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部2013年终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行政部2013年终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共8篇)

行政部2013年终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篇1

一、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武装工作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工作。一年来,我局理论武装工作在突出重点上下功夫,在整体推进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大力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认真抓好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

我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做到年初有学习计划、有学习制度,年终有检查考核。坚持了学习签到制度,把每月25日定为学习日,保证全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2天。在保证理论学习时间的同时,结合当前中心工作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位中心组成员都按要求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或调研文章,局长白显模撰写调研文章《关于叙永农村水利建设的思考》在《永宁论坛》上刊用,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2、积极开展机关干部理论学习

我局建立了机关干部定期理论学习制度,把每个月的25日确定为集中学习日,保证了全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2天,学习中严格考勤考核,确保学习达到预期效果,要求每一名机关干部和职工有学习笔记,有学习心得体会文章。

3、开展“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发展”活动。根据县委的安排,全面推进“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发展”活动,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白显模为组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晓琼为副组长,相关股、室、站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围绕“农业稳县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与水利发展”等专题,组织全体职工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围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职工大胆结合给班子提意见、建议,局领导也根据职工建议、意见,集思广益,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改进。通过这种开展,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得到明显更新和转变。

二、加强舆论引导

XX年,我局的新闻外宣工作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围绕各项工作中心开展宣传报道。一是对新闻报道组进行了调整充实,组织8人次参加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和市局举办的新闻和信息写作知识培训,为进一步搞好新闻外宣工作创造了条件;二是加大新闻外宣用稿奖励制度,提高了征稿写作的积极性;三是规范了外来记者的接待管理,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促进协调;四是建立健全党政网和外网管理,加强了政务信息公开,拓宽了宣传范围;五是认真组织报道组成员积极采写反映我局在三个文明建设的新闻稿件。1-9月,共有23件稿件被省、市、县各级报刊、电视台刊播,其中《中国水利报》3条,《四川日报》1条,四川电视台1条,《四川水利报》4条,没有出现过重大失实报道,宣传提高了水利形象,认真做到帮忙不添乱,鼓劲不泄气,疏导不点火,尽职不越轨。

三、加强精神文明

群众性精神文明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XX年,我局以形势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是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充分利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元旦、“三八”节、清明节、五一、七

一、迎奥运等各种节日,召开座谈会、知识竞赛、专家讲课、举办展板、参加县上组织的运动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二是深入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继续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贯彻。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扶弱助残、保护环境等形式多样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三是围绕最佳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任务:水利工程蓄水2356万立方米,新增有效灌面0.14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0.3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平方公里,地方发展电量1.236追忆度,水产品产量0.23万吨。在分水、后山、观兴等10个乡镇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解决18239万人饮水安全,占市上任务1.6万的113%。

四、加强调查研究

水利部门是和群众接触十分密切的涉农部门。因此,及时向上级反映社情民意是我们的重要职责。XX年,我们根据县委宣传部的要求针对本局实际,及时将工作动态,群众愿望和要求等情况写成了工作信息向县委办、县府办、县委宣传部等部门报送,被省、市、县采用信息共84条,其中《叙永县水土保持工程通过省级验收》被省水利厅、市政府采用,《叙永县建“五大工程”打造民生水利》、《叙永县扎实抓好防汛工作》被市委、市政府采用,为县委、县政府了解水利工作情况和正确决策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总的来说,我局XX年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绩,有了新的突破,但离组织上的要求还相距甚远,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进取,扎实工作,力求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XX年工作思路

在XX年里我们将围绕以下几方面努力工作:

1、继续抓好以党组中心组为龙头的理论学习工作。进一步提高党组班子成员的理论素质和政治修养,提高他们应对复杂局面和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加强对局机关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举办理论学习培训班,科技知识培训班和到毗邻地区参观学习等形式转变机关干部观念,增强工作水平,提高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

3、继续抓好舆论引导工作。大力宣传我局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宣传好党的政策,宣传好党的新主张、新举措,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中央的政策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和响应中央的号召,为我局的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

行政部2013年终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篇2

我代表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做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报告。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第八届委员会自2012年12月成立以来, 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领导下, 在全体委员、各学术 (专业) 委员会委员、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 在省市区和地方设备维修学会的有力支持下, 学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比较好的完成了2013年的工作计划。

一、2013年工作总结

(一) 开展学术活动, 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学术交流是学会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会员之间、科技工作者之间进行学术研讨、经验交流、知识传播、信息沟通的平台。

2013年2月由分会发出征文通知, 到2013年6月共收集论文68篇, 经过论文的审核, 共有60篇论文由评审小组和秘书处编制《第七届全国设备管理和第八届全国设备维修与改造学术会议论文集-设备管理、监测诊断及维修改造》, 在机械工业出版社大力支持和帮助下, 已于2013年11月正式出版和发行。

这次论文集出版得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现代测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宝欧自动化有限公司、上海富示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 对热心学会工作, 对组织、推荐、撰写和编辑加工论文的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二)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促进设备工程学科发展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13年5月25日至27日在贵州省贵阳市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5月25日上午, 以“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在贵阳隆重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致开幕词;参加本届年会的嘉宾和代表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两院院士以及港澳台和海外专家学者等3000余人。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的第一分会场—“绿色化营运、创新型人才国际论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英国营运工程师学会承办,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物流工程分会等联办, 该分会场在5月25日~26日举办, 取得了圆满成功。

第一分会场会议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包起帆教授级高工主持开幕式, 会议开始先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张彦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和英国营运工程师学会前会长Grime先生分别致辞, 表示欢迎各位专家代表光临会议。25日下午和26日上午报告会分别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周云总干事、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杨申仲总干事主持。

会议对加强绿色技术研发, 培养发展绿色产业的人才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本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企业家, 就绿色化营运相关的物流及设备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案例交流和重点研讨, 打造政府决策、企业创新、高校育人的互动平台, 同时对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会议期间共邀请9位国际、国内院士和著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 共有160多位参会代表,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积极提问与专家进行交流研讨, 得到很大收获。本次会议共向中国科协提交27篇论文。

会议邀请了英国营运工程师学会前会长Christopher Grime先生作了“立法和环保意识下的创新型英国物流运营”报告, 通过展示英国现代物流运营, 不断强化立法和环保意识, 对我国物流运营有很大启发和鞭策。英国营运工程师学会设备工程师专家委员会委员Pgilip Evans先生作了“工程可持续性生产及营运”报告, 通过讲述美国及欧盟可持续性生产及营运情况, 加强设备高效、安全、可靠运行, 对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一个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会议上,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许宝杰副校长作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与实践”报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主任委员徐小力教授作了“设备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预警技术”报告;贵州机电 (集团) 有限公司邓佑祖总工程师作了"做强机床设备技术改造, 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实力基础"报告, 使代表受到很大启发。

“绿色化营运、创新型人才国际论坛”旨在通过研讨、分析国内外物流和设备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为贵州当地经济以及整个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会议期间, 由分会总干事杨申仲代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邀请参加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院士专家科普报告会活动, 分别在5月24日上午和下午做了《我国节能减排发展趋势》和《推进城市节水、保护水系生态-水的使用与净化》二场科普报告, 受到贵州省中学生及地区热烈欢迎, 并取得很好效果。

(2) 由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等联合举办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润滑油品及应用技术展览会, 于2013年9月24~26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顺利召开。

经过十三年的成长, 展览会累计吸引了1600余家中外润滑油品相关企业, 吸引企业及用户等专业观众达8万人次。

作为国内最权威专业的润滑油展会, 不仅品牌企业荟萃, 而且会议活动内容丰富, 从国内外最新润滑技术发展动向以及应用领域的需求等角度与企业分享交流。

展会活动包括:2013中国国际润滑油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全国金属加工油 (液) 与防锈润滑技术研讨会、设备润滑与润滑应用技术研讨会、汽车维修润滑技术研讨会等。

“2013中国国际润滑油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展会前一天于广州香格里拉酒店召开, 不仅特邀来自中国学者专家从多角度分享国家政策与行业发展的趋势主题报告, 同时分别以基础油和添加剂两个专题由埃克森美孚化工、路博润、巴斯夫等国外知名企业就最受关注前沿技术和产品为现场200位行业人士进行深入交流。我分会总干事杨申仲被邀在高峰论坛第一报告者, 作《中国节能减排发展趋势-润滑油产业的创新》报告, 与会代表均表示很受启发, 颇受欢迎。

在第十四届展览会期间, 2013年9月25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举办设备润滑应用技术研讨会, 由我分会团体会员单位广州市万灵霸环保产品有限公司作了“万灵霸添加剂应用实践”报告;由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钟龙凤作“设备润滑管理”报告;由我分会团体会员单位重庆太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了“推进亚微米铜基润滑油应用”报告;由分会委员李东进代表上海富示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作了“节能的固体润滑油产品推广”报告等。参加会议代表均表示这些报告内容很实用。

(三) 植根企业、服务企业、引领企业设备管理维修进步

(1)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设备工程研修中心2013年举办12期培训班, 主要有“现场实用润滑技术普及”、“设备点检管理与技能”、“PLC自动化及变频调速应用技术”、“液压系统维修及故障诊断实用技术”、“特种设备管理与事故应急预案”培训班等。

(2)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Tn PM推进中心, 每年举办多期培训班, 同时, 围绕设备管理主题与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 编制了Tn PM推进计划及评价体系手册、得到企业好评。

(3)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设备故障诊断中心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国内工业设备诊断技术的推广、服务和培训。为企业提供最优技术方案, 培训了一批中高级技术人员, 在行业中享有很高声誉。

(4) 各地设备维修学会举办各种研讨会、培训班和论坛, 均取得很好效果。

(四) 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 是做好学会工作的有力保证

(1) 坚持民主办会。自2012年12月换届、成立第八届委员会以来, 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 总结分会一年来的工作, 研究布置下一年度的工作。

(2) 第八届设备管理学术委员会、监测与诊断学术委员会、设备维修与改造学术委员会、设备润滑与液压学术委员会、《设备管理与维修》杂志编委会、科普与培训委员会, 都已正常开展工作。

(3) 强化省市区和地方学会的联系及沟通。上海市设备维修专业委员会定期 (每季一次) 召开秘书长会议, 使学会工作有计划、有方向、有主题。专业委员会下属润滑技术研究组多年来坚持每季度定期召开润滑学术研究会议, 并及时作会议报道, 印发会议纪要。

(4) 天津市设备维修学会解放思想、开拓进取, 受到会员单位的欢迎。近年来, 学会重点开展了设备维修和更新改造、节能减排等各种活动。

(5) 陕西省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每年召开一次年度全体理事大会, 举办各种设备维修应用交流会、设备管理讲座以及论文征集活动。

(6) 洛阳市设备维修学会多年来通过强化学会“自主、自立、自强、自律”能力, 不断增强学会的凝聚力。

(7) 湖北省设备与维修工程专业委员会在2013年11月8日召开八届五次理事会, 通过全体理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

(五) 编制“设备工程技术路线图”筹备工作

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开展分技术领域技术路线图研究背景及行动计划”的行动方案安排, 依托专业分会、行业协会组织研究并编制“分技术领域路线图系列丛书”。根据总会要求, 分会秘书处拟定“设备工程技术路线图”初步意见, 并向总会作了汇报, 经同意准备在2013年12月下旬向总会上报《项目任务书》, 分会秘书处初定在今年年底编制“设备工程技术路线图”章节目录, 同时征求分会有关专家意见。

(六) 编辑出版工作

(1) 办好《设备管理与维修》和《设备维修动态》两份会刊。《设备管理与维修》杂志 (月刊) 是我会会刊, 自1980年创刊以来, 从内容到外观质量都不断提高, 受到有关部门和广大读者、作者的欢迎和好评, 拥有众多的读者和广告用户, 口碑较好, 发行量在同类期刊中居上, 今年以来杂志社在倾听广大读者意见, 研究如何提高办刊质量, 如何扩大信息量, 进一步满足设备管理与维修行业广大读者的需求做了大量工作。

《设备管理与维修》杂志在2013年推出“设备运维之声”系列活动, 目前正在举办设备管理创新“金点子”征集评选活动和“特种设备管理与事故应急预案”培训活动, 请各位积极参加。

(2) 《设备维修动态》 (月刊) 是我分会内部刊物, 至2013年11月已出版381期, 《设备维修动态》以报道学会活动、省市和地方学会动态为主, 同时了报道政府有关政策法规和重要经济信息, 开展经验交流, 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有关信息, 是贯彻执行中国科协、学会工作总部对学会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工作安排、联系分会委员、各学术委员会委员、省市和地方学会以及广大会员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各省、市、区设备与维修分会及时提供活动信息, 特别分会团体会员单位等要积极提供信息, 以便进行更好的交流, 优势互补。

(七) 积极开展设备工程师、见习设备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

(1) 经过总会及上级部门在2009年9月底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资格认证中心和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共同编制《设备工程师、见习设备工程师资格认证文件汇编》 (以下简称《文件汇编》) 。

根据总会要求, 分会按《文件汇编》执行, 不断地补充、完善这项资格认证工作。

(2) 2013年9月18~20日在上海市设备维修专业委员会精心组织下, 由分会秘书处共同配合, 举办一期设备工程师培训、考试学习班, 通过全体人员共同努力, 已向总会申报十六名设备工程师, 在整个活动期间得到上海刘林祥主任支持帮助, 表示衷心感谢。

二、2014年分会工作计划

(一) 分会第八届委员会2014年工作主要目标

(1) 学术交流质量和实效显著增强。学术会议与期刊质量明显提高;学术交流与推动学科发展、促进自主创新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得更加紧密;学术交流形式和机制不断创新。

(2) 为设备管理与维修工程学科发展做出新贡献。对决策咨询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促进学会服务创新能力提升和服务区域经济的效果更加明显;承担社会服务职能和政府转移职能取得新进展;科普工作实现新突破。

(3) 对设备工程人才成长做出新成绩。“以人为本”、“会员之家”、“设备工程师之家”的理念和服务会员的自觉性更加牢固;与会员联系更加紧密;服务会员方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学术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会员和广大设备科技工作者对分会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4) 对外合作与交流水平明显提高。随着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在国际设备工程科技事务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利用国际设备与管理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 与港澳台设备工程科技交流更加广泛深入。

(5) 学会自身能力切实增强。分会组织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发挥;分会建设不断优化和加强;办事机构秘书处队伍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 2014年分会工作计划

(1) 学会工作要“贴近企业、服务行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领导多次强调, 学会工作要“贴近企业、服务行业”, 要求学会工作的重点要进行调整, 要面向企业, 面向科技前沿, 推动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提升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水平。这是学会的方向问题, 一定要把握好。同时积极拓展和延伸学术活动成果, 不断提高学术活动水平。

(2) 学术交流是促进学术发展与促进人才成长的手段, 是学会凝集科技工作者的基础。要把开展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促进自主创新作为主要任务, 推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 促进学科群建设, 培养创新人才, 增强学会学术影响力, 提高社会公信力。

(3) 学术活动选题既要关注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的前沿问题, 也要关注关键性、紧迫性的技术瓶颈问题;既要关注学科领域内的前沿课题, 也要关注相关学科的发展课题。当前, 我国有两个大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 一个是安全问题, 事故频发, 造成生命财产很大损失;另一个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问题。这两个问题与设备关系极大。但是, 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 距离国家要求的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目标相距甚远。这给我们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我们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者的对象, 主要是在用设备, 要在“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上下功夫。在设备管理、维修、改造、更新上, 要把安全、节能、减排作为重要指标予以考虑。此外, 还要延伸到设备制造, 把有利于设备安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技术、方法反馈给设备制造厂, 以利于他们改进设计, 生产出既安全可靠、又节能环保的新产品, 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让更多的人分享现代成果。

(4) 提升学术活动效果。加强对学术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发挥学科引导作用, 服务科技创新, 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凝练、共享、转化和推广。2012年我分会联合申报的《现场数据驱动的多类型复杂机械系统故障预报方法及工程实践》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3年我分会联合申报的《低温气瓶定期检验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

(5) 积极筹备组织促使全国设备监测诊断及设备维护大会成功召开。2013年4月20~21日在湖南湘潭召开了故障诊断领域全国三个学术组织的三方联合会议, 分会主任委员徐小力和总干事杨申仲参加会议, 初步决定:2014年8月中旬在河北省北戴河燕山大学召开由中国振动工程学会故障诊断专业委员会、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诊断工程委员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联合举办“2014年全国设备监测诊断与维护学术会议”, 同时已成立组织委员会筹备小组, 负责人为高金吉院士。

2013年10月19日在江苏省昆山又召开了由三方理事长、主任委员及秘书长等参加的筹备会议, 进一步落实2014年联合举办全国设备监测诊断与维护学术会议的相关事宜, 目前正在积极策划和筹备中。大会主题确定为:监测诊断与维护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协同创新;会议规模拟定:300-350人;我会牵头该大会的组织委员会及产品展览。分会秘书处根据筹备情况第一时间在分会网站和《设备管理维修》动态发布最新消息, 同时将相关文件发给分会委员, 请各位随时查阅。

(6) 主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根据2013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意见》和2013年11月5~7日在安徽合肥召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十届三次理事 (扩大) 会议精神,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重大决策。中央的重大政策和举措的出台为科技社团与社会管理创新, 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抓住设备管理体系创新改革的机遇, 发挥分会综合优势, 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有新的精神分会秘书处及时向各位传达。

(7) 完成“设备工程技术路线图”出版工作。通过编制“设备工程技术路线图”, 将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建议, 为装备制造业和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分会准备召集有关专家进行编制、审核, 争取2014年完成出版任务。

(8) 继续做好设备工程师、见习设备工程师资格认证及国际互认工作。 (1) 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 尽快扩大各行业设备管理与维修领域。 (2) 认真做好服务工作, 使资格认证工作健康发展。 (3) 尽快与高校加强联系, 做好见习设备工程师资格认证工作。 (4) 通过试行阶段探索出一套工作方法, 规范操作规程, 我们与总会进一步沟通争取在收费上采取更优惠的措施, 使资格认证更好地开展起来。

(9) 根据需求组织技术培训。重视继续教育, 举办技术培训, 提高从事设备与维修工程人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是学会的一项长期任务。几年来, 学会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 如何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已初步安排2014年继续教育计划, 见表1。

(10) 加强与省市区和地方学会的联系。目前有些省市区和地方学会与我们联系比较密切, 今后要不断扩大, 有条件省市区赶紧成立设备维修组织, 同时通过刊物、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联系和交流。今后将采取各种方式、形式对各省市区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加强通报有关活动情况, 创造条件联合开展一些活动, 希望在全国形成一个网络, 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办好“走进地方”、“走进车间”活动。进一步完善“走进地方”等深入基层、服务企业系列活动, 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效果。打造分会服务企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载体、新平台。

积极开展面向企业的技术、管理与信息咨询。发挥省区市学会和分会学术委员会的各自优势, 组织专家为企业解决市场分析、技改、管理、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关键问题、难点问题, 努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设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11) 充分发挥学术 (专业) 委员会和团体会员的作用。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学术委员会是学会开展活动的骨干力量, 是主力军。希望各学术 (专业) 委员会要制定近期学术活动计划和建议, 于2014年1月底前报学会秘书处。

团体会员是学会活动的中坚力量, 2013年增加了4个团体会员, 如何发挥团体会员的作用, 同时还要不断发展团体会员, 目前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已有12个团体会员单位, 希望团体会员单位有什么需求, 随时与分会秘书处联系, 分会今后努力做好扎扎实实的服务工作。

(12) 积极主动承担社会服务职能。主动承接来自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设备咨询项目和课题研究, 发挥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综合优势, 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2014年继续与上海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继续联合在2014年11月20~22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润滑油品及应用技术展览会, 初步想延伸到监测诊断和维修方面, 目前正在市场调研。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组织开展企业发展规划论证、设备科技成果评定、项目评估、设备及技术鉴定等科技评价活动以及科普活动。

(13) 提高自身能力, 巩固发展基础, 更好地为会员服务。进一步完善会员服务体系, 提升会员满意度。加强对会员状况、会员需求的调研, 提高为会员服务的质量。不断创新服务方式, 丰富服务内容, 积极搭建多层次的会员服务平台, 满足会员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积极宣传先进会员和优秀科技工作者, 表彰举荐优秀科技人才, 宣传设备管理先进事迹。积极征集会员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积极为学会做贡献的模范事迹, 在分会动态上开辟专栏并推荐给相关媒体进行大力宣传。

表彰优秀科技人才。做好“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奖”“绿色制造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评选及获奖人员的宣传工作。鼓励分会各级组织开展科技人才奖励活动, 打造针对性强、成效显著、影响力大的设备管理品牌奖励活动。进一步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表彰与宣传力度。

科学管理、规范管理。2013年8月分会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14年分会将继续做好体系认证工作。

各位委员、各位代表, 本次会议得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单位大力支持和帮助, 在此表示真挚感谢!让我们共同预祝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作总部的领导下, 学会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行政部2013年终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篇3

一、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核心,支持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支持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支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抓好“节水增粮行动”,调整优化项目布局。坚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模式,分区域分重点规模化推动高效节水灌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农村河塘整治、1-5万亩灌区配套改造等工作,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情况系统评估。落实和完善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政策。

(二)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稳步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改进农作物良种补贴发放办法,提高补贴的精准性和指向性。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完善补贴运行机制,推行“全价购机、按比例补贴购机农民”的办法,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试点。加大肉牛、肉羊、绵羊、牦牛畜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肉牛肉羊生产良种化水平。完善造林、林木良种和森林抚育等补贴政策。

(三)支持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总结农业生产全程化社会化服务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补助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稳步推进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大力支持土地、资金、技术等新型股份合作社,着力培育全国性、跨区域、对农民引领作用突出的大型农民合作社发展。支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促进高产创建模式攻关。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试点。支持“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进一步扩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实施范围。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估工作。完善农民培训机制,强化考核,提高培训效果。大力支持林业科技推广。

(四)支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持抓好从生产到管理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创新完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政策机制,支持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生态、品牌农业。支持“菜篮子”产品生产,提高主要农产品应急供应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加大肉牛肉羊规模化饲养支持力度,将肉牛肉羊母畜养殖场纳入扶持范围。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原产地和主要流通市场渠道抽样检查监测,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管理,畜禽屠宰等环节监督检查,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五)支持农业防灾减灾。支持做好动物疫病免疫、扑杀、无害化处理以及基层防疫员补助等工作,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支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提升林业防灾减灾能力。支持《全国抗旱规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和《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全力做好支持防汛抗旱工作。支持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促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发挥气象防灾减灾作用。

二、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支持开展耕地修复保护试点。支持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采取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土壤改良改性等措施,促进实现耕地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支持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对陡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支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调整种植模式,加强水利建设,创新体制机制,严格控制超采。支持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试点。

(二)支持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支持启动实施机械化深松整地和秸秆还田试点,广泛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发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效应,支持开展施用配方肥和低残留农药试点。选择部分年出栏5万头及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支持启动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试点。推广应用旱作农业技术,支持使用高标准农膜和残膜回收,同步推进农业生产发展和耕地资源生态保护。

(三)加大生态保护建设支持力度。支持饲草料基地品种改良以及鼠虫害和毒草防治,加大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支持力度。研究支持南方草地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实施增殖放流和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修复补助政策,支持加大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力度,研究提高转产转业补助标准。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探索开展森林资产评估与管理工作。完善林业贷款贴息政策。继续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支持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与发展。加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支持力度,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支持做好南水北调各项工作。支持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三、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推动财政支农机制创新

(一)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稳步推进黑龙江省“两大平原”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总结试点经验。从预算编制环节入手,进一步探索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和中央农口部门预算项目源头整合的有效途径。健全完善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协商机制,妥善处理好涉农资金整合统筹与财政改革发展、农口部门职能转变的关系。继续落实好整合统筹资金支持“节水增粮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湖北省恩施市综合扶贫试点等任务。继续推动省级涉农资金整合,进一步巩固县级涉农资金整合成果。

(二)支持开展创新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机制试点。按照“产权到位、权责明确、保障经费、管用得当、持续发展”的要求,选择若干省开展试点,探索不同类型农田水利设施移交农民、农民合作组织和村集体组织运行管护的有效途径。

(三)支持政府购买服务、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精神,按照部内统一部署,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相关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大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试点。支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

(四)支持新疆兵团改革和气象事业发展。结合中央财政管理要求和新疆兵团发展实际,研究确定新疆兵团体制改革目标定位,探索完善新疆兵团预算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推动新疆兵团加强财务基础工作,建立基础信息采集机制。大力支持气象事业发展,推进加快气象现代化步伐。继续推动气象服务“三农”,发挥气象对“三农”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

(五)支持推动重点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改革。支持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研究推进森工企业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从2014年起,在天保工程财政资金中对龙江森工集团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增加安排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支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四、以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

(一)改革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研究制定改革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的意见。探索竞争性分配资金、集中解决突出贫困问题和引入第三方监督,推进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购买社会服务,把项目审批权限进一步下放到县,强化地方监管责任,健全公告公示制度,加大资金绩效评价力度,不断提高扶贫开发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

(二)做好专项扶贫重点工作。扩大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范围,推进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积极支持兴边富民行动,完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政策,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支持地方加大扶贫贷款财政贴息力度,巩固以工代赈、国有贫困农场和林场扶贫、“三西”建设等工作成果。完善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机制。

(三)健全财政综合扶贫政策体系。牢固树立财政综合扶贫投入理念,做好综合扶贫政策协调和落实工作,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综合扶贫效应。开展财政综合扶贫投入统计工作,完善统计口径,加强政策宣传。积极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成立运营。

五、以强化基础管理为依托,不断提升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一)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完善制度、明确职责、理顺流程、加强监管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管理制度体系。抓紧研究制定、修订《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办法》、《畜牧水产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管理办法》、《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经费管理办法》、《林业保护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天然林保护工程财政资金管理规定》、《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央财政统筹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试行办法》、《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贫困革命老区整村推进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

(二)加强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切实压缩代编预算规模,探索编制滚动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盘活农业财政存量资金,加大结余结转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预算编制与执行挂钩机制,硬化预算约束力,提高支出预算执行的均衡性。指导中央农口部门开展绩效目标填报和绩效评价试点,做好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绩效评价,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评价结果公开应用。深入推进中央农口部门预决算公开,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不断细化公开内容。

(三)加强监督检查。按照部里统一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整顿财政秩序,严肃财政纪律,千方百计把财政支农资金管好用好。进一步明确监管主体责任,切实加强财政支农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后的监管,逐步建立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体系,不断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强化财政支农资金日常监管,充分发挥基层财政就近就地监管作用,主动配合审计、财政监督、纪检监察等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深入推进“水利资金管理提高年”活动,研究建立水利资金监管长效机制。

六、以转变工作作风为抓手,切实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一)加强重大政策调查研究。围绕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和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重大财政支农政策。一是跟踪农业可持续发展各项政策实施情况,及时总结、调整完善相关政策。二是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模式和机制,提高资金绩效。三是研究处理好财政支农工作中政府、市场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四是研究提出财政支农政策和资金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倾斜的建议,促进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着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五是研究如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农业生产综合服务体系。六是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有机融合模式,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七是研究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探索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与农业“走出去”相结合。

(二)加大政策宣传交流力度。召开全国农业财政工作会议,总结回顾“十二五”以来财政支农工作,研究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部署做好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密切结合财政支农重点工作,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积极做好财政部门户网站农业司频道建设,进一步丰富内容,提高质量,增强时效。加强两会建议提案办理过程中与代表委员的沟通联系,主动争取理解和支持。及时编发《财政支农与新农村建设动态》。

(三)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开端”意识,坚决去除“过关”思想,切实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方案确定各项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活动成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等精神,努力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见实效。牢固树立宏观意识、大局意识、可持续意识和中长期观念,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格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开展党风党纪和廉洁从政教育,做到正本清源,警钟长鸣。

行政部2013年终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篇4

2013年,随着年初中央“八规六禁”政策的出台,酒店的经营和发展面临了最严峻挑战的一年。行政人力资源工作作为酒店经营发展的前提,在2013年同样经历着深刻的变化。现从人员招聘和录用、薪酬福利管理、培训开展、员工关系管理几个方面对2013年度酒店行政人力资源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人员招聘和录用

截至2013年11月30日,本年度共接待面试人数1016人次,初试合格578人次,复试合格426人次,最终入职到岗363人次。

招聘会方面全年参加各类大型招聘会19场次,如芜湖县开发区年初大型招聘会、芜湖人才市场服务类人才大型招聘会、华聘网芜湖地区国际会展中大型招聘会、新安人才网安徽区域人才交流大型招聘会、2013全国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顶岗实习及就业安置大型校企人才供需洽谈会等大型招聘会。

学校方面与安徽师范大学、巢湖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寿县中专职业学校、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安徽旅游职业学院等大中专旅游职业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方面,与芜湖县人力资源市场、芜湖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芜湖市人力资源市场、芜湖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芜湖县人民武装部等就业输出单位建立了长期联系。

网络招聘方面,与4家大型人才招聘类网站(芜湖人才网、华聘网、新安人才网、最佳东方网)和2家当地人气论坛(湾址热线论坛,芜湖县OK网论坛)建立了长期会员。有效的增加了招聘信息的渠道传播。内部招聘管理方面,建立了有效的内部人才推荐竞聘机制,大大的改善了用工压力和人员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员工的晋升发展空间和工作积极性。

二、人事薪酬管理

1、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实行优胜劣汰,注重内部培养选拨,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的培养,截止2013年11月底酒店在职员工合计为:328人,级理级以上人员26人,占总人数的7.83%、主管级32人,占总人数的9.76%、领班级42人,占总人数的12.80%、员工级228人,占总人数的69.51%,人员配置结构较为合理。

2、通过岗位调整,鼓励部门对人员进行复合性培养,在保证不影响经营的前提下,实行减员增效,同时为进一步完善酒店薪酬激励作用,建立与行业相适应,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体系,向经营一线倾斜,激活员工队伍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8月份结合薪酬调研情况调整餐饮部、房务部一线员工工资。酒店全年平均在职人数约为356人,平均入职率约为9.09%,离职率约为9.13%。2012年全年平均在职人数约为405人,平均入职率约为9.34%,离职率约为10.33%。同比去年分别减少49人、0.25%、1.2%。1-11月支出薪资总合计为933万元,人均工资2383元,同比去年1-11月工资总额同比减少89.76万元,人均工资增长88元。

3、保险支出情况:

(1)截止2013年11月30日酒店总人数为328人,购买保险人数为65人,占总人数的19%,同比去年下降了1.7%。2013全年社会保险支付的费用酒店支付总金额为:439849元(其中1-6份缴费基数为2032元/月、7-12月份缴费基数为2305元/月);2012年的405601元,增长了34248元,增长率为4.05%。主要原因13年下半年保险缴费基数提高。

(2)2013年各类保险支出情况:养老保险302394元,失业保险

2 16461元,工伤保险8233元,医疗保险104528元,生育保险8233元。

(3)全年放弃参与社会保险,选择参与保险补助的人员费用总金额为:419600元。比2012年的434400元,减少了14800元,减少率为1.73%。主要原因2013年酒店人员压缩,前11个月参与保险补助人数为2100人,同比2012年参与保险补助人数减少了74人; 4、2013年全年发生工伤事故共9起,总计报销费用约6819元,同比去年减少6起,费用减少8037元。相关部门员工发生工伤时都有按酒店申报流程报工伤,本部接到工伤事项都有及时进行跟踪,将工伤发生的状况及时和相关部门进行探讨以后怎样可以避免此次的意外发生。

三、培训开展

(一)酒店公共培训方面

1、员工级培训

酒店员工级培训方面主要安排进行了入职类培训,2013年入职类培训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6次,暑期工入职培训1次。新员工入职培训累计完成2120.5小时,共163人次参加,人均培训小时数为 13小时;暑假工入职培训累计115.5小时,共19人参加,人均培训小时数为5.5小时; 2013年入职类培训的总小时数累计达到了2236小时,人均培训时间为12.28小时。通过这一系列的基础培训帮助新员工了解企业,对企业的发展情况、企业文化、业务流程、管理制度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使得新员工尽快融入团体,便于用人部门进一步深化培养的开展。

2、领班、主管级培训(督导级培训)方面

领班和主管是酒店的基础执行和衔接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对整个酒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酒店坚持

3 管理人员“内部提升优先”的人才战略,导致该阶层部分人员是由酒店普通员工晋升,管理能力、理念和经验相对欠缺;为保证酒店整体管理水平,培训部根据酒店工作和规划需要安排并实行了领班级晋升培训、主管级转型培训。

2013年8月开展了第七期领班资格晋升培训,共开展6项培训课程,历时近一个月;累计完成培训225小时,共15人完成此项培训,人均培训时间为15小时。

此类培训的开展有效地转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角色认知,解决了基层管理人员管理导向不明确、管理技能不足的现状,为酒店/部门各项政策宣贯、工作执行、内部联通提供了理论技能的保证。

3、经理级及以上人员的培训

经理级及以上人员是酒店的决策层和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经理级员工的培训和理念将会直接影响到酒店管理、经营的导向和结果。在酒店领导的支持下,2013年对经理级以上人员主要安排了《极致系统操作手册》、《酒店消防应急预案》、《党的十八大反腐倡廉精神》的课程培训,此类培训累计安排了55.8小时,共有18人次参加,人均培训小时数达到3.1小时。

4、其他专项类培训

专项类培训主要安排了《消防器材使用方法》、《节能降耗》、《文员工作须知》、《中&西&宴帮工流程》、《个税计算方法》、《美工设计制作及设备借用》、《行政工作须知及公文写作》等交叉培训课程,此类培训累计安排了479.2小时,共有229人次参加,人均培训小时数达到2.1小时。

酒店公共课程累计培训2996小时,444人次参加培训,人均平均培训小时数达到6.75小时。从各类公共培训的参训人数、累计培训时间对比可以看出2013年的公共培训重点仍集中于基础类培训,基础类培训在总培训小时数中占74.63%;部门间的专项培训重视度有

4 了进一步提高,专项培训在总培训小时数中占16%;而督导级培训、经理级以上人员培训力度明显不足。

(二)酒店年度培训完成情况

培训部按照年度和月度培训计划对酒店各部门的培训主要进行了督促和检查,截止到2013年11月30日酒店年度累计培训总小时数为5740.79小时,平均参加人数为219人次,平均人均培训小时数为26.21小时。

从各部门培训开展情况可以看出房务部、餐饮部、工程部培训开展情况较为理想,月度人均培训小时数超过2.5小时;财务部、保安部月度人均培训小时数约为1.25小时,需加强培训力度,保证培训开展的有效性;而行政人力资源部、市场营销部需将培训纳入部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培训部要求落实培训,努力摆脱月度人均培训小时数小于1小时的现状。

(三)质检开展情况

为提升宾客对酒店服务项目的满意度,保障酒店的经济效益、品牌效益及社会效益,部门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备,于9月草拟并确定了酒店的质检机制方案,实现了自10月份起的方案试行。作为质检方案的主要落实部门,与房务部大堂副理通过三个月的磨合、调整,现质检方案运作顺利,月度的质检沟通会议按时召开。

(四)存在问题:

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培训工作的不足还有待完善,培训的整体开展力度不足,培训氛围营造欠缺,尤其是酒店核心方面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等的灌输明显不足,培训过程监督、效果验收不到位。

1、培训效果评估方面有待加强。各部门均存在有培训但评估不足的情况。有的上月培训进行完毕之后,只是紧张的投入到下月培训计划和工作当中,缺乏对员工培训效果的反馈,很难了解到员工的受训效果,进而对合理安排下一步培训产生不良影响。部门岗点培训在精

5 不在多,培训安排不能过多,避免给员工产生疲劳的感觉。对一次没有达到效果的培训,可以在下月重新回炉培训,或者是对于没有掌握和理解的个别员工进行有效的指导,一直达到培训目标为止。

2、培训规范性还有待加强。个别岗点培训规范性欠缺,如培训时间不确定、培训变更日期未通知行政人力资源部,询问培训地点以便进行培训跟踪时,培训员回答培训日期已更改,培训态度不端正。

3、虽然质检方案已顺利运作三个月,但仍存在一些无法跟进的问题(主要集中于设施设备故障、维修材料短缺、施工/维保单位不到位等),质检不合格项目整改力度不足,考核依据不明确,跟踪难度较大等困难,需要后期继续完善。

四、员工关系管理

建立和谐的员工关系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这一点针对人员流动较大的酒店行业来说,显得更为重要。2013年酒店出台的多项制度、政策、开展一系列员工活动都是致力于和谐员工关系的建立。

特别是在后勤管理住宿方面,为提高员工对伙食的满意度,5月份起对食堂进行了外包制,实行质量考核,承包后不仅在成本上每月节约7万元左右,同时在酒店领导的要求下每月进行了2-3次的关于用餐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结束后每月组织召开各部门膳食委员及员工食堂的厨师长会议,对于员工反映的问题积极整改,会议纪要张贴到员工生活栏处,使会议内容透明化,每月的膳食质量持续在改善。

在宿舍管理方面完善了管理制度,建立宿舍看板动态管理,落实管理责任到个人,实行部门管理的原则,有效地改善了设施设备的保养及住宿环境、卫生质量,并制定了《关于开展后勤管理专项检查》发文,开展宿舍管理评比及整改跟踪,通过每月大检查及宿舍评优工作,有效杜绝了宿舍存在的多起安全隐患,规范后的效果较先前形成

6 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开展的员工生日的关怀、合理化建议的征集、酒店及部门文化宣传板的主题宣传、酒店店刊宣传、员工活动开展等方面,无论从文化生活管理、政策激励,还是从后勤服务等方面,都体现了酒店管理者对广大员工的人性化关怀,极大地鼓舞着员工的斗志,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

2013年酒店行政人力资源工作在不断的摸索和变革中积累着经验,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吸取经验教训,进行再创新,这是接下来酒店行政人力资源部门要做的工作。

2014年度行政人力资源工作计划

为了适应酒店转型调整的需要,为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可靠地人力资源保障,改善现有人力资源体系的不足,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架构,全面推进目标责任抽,特制定2014年度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如下。

1、深入贯彻减员增效的工作思想,对岗位人员编制不断进行优化,深入到部门对人员的工作量进行写实,了解员工的实际工作状况,并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减少用人风险,并及时完成调整后岗位说明书的编制,同时通过培训及岗位的实行操作做到让每位员工都了解自己的职责与权限,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对招聘渠道的不断优化及拓宽,提高招聘的达成率,完成日常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工作,保证各岗位人员的及时有效配备。2014年度将大力开展人力资源分析工作,要针对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细致分析,明确每位员工的工作量以及所能创造的价值,分析匹配度及平衡度,从而在进行招聘或岗位配置工作时能够起到管控作用。

3、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全面实施全员绩效管理,实行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薪酬体系应同绩效考核相结合,确保其公平性及激励性。绩效考核目标列为酒店本年度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其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完善运行绩效评价体系,达到绩效考核应有效果,实现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绩效考核工作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处罚未完成营业指标和不尽职尽责的员工,而是有效激励员工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和工作品质,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持续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员工工作的计划性和责任心,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改善,从而推进酒店的发展。

4、制定并落实2014年培训管理制度,实行培训的三级垂直“培

8 训部—部门—岗点”管理,实行学分制。采取360°纵横培训体系和全套培训跟踪记录,对员工的培训结果进行整体评估。建立酒店全员的培训档案,以电子形式记录每次培训的具体细节。针对不同对象设置培训课程,确保每月人均培训数为3小时的目标。加大培训部检查监督力度,确保各部门培训工作真实、有效地落实。

开拓创新酒店的新员工入职课程,和各部门的培训有效衔接,使入职培训与部门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做好对接。酒店新员工的入职培训课件已使用较久,2014年新员工的培训在原有的基础上重点是创新和拓展。通过系统培训,使新员工了解酒店基础的组织架构、部门设置、应知应会和员工守则等基础信息,以便和各部门的岗前培训、技能培训有效对接,为员工尽快熟悉为要求,胜任岗位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通过编制员工应知应会手册、问卷调查、知识竞赛等方式,让员工掌握酒店产品、了解企业文化,营造人人学习、信息共享的工作氛围,使酒店的产品知识普及到每个员工,以满足员工对客的服务需要。

5、加大企业文化宣导,协调处理员工关系,合理控制酒店人员流动率。通过店刊、酒店网站、宣传展板、QQ群等渠道,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给员工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建立正常的沟通渠道,定期开展沟通交流会,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通过组织评选季度明星,嘉奖通知,全员参与,增强员工集体荣誉感与向心力。

举办多样化的文娱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酒店位置远离市区,员工的生活比较单调,因此,为了提升对酒店的认可和归宿感,酒店需要定期举行多样化的文娱活动,以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减缓员工的工作压力,提高员工的稳定性。2014年计划主要以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为主,计划开展员工活动13次。

持续做好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在强化宿舍安全卫生管理的同时,对于宿舍的物品配备进行适当的补充更换、报修处理方面加强主动服

9 务跟进,同时继续开展宿舍管理评比,不断改善住宿环境;关心员工的用餐满意度,做好用餐意见的收集及整改督促工作,不断改善用餐质量。

2014年度的主要工作计划如上,在具体工作当中行政人力资源部会根据酒店运营实际情况加以完善及调整。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行政部2013年终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篇5

2013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在经历了一年的工作之后,我们是一定要为这一年的工作做出总结,在做工作总结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对下一年工作的计划,下面就来看一篇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认为公司处于探路和摸索阶段,对公司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就企业岗位组织架构、完善优化人才招聘、完善调整管理制度、协调优化劳资关系、绩效薪酬管理、企业文化建、质量体系贯标、5S开展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存在了诸多不足之处,接下来就这几方面工作总结分析如下:

一、自我反省,工作总结

1、人事管理方面

(1)人员流失率

2013年全年全公司的人员流失率约为8.55%,整体来看相比去年人员稳定性有所增强。但离理想控制线6%,仍不是很理想。具体每月的人员状况及流失统计分析见图表。员工离职原因分好多种,有公司环境因素、工资福利因素、主管管理因素等等,但是作为管理者应该想办法尽量降低员工流失率,尤其是控制技术能力强的老员工。

(2)管理员工劳动合同、办理劳动用工及相关手续

本年度所有入职员工(个别管理干部说与公司签订协议的除外)过了试用期均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及时签订对员工的稳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根本上约束员工的一切劳动行为。此外不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是企业的违规之举,因而劳动合同及时签订有很重要意义。

(3)对于公司员工的人事档案及其他资料进行收集及管理,使其更加完善化,保持公司档案的完整性,为保证日后的分析工作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4)管理员工考勤和请休假,按月准确出具考勤表。

我认为本公司员工考勤也是一个难点,公司实行上班按指纹办法已经一年多了,受本公司工种影响,个别员工的指纹很难刷上,时常有刷不上的现象发生。其次我们的刷卡指纹机器也不是很好,有时也不是很稳定,时有故障发生。我们的请休假手续执行的还不是很到位,极个别填写不规范,有没日期的,有没姓名的,有没经过部门主管审核的甚至有不写请假单的等等不良现象,一些部门主管不负责任,审核把控不严所致。

2、招聘与配置工作

本年度人员招聘配置方面基本满足公司生产运营之需要。相比去年公司规模在扩大,具

体岗位人员招聘情况及全公司每月人员情况见人员统计流失分析表中图标。

3、培训与开发

2013年度公司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了初步开展,尤其是ISO质量管理体系与ERP工作的开展与推进,但综合来看培训工作开展并不是很理想,虽然根据各部门提交的培训需求制定了年度培训计划,大部分的培训计划得以了开展落实,但是培训抵触情绪较大,大多流于形式过过场而已,培训质量效果较差,培训的有效性不理想。

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1、各部门对培训的重视不够,力度不足,公司培训管理制度的约束力不强,因此存在着各部门为应付培训考核指标随意安排培训课程或者未按月度培训计划严格执行的情况;

2、未能系统化和规范化实施,培训存在盲目性,多为应急式的培训,临时说说谈谈的培训;

3、培训跟踪考核机制不健全,相关培训都是三分钟热度,后续跟踪考核执行不到位进而影响到培训效果的达成;

4、明确岗位说明书、绩效考核及工资福利方面

2013年进一步明确了公司各个管理岗位的岗位职责,让员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岗位责任、工作内容、工作权限、工作条件、必备的岗位技能及与相关岗位的汇报与负责关系等。今年岗位说明书虽已成文下发,但我认为各部门只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的了解明白自己工作岗位应该去做那些事,需要对那些事负起责任。

本年度公司绩效考核工作有所开展,不论对一线作业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有了一定的约束,工作质量和效率有所提高。我认为我做的还不够,我们对绩效考核的理解不够全面,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发现不足,通过总结绩效面谈寻求改进改善的办法,从而推动工作目标实现,也就是说重点应放在改进提高将来,而不是考核过去木已成舟的事实。

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推动了我们公司薪酬体系的改革,更加科学合理完善的薪酬体系才得以适应新的环境。本年度末我们对公司的薪酬体系重新进行了设计,薪酬体系偏重于工作能力,工作目标的达成,全面系统的整合公司的福利待遇,力求公平公正,缩短同岗同工种的两极分化差距。

5、企业各项宣传工作、企业文化建设、5S现场管理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在本年度没有什么特色的业绩,虽然办公环境有所改善,办公室、车间增添一些标语,食堂、楼梯、楼道、卫生间也增添了一些小标语,车间墙壁有混刷、墙洞有填充,但管理者的影响力、感染力这些能促进企业文化形成的并没有实质性的增强。

企业制度的各项宣传工作不够理想,出现脱节的现象。往往上面的政策制度难以执行落

实到位,这是2014年必须加强的工作。

建议公司整理整顿所有管理看板,常规的管理通知与文化建设制度完善的政策文件图标加以区分宣传,规划设计宣传橱窗。这样不仅有利于宣传公司制度,更有利于提升我公司形象。

公司5S现场管理工作在本年度得到了一定的开展,工作场所有所整理、整顿,但受各方面阻力影响和督导不严,没能制定出有效的5S现场管理制度,缺乏通过评比实行奖惩的方案,虽然一直在酝酿中,但终究没能落实到位。

6、其他

作为总经理助理一职,深感羞愧,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减轻总经理的工作量,也没能为公司提供到可行性的发展建议。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自身的不足是不可回避的,新的一年里我将努力提升自我、加强个人综合能力。

公司的ISO质量管理体系和PDCA循环管理模式没有得到充分的实施,经过半年的培训学习,现在公司整体人员针对此概念略懂皮毛,作为内审组长或总经理助理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新年新气象,2014工作计划

1、建立健全合法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2014年度需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完善各项制度。主要工作是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规范及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劳动合同管理规定》、《绩效考核制度》、《员工培训管理制度》、《新员工考核管理办法》、《员工转正程序》等等。员工从进入公司到岗位变动,从日常考评到离职,人力资源部都按照文件的程序进行操作,采取论事不论人的原则,希望能达到各项工作的合法性、严肃性,让员工感受到公司人性化管理的同时感受到制度的严肃氛围。

2、人事管理方面

(1)人员流失率

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人员流失管理方面统计分析还不够细致,将在2014年更加细致,更加科学的统计分析,以“已办入职手续”为标准统计;以“上了一周班离职”为标准统计;以试用期未满离职为标准统计;以部门划分为标准统计;更加全面的科学的分析人员流动情况。

(2)、管理员工考勤和请休假。

针对目前本公司的考勤管理现状,鉴于2014年全公司推进全勤奖福利工作。本人建议纸质考勤与指纹电子考勤同步使用,以电子考勤为主,两者相互验证。电子考勤主要精确用于控制迟到、早退、旷工等。纸质考勤有利于一线主管实时了解及控制在职在岗人员情况。

4、招聘与配置

目前全国多省市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根据常武地区目前的现状,2014年招聘工作有一定的难度,3月初各部门务必及时准确的填报部门人员需求表,预计4月初人员能全部配置到位。以后每月根据生产运营情况及现有员工技能素质适时招聘,适当调整。

5、培训与开发

有关培训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完善改进公司的培训体系。各部门根据2013年的公司现状分析各部门的培训需求,务必在2014年3月中旬提交部门的年度培训需求,人力资源部将根据各部门需求制定全公司的2014年度培训计划上报总经理。平时工作中的临时或额外的培训需求将作为2014年度培训补充计划。

6、绩效考核与薪资福利

从2013年的绩效成果来看,我认为我们绩效考核不是技术性问题,而是组织管理问题。绩效考核体现了公司对中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绩效要求,核心问题是一种管理习惯的形成。养成行为习惯,关键在于坚持和制度保障。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任务:

1、不断优化完善绩效指标;

2、努力抓好绩效过程监控;

3、严格施行考核结果反馈和应用(绩效面谈及成绩薪酬挂钩);

本部门2014年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协助各部门继续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和配套文件、表格;以及新增设岗位考核指标;

2、考核结果反馈与改进情况跟踪,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良性运行;

3、相关宣传工作:

绩效考核工作牵涉到各部门员工的切身利益,要从正面引导员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绩效考核,达到通过绩效考核改善工作、校正目标的目的。

行政部2013年终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篇6

相关推荐:||||||

根据公司2014年工作重点和整体安排及思路,我简单的做了一个会计个人工作总结。

一年来,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由于财会工作繁事、杂事多,其工作都具有事务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结合具体情况,全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完成各项工作

1、及时准确的完成各月记账、结账和账务处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填报市各类月度、季度、年终统计报表,按时向各部门报送。完成了税务申报与缴纳,以及往来银行间的业务和各种日常费用的缴纳。

2、以认真的态度积极参加西安市财政局集中所得税培训,做好财务软件记账及系统的维护。

3、对各类会计档案,进行了分类、装订、归档。

二、加强学习,注重提升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1、通过报纸杂志、电脑网络和电视新闻等媒体,加强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

2、认真学习财经方面的各项规定,自觉按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办事。

3、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的培训,始终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始终把工作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工作。

4、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讲求学习效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坚持学以致用,注重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用新的知识、新的思维和新的启示,巩固和丰富综合知识,使自身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们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但必须看到工作存在的不足:

1、理论水平不高,当前社会会计知识和业务更新换代比较快,缺乏对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的系统学习,导致了会计基础知识和会计基础工作缺乏,影响来工作水平的提高。

2、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多,深入探讨、思考、认认真真的研究条件及财务管理办法、工作制度少,工作有广度,没深度。

3、只干工作,不善于总结,所以有些工作费力气大,但与收效不成比例,事倍功半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后要逐步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善总结、勤思考,逐步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四、2015年工作计划

严格履行会计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1、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完善自我,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行政部2013年终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篇7

生猪价格基本动态

◆育肥猪育肥猪均价从上年11月中旬上涨至2013年1月下旬即达全年最高点17.29元/kg, 春节前开始小幅回调, 连续下探17周后以全年最低均价12.68元/kg于5月中旬触底, 最高与最低价差为4.61元/kg, 跌幅为26.66%。从5月第4周回升6周后再次试探回调1周, 于7月初快速回升至9月第4周才放缓升势, 国庆前后小幅震荡4周后, 于11月初再次缓慢上升至12月中旬进入调整。

◆仔猪年初承接上年11月末上升态势至3月初, 较育肥猪晚6周左右进入调整, 5月中旬止跌后回升至9月第2周, 即达全年最高均价23.39元/kg, 较全年最低价18.59元/kg高25.82%。

◆后备母猪后备母猪全年均价与其他指标有所不同。年初小幅震荡上行至2月第2周进入调整, 4月第4周触底企稳, 9月第4周达到全年最高均价1342元/头, 比全年最低价1243元/头高出7.96%;国庆节后再次小幅上下波动调整至年底。最低月均价在5月份, 与10月最高月均价相差6.80%。

◆猪肉全年猪肉零售均价走势与育肥猪均价走势极为相似, 仅调整时间略有差异:猪肉零售价延至春节假期后半段开始下调, 较育肥猪延后15天左右;国庆节进入调整后, 猪肉零售均价提前1周缓步向上攀升至年底。全年最高月均价在2月 (26.56元/kg) , 较最低月均价5月 (21.56元/kg) 高5.00元/kg, 差幅达23.19%。全年均价较2012年仅高出0.74%, 与育肥猪均价一样基本稳定。

饲料原料价格基本动态

◆玉米从5月份震荡下行, 最高达2.64元/kg (3月下旬~4月下旬) , 最低为2.53元/kg (11月第3周) , 全年平均为2.60元/kg, 同比略升0.78%。

◆豆粕整体震荡上行, 最高达4.70元/kg (10月第3周) , 最低为4.35元/kg (8月第2周) , 全年平均为4.48元/kg, 同比略升0.22%。

◆小麦麸全年一路震荡走高, 最高达2.26元/kg (12月第4周) , 最低为2.12元/kg (1月第1周) , 全年平均为2.21元/kg, 同比涨幅在5.24%。

◆育肥猪配合料全年呈阶梯式上行, 与2012年走势相似, 最高达3.58元/kg (11月第2周) , 最低为3.46元/kg (1月第1周) , 全年平均为3.53元/kg, 同比涨幅在4.75%。

全年饲料原料及育肥猪配合料均价整体高于2012年, 尤以小麦麸涨幅居前, 育肥猪配合料紧跟其后。玉米震荡下行开先河, 支撑育肥场户盈利;自繁自养场户因配合料上涨, 每头育肥猪利润反而略低于育肥户。豆粕全年先抑后扬起伏最大, 两月内从最低均价冲至最高, 涨幅达8.04%。

盈利情况

◆规模养殖场 (自繁自养场) 的盈利情况2013年盈利水平呈前高后平的“U”字型。12月第4周猪料比为4.65比1, 虽然同比下降2.72%, 但年末平均每头仍然盈利180元以上。全年最高均利额为每头280元以上, 最大均亏额为每头120元。全年保本期有3周, 从3月下旬至7月中旬亏损17周。按规模场户全年养殖每批次相对稳定的出栏数量粗计, 全年12个月平均每头猪的效益在90元以上。

◆育肥户 (散养户) 的盈利情况育肥户全年盈利水平走势与规模场户的盈利水平走势相似, 呈前高后平的“U”字型。12月第4周猪粮比为6.51比1, 同比上升1.72%;全年最高均利额为每头210元以上, 最大均亏额为每头120元。按四川省育肥场户实际情况测算, 全年保本期有12周, 亏损期有6周。按育肥户全年养殖每批次相对稳定的出栏数量粗计, 全年平均每头猪的效益在70元以上。

流通环节的效益

流通环节的效益以“肉-猪价差”来体现, 2013年“肉-猪价差”走势与生猪价格基本相似, 仅年底显示翘尾。上半年由2月下旬最高的9.97元/kg逐周下跌到5月末最低的8.50元/kg, 降幅为14.74%。12月第4周“肉-猪价差”为9.60元/kg, 同比增加2.46%。说明不论生猪及饲料原料是否涨跌, 中间流通环节始终保持着利润空间。

2013年生猪生产的特点概括

◆母猪存栏比重高、产能充足, 价格波幅小;

◆仔猪价格全年高位运行, 上半年和下半年各有一次冲高回落;

◆玉米震荡回落, 小麦麸及配合料抬高成本, 挤压效益;

◆猪粮 (料) 比下穿盈亏平衡点时间早, 跌幅深于2012年;

◆低迷期有两个情况未出现:宰杀母猪, 提前出栏;

◆散养户的养猪效益接近规模户, 同比下降幅度好于2012年;

◆规模场户抗疫病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省全年未出现重大疫情, 基本做到清净无疫;

◆实际价格走势与淡旺季需求预测相背离。

2014年价格走势预判

根据2011年以来的生猪存、出栏结构和价格走势情况, 结合当前宏观政策及经济形势, 预计2014年生猪价格与2013年走势基本相似, 将在正常、略高盈利和成本线附近区域波动。

行政部2013年终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计划 篇8

一、2013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

(一)农业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增长速度稳中趋缓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农村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偏轻,农业发展外部环境总体有利,农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部分大宗农产品价格走弱等影响,农业增速出现阶段性下滑,下降至近三年最低水平,近年来宏观经济减速形势下农业逆势较快发展的势头未能得到延续。2013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同比实际增长4%,增幅回落0.5个百分点,较2011年同期下滑0.3个百分点(见图1)。

(二)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主要农产品生产基本稳定

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延续了过去多年好形势,夏粮、早稻、秋粮季季增产,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0193.5万吨,比2012年增加1235.6万吨,增长2.1%,首次实现“十连增”。其中,夏粮总产量达到13189万吨,同比增长1.5%,早稻产量达到3407.3万吨,同比增长2.4%;秋粮43597.2万吨,同比增长2.3%。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基本平稳,其中,受种植面积减少和不利气候因素影响,棉花生产继续萎缩,产量大幅下降,全年棉花产量631万吨,同比减少7.7%。受前期油菜籽价格上升、国家支持力度加大等影响,油料生产形势较好,全年油料产量达到3531万吨,同比增长2.8%;糖料生产总体稳定,产量13759万吨,同比增长2.0%。畜牧业在经历H7N9禽流感冲击后逐步恢复,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373万吨,同比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5493万吨,增长2.8%。禽蛋产量2876万吨,同比增长0.5%。受异常天气、奶农退出、奶牛平均产奶量下降等影响,牛奶产量出现大幅下降,全年产量3531万吨,同比下降5.7%,创近年最大降幅。

(三)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涨,价格波动幅度收窄

尽管受到自然灾害、动物疫病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农产品价格依然实现了平稳运行,价格总体上涨,多数月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总指数高于上年同期,价格波动较2012年收窄。2013年我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变异系数分别为0.026和0.032,较2012年均有所下降。分品种看,粮食价格在托市收购提振下总体平稳,每50公斤红小麦、白小麦、混合麦年平均收购价同比分别上涨7.1%、14.7%和13%;早籼稻、晚籼稻平均收购价格同比微跌,粳稻价格小幅上涨0.5%,大豆收购价同比上涨7.4%。棉花价格总体上涨,2013年1—10月,每50公斤棉花平均收购价同比增长12%。肉蛋类产品价格运行以上涨为主,波动幅度较去年收窄。其中,猪肉批发价格波动较往年增加,猪粮比价曾连续15周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此后又连续上涨数月,全年周度猪肉批发价格同比微涨;牛肉和羊肉批发价格上涨明显,同比分别增长25.4%和15.7%。尽管受灾害减产、生产成本增加等影响,全年蔬菜批发价格波动仍小于上年,变异系数为0.012。

(四)农产品贸易低速增长,谷物进口增速明显下降

2013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发生较大变化,进出口低速增长,其中进口增速下降明显,出口增长快于进口,贸易逆差扩大趋势有所放缓。全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866.9亿美元,同比增长6.2%,增速下降6.7个百分点;农产品出口额678.3亿美元,进口额1188.7亿美元,贸易逆差510.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2%、5.7%和3.7%。主要农产品进口量增减互现,以降为主,近年来粮食、食糖和棉花进口激增的状况有所改变。其中,谷物进口同比增长4.3%,达到1458.5万吨,但不同品种出现分化,玉米、稻谷进口增速下降,小麦进口在10月后大幅反弹,全年同比增长49.6%;棉花进口较上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同比下降19.1%;食糖进口依然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食用植物油进口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增速下降明显。畜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其中牛羊肉进口呈激增态势,全年畜产品进口额195.1亿美元,同比增30.9%,贸易逆差达到129.9亿美元,同比增53.4%。

(五)农民收入增长“十连快”,收入结构发生重要变化

2013年,受主要农产品增产、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农村改革深入推进等综合影响,我国农民收入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同比名义增长12.4%,实际增长9.3%,实现“十连快”,增幅连续4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16.8%,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7.4%,财产性收入增长17.7%,转移性收入增长14.2%。同时,由于工资性收入增速较快,但大宗农产品价格走弱、生产成本上涨导致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速减缓,农民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据调查统计,2013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月平均工资性收入2516元,较2012年增长12.9%。

二、2013年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耕地污染等农业资源安全问题更加凸显,主要农产品增产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矛盾加深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居民消费结构加快转变,主要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市场供求关系日益偏紧,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产的压力较大,导致支撑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已经绷得很紧,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为了追求短期增产,我们长期奉行数量主导型发展模式,不惜代价提高产量,过度开发农业资源、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农膜、超采地下水、侵占湿地,导致地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对农产品稳定增产和质量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而言,近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增产是靠掠夺式利用农业资源,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和牺牲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代价换来的。据2013年环保部发布的《中国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显示,我国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中有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另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超过5000万亩耕地为中、重度污染。目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数量型增长模式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处在必须转型的关口。endprint

(二)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倒挂”现象加剧,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面临新挑战

近年来,我国逐年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和玉米、大豆、油菜籽临时收储价格,对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生产发挥了一定作用。到2013年小麦、粳稻最低收购价累计上涨达到60.1%和100%。但是,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明显扭曲了价格形成机制,固化了农民和市场主体提价预期,造成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刚性上涨,不仅加重政府财政负担,而且导致进口压力不断加大。在国内生产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共同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大宗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且价差越来越大,传统价格优势逐步丧失,国外低价农产品进口冲击国内市场,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国内与国际倒挂、产区与销区倒挂现象,“稻强米弱、麦强粉弱、棉强纱弱” 等造成加工企业经营困难,带来产业安全隐忧,对农业生产和国家宏观调控产生一定影响。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多发,质量安全监管和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尚待健全

2013年我国农产品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超标、非法加工制售肉制品等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加重了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的担忧,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虽然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依然多发,根本原因在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型滞后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不健全。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点多面广、分散无序,农业标准化生产比例低,长期以来追求增产带来化肥农业过量使用,同时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导致一些地区农产品产地环境被严重破坏,农产品质量安全缺乏基本保障。同时,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九龙治水”、“产”与“管”脱节以及运动式、应急式监管的现象并没有根本改观,长效监管机制建设相对滞后。此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关注度高,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一些局部个别事件很容易被炒作,引起放大效应和连锁反应,甚至对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影响,迫切需要完善相关应急管理机制。

(四)农民收入增幅出现阶段性放缓,延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势头难度加大

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但农民收入增速却下降至近四年新低,只有9.3%,同比下滑1.4个百分点。无论中东部还是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还是非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速均呈现放缓态势。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增速下降是农民收入增长减速的主要原因。随着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价差拉大,国内支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日益趋近“天花板”,主要农产品连续增产后产量继续增加难度加大,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受到限制。同时,我国经济正处于周期性调整的换挡期,经济增速下降对农产品需求和农民外出就业产生较大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也受到一定限制,保持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势头的难度越来越大,如果没有新的增收渠道支撑,城乡居民收入比可能进入新的波动期,存在扩大的风险。

三、2014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展望

(一)农业增速小幅回升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阶段性放缓、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我国农业增速已经步入下行区间,呈整体回落趋势。2004—2008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速平均为5.1%,2009年以来平均增速下滑到4.3%,近几年一直保持在4%—4.5%的增长区间,2013年增速下滑至4%,达到近年新低,这一趋势在2014年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展望2014年,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农业放在“四化同步”的基础位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将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农村改革的全面深化,势必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如果不发生全局性极端气候事件和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全年农业经济有望继续平稳发展,增速也将有所回升,但考虑到国内经济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主要农产品增产空间收窄,农产品外部需求变化等因素,农业增速尚不具备大幅回升的基础,预计全年农业增加值实际增长4.2%左右。

(二)粮食产量稳中略增

在连续十年增产后,我国粮食产量基数已经很高,继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2014年如果没有全局突破性、区域带动性强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全年粮食不具备大幅增产的基础。同时,近年来连续增产带来的耕地污染、非粮生产受挤压等负面效应在显现,国家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逐步推进农业资源休养生息,部分地区粮食产量可能受到影响。但是,全年粮食生产仍存在诸多利好因素,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列为2014年六大工作任务之首,明确提出要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同时,我国已经启动《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大力推进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2014年粮食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启动,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动粮食规模经营将发挥积极作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果不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预计2014年粮食产量将达到6.1亿吨左右,增产1.5%。

(三)农产品价格温和上涨

2014年我国农产品市场运行面临的形势依然较为复杂,总体看推动价格上行的因素大于下行因素,全年农产品价格将总体上涨。根据H-P滤波分析,2009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进入新一轮波动周期,目前仍处在上行通道。2013年我国粮食实现了“十连增”,主要农产品大多增产,部分农产品库存较大,供求关系总体宽松,同时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供大于求的格局将持续,会对国内价格带来下行压力,受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可能下降等影响,全年农产品价格不具备大涨的基础。但是,国内农产品市场供求依然并不宽松,受最低收购价提高、生产成本上涨等影响,2014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势头不会改变。预计全年粮食价格在托市政策支撑下将稳中有涨,但受国际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走弱影响,涨幅可能出现回落;棉花价格受高库存、消费减少和国际低价棉影响存在下行压力,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受国际市场影响,国内油脂油料和食糖价格将承压下行,走势继续偏弱;猪价将进入周期性恢复上涨通道,牛羊肉、乳制品价格稳中有升。endprint

(四)农民收入增速继续下滑

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已经连续多年增长放缓,部分地区纯农户收入出现徘徊甚至下降,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农民收入结构已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工资性收入成为增收主渠道,农民收入增长与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关系更加紧密,受宏观经济紧缩的影响更加明显。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经济增长已从高速转入中高速,预计2014年经济增速有可能进一步放缓,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势头可能趋缓。同时,主要农产品增产空间有限,农产品价格继续上行动力趋弱,农业生产成本继续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难以大幅增长,2014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速将继续下降。但是,全年农民增收也存在诸多有利条件,经济稳定增长和劳动力供求关系趋紧将带动农民务工收入继续增长,农村土地、产权等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化有利于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同时中央继续加大“三农”支持力度、推进目标价格制度等有利于稳定和提高农民农产品收入,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有基础。综合看,全年农民收入增幅有望保持在8%以上。

四、措施建议

(一)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以保护农业资源环境为重点,加快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研究制定农村土地质量保护和管理的专门性法律法规,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尽快全面开展耕地污染治理,建议提取土地出让收入等筹集资金,建立土壤生态补偿基金,专项用于指导农民恢复和提高土壤功能、对污染的农村土地进行补救治理等。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宣传和培训力度,增强农民土壤保护意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农艺措施,积极发展农村用水合作组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划分和分级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对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排放限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

(二)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和调控机制

加快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在搞好棉花、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的基础上,尽快开展粮食目标价格补贴研究和试点。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适当调减储备规模,完善储备品种,优化储备区域布局,明确政府抛储干预上限标准。按照稳定生产为主导、储备调节为辅助、进口调剂为补充的思路,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推进规模化养殖,完善市场调控预案,积极推出生猪期货,健全猪肉进口办法。对棉花、油料、食糖等对外依存度较高的重要农产品,要强化进口管理措施,优化关税配额、滑准税和非关税措施等进出口调控办法,探索对食糖进口实施滑准税,根据大豆进口情况变化适时征收反补贴或反倾销关税。此外,要理顺市场价格调控管理体系,强化物价部门统一协调农产品价格调控职能,尽早设立全国层面重要农产品价格调节基金,健全重要农产品价格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科学引导社会舆论和市场预期。

(三)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按照农产品质量全过程、全产业链监管的要求,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质量追溯、退市销毁等监管制度,建立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体系。尽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种养业良种、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生产操作规范、农兽药残留限量、产地环境质量、产品等级规格、包装储运等领域标准的制修订,用最严谨的标准来规范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搞好示范带动,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用料。坚持“事前防范、重典治乱、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主体强制退出机制,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追究,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拓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渠道

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将规模化经营设施纳入财政保险补贴覆盖范围,支持以流转土地经营权、大中型农机具等进行抵押贷款,着力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难、用地难、风险大”等问题,推进规模化、特色化种养,提高产出效率。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加强农产品价格支持力度,丰富价格支持形式,增加农民务农收益。加大农民工就业培训力度,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工资性收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重点要加快探索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合作组织,盘活农村“沉睡资产”,将财产性收入培育成农民增收新亮点。鼓励土地流转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农村劳务合作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收。

上一篇:学习弘扬抗疫精神的心得体会优选参考下一篇:《魔幻仙踪》观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