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案例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案例(共13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案例 篇1

一个月的精心准备,三次试讲的反复磨课,下班之后的一遍遍在教室想象和学生交流,这一次的语文视导活动,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要磨出一节课是多么的不易。经过这一个月的努力,在视导当天的课堂上,面对学生突发状况的游刃有余,面对每一个孩子回答之后的及时反馈,以及课后教研员的评课,都让我意识到了当初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这次的视导工作,我也对于语文课堂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

作为一名语数包教的老师,很容易在课堂上语文、数学课的风格很是相似。回忆自己的课堂,在数学课上相比之下还是比较注重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乐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能是文科出身的缘故,我的语文课更偏向于传统的高年级的语文课,老师的讲授更多,学生的说和能力培养并不多,在语文课上,我更注重于对学生语感和语言表述的内容,愿意帮助学生说出语言优美的句子,而对于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并不多。

这次视导我讲的内容是《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我讲课时识字写字一直是弱项。在听了组长赵老师的一节第一课时之后,我大致找到了自己上课的方向,并制作了生字卡片,短语卡片等辅助教学的工具,力求在课堂上增加趣味性,让学生从枯燥的学习词语和生字中寻找到乐趣。课后的评课中,教研员也对这种形式很是鼓励,但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改进的问题。

在这一课中,我一共出示了12个词语,分别是“大自然”、“语言”、“以为”、“告诉”、“粗心大意”、“逗号”、“鱼鳞上”、“钓鱼”、“看不懂”、“圈圈”、“汪洋”、“镶嵌”,还有7个短语,它们是“别以为”、“到处都有”、“永远看不见”、“总也看不懂”、“仔细观察”、“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巅”。这些词语和短语有一些是比较难以理解的,需要老师介绍资料和帮助理解,比如“镶嵌”、“三叶虫化石”、“喜马拉雅山巅”,而其他的词语有一些是需要注意读音的,如“告诉”、“鱼鳞上”、“圈圈”。这三个词语都是最后一个字是轻声,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把这三个词语放在一起让学生去读,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自己发现最后一个是轻声。这种归类的方法和把词语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既可以减少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和重复性的带读,也可以给学生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除了这些需要理解和需要正音的词语,还有很多词语虽然有必要找出来让学生多读,但并不需要所有都讲述和老师反复带读,这样既浪费时间也没有给学生机会去自己学习和体会。

视导结束了,但日常教学工作还在继续。在第二天的语文教学中,我利用《方字歌》这一课生字基本都是方的形声字的特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生字、记字形、读词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也有很多学生能很好地区分这些生字,用自己的方法去记字音、记字形。经过这节课,我才知道,原来孩子们已经有能力可以自己学习比较容易的生字了,他们已经在日常的学习中掌握到了学习的方法,而这些能力和方法正在被我在课堂上压制着。思及此,我真是汗颜。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案例 篇2

设计一按“感知全文, 获取信息———选读部分, 理清要点———精读一段, 赏析语言”由大到小的思路设计。在上完后, 有几点值得反思。

1. 大海捞针, 无的放矢。

感知全文, 获取信息部分, 让学生读完课文后, 查找与物候相关的信息。这个要求过于宽泛, 缺少指向性, 使学生犹如大海捞针, 随意抓摸, 完全没有顺序可言。

2. 断章取义, 割裂文段。

一篇文章是有一定的内在顺序, 尤其是一篇事理说明性很强的科普文。我按照一篇、一部分、一个段落来讲解, 完全把文章割裂了, 不仅破坏了文章原本的整体性, 而且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比如“选读一部分”的内容是在7—10段, 而“选取一段精读”却在第一段。这个跳跃性很大, 学生完全被牵着走, 不能从整体上对文本有合适的赏析。

3. 隔靴搔痒, 深入不够。

科普文章是为了普及一些科学现象或者科学道理, 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这些知识, 才算是真正学会了。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可是我在“理清要点”环节, 只是让学生简要概括影响物候的要素, 然后就让他们分析这几个要素是否能调换。学生能从每段的首句迅速找到相应的答案, 但对于具体的内容了解多少呢?比如, “纬度”是如何影响物候的?作者列举很多的例子来说明这点, 但如果不让学生读完文章内容后自己说一遍, 他们是很难理解纬度为什么会影响物候。

在对设计一的反思基础上, 我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设计了第二个教学方案。相对于第一个设计方案, 有几个变动。

1. 长驱直入, 开门见山。

这是篇科普文, 科学性较强, 所以可直接用问题导入:“什么是语言?大自然怎么会说话?”即舍弃一般散文的煽情, 而是简洁扼要, 开门见山, 让学生一开始即感受文本的不同, 且带出第一板块内容。

将了解信息与赏析语言相结合。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何为大自然的语言。在学生于第一段查找到相应的信息后, 赏析本段优美的语言就顺理成章, 水到渠成, 从而既解决了对概念的掌握, 又将语言赏析环节一并完成。

2. 紧扣文本, 由表及里, 学以致用。

本文的一大难点是将那些蕴含着大量科学信息的枯燥语言掌握内化。因此我在“理清说明顺序”这一环节增设了一个问题和开展了“学以致用”活动。增设的问题为:“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物候的吗?”为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必须将文本读透、吃透, 再联系自身的知识积累, 最后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能清晰表达出来, 就是对文本知识充分掌握了。“学以致用”环节不再像设计一那样通过图片直接告诉学生这是受什么影响, 而是让学生自己说说这些图或者古诗蕴含着哪些物候影响因素。为什么?通过这个环节的考察, 学生更进一步掌握影响物候的因素, 进而理解文章为何如此安排, 理解课文的思路。

设计二虽然有了大的改进, 课堂效果也不错, 但是仍然有需要改进的部分, 如:

1. 问题不具启发性。

如对文本信息的掌握, 在辨明了什么叫做“物候”“物候学”后, 还要让学生了解其他相应的信息, 于是我设计了“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但这个问题非常大, 学生往往无法回答。我这就犯了和设计一样的毛病:无的放矢, 使学生不仅没有思考的方向, 而且不能遵循老师的设想, 推进教学过程。后经修改, 改成了:“课文还为我们介绍了物候哪些其他内容?”这样结合课文内容学生更有目标, 且老师也能相应小结。

2. 课堂容量偏大。

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没有让问题具体而深入, 如在第一段精彩段落品文赏析的鉴赏中不透彻。在学生能指出哪句美并说出相应的评价后, 老师应立即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来品味语言的韵味美。可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 我在这一环节显得过于匆忙, 显然没有注重学生的所获, 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纠正。后经反思, 我认为可以将内容分成两个课时, 联系新旧知识, 将内涵挖透彻, 尽情展现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我们可以以经验教学, 也可以常教常新, 让自己的思路在不断地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 学无止境, 思而进取, 我选择后者。

摘要:学无止境, 思而进取, 教师可以以经验教学, 也可以常教常新, 不断反思进步。作者围绕理解课文内容、赏析优美语言和理清文本的说明顺序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大自然的语言》进行了两个教学设计, 设计二是在设计—反思基础上的调整和修改。

论教师教学语言的自然美 篇3

一、教学语言为什么要追求自然美

所谓“自然美”,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内容上有什么就说什么,教师要抓住内容的本质,老老实实讲清楚,要以通俗明白为贵,要与学生的实际语言相接近。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和大话,不用现成的公式讲话,也不堆砌形容词。如果过于追求雕琢粉饰,甚至不顾内容的需要,宁可绕上几个小弯,也要把一些事先就想好的成语、典故、形容词硬塞进去,来卖弄知识,这不是华美,不是博学,反而给人以浅薄、幼稚之感。因为教师的教学,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知识本身是个什么样子,就应该原原本本地、原汁原味地把这个本色之相说出来,使学生易于接受。否则,就会出现“你不说我还清楚,你越说我越糊涂”的局面。虽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方法,一些辅助手段,以加强表达效果,但决不能以辞害意。此外,口语是一种流动的音符,话一说出,就应立刻被听懂,因为话与话之间的时间差不允许学生耗费太多时间去查阅、回味他不熟悉的字词,也不允许在头脑中反复斟酌每一句话的含义。语言朴素自然,就要求教师讲课时能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多用习惯语言、生活语言。如果教师讲课离不开教案,照本宣科,大量使用书面语言,就会使学生听起来感到呆板,枯燥乏味。

二是指语言表达上要以平时与学生交谈、对话的语气、语调为主。教学语言有一种特定的情景性,即近距离双向交流。教师身在学生中间,他不像演讲、播音和戏剧表演那样远距离单向交流,而是需要像平时生活中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告诉身边的人一样,亲切自然。因此,教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要根据内容来定。由于教学内容的规定性,一般教学语言多用叙述性语气,如和风细吹,溪水顺流,娓娓道来,说话速度不宜太快,声音的轻重缓急起伏不宜过大。需微笑时不宜大笑,需感伤时也不宜大哭。否则,装腔作势,矫揉造作,会使听者生理上受不了,甚至是起鸡皮疙瘩。还有,教师语言腔调上要掌握分寸,如用演讲腔,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觉得在接受教育;如用表演腔,学生会觉得在看戏;如用童话腔,学生会觉得在听故事。这些都会学生觉得有距离感,不亲近自然,所以我们要像在电视上常看到的那种访谈式腔调和语气,亲切自然的像是在和自己的朋友交谈一样。这样,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还可以拉近师生距离,营造一种真正和谐的交流气氛,使学生自然进入其境,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教学自然也就容易富有交流性和情感性。

二、教学语言中的不自然现象举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语言不自然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通常分不清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读”,什么时候该“诵”,往往不加区别地使用一个调子,或者该用甲的方式却用了乙。一般说来,在复述课文内容和提问的时候,应该用“说话”的语气;在朗读课文时,并非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用抒情的语调;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则宜用讲话式和交流式;在说课时,顾名思义,应该用“说”和“介绍”的语气。语文课文里面有些是介绍背景、叙述情节场面的部分,本来应该用“说”的方式,而有的老师几乎整堂课毫无变化地都在用“诵”的方式,用抒情的语气(并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感情),似乎在表演。他们误以为这样才能表现出赞美的感情,其实,这使人听起来感到娇柔做作,很虚假,不亲切。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在参加说课比赛时,从头到尾差不多都是照着已写好的稿子,用“背”、“诵”、“读”的语气,很少用“说”的语气,缺少了面对面地交流,增加了演讲的成分,这在解说设计意图时,显得尤其不自然。

教师不明白“说”、“读”、“诵”、“抒情”等方式在语言表达技术要领上的区别。虽然这些方式在相互间的交界处、模糊区确实难以区别,但大体上还是有不同的。一般说来,“说”的语速比较平缓均匀,停顿比较自如灵活,语调的起伏不宜过大,如小溪流水,缓缓流动,略有波纹而不平板;“读”的语速略快于“说”,但其中的快慢要视语意、内容等而定,停顿有规律而流畅,因为表达原文意思的需要,语调、轻重音的变化略大于“说”,如微风吹动小草,掠过池塘。“诵”与“说”的区别较明显,“诵”的语速、语调和轻重音的处理比“说”的变化幅度大,在处理情感强的文字时与“读”的方式几乎可以重叠。“诵”的声音要清楚响亮,要朗声地读,故我们常说“诵读”、“朗读”。但诵读不同的文体,如诗歌、小说(记叙文)、散文、童话、寓言等,还是有较大的区别。“抒情”是“诵”的方法之一,但它的特点更加明显,“抒情”往往是用在原文情感浓郁、强烈的地方,要视情感的隐显强弱而定。一般其语速、语调和轻重音的处理变化很大,对比比较强烈,还常常可用夸张的语气来渲染、表达内容;加上不同朗诵者个人的理解感受、朗诵风格的不同,效果更加不同,故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区别比较明显。但抒情是手段,不是目的,为了感染人、激励人、教育人,抒情必须要有真挚的情感,自己必先受感动才能再去感动别人,如果自己都没有受到感动,那就会显得虚假,给人以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感觉,这样的抒情无法达到以情感人的目的。但在一些教师的语言中,滥用抒情的现象还是比较多,使人听了很不自在。

三、为什么会出现不自然的现象

我们发现,有些老师在平时说话、上课时语言都很亲切自然,但一到公开课、示范课或说课比赛,语言就马上变得拉腔拉调,嗲声嗲气,表演味十足。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心理情绪有变化。

公开课、说课比赛和平时上课不同,课前经过精心准备和一定的演练,有老师们的建议、领导的厚望和自己的期望。怎样消化、操作公开课?课堂上学生能配合好吗?一连串问题在教师的脑海中闪现。加上有很多同行、专家在现场听课,往日熟悉的学生也变得紧张起来了,这种特定情景的变化,角色、身份的微调,使得有些老师马上变得既兴奋又紧张。许多教师总是太想更好地表现自己,想着如何美一点,如何在大家面前表现得好一点,但另一方面又怕出问题,心理压力大,自然就产生了胆怯感和恐惧感,总是感到不自在。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一开口腔调就容易变形走样,容易被备课时想好的那些语言束缚住。有的教师因为怕乱套,也不敢临场发挥,下意识地就会把每句话的声调提高,语气加重,来给自己壮胆;甚至有些就用带有半背诵的形式来将备课的内容“诵”出来,因为这样起码可以防止出错。这样一来,其语言当然就会不自然。

第二,忽略了对象的特殊性。

作为教师,应时刻记住,你的对象是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其相应的年龄特点和语言习惯。但在特定场合,教师往往由于心理紧张,容易忽略学生的特点,习惯于以老师的身份进入角色,驾轻就熟地用自己习惯的、早已准备好的书面语言来教学。比如,讲小学语文《生命生命》一课时,肯定要涉及到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理解,有的老师满堂都在讲有关生命的大道理。当然,道理本身是没错的,但学生能理解吗?其实,教师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他们所关心的人和事相联系,然后再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才会感到亲切自然。因为学生总是对离自己近的事物较熟悉,感兴趣,易理解。我们平时用多媒体、出示实物的方法也都是为了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这两者的道理有相通之处。

第三,教师集体效应的误导。

什么样的教学语言才是美的语言,虽然有许多文章论及过,但是,理论与实践毕竟是有距离的。因此教师从日常实践中获得的信息更具有直观性和仿效性。当看到别的老师也是用这种略带夸张且有点变形的语言来教学(当然还有许多别的优点),并且还受到评论者的赞赏时,便在潜意识里认为这种语言是美的。从理论上来说,教师集体效应是教师群体互动的产物,而这种在实践情境中形成的认识更具开放性,更易取得认同,更有利于储存。其实,从本质上来说,问题还在于对什么样的教学语言具有自然美认识不清。

第四,教师本身的语言修炼不够。

所谓语言的修炼,首先是一个文化内涵问题。一般来说,对教学内容有什么样的理解,就应该用与之相应的语言来表达。如果理解肤浅、有偏差,甚至有错误,其语言当然就谈不上美。但是,如果理解正确了,而语言不精当和确切,甚至词不达意,或者用词生僻、费解、空洞,其语言也谈不上美。其次才是语言表达技巧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需要细心体悟和长期训练才能解决的问题,它包括对作品基调的把握,语言节奏的处理,语气的选择等等。而节奏的形成又涉及对语速、音长、音顿、音强等技巧的处理。此外,语气也集中体现了对表达技巧中各种要素的要求,比如,节奏的快慢,语言的长短、刚柔、抑扬、强弱、轻重、缓急,还要结合重音的选择和处理,停连位置的选择,音强、音色、音长等技巧的恰当。很多老师由于上述问题没有很好地协调、解决好,所以影响到语言自然美的形成。

四、如何训练语言的自然美

第一,声气运用问题。

训练语言的自然美,涉及到许多方面,如前述的文化内涵、人的精神气质、情感情绪的变化等等,这里重点谈一些基本的技巧问题。

我们在说话中,如果是短句子就容易说,如果是长句子就会有气不够用需要中途换气的感觉,很难做到一气呵成,所以我们常说的声断气不断,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到声断气不断,就要求我们平时多做一些声气的训练。

第二,理解作品,确定表达基调。

正确理解作品,确定准确的表达基调,这是对一部作品把握到位的基本要求。对作品的处理,要做到恰到好处,就需要我们平时加强阅读,提高自己对作品的鉴赏和感悟能力,做到准确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

第三,多学习名家对作品的表达处理。

许多名家对作品的处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著名语言艺术家姚锡娟老师,在朗读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她戴着墨镜,闭着双眼,去真正体会一个盲人在黑暗中的感觉,当她摘掉眼镜,眼前看到光明时,那种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对光明的赞扬,就特别真实、自然、感人。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实录 篇4

哈尔滨市向阳中学

徐庆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语言是我们人类重要的沟通工具,五彩缤纷的大自然难道也有语言吗?其实,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可见,大自然的语言真是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将一起去研究大自然的语言,探讨大自然无穷的奥秘。

(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

二、基础知识检查

1、读准字音:

衰草连天

连翘

差异

观测

播种

落叶

2、多音字:

三、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感兴趣的地方用笔圈划出来。

四、同学们,读完课文后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整体感知课文)

同学1:本文是一篇介绍物侯学知识的科普文章,文章从一年四季的物侯变化说起,形象而生动的说明了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并且自然的引出什么是物侯和物侯学,并以具体的例子说明了物侯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交待了物侯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从而说明了物侯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五、小组合作质疑探研

1、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呢?

同学2: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物候现象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2、什么是物侯和物侯学?

同学3: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3、物侯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同学4: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4、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同学5: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5、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顺序能不能调换?

同学6: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的顺序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是次要的,高下的差异又比经度次要,古今的差异影响最小。

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说到时间方面,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清晰,所以顺序不可调换。

6、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同学7:研究物候学可以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选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促进山区农业发展。

7、从全文看作者采用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同学8:从整体看,本文的写作顺序是逻辑顺序。因为文章的思路是先从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说起,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紧接着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在此基础之同着重介绍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最后点出物候观测的意义。这一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抽象的顺序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8、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了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

同学9:举例的多少,要看需要。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作者了两个例子。这是因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一般人都以为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比内陆反而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以为存在偶然性;举两个读者就确信无疑了。

9、你能否举例说明本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呢?

同学10:本文的语言同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如第三段中“古代流传下平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说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谨。

这篇课文的说明语言在准确之外力求生动、典雅。文章第一、二小节多用描写的笔法,拟人的修辞写大地“苏醒”,燕子“翩然归来”,杏花“传语”,布谷鸟“唱歌”,使大自然的一切都有了人的思想感情。第二小节开头“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莺飞”两组词,一词两字,极概括、雅致,文气扑面。

六、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有没有疑问的了,可以互相补充,教师点拨答疑。

七、拓展知识空间,巧妙链接生活。

1、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一下家乡的四季变化。

2、用生动的说明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3、汇报小组所观测的物候记录。

八、请同学们介绍你们所搜集到的材料

1、有关的农业谚语。耳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早蚯蝉晴叫,晚蚯迎雨场。麻雀囤食要落雪了。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泥鳅静,天气晴。猪衔草,寒潮到。鸡退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2、关的物候现象。

九、同学们,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老师特别想听听同学们是怎么看待大自然的?

同学11:我们要珍爱大自然,保护好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珍惜一草一木,使我们能在一个清新幽雅的良好环境中得以生存。

同学12: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给我们发出了严重的警告,人类一定要善待自然,珍惜自然环境,不然,大自然就会严厉地惩罚我们!

同学13:海啸、洪水、沙尘暴等严重的威胁着我们人类,如果我们人类再不警醒,那么我们人类将要吃下自己酿造的苦果!

十、教师总结本课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了解物候 物候学等相关科学知识

2.理清全文思路,学习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方法

3.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学习运用准确 生动的语言来说明事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工具书通读全文,给课文分段

2.写好投影片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他自己的语言,刚才同学看到的四幅画(课件)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板书)

二.出示目标(课件)

三.简介作者(课件)

四. 一读课文,扫出生字词

1.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错误做好标记。找同学板书读错的字。(学生可能读错的字见课件)

2.齐读板书的字词两遍。

五.二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名学生板演分段情况,并讲解说明。

2.师生评点,明确(见课件)

3.掌握课文内容之后,解决课后习题一。

六.三读课文,看看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理?

1.给同学们七分钟时间,看看哪个同学表现出色。

2.学生有可能遗漏的句子(见课件)。

七.研读课文,品语言。

1看看这篇文章语言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给同学五分钟时间,看哪小组表现出色)

2.师生点评,明确(见课件)。

八.测一测,看谁能说出下面两首诗所包含的物候知识。

(见课件)学生抢答

九.作业

1.练两遍字词,背课下解词。

2.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板书】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定义------观测意义------决定因素------研究意义

主-----------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篇6

岁月无声,自然无语,然而却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忙着搬家的蚂蚁、编队南飞的大雁、神奇的“三叶虫”化石——无不是大自然在向我们传达的信息。在全国首届特殊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赛中,我执教了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选取了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本篇课文是主题为“观察与发现”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带领学生从课堂走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之中,使学生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一、教学内容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体裁为诗歌,是一首文字浅显、文笔优美的知识性小诗,共有九小节:第一小节讲大自然也有语言,仔细观察就能发现;第二至八小节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白云高飘、蚂蚁搬家预示着天气变化;蝌蚪游动、大雁南飞昭示着季节更替;大树的年轮、鱼鳞上的圆圈能够推算出树木和鱼儿的年龄;“三叶虫”的化石帮助我们推知史前地质。课文用平实而又通俗有趣的文字,解释并介绍了大自然的知识,使学生明白我们平时听到的、看到的、感觉到的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现象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课文的最后一小节讲述了大自然的语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看不见,和第一小节呼应。

课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吸引学生情不自禁地一遍一遍地读下去,在读中思考、想象、感悟、理解;在读中走进神奇的大自然,去感知大自然的美妙,产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分析

课文语言形象、生动,贴近生活,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内容上却具有科普性,有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有些字、词、句学生在朗读、理解上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运用教、学具,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体验等多种方式重点突破。

2、能力分析

本班学生具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有一定的朗读和摸读能力,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品析语言、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3、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分析

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集体学习,也能够进行自学活动,自主学习;部分低视力学生能够借助汉字学习,与全盲学

生在学习过程可以形成互补的局面,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

三、教学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总目标。语文素养包括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态度,还包括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及健全的人格。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自然现象的诠释者,那样就是一个科学课教师了,而应该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引导他们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感悟诗歌语言文字运用之巧妙,语言文字之神奇,感受祖国语言的独特魅力;还应该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准是’还可以用哪个词代替?‘不就像黑色的逗点’还可以怎样表达使意思不变?”等问题加强对学生言语分析的训练,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完成语文学科的任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应该突显语文课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本节课中通过让学生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去理解课文内容,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常识外化为书面语言;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理解词语、掌握课文中“反问”的叙述方式。这些做法锤炼了作为学生交际工具的语言。本篇课文是一份大自然的召唤书——召唤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思考,去读懂妙不可言的自然之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课文的这种思想感情应该伴随着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伴随着语文文字流淌到学生的心田,真正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是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同时启发和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的方式。

在自主学习环节中,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例如:在本节课上,可以让学生找出诗歌共有几小节、找出哪一些大自然的语言是自己以前就知道的、哪一些自己能够读懂等;在合作学习环节中可以提供低视力学生与盲生互帮互助的机会,让他们各自承担一定的任务;通过指导学生运用动手操作、触摸等探究式学习方式,理解“嵌”的意思,认识大树的年轮„„总之,教师应从降低自身的课

堂占有量出发,以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为基准点,以小组合作为突破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认读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读中懂得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

3、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

想感情。

五、教学重难点

由以上目标确定: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

教学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

六、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必须充分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这三方面的因素,同时还应遵照以下原则:

(一)适应教学对象特点的原则。

(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则。

(三)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原则。

(四)成功地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则。

根据这些原则,我选择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实物教学具等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以下内容:

1、文本资料:词语读写。

2、图像文本资料:大自然的语言。

实物教、学具包括:橡皮泥、珠子、改造后的小树干。

低年级盲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习惯具体直观地学习,喜欢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因此我制作了直观形象、表现手法简单明了的powerpoint教学课件,使用了生动形象的录像片、图像画面对比度较大的图片、美秒的音乐和声情并茂的图像音频资料,给予盲生以听觉和视觉的综合刺激,较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班科学活动:大自然的语言 篇7

1.视听结合,获得动植物所传递的季节气候变化的信息。

2.能留意身边常见事物与现象,喜欢思考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3.在交流与分享中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收获,愿意向同伴学习。

活动准备

1.有关“电闪雷鸣、蚂蚁搬家、桃花盛开”的视频,“砸金蛋”课件。

2.自制绘本的材料:7张65cm×50cm的铅画纸(6张为背景:淡绿一春,深绿一夏,金色一秋,白色一冬,粉红一晴,淡蓝一雨,供孩子分类张贴景色画;1张为封面“大自然的语言”)。半张A4纸大小的彩色风景画,分别是:春的语言(桃花盛开,柳树发芽,蝌蚪欢游);夏的语言(荷花满塘,知了欢叫,彩虹高挂),秋的语言(稻穗金黄,桔子红了,树叶飘落);冬的语言(雪花飘飘,腊梅花开,青蛙冬眠),晴天的语言(云淡风轻,晚霞满天);雨天的语言(电闪雷鸣,蚂蚁搬家,蜻蜓低飞),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唤起经验

师:小朋友们好(嘴说),起立、坐下(做手势)。

提问:刚才,我用嘴说什么?用手“说”什么?

小结:我用手和嘴跟你们打招呼的话,就是“我的语言”。

过渡:世界上不仅人会说话,大自然也会说话,它说什么呢?

播放有关“电闪雷鸣、蚂蚁搬家、桃花盛开”的视频,引导幼儿边看边说,并模仿教师练习句式,比如“电闪雷鸣,这就是大自然在说:要下雨啦”。

小结:大自然用自己的方式,让雷电、蚂蚁告诉我们:要下雨啦;托桃花告诉我们:春天到啦!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共制绘本,丰富经验

1.自主阅读风景画。

幼儿人手一张画,先自己读,再交换读或相互说说。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在“读对画、读准意、能表达、有句式”上的差异。

2.交流互学。

(1)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交流。选的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幼儿,是自主阅读中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孩子。

(2)提问:有没读懂的吗?

鼓励幼儿呈现问题。此处解决的策略是:先让孩子说说读懂什么、不懂什么,再让会的幼儿答题。教师要做的是从会的孩子身上提取他们观察、思考的方法,帮助有困难的孩子学到读懂的技巧。

(3)师幼共制绘本。

A.出示6张背景图(事先贴在两块磁性黑板上),先让幼儿看明白每张图的意思,再提出操作要求:把手中的风景画贴到相应的背景图上。

B.幼儿分类贴画,然后逐类检查,集体纠错并总结。最后,加上封面“大自然的语言”,共同完成自制的绘本《大自然的语言》。

三、砸蛋游戏,追问经验

过渡:大自然的语言,真有趣。怎么读才能懂得更多呢?

1.打开课件,展示虚拟的“砸金蛋”场景:四个金蛋,单击其上部,会弹出用意不同的四道题:树木发芽图——这是什么季节?(会看细节)哪些图片说的是我们幼儿园的春天?(善于在身边寻找)先局部再全图呈现题:哪张是晴天?(必要时必须扩大看的范围)大树年轮图:大树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大自然的语言是很丰富的)

2.幼儿选号答题。答对,金花四溅;答错“啊哦”告知(点击金蛋下部即可)。

四、视听结合,提升经验

过渡语:读懂了大自然的语言,对我们有用吗?

师:10岁的英国女孩蒂莉,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泰国普吉的海滩上玩耍,突然她发觉海面上起了很多的泡泡,潮水也突然退了下去。她立马想到这就是地理老师讲过的海啸将要来临的情形,并且她记得,从海水起泡到海啸来袭,这中间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蒂莉告诉了妈妈,然后在几分钟内和几百个游客迅速离开沙滩。当他们跑到安全地带时,身后传来了巨大的海浪声。人们在激动和惊恐中争相拥抱和亲吻他们的救命恩人蒂莉。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案例 篇8

师:“壮丽”是什么意思啊?

生:“壮丽”是“美丽”的意思。

师:“丽”是美丽的意思,“壮”呢?

生:(无语)

师:“壮”是指“壮观”,那“壮丽”就是——

生:(齐)“壮观美丽”的意思。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环节,引起了听课老师较大的关注,听课老师在评课时提出了许多想法:多数听课者认为,对“壮丽”一词的理解采用“扩词”法,用“壮观、美丽”这两个词来解释一个词,运用不当,云里雾里,越解释孩子越糊涂,而且容易误导孩子,让孩子以为以后解释词语都可以运用类似的方法,可能出现理解偏颇。还有的老师认为这个环节的处理显得太简单,可以适当地出示天安门广场、波涛汹涌的大海、气势磅礴的长江三峡等图片,引导孩子看图后意会,知道“壮丽”是用来形容高大威武的建筑物或者形容山川壮观、风光奇美的。

看似一个细小的环节,却激起了不小的波澜,“壮丽”一词到底该如何来理解?

调查:

带着听课后犹然未解的困惑,我们回到自己的课堂,对二至五年级做了调查统计:

调查题:

(1)什么是“壮丽”?

(2)用“壮丽”一词造句。

孩子对“壮丽”一词字面的理解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从造句中可以看出孩子对这样一个抽象词语的理解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其实,“壮丽”一词在语文教材第五册《拉萨的天空》:“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第七册《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显得雄伟壮丽”中会不断重复出现。

我们走访被调查班级的语文教师发现,对于该词语的教学,教师比较淡化,没有一个教师意识到不同年级的孩子要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更不要说采用不同方法,多数人认为学生在低年级接触过该词,对这个词语已经理解了,以后不需要再重复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对该词的理解来自自己的不断内化,自己语感的不断提升,这是儿童学习语言的自然发展规律带来的。当我们面对公开课出现这类热点探讨的时候,不妨冷思考一下:

1儿童对词语的认知是一个逐步吸纳的过程。

对“壮丽”一词的理解,二年级的孩子还似懂非懂,只不过给“壮丽”找到了一个近义词而已。这时对孩子的要求不必过高,如果我们对孩子拔苗助长,用成人的眼光和水平去看待孩子的发言要求偏高的话。就违背了自然的进程规律,往往会把事情弄得很糟。孩子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恐惧甚至抵触的情绪,反之教学顺其自然,把握好孩子能理解的程度即可,这样孩子学得愉快。

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该实验证实孩子的学习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生理的成熟。其实,不仅儿童的生理机能发展取决于生理的成熟,儿童的学习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成熟之前的早期训练对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显著作用。儿童对词语的认知逐步由浅入深,提早的强化理解往往适得其反。

从上表中也能看出,随着年级的升高,三年级孩子对词语理解的正确率大大提高,基本上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四五年级已经能很全面说出词语的内在含义了,并不需要老师特别讲解,孩子的理解越来越精确,语言表述越来越成熟,这就是一种对词语认知的自然发展规律,随着孩子其他方面理解力的提高,孩子对字词句的感悟力也会大大加强。

2儿童对词语的运用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二年级孩子用“壮丽”造句,由于和“美丽”混淆,所以病句很多;三年级正确率开始提高;到了四年级,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在造句的过程中搜索到了“珠峰”、“北极光”、“瀑布”这些画面,看来他们对词语的理解已经很清晰。运用也自如了;五年级,孩子造的句子就更丰富。

孩子是发展中的人,随着生活阅历的积淀、阅读容量的增加,对“壮丽”一词的理解、运用不再是从简单的词语表面文字去认识,而是在认真思索,并把它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语言素养正在逐步发展起来。

综上所述,那就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儿童学习语言的自然发展规律”,“孩子是自然发展中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世界,他们的年龄、思想、心理需求、智力等,这些都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方式来生活,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忽视这些状况,不考虑这些因素,对孩子提出违背其发展规律的要求。那我们的教学可能得到的是适得其反的结果。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篇9

1.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

2.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

2.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字略)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略)

3.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竺可帧,物候学家。

2.导语

本文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所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这篇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指的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三、正课

1.速读课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不回视,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2分钟内读完。

2.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从开头到“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段:从“物候观测使用的……”到“就可能避免”。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段;从“物候现象的来临的迟早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到“春天提前9天”。说明决定物候现象迟早的各种因素。

第四段:从物候学这门研究……”到结束。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3.提问: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顺序?

讨论并归纳: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4.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讨论并归纳: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变化灵活。

5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典雅?

讨论并归纳;

(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融化 萌发 次第

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

(3)燕子翩然归来。(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

(4)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用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显得口语化。

(5)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簌簌”是纷纷落下的样子,用词形象、典雅。)

(6)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用词形象、典雅。如果改为“消失了”则显得口语化。)

(7)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用词形象、典雅,给人美感。)

(8)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

以上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的画卷,给人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用词形象、典雅。

6.提问: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讨论并归纳;举了三个例子。

7.提问:这一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

讨论并归纳:按时间先后顺序。

8.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活泼形象?

讨论并归纳:

(l)用“传语”“暗示”“唱歌”这些词语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拟人生动。

(2)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驾飞”这些词写物候现象,用词形象、典雅。

(3)用“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俗语,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说成催促农民及时耕作的话,十分形象生动。

9.提问: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请一个同学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作物候学。

10.提问:这一段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按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四、小结

课文的第一部分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现象。每一个段落里面的句序也讲究条理性。

五、作业(略)

第二课时

一、预习

阅读课文第二、三、四段,思考课后练习。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以优美的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下面请几个同学使用下列词语复述课文中关于四季的描述。

(苏醒 萌发 次第 孕育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三、正课

1.提问:文章第二段为什么说利用物候于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讨论并归纳:

(l)从观测手段上看,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2)从数据意义上看,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

2.提问:文章第11段举北京的物候记录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说明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3.提问: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讨论并归纳:

(l)纬度的差异。(2)经度的差异。 (3)高下的差异。(4)古今的差异。

4.提问:这四个因素按什么顺序说明?

讨论并归纳:这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很有条理。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地点高下的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因素则是时间因素。由三个空间方面的因素到一个时间因素,又是一种条理。

5.提问:“首先是纬度”这一段,举出挑花和刺槐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6.提问:“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出内陆要迟若干天。

7.提问:“高下的差异”这一段讲到“逆温层”。什么叫逆温层,逆温层是怎么形成的?

讨论并归纳:按正常的物候现象,植物的抽育开花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但在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逆温层的形成是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8.提问:研究物候学有哪些意义?

讨论并归纳;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第二,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第三,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第四,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9.提问:这四个方面的意义按什么顺序安排?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讨论并归纳:按从主到次的顺序、用“首先”,突出主要意义,其他意义用两个“对于”、两个“还可以利用来”“也可以利用来”这些词语可以看出。

10.提问;研究物候学对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讨论并归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特别是目前党中央提出的开发大西北的号召,因此,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很有意义的。

四、小结

本文从具体生动的四季物候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有关知识。运用举例子说明,使人清楚明了,确信无疑。此外,本又用词形象、典雅。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篇10

1、学习有关物候和物候学知识;

2、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本文生动而有条理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重点:有层次地说明与运用拟人、举例的方法生动具体地说明抽象的事理

难点: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设想:品味语言四步走

课时:2课时

操作:

第一课时

要点:整体感知

程序:

㈠导入:诗歌导入,引起兴趣。

㈡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本文出现了三个概念:大自然的语言、物候和物候学,请通读全文,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2、你认为本文介绍的重点是什么?说明理由?

㈢再读全文,专项训练:

就“物候学”写出200字左右的解释性、简介性的文字。

提示:物候学的知识散布在全篇课文之中。学习中应该仔细搜寻并且要将它们有条理地加以整理。在此方面养成习惯,将十分有利于做读书摘要和积累专题资料。你们看,如果我们按物候学的定义——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顺序来介绍,不就让人一目了然了吗?

㈣层次划分:据上将文章分成几个部分,该如何划分?

㈤作业:比一比,看谁了解或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最多?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要点:品味、积累、运用

程序:

㈠导入: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所掌握的大自然的语言?

㈡品味语言

1、第一段:①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过程,里面涉及的“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②“燕子翩然归来”放到“草木萌发”的前面,行吗?为什么?下面哪个季节的物候现象也运用了这种写法?

2、杏花开了,就好像……“阿公阿波,割麦插禾。”①这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的?能否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为什么?②这句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3、本文介绍物候学知识,有一个很明显的方法,你能发现吗?①括出文中的例子。②根据第⑦⑧两段的内容,综合画一幅地理简图,然后根据简图,就教材内容口头说明。③“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九天。”一句中“前者”、“后者”各指什么?④第⑧段为什么举两个例子?⑤这四个因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㈢积累语言

1、背诵第1自然段

2、背诵24节气歌

㈣运用语言:

1、朗读诗句,说明时间。

2、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去寻找大自然的语言。

附: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思路:以读写为主,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分层设计。

内容:

一、基础题

1、生字注音

2、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二、简答:第一段,作者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过程,里面涉及的“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

春:

夏:

秋:

冬:

三、品析:

1、杏花开了,就好像……“阿公阿波,割麦插禾。”①这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的?能否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成分号?为什么?②这句话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案例 篇11

关键词:观察探索;实践操作;语言发展

在幼儿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创设与利用良好的环境能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自然角可以成为润泽幼儿语言的绿色天地,只要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树立“小环境、大教育”的教育观,将自然角作为一种常态教育,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

一、问题与思考

在目前的实践中,幼儿园自然角大多存在以下问题:

1.环境的点缀品

教师对自然角的环境创设投入了不少精力,但自然角发挥的价值功能却很单一: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

2.认知的附属品

自由活动时,孩子们无目的的短暂观察或无意识的摆弄让自然角成为教育活动中的附属品,不会留下太多的痕迹。

分析与思考:经过研讨,我们从“环境”和“教育”角度切入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单一的环境创设让自然角成了一个装饰性远大于功能性的角落。另外,教师没有充分挖掘自然角的教育价值,导致孩子们无法与自然角产生良好的互动。

这样看来,改变自然角的现状从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创设适宜的自然环境着手,让自然角真正成为孩子观察探索、实践操作的乐园,从而促进孩子在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多元发展。

二、策略与途径

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以下实践与研究。

1.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有话可说

不同的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存在差异,因此小、中、大班的自然角材料构建也应有所不同。

(1)小班自然角需要形象生动、色彩鲜明、易于观察的材料

小班幼儿年龄小、可以放置一些色彩鲜明、易于观察的植物,让小班幼儿在看看、说说中获得浅显的科学知识,也乐于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描述和表达。例如,午餐后的谈话活动,幼儿可以自由观察自然角,幼儿看到黄色的菊花后,会说:“黄黄的菊花像太阳!”幼儿看到喇叭花后会说:“喇叭花喇叭花,嘀嘀哒嘀嘀哒。”

(2)中班自然角需要种类丰富、不同栽培形式的材料

中班自然角的材料要相对丰富,教师要鼓励幼儿主动观察、探索周围常见事物及其变化的简单规律,并从中体会到愉快的情感,引发幼儿大胆表达的愿望。材料可以包括养殖类、种子类、蔬菜类、标本类等,还可以包括运用不同方式栽培的植物,如水培和土培植物等。例如,自由活动时孩子们看到刚冒出的小芽芽,会对同伴说:“快看!小青菜的种子悄悄发芽啦!绿色的小芽芽真可爱!”看到水培的绿萝,孩子们会互相讨论:“原来绿萝是养在水里的,能不能把绿萝种在泥土里呢?”

(3)大班自然角需要能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的材料

大班自然角可以多投放一些便于幼儿观察和比较的材料,让幼儿积极参与和探索。比如按照植物的特点,提供针叶类、阔叶类、耐旱类、喜水类、爬藤类等植物;也可以给幼儿提供各种植物的种子。例如,老师组织幼儿一起开展“找找小种子”的活动,有的幼儿说:“黄豆和绿豆的种子藏在豆荚里,南瓜和丝瓜的种子藏在瓜瓤里,西瓜的种子藏在果肉里。”种类繁多、形状各异的种子激发了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

2.适合的工具让幼儿有话想说

小班自然角可以用小奶瓶做喷水壶,还可以投放一些小铲子、小镊子和小抓犁等。在自由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自然角给植物浇浇水、捉捉虫。幼儿会一边浇水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小花小花,我来喂你喝喝水!”而一旁用小铲子松土的幼儿也会自信满满地说:“我是小蚯蚓,我来松松土!”幼儿在与工具产生互动的同时,也会与植物开展“亲密”的对话。

中、大班的自然角可以让幼儿与老师一起DIY浇水工具,如把不同材质的绳子系入标有刻度的透明盛水容器中,使植物通过绳子的导入喝上水。这些自制浇水工具为自然角增添了几分趣味和创意,也增加了自然角与孩子们的互动,让孩子们变得有话想说,说说互相合作完成的小发明,议议小创造的改进方法等。

3.辅助的材料让幼儿有话要说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培养幼儿边观察、边记录的习惯,让幼儿有理可据、有话要说。

小班的自然角,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植物小标牌,帮助幼儿认一认、说一说植物的名称和特征。

中班的自然角,教师可以提供各种充满童趣的测量尺,插在植物的旁边,让孩子们从测量的刻度上观察植物的生长速度。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用各种标记或符号简单记录,也可以用绘画的方法记录自己的发现。幼儿在与同伴交流时,一边记录一边自由讲述,在亦静亦动的过程中积聚表达的能量。

大班的自然角,教师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寻找或制作测量尺,每次测量后,可以用图表结合文字的方式记录在记录本上。教师鼓励幼儿除了要学会自主记录外,还要尝试向他人讲述自己的记录结果,例如:我记录的是什么植物的生长情况,具体是哪一天记的,天气如何,植物生长情况怎样,我的心情如何等。这个延续的过程让孩子们每天都有惊喜的发现与小伙伴分享,还能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提高表达能力。

4.主题的整合让幼儿有话多说

自然角丰富的资源是有效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来源。每学期教师在设计主题活动方案时,可以将自然角的内容充实到主题内容中,与主题活动进行有效的整合。例如小班艺术活动“拔萝卜”,教师让幼儿观察自然角里的各种萝卜,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让幼儿对萝卜的大小、颜色、形状和气味有了更多的认知和表达;又如中班主题“春天来了”,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自然角认识春天开放的花儿,学习用叠词形容花朵的多姿多彩;再如大班语言活动“菜地里的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去自然角仔细观察并细化分类,将自己的发现创编在儿歌里。主题的整合,放大了自然角存在的价值,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

5.有趣的游戏让幼儿有话就说

在让幼儿仔细观察和探索自然角的同时,教师经常和幼儿玩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也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小班通过击鼓传花等游戏引导幼儿讲述:“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等;中班通过接龙和抢答等游戏引导幼儿给讲述加上定语:“绿油油的小苗长高了!”等;大班通过擂台赛引导幼儿用“什么像什么一样怎么样”的句式把观察到的植物说得生动,如“满天星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对着我们一闪一闪眨眼睛”等。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身心愉悦的游戏中逐渐提升。

三、收获与成效

小小的自然角,作为幼儿语言发展的平台之一,让幼儿的语言逐渐变得丰富灵动起来,生机勃勃的植物造就了一群充满生机的孩子。孩子们在这里经过长期的培养,他们的表达更加富有个性化和趣味性,语言能力在精心创设的环境中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学前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08.

[2]吴建光,崔华芳.培养幼儿观察力50种方法[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06.

[3]钟辉.如何对幼儿进行生态与环境的教育[J].幼儿教学研究,2011(7).

作者简介:陶吉(1982.10—),女,本科,就职于上海市嘉定区古猗幼儿园,研究方向为幼儿语言发展。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案例 篇12

一、理论方面的研究

1.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是NSM理论的最初发展阶段。安娜初步构建了NSM理论框架,提出了14个非任意性的普遍语义基元以及依据化简释义进行词义分析的基本方法。最初语义基元数量很少,语法也未能很好规范,因此语义解释往往涉及极其复杂的语言结构。

2.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是NSM理论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安娜与其合作者注重探寻词汇的普遍性,提出了“文化脚本”的研究方法,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跨语言研究。语义基元的数量迅速增加到30多个,新增的语义基元使元语言更加清晰和透明。

3.21世纪开始至今,是NSM理论及研究方法进一步完善和应用阶段。该理论的关注重点转向语义基元的语法研究。语义基元的数量增加到了64个。元语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化和形式化。自然语义元语言系统由于在语义研究方面的重要性,在一些相邻学科,尤其是人类学和文化心理学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二、应用方面的研究

1.在词汇语义方面,利用NSM理论的研究方法可以给难于界定的词汇进行准确定义,安娜(1996)对视觉词汇“watch”进行了语义解释,并且利用语义基元对“love”、“hate”、“envious”等情感词汇构建了情感概念的释义方法。运用NSM理论还可以进行概念分析,她用语义基元对“hand”一词进行了语义解释,证实了“hand”这一概念是普遍的,是为人类语言所共有的。克里夫(2008)从NSM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基数词和计数的概念语义,又对日常英语中的“交际概念”和“语言概念”进行了语义分析。利用NSM理论也可以进行同义词的对比分析,安娜用NSM理论的语义分析法对“cut”和“chop”的词汇语义进行了分析,准确地区分了这组同义词,证明了NSM理论的解释力NSM理论在语义解释上,具有强大的解释力。Bullock(2011)为了验证NSM理论的表达力及语义基元,编写了小型的词典,应用到了词典编纂领域。

2.在语法语义方面,NSM理论可以对语法结构进行解释。克里夫(2002)认为NSM理论的还原释义法能够准确地对一些看似简单却语义复杂的语法结构进行解释,如“Yes/No”疑问句,只需用一个语义原词“know”加上一个if从句:“I don’t know if——”,就可以描述出“Yes/No”疑问句的言外语义。同时,用NSM理论对句法做了研究,对现实语言进行了深入的概念分析和详细的实证研究,以丰富的多语种语料为基础,将名词划分为14种类型,并用自然语义元语言描述了各类名词的所指对象,这为解释语法形式和具体的句法行为奠定了基础。安娜对英语中典型的使役结构的意义进行过描写,发现英语的使役结构主要以“have/get/make/let”等词语为中心词,带有不同中心词的使役结构的语义以及使用范围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她也对“名词+have+a+动词不定式形式”结构的构成成分和相应的语义内容进行了分析,还将这些结构语义之间的语义差别与文化内涵联系起来。对句法结构的语义分析,扩展了传统句法学研究的空间。

3 . 在文化语义方面,主要是“文化脚本”研究方法的应用。安娜(1996)在NSM理论理论框架下,对比英语、俄语、波兰语、日语等语言的语料,通过分析文化关键词“freedom”和“friendship”,发现了关键词背后的特殊文化含义。以“pleased”和“delighted”为例,不仅解释了承载特定文化内涵的情感概念,而且从普遍的视角对不同文化的情感词汇进行了比较,描述出其中的细微语义差异。运用NSM理论分析文化,把不同文化的话语习俗规范通过简单、普遍、可译性的语义基元描述出来,有利于不同文化的对比和相互之间的理解。安娜用普遍的自然语言元语言总结了日语文化中与道歉言语行为相关的文化脚本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的思维文化脚本。她也通过“文化脚本”法剖析了英语的使役结构,揭示出其中蕴含的典型的“盎格鲁文化”——动作执行者的自由和自主。安娜(2009)通过分析“right”和“wrong”的词义演变,讨论了与之相关的会话准则,以及词义演变和会话准则所负载的文化含义。Karimnia(2010)用NSM理论对波斯人和美国本族语者恭维的话语进行了对比研究,论证了NSM理论的普遍性,并指出该理论的文化脚本将有助于二语教学。

这些研究运用还原释义和文化脚本的分析方法对一些词汇、句法和文化关键词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自然语义基元理论的语义解释力,为语义和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有利于探究蕴藏在错综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特质,呈现不同文化的语义共性,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提高效率提供了有力的理据和指导思想。

摘要:波兰语言学家安娜·韦日比兹卡提出了自然语义元语言(NSM)理论。该理论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语义分析理论,也是跨文化语义学研究中比较成熟和实用的理论之一。本文综述了该理论在国外的发展过程及应用研究。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2范文 篇13

我最大的感触是,教师应该钻研教材,研究透彻,然后是将文章的纲领提炼出来,也就是板书,有了这个纲,就有了一条线索,实际这也是作者的写作思路,与作者进行交流,在文章中。暗含了写作目的,掌握了根本之后再去研究形式,让它们服务于内容就会游刃有余,即使出现课件问题,课堂偶发事件,也会处理自如。

课件应用不要太多,太多了会重点不突出,显得花哨而不实际,因此要恰到好处,本课时中的幻灯片应用方面还应该再精简些,会更加突出重要内容,语文图片毕竟不能代替讲读。学生兴趣高,预习的效果好,所以反应比较快,没有被这些图片干扰真的很不错,他们积极思考,勤于回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中有一个问题,就是课件出示时间不知道何时最好,有的放在讲解后的,有的放在练习中,在课件的适时播放方面应该在多考虑。

课堂给学生的讨论时间应该再充分些,由于课堂40分钟因此有的问题没有完成,因此只好机动处理,感觉也不错,如果时间再多出5分钟,那就会完成的非常好。

上课后应该想想,学生收获了什么,教师收获了什么,有没有提升自己,如果没有,那就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掌握知识和方法,这是教师的魅力所在。总之,在教学中应该大胆尝试,应用好的教学媒体,确实能够起到直观的效果,而且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辅助手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研究学生,教材,课标,将课堂的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再次提升,不断进步。

《大自然的语言》研究教学反思

总在想:对于语文课来说,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相信肯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我心中,有一个最简单的标准,那就是

让学生在课上有收获,有发展,并期待下节课还是语文课,那么你上的课就是一节好课!今天所上的公开课《大自然的语言》比较满意的地方:学生在课上有收获

1、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

第一种方法:运用“提取主句法”筛选课文信息。

筛选课文信息既是第四单元的单元要求,也是学生快速阅读说明文、议论文的有效手段,学生如果掌握了这种方法,不仅阅读速 度能成倍地提高,而且在考场上,也能提高做题的速度,争取更多的时间去取得更好的成绩,因为考场文段有时并不需要你认认 真真、一字不差的读下来。第二种方法:品味语言的方法

平时,学生在品味语言时,只是感觉“生动”“优美”,却不知如何表达。在这一节课上,我教给了学生“加一加”“减一

减”“换一换”的方法,学生马上就体会到了原句的妙处:或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或用词典雅,或写出了事物的状态等。一些有

灵气的学生,可能就会举一反三,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中,久而久之,他(她)就会深深地体会到汉字的无穷魅力,从而更加热爱语文。

但这节课并没有让学生产生“继续上语文课”的渴望,这从学生的发言和课堂听讲情况可以看出来。原因是:太平淡。

(1)“大自然有语言吗?大自然的语言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设计此问的初衷是让学生深入文本,真正了解什么是“大自

然的语言”,虽然在我的启发下,学生把所有的答案都找到了,但过程并不精彩,如果我能即时加入一些竞争机制,如把全班分

成两大组,看哪组找得快,效果会好些吧。

(2)单元要求未能很好地实现。寻找“大自然的语言”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品味语言时,只品味了生动形象的句子,但

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准确”,却丝毫示触及,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0”中的“约”,“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

早10天”中的“只”等词语,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也能悟出竺可桢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长期坚持不懈的广泛观察,搜集和 研究。因此,这一单元的“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本课教学中未能很好地渗透,对

学生精神熏陶不到位,不能不是一个遗憾。

(3)老师的教多于学生的学,学生主体地位表现不明显。

总之,本人的教学设计水平、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等,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

将上下而求索”,使“名师”的称号名符其实,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3 新版语文实验教材中课文教学是加大学生识字量,丰富学生知识,使学生积累更多语言从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多读多背,多积累,不要求分析课文,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能适.当地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课文意思就可以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教学过程我是按照“定向导入一一教学新课一一巩固练习”这个思路设计的,教学新课这一环节又分为熟读文,感受课文,背诵课文,识记生字四步.本节课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引导预习,求自主.新课程实施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这种能力的培养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一般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这节课上,在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及识记生字时,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发现规律,鼓励同学间互合作,互相补充,纠正,建立师生间,生生间课堂立体结构,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2,熟读成诵,求积累理

读书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阶梯,积累是文学创造的源泉.因而课堂上要注意多读书.熟读课文环节就是我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堂上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好朋友读,同桌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分小节读〉多次朗读,以此提高学生读的技巧.同时我也参与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共同读,共同背诵,共同表演,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使他们充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3,延伸课本,求拓展

上一篇:维修电工技能鉴定试卷下一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