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苏轼词两首(通用6篇)
修4
1.填空: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_______,是我国_______ 时期伟大词人_______的作品。词人有政治抱负,因作诗讽刺新法,被贬为 _______。贬居_______ 期间,曾两游_______ 附近的_______,写出了这首著名的词,时年_______ 岁。
2.选择: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纶(lún)巾 酹(lèi)酒 樵(qiáo)悴崩摧(cuī)B.纶(lǔn)巾 酹(lēi)酒 樵(qiáo)悴崩催(cuí)C.纶(guān)巾 酹(lēi)酒 樵(qiáo)悴 崩摧(cuī)D.纶(guān)巾 酹(lèi)酒 憔(qiáo)悴 崩摧(cuī)
(2)“故垒西边”句中的“故”当“旧”讲。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义相同的是()A.故作不良计 B.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C.池鱼思故渊 D.故国神游
(3)“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樯橹”借代水军。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为借代用法的是()
A.终岁不闻丝竹声 B.举酒欲饮无管弦 C.足下蹑丝履 D.君当作磐石
(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这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B.“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羽扇纶巾”,指周瑜。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羽扇纶巾”,指周瑜。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中遇雨一事。
D.诗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试题答案】
1.C 点拨:ABD的正常语序应为:A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B枣花簌簌落衣巾;D纤云弄巧,飞星传恨,暗渡迢迢银汉。
2.D 3.B 点拨:本项反引诗句,并非直抒胸臆;对古代英雄的景仰只能说是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一、知识链接, 知人论世
“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 编制导学案就是一种“课程的创生与开发”, 虽然它以教材为核心, 但也可以穿插许多教材以外的内容。导学案的“知识链接”栏目就是通过“课程开发”让学生认识背景, 知人论世。《孟子·万章下》曰:“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 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意思是说:如果认为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不够, 便又上溯古代的优秀人物。吟咏他们的诗, 读他们的书, 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这就是上溯历史与古人交朋友。因此要让学生们解读前人的作品, 就要全面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特色和作品的思想内涵, 做到知人论世。
在《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的“知识链接”中穿插走近李清照、《醉花阴》写作背景、《声声慢》写作背景等内容, 使学生对李清照的写作形式和创作态度有更深理解;使课程得到有机整合, 有利于开阔视野、触类旁通。如:
【知识链接】
走近李清照
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人。李清照一生经历, 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 前期
由于家庭的原因, 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 李清照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李清照幼年, 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度过的。她不仅可以划着小船, 嬉戏于莲花深处, 而且可以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 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华的街景, 这一切, 陶冶了她的性情, 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
(2) 后期
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 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 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 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 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 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 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多年的背井离乡, 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 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 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
二、整体感知, 把握教材
新课程理念强调联系上下文“理解”“掌握”作品的内涵, 进而“欣赏”和“领悟”作品的思想情趣。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必须对文本进行解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说明解读文本是关键。
此外, “问题性”是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它要求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 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因此对该课文核心内容进行总揽的“整体感知”栏目, 统统以问题形式出现。如:
【整体感知】
《声声慢》中通过一些意象来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词人借助了哪些意象?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意象有酒、雁、黄花、梧桐、细雨、黄昏。
(1) 酒:是“愁”的象征。
(2) 雁:象征离愁。
(3) 黄花: (1) 暗示自己年华已逝, 青春不再。 (2) 用反衬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
(4) 梧桐、细雨:牵愁惹恨之物, 加上凄苦秋雨, 悲极!
(5) 黄昏: (1) 相思怨别。 (2) 迟暮之感。
情感:国破家亡、丧夫之痛、颠沛流离。
三、合作探究, 学会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中, “教学行为”的核心思想是“合作”。合作不单是一种学习行为, 更是一种素质。倡导并努力实践“合作”学习方式, 是对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也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中将“合作探究”作为一个重点, 它是对课文部分难点内容的提升。这部分内容是拓宽学生视野、深化学生思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使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尝试。因此这部分内容开放性的设问较多, 使学生有话可说, 见仁见智, 大胆表达。如:
【合作探究】
李清照将《醉花阴》寄给赵明诚后, 惹得赵明诚比试之心大起, 遂作词数阙, 示以友人。 (词略) 友人品味再三, 说只三句最佳。哪三句?再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三句话, 80字左右。写下来, 同组比较, 选出优秀语段, 推荐朗读。
四、课堂自测, 熟悉考点
检测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 又是巩固知识、熟悉考点的必要环节。新课程理念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目的”并重, 这些都要求在编制导学案时应该把积累知识和训练技能结合起来, 把学习过程和学习目的结合起来。
在《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的“课堂自测”中, 通过一些练习题来检测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应试技能”, 并在长期的导学案编制中强化这一“学习过程”, 可达到良好的“学习目的”。如:
【课堂自测】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12年义务教育是水到渠成还是揠苗助长?参加全国人大《义务教育法》修订座谈会的部分人大代表对此进行了热议。
B.面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 中国人民同仇敌忾, 众志成城, 前仆后继, 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伟大抗战。
C.“万络”导致一位服用者于2001年5月心脏病突发而死, 只是默沙东公司涉及的数千起悬而未决的医疗事故案件之一。
D.不容置喙, 在现阶段, 无论对政府官员还是对公众而言, 稳定都是社会最重要的诉求之一。
明确:D。 (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显然不合句意, 当用“不容置疑”。A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 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急于求成, 反而把事情弄糟。B同仇敌忾: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 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仇恨敌人。C悬而未决:一直拖在那里, 没有得到解决。)
五、拓展阅读, 升华认识
新课程理念的“教师角色”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研究教学, 编制导学案就是研究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通过创造性地“建设”和“开发”设计出适合教学实际的课程。另外, 阅读是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和学会审美的必备环节, 它也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
语文课堂是阅读的课堂, 因此在编制导学案时, 就应该引导、指导学生阅读, 进而培养阅读的习惯。《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把“拓展阅读”放在结尾, 该部分“开发”了“古典诗歌常见意象之菊花”“婉约派简述”等阅读常识。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完本课内容后, 再去阅读一些名家对菊花意象及诗歌流派的深刻评价, 让之前学习的零散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归纳, 让那些模糊的概念清晰起来, 让作者的形象立体起来, 让作品的内涵丰富起来。如:
【拓展阅读】
古典诗歌常见意象之菊花
菊花, 又名黄花、秋菊、帝女花、笑靥金、节花、金蕊、甘菊等, 它在中国历代文人的笔下有诸多隐喻。
1.隐逸之花。自从陶渊明写下那句“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以后, 菊花就成了闲适隐逸的代名词, 也有了“隐菊”这一雅称。
2.高洁之花。菊花在露凝霜结、百花摇落时含苞吐蕊, 被视为孤傲高洁的象征。宋人郑思肖《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3.英雄之花。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 托菊以言志, 写下了他敢于摧毁封建王朝黑暗统治的豪情壮志的《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是黄金甲。”
4.悲情之花。诗人的创作都是有感而发的, 诗评家称之为“感时生情”。深秋季节, 那些破碎、零乱的自然形象, 特别能勾起诗人强烈的悲情愁绪。菊花也同样如此。李清照《醉花阴》:“人比黄花瘦。”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词写作的背景,进一步了解苏轼生平与思想。
2,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词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
3,了解古代文人的内心归宿,感受淡定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于体会词中所表现出的苏轼的人生态度。
2、难点在于以定**为例了解文人在人生低谷时的心灵指向与文化成因。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导入新课
没有人敢否认,苏轼是一个天才,是文学史上的一代天骄。他的文学成就甚至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但命运对这位旷世天才太不公平了。仕途不顺,几度贬谪,颠沛流离,坎坷多难。所以,提起苏轼,我们除了崇拜与仰慕,心里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但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苏轼本人的不幸恰恰是文学的幸事。如果没有这些坎坷与灾难,我们就读不到如此多的传世佳作。
2、作者及其作品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嘉佑二年。与弟苏辙中同榜进士。因与当权派政见不和,屡被贬官,甚至在1079年被人告发作诗讽刺新法而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其文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爽,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对后代很有影响。书擅长行、楷,既取法前人,又自创新意,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可以说,他的诗、词、文所表现的豪放气概及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3、解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这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定**》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使苏轼得了一场病。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写胸襟。
4、补充: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对东坡创作的影响。
5、学生诵读课文,注意诵读节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纠正字音:故垒(lěi)羽扇纶巾(guān)樯橹(qiáng lǔ)
早生华发(huā fà)雄姿英发(fā)还酹江月(huán lâi)
第二课时《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一、导入
1、写作背景
《念奴骄》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补充:“赤壁怀古”——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二、合作交流
(一)整体感知:体会作者在词中的所见、所想、所忆。
上片状写赤壁之景,下片抒写人生感慨。
(二)新课解析
1、词的题目为“赤壁怀古”,大家找一找,词中都写了赤壁的哪些景观?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写景上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把江山、历史、人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意境阔大、气势雄浑。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英雄的无限怀念。
3、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A.以美人衬托英雄。
B.着力表现周瑜年轻有为、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
4、“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周瑜什么形象?
指挥若定、足智多谋
三、精讲质疑
5、“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
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
6、在写赤壁景观的词句中,你认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好在哪里?哪些字写得传神?试分析。
这一句正面写赤壁景色,有气势夺人、惊心骇目之效。先写江岸石壁,“乱”写出险怪,“穿”写出石壁之高耸。再写江面波涛,“惊”写出江面波涛之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之激烈。“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千堆雪”句运用借喻描绘浪花千层,绘声绘色,蔚为壮观。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作者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作者借此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雄姿英发的豪杰们,寄寓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7、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并且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开放性答案)
(1)这一句现出作者消极悲观的情绪,这是作者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的反映。在封建社会里一旦人们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就会悲观失意。而人越是身处逆境,越是要顽强直面逆境。逆境是人生最好的大学。
(2)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
7、词中塑造了词人自身什么样的形象?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四、小结
五、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所见:大江 淘浪乱石 惊涛
所想:风流人物
多少豪杰
所忆:周郎(雄姿英发)自己(早生华发)
课时练习
1、填空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_______,是我国______时期伟大词人_______的作品。词人有政治抱负,因作诗讽刺新法,被贬为 _______。贬居_______ 期间,曾两游_______ 附近的_______,写出了这首著名的词,时年_______ 岁。
2.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纶(lún)巾酹(lè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
B.纶(lǔ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催(cuí)
C.纶(guā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
D.纶(guān)巾酹(lèi)酒憔(qiáo)悴崩摧(cuī)
(2)“故垒西边”句中的“故”当“旧”讲。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义相同的是()
A.故作不良计B.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C.池鱼思故渊D.故国神游
(3)“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樯橹”借代水军。下列各句中加黑词语为借代用法的是()
A.终岁不闻丝竹声B.举酒欲饮无管弦C.足下蹑丝履D.君当作磐石
(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这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B.“羽扇纶巾”,指诸葛亮。诗句表现出诸葛亮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协助周瑜大破曹军。
C.“羽扇纶巾”,指周瑜。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在诸葛亮协助下大破曹军。
D.“羽扇纶巾”,指周瑜。诗句表现出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大破曹军。
(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周瑜神游当年破曹旧地,应该笑我(苏轼)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B.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周瑜应该笑我倾慕他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C.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人们应该笑我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D.我(苏轼)神游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应该笑自己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而早已长出白头发了。
第三课时《定**》
一、整体感知: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如何理解《定**》所抒发的感情?
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失去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
词的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二、合作交流
1、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能够体现出作者对途中突然遇雨这件事怎样的态度?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2、词的上阕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能够体现出作者的这种态度?
“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这几句话刻画了穿着草鞋,拄着竹杖,一个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的抒情主体形象。
4、、当时下雨,道路泥泞,为什么作者却说穿着草鞋比骑马还轻快呢?
“竹杖芒鞋”是步行所用,用它的人当然是闲人、穷困潦倒的人,词人是说自己处于被贬境地,而“骑马”的当然是官员和忙人。此句词人认为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
5、词的下片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一种得道的境界:从容淡定,悠然宁静。有一种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的平和。我觉得这一句含意丰富,思想深广,只有反复咀嚼品味,才能解读透彻,才能深刻理解苏轼的思想感情。苏轼一生遭遇坎坷,屡受打击,长期被贬,在生活中和政治上经受的风雨太多了。苦难的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使他对各种各样的打击和挫折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所以他不惊慌,不害怕,不退缩,从容不迫,泰然处之。这一句非常形象地描画出了苏轼的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体现了全词的中心思想,是全词的点睛之笔。
三、精讲质疑
6、联系上阙,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含义。
这一句作者运用了双关语,“雨”是既指自然的雨,也指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句写作者任由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表现了词人在潇洒镇静中的倔强、抗争之心。
补充: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7、有人认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去”是用陶渊明“归隐”之意,词人被贬黄州日久,生发归隐之意。以上看法你认同吗?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归去”是归去到闲散江湖的处境。苏轼深受禅学的影响,颂扬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因而在仕途屡遭挫折后产生隐逸的思想是很自然的事。可是,我们说这只是“意存归隐”,有
没有真正归隐呢?没有。苏轼是大儒,又通佛通道,儒、佛、道在他身上是矛盾统一的。儒家提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因此,苏轼的归隐意向,我们只能看作是一种自我心理调节、自我心理安慰,是求的精神上的解脱。他意存归隐之意,但人生态度的主旋律是自信、达观的!由此我们说,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
四、总结
作者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途中遇雨,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在种种打击和挫折面前不慌乱、不退缩、不丧气,坦然处之的旷达心境;展现了不因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的高超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人生哲学,对我们如何走过人生风雨,开创灿烂明天很有启迪意义。
五、板书设计
六、课时练习
1、填空。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语文组 董铁楠
教学目标
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3.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是本课书的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词到苏轼,是一大转变。他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
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留下了更为丰富多彩的词篇。(板书课题)
二、写作背景
苏轼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每天早饭后他就到那里去读书,跟朋友们谈论,或浏览风景。有时也到稍远的地方走走,到过赤鼻矶(当地人误以此为“赤壁”)、岐亭等地。
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里。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45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
三、关于《念奴矫·赤壁怀古》
《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即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这个“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报负,但是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来黄州之前,因写诗讽刺新法曾经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是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心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四、整体感知
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 视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足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但是这里并不展开写,而是转而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情感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指挥赤壁之战时正是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娴雅,沉着应战,谈笑间,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于是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出世与人世的精神矛盾,而苏轼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所以在他的词中虽然也常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教学反思
1.网络呈现真实学情,教学设计基于学情
我设计的网络阅读教学平台,有一个栏目是“外化学情”,要求学生把在阅读中的问题提出来。这样,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传到教师主机上,教师用网络广播的方式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大家提的问题,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归结为两个核心问题,作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思路,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的时间,这是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
2.采用网络教学,尊重每一个学生
学生思考问题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思考结果输入到相应的学习页面上,完成后点保存提交按钮即可把学业表现传到教师机上。学生在课上学习的痕迹被记录下来,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虽然教师只对几个学生做了点评,但教师在课下可以把学生的学业表现调出来一个个批阅,这样教师可以知道每一个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予适合学生的指导。这样既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付出,又针对每一个学生做了具体的指导。
3.微课的使用
“以小见大”的手法,“小”与“大”如何联系起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用微课的形式,把学生理解的难点可视化。微课上的配乐很快地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引入作者的话语体系中。
4.同伴评,教师评
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同伴评价,教师在学生评价时给出评价标准。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评价其他同学写的东西,同伴能从语言表达及—意是否准确上做出相对合理地判断,有些内容学生判断不准,即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就本课来讲,学生评价出现偏差的都是对“以小见大”手法的理解不准所致,这时教师再讲,针对性强,效果明显。教师在课上就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这个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情作为教学起点,重视思路设计;用网络教学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采用了微课的形式,体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理念,每一个学生在课上都有所得。
苏轼词两首之《定**》教学设计
语文组 王志英
教学目标
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2.了解不同时期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3.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树立爱国、报国的宏大志向。
一、教师范背《念奴娇 赤壁怀古》。学生划出节拍,按范背提示标出韵脚,然后诵读。
韵脚:物、壁、雪、杰、发、灭、发、月。
二、思考、讨论:
谈谈词人在赤壁所见所想。
明确:上片写所见之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起笔开阔,大江汹涌奔腾,使人想见锦绣山河中产生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垒”两句点出赤壁所在,点出所想之人:周郎。“乱石”三句转为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宵,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把读者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江山如画”一句是在这雄伟画卷中自然而然得出结论,“一时多少豪杰”又转到写人。
下片将上片提及的周郎作了扩展。美景美女衬英雄,更见周瑜潇洒英姿,“羽扇”三句写周瑜战场上的从容儒雅,词人渴望自己能像公瑾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也表明他渴望萎靡难振的宋朝有如此英雄来扭转乾坤。“多情”后四句,是词人由他人想及自己。人生几何,何苦烦忧,还是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吧!一位旷达明理、善于自解自嘲的词人形象跃然纸上。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浑然为一。
三、讨论提问
《念奴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怎样的?
以景衬人,以他人衬自己,是这首词中的两层衬托。词的主旨也在衬托中得以强调。
《念奴娇》的上片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
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
对这几句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主语是周瑜,因为它是承接上文的,是词人想像周瑜心恋故地,神游古战场,与词人相遇,笑话他功业未成而华发早生。大多数人认为主语是苏轼。是苏轼自己神游故国,自己笑自己自作多情,使得华发早生。细究词意,我们还是认为第二种理解更为确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四、如何理解《定**》所抒发的感情?
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
“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失去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
词的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定**》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
五、对《定**》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理解?
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六、总结、扩展
句不离篇,并非一枝独秀;篇不离句,篇因句而生辉。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两首词,进一步体味词中意蕴。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附:板书设计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所见:大江 淘浪 风流人物
乱石 惊涛 多少豪杰
所思:周郎(雄姿英发)自己(早生华发)
教学反思
1.网络呈现真实学情,教学设计基于学情
我设计的网络阅读教学平台,有一个栏目是“外化学情”,要求学生把在阅读中的问题提出来。这样,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传到教师主机上,教师用网络广播的方式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大家提的问题,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归结为两个核心问题,作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思路,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的时间,这是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
2.采用网络教学,尊重每一个学生
学生思考问题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思考结果输入到相应的学习页面上,完成后点保存提交按钮即可把学业表现传到教师机上。学生在课上学习的痕迹被记录下来,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虽然教师只对几个学生做了点评,但教师在课下可以把学生的学业表现调出来一个个批阅,这样教师可以知道每一个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予适合学生的指导。这样既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付出,又针对每一个学生做了具体的指导。
3.微课的使用
“以小见大”的手法,“小”与“大”如何联系起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用微课的形式,把学生理解的难点可视化。微课上的配乐很快地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引入作者的话语体系中。
4.同伴评,教师评
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同伴评价,教师在学生评价时给出评价标准。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评价其他同学写的东西,同伴能从语言表达及—意是否准确上做出相对合理地判断,有些内容学生判断不准,即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就本课来讲,学生评价出现偏差的都是对“以小见大”手法的理解不准所致,这时教师再讲,针对性强,效果明显。教师在课上就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这个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情作为教学起点,重视思路设计;用网络教学平台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采用了微课的形式,体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理念,每一个学生在课上都有所得。
辛弃疾词两首之《水龙吟 登健康赏心亭》之教学设计
语文核心素养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去品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3.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语文核心素养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教具准备 CAI课件
MP3朗读文件
纸质学案
第一课时
一、配乐朗诵
范读课文《辛弃疾词两首》,以体味语言特色,体会作家的创作风格。
二、自由朗读“参考译文”。(早读或课外)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译文:
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无际。远望遥远的 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了望。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干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
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揩拭英雄流下的眼泪?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译文:
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想当年,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猛如虎。
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梦想如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坛祭天,作为全胜的纪念,却不料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义隆北伐失败至今已四十三年,我遥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杀敌的情景历历在目。那堪回首,而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焘祠庙香火盛烧,一片神鸦鸣嗓,社鼓喧闹!靠谁来问我:将军年老,饭量可好?
三、知识积累(12分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遥岑()远目
玉簪()螺髻()鲈鱼堪脍()倩()何人
揾()英雄泪
舞榭()
巷陌()
金戈()元嘉()狼居胥()
可堪()
佛()狸祠
拓跋焘()
张浚()
王玄谟()2。试把下列句子中语序倒置的部分找出来。
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⑵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⑶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3。解释下列词语,领会在词中的意思:
⑴“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一句中“玉簪螺髻”是形容
,运用了
修辞。
⑵“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中“落日”二字,比喻“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
⑶“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一句。“把吴钩看了”,借吴钩闲置身旁,烘托出词人的苦闷,“阑干拍遍”形象地表现出作者的情态。
四、研读
1.辛弃疾在创作这两首词时,人生处境和心理状态有什么异同? 答:
2.辛弃疾这两首词的在主旨和风格上有哪些异同点? 答:
五、选择式板演展示、表演展示(6分钟)
第二课时
一、齐声朗读、自由背诵课文《辛弃疾词两首》。
二、研读
1.试结合作者的经历,分析《水龙吟》中所抒发的“登临意”是怎样的思绪?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在《水龙吟》词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
3.试以《水龙吟》这首词为例,谈谈你对辛弃疾词作刚健雄放这一独特风格的体会。
4.《永遇乐》一词的主旨归在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上,试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5.辛词长于用典。在这两首词中,作者各用了哪些典故?他借助这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 答:
6.“英雄”一词在南宋时期的诗词作品中经常出现,呼唤英雄成了那个时代的声音。在辛弃疾的这两首词都提到了“英雄”,它们分别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你从其他诗词中再找出几例。
三、小组讨论(3分钟)
四、选择式板演展示、表演展示(5分钟)
五、自我创新展示(质疑问难)
①题目(要求就课文提问):
教学反思
1.网络呈现真实学情,教学设计基于学情
我设计的网络阅读教学平台,有一个栏目是“外化学情”,要求学生把在阅读中的问题提出来。这样,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传到教师主机上,教师用网络广播的方式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大家提的问题,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归结为两个核心问题,作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思路,给学生充分的独立学习的时间,这是基于学情的教学设计。
2.采用网络教学,尊重每一个学生
学生思考问题后,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思考结果输入到相应的学习页面上,完成后点保存提交按钮即可把学业表现传到教师机上。学生在课上学习的痕迹被记录下来,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虽然教师只对几个学生做了点评,但教师在课下可以把学生的学业表现调出来一个个批阅,这样教师可以知道每一个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予适合学生的指导。这样既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付出,又针对每一个学生做了具体的指导。
3.微课的使用
“以小见大”的手法,“小”与“大”如何联系起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用微课的形式,把学生理解的难点可视化。微课上的配乐很快地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引入作者的话语体系中。
4.同伴评,教师评
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同伴评价,教师在学生评价时给出评价标准。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评价其他同学写的东西,同伴能从语言表达及—意是否准确上做出相对合理地判断,有些内容学生判断不准,即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就本课来讲,学生评价出现偏差的都是对“以小见大”手法的理解不准所致,这时教师再讲,针对性强,效果明显。教师在课上就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2.根据语境解释相关词语的含义 七种常考的表现手法 能力 目标 1.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联系背景,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 目标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知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东坡集》,词有《东坡乐府》。
[知背景] 1.《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二十岁中进士,力图有所作为。但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于是有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怀着抑郁的心情游览黄州城的赤鼻矶,并创作了这首词。赤鼻矶被称为黄冈赤壁,并非赤壁之战的古战场所在地。
2.《定**》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知常识] 1.婉约词派与豪放词派
婉约派出现得较早。以唐温庭筠为鼻祖的五代“花间派”的一些词已开其端,宋初欧阳修及晏殊、晏几道父子至柳永的词奠定了该派的基础,至秦观、李清照时则登峰造极,而南宋姜夔的词,又在音律方面有了突破。这类词的主要特点是:题材较狭窄,一般不超出伤离送别、儿女恋情之类;多用含蓄委婉、蕴藉比兴的表现手法,曲折地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格律形式也较严密。
豪放派的形成在婉约派之后。北宋初范仲淹首开其风,苏轼继之而发扬光大,至南宋辛弃疾将其推向高峰。这类词的主要特点是:取材广泛,除儿女之情、离别之思外,多抒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表现方法以铺叙、直陈为主;风格豪放恢宏,往往不为格律所束缚。
苏轼在玉堂日,有位幕僚善唱词,苏轼问他:“我词何如柳七?”那位幕僚答道:“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色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之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位幕僚的话也是对婉约词派与豪放词派之区别的形象注解。
2.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说他“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一、字音识记
1.公瑾(jǐn)
2.还酹江月(lèi)
3.樯橹(qiáng)4.吟啸(yín)
5.一蓑烟雨(suō)
二、词语解释
1.大江东去
大江:长江
2.故垒西边
故垒: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 3.卷起千堆雪
雪:浪花 4.雄姿英发
发:勃发
5.羽扇纶巾
纶巾:佩有青丝带的头巾 6.樯橹灰飞烟灭
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
灰飞烟灭:烧成灰烬,化作青烟散去 7.一尊还酹江月
尊:同“樽”,酒杯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8.已而遂晴
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9.何妨吟啸且徐行
吟啸:吟咏长啸
10.回首向来萧瑟处
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 11.料峭春风吹酒醒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苏轼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他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先后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到任湖州不到三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出狱以后,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重点理解】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三句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念奴娇》的上片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
提示: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通过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样写对下片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上片通过描写滚滚东去的滔滔江水、高插云霄的陡峭山崖、汹涌骇浪拍击江岸、滚滚江流卷起澎湃雪浪等景物形象,给读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了一种惊心动魄、奔放豪壮、雄奇壮丽的意境。作用:为下文追怀赤壁大战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4.从内容来看,《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时写的。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
提示: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上阕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形势,并称颂当时众多英雄人物。下阕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抒发作者的感慨,归结全词主旨。
5.“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加点的词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
提示:这几句话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莫听”“何妨”“谁怕”三个关键词,写出了词人在“同行皆狼狈”,其“独不觉”,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6.“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7.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写出了怎样的自然景象?有怎样的内涵?
提示:(1)自然景象:气候变化之快。刚才还是风雨交加,现在已是山头斜照了。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
(2)内涵: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人生亦不定,祸福难晓;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也是升沉不定,一如自然界的气候——变幻莫测。8.试分析《定**》一词中写景与抒情之间的关系。
提示:作者借描写疾风穿林、骤雨打叶、春风料峭、夕阳斜照等清冷景象,通过风雨肆虐的恶劣环境更衬托出坦然面对风雨坎坷的旷达洒脱的情怀,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
【难点探究】
1.《念奴娇·赤壁怀古》运用了烘托和映衬的手法,试简要分析。
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失去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
词的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6.《定**》这首词在表达技巧方面有哪些特点?
提示:词人用象征手法,写出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自己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不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学% 途中遇雨实属小事,但作者却在常事之中体现出了自己的平生学养、处世精神和开阔胸襟,表示不为外物所累、不为忧患所忧的心情。词中流露出的哲理并非消极的解脱之道,而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联系作者后来在海南岛所写的《独觉》诗,也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句子,可见作者这种学养、胸襟和人生态度,确是一以贯之的。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1.下面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樯橹(qiáng)
(guān)
B.笺注(qiān)
酹(lèi)
吟啸(xiào)
羽扇纶巾
赤鼻矶(jī)
蓑衣(suō)料峭(qiāo)
5A.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感情饱满。
B.“浪淘尽”三字,含蓄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也蕴含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十三字,从形、声、色三方面勾画了古战场的雄奇壮丽。
D.这首词在“怀古”的基础上“伤今”,词作最后回到现实,抒发自我的感伤,感情沉郁而又悲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3.下列对《定**》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B.这首词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作者苦乐随缘、开朗乐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
C.“莫听”“何妨”两句是作者的人生写照,也是全词的主题,以下词情都是由此而发。D.“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表达了词人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的精神。
14.作者在另一首《独觉》诗中写道:“翛(xiāo,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诗的后两句与题中词的后两句大体相同,作者为什么独爱这两句? 答案:
3.C 【解析】“烟雨”指江湖上烟波浩渺,雨丝风片的景象。4.AB 【解析】AB中“丝竹”“管弦”借代音乐。5.D 【解析】“觉得前面的感想是多余的,是自寻烦恼”有误,诗人最后的感慨是一种无可奈何。6.B 【解析】并没有表现词人归隐田园的决心。
7.(1)也无风雨也无晴(2)淡妆浓抹总相宜(3)只缘身在此山中(4)故书不厌百回读(5)又恐琼楼玉宇(6)但愿人长久(7)—年好景君须记(8)春江水暖鸭先知
8.大江、故垒、乱石、惊涛、樯橹灰飞烟灭。景物特点:气势宏大、雄起壮丽。作用: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9.这首词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所作,是借古事以抒怀。下阕由“遥想”领起,集中笔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风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自己一生壮志难酬、华发早生、功业难就。在此对比中表达了词人的郁愤和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词作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能力。作者意在拿自己与周瑜比较,以显现出自己至今功业未成的忧愤。
10.(1)烘托:词中以“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为周瑜一人。用众多的豪杰来烘托周瑜,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2)映衬,词中有两种映衬:①实景与虚景映衬。作者亲眼所见的景象是实,作者想象的战争情景是虚,二者互相衬托。②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作者的壮志未酬。
12.解析:“浪淘尽”三字,没有蕴含“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这是为下文“怀古”作铺垫,以表明自己对古人的追怀。答案:B 13.解析:D项,“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理解不正确。词句表现了苏轼坦然面对人生风雨,淡然处世的态度。答案:D 14.答案:作者之所以独爱这两句诗,在于它反映了带有作者独特个性的心理过程:诗人沐浴着雨后的清新的风光,虽略感凉意,回首刚刚走过的风雨萧瑟处,既已云消雨霁,斜阳也收敛了光辉,一
切
都
已
成为
过
【课外拓展】
(二)阅读下面的一首诗词,完成问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1.“人生几度新凉”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2.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意蕴颇丰,请结合本词主旨谈谈你的理解。
10“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17.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
①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②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
① 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2分)
② 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19.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答案】 16.C 17.①C ②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18.①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C.下片开头六句运用仙话寄托的笔法:词人此时被贬黄州,他想象着“浮丘”仙人式的、“瑶池”仙境般的沉醉生活,再现了众“青鸾”穿着“摇曳”的“铢衣”,进入“壶中天地”而“歌舞”的缥缈美景。这反映出他遭逢大变,灵肉煎熬,想要逃避现实的心态。
D.“飘坠人间”三句,作者笔锋一转,由“仙境”陡然坠入“人间”,反照现实,过着“露寒风细”贫困的贬居生活,好不凄凉,可见当时的苏轼面临着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困境。E.整首词,词人采用以景托情,正反观照,杂以仙话寄托的手法,由景入情,由实入虚,以虚显情,由虚而实,层次井然,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15. 此词系苏轼被贬黄州两年之时寄蹭友人所作,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情感。(6分)14.BC
15.(1)感叹光阴虚度,功业无成。上片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词人面对美丽的乡村风光,却感叹自己“寸阴虚度,了成何事”。
(2)于苦闷中见旷达。词人虽然对自己当前的困境感到苦闷,但又从“ 丝莼”、“玉藕”、“珠粳”与“锦鲤”的寻常百姓生活中,看到了一条值得留恋的人生道路。
(3)怀念京城生活。诗人想象的仙境生活亦可看作是对往昔和旧友痛饮沉醉的京城生活的怀念。
(4)想要超脱苦闷而不得的无奈。词人虽然借美食,仙境,回忆来自我疏解,甚至还要“抱素琴”向月独奏来遥慰旧友,但任有“此怀难寄”之感。
(安徽省皖南八校2017届高三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重江南•超然台作①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宋神宗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茸城北旧台,并让其弟苏辙题名曰“超然台”。胡国:这里指四川眉山。②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上阕首句即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以比喻与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状写出柳枝随风轻拂,娴媚动人的姿态。
B.“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表现了密州城的满城春色,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色彩对比、明暗相衬。
C.“试上”二字直接点明作者登台望远的场景,其中“试”字储蓄地透露作者暂得清闲的愉悦心情,引起下阕的抒情。
D.全词意境清晰,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无华,但见其婉约之意。
E.词中斜柳、楼台、春水、春花、烟雨的暮春景象和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都围绕着“超然”二字展开。
15.作者酒醒后为何“咨嗟”?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6分)
(广西南宁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①
周邦彦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②。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③,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④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②溅溅:流水声。③社燕: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④尊,通“樽”,酒杯。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B.乌鸢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
C.“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句是说遍地黄芦苦竹,仿佛自己像遭贬的柳宗元泛舟九江边。
515.词的最后两句含蓄蕴藉,历来为人称道,请加以赏析。(6分)14.AE 15.①间接描写。通过灯油熬干侧面写出了思妇长夜难眠,从而突出了思念之深。(3分)
【高一语文苏轼词两首】推荐阅读:
高一语文下册《诗经两首》教案范文12-29
高二语文辛弃疾词两首12-04
人教版高一下册第4课《诗经两首》语文教案06-28
高一语文培训07-07
高一语文教材09-18
高一语文胡同文化05-25
高一语文怎么学好06-18
生命高一语文作文06-19
高一语文作文题目06-25
职高高一语文试题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