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后反思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鸟的天堂》教后反思

《鸟的天堂》教后反思 篇1

《鸟的天堂》教后反思【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临近尾声的时候,一位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学生高高地举起了他的小手,随即他的质疑令我惊讶、令我困惑,但更多的是令我欣喜:“老师,读完众鸟纷飞这段我有一点不明白,文中说,‘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第三只的后面为什么用句号而不用省略号?一般情况我们多是使用省略号的。”我随着他的质疑向书中的段落看去,清晰的句号展现在我的眼前。当时我的脑子“嗡”的蒙了,“为什么?为什么?”我心中不断地问自己,并在脑子中拼命地想着怎样回答这个问题。说实话,我为了准备这节课花了不少时间用来查阅“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但我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小小的标点符号,更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样用。无奈之下,我又把这个问题又抛给了学生:“他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谁能帮他解答一下?”听到我的问话,教室里鸦雀无声。这时我多么希望有人帮我解这个围,并且在心中盘算着如何收场。课堂静默了数分钟后,一只小手慢慢吞吞地举起来,又放下,又举了起来。我想赶紧抓住这根救命草,可定眼一看,这不是(小明)吗?顿时心中好大一片失落。他的语文学习成绩几乎没有及过格,作业经常不完成,是最令我头疼的学困生,难道他会有什么好的答案?但又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于是我便示意他来回答。“老师,我是这样想的:作者他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想这三只鸟是一个一个的出现的,他们看得非常清楚,也就数了出来。而后来他们继续拍掌,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这说明紧接着第三只出现的不是第四只,第五只,而是好多只同时出现在作者的眼中,这些鸟不是一只一只出现的。因此,我认为在这里用句号比用省略号更合适。”我的眼睛随着他的回答而睁大,我的神情由怀疑转为惊喜。我心中不禁暗叫道:多么精彩的解答呀!同学们也发出了赞叹声。

下课了,我的心中像吃了冰凉薄荷一样清爽,那股痛快劲无与伦比。这精美的课堂尾声足足使我兴奋了一整天。这节课成为本学期我最难忘的时刻。

《鸟的天堂》教后反思 篇2

备课时就明确了授课的目标与方向、方法, 即课堂上充分体现出学生这个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最终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 再配合我校八环节教学, 以学生讨论展示为主, 贯彻学生“朗读—品读—赏读—背读”的悟读流程, 达到学案型教学“初读—感悟—鉴赏—交流”的研讨性学习目的。

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反应是强烈而积极的。品读一环节设置的四个问题很好, 难度适中, 又锻炼了学生对文章整体的领悟思路, 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很自信, 说得有理有据, 展示时不断从文章中找出词句加以佐证, 我没有多加指点。可赏读环节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一, 学生只是对某一曲子的艺术手法指点到位, 如以实写虚、以景衬情、对偶、排比等, 而对其中的情感意蕴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其二, 对某些赏读法无所适从, 不知如何下手, 有时我就代为演练, 表演一下。其三, 答案繁杂, 无从评价指点, 而学生却极其认真, 煞有介事, 争论不止, 我只好旁观不语, 不置可否。各组形成的答案能随曲附文, 大多很有见地, 第三种赏读法就勉为其难了, 很虚, 不好把握。还有就是费时不少, 声音嘈杂, 个别学生直接奔背读而去。背读环节只有五分钟, 而学生却利用充分, 多数能背下一、两首曲词。但部分学生挑简短的曲词去背, 如《北新水令》《沽美酒》《太平令》, 而我的意图是让他们背诵《离亭宴带歇指煞》, 不过, 这也就可以了, 课堂上的效果, 还要苛求他们什么。下课时要求他们齐声背诵《离亭宴带歇指煞》, 有的学生还不时瞄上一眼。

课后再反思这节课, 其实教法很简单, 点明学习任务, 放手发动群众。学生很放松, 有兴趣, 放得开, 教师很紧张, 手心有汗, 心里没底。交流展示中, 满黑板的白花花的文字展示我还没来得及仔细审视呢。

学生自己去读、去背、去理解文章的语言和情感, 去感悟优美的文辞、感受深沉的意蕴。把握语言, 重视阅读, 进行多层次阅读, 是学生循序渐进学好语文的最基础的做法。语言, 从来都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素, 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所以, 教学中, 一方面, 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诵, 分层次阅读, 通过阅读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分析, 通过小组讨论, 对语言的咀嚼和理解来把握曲词表达的历史沧桑、故国哀思, 然后共赏交流, 分享成果。

教后反思应做好“六问” 篇3

一问教材处理是否正确。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但是,如何用好教材进行教学呢?首先,用教材,需要一个整体系统的观念。在教材分析中,不能就课论课、就题论题,需要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就某一节课而言,应该思考上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怎样的知识基础,之后还将学习什么,这样教学会更加明晰。其次,用教材,先要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充分理解教材。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只有这样的改变,才是改变形式而不改变本质,否则容易产生“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后果。分析教材,要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时在预设的过程中想法很多,回头反思时,才发现原来那些都不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不是要突破的难点,纯粹图个“热闹”而已。因此,教后反思时,要审视教学环节是否围绕教学重点而展开,正视学生的学习起点,以学生的有效发展为选择环节的价值取向。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要“不遗余力,把力气花在刀刃上”。这样的课堂才会是高效的课堂,才不会是华而不实的课堂。

二问情境创设是否实效。

可以说,创设情境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不管是研讨课还是公开课,上课教师一拿到课题,首先想到的往往不是认真去研究课题、学生的“新知生长点”,而是“要创设一个什么样的情境开课”,唯恐没能创设“精美的、华丽的”情境,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对情境创设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情境创设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如有位教师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用课件展示了色彩缤纷、傲雪怒放的梅花,让学生朗诵王安石的《梅花》一诗来引入新课,学生陶醉其中,模糊地感受到“数枝梅”中隐含的代数知识,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梅花都有五个花瓣,用5a可以表示任何朵数梅花的花瓣数。整节课以梅花贯穿始终,改变了课堂沉闷的气氛,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效。

三问目标制定是否合理。

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教师教学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师应该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这是关系到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那么,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应考虑哪些因素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在理念上要明白教学目标范围的层次关系。一般来说,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一级目标是由政府制定的教育目的;二级目标是由学科专家制定的课程标准;三级目标是由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发生关系的是三级目标。教师三级目标的制订,既要以一级、二级目标为指南,更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实际经验,这样才能使课时或单元的教学目标具有适切性,即合理性。其次,作为课时教学目标,它既要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关系,更要确定目标的重点。因为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目标,无须一定要按三个维度来陈述。最后,教学目标不应大而空,而应该具体、明确、能评价。如“统计”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华东师大教授崔允沸认为,教师从认知目标、智能目标和情感目标来陈述不如以下陈述更好:(1)复习并巩固一年级所学的有关统计的知识;(2)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出含有统计内容的例子;(3)独立或合作将一组数字变成统计图;(4)结合统计图,说明以“1”当“2”的含义及其意义。设计这样的教学目标,便于课后评价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四问环节安排是否科学。

根据教学内容、教育对象精心安排教学环节,每个环节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教学环节的安排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层面上,即在“学”字上下工夫,把学生的“自学”和“共学”作为课堂教学重点。教师的“导学”应努力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共学”之中,真正起到启发、点拨、调控的作用。教学环节设置要注意尽可能保持教学过程的贯通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学环节的编排必须呈现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即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究→反馈学习情况→巩固应用与拓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安排中要引导学生“经历”、“感受”和“体验”探索过程,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凸显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交流互动的过程,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安排如下环节:创设情境,引出圆形→自主探究,认识特征→动手实践,画出圆形;或介绍圆规,画出圆形→引导探究,认识特征→巩固应用,深化知识等等。其中,“引导探究,认识特征”这个环节可以由独立探究、小组交流、课内小结、提质问难、针对练习等活动组成,可根据教学实际调整。如独立探究_+小组交流→课内小结→提质问难→针对练习,或独立探究→小组交流→针对练习→课内小结→提质问难,等等。环节的调整要根据课堂教学具体情况而定,要促进课堂教学向着纵深方向发展。

五问合作学习是否有效。

合作能力的培养是值得倡导的。合作需要基于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讨论的时候才会“言之有物”,才能表达属于自己的见解,否则只是“人云亦云”。小组合作学习,还应该有总结汇报。停留在小组内的合作,作为课堂教学来说,缺乏监控,也缺少小组合作成果的交流。

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首先要学会表达、学会倾听。此时教师该做些什么?“巡而不视,视而不见,见而不问,问而不答。”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教师是不是需要关注全体学生是否参与了合作?是不是需要了解合作的进展情况?是不是需要及时了解个别有代表性的意见?是否需要及时以平等的伙伴身份参与其中?这些都值得反思。

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角度分析,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一种形式。有时,教师有了组织合作学习的意识,但并没有外化为教学的行为。从师生互动的角度分析,改变过去的“一言堂”局面,变成教师与学生个体的对话,而合作却把师生(个体)对话转变为生生对话,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有了更多参与学习交流的机会。

六问学习时空是否充足。

教学中,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跟着老师学:一种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任凭学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教后反思 音乐 篇4

永中二小王思思

10月16日至17日,龙湾区小学音乐新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分别在龙湾区永中二小及中通国际举行,八位新教师共聚一起,轮流上课,进行教学观摩听课,课后评课。活动安排:10月16日上午第一节永中二小王思思四(4)班《愉快的梦》;第二节永中一小朱希特四(2)班《阿凡提》;第三节永昌三小潘慕娴四(1)班《摇篮曲》;第四节海滨三小张梦雅三(2)班《捉谜藏》;下午第节天河二小陈聪三(3)班《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第二节永中一小张朦五(3)班《牧场上的家》;第三节由音乐教研员王良勤老师进行研讨活动。10月17日上午

第一节中通国际朱怡静一(1)班《其多列》;第二节元庄小学韩雪雪三(1)班《桔梗谣》;

第三节8位音乐教师自弹自唱;第四节由王良勤老师进行研讨活动。

王良勤老师对每位新教师都进行了详细的评课,并提了五个字“静、美、准、连、粘”。“静”是境界,是课堂表现的安静的状态,一个教师要想完成一节完整的课,课堂纪律一定要把握好。“美”是学生的声音要美,钢琴伴奏要美。“准”是教师提问要准。“连”是整体课堂要连贯,要有情节性,有所波动。“粘”是教师要融入音乐,与音乐粘在一起。王老师还强调不能停留在唱会,要唱好,并且课堂上要多运用手势与表情,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好的模仿对象。

此次活动进行了一整天,虽然有点辛苦,但新教师都觉得意犹未尽,都认为此次活动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本次活动还得到区教师发展中心12届新教师班主任陈育文老师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总结的最后陈育文老师还给我们提了几点教学建议:

1、教师要关注教学内容转变到关注学生;

2、教学环节要从繁琐转变到简单有效;

3、要负责地批评转变到真诚地赞扬。这次活动我对自己的这课也进行了一些自己的反思。

《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日本歌曲,它描绘了儿童在梦中神奇的想象,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象的认识和理解。歌曲具有摇蓝曲的特点,6/8拍,速度较快,节奏变化不大,表现了恬静,悠闲的意境。整首歌反映了儿童对新奇而美好的事物所怀的向往和追求。我针对这一特点设计了教案,但是这个教案在开始备课到试课到真正上课的这段过程中被我改了又改,我得到了导师徐向晖老师的帮助,她也听了我的试课,给我提了一些建议,都非常好,虽然最后整节课下来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但能够顺利下来我还是很感谢她的帮助。

课的一开始,我就努力营造共同参与的氛围,让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活动中分享梦中的情景,他们会感到新鲜、好奇,享受到快乐,能安静地聆听乐曲,能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现音乐。第二次聆听前我先让学生认识了解6/8拍,并了解其强弱规律,在聆听时能用划圈的方式表现,这里我有点设计不好,应该板书写出来几拍的概念,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直没弄明白。接着就是学唱歌曲部分,歌曲的前半部分我是让学生用竖笛与我合作学习曲谱,熟悉曲调,再让他们直接带歌词演唱。第二部分因为换气地方有点难度,我让学生通过听我范唱学习。在这一环节中我加入了乐器辅助教学,加强学生乐器的训练,我发现有的学生竖笛运用得还不是很到位,在以后的时间里尽量让全班同学都学会吹竖笛,并了解竖笛的作用。但是整个学唱环节我的速度还是快了些,学生可能只是学会了歌曲,而没有很好地把歌曲表现出来,这也是评课时各位老师给我的建议。

教后反思 篇5

本节课的教学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展示大量的图片,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形象和人文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在本课中通过问题启发、动手实践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精神,丰富了学生的评价方式,增强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并通过设计与制作的练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唤醒他们想象的欲望。

整堂课融看、想、玩、做于一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因课时有限,学生完成的作品并不都是非常精细完美的,但同学都积极思考,充分的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了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同学们自己的观察、动手、动脑发现了果蔬雕刻的不同技巧,并勇于实践,完成了许多精美的雕刻习作。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评价激励性、多元性、开放性,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教后反思 篇6

莱阳市大夼中心初级中学

刘永祥

本节课《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课按照科学探究的过程,设置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理解物理规律、运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经过物理组的研讨,我们的教学设计从开始提出问题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兴趣十足的经历一个个探究环节,降低了学生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难度。而且教材内容的编排非常合理,特别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时每个步骤都很详细,分析归纳结论时,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给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方便。

学生有学习兴趣,积极性高。但是由于这是学生的第一次自己主动探究实验,学生还缺乏一定的实验技能,在探究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及时指导,学生实验时,老师要加强巡视和指导。个别小组只是好奇地观察成像情况,忽视了物距和像距的测量,使实验流于形式,得不到自主实验的结论。实验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进行的比较顺利,若完全由学生自己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在实验探究环节,由于学生的光学知识和实验能力还较弱,进行这样重要和相对复杂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很有可能有些学生不会探究。具体表现为不知如何猜想或猜想的内容与探究课题相去甚远、实验中顾此失彼操作失当、不能很好地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不知道如何将实验数据分析转化为实验结论等等,这要求教师在学生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进入到学生中去,加强对学生实验探究的指导,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进入探究情景中开展探究活动。

同时在物理研修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根据初三学生的特点,降低实验难度,设计学案,节约实验时间。帮学生细化实验步骤,使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完成探究全过程,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但是在本节实验中发现了学生实验时,还存在的问题,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一些学生不能按要求提前预习。学案如图虚设,很大一部分同学不知道该试验的具体内容,到实验室才开始翻看课本,临时抱佛脚。仓促之间,不能详细了解实验内容,动手操作时丢三落四。教师讲解时注意力无法集中,导致一些名词和步骤不清,严重影响实验效果。教师的指导难度大大增加。实验中不清楚应该记录的数据和现象,对看到的现象的意义。基于这种实验时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探究教学时要严格要求实验预习效果,对实验讲解中明确要求听课态度对实验过程理解的重要性,加强实验记录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构建,以更利于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与创新,学习知识和掌握相关的技能,并领悟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匆匆》一文教后反思 篇7

关键词:反思,朗读,独特体验,联想

《匆匆》是人教版六年级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朱自清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的无奈和惋惜。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我依据教材的编制意图,教学重点确定为: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时间一去不返的现实,教育学生要学会珍惜时间。

如何突破这个教学难点,课堂上我采用了让学生“读读、想想、议议”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提出思考题:课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作者回答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你又从中感受到什么?让学生认真地读,充分地想,热烈地议。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能够人人参与到读书中去,在读中理解,领悟,并展开丰富的联想,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加强朗读,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新课标倡导学生资助的阅读时间,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悟,在鲜活的语言环境中自主去感知理解,体验领悟,积累运用。由于学生的心理状态、生活感悟、审美经验和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在对课文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也就不同。加之语文课堂教学又是师生、作者、编者多重对话的过程,学生要从作者的意图中感悟到什么、体验到什么,一定要认真阅读课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对教材进行个性的解读才能深刻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作 者想要表 达的思想,编者想要编排的意图。教学《匆匆》这篇课文时,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学生在兴趣的支配下,加入自己的生活经历。自读自悟,由于课堂上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同时重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对时间流逝一去不复返体会的就更加深刻,总而达到 教育学生 珍惜时间 的目的。

二、贴近生活,引导学生进行联想

教后感与反思性教学 篇8

较早研究反思的有英国的洛克(J.Loke)和荷兰的斯宾诺莎(B.Spinoza)。洛克认为反思是对思维的思维,而斯宾诺莎则把自己的认识论方法称作“反思的知识”。此后,对反思作了较系统论述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J.Dewey)。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How We Think)一书中,把反思界定为“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在论述反思的同时。杜威提出了“反思性思维”的理念,并总结了反思性思维的五个形态:在情境中发现疑难;在疑难中提出问题;对问题的解决做出假设;对假设进行判断推理;通过行为检验和修正假设。杜威的思想作为反思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理解反思性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另一位有代表性的学者是美国的肖恩(Donald Schon)。他在1983年发表的著作《反思性实践者》(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中,把反思性教学描述为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并提出了“行动中的反思”和“对行动的反思”两个概念。在同一部著作中。肖恩对反思性教学的特点进行了深入阐述。他认为,反思性教学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既是从业者,又是研究者,教学与研究融合于一体。第二,反思性教学探究的问题往往是教师本人觉得最有趣、最有意义’或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即一切研究活动源于教师自身的需要。第三,反思性教学中的研究有别于专家型的理论研究,各种新思想、新方法的形成主要通过教师的反思产生。第四,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过程,伴随着教师本人大量系统性的观察、艰苦的思索和理性选择。第五,反思性教学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不仅包含理智因素,也包含情感因素。教师在教学中的各种情感体验影响到他对自己的实践及其后果的看法。

此后,反思性教学渐渐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在我国,有关反思性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国学者熊川武在1999年发表的著作《反思性教学》中,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二、反思性教学与教师自我发展

1反思与教学能力提高

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发现并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积累实践性知识;有助于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有助于教师有效地使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它作为教师自我评估的基础,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反思与教育模式转变

反思性教学对传统教师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把教学经验的获得与反思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这意味着应从新的角度思考教师获得专业知识技能的方式,改革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培养模式,给在职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与反思机会,使他们能从直接经验中获得有效的个人知识,充分发挥教师本人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3反思与科研意识成长

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与下意识判断起关键作用,现有学习理论不能对所有问题作出有效解释,因而采用新的方式思考和研究这些活动,有可能给教学专业化带来突破性进展。在实践中对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然促进教师科研意识的成长和发展,使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真正做到科研“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最终推动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教后感:反思性教学的有效途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这里提到的实际上就是教师要及时记下自己的教后感。教后感是教师教学重要的思想积累、材料积累、经验积累,它能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供第一手的材料,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反思、分析和评价,以提高认识、改进教学行为。要写好教后感,关键是不要记流水账,要有真切感受,要记录有意义的过程、情境、观点和启示。以下是笔者记教后感的一些体会。

1反思成功之处

及时记下每节课的“闪光点”。“闪光点”可以是一节课中精彩的开场白。有利于在课一开始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兴奋状态。俗话说,“Well began,halfdone(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科研成果表明,好的lead-in(导人)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向学生“输送”知识这一环节上。因为青少年在这一生理阶段上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而“闪光点”也可以是某个精彩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对所讨论问题的兴趣和共鸣,从而吸引学生去积极参与思考。“闪光点”亦可是教学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哪怕只是一个细节。比如笔者在一节课上翻译I wonder whether he will come tonight一句时,一改往常的措词:“我想知道他今晚是否将来”,而突然想到更地道的翻译“我心中盘算着他今晚是否会来”。这里把wonder翻译成“盘算、纳闷”更口语化,使人感到亲切。能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wonder之意;另外把will翻译成“会”,能更准确地体现其语言功能“表可能性”。虽然这只是在语言表达上稍作变通,却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笔者从此事中得到的启示就是: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粗糙的翻译有时会掩盖作者的原意。

2反思失败之处

人们常说:“No man is wise at all times,”汉语里也有同义说法:“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一堂课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些不足之处,如重、难点处理不当,教学安排不妥,时间安排过紧或过松等。及时将授课中的这些遗憾记录下来,有助于以后吸取教训、改进教学。如《新目标》英语设置的环节多,旨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综合发展学生。但是如果授课时间安排不合理,便可能造成不能完成教学计划,甚至影响教学效果。笔者在讲授九年级第二单元(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第一节课时,由于对used to的用法讲得过多过细,并将其与be used to作了详细的对比讲解,结果占用时间过多,造成教学内容无法按照计划讲完。这样,一方面使教学进度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使学生对重难点used to的用法产生了畏惧感。在教后感中,笔者经过反思,认为下面安排更为适宜:首先对本课作整体处理,即把本课中的各板块如Language goal,Listening,Pair work,Grammar Focus等在规定时间内按大纲要求按部就班讲授完毕,使学生对本课的任务有个清晰的认识;而对于本课中的重难点used to以及其与be used to的比较,可以再另外安排个时间进行系统的讲练。这样会更利于学生掌握其用法。

3反思“后进生”转化的方式

教后反思 篇9

一个小小的笔误,虽然不是知识性的错误,不能反映老师的教学水平低下,但这种粗心造成的错误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不光彩的一页,看到个别学生眼中不屑的表情,我忍了忍心里的怒火,不能在课堂上训斥他们,错是自己酿成的。以后一定注意课堂的细节,借机课下我要强化对学生的细节教育,不要在做题过程中出现我所犯的低级错误。

关注细节,完善课堂和各个环节,不留遗憾,提高质量。

反思二: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教学反思 事物之间是存在普遍联系的,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应证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这一观点.同时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一次函数问题也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通过引例对图像方法与代数方法的比较,使学生了解解决应用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多样性的,同时也使学生理解图像方法与代数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各自的优劣,从而对方法作出正确的选择.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一次函数问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1)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

本节课主要要求学生能够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一次函数的解析式问题,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进一步解决相关的一些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练习,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在此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在技能上作出强化.在内容上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的同时,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去求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必要性,从而掌握本堂课的基础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图像方法和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点和缺点,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掌握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一次函数的解析式问题才会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关这一方面的题目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其理解才会深刻;同时要以这一部分的知识为载体,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的,结合函数的图像,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评价方式

根据新课标的评价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鼓励探索方式、表述方式和解题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关注的是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水平和解决过程中的表述水平,关注的是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相关问题的提高.教学中通过学生对“做一做”的探究情况和学生对反馈练习的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认识状况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水平.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给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反思三: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教学反思

今天2015年12月8日我们在保中进行了第九次的流动学院的学习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是由保中的陈小妹老师和琼中思源的简雪峰老师上的课,课题是《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在这两位老师的课堂上,我感受很深,陈老师的课是以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课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设计连接比较好,但是,在整堂课上老师在学生练习的时候巡视的比较少,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没有及时的进行辅导,其次是在评价学生的问题上也比较少;而简老师的课是以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采用的是分组的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都被老师的问题所吸引了,整堂课上学生都争先恐后的抢答问题,并对老师所提的问题回答的时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而简老师也在此同时注重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过程,引导学生的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渠道,并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及时的做出了适当的评价。

对比这两节课,两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亮点,对于这样的一个课题,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在理解接受上是比较难的,而简老师却能让学生感受到了这其中的乐趣;还有不管是多媒体教学还是传统式教学,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个人认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是根据学生而异,如果我们盲目的去追求某种模式,得到的效果反而更差。

反思四: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教学反思 相对前面两课内容来说,这一课的内容较为容易理解,再加上有前面两课的基础,学生应该好学习些。因此,这一课我在以下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做好,图形解方程组的画图规范,利用图形进一步理解前一课的内容:“当x为何值时,y1<y2,y1=y2,y1>y2的题目类型”。

《背篼》教后反思 篇10

《背篼》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语言很优美恬静,简练而富于情趣。文章选取一个农家小孩黄昏打柴归来时的情景,小孩与晚霞,小鸟,小溪,山风等为朋友,这样写使文章更加清新活泼,描绘出了一副和谐,耐人寻味的美丽画面。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我只强调在朗读中感悟。所以在教学时整体进行了两个轮回的朗读。一是教学生字新词时朗读,完成朗读目标的第一阶段:读通字词。二是找出表达“勤劳”的段落读一读,完成朗读目标的情感阶段。应该说整个教学思路比较清晰,重点解决字词的读法,写法和词义并加以拓展。重点指导朗读,读中感悟。通过优美语言的朗读欣赏,引导学生体会文字的温度,感受到小孩的勤劳。

上完课后,我发现课中出现了很有问题。加上领导、老师们的指导评议,我认识更认识到了很多不足:

1、蜻蜓点水,落实不到位。

(1)字词的认识不到位。如:“篼”,没有强调它的写法。

(2)找形近字,,一两个即可。

(3)学生朗读不够,朗读的形式不够多样,全体朗读一般不能放在初学课文时,一般在朗读到位时再进行。

(4)点到的课文内容没有直接全部讲解,这样就造成了蜻蜓点水的情况。对于课文内容,不要全抓,重点部位要讲深点透,这样情感就容易通过朗读流露出来了。在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读出具体语境中词语的意思,语气。

(5)学生读书时要带着要求去读书。

2、口号式的表扬

(1)有一个学生在造句时说:“小红积攒零花钱,交下学期的学费。”

我就说要向小红学习。这样的“向某某学习”不必要,这样的表扬太苍白了。

(2)有一学生在本节课中表现特别积极,平时的时候不发言的。因此我情不自禁地表扬他说:“周萌力同学今天表现特别好,以前从不发言积极的.。”这样的表扬语表面上看起来在表扬他,其实是先在否定他。应该说:“周萌力同学今天表现特别棒,老师相信今后会更棒的。”

3、没有给与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在找课文的重点句时,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可以先让他们默读,然后再说说重点句是哪句,并说说理由。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 篇11

《旅夜书怀》是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推荐作品”中的第二首诗歌。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对鉴赏诗歌作品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还要求通过阅读,能“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为了“丰富文化积累”,还必须“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在阅读和鉴赏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注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底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可见,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要求,在教学中 “涵泳诵读”是不可少的。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专题已经明确了主要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象,品味诗歌的意境。二是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的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选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诗歌意境。该诗处于本单元“推荐作品”部分。

二、学情分析

拟任教年级为高二,相对高一学生而言,他们已经阅读学习了相当的诗歌作品,学生对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有所了解,但还不能熟练运用。杜甫的诗作,中学课本上出现的有8首,因而学生对作者并不陌生,相关文学常识也有所了解。通过学习积累,诗人给学生留下了一个贫穷多病、落魄愤懑、爱国忧民的印象,但对杜诗沉郁顿挫的诗风,学生可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了解一个诗人的风格对提高学生鉴赏诗歌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所以这将成为本诗学习的难点。

三、学习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单元的两个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1.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人在孤寂漂泊中对人生志趣的坚守。

2.品析诗句,体悟意境,理解情与景的关系,熟悉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3.比较赏析,进一步感知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4.发挥想象,改写诗句。

四、教法与评价

检测法、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补充资料:鉴赏诗歌的一些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和角度等资料。

1.简单提问,检测学生预习内容。

2.小组互查,抽查演板,检测学生背诵默写。

3.分组展示合作探究成果,学生互评,检测学生对诗歌鉴赏方法的运用情况,及对诗歌内容和情感的把握。

4.设置检测题,检测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5.展示互评改写文字,检验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对本诗沉郁顿挫特点的把握。

五、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反复的诵读,鉴赏品析,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重点了解情景交融的手法。

2.教学难点:感悟杜诗沉郁顿挫的诗风。

六、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背诵:背诵全诗,默写名句。

2.鉴赏:鉴赏诗句,学会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3.比较:补充诗作,感受沉郁顿挫的诗风。

4.改写:改写诗句,体会情景交融的手法。

(二)检查预习效果。

提问:思考一下杜甫晚年的生活状况如何?杜甫所处的时代经历了怎样的重大变革?杜甫在其晚期诗作中是怎样的形象?在其晚期的诗作中大致体现出怎样的情感?(要求学生用词语概括)

(三)了解写作背景,自由诵读诗歌。

感知诗中深沉悲凉的情感和宏阔苍凉的意境。掌握一些基本的朗诵技巧。

(四)自主鉴赏,诵出感情。

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深层次把握诗歌的情感,朗读是将诗歌情感的一种外化。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鉴赏,发现作品的底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过程:

1.引导学生梳理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角度。

一般方法:分析诗题、结合注释来理解、知人论世、联系已学的相类似的诗歌、联系诗人的写作风格等。

鉴赏角度:语言、形象、表现技巧等。

2.引导学生分组,任选一个角度,运用恰当的方法赏析诗歌,体悟诗境,明确情景关系,掌握以景衬情、寓情于景的写法。

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赏析内容,其他小组补充评点相关内容。

小结补充:提醒学生要关注诗题。题目是《旅夜书怀》,这就告诉我们它是一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诗。

过程:

1.提问:诗人在旅夜看到的景是什么样的景?抒发的又是什么样的情?请各用一个词语概括。

明确:阔大宏阔的景,深沉悲凉的情。

板书:雄浑阔大

深沉悲凉

2.提问:用宏阔的景来写这深沉悲凉的情,有没有强烈的反差?这叫什么手法?

明确:反衬。

3.提问:请回忆一下,已学的课文中有这种以乐衬哀的写法吗?

明确:《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天的那种生机勃勃春光无限的美景来反衬出展示出征时的悲壮心情。

4.提问:最后一联,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时,诗人有没有直接抒情?那他是怎么做的?

明确:诗人在上联的直抒胸臆后,转而选择了天地间的一只沙鸥这样一个形象来委婉含蓄的表达情感。

板书:曲折委婉

(五)补充诗作,感知沉郁顿挫的诗风。

通过鉴赏、改写诗歌,进一步理解诗歌中的内容和情感。本诗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杜甫有很多诗都是用这种雄浑开阔的意境来表达深沉悲凉的情感,而且情感的表达低回曲折。针对这种写作风格,评论家们就用沉郁顿挫这个词语来形容。强化感知,完成《登岳阳楼》诗后的题目。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阅读《登岳阳楼》和《旅夜书怀》两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1.请具体分析两首诗在写景和抒情方式上的相同点。

2.“亲朋无一字”和“天地一沙鸥”两句中的“一”字异曲同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身世处境,请分析其好处。

(六)背诵全诗,默写名句。

(七)改写诗句,把握情景关系。

1.明确改写与翻译的不同。

2.发挥想象,带着自己的情感,用优美的语言,改写本诗。老师建议以小组为单位,组内的同学每个人承担一两句的改写任务,然后交由组长汇总,全班交流展示。

3.选派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点评。

可以指导学生从主要意象的抓取、是否置身诗境、描写的意境是否雄浑宏阔、情感是否深沉悲凉、语言是否优美得体等方面进行点评。

(八)师生小结课堂。

通过预习,进一步了解了杜甫的身世和他的创作风格;通过诵读、鉴赏、讨论探究,熟练运用各种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角度,提高了诗歌鉴赏的能力;通过改写,体悟了杜诗意境的雄浑开阔和情感的深沉悲凉。

(九)作业布置

完成《登岳阳楼》的改写,准备全班交流展示。

七、教学反思

1.语文课程应该抓住语文教学的实质

语文教学的实质应该在于紧扣文本理解基础上,加强学生在概括、组织和表达等语言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课才上得扎实有效。本节课设计的拓展环节,将自己喜欢的一句或两句诗改写成优美的散文,本环节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抓取画面、融注情感、组织语言、恰当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课堂上佳段频现。学生乐于动手写作,敢于展示自己的习作。学习过程扎实、朴素、真实。

2.放手学生,引导学生

学习小组是学习的基本单位,每个小组都有一名语文学习的学科长和发言人,可以一人兼任,但是提倡学科长固定,发言人随机。学科长在每次的学习中,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展开课前的自主预习;课堂上组织讨论,收集问题,形成观点,参与全班交流;课后督促检查该科作业的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习中会尽可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学有所乐,学有所获。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本诗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讨论交流中来,在教学设计时,我设计了“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自选角度,进行赏析”这个环节。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自由赏析,在小组或全班交流展示自己的赏析心得,其他小组评价补充。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从读者和听者这两个角度去赏析文本,更容易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而且还可能生成很多个性化的理解。比如,有小组在赏析“天地一沙鸥”的“一”字时,他们说这个“一”字除了有一种孤单孤苦渺小的感觉外,更能够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志趣的一种坚守。

3.突出重点

本节课学习目标严格依据新课程的宗旨来设定。①依据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学情,确定的学习重点有针对性学习的难点。②从局部到整体,从品悟到实践,梯度呈现,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③每一个环节中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让学生感受阶段性学习的学习效果,为后面学习的推进做铺垫。

4.语文课要突显语文味

语文味的首要体现即读。课标要求“涵泳”,本节课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环节,设计了齐读初步感知、听范读跟读赏析、个性化诵读、小组合作诵读等诵读形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对诗歌情感有了更深地把握。在反复的朗读中,兴趣浓厚,自然而然完成了背诵这个学习目标。

5.课件的恰当使用

课件的使用,其定位在辅助教学的层面上,不能将其变成一个图片资料的堆积。本节课一共制作了7张幻灯片,这些幻灯片整体风格一致,相得益彰。

6.遗憾与不足

环节设计过多。一节课40分钟,时间有限,在设计教学时,老是想着面面俱到。一节课的高效在于本节课学生对学习重点的掌握和难点的有效突破,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不需要多而杂。这节课中,如果学生能充分地从语言、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自主鉴赏评价诗歌。通过这个环节领会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有所感有所悟,时间充裕,学生就能分析鉴赏的深刻。但是,在设计时,我加入了在理解赏析鉴赏之后的改写环节,时间非常紧张,功底好的同学也是勉强完成,更别提评价点拨。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就显得不实效。如果能够大胆地调整课时,在本环节留作下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并适时加以改写指导,留足时间让学生写作,并充分在小组内交流,推选小组的精品参与全班交流,师生及时评价,学习效果肯定会大不同。

教师点评过多,学生点评略少。因为教学设计环节过多,在教学时总是担心时间不够,有好多地方都是由我代替学生点评评价,这样做似乎是节约了几分钟时间,但是这是与新课改的要求不符的。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应该大胆地放手学生。学生的点评、补充、质疑,也许不一定准确,但是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合作探究的精神,师生关系才是真正的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该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课题《主体内化型绿色课堂的建设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3B475

《鸟的天堂》教后反思 篇12

关键词:状物散文,情感体悟,方法指导

教材分析:

《家里的灶头》隶属于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的“人与物的对话”专题, 从题目看来是一篇典型的状物散文, 它写的是一个地方, 又是一类事物, 作者抓住江南农村具有特征的事物――灶头, 通过对炊具的意义描写, 在我们面前展现了江南农村家庭生活。其间作者穿插进行人物行动的描写与民俗民风的介绍, 写的有声有色, 充满了人间的温暖与诗意, 由于灶头已难生存于现代社会, 所以本文也具有一种往日不再重现的遗憾与怀旧的情调, 感人至深。

在描写灶头的过程中, 穿插了对母亲的描写, 有形象, 有语言、有行动, 这一切都是由物而起, 物与人密不可分。由于人的介入, 对生活场景的描绘, 构成了一种家常的、世俗的、温馨的氛围。而这种氛围反过来又影响读者的情感, 对物的感觉便更美好起来。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什么是江南?江南是白墙黛瓦的水乡民居, 江南是小桥流水、春山如黛, 江南是青色的柳叶在风中飘荡, 江南是富有情趣的农家灶头。同学们, 要了解江南吗?让我们一起学习金曾豪的散文---《家里的灶头》。

二.展示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状物散文的一般写法, 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

1. 阅读文本, 思考讨论, 作者是怎样状物并将物与人联系起来的。

2.找出文中的细节, 分析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灶头和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把握作者的情感, 分析作者是怎样状物并将物与人联系的。

三.感知课文,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 文章题为《家里的灶头》, 通过阅读文章, 你知道灶头的大致结构了吗?请你说说灶头的组成情况?

明确:构成:

灶台 (大铁锅小铁锅汤罐) 和辅助工具

灶沿

灶壁 (格子灶画壁龛)

灶塘

2.围绕家里的灶台, 作者记叙了自己哪些童年往事, 其特点是什么?

明确:

(1) 逼饭粢“饭后大张旗鼓……嘎嘣香脆, 开心死人!”

(2) 蒸糕、蒸菜 (红烧肉、拼盘) “‘一品锅’是蒸菜中的一只……鲜得人掉眉毛。”

(3) 妈妈做的家常菜 (黄豆芽炒咸菜) 螃蜞豆腐“哎呀, 那个鲜啊!……就滑到肚子里去了。”

(4) 送灶“这州官把老百姓……烧好东西吃。”、“吃过晚饭, ……‘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太平。’”

(5) 母亲在灶间的教育“我们小孩子在外头‘惹厌’……多半就只好实话实说了。”

(6) 发生在灶壁边的故事 (母亲在灶上忙碌姐妹烧火姐姐的模仿煨山芋“填脚炉”爆黄豆)

特点:家常的、世俗的、温馨的、亲情的、诗意的

四.探究细节, 把握情感

1.这一件件童年趣事让人读来如临其境如在眼前, 作者是如何达成这样的效果的?

明确:运用表现手法特别是细节描写

2. 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件趣事, 试着向你的同桌对那段对应的文字进行一番赏析。试从语言、手法、情感等方面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叙述这件有趣的事情的。

明确:如逼饭粢“饭后大张旗鼓……嘎嘣香脆, 开心死人!” (动作神态描写, 拟声词的使用)

3. 其实, 童年趣事之所以写的精彩, 最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寄寓其中的脉脉深情。再读文章, 找出文中集中议论抒情的地方, 试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明确:文章随后三节集中抒情其中有对母亲的怀念、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往日不再重现的感伤和遗憾。 (隐隐的伤痛深深的难舍)

4. 重点赏析小诗, 分析三碗“油盐饭”的深刻含义。

明确:母子之爱的体现

五.结合本文, 思考并概括状物散文的一般写法

1.首先要观察描写的对象, 要充分细致的观察。

2.其次, 要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 要传神。

3.再次, 必须把我们的感情, 我们的人生融进去。

六.迁移训练

阅读 (06四川卷) 《乡村的瓦》完成相关题目。

教学反思:

反观这堂课的教学流程, 从状物散文教学的目标看来, 它仍然是一个物---事---人---情的步步深入的分析过程。引导学生把握所写之物的特征, 感知物背后的人, 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是教学之重点。而这一过程不能流于表面, 具体的分析文本, 从文本的实际内容中去寻找, 去体会是这堂课主要的方法。本文抒情的地方比较集中, 重点品读文末小诗会让学生直接的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个点的操作也比较成功。此外, 诵读在语文课堂中的地位不能小觑, 声音的魅力绝不输于文字, 特别是抒情类的文字, 有效的诵读可以让学生获得更直接的感官体验。

这本是一篇九年级的课文, 现在放在高中的选修教材中, 教学的重点和中心肯定是有所区别的。状物散文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它传情达意的方式, 取材显意的韵味, 遗书上的唯美特点, 都是人们最为钟情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这类散文的品读和研究对学生应对高考要更加得心应手。

从高考考点要求角度看来, 这个过程包含了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几大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如“在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件趣事, 试着向你的同桌对那段对应的文字进行一番赏析”环节的设置就是考点“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训练。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赏析过程开始时, 学生的分析流于表面, 只能笼统的回答某处描写形象生动, 却没有结合文本具体内容作答的意识, 更没分角度分析的习惯。通过指导学生的答题习惯有所改进。

品味散文优美意蕴的同时, 对应高考考点训练, 一举两得, 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上一篇:转角初二作文下一篇:纪念70周年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