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第八讲

2024-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第八讲(精选4篇)

中国传统文化第八讲 篇1

一、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环顾全球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0世纪后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2、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复杂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的规模正在空前扩大;多边贸易谈判取得进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支持经济全球化的政策;全球范围配置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各经济体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程度日益加深。同时,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系统性和结构性风险仍然比较突出。美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债和财政赤字屡创新高,引发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欧盟经济增长衰退,主权债务危机日趋严重,面临失业居高不下、通货紧缩等多重挑战。新兴大国虽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但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仍然十分严峻。

二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图谋与世界范围主张多极化的力量继续激烈碰撞。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此消彼长,多极化趋势有了新的发展。新兴大国继续保持崛起势头,联合自强的意识增强,“金砖国家”等合作机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日益成为全球需要和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毅力攸关方。新兴大国崛起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有利于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这一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

三是科学技术酝酿新突破。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而且也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当前,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以及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中形成了新的科学前沿,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

四是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而复杂。

五是人类共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攸关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金融危机、严重自然灾害、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问题凸显,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解决这些问题。客观上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协调行动。

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新变化,必将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范式一起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进而引发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难以垄断国际事务,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越来越离不开新兴大国的参与,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二、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代中国通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1、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截止2011年7月,中国已同16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签署10个 投资自由贸易区协定,同129个国家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同96个国家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已成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挤挤实践者。中国挤挤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互利共赢的大国关系框架,促进形成机遇共享、共同发展的周边合作局面,巩固并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和团结合作,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更加广泛。

世界的繁荣与稳定也离不开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新兴市场国家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年均进口近7500亿美元商品,相当于为相关过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国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10%以上。

中国越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机遇和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中国巨大的市场容量、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备的产业配套格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快过企业到中国投资兴业。中国坚持的科学发展之路,看不仅对中国自身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世界的发展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2、众多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陈伟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重大新兴经济体。哎制造业行业也都在国际同行业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壮丽的光辉篇章,是中国为世界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在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的背景下,中国日益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在解决朝核危机、伊朗核危机、中东问题、北非问题、苏丹问题等一系列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全面、深入参与多边军控和裁军事务。中国坚持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不断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有好和务实合作,主张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

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总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采取的以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措施,不仅对中国的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坚持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这些措施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国际社会公认,中国在应丢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是唯一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地区无核武器区使用火威胁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领域国际合作。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中国参与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300多个国际公约,成为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是最早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近年节能减排力度最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三、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政策

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1、当代众多的国际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紧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顺应历史潮流,提出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轨迹战略构想,并阐发了实施这一战略构想的基本原则。

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都应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维护联合国在世界事务中的核心地位,遵循林喝过县长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各国内部事务应由本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应得到尊重和维护。

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努力建立公正、公开、合理、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使经济全球化成果惠及世界各国。携手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使21世纪成为人人享有发展成果的世纪。

文化上互相借鉴、求同存异,总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大力提倡不同文明间对话和交流,消除意识形态偏见和隔阂,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安全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提倡创新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加强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2、当代中国的对外方针政策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是当代中国外交的根本立场和出发点。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中国人民坚持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不同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通过求同存异、对话协商解决矛盾分歧,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坚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

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中国主张国际社会应该强化综合安全观念,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多样化安全挑战;主张增强共同安全意识,既要维护本国安全,又要尊重别国安全关切。通过多边合作维护共同安全,建立公平有效的共同安全机制;主张应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保安全,以合作化干戈、以合作促和谐。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秉持积极有为的国际责任观。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国家,中国遵循攻击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认真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中国以积极姿态参与国际体系变革和国际关系准则,认真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中国以积极姿态参与国际体系变革和国际规则制定,参与全球性问题治理,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卫华世界和平稳定。

奉行睦邻友好的地区合作观。中国主张同周边各国积极开展睦邻友好合作,共同推动建设和谐亚洲。主张各国相互尊重、增进互信、求同存异,通过谈判对话和友好协商解决包括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在内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密切经贸往来和互利合作,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完善现有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对其他区域合作构想开放态度,欢迎地区外国家在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四、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及内涵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多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导率,在坚持自己和平发展的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积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繁荣。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中国再次向世界郑重宣告,和平发展史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富国强民、为世界闻名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战略抉择。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用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

中国的和平发展导率归结起来就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嘴鲜明的特征,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

科学发展,就是尊重并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自主发展,就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把国家发展的基点和重心放在国内,注重从中国国情出发,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把问题和矛盾转嫁给别国。

开放发展,就是把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坚持把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和平发展,就是把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作为对外工作的中心任务。同时,积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绝不搞侵略扩张,永远不争霸、不称霸,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

合作发展,就是坚持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化争端,同其他国家建立和反战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致力于通过同各国不断扩大互利合作,有效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协力解决关乎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进步的重大问题。

共同发展,就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自身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一致性,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与他过发展的良性互动,醋精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中国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是,对内求发展、求和谐,对外求合作、求和平。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中国人民的艰苦分口和改革创新,通过世界各国长期友好相处、平等互利合作,让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并为全人类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

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道路已经并将继续显示出其世界意义,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出深远影响。

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而且必将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2011年,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6421亿美元。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将给世界带来更大的市场机会、更多的合作空间。

中国的和平发展会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使世界和平更有保障。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是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秩序的建设与变革中是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力量。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具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焕发青春,并与其他文明共存与交汇,必将有助于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和取长补短,必将进一步醋精和谐世界的建设。

中国的和平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是近代历史上一些大国崛起的老路。特别是在20世纪,追逐霸权、实力对抗、兵戎相见,使人类惨遭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的到来,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即不是通过传统的军事扩张、争霸或称霸,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在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既向整个国际社会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又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扩大内需,挖掘潜力,走中国特色的富国强民之路。这对国际社会将具有巨大的启迪意义。

中国通过自己的发展已经并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民将走上富裕和文明之路,这将极大地改变世界的面貌,并对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思考题

1、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但其影响将极为深远。你如何看待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变化?

第八讲:军队与警察 篇2

一、军队与政治

(一)军队的角色

(二)军队的控制

(三)军队什么时候掌握权力

二、警察与政治

(一)警察的角色

(二)政治的控制与问责

三、问题与讨论

引言:没有任何政体仅仅以政治正当性或行政效率为基础,以及保持政权,所有统治体系都或多或少依赖军队和警察的强制性权力。军队的功能可以只是作为外交政策的工具,或者作为在国内镇压社会动荡和失去民心的政权的工具,并在其中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军队可能是具有权势的利益团体,或通过军事政权的建立来提供文人统治的另一种选择。同样,警察可以作为维持公共秩序与公民自由的工具,或成为政治压迫的机关,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建立起警察国家。

一、军队与政治

一般认为现代军队的发展可以回溯到中世纪,而在19世纪军队成为一个特殊的机制,而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后来欧洲殖民主义的扩张促使军队模式大大为全世界所采用,军队变为国家机关中几乎普遍性的组成要素。

军队属于非常特殊的政治机制。有四个因素可以区别军队和其他机制的不同之处,并使得军队比较起文官组织来说具有独特的地位。首先,军队作为一种战争工具,享有军备与强制力的垄断权,当军队有能力支持或推翻某政权的时候,其忠诚关乎国家生存;其次,军队是一个高度组织化与纪律化的体系,其特征是等级严明并强调严格的服从文化,其是韦伯所称的官僚的极端形态;再次,军队几乎具有独特的文化与价值,强调随时准备作战、杀人、牺牲与自我奉献的团体精神;最后,武装力量经常被认为处于国内政治之外,其确保国家的安全与完整,是国家利益的堡垒。

虽然所有的军队大概都有上述特征,但所有社会的军队并不具有上述单

一、统合的体制。例如在军队内部,高级军官大抵具有保守倾向,而年轻军官经常对进步与激进的理念更能接受,另外,军队内部,军官与士兵,各军种之间以及区域与种族性等的分化也是明显的。虽然如此,可以归纳出军队在政治生活中大致可以扮演下面不同的角色:战争工具;政治稳定与秩序的维护;利益团体;文人统治的另一种选择。

(一)军队的角色

1、战争的工具:军队的主要角色是作为战争的工具,其即可以被以来防御,也

可以被用来进攻,军队几乎就和警察、法院以及邮政服务一样,被视为现代国家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扩张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是高度的军事开支;选拔军事领袖进入政策制定的过程、好战主义的盛行以及与军队有关的价值与理念传播到民间社会。

2、国内秩序的稳定: 军队的强制力量不仅在国际政治上具有重要性,在国内政治上,军队也是决定性的因素。不过,国家体制不同,军队的被利用方式也有所差异。一般说来,在维持治安与处理国内骚乱等事件中,军队的角色此时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美国民权运动期间与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劳资纠纷中两个国家的军队所执行的任务就在两国内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被认为侵害了属于警察的角色并危害了军队政治中立。不过,实际上,如何界定军队是为国家利益还是国内用途并对之进行区分,有时比较困难,特别是当军队被用来镇压社会动荡、对抗民众**的时候,上述区分更为困难。

一些国家在面对政治紧张与动荡的时候,当程度超过了一般警察所能控制的能力之外的时候,军队就变成维护国家完整的唯一力量了,为了上述目的,甚至演变为内战;在政治正当性完全瓦解的国家里,军队可能成为政权的唯一后盾,可以保护政权免于大众革命,而当宪政主义的符号都被丢弃的时候,政府就变为彻底的独裁体制。不过镇压平民示威者,对军官的忠诚与部队的服从,历来都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3、利益团体:军队大部分被看作是一种政策工具,不过,当军队被用于政策过程的时,本身并不是中立的利益体。在这一点上,军队就象官僚一样会寻求塑造或影响政策本身的内涵,军队有许多自己的利益存在。首先,军队拥有许多可观的科技知识与专业技能。虽然军队通常受到形式上服从文人统治以及要求政治中立的约束,但政府一般很难不去听从高级军官对于战略、防御以及外交等事务的建议;其次,军队是重要的政策制定体代表,拥有制度化的权力基础,而成为“局内人”团体。以美国军方为例,其能经国防部与国家安全会议以及通过出席国会军事委员会来运用其影响力;再次,由于军队是国家安全与整合的担保人,由于一般大众都将防御责任归于军方,因此政府可能认为通过强化军备,增加防御支出来获得选票。

实际上,就像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文官基本上所关心的是职业上的自私自利,同样高级军官也可能推动政策来扩大武装力量的规模与地位,以确保他们的独立性。就像冷战,很多人认为很大程度上是美国与苏联的军事—产业复合体所导致,其相互夸大战略威胁与攻击能力的强烈诱因;同样有人指出,海湾战争很大程度上是 美国高级军官与主要国防承包商为了证明隐形轰炸机以及其他高技术武器的效能,还有合理化高额军事开支的正当性。

4、文人统治的另一种选择:当然,军队经常并不仅仅满足于利益团体的角色,实际上,武器与强制性权力的控制赋予军队直接干预政治生活的能力,其极端形式就是建立军事统治政权。军方即可以支持一个不具民意的政府或政权,也可以取代统治精英,甚至推翻政权本身。军事统治的特征是武装部队成员取代文人政

客。不过,军事政权如果想有稳定与持久的政治形态却非常困难,经常是军队退居幕后,而由其中意的或选拔的文人领袖来行使其权力。特别是,当军事失利的时候,武装力量的权威就会受到致命的危害,军事政权就可能瓦解并宣告结束;另外,当军事统治面临人民反抗,却无法通过仅仅的军事镇压来进行控制的时候,也可能发生政权的瓦解。不过,无论如何,一旦军队尝过干预政治的滋味,其就可能不会愿意再安分地退回到营房,结果就是反复政变或流产政变的发生。

(二)军队的控制

按说军队拥有巨大的军事力量,军队应该总是在政治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事实并非如此。军队干预政治,就是要取代文人政府,但除了在拉丁美洲、非洲和部分亚洲国家之外,军队干预政治的现象非常罕见。一般说来,在自由民主国家和共产主义国家比较不会出现成功的政变和政变企图。

有关对军队进行控制的机制与方法,大概分为两种类型:亨廷顿把其形容为“客观的”和“主观的”方法,另一位政治学者诺德林格(Eric Nordlinger)则使用“自由”(liberal)与“渗透”(penetration)的词汇。文人与军队关系的自由或客观的模式,以西方宪政政体为代表,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政治与军队的角色与责任之间有着清楚的区分,军队必须与政治保持距离。而这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实现的。

首先,军队正式服从文人领袖,并以此间接对人民与国会负责;其次,即使在国防与军事领域,政策制定是政治人物的责任,军队仅仅被要求提出咨询意见并负责执行;最后,军队必须严格遵守政治中立,以确保无论任何政党执政都被要求保持忠贞。当然,文人控制并不意味着军队在政治上的无能为力。例如,虽然美国军队从未在政治过程中直接干预,但他们通过具有影响力的人士所进行的日常干预,也对美国国防与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事实上,西方国家在宪政稳定的民主政治文化的熏陶下,已经发展出一个通则,文人与军队关系的自由模式并不困难。

在独裁和一党制国家,则发展出不同的文人控制模式。他们不是依靠客观的机制来建立文人权威的优越性,而是通过主观方式灌输对领袖、政党的忠诚、价值与信念,促使军队接受文人控制。可以说,如果说自由的模式是把军队排除在政治之外,渗透的模式正好相反,是有系统和全面性地将军队政治化,而方式各有不同,希特勒是通过传达对最高领袖的个人宣誓效忠,将德国军队变为政治军人;斯大林则通过对军队的血腥镇压与清洗来达到对军队的控制。不过,在绝大多数的上述情况下,渗透模式并不需要完全清洗不可信赖的军队成员,而主要是通过宣传与煽动来推广“政治正确”的观点与价值。拿中国为例,对军队的制度化的渗透达到极至,具体是,有一套平行于军队结构的精密政党网络,提供军队政治上与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与指引,在其中,文人与军队之间的责任划分几乎消失,对党的忠诚与效忠的记录是人民解放军军官获得提升的先决条件,就党在军队内部的运作范围之内,军队在政策的过程中也获得发言权,并能通过整合党政精英而行使影响力。

(三)军队什么时候掌握权力

军队可能展现最激烈的政变来推翻文人政权。军队掌握政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直接的军事统治来取代文人统治,或利用另一组人来取代文人领袖,而建立间接统治。世界上的某些国家,军事干预已经成为常态,在20世纪,军事政变经常出现在非洲、拉丁美洲与部分亚洲发展中国家,大概来说,军事政变总是和下列因素有关:经济衰退、文人统治失去正当性、军队与政府之间出现冲突、有利的国际环境。

首先,政治学者的研究发现,军事政变与经济低增长和经济衰退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普遍的贫穷与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容易造成减少对现政府的支持,并提供给军队军事干预的借口,并承诺可以提高经济发展。

其次,军队只有在感到现存体制与统治精英的正当性受到挑战,并估计军事干预会成功的时候,才可能干预政治,而当政治文化比较稳定的时候,军队很少直接干预政治。

再次,和军队干预有关系的因素是军队所持有的价值、目标与利益与现政治体制一致的程度。当军队选择反对政府的饿时候,可能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利益与价值受到威胁,或认为自己的行为具有正当性,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军队接管都是为了所谓的“拯救国家”。虽然军队通常急着证明他们干预政治是 为了结束腐败、捍卫国家利益等等,但出于完全的自私自利也是经常的,也就是说,可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并把军队当作是钻营自己政治野心的管道。

最后,军队夺权也经常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发生军事接管的国家,经常是受到临国、区域与国际组织和更大的国际社会的暗示。例如智利的皮诺切特推翻阿连德就受到美国的暗中支持。

二、警察与政治

警察就像军队一样,属于国家强制性力量的一部分,如果说军队的主要功能是维护国家安全,后者的核心功能在于维护国内治安。一般认为,警察的存在起源于19世纪工业化所释放出来的高度社会不安与政治不满所导致。警察与军队的差异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军队基本上是对外取向,只在战争、国家紧急状态与灾难事件时候,接受命令采取行动,后者有着日常例行的涉入;其次,警察一般都使用的是非军事的策略,其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某种程度的同意与正当性,他们一般不配备武器或有武器是为了自卫,不过在现代社会,警察也渐渐

发展出一种准军事性特质,其经常逐渐配备精良武器以及采用准军事形态的作战模式。

(一)警察的角色

有关警察以及他们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有三种互相对立的途径:自由、保守与激进的。自由的途径认为警察基本上是中立体,其目标是保护个人自由权利,维护国内治安,其关心的基本上保护公民免于受到他人的侵害以及维护法治,而不具备更大的政治功能;保守途径强调警察的角色在于维护国家权威,确保司法管辖权普及到全体,其基于一种人性恶的悲观观点,强调警察作为执法机关的重要性,以能够控制社会动荡与**,其被看作是政治控制的机制;激进的途径认为警察捍卫的是国家的利益而不是人民的利益,是为服务统治精英而不是广大人民以及一种压迫的工具。另外根据警察所处政治体系、运用警察的方式等不同,还有所谓的社会警察与政治警察、自由国家与警察国家之分。

1、社会警察:社会警察指的是其主要执行刑事法律,其存在主要是为了打击犯罪。20世纪工业化的普及,在世界各地带来警察组织与策略的雷同 性,所有警察都面临交通违规、盗窃、街头犯罪以及有组织犯罪等共同问题。在社会警察的范畴中,还出现了所谓的社区警察的概念,其主要出现在社区中;另外一个是所谓的特勤警察,强调处理突发与违法事件的能力,希望通过警察的有效反应能力,使犯罪消失于无形,其经常需要采取强硬、准军事的行动,重视科技与武器配备。

2、政治警察:警察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警力的运用可根据社会偏见与政治偏袒,有利于某些团体与利益;其次,这表现在警察可能跨越民间事务而影响特定的政治争执。政治警察的程度,也就是利用警察在政治用途而非社会用途的情况下,随着社会的复杂化与分歧化而逐渐增加,有些政治学者质疑上述分法,而认为所有的犯罪都因为财富、权力的分配所导致,应该都属于政治性,而警察也都是政治警察;从大众的观点看,当警察被用来控制罢工、示威以及社会不安的时候,警察中立的说法特别受到质疑,而在处理种族与民族对立与冲突时,更是如此。

其实,很多例子都显示,很多警察机构的设置都是为了执行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话题,特别是那些情报与安全机构,他们的角色都深具政治性,对那些被认为是将威胁国家、反对现存社会与政治体系的团体与个人,往往都会实施监督与颠覆。

3、警察国家:其指的是一种统治形式,在其中,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力之间的平衡完全被抛弃,并允许警察发展出专横的权力,其运作也经常脱离于法治之外,并不对法律机关与人民大众负责,警察被赋予不受节制的权力,用以制造一种恐怖与威胁的气氛,使所有层次的社会生活都受到政治控制。在这其中,警察的权力其实是被视为私人武力并受到统治精英的控制并为其利益服务。

(二)政治的控制与问责

决定警察问责的关键是警察到底是在集权还是分权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分权化的吸引力,在于由下而上的结构允许警察有外在于中央的健全的独立性,而几乎只对当地的需要与利益建立回应性。不过事实上集权化的组织在现实中往往无法抗拒,其经常不仅符合国家的需要,而且能提供行政效率更大、政治效能更高的期望。

大部分欧洲大陆国家与共产主义、发展中国家、威权国家都有中央集权的国家警察,而全世界最分权的警察体系也许是美国,事实上,多层次的美国联邦制度,造成不下5种类型的警察:联邦警察机关(如联邦调查局、稽毒局等)、州级警察单位、郡级保安官(sheriffs)、市与镇的警察单位、最后是一套乡村市镇警察系统。

三、问题与讨论

1、什么时候军队作为国内政策的工具具有合理性?

2、请讨论美国的军事——产业复合体;

3、军队总是一个保守与右翼的团体吗?

小学奥数:第八讲 趣味智力题 篇3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小学奥数: 小学奥数: 第八讲

趣味智力题(1)趣味智力题

知识要点:小朋友,这儿有一道题, 知识要点:小朋友,这儿有一道题,你能回答出

来吗? 个同样重的乒乓球, 来吗?天平板上有 8 个同样重的乒乓球,左边 4 个, 如果拿掉一个,板上还有几个乒乓球? 右边 4 个.如果拿掉一个,板上还有几个乒乓球? 个吧,其实呀, 你一定认为有 7 个吧,其实呀,这类题目非常有 趣,思考时要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来思考,一不小心 思考时要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来思考, 你就可能落入“圈套”.你就可能落入“圈套” 这道题应该这样想:当从板上拿掉一个球时, 这道题应该这样想:当从板上拿掉一个球时,天平板就不平衡了.由于球是圆的, 当天平板不平衡时,平板就不平衡了.由于球是圆的, 当天平板不平衡时, 他们会沿着平滑的板全部滚下来, 他们会沿着平滑的板全部滚下来,这样板上一个球也 没有了.没有了.[ 例 1 ] 小丽走进教室,看见教室里只有 7 名同学,那么现在教室里 小丽走进教室, 名同学, 有几名同学? 有几名同学? 分析:粗心的同学一看题目就回答教室里有 名同学, 分析:粗心的同学一看题目就回答教室里有 7 名同学,这个答案是

错的,原因是没有好好审题,题目指出“小丽走进教室” 错的,原因是没有好好审题,题目指出“小丽走进教室”求现在教室 里有几名同学,应把小丽算上.名同学.里有几名同学,应把小丽算上.7+1=8,现在教室里有 8 名同学., 支点燃的蜡烛.风从窗户吹进来, [ 例 2 ] 桌上有 10 支点燃的蜡烛.风从窗户吹进来,吹灭了 2 支蜡 烛,过了一会儿,又有一支蜡烛被吹灭.把窗关起来,再没有蜡烛被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支蜡烛被吹灭.把窗关起来, 吹灭,第二天早上还剩几支蜡烛? 吹灭,第二天早上还剩几支蜡烛? 分析: 支蜡烛, 支蜡烛被吹灭, 分析: 由题目可知道桌子上点燃的 10 支蜡烛, 共有 3 支蜡烛被吹灭, 支会一直燃烧下去, 直到燃尽为止.其余 7 支会一直燃烧下去, 直到燃尽为止.所以最后剩下的蜡烛就是 支蜡烛.被风吹灭的 3 支蜡烛.[ 例 3 ] 一只猫吃一只老鼠,用 5 分钟吃完;5 只猫同时吃 5 只同样 一只猫吃一只老鼠, 分钟吃完;大小的老鼠,要几分钟吃完? 大小的老鼠,要几分钟吃完? 分析: 只猫同时吃,而不是吃完一只再吃一只, 分析:由题目可知道由于 5 只猫同时吃,而不是吃完一只再吃一只, 那么它们所用的时间就是吃一只老鼠的时间.一只猫吃一只老鼠, 用 那么它们所用的时间就是吃一只老鼠的时间.一只猫吃一只老鼠, 分钟吃完, 只同样大小的老鼠, 分钟吃完.5 分钟吃完,5 只猫同时吃 5 只同样大小的老鼠,也是 5 分钟吃完.[ 例 4 ] 小康用同样的钱,可以买 3 支铅笔和 2 本练习本,是铅笔 小康用同样的钱, 本练习本, 贵还是练习本贵? 贵还是练习本贵? 分析: 支铅笔=6 本练习本=6 可以看出: 分析:假如 3 支铅笔 元,2 本练习本 元,可以看出:1 支铅笔

元,1 本练习本 3 元,说明练习本贵.同时说明用同样的钱,买的 说明练习本贵.同时说明用同样的钱, 东西多就便宜,买的少就贵的道理.东西多就便宜,买的少就贵的道理.[ 例 5] “六一”儿童节,妈妈给小华,小明,小刚买了 3 种不同的 六一“儿童节,妈妈给小华,小明, 礼品,分别是:魔方,智力拼图,洋娃娃.礼品,分别是:魔方,智力拼图,洋娃娃.现在知道小刚拿的不是智 力拼图,小明拿的不是洋娃娃,也不是智力拼图,想一想, 力拼图,小明拿的不是洋娃娃,也不是智力拼图,想一想,他们每人

拿的是什么礼物? 拿的是什么礼物? 小华 小明 小刚

魔方 智力拼图 洋娃娃

分析:由题目”小明拿的不是洋娃娃,也不是智力拼图“ , 分析:由题目”小明拿的不是洋娃娃,也不是智力拼图" 可知道小

明拿的是魔方, 剩下智力拼图和洋娃娃两种礼品, 又因为小刚拿的不 明拿的是魔方, 剩下智力拼图和洋娃娃两种礼品, 是智力拼图, 是智力拼图, 可知道小刚拿的是洋娃娃, 可知道小刚拿的是洋娃娃, 剩下智力拼图就是小华的了.剩下智力拼图就是小华的了.小华 小明 小刚

第八讲教师资格制度(范文) 篇4

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历史发展概况

(一)教师资格制度概念

我国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也称“教师资格证制度”、“教师证书制度”,它是指“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资格认定制度”。这里所谓“制度”是取其“行动准则”或“办事规程”之意。因而又可将教师资格制度界定为:一个国家对教师资格进行认定时规定的所应遵循的行动准则或办事规程。

我国的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具体而言,教师资格制度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种职业资格制度,不是教育行政部门,也不是地方政府实行的。教师资格是由国家对符合相应教师资格条件并提出申请的人员认定的资格,属于国家资格性质。

第二,教师资格制度是法定的教师职业资格制度,必须依法实施。

教师资格作为国家法定的职业资格,对所有的申请人都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认定。教师资格一经取得,在全国范围内不受地域限制,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

第三,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职业许可制度,教师资格是公民获得教师职位、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制度全面实施后,只有依法取得教师资格、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人,才能被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批准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聘任为教师,没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不能聘为教师;同时,教师资格只是从事教师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具备教师资格者只有在被学校依法聘任后,方能成为教师。学校应根据岗位需要,从具备教师资格者中择优聘任。

(二)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制规范初步建立阶段(1986—199

3年)1

1、《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5月27日)

改革开放伊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教育事业与社会其他各项事业一样,重获新生,开始走上正常、健康、迅速发展的轨道。与此同时,教师队伍建设也可谓是成绩斐然。据1977年统计,我国小学民办教师为343.9万,初中民办教师为111.3637万,高中民办教师为13.9万;他们分别占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65.8%、47.2%、16.8%,到了1985年,小学民办教师下降为275.9万,初中民办教师下降为41.35万,高中民办教师下降为0.29万,占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比例分别下降为51.3%、19.1%、0.6%。另据1978年统计,全国小学教师中,初师、初中毕业及中师、高中肄业及以下程度的占18.6%,初师、初中肄业及以下程度的占34.3%;初中教师中,师专肄业、中等学校毕业及以下程度所占比例为90.2%;高中教师中,师专肄业、中等学校毕业及以下程度所占比例为46.8%。经过改革开放后数年的努力,教师队伍学历素质不高的状况有了很大改观。据1985年统计,全国小学教师中,初师、初中毕业及中师高中肄业的比例下降为33.5%,初师、初中肄业及以下的比例下降为5.9%;初中教师中,高等学校肄业及专科毕业的比例下降为22.1%,中等学校毕业及以下的比例下降为72.5%;高中教师中,高等学校肄业及专科毕业的比例下降为43.4%,中等学校毕业及以下的比例下降为17%。尽管如此,我国教师队伍素质仍难尽人意, “不具备国家规定学历的约占半数,不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占比例较大,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亟须培训提高。”教师队伍这一素质状况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

造成这一时期教师学历合格率不高、教师队伍素质整体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管理规章,更缺乏担任教师的资格条件的法制规范,教师队伍建设的随意性很大;为弥补师资的不足,不按教师资格条件录用教师的现象较为普遍,以至大量的不具备教师资格条件者流入教师队伍。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 2 下简称《决定》)。《决定》从我国“基础教育薄弱”、国民整体素质不高的实际出发,做出了“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大发展基础教育力度的决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

根据《决定》精神,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教育类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纪元的到来,也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的里程碑,拉开了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制化序幕。《义务教育法》第13条提出:“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这里提出的“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不只是就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而言,它针对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

为保障《义务教育法》的各项条款能切实地得以贯彻落实,在《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半年,由国务院转发了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劳动人事部《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教师资格条件作了比《义务教育法》更为具体、详尽的规定。它是继《义务教育法》之后我国对教师资格条件做出规定的第二部法规性文件。

这一时期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除颁发了《义务教育法》、《意见》这两部内涵教师资格条件的重要法规性文件外,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考核合格证书制度”的实施。

3、《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试行办法》(1986年9月6日)

1986年9月6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试行办法》规定1986年9月1日以前凡“不具备国家规定学历的中小学(含农职业中学文化课)教师”,应通过考试取得国家规定学历或“考核合格证书”才能担任教师。《试行办法》规定“考核合格证书制度”设《教材教法考试合格证书》、《专业合格证书》两种,并规定了“两证书”的考核内容、考核及考核申请的方法、考核组织与领导、考核要求、考核的时间、考核结果的认定、获得“两证书”的条件等事项。《试行办法》颁发后,全国各地随 3 即组织了《教材教法考试合格证书》的考试,并于1987年在一些省、市组织《专业合格证书》的文化专业知识的试考,在试考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国家教委决定将《专业合格证书》的考试推广至全国范围。1987年10月,国家教委召开“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文化专业知识考试试点工作总结会议”,会议“决定从1988年起,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文化专业知识考试。”同年12月,国家教委向全国各省市发出《关于开始有计划地进行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文化专业知识考试的通知》,“随《通知》还附发了《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文化专业知识考试进度表》,对1989—1991年初、高中教师应考学科在每一年进行考试的科目分别作了安排。”“考核合格证书制度”实施后,大批学历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了“两证书”的考核,教师学历达标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仅1987,就有77万、37万、6万学历不合格的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参加了《专业合格证书》的考试,分别占小学、初中、高中学历不合格教师的67%、31%、24%。到1990年底,全国初中教师中,中等学校毕业及以下程度所占比例由1986年的70.8%下降到51.5%,高中教师中,师专肄业及中等学校毕业及以下程度所占的比例,由1986年的15%下降到7.8%。

《义务教育法》颁布前,规范我国教师资格条件的一直是行政性手段、政策性措施。《义务教育法》的颁发,实现了教师资格制度的质的突破,第一次以国家法律形式确立了教师资格条件的国家标准,教师资格条件第一次由政策规定上升到法制规范的高度;它的颁布是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的新的历史起点,标志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标志着教师资格制度开始迈入法制规范阶段。它不仅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资格条件,而且在国家的法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国家建立教师资格制度”。但这还只能说是我国教师资格制度法制规范的初步建立阶段。

(三)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制规范完善阶段(1993—2000年)这一时期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诞生为发端,我国颁发了一系列规范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文件,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制规范体系得以形成。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

1993年10月31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教师法》不仅规定了教师的权利、义务及保障权益、保障教师待遇的具体措施,规定了教师的培养、培训、任用制度,同时还全面确立了教师资格的条件和教师资格条件的考核、认定等一整套法律制度;确立了我国现代教师队伍管理的新机制。《教师法》的颁布,不仅是全国1000万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大事,也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大事。《教师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也标志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开始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完善阶段。

《教师法》开列专门一章———“第三章‘资格和任用’”提出了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制规范。其第10条、第11条、第12条、第13条、第14条分别对取得教师资格的对象及其条件、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教师资格过渡办法、教师资格的取消等事宜作了规定。这从以下几方面实现了对《义务教育法》有关教师资格制度条款的超越:一是不只是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资格条件,而且规定了其他各级各类教师的资格条件;二是其规定的教师资格条件比《义务教育法》更为全面、具体;三是其规定的教师资格制度的事项也比《义务教育法》更为全面,除确立了教师资格条件外,还确立了认定教师资格的机构、教师资格的取消等事宜;四是《教师法》将《义务教育法》中确立的“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升格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但《教师法》提出有关教师资格制度的条款,也还只是原则性规范,不是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细则,更不是认定教师资格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教师法》规定的原则性规范要具有可行性、得以落实,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

2、《教师资格条例》(1993年12月)

1993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细化《教师法》有关教师资格条款的《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出台后,国家教委立即于1996年1月颁发了《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

3、《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1996年1月)

按照《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的规定,对1993年12月31日在岗的人员,凡具有教师职务,考核合格,可以通过过渡取得相应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过渡实际上对《教师法》实施之前已在学校中任教的人员采取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1997年底教师资格过渡工作结束时,全国属于规定范围的在职人员共计有1026万余人获得了教师资格。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资格过渡工作顺利开展。

4、《〈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2000年9月23日)

2000年9月23日起草制定、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并决定于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制规范体系得以确立。教师资格的实施经历了两个阶段:

(1)教师资格制度试点工作。按照教育部党组的指示,教育部人事司于1998年4月下发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上海、江苏、湖北、广西、四川、云南6个省(区、市)的部分地市进行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工作。试点于1998年底基本结束。

(2)全面实施阶段。2001年1月4—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全国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会议,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工作正式启动。陈至立部长在会上作了题为《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重要讲话。5月中旬,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首次认定教师资格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对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和政策依据、教师资格的性质、认定范围、资格申请、认定程序、学历条件、教育教学能力考察、资格条件的特许条款、早期退(离)休教师认定教师资格问题、教师资格的丧失与撤销、证书管理、收费问题等首次认定教师资格的有关政策作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和细化。8月中旬,教育部印发了《教师资格证书管理规定》,对教师资格证书内容、证书管理、证书编码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截至2002年底,重庆等29个省(区、市)已基本结束学校在编正式任教人员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面向社会人员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正在逐步展开。据不 6 完全统计,通过首次认定教师资格工作,共有200多万1994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学校在编正式任教人员取得教师资格,20多万1993年12月31日以前办理手续的退(离)休教师取得教师资格。重庆、上海、广东、海南4个省市首次面向社会人员认定教师资格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申请者共有6.95万人,其中认定4.58万人。

二、如何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

(一)教师资格认定的条件

根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教师资格条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中国公民身份、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和教育教学能力条件。而教育教学能力条件一般又包括身体条件、普通话水平、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其中,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主要是指:选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教学方案、掌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以及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而进行研究活动的能力等等,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一般通过面试、试讲等方式进行。

(二)教师资格认定的程序与要求

根据苏教师[2002]56号《关于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的通知》和通教政[2002]64号《关于做好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报名、咨询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现已我校2003届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认定的有关程序和要求说明如下:

1、报名对象与学历要求:

凡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符合《教师法》规定学历条件的中国公民和大专以上毕业生均可报名申请。

①申请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必须具备本科学历;

②申请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必须具备大专学历。

2、报名材料要求:

①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话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②3张2寸近期免冠照片

3、报名方法:

师范类:填写《南通市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报名表》

非师范类:填写《南通市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报名表》、《南通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补修、考试报名表》

4、申报程序

(1)报名与咨询。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于每年11月24日至30日面向社会开展咨询活动,组织报名工作。今年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报名与咨询工作时间为12月24至30日。

(2)教育学、心理学补修与考试。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时间为次年2月最后一周的周六。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根据省教育厅的规定,组织考前辅导与考试。

(3)体格检查。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应按有关规定及时确定体检医院,于每年3月份组织申请人进行体格检查。

(4)受理申请。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于每年4月1日至7日接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人的申请材料。

(5)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根据有关规定,组织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对申请人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测试。

(6)资格认定。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根据职责权限组织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对申请人的材料进行综合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是否符合教师资格条件的认定结论,并将结论通知申请人。

(7)证书发放与申请材料处理。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向经认定符合教师资格条件者,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一份存入本人的人事档案,其余材料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归档保存;未取得教师资格人员,其全部资料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保留一年后销毁。

(8)信息统计上报。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于每年7月将当年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信息上报省教育厅。

5、报名费、体检费、教师资格认定费

①师范类毕业生报名费20元

②非师范类毕业生报名费20元,考试报名费50元,考试教材费22元(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由省统考)。

体检费每人100元、教师资格认定及证书费100+6元。

(三)教师资格认定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依法治教,使教师任用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的重要保证,是依法管理教师队伍的法律手段。

第二,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步骤,有利于体现教师职业特点,使教师地位和队伍素质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有利于把住“入口关”,解决不合格教师问题,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第四,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多渠道培养和聘任教师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障,有利于推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吸引优秀人才从教。

三、教师资格认定需要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

1思想品德素质。凡申报教师资格的毕业生必须填写“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表现、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情况、遵守社会公德情况、有无行政处分记录、有无犯罪记录等等。如果在校期间受到行政纪律处分的学生,将被取消教师认定资格。

2、普通话水平要求。凡申报语文学科教师的学生,必须具备普通话二级乙等水平;其他各学科必须具备二级乙等水平。

3、身体素质要求。凡申报的毕业生都必须参加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的被取消认定资格。

上一篇:绩效管理制度主要内容下一篇:日本地震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