比较低,而能源和资源等产品在其中占有的比例比较高。
关键词:中国梦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融合
2014年2月27日下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 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015年9月3日, 在北京天安门地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再次促飞了中国人的中国梦。在新形势下, 大学中国梦教育也应更加深入教学实践、深入学生群体
中国梦是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的概括总结, 也是当前国人对民族未来的期许展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主席对中国梦做了详细而重要的论述, 随即在大学生群体中, 中国梦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中国梦教育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 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的梦, 是广大大学生的梦, 中国梦教育理应渗透到大学教育的相关课程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就是中国梦教育的重要课堂。 在“纲要”课教学中应积极整合教学内容, 将中国梦教育融入到 “纲要”课教学过程中, 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推进中国梦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中国梦
中国梦贯穿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演进过程中, 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内容来看, 整个课程内容处处彰显着中国梦的相关思想。
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打碎了清帝的 “天朝之梦”, 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遭受了百年的屈辱与苦难。 在苦难中, 中华民族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逐渐被唤醒,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被提出。鸦片战争后, 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以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 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委托魏源于1844年编成《海国图志》, 魏源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维新思想家康有为提出一整套变法维新主张, 但是在腐朽的清王朝封建统治下是不可能实行的, 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但它的意义和影响却是深远的, 知识分子得到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历史的教训告诉中国人, 自上而下的改良之路是走不通的。
孙中山先生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辛亥革命是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孙中山在1894年11月《兴中会章程》中, 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意识的觉醒。 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 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实践证明中国通过资产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也是走不通的, 后经袁世凯复辟帝制, 中国军阀混战, 孙中山先生最终作出了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正确选择。 这是中国历史的必然, 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开展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 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万里长征胜利会师, 从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抗日战争到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 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掀开了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中国梦新篇章。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整整109年, 中华民族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 新中国的诞生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从此, 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开始了实现中国梦的新探索。
毛泽东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奠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956年以后, 鉴于“斯大林”模式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问题, 我国开始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实现现代化方面,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建设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中以“两弹一星”为标志取得了重要突破, 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全面推进。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 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0年1月, 第一枚中远程导弹发射成功。 同年4月,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5年, 可回收人造地球卫星试验成功。 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某些方面正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为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成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全国人民完整准确地理解和坚持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 全面拨乱反正、实事求是地纠正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汲取 “文化大革命”沉痛教训, 不研究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没有改革开放, 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没有中国梦的真正实现。在改革开放的寻梦历程中, 我国实现了三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 从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转变。改革开放的全部成就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使得“中国梦”距离我们越来越近。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到了一个新时期, 一个重要的关节点。 从中国近现代以来革命、建设、 改革的历史可以看出,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为中国长远发展奠定更好的制度基础。
2高校开展中国梦教育的必要性
2013年5月4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中国梦是我们的, 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是民族的希望, 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 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代中国青年重任在肩。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的群体, 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 当代大学生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民族复兴的接力棒, 已经交到当代大学生手上。当代大学生应把个人梦想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因此,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 使大学生立志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任务。
3中国梦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策略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正是一部中国梦孕育而生、逐步实现的历史。 将中国梦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 应围绕追寻中国梦这一主题充分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同身受, 把家国史、中国梦融入心中, 真正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将个人理想融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以论带史式教学方法、互动参与式教学方法、情感体验式教学方法。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 应具体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首先, 在“纲要”课授课过程中要始终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条主线, 凸显中国梦的时代主题。 近代以来, 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 由此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艰难求索和不懈奋斗。从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器物救国到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制度救国, 从新文化运动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救国到中国共产党找到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救国之路, 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实践探索。
其次, 将中国梦融入“纲要”课中, 应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内涵来整合教学内容, 承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历史主题。 尤其在新形势下, 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探讨总结热潮中, 中国梦的内涵更容易在教学过程中阐发出来。
再次, 将中国梦教育融入“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强化实践教学, 多种渠道地扩展大学生实践感知视野, 使他们能在实践教学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自觉提升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1)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教学。 高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外教学实践活动, 如组织大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利用红色资源和爱国教育基地, 让大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先进中国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探索, 对中国梦形成认同感。
(2) 广泛开展校园教学实践活动。 高校校园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将中国梦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中, 必须充分利用校园内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资源, 包括课堂、社团、马列读书社、校园刊物、征文比赛、历史剧展演等, 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和学校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密切配合,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纪念日、12.13国家公祭日以及国庆日,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 使学生在参与校园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深刻地理解到,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 使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凝聚到一起, 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既深深体现了中国人的共同理想, 也深深反映了先辈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从历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大学生坚守中国人共同的理想信念, 通过对教学策略的积极探索, 不断创新思路, 将中国梦教育与“纲要”课有机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Z].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4, 6.
[2]冷溶.什么是中国梦, 怎样理解中国梦[N].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3, 4, 26.
[3]李捷.从中国近现代历史看伟大的中国梦,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第十讲[R].中国人大网, 2014, 5, 13.
[4]程美东, 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3, 2.
关键词:考试大纲 中国古代史 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4.51
全国卷历史高考中,中国古代史在试卷比重中约占30%,在高三一轮复习当中如何让中国古代史的复习更加有效也是一个十分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认真理解《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牢牢把握高考方向
《考试大纲》提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考试大纲对能力考查的目标要求,作出了全新表述和阐释,由关注知识积累转向关注学习能力,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这是高考考试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这对于我们高三历史复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难度。
二、认真钻研教材,夯实基础
《考试大纲》提出:“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高考试题虽不是教材的再现、重复、翻版,但也不是脱离教材去另搞一套,而是以教材为基础、为依据的,因此,首先必须用足用好教材。全国卷加强对能力的考查,而加强对能力的考查是通过对知识的考查来实现的。所以,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要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立足教材,用好教材。教师的视线要扫描到教材的每一個角落,不留任何死角,给每一个知识点以应有重视和位置。
1.注重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教学与复习。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这六部分是历史学科的主要内容。近几年来,历史高考考查能力要求越来越突出,因此出现忽视基础知识的现象,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对于考生,史实的掌握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必须纠正忽视基础知识的现象:要力求做到基础知识无遗漏,全面理解记忆高考复习范围内的知识;重视对历史概念内涵、外延的理解;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透彻地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明确历史发展演进规律。什么是历史概念呢?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学生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深刻分析及系统综合,进而把握历史知识体系,认识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概念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本概念是基本知识认识上的升华,又是基本规律形成的基础,所以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 近年高考对历史概念的考查,主要是教材阐释不透、学生理解不到位的一些概念。比如:分封制、宗法制、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科举制、均田制、等等。
2.合理整合与利用多本教材,比如考纲要求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以《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节课为例,人民版弱化了从汉到元的时段性,没有严谨的线索;人教版列举了从汉到元中央政治制度与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机构与官职的变化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可以弥补人民版线索不清的问题;岳麓版还特别突出了发展中的阶段性特征,即到宋代为止,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地方再也无法反叛中央了。
3.构建完整知识体系,高考强调对历史整体及发展过程的把握,新课标教材淡化通史观念,弱化了历史阶段特征。所以我们可以按通史体系进行一轮专题复习,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比如中国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4.加强检查与监督及时巩固学习成果,课堂提问,抽背抽默,以练促学等手段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
三、注重对历史史料的处理和运用,强化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历史学科考试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保持较大的材料阅读量是一个关键,而中国古代史由于材料众多,且以言语主言文为止,阅读和理解难度大,加大对史料的阅读和解读也是提高学生能力应对考试的能力关键所在。
1.运用课文中的史料,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课本当中有大量的资料卡片、学习思考、知道链接、史学争鸣、大量的地图和图片以及课后材料阅读与思考等等。这些都是围绕教材当中重点和难点精心选取的材料,具有时显的典型性。
2.有针对性地补充课外史料,加深理解,依照高考要求,仅仅利用教材中的史料还远远不够,教材中并不是所有重点难点内容都配有史料,没有史料说明,教师空洞的讲述很难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以在备课中针对重点、难点,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补充史料以充实教材,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加强对史料运用的指导,提升能力,古人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引导学生读懂史料,这是最关键一步无论是对教材上的史料还是补充的课外史料,教师都必须加强对史料运用的方法指导。
四、 要重视练习,掌握答题技巧
掌握答题技巧和正确方法往往能取到事半功倍效果,因此在历史复习当中适当培养学生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考生应对高考,提高选择题准确率和快速有效地组织答案。通过专项练习,训练学生解题能力,建立错题库做到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等。在选择题如何提高准确率的问题上教会学生审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比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哲学原理在选择题当中的运用等解题方法;在材料题当中如何使学生的答案与采分点一致,这就要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在备考复习中特别注意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找准观点,明确答题方向。找准观点就是要把握试题的设问角度,是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还是以“哪一部分知识”“哪一层次的知识”设问,由宏观到微观,层层筛选。二是使用恰当的学科语言,紧扣题意。学科语言既要能体现原理的观点,又要能体现材料的观点,切忌教材观点的罗列、材料的重复及原理与材料的分离。三是逻辑严密,要点的顺序要体现思维的过程,不能杂乱无章。四是不要拘泥于某一学科的知识,要重视学科内各部分间的综合,但也不能忽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重视答题的综合性、创造性。
分析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系别:土木工程系
专业:工程管理
班级:2010140601
姓名:刘亚楠
学号:105140640035
指导老师:齐琳娜
日期:2011年6月14日
就日本“明治维新”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摘要: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通过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1853年的“黑船事件”,美国人佩里率舰队撞开了闭关自守的日本大门,让日本人领教了西方列强的厉害。自此,中日两国都受到了西方列强势力的巨大冲击以及本国国内的局势动荡,而两国也因此意识到了自身的落后,都有了改革进取之心,并作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来改变现状。然而,同样是自救运动,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而洋务运动并未使中国摆脱不幸的命运,甚至让历史上一直学习中国的“撮尔小国”——日本,以一场“甲午战争”将中国推入了屈辱的深渊!其中的反差之大,发人深省。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差异,来探究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政治
经济
军事 正文:
在十九世纪中叶,中日两国都受到了西方列强势力的巨大冲击以及本国国内时局的动荡。中日两国在被列强以武力打开大门后,都意识到了自身的落后,都有了改革进取之心,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日本则开始了“明治维新”,但结果却大不相同。正如左宗棠所说的“明治维新是‘操舟跨骏’,洋务运动则是‘结筏骑驴’”。
剖析历史,就日本明治维新来分析中国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如下:
1、从两次运动历史背景及目的比较,来探究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日本同中国都是闭关自守的国家,发展水平相差不大,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后,又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丧失了很多主权,被西方列强视为不可救药的“劣等民族”!首先让我介绍一下洋务运动的背景与目的: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的,当时的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国外又有西方列强残酷的侵略与剥削。所以,为了拯救清王朝的垂危统治,清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其目的非常明显,就是“借洋助剿”,正如曾国藩所说:“购外国船炮,访能人巧匠,先演习,后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成为官民通行之物,那是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这是救国第一要务。”洋务派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入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就可以镇压人民,可以自主自强,封建统治便可长治久安,并认为筹办洋务必定能得到列强的支持。而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是多么的荒谬。
然后,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日本明治维新时的历史背景及目的: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有荷兰、中国和朝鲜商人可以在长崎进行通商(这一点同中国是相似的,中国闭关锁国之时只开放了广州,但不同的是只以为地大物博,以天朝自居的中国并不积极地了解西方,不屑于知晓西方世界的情形,而日本锁国后尚还积极了解西方世界,我认为这也是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当时的日本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开始发展,由中下级武士发展而成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却政治地位低下,他们迫切的希望改变自己的地位,手段便只有是武装抗争,由此便产生了“倒幕派”。
另外,几千年来,日本几乎都在向中国学习,鸦片战争中国败给英国以及美国黑船事件对本国的冲击,深深地刺激了日本具有革新思想的人民。他们认为,中国已国体灰坠,不足为法;日本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必须“脱亚入欧”,全盘西化。日本维新志士,即各诸侯手下的中下级武士,目睹西方的强大和幕府的无能,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和爱国热情,“倒幕派”呼声越来越高。于是,1868年,他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新政府。天皇一无权,二无兵,属“虚位君主”,所以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实际上是“君主立宪制”。而且,日本维新诸领袖自始就拟定了全盘而富有长远性质的计划,将其政策与近代式的民族精神相结合,全面鼓动起日本整个民族的热情,而以争取日本国际地位的平等为其首要目标,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日本迅速由落后的农业社会跨越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综上可知:深入检视改革历程即可发现,中国的封建势力为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是提倡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极力避免触及政治改革,改革并不彻底,而日本则是全盘西化,并且相当程度地注重典章制度与思想、观念方面的改革。因此,从动机上看,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就比洋务运动要单纯而坚定,改革之士更加充满热情、信心与勇气。因此,这一切在一定程度上注定了两次运动的结果。
此外,就国际环境来看,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而洋务运动之时中国已经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2、从两次运动的领导力量的不同,来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2.1、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
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他们原本属于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然而幕藩体制下的日本在任命官吏时,都遵循世袭门阀原则,对武士都严格按照上、中、下的高低进行选择。下级武士总是与较高职务无关,许多确有才华的下级武士极为不满。同时在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之后,物价上涨,幕府中的将军、高官和各藩国的大名,常常感到“国用不足”。于是,他们不时压低甚至停发下级武士的俸禄,这更使下级武士恼怒。不少下级武士生活于贫困之中,只得寻求别的生财之路。搞起了手工业生产,从统治阶级变为小商品生产者。他们日益与资产阶级沟通并日益资产阶级化了。与资产阶级的一致性,决定了下级武士必定要背叛幕府,成为反封建营垒的重要成员并且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而且,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敌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还有一些下级武士接触了“兰学”。即西方启蒙学说。令人振聋发聩,大开眼界。正是在这一势力的领导下,日本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天皇掌权,大刀阔斧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明治维新时期的风云人物有前三杰(高杉晋作、坂本龙马和吉田松阴),后三杰(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和西乡隆盛),首任总理大臣的伊藤博文等等。
2.2、中国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
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是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为代表的满清大臣,在封建社会中占有一席之位,封建的思想已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况且他们心中皇权至上,如果他们如明治维新一样对中国政治也进行改革维新,那就等同于自己推翻自己,将自己推下台,而这并不是他们心中所想,他们所想的是如何保护皇权,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便有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只改经济制度,不改政治制度的换汤不换药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企图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
3、从两次运动具体改革的内容的比较,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3.1、政治制度
在明治维新之时,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于1868年4月6日发布具有政治纲领性的《五条誓文》,次年,明治政府实行“废藩置县”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这样,日本在改革维新下达成了“废藩置县,四民平等”的目标,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他们还改革身份制度,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然后又依次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召开议会,实行日本国会。这样大刀阔斧的一系列政治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是一个从上至下的国家政体改革,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建立了现代的教育制度、军事制度、土地制度、银行制度等等,是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全面的革新,是质变。
较之日本明治维新来说,洋务运动只不过是一种量的变化,不是质变。中国的洋务运动只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和自己的利益,只提倡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极力避免触及政治改革,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也就是说中国的洋务运动中国家的政体没有丝毫变化,还是封建主义制度,其落后性根本不能与日本君主立宪制先进性相比。
总的来说,国家政体是变法维新的根本,没有先进的政治制度,图强只是一个实现不了的美梦,而日本则全盘西化,实现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走在了中国的前面,从而走上了振兴之路。
3.2、教育方面 教育方面,日本实行了“文明开化”的政策,其中重点涉及到了教育改革和一系列社会改革。
教育是日本实现现代化的核心,其实明治的变革,始于江户末期掀起的教育热潮,在京都等一些地方很早就开始传授西洋知识,明治期的伟人们都在藩校或私塾接受过教育,明治人充分利用江户时代的教育基盘,明治日本的强大之处,在于拥有大量受过教育的人才,虽然技术是从西洋引进的,人才则是利用了江户的遗产。
教育方面,日本发展近代义务教育,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各设1所大学,下设32个中学区„„总计全国有8所公立大学,245所中学,53760所小学。基本上达到了“乡中无不学之户,家中无不学之人”的目标。
在“明治维新”后,许多人出国留学,归国后大都在政府担任要职,开始改组明治政府,基本上形成了推行改革的思想,决定了日本今后发展的大方向。日本的教育在“明治维新”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而在西方影响下的日本教育制度,将日本推上了近代化发展的高速路。
在社会改革中,要特别指出的是,日本着力对国民进行资产阶级社会启蒙运动的开展,使得国民也意识到了资本主义对强国的重要性,这也是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的一项重要原因。
反观当时的中国,自古以来的优越感,使得中国国民不易发现或警觉于自己社会体制的缺失,总以为地大物博,无所不有,无所不能。所以几千年来一直居于输出者地位的中国,实不易承认近代西方文化在某些方面或整体上优越性的事实。以封建领导者为首的国人瞧不起外来文化,以之为小儿玩物。而且,洋务运动中,还坚持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落后的教育思想,即以中国文化为主,西方文化仅供参考。就是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海国图志》,在中国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反倒是日本,拿回去认真学习和研究。国人麻木至此,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体来说,从日本明治维新中教育方面与洋务运动的比较可看出,洋务运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人自以为无所不能,瞧不起外来文化,而并不是积极地学习并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教育的落后,国民素质低下,承担不了国家发展的重任,不了解外部世界,落后于日本成为了必然。
3.3、经济方面
在经济方面,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着力进行了工业建设,我将其分为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两大方面。
3.3.1、军事工业方面
明治维新最重要的内容,无疑是目的坚定且数十年如一日的“殖产兴业”和“富国强兵”运动。尤其是军工产业的发展壮大。后期,日本对军事的预算也急剧增加,约占政府经费的30%-45%,先后建造并发展了东京炮兵工厂、横须贺海军工厂等。
其实洋务运动也建设了江南制造总局、马尾船政局等,建造了一大批军事器械,为中国军事改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中北洋水师在一段时间内配备精良,居于世界第四位。中军强大,但军事不能孤立于政治之外,政府的腐败,导致了军事成果化为乌有,甲午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大力引进技术、设备而不是资本和商品,或许是日本明治维新与清朝后期洋务运动之间的最主要区别。3.3.2、民用工业
日本的明治维新与清朝的洋务运动在兴办实业方面做法大相径庭。日本的近代工业起步时间和情形,与清朝大体相同(时间略早),但发展势头明显强劲。这与列强对日本的竞争和扶持,以及幕府时代各藩各自为阵、对内对外自由竞争的局面密切相关。而李鸿章等却严重抑制了国内竞争,从而不利于中国民用工业方面的发展。此外,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一项重要原因。
通过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环境下,洋务运动失败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在不触及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还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此外,洋务派本身的封建性、对外国的依赖性、对企业管理的腐朽性最终导致了失败。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摆脱贫困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
参考文献:
[1] 《中国近代史纲要》(2010年修订版)
2010.6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明治维新》
1988.4
求实出版社
[3] 《洋务运动史》
1996.8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日本近代史》
1978.10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抉择的理论与实践》(2008年4月第1版)
吉林大学出版社
[6] 《盛世之毁:甲午战争110年祭》
2008.3
—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活动描述
此次我们小组近代史研究的课题是——评析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拿到题目以后,在仅仅一周时间里,我们小组的十位同学展开了紧张但有序的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制作课件以及熟悉讲解的工作。我分到的任务主要是和其他几位同学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材料。由于对历史的学习比较陌生,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切切实实地参加到这次活动中来。经过将近一周的悉心准备,课堂上,由我们小组的两位同学将我们的陈果展示了出来。
二、活动过程
首先,周二接到题目以后,我们负责找资料的同学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查阅等手段,精心准备与戊戌变法,立宪运动和洋务运动等改良运动以及辛亥革命有关文字叙述,图片视频的资料。我的任务即是如此,通过上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以及中国历史网,凤凰网,优酷网等网站,我收集到许多关于近代改良与革命的评论和陈述式的文章,并把它们归结在一起,等到中期制作ppt,大家集体讨论学习时备用。
然后,过了两三天时间,负责制作ppt的同学把资料在最短的时间内加以整合处理,以多媒体的形式制作并展现给大家。制作过程中,时时处处还有需要资料的地方,于是我们在收集到的资料中加以筛选,争取以最恰当的方式把结论展现出来。
最后,负责演讲的同学把文字材料的主要意思加以整理归纳,列为提纲性资料,配合ppt在课堂上做出说明。大家井然有序,时不时聚到一起,讨论一些模糊的问题,比如:太平天国运动到底是不是近代革命性质的,应不应该列入这次学习的范围。而演讲的同学任务最重,他们必须充分熟悉这段历史,并加以概括性说明和总结。我们一起也进行了好几次排练,试讲,最后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夸奖。我个人认为我们组的同学做得很出色。
三、活动感受
知识方面,通过将近一周的准备和讨论分析,首先,我们对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的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其次,我们对立宪运动,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的过程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经过更深层次的研究讨论了它们的性质和对中国近代的影响。经过总结概括,我们认识了改良运动之所以失败的原因以及辛亥革命为什么被称为“既成功又失败的革命”。对中国近代的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得到了许多历史知识。
核心线索:是近代世界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以及在东西方的实践过程;西方国家,近代中国两条线索的关系 ①二者之间密不可分。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实践源头(英国是源头)③近代民主思想又为美国、法国等国家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④西方民主思想和实践又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的源头和实践的借鉴者
近代民主思想的线索—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民主革命的实践线索;民主与专制的搏斗(革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完善;工人民主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实践;无产阶级的实践
一、西方的专制理论
【产生历史条件:①在中世纪的欧洲,占支配地位的是基督教意识形态,从神学的角度肯定君主专制的合法性,为现存的政治秩序辩护;②随着欧洲君主专制的形成并日益强化,王权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一些思想家和君主必然为君权辩护。】
1、阿奎那的“君权神圣”
(1)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教权和王权的矛盾更为尖锐。为了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阿奎那提出“君权神圣”思想。
(2)内容:教权高于王权,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君主应服从教会和教皇;中央集权的政府或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托马斯·阿奎那:主张:①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神权思想
主要内容: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承认并论证世俗国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认为接近自然的办法是最好的办法;君主政体是最好的政府形势,是符合上帝本意的。核心:论证教权高于君权(前提)目的:维护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实质:为教会的神权统治服务(“自然法则”思想)2.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
(1)背景:都铎王朝统治时期,资产阶级新贵族同封建统治者的矛盾尖锐。为了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詹姆士一世极力鼓吹“君权神授”。
(2)主要内容:认为国王的权力来自上帝,因而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国王只须对上帝负责。
【詹姆士一世:主张:①提出君权神授说,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②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是尘世间最高权威;③除上帝外,国王无须对任何人负责;④人民必须绝对服从国王;⑤国王如果滥用权力,人民只能祈求上帝来引导;⑥把国王比作神,并与上帝相提并论。
结果:把专制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导致王权和议会矛盾尖锐。(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英国社会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分化,封建君主专制也逐渐丧失了它的统治基础。)】
【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与中国董仲舒的什么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影响有何不同?
(1)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相似。(2)中国的新儒学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儒家思想成为思想文化的主流;而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则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君权神圣、君权神授意义:积极意义:强调国家权力集中和统一,符合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的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趋势,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消极意义: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不合时宜。】
【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的历史功过:积极:①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强大;②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早期的发展(重商主义政策)(国内外市场);③有利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繁荣。消极: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阻碍作用日益明显;②受君主个人因素影响大,积极作用难以持久。】
二、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近代民主思想发展的原因:①古希腊、罗马时期民主思想、民主制度的发展为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出的政治要求;③封建专制阻碍经济的发展和人权的实现;
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成了思想解放。】
1.斯宾诺莎:提出包含人权的民主思想和民主政体最优论。【主要思想:①强调思想自由和遵守国家法令的重要性(思想自由,行动守法)②认为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即民主政体最优论)。】
2.洛克:提出社会契约学说、天赋人权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并提出自由、法治的原则他是资产阶级分权和制衡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分权理论经过孟德斯鸠改造后,对18世纪的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洛克民主思想提出的背景:①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资本主义政权建立;②1689年洛克发表《政府论》,为新秩序提出理论论证。主要思想:①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天赋人权”(自由权、生命权、财产权);②强调自由、法治;③主张分权: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
影响:洛克提出的自由、法治与分权的政治原则,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权分立”学说提出的背景:①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的政治要求;②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人权的实现;③18世纪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④孟德斯鸠吸收和发展了斯宾诺莎、洛克等人的思想。孟德斯鸠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把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要求三权分别属于议会、国王和法院。
目的:防止君主专制,确保公民政治自由。原则:权力间的制约和平衡。
实践:美国《1787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3.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抨击封建制度,主张“主权在民”,指出通过暴力推翻封建专制夺回自己的权力是合理而且合法的。他的思想后来转化为法国大革命的檄文《人权宣言》的基本精神,被凝结成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响亮口号,也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基础。【卢梭的主要思想:①社会契约思想;②“主权在民”思想。(核心思想);③人民有反抗暴政的权利。】 【对近代民主思想的评价:①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②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动作用;③鼓励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表】
思想家,时期、国籍,思想核心,实践
斯宾诺莎:17世纪中叶的荷兰(天赋人权)北美《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 洛克:17世纪晚期的英国(权力分立)美国三权分立、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卢梭:18世纪初期的法国(主权在民)法国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
三、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
【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焦点: 财政问题。原因:财政危机与对外战争不断失利的情况下,查理一世不得不于1628年召开议会,接受了《权利请愿书》。《权利请愿书》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维护自己的利益,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依据。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专制王权的斗争。】 1.《权利请愿书》:查理一世和议会因税收矛盾尖锐,议会通过《权利请愿书》,要求限制王权,但查理一世解散了议会。《权利请愿书》为资产阶级新贵族与专制王权的斗争提供了法律依据。
2.《大抗议书》:1641年,议会通过《大抗议书》,抨击王权,提出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查理一世拒接受,导致内战。
【《大抗议书》:内容:收税、财政拨款、实际上的人事任免权。评价:体现了议会与君主的权力之争已进入关键领域,加速了君主与议会的彻底决裂;反映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君主专制、要求限制王权、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实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与封建专制的斗争。3.民主与专制的反复斗争:
(1)国王挑起内战1641年,议会胜利1648年,国王被处死1649年,成立了英吉利共和国;
(2)克伦戚尔掌权后,解散长期议会,建立独裁的护国主政体;(3)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4)l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大宪章》与《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什么异同?《大抗议书》同《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什么新特点?它们的出台体现了英国政治体制的什么传统?
①相同点:以法律限制王权,国王不能随意征税,不能随意侵犯人身自由。不同点:《大宪章》主要是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权利请愿书》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②一是从历史背景看,《大抗议书》是在国王与议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的条件下通过的。二是从内容是看,《权利请愿书》还只是从一般的权利角度对国王加以限制,《大抗议书》则提出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政治改革,特别是提出议会的相关权力,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权的要求。三是从结果上看,《大抗议书》通过后,国王坚持不接受,并挑起了内战。③《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的出台体现了英国早期的议会政治传统。总之,《大宪章》、《权利请愿书》和《大抗议书》是在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之前的三个重要法律文件。总的趋势是日益加强对王权的限制。】
四、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1.美国的《独立宣言》
(1)体现了民主思想:自由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等。(2)它使启蒙思想首次贯彻到建立近代国家的政治实践中。
(3)《独立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适应了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推动了亚洲、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2.法国的《人权宣言》:阐明了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的观念,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推动了欧美许多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和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人权宣言》的思想基础是洛克和卢梭等欧洲启蒙学者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思想”,主要内容:“人类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有言论、出版等等自由;“私有财产是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被剥夺”等。宣言的核心是人权、民主、法治和平等。意义:它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激发了革命人民的巨大热情,起到了动员、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反封建斗争的作用,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实际上宣告了旧封建王权的灭亡和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诞生;批驳了专制王权封建等级,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标志法国社会的根本变化,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亚洲国家社会改造;《人权宣言》成为1791年宪法的序言,标志着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利取代了以君主个人意志为标志的封建特权。】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体现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的观念,并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它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民主化。
五、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权利法案》:它规定了议会主权的原则,并限制王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7世纪初的外交委员会发展为内阁;“光荣革命”后,内阁成为常设机构;18世纪,沃尔波尔完善内阁制度;19世纪中期,内阁对议会负责的责任制内阁正式确立。
(3)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连续性、渐进性和创新性。
2.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
(1)主要内容:确立联邦制、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的原则。(2)影响: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和政局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1787年宪法:背景:①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②根据1781年《邦联条例》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但邦联是一个松散的结构,不是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③独立后社会动荡不安;④华盛顿、麦迪逊等人的努力。目的:防止任何形式的个人独裁和政府滥用权力。内容:①确立了“主权在民”为宗旨、以代议制为基础的共和体制;②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思想;③确立了联邦制,对州与联邦政府的权力做了规定(联邦的地位高于各州)。评价:①这是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学说的第一次实践,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建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联邦制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三权分立制度使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机构互相牵制、相互均衡,对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从形式上把主权在民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这些都为很多国家所仿效,促进了世界民主化起程。②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资产阶级共和政体。③严格的平衡制约机制,给美国带来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这是美国成为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键因素。④局限性: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黑人和广大印第安人具有与白人相同的权力,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宪法中没有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后来得到补充和完善,做到了与时俱进。】
3.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相同点: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制度;都实行分权和制衡原则;都实行“主权在民”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2)不同点:国家元首职权不同:美国国家元首拥有实权,英国国家元首无实权;政府体制不同: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比较英美政体:相同之处:①都是资产阶级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普选制;②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只不过分权程度不同而已;③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④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都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不同之处:①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互相妥协的产物;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结果;②君主立宪制设君主为国家元首,世袭继承,没有任期限制,是终身制;民主共和制不设君主,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有一定的任期;③君主立宪制的国王(或女王)无实权;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元首掌握大权。形成的历史因素:英国:①议会历史特别悠久,且掌握着国家的财政权大权;②资产阶级兴起强大后控制了议会并同王权进行了一个又一个斗争的胜利;③议会权力增长形成了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的情况。美国:①没有封建专制传统,殖民地一独立就建立了典型的资产阶级国家;②启蒙运动的影响和反殖民斗争坚定了建立共和国的信念;③政治家们有防止独裁和专制,最大限度实现民主自由的远见卓识。】
六、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1.法国大革命——民主与共和的初步斗争,推翻波旁王朝的统治;颁布《人权宣言》,否定封建专制;制订1791年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国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国内:①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②直接原因——尖锐的阶级对立;③革命条件——财政危机的加剧;④理论准备--启蒙思想的宣传;⑤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1789年5月)】
2.民主与共和的反复斗争:从第一帝国到波旁王朝复辟,从七月王朝到第二共和国,从第二帝国到第三共和国。
3.斗争的最终结果:1875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原因:①君主派的内讧;②各派分歧太大,国民议会无法制定一部完整的宪法,只能逐条讨论,在共和派与巴黎人民的努力下,共和制终于通过;③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
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民主思想萌生的条件:①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君主批判思想的深刻的启迪;②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先进中国人改变观念,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路;③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西学的不断传入;⑤近代教育的发展。】
1.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创办革命团体,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中华民国建立的背景:①20世纪初的国内外形势:内:政治:清政府卖国,签订《辛丑条约》。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外:列强加紧侵华。②改良与革命的论战,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③清政府预备立宪(实质:君主立宪形式下的君主专制)是场骗局,革命形势成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由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它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规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明确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机构之间分权和制约的原则。核心内容是:主权在民、民族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目的:为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确立了法律依据。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2.维护共和的斗争: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
3.斗争的认识: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通向民主的道路艰难曲折,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八、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1.英国的宪章运动:1837年,《人民宪章》的起草标志着宪章运动的开始。此后英国的工人阶级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请愿运动,对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宪章运动:背景:①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开展,工人阶级形成;②英国早期工人阶级生活和工作状况极为悲惨;③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赋予资产阶级选举权,工人阶级却依然被排斥于议会之外,在政治上毫无权利。过程:1839年、1842年、1848年三次请愿运动,结果被镇压或夭折。影响:①英国宪章运动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广泛而深远影响,使资产阶级意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强大,宪章运动所倡导的一些要求在后来陆续得到了实现;②宪章运动为以后的英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斗争经验;③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序幕。列宁评价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第一国际:支持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的斗争,在各国建立支部,支持工人罢工及进步运动。
3.巴黎公社:在实行人民普选权,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作风,加强法制保障人民利益等方面尝试民主制度的建设。
【巴黎公社的背景:①欧洲工人运动的日益高涨;19世纪6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第一国际的领导力量增强,国际工人运动也重新高涨,这是巴黎公社出现的历史大背景;②普法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矛盾,引起了革命。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投降,但巴黎工人拒绝放下武器,并组成了国民自卫军保卫自己的国土。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卖国行径以及对工人的镇压,导致了巴黎人民的起义,这是巴黎公社形成的直接原因;③工人力量的壮大。】
4.第二国际:倡导合法斗争,为工人争取政治、经济方面的权利。积极推动工人为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劳动条件而斗争。
【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异同:相同点:①都是国际性工人组织;②建立于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阶段;③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参与第一国际的领导,恩格斯参与第二国际活动前期的指导;④都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不同点:①组成不同:第一国际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而第二国际由社会主义政党组成;②活动范围和内容不同:参加第一国际的主要是少数欧洲国家的工人组织,它还是一个宣传和鼓动的团体,而第二国际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整个欧洲和北美,它的活动已经同各国工人的斗争结合在一起;③组织形式不同:第一国际是各国工人组织的上级组织,而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它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明方向。】
5.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1)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普选制和减租减息制等民主实践,取得显著成效。(2)全国人民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开展斗争;抗战胜利后围绕战争与和平、独裁与民主的斗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国由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斗争的大事年表】 1940年3月 决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在解放区实行广泛的普选制度,为以后的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 1946年1月政协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和平民主协议,决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全面内战爆发后在国统区领导了人民民主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1948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准备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8年4月以后在中共领导下的民主统一战线成为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力量
一、贵州官立法政学堂的创立概况
1办学经费与设施。贵州官立法政学堂是由官方承办,在资金、 设备、师资等方面得到贵州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从学校设施看,该学堂计有礼堂一间,图书馆一间,办公室六间,教室四间,教员休息室一间,教职员宿舍五间,学生宿舍三栋(木结构楼房),食堂一间和操场二处。学堂所设办事职员名目及员数如下:行政组织提调1人、堂长兼教员1人、监学兼教员1人、法政分科教员4人、体操教员1人、医员1人、文案兼支发1员和庶务兼检查1人。司役名目及人数如下:书记2人、书报室司事1人、传号2人、杂役21人、跟丁7人。 单从学堂所设办事职员和司役名目这一数目可以看出,当时很少学堂能获得这样庞大的职员开销,是当时新式学堂无所比拟的。
贵州官立法政学堂的经费开支可分开办、常支两种:开办经费如整修堂舍、备制服装、购买图书、添置器具等类皆属之,以开堂之日为限,报销清楚;常支经费又分额支、活支二种。本堂额支每月需银663两,经常活支每月需银一百两,总计每月共需银763两,每年需银9156两,接近一万两。如此庞大的费用,没有官府的支持,想必贵州法政学堂是撑不了多日便会提前夭折。有如此庞大费用的供给,才使得贵州法政学堂得以有效的运作。
2.师资力量与课程设置。笔者查阅1905年贵州赴日留学生151名学习科目如下:师范76人、专科34人、学务16人、其他25人。再从相关记载贵州留学教育数据和留日学生个人信息表中查知,在贵州留日学生所习科目中,以师范和法政占据了主流。
在师资上,聘请了许多省内外海归留学生。他们大多从事贵州教育的发展,为贵州法政教育积累了师资力量。1904年夏同龢 (1869—1925)被官派到日本法政大学留学法政。夏同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状元身份留学日本的留学生。夏同龢在考察日本社会行政法、宪法实施的基础之上,编成《行政法》一书。与此同时,归来的留日学生将西方和日本学者的著作翻译介绍到中国成为国内法政学堂的主要教材,如陈国祥译的《民法总则》、姚华等译《民法财产》。 另外还有旅日留学生到贵州法政学堂任教,如堂长欧阳葆真、监学李培元、教员蔡岳、钱良骏,医员陈培元等都是旅日或旅英留学毕业生。在学堂创办之初,该学堂暂设速成科,1911年辛亥革命后,贵州军政府枢密院将官立法政学堂改为法政学校,1913年,又更名为贵州省立法政专门学校。在管理上,学校也作了调整,改堂长设校长, 减少了提调,在职员中增加了教务员和管课员。
1927年时,周西城因教育厅周恭寿之建议,将省立法政专门学校停办,另创办贵州大学于私立南明中学旧址,法校未毕业之预科一班并入该校预科;中学补习科一班并入省立一中,贵州省法政专门学校于是结束,为时共21年。
二、贵州官立法政学堂演变的特点
1.法律人才培养专业性渐强,法律之学由实用性向实效性的转变。从办学宗旨来看,晚清《旧章程》是巩固大清的旧政权,清廷要兴办法政学堂,虽为迎立宪之潮流,实则是为了如何去确保大清江山的巩固,通过这些措施缓解局势的动荡。《旧章程》讲究的是实用性原则,而法律人才也以实用性为主,不强调人才的专业性,这走不出传统律学的范畴。而民国《新章程》用来维系刚建立的新政权,要增加新政权的权威性。《新章程》重视人才的专业性,讲究实效性原则, 学法者不仅仅只关注的主要是法条,更关注对法律进行理性思考。
2.官僚化减弱,受教对象扩大化、年轻化。早期法政学堂学生多是官宦子弟,入学资格须官、绅及随宦字第三类,并设官班、绅班各一班,平均年龄约30岁左右。民国二年始,学校开设了政治本科、 法律本科、政治经济本科和法政讲习科,同时还开办了预科和中学补习科。本科修业年限为三年,预备和中学补习科为一年。本科由预科结业生升入,预科由中学毕业生及学历同等者投考进入或中学补习科结业生升入,中学由入学试验是招生进入。大多学生中都是以中学毕业考入,当时贵州的中学堂大多参照癸卯学制施行,而当时就读中学堂的学生年龄在13至17岁之间。民国《新章程》在第六章总第十六条里讲到:各项试验评定成绩分甲、乙、丙三等。80分以上为甲等,70分以上为乙等,60分以上为丙等,不足60分者落榜、两学期落第者留级。各班学期试验成绩在甲等者,得免次学期学费,毕业试验成绩为甲等者,酌给奖品。由此查证,明显的等级界限已被消除,学校是以学生的学绩作为办学的依据,而在试验中成绩获得甲等者,便可被免除下学期的学费,如此又为寒门子弟争取受教育的机会。
3.学科专业性较强。从学堂《章程》中学科课程设定来说,贵州法政学堂的学科多以政经科目为主,学科设计相对单一,除英语是必修外,并无其他学科,专业性比较强。就在清政府尚未被取代之前,并未设置传统学科。从教学内容上看,脱离封建的府、州、县学和书院的教学模式,经史不再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在课程安排中,摄入了一些西方新学的成分,反映了改革时期的时代特征。然而,学科设计中,多摘各国法律文本,大多译本也未进行系统甄别校正。又加之法政学堂筹建操之过急,造成学科目繁、杂、多、偏、怪,增加了师生教学负担。虽然民国后多有整改,但变化不大。
三、贵州官立法政学堂与对贵州的影响
1.对贵州教育的影响。贵州官立法政学堂的创办和发展,不仅充实了贵州法政教育的内容,而且为贵州培养许多法政、经济的人才。贵州法政学堂同四川法政学堂(1906)、云南法政学堂(1906)等是近代中国西南部成立较早的法学高等教育机构。贵州法政学堂的相继成立是近代贵州法政教育的开端,贵州法政学堂一改传统注释律学的教法,融合了西方法制文明的成果,使得贵州的法律教育从传统律学教育转向新式法律教育的轨道。可以说,贵州法政学堂不仅培养了近代贵州最早的一批地方官吏和法、政人才,形成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职业如法官、律师,而且为贵州大学的法律与政治学科奠定了基础,为解放后西南地区法学教育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2.对贵州政治的影响。清末贵州两大政党贵州自治学社和贵州宪政学会皆由法政学生最先倡议组建的社团,其中自治学社由法政学生钟政玉、张百麟等发起筹建;而宪政预备也就是后来的贵州宪政学会也是由法政学生马克明、杨明山等最先组织的。贵州民初的政党政治的勃兴也与法政学堂的兴盛断是分不开,在自治学社的第一次社员登记册上,全部33人中,学生和社员就占23人,首任社长是法政学堂教员张鸿藻。在贵州政党活动中,政党联合新军和陆军小学堂,以和平不流血的政变共同成功领导贵州辛亥革命,法政学堂学生功不可没。法政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法政学堂学生的从政兴趣,不少毕业和就读过法政学堂的学生成为日后贵州政界和司法界的活跃分子,也有助于中国政治与法制的近代转型,对清末民初的社会政治变革影响甚巨。如国民党政府立法院院长刘健群先后毕业于广东、京师和贵州法政学堂。
3.对贵州社会风气的影响。法政学堂重视法制民主教育,并鼓励人们破除贵州人民历来必须遵循陈规陋俗的旧风气。法政教育增强贵州人们的法律意识,是贵州向近代“法制”迈出的重要一步,法制观念开始渐入人心。法政教育的开展还有利于提高官吏政治法律素质,从而能有效提高官员的施政能力。这个时期,许多关于法律文章的论著广泛出现,张百麟还以白话文形式著书宣传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学习法律者蔚然成风。如1901年至1909年中在贵州大学堂就读学生也有近300人,而在宪政群政法学堂学习者几近1000人。 除此,贵州官立法政学堂和公立西南法政学堂都保持着可观的学生数,这些数量远远超过其他专门学堂的学生数。
综上所述,贵州官立法政学堂教学内容以兼采用中西法律相结合法学教育为主,完成了贵州法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由初期派遣学生出国留学及出省游学向省内自办学堂教育的转变。贵州官立法政学堂是贵州教育近代化发展的需要,是贵州兴学育才的一个方面,又是全国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近代风起云涌的一系列革命与贵州法政学堂推行的教育有很大的联系,为清末推行新政培养了人才的同时,也为推翻满清王朝造就了掘墓人, 更为推动近代贵州的改造和发展储备了力量。
摘要:贵州官立法政学堂的发展历程虽十分艰难,但它的设立不仅培养了近代贵州最早的一批地方官吏和法、政人才,而且为贵州大学的法律与政治学科奠定了基础,为解放后西南地区法学教育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关键词:贵州,留日学生,法政学堂,贵州政党
参考文献
[1]刘秀生.中国清代教育史[M].人民出版社,1994.
[2]何静梧.解放前的贵州高等学校[J].贵州文史丛刊,1982(2).
[3]林芊.辛亥革命前后的贵州社会变革[M].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近代福建;火灾消防;城市近代化
历史上福建是中国火灾多发的省份,火灾大多发生在府州县城。这种火灾后果严重规模较大且来势凶猛。
近代福建也曾多次发生火灾。“八月初一福州同时失火者计四处:水部门外上原地方、阳岐地方、城内北门地方、西门外地方。烽烟四起各方面天色均变成赤色。约初更起至三更止。始以次熄灭。灾情最重者,即在上原地方。约焚民居60余间。阳岐次之。实为闽省百年未有之巨灾。”“民国19年冬林寿国讨伐卢兴邦胜利,下令涵江点灯庆祝。衙前街阿奇开的土杂店引发火灾。下午三时左右起火直烧至午夜时分。这场特大火灾延烧二百余户,损失数十万金。实际上单店铺就烧掉二百余片,民房一百多间。这场大火几乎烧毁了当时涵江最繁华的商业地带,灾民苦不堪言。”火灾危害由此可见一斑,在多灾多难的近代福建,火灾对百姓生活影响更是不容小觑,也引发社会各阶层对火灾的反思并积极研究对策,提出解决方法。清末出身福建的江春霖任过江南道监察御史,看到火灾祸害百姓,向朝廷奏请“在福州南台下道巷附近一带地方,于本年七月三十夜火灾,延烧店房近二千家,殷富商户,因而失业者不少。臣查福建年来饥疫频仍,商务日败。大宗茶烟糖纸,生理几不复振。益以遭此浩劫,实难免因一隅而牵动全局。往者无可挽回,来者亟宜惩毖。伏查福州店家易于延烧者,实由于街道太窄,以板为墙,全无隔断所致。应请旨饬闽浙总督派员丈勘,嗣后如再起盖店房,务各宽留街道。每十家或二十家营一砖墙,以资备御。其墙基所占地方,工料所需款项,即由墙内各家按房舍多少匀出。凡有兴造皆用此制。虽难保永无火灾,而界限分明,扑灭亦易,当可免延烧之患。愚见所及,谨附片具陈,福建多山,盛产木材。省城福州,以闽江运输之利,用闽北木材盖房,省料省工。但火患自然成为福州大害之一。”江御史要求朝廷派员勘查,用砖墙为隔,同时拓宽街道,把消灭自然灾害纳入政府办事日程。这里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他针对福建气候及建筑特征提出建筑防火设计。其中包括以砖石代木——从建筑本身进行防火。
早在明末福建诸城市中就依托保甲制度发挥防火功能,治安消防机构一体化。近代,由于地方政府力量不足,加之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大量人口聚集,高密度的居住模式,使得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从而产生了个人利益与地方利益的认同,随着民间财力的壮大和组织能力的加强,催生了民间救火力量和赈济力量的兴起。近代福建兴起民间消防力量,民间公共事业的开展,民间力量缓解执行公共事务中的各种困难,弥补国家能力的不足。近代福建乃至中国的许多市镇建立了专业化的消防机构,有专人负责,也开始有专门的消防队员。直到这时,消防经费仍由地方绅商捐集,仍带有民办性质。如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福建莆田涵江有一支民间组织的救火队伍涵江救火会。民国19年冬涵江大火灾中,在政府的地方行政不发展、社区职能组织缺乏的情况下,市镇的公益事业如赈济灾荒等基本上也由绅商筹办。这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市镇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对安定市镇社会生活起了一定作用,事实上填补了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不足的空白。为了筹集救灾资金,涵江霞徐黄缃(子平)等士绅组织“涵江火灾善后委员会”,发起向全国政界名人、知名画家、书法家征集援助救灾的书画作品。时约一年,征集到5000多件。1932年,“涵江火灾善后委员会”把这批书画先后在涵江城内、上海和新加坡等地巡回展出义卖。当时,在上海义卖的部分款项,由霞徐黄缙(佩南)、保尾黄十三爷等士绅倡议组织涵江救火会,并决定就地购买消防器材。可是钱太少了,远远不够,于是程文铸、林云梯和黄明銮等人就在上海向各界进行劝募。在劝募中得到上海兴安会馆的大力支持,募到一笔钱。在上海购买了四架活力灭火机、一架电力灭火机、配套水龙水枪铁钩铁桶雨衣和头盔等。市镇权力阶层的这些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他们在市镇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利益,然而这却对于城市化以后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确立有一定的客观作用。同时,“涵江福兴泉运输公司”也捐赈一架活力灭火机。1932年,涵江救火会在保尾“善德堂”正式成立,参加救火会队员200人左右,皆自愿报名参加,大部分是商家的伙计,也有一部分是小业主手工业工人等。当时参加救火会对抽壮丁可以“缓征”,所以报名踊跃。救火会总部设在保尾“善德堂”,另设孝义分会。救火会人员分为活力组、电力组和拆屋组等,虽有分工,救火时还是通力协作打成一片。在半个世纪里,这支救火队伍活跃在涵江一带,为保护涵江人民的生命财产乃至整个莆田人民的生命财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城市迅速发展引起城市消防组织的变化。其中民办消防组织在逐渐勃兴的士绅的带领下迅速发展。在变化过程中,近代福建城市消防管理体现了近代城市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城市近代化。如城市建筑近代化,消防技术装备近代化,城市社会近代化。
参考文献:
[1]东方杂志.
[2]涵江文史资料.
[3]江春霖御史奏稿简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