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战略规划(推荐8篇)
- -摘要-
司 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公司
2004 年 年 6 月 月 28 日
目 目录、一、宏观环境和汽车行业分析................................................................................1 1、宏观经济环境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时机........................................1 2、加入 WTO 给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带来的变化................................................1 3、《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影响....................................1 4、中国城镇化进程与城市居民消费能力将促进汽车消费................................1 5、汽车消费环境对汽车消费的抑制作用..........................................................1 6、中国汽车需求预测.......................................................................................2 7、汽车价格下降趋势及其影响.........................................................................2 8、汽车制造商竞争策略的调整及对零部件产业的影响....................................2、二、汽车零部件市场分析.......................................................................................3 1、中国零部件企业现状....................................................................................3 2、2010 年零部件配套市场规模预测................................................................3 3、中国零部件行业主要发展趋势.....................................................................4 4、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应对措施.........................................................................4 5、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发展战略.........................................................................5 6、未来的细分市场与竞争领域分析.................................................................6、三、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分析................................................................................7 1、中国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现状.....................................................................7 2、国外主要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介绍..............................................................8 3、中国汽车零部件流通市场发展趋势..............................................................8 4、汽车用品行业分析.......................................................................................8 5、汽车用品市场国际竞争模式.........................................................................8 6、中国汽车用品市场现状................................................................................8 7、广州市汽车用品行业分析............................................................................9 8、广汽零部件公司与汽车售后市场.................................................................9、四、珠三角区域分析.............................................................................................11 1、广东省和广州市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规划..............................................11 2、珠三角零部件企业的整体状况....................................................................11 3、珠三角地区配套机会分析...........................................................................12 4、潜在竞争者分析..........................................................................................12 5、潜在合作者分析..........................................................................................13 6、广汽零部件公司的机遇和风险....................................................................14、五、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15 1、零部件产品种类..........................................................................................15 2、技术和研发能力..........................................................................................15 3、体制问题.....................................................................................................15 4、关系资源与公关管理...................................................................................16 5、经营资产分析..............................................................................................18
6、
组织体系.....................................................................................................18 7、管理模式.....................................................................................................18 8、人力资源.....................................................................................................18 9、企业文化.....................................................................................................18 10、优势与劣势分析........................................................................................19 11、核心竞争能力分析.....................................................................................20、六、战略定位........................................................................................................21 1、战略序篇——危世中的广汽零部件公司.....................................................21 2、战略定位.....................................................................................................22 3、战略目标体系..............................................................................................23、七、战略实施........................................................................................................26 1、以完成业务目标和培养核心竞争能力为重心的实施方案...........................26 2、近期:积聚实力、理顺各方资源和关系.....................................................26 3、中期:自主发展、实现战略转型................................................................32 4、长期:品牌管理、迎战未来市场................................................................36
录 图表目录
图
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需求规模预测分析图........................................3 图
零部件配套项目竞争关系图.....................................................................13 图
零部件配套项目合作关系图.....................................................................13 图
广汽零部件公司所具备的关系.................................................................16 图
关系资源稳定性变化示意图.....................................................................17 图
广汽零部件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分析......................................................20 图
广汽零部件公司战略的形成.....................................................................22 图
广汽零部件公司各阶段业务目标分解图(亿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广汽零部件公司滚动发展的战略实施方案...............................................26 图
近期任务体系和实施方案.......................................................................28 图
战略规划后的组织结构..........................................................................29 图
近期向中期过渡面临“三大突破”的危险.............................................31 图
中期任务体系和实施方案.......................................................................33 图
近期向中期过渡面临“两大转变”的危险.............................................35 图
长期任务体系和实施方案.......................................................................37 图
广汽零部件公司各阶段业务目标分解图(亿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
截止到 2010 年战略发展所需的资金投入...............................................39 图
战略规划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培养............................................................39
表
2010 年轿车各零部件系统配套市场规模...................................................4 表
中国零部件企业应采取的措施..................................................................5 表
汽车零部件价格结构(入世前)
..............................................................7 表
汽车零部件价格结构(入世后)
..............................................................7 表
汽车用品超市特点、表现形式和优点.......................................................8 表
汽配供应业务拓展策略.............................................................................9 表
广汽零部件公司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对照表...........................................23 表
各类业务各期销售收入预测(亿元)
......................................................24 表
职能战略目标...........................................................................................24 表
需要培养的核心竞争能力.......................................................................25 表
近期的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27 表
近期任务体系.........................................................................................27 表
近期广汽零部件公司工作计划表............................................................28 表
近期公司人才需求结构表.......................................................................30 表
近期人才资源筹措方式..........................................................................30 表
中期的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32 表
中期任务体系.........................................................................................32 表
中期广汽零部件公司工作计划表............................................................34 表
长期的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36 表
长期任务体系.........................................................................................36 表
长期广汽零部件公司工作计划表............................................................37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1 一、析 宏观环境和汽车行业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机 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时机 我国宏观经济保持连续十几年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购买能力迅速增强,汽车产业发展有了良好基础。
2、、入 加入 WTO 给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带来的变化(1)到 2006 年 7 月 1 日,整车关税平均降到 25%,零部件关税平均降到 10%。2005 年 1 月 1 日,取消进口配额,这表明进口汽车和零部件的价格将大幅下降。
(2)政府不能强制合资企业的外方引进技术,不排除合资中方向外方提出的技术要求。这项协议的核心是国民待遇,非歧视原则,对中外投资者一视同仁。
(3)容许外资进入汽车零售、批发、金融服务、修配和运输等市场。执行这个协议对中国汽车服务贸易特别是处于弱势的销售环节有很大的影响。
3、、响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影响(1)推进产业结构调整(2)有利于促进国内零部件企业与外商合资(3)现有的汽车制造企业将具有“壳资源”价值(4)推动汽车生产商本土采购(5)国内汽车企业的技术开发费将呈显著上升(6)汽车行业的散乱差局面将得到改善 4、、费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城市居民消费能力将促进汽车消费(1)城市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表明了汽车消费时代的到来(2)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极大促进汽车的消费 5、、用 汽车消费环境对汽车消费的抑制作用 一 高昂的汽车购置和使用费用是汽车消费的主要障碍之一 汽车购置和使用费用的问题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收费乱;(2)税额重;(3)税费设置不合理,不同等级的轿车的税收差别小。
求 个人信贷购车环境不能满足汽车市场发展的要求(1)我国个人信贷购车途径单一,个人信贷购车比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2)我国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的手续繁琐。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2(3)汽车贷款贷款风险致使保险公司大规模退出汽车信贷市场,商业银行也开始控制信贷规模。
(4)汽车金融公司短期内不能解决个人信贷问题。
6、、测 中国汽车需求预测(1)预计 2010 年,中国每百户家庭拥有轿车 15.4 辆,总数大约为 3378 万。
(2)预计 2010 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 7708 万台,需求量将达到 1407 万辆。
(3)预计 2010 年中国轿车保有量将达到 4995 万台,需求量将达到 1239 万辆。
7、、响 汽车价格下降趋势及其影响(1)持续的价格下降让消费者产生了更高的预期,持币待购现象逐步显现。
(2)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导致汽车价格下降,同时也会导致汽车行业规模性的整合。
8、、响 汽车制造商竞争策略的调整及对零部件产业的影响(1)研发和同步开发的能力(2)提供有竞争力价格的产品的能力。
(3)供应高标准质量的零配件(4)及时的供货能力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3 二、析 汽车零部件市场分析 1、、状 中国零部件企业现状(1)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配套关系封闭(2)产业集中度低(3)研发投入少、新产品开发能力弱(4)零部件质量不能满足采购方的要求(5)品牌意识差 2、2010 年零部件配套市场规模预测 预计到 2010 年,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份额为 5106 亿元。
***41435************640072008000-5 0 05 0 01 5 0 02 5 0 03 5 0 04 5 0 05 5 0 0汽车产量(万量)
汽车产量(万量)1 6 3 1 6 3 1 8 3 1 8 3 2 0 7 2 0 7 2 3 3 2 3 3 3 2 5 3 2 5 4 4 4 4 4 4 5 6 4 5 6 4 6 6 2 6 6 2 8 0 9 8 0 9 9 9 6 9 9 6 1 1 4 9 1 1 4 9 1 2 5 9 1 2 5 9 1 3 4 4 1 3 4 4汽车工业增加值(亿元)
汽车工业增加值(亿元)6 6 1 6 6 1 7 4 9 7 4 9 8 6 4 8 6 4 1 0 5 6 1 0 5 6 1 5 4 5 1 5 4 5 2 1 1 1 2 1 1 1 2 6 7 7 2 6 7 7 3 1 4 4 3 1 4 4 3 8 4 4 3 8 4 4 4 7 3 1 4 7 3 1 5 4 5 7 5 4 5 7 5 9 7 9 5 9 7 9 6 3 8 3 6 3 8 3配套市场规模(亿元)
配套市场规模(亿元)4 3 0 4 3 0 4 8 7 4 8 7 5 6 2 5 6 2 6 8 6 6 8 6 1 0 0 4 1 0 0 4 1 4 3 5 1 4 3 5 1 8 4 7 1 8 4 7 2 2 3 3 2 2 3 3 2 7 6 8 2 7 6 8 3 4 5 4 3 4 5 4 4 0 9 3 4 0 9 3 4 5 4 4 4 5 4 4 5 1 0 6 5 1 0 6 1 9 9 8 1 9 9 8 1 9 9 9 1 9 9 9 2 0 0 0 2 0 0 0 2 0 0 1 2 0 0 1 2 0 0 2 2 0 0 2 2 0 0 3 2 0 0 3 2 0 0 4 2 0 0 4 2 0 0 5 2 0 0 5 2 0 0 6 2 0 0 6 2 0 0 7 2 0 0 7 2 0 0 8 2 0 0 8 2 0 0 9 2 0 0 9 2 0 1 0 2 0 1 0 图 1 中国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需求规模预测分析图 其中,轿车零部件配套需求约为 3299 亿元。轿车各零部件系统配套需求预测如下表: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4 表 1 2010 年轿车各零部件系统配套市场规模 零部件系统
市场规模(亿元)
车身和结构系统 551 引擎系统 535 电子与电器系统 403 内饰件系统 356 变速箱系统 284 温度控制与空调系统 195 车桥和驱动轴系统 195 悬挂系统 119 转向系统 112 刹车系统 96 轮毂和轮胎系统 89 乘客限制系统 89 燃料系统 89 音响系统 76 排放系统 59 车身玻璃系统 59 总计 3299 3、、势 中国零部件行业主要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有这几方面:
(1)
中国零部件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2)
国外零部件供应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3)
原有零部件合资企业面临外方独资的风险;(4)
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分离的趋势;(5)
行业内大规模的兼并重组;(6)
供应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4、、施 中国零部件企业的应对措施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5 表 2 中国零部件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中资
外资/ / 合资
现在未来
现在未来
价
格
由于运营效率低,如规模小、生产现场管理能力差,面临的更大压力 废 品 率 高 增 加 了 制造成本
降低成本:
- 降 低 原 材 料 采购成本 - 对 生 产 工 艺 和产品的改良 提高效率:
- 员 工 技 术 和 生产管理的培训 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管理水平精艺生产,提高正品率管理 初 期 高 额 投 资 增 加了整个生产成本 高 额 的 外 方 派 遣 人员 和 技 术 转 让 也 增加 了 合 资 公 司 的 成本 对 当 地 资 源 和 环 境的熟悉过程中,内部管理成本的消耗 降低成本 - 降 低 原 材 料 采购成本 - 对 生 产 工 艺 和产品的改良 提高效率 - 员 工 技 术 和 生产管理的培训 加强本地化管理 精艺生产 规
模
作为本地供应商,通常 只 供 应 一 家 整 车厂 由 于 整 车 厂 规 模 小且 采 用 多 家 供 货 商体系,使零部件供应商规模小,产能利用率低 更加专业化生产 开发售后市场 成 为 全 国 性 的 供应商 增加出口 由 于 整 车 厂 规 模 小且 采 用 多 家 供 应 商供应体系,零部件供应 商 的 产 能 利 用 率只有 40%-60% 只有 1-2 家整车厂供货 出口市场有待开发 增 强 模 块 化 供 货能力 对 更 多 的 整 车 厂供货 增加出口 增加产能利用率 开发售后市场 质
量
质 量 较 低 且 不 够 稳定 质 量 控 制 体 系 比 较薄弱 不 熟 悉 整 车 厂 的 质量控制体系 品牌形象较为低档 提 高 质 量 控 制 体系 通 过 整 车 厂 的 国际产品认证,进入其配套体系 改善品牌形象 确 定 合 适 的 性 能 /价格比 良 好 的 质 量 控 制 体系 具有全球品牌形象 熟 悉 整 车 厂 质 量 管理体系 •质量与进口件相比有所下降 与 国 家 产 品 进 行基 准 比 较 以 提 高产品质量 持续提高质量 优化性能/价格比
研
发
研发投资有限,研发能力较差 工 艺 改 造 多 余 新 产品开发 •难以满足整车厂对新产品开发的需求
技术和战略联盟 外包研发项目 开 发 一 些 简 单 的零部件产品
保 持 与 配 套 厂 总 部的 研 发 水平同 步 发展 介 入 整 车 厂 新 车 型的开发 •依赖于国外研发中心的技术转让 •整车厂商技术支持 与 全 球 研 发 中 心联网 与 整 车 厂 同 步 开发产品 成 为 模 块 化 供 应和系统集成商 •完整的制造和研发能力 5、、略 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发展战略 国内外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发展战略各有特点,研究它们的发展战略对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6 广汽零部件公司的战略制定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对德尔福、富奥、东风伟世通、上海汇众、福耀玻璃、万向集团等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为我们后来的战略制定具有启发意义。
6、、析 未来的细分市场与竞争领域分析((1)零部件供应级别 未来竞争的结果将是外资零部件企业在利润率较高的一级供应商中占据主体,以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配套于中高档汽车市场;而中资零部件企业则在利润率较低的二级和三级供应商中占据主体,以技术含量较低的零部件产品配套于中低档汽车市场。其中,外资零部件企业在利润率较高的一级供应商中占据主体,而中资零部件企业则在利润率较低的二级和三级供应商中占据主体。
((2)零部件产品 从零部件产品配套上讲,中资零部件企业将趋向于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外资合资或独资零部件企业将趋向于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3)零部件配套市场 在整车配套市场中,中资零部件企业将趋向于中低档汽车配套市场,外资合资或独资零部件企业将趋向于中高档汽车配套市场。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7 三、汽车析 零部件售后市场分析 1、、状 中国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现状((1)国内的汽配流通市场还很不发达 独立的零部件生产商不占主导地位 流通渠道单一 非独立汽车维修市场占主导地位 DIY 市场规模太小((2)中国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的供应链及主要流通渠道 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主要的两条渠道:
a 主渠道为整车厂渠道:正厂零部件由整车厂的售后服务部门到销售特约维修站,再到车主,部分到批发商独立的维修厂 b 非主流渠道:批发商从零部件厂商采购,到经销商,再到独立维修厂。所有类型的零部件厂商都会参与这条渠道。
((3)零部件售后市场规模和结构 零部件售后市场规模:预计到 2010 年将达到 1542 亿元。
中国汽车售后市场产品的结构:以引擎零部件和排气系统零件为代表的机械零件占 56%,蓄电池、车灯等电气零件占 30%,车内音响、安全系统等电子零件占 14%。
((4)中国出口汽配件市场规模 国际市场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需求不断增长。
美国和日本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主要的出口国家。
在汽车零部件出口中,制动器零部件和车轮零部件出口额占据一半。
((5)入世对汽车配件价格的影响 表 3 汽车零部件价格结构(入世前)
类 配件分类 率 出厂加价率 一级分销率 加价率 二级分销率 加价率 率 维修加价率 税 关税 件 进口配件 5%-10% 5%-10% 5%-10% >25% 30%-50% 件 国产配件 5%-10% 5%-10% 3%-5% >20% 0% 件 伪劣配件 >30% 10%-15% 15%-25% >50% 0% 表 4 汽车零部件价格结构(入世后)
类 配件分类 率 出厂加价率 一级分销率 加价率 二级分销率 加价率 率 维修加价率 税 关税 件 进口配件 10%-20%
8%-15%
/ >25%
10%
国产配件 件 5%-10%
3%-5% 5%-8%
>15%
0%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8 2、、绍 国外主要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介绍 美国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 日本汽车零部件售后市场 3、、势 中国汽车零部件流通市场发展趋势 独立品牌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将出现在售后市场 独立维修商将逐渐壮大 4、、析 汽车用品行业分析((1)汽车售后服务业务的分类:
汽车售后服务业务种类大体分为十大类,汽车维修保养、汽配零售、汽车保险、融资、汽车广告、智能交通、汽车娱乐、汽车俱乐部、汽车咨讯。
((2)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利润丰厚((3)汽车用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首先,汽车销售拉动汽车用品市场;其次,汽车步入家庭刺激了汽车了汽车用品需求;最后,个性化消费时代来临带动汽车用品市场。
5、、式 汽车用品市场国际竞争模式 表 5 汽车用品超市特点、表现形式和优点 特点
表现形式
优点
营 连锁经营 采取加盟连锁的形式,统一品牌、统一设计,统一管理模式。如日本的澳德巴克斯和黄帽子,美国的 NAPA。
•减少广告宣传费用,节约成本。
•客户品牌信赖度高,稳定客流。
•市场拓展迅捷便利,模式固定。
“一站式”务 服务 产品不仅丰富多样(最多可达 20 多万种),而且客户可享受现买现装、技术支持及包括饮食、电影在内的各种 休闲娱乐服务。
•满足客户节省时间便捷购物的需求。
•体现人性化服务,提升品牌内涵。
•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和价格 购 集中采购 区域市场统一配货,统一仓储,建立 ERP供货体系,实现安全库存。
•强化供货商管理,保证质量。
•增强议价能力,降低成本。
•统一库存,提高仓库利用率。
•市场信息反馈,降低风险。
售 代理销售 流通环节中,批发商将逐渐消失,零售商直接与生产商联系,代理销售产品。
•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
•减少流动资金,降低风险。
•降低价格,吸引客流 6、、状 中国汽车用品市场现状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9(1)汽车用品巨头进入中国市场,国内汽车用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2)中国汽车用品市场存在经营资本短缺、管理人才缺乏、经营理念落后、市场秩序混乱等诸多问题。
(3)汽车用品超市将会出现整合 7、、析 广州市汽车用品行业分析 广州汽车用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行业未形成规范化体系整个广州市汽车用品行业的发展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
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
连锁经营将成为主流。
8、、场 广汽零部件公司与汽车售后市场((1)汽车售后市场业务选择 通过评估,我们认为如果广汽零部件公司进入售后市场,汽配供应、汽配零售以及汽车维护美容业务是切合实际的选择。
((2)进入售后汽配供应业务的策略 下面将介绍进入售后汽配供应业务针对为国内 4S 店供货、为国内独立的售后市场供货和为国外售后市场供货制定不同的市场拓展策略。
表 6 汽配供应业务拓展策略 道 销售渠道 略 公司应对策略 明 策略具体说明 内 国内 4S 店 借配套机会进入 非独立售后市场 借助为本田整机配套机会,抓住丰田入驻广州的机遇,为本田、丰田售后服务店供货 借助进入其他整车配套的机会,成为这些整车厂售后服务所需零配件的供应商 国内独立售场 后市场 价格制胜策略 控制成本,降低价格,发挥价格优势,抢占市场 品牌管理策略 加强质量管理,强化品牌营销,树立良好的品质市场形象 渠道管理策略 重视市场渠道管理,与具有实力的汽配零售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国外售后市场 场 合资出口策略 借助合资企业的市场品牌和销售渠道,进入出口市场 QSTP 管理策略 加强产品的 QSTP 管理,争取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进入国际汽配件采购体系 借船出海策略 在适当的时候收购国际成熟品牌,借船出海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10((3)售后汽配零售业务模式的选择 广汽零部件公司目前不宜进入汽车售后市场。对零部件公司来说,从事汽车售后业务,就等于采取了多元化的经营战略。而目前公司不宜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战略。
假设零部件公司在未来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在未来采取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开展汽配零售业务。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11 四、析 珠三角区域分析 1、、划 广东省和广州市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规划 广东省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极为重视,并认为 2000 年到 2010 年是广东省汽车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在这个黄金时期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将建成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汽车(轿车为重点)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将达到 10%以上,并成为广东省的支柱产业。
((1)汽车产业规划 珠三角汽车工业的发展有赖于广州市汽车规划,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广州将成为“日系”汽车在国内的“大本营”; 轿车仍是发展重点; 加快客车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客车的自主开发能力; 专用车是广东省有待开发的新汽车产品; 广东省各地市的造车运动。
((2)零部件产业规划 A、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完成三个“实现”:
实现一,对于目前经营亏损的企业,通过转并进行资产盘活,实现为重新为国家创造价值的企业; 实现二,对于目前生产落后、经营一般的企业鼓励支持发展,实现为发展稳定并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实现三,对于目前已经初具规模的零部件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实现为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龙头企业。
B、目前零部件产业的现状制定了相关的指导方针:
首先,立足为全省乘用车和摩托车配套,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其次,盘活资产存量,引进技术及资金,发展优势特色产品; 再次,重点扶持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在国内较为领先的企业; 最后,适度投入,扬长避短,重点突破。
2、、况 珠三角零部件企业的整体状况((1)广东省零部件产业的特征 广东省汽车零部件产业有以下五大特征:
产业总体规模大、企业规模小、起步晚; 面临众多瓶颈; 技术实力弱; 地域局限性严重; 行业资源集中度低。
((2)广东省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12 从广东省零部件产业结构来看,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组织结构和区域结构。
整体竞争能力偏弱,广东省内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为整车配套的实力不强,缺少真正的“系统开发、模块供货”的零部件一级配套企业,对省内其他(如二、三级)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带动能力有限,没有形成多层次的配套体系。
广东省大部分零部件生产企业对国外技术依赖性强,使得广东省零部件生产企业在零部件生产技术方面缺少自有知识产权,无法真正实现零部件产品的技术研发,从而影响广东省零部件企业整体自主研发实力。
((3)广东省零部件产品的基本情况 广东省的零部件产品分为三类产品。
第一类:具有较强竞争力,但对国外技术依赖性强。
第二类: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
第三类:竞争力弱的产品。
3、、析 珠三角地区配套机会分析(1)争取丰田佳美配套机会(2)紧跟广州本田发展(3)挖掘广州风神的配套机会(4)为“日系”整车厂配套的三个风险 广州本田分级采购的风险。
广州本田推进“系统化”、“模块化”、“全球化”中的风险。
国际零部件生产企业独资独立完成配套的风险。
广州本田市场的风险是公司最大的威胁。
4、、析 潜在竞争者分析 以下是以广汽零部件公司为核心绘制的零部件配套项目竞争关系图: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13 新的零部件配套项目以广州为中心的国内配套企业本土企业有多年配套经验和历史的日系配套企业日系配套企业广汽零部件公司其他配套企业日系合资企业日系独资企业广汽零部件公司可以合作的企业广汽零部件公司不可收并的企业自行发展与日系合作广汽零部件公司新合资合作项目其他零部件公司新合资合作项目 图 2 零部件配套项目竞争关系图
在这四种竞争格局中, 都对 即广汽零部件公司在零部件配套业务上构成竞争关系。通过对广汽零部件公司和行业专家访谈中,我们得知,在争取零部件配套项目上,“日系”独资对广汽零部件公司的威胁最大。
5、、析 潜在合作者分析 以下是以广汽零部件公司为核心绘制的零部件配套项目合作关系图:
新的零部件配套项目以广州为中心的国内配套企业本土企业有多年配套经验和历史的日系配套企业日系配套企业广汽零部件公司其他配套企业日系合资企业日系独资企业广汽零部件公司可以合作的企业广汽零部件公司不可收并的企业自行发展与日系合作广汽零部件公司新合资合作项目其他零部件公司新合资合作项目关键点:壳资源的获取汽车整车生产厂商 图 3 零部件配套项目合作关系图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14 从以上“合作关系图”中,我们发现零部件配套项目合作中会出现三种合作格局:(以下 与“关系图”中的标号相对应)
和 作为合作资源是最重要的合作资源。
6、、险 广汽零部件公司的机遇和风险 遇 面临的五大机遇(1)
广州将成为“日系”汽车生产厂商的“大本营”,而且广汽零部件公司多年为广州本田零部件配套,已经具备相应的配套经验,并在配套过程中已经形成良好的配套关系,以及“日系”汽车生产厂商管理模式和配套模式的熟悉,为其争取汽车整车配套,特别是“日系”汽车整车配套,提供了机遇。
(2)
广汽零部件公司 2000 年 8 月重组,正逢广东省汽车工业发展的黄金期(2000 年—2010 年)。广东省对汽车工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都做出了相应的产业规划,有利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资源整合,为广汽零部件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3)
随着广东省汽车工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行业资源的整合也将在广东省汽车工业“黄金期”悄然进行着。广汽零部件公司应积极做好公关工作,利导各方面资源,做好行业龙头企业,并以广汽零部件公司为核心整合广东省本土零部件配套企业。
(4)
如果丰田公司与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合作生产佳美汽车,作为广州汽车工业集团下属的零部件公司将获得为国际汽车生产厂商配套的宝贵机会。广汽零部件公司将借此机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5)
预计随着广州本田规模的扩大和本地配套率的提高,本田在中国会有新的车型和品牌在国内生产,广汽零部件将有新的配套机会。
险 面临的四大风险(1)
目前广汽零部件公司的技术来源主要来自“日系”,因此自身技术实力比较薄弱,无法实现零部件产品的技术研发。所以,无法实现完全独立自主的发展。
(2)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广州本田 2004 年也出现存货现象。对于零部件公司来说,广州本田市场危机,将成为公司潜在的最大风险。
(3)
原先“日系”和广汽零部件公司合作,主要看中本土企业廉价劳动力和本地各种关系资源的协调能力。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日系”对当地运营模式的熟悉,出现了“日系”独资完成零部件配套的趋势。
(4)
随着广州本田生产规模的扩大,广汽零部件公司如果不能满足广州本田的 QCDDME(Q 是质量、C 是价格、D 是交货、D 是开发、M是管理、E 是生产能力)体系要求,很可能降为 B 级供应商。
(5)
随着零部件配套“系统化开发生产、模块化全球化供应”趋势的发展,广州本田推进“系统化”、“模块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广汽零部件公司存在降级配套,甚至拒绝采购的风险。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15 五、析 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 1、、类 零部件产品种类 根据现有业务和产品,我们把这些零部件产品分为五大类业务板块,分别是内饰件类业务板块、座椅业务板块、灯具类业务板块、空调业务板块、弹簧业务板块。对于广汽零部件公司来讲,内饰件类产品、座椅产品、灯具产品、空调产品都具有配套市场单一、产品种类少和缺少总成配套实力、产能规模小的特点。
对于广汽零部件公司来说,弹簧类业务的差距主要来自产品种类少、规模小,高档弹簧产品的研发能力不足,缺少技术型人才和综合管理型人才,并且生产成本控制显现劣势。
2、、力 技术和研发能力(1)与“日系”合作的企业几乎没有自主研发能力(2)从零部件配套价值链中,公司在零部件配套的价值链环节中仍处在附加值低、利润少、风险也较低的配套末梢环节——产品生产环节。这对于广汽零部件公司培养核心竞争能力,角逐未来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3)整体上核心技术“空心化” 3、、题 体制问题((1)广汽零部件公司存在国有体制弊病 广汽零部件公司体制弊病主要体现在: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抑止创新; 抑止人才挖掘和培养; 决策效率低,缺乏科学性; 出现多头管理; 出现责任不清; 不能有效的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
在和广汽零部件公司中层干部访谈和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广汽零部件公司特别是下属企业并不缺少管理人才。与其说广汽零部件公司缺乏管理人才,不如说公司缺乏培养人才和造就人才的平台,一个可以施展管理才能的舞台。那么,支撑这个舞台最基本的因素是和体制相关的。体制“结构性”的问题让内心充满激情和斗志的管理人员变得消极和无奈。
综上所述,改制是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第一步,市场化的改制则是正确的第一步。否则,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汽零部件公司将会被淘汰出局。
((2)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带来极大的威胁 对于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有行业专家预测未来的汽车零部件的竞争主体是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16 4、、理 关系资源与公关管理((1)广汽零部件公司的四大关系资源 广汽零部件公司目前所具备的关系资源如下图: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通过与本田的合资合作成立广州本田,为其下属的广汽零部件公司提供了为广州本田配套的机会。广州本田广州本田生产本田汽车,需要解决零部件采购本地化的问题,为广汽零部件公司提供了为广州本田配套的机会。“ 日系” 零部件企业“日系” 零部件企业落户广州为广州本田配套,需要解决用工等本地化的问题,提供了相互合资合作为广州本田配套的机会。广汽零部件公司广州市政府和本地零部件企业等关系资源对汽车生产、汽车零部件配套和“日系”进入广州提供优惠的政策,为广州汽车零部件生产创造更多的配套机会,提供良好的合资合作环境。
图 4 广汽零部件公司所具备的关系 在这些关系资源中,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创造了广汽零部件公司给广州本田配套的机会,是公司在发展初期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的“引导者”,是公司前期发展的重要支持资源,但是,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是“临时性、未来不可完全依赖”的关系资源。所以,公司长期发展参与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的“决胜者”。
((2)四大关系资源的稳定性分析 从目前广汽零部件公司所具备的四大关系资源来看,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是最为核心的支持资源,做为上级公司也是稳定性最高,对广汽零部件公司配套机会贡献最大的关系资源,而“日系”零部件企业在国内具有独自完成配套的趋势成为合作关系中最不稳定的关系资源。
对于广州本田和即将落户广州的丰田佳美的配套机会,广汽零部件公司还应该紧紧抓住广汽集团的关系资源,并相关“日系”零部件企业进行积极的接触和沟通,争取最大的配套机会。
((3)整车厂和研发机构是未来发展主要的公关对象 以下就稳定性的变化示意图: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17 稳定性或贡献率高低时 间 目 前 未 来广州市政府等关系资源整车厂自主研发机构广汽集团“ 日系” 零部件企业 图 5 关系资源稳定性变化示意图
:
新华信分析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和广州市政府的资源优势随着高度市场化,其资源优势和“贡献”将逐渐变弱。相反,整车厂和研发机构对广汽零部件公司的“贡献”将逐步增加。因此,广汽零部件公司必须处理好这些关系资源改变所面临的问题,摆脱“临时”关系资源既得利益和短期利益的诱惑。在培养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同时,积极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的”关系资源——整车厂和研发机构。
(2)
要做产品研发就必须找到可以合作的整车厂商和相关的研发机构。因此,整车厂和研发机构是未来汽车零部件公司所必须具备,而且必须处理好的两大关系资源,是公关的主要对象。
(3)
我们发现目前整车厂(指广州本田)的贡献率随着“日系”零部件企业独资的趋势开始下降到 点。
点之后,整车厂(指可以提供广汽零部件公司同步研发的国内整车厂)的贡献率随着同步研发的实施,对广汽零部件公司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所以 点是一个转折点。
(4)
“日系”零部件企业独资的威胁越来越大,以相对其他关系资源更快的速度退出对广汽零部件公司的“贡献”。但如果,广汽零部件公司在“日系”技术退出前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不断吸收和消化“日系”技术资源,并通过技术积累和创新,将会在 点之后弥补“日系”退出造成技术“贡献”减少的部分。这也是广汽零部件公司建立长期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之所在。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18 5、、析 经营资产分析 通过对广汽零部件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和四大财务能力的分析,我们发现广汽零部件公司资产规模、销售收入和利润最近三年里都有所增长。特别是 2003 年比 2002年来说,资产总额增长了两倍多,净资产总额增长近三倍。
而且,从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来看,虽然各财务能力均较好,但公司运用货币性资产等能力尚弱,没有充分利用自有资产和负债共同作用所产生的财务杠杆效用。
同时,从总资产周转率这一指标来看,广汽零部件公司的资产周转变慢,销售能力减弱。这将影响企业利润绝对额的增加,使得盈利水平下降。
6、、系 组织体系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公司重组时,大部分人员来自原来国有体制的骏达集团,并带有明显国有体制的工作做法。所以,公司虽然重组,但延续了骏达集团的经营思路,组织结构几乎和骏达集团时相同。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广汽零部件公司公司机关总部的部门设置主要存在 4 个问题:部门工作忙闲不均、多头管理、部门协调难度大、部门责权利不一致的现象。
7、、式 管理模式 由于公司对下属企业没有实质的管理权,公司不能算是真正的“项目管理型”和“投资管理型”的企业。这种特殊的管理模式,使得广汽零部件公司未来危机重重。由于广汽零部件公司没有(或者非常少)实体企业,合资合作的项目中又占有较小的股份,使得广汽零部件公司没有自主发展的权利,从而无法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能力。
在这种特殊管理模式下,合资合作双方的交流和沟通也是不对称。中方不能完全了解和明白“日系”零部件企业未来发展的模式,使得中方只能盲从“日系”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战略。如此分析下来,“日系”合作方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把合资合作的中方拖跨。
8、、源 人力资源(1)目前的人员结构不合理(2)招聘、选拔、培训和员工开发无法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需求(3)激励和考评不能科学有效的进行 9、、化 企业文化(1)群体学习能力弱(2)适应变化能力偏弱
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报告 19 10、、析 优势与劣势分析 势 具备的三大优势 综合上面对广汽零部件公司内部资源能力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公司暂时具备以下几个主要优势:
(1)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近些年来,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随着电子商务领域的不断耕耘拓展,客观上进一步要求物流业有新的发展。在战略层面,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物流业需要进入一个整合发展的新阶段。
相比而言,物流业发展的水平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甚匹配。全行业“小、散、差”的现状并没有根本的改观,行业运营效率整体欠佳。这当然与物流业自身发展的阶段相关,也与各种外部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制约紧密相关。外部环境的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即表现为物流业发展的成本偏高。倘若成本问题不着力加以解决,所谓行业发展的愿景有可能成为空谈。中央明确表态,要加快解决突出的“卡脖子”问题,而公路“三乱”即在“立行立改”之列。
公路乱收费,就是深刻影响物流业的一种畸形成本。公路关卡林立,严重推高物流业成本。强化治理公路“三乱”,借此减轻物流企业负担,已成共识。令国人费解的是,至今依然乱象迭出。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清理整顿乱收费、乱罚款等各种“雁过拔毛”行为,指向非常明确。物流企业唯有负担合理,才能够避免出现被逼“违法”超载的普遍情形。可以说,公路“三乱”不除,物流业则永无宁日,“中长期规划”亦有可能步“调整振兴规划”之后尘,又一次沦为“画饼”。
针对物流业“小、散、差”的现状,如何加快推动物流企业规模化?在政策层面,土地、投融资、税收等扶持政策,则同样会直接助益于降低物流企业的成本。此前,政策层面亦曾有过努力,如减轻物流业税负、降低过路过桥收费等,但减税方面仍有不小的空间。物流成本的下降,必将增强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物流企业的活力。唯有如此,中国物流业与中国经济才有未来。物流业需要进步,而其进步又须依靠不断“减负”来谋求实现。物流企业服务成本降低之后,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物流运作效率的提高,进而提升整体经济运行的价值。
物联网战略价值毋庸置疑
物联网,被称作全球下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新兴产业之一。每次金融危机后都酝酿着新的技术革命,物联网将开启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新一轮全球性的技术革命正在发生,预计大约2020年后物联网有望形成统一的网络,而整个物联网拥有万亿元级的市场潜力。相关产业上下游的设备(如RFID、POS机,RF-SIM卡、智能终端等)内容提供商、运营维护商都将迎来长期的发展机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物联网研发应用,同时物联网国家标准的尽早建立将有助于物联网研发应用踏上快车道。从政策力度来看,物联网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2010年将成为物联网元年。
看好物联网产业空间
与移动互联网相比,物联网离我们的生活更近,所涉及的相关技术也更多,未来3至5年物联网建设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也更为明显。
从结构上看,完整的物联网至少包括无线射频(RFID)、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接收终端(POS机。智能手机等)、系统软件、系统集成、网络技术的综合运用,因此物联网的建设横跨硬件、软件和运营三大领域。目前国内电脑的使用量在1亿台左右.而物联网终端需求量远大于此,预计将达到10亿量级的信息设备、30亿级的智能电子设备、5000亿级的微处理器和万亿以上传感器需求。仅从终端潜在需求的角度即可看出物联网市场空间远远大于当前互联网,巨大的产业链意味着巨大的价值。美国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要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网将会形成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通信业务。
虽然物联网大规模应用在短期内实现的概率较小,但身边的点点滴滴已指明了力’向,如物联网传感器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上海浦东机场防入侵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随着“感知中国”战略的推广.越来越多的领域将与物联网挂钩,比如,低碳经济下的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无线互联网带动下的城市安防、平安家居。随着经济转型和新兴产业振兴规划的深化,物联网对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渗透将催生出一系列新的投资机遇。
产业资本也嗅到了物联网的商机。中国移动已经在31个省市开通物联网应用。其中包括手机支付、物流管理、终端监控等在内的一系列物联网业务。世博会将采用手机门票,实现”手机刷卡”的功能。两周前中移动参与浦发银行定向增发达成战略合作关系.电信与银行之间的跨行业合作将对移动金融的发展形成跨越性刺激。
此外,中国联通也与无锡市政府签署了“物联网融合与应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研究以及相关信息服务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在电信等传统领域竞争日益积累的背景下,依托物联网开辟第三方支付业务的“蓝海”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聚焦细分行业的领跑者
物联网主要的投资机会集中在通信设备、网络运营、系统集成、传感器以及身份识别等细分领域。
1通信设备——物联网业务的广泛开展必将对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迅速发展的P2P、网络视频、高清影视等其他业务已经使得目前的网络疲于招架,因此网络的升级、扩容、优化、融合势在必行。其中,同时受益于宽带升级(FTTX,Fiber to the x指所有地方都可以连接到光缆)的光讯科技,通讯设备产业链和竞争力最强的中兴通讯以及电子视频、可视化信息龙头威创股份有望在先期的硬件比拼中受益。
2系统集成——物联网涉及众多技术和行业,系统集成需求巨大,且系统集成商有可能掌控上游供应商,系统集成的需求将远高于目前电信网和互联网的需求。其中,卫星定位的龙头北斗星通;作为物联网运用终端的智能手机将会迎来触摸屏的技术升级,而主攻中小尺寸液晶显示的主要有莱宝高科和超声电子;将RFID与支付相连接的POS机生产商南天信息和证通电子;将高铁和物联网连接的新北洋,这些公司都将在物联网与日常生活对接的过程中受益。
3传感器和身份识别——传感器和身份识别是给物品贴上身份标志和赋予智能感知能力,是整个网络的触角。所以潜在需求量最大,不过其技术门槛相对其他环节要低,未来将面临完全竞争,在中短期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近期市场热炒的RFID概念股如远望谷、厦门信达、新大陆等都属于此范畴。而细分到行业上,中游的RF-SIM芯片封装的龙头长电科技,传感器制造的大立科技、歌儿声学和大华股份,涉足身份识别的同方股份、厦门信达、远望谷等都有望在物联网发展过程中获得实质性的业绩增长。
4网络运营和增值服务——未来物联网具有海量信息的处理和管理需求、个性化的数据分析要求的特点,必将催生物联网运营商的需求量。对物联网运营商而言,面临的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市场,增长空间最大。增值服务作为连接需求端的价值中枢,具有相关技术优势和下游资源的公司将分享高毛利率,如手机支付、移动金融等都将为电信模式的增值服务开辟新天地。目前运营商主要由中移动、中电信和中联通这些电信巨头垄断,因此依附于这些巨头提供网络优化和运营维护的公司机会更大,如无线覆盖领域的三维通信,参与收集支付的拓维信息和卫士通,着力IT支撑系统建设的华胜天成等将充分受益。
短期估值偏高
从投资角度看。短期盲目介入相关股票也存在一定风险。首先,物联网要大规模应用尚需要一定时间,其间政策支持力度和各大公司的相应态度也对物联网实际推进构成影响。随着物联网的推广,一些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子行业存在竞争环境加剧的风险。其次,相关硬件如果采取招标采购模式,将对相关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形成一定冲击。再次,由于物联网建设的周期较长,短期内对部分子行业(如无线增值、运营维护等)的业绩提升相对有限。
此外,近期部分物联网概念股已经过相对充分的炒作,相对大盘,板块的估值处于高位(如RFID概念股),估值水平有回落的可能,短线在市场调整的过程中部分经过炒作的物联网个股有调整压力。
相关个股一览
新北洋“物联网+高铁”分享物联网盛宴
公司是铁路系统最大的客票打印机供应商,市场份额超过60%,是中国铁路行包公司唯一标签打印机供应商。在拉开“高铁时代”发展大幕的京津城际高铁客票系统中,新北洋是唯一的供应商。在我国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时,新北洋也将迎来其快速发展的新契机。根据国家规划,到2012年,将建成“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总里程1.3万公里,超过目前世界高速铁路的总和,预计需要客票打印机2.6万台以上。随着将来物联网和标签识别在高铁票务的广泛运用,这些产品当中与新北洋相关的市场容量将突破10亿元。
同方股份物联网产业链的“全能选手”
同方是国内上市公司中涉及物联网产业链最全的公司,有RFID标签、智能建筑和物联网软件平台。目前,同方股份在智能建筑、能源环境、LED照明、水处理、智能交通等应用领域都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公司旗下北京亚仕同方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RFID电子标签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制造型企业,巨资引进全球最顶尖的RFID全自动生产线,全面采用国外先进生产工艺,其纸质RFID电子标签相关产品的年产量超过2亿张。可提供的产品包括RFID电子标签成品、RFID票证成品、RFID纸质及PVCInlay等。根据同方股份分拆业务的价值来评估,目前同方股份的总市值在200亿元左右,仍有一定拓展空间。
大华股份智能交通产品获飞速发展
公司在智能安防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开发出的前端球机、模拟摄像机以及智能交通产品将随着数字城市的进程逐步放量。同时,公司坚持产品与运营维护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已确立了由产品提供商向工程商、服务商和运营参与商等多元一体的角色转换的发展思路,一方面承揽系统集成业务,另一方面切入到安防服务运营领域,拓展出新的业务和盈利模式。
中长期安全发展规划
内蒙古棋盘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二〇一五年 中长期发展计划、规划 2014安全工作计划
根据公司年初制定的《二○一四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结合下半年的特殊情况,为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要抓紧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精神。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抓好落实。“严”字当头,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明纪律,严格管理。
(二)以人为本,强化培训,实现个体本质安全。
公司进一步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和教育,把培训教育工作作为抓好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任务来抓,努力提高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各单位要抓好日常培训,做到“五个一”(即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每周一考问、每月一检查、每季一评比)。认真开好班前会,坚持“六必讲”(即上一班现场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必讲;现场采取主要安全措施必讲;本班具体明确的注意事项和处理办法必讲;当班的主要安全责任和必须把住的安全环节必讲;特殊工种的岗位要求必讲;有问题、有隐患地点作业人员必须注意的安全措施必讲),做到天天讲,班班讲,安全注意事项了然于胸。坚持强制性安全培训,帮助广大职工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懂本单位、本工种、本岗位危险源辨识;懂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懂事故应急处理救援的方式方法。“四会”,即会处理事故;会正确的调度汇报程序;会组织现场人员正确避灾和自救;会正确使用安全设施、设备),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素质。
(三)加强基础管理,实现“零死亡”的安全生产目标。
一是狠抓现场安全管理,营造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以防治水、工程质量为重点,切实抓好防瓦斯、防突、防治水、顶板等现场管理工作,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是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要定期调查矿区周边积水和采空区积水情况,加强预测预报,完善有关水文图纸资料,制定和完善防治水措施,配备足够的防治水装备,制订防治水应急预案。
三是继续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矿井要按照公司制定的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进一步修订和细化应急救援预案,公示应急救援流程,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知识,适时组织演练,保证发生事故,能迅速投入抢救,减少损失。
四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矿井要做到24小时有领导现场监督指挥,不仅要保证下井时间,更要履行职责,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发挥好领导干部下井带班指挥、协调安全生产的作用。
五是抓好质量标准化工作,以质量保安全、促生产。牢固树立“质量是安全的前提,质量是生产的保障”这一理念,把质量标准化建设贯穿于安全、生产、经营等项工作的全过程。对安全质量标准化重点项目要按照时间保质保量完成。
六是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活动,大力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品质。
1、2014年一季度对我矿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让所有作业人员培训合格,持证上岗。2、2014年二季度对我矿所有系统进行检查,并完善矿井六大系统。3、2014年三季度抓好各煤矿“一通三防”和“防治水”工作。开展好“一通三防”会战。4、2014年四季度抓好各煤矿“冬季三防”和“顶板管理”工作。开展好顶板管理会战,并开展四季度《决战最后三个月,确保全年安全生产目标实现》活动。抓好“10.1”国庆期间和年底的安全生产工作,收好今年的尾,开好明年的头。落实《七条规定》,开展“保护矿工生命 矿长守规尽责”为主题实践活动。7月1日至9月30日为自查整改阶段,各矿要对照《七条规定》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列出隐患,逐项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责任人,全面开展整改,并上报自查整改方案。公司要加强对自查整改阶段的督查、指导,督促各矿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5、立即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三大行动”。专项行动突出以贯彻《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和提升运输、六大系统建设为重点,主要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入手,最大限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6、各矿要利用宣传画廊、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广泛宣传其他企业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活动保安全,以安全促生产。
(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一是全面落实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加大现场管理及“三违”行为查处力度,突出隐患查处,重大隐患要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凡存在重大隐患,难以确保安全生产的,必须坚决停产。
二是强化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迅速组织开展“三大行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责任制,严肃认真,不走过场。安全检查要严格细致,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发现隐患必须落实责任进行整改。各单位要立即制定“三大行动”实施方案,对照煤矿企业8个自检表认真抓好自检自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必须及时上报公司。
三是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公司下发的《关于实施煤矿安全生产奖罚办法的通知》,结合本单位实际,完善“三违”内容,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使每一名职工都能对“三违”行为牢记于心。同时,要加大对“三违”行为的整治力度,有效遏制“三违”现象的发生。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落实《七条规定》,组织开展好“三大行动”弥补安全工作存在的不足,狠抓事故的超前防范,强化现场管理到位,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强劲的执行力抓好安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就一定能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全年安全目标的实现。
2015安全工作计划
根据公司年初制定的《二○一五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结合下半年的特殊情况,为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要抓紧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精神。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抓好落实。“严”字当头,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明纪律,严格管理。
(二)以人为本,强化培训,实现个体本质安全。
公司进一步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和教育,把培训教育工作作为抓好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任务来抓,努力提高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各单位要抓好日常培训,做到“五个一”(即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每周一考问、每月一检查、每季一评比)。认真开好班前会,坚持“六必讲”(即上一班现场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必讲;现场采取主要安全措施必讲;本班具体明确的注意事项和处理办法必讲;当班的主要安全责任和必须把住的安全环节必讲;特殊工种的岗位要求必讲;有问题、有隐患地点作业人员必须注意的安全措施必讲),做到天天讲,班班讲,安全注意事项了然于胸。坚持强制性安全培训,帮助广大职工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懂本单位、本工种、本岗位危险源辨识;懂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懂事故应急处理救援的方式方法。“四会”,即会处理事故;会正确的调度汇报程序;会组织现场人员正确避灾和自救;会正确使用安全设施、设备),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素质。
(三)加强基础管理,实现“零死亡”的安全生产目标。
一是狠抓现场安全管理,营造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以防治水、工程质量为重点,切实抓好防瓦斯、防突、防治水、顶板等现场管理工作,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是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要定期调查矿区周边积水和采空区积水情况,加强预测预报,完善有关水文图纸资料,制定和完善防治水措施,配备足够的防治水装备,制订防治水应急预案。
三是继续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矿井要按照公司制定的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进一步修订和细化应急救援预案,公示应急救援流程,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知识,适时组织演练,保证发生事故,能迅速投入抢救,减少损失。
四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矿井要做到24小时有领导现场监督指挥,不仅要保证下井时间,更要履行职责,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发挥好领导干部下井带班指挥、协调安全生产的作用。
五是抓好质量标准化工作,以质量保安全、促生产。牢固树立“质量是安全的前提,质量是生产的保障”这一理念,把质量标准化建设贯穿于安全、生产、经营等项工作的全过程。对安全质量标准化重点项目要按照时间保质保量完成。
六是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活动,大力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品质。
1、2015年一季度对我矿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让所有作业人员培训合格,持证上岗。2、2015年二季度对我矿所有系统进行检查,并完善矿井六大系统。3、2015年三季度抓好各煤矿“一通三防”和“防治水”工作。开展好“一通三防”会战。4、2015年四季度抓好各煤矿“冬季三防”和“顶板管理”工作。开展好顶板管理会战,并开展四季度《决战最后三个月,确保全年安全生产目标实现》活动。抓好“10.1”国庆期间和年底的安全生产工作,收好今年的尾,开好明年的头。落实《七条规定》,开展“保护矿工生命 矿长守规尽责”为主题实践活动。7月1日至9月30日为自查整改阶段,各矿要对照《七条规定》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列出隐患,逐项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责任人,全面开展整改,并上报自查整改方案。
5、公司要加强对自查整改阶段的督查、指导,督促各矿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6、立即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三大行动”。专项行动突出以贯彻《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和提升运输、六大系统建设为重点,主要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入手,最大限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7、各矿要利用宣传画廊、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广泛宣传其他企业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活动保安全,以安全促生产。
(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一是全面落实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加大现场管理及“三违”行为查处力度,突出隐患查处,重大隐患要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凡存在重大隐患,难以确保安全生产的,必须坚决停产。
二是强化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迅速组织开展“三大行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责任制,严肃认真,不走过场。安全检查要严格细致,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发现隐患必须落实责任进行整改。各单位要立即制定“三大行动”实施方案,对照煤矿企业8个自检表认真抓好自检自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必须及时上报公司。
三是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公司下发的《关于实施煤矿安全生产奖罚办法的通知》,结合本单位实际,完善“三违”内容,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使每一名职工都能对“三违”行为牢记于心。同时,要加大对“三违”行为的整治力度,有效遏制“三违”现象的发生。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落实《七条规定》,组织开展好“三大行动”弥补安全工作存在的不足,狠抓事故的超前防范,强化现场管理到位,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强劲的执行力抓好安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就一定能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全年安全目标的实现。
2016安全工作计划
根据公司年初制定的《二○一六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结合下半年的特殊情况,为确保全年目标的实现,要抓紧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和精神。制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抓好落实。“严”字当头,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明纪律,严格管理。
(二)以人为本,强化培训,实现个体本质安全。
公司进一步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和教育,把培训教育工作作为抓好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任务来抓,努力提高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各单位要抓好日常培训,做到“五个一”(即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每周一考问、每月一检查、每季一评比)。认真开好班前会,坚持“六必讲”(即上一班现场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必讲;现场采取主要安全措施必讲;本班具体明确的注意事项和处理办法必讲;当班的主要安全责任和必须把住的安全环节必讲;特殊工种的岗位要求必讲;有问题、有隐患地点作业人员必须注意的安全措施必讲),做到天天讲,班班讲,安全注意事项了然于胸。坚持强制性安全培训,帮助广大职工做到“三懂四会”(“三懂”,即懂本单位、本工种、本岗位危险源辨识;懂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懂事故应急处理救援的方式方法。“四会”,即会处理事故;会正确的调度汇报程序;会组织现场人员正确避灾和自救;会正确使用安全设施、设备),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素质。
(三)加强基础管理,实现“零死亡”的安全生产目标。
一是狠抓现场安全管理,营造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以防治水、工程质量为重点,切实抓好防瓦斯、防突、防治水、顶板等现场管理工作,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是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要定期调查矿区周边积水和采空区积水情况,加强预测预报,完善有关水文图纸资料,制定和完善防治水措施,配备足够的防治水装备,制订防治水应急预案。
三是继续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矿井要按照公司制定的煤矿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指南进一步修订和细化应急救援预案,公示应急救援流程,普及事故灾难预防、避险、报警、自救、互救知识,适时组织演练,保证发生事故,能迅速投入抢救,减少损失。
四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矿井要做到24小时有领导现场监督指挥,不仅要保证下井时间,更要履行职责,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发挥好领导干部下井带班指挥、协调安全生产的作用。
五是抓好质量标准化工作,以质量保安全、促生产。牢固树立“质量是安全的前提,质量是生产的保障”这一理念,把质量标准化建设贯穿于安全、生产、经营等项工作的全过程。对安全质量标准化重点项目要按照时间保质保量完成。
六是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活动,大力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品质。
1、2016年一季度对我矿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让所有作业人员培训合格,持证上岗。2、2016年二季度对我矿所有系统进行检查,并完善矿井六大系统。3、2016年三季度抓好各煤矿“一通三防”和“防治水”工作。开展好“一通三防”会战。4、2016年四季度抓好各煤矿“冬季三防”和“顶板管理”工作。开展好顶板管理会战,并开展四季度《决战最后三个月,确保全年安全生产目标实现》活动。抓好“10.1”国庆期间和年底的安全生产工作,收好今年的尾,开好明年的头。落实《七条规定》,开展“保护矿工生命 矿长守规尽责”为主题实践活动。7月1日至9月30日为自查整改阶段,各矿要对照《七条规定》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列出隐患,逐项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责任人,全面开展整改,并上报自查整改方案。公司要加强对自查整改阶段的督查、指导,督促各矿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6、立即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三大行动”。专项行动突出以贯彻《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瓦斯防治、水害防治和提升运输、六大系统建设为重点,主要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入手,最大限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7、各矿要利用宣传画廊、板报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广泛宣传其他企业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营造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入人心,以活动保安全,以安全促生产。
(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一是全面落实各岗位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加大现场管理及“三违”行为查处力度,突出隐患查处,重大隐患要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凡存在重大隐患,难以确保安全生产的,必须坚决停产。
二是强化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迅速组织开展“三大行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责任制,严肃认真,不走过场。安全检查要严格细致,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发现隐患必须落实责任进行整改。各单位要立即制定“三大行动”实施方案,对照煤矿企业8个自检表认真抓好自检自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必须及时上报公司。
三是各单位要严格执行公司下发的《关于实施煤矿安全生产奖罚办法的通知》,结合本单位实际,完善“三违”内容,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使每一名职工都能对“三违”行为牢记于心。同时,要加大对“三违”行为的整治力度,有效遏制“三违”现象的发生。
【摘要】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为推动全社会开展节能降耗,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建设节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分为“十一五”和,重点规划了到节能的目标和发展重点,并提出20的目标。
规划分五个部分:我国能源利用现状,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节能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节能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以及保障措施。
节能专项规划是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中长期节能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和节能项目建设的依据。
(说明:规划采用了国家统计局对、能源生产、消费总量及GDP能耗等相关数字的初步调整数。)
一、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一)能源消费特点
(二)能源利用情况
(三)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节能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三、节能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遵循原则
(三)节能目标
四、节能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
(一)重点领域
(二)重点工程
五、保障措施
(一)坚持和实施节能优先的方针
(二)制定和实施统一协调促进节能的能源和环境政策
(三)制定和实施促进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
(四)制定和实施强化节能的激励政策
(五)加大依法实施节能管理的力度
(六)加快节能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
(七)推行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节能新机制
(八)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九)强化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
2014
为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发展步伐,创建特色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现状特制定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面,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家长、服务于社会为宗旨。
二、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举“以人为本”之旗,走“和谐管理”之路,将学校建设成队伍精良、质量较优、管理优化、特色明显、设施先进、校园优美的乡内的好学校。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现代化教育特色校,为形成品牌校奠定全面基础。为此,我校积极开拓创新,团结互助,勤奋进取,为圆满完成本五年规划的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
三、具体目标:
1、完善校园建设及教育设施配备和校园绿化。
2、追求现代管理
以人为本,追求管理的现代化。学校干部要淡化干部的行政长官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教育科研的业务能力。教师要树立“一切为学生为家长服务”的新理念。学校管理不是某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群体的共同意识。因此,要开发全员的主体性,充分调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内在积极性,创建规范、高效、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学
校管理机制,促使付侨小学能够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具体规划如下:(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领导集体的自身建设,形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和谐、业务精良、管理科学、务实廉洁、乐于奉献”的领导班子。实施人本化亲情管理,一切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于为教师创造舒心的工作环境、愉快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2)、优化学校物质文化。争取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变办学现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精心布置校园的静态环境,建设动态的“温馨教室”,丰富校园物质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彰显快乐特色。
(3)、丰富学校精神文化。发扬学校优良传统,挖掘学校办学潜力。在此基础上,打造“我们一起快乐学习,我们共同主动发展”的特色校风,以形成和谐快乐、健康向上的学校精神文化,提高学校“文化”的影响力。
(4)、树立学校文化品牌意识,在继承和发扬学校历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优化学校物质文化,完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学校精神校精神文化,初步形成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位高雅的和谐的学校文化。同时,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3、深化教育教研
(1)、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教师根据“精选内容、减少课时、提高质量”的原则进行课堂教学。积极开展科研工
作,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能力。以语文学科为突破口,带动其他学科水平的整体提高,加强英语教育、科技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2)、加强学科流程管理工作备课注重“二次备课”,强调课堂随笔;课堂教学以学为本,教学相长,作业布置,在强调规范的同时,重在“拓展”、重在“适量”、重在“习惯”;课后辅导,重在实效,体现分层,面向全体;评价反馈,讲求及时,重在有效,帮助提高。加强教研组建设,加强基本功训练。领导深入课堂,深入教研组,进行具体指导,帮助解决疑难。每学期以教学交流会的形式进行发扬,以激励教师。
4、建设专家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调整不适应学校发展的人员。优者上,能者进,人品至上,水平至上,在流动中稳定,在稳定中提高。全面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政治上严格要求,业务提高上创造条件。具体工作如下:
第一、二学年:促进教师内部发展,结合学校的实际,强化学习,为骨干教师创设提高业务水平的环境。充实完善学校教育专家队伍,鲜明骨干教师的业务形象。
第三、四学年:进一步充实学科队伍,召开中青年教师教学讨论会,初步形成能代表高庙小学水平的教学骨干集体。
第五学年:创设内外交流平台,为中青年教师铺路架桥,创造条件。
5、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认真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确立“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人本”教育原则。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合格小公民道德建设”为指针,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一切德育活动”为载体,切实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及良好行为习惯,改善学校的整体面貌。
(2).建立完善少先队活动教育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3).建立学校德育常规工作评比制度,不断完善评比细则,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使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逐渐形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
(5).建立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标准,逐步尝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家长跟踪评价的评价方法。
一、形势与要求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关系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目标的顺利实现, 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 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 经过多年的各方共同努力, 我省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成功处置了多起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疫情, 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其他动物疫情保持稳定;沉着应对了2008年冰冻雪灾和2010年重特大暴雨天气等严重自然灾害对动物防疫工作的不利影响, 确保大灾无大疫;有效保障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动物食品安全和供应, 为全省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及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 未来一段时期, 我省动物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动物疫病防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一) 动物疫病防治基础不断夯实。
近年来, 我省各地按照国家和省政府要求, 大力推进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和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初步构建了省、市、县行政管理、监督执法和技术支撑三大体系, 乡、村动物防疫网络初步建立, 动物防疫体系基本完善。组织开展了官方兽医资格认定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 组建了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在国家支持下, 组织实施了一批动物防疫、动物检疫、乡镇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冷链设施建设, 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立了动物防疫地方政府负总责、畜禽所有者为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动物防控责任体系。完善了以强制免疫、疫情监测、阳性动物扑杀、无害化处理、村级防疫员补贴等为主的动物疫病防控政策保障机制。组织修订《江西省动物防疫条例》和《江西省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等动物疫病防控地方性法规, 制定、出台和完善了强制免疫、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规范养殖和动物卫生监督等管理制度, 为动物疫病防治提供了法制保障。
(二) 动物疫情形势依然复杂。
我省畜禽养殖量大, 地处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 又是国际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和迁徙地, 畜禽及其产品长距离跨境频繁调运和候鸟大量迁移, 动物疫情隐患较多。同时, 由于动物疫病种类多、病原复杂、污染面广, 病原变异快、病症非典型、多病原混合感染等, 致使疫病防控难度大, 动物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仍有散发或局部流行可能;布鲁氏菌病、奶牛结核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呈现上升趋势;全球动物疫病日趋复杂, 周边国家动物疫病濒发, 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加大。
(三) 动物疫病防治面临新要求。
近年来, 我省畜牧业迅速发展, 生猪年出栏突破3000万头, 家禽年出笼超过4亿羽, 规模养猪比重达到87%, 规模养禽比重达到76%。随着我省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的不断提高, 同时, 养殖业市场准入和全程式监管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畜禽跨区域长距离运输和鲜活畜禽消费现状短时间难以改变等, 传统疫病防控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 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转变动物疫病防治方式。研究表明, 7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 75%的人类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或动物源性食品, 动物疫病如不加强防治, 将会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同时,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对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迫切需要进一步转变动物疫病防治理念, 确保动物疫病防控从有效控制逐步向净化消灭过渡。国内外兽医工作定位和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 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向以动物、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的现代兽医阶段过渡, 不断提升动物卫生保护能力和水平。然而, 当前我省疫病防治基础和设施手段仍然停留在传统防治水平, 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更新, 兽医的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律、金融及公共财政等的支持保障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兽医人员的素质和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 我省的动物防疫工作依然是任重道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防治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预防为主”和“加强领导、密切配合, 依靠科学、依法防治, 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 把动物疫病防治作为重要民生工程, 以促进动物疫病科学防治为主题, 以转变兽医事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维护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施分病种、分区域、分阶段的动物疫病防治策略, 全面提升兽医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有计划地控制、净化和消灭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动物疫病, 为保障我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和振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建设规划顺利实施, 全面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有力支持。
(二) 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总责, 相关部门各负其责,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形成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从业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防治机制。
--立足省情, 稳步实施。立足我省省情, 准确把握动物防疫工作发展趋势, 科学判断动物疫病流行状况, 合理设定防治病种和目标, 积极稳妥地实施科学防治。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根据我省不同区域养殖业特点, 按照动物种类、养殖模式、饲养用途和疫病种类, 分病种、分区域、分畜禽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
--突出重点, 统筹推进。整合利用动物疫病防治资源, 确定我省优先防治病种, 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措施, 加强示范推广, 统筹推进动物防疫各项工作。
(三) 防治目标。
到2020年, 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 有效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治能力。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18种优先防治的动物疫病 (详见附件1) 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 (详见附件2) , 生猪、家禽、牛、羊发病率分别下降到5%、6%、4%、3%以下, 动物发病率、死亡率和公共卫生风险显著降低。牛海绵状脑病、非洲猪瘟等13种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 (详见附件1) 传入和扩散风险有效降低, 外来动物疫病防范和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和机构队伍更加健全, 法律法规和科技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财政投入机制更加稳定, 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三、总体策略
统筹安排动物疫病防治、现代畜牧业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积极探索符合江西省情的动物疫病防治模式, 着力破解制约动物疫病防治的关键性问题,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强化条件保障, 实施计划防治、健康促进和风险防范策略, 努力实现重点疫病从有效控制到净化消灭。
(一) 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计划防治策略。
有计划地控制、净化、消灭对畜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危害大的重点病种, 推进重点病种从免疫临床发病向免疫临床无病例过渡, 逐步清除动物机体和环境中存在的病原, 为实现免疫无疫和非免疫无疫奠定基础。
(二) 畜禽健康促进策略。
按照国家种用动物健康标准, 实施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计划, 对重点疫病设定净化时限。完善养殖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等监管制度, 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定期实施动物健康检测, 推行无特定病原场 (群) 、生物安全隔离区评估认证和无疫区建设。扶持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 逐步降低畜禽散养比例, 有序减少活畜禽跨区流通。引导养殖者封闭饲养, 自主防疫, 定期监测, 严格消毒, 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风险。
(三) 外来动物疫病风险防范策略。
加强对境外流行、尚未传入的重点动物疫病风险管理。依据边境省份动物疫情发生与流行情况, 加强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建设与管理, 强化机场、码头的检疫监管, 建立健全我省边境疫情监测制度和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 加强联防联控。完善入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评估、检疫准入、可追溯管理等制度, 全面加强外来动物疫病监视监测能力建设。
四、优先防治病种和区域布局
(一) 优先防治病种和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
根据国家规划, 结合我省疫病流行状况和所造成的危害, 确定2012-2020年我省优先防治病种规划, 同时, 还将根据疫病流行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变化, 适时调整或纳入省级优先防治病种范围。除本规划涉及的疫病外, 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确定辖区内优先防治的动物疫病, 还应将对当地经济社会危害或潜在危害严重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水生动物疫病、其他畜禽流行病、特种经济动物疫病、宠物疫病、蜂病、蚕病等纳入防治范围。
(二) 区域布局。
根据全省养殖业特点与布局, 我省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
--养殖业重点区。对以赣中片为中心, 沿浙赣、京九线辐射分布的高安等50个生猪重点县, 加强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生猪疫病防治, 优先实施种猪场疫病净化。对宜春片的高安和吉安片的泰和, 以及赣北片的鄱阳等13个肉牛重点县加强口蹄疫等疫病防治。对新建等8个奶牛重点县, 加强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等疫病防治。对上栗、修水等15个肉羊重点县, 加强口蹄疫和羊布鲁氏菌病等疫病防治。对丰城、南昌等14个水禽重点县, 宁都、德安等12个优质肉鸡和蛋鸡重点县, 以及环鄱阳湖和曾发生禽流感疫情的17个家禽养殖县, 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等疫病防治, 优先实施种禽场疫病净化。对高安市、上饶县等8个养蜂重点县, 加强蜂螨病等防治。对兴国县、万安县等40个水产养殖重点县, 加强鲤春病毒血症、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等鱼病防治。对修水、永新等养蚕重点县, 加强蚕微粒子病等防治。 (详见附件3)
--人畜共患病重点流行区。对环鄱阳湖地区的南昌县、永修县、鄱阳县等17个重点县, 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对南昌等11个设区市所在的城区, 加强狂犬病防治。对高安、于都、芦溪等23个牛羊养殖重点县, 加强布鲁氏菌病、奶牛结核病防治。 (详见附件4)
--动物疫病防治优势区。在大城市周边地区、畜禽养殖大县等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程度较高地区, 建设生物安全隔离区。在天然屏障好、畜牧业比较发达、防疫基础条件好的赣南区域, 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五、重点任务
根据我省财力和防治重点, 在全面掌握疫病流行态势、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强化综合防治措施, 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和主要人畜共患病, 净化种畜禽重点疫病, 有效防范重点外来动物疫病。
(一) 控制重大动物疫病。
开展严密的病原学监测与跟踪调查, 为疫情预警、防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改进畜禽养殖方式, 净化养殖环境, 提高动物饲养、屠宰等场所防疫能力。完善检疫监管措施, 提高活畜禽市场准入健康标准, 提升检疫监管质量水平, 降低动物及其产品长距离调运传播疫情的风险。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和强制扑杀政策, 建立扑杀动物补贴评估制度。完善强制免疫政策和疫苗招标采购制度, 明确免疫责任主体, 逐步建立强制免疫退出机制。完善区域化管理制度, 积极推动无疫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加强重点地区养殖场疫病监测与免疫消毒工作, 提高养殖场疫病综合防控能力, 有效控制动物疫病。
(二) 控制主要人畜共患病。
注重源头管理和综合防治, 强化易感人群宣传教育等干预措施, 加强畜牧兽医从业人员职业保护, 提高人畜共患病防治水平, 降低疫情发生风险。对布鲁氏菌病, 建立牲畜定期检测、强制扑杀政策, 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和无害化处理措施。对奶牛结核病, 采取检疫扑杀、风险评估、移动控制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强化奶牛健康管理。对狂犬病, 完善犬只登记管理, 实施全面免疫, 扑杀病犬。对血吸虫病, 重点控制牛羊等牲畜传染源, 实施农业综合治理。
(三) 净化种畜禽重点疫病。
引导和支持种畜禽企业开展疫病净化。建立无疫企业认证制度, 制定健康标准, 强化定期监测和评估。建立市场准入和信息发布制度, 分区域制定市场准入条件, 定期发布无疫企业信息。引导种畜禽企业增加疫病防治经费投入。
(四) 防范外来动物疫病传入。
强化部门协作机制, 健全外来动物疫病监测制度、入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评估制度, 强化入境检疫监管措施, 提高外来动物疫病风险防范能力。加强野生动物传播外来动物疫病的风险监测。加强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建设与管理, 强化省际边界监管, 完善省际边界等高风险区域动物疫情监测制度, 实施外来动物疫病防范宣传培训计划, 提高外来动物疫病发现、识别和报告能力。配合农业部做好牛海绵状脑病、小反刍兽疫等外来疫病的流行病学监测调查工作。
六、重点工程
围绕提升动物疫病监测预警、突发疫情应急管理、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动物疫病防治管理信息化、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六大能力, 重点加强以下十大工程建设, 夯实防疫工作基础, 全面提高动物疫病防治能力。
(一) 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工程。
建立以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0个国家疫情测报站和12个省级动物疫情测报站为主体, 乡村、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候鸟栖息地等监测点为基点的动物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网络。加强各级兽医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仪器设备, 增加监测项目和内容, 提高生物安全级别, 到2015年, 省级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三级标准, 到2020年, 各设区市兽医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二级标准。充实各级兽医实验室专业技术力量, 提高疫病检测诊断能力。加强全省动物疫情测报站管理, 完善以动态管理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加强外来动物疫病、宠物疫病和野生、水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与设施建设, 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
(二) 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程。
依托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防疫员, 构建基层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网络。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冷链体系建设, 强化疫苗物流冷链和使用管理。落实村级防疫员防疫工作补贴政策, 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卫生防护和医疗保健措施。加强企业从业兽医管理, 落实防疫责任。逐步推行政府领导、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下的以养殖企业和个人为责任主体, 以村级防疫员、执业兽医、企业从业兽医为技术依托的强制免疫模式。建立强制免疫应激反应死亡动物补贴政策。
(三) 动物疫病净化工程。
严格动物种源疫病管理, 重点推进全省奶牛场户布鲁氏菌病、结核病, 种猪场及生猪供精站猪瘟、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以及种鸡场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沙门氏菌病、禽白血病的净化工作。结合无疫企业认证、市场准入和信息发布制度, 实行养殖场户自主净化为主、动物防疫管理部门监管为辅的疫病净化机制, 通过采取“免疫-检测-扑杀-监测-净化”等措施, 达到规定净化标准。
(四) 生物安全隔离区和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工程。
加强省级无疫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评估平台建设。在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程度较高地区, 推进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 加强养殖场所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在天然屏障好、畜牧业比较发达、防疫基础条件好的赣南地区, 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防疫监督、动物疫情测报以及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建设, 大力推行动物和动物产品指定通道出入制度, 落实检疫申报、动物隔离、无害化处理等措施, 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五)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条件改善工程。
加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能力建设, 根据全省目前交通现状和防患外来动物疫病的需要, 全面部署和建设全省省际间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 健全和完善省际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查证验物、消毒灭源、快速检测、无害化处理等设施和必要的办公设施条件, 确保发挥其防堵外来疫病的关口作用。完善隔离设施建设, 配备相应的消毒隔离设施。完善省、市、县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溯系统建设, 实现从动物饲养、运输到屠宰各环节标识和信息数据的查询和可追溯管理。完善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政策, 在动物养殖密集区或城市周边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场、点。大力实施官方兽医巡查制度, 加强对养殖场、交易市场、屠宰场等场所畜禽全程动态监管, 提高检疫监管水平。
(六) 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工程。
依据国家和省血吸虫防治规划, 围绕家畜传染源控制, 组织实施好家畜血吸虫病查病灭病、鄱阳湖区耕牛逐步淘汰或规范饲养、调整养殖结构、实施水产养殖灭螺和农业生态环境改造等项目工程, 进一步提高鄱阳湖血吸虫病以机代牛的覆盖率, 加强农业血防机构队伍建设, 提高血吸虫病防治能力与水平。
(七) 突发疫情应急管理工程。
加强各级突发动物疫情应急指挥机构和队伍建设, 完善应急指挥仪器设施设备, 建立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平台和网络。健全动物疫情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储备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的疫苗、消毒药品、器械等防疫物资, 配备应急交通通讯和疫情处置设施设备。完善突发动物疫情应急预案, 加强应急演练。
(八) 兽药质量安全工程。
加强兽药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依法配备有关机构和人员;加强兽药执法机构建设, 建立健全省、市两级兽药监察网络;加强安全、高效、低残留兽药的研究推广, 特别是加强中兽药的研发力度;开展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监测和使用效果评价等, 加强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监管, 保证动物疫病防治需要, 保障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
(九) 动物疫病防治信息化工程。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强全省动物疫病防治信息化建设, 与国家相对应, 建立省、市、县三级信息服务平台和省级中心数据库、11个市级分中心数据库和100个县级数据采集终端, 提高疫情监测预警、疫情应急指挥管理、兽医公共卫生管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可追溯、兽用生物制品监管以及执业兽医考试和兽医队伍管理等信息采集、传输、汇总、分析和评估能力。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
(十) 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工程。
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构建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动物诊疗机构多元化发展, 不断完善动物诊疗机构管理模式, 开展动物诊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动物养殖、运输等环节管理, 依法强化从业人员的动物防疫责任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地方兽医协会, 不断完善政府部门与养殖业者、行业协会合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投入, 积极运用财政、金融、保险、税收等政策手段, 支持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运行。加强兽医机构和兽医人员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收费管理, 制定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
七、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要根据当地动物卫生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制定相应实施办法, 并将防治工作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 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 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将动物疫病防治指标纳入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分年度、分阶段开展实施效果评估。对在动物防疫工作、动物防疫科学研究中作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奖励。省政府将定期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通报, 并分别于规划实施中期和末期进行考核。各地也要做好相应的考核工作。
(二) 明确部门职责。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实施本规划所需的具体措施、经费计划、防疫物资供应计划和考核评估标准, 监督实施免疫接种、疫病监测、检疫检验, 指导隔离、封锁、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各项措施的实施。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检查, 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发展改革部门要根据本规划, 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门要根据本规划和相关规定加强财政投入和经费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要加强入境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卫生部门要加强人畜共患病人间疫情防治工作, 及时通报疫情和防治工作进展。林业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工作。公安部门要加强疫区治安管理, 协助做好突发疫情应急处理、强制扑杀和疫区封锁工作。交通运输部门要优先安排紧急调用防疫物资的运输。工商、质监部门要加强市场、流通环节以及畜禽肉制品生产加工单位的监管。商务部门要加强屠宰行业管理, 会同有关部门支持冷鲜肉和屠宰冷藏加工企业技术改造, 推进建设冷鲜肉储存运输和销售环节的冷链设施。军队和武警部队要做好自用动物防疫工作, 同时加强军地之间协调配合与相互支持。
(三) 完善法规政策。
认真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和《江西省动物防疫条例》, 落实相关配套法规与规章, 尤其是强化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活畜禽跨区域调运、动物流通检疫监管、强制隔离与扑杀等方面的规定。完善兽医管理的相关制度。认真落实和及时制定动物疫病控制、净化与消灭标准、相关技术规范及相应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疫病处置扑杀补贴机制, 对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过程中强制扑杀、销毁的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给予适当补贴。将重点动物疫病纳入畜牧业保险范围。
(四) 加大经费投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动物疫病防治纳入本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将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扑灭、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管理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实行统一管理。加强经费使用管理, 保障公益性事业经费支出。对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 保证其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转费用。要结合本规划重点工程, 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健全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兽药质量监察和兽药残留监控、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支撑等基础设施, 提高动物疫病防治能力。
(五) 加强队伍建设。
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 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兽医行政管理、监督执法和技术支撑体系, 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 切实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明确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益性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机构性质。按国家要求, 结合省情, 进一步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以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为主体的新型兽医制度, 建立并实施有中国特色的兽医机构和兽医队伍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我省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培训机制, 加强技术培训。
(六) 强化科技保障。
充分发挥各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企业和科研院校作用, 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加强疫病防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合成,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抓好兽医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示范技术、快速检测等技术推广应用;加强疫病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 创新动物疫病防控管理模式, 积极探索针对各类养殖场所的疫病综合控制措施。
(七) 加强联防联控。
按照有关防控要求, 加强农业、卫生、出入境检验检疫、林业、工商、商务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既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又做到相互配合、密切协作, 协同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建立完善部门联防联控机制。
(八) 营造良好氛围。
2005年,墨西哥总人口超过1亿,人口增长率为1%,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8%。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
管墨西哥国民经济只实现了年均3.3%的增长率,但由于墨西哥联邦政府历来重视国民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国民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各层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各项指标看,成年人(15岁以上)识字率由1990年的87.6%提高到2006年的91.7%,青年(15~24岁)由95.4%升至97.9%。墨西哥学前教育毛入学率由1991年的63%提高到2006年的106%;初等教育由112%升至113%,其中净入学率持续维持在98%左右的高水平;中等教育毛入学率由53%增至87%,净入学率由45%快速升至7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由15%升至26%。从男女受教育差别来看,1990年~2006年,墨西哥教育发展的性别差异有显著改善,女性文化素质和受教育水平越来越接近男性,其中中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2006年甚至超过了男性,与拉美其他国家相比,墨西哥教育发展水平和国民素质也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除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略低于拉美地区的平均水平外,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成年人识字率都显著或略高于拉美地区的平均水平。
从教育投入看,联邦政府用于教育的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为5.5%,占政府总支出的25.6%。其中,用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支出比例高达39%和30%,用于高等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支出为17%和10%,职业教育及其他为3%。
二、墨西哥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教育是实现社会公正、保证社会流动机制顺畅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2006年,卡尔德龙政府上台后,提出了“保证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维护法治国家,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提高社会、经济竞争力”的2030年长远发展目标。为此,墨西哥公共教育部以上述目标为指导,根据政府制定的2007年~2012年国家发展规划,制定了墨西哥教育中长期规划,以达到“发展均衡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塑造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等6个方面的目标。
目标一,提高学习质量,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为此,制定了相关措施,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分别进行体制性改革,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竞争力,让学生适应墨西哥21世纪的发展需要;确保教学工作以学生竞争力为核心,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并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开展各类教师培训活动;要求各类中高级教育机构之间,尽快做到互相承认学历,保证教育的多样性。
目标二,让更多的学生有受教育的机会,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此规划力求扩大基础教育的覆盖范围,倡导国民尊重本国文化的多样性;同时为15岁以上的社会青年提供免费的成人教育,其模式以生存和工作型教育为主。
目标三,全面改善学校教学设施,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内容包括:大规模进行校舍建设和改造;制定完整的信息和通信系统;建立全国信息教育发展合作中心;让更多的信息技术成果服务于教学;同时推进开放式教育和远程教育。
目标四,注重素质教育,全面塑造人才。首先要非常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加学生锻炼的时间,注意营养平衡;在教学中增加性教育内容,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性认识;同时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艺术和文化修养。
目标五,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要措施是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为接受中高级教育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坚持和完善大学毕业生的“半年至一年的社会服务”制度,增强学生了解、参与和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目标六,建立社会有关部门参与学校管理机制,学校账目透明。要保证学校环境的良好性及安全性,提高包括校长在内的管理人员的素养,为将进入高等教育的学生提供各高校的相关信息和指导,制定透明的高等院校经费来源体系和使用办法。
三、教育质量联盟的创立和任务
为了实现以上教育中长期发展目标,2008年上半年,联邦、各州政府及全国教育工会等创立了全国教育质量联盟,其宗旨是:联合全国之力量,关注和解决教育中长期未解决的“大问题”、“难问题”,真正实现“墨西哥的未来在于教育”的口号,把政府发展教育的重大措施落实到位,如实施教学设施现代化、中小学校校长及教师竞聘上岗,做到教师和教育部门专业化,确实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及加强评估等等,把教育质量提高作为国家“生活更美好”战略的组成部分。2008年,“教育质量联盟”开展了以下工作。
第一,大规模改善硬件环境,加强管理,努力实现学校现代化。墨西哥多数学校的校舍及设施老化,不少是30年前的。2008-2009学年度,政府投巨资,为14 000所学校配备相应设施,为27 000所条件恶劣的学校进行装修改造。在信息和通讯技术方面,2008年对四套教育技术进行评估,做到2009年开始普及。在社会事务管理及社会活动参与方面,2008-2009学年度,在各校成立“学校社会活动参与委员会”,在100 000所学校推广社会活动参与管理示范;对处于高犯罪率地区的37 000所学校进行重点监护,不断扩大“安全学校”数量;对5 500所全日制住宿学校进行特别关注;对21 000所无正规作息时间的学校、33 000所非工作日(周末等)工作的学校及32 000所低效率学校进行有效管理。
第二,引入竞争机制,开始对中小学校长、教师及学生进行评估考试。2008年是墨西哥前所未有的评估考试年,作为试点,截至目前,已有几万名中小学教师、学校领导等参加考试,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也参加了全国评估性考试。今后将不断对校长、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估考试,并将对学校的评估结果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布。校长及教师通过考试者,方能上岗,以促使学校改善教育质量。以上做法,在墨西哥引起了极大震动,一些州的老师们以罢课、堵塞交通、围攻教育部等极端手段进行抗议,但政府毫不示弱,表示提高教育质量才是真正的公平,国家才有真正的希望。
第三,关注学生利益及全面发展。在学生的健康、饮食及营养方面,2008-2009学年度政府开始重视让学生锻炼身体,预防疾病;并将学生锻炼与学校活动结合;制定并实施预防肥胖的措施;学校为学生提供营养早餐。在注重改善入学、坚持就读及毕业和升学条件方面,2008-2009学年度开始,国家要不断增加奖学金数量;改善对特殊儿童的照顾;对学生进行生活和工作的整体教育,并在课程改革中体现这些内容。
四、独具特色的国民环境教育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墨西哥联邦政府改变了应对环境问题的治理方法,即由过去先污染后治理逐渐转变为重视国民环境教育,培养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各界一致认为,环境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培养具备环保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公民,全球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而学校在这方面则独具优势。
墨西哥开展环境教育,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重视对环境教育的投资。墨西哥社会各界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对环境教育进行投资是一种有效的投资。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在国家政治事务中应该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为它是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能够协调进行的一种最好方式。
第二,强化对学生的各方面环境意识教育。墨西哥环境教育主张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但让他们学到环保知识和技能,更要养成学生的环境情感、环境素养和环境价值观,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公民。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必备的环境素养,富有保护社会的责任感,自觉地参与到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行动中来。
第三,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建立环境教育评估体系。课程内容要与环境教育紧密结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加强环境教育。墨西哥各级各类学校都普遍重视乡土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学校课程和教材在内容选择上紧密联系国家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将森林破坏、酸雨、水土流失,气候异常、自然灾害、环境生态保护等列入教材内容,这有利于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培养起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心。
【中长期战略规划】推荐阅读:
免疫规划中长期规划09-17
护理中长期规划10-09
青协中长期发展规划09-15
安全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11-25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12-05
教育技术装备中长期发展规划11-27
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实施方案11-2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1-20
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09-27
人民币中长期借款合同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