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专题复习

2024-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九年级政治专题复习(推荐8篇)

九年级政治专题复习 篇1

知识讲解

“专题”是“苏教版”课标教材的一项创造性设计。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探究性学习、跨学科学习的课程目标。其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语义素养、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整体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着眼于语文知识的综台运用、语文能力的综台提升。从学习方式来看,分以下四类:

1.探究式。如“狼”(七年级,上)、“长城”“汉字”(八年级上)、“气象物候”(九年级上)“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九年级下)。它一般由“阅读思考——思索质疑——讨论研究”三部分组成。

2.情境式。如“荷”(七年级下)、“鸟”“叶”(八年级下)。一般有“观察欣赏——咏诵体悟——活动游戏”几个过程。

3言语实践式。如“广告多棱镜”(九年级上)。一般包括“例话——活动实践——写作 交流”几个过程。

4.体验感晤式。如“我心中的语文”(九年级下)。一般包括“总结——回味——思考” 几个过程。

例题解析

一 “长城”专题

长城是盘亘在中华大地上的一条巨龙,她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l.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就已经开始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连接秦、燕、赵三国长城,连贯为一,它两起临洮,东到辽东,蜿蜒万里,俗称“万里长城”。

把你搜集到与长城有关的成语、谚语或者歌曲抄写到下面。

众志成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 《长城长》 2.把你搜集到的与长城有关的古诗抄写在下面,至少2句。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3.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民间传说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人民群众具有反抗暴政的强烈愿望。

4.对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这件事,自古褒贬不一,我们应当怎样看呢? 对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这件事要一分为二地看待。秦始皇是修筑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国君。他修筑长城这一历史举动对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保障人民生活安定,发展边远地区农牧生产确实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修筑民城工程浩大,劳民耗财,曾给当时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繁重劳役和沉重负担,这一暴政是应该否定的。

5.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长城的价值总是多元的,如军事价值、认识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等。请你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例:认识价值。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劳动人民血肉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人民苫难的象征;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修筑长城,也能以轰轰烈烈的起义推翻秦始皇这样的暴君。6.古老的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你认为古老的万里长城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谈谈你的看法。

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历代劳动人民勤劳聪明智慧和血汗结晶,是祖先遗留给我们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是人

类文明的骄傲。它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昭示人们,继往开来,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艰苦勤奋、坚韧刚毅的

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繁荣,共同努力,奋发图强,去筑成中国“新的长城”,再刨中华辉煌。7.我们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2005年11月12日,国际长城之友协会向长城管理机构捐赠了30个印有“不爱长城非好汉”字样的垃圾箱。你能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吗?

“不到长城内非好汉”意思是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不登上长城就不能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登上长城不容易,是对一个人意志的考验。“不爱长城非好汉”意思是保护长城很困难。保护长城,要从人人做起,人人都要当爱护长城的“好汉”。

8.中国人对长城有着独特的情结,我们也学过了“长城”专题。下面句子哪一句最能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在横线上写下你的读后所感。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毛泽东写于长征途中)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我的中国心》)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义勇军进行曲》)

二 “物候”专题

1.与出有关气象物候的成语和谚语(各三条)【成语】草长莺飞 春暖花香 桃红柳绿 鸟语花香

【谚语】(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2)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3)东虹轰隆西虹雨 2.物候学的研究对哪个方面的影响最大?(农业)3.默写一句反映气象物候的诗句,并分析其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物候现象。

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反映了草木的生长因春暖而茂盛,因冬冷而枯萎的物候现象。

4.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涉及到“气象物候”,请写出两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看云识天气》一文中说“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如通过观察晕、华、虹、霞的位置,色彩,形状,预测天气情况。你认为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有没有价值?为什么? 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是有价值的。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测天气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设备越来越先进,对诸如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而言,需要这种尽可能精确的气象预测。但是运用高新技术测天气,成本也很高,同时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看云识天气”,依据的是相对可靠的经验,这种方法简明易学,对诸如农事或出行等对天气的要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卫星测天气体现的是高科技的进步,而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常识,两种方法的服务作用不同,所以并不矛盾。6.阅读古诗《塞下曲》解答下列题目。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①用横线划出诗中涉及物候的诗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②依据本诗,说说表现了怎样的物候?(五月的天山雪花纷飞,没有柳树、花草,没有一丝春色,只有寒冷)③诗歌中涉及到物候的一个什么规律?(影响物候的因素有高下差异)④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赋得古草原送别 泊船瓜洲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京口瓜洲一水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钟山只隔数重山。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春风又绿江南岸,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明月何时照我还。A.找出上面两首诗中涉及物候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风又绿江南岸。B.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依据诗句说说表现了怎样的物候? 白居易诗前四句指出了物候学上的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二是这循环随着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单就苏醒了。c.写出一首涉及物候的诗歌。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 “狼”专题

1.请写出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和谚语。(每个不少于2个)【成语】

狼狈为奸 狼狈不堪 狼子野心 狼心狗肺 狼奔豕突 杯盘狼藉 声名狼藉 狼吞虎咽 【谚语】

[中国]披着羊皮的狼、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狼披羊皮还是狼、狼给羔羊领路最危险、狼行千里吃人,狗到天边吃屎、狼肚里没有好心肝、不开猎枪,打不住狼。

[外国] 狼死羊安、狼的牙齿全掉,本性却改不了。

2.有人认为,狼的食肉性、凶残性对人类以及家畜造成了小少伤害,应把这种动物斩尽杀绝,让它从地球上消失,但又担心因此会破坏生态平衡。也有人认为把狼杀尽不要紧,恐龙早已灭绝,人类不是照样生存发展吗?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阐述你支持该观点的理由(至少三点)。

(1)灭狼。狼残杀弱小动物:狼贪婪,野性难驯,很少有人能使狼俯首贴耳:狼的活动甚至会危及人类安全。

(2)护狼。狼是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没有狼一些食草动物会大最繁殖,破坏生态平衡;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对哪一种动物进行屠杀:狼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赞美。

3.从小接受的是做一个“好孩子”的教育。这种“好孩子”往往被定位成像羔羊一样温驯,像小牛一样憨厚,像兔子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如果现在要求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同还是反对?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谈谈。

赞同。当今世界充满竞争,那些缺少个性的“绵羊”式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的,只有靠自己的勇气、力量和智慧去打拼,方能超越自我,获得成功。

4、“狼”在人们心目中往往是“凶残”或“贪婪”的代名词,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或资料为例证明你的看法。

(1)狼是有智慧的,有人性的动物。《母狼的智慧》里的母狼以自己的死换得孩子的生命,在保护孩子的过程中体现出超人的智慧和伟大的母爱。

(2)狼是非常团结的动物。狼群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会群起而攻之,受伤的狼也决不会独自逃走。

5,进行了“狼”专题探究,你有什么启示?

(1)看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尽量看到事物的两面性;(2)看事物要看到这一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

(3)狼本身并没有有意要成为人类的敌人或人类的功臣,造成人们对狼的看法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心态。

四 “鸟”专题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保护鸟类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破坏生态环境就是败坏我们自己的家园。前不久,我市青少年为配合省第24届“爱鸟周”的活动,在美丽迷人的风景区向全省青少年发出了以“保护鸟类,争做绿色使者,建设绿色家园”为主题的倡议,让全省青少午共同关注鸟类、积极宣传保护鸟类的知识,为珍爱自然、建设绿色家同贡献应有的力量。你参加了这项活动,作为其中一员,请你完成以下有关题目。

l.你认为“保护鸟类,争做绿色使者,建设绿色家园”倡议中的“绿色’的含义是什么? 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

2.默写古诗中字面上含有“鸟”的诗句,(不少于三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3.写出含“鸟”字的成语。(不少于三个)鸟语花香 惊弓之鸟 鸟枪换炮 鸟尽弓藏

4.在班级组织的“保护鸟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要求每人写鸟类的建议书。如果你参与了这项活动,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A.爱鸟护鸟,不捣鸟巢,不掏鸟卵,不做伤害鸟类的事情。

B.认真宣传贯彻《野生动物保护法》,敢于同破坏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c.制止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鸟类)营造良好的栖息地。5.学习了《鸟》的专题后,你对鸟与人类的关系和文化的内涵有哪些新的认识? 要点:(1)鸟是环境的美化师(2)鸟是环境的捍卫者;(3)鸟是人类的益友;(4)鸟是大自然的飞行家。可以全面谈,也可以就某一点作深入地谈。只要论点有新意,并能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来谈,都可以。6.在人类意识中,许多鸟因其特殊的习性被人们赋予了一些特别的感情色彩。

如雎鸠鸟感情专一,用来指相恋的男女,所以诗人唱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诗人写道:。

九年级政治专题复习 篇2

一、“生为主体、任务学习”模式简介

所谓任务教学,是指在学科或专业的范围内,以某一项或者某一类教学任务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内容,摒弃了仅仅以主题或者知识点来施教的弊端,以此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统整、深层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技能,实现学习迁移。[1]当前国际上不少理论都主张将教学聚焦成一系列的真实任务,包括范梅里恩伯尔的综合学习设计、罗日叶的整合教学法、梅里尔的首要教学原理和波纹环状教学开发模具等。因此笔者为解决传统复习课中存在的弊端,构建了“生为主体、任务学习”的模式,操作思路如图1所示。

二、“生为主体、任务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笔者以浙教版九年级“物质的鉴别”专题复习课为例,具体阐述“生为主体、任务学习”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实施过程。

(一)课前:根据学情,设计任务

采用“生为主体、任务学习”的模式来教学,课前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精心设计任务。设计任务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宁少勿多,构建微任务

“物质的鉴别”所涉及的知识点很多,要想在一节课时间内将这一专题的内容都复习到,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情来逐一分解,设计一些微任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能力。教师可以将每个任务都设计成表格的形式在课前发给学生让他们完成,每张表格包含任务描述(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对策(思路、涉及的知识点)。

微任务一:

小新家高朋满座,妈妈请小新去厨房拿白酒来款待客人。桌上放着2瓶无色的液体,你有办法帮小新找出白酒吗?

微任务二:

讲台上现在摆放有3瓶试剂,它们分别是硫酸铜、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你能不用任何试剂就鉴别出来吗?

微任务三:

现有硫酸、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钡、碳酸钠五种无色溶液,怎样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不用任何试剂,你还能完成任务吗?如果不能,看哪个小组可以选用最少的试剂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

2.激趣促思,创设趣任务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与学习兴奋程度有很大的关联。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强烈的学习动机,则需要从蕴藏着无穷奥秘的科学现象中、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选取学生感到新奇的、能引发学生思维冲突的材料,来创设任务情境。

在本课中,笔者以学生熟知的卡通人物蜡笔小新为主角,以小新家招待客人为场景,设计了一个主任务,如表1所示。

3.环环相扣,形成任务链

教师设计的微任务之间要环环相扣,难度应逐步提升,针对一个复习主题形成一条任务链。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展性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从解决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本课中,笔者就通过三个微任务和一个主任务串起了一条任务链,使任务序列化。即:利用物理性质鉴别两种物质→利用物理性质鉴别三种物质→利用化学性质鉴别多种物质→先确定物质,再利用其性质进行鉴别。以下是三个微任务中为巩固新知而设计的问题。

微任务一:

下列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和氮气———用带火星的木条

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C.酒精和白醋———闻气味

D.二氧化碳与氢气———用澄清石灰水

【预设分析】难度系数:0.81。知识点:利用物理性质来进行鉴别,只需选择即可。

微任务二:

根据题目要求,设计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1)水和酒精

利用物理性质: ________。

(2)氧气和二氧化碳:

利用物理性质:______。

【预设分析】难度系数:0.69。知识点:利用物理性质来进行鉴别,需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并填写实验现象及结论。

微任务三:

有失去标签的甲、乙、丙、丁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盐酸、Ba Cl2溶液、K2CO3溶液、Ag NO3溶液中的某一种。按照表中所述进行的实验和结论推出“丙+丁”的实验现象是(已知Ag2CO3难溶于水)()

A.一定有气体B.一定有沉淀

C.可能有反应但无现象D.可能没有反应

【预设分析】难度系数:0.49。知识点:利用化学性质来进行鉴别,难点在于无法直接确定,需要分情况讨论。考虑到Ag2CO3难溶于水,所以可分三种情况讨论。

(二)课中:生为主体,解决任务

经过课前的精心设计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分以下三个步骤来进行。

1.创设情境,呈现任务

课件出示一些蜡笔小新的图片,为学生营造一个小新家高朋满座的热闹氛围“。妈妈请小新帮忙去厨房里拿出白酒来招待客人”。通过此情境的设置来引出三个微任务及一个主任务。

2.小组协作,完成任务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协作,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自行设计解决任务的方案,通过实验来验证,并及时填写好任务单中的内容。

3.总结反思,评价任务

整个过程中教师无需过多提醒,只需认真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在最后评价环节中予以指出。

(三)课后:自主探究,拓展任务

1.延伸拓展,升级任务

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所以在设计任务时只请学生选择其中一种物质进行鉴别,留下另一种物质让学生课后通过小组合作来自主完成。课后升级的任务可以进行如下的设计:

任务描述: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Na2CO4),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溶于水后,会生成碳酸钠和双氧水。课堂上我们只选择了其中一种物质进行鉴别,剩下另一种物质该如何鉴别呢?

解决对策:此任务建议四人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合作完成,先设计思路,仪器、药品等可以先考虑利用家中现有的物品来完成,若有需要也可以借用实验室部分药品。

2.留有空白,自设任务

课堂上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也可以让学生以教师设计的任务为模版,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品的观察了解,小组讨论后设计一些想要探究的任务,并思考解决的方法。

三、反思“:生为主体、任务学习”模式的成效

与传统复习课模式相比,在复习课中引入“生为主体、任务学习”模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学生层面:维持求知欲望,培养综合能力

在复习课中采用“生为主体、任务学习”的模式之后,一改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复习的知识通过精心创设的各种任务呈现出来,使学生不再觉得是“炒冷饭”,复习内容有了新意,求知的欲望也就得以维持了。将同一个班级学生前测和后测的成绩相比较,可以发现高分段人数有增加,不及格的人数略有减少。

(二)教师层面:提升专业素养,锻炼教学能力

“生为主体、任务学习”模式的应用也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提高备课过程中的业务能力。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在解决学生学习的“疑难点”、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上下功夫,这样能使教师专业知识更扎实、更全面,对教材的把握能力也会进一步加强。第二,有利于提高互动过程中的“公关”能力。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去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情感渴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以自己的真心诚意去感染学生。第三,有利于提高教学过程中的“导演”能力。教师好比是导演,要为学生创设表演和展示的舞台。因此教师要少讲、少问、少板书从而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思考,将课堂魅力留给学生去品味、将学习乐趣还给学生去体会。

参考文献

浅谈九年级政治复习策略 篇3

关键词:九年级;练习;复习策略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中考必考科目之一。而如何在升学考试之前做好复习工作,进行考试最后的冲刺,是九年级学生和教师共同面对的难题。复习不仅可以使知识能够更加巩固、完善脑海里知识结构,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点,从而进行改善。因为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性,他们在积累知识时会存在差别。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分析学生在累积知识点时容易忽略的问题,再加以引导。下面我谈谈在政治复习方面的几点建议:

一、注意复习不走入误区

复习时容易走入以下两个误区:

1.复习课当做新课上

教师在教授新课时,会重点介绍知识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重在知識“点”。然而复习课与新课是完全不相同的,复习课比较注重对知识原理、理论的深刻理解,同时教师也应当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在复习时注意“点、线、面的结合”。

2.复习课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复习时,只一味地讲述教材,要么就是让学生自己进行训练,或者边讲边让学生复习。这种复习方法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复习兴趣,同时教师也会觉得乏味。比如说,在复习第三单元《法治时代》时,由于需要记牢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师选择重新讲一遍,再画出重点让学生自己去背、去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以提问的形式为学生复习,让学生进行抢答,提供一些奖励。可以举这些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了哪些宪法?”“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具体包括哪些?”之类等等。答案用分点的形式得出,谁回答问题只答了一半的点,其他学生可以继续进行补充,从而提高学习气氛。同时,教师可以借鉴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

二、制定适宜的复习计划、抓住主线

对于初三政治复习学校也会有相关的计划,教师也会根据教材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去让学生巩固知识。然而这些复习计划都是为整个初三生制定的,作用范围较广。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需要复习的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学生应当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安排,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观察教材内容,自己去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整合,做好基础工作。学生可以制定好三轮复习安排。在第一轮中,抓住“面”,对教材知识基本结构有个掌握,结合学习资料,综合性复习;在第二轮中,抓住“专题”,学生深入研究知识的每个版块之间的概念和联系,并运用自己所学去解决问题;在第三轮中,抓住“强化训练”,多做与重点知识相关的习题训练,模拟考试,提高自己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九年级思想政治教材内容自始至终贯穿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条主线。学生和教师在复习时抓住这条主线,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减少在复习过程中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在抓住主线后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复习: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学生在看待问题时,都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思考,较少出现回答片面化的现象。

三、突出复习重点

思想政治教材以文字描述为主,因此许多重点知识都藏在大篇幅内容里,如果在复习中,这里复习一点那里学习一点,那么复习就会变得事半功倍。而教材中的重点内容,除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复习的,也包括中考命题的重点。基于此,教师在复习时,应当有序地去归纳出教材的重点内容,指导学生将重点知识标绘出来。同时,教师可以将重点知识转变为训练题,复习时对学生针对性地进行相应训练。重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尽量不使用题海战术。思想政治答案一般逻辑性较强,需要列条回答。因此,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复习知识时保持头脑清晰,有序地复习。使得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够全面回答问题、精准表达、语言精练。

四、联系实际内容,关注时事热点

在进行九年级思想政治复习时还能注重教材知识与时事热点的结合。在中考后,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部分学生明明在复习时对教材内容掌握得很好,但考试成绩却不够理想。原因之一便是这类学生对时事热点的把握不准,没有形成一个深刻理解。因此,学生在复习时,必须把时事热点与教材相结合。比如说,在复习第三单元《法治时代》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作为每个社会成员应该怎么做?不仅要求回答宪法的重要性,也要明确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积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纪守法等。为了更好地做好主观性试题,学生需要加强练习,以时事热点为线索,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同时结合已有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从而解决实际

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建国.浅谈九年级政治复习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28):72.

[2]刘伟.浅谈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复习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2):76-77,80.

九年级政治专题复习 篇4

一、选择题

1.2013年6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向会议提出2012年中央决算报告和中央决算草案。这表明()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享有决定权、监督权 ②国家行政机关对人大负责,并受人大监督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拾荒者”是社会最底层人群,在城镇化过程中不容忽视。某省人大常委会就代表提交的“关注拾荒者”提案,进行讨论表决形成决议。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B.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决定权 C.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提案权和表决权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立法权

3.立法听证是立法过程中听取意见的重要方式。立法机关通过会议的形式,就某项社会问题是否需要立法解决,或在立法过程中就草案内容是否合理、可行,公开地直接地听取意见。立法听证()①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 ②可以促进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 ③大大降低了我国的立法门槛 ④有利于发挥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3丹东市模拟)由江西省选出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南昌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周文斌,因涉嫌严重违纪,2013年5月29日,江西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决定罢免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这表明()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人大代表要切实履行代表职责,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④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有责任对不称职的代表进行罢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2013年4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将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7 569件建议、批评和意见统一交由163个国家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并确定其中12项为今年重点办理的建议。这表明()①人大代表积极行使建议权和质询权 ②政府必须对人大代表负责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 ④人大常委会在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其部分职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党的十八大代表中,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所占比例超过32%,20万大学生村官首次有了党代表,农民工党员代表和新经济组织的党员代表人数大幅增加。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组成人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 B.主要由大学生村官、农民工和新经济组织人员组成

C.坚持民主执政,代表的产生充分与各民主党派进行磋商

D.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7.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

记习近平说,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这是因为()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②党要切实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的职能 ③民主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④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2013年2月26日,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建议国务院将该方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2013年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该方案。这主要表明中国共产党()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执政为民

9.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基于()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②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③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④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吸收各方面意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新的概括,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①坚持科学执政,把握文化建设的规律 ②坚持民主执政,代表人民利益和要求 ③坚持依法执政,推进文化建设法制化 ④坚持与时俱进,履行文化建设的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具有其他协商民主形式所不具有的巨大优势,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政协的优势在于()①代表性强,能广泛反映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 ②联系面广,是我国各个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③监督有力,有权对政府工作进行质询和问责 ④人才荟萃,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2.“稳定是福,**是祸。”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反之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各族人民遭殃。“民族睦则社稷固”这句话主要强调()A.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B.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C.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富强的基础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13.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在10万人以下,总人口60多万人,统称“人口较少民族”。近些年来,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力度之大、投入资金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在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这体现了()A.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D.各民族在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

14.60多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列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 ②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自主制定自治法,享有高度自治权 ③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④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三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5.2013年3月29 日,中国佛教协会组织“中国梦”学习研讨活动。与会法师纷纷结合自身学习体会,从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伟大宏愿出发,阐述了对“中国梦”的理解,以及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做出更大贡献的愿望。这说明在我国()①宗教教义与社会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宗教已成为联系信教群众、服务社会的政治组织 ③宗教界人士能将爱国与爱教有机结合起来 ④宗教界人士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据全国工商联的调查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对中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60%,企业数量占全国的70%以上,但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面临生产经营成本高、税费高、融资难等问题,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越来越大。2013年7月15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同时,充分认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改进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材料二 某市20名市人大代表深入小微企业,了解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和要求,提出了《关于加快小微企业发展的议案》,引起市委领导高度重视,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该市政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小微企业的决议(草案)》(以下称《草案》),并提交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在认真听取市政府负责人关于《草案》的说明以及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后,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小微企业的决议》。

(1)结合材料一和有关宏观调控的知识,说明国家应怎样促进小微企业发展。

(2)有专家表示,中国真正的向上之力在于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搞活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也就释放出来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真正的向上之力在于小微企业”的认识。

(3)结合材料二,说明该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中所履行的职责和行使的权利。

1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印象·大红袍》等《印象》系列作品创作,立足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顺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消费需求,打破传统舞台剧模式并借鉴西方印象主义美术特点,“以秀丽风光实景为舞台,把当地自然山水、民俗民风、历史人文和美丽传说等元素与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和现代歌舞表演理念融合起来”,使每一部作品都风格各异、凸显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印象》系列剧的演出不仅带给观众美好的视听享受,而且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材料二

注:国际统计数据表明:一国人均GDP在3 000美元左右,进入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并重时期;人均GDP超过5 000美元时,进入文化消费需要旺盛期。2008年我国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2011年达到5 432美元。

材料三 201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18 071亿元,占当年GDP总量的3.48%,但文化产业及其产品结构还不能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印象》系列作品成功的原因。

(2)《印象》系列作品的创作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3)《印象》系列作品从立项、投资到演出、推广,都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倾力支持。据此有人认为,“组织和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能”。请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4)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三就政府应如何解决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提出建议。

专题九 我国的政治制度与民主政治

1.【解析】选C。“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向会议提出2012年中央决算报告和中央决算草案”,表明国家行政机关对人大负责,并受人大监督,即体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也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享有监督权,①②④正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③错误。

2.【解析】选D。省人大就代表提交的“关注拾荒者”提案,进行讨论表决形成决议,体现了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说明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立法权,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意不符。

3.【解析】选C。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促进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②④正确。立法听证是立法过程中听取意见的重要方式,并不是大大降低我国的立法门槛,或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权利,①③错误。

4.【解析】选C。人大代表因违法违纪被罢免或辞职,说明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也可以看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①②③正确。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罢免,④错误。

5.【解析】选D。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7 569件建议、批评和意见,体现了人大代表积极行使建议权和质询权,①正确。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说明人大常委会在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其部分职权,④正确。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交由国家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体现了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③正确。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②错误。

6.【解析】选D。党的十八大代表中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所占比例超过32%,并且新经济组织的党员代表人数大幅增加,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D项正确。

7.【解析】选C。“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说明党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①④从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方面正确指出了其中原因。保障人民民主是政府的职能,②错误。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③错误。

8.【解析】选C。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C项符合题意。

9.【解析】选B。④是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解释,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含④的选项,故答案选B。

10.【解析】选A。“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把握文化建设的规律,①正确。“吸收各方面意见”,体现了党坚持民主执政,代表人民利益和要求,②正确。③干肢不符。履行文化建设的职能是政府的职责,④错误。

11.【解析】选A。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此外,人民政协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等,因此,人民政协代表性强,联系面广,人才荟萃,能广泛反映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①④正确,②错误。对政府工作进行质询和问责是人大的权力,③错误。

12.【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团结对国家统一、繁荣富强的重要性,C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13.【解析】选B。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B项符合题意。

14.【解析】选C。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民族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并且自治法是全国人大制定的,②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④错误。

15.【解析】选D。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做出更大贡献,说明宗教界人士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能将爱国与爱教有机结合起来,③④符合题意。宗教教义与社会主义在根本上是格格不入的,①观点错误。②干肢不符。

16.【解析】本题考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宏观调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职责,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第(1)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经济

活动,而是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联系材料反映的小微企业存在的经济问题,结合题目知识限定,不难看出,本题需要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组织问题答案。第(2)问,小微企业一般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因此本题实际是要求说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可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性方面说明发展小微企业的必要性,从小微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说明发展小微企业的重要性。第(3)问,解答本题,要注意紧扣材料有效信息人大代表的所作与市人大的所为,回扣教材相关知识,从而得出问题答案。

【答案】(1)①国家应通过财政支持、税收减免、投资准入等政策,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和经营压力,促进小微企业发展。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问题。

(2)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具有多层次性,小微企业搞活了,能够促进不同层次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激发中国经济的活力。②小微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搞活小微企业,对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收入和国家税收,提高国家经济综合实力,具有积极作用。③小微企业搞活了,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有利于释放中国经济的活力。

(3)①该市人大代表深入企业调研,听取和反映小微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上交议案,行使提案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②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市政府负责人关于《草案》的说明等,行使了监督权;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小微企业的决议》,行使了决定权。

17.【解析】第(1)问,要紧扣“作品成功的原因”这一指向,把握材料中“立足于”“顺应”“打破”“借鉴”“以秀丽风光实景为舞台”“声光电技术”“现代歌舞表演理念”等信息,调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的民族性、区域性特征等知识进行分析。第(2)问,可从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等角度,分析材料一。第(3)问,学生首先要肯定观点中包含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这一合理内容,并调动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等知识说明理由;其次要分别分析党和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不同角色,并调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这一知识点,说明党领导文化产业发展,但不具体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第(4)问中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的数据可归纳出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增长缓慢和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较大等问题。第二小问,可从促进社会公平、加强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和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等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①立足社会实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化创新。②突出地方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内容贴近生活,体现真善美,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2)①作品创作立足于当地生产生活,顺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做到了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尊重客观规律。②有选择、创造性地把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元素与现代技术和表演理念融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③既大胆创新,又立足实际、合乎规律,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3)①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因此,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但不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③我国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组织和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是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的要求。

(4)问题: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增长缓慢;城乡居民之间文化消费存在较大差距。

九年级政治专题复习 篇5

第一单元

数与式

第4课时

分式

学科:数学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年级:九年级

单位:唐山

中学

作者:

【学习目标】

1、了解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会确定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3、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能灵活运用恰当的方法解决与分式有关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分式有关概念

(1)分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叫做分式。对于一个分式来说:

①当_____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②当____________时分式没有意义。③只有在同时满足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这两个条件时,分式的值才是零。

(2)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______________时,叫做最简分式。

(3)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_____________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将一个分式约分的主要步骤是: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________,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_________。

(4)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____________相等的____________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___________。

(5)最简公分母:通常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求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当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应先

;②如果各分母的系数都是整数时,通常取它们的系数的作为最简公分母的系数;③最简公分母能分别被原来各分式的分母整除;④若分母的系数是负数,一般先把“-”号提到分式本身的前边。

2.分式性质:

(1)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分式的值

.即:

(2)符号法则:____、____

与__________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即:

3.分式的运算:

注意:为运算简便,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分式的符号法

则:

①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各项

系数是分数或小数时,一般要化为整数。

②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最高次项系数是负数时,一般要化为正数。

(1)分式的加减法法则:(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化为的分式,然后再按

进行计算

(2)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_________做积的分子,___________做积的分母,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__________后,与被除式相乘,公式:;

(3)分式乘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_________________。

4.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先,再算,最后算,有括号先算括号内。

5.对于化简求值的题型要注意解题格式,要先化简,再代人字母的值求值.

二、合作交流

例1.已知分式当x≠______时,分式有意

义;当x=______时,分式的值为0.

例2.若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为()

A.x=-1或x=2

B、x=0

C.x=2

D.x=-1

例3.(1)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2)先将化简,然后请你自选一个合理的值,求原式的值。

(3)已知,求的值

例4.计算:(1);(2);(3)

(4);(5)

例5.阅读下面题目的计算过程:

(1)上面计算过程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

(2)错误原因是。

(3)本题的正确结论是。

三、评价反馈

1.当x取何值时,分式(1);(2);(3)有意义。

2.当x取何时,分式(1);(2)的值为零。

3.分别写出下列等式中括号里面的分子或分母。

(1);(2)

4.若,则=。

5.已知。则分式的值为。

6.先化简代数式然后请你自取一组a、b的值代入求值.

7.已知△ABC的三边为a,b,c,=,试判定三角形的形状.

8.计算:(1);(2)

(3);(4)

9.阅读下面的解题过程,然后解题:

已知求x+y+z的值

解:设=k,仿照上述方法解答下列问题:已知:

【回顾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作业】——中考演练

一、选择题

1、当分式的值为零时,的值是()

A.

B.

C.

D.

2、若分式的值为零,则x等于()

A、0

B、1

C、D、-13、下列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A、B、C、D、4、分式运算结果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1、当x

时,分式有意义。

2、写出一个含有字母的分式(要求:不论取任何实数,该分式都有意义,且分式的值为负)

3、若代数式的值等于零,则=

;当时,代数式的值等于______;

4、计算:=_____________.

5、化简:__________________.

6、化简:=_____________.7、化简的结果为

三、解答题

1、请你先化简,再选取一个使原式有意义,而你又喜爱的数代入求值:

2、化简:

3、化简:

4、计算:

5、化简:.

6、化简:(÷

7、化简.8、化简:

本课小结:我的收获

新名词:

新观点:

新体验:

新感受:

我将改变我的:

学生自己记录填写相应的内容并相互交流。

课后反思:

本节课收获了什么?

九年级政治专题复习 篇6

说到审题,我们都有认识误区:一是把“降低门槛”误认为“没有门槛”;二是把作文命题者的命题理念、形式和要求看做一成不变,用已经落伍的方法来应对与时俱进的作文命题。结果使立意跟不上形势,从而吃亏。面对2012年中考,我们在审题这第一道重要关口应该怎样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容应对呢?

全命题作文

【常见失误】

一、混淆概念。2010年广州市中考作文题“奖励自己”中的“奖励”是指以精神或物质进行鼓励、表扬,重在“奖赏”。在考场作文中,有一篇文章写自己失败后在英雄精神的激励下终于获得成功的过程,很明显,这位考生以重在激发鼓励的“激励”替换了“奖励”,混淆了概念,造成失误。

二、不合要求。2010年四川省眉山市中考作文题目为“日子”。在考场作文中,有考生稀里糊涂地重新拟题,如“永不忘却的日子”之类,把全命题作文误认为话题作文来写。

三、忽略关键。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作文题“我做主”中的“做主”是关键词,它强调的是自主意识在已经发生的事情过程中的作用,是“已然”;有的考生忽略了这一点,写成了“未然”,如“我想做主”“我渴望做主”之类。有的关键词隐藏在暗处,考生更要注意。2010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作文题是“书香做伴”,其中就暗藏着关键词“我”——“书香”是谁的“伴”呢,是“我”的。有的考生写了很多关于“书香”的内容,但却看不见“我”的经历、体会和感悟,如此作文,何“伴”之有?2010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作文题目“在尝试中成长”,“尝试”这一关键词隐含着“第一次”“有意义”“主动”等内涵,有的考生看不到这些,而是写自己在多次考试中收获自信之类的内容,殊不知“考试”一般应属于“被动”类,不可能“尝试”。

四、思路狭窄。2010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凝聚”,大部分考生看见提示语第一句“凝聚亲情,才会有„„”,审题就到此为止了。于是他们都从这个角度思考,“送雨伞”“做好菜”“备牛奶”„„这些内容容易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同类情况出现在2010年江苏省扬州市的中考作文题目“在乎”上,很多考生都将审题思路指向“亲情”,出现大量雷同卷,阅卷老师慨叹:难道亲情以外的美好都不值得“在乎”吗?

五、认识偏差。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作文题“我做主”,考生把“我做主”理解为与父母的无理作对,或是写成消极对抗,偏离题旨。

【备考策略】

一、逐字扫描。2010年广东省汕头市中考作文题“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中的“那天”:写某一天具体发生的事;“我”:行为主体一般是考生自己;“捡到”:拾取,拾到,属于无意识行为,与“拿到”“找到”这类有意识行为不同,所写应突出无意识的“捡”;“快乐的钥匙”:比喻快乐的方法,不能只写快乐过程而不见方法。

二、抓住关键。2010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作文题“______让我陶醉”中的关键词是“陶醉”,什么让我陶醉,这是考生在补充题目时要慎重考虑的部分,因为所补充出来的内容必须产生让自己陶醉的效果。考生只有审出这一点,立意才能与题旨吻合。

三、多向拓展。2010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凝聚”,当我们拓宽思路后,家庭、校园以外的社会、自然、人生、历史等都能成为“凝聚”的指向,考生如能审出这些信息,文章也就容易出新。

四、善作比较。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作文题“总有属于我的季节”中的“季节”明显具有比喻色彩,指能够展示自己个性和才华的空间、平台,但考生审题不能到此为止。考生还可以将此题与“属于我的季节”作比较,明确添加“总有”两字后审题的新要求——叙述中要包含一段失落的经历,写出失落后的不气馁,凸显自信。又如201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作文题“美丽的智慧”是由同试卷现代文标题“智慧的美丽”变化语序而来,审题时必须进行比较,明确两者不同的重心——选文标题“智慧的美丽”,具有“智慧来自小伙子的善良、无私和谦逊”之意,重心在“美丽”;作文题“美丽的智慧”的重心在“智慧”,至于“美丽”的含义,没有具体的限定,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经历演绎“智慧故事”,表现智慧的魅力。

五、“化”中出新。这里的“化”,包括虚实之间、大小之间的“化”。泛泛而谈,令人困乏;善于点化,才能出新。例如201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作文题“送他人一朵花”的“花”,本是很“实”的概念,审题时考生必须“化实为虚”——一句衷心的祝福,一声真心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善意的提醒等都可以成为“送他人一朵花”的内容。又如2010年四川省眉山市作文题“日子”的外延很大,审题时考生宜“化大为小”,可以为“在相遇(相约、相知„„)的日子里”“在无忧无虑(失败无助、烦躁郁闷、被冷落、想放弃„„)的日子里”等。

半命题作文

【常见失误】

一、补题不准。2010年江西省九江市中考作文题“我读______”,明确规定“在横线上填上一本书的书名”,“一本书的书名”还用粗体字,加了着重号,以引起考生注意。即使如此,仍有数百名考生补写的书名居然是《孔乙己》《初中生之友》之类,还有很多考生竟然直接填写“一本书的书名”,让人啼笑皆非。2010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作文题“你的_____,让我记住了你”,命题要求中明确规定“在横线上填上两个字的形容词”,可是不少考生补上的却是“笑容”“智慧”等名词或是“付出”“帮助”等动词,有的甚至还填上了四字成语或句子。

如果说上述失误属于低级类的,那么下面的失误就更应该引起考生的注意了。201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作文题为“共享______”,有的考生补上“荷韵”,这本符合命题要求,语言也很好,但在下笔时却变成了“我”这特定的个体的“享受荷韵”,不是“共享”的“荷韵”,题目中的“共”字被丢掉了,这样的失分很可惜。这类失误启示我们:考生在审题时,补题文字要与题中原有文字一并“审”,整合着“审”,不能顾此失彼。

二、补题不新。近几年,半命题作文补题趋同化现象越来越严重。2010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是“我身边的______”,很多考生直接补上“爱”字,令人乏味。为什么不能补上“风景线”“微尘”“交响曲”“七色彩虹”这些富有新意的词语呢?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作文题为“一个______的微笑”,简单地填上“温暖”“美丽”“动人”一类常见词语的考生占了一半以上,补上诸如“栀子花般”“随风飘逝”“永远荡漾心河”一类较有新意的词语的考生实在鲜见。

三、补题不亮。“不新”主要是针对“趋同”而言,“不亮”主要是针对平实而言。2010年河北省中考在世界杯之前,很多考生在中考作文题“______来了”中不动脑筋、老老实实地补上“世界杯”三个字,“撞车”严重。同样的意思,考生若填上“闪光的‘大力神杯’”不就使题目“亮”起来了吗?

【备考策略】

一、别出心裁。有提示语的命题,考生要尽量避开提示语中列举的内容。要人无我有,人有我奇,这就是“别出心裁”。例如上述2010年河北省中考文题 “___来了”,有考生补上“世界末日”,多新奇!文章写自己读了关于2012年将进入世界末日的传言后做了个梦,叙述世界末日到来前“我”该做哪几样事,抒写的却是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审题当然高人一筹。

二、“化”中出新。例如把不会发声的事物“化”为能发声的事物,拟题容易出新。例如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作文题是“听听______的声音”,考生若补入“花开”“月色”“诚信”,配上好的构思与文字,定能令文章耳目一新。

三、视角多样。例如2010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爱是______”为考生打开了多样化的视角,审题时考生要善于审出新角度,例如:“爱是一种伤害”——从溺爱角度切入;“爱是蓝色天空”——从环保角度切入等。

四、“审”及内里。例如2010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作文题“曾经错过的______”,题目的内涵就是对美的追忆和赞美,所以只要是经历中与美有关又被错过的事物都能用来补题,越是形象、越是富有诗意越好,例如“一轮明月”“一片绿叶”“一缕晨光”“那次牵手”等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

【小试身手】

1.2010年广州亚运会评选会歌时,一曲《重逢》从众多参评歌曲中脱颖而出,响遍大江南北。请以“重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散文。

提示:首先,不要把“重逢”写成“相逢”;其次可回忆语文教材中写到的各种“重逢”,如《故乡》中“重逢”的辛酸,《我的叔叔于勒》中“重逢”的尴尬,《春》中“重逢”的欢欣等。再次我们要明确:“重逢”是缘,“重逢”是歌。我们可以唱响一曲与亲人、友人重逢的激情之曲,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一次“重逢”中引发思考和感悟,当然还可以与春风“重逢”,与飞雪“重逢”(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咏梅》),还可以从古诗名著中收集各类“重逢”,并加以解读,写成有内涵的散文。2.【真题再现】

2010年南京市中考作文以命题作文的形式出现在广大考生面前,作文题的呈现文字简洁明了,没有任何材料的铺垫渲染,直截了当地告知文题,提出最基本的作文要求,这延续了南京市这几年来一贯的中考作文考题风格。文题如下:

请以《我作主》为题完成作文。作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面对这样的命题,作文该怎样写?

【命题解析】

审 题

一、先读懂题意。简洁的主谓结构使题意的表达直接明了,但这并不意味对题意的理解把握可以简单化,所以首先仍要仔细读题、审题。

1.咬文嚼字,理解题意。作文题题中有两个词语:“我”,为第一人称代词,代指的是文中的主要角色或某一说理的形象主体;“作主”,指做主人或对某项事情负完全责任而做出决定。综合两词,可以知道文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我”在某件事情中做出了决定,并对它负完全的责任,我是它或者我自己的主人;或者这样的道理:生活中,“我”应当自己做决定并承担责任,做自己的主人。

2.分析结构,把握题意。作文标题,为主谓式结构:“我”是陈述的对象,为主语,应当是事件的行动者,观点的表达者,是作文的主角;“作主”,是对作文内容透露出来的信息最简洁的概括,也是作文所表达的观点的核心价值内容,它可能针对的是某一具体的事件,或者某一类事情,也可能针对的是生活中的某些现实问题。完整地看文题,它透露出来的信息是:“我”做了某件自己作主的事情,或在某类事中“我”自己作主;“我”认为生活中应当自己作主,做生活的主人。

二、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确定文体。

《我作主》这样一个作文题,它既可以通过叙事来形象地表达感悟,完成记叙文的写作;也可以专注于论述作主的道理,完成议论文的写作。记叙文写作时,要通过事件发展中具体生动的情节、细致感人的细节来叙述“我”怎样作主,主要表达方式应当是记叙和描写,在生动的描述中事件与人物才会丰满有血肉,“作主”的体悟才会真实、生动、深刻。

议论文写作时,则应当是论述“我”作主的必要性、正当性和作主的方式与方法(或途径),即解决为什么要作主、怎样来作主。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若有叙事则是举例说理,有引用则也是驰援论点,叙事、引用无一不简洁明了,只是作为议论的依据。

选材与立意

在理解作文题意、确定写作体裁之后,就要考虑作文写作的具体内容了。若选择写记叙文,就应当从生活积累中搜寻情节性的事件来组织作文;若写作议论文,则需要界定论述的对象与范围,确定论点,在生活积累中挖掘出可用于说理的例子、名言、公理,厘清论述说理的逻辑。

《我作主》审题时对题意的理解是确定作文主题的重要依据,“我作主”透露的信息实质是“成长”的获得,题意的指向是中学生应当具备责任感、培育独立意识,学会做自己、做生活的主人。

世界现代政治、经济文明专题复习 篇7

专题热度:★★★★☆

试题难度:★★★☆☆

高频考点:十月革命的意义,苏俄(联)经济政策的背 景、措施,斯大林模 式与工业 化,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及影响,罗斯福新政及影响,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福利国家,美苏“冷战”,欧洲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布雷顿森林体系,欧盟与欧元,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全球化趋势等。

考题类型:所考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尤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考查特点:所考试题多以文字、图片或表格等材料为载体,创设全新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有效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考查角度新颖,关注经济制度的创新、经济文明的继承与发展、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等,试题还常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罗斯福新政、经济全球化趋势等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考查。

复习建议:1.理清历史主线,梳理基础知识。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制度并存、竞争与发展是本专题的一条大主线,具体又分成苏联(俄)经济政策与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变革与调整、经济全球化发展、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等。2.联系社会热点,深化主干知识。如民生问题是本专题一大热点,包含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局限性、罗斯福新政中有关社会福利政策、二战后福 利国家等 知识点;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二十国集团峰会相继召开,了解这些组织结构的由来,认识其反映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等。3.加强比较联系,提升殢解题能力。本专题各类比较点很多,如俄国与中国革命道路,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苏联与西方工业化道路,苏联(俄)与中国的经济改革,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异同等。

【金题点睛】

示例1(2014年安徽卷文综第20题)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以列宁论述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史料并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当时苏俄实行的是余粮收集制,并不是农业税,故A项错误;C项表述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时已打败国内外敌人,故D项不符合当时的史实,予以排除;苏俄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通过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这是严重脱离现实的表现,故选B项。

变式练习“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曾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几年以后感到这是‘力所不能及的’。”为了解决“力所不能及”所引发的社会危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颁布“四月提纲”

B.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推行斯大林模式

答案:C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新经济政策。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俄为战胜国内外敌人和实现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国内危机过去后仍执 行这一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为解决危机,苏俄决定调整政策,实施新经济政策,故应选C。

示例2(2014年福建卷文综第21题)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

答案:A

解析:本题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从材料“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分析,其目的是要借助多种渠道提供就业机会以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故A项正确,D项错误。B项的“金融手段”和C项的“制定法规”无法从材料信息中得出,排除。

变式练习1933年,罗斯福说:“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下列措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D.兴办公共工程

答案:D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罗斯福新政。新政时期,在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美国建立了联邦紧急救急署等机构,大力兴办各项工程,积极推行以工代赈,故应选D项。

示例3(2013年海南卷第22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D.欧洲联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经济区域组织。由“共同商业政策”可排除B项亚太经合组织和D项欧盟,这两个组织一个是合作程度较低的松散联盟,一个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C项北美自由贸易区着重于相互之间的关税合作,维护“和平与自由”功能不明显,也可排除。

变式练习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1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2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3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4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12 B.24

C.124 D.134

答案:C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依据所学,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其成员国为数众多,各国的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制度差异很大,所以3不符合亚太经济合作组 织的特征,124是二者的共同点,故应选C。

示例4(2014年江苏卷第20题)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中“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说明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平衡,故本题选B项。A、C两项只是材料反映的一个方面的信息,D项材料中没有提及。

变式练习《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材料的意思是

A.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C.全球化加剧了移民间的矛盾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答案:A

解析:本题是上一题的变式,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题干材料中强调的是全球化使得人们再也无法无视彼此,并且国家观念、民族观念日趋淡薄,即全球化改变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阻碍,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移民间的矛盾,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说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日益落后,D项错误。

【重点突破】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马克思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其主要特征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2.列宁的实践:列宁认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俄国也能建成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据此,他先后推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的建立: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斯大林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弊端,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者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改革,并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由于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都以失败而告终。

5.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戈尔巴乔夫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化”,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他所进行的改革不但没有解决苏联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6.中国的探索:(1)过渡时期,采取公私合营等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2)新时期,实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苏 俄新经济政 策、美国 罗 斯福 新 政 的比较

三、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

四、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1.表现: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的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福利国家制度建立,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同时,还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等。

(4)阶级关系的变化。由于股票的分散和“新中间阶层”的兴起,阶级对立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2.认识: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这些新变化使其自身有了更好发展,提高了实力,同时也带来与自身否定的因素,没有解决它固有的矛盾和问题。但它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如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调节和指导,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及时调整,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等。

五、二战后初期,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重大举措

1.国际金融方面:1944年,美国主持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成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2.世界贸易方面:1947年,美国倡导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主的世界贸易体系。

3.国际同盟方面:二战后,美国打着“遏制共产主义”的旗号,通过马歇尔计划和北约,从经济和军事上控制西欧;在东亚打着“处置法西斯”的旗号,通过对战 败国日本 的改造控 制日本。

4.国际事务方面:从二战后期到战后初期,美国推动了联合国的成立,并一度控制联合国,以此作为推行世界霸权政策的工具。

六、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七、全面理解经济全球化

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地说,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2.内容(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

3.实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新一轮扩张。

4.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1)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

(2)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 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3)两极格局解体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4)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

(5)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

5.影响:是把“双刃剑”。总体上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1)利: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弊: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退化等问题,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金融生态危机,威胁人类 生存。发展中国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挑战。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这个“行动纲领”是指

A.取得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B.武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D.退出帝国主义的世界大战

2.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

A.开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道路

B.促进了俄国迅速完成社会转型

C.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D.借鉴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

3.一部史学著作评论某一事件道:“它是一种妥协,是俄国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为的是给国家一个喘息和恢复的机会。用列宁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农民版的《布列斯特和约》’。”这一事件指的是

A.退出了一战

B.余粮收集制的实行

C.实行粮食税

D.“一五”计划的开展

4.1922年俄共中央认为:“集体农庄作为农村中最坚固的苏维埃细胞,在走上总的合作制轨道时可以发挥出积极的显著的作用。”这表明俄共中央希望

A.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B.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加强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D.最大限度地推行新经济政策

5.1923—1928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 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柯立芝上述施政方针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任期内美国经济不断滑坡

B.引起了美国工人运动高涨

C.成为二战前美国的基本政策

D.导致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6.1932年6月,美国东北各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步21974名老学长的后尘,也在拼命找工作了。那时连在纽约百货公司开电梯也要有学士学位,而且对他们当中好些人来说,这已是最好的差使了。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教育发达,人才过剩

B.新政开展,以工代赈

C.经济萧条,失业严重

D.产业更新,技术升级

7.1929—1933年,胡佛任总统的四年时间里,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近60000千米公路,国家公园 面积增长 了40%,森林面积扩大了1.01平方千米,1930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

A.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C.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D.措施的实施成效显著

8.《道德经》有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调节工业,悬挂蓝鹰标志

B.农业减产,政府予以补贴

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9.《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

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10.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如何在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和出现二战后的繁荣,“或许是20世纪历史学者所面对的最大题目”。面对这一“最大题目”,西方各国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采取自由主义政策

B.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C.实施福利国家政策

D.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

11.1936年法国大罢工爆发后,法国政府召集了全国范围内的劳、资、政三方谈判———马提尼翁谈判,其结果不仅大幅度地增加了工人的工资,重申工会自由和集体合同的原则,还确立了40小时工作周、带薪休假、企业设立职工代表等制度。这表明法国政府

A.成为人民利益的代表者

B.通过缓和劳资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C.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D.建立了完善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

12.社会学者薛涌认为:“当一个社会支持你放弃不喜欢的工作而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时,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提高。当你知道自己失业后会得到帮助,而不是扛着‘懒人’的恶名时,你就不会誓死捍卫自己所拥有的已无竞争力的工作,而更愿意冒险去学习新的东西、寻找新的职业。”材料能说明

A.高福利制度会导致工作热情丧失

B.福利国家将会使人失去竞争力

C.社会保障是有效的社会激励机制

D.社会保障可能会导致贫富悬殊

13.《舒曼计划》载:“为维持和平,欧洲联邦是不可缺少的;依靠联合进行基本的生产,依靠设置一个约束法国、德国和其他成员国的高层权力机构,我们的建议将为欧洲联邦的实现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舒曼计划提出的 主要背景是

A.美国全球霸权政策的影响

B.朝鲜战争和印度支那战争

C.世界两极格局的影响

D.欧共体的建立与发展

14.1947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明确指出:“我认为,那种以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和俄国人坐下来解决问题的想法是错误的。只有当西方具备了坚不可摧实力的时候,斯大林才会来听听美国的谈判条件是什么。”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美国将策划对苏联的军事打击

B.论证了杜鲁门主义的合理性

C.美国有必要帮助西欧恢复经济

D.美国与苏联对抗是必然的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美国,新的艾森豪威尔政府正在取代杜鲁门政府。新政府能 在朝鲜缔 结和约,1953年7月,朝鲜战争宣告结束,从而消除了国际紧张局势中最大的一个根源。第二个月,苏联政府宣布,它也掌握了氢弹的秘密,结果反而加强了和解运动。”材料说明当时

A.美苏的和解消除了世界动荡

B.美苏“冷战”势头有所减弱

C.世界多极化趋势已开始显现

D.美国放弃了遏制苏联的政策

16.1850年,伦敦毫无疑问是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1950年,纽约成为 全球财富 的中心。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D.美国经济实力独霸天下

17.1957年,基姆主编的《社会主义时期苏联(1917—1957年)》出版,书中谈到,苏联在1957年共有78900个集体农庄和5800个国营农场,单干农户约有100000户。这说明此时的苏联

A.农业开始实现了集体化

B.社会主义大集体农业经济已初步 建立起来

C.单干户是农业经营的主体

D.在农村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地位

18.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到福利社会。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政府加大社会福利的投入

B.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

C.开创福利国家的先河

D.增加国有企业经济的比重

19.下图为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变化示意图。它反映出

A.美国产业结构畸形发展

B.高新技术推动美国产业结构调整

C.美国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D.美国丧失世界制造业的领先优势

20.1989年11月26日,《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只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意味着此时苏联的改革

A.促进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B.纠正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将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21.2009年11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回忆柏林墙倒塌时说:“我从科学院下班回家后,听说沙博夫斯基(东德中央政治局委员)宣布即将开放边界。”很快,她发现数千人正奔向第一个开放通往联邦德国 (西德)的检查点。默克尔说:“我随即加入人群,与其他人一起为这个不可思议的日子感到兴奋。”默克尔等人“感到兴奋”主要是因为柏林墙倒塌

A.标志着德国的重新崛起

B.有利于美苏冷战的缓和

C.结束了国家的分裂状态

D.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22.2002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指出,“我们坚持的另一个信念是,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建立一个更安全、更美好的世界。联盟和多边机构能成倍地壮大热爱自由国家的力量”。它反映出

A.美国谋求与苏联改善关系

B.美国坚持以意识形态划分世界

C.美国操纵联合国谋求霸权

D.美国建立单极世界设想破产

23.乔治·卡斯特尼德认为:“一条新的正在很快分裂的墨西哥社会的裂缝正在形成。这种分裂把与美国经济接近的墨西哥人与那些不与美国经济接近的人分开……将那些即使没有处在墨西哥社会的边缘,但处于全球性资本、商品和服务流动边缘的人,与那些被融入全球性流动的人相区分。”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墨西哥社会的分化

B.全球化使墨西哥与美国的差距缩小

C.北美自由贸易区促进了墨西哥的发展

D.美国因素使墨西哥难逃全球化劫难

24.郭宪纲在《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一文中指出:“在力量失衡的单极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强加自身意志,毫不顾及他国意愿。在多极化的世界,任何力量都会受到其他力量的制约,国际规则、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反映出各国的诉求。”材料意在说明

A.世界多极化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B.多极化世界源于力量失衡的单极世界

C.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D.建立多极化世界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

25.2013年8月,《数字中国》指出:“国际金融学教授吉姆·罗杰斯认为现在的中国越来越像资本主义,而美国反而变得越来越社会主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90年代后两国关系显著改善

B.不同经济模式相互借鉴和影响

C.全球化背景下利益休戚相关

D.两国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苏联的现代化进程中,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所起的作用也颇受争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模 式的新型 现代化途 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 进行重新 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材料二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成了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法国《时报》在1932年1月发表评论说:“苏联不依靠外国资本而实现工业化,就是赢得了第一局。”从1941年至1945年,苏联在任何武器门类方面的产量都多于德国。苏联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和调整的,而是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指令性计划。工业化的资金只能从内部积累,1935年粮食收购一项,给国家预算带来200亿卢布以上的收入。1926—1940年,重工业增长18.4倍,轻工业增长6.2倍,农业增长26%。到1953年,粮食产量为8250万吨,一战前1913年为8600万吨。最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低速、停滞和衰落。

———齐世荣、钱承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史》

材料三这里就我所知的关于现代化含义的种种说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大类:……(二)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 工业化的 过程。……可以说,今天所有在经济上处于欠发达或开发不足的国家都共同致力于工业化的目标,把它作为根本改变国家面貌和国际地位的战略性措施。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四衡量一种现代化方式是否成功,不能只看几项指标和集中力量办的几件大事,更应该看这些措施是否惠及百姓,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在推动社会向自由王国前进。

———左凤荣、沈志华《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1)据材料一,指出苏联 采用的“非 常手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新型现代化途径”的表现。(4分)

(2)结合材料二中的史实,以“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现代化”为题,论述材料三、四 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行文流畅。12分)

27.二战后,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苏联的解体为起点……雅尔塔体系的根基消亡了,“由于苏联一极的坍塌,两极体制旋即消失”。

两极政治格局在60年代已宣布演变了,出现了多种力量中心,但实质上,“维系两极格局的两个关键因素,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的对抗与争夺,以及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集团在欧洲地区的军事对峙,并未因此而发生根本的改变”。

———刘从德《地缘政治学:历史、方法与世界格局》

材料二在格局转型时期,苏联已解体,美国虽维持住了超级大国地位,但却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对盟友居高临下发号施令,海湾战争就是佐证。目前是多种力量共同决 定着国际 事务,其中国际组织和国家集团,正日益发挥其作用和影响。

———张蕴岭《欧洲巨变与世界格局》

材料三传统学派认为,单极从根本上是不稳定的,美国任何轻微的违规之举都有可能引发危险的动荡。我认为情况正好相反: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美]威廉·沃尔弗斯《稳定的单极世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国际格局的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并谈谈你对中国应对举措的建议。(6分)

(3)归纳材料三作者提出的观点并加以论述。(8分)

28.自由贸易关乎国家利益,也关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3.8%左右)。

———P.林德著、王新奎编译《国际贸易》

材料二综合WTO统计资料和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的统计资料,从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第一起反倾销案件以来至2001年12月初,已经有欧美等29个国家对我国提起共计477起反倾销案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国家。2000年各国提起的反倾销案件总数为251起,其中我国遭到反倾销起诉的案件有33起,对中国的反倾销占世界总数的13% 以上……2001年1月到11月中旬,我国遭受的外国反倾销投诉案件已经达到34起……据统计,对华反倾销调查涉及15类商品,影响13000多家企业,包括钢铁、彩电、纺织品、化工、玩具在内的行业。

———《中国如何直面反倾销》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0—2000年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4分)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问题。(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请就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A3.C4.B5.D6.C7.C8.A9.A10.B11.B12.C13.C14.A15.B16.B17.D18.B19.B20.D21.C22.B23.A24.A25.B

二、非选择题

26.(1)手段:农业集体化,义务交售制。(2分)。表现:优先发展重工业,高速度。(2分)

(2)(答案要点)

27.(1)特点:美苏争霸,“冷战”对抗,操纵国际政治,新兴力量冲击两极格局。(4分)

(2)变化:两极格局终结,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世界五大力量(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相互制衡。(2分)

举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赶超,增强综合国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化解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灵活务实地处理外交事务;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4分,任答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3)观点:宣扬“单极稳定论”,主张建立由美国“约束和管理”世界的单极格局。(2分)

论述:其实质是一种强权思想和狭隘的国家利益观,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理论支持。这种由一国主导的世界格局不符合各国人民的意愿和各国的利益。“冷战”结束后,美国到处干涉各国事务,造成世界局势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障碍。(6分)

28.(1)主要特点:增长幅度 大,增长速度快。(2分)

原因:世界贸易自由化体系推动,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战后较长的和平 时期等。(4分)

(2)问题:中国成为世界反倾销浪潮的最大受害者(或中国成为欧美反倾销调查的最主要国家)。(2分)

原因:中国经济发展快速,竞争力日益 增强;欧美国家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外贸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主要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4分)

九年级政治专题复习 篇8

国家制度是政治常识的核心内容。基本概念有:国家、国家性质、民主、专政、国家职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单一制、联邦制、“一国两制”等。基本内容有:国家性质和职能、我国的国家职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政党制度专题有两条主线:一是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基本观点;二是我国的政党制度。主要概念有: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个代表”、政党制度、人民政协等。主要内容有:政党与政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知识精讲】

考点1 我国的国家职能

(1)内容 我国的对内职能有: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我国的对外职能有: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国家机构是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国家职能的行使是通过国家机构来实现的。我国的国家职能既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所决定,又反映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2)热点点拨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的当天下午,温家宝立即到达地震灾区并在灾区临时搭起的帐篷内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分析当前抗震救灾形势,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会议,分析当前抗震救灾形势,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这是国家在行使政治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表现。

例1 下列现象属于国家对内职能中的社会管理职能的是()

①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干预社会经济生活 ②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兴办公益事业 ③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④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抗震救灾工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考点2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直接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才能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转化为国家的意志和利益,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就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上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适合我国的国情,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巩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热点点拨 2008年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近3 000名来自全国各地、各个行业的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代表人民意愿,共商国是,共议大计,共话发展,行使国家权力。

材料表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组成国家政权体系,依法行使职权。

例2 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国务院组成部门的调整和设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由此可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是国家权力机关 ②行使决定权 ③行使立法权 ④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A

考点3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1)内容 根据国家权力集中程度的不同,当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单一制与复合制两大类。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全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行使其职权。

(2)热点点拨 2007年4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会见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并向曾荫权颁发了任命他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的国务院令。

上述材料表明,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例3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具有中国特色,这就是在实行单一制的前提下还实行()

①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②特别行政区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考点4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内容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有:①“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一个中国。②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③“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都属于祖国统一问题,但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是有所区别的。港、澳问题是我国恢复行使主权问题,台湾问题则是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问题。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是,只有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才成为可能。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制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中国政府只能被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包括使用武力,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2)热点点拨 2008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强调,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上述材料说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例4 据统计,截至2007年9月,两岸累计贸易总额6 933亿美元,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74 327项,台商实际投资450亿美元。从政治学角度看,两岸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的原因是()

①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代表人民利益,促成了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发展 ②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③我国坚定不移地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④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B

考点5 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1)内容 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的关系。从性质上看,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从作用上看,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

国家机构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即国家职能是国家机构设置的主要根据。国家机构是实施国家职能的载体。

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包括: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暴力机关。

(2)热点点拨 2007年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形势,为深入推进预防腐败工作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打击和预防腐败,我国设立了预防腐败局。这表明,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性质。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为维护广大人民利益服务的。同时也体现了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国家机构是实施国家职能的载体。

例5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调整并设立了若干机构。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国家机构调整主要依据国家职能的变化

B.国家实力的变化决定国家机构调整

C.国家机构设置取决于国家性质

D.国家行政机关决定国家机构

参考答案:A

考点6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1)内容 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治国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并反映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民主的正确方向,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保证人民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坚持对人民负责要求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的监督;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坚持依法治国的要求:①对立法机关的要求:加强立法,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依法履行法律监督工作和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职责。②对行政机关的要求: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③对司法机关的要求: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④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⑤对公民法律意识的要求:依法行使权利和依法履行义务。

(2)热点点拨 近年来,各级政府根据“行政许可法”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大量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的同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以“进一个门办好,交规定费办成,在承诺日办结”为标准,建立专门的行政审批中心,并将其纳入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之中。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政府贯彻依法行政原则;有利于提高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也是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表现。

例6 2007年5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一律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自行制定出台鼓励高耗能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已经出台的要坚决废止。材料表明国家机构必须()

①坚持民主与专政相结合 ②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③坚持依法治国原则 ④保障企业的一切利益不受侵害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④

参考答案:B

考点7 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内容 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反映在法律上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直接体现了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公民和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监督权等。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通过制裁和惩罚侵犯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行为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热点点拨 2007年4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492号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条例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有关保护公民知情权的法规。

监督权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意义重大。它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例7 2007年2月7日,全国首例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大案告破,号称2006年度互联网“毒王”的“熊猫烧香”病毒的始作俑者李某等人落入法网。这表明()

①公民在网络虚拟世界的行为不受法律约束 ②公民自由总是在法律规范内的自由 ③公民是现实社会的权利主体,但不是网络世界的权利主体 ④公民有使用网络的权利,也有维护网络安全的义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考点8 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1)内容 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的国家利益体现了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实现公民个人利益的前提和基础。

(2)热点点拨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的一条就是倡导“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上述观点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例8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这是因为()

①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最高利益 ②国家统一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③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④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考点9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内容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的是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是立法上的平等,也就是说,在立法过程中不能对敌对分子讲平等。在法律执行过程中,所有公民一律平等。但它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它反对一切特权,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

(2)热点点拨 2007年7月10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因犯受贿、玩忽职守等罪行在北京被执行死刑。

郑筱萸伏法表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的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例9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将死刑案件的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这是20年来我国对死刑所做的最重大的改革。“将死刑案件的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这体现了()

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 ②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考点10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

(1)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即先进性,是通过其阶级性、“三个代表”、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体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即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从现实国情来说,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热点点拨 2008年2月18日,胡锦涛在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代表座谈时强调,能不能始终带领人民走在时代前列,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对党的最根本的考验。

材料体现了党的性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例10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立即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当前抗震救灾工作。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中央号召,全党和全国军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以实际行动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材料体现的政治学道理有()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国家在行使政治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考点11 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

(1)内容 具体措施:①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国际事务的能力。③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④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内民主,保持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⑤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热点点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要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胡锦涛的上述报告内容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三个代表”的实践者。

例11 2008年1月8日,中纪委第7次会议指出,要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从政治学角度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就必须加强党的()

A.思想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B.组织建设,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C.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民主建设,健全民主集中制

参考答案:C

考点12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内容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依靠力量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整体,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热点点拨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因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先进性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因素,它有助于提高党的理论水平和决策水平。

例12 2008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当前雨雪冰冻灾情,部署做好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工作。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注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B.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C.国家机构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D.中国共产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参考答案:D

考点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内容 在我国的多党合作中,执政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相互监督的关系,而非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都享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热点点拨 2007年11月15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斗争中,确立了在中国各种革命力量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比较,自觉地、郑重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使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例13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下面对“互相监督”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互相监督 ②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 ③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准绳,进行民主协商、互相监督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

上一篇:股票投资分析报告格式下一篇:青云二联小学后勤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