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失落古文明

2025-0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选修课-失落古文明(精选4篇)

选修课-失落古文明 篇1

【摘要】 古希腊的早期文明是在西亚两河流域和埃及尼罗河流域两大东方文明的照耀下诞生的新型文明,古希腊文明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源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现代西方文明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古典文明,一个是基督教文明,即希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古希腊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却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流,因为,西方古典文明和现代西方文明并不是同一民族和同一文化一脉相承的关系,而古希腊的文明成就对西方文明史的影响却是深刻而久远的。

【关键词】古希腊 西方文明 影响

古希腊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中心之一,古希腊时期的文明成就至今仍令西方人引以自豪,古希腊也被称为西方文化的摇篮。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黑格尔曾说:希腊是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的“家园”。西方人甚至坦言:“古代社会有许多奇迹,而最伟大的则是希腊人”、“在古代世界的各民族中最明显地代表了西方社会精神的当推希腊人”。

一、古希腊文明起源与发展

古希腊的历史起源于爱琴海区域,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带,扼欧、亚、非三洲交通的要冲。古希腊的早期文明是在西亚两河流域和埃及尼罗河流域两大东方文明的照耀下诞生的新型文明。自爱琴文明形成以后,爱琴海与希腊半岛共同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文化区———古希腊文化区,它是古代西方文明的源泉。在古希腊文明时期,希腊本土和爱琴海诸岛各自建立了数以百计的城邦小国,始终未臻统一,但在民族、语言、文化、风俗方面却较一致,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成为了希腊民族的标志。

有文字记载的希腊历史大致开始于公元前800 年,但从考古发掘文物来看,希腊的历史远远早于这个时间,爱琴文明把西方古典文明的源头上溯到了公元前3000 年。约从公元前1200 年至前800 年,是古希腊历史上的一个文化衰退时期,这个时期的许多问题至今还没有结论。除了考古发现之外,了解这个时期的主要资料是《荷马史诗》,因此也称荷马时代。古希腊文明是以希腊城邦制的建立、希腊字母的创造和荷马史诗的撰写为标志的(公元前八世纪末期)。约在公元前800 年,主要以氏族或部落组织为基础的村社开始发展成为以城镇为中心的较大单元,后来发展为城邦,出现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邦,雅典被称为实行全面意义上民主的城邦,斯巴达人则以其顽强的尚武精神而闻名。这个时期随着财富和人口的增长,希腊出现了殖民运动。随后的古风时期是一个社会和政治变动的时代,希腊城邦当时的殖民地域广泛,西边远及西班牙,北边直达黑海,南边远至北非国家,为古希腊历史鼎盛时期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公元前5 世纪,古希腊的雅典和斯巴达各自在发展他们不同的政治模式时,卷入了决定生死的战争———希波战争(公元前492 年至前449 年)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 至前404 年,其中公元前421 至前415 年一度休战)。在第一场战争中他们是盟邦,而在第二场战争中他们又成了仇敌。希腊最终取得了希波战争的胜利,使西方世界的历史中心由两河流域向地中海地区推移,希腊文明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成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基础。希波战争结束后,雅典政治被认为达到了古代奴隶制条件下最民主的程度,出现了所谓的“伯里克利时代”,被马克思称为“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而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直接起因则是两大城邦同盟间的冲突,战争以雅典失去统治而告终,此后,希腊历史进入一个城邦危机阶段,希腊古典文明也由全盛走向衰落。因此,有人说“希腊人最大的悲剧乃是他们未能解决内部的政治冲突问题。

进入公元前4 世纪,马其顿一跃而成为希腊北部的重要国家。学术界通常认为马其顿人不是纯粹的希腊人,但与希腊人有渊源关系,当时他们刚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马其顿的真正强大是在腓力二世时期,他通过改革使马其顿成为巴尔干半岛的军事强国,公元前338 年,以雅典和底比斯人为主的希腊联军的战败,使希腊城邦实际上失去了政治地位。年轻的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进行了远征,到达了东方并占领了印度河附近地区,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历史上第一次把东西方部分世界联为一体。因此,希腊历史学家认为,这次远征最大的贡献是在13 年内把希腊文化带到了东方,直到印度,他和他的将领们在东方建立了一些城市,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并使东西方联系起来。直到亚历山大死后,他创立的帝国也随之崩溃,代之以一个个独立王国局面的盛行(公元前3 世纪至前1 世纪)。公元前146 年,罗马人最终完全占领了希腊。在罗马统治期间(公元前1 世纪到公元3 世纪),罗马皇帝大多是希腊文化的钦佩者,并且友好地促进希腊城市的发展,特别是雅典。公元54 年,基督教传入雅典,随后逐渐传到整个希腊。因为基督教使用的语言是希腊语,因此,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传播了希腊语。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法的原则、行政管理、民政权力和军事技术从西方传到了东方,希腊哲学的影响和东方的宗教从东方传到了西方。在中世纪时期,希腊文化又成为拜占庭文化的重要内容。历史上最早统一希腊的(斯巴达始终没有完全屈服)是马其顿王朝,在随后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克里特又被土耳其人占领,直到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的爆发。

二、古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首先,从最表层化的影响来说,古希腊文和拉丁文所赋予欧洲语言大量的词汇以及由这些词汇所反映的含义和观念,是古典文明遗产中最明显的部分。文字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迦南的腓尼基人把字母传给古希腊人,后来希腊字母又演化成拉丁字母,并最终成为西方各国字母的来源。

其次,文字出现后,又反过来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强烈的影响,尤其表现在文学方面。从古希腊的文学成就来说,先有荷马、赫西俄德等人的史诗,后有萨福、品达等人的抒情诗,接着便是戏剧。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悲剧,希腊悲剧已经成为现代舞台剧的鼻祖。

第三,古希腊的史学是西方史学的源头。古希腊史学与后来一脉相传的古罗马史学共同构成了西方史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古典史学阶段。古希腊人在西方史学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希腊人以求真的态度、怀疑的精神、批判的眼光、理性的分析完成了由自发的历史意识向自觉的历史意识的过渡,并在西方史学史上率先确立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希罗多德创立的以史实为中心的记叙体成为后来西方传统史学的正统体裁。

第四,古希腊的哲学是以后西方各种哲学观点的胚胎和萌芽,古希腊的思想遗产构成了近现代西方精神文明成果的核心。古希腊的哲学,拟定了现代西方哲学研究的基本课题和知识范畴,如形而上学、逻辑学、语言哲学、知识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艺术哲学。沸腾的城邦民主生活促使哲学家将探寻的目光从宇宙和自然转向了人类及其社会本身,有学者认为,古希腊三大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历史上的位置相当于尼采和黑格尔,而亚里士多德在学术史上的位置相当于马克思和牛顿。亚里士多德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科学、哲学、文学、政治学等方面的成就是古代任何学者所无可比拟的,他的科学原理直到15 世纪末还享有不可争辩的权威,他的政治学原理对今天的法学家仍产生着影响。因此可以说,在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哲学界的双璧对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第五,古希腊是现代科学的发祥地。希腊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发祥地的原因,源于古希腊科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早期希腊哲学与科学尝试中对自然的发现和对神灵的放弃,即不再借助于超自然的或神的力量来解释,而是在自然内部寻找原因;二 是古希腊哲学家与科学家们对自然现象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对同一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的不同理论互相竞争,并运用希腊政治管理中最常用的辩论手段,对各种理论进行理性的批判和筛选。现代科学各个学科的基本问题,其源头几乎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第六,希腊建筑是一切艺术的研究起点。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其最突出的建筑语汇———建筑中的四种柱式,即陶立克柱式(多利亚)、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和女郎雕像柱式,让古希腊建筑留下了独特而不朽的丰姿,其所崇尚的人体美,使希腊建筑无论从比例还是外形上都产生了一种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建筑上的浮雕更显生机勃勃,充分显示了古希腊人的审美观念,其建筑语汇深深地影响着后人的建筑风格,并几乎贯穿在整个欧洲两千年的建筑活动中,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还是集体主义时期,都可以见到希腊语汇的再现。据考古发掘的材料可知,古希腊的议事会大厅的建筑样式就与现代众多国家的议会大厅内部的结构如出一辙,即有成排的坐椅,正面或中央是主席台;扇形的剧场同今天的大型体育场的建筑样式雷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是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形式和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古希腊人举行的戏剧比赛、文化节、狂欢游行都流传到现代,古代世界唯有古希腊人以及后来效仿古希腊人的罗马人在城市中有那么多的公共空间,广场、剧场、体育场、体育馆成为城市市政建筑规划中的必要组成部分,这对现代西方的城市规划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第七,古希腊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地,这也是古希腊文明对世界文明做出的最重大的贡献。西方史学界普遍认为,古希腊的雅典城邦于公元前509 年建立的民主政权是世界历史上可与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相比的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民主”(democracy)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史学著作《历史》中,它由“人民”和“主权”两词组合而成,意思是人民掌握权力。当然,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是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带有其局限性和狭隘性,但是,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理论和实践经过了西欧中世纪时期神学政治的影响及中介后,为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国家的民主政制提供了思想和灵感的源泉,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三、结语

认识古典文明的价值在于鉴古识今。古希腊人有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认识古典文明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深刻地认识现代西方文明。古希腊人奠定了西方人的政治哲学、自然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医学、自然科学等各个学科的基础,古希腊文明更是直接催生了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导致近代科学的产生、民主制度的萌芽,这是希腊文明对整个人类世界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所以,毫无疑问,古希腊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一个根。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腊文明以其特异的风采与卓越的成就享誉后世,以至在西方文明史上有“言必称希腊”之说。古希腊文化有一个东方文化的源头,而它自身的发展又成了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城邦文明既属于古代世界,又属于现代世界,它继古老的东方文明而后来居上,使古希腊文明成为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并发展到顶峰;而由它所奠立并被学术界所称“希腊精神”已经超越了时空,在西方乃至世界被发扬光大,成为全人类的历史遗产。

吴哥:失落的古文明遗址 篇2

吴哥城(AngkorThom)

“吴哥”(Angkor)一词源于梵语“Nagara”,意为都市。吴哥王朝(公元802年-1431年)先后有25位国王,统治着中南半岛南端及越南和孟加拉湾之间的大片土地,势力范围远远超出了今天柬埔寨的领土,吴哥所在地暹粒中的“暹”是泰国的简称,“暹粒”是战胜泰国的意思。1431年,泰族军队攻占并洗劫了吴哥,繁华的吴哥从此湮没于丛林之中,逐渐被人们遗忘。19世纪后期,吴哥被重新发现。

吴哥城(又叫大吴哥)是高棉帝国的最后一座都城,始建于9世纪末,1181年登基的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Ⅶ)赶走了入侵者后又作了重修,被称为“第四次吴哥”。

吴哥城方圆10平方公里,保存较好,是吴哥的“心脏”。吴哥城被长达12公里的城池所包围,吴哥城有5个城门,每个城门的顶端都是一尊四面佛的佛像,由四条巨大的象腿支撑。参观吴哥的人多从南门进入。吴哥城南门South

Gate)外的护城河上架有石桥,桥的两侧栏杆上各有一排54个石雕的半身像,一边代表神灵,另一边代表恶魔,他们手上拉着眼镜蛇化身的巨蛇王。据说宽约百米的护城河,在古时养有很多鳄鱼,是用来抵御敌人进攻的。

在吴哥城的中心,阇耶跋摩七世建造了贝雍寺(Bayon)。贝雍寺有54座大小宝塔,每座塔的顶部都雕有象征国王的巨大的四面佛,他们从塔尖微笑着俯瞰四周,象征着王权至上和佛教神圣。这是最具有高棉特色的石雕造型。不管你站在哪个位置,都能看到高高在上的佛像,感受到他们潜在的威慑力,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这些谜一样的佛脸微笑,表情各异,安详中带有几分神秘。四面佛的四个面分别代表慈、悲、喜、舍,这就是著名的“高棉的微笑”。

另外,贝雍寺的回廊壁画也十分丰富,从王宫征战到市民生活应有尽有,在整个大吴哥城的范围内,还有巴方寺(Baphoun)、绯明纳卡寺(Phimeanakas)、利泊王坛(LeperKing)、大象坛(TerraceofElephants)等著名建筑。

吴哥窟(AngkorWat)

吴哥窟(也叫小吴哥)是整个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寺庙建筑。今天柬埔寨人将它放在自己的国旗上,足见吴哥窟在柬埔寨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吴哥窟最初是为敬奉印度教神灵所建,但是今天已演变为佛教寺庙。在方形广场的四个角上,各有一座石塔,而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更高的石塔,象征神话中的圣山。无论印度教还是佛教信徒都相信,中间这个神圣的所在就是宇宙的中心。

吴哥窟建在三层台阶的地基上,每层台基四周都有石雕回廊,浮雕大多取材于印度著名史诗《摩珂婆罗多》与《罗摩衍那》的神话故事。寺庙中央大道两旁是七头蛇形栏杆,柬埔寨传说中,七头蛇会带来风调雨顺。寺庙周围是护城河和水池,不是为了保护寺庙,而是为了通过水中的倒影,使寺庙显得更加神圣雄伟。吴哥窟是人的杰作,但每个设计都是为了体现神性。置身于吴哥窟的佛像间,已经分不清自己究竟是站在神的领地还是人的空间。神性和空间交汇在这个密林中的古城。

皇家浴池(SrasSrang)

皇家浴池是昔日皇家举行洗浴的地方,建于12世纪末,呈正方形,边长有1000米,各边都有阶梯可以下到浴池中。浴池中,四周水较浅,越往里走越深,可同时容纳几百个人共浴。这里的水清澈透亮,使人有一种想要观看的冲动。在皇家池塘北面(公路的另一边)有大量红色高棉时期受害者的坟墓,以木制的纪念碑为标志。

曾有联合国官员说:“我担心吴哥再次被大自然收回,回归丛林。”这样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生长旺盛的热带雨林正用自己的盘根错节把吴哥的一切慢慢割裂,撕碎。有的寺庙入口几乎完全被硕大的树根遮盖。吴哥似乎又在渐渐离我们而去,退隐回茂密丛林。消失数百年后再度重现的吴哥更像一份自然的礼物。自然是它的主宰,由她决定什么时候再次收回这个奇迹。著名建筑家LouisKahn曾说过,贝多芬写出第五交响曲之前,没有人觉得需要它,可是一旦杰作问世,人们就再也无法想象,没有它世界会怎样。我们能想象没有吴哥的世界吗?可是我们的敌人是时间与自然,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其实即使吴哥再度被自然收回,对它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安宁的结局,对这个介于人和自然之间的古城来说,也是一种永恒的方式吧。而凡人如你我,只有在这个轮回中接触吴哥,触摸永恒。

——资料来源于网络

1

游吴哥古迹最佳的月份是气候干燥凉爽的旱季,即11月到4月之间。6月到10月的雨季里,柬埔寨境内的湖泊会盛满雨水,古迹因此又展现出另一种面目。

2

门票:每人20美元,持此门票者可参观古迹林里主要的建筑如吴哥窟、吴哥通、达布容、斑蒂瑟列、布垃坎、斑蒂哥代等。最好提前一天在16:00时购买门票,当天就可以进入遗址区到小吴哥看落日,而门票在第二天才正式使用。遗址区域很大,分布也很零散,最好租摩托车前往参观,5美元至7美元/天,自行车1美元/天。

3

柬埔寨基本以米饭和鱼肉为主要饮食,以柬式自助餐为主,当地餐馆主要由华人经营,菜式与泰国相仿,也有部分中式食品,酸菜鱼汤十分好喝,2美元-4美元就可以饱餐一顿。但是,柬埔寨的卫生条件很差,洗漱以及饮用务必使用矿泉水。

4

柬埔寨的官方货币为瑞尔,美元也通用。1美元兑换4000瑞尔,适当携带小额美金,当地用人民币即可直接换到柬币。

5

去大吴哥最好选择上午,而小吴哥则选择下午,因为大吴哥的正门朝东,小吴哥正门朝西,当游客进门时恰好就能看到最美的光景,拍照时也不会产生逆光现象。

6

由于吴哥窟占地十分广阔且没有树木遮荫,最好随身携带帽子、阳伞及防晒油,尽量避免在正午时分到吴哥窟参观。

7

酒店价格:一般在每间客房每晚三星级标准50美元—70美元。吴哥窟距暹粒小镇6.4公里,许多游人都选择住在镇上。旅馆很多,带洗手间的双人间只要6美元左右。

8

失落的文明作文 篇3

“始于汉,盛于唐,鼎于宋……复兴于今”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这行端正的字。导游带我们走进了一个展厅,架子上摆满了玉砂瓷和玉青瓷。走得近了些,杯子中间浮着一抹莹莹翠绿,釉色并不庸俗艳丽,清雅脱俗,杯子质地细腻,富有光泽,在朦胧的灯光下显得愈加晶莹剔透。

随后,我们上楼参观了婺州窑遗址的文物。博物馆和文化馆的灯光大多昏黄暗淡,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一只约1米高的`陶土瓶率先迎接我们,它通身凹凸不平,仔细一看,又像有许多细小的花纹,虽然打过蜡,但依然满目苍桑,仿佛承载着悠悠的历史岁月。

走过拐角,新安沉船出现在我们面前。新安沉船是一艘中国元代沉船,于1975年9月1日打捞上岸。船上的瓷器多为龙泉窑瓷器。岁月的痕迹在新安沉船上留下了无数道伤痕,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的一切。

我们还去参观了婺州窑的制作过程。一个个身穿白色工作服的人正专心致志地练泥,拉坯、上釉、雕花。每一个毛坯都亭亭玉立,但却无两个相似。看着制作工人娴熟的手法,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开始自己动手做陶艺了!我挽起袖子,从一大块陶土上掰下一块,揉成一个球,用擀面杖擀成一块泥板。用木刀画了一个正方形割下来,准备当笔筒的底面,然后又掰下一块搓成又细又长的泥条。不知过了多久,泥条已经缠了很多圈了,一个初具笔筒模样的泥坯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又割下一个五角星,粘在笔筒上。长舒一口气,疲倦和酸痛感瞬间袭来,但看着自己亲手做的陶器,心中又不由得泛起几丝成功的喜悦。

最后,我们拍了集体照。老师指挥着,让我们站成一个“62”的队形,寓意六(2)班这个集体的凝聚团结。寒风不断吹拂,意志渐渐软弱,就当我坚持不住之际,这段美好的回忆在瞬间定格。

《失落的文明》读后感500字 篇4

儿时的我便对古代文明有着一种特别的憧憬,智慧的古希腊,伟大的古罗马,永恒的古埃及,虔诚的古印度等等一个古老文明在我脑海中不停翻滚。幸运的时,我遇到了《失落的文明》这本书,她让我用一种轻松的方式,认识“世界各地文明的肇端及其早期嬗变的轨迹”。优美的文字展示了无数执着于回望的人们研究的辉煌成果,精彩的`图片则如同人类儿时的老照片,依稀而真切地讲述着人类文明的往昔。展卷之间,一个关于人类的童年记忆点滴浮现,一切都显得遥远而真实。

“失去的曾经注定不会再现,然而无数废墟的留存却给了我们长久回望的可能。……这些仿佛是人类儿时的老照片,一切都显得遥远而真实。无法想象,这些璀璨如繁星的文明如果得以延承,今天的人们,会以怎样一种方式来享受这些文明的馈赠?”正如书中所说,曾经辉煌的古文明渐渐失落,留给后人无尽的文化宝藏,留给我们关于生死、毁灭等更加深刻的思考。通过阅读此书,我更加明白珍惜现在的重要。大自然赐予世间万物却又能无情的收回她的一切恩赐,能源、物质等等一切,我们都不能够轻易浪费,否则留给后代的就只能是又一个失落的辉煌。

上一篇:完美教室设计方案1下一篇:课程介绍--演讲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