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方法(共8篇)
材料是人类用以制成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品、器件、构件、机器及其它产品的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谓新材料,指的是那些新出现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具备的优异性能的材料。从人类科技发展史中可以看到,近代世界已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都是以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为先导的。钢铁工业的发展,为18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第一次世界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本世纪中叶以来,以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第二次世界革命,硅单晶材料则起着先导和核心作用,加之随后的激光材料和光导纤维的问世,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因此,可以预料,谁掌握了新材料,谁就掌握了21世纪高新技术竞争的主动权!新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纵观国际新材料研究发展的现状,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正集中人力、物力,寻求突破,美国、欧共体、日本和韩国等在他们的最新国家科技计划中,都把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列为国家关键技术之一加以重点支持,非常强调新材料对发展国民经济、保卫国家安全、增进人民健康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我国对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历来非常重视,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被列入我国自1956年以来的历次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之中。在我国863高技术中,新技术材料又是七大重点领域之一。经过40余年的努力,已在许多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一大批新材料已成功地应用于国防和民用工业领域,有些新材料的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在21世纪初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发展趋主要体现在:(1)功能材料向多功能化、集成化、小型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2)结构材料向高性能化、复合化、功能化和低成本化方向发展;(3)薄膜和低维材料研帛发展迅速,生物医用材料异军突起;(4)新材料制品的精加工技术和近净形成形技术受到高度重视;
(5)材料及其制品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倍受重视,以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6)材料的制备及评价表征技术日受重视,材料制备与评价表征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7)材料在不同层次(微观、介观和宏观)上的设计发展迅速,已成为发展新材料的重要基础。
综上所述,当今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新材料技术是现代工业和高技术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材料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和下世纪初最重要的、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之一。信息、能源、农业和先进制造等技术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发展;
(2)综合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成就,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导臻新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投资强度大、更新换代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3)新材料的制备和质量的提高更加依赖于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和精确的检测控制技术的应用。对制备技术的重视与投入直线上升,极大地加速了基础材料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
(4)对材料基础性、先导性的认识已形成共识。材料的研帛和发展既要与器件的研帛密切配合,又要注意到自身的系统性和超前性,这样才有利于材料实现跨跃发展。新材料技术前沿研究领域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材料科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环境科学等共同构成了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展望21世纪,基于物理、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与电子、化工、冶金等工程技术最新成就的材料科学技术前沿主要如下: 微电子材料 主要是大真径(400mm)硅单晶及片材技术,大直径(200mm)硅片外延技术,150mmGaAs和100mmInP晶片及其以它们为基的III-V族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异质结构材料制备技术,GeSi合金和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等。
新型光子材料 主要是大直径、高光学质量人工晶体制备技术和有机、无机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大功离半导体激光光纤模块及全固态(可调谐)激光技术,有机、无机超高亮度红、绿、兰之基色材料及应用技术,新型红外、兰、紫半导体激光材料以及新型光探测和光存储材料等。
稀土功能材料 主要是高纯稀土材料的制备技术,超高磁能稀土永磁材料大规模生产先进技术,高性能稀土储氢材料及相关技术。
生物医用材料 高可靠性植入人体内的生物活性材料合成关键技术,生物相容材料,如组织器字替代材料,人造血液,人造皮和透析膜技术,以及生物新材料制品性能、质量的在线监测和评价技术。
先进复合材料 主要是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技术,复合材料的界面控制与优化技术,不同尺度不同结构异质材料复合新技术。
新型金属材料 主要是交通运输用轻质高强材料,能源动力用高温耐蚀材料,新型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的脆性控制与韧化技术以及高可靠性生产制造技术。
先进陶瓷材料 主要是信息功能陶瓷的多功能化及系统集成技术,高性能陶瓷薄膜、异质薄膜的制备、集成与微加工技术,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补强、韧化技术,先进陶瓷的低成本、高可靠性、批量化制备技术。
高温超导材料 主要是高温超导体材料(准单晶和织构材料)批量生产技术,可实用化高温超导薄膜及异质结构薄膜制备、集成和微加工技术研究开发等。
环境材料 主要是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技术,材料的延寿、再生与综合利用新技术,降低材料生产资源和能源消耗新技术。纳米材料及技术 主要是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固态量了器件的制备及纳米加工技术。
智能材料 主要是智能材料与智能系统的设计、制备及应用技术。
材料的制备与评价技术 主要是材料精密制备、近净形成形技术与智能加工技术,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低成本化途径与批量生产技术,材料微观结构的模型化技术、智能化控制及动态实时监测分析技术,不同层次的设计、性能预测和评价表征新技术。
3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材料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a.断口分析
材料断口的微观形貌往往与其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制造工艺及服役条件存在密切联系,所以断口形貌的确定对分析断裂原因常常具有决定性作用。b.金相组织观察与分析
在多相结构材料中,特别是在某些共晶材料和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分析方面,由于可以猎助于扫描电镜景深大的特点,所以完全可以采用深浸蚀的方法,把基体相溶去一定的深度,使得欲观察和研究的相显露出来,这样就可以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该相的三维立体的形态,这是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无法做到的。c.断裂过程的动态研究
有的型号的扫描电镜带有较大拉力的拉伸台装置,这就为研究断裂过程的动态过程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试样拉伸的同时既可以直接观察裂纹的萌生及扩展与材料显微组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连续记录下来,为科学研究提供最直接的证据。
d.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扫描电镜附带功能可以增加能谱(EDS),可以对断口表面异常部位或不清楚的异物进行表面化学成分测试,帮助分析和判断异物情况,测试的结果是定性测量,相对于ICP之类定量测试的设备误差较大。e.景深大
扫描的电镜的景深大,比一般的光学放大镜有独特的优点,可以对不同高度层次位置同时取照,拍摄一些立体感比较强的样品图片,例如电路板焊锡状况检查,划痕的深度等。
f.样品制备
对导电性材料来说,除了几何尺寸和重量外几乎没有任何要求,尺寸和重量对不同型号的扫描电镜的样品室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导电性较差或绝缘的样品若采用常规扫描电镜来观察,则必须通过喷镀金、银等重金属或碳真空蒸镀等手段进行导电性处理。所有的样品均必须无油污,无腐蚀等,以免对镜筒和探测器的污染。
4.X射线的应用——衍射检测残余应力
定量分析轴承和内燃机喷射器部件中的残余奥氏体
检测输片惰性轮中的残余应力
检测汽车发动机部件的残余应力(凸轮轴、连杆、发动机轴、均衡器)
检测由于全回火引起的残余应力(家用电器、结构部件)
检测气体传导时所存在的工作压力
检测大幅度拉伸结构件中的工作应力
通过检测应力来测量工件喷丸和轧制的效率
检测铸件的残余应力(机械工具铸铁件和汽车铸铝部件)
检测焊接引起的应力(激光和电焊)
研究铝合金汽车轮廓中的残余应力和应力阻抗的关系
优化切削去除的工作参数以提高机械部件的应力阻抗
检测螺旋式和叶式弹簧的残余应力
研究加上工作载荷后的临界区域(武器和航空)
最新便携式X射线衍射系统,可以分析残余应力和计算残余奥氏体含量。
生产过程中,工件在经热处理、机械加工、焊接、表面处理等工序处理时就会产生残余应力。这类应力会永久的影响工件抗力,尤其在有应变的情况下,它往往导致工件的断裂,这种断裂原因用冶金学无法解释。
残余应力的分析越来越重要。焊接工件、齿轮、喷丸或喷砂工件,以及工件进行热处理或其它工序时,都可以借助X射线衍射进行控制和监督。减少数据收集时间是进一步的要求,这款仪器已具备这样的功能。
金属中的应力测量是根据原子面间距大小反映应力大小的原理来实现的。通过X射线在分析部位的衍射来测量原子面间距。
即使残余奥是体含量很低(5%)也能导致工件变形而使其不能使用。例如:内燃发动机的喷射器销、球轴承沟槽。测定它们的存在,可以改进热处理工艺。
金属材料在现代建筑和工业设施建设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型建筑和工业装备的出现,高性能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例如,北京奥运主场馆“鸟巢”在国内建筑史上首次使用110mm的Q460,由舞阳钢厂的科研人员首次研制成功。此外,随着第三代核电AP1000在国内的建设,SA738与S32101这两种高性能钢材才开始在国内研制与生产。众所周知,金属材料性能的优劣主要是由组织结构决定,同时组织结构会随其元素种类和相对含量的不同而改变。因此,准确分析材料元素种类和含量,对于新性能材料的研发和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金属材料中比较重要的元素为碳、硅、锰、硫和磷,对材料的性能影响最显著。对材料的物理性能影响最大的元素是碳,碳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钢铁组织变化,例如奥氏体钢和马氏体钢,从而影响钢材的物理性能。硅作为脱氧剂,炼钢过程必不可少。沸腾钢的含硅量很低,而在镇静钢中硅的含量一般为0.12%~0.37%。钢中硅含量的增加,会相应提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例如调质结构钢中硅含量增加1.0%~1.2%,强度可提升15%~20%。但是,硅含量的提高会降低钢材的伸长率和收缩率,冲击韧性明显降低。硫作为钢中的有害元素,在炼钢过程引入,会降低韧性和延展性,造成钢材在热加工过程开裂,因此钢材含硫量都严格控制,例如Q235B要求硫≤0.045%。磷作为钢中有害元素,会降低钢的塑性,同时影响其焊接性能和冷弯性能,所以一般钢种要求磷≤0.045%,优质钢含磷量更低。
要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必须准确分析元素含量,并在此基础上研发性能更加优异的材料。尤其微量元素硼、铝、氮、钒、钛和铌等,例如SA738Gr.D要求硼≤0.0007%,Q345B要求铝≤0.015%。这就要求我们合理的利用化学分析方法,足够精确地分析相关元素含量。
1化学分析方法
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分析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先后出现的方法有重量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和吸收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等。其中,重量法、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主要基于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分析化学学科出现时实验人员已经熟练掌握,需要简单的仪器设备即可展开测试,并且易于应用。后面的方法为近几十年新研发出的,物理学研究深入到原子核阶段以后才相继出现,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仪器的研发会朝着效率更高、操作更简单的方向发展,不足之处就是设备比较昂贵,无法在中小企业普及。
1.1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是经典的定量分析方法。出现时间较早,使用最成熟。重量法原理是将材料中待测元素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转化为可称量的化合物,经过过滤-烘干即可准确计算材料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当前,重量法主要适用于高含量的Si、S、P、Ag、Cu、Ni和Pb等元素含量的测定。重量法便于操作,但需要合理的沉淀和称量,才能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
1.2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通过两种溶液的相互滴加,并通过显色剂判断反应的终止,按照化学反应计量关系计算待测金属成分含量。根据化学反应机理的不同,可分为酸碱滴定法(主要分析钢铁中的C、Si、P、N、B等元素)、氧化还原滴定法(主要测定Fe、Mn、Cr、V、Cu、Pn、Co和S等)、沉淀滴定法(不常用)和络合滴定法(常用来分析Ni、Mg、Zn、Pb、Al等)四类。此分析方法只需要配置相应的玻璃仪器(比如:滴定管和容量瓶等),成本低廉,易于操作,现在一些中小企业仍在使用。缺点是只能进行单元素分析,分析周期长,不适用于微量元素分析,且分析数据会随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进行波动。
1.3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是Beer-Lambert定律,用公式表达为A=Kc L,在入射光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溶液的吸光度正比于溶液的浓度,通过吸光度的变化即可计算待测元素的浓度。分析待测试样前首先要建立标准溶液的吸收光谱曲线,通过这一曲线进行待测试样元素浓度的定量分析。常用于分光光度法分析的仪器有红外、紫外-可见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此方法优点仅需一台分光光度计即可完成,同时兼具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迅速,应用范围广(周期表中的所有金属元素都可测定,也可测定Si、S、N、B、As、Se、和卤素等非金属元素)。缺点为只可单元素分析,其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需要依赖灵敏的显色剂,且不同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干扰,造成最终的分析结果存在未知偏差。
1.4 X射线荧光光谱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理论基础:物质的基态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X射线后,外层的电子被激发至高能态,处于高能态的电子极不稳定,又跃回至基态或低能态,同时发射出荧光;荧光强度正比于试样中待测元素浓度,通过测定荧光强度即可确定试样中元素含量。当原子辐射的荧光波长与照射X射线波长不同时,称为非共振荧光,反之,则为共振荧光,分析中应用较多的是共振荧光。此法的优点是检出线低,谱线易于分析,分析迅速,若用激光做激发光源时分析效果更佳。缺点该方法要求样品较高的均一性,同时受基体效应的影响,分析结果存在偏差,通常需要进行一定程度地校正。
1.5原子光谱法
(1)原子吸收光谱法。工作原理为用被测元素纯金属制成空心阴极灯的阴极,该光源辐射出特征波长光,通过分光系统寻找该谱线并至于峰线极大位置,此时吸收池溶液在原子化器的作用下生成该元素的基态原子,基态原子吸收特征波长的光而上升到激发态,根据特征波长光强度的改变进行分析得出金属成分含量。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核心部分为原子化器,目前的原子化器主要有火焰原子、石墨炉原子和汞/氢化物发生原子器(专测Hg、As、Bi、Pn和Sn等)这三种,比较常用的是火焰原子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其工作原理为利用火焰的高温燃烧使试样原子化进行元素含量分析的一种方法。优点:火焰稳定、读测精度好、基体效应小和噪声小。缺点:点火麻烦、原子化效率低造成精度和灵敏度差,只可分析液体样品。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是利用电流加热石墨炉产生阻热高温使式样原子化,并进行辐射光谱吸收分析的方法。相比于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试样几乎全部参加原子化,且有效避免了火焰气体对原子浓度的稀释,此外激发态原子在吸收区停留时间长达1-10-1数量级,因此分析灵敏度和检出限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优点:样品利用率高、灵敏度高(检测限低)、低的化学干扰、液体样品和固体样品均可分析。缺点:设备操作复杂,不如火焰法快速简捷,对试样的均匀性要求高和有较强的背景吸收,测定精度不如火焰原子吸收法。
(2)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依据物质中的基态原子获得外界传递的能量后,外层电子会经历“低能级—高能级—低能级”,多余的能量以相应的谱线释放,即发射光谱。根据发射光谱就可判断相应元素种类和含量。目前利用原子发射光谱法研制的分析仪器有光电直读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此类方法仪器的共同优点为多元素同时分析,分析周期短。
光电直读光谱仪,其工作原理是用电火花激发材料表面,材料表面的原子经激发而发生电子跃迁,从而发射出材料内部元素的特征谱线。优点:测试时间短(几分钟内可以准确分析20多种元素);适用于较宽的波长范围;使用的浓度范围广(可同时进行高低含量元素的分析)。缺点为:由于出射狭缝固定,对分析钢种经常变化的用户不太适用;谱线易漂移,需要定期校准;不能分析小尺寸和不规则样品。
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仪(ICP)也是一种新型的原子发射光谱法,工作原理为待测物质被环状高温等离子体光源加热至可达6000-8000K,待测物质原子由产生电子跃迁,从而辐射出特征谱线进行元素含量测定。ICP根据进样系统的不同又分为固体进样、液体进样和气体进样三类。ICP要比直读光谱仪器的检出限更低,灵敏度高。缺点对进样系统要求非常严格,无法分析部分难溶和非金属元素。溶液进样系统需要将式样要做成溶液样品,此过程要用酸碱溶样,会对操作人健康造成一定伤害,用时较长。
1.6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较灵敏的元素分析方法。相比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增加了一个四极质谱仪,质谱仪分离不同质荷比的激发离子,最后测量各种离子谱峰强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主要用于测定超痕量和同位素比值,比如对金属材料中的微量元素、镧系元素、难熔金属元素和贵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优点为操作简单、测试周期短、灵敏度高(达ng/ml或更低)。缺点实际检测成本高制约其广泛使用,目前主要用于地质学中金属矿石微量、痕量和超痕量的金属元素测定。
1.7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法
该方法是一种新兴的分析技术,是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一种。利用高功率激光作用于物质表面,产生瞬态等离子体,光谱仪对等离子体辐射光谱进行分析,就可以确定材料中待分析元素的含量。可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所需设备比教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同时进行多种元素含量测定,分析效率有效提高,此外还可满足远程分析的需要。缺点适用范围较窄,目前主要用来测量不锈钢中的微量元素。
2展望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建筑要求的提高,研发新型和高性能金属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种痕量元素的快速与简便测定变得愈加重要。文中介绍的主流分析方法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点。比如:直读直读光谱仪只能分析特定尺寸块状样品;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需要酸或碱溶样,溶样过程处理不当会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相应延长了测试周期等。基于此,现有的一些操作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要,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研发使用方便,分析周期短,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和绿色环保的新方法和新仪器。因此,我们广大测试人员和仪器制造商应共同努力,推动金属材料化学分析实验方法及仪器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赵黎锋.各种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方法现状与趋势[J].科技创新报,2012,(05).
[2]李军.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方法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3).
[3]狄海燕.新技术下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技术发展前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
[4]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S].
[5]GB/T1591-200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S].
[6]胡江桥.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0).
[7]李大为.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方法现状与趋势[J].工业设计,2012,(3).
[8]程美洁.金属材料成分分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8).
[9]程栋,陈海峰.电感藕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在金属材料分析中的应用[J].电站辅机,2007,(1).
经济学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特质,决定了经济学研究方法应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执。但就现状而言,国内对于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尚显不足。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多因性,使得国内经济学研究的数字化、模型化尚处于摸索阶段。
近年来,基于我国制定发展规划、确定投资规模、拟制战略目标等决策的需要,准确评估和预测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已然成为迫切需求。通过建模分析经济走势,成为经济学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也是未来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重要方向。实际上,早在1979年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与美国国际经济循环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了由七个发达国家为基础的国际经济指标系统,其通过选取关键经济因素、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建立了基于模型的经济评价系统。之后,一些国际性组织也出现了相应的监测预警系统。1979年欧共体开始关于成员国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1978年经合组织建立应用先行指标来监测成员国经济动向的机构;80年代中后期,日本等国相继建立了经济预警系统。1990年国际IFAC大会出现了系统辨识中最新理论——人工神经元网络理论用于景气预测,取得较好的拟合效果。近几年来,基于模型的经济发展研究,已经引起国内经济学界的重视,并取得了相应成果。基于模型化方法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具有分析结果精确可信、趋势预测科学和精度高的优势,或将成为经济学方法发展的主流方向。
然而,不同于其它系统的是,经济系统是极其复杂的系统。一是分析对象多样化,二是每个对象的影响因子多样化,导致建立系统模型极其困难,如果考虑数学上的模型变量复共线性问题、收敛问题以及精度问题等,基于模型化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则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二、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系统建模是利用输入输出等观测变量辨识和估计未知参数,建立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较为准确的数学模型或统计模型,以分析系统特征的过程。建模方法诸多,可大致归纳为两种:一是机理分析法,即通过分析过程的运动规律,运用一些已知定律、定理和原理建立起过程的数学模型,也称理论建模;二是测试法,过程的输入输出信号一般总是可测的,且过程的动态特性总是表现在这些输入输出数据之中,故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提供的信息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也称为辨识。测试法的关键之一是必须设计合理的试验,以获得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因为研究目的不同,侧重点和关注的角度不同,所需的信息就不同。当然,获得了观测数据,在具体建立模型时,则会根据物理背景、系统特性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数学方法估计模型参数。例如,在能较为准确建立系统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且对在线处理能力具有较高要求情况下,Kalman滤波方法成为主要方法;若仅能预知观测样本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简单函数关系前提下,最小二乘方法成为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手段;若预先知道被估系统或参数的某些验前信息或分布,且采样数据又不充分情况下,Bayes方法成为最有效方法;在多元回归问题中,不同自变量对估计的作用与影响程度不同,而且估计精度并不和自变量个数成正比,因此选取那些对因变量具有较强解释能力的变量去估计和分析被估变量,则成为必然,这是对信息具有综合与筛选功能的主成分分析方法的任务。
实际问题是复杂的,不同工程问题需要采用不同方法去解决。一般来说,建模需要遵循一下步骤:一是分析问题性质;二是根据问题设计试验方法;三是通过大量试验采集样本数据;四是分析对象的物理特性,建立假设模型;五是通过数学方法估计参数、重构模型;六是建立一定准则并检验模型的正确性。当然,建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关于建模的细节问题这里不再详述。
三、 经济建模的基本思路与问题分析
经济系统是数学建模面临的最为复杂系统之一。一是经济系统本身结构复杂;二是影响因素复杂,既有显性关系,又有隐性联系,如何选择二者建模变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但只要不断探索其规律,从不同侧面观察、观测其变化,总是可以为其建立起比较合适的模型,以研究和把握其发展变化的基本机制和原理,为精确控制该系统提供支撑。和其他系统建模一样,经济系统建模以要遵循一下基本原则:其一,目的性:即明确建模的目的,不同的建模目的牵涉到的模型结构和建模方法可能不同。在经济领域,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则研究的途径、实验的设计和采集的数据性质则不同,所以明确建模目的是研究数量经济问题的关键环节;其二,实在性:即模型的物理概念要明确。对于经济问题,就是要明确研究问题的侧重点和角度,这样才能建立准确的模型,获得正确的数据和结果;其三,可辨识性:是指模型结构要合理,输入信号必须是持续激励的,获得的样本数据要具有代表性,而且要尽可能的充分;其四,可验证性:在建模之前,必须建立一定的模型检验方法和准则,有些需要通过实际背景和景象,有些需要通过新的数据去检验模型的正确性,模型不同,得到的结论不同;其五,节省性:建立的模型自变量或待估参数要尽可能的少,否则计算量大,结果有可能因为自变量或参数的相关性而失真。
在数量化研究,尤其是通过建模研究或预测经济发展时,以下问题尤应关注:
一是数据的采集比较困难,往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周期。经济问题无论是研究的角度、影响因素还是自身的变化规律都具有诸多随机性和不可测性,因此收集什么样的数据,多长时间采样一个数据,数据的遍历性和关联关系如何认定等都比较复杂,这些都是影响建模方法在研究经济问题时的制约因素和瓶颈,也是建模方法难以在经济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机制问题,就是有数据的组织不深入研究数据,能深入研究的组织却得不到数据,或得不到真实数据。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事前认真设计研究对象的角度、目的和方法,然后分析影响因素或变量,最后确定采样数据的大小和周期。当然,加强各部门的合作,尤其是科研院所与职能部门的合作是提高数量化经济研究水平的必要保障。拓展数据采集渠道,加强数据监管,确保数据真实性,是提高研究结果可信性和可用性的基本要求。endprint
二是经济问题影响因素和边界条件难以把握。和工业过程或机械过程不同,经济问题如社会问题一样,容易受政策因素、自然因素和战争因素等的影响,所谓的蝴蝶效应就指出了经济不确定性的实质。所以,经济变化的规律往往具有突变性,不像自然界运动规律就是遵循牛顿三大定律一样,经济问题往往因外部干扰,其发展特征、速度、规模以及效率等可能会和前期发生截然变化,导致研究问题具有断续性。所以在研究经济问题时要注意抓住问题的内在本质,一般情况下,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问题本质基本具有持续性;另外要有预见性,能够尽早预知和把握影响因素和成度,从变化中甄别数据的真实性,尽可能使突变前后的数据和模型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
三是初始模型难假设。经济问题一般没有明确的物理背景或原理做支撑,加上数据是离散数据,所以在问题初期,很难假设比较合适的模型去拟合得到的数据,往往要经过大量的试算与分析,才有可能把握模型的真实形态。这就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对象的本质,从不同侧面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尽可能多的获得验前信息,为模型假设提供知识和经验支撑。
四是判断准则难确定。我们知道,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确立的准则不同,结果和结论不同。另外,准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诸如结果判别的阈值可能随着发展要动态作出调整,例如基尼系数,国际警戒线为0.4,实际上该值允许一定的浮动,若政治稳定、制度保障到位、宏观调控有力,那么该值即使超过公认的警戒线,也不会产生社会动荡和信任危机。所以说,评判准则如何确定、如何动态调整、如何做到既不虚警又不漏警,是经济建模要考虑关键环节之一。
五是检验方法和手段较少。任何模型都需要进行正确性检验,否则,结果的可信度值得怀疑。但是由于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变化的不确定性、实际背景的模糊性和数据的稀缺性,导致检验模型正确性的方法和手段较少,结果可信区间、模型修正等缺少后续数据支撑。该问题既要尽可能通过已有数据通过外推做拟合检验,也要在建模方面充分吸收专家学者和历史经验,以保证模型符合研究对象的客观实际。
参考文献:
[1]刘树成,张晓晶,张平.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J].经济研究,2005(11)
[2]蒋金荷,姚愉芳.中国经济增长与电力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0)
[3]祝转民,畅建海等.克服复共线性影响的方法探讨[J].飞行器测控学报,2003:22(2)
〔本文系新疆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大学新疆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研究基地招标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0YJAZH043)阶段性成果〕
【摘要】PLC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其教学方法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仅仅是教会学生专业的基础知识,更是希望他们能够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并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文章主要就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教育改革背景;PLC教学方法;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当代学生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PLC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应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了,以至于高校专业教师也必须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调整。从目前的教学情况看,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在PLC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上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由于正处于一个新的阶段,因此也使得部分教学目标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主要对高校在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浅析,并借此希望有效地提升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质量,进而增强学生今后工作的社会竞争力。
一、PLC的基本内容
(一)PLC的基本概念
PLC,其实就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是一种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主要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其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所以它的硬件结构基本上是与微型计算机相同的,基本构成主要有电源、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
(二)PLC教学方法改革的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以及新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我国技术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变得尤为迫切,计算机领域也在这一发展转型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压力,主要表现为对优秀PLC优秀人员的强烈需求。与此同时,也对高校计算机专业PLC方面的课程教?W方法提出了崭新的要求。不过,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很多从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在PLC方面的专业实践能力都有待提升,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相关专业的教学方法严重脱离了高校的实际办学要求。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对PLC专业方面人才的培养。由此可见,想要在教育改革这一大背景下开创一支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内部必须对计算机专业PLC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
二、加快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必要性
(一)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和社会人群需求量的加大,近几年,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的普及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但是对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却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维修和解决。尤其是PLC编程中出现的状况,甚至让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士也无计可施。如何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从而使企业发展中类似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作为高校,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和使命。
改变PLC的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PLC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其实,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理念以及加快教育改革工作提出之后,对每一个计算机专业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二)改变传统的PLC教学模式
以往,高校计算机专业PLC方面的课程教学模式都比较传统,比较典型的就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一味地将大量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最终只会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是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对PLC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比如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凭借其形式变化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和优势,牢牢吸引学生的眼球,进而增强他们的思维以及创新意识。与此同时,也使学生对相关PLC的理论知识掌握变得更加牢固,进而提高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的效率。说到底,这一系列教学方法的变化都是对传统PLC教学模式的颠覆。
(三)充分调动学生对PLC知识的学习兴趣
PLC是计算机教学专业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学中时常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前半堂课上积极听课,后半堂课上则表现得心不在焉,从而也使得整个计算机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枯燥乏味,不利于PLC相关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
实际上,高校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通常都是比较被动的。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必须要对PLC这样枯燥的教学课程方式进行转变,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比如,在课堂上,尽可能通过PPT展示PLC的外部结构及外部设备;或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讲授控制输出类的基本指令OUT、SET。这样的方式既能调动高校学生对PLC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推动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教育改革。
三、PLC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难以满足社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随着现代市场的成熟发展,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对于PLC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变得尤为迫切。尤其是随着现代企业发展以及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相应地也对高校在PLC课程上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PLC教学内容和方式依旧难以满足社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调查发现,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PLC理论知识,根本不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至于学生毕业之后根本不懂得如何完成编程、系统控制等方面的相关工作。从长远来看,这不仅不利于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事业的发展,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到企业对于人才的引进和需求。总之,教师在进行PLC课程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做到与时俱进。
(二)极度缺乏必要的教学资源
高校PLC方面的知识教学,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但是由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能力都相对比较差,以至于长期得不到教师和院校的高度重视,从而导致以下两大教学资源的欠缺。
首先是教师资源的欠缺。总体而言,高校计算机专业从事PLC方面知识教学的师资力量是参差不齐的,一些教师不仅不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就连教学方式也极为落后,以至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法做到尽职尽责。比如教师在教学《PLC技术基础》这一门侧重实践课程的时候,由于对相关问题分析得不到位,难以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掌握到重要的内容。
其次是设备资源的欠缺。众所周知,PLC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但是很多高校由于获取资金的渠道极其有限,无法购买相关的器械设备并建立PLC实验室。除此之外,一些院校虽然能得到部分企业的支持,却把资金投入到学校翻修等不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中,最终导致该专业的学生难以获得实践的机会。
总之,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高校在PLC课程教学中存在诸多资源不足的问题,而这无疑是不利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
(三)专业教学体制问题众多
虽然高校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PLC教学中依旧存在诸多的问题。
首先是教学观念的深入影响。虽然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再面临较大的考试压力,但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依旧单一,陈旧,尤其是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完全不顾其是否科学,依旧把理论教学和成绩等硬性指标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素质道德教育的培养。长此以往,该专业的学生思维就会被禁锢。
其次是教学课程设置得不合理。虽然高校在PLC教学中更加强调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样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这样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之中。不过研究调查发现,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还是更偏向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并不注重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有效衔接,最终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变得很差,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他们今后就业的。
四、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一)PLC教学方法将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教育改革大背景下,PLC相关方面的教学方法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一体化,主要指的就是能力培养、技能训练、综合素质这三方面的一体化教学培养模式。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整个课堂中往往是理论课与实践课交叉进行。不过,鉴于PLC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实践应该是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而理论教学则应该是为实际应用服务的。
所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围绕PLC技能训练实验、PLC综合课程设计训练以及PLC控制系统设计这三个主要实践环节来完成的。通过这样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能顺利地完成PLC的正确选型、PLC的程序设计与调试、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的整??过程。总而言之,在教育改革背景下,PLC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是非常值得期许的,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提高技能、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PLC教学方法将呈现出立体化的发展趋势
所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实际上强调的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并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在计算机专业PLC方面的教学内容,则是将教材、教学参考书、多媒体课件、现代化实验平台等融为一体。比如: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这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就可以将课内讲授和课外自主式学习实现有机地结合,这样也能促使教学内容互相渗透,进而突出PLC基本原理、基本编程方法及基本技能等相关内容学习的重要性。总而言之,立体化的教学方法模式一旦形成,就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之上会更加注重PLC教学内容、方法、实验、技术与生产的实际相结合,从而也更加利于提高学生运用PLC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PLC教学方法将呈现出案例教学的发展趋势
案例教学法其实是计算机专业课堂上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生动有趣而又形象的教学案例,学生能够深刻地领悟到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因此,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PLC课程的教学课堂上,将会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
实际上,案例教学法就是将一个个生动的单个实例引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体现在PLC课程的教学上,就是将PLC的定义、指令、程序设计的方法由枯燥变得生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带式运输机普遍应用于金属矿物输送、煤炭输送等工业环境中,而为了防止启动或停止时物料在系统中堆积起来,甚至损坏设备,在物料输送的过程中,各设备间必须要按照严格的顺序启动和停止控制。
为了达到教学的目的,在该案例的教学中,教师就要首先对学生进行控制过程的仿真演示,除了使用欧姆龙CP1E-N40型PLC为控制器,还要利用组态王软件制作监控界面,以此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系统的启动过程和停止过程。由此可见,将案例教学模式应用到PLC相关课程教学中,学生能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方面的知识。
(四)PLC教学方法将呈现出任务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
PLC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知识,教学方法即便要做出调整,也要注重完善相关实践性方面的知识教学。为此,教师可以以布置任务的形式加强PLC知识的教学。比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完成PLC应用调查报告;引导学生围绕课前提出任务完成PLC程序设计或实用小制作。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实验调查,甚至对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不过,需要引起高度注意的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所围绕的知识内容都是PLC方面的教学,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任务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围绕“完成一个PLC应用系统”这一任务为主线,进而展开对问题的层层探讨。总而言之,这对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
(五)PLC教学方法将呈现出多样化评价的发展趋势
PLC课程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实际上也是教学方式改变的一大体现,主要表现为将PLC理论课程成绩和课程设计考核的评定分开进行。
其中,理论课程考核的最终成绩包含四个部分:一是平时成绩,指作业完成情况、上课出勤及课堂提问回答的表现;二是实验成绩,指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完成课程实验中所规定的实验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所提交的实验报告的具体情况;三是调查报告成绩,即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PLC应用调查报告相关的情况;四是学生最终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
至于课程设计考核,其目的就是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而让他们明白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其最终成绩主要包含五部分内容:平时成绩,指课程设计出勤及工作态度,这只是最基础的考核内容,除此之外,还有系统软硬件设计、系统安装调试、设计资料整理、答辩成绩。
无论是理论考试还是实践考试,其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能否得到有效的培养,说到底和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总而言之,教学评价多样化模式的出现,对学生成长、教师教学以及PLC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现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在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尤其是各种应用于PLC的教学方法开始变得更加新颖,进而有效提高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水平,同时也利于为社会企业培养出更多PLC方面的专业人才。众所周知,PLC专业课程是计算机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相比于其他课程,它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进而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性专业人才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2011年3月1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工业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开局之年,新疆为全力推进煤炭资源转化,坚持“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理念,将相继开工建设一大批煤炭资源转换重大项目。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副局长杨斌介绍,煤电煤化工产业是新疆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是加速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对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杨斌说,目前,新疆围绕煤炭资源装换已经做了一系列安排部署,明确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产业方向,将努力抢占行业、技术、规模和市场的制高点,大力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适度发展煤电冶一体化高载能产业,坚定不移的推动“疆电外送”和“疆煤外运”。
据悉,目前,新疆煤电外运和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正快速推进,已经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煤制气方面,新疆煤制气外送管道顺畅,中石油已同意将新疆煤制气接入西气东输管网。与此同时,新疆还同浙江省和中石化正在积极推进建设新鲁粤、新浙两台输气能力各300亿立方米的煤制气外送管道。此外,新疆还正在谋划推进伊犁至乌鲁木齐煤制气管道。
在煤电方面,2010年,新疆与西北750千伏联网,新疆电
网正式并入全国电网;新疆还与重庆市签订了合作协议,重庆将全额接纳准东—重庆±1100千伏特高压外送电力。
中国煤炭物资供应2010年第六期
从煤炭市场需求量来看,规划预测,到2015年,全国煤炭需求为38亿吨。他分析指出,2015年,我国能源需求总量为38.8亿到43.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37.1亿到42亿吨。国家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力度,预期能源需求强度会有所下降;核电、水电和风电等非化石能源发展加快,会适度压低煤炭需求总量。另外,按照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需求15%左右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目标,“十二五”必然强化节能减排措施,须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一定指标内。按照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65%左右的目标考虑,煤炭需求总量为38亿吨,比2010年下降5个百分点。
关注】“煤制油”技术是把煤炭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加氢生成粗油,再经过提制加工得到汽、柴油和其他化学品的过程。此项技术可解决能源结构多煤少油国家的石油供应相对不足的问题。目前此项技术正成为一些国家开发的热点,也成为我国许多地区煤炭深加工及产业调整的方向。
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核心提示:近年来,我国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我国甲醇产量达到1133.4万吨,今年上半年甲醇产量达到811万吨,同比增长53.3%;2009年合成氨总产量达到5136万吨,今年上半年合成氨总量2649.1万吨,同比增长4.6%.此外,还有大批在建、扩产项目以及规划建设的煤化工项目。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近年来,在国际油价急剧震荡和对替代化工原料、替代能源的需求越发迫切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已成大势所趋。在已经上报国务院待批的新兴能源产业规划中,洁净煤利用成为十个新兴能源产业之一,在诸多上市公司积极介入煤化工领域的背景下,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近年来,我国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我国甲醇产量达到1133.4万吨,今年上半年甲醇产量达到811万吨,同比增长53.3%;2009年合成氨总产量达到5136万吨,今年上半年合成氨总量2649.1万吨,同比增长4.6%.此外,还有大批在建、扩产项目以及规划建设的煤化工项目。
煤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传统煤化工竞争激烈。目前,我国基础煤化工产品总体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产业结构有待优化。2009年全国焦化行业关停淘汰落后小(老)焦炉产量近2300万吨,新建投产焦炉产能约3700万吨,实现了以自动化、大型化、清洁环保化的大中型焦炉产能对落后产能的臵换。
以清洁煤气化技术为龙头的新型煤化工产业,能源利用率高、资源利用充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等众多优势,成为煤化工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据专家测算,新型煤化工单位产品能耗往往要比传统煤化工降低20%以上,“三废”排放减少一半以上,如果加以科学设计与管理,还可实现“三废”的资源化利用甚至“零”排放。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周竹叶认为,新型煤化工发展前景看好,但技术瓶颈亟待突破。目前,我国新型煤化工如
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示范装臵大多仍在装臵建设后期或准备试车阶段,新型煤化工正处在大发展的前夜。
新型煤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则来自技术创新。通过新型煤化工技术,可以把固态的煤转化为石油替代化工产品和清洁能源,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极大地减少碳化物、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新型煤化工技术也为二氧化碳捕集与储存提供便利条件,产业化的应用将对保护环境具有积极意义,为煤化工走低碳技术路线提供技术支撑。
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将通过洁净、高效的途径,实现优化能源结构、特别是以优化终端能源结构,未来发展具有以下特点:除发展传统煤化工产品外,将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以能源转化型为主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如煤炭液化、煤气化--合成燃料与化工产品或电力、热力联产等;以全球经济一体化为背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工厂,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现代装备,清洁生产和提供清洁产品,如现代液化工程、先进的合成反应工程等;在新的煤化工产业发展中,企业投资开发先进技术,同时注重新技术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商品化。
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煤化工项目建设、投
产周期较长,抵御风险能力较低。特别是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使得一度蜂拥而上的煤化工项目失去了价格优势,煤化工行业发展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目前传统煤化工中,焦炭、电石等项目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成为传统煤化工结构调整的必然。
新型煤化工项目仍处于示范建设阶段,但各地规划拟建的项目很多,面临极大的投资风险和产能过剩问题,亟须行业引导并规范发展。同时行业中的中小企业较多,大型现代化高技术的企业较少,各产煤大省都在争相上马煤化工项目,容易造成产业趋势雷同,进而导致成产能过剩。
技术仍是发展的瓶颈。煤化工产业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对技术的需求迫切,许多关键技术从国外引进,但是,国外一些煤化工技术缺少工业示范验证,引进风险很大,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很大的困难,付出的成本代价很高。周竹叶认为,当前,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化工核心技术,做好商业化示范装臵建设和运行,是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根本途径。
此外,煤化工装备的研发和国产化还有待提高。目前,虽然
一、千古工字不出头:
大多数人靠打工挣工资,用自己的血汗去成就老板的事业,用自己的辛勤去烘托领导的辉煌。工作40年工资不过千,省吃俭用几十年,买个小套房还要借钱
二、近代商字好出头:
做生意好赚钱,八十年代第一批被人认为“没出息”的去摆地摊,持续经营十多年后的今天个个成了大老板(超市连锁),今天你也要摆地摊,摆一百年你也成不了大老板!有人八0年初办工厂公司、九0年初炒股票期货、九五年开始搞房产买卖、二000年始干信息IT行业……今天有10%的成了大老板,但90%的倒闭了,.生意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人说,我有技术就好了。其实送你百项专利也只是废纸一张,有几个教授、工程师就是富翁吗?有人说,我要是有资金就好了,其实借你一千万你敢拿过去做保证赚钱的生意?
三、当代商者易入误:
有人长期走入赚钱的误区,一提到钱就想到办工厂公司、炒股票期货、搞房产卖买、干IT行业。这一想法不突破,就抓不住许多在他看来不可能的新机遇。真正想一想,成功与失败、富有与贫穷只是因为当初的一念之差,一步之遥。当初要带几千元杀进股市几年后便成了百万富翁。当初只要花几百元去摆地摊,十年后就成了大老板。可是有人说,如果我当初做会比他们赚钱更多。不错,是的,你的能力比他强,你的资金比他多,你的经验或许比他足。可是明摆着就是当初一念之差,你的观念决定了你当初不去做,你不去做的观念决定了你十年后的今天还是很穷,不同的观念导致了不同的人生。
四、消费资本创业顺潮流:
当今,速度、危机、多变的时代已经到来,而我们相应的对策是学习、改变、创业。经过近十年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的实践证明,出来了以消费资本创业理论:21世纪平民百姓、中产阶级可以用其消费日用品(生活用品、化装品、保健品)产生的资本直接经行创业,所以当今创业者只有顺应健康产业、网络直销、电子商务三者相结合的世界发展潮流,才能为”固定”消费者(自已)提供:(1)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2)建立一个低风险、易获利、倍增的、公平合理的、梦想成真的、可获得收入的创业机会。有人面对这个来之不易的良好机会在选择上总是拿不定把握,于是去问他所认识的人,问了十人肯定九人说不能做,于是放弃了。其实你不知道选择需要学问(这行是否适应当代的天时、地理、人和),问什么样的人也需要学问(问这个行业中的成功人士),机遇来源于新生事物(从上文中第三段分析可得),而新生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为90%以上的人还不知道、不认识,不了解,等90%的人知道了就不再是新生事物,这就是先知先觉者赚后知后觉者的钱,后知后觉者赚不知不觉者的钱、不知不觉者赚无知者的钱(从上文中第三段就是最好的例了)。今天有一个创业机会,从事几年就可迅速获得成功,不知你有没有详细了解过。如果你想同样努力地创业而不是给别人打工的话,这个机会也许对你非常帮助、甚至非常重要!!
当然,你不一定能快速、完全看懂这个机会,选择这个行业需要智慧,没有关系,有兴趣的可以们一起共同探讨!如不成为事业上的亲蜜合作伙伴,也可成为生活上的良师益友
其一:创造财富的方式----平民化直销
一个人最大的危机,就是不知道危机的存在!!危机也是转机!要洞察先机,掌握机会!(早知三日,富贵一生!)直销是21世纪的明星产业、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流行是短暂的,趋势才是长久的”美国著名畅销书籍《2002年大趋势》预测:直销将成为21 世纪行销的主流!著名畅销书籍《Business Connection》提到:在美国50万名百万富翁中,占20%来自直销行业!直销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及发展潜力、并且自主性高、风险低、成功机会大、前景看好的事业。美国的直销公司发展了百多年,已经成为传统行业,司空见惯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根据《你就是下一个百万富翁》一书的调查,在一万个百万收入的美国家庭中,有80%都是从事直销事业或销售行业等的自主性事业。而在美国要想成功,要比在中国难一百倍,他们已经是一片成熟的市场,中国的市场还没有被真正的开发呢,中国的国情、人口、民情、又决定了中国会成为世界直销业的最大市场。
百多年前诞生于美国的直销经营模式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伟大的营销模式之一,自从15年前远涉重洋进入中国,它很快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引发了一波又一波震撼人心的营销风暴。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说:“谁拥有行销网,谁就拥有未来”。
曾任美国两届总统经济顾问的世界著名经济学家--比尔茨博士提出研究报告:第一,流通环节就是财富。(这就可解释人们为什么发疯似的去做生意)。第二,消费者创造了世界财富。(当今,只要你愿意,财富可转到消费者这里,谁拥有终端顾客,谁就拥有权力和财富,把消费者的身份转变为经销商的双重身份)第三,消费者的忠诚度决定了合作。以上种种理论归根到底都是把从制造商到消费者的中间流通环节--各级代理商、各级批发商、各级广告商、各级零售商产生的种种费用奖励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去做这些流通工作,这就可解释直销经营模式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伟大的营销模式之一的真正原因。过去,一切。根据以上两位权威性人士的理论,有人又提出消费资本创业论,也称交互式世界军事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界大战;一直到中国革命解放前有全民抗战,全民皆兵的时代。当今,世界商业大战--第一次商业大战:制造商-各级代理商-各级批发商-各级广告商-各级零售商-消费者;第二次商业大战:制造商-仓储式连销店(国外的和国内的)-消费者;一直到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后一定会有全民抗战,全民皆商的时代。总之中国的钱不能被外国人赚走了,而且,一场没有硝烟的、史无前例的、惊心动魄的终端之战(消费者互动)--真正的第三次商业大战:制造商-消费者;已经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暴发了,这就是中国直销风暴已经确确实实地来了!迅猛地来了!!!而我们想要拒绝?又害怕错过?确实,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加紧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要规范这一代表未来商业趋势的行业。这说明,明天的直销市场会更热闹!
权威媒体公布了一个数字: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直销业务已经占到日用品零售市场的61.7%;更重要的是,直销业的兴起给很多“从来不知创业为何物”的中国老百姓带来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还能断然拒绝吗?还能轻易对直销说不吗?
最好的态度是冷静下来,以中正平和的心态探求一下直销的魅力,这项事业里真的给每一个人留着一个成就自己的机会--解读直销就离不开揣摩一个词:成功!这是每个人心中的终极愿望。每个人都想成功。虽说,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想创造美好的事业,过上美好的人生。每个人一生都在寻找这样一个机会,这样一条路,遗憾的是很多人都失败了。直到有一个人总结出当今个人创业的三个伟大的公式:创业=投入x能力x趋势;成功=梦想x支点x团队;老板=健康x自由x快乐x财富;
目前直销还处在神秘期,也处在直销的第一阶段----那就是发展销售网络阶段,也许你我有缘成为团队中的一员共同去创造财富。
“不要因为排斥而不去了解,可以因为了解而去拒绝”,给自己一个机会,今天你正确的选择将决定三年后你的成就。
直销事业的价值知多少?
从来没有一个行业能像直销业这样,引起全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究竟直销事业的价值何在?以下是一位直销业内人士的分享。
首先、能浓缩我们的人生
我们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80岁。0-20岁是学习成长期,20-60岁是上班期,60-80岁是退休期,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遵循这样一个人生的轨迹。如果我们上班,看一看我们这一生能赚多少钱。就按平均每个人每个月1000块钱(上班族的工资)计算,从20岁到80岁能赚60年的钱:一年是1万2千元,60年应该是72万元,也就是说我们要是上班一辈子只能赚72万。
其二、还能给我们带来人生的保障
我们上班或者做传统生意,就像每天在挑水一样,今天挑水今天就有水喝,明天不能挑水就没有水喝了。做直销就像建管道,当你这个管道建成的时候,即使你不挑水,水也会顺着管道源源不断的流过来,你就会有水喝!你建立的消费群体就
是你修的管道,当你直销的管道建成的时候,钱就会源源不断的流进你的口袋里,但是为了维护你的管道你也要为此付出努力,这就是当今和将来直销将流行的在职收入,在职收入是指你在个人创业的初期,同样你需要努力和付出,但当你这个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还会有一套制度来保证你,凭借你以前的付出,还会有稳定的收入,继续获得经济回报,这叫做在职收入。而在职收入:是指你必须要不断地工作,不断地付出,才能获得经济回报,而且你的工作,付出一旦停止,你的回报也就随着停止了,这叫在职收入(很多老板也一样,要亲自工作,否则回报也会停止)。我们普通百姓也只能修建这种直销管道,也只有国际直销公司给我们百姓这种权力,并由我们的国际直销公司在制度上给我们作保障。我们普通百姓没有权力,不能像政府官员那样去修建卖路(修费站)管道,也没有权力去修建卖田(开发区)管道,而他们一但修成后,睡在家里就可休闲来钱。在你下面的业务员能力提高了这个时候你也就该功成名就了。
其三、做直销还能给我们带来非凡的自由(有钱又有闲)。
我们把这个世界上的人分成四种:
第一种人,没钱又没有时间(上班族)我一定不做这种人,早8晚5又没有时间赚钱又少。每天重复一样的事情,一辈子就像活一天一样。
第二种人,没有钱有时间。游手好闲的人,有时间但是没有钱。非常空虚。
第三种人,没时间,有钱。一些老板。他们虽然很有钱但是我不羡慕他们,因为他们赚到钱都没有时间去享受,只是一部赚钱的工具!
第四种人,有钱,又有时间!做直销就能让我们变成这样的人。
当您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一片属于您自己的消费群体,也就是说您建立了你的管道以后,当您吃饭时,当您生病时、当您睡觉时、当您旅游和上厕所时……钱都会源源不断的流进您的口袋!你又有时间又有钱,您就获得了“超凡的自由”!
平民化的创造财富的方式----直销
在直销行业,大家经常说到一句口头禅: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说的是选择的事。还有一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大家都在这么说。但我在生活当中发现,很多做直销的朋友在选择之前,缺少理智的东西--理念,或者说没有清晰的标准。我要说选择正确比选择喜欢更重要。
选择正确--就是在研究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后,理性地选择有前景好、趋势好的项目。选择喜欢--就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感觉,感性地做出选择。
一、三种观点的理论基础
业主观的理论基础是业主理论, 即会计主体与其终极所有者是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它注重的是终极所有权, 即强调的是实际拥有, 认为母子公司之间是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
主体观的理论基础是主体理论。即会计主体与其终极所有者是相互分离、独立存在的个体。它注重的是法人财产权, 而不是终极财产权。它强调的是控制, 认为母子公司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即母公司依靠控制权, 有权支配子公司的全部而非仅由母公司实际拥有的那部分资产。
母公司观没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它既有业主观的成分, 也有主体观的成分, 是对二者的一种折衷。
二、三种观点的会计处理方法
1. 业主观的会计处理。
业主观认为, 合并报表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满足母公司股东的需要, 是向母公司股东报告其实际拥有的资源。因此, 业主观主张比例合并法。具体的处理方法如下:首先, 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按照母公司的实际持股比例合并。其次, 子公司净资产升 (贬) 值及合并商誉按照母公司的持股比例确认和摊销。再次, 母子公司间的交易和未实现损益按照母公司的持股比例抵销。第四, 合并报表上无“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项目。
2. 主体观的会计处理。
主体观认为, 合并报表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满足合并主体所有股东的需要, 提供整个集团的信息。它主张完全合并法, 具体的处理方法如下:首先, 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全部予以合并。其次, 子公司净资产升 (贬) 值及合并商誉全部予以确认和摊销。再次, 母子公司间的交易和未实现损益全部抵销。第四, 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股东权益之中 (作为一个项目单独列示) 。少数股东损益计入合并利润表的合并净收益之中, 并通过合并利润分配表反映对少数股东应享有损益的分配。
3. 母公司观的会计处理。
母公司观也认为, 合并报表的编制是为母公司的股东服务的。它综合运用了完全合并法和比例合并法。其处理方法如下:首先, 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全部予以合并。其次, 子公司净资产升 (贬) 值及合并商誉按照母公司的持股比例确认和摊销。再次, 集团内公司间交易及顺流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益全部予以抵销, 逆流交易形成的未实现损益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抵销。第四,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 少数股东权益作为一个单独项目列示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 少数股东损益在合并利润表上作为一项费用, 即作为合并净收益的一个减项。
三、对三种理论的评价
业主观的比例合并法虽然谨慎, 但是存在明显的缺点。第一, 它强调实际拥有, 违背了控制的实质, 忽视了财务杠杆作用。第二, 子公司的经营活动是全部资产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资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而所有者观将会计要素人为地割裂成两个部分, 与实际不符。
主体观的优点是符合控制的实质。另外, 由于对子公司的净资产升 (贬) 值和商誉全部合并, 也就是采用公允价值对子公司的净资产计价, 克服了比例合并法的双重计价缺陷。但是, 它的一个明显的缺点是对商誉的推算缺乏可验证性。控制权所带来的财务杠杆作用使得母公司愿意支付比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高的购买成本, 而少数股东没有控制权, 不会愿意支付和母公司股东一样高的价格来取得股权。此外, 它所提出的报表编制目的也受到怀疑。因为少数股东无法利用财务杠杆从中获利, 所以从主体观出发编制的合并报表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
母公司观在实务上的可操作性较强, 因而被很多国家采用。但是母公司观有不可克服的缺陷。第一, 它缺乏独立的理论基础。第二, 它无法克服比例合并法的双重计价问题。第三, 将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 使得少数股东权益的性质模糊不清, 破坏了报表的格式。
四、主体观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目前的合并理论采用的并非是纯粹的母公司观, 但基本上是侧重于母公司观。通过对母公司观和主体观的比较, 笔者认为主体观更为合理, 将成为未来合并方法的发展趋势。
1. 主体观完全符合“控制”的实质。
集团是因为控股关系而存在的。也正是因为控股权的存在, 使得母公司能够运用的资产远大于其实际拥有的资产, 并能运用这些资产为股东服务。确认是否纳入合并范围时的标准是“控制”, 既然在确认合并范围时贯彻的是“控制”的思想, 那么在选择具体的合并处理方法时也应该贯彻这种思想, 这二者应该是一致的。母公司观在某些处理上没有完全遵循“控制”, 如对子公司净资产升 (贬) 值和商誉的确认上仍按母公司的持股比例合并, 而主体观完全遵循了“控制”。
2. 主体观的报表编制目的更为合理。
目前, 合并报表的服务对象决不仅仅是母公司的股东, 它对于债权人、政府等相关利益群体了解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也是非常必要的。另外, 从经济发展形势来看, 股权可能会越来越分散, 少数股东的持股份额之和可能会超过母公司的持股份额。我国最近出现的高科技企业中股权就相对分散, 并非国有经济持大股。在这种情况下, 尽管母公司仍起控制作用, 但持股比例可能已不足50﹪, 仅为母公司股东服务的报表编制目的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3. 主体观对少数股权的处理更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少数股权的性质。
首先, 根据会计要素的定义, 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现时义务, 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少数股东权益不是一项义务, 不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因此不应将其确认为负债。同样, 少数股东损益也不符合费用的定义, 它只是对合并净损益的一种分配, 不应作为合并净损益的一个减项。母公司观回避了少数股东权益的性质, 将其放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 使得其性质模糊不清, 从它将少数股东损益作为一项费用来看, 它也认为少数股东权益更接近于负债, 这不符合要素的定义。其次, 从少数股权的性质看, 少数股东对子公司的权利仍仅限于清算时对剩余财产的要求权、出售和转让股权的权利及取得股利的权利。少数股权与控制股权的区别在于对企业经营及其他事项的影响程度不同。母公司依靠控制权, 控制甚至迫使子公司采取有利于母公司自身利益的经营方针和利润分配方案。也就是说, 由于财务杠杆作用, 使得控制股权从子公司经营活动中获得超过少数股东的利益, 除此以外, 少数股东与控制股东享有同样的权利。因此, 与其说少数股权是一项特殊的负债, 不如说是一项特殊的权益。主体观将少数股东和控制股东同等看待, 反映集团全部的净资产和净损益, 这种做法比母公司观的做法更为合理。
4. 主体观不存在双重计价的问题。
【关键词】苎麻;脱胶废水;处理
Treating Methods and Progress in Ramie Degumming Waste Water
LIU Qiang1LIU Ming-yue2
【Abstract】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new progress of treatment methods for ramie degumming wastewater were reviewed.The applications of new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such as fractional anaerobic,photocatalytic oxid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thods,the treatment of ramie degumming wastewater will be more efficiently.
【Key words】Ramie;Degumming wastewater;Treatment
0.前言
我国苎麻资源丰富,苎麻产量占全世界的90%以上[1]。苎麻的主要化学组成是纤维素,占原麻的65%~70%,其余为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脂腊质、灰分等。除纤维素外,其它各种成分必须从苎麻中脱除才能得到精干麻用于纺织。目前国内工业生产应用较多的是化学法脱胶,按生产每吨精干麻产生约60吨废水计,每年排放的脱胶废水量约600万吨左右,COD排放量约12000吨[2]。长期以来,由于苎麻加工工艺落后及苎麻脱胶污染严重,直接影响了苎麻纺织业的发展。
苎麻脱胶废水色度深、COD浓度高、碱性强、水质波动大[3] 。煮炼脱胶废水中脂蜡质、果胶、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含量高;废水呈黑色、有臭味、可生化性较差,是一种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4]。近年来,科技工作者为探索处理苎麻脱胶废水进行了不少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为了给苎麻脱胶行业提供直观的废水处理方法,使这些方法能更有效的得到实际应用,我们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以希望能更有效的处理苎麻脱胶废水,减少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1.苎麻脱胶工艺简介
目前国内典型的脱胶工艺生产排放的废水有浸酸废水、酸洗废水、一煮废水、一煮洗水、二煮洗水、拷麻废水,各种废水的水质、水量见表1[5]。
表1某麻纺厂脱胶车间废水水质水量[5]
Table 1Volume and composition of ramie degumming waste water in some spinnery
2.苎麻脱胶废水处理现状
目前国内废水处理流程可以归纳为如图1所示。
图1苎麻脱胶废水处理一般流程
Figure 1The current technic of treatment for ramie
degumming wastewater
2.1 預处理
苎麻脱胶过程中排出的煮炼废水及一煮、二煮洗水碱性强,pH值在11~13之间。且废水的COD浓度高,其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很难被微生物降解,木质素是形成脱胶废水色度的主要原因[6]。对脱胶废水进行预处理,可以降低废水的pH值并提高其可生化性。目前研究并应用的预处理方法有:
2.1.1 酸析法
所谓酸析,是利用废水中部分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和溶解度在不同的pH值下存在的显著特性,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浓酸将废水由碱性调节成酸性,实现污染物的分离。刘华,高俊[7]在室温下将脱胶废水pH调节至3.00时,由于其中部分有机物析出,CODcr可以从15789.47mg/L下降到11491.23mg/L,去除率达27.22%,色度去除率达83.58%。
2.1.2 铁碳内电解法
铁屑内电解法是基于化学原理。浸没在传导性的电解质溶液中的铁屑和炭粒之间形成无数个微小原电池,反应生成的新生态Fe2+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使某些氧化态物质还原并使部分难降解环状有机物环裂解,从而提高生化性。Fe2+同时具有良好的絮凝吸附作用,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在铁屑内电解法处理废水的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附集、铁的混凝作用、铁离子的沉淀作用等反应,是集氧化还原、絮凝吸附、催化氧化、络合、电沉积以及共沉淀等作用于一体,综合效应的结果[8-10]。
詹燕,熊忠,林衍等[11]使废水通过置有活性炭的铁丝网,结果表明,BOD5/CODcr可提高为0.22~0.45,可生化性明显得到改善;色度去除率在33%~53%,脱色效果较好,达到了预处理的目的。刘华,高俊[7]用铁碳内电解法进一步处理酸析废水,COD去除率接近80%。
2.1.3 中和法
最常用的方法为将酸洗废水与煮炼废水进行混合,一方面可以降低煮炼废水的pH 值,另外还可以降低废水的温度和有机物的浓度。熊忠,林衍,唐佳等[12]采用先清污分流处理后再综合治理处理工艺,将高浓度煮炼废水(pH值11~14)和浸酸废水(PH值2~3)先中和再气浮,可将水温从1000C降到600C,pH值为6~8。平均削减COD50%。李明朗[13]将苎麻脱胶废水用于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冲渣,收到以废制废综合利用的效果。烟气内含有的SO2、SO3、NO2等酸性氧化物与NaOH发生反应,可以降低脱胶废水的pH值。煤渣对废水中溶解度小、分子量较大的木质素、纤维素等有机物质吸附性较好,可以降低废水的COD、色度。苎麻脱胶废水(pH值11~13)用于烟气除尘脱硫后pH值降到8~9,很适宜废水生化处理的pH要求;COD去除率达到13.1%,色度50%。
2.1.4 混凝沉降法
在废水的预处理中混凝沉降法比较普遍。木质素是造成UAFB处理脱胶废水时,COD去除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形成色度的主要成分,混凝法能有效的去除木质素。童柯,李翠兰[14]通过采用自制的苎麻脱胶废水混凝剂、去杂脱色剂对苎麻脱胶废水进行预处理,使苎麻脱胶废水COD、BOD5、SS数值下降,BOD5/COD有所提高,为废水生化处理打下基础。王宗平,裴华[15]采用的聚合氯化铝对COD、色度的去除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2 生物处理
废水的生物处理法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使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得以净化。生物处理可以分为厌氧消化与好氧消化。
厌氧消化过程分为产酸阶段与产甲烷阶段。目前普遍采用分步厌氧技术。分步厌氧就是两个厌氧反应器串联使用,使厌氧消化的产酸阶段和产甲烷阶段分别在两个独立的反应器中进行。分步厌氧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的特点。另外,采用分步厌氧可去除前一阶段产生的硫化氢气体,避免对后阶段产甲烷菌的毒害,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厌氧降解效率大大提高。在李凯,张诗浩[3]、崔康平[4]、王克浩, 李东伟[6]的研究中均采用了分步厌氧技术,有效避免了硫化氢对碱性发酵阶段的抑制作用。
好氧消化过程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法、接触氧化法等。
好氧生物方法消耗大量稀释水,且初期投资大。后经研究发现脱胶废水经厌氧处理后能使废水中结构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转变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使它们易于生物降解,能明显提高后续好氧处理效率,因此,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方法被开发并广泛应用。崔康平[4]采用酸析气浮+分步厌氧+內循环SBR工艺处理苎麻脱胶废水,COD去除率达85%。熊忠,林衍,唐佳等[12]运用厌氧-序批式反应器(SBR)法处理苎麻生产废水,经过一年的连续运行表明此工艺处理苎麻废水效果稳定,COD、BOD去除率在90%以上。
2.3 后处理
后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脱胶废水中COD、BOD5、色度各项指标的值,使最后出水达到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甚至一级标准。宁平,申泽星[16]介绍的流化床-液氯脱色处理苎麻脱胶废水工艺,利用液氯进行后续脱色处理,使流化床出水色度由250~625倍降为65~95倍。
近年来,环境科技工作者在光化学领域的研究引人注目,TiO2/UV及Sn、WO2、ZnO2等光催化氧化方法的研究已经初见成效。光催化氧化技术应用于水处理是新兴起的一种技术,其特点是:氧化能力强,可有效分解难降解的有毒有机物和微生物;氧化深度高,最终产物为CO2和水,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脱色和降低COD效果极佳,处理效果稳定[17]。阮新潮,钱鸣[18]对咸宁市某苎麻纺织厂的脱胶废水处理采用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砂滤-光催化氧化工艺。工程运行效果如表2所示。
表2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结果(平均值)[18]
Table 2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valuation of treated wastewater
从运行结果可以看出,光催化氧化阶段对废水的达标排放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光催化氧化技术应用于苎麻脱胶废水处理是可行的,此方法占地少、工艺可调参数大、处理费用低、操作管理方便、无二次污染,值得大力推广。
3.结论
综上所述,在苎麻脱胶废水处理的各个环节中采用的方法很多,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各自的水质、附近的其它废水源水质及经济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其中分步厌氧技术可有效提高厌氧分解效率,将会广泛采用;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水处理技术,以其极佳的COD、色度去除效果及无二次污染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及研究。■
【参考文献】
[1]成雄伟.我国麻纺工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麻业,2002,24(1):39-42.
[2]杨晓波,高春梅.苎麻化学脱胶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麻业,2004,26(2):76-80.
[3]李凯,张诗浩,曾志武.水解酸化-气浮-厌氧-好氧处理苎麻脱胶废水[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6,32(12):21-22.
[4]崔康平.分步厌氧-内循环SBR工艺处理苎麻脱胶废水[J].工业水处理,2002,22(1):43-45.
[5]郭劲松,龙腾锐.苎麻脱胶废水处理工艺选择的探讨[J].重庆环境科学,1994,16(2):26-29.
[6]王克浩,李东伟,等.苎麻脱胶废水处理工程设计[J].水处理技术,2006,32(10):93-95.
[7]刘华,高俊.酸析-铁碳内电解预处理苎麻废水实验研究[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3(3):19-22.
[8]庄玉贵.水处理中含铁废料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7,19(6):27-29.
[9]周培国.微电解工艺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1,2(4):18-24.
[10]陈郁.零价铁处理污水的机理及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5):24-26.
[11]詹燕,熊忠,林衍,等.铁屑内电解法对苎麻废水的预处理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3,23(2):28-31.
[12]熊忠,林衍,唐佳,等.厌氧-SBR法处理苎麻废水工程实例[J].工业水处理,2002,22(10):46-48.
[13]李明朗.锅炉排放物和苎麻脱胶及印染废水综合治理的探索[J].广西纺织科技,1994,23(3):36-38.
[14]童柯,李翠兰.苎麻脱胶废水预处理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5):409-450.
[15]王宗平,裴华.厌氧-好氧-光化学法处理苎麻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2,18(11):77-78.
[16]宁平,申泽星.生物流化床-液氯脱色处理苎麻脱胶废水[J].有色金属,2003,55增刊:137-139.
[17]Nilsun H Ince.“Critical” effect of hydrogen peroxide in photochemical dye degradation[J].Wat Res,1999.33(4):1080-1084.
【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方法】推荐阅读:
制冷产业发展趋势10-09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趋势10-23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定稿07-13
十三五中国户外广告产业发展趋势10-03
仪器分析发展趋势10-19
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09-29
机场商业发展趋势分析09-22
旅游管理发展趋势分析09-11
我国豆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