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论文

2024-12-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论文(共13篇)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论文 篇1

1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

水利工程是一项浩大的土木工程,工程建设涉及道路修建、场地平整、取土采料、大坝基础、岸坡开挖、弃土弃渣堆放、移民安置等项目。具有土石方量巨大、占地范围较广、施工周期较长、弃渣量多、点线布置等特点。例如北京市永定河生态治理工程,河段治理长度M.2km,土方开挖455.6万m3,回填种植土148万m3,绿化面积278万m2,整个工程区域面积达608hm2,充分体现了上述水利工程的各项特点。因此,在土石方量巨大,施工范围广的情况下,水土流失在水利工程中变得不可避免,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水土流失以点状、线状分布

水利工程场内外的施工道路线路长,道路布设多沿江河两岸布置,施工中土石方易滚落至下游,占压植被,甚至滚落入河,破坏沿线植被,形成裸露边坡,造成水土流失。同时,大坝、料场、渣场及生产生活等设施呈点状布设,大坝坝基、岸坡开挖、场地平整、料场开采、弃渣堆弃均将扰动原地貌,破坏占压植被,形成裸露面,引发水土流失。

1.2破坏占压植被,经扰动后增加植被恢复难度

水利工程占用林草地大,工程占地不仅破坏了原有植被,而且改变了其利用现状,而且水利工程中有大量的永久占地,永久占地被硬化或建筑物占压,难以恢复植被,使原有水土保持功能损失。同时,经施工扰动后的地表被压实,且多为土石混合,使土壤肥力下降,增加植被恢复难度。

1.3土石方量大、弃渣多,人为水土流失严重

水利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工程本身会产生大量的土石方挖运。例如北京市通州区运潮减河治理工程,其土方开挖量为303.54万m3,土方回填量为28.42万m3,弃渣量为123.73万m3。大量的土石方挖填、堆弃不仅形成裸露面,为水土流失创造条件,而且松散堆猹体成为人为水土流失的重要源头。

1.4工程项目多,水土流失形式多样

水利工程项目涉及道路、场地平整、土方开挖回填等众多施工项目,因工程施工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形式多样,主要表现为由水力和重力作用引发的缡础⒚媸础⒐凳础⑸胶榍质础⒈浪、滑坡,甚至可能引发石洪、泥流。

1.5水土流失重点时段为施工前期

水利工程在“三通一平”等工程施工期为土石方挖填的高峰期,在项目施工的同时,水土保持措施尚未实施或未完全发挥固土保水的功能,地表面裸露,是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

2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几项技术

我国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建设主要以工程措施为主,措施布设先是满足主体工程的要求,对不稳定边坡、堆体、场地等扰动区多采用工程治理,导致水土资源保护、生态措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防治模式难以满足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形成的要求。按照生态修复理论,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注重保护、转变观念、重视改良、合理配置重建结构。下面通过北京市永定河生态治理工程这一案例,分析几种主要的生态修复方法和措施:

2.1保护表层种植土,确保生态修复植物重建A土壤资源

土壤是生态修复措施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土壤资源的数量、质量同生态修复的效果密切相关。在水利工程“三通一平”等工程施工时,表层种植土往往同开挖弃渣堆至渣场,或被回填掩埋,因开挖、回填施工具有不可逆转性,在后期迹地生态修复植被重建时,短缺的表层种植土成为重要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到植物措施实施的质量,甚至能否实施也是个问题。因此,开展表层种植土收集储存是水利工程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重要前提。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历史悠久,河道经过长时间逐渐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沙坑,由于坑壁陡峭,大部分卵砾石裸露地表,部分地段分布有杂填土,因此,在河道主体工程施工之前,特别区分了杂填土和原有种植土,将杂填土运弃后,留下了原有种植土,为后期绿化工程做好了准备。

2.2减少生态植被的破坏,维护其原有生态系统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减少对现有生态植被的破坏,维护其有生态系统是最有效的生态修复途径。水利工程施工扰动面大,原地表植被被扰动破坏后,将散失其生态功能,被施工裸露地所取代,不仅造成水土流失,而且增加植被重建难度。水利工程施工虽然在征地红线范围内进行,但并非红线范围内可以随意进行施工扰动。施工中应避开植被良好区,控制施工占地,提高场地重复利用效率》在永定河河道治理过程中,由于工程的三家店水库段属于植被良好的地段,为了避开施工临时占地对现有植被的破坏,于是将施工临时占地往下游移动了800m,同时对土方开挖回填重新平衡,避免因施工临时占地位置变化造成工程投资的增加。

2.3转变治理模式观念,采用新型生态修复技术

裸露边坡遍布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根据所处位置和其重要性多采用喷锚等工程措施防护,此类工程措施虽然保证边坡的永久稳定,但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降水难以渗人,隔离了原边坡的水汽微循环系统,生态系统难以自我恢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喷混凝土、植生槽等新型技术巳成为开发建设项目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永定河河道生态治理采用了新型的护岸材料,主要以连柴柳枝与各种柔性护岸相互结合,柳枝可用作护岸中的栅栏、筑堤的材料,也可以当作附生海苔的材料使用,这些枝条也被称作“柳木“或“枝柴”,可形成连柴栅栏植物护岸的形式。加工连柴栅栏需要长度约为1.5?3.0m、直径10?25mm的枝条,并需要应用活木桩(长度约为0.8m)、死木桩(长度约为0.7?0.9m)和粗麻绳若干(直径5?30mm)对连柴栅栏进行锚固。这种新型的生态护岸,可促进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换,滞洪补枯、调节水位,恢复河中动植物的生长,利用动植物自身的功能净化水体。这种护岸既能稳定河床,又能种植芦苇、菖蒲、鸢尾等高等级的水生植物和水柳等根系较为发达的树种等水边植物,形成自然的水陆过渡带,使河岸趋于自然形态,从而更好地形成河流生物链,同时,水边植物可以削减波浪对河道冲刷影响。

2.4综合恢复,重视土壤改良和植物配置

在传统的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建设中,人工植物措施类型和植物物种单一,缺乏多样性,同时,土地经施工扰动后,土壤板结,肥力降低,有机质减少,直接恢复植被将影响其生长效果,以至植被恢复后生态效益低下,易退化。如在水利工程网格梁植草护坡施工时,在网格梁完成施工后,未经土壤改良便散播单一草籽,其边坡生态效果极差。因此,实际施工中,应在网格梁内先进行除杂整治,然后覆盖种植土30?40cm,选择狗牙根、紫花苜蓿、三角梅、黄花槐等进行草、灌配置,效果会非常好。要注意的是,在植被重建前,应对施工迹地进行除杂清理,所有植物根系、种籽需建植在肥沃的种植土上,以保证植物生长效果。

2.5用于水利工程生态修复的植物物种

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植物物种的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植物物种应适合项目区的自然环境,同当地物种不互克;耐贫瘠、耐干旱、抗逆;速生、管理粗放,应优先考虑能固氮的物种;生态效益明显,兼具景观观赏性;在不同区域的建植时,应考虑植物根系对工程的影响。永定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的植物景观设计理念是形成以溪流湿地为主的生态景观带,故此在地被植物材质的选择上,主要选择了适合沙质土壤条件的地被植物,如紫花地丁、二月兰、麦冬等,这些地被具有耐瘠薄、生命力强等多种特点,便于后斯粗放式的养护管理。在植物材质的应用上,以混播为主,打造大色块的大地景观效果,形成单一色调,多种材质。同时,将河道根据三年一遇洪水线划分成多个区域,根据植物的特点合理布置,力求体现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护坡覆土较厚,土壤条件干燥,故此以各种旱生草本组合搭配灌木,形成大面积单一色块的地被植物效果。三年一遇洪水线以上覆土相对较厚,且离水面有一定的距离,相对来说比较干旱,故此种植主要以灌乔为主。乔灌下较阴处,种植耐阴的单一品种,如麦冬、二月兰、白三叶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种植各种旱生草本组合,形成缀花草坪。三年一遇洪水线以内土壤条件比较湿润,种植以各种湿生组合为主,局部种植单一开花植物品种,如马蔺、鸢尾、花叶芒等。湿生组合以开红花植物为主,主要为红蓼、红花E架草、沼生柳叶菜按2:1:1的比例混播。湖岸线高程1.5m内搭配多种挺水及浮水植物,丰富水面景观,形成了门城湖、莲石湖、宛平湖、晓月湖等几个重要湖面景观。主要的植物品种有荷花、荇菜、再力花、梭鱼草、凤眼莲等。

3结论及建议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已被参建各方所重视,打造绿色水利工程已成为水利人的奋斗目标,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大坝两岸边坡喷错支护范围偏大,限制了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不注重对表层种植土的保护,影响后期植被生长质量和效果;植物物种单一,易退化;植物措施建植后再次破坏严重;石质堆渣场防护仍为浆砌石挡墙加砌石护面的模式,需进一步改进。针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在工程设计施工时,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应减少边坡的开挖范围;对稳定的开挖边坡可采用喷混植生态恢复边坡植被;经工程支护的边坡应预留植生槽、生态笼砖等复绿技术的设置空间;在水土保持设计、施工布置时应规划表土堆存场,招标文件中应明确施工单位表土保护责任,建议表土收集储存施工单独委托单位承担;根据项目所在地气候条件’选择多种优势乡土植物物种作为植物重建物种,植物配置应为乔、灌、草;施工迹地植物措施建植后应建立管护制度,减少施工及人员对植被的干扰和破坏;转变渣场的防护形式,对经沉降、削坡稳定的渣体可采用生态袋进行护脚防护和坡面保护,渣体顶面覆土后按乔、灌、草配置林草措施。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论文 篇2

1.1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在特定的土壤侵蚀地区, 通过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 根据生态学原理, 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的单独作用, 或辅以人工调控能力的作用, 使部分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恢复作用力以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为主, 以人工调控能力为辅。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人工辅助措施, 促使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再生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促进植被的持续生长发育和演替, 保护并改善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 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步伐, 建立和维系自然条件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并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

1.2 影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因素

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可概括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这两个因素同样也是影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无法改变, 只能合理利用。而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被动改造的因素, 可以通过约束人为活动来适应自然规律。因此人为因素是影响生态环境极为重要的因素。

1.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丹治”工程中的应用

“丹治”工程中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主要包括了退耕还林还草、封育管护、舍施养畜、能源替代等。对水土流失轻度区及地广人稀土地利用率不高的区域实施补植、封育管护, 大面积进行生态修复加快治理进度;在强度水土流失区结合坡沟兼治的工程措施, 先控制大的水土流失, 再进行生态修复, 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地区配套退耕还林还草、封育管护、舍施养畜、能源替代及宣传制度等措施。

2 水保生态修复措施在“丹治”工程中的优化作用

通过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就商州区引寺沟、蒿坪沟、刘河3条流域治理工程中生态修复措施的治理成果进行对比, 对水保生态修复措施在“丹治”工程的优化作用进行分析。

2.1 人为因素得到正确引导

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增强了项目区群众的生态意识, 提高了群众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使影响生态修复措施的人为因素降低, 植被恢复的环境更加适宜, 恢复能力等到提高。同时随着群众对措施的认可, 他们能够积极参与项目区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也解决了措施后期的管护问题, 为后续“丹治”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2 自然因素得到修复空间自由

德国是个发达国家, 经过二战后几十年的生态建设, 森林覆盖率已上升到30%。去过德国的人, 无不羡慕那郁郁葱葱、整齐划一的大森林。德国今天的环境是原生态环境被破坏后, 以生态建设的形式创造的。遍布德国林相优美的人工林, 在遇到火灾、病虫灾袭扰和酸雨降临时, 都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救灾, 它宛若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不能独自经受风雨。德国的人工林是在原生林被完全毁灭后被迫经“生态建设”而成, 其中不要说没有让生物学家惊喜的新物种, 连狼这种普通的肉食动物也没有了, 以至于食物链常常崩溃, 不得不用大量的人力去平衡。这其中的原因在于, 构成人工林的优势树种不是经过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生存下来的, 也没有一个乔、灌、草、藤兼备的植物体系和以植物为基础的自我平衡相互维系的食物链, 所以防范能力很差。

自然因素遵循大自然循环规律, 人为因素的过多干预只会对它的循环造成影响。在酸雨、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面前, 我们不需要一个时刻需要人工维护的生态系统。“丹治”工程的终极目标应该是项目区生态系统健康、独立自我的循环运转, 以达到水源涵养区的最佳效果。

2.3 实施生态修复产生的显著效果

2.3.1 植被覆盖率的提高

据调查, 各地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之后, 植被覆盖度迅速增加。蒿坪沟、引寺沟、刘河3条流域生态修复措施之后, 林草覆盖率分别提高了8.1%、18.6%和26%。生态修复之所以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 是因为封育管护解除了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系统自我组织和调控作用增加, 区域林草植被种类必然增多, 水土流失程度自然减轻。

2.3.2 保土减沙、蓄水保水、分洪抗旱能力增强, 改善了地域的小气候

生态系统的蓄水保水能力主要表现在雨季能蓄水、分洪, 旱季能抗御干旱。因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能大面积增加植被, 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所以在增加下垫层的蓄水保水能力的同时它的保土减沙效果也是很显著的;同时因为流域蓄水保土能力的增强, 贴地面的小气候也同时在改善。枯水、干旱季节项目区河流未曾出现断流现象。动、植物物种群数量逐渐增多恢复, 生态体系已步入良性循环。

2.3.3 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在项目区措施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对策和措施, 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调整了产业结构, 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措施实施使项目区农业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转变。措施实施使项目区群众由满山无序放牧到舍饲半舍饲养蓄转变, 项目区良种饲草也是牲畜出栏率由28%提高到44%的同时节省了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由超负荷无节制砍伐生态林到节材灶、沼气池的高效、无污染的生活习惯的转变。由于生态修复区大面积成长起来的林带能使风速降低, 也就使空气温度流通速度降低, 相对温度增高。林带防护下的农田, 谷类作物可增产20%~30%, 瓜类和蔬菜可增产50%~70%, 牧草可增产80%~100%。由此可看“丹治”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给当地带来的不仅是山清水秀, 还意味着林茂粮丰, 牛羊成群猪满圈。生态修复措施实施后形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3“丹治”工程中实施生态修复措施必要性

3.1 实施生态修复措施的必然性

事实证明, 迄今为止, 人对生态系统的了解还是不够的, 想达到与大自然同等的生态建设能力, 人类还差之甚远。生物圈二号[1]的失败, 就是最简单的证明。与人工生态系统相比, 原生生态系统可以说是“活”的, 具备了自然演化、自我更新的能力, 是具备了适合这一区域地貌和气候的生态系统 (包括完整的从初级到顶级的食物链) , 对正常的自然灾害有自适应和恢复能力。

3.2 在“丹治”工程中实施生态修复措施必要性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基本上以中短期效果为目标, 如植被的快速覆盖、坡地改造、沟道工程等, 从保土保水的效果看短期内很明显, 但从生态恢复的角度看仅仅是刚开始而已。生态修复措施在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 它独有的后续低成本乃至零成本的运行以及生态效益长期延续不断地发挥的优势, 是配合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从中短期过渡到长期直至生态系统恢复自我更替运转的终极目标的最佳选择。

就我国国情而言, 在“丹治”工程中实施生态修复措施是必要的。首先在“丹治”工程涉及治理水土流失的面积大、范围广、单位面积投资比较紧张情况下, 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所需单位面积投资相对较小, 投入产出的比值大, 获得的生态效益相对较高, 就整个“丹治”工程而言能起到缓解、调节和平衡的作用;其次它具有不产生二次治理污染、后期维护成本小等诸多优点, 为“丹治”工程后续运行节约成本, 使措施效益产生最大化;最后也是我们总结和借鉴前人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方面成功的经验和失败教训, 认识到自然的不可复制、不可替代性, 顺应生态的自我组织调节、自我修复, 达到自然恢复的目的。

4 结束语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是“丹治”工程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措施, 它对整个“丹治”工程起到平衡、调节的重要作用。它与重度水土流失区人工造林种草等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及坡改梯、谷坊、蓄水池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构成“丹治”工程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不可或缺的因素。

参考文献

[1]杨爱民, 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分类与技术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 2005 (01) :011-031.

[2]焦居仁.生态修复的要点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 2003 (02) :1-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与原则 篇3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2-08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全面与快速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是,经济提高的代价是我国生态系统的破坏,由于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与保护,导致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情况严重,反过来又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只有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使我国的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得到遏制并逐渐改善,随着水土流失的严重性以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迫切性,为使生态系统早日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内许多专家与学者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与原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出了许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研究

成果。

1 概念的界定

近年来,由于水土流失现象的逐渐严重与水土流失的范围不断扩大,我国相关的专家与学者对其概念的界定进行了不同角度与不同层面地探讨,最终形成了广义与狭义的概念之分,这一观点主要以杨爱民等为代表的学者。

苏志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有关问题的探讨》指出,广义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主要是指在特定的水土流失问题出现地区。王治国《关于生态修复若干概念与问题的讨论》中谈到通过生态自身的调节能力与控制能力可减少甚至消除土壤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以往的健康,重新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刘作慧的《生态修复和生态修复措施与水土保持关系的探讨》中指出狭义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在特定的水土流失问题出现地区,通过生态自身的调节能力与控制能力来减少甚至消除土壤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再加之人为的、通过各种非生态系统自身调节的手段进行辅助,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以往的健康,重新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看出,广义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与狭义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概念差别不大,基本相同,只是狭义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多了人为的辅助手段。国内的相关学者与研究院尽管在概念的界定上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同认识。游文芝《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方法刍议》指出可利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研究理论成果与研究技术成果来治理水土流失,修复生态系统,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势在必行。

2 特点

2.1 必须重视封育保护

我国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主要是通过释放甚至消除生态系统的超载量,只有当生态系统的压力减小甚至消失以后,它才能有能力通过自身的调节与控制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从而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标。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类型区治理措施研究》中提出,如果要减少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采取封育保护,杜绝人为的对生态的干扰与破坏,使生态系统能够有喘息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实践证明,没有了人为的干扰后,生态系统就能以较快的速度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难度差异情况不同

国内研究人员发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随着不同条件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难度与差异。《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分析》中得出结论,由于我国地广人多,随着人口数量、区域降水量、植被类型等不同条件的变化,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难度与差异也随之变化。统计发现,西北荒漠区域的水土流失最为严重且难以修复。

2.3 人为的辅助与相关政策必不可少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中有记录: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过程中,除了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与恢复能力外,人为的辅助与相关政策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过程中,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封育保护,以及根据当地地理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出台一些政策与方法加快植被的覆盖速度、保证生态用水等也是至关重要的。

3 原则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与探索,国内相关研究人员从我国国情出发,得出了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必须要坚守的几点原则,这些相关研究成果使我国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得以顺利、科学地进行,同时,这些研究成果也进一步加快了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进程。

(1)我国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现实,要实行因地制宜原则,我国的自然条件与地理条件差别很大,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降水量、植被类型、地质类型等,只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这一目标。

(2)还有整体修复的原则,也就是说,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要有发展的眼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分类与技术方法》指出,要做好整体修复工作需要从整体上对生态修复进行布局,并密切联系各流域,以流域为主进行规划

设计。

(3)还要实行经济可行性原则,也就是要实现既能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健康,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双赢的局面,在制定治理生态保护手段的时候,要兼顾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这样才能兼顾各方,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通过相关研究人员与学者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与原则的研究成果来看,许多专家与学者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问题方面研究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措施,也科学地总结出了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的特点,以及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必须要坚守的原则。为我国恢复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针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问题方面的系统、成型、科学的理论仍然较少,系统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论文 篇4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作者:赵玉红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12-1-10 13:52:35

关键词:水利风景区;水土保持;生态环

境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陆续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许多工程以其恢弘的形象、优美的水环境和浓郁的水文化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水利风景资源。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在促进水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有时也直接或间接扰动原有地貌,干扰地表,容易引发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甚至威胁到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安全。在编制水利风景区规划方案时,一般更倾向于关注风景区的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容易忽视水利风景区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本文从安徽省风台县淮上明珠水利风景区的实际出发,分析水利风景区与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景区概况安徽省凤台县淮上明珠水利风景区位于凤台县北部,茨淮新河(凤台段)南岸,全长36km,总面积10080亩(672hm),素有“淮南羽翼,州来咽喉”之称。景区以茨淮新河为主线,河道南侧种植大片的水保林,堤坝护坡种植了观赏效果好的紫花苜蓿、马尼拉草、何首乌等。景区林茂草丰,野趣迭出.秀色天成,多处景观景点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密集的植被覆盖。景区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各具特色,树木苍郁,静谧幽雅,鸟语花香,既有“绿色长廊”的美誉,又有“天然氧吧”的美称。

景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

面自然比降为1/7000~1/10000,由于河流变迁,交织沉积,以及历次黄泛、淮泛的侵蚀和堆积,加之人为活动影响,形成“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点。

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903mm。雨量集中于春季和夏季,其中7月份降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22.5%。多年来景区针对不同功能区水土流失的原因、程度和景区主体丁程对水土保持的不同作用,实施了不同的防治措施,达到了保持水土的较好效果。

1.景区水土流失特点

凤台县淮上明珠水利风景区依托的茨淮新河为1971年治淮工程中确定开挖的大型人工河

道,主要为淮河中游扩大排洪能力,并具防洪、排涝、灌溉和航运等综合效益。景区始建于2000年10月。

为改变景区生态环境、涵养水

源、拉动凤台区域经济发展,景区建设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努力打造万亩生态林带,修复和保护水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型国家水利风景区。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导致了水土流失问题,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景区推出“农家乐”活动,允许游客挖掘林下种植的药材,捕捉林间饲养的禽畜,但没有设置有效的措施来防止这些活动带来的水土流失危害,致使地表植被破坏,景区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

②景区“水上餐厅”产生的生活

污水及林间大量的人为活动造成园区土壤硬化,影响植物生长,也对景区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③景区种植的万亩杨树林是安

徽省最大的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之一,但单一树种易发生严重的病虫害.且不利于水土保持,间接影响了景区生态环境保护。

④景区护坡及岸线种植的水保

植物,因战线长、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部分地段缺失.没有及时跟踪补救,加剧了景区水土流失。

2.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凤台县淮上明珠水利风景区以茨淮新河为主线。万亩林带为主体,景区资源丰富.地质状况良好,林茂草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密集的植被覆盖。但随着景区建设和发展,景观工程建设诱发水土流失,可能给茨淮新河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景区治理生态环境保护按照以接近自然景观、遵循植物自然演替规律、生态效应与景观效应相结合、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具体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设置河岸湿地景观带。针对岸线的斜坡地段,设置约3-5m的湿地植被缓冲带.如临水平坦地带可种植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河道岸线植被的增加会减少进入河道的泥沙量。

减少沟蚀的发生,降低边坡崩塌的危害,达到保护水质的目的。

②在景区栽植大面积生态植被

毯在景区栽植生态植被毯可以快速覆盖固定沙土.增加坡面粗糙度,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缓解雨水对坡面表土的冲刷,在美化景区的同时,加固美化堤防,增强亲水性,使景区林草覆盖达到3.5km,林草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96.2%。因此,在景区栽植大面积生态植被毯.一是可快速弥补景区建筑回填土及裸露土的流失:二是可以较快恢复植被.并减缓风力侵蚀:三是可有效拦挡沙粒的移动,达到更好的防风固土效果。

③在景区栽植护坡型灌木及藤

本植物。护坡型灌木的品种主要选择耐寒、耐贫瘠、管理要求不高、养护成本低且根系发达、固沙土能力强的品种,如鸟不宿、胡枝子等。栽植藤本植物主要用于景区的岸线建筑。自然缓坡地段裸露部分和砌石挡墙,藤本植物生长速度快,建植后能向上或向下快速覆盖岸线建筑和砌石挡墙,形成四季不同景观。景区选择的藤本植物是瓜蒌、何首乌。

④严禁在景区坡地开荒。已开垦的应调整垄向.变顺坡耕作为横坡或斜坡垄作,减少面蚀的发生。在坡耕地上应建具有一定蓄水能力的临时性地块.推广林间套种观赏性植物,拦截地表径流,进一步减轻土壤侵蚀,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二、景区水土保持的理念

和实践1.景区建设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景区建设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是对景区主体工程及景观建筑的选址、总体布置、生态恢复措施等提出要求、意见和建议,从水土保持角度评价景区主体工程及景观建筑是否可靠,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否满足水土保持要求,从生态的角度考虑景区增加植物防护,减少景区硬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景区生态环境。水利景区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生态自然平衡,扰动地表和植被.引发了水利景区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水利风景区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已成为景区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景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

2用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成果及

时指导景区建设为探索景区生态环境措施,凤台淮上明珠水利风景区管委会联合安徽水文局及安徽中科研究设计院开展了“水土保持径流”试验研究,以求在景区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减

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大范围地保护景区生态。该项目针对景区的地形、水文、气候及岸线等,以及景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展了全方位的研究。

主要包括:

①景区坡面径流试验观测。通过不同下垫面降雨过程土壤侵蚀的对比观测.连续休耕、植被覆盖度小于5%径流试验。为坡面土壤流失预报提供基础资料,为坡面生态恢复措施的布置提供了

[1] [2]下一页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指导。

②开展景区土壤污染调查。全面

掌握景区范围内土壤污染现状、污染范围、主要污染物和污染程度,全面分析景区土壤环境污染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对策,为土壤环境功能区规划、水土流失的治理、土壤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景观布局和景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③半免耕有机集束栽培技术。结

合景区水土流失的特征,景区林下种植的观赏植物采用半免耕有机集束栽培技术,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减少了水土流失。采用2DY系统(定点定量远程技术服务系统),景区管理人员可在网上对景区水土流失进行定量管理和技术指导,解决了景区指导中力量不足、难以定量、直观性弱和服务成本高的难题。

通过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总结出

了适合景区生态保护的技术要领,对指导景区景观设计和景区建筑施T的生态恢复、环保修复发挥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3.加强景区建设施工管理,有

效减少景区施工污染和保护景区岸线生态环境景区建设施T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着景区可持续发展。在景区建设施工中,加大水土保持力度,加强植

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河道的泥沙来源,创造一个良好的水源涵养景区生态环境。恢复生物群落多样性.通过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改善河流水质。尊重岸线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保持岸线断面形状的多样性.恢复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生态环境。利用人工湿地生态工程,通过实施湿地修复工程,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使岸线退化的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有效发挥景区河水的自然净化能力。■参考文献:『11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实践与发展【M1.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21陈利项,马客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上一页[1] [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论文 篇5

本工程所在的新海镇位于崇明岛西北部。

2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本工程要建筑物护岸为3级水工建筑物,围堰等临时工程为5级水工建筑物。

3工程范围及主要内容

工程涉及新海镇中心横引河西段河道,起讫位置为陈海公路桥西侧至北横引河,全长5.00公里。为镇级河道。

工程的任务主要是:对新海镇内的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包括护岸建设、河道疏拓、水桥建设、沿河绿化种植以及其他设施配套等工程内容,发挥河道调蓄、防洪除涝和水资源调度的功能,防止岸坡坍塌、减小水土流失、解决河道淤积等问题,修复河道水生态系统、改善水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达到安全、资源、环境、景观、休闲等综合功能,完善河道功能,为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并为崇明岛地区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本工程高程系统采用吴淞高程系统,坐标系统采用上海城建坐标系统。本工程位置图见附图。勘测内容和要求

4.1 测量 4.1.1 测量范围

(1)地形图测量:测量范围为河口线两侧各20米,测量精度1:500,提供电子版地形图比例为1:1000;

(2)河道断面测量:断面间距50米,河道弯道处可适当加密,断面测量横向长度同地形测量范围。测量比例1:100。4.1.2 测量深度

本次测量成果应满足施工图阶段深度。4.1.3 测量要求 对工程测量范围内进行地形修测,标明老驳岸、构筑物、管线、现有桥梁、小河浜、鱼(虾)塘的尺寸及标高等。

河道测量断面应与河道走向正交,断面图中应标出与平面图对应的特征点。如有老护岸结构,断面图上应尽可能标出原护岸结构材料性质,如浆砌石、砼或土坡。

查明岸上已有管线(电线电缆、埋管及沿岸排水管)及绿化树木、房屋等,并标明位置、类型和规格及数量。

4.2 勘察

4.2.1 内容及要求(1)河道工程

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及护岸分布情况进行初步的钻孔布置。钻孔间距为100~200m(河道两岸应错开布置)。当场地地质情况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加密勘探孔。(2)亲水平台

根据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布置钻孔,钻孔位置应布置在基础轮廓线的中心,原则上每个平台布置不少于1个钻孔。当场地地质情况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增加勘探孔。

无特殊说明处钻孔深度15m~20m(从原地面起算),取样孔与静力触探孔间隔布置,土样采用原状土,取土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4.2.2 勘察要求

(1)查明勘察范围内土层性质,分布规律、形成时代、成因、类型等,若遇软弱夹层、泥炭、淤泥及较深的回填杂土、暗浜等需查清其范围及深度。根据土质情况列出各种土层厚度,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并对施工期开挖稳定边坡提出建议。

(2)提供地基各层土的物理指标和力学性质指标。一般物理指标包括重度、天然含水量、密度、孔隙比、饱和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限指数、颗粒分析、渗透系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等,力学指标包括固结快剪及直接快剪指 标、标贯击数、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等,对桩端持力层及工程地质条件作出评价。

(3)查明地下水埋深及高程,是否存在承压水等。对地下水进行水质分析,分析对混凝土是否有侵蚀性。查明地下水分布规律,提出各土层的允许渗透坡降。

(4)提供钻孔平面位置图,地质剖面图及钻孔地质柱状图。(5)其他规范、规程等要求提供的指标及资料。4.2.3勘察深度

勘察深度应满足施工图阶段深度要求。勘察的主要依据和规范

测量和勘察工作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相关文件的规程、规范及相关要求进行。成果提交及时间

6.1 测量成果提供资料:

① GPS控制点点之记 ② 控制点成果表

③ 1/500本工程地形图(Auto*.dwg)④ 1/100本工程断面图(Auto*.dwg)⑤ 以上资料的数据光盘(二套)

完成时间,2015年7月15日提供全部测量成果。6.2 勘察成果提供资料(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附图

① 钻孔平面位置图 ② 工程地质纵剖面图 ③ 工程地质横剖面图 ④ 土工试验成果汇总表

⑤ 水、土化学分析报告 ⑥ 钻孔柱状图告

完成时间:2015年7月15日提供全部勘察报告及成果。

其他

(1)在勘测过程中若遇特殊情况及时与建设、设计单位联系。(2)提供正式成果包括电子版光盘2份,文字报告及附图各4份。

工程设计证书号:A131001085

崇明县中心横引河 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工程

勘测任务书

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6月

查:

核:

写:孙

路 徐

波许

目 录 工程概况

闽侯县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篇6

闽侯县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近年来,闽侯县充分利用区域气候、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山地开发治理,发展特色产业;加强部门协作,加快“青山挂白”治理进度和荒山造林工程以及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促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从1995年和土壤侵蚀遥感数据对比看,水土流失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县森林覆盖率从55.9%提高到的57.4%,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67万hm2.

作 者:张文瑞 Zhang Wenrui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侯县水土保持办公室,350100刊 名:亚热带水土保持英文刊名:SUBTROPIC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年,卷(期):20(3)分类号:X171.4关键词: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措施与成效 闽侯县

浅谈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篇7

近年来, 由于人们迫于追求经济效益, 忽略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使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水土流失生态问题频发, 在一些水土流失区域进行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依然未得到有效遏制, 全国仍有200多万km2的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在此情况下, 只能在施加人工辅助的条件下, 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逐渐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 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 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认识

在我国, 高拯民等学者对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生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为我国的污染生态学研究的创立和开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并提出了污染环境的生态过程调控理论, 初步形成了生态修复的基础概念。80年代后, 土地复垦、恢复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科学开始飞速发展, 加之近年来,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践的高速发展, 使大量对生态修复不同的认识开始涌现, 并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定义。

焦居仁认为, 生态恢复是指停止人为干扰, 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 依靠生态本身的自动适应、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 按照生态系统自身规律演替, 通过其休养生息的漫长过程, 使生态系统向自然状态演化。水利部生态修复规划给出的定义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在水土流失区, 通过一定的人工辅助措施, 促使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再生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促进植被的持续生长和演替, 保护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 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步伐, 建立和维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并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

一些学者以不同视角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进行了探讨, 杨爱民等认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 广义上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在特定的土壤侵蚀地区, 通过解除生态系统所受的超负荷压力, 根据生态学原理, 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和自调控能力, 使部分或者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而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在特定的土壤侵蚀地区, 通过解除生态系统所受的超负荷压力, 根据生态学原理, 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 或辅以外界人工调控能力, 以使部分或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

2 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的关系

水土保持是一种综合性科学技术, 主要内容是以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为目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水土资源;保持和提升土地生产力;更好地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其综合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科学, 以及农、林、水、植物等科学原理, 并以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为根基, 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重要结构, 也占据着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地位。但是, 水土保持侧重的是激发水土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 重心在于强调生态、经济和社会3者效益的统一。

3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

传统的小流域治理方式主要采用的是修梯田、筑拦沙坝和植树种草, 以及合理配置林地、草地、牧场和农田, 建立农林牧结合的生产体系等方法。而生态修复则是面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的, 其突破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水、保土和保肥的基本目标, 将对构成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的治理放大到对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和修复, 甚至重建之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主要思路简言之就是:封山禁牧或轮封轮牧, 舍饲养畜, 退耕还林 (还草) , 并加强对封育区的管理, 对封育区当地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确保在封育区人民的生活不受影响的前提下, 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 并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高。

通过以上的分析, 不难得出结论,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使用的核心方式是封育保护;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地区需要进行选择, 不同区域的适宜程度和生态修复的难度差异有所区别;要想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过程中获得成功, 就必须要有必要的人工和措施的辅助;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 周期长、见效慢。

4 实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措施建议

4.1 充分发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原理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基础依据,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必须以自然为主导, 遵循自然规律。必须充分理解和掌握生物与生态因子之间的联系、自然界的演替规律和物种的共生、互惠、竞争、对抗关系等自然界的基本属性, 并将其全面运用, 依靠自然之力恢复自然, 使其处于一个尽量自然的状态。另外, 要想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恢复健康状态, 必须根据各地区自身的自然条件进行划分, 并依据其各自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植被条件选定生态修复措施。

4.2 要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广阔, 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尽相同, 降雨量、水土流失程度和森林的覆盖率、人口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同, 这些因素间接地导致了生态修复的方法存在差异, 因此, 不能够把某一地方的成功先例推而广之, 效仿性的学习, 而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具体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选择适合当地生态修复的技术。

4.3 科学配置人工辅助措施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采用的人工辅助措施主要有:划定生态修复区域范围、建立管理保护制度和方法、设置护栏和标志、在生态修复区域内提倡使用沼气池等类似的清洁能源、实现封山育林、退耕还林 (还草) 、退牧还林 (还草) 等, 减少人为破坏, 为自然生态的自我恢复提供必要的封闭环境, 加快其恢复速度。

4.4 制定分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

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有所区别,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应当以当地气候、水文、降水、土壤、植被类型以及产业结构为基础, 进行详细周密的修复计划设计, 面对差异较大的区域不能一概而论, 要区别对待, 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修复措施的敲定, 认真进行分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 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工作进展。如陕西省利用封禁治理的方式开展水土保持修复工作, 截至2012年底, 封禁面积达1.26万km2,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4.5 重视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修复工作, 引入生态经济理念

不能因农村地广人稀、经济发达程度欠缺就忽略农村的水土流失问题。面对农村的水土流失问题, 需要以水土流失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为基础, 制定生态移民和生态修复方案, 在科学合理划分生产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的前提之下, 将大面积的荒山荒地用于植被恢复。面对该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在实现该目标的同时, 在水土流失区域建立在生态系统承载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防止修复工作完成出现再破坏和当期居民经济生活无保障的情况。

4.6 加强理论和技术研究, 充分发挥县级部门的作用

在进行该工作的同时, 要加强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设计学科的理论研究, 特别是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对侵蚀进程的影响, 并对生态系统的退化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积极对人工辅助和自然恢复或促进恢复的手段进行效果评价, 扩展和创新修复方法, 研究不同水土流失类型的恢复理论和技术, 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趋于多元化。按照《中华人民水土保持法》的规定, 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水土流失调查结果进行水土流失预防区划分工作, 并制定防治目标和防治措施, 起带头作用, 积极参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各方面的特权, 发挥作用, 从各方面提供支持, 带领民众积极开展修复工作。

5 结论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 不仅需要明确水土保持地区的自然环境类型, 还需要明确当地社会经济特征。在开展工作时做到因地制宜, 统筹发展, 物尽其用, 并完善相关制度, 铭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治理原则, 以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人类、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利年.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水土保持, 2014 (6) .

[2]高智.浙江省临安市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04) .

[3]杨爱民, 刘孝盈, 李跃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分类与技术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 2005 (1) .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论文 篇8

关键词:宝库河流域;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大通县

根据水利部《关于实施第二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的通知》(水保[2006]168号文),大通县被列为第二批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县,自项目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和青海省水保局有关文件、会议精神,顺利推进了大通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大通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试点区概况

试点项目区位于大通县宝库河流域,地处黄土高原向祁连山脉过度地段,附属祁连山石质山地的前缘地带,东径100°52′~101°39′,北纬36°55′~37°32′,东邻宝库乡黑泉水库,西与海晏县毗邻,北靠大坂山与门源县相望,离县城28公里,距省会西宁63公里,流域总面积为240km2,海拔高度在2610~4622米之间,垂直落差为2012米,流域包括4个村民委员会,8个自然村。

宝库河流域地处中纬度,系西南季风影响的边缘地带,高原大陆气候特点显着,受地形、海拔的影響,冬长夏短,干湿两季不明显,冬季受西风和蒙古高压控制的时间长,气候干燥寒冷,夏季西风带北撤,东南和西南季风带来的暖湿空气形成较多的降水,气候比较潮暖湿润,流域年平均气温2.6℃,最高温度15.5℃,最低温度-12.8℃。≥10%的积温975.5℃,积温天数73天,年日照时数为2596.5,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9%,无霜期45天。该流域属纯脑山地区,降水比较多而集中,年平均降水量550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四个月内,占全年降水量的71.1%,降水多而集中对森林植被的生长和发育创造了条件。

二、试点区工程实施情况

为了加快试点区生态修复治理步伐,大通县深入贯彻《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严禁违法开垦土地的通告》、《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保护生态环境实行禁牧的命令》、《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范围内禁止开采砂金的通知》、《青海省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以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封山禁牧管理办法》,制定出了县级封育保护法规与政策2部,《大通县人民政府关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封育管护的通告》、《大通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管护办法(试行)》及村规民约1部,《宝库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项目区村规民约》。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法律和政策支撑。

在资金筹措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引导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向生态修复适当倾斜,积极争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机制。为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修复建设,相应地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对积极支持生态修复扩大舍饲养畜的农民,从政策上给予扶持,资金上给予倾斜,税收上给予一定补贴,为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自2006年开始实施以来,截止2009年底共完成修复面积197.85hm2,其中人工种草2501.69hm2,围栏封禁172.83km2(禁牧育草8552.09hm2,封山育林8731.87hm2),安置封禁牌40个,宣传牌2个,落实舍饲养畜537户。

三、治理成效

通过对试点项目区开展水土流失常规监测工作,推算出了项目区治理前后效益对比变化数据,提出适合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投入,产出测算和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同类型或相似区域水土流失科学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一是项目区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57.09%提高到了80%以上,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1968t/km2.a下降到了447.18t/km2.a。植物种类明显增多,生物群落得到恢复和改善,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调节,森林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显著提高。其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杀灭细菌,吸收有毒气体,减少噪音,美化环境,提高人们生活生存的环境质量。再者,良好的生态环境,野生动物得以繁衍和发展,已多年不见的野兔、山鸡等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多,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是大面积的封山禁牧,使林、草地得到自我修复和繁衍生息,禁牧6年来,县委、县政府从解决群众发展牧业的实际困难人手,从多个渠道引进沼气池和太阳能等,引导群众种植紫花苜蓿为主的牧草留床面积上百公顷。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加快了植被恢复、植被演替的力度,增进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能量和谐交流的过程。同时促进了农、林、牧、副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项目区总产值从261.49万元达到了310.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由95.17万元提高到了115.7万元;林业产值由14.25万元提高到了19.5万元;牧业产值由144.26万元提高到了164.2万元;副业收入由7.81万元提高到了11.4万元。人均纯收入由1484.6元提高到了2917.5元。

三是项目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奇特的自然景观,增加了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大量游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形成了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模式,同时推动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生态修复总结 篇9

一、概述

1生态学及生态修复概念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当前生态学主要由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部分组成。生态修复是指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以广义的生物修复(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酶学修复)为基础,结合各种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工程技术措施,通过优化组合和技术再造,使之达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费的一种综合的修复污染环境的方法。

2生态修复概述

生态修复所需要修复的是关键种(key species)、功能群(functional group)和生态过程(Ecological process)三个类型,而生态修复所需要的是植物、微生物和原生动物。

进行生态修复首先要进行诊断(Diagnose),对生态系统进行调查诊断,判断生态系统的破坏状况,然后构建和修复生态系统结构(Build and restoration),最后调整和强化生态功能,提高稳定性和自净能力(Repairing、strengthening、improving)。

生态修复的原则:

1地理学原则:要考虑生态修复地域性差异 2生态学原则:受限制性因子的影响 3系统学原则:整体和单一相互连接 4社会经济学原则 5美学原则

环境问题生态学根源主要包括:代谢失衡(metabolic imbalance)、系统无序(system disorder)、管理失调(managerial dissonance)

二、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

水环境生态修复部分主要介绍了富营养浅水湖泊生态修复、河道污染治理技术、生态浮床技术以及人工湿地等。

在富营养浅水湖泊生态中,主要探讨了三种修复思路。第一种是进行杀藻除藻。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进行杀藻除藻,虽然可以快速杀除藻类,但是化学药剂的投加会对水环境产生污染。第二种是进行营养盐的控制。可以通过截污对外源营养盐及污染进行控制,通过清淤挖泥对内源营养盐进行控制,还可以钝化营养盐。第三种是进行生物控制。包括以浮游动物、鱼类控制浮游植物的生物调控和以水生高等植物控制水体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的生物调控。

水生态修复中常用的植物有三种:沉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

在河道污染治理中,用的方法较多,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以及生态方法。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截流分污、引水冲污、底泥疏浚和曝气复氧。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除藻和重金属的化学固定。生物方法则是进行生物接触氧化,投加微生物,而生态方法就是建设生态工程修复。城市河流治理及修复是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水利、环境、生态等多个学科,修复过程受到河流流量、污染物成分及含量、环境条件等多因素影响,且治理、修复工艺均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在实际工程中需统筹考虑、合理配置以实现城市河流的治理及修复。对于污染严重的城市河流,需结合物理法、化学法对其水质进行改善,然后以生物法进行水质净化,恢复其中的生态系统,最终实现对该河流的治理及修复。

生态浮床技术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和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的原则,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即:把特制的轻型生物载体按不同的设计要求,拼接、组合、搭建成所需要的面积或几何形状,放入受损水体中,将经过筛选、驯化的吸收水中有机污染物功能较强的水生植物,植入预制好的漂浮载体种植槽内,让植物在类似无土栽培的环境下生长,植物根系自然延伸并悬浮于水体中,吸附、吸收水中的氨、氮、磷等有机污染物质,为水体中的鱼虾、昆虫和微生物提供生存和附着的条件,同时释放出抑制藻类生长的化合物。在植物、动物、昆虫以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使环境水质得以净化,达到修复和重建水体生态系统的目的。生态浮床需考虑以下几种因素:物理结构、科学引种、时空配置、净化机制和植物管理。

人工湿地由天然湿地发展而来,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功能与组成,根据条选择合适的地形位置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简言之就是人工建造和监工控制的、工程化的沼泽地。随着人工湿地的发展,人工湿地不仅仅局限于污水处理,还是具有园林绿化以及景观效果的作用,存在着很大的应用价值。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其本身还具有基建费用低、运行费用少、耐冲击负荷强等特点,但是在其应用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人工湿地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绝大数的湿地由四部分组成:水体、基质、植物和微生物。当前人工湿地处理的对象水体十分广泛,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矿渣废水等。我们一般根据污水在人工湿地中流动的方式可以将人工湿地分为三种:表面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如今对于生态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生态工程的后期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态工程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后期管理不善,不仅对污水的处理产生效果,甚至可能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

三、污染物土壤生态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主要分为无机物污染和有机物污染。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涤剂、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对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主要有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两种。

植物修复的原理包括植物转化、根滤作用、植物萃取和根际土壤化学等。植物转化指通过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将吸收的污染物进行分解,或者通过植物分泌出的化合物的作用对植物外部的污染物进行分解。根滤作用通过植物根的强烈吸持作用,从土壤中吸收重金属和有机物。植物萃取是通过种植一些特殊植物,利用其根系吸收污染土壤新能源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并运移至植物地上部,通过收割地上部物质带走土壤中污染物的一种方法。

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天然存在的或所培养的功能微生物群,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促进或强化微生物代谢功能,从而达到降低有毒污染物活性或降解成无毒物质的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的实质是生物降解,即微生物对物质的分解作用。

污染物土壤修复要进行现场调查和评价。通过现场调查,制定调查方案并组织实施。根据前期的调查,可经过必要的室内试验等对方案进行优选。修复方案一般分为原为修复、异位修复和综合修复。原位修复,即直接在污染物残留部位进行修复处理。其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受环境影响大,处理时间较长,易使污染物扩散。原位修复适用于污染情况较为稳定或者需要长期治理及不易进行异位修复的污染区域。异位修复,即将污染土壤运至专门场地进行处理,可以防止污染物向地下水或更广大地域扩散。异位修复处置时间短、效果较好、易于控制,但成本相对较高。综合修复,即针对不同情况选取几种方法联合处理。其最大特点是各种修复方法的合理组织、取长补短、适用范围广、综合效果好,是较为实用的处理方案。

四、固体废弃物生态修复技术

固体废弃物按其来源可以分为矿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弃物和放射性固体废弃物。对于废弃物的处理通过物理的手段(如粉碎、压缩、干燥、蒸发、焚烧等)或生物化学作用(如氧化、消化分解、吸收等)和热解气化等化学作用以缩小其体积、加速其自然净化的过程。对于有机废弃物可以通过堆肥和生物方法进行处理,但是针对矿业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但有研究表明可以对固体废弃物在生态工程中再利用。

河流生态修复浅议 篇10

河流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河流逐渐渠道化、非连续化,城市河流更是开发过度、污染严重.近年来,河流的生态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和利用河流,提出了河流牛态修复的理念.本文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理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之后从生态护岸、水质改善、生态景观建设3方面对现行的河流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说明.

作 者:王韶伟 徐劲草 许新宜 WANG Shaowei XU Jincao XU Xinyi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875,北京 刊 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 45(5) 分类号:P3 关键词:河流生态修复   理念   原则   修复技术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oncept   principle   restoration techniques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水利工程论文 篇11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做法,成效

一、概况

盐池县位于宁夏东部, 东邻陕西、北靠内蒙古、南接甘肃, 是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一个国家贫困县。全县土地总面积8661.3km2, 辖4乡4镇、101个行政村、675个自然村, 总人口16.3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12.9万人, 是国家划定的宁夏唯一的牧区县。

盐池县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丘陵区的过渡地带, 境内地形地貌较为复杂, 中北部为荒漠化草原风沙区, 约占80%;南部为黄土丘陵区, 约占20%。常年干旱少雨、风多沙大, 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大陆型气候。年平均降水量280mm左右, 而蒸发量却高达2100mm。水资源奇缺, 中北部地区靠降雨而形成的地下水是全县仅有的水资源, 年总量在2100万方左右, 且大多水质差, 含氟高。全县水土流失面积5868km2, 占总面积的67%。20世纪90年代, 沙化面积达35.93万hm2, 全县有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沙化面积占全区沙化总面积的21%。

多年来, 全县干部群众与严重的沙害和水土流失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特别是近几年, 县委、政府始终把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求生存、求发展”的首要任务, 通过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和人为改善相结合的办法, 不断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的建设。先后建成了刘窑头、八岔梁等“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 盐池县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

二、主要做法

㈠封山禁牧2002年8月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会议在盐池召开, 会议做出了2003年5月1日在全区境内实现封山禁牧生态修复的重大战略决策。盐池县委、政府根据会议精神, 于当年11月1日率先在全区实行了天然草原全面禁牧。禁牧三年多来, 县委、政府从解决群众舍饲养殖中的实际困难入手, 共帮助群众新建、改造养殖温棚15984座, 新打羊畜饮水井窖5500眼, 补贴性帮助群众购饲草料加工机械8100多台, 制作发放节草型喂羊槽2万多个, 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牧草留床面积达5.54万hm2, 发展柠条饲料林16万hm2, 年可加工转化饲草料10万t左右, 从基础上满足了全县101.35万只羊只的圈养需要, 全部入圈喂养, 使天然草场得以休养生息、自然修复。

㈡生态移民从1992年起, 共开发建设扬黄灌区36片, 开发利用水地1.3万hm2, 安置受益14350户66185人。其中吊庄移民6307户26828人, 并对沙化较严重的原苏步井乡的部分村庄进行整体搬迁, 使灌区的林草建设快速发展, 也使迁出地的草原得到有效保护, 达到了“以移促封, 自然修复”的目的。

㈢大力实施水保工程在中北部的花马池、青山等乡镇, 建成以防治草原退化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47条, 建成了以开发浅层水发展水浇地和洪漫坝地为主的“旱三田”0.22万hm2, 种植水保生态林1.52万hm2。在南部的麻黄山等乡镇, 建成以治水保土为主的淤地坝35座, 塘坝、涝池等小型水保工程3570座,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05km2, 使全县46%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 山、水、林、田、路、渠、村庄得以综合治理。打造出了刘窑头、方山、北马坊等一批精品流域, 目前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和县内旅游观光的重要景点。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且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初步形成生态环境较为良好的新农村面貌, 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㈣退牧还草近年来, 全县累计投入资金8661.8万元 (含群众自筹资金) , 大力推行草原承包, 加快草原围栏工程。目前已承包到户或联户的草原36.67万hm2, 围栏封育28.33万hm2。通过草原承包和围栏, 明确了农户对天然草原的建管用责任, 统一了责权利关系, 进一步巩固了禁牧成果, 保护了草原, 使草原植被覆盖度从生态修复前的30%提高到目前的56%, 产草量达到2820kg/hm2, 是生态修复前的3倍, 草原荒漠化程度得到明显好转。

㈤退耕还林近几年, 盐池县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有利政策, 完成退耕地还林2.73万hm2, 同时实施荒山造林7.33万hm2, 天然修复林1.03万hm2,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9%。通过全面实行草原禁牧, 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盐池县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出现了“人进沙退”的喜人局面, 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三、生态修复成效

㈠生态效益自2002年在全县实施禁牧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以来, 使全县的生态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保水、保土效益明显增强, 区域林草覆盖面积增加, 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调节,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使草原植被覆盖度从生态修复前的30%提高到目前的56%, 产草量达到2820kg/hm2, 是生态修复前的3倍, 草原荒漠化程度得到明显好转, 野生物得以繁衍和发展, 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㈡经济效益通过生态修复的实施, 使草场覆盖度增加, 优化了草群结构。为舍饲养殖提供了饲草料保障, 同时带动了一批链条企业的兴起 (例如:舍饲养羊、饲草料加工、造纸、滩羊肉、皮、毛加工、生态旅游业等) 。目前, 全县共培育具有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的滩羊养殖示范村34个、示范户2300个、示范园区10个、滩羊肉、皮、毛加工龙头企业5个, 建成滩羊产品专业交易市场1个, 并于2005年6月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了“盐池滩羊”证明商标, 使盐池县滩羊产业“养、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初具雏形, 滩羊养殖只均收入比禁牧前增加了45元。2005年, 全县羊只饲养量首次突破100万只, 达到101.35万只, 比禁牧前增加了11.12万只;以滩羊为主的畜牧业产值达到2.01亿元。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实施生态修复前的1580元增加到了4793元。

河流生态修复原则的探讨 篇12

对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进行了探讨,归纳出了正确认识与客观评价河流开发历史的原则;部分修复河流主要功能的原则;修复目标因地制宜的.原则;流域大尺度整体修复的原则;景观修复辅助生态修复的原则;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的原则;经济可行性原则,以指导河流的生态修复.

作 者:韩守江 何清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1) 分类号:X7 关键词:河流   生态修复   原则   流域   措施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 篇13

“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

2016年度申报指南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按照《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环境保护部、中科院、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及西藏、青海等相关省级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紧紧围绕“两屏三带”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科技需求,重点支持生态监测预警、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退化草地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模式研发与典型示范,发展生态产业技术,研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环境承载力等评价方法体系,形成典型退化生态区域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相结合的系统性技术方案,在典型生态区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本专项执行期从2016年至2020年,2016年第一批支持项目不超过专项总任务的30%。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5年。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

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10个,项目所含单位数不超过20个。

本专项2016年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生态监测与评估技术

1.1 生态系统监测设备研制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研制用于各生态要素和参量的数据自动采集器、远程控制的无线传感器及其节点和基站等立体综合生态监测设备,构建生态物联网监测体系,并进行示范。

考核指标:研制针对不同生态要素的数据采集器10-12种,无线传感器2-3种,实现产业化应用,构建生态物联网监测系统,逐步满足国家实时生态监测的需求。

1.2 生态系统多源数据融合与评估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途径、手段和方法获得的生态要素数据,开展多源数据生态要素同化和空间尺度转换、长时间序列及精细和标准化生态参数数据集生成等技术研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遥感参数驱动的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生态质量评估模型。

考核指标:突破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加强部门数据共享,实 — 2 —

现生态参数标准化;构建国家生态质量评估模型及应用系统,被国家有关部门应用,开展业务试验运行。

2.东北森林与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

2.1 东北森林区生态保护及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东北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及经济发展需求,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监测、保护技术,研究森林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形成森林生态保护与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标准规范;开展道地药材、浆果、坚果、花卉等主要非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研发,提出主要非林资源全过程生产标准及技术规范,为国家天然林有效保护、林农经济增收提供途径与技术保障。

考核指标:开发森林生态保护与生物资源产品5-8项,形成森林生态保护与生物资源开发技术体系,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满足森林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2.2 东北典型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系统研究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格局、功能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研发湿地生态补水及湿地生态水文调控技术、湿地关键生物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重要栖息地修复与功能提升技术。

考核指标:揭示区域湿地格局和功能演变及其退化机制,研发退化湿地恢复重建技术8-10项,形成湿地恢复与重建系统技术方案,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示范区恢复湿地的植被覆盖率较本底值提高30-40%。

3.北方风沙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 3.1 北方退化草地治理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北方不同退化草地类型,阐明区域草地退化过程和驱动机制,开展不同典型退化草地快速、稳定恢复技术研发,研究适宜北方草地的草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技术,形成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相结合的退化草地治理技术方案及模式。

考核指标:明确区域草地退化的形成机理,研发退化草地恢复技术10-12项,区域生态产业技术5-6项,构建区域退化草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和模式,开展县域以上面积集成示范应用,满足区域退化草地综合治理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需求。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农牧交错带退化草地、草甸退化草地、荒漠化退化草地、山地退化草地,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3.2 北方沙漠化地区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北方不同沙漠化类型,研究沙化形成机制和演变趋势,研发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集成技术,研发生态畜牧业、生态光伏、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等生态产业技术,集成防沙治沙产业化技术体系,有效支撑国家北方防沙治沙工程建设。

考核指标:完善北方沙化土地形成和演变的理论基础,研发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8-10项,防沙治沙产业技术6-8项,形成适宜的沙化土地治理产业化技术体系和模式,开展县域以上面积 — 4 —

治理集成示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满足国家防沙治沙工程建设的需求。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京津冀风沙源区、半干旱荒漠区、干旱荒漠区,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3.3 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大型煤电基地长期高强度开采驱动下的生态累积效应,评估其对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阈值。研发矿区土地整治、植被恢复、土壤重构和景观生态恢复等关键生态恢复技术体系,集成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的大型煤电基地开发综合技术体系和区域生态调控模式。

考核指标:阐明煤电基地建设的生态累积效应和生态阈值,研发和集成矿山生态修复技术10-12项,形成基地修复整治技术方案,在国家明确的大型煤电基地开展集中示范,示范区植被覆盖率较本底值提高30%-40%,煤炭基地废迹地治理率达到95%以上,满足煤电基地开发与区域生态的协调和优化。

3.4 盐碱地土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盐碱地类型,研究盐渍化土地形成机理,研发盐碱地微生物、植物种植与修复技术,研制盐碱地整治工程装备、盐碱地治理产品,研发适于盐碱地利用产业技术,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盐碱化土地生态治理技术6-8项和生态产业

技术4-6项,集成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和产业发展模式,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达到国家相关治理标准要求。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东北盐碱地、河套平原盐碱地、新疆干旱区盐碱地,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3.5 天山北坡退化野果林生态保育与健康调控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野果林种群退化机理;研发野果林野生传粉昆虫引进技术、病虫害生物控制技术、野果林生态关键种及其伴生种的复壮技术,提出野果林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技术。集成和研发野果林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技术,建立天山野果林病虫害防控系统解决方案,并进行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天山野果林种质资源库,构建野果林病虫害防治及更新等技术体系,开展县域以上面积集成示范,形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技术,满足退化野果林保护的需求。

4.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结构改善及稳定性维持技术 4.1 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维持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多因子耦合作用下生态修复可持续性维持机制等研究,研究区域水土资源和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生态系统承载力、利用方向及调控途径。

考核指标:阐明区域生态可持续维持机制,揭示区域水土资源与生态空间格局动态和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推进区 — 6 —

域生态恢复技术及其可持续性维持提供理论基础。

4.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研发群落合理构建等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及生态衍生产业技术,集成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和生态产业模式。

考核指标:提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技术6-8项,生态产业新技术5-7项,集成相关技术体系与模式,开展县域以上面积示范应用。

5.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功能提升与适应性管理 5.1 典型高寒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及机制

研究内容:研究全球变化及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与响应机理、主要江河源区草地沙化变化规律、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机制及自然和人为的相对贡献率;研究区域草地畜牧业生产结构及方式优化的适应性管理原理及途径,构建青藏高原普适性生态系统生产和生态功能提升的综合管理模式并进行跟踪评价,提出相关解决途径。

考核指标:系统阐明自然与人为活动对区域典型生态系统影响机理和贡献率,揭示区域生态演变主要规律,形成理论体系综合管理模式,形成整体技术解决方案,被省级以上政府采纳。

5.2 三江源区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三江源高寒退化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研发

高寒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草地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区域生态衍生产业开发技术,开发相关生态产品,集成适合不同区域的退化草地治理技术模式。

考核指标:研发针对不同退化生态系统类型的恢复技术8-10项,生态产业技术3-5项,形成生态治理和生态产业协同技术方案,开展县域以上范围面积集成示范,示范区植被覆盖率较本底值提高15-20%。

5.3 西藏退化高寒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西藏地区高寒草地退化和土地沙化问题,研发高寒退化草地和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探讨区域生态畜牧业发展技术和途径。

考核指标:研发高寒退化草地恢复技术3-5项,沙化土地治理技术4-6项,生态产业技术4-6项,开展县域以上面积集成示范,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共赢。

6.长江中上游区生态保护与修复

6.1 西南生态安全格局形成机制及演变机理

研究内容:研究西南地区生态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研究气候变化对横断山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研发山地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适应技术和调控机制。

考核指标:揭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演变机理,阐明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机制,明确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提出区域生态 — 8 —

产业布局、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的技术途径,形成技术报告,被政府部门采纳应用。

6.2 西南水电开发生态保护与恢复技术

研究内容:面向西南水电开发,研究大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累积效应,研究大型水库消溶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大型水利工程鱼类保护技术、生境恢复技术等。

考核指标:阐明水电开发对流域和区域生态的影响规律、机理、响应机制和累积效应,提出梯级高坝大库生态调控和修复、鱼类综合保护等关键技术8-10项,应用于西南大型梯级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

6.3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西南不同喀斯特类型区土地石漠化问题,揭示流域尺度石漠化演变机理及驱动机制,研发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优化调控、水土漏失阻控、退化植被群落生态修复与优化配置等技术,研发适宜的生物能源、生物医药、山地旅游等生态产业技术,构建促进生态系统健康与优化的技术体系,并进行试验示范。

考核指标:阐明石漠化过程中的相关生态变化机理,研发和集成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技术与模式8-10项,生态产业技术模式6-8项,形成生态治理与生态产业协同技术方案,开展县域范围以上应用示范,为区域生态改善和贫困问题解决提供科技支撑。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喀斯特峰丛洼地、喀斯特高原、喀斯特

断陷盆地、喀斯特槽谷,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7.东部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保障及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 7.1 重要城市群生态安全保障技术

研究内容:以典型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闽三角、珠三角)为对象,研发区域生态系统评价与监管技术和区域生态健康诊断、安全评估与生态风险预测预警技术;研发关键生态景观重建技术以及受损生态空间修复保育和服务功能提升技术,开发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网络设计技术及生态安全保障技术,构建城市生态安全协同联动机制决策支持系统和平台。

考核指标:形成区域生态系统评价与监管技术2-3项、区域生态健康诊断、安全评估与生态风险预测预警技术 3-4项,关键生物栖息地的生态重建技术4-6项,受损生态空间综合修复和服务功能提升技术4-6项,构建评价与监管系统1个,生态风险预警平台1个,并开展县域以上集中示范研究。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京津冀、长三角、闽三角和珠三角,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8.国家生态安全保障技术体系

8.1 珍稀濒危动物及极小种群植物物种保护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大熊猫等3种以上珍稀濒危动物的濒危机制以及综合评估等研究,研发珍稀濒危动物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技术,构建珍稀濒危动物生态保护技术体系和范式。研究5种以上 — 10 —

极小种群植物维持机制,评估极小种群植物在关键生态系统中生态作用,研发极小种群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扩繁、生境保护与恢复等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在所选择珍稀濒危物种濒危机制的基础理论方面取得突破,研发不同珍稀濒危物种保育技术体系,形成珍稀濒危物种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技术体系。突破极小种群植物的维持机制,形成极小种群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扩繁、生境恢复等技术体系,开展规模化范围以上的示范应用。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珍稀濒危动物和极小种群植物,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有关说明:要求珍稀濒危动物需列入《中国濒危珍稀动物名录》,极小种群植物需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8.2 自然遗产地生态保护与管理技术

研究内容:开展潜力区遗产价值科学基础与全球对比研究;开展遗产地生物多样性维持与动态监测,重要物种栖息地保育与受损系统生态修复技术;研发遗产地跨区域、跨境生物廊道以及景观安全格局规划与设计技术;构建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信息平台。

考核指标:制定国家自然遗产地监测保护标准规范;建立自然遗产生态安全保护的技术平台和综合管理模式。

8.3 区域生态资源资产统计核算业务化技术

研究内容:(1)研究生态补偿核算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提

出补偿政策与模式;研究生态资产评估方法和指标;研究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体系。(2)研究生态环境损害基线、因果关系判定、损害数额量化等鉴定方法、技术标准及规范,研究构建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平台技术。(3)研究自然资产负债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和技术体系。(4)研究生态技术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形成全球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报告。

考核指标:提交各研究内容评估方法和技术体系,形成相应的标准及规范,在国家批准的试点区域开展示范,形成相应配套政策文件,被政府部门采纳利用。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4个研究内容,拟分别支持1个项目。

申报要求

1.对于涉及生态产业技术的指南,原则上要求企业参加申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并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

2.有示范要求的申报指南要依托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开展,示范区需属于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重点任务区,并取得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支持。

上一篇:食品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下一篇:《海底捞你学不会》读后感精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