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九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政治学原理九

政治学原理九 篇1

在政治学和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政治学原理处于基础地位, 必须先于其它课程而开设, 突出其作为“原理性”课程的特色, 为后继的政治理论专业课程奠定基础。但政治学原理课程的学时安排大多是56学时或68学时, 教学对象是一、二年级的本科生, 通过较短时间完成低年级学生的政治学基础理论课教学是有一定困难的。迄今为止, 我国政治学基础理论仍未形成类似法学那样的由“基石范畴——基本范畴——普通范畴”三个层次的范畴所构成的范畴体系, 不能因为教学时间短而忽视了课程理论的完整性。要保证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行, 必须处理好教材。目前在高校教学中使用的教材繁多, 有些教材过分强调前沿性, 以至于有人批评存在“中附西主”的倾向;有些教材为了避嫌则过分简单, 基本处于中学理论重复和旧的传统理论体系上;有些教材形成了完整体系却脱离了中国政治实践。鉴于此, 要改革政治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即应着力建构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的政治学范畴体系, 并保证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因此在明确课程的基础地位的前提下, 应该着力选好教材, 处理好教材, 妥善处理课程体系。并不是西方的理论就都是先进前沿的。理论的先进前沿性就在于它能能够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政治学原理课程在教学内容要做到理论联系两个方面的“实际”:其一为政治实践的实际, 其二为学生的思想与知识实际。教学内容与政治实践的结合要求该课程的教学不仅要阐明政治学的基本原理, 而且要揭示该原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表现形态, 特别是结合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和实践。同时正确处理好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与社会政治现实不断变动性的矛盾, 要用不断变化的政治实践来验证政治学理论的科学性, 丰富教学内容。当代大学生关心国家发展, 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但对自由、民主、人权有模糊认识。在政治观念上理论色彩浓, 不能同现存社会水乳交融;政治情感上表现为两极性, 时而不关心政治, 消极适应, 时而又激烈地批评和全盘否定政治现状;政治行为上的眼高手低, 大谈民主却又放弃选票, 一屋不扫却要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为此我们在授课中应当引导学生感受现实政治生活, 辩证看待分析社会政治现象, 有针对性地将国内国际的最大政治事件和现象及时到位的加入, 引导学生真正把握政治生活, 了解其本质和规律。

三、教学方法上采用“读写议”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得当。要彻底摆脱“老师教、学生听”的单向灌输型的教学范式, 必须对现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现代教学观认为, 教学过程内含教与学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讲授无论多么精彩, 若无学生的积极参与, 学生的大脑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 那么, 就不可能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

其次要围绕教学目的, 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理论兴趣与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实际, 从每个人能够切身感受到的最简单的政治案例入手, 讲解政治的涵义、本质、特征及功能, 尤其要重点阐明在当今中国政治与经济、文化、新闻、宗教等各种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 使广大学生认到现实政治生活的丰富多彩性, 感受到“政治就在我身边”, 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理论的兴趣。

第三要具体采用“读写议”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方法。“读写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是彻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有效途径。教师可开列一些政治学类专著书目, 让学生根据兴趣偏好从中选取其中一部或几部进行阅读, 写出读书笔记及读书报告。学生在整本书读完后, 写出读书报告, 对著作作出整体的理论、观点的归纳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在结课前选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课程论文。学生在读书写作过程中, 培养了独立分析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及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 结合国内外政治热点问题设计讨论题目, 并给学生提供相关背景资料, 让学生根据所学政治学原理进行集体讨论。也可采用问题教学法, 对理论歧义较大的内容, 只做简单的几种观点陈述,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解, 表述自己的理解并作出自己的理论偏好表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可由此展开辩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 目前由于存在教材样本繁多、教学时数较短和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要提高《政治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应当在准确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妥善处理教材, 使课程体系完整前沿, 体现课程的基础性;教学内容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法上采用“读写议”相结合的研究性教学。

再见,“政治型男”马英九 篇2

然而,这些都过去了,在大陆飞舞着向前进时,“康熙”不过是途中的驿站罢了,终究也得离开。

我不是“康熙”粉丝,但也感觉到时代的悲鸣,有些荒凉。不知怎地,我想到我的前老板——“马总统”。

我有幸在“马总统”风华最盛的时候,担任他的部属,亲眼目睹政治明星的风采。

之所以说政治明星,因为他当时就真的像《我的少女时代》的华仔般,是无数民众心目中的偶像,受欢迎程度绝不输一线明星。

市府内部执行的民调里,“马市长”(马英九曾任台北市长)个人的满意度总是在8成上下,而市府团队满意度则差了2成左右。

每次陪同马英九出国访问或视察,所到之处总是万人空巷,粉丝争相与他合影。

而我往往在一片人群推挤后,只能遥望马英九。

当我努力穿越人群,回跟他的脚步时,还要技巧性地闪躲电视记者的摄影机,否则一个不小心,后脑勺就被打个正着,痛呀!

曾幾何时,马英九已变成票房毒药。媒体朋友跟我说,不是不想报“马总统”,但就是没收视率,电视台还要生存呀!

到底马英九怎么了?我想,这不是马英九的错,而是时代变了,观众的口味改变了。

琼瑶的爱情文艺片,二秦二林永远在三厅里你爱我我爱你的剧情已被市场扬弃了,现在流行的要么像周星驰看似无厘头,但其实是嬉笑怒骂的人生悲喜剧,要么像甄子丹用真功夫拼的功夫片。

马英九擅长的文艺小生路数,就像2012奥斯卡得奖影片《大艺术家》里的男主角一般,在默片时期呼风唤雨的他,遇到有声片就失去票房价值了。

“马总统”不是没有危机意识,因应民众口味的转变,他也积极想要开拓戏路,于是拼了命从爱情文艺片改演起武打片。银幕上的他振臂疾呼,高喊改革,坚持理想,可是几年下来,益发显得左支右绌,力不从心。

我认为“马总统”转型失败,剧组团队也应负同等责任。这过程中,团队并没有及早为男主角的转型做准备,要演武打戏,不能全靠摄影、剪接及后制,还是得真刀真枪地蹲马步,否则会被眼尖的观众看出破绽。

其次,编剧在撰写剧本时,也没有掌握到观众观影的核心价值,动辄秀出改革剧码,大家看完之后才发现剧情虎头蛇尾,忍不住大喊被骗了。

犹记有一次与以前同事聊到油电双涨政策,马英九当下辩护改革本就有阻力,反对者其实是既得利益者。我回答:“涨价就叫改革,这样的改革也未免太廉价了。”

经过了马英九,台湾应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政治明星,可以光靠个人魅力赢得人民支持。

政治学原理论述 篇3

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现实显示,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即经济资源实行高度控制的国家,在一个连经济自由都无从谈起的国家,保障政治自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得到成长。2.文化世俗化: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统”,而把其他持有不同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3.政治文明化:在一个政治没有取得统一。而现代政治文明并不要求宗教、思想和世界观的统一,而要求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得到承认,政治共识能够在公民中取得统一。至于其他方面,现代政治文明要求每个人尊重他人的思想和信仰。(2)妥协精神。在实践中,当发生利益冲突时,利益冲突中相关的参与人,都必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的妥协精神。只有妥协才有可能取得双方共赢的结果,那种全赢全输的零和博弈的思维,从根本上来说,是农业社会中的思想观念,它与现代政治文明不相容的。(3)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一个自由的社会允许言得到“驯服”的“自然状态”下,在一个动不动拔刀相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主也不能得到成长;在一个没有“给政治家和反对派以出路”的地方,民主转变也不会通过采用和平手段得到实现。4.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精英在政治转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现代化和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2、试述现代政治文明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1)秩序原则,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的根本原则就是秩序。这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法治。作为一种法律价值的秩序,即法律秩序,它是人们行为的稳定的、可以预期的规范。它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法律规范秩序和法律社会秩序。法律规范秩序指具有有机性和等级性的法律规范或制度总体。这种规范秩序要求法律的完备性,即它本身包含诸种法律规范,体系的众多规范之间遵循着一定的秩序形成一个不同等级的诸规范的等级体系。即法律秩序是依次由“个别规范”、“一般规范”、“宪法”和“基本规范”所构成的等级体系。法律规范秩序是法治的前提,它要求法律规范本身的系统性、和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法律社会秩序是法律与社会结合的产物,指由法律确立和保护的人与人相互之间有条不紊的状态,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法治是法律规范秩序和法律社会秩序的统一,它构成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

(2)自由原则,自由是政治中的基本价值之一,它体现在政治上有如下几个含义:(1)个人的自由权:包括诸如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等。需要指出的是,自由权是有限度的,每个人的自由必须以尊重他人的自由为限度。(2)有限政府。自由原则还要求实施有限政府。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政府的有限性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方向,而其限度就在于人们的自由权利。政府不得以侵害人们的自由而为其行政的边界。

(3)平等原则,平等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与古代社会的等级形成尖锐的对立。平等原则在政治上有如下两上基本含义:(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亦即个人的平等权,指在一个政治共同体内部,一切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平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等等。(2)民主。平等体现在政治生活中的集体决策时,就是民主。它要求政治活动中公民资格、机会的平等,投票时一人一票权利,以及决策时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利益关系和冲突日益复杂,体现着平等原则的民主是解决利益矛盾和冲突的根本机制。就此而言,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4)宽容和理性精神,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它包含如下内容:(1)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在思想上,宽容和理性精神要求公民尊重他人所持的思想和信仰,对与自己思想和看法不同的人抱宽容态度。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它的限度在于要求对方必须尊重既有政治秩序,在政治上取得政治共识。在古代社会,政治秩序的统一往往要求人们在某些宗教、思想意识形态、世界观等等都

论自由和行动自由,从理论上讲,言论既然自由,那就什么话都能说,行动既然自由,那就什么都能做。但是仅仅有了自由,并不必然保证政治文明的实现。言论和行动自由并不等于可以不计后果,每一句话都会有它的后果,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责任。这就是一种理性的负责的态度,它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髓。

3、试述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儿童时代的经历和影响对一个人一生的政治态度十分重要,而家庭正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在家庭环境中,上一代人通过日常生活把他们对世界、对社会的看法,对政治体系的态度,对政治事件的评价以及他们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态度、政治感情,直接或间接地传授给下一代,使其初步学习和了解外部政治生活。许多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亲对待事物的态度和意见影响着子女的态度和意见。(2)学校,学校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因而,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系统化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在学校生活中,学生一方面通过接受专门的文化知识和系统的政治教育,形成了对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在与同学和老师的相互关系中,初步体验了社会政治生活。

(3)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在传播政治文化、形成共同的政治意识方面,而且在改造政治文化、引导社会政治方向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众传播工具实现政治社会化职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1)通过新闻报导、舆论渲染等方式,吸引社会大众对问题的关注,以增强公众政治认知。(2)在宣传报导中直接宣传某种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感情。大众传播工具不仅是信息沟通的桥梁,而且是改造政治文化的工具。一种新政治文化要上升成为社会的主体政治文化,必须通过广泛的大众传播。因此,谁掌握了大众传播工具,谁就拥有了政治文化的领导权。

(4)社会政治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国家机关等,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们通过宣传自己组织的主张和信仰,吸纳新成员,使其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等方式,实现政治文化的传播。在所有的政治组织和机构中,政党是最重要的社会化途径。它通过宣传党的纲领、政策主张,影响社会大众的政治态度;通过发展新成员,使他们在党组织中受到社会化的培训;通过党的各项活动,来实现其成员和拥护者的政治参与。(5)政治符号,特定的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

此外,教会、工作场所和娱乐、职业、文化团体、社区等,也都具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承担着传播政治文化的功能。

4、试述社会监督的功能(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

社会监督是遏制政治生活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社会监督以一种无所不在的监控方式通过对政治权力的运行和政治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警戒,表现出巨大的震慑力量,促使人们谨慎、正确地使用权力,并拥有诉诸法律的手段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制裁,因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权力运行偏离既法定的轨道。严格的社会监督,能有力地促使一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用权。

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主体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治是通过一种制度化的机制来协调不同利益的。制度既是某种特定的利益关系的反映,也是人们追求利益的方式的可能性规定。制度具有全局性。相对于其他手段来说,制度的影响不在于一时一地的事件或利益,而在于长期的整体的规范的作用。作为一种相互冲突的利益的解决制度,法治的根本作用在于让人们自愿地表达其利益,综合各种不同的利益,并以人们的偏好来自愿地做出裁决。在人治的情况下,制度如同虚设,社会治理依统治者的喜怒哀乐为转移,从而造成一种不稳定的局面。而在法治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对制度形成一种稳定的预期,从而有利人们在政治中有序地解决其利益冲突。

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

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无缝,对其的约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得当。但是社会监督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不当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

(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

社会监督的功能不仅在于它对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弊病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监督,可以为民主政治的建康发展起到保健的作用。

(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

社会监督不仅能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对监督者也是一种极好的民主教育和训练,通过参与监督,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

5、试述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社会。

(1)良好社会指的是一种政治秩序处于有序、稳定和连续状态之中的情形,即政治传统中人们常指的人类的理想社会。良好社会包括以下基本因素:(a)存在着稳定的政治共识,并可以调节人们的政治行为;(b)政治体系良性运转。稳定的政治共识在社会意识形态上表现为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而政治体系的运转则是依靠治理来实现的。

(2)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应当包括:

(a)人们具有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因而也必然是一个冲突频度大为增加的社会。如果一种利益坚持不肯妥协,必须与对方达到你死我活的结果方肯罢休,这将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性的后果。而良好社会要求对立利益的各方尽可能地理性地思考合作的后果,而不是不顾后果地对一己利益的坚持。如果对立双方都坚持认为自己的目标、原则、要求是绝对正确的、绝对合理的和公正的,并认为对方的一切都是错误的、不合理的,应该全部抛弃的,这样他们往往会不惜任何代价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要求,可以想象其结果只能使矛盾更加尖锐,合作无法达成。因此,在良好社会里,人们抱有一种理性的态度,在承认对方利益的基础上做出让步,使双方各自的要求得到部分满足,从而解决冲突,形成一种文明的秩序。宽容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b)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政治制度化的程度较高。稳定性是良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实现稳定性就要求存在一种稳定的利益冲突的解决机制。法

(c)存在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法治要求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规范,这对于利益冲突的意义在于,它规定了解决的边界。而有效的协商机制则有助于确定在大的秩序范围内,将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合作形式。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前者规定了人们讨价还价的外部边界,而后者则提出了讨价还价的内部选择。协商机制并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正式的制度,更多意义上它还包括各种非正式的规范,而这涉及到各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因为什么样的协商机制才有效并不是纯粹抽象的理论问题,它关系到参与博弈的行动者对于策略的选择。协商机制需要重视团体的自主性。一个在适当范围内保护自己利益的团体并不意味着与政府的对抗,而是对政府管理功能的一种弥补。它促成在各种利益冲突中得到平等而又合理的解决。

(d)存在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政府是建立在政治共识之上的执行国家意志的组织,一个高效而廉洁的政府能够将人们稳定的政治共识付诸现实。从经济管理上看,它可以使国家经济发展保持一个良好的势头;从社会管理上看,它还可以有效缓解和抑制由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是有效防范政治秩序混乱的重要环节。

6、试评述历史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1、(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而在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就是一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但是,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而轻社会现实,无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也不能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一起,无论是中国的“天”还是西方的“上帝”,人们都凭借对它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而定义政治。这种政治观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政治观,因而是不科学的;(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他们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在西方,政治学家马基雅弗利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现代西方诸多思想家,诸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人就是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的。这种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出发把握政治,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但是,它忽视了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一种管理政治观。在中国,孙中山曾从这一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在西方,也有许多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和阐述政治涵义。这一政治观把握了政治公共性和管理性特点,具有容易同政治实践

相吻合的特点,容易从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但是,它忽视了政治还有统治性的一面;(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由美国政治学家伊斯顿提出,并且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对于政治含义的这一确定,指出了政治活动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价值物,包括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政治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是分配社会价值物的决策活动;这种分配是权威性即合法强制性的分配。这一政治观指出了政治生活的内容、方式以及标志,但是,它没有揭示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及其方式形成的深层动因,同时,把政治活动仅仅限定于分配性决策,亦具有片面性

7、试述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特点。

(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视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综合研究;(2)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通过人民全体的默契或表示,国家才能获得权力,也只有在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时,权力才能给予国家。因此,权力总是归属于人民,总是服务于人民;

(3)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机关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当国家机关违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意志时,人民可以起来更换它;

(4)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人民的委托表现为国家机关的权力,有关国家机关因此取得了派生的权力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则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这是宪法实现人民主权原则的重要途径。

10、试述政治社团具有哪些功能?

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似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八目”,这大体上说是对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概括。中国政治学强调正确认识世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远大政治理想,小到个人修身养性,中到家庭/单位治理,大到地区和国家发展,治国之道包含天人合一、圣贤政治、等级秩序、家庭伦理、忠孝观念、重民爱民等广泛内容。三纲五常,被视为维持一个等级尊卑关系的稳定和睦的统治秩序的基本原则。因此,中国传统的政治学理论其实就是一个有关华夏文明建设的宏大理论。在这个宏大理论中,“家”的特征明显,且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统治者被设定为一个“大家长”,这个家长要在道德上为全国臣民做出表率;家长要爱臣民,臣民要尊重和服从家长统治;(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理论要素和理论观点: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伦理政治与尊君思想;重民养民教民思想;德刑兼重;法、术、势统治术;重农抑商思想;天朝大国理想;忠孝观念,三纲五常;等级制度;守旧传统,祖宗法制不可更改;“汤武革命,应天顺人”。

8、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是什么?

“公权”与“私权”的划分是对“权威”与“自由”关系的界定和确认,其理论和现实意义是:

(1)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如果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存在矛盾或不一致的时候,就需要对“公权”和“私权”做一个划分,从理论上提供理论依据,从法律上提供法律保障,这就为公共权力机构有效行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法律准绳。使权力得到有效行使和利用;

(2)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在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公共权力机构或者出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目的,或者出于机构工作人员的私利目的却往往打着保护公共利益的旗号,对公民个人权利进行侵害。如果对“公权”和“私权”进行明确划分,就能从法律上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防止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权利的损害;

(3)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从理论上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限制公共权力,保护公民权利,并从法律上赋予公共权力效力范围,规定公民权利保护范围,为二者各自的活动界定范围,能够有效防止“公权”超越其界限而产生的对“私权”的侵害;

(4)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能够对公共权力有效行使提供保障,对公民权利实行有效保护。权力的范围有所限制,权力的行使有法可依,并受到约束和监督,权利得到合法保护,这是对社会秩序的基本确认。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划分“公权”与“私权”的界限,使权力得到有效限制、权利得到有效保护,这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9、试述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1)人民主权原则明确指出主权属于人民,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的同意,国家机关的权力应该受人民的监督,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人民主权是最后的、固有的和不可剥夺的,它表现为一种人民对主权的所有权,在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中,人民是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受托者。这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正是根据这一原则,国家政权机关必须经由公民普选产生和更换这一法定程序,任何非经公民普选而产生的国家机关的更换均被视作非法;

(2)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只有

政治社团作为政治性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所具有的功能是:

(1)政治社团的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为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2)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能够反映和形成其成员共同的政治信念和信仰。政治社团的意识形态功既为维护成员利益提供了理论根据,也为发展和聚集成员,形成共同行动提供了条件;

(3)政治社团提供信息的功能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员,议员或人民代表以及广大公众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其他具体问题的信息或资料。政治社团能否有效动员本社团成员和普通民众,能否说服议员或政府官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提供情报的数量和质量;

(4)政治社团的工具性功能是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一具体目标;(5)政治社团的经济性功能是指社团在帮助成员实现经济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政治社团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紧密相关。在西方国家,大量的政治性利益集团都是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些政治社团的宗旨就是通过组织的力量,运用政治手段来维护和实现其经济利益;

(6)政治社团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学习和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技能。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场所。一方面,其成员通过参加政治社团的活动和社会政治生活,了解政治生活的规则和技能;另一方面,政治社团也以特定的政治价值和政治规范影响其成员。

11、试述“善治”模式具有哪些特征?

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善治模式具有如下特征:(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中心的唯一性被默认为是一个不可更迭的原则,但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除了政府之外,各种机构(包括社会的、私人的)只有得到公众的认可,才可以成为公共权力的中心。公共权力不再被政府所垄断,使得政府与其他公共权力中心之间不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是平等合作,依赖互动的新型关系;

(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作为政府管理模式的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存在于私人领域和第三领域的治理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们与政府的治理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社会国家正在把原先由它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后者包括各种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性团体,它们正在承担越来越多的原先由国家承担的责任。国家与社会之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界限便日益变得模糊不清。但这种模糊与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未分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代社会的模糊说明利益整合和聚合的程度,其前提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常发达,而古代社会中国家与社会的模糊却是在社会利益的分化程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发生的;

(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善治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善治组织的产生不是来自于授权,而是来自于协商,是由成员平等协商产生的。组织内部的议事规则、办事程序又经过成员协商约定。决定事项的过程由于通过了彻底的民主协商,成员的意见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具有非常灵活的利益表达机制,能够更好地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

(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统治的典型模式是运用发号施令来达成目标。而善治模式则认为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府应该运用各种可行的办法来达到公共事务的良好管理。

12、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

(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由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只能是少数人,这样就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相互分离,制和民主制。同样,社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的。所以,权威,无论是政府的权威,还是社会组织的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础;

(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自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的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等等,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

并因而形成少数领导者和绝大多数被领导者的相互矛盾。选举制度则为解决这种相互分离和相互矛盾状况提供了根本的途径;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公民与国家权力行使者的这种委托关系,决定了权力行使者必须向全体公民负责。如果公民撤回对权力行使者的委托,那么权力行使者的存在、延续以及权力行使也就失去了合法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公民可通过民主程序重新选举产生新的符合自己意愿的权力行使者。这就要求权力行使者必须坚持为社会公众服务,时刻牢记对权力所有者负责的思想;

(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管理都必须以民意为依归。选举就是形成、表达民意的理想方式。同时,公民通过选举活动的参与,还可以增强民主意识。公民通过参与选举,不仅会对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明确的认识,而且还能增强其分析和判断政治现象、政治问题的能力,从而积极地参政、议政;

(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政局不稳、集团利益冲突激烈等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通过选举,不仅可以使社会公众之间、社会公众与其代表之间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可以集思广益,对各种政策选择方案进行论证,从而为各种社会问题寻找到合理的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解决方法。

13、试述自由主义理论遵循哪些原则?

(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争论和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和战争;(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的机会去实现他们不平等的潜能;

(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的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和利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自然和谐的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的观念大打折扣;

(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

14、试述我国当代宪政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宪政的功能在于将政治文明转化成法律价值使之能够得到程序性保障,它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政建设的根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内容十分广泛。但应看到,某些基本权利的细化和实施上仍然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宪政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宪法阶段,而应当在各种普通立法中体现基本权利;

(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的主要渠道和场所。在人大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并使之上升到宪法保障的高度。完善人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厘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真正作到“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使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实现政治法律化、制度化,体现出政治文明的内在题旨。另外,完善人大的选举制度、罢免制度和质询制度以及人民代表的构成、职权也是完善人大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逐步推广直接选举、差额选举以及竞选人资格的逐步开放、罢免提议条件的逐步放底,是当前扩大人民民主的重要步骤。只有民主权利得以真正确立,公民的自由才可能得到保障,而两者的统一是在宪政的框架下才能实现的;

(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

(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民主党派参与国家政权的组成,参与重大国策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也是宪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15、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总的来说,政党是现代社会变迁的推动力。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的桥梁。政党是一个双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表达渠道。它通过综合、选择和简化等方式,把社会成员的个别需求转化为易于操控的集体性建议和方案。另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的组织渠道和对大众的影响力,将自己作为政府执政党的政策和方针传导给社会;

(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它提供了准备、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要机制。它像是政府的门卫,控制着个人进入政府的程序。它选拔政治精英,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组织精英的实际政治能力。在许多情况下,政党为政治家提供了培训的场所,为他们提供从事政治活动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职业结构;

(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此外,政党通过自己的政策主张和竞选纲领,动员民众。在当代社会,它更是成员或选民的情感依托物。由于政党一贯致力于影响其支持者的思想和行为,因而支持者支持其政党而甚至不关心某个具体政策和候选人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政党变成了人们记忆和情感寄托的实体;

(4)组织政府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它为政府的两大重要机关(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在没有赢得政权的时候,政党通过制定自己的政纲、方针、政策和策略,动员党员和群众影响政府政策,监督政府行使权力。在获得政权以后,政党以执政党的身份,组织政府,直接参与国家政策执行过程,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过程。

16、试述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剧,导致政治不稳定。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通过两种途径产生经济上的分配不公,进而引起政治不稳定。其一,(2)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氏族社会形成和维持的基本纽带是社会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阶级关系产生后,取代了天然血缘关系的基本纽带作用,并促使社会成员为了谋求本阶级的利益而进行社会流动,不同氏族和部落的成员混然杂居,为了便于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统治,使得他们在其居住的地方实现其公共权利和义务,地区来划分就被作为出发点。这种按照居住地组织国民的办法,是一切国家共同的。

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发展固然能创造出比传统社会更为平等的分配方式,但在短时期内,经济发展和增长很容易扩大贫富之间的差距。其二,现代化改变了人们的分配观念。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怀疑一些在传统社会中看来是顺乎自然的分配方式公正性,并且期望能有一种新的公正合理的分配方式出现;

(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当现代化加速体制转轨、社会关系调整和生活改善的步伐时,处于变革社会中的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以现代文明为背景的现代政治文化观念逐步传播,在同传统的政治文化观念的交汇与抗争中,传统的政治文化渐趋瓦解,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政治文化体系的萌生和成长。但是,不同政治文化的冲突和替代决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和实现,传统文化的解体并不意未着现代政治文化体系的成型,其间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复杂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旧价值观念发生激烈的冲突,并往往引发现实的政治冲突;(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而导致政治不稳定。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社会的期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推动,会急剧膨胀,甚至可能带来一场“期望革命”。与此同时,文化变迁使得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新兴的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在无法通过制度化途径参与政治的情况下,往往采取暴力的方式来进入政治领域,这对政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4)政府的执行危机。在后期现代化国家中,由于政府发展的过程往往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政府面对急剧变化的经济社会形势,往往无力进行整合和管理,形成一个“弱政府”。政府的官员也在原有价值观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往往落入腐败的陷阱,这使得政府不稳定的情形更加严峻;

(5)此外,对于那些后期现代化国家来说,由于国际势力的影响也往往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家或者试图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或者试图谋求势力范围,从而干预后期现代化国家的内政,这使得政治不稳定的局势更加复杂。

17、试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分工、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巨大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对立。面对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这种变化,氏族社会的原有公共权力及其组织设施制度已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共同利益基础,又不能胜任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协调新的利益矛盾的政治作用,氏族制度已经过时了。

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镇压和控制奴隶阶级的反抗,协调其他利益矛盾,需要一种新的、不同以往的“特殊的公共权力”,国家即是这种新的公共权力组织。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的有关论述,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特殊的公共权力,比起原始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来,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1)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因此,国家不像氏族社会的公共权力那样是全体居民的权力,而是占有生产资料的那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实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它的基础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国家在实行政治统治的过程中,必须要履行特定的政治管理职能。不过,政治管理只是国家实现阶级统治的手段而不是其本质。国家阶级统治与政治管理的二重性正是统治阶级利益的自我实现要求和社会实现途径之间的矛盾在国家性质上的反映。

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统治,可是,在形式上却表现为超然于社会之上的独立力量。尽管如此,国家存在的社会形式并不能代替它的阶级本质。

(3)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作为一种暴力机器,国家不同于氏族社会武装组织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一,国家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监狱和各种强制机关等物质附属物,即常设的暴力机关,而氏族社会的武装组织不过是自己组织为武装力量的居民。其二,国家的暴力为统治阶级专属,并以它为主要凭藉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社会秩序,以及对付外敌。氏族社会的武装组织由全体居民构成,主要用于对付外敌,氏族社会内部则主要以道德强制力维持秩序。其三,国家是系统采用的暴力,是精巧的暴力机器,而氏族社会的武装组织则不具备国家暴力的系统性和精巧性。

在上述三方面差别中,国家的阶级统治本质是最根本的,国家与氏族社会公共权力在划分居民和暴力组织方面的差别,不过是国家的阶级统治本质的自然延伸和特定表现。

政治学原理全部内容 篇4

绪论第一章

1、政治: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一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绪论部分,答案不确定)

2、如何理解“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简答、辨析)

(1)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经济基础决定着社会的阶级结构、阶级的经济地位以及阶级的经济利益。(3)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

(4)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何理解政治?(论述)结合实际

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征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⑤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章政治关系(名词)

1.政治关系: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2.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实际上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第三章政治行为(动态)(名词)

1.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它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利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

2.合法性:正当性或正统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忠诚的问题,合法性是一种特性,这种特性不是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是来自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大题)

1.制约政治统治的因素?

(1)社会经济基础。政治统治是经济上居优势地位的阶级的统治,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权力的重要手段,统治阶级在实现自己经济利益时,必须以公共利益的面目出现,这就意味着要考虑到全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只有这样通知姐姐的经济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政治秩序才能更加稳定。

(2)社会(权力)基础。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取决于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关系状况,为形成和巩固其政治统治,政治权力主体需要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社会成员队伍,建立与相关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利益联系甚至联盟,以扩展和加强政治统治的社会基础。

(3)社会管理职能基础:

(4)心理基础: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威的服从心理,关键在于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对于政治统治及其方式方法的认同和异议。

第四章政治体系

4.1国家与阶级(名词)1.国家: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是阶级统治;是个机器)。

2.国家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3.国家意志:就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接受服从的意志,是经过一定制度和程序制定出来而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4.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5.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

4.1国家与阶级(大题)

1.如何理解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著名论断?33页

(1)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表明国家产生的时间。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既不代表剥削阶级,也不代表被剥削阶级,它是高出于一切阶级,调和各阶级利益的力量。

(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2、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论述)39页

(1)国家: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2)第一,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它是随着社会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伴随着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便产生了国家。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就是国家产生、发展、消亡的必然规律。

(3)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是表明国家的本质。

3、如何理解国家是阶级统治?40页

①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依照统治阶级的意志建立起来的。因为在阶级社会里,生产资料是为经济上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所占有,他们就是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迫使被统治阶级服从他们的奴役和剥削。

②国家的本质就是政权的阶级性质,就是指那个阶级的统治,在剥削阶级社会,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权,都是先由经济统治权产生的。③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是表明国家的本质。所谓国家的本质,就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称哪个阶级的专政。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一起国家都会阶级的国家,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国家作为产生于社会又自居于社会之上的一种力量,在表面上所采取的不是阶级组织的形式。

4、氏族的特征?28页

(1)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这是氏族的根本规则,也是维系氏族的纽带。以血缘关系联系社会成员,是氏族制度的本质。

(2)第二,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3)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4.2国家历史类型及其更替(名词)1.国家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

2.人民资本主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拥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把自己企业和公司的一部分股票出卖给社会大众,根据这一现象,某些西方学者认为,由于“股票所有权已经由富有阶级转到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手中”,因此,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已经由生产资料资本私人所有制变成了所谓“人民资本主义”。(71页)。4.2国家历史类型及其更替(大题)1.中国封建官僚制的特点?

(1)首先,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

(2)其次,在官僚集团内部,有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3)再次,封建官僚按官价高低享有特权,特权称为官僚制的核心。(4)此外,医用职权谋取私利

2、为什么说福利国家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简答、辨析)

(1)首先,福利国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生产资料任然掌握和控制在资产阶级手中。

(2)其次,福利国家仍然是垄断资本掌握的国家。垄断资产阶级凭借着自己的经济统治和支配地位,掌握和操纵着资产阶级国家机器,而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则进一步强化了垄断资本的政治地位。

(3)再次,福利国家用于建立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经费,实际上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4)同时,福利过年的公共工程和社会福利分配政策的最大收益者也是资产阶级。

(5)由此可见,福利国家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现代形态,是资本维持雇佣劳动关系和政治秩序的一种方式。

4.3国家形式(名词)

1.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由他掌握国家行政权,直接领导政府,提名并经议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不由议会选举产生,也不向议会负责,议会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

2.单一制:是中央政府将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域、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大题)4.3国家形式

1.比较议会君主制和议会共和制的异同?

(相同)资产阶级组织形式;议会制两个权力中心议会是权力中心(不同)议会共和制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

议会君主制国王世袭、无任期

4.4国家机构(名词)1.国家机构:可以定义为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组织。

2.分权制衡原则: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分立与制衡,其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而又相互制约和平衡。3.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作为一条原则,首先是在无产阶级的政党的建设中明确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和参加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形成了民主集中制设想并把

它作为第一个国际共产组织第一国际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后来在抗战即将胜利时,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又比较系统论述了民主集中制是建设新民主主义政权的组织原则。4.4国家机构(大题)

1.资本主义议会的职权?144页-145页

(1)立法权。立法权是以国家的名义制定法律的权力,是议会作为立法机关的最基本的权力,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把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的行为规则

(2)财政权,即财政同意权。议会财政权的意义是监督和控制政府的税收和开支,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重要权力之一。议会同意权是资产阶级国家议会防止政府滥征税、乱开支、加重企业和公民个人负担的有力手段。

(3)监督权。监督权即议会对政府的政策和政府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力。表现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决定和监督政府的组成。第二,在议会制国家,议会拥有倒阁权。第三,弹劾。第四,质询。

3、国家机构设置形式多样性有哪些?138页

首先,不同国家的国家机构设置和划分的基本原则不同。其次,组成国家机构的各个机关的具体设置和组成方式、运作方式在不同的国家会有种种差别。

再次,不同的国家,各种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划分和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也是不同的。

4、决定国家机构设置的因素有哪些?139页

(1)国体的制约(2)统治阶级统治方式的制约(3)国情诸因素的制约(4)一个国家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制约 2.国家机构的特点:(1)阶级性(2)全社会性(3)整体性与系统性(4)强制性 4.5国家与民族(名词)

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区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问题:是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阶段,不同民族或民族集团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诸方面因一系列矛盾而引起的问题。它表现为诸如民族隔阂、民族歧视、民族纠纷、民族压迫、民族斗争和民族运动等形式和现象。3.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不可分割的领土内,在最高国家机关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以实行自治的民族成员为主组成自治机关,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行使自治权利,遵照国家总的方针政策,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的事务,并积极参与全国的政治生活。4.民族平等:首先指各民族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其实质是指在消灭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基础上,逐步消除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反对任何民族的任何特权,无条件的保护弱小民族的权利,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

4.5国家与民族(大题)

1.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184页(1)第一,民族差异(2)第二,剥削制度

(3)第三,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2、民族的基本特征?162-163页

(1)第一,共同的语言。这是民族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2)第二,共同的地域。这是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也是民族形成的外部条件。(3)第三,共同的经济生活。这是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4)第四,共同的心理素质。这是民族存在不可缺少的条件和特征。

3、资产阶级的民族观?177页(1)第一,民族优劣的观点(2)第二,民族至上的观点。(3)第三,民族投降的观点。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1)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根本利益的体现。(2)从历史上看,“民族平等”最初是作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口号,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异族压迫而提出来的。这个口号在冲破封建壁垒,建立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曾起过进步的历史作用。(3)民族平等这一口号,只有到了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才具有了真实的、彻底的革命内容,并且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革命原则。

(4)内容:第一,民族平等意味着一切民族都有平等的地位;第二,坚持民族平等必须反对任何民族特权;第三,要求民族平等的实质内容和真正意义只能是要求消灭阶级;第四,坚持民族平等必须逐步消灭各民族间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5)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坚持彻底的民族平等原则,是为了实现民族团结,进而为将来的民族融合创造条件。

5、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和对策?(论述)

⑴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①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各民族民主平等的团结统一 ②逐步消除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事实上的不平等 ③要承认民族差别,照顾民族特点,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矛盾 ⑵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也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制定正确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联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任何带有偏执色彩的民族主义都危害民族团结,危害社会稳定,危害国家统一,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联合的基本原则,必须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倾向,即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在处理国际民族关系时,则要坚持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

⑶解决民族问题,必须实行名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优点①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③有利于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4.6国家与宗教

1、宗教的本质及产生的原因?191-192页

(产生原因)马克思主义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认为宗教的起源是基于两个客观的条件,其一是早期人类社会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其二是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压迫。

4.7政党和政党制度(名词)

1、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5、政党制度:政党制度又称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或干预政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4.7政党和政党制度(大题)

1、政党的特征?(所谓政党的特征,是指政党的基本特点。)①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

②政党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社会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③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 ④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 ⑤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

2、政党的功能?(221页)

①争取群众和影响群众,作为阶级阶层的一部分,政党的首要任务就是争取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那部分群众的支持,资产阶级政党争取群众的目的在于争取选票和对其纲领与政策的支持,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争取群众是它的一项重要任务

②集中阶级意志,政治统治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进行的统治。政党是实现政治统治的工具,它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在集中阶级意志的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③形式国家权力。政党不仅要把阶级意志集中起来,还要把集中起来的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必须通过立法和制定政策的方式才能实现。所以,政党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政权、行使国家权力。

3、资产阶级政党的特征?225页(1)第一,标榜“超阶级性”

(2)第二,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

(3)第三,组织特征上的两极分化。资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结构存在着核心领导圈的内部集权和普通党员纪律松散并存的特点。(4)第四,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

(5)第五,资产阶级政党奉行“公平竞争”原则

4、两党制的特点(中美两党制辨析)

两党制特点:①国内势均力敌长期占据本国政坛的两大政党 ②两党处于竞争和对立状态 ③两党制以多数代表制为基础。英国在议会下院,美国在参众两院的失之事都实行一轮多数代表制。

英美两党制异同

㈠英国两党制的特点①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②两党采取集中原则。英国政党的集中性质还体现在政党本身的组织结构上。

㈡美国总统制下的两党制特点①两党主要表现在总统竞选上。②美国的两党组织结构松散,没有严格的投票纪律。

5、多党制的类型?

(1)第一,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这种类型下的政党体制的特点是,其一,政党数量多,力量分散;其二,各政党往往分化成针线分明的左右两大阵营,轮流执政;其三,政权的更替往往取决于第三党的结盟政策。

(2)第二,多元并存的多党制。(3)第三,一党独大的多党制。

6、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制的特点?

(1)第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前提。(2)第二,协商和监督是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3)第三,宪法和法律是各党活动的基本准则。

7、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227页

4.8政治团体(名词)

1、政治团体:政治团体就是那些区别于政党和国家机关,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代表特定集团的利益,是政治团体存在的基础;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是它的主要任务;通过影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来实现集团利益,是政治团体的基本政治性质。

2、压力集团:指那些在某些方面拥有共同利益或共同主张的人们为了使政府维护其利益或实现其主张而组织起来对政府施加压力的集团。

4.8政治团体(大题)

1、政治团体的特征?248页

①政治团体的社会基础是具有相对具体、集中、单一的利益和目标的人群。②政治团体建立的目的,是影响立法和政策的制定 ③作为一种非政府组织,政治团体属于社会团体的范畴

2、政治团体的地位和作用?249页 地位:政治团体及团体政治是现代政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一定的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相联系,在一定的政治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发挥着特定的作用。它的组织特点和活动特性,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向代议民主制提出了挑战,代表了民主制发展的某种现代趋向。作用:(1)政治团体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工具。在现代社会,进行利益的表达和综合的主要形式就是政党和政治团体。公民通过政党所表达和综合的主要形式就是政党和政治团体。公民通过政党所表达和聚合的利益是一种间接的表达和聚合,即公民通过参与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政治团体和团体政治可以随时随地就本团体所关心的问题向有关的权力机关和权力者施加压力和影响,以促成于己有利的政策的出台,以防止于己不利的政策的产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2)政治团体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新的有效的媒介。政治社会化是特定社会的公民的政治文化的习得过程。

(3)政治团体与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稳定密切相关。

4、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基本特征和作用?(特征)第一,都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二,有比较统一、规范的组织结构形式 第三,不同政治团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别和不一致,但这种差别和不一致是建立在它们的整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的。

(作用)第一,意见表达功能;第二,组织功能;第三,参政功能 第四,民主监督功能;第五,教育功能

第十二章 政治文化(名词)

1、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2、政治社会化:指的是政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也即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

3、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层次居于政治文化结构的核心地位。它是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看法和价值界定,它直接反应了社会经济关系和生产方式的状况,体现了社会阶级关系和不同阶级的地位与利益。第十二章政治文化(大题)

1、政治文化的特征?

①政治文化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这是政治文化相对于一般文化更为显著的特质。政治文化也具有一定的民族性,这是政治文化不同于集中、直接反映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政治思想的一个特点。

②政治文化有其特殊的社会结构性,我们把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称为主导型政治文化,因此,在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整个政治文化体系钟,存在着主导型政治文化和属于亚文化系统的非主导型政治文化之分。

③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政治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并随着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2、政治文化的功能? 政治文化的功能,是指政治文化中的各种因素对一个社会的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的影响和作用。

①规定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和内容。政治文化反映了社会成员的政治倾向和政治情感,反映了政治体系、法律制度在社会成员心中的价值认知取向。②指导和规范各种政治行为。政治文化规定着政治主体内在的政治心理、情感和价值倾向。③影响政治过程。社会成员的自我意识是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④维系或变革政治制度

⑴ 政治文化对于确立政治制度的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 ⑵ 政治文化对于维持政治关系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⑶ 每一场政治文化的变革,都与政治制度的变革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政治制度是一定的政治文化为背景的

3、为什么说政治意识形态层次居于政治文化结构的核心地位?276页

(1)政治意识形态是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看法和价值界定,它直接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和生产方式的状况,体现了社会阶级关系和不同阶级的地位与利益。

(2)是因为它代表着政治文化的属性,规定了政治文化的本质,它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影响或制约着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其他各层次只有通过它才能发挥作用。

4.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论述)278页 ⑴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之间是内容与形式,目的与过程,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即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内在内容,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实现的外在方式,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运行过程的目标,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过程,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政治社会化是传播政治文化的手段

⑵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密切关系表现①主导型政治文化对非主导型政治文化的引导和制约②培养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和提高政治能力的手段③对反社会型政治文化的抵制和斗争(自行展开)

第十三章 政治发展(名词)

1、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同经济发展相伴的概念,它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因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将对经济生活以及全部社会生活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政治发展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政治形态的这种由低级向高级的上升变化就是政治发展。

2、政治改革:我们把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矛盾状况,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依靠现有社会制度本身的力量所进行的改进政治体制、调节政治关系、完善政治功能,以巩

固和加强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称作政治改革。

第十三章政治发展(大题)

2、常态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298页(1)第一,政治结构的合理化。

(2)第二,政治功能的完善化。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与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其所促成的一体化社会联系的紧密相顺应;其二,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在具体环节、运作方式上的分化或多元化趋势相顺应。(3)第三,政治变革的自主化。

3、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观点?(论述)293页观点展开、结合实际(1)政治发展是政治形态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总体性过程。(2)政治发展的动力是一个以经济变革为基础的复合系统。(3)政治制度的新旧更迭是政治发展的根本标志。(4)政治体制的改革完善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4、政治改革目标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307页(1)第一,调整政治结构(2)第二,提高管理效能(3)第三,协调利益关系

5、结合实际论述政治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论述)315页观点展开、结合实际(1)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出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的客观要求。(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根本任务。(3)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政治结构的合理化与政治管理的高效化,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4)面对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复杂矛盾,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谋求渐进发展。

第十四章 中国的政治文明

1、政治文明:是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为建立公共秩序、推动社会进步而形成的,用于调节公共权力和私人利益关系的价值规范、组织体系和制度安排的有机总和。它通常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政治制度文明是核心。

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336页

(1)第一,国家权力属于劳动人民所有,建设大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共和国。(2)第二,人民代表会议是实现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最好制度形式。

(3)第三,人民代表会议掌握国家权力,人民通过“有经验的代理人”——即人民代表——掌管国家事务。

(4)第四,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

(5)第五,共产党是动员和组织劳动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领导力量。(6)第六,用法制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明观?331页

(1)第一,人类生活是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机统一。

(2)第二,政治文明产生于人的现实活动,必须以现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基础。

(3)第三,政治文敏建设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建设,国家政权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建设。(4)第四,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从古代政治文明向现代政治文明进化的过程。(5)第五,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6)“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新型的现代政治文明。

(7)第七,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4、论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论述)341页

①发展社会主义正是文明的核心要旨,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党的领导,是实现人命民主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实现人民民主的制度举措。人民民主是宗旨,党的领导是灵魂,依法治国是手段,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统一于我们党所领导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伟大实践

②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人民民主即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体现,是民主内容与民主形式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

政治学原理重点修改 篇5

l、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3.政治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马克思主义对于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

5.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权。

6.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者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7行为主义 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8.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三个阶段。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能得分)

1.从政府政治体系的角度来说,政治民主化主要表现为(B)的民主化改造。A 政府职能B.政府体制 C.政府结构D.政府管理

2.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AC)

A。效率精神D.民主精神 C契约观念D.法治观念

3.(A)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A 自由主义B 福利社会主义C 社群主义D“ 第三条道路” 4.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ABD)A。欧洲共同体B.独联体

C 俄罗斯联邦D。东南亚国家联盟

5.马克思主义认为,(C)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A.国体.B 党的领导C.国家政权D 政体

6.保守思想和观念大体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对以(D)为标志的经济和政治急剧变迁的反动。

A.德国革命D.美国革命 C英国革命D.法国革命

7.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AD)为特点。A.制度化B.平等性 C组织化D.独立性

8.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B)oA 政治哲学研究B .政治科学研究C 政治经济研究D.政治法律研究

9.在现代社会中,(B)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A.弹劾B .选举 C 监督D.罢免

10.人们把古希腊(A)的“哲学王”思想看作是精英主义的最早表述。A 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 C 西塞罗D 苏哥拉底

11.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 为(B)。

A 皇权政治学B.伦理政治学 C.政治社会学D.法治政治学 12.(B)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 密尔B 盂德斯鸠 C卢梭D.托克维尔

13.(B)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A 舆论监督B.公民监督C 政党监督D.社会团体监督 14.(D)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A.发展经济B.共同富裕C 政治发展D 政治制度化

15.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

本上采用了(C)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B.民本主义C 精英主义D.民众主义

16.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A)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 经济秩序B 阶级状况

C 政治力量分布D.政治秩序17.根据(D)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A 柏拉图B .西塞罗

C 苏哥拉底D.亚里士多德18.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D)上。

A.财产权B .平等权C 自由权D.参政权

19.(AC)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A 命令方式B .规范方式

C.说服方式D.压力方式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2.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4.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实现政治合法性的途径有哪些?

2.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为什么说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

4.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是什么?。

A.冲突B .合作

C 竞争D.团结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2.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4.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1)建立政治共识;(2分)(2)宪政建设;(3分)

(3)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3分)

2.(1)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并且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2分)

(2)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3)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2分)

(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2分)

3.(1)崇尚自由,反对干涉;(3分)

(2)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3分)(3)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2分)4.(1)人民主权原则;(2分)(2)权力制约原则;(2分)(3)法治原则。(2分)

三大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指导原则,具体说来是人民主

权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权力制约是国家运行的基本手段,法治则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保障。(2分)

五、论述题(20分)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20.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政治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要点提示:

(1)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

(2)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于的重要途径;

(3)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

(4)组织政府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

政治学原理九 篇6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心理学教育水平

在运用心理学原理, 加强医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中, 首先应该认识思想教育的内容都包括哪些, 不能盲目教学。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 大学是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我们要将思想道德教育扩展到政治道德和法制等各项内容中,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和抗挫能力, 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能力, 根据心理学原理, 每个人都崇拜比自己强的人,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提高自己, 让自己成为思想道德教育上的受欢迎者, 提高自己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在现实社会中, 人们往往是模仿其他人的角色, 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 什么是好的方向, 就是这里所说的权威效应, 他并不单单指人的地位有多高, 而是在生活中他能够以理服人, 能够受人尊敬, 能够建立威信, 不仅能够做好教育者的角色还能做好各种社会角色, 而且具有很高的个人修养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有权威的教师能够让学生愉快自觉地接受教师的劝说和教育, 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正能量。其次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采用各种方式教育医学生, 以后成为医生, 可能比较苦比较累, 要培养学生不怕吃苦, 服务他人的精神和品质。比如, 可以向学生传达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又有重大贡献的人, 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心态, 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做人民的好医生, 照顾病患、为病人着想。

二、立足心理学把握好医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 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深谙医学生的心理特点。首先, 要了解现在一些学生的逆反心理, 你强加给他的教学内容并不是他想要的, 然后他就刻意地回避, 甚至向着反方向来。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潜移默化的教育思想道德教育, 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在一个缓慢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效果的。其次, 要了解学生的需求, 不仅要了解他们的自身特点, 而且要关心他们学习、生活上的需求, 了解他们对情感上的需求、思想上的需求。现在的大学生生活比较顺利, 受挫折比较少, 进入大学之后他们的自我意识迅速膨胀, 面对大学生活的新特点, 往往容易受到各种刺激, 当学习、人际交往、恋爱遇到困难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 甚至会出现自卑、休学退学措等现象。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要深刻了解学生的心思, 通过心理学教育帮助大多数学生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以及在困难面前敢于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尤其是医学院校, 是一个掌握医学知识的部门, 有些学生如果不能有正确的思维模式则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再次现在的一些学生容易封闭自己, 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特点可以采取情感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这也是心理学原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学生往往心思细腻, 易于产生情绪波动, 感情是复杂多变并十分不确定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心理咨询室的方式, 走进学生内心, 让学生敞开心扉, 也可以采取跟学生做朋友的方式, 让学生能够去除心中的芥蒂与老师交流。老师应在各个方面照顾学生的需要, 让学生真正懂得世间是有真情存在的, 从而在以后的医生工作过程中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考虑病患和病患家属的感受, 从而为今后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伟大力量。

三、注重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同样重要, 好的教育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被教育者的思想觉悟, 实现思想转变, 从而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首先可以精确运用单面论据和双面论据。从霍夫兰德的心理学实验中我们可以得知对于不同学生, 要妥善选择应用单面论据还是双面论据, 大学生一般选择正、反两方面的双面论据较为合适。比如, 我们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教育, 就既要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要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现代的发展, 又要介绍当时影响较大的经济学理论, 特别是对于后世有深刻影响的经典经济学理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严谨的态度深入分析评价, 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中也要合理地联系实际, 科学分析我国改革发展中理论应用取得的重大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其次可以精确运用无意识原则。无意识原则的精确运用在于论道而不说教, 讲述道理而又不生搬硬套, 把教育目的埋藏在相应的活动内容中, 让学生体验其中道理,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心灵的启发, 人格的升华, 情操的陶冶, 事半功倍地达到教育目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 自由意识的提高意味着传统的说服教育显得生硬死板, 运用恰到好处的方法能够自然地突破学生的防备心理, 自然而然地将理论教育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发自内心地理解和提高政治觉悟。如果只把政治教育当做任务来做, 则势必会遭受学生的排斥心理, 无意识原则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实现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再次社会价值与自我的工具价值相结合。长期以来, 我们都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性,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蓝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以大学生为全面发展目标进行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教育应当注重启发。在心理学家布鲁科弗和埃里奇森的心理学理论中, 有自我的工具性评价这一概念, 即自己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得到的奖励和付出的代价的评定, 要让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有好处, 有多大收获, 这样学生就会认真学习。实践中学生也经常会问为什么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这一问题, 如果不加以解决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 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读大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 要将思想道德教育放在大学生教育的首要位置。运用心理学原理能够更好地促进现在的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职业素养, 能够更多地为社会输入符合新时代发展和职业需求的具有职业道德的尖端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睿.郝绍菊.运用心理学原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华章, 2012 (4) .

[2]李俊.试论高等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以学生道德规范教学为例[J].时代教育, 2013 (7) .

政治学原理九 篇7

关键词:九年级政治;“活动课”;点滴思考

预言家说:“21 世纪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必然是教育的竞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学校现行的课程将成为越来越苍白无力的“形式课程”。对此,我们不应等待、回避,而应以积极的态度,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现在九年级的政治教材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降低了理论难度,但最显著的特点是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把“学科”和“活动”两类相对独立的课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推动了德育课程由认知教学到活动教学的转轨。由于活动课是一门正在探索过程中的新型课程,因此,对于政治教师来说,如何认识和实施“活动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对九年级政治“活动课”的点滴体会。

一、九年级政治“活动课”的特点

九年级政治活动课虽然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一部分,但它毕竟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前沿,故具有鲜明的特点。

1.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九年级政治教材共设计了 16 项活动内容,有的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用教材中的理论或自己的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如第一课的“收集十月革命以来反映社会主义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资料”;第三课的“根据国家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采取自制或识读图表等方式,归纳出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资源分布的概况、环境形势的表现”;第四课的“根据切身经历,结合有关资料,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题,发表各自的见解”。有的通过学生查找资料或访问,用掌握的事实,说明理论、观点。如第二课的“从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等方面,展示社会主义新中国发生的巨变”;第三课的“收集典型事例,说明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第五课的“以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题,交流各自的看法”。有的通过理论、事件、资料的分析,提出行为要求。如第二课的“结合图文资料,通过调查、访谈活动,对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发表并交流各自的感想”;第四课的“采取各种调查方式,了解所在地区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的情况,并就如何改善文化环境,提出和交流各自的建议”;第五课的“共同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比较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们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表达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信念”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2.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九年级政治活动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 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触及到“三个代表”、“中学生上网热”、“国际形势”、“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问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也使思想政治课焕发出勃勃生机。

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九年级政治教材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活动课;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活动内容;学生可以采取调查、讨论、访问、演讲、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活动;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通过个人努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这些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意识。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实际就是创新性人才的竞争。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学是教学理论与实践变革的必然趋势。如何使学生从应试教育走出来,全面提高素质是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活动课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九年级政治活动课着眼于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学生在活动课上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并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从而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活动课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思想上高度重视。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九年级政治课程改革的最亮丽的风景。新课标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 20%,此外,每一单元还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2—3个活动,同时要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大量出现在中招考试的考卷上。如西部大开发、入世、环保等。这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学科知识教学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设置活动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中招考试改革的需要。基于以上的原因,教师、学生对活动课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教师适度指导。活动课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活动课上应是一个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解释疑难;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我们应启发学生的思维、介绍方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这样,既不能代替学生活动,又不能放任自流、袖手旁观。

3.转变学习方式。活动课的设置就是要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九年级政治活动课的实施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给学生提供进行完整科学探究活动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虽然要用更多的时间,但对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三、活动课目前的不利因素

1.人们对活动课缺乏认识。活动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在目前的升学压力下,它的存在会引起其他任课教师、家长的疑惑。毕竟,上活动课要占用课程时间甚至课余时间。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或有先发育智力、后 培养能力的想法。对此,除了要依赖加大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宣传,还要依靠广大教师在活动课这一课题上多探索、多总结,从而让人们逐渐认识到活动课的重要性。

2.活动课的开展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分组讨论要求该课堂隔离于其他班级,避免干扰和被干扰。还要求有较大的教室,便于教师巡视、随时解决他们的疑问。但现有教室的数量、大小等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影响了活动课的质量。

3.活动课的逻辑结构需要改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学生由过去从学科的概念、规律的开始学习转变为通过各种事实来发现概念和规律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首先应让学生发现问题,然后通过收集资料并进行归纳、比较、统计分析,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形成对问题的解释。而九年级政治活动课总是先给出理论方面的阐述,然后呈现一些典型资料或事例加以论证,最后才是让学生活动。这种逻辑结构不符合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规律,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容易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材给出的理论范畴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总之,活动课以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进入学科课程还是第一次,体现了编写者敏锐的时代意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勇于突破陈规的过人胆略,也是我国课程史和教材史上的重大创新。所以,我们广大教师应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从而使活动课向着更科学、更完善、更实用、更易教、更乐学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扶绥县龙头中学

上一篇:鹧鸪天组诗诗歌欣赏下一篇:二年级上学期体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