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岗位职责(精选9篇)
猪厂厂长岗位职责
全面负责猪厂各项工作的计划安排与组织实施,及时总结,提高猪厂的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
一、负责制定各种生产计划。
二、制定生产责任制,并负责监督及经济核算。
三、负责监督实施猪厂的财务管理及经济核算。
四、负责执行工厂化猪厂工艺所必需的生产技术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随时了解各生产环节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负责猪厂的防疫消毒,定期检查,杜绝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六、及时做好员工思想工作,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关心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
七、注意组织本厂职工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每个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
八、注意市场信息,了解各种经济政策的变化情况,做出经营决策方案,汇报公司。
九、负责监督全厂的安全,卫生等各项工作的贯彻执行。
十、厂长应负责完成公司下达的其他任务。
技术厂长岗位职责
一、负责制定产品计划及生产饲料供需等各项生产计划落实。
二、负责制定生产责任制,并负责安排贯彻实施。
三、负责全厂贯彻“预防为主”的防疫消毒制度,定期检查杜绝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四、负责组织本厂职工加强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要不断提高每个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
五、负责贯彻执行现代化猪厂工艺所需的生产技术规格和各项规章制度,随时了解各生产环节任务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监督做好各种生产数据的原始记录,各种报表及表单传递工作。
七、在厂长的领导下,保证各项工作正常高效运转。
八、技术厂长负责完成厂部及公司下达的其他任务。
会计岗位责任制
一、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国家的财经政策、法令以及财务会计制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执行财务监督,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认真履行会计岗位职责。
二、负责全厂及原种场、商品场、饲料加工车间、屠宰车间的核算,准确计算生产成本,核算经营成果。
三、依据收、支凭证及时、准确在登记帐目,做到帐面整齐、帐目清楚、内容真实、日清日结,帐目、帐物、帐据三相符。如发现错记、漏记、串记时,应按规定进行处理,不准任意涂改、撕毁。
四、认真制定财务计划,合理调配资金,为全厂生产,经营和提高经济效益出谋划策。
五、负责上报全厂月报、季报、年报会计报表和统计报表,做到可靠、真实、准确、及时,并按季进行财务活动分析。
六、搞好财务管理,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勤俭节约,对不合理的开支和报销,会计有权拒付,并给领导当好参谋。
七、按照规定认真搞好会计帐表、单据、凭证等资料的装订,保管管理工作。财务资料档案要妥善保管,严防丢失。
八、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
出纳员岗位职责
一、严格遵守管理制度,按照现金管理的规定管好现金,办理收付业务、接受银行和领导的检查。
二、根据审核后的收、付款凭证,记好银行存款和现金帐,做到及时、准确、无误、日清日结。总帐和银行对帐单要及时核对,发现有出入及时查对。
三、负责支票的管理和签发。支票签发必须符合财务规定,由厂长审核、签批。同时要登记,领用人必须签名,领用支票务于五天内报帐。
四、各类报销经过财务审核,厂长审批,经办人签名,原始凭证符合财务规定的予以报销。严禁白条子报帐,严禁坐支,挪用现金的现象发生。
五、严格控制库存现金金额,不得超过银行规定的库存限额,了防止发生意外。
六、文明办理业务,礼貌待人,和银行及一切有业务往来的单位搞好协作关系。
七、协助会计主管人员搞好财务管理,坚持原则,以身作则,秉公办事,不循私情。同时,经常向领导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不断加强厂部的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工作。
八、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和业务技术水平。
保管员岗位责任制
一、保管员对采购人员购进的原料、材料及各种商品,要按照票据数量、规格认真清查入库,票据和实物不符的,不予入库。
二、保管的材料做到“三化”、“四无”,即:科学化、条理化、整洁化;无差错、无锈蚀、无丢失、无变质。
三、保管帐务要日清、月结、季对帐。做到收据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四、对入库的原料、材料及各种物资,一律填写入库单,对出库的原料、饲料和其它物资要填写出库单,严格执行入库手续。
五、要经常分析库存材料的存放情况,及时给领导提供可靠的计划,以便及时组织采购人员采购,确保全厂生产的正常运行。
六、建立健全财产登记薄,对各科室、生产车间、食堂、会议室,职工使用的生产工具、用具、财产等一律进行登记造册,职工变动时认真办理交接手续,丢失或者无故损坏的要予以赔偿。
七、厂里一切物资和财产一般不予外借,个别确需解决的,须经分管领导同意,保管员无权把任何财产借给私人使用。
八、要坚守工作岗位,刻苦学习业务技术,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更好地为全厂生产、工作服务。药房管理员岗位职责
一、认真学习兽医、兽药知识和保管员业务理论。
二、各类药品采购要做到超前计划,保证供应,保证质量,防止购进假冒劣质或过期变质的药品,否则按价赔偿。
三、药房内禁止闲杂人员出入,坚持凭处方领药品。
四、药房要经常性保持干燥干净整洁,药品及疫苗要按要求保管,冰箱内严禁放与药品无关的东西。
五、药品购进后必须办清一切帐务手续,按月及时上报各猪舍的医药费报表,每季度盘点一次,做到帐务相符。
六、做好医疗器械的消毒工作,不准在药房内烧开水做饭。
七、爱护公共财物,妥善保管各类器械,器械必须专用,不准挪做他用,丢失器械按价赔偿,对一些易消耗用具,要及时予以维修。
八、从大局出发,服从服务于生产,紧急用药,随叫随到。
九、负责消毒室内消毒液的更换和卫生打扫工作。
十、做好参观人员的接待工作。
1 猪场组织结构转变
一般万头猪场均采用如图1所示的传统组织结构模式, 可按图2所示的组织结构进行变革。
由图1和2可以看出, 经过组织结构的转变, 可精简兽医和副场长 (生产线主管) 2名员工, 其实猪场全体饲养员就是很好的兽医, 作为猪场第一线员工, 充分发挥其工作积极性是提高猪场效益的关键。目前, 部分猪场的兽医处于很尴尬的职位状态, 因为他们大病治不好、小病不想治, 饲养员也不管, 使猪场疾病控制处于真空状态, 这种现象已成为湖北部分猪场特有的现象。取消副场长由场长直接管理, 能优化管理体系, 达到命令直达的目的;同时, 可节约2个人的人工成本费用 (约8 000元/月) , 将其直接补贴给场长和饲养员 (3名配种妊娠工作人员、5名分娩保育工作人员及5名生长育肥工作人员) , 平均补贴奖金600元/月, 何愁员工不稳定、积极性不高、招聘不容易。
2 猪场工作流程
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并不代表就能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 首先要饲养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并熟悉猪场流程;其次, 场长应严格检查和考核, 促使饲养员养成良好习惯。可能初期会有很大的反弹, 但坚持1个月后, 基本就不需要每天检查, 员工们自然而然都能做好。
2.1 员工出入猪舍的检查
生活区大门口应设消毒门岗, 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 均需更换卫生服和水鞋 (在指定地点由专人监督其冲凉更衣) ;并在大门口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 以消毒。消毒池 (盆) 内的消毒液需每周更换2次。场内人员的衣物要用消毒液浸泡20 min以上, 外来人员的衣物要用塑料袋包装挂好。外来人员只允许在指定的有限区域内活动, 不熟悉的人员应事先得到场长的许可方可出入猪舍。车辆经消毒处理后, 应尽量与猪舍保持一定的距离, 并提前调头, 以便及时离开。
2.2 定期检查
场长需携带记录工具、检查表格及测定器具, 定期对全场猪情进行检查, 可按妊娠舍、分娩舍、断奶仔猪舍和育肥舍的顺序进行检查。进入猪舍后, 首先用五官感觉通风状况, 若鼻、眼感觉刺辣说明通风不良, 感觉凉爽说明通风过度;其次, 检查猪舍内部的灰尘和蜘蛛网, 猪舍内灰尘较多说明缺乏定期的内部清扫 (除水洗之外) , 蜘蛛网较多说明缺乏定期的内部消毒及未按全进全出方案进行管理;再者, 检查温度计挂放的位置 (温度计的高度应与猪背高相等) 是否合理, 以及舍内饲养人员是否更换了卫生服和水鞋 (以此判断其对防疫问题是否重视) ;最后, 检查猪舍入口处设置的消毒池 (盆) 状态 (应位于猪舍入口处) 和使用痕迹 (查看消毒池周围是否有湿的脚印, 若不见湿脚印说明不经常使用) , 以及消毒池 (盆) 内的消毒液是否被稀释 (可判断工作人员对经费节省情况) 。
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尽量与猪舍工作人员一起检查, 并通过提问进一步了解情况;②检查结束之后, 应妥善处理消毒鞋等物品;③与饲养员共同讨论检查结果;④根据检查记录, 继续探讨改善方案。
3 不同猪舍饲养员的工作职责
3.1 分娩猪舍
1) 做好产前准备。
①栏舍:用清水冲洗, 待干燥后选择合适的消毒药进行1~3次消毒;每次消毒前应确保栏舍干燥, 进猪前1 d需开窗通风换气。饮水系统要用专用水管清洁剂浸泡消毒, 同时将饮水器拆下浸泡消毒后再清洗。②药品:宫炎净、0.1%高锰酸钾溶液、佐特星、牲力源、强勉、0.9%氯化钠、10%葡萄糖等。③用具:保温灯、饲料车、扫帚、水盆、水桶等, 经清洗、消毒后, 放入舍内备用;并备好经消毒处理的干燥麻袋、毛巾、垫板等。④母猪:临产前1周上产床;上产床前使用碘威消毒, 并进行1次体外寄生虫驱虫;产前还要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的外阴、乳房及腿臀部位。
2) 做好分娩护理工作。
①仔猪出生后, 用干净抹布将其口、鼻中的粘液擦净, 并将猪体抹干。在离脐带根部3~4 cm处断脐, 断脐时必需用线结扎, 断端要用2%碘酊消毒、密斯陀干燥。干燥后, 立即让仔猪吃上初乳, 并保持箱内温度为30~35 ℃。②新生仔猪出生后, 要在24 h内注射血维素1 mL, 预防贫血;同时进行剪牙和断尾处理, 为减小感染风险, 可注射速倍治 (药效长达7 d的头孢噻呋悬浊液) 0.3 mL。③发现假死仔猪要及时进行抢救, 将其前后躯以肺部为轴向内侧并拢、放开, 反复数次, 频率为20次/min;或抓紧仔猪后肢使之倒立, 拍其背臀数次, 帮助其恢复呼吸。④产中补能、产后消炎 (产中:生理盐水450 mL+VC 20 mL+佐特星30 mL;产后:5%葡萄糖溶液450 mL+牲力源20 mL+强勉30 mL) , 以缓解母猪疲劳、预防母猪产后“三联症”。⑤产后仔细检查母猪状况, 如发现其胎衣不下或胎衣不全, 可按照人工授精的方式灌注宫炎净100 mL。
3) 勤检查、早处理。
①检查母猪是否有子宫内膜炎症状。对患有子宫内膜炎或流脓的母猪, 可按照人工授精的方式灌注宫炎净100 mL, 同时连续3 d肌肉注射佐特星30 mL。②检查哺乳母猪料槽内的饲料量。没有饲料剩余, 说明饲喂量不足, 尤其是料槽光亮时说明严重缺乏;饲料剩余较多, 说明饲喂过多或疾病、酷暑、饲料变质等引起母猪采食量减少。③检查分娩猪舍内母猪用料槽位置是否偏低或偏高;同时, 严防哺乳仔猪摄食母猪料而引起消化不良。④检查母猪臀部所处位置是否有平行的横杆 (防止后蹲) , 严防其阴部受伤或因后蹲而引起细菌感染;炎热夏季可于母猪后部撒一些保嘉粉、密斯陀等, 降低子宫炎的发生率。⑤检查哺乳仔猪的体重是否均匀, 如不均匀应及早分析原因并及时处理。若由补料不当引起, 则应研究如何改进;若由母猪产乳能力下降引起, 则要考虑母猪的胎龄、体况等因素;若仔猪有腹泻现象, 则要分析腹泻的原因;若由代养引起, 则要评估代养风险性;若由母猪产次过高引起, 则要综合评估该母猪是否需要淘汰。⑥检查哺乳仔猪的健康状况。健康的仔猪有活力, 毛密集, 皮肤呈粉红色、触摸时感觉有弹性;严重腹泻的仔猪和处于饥饿状态的仔猪, 常在母猪身边或腹部上面入睡, 要对其进行特殊的护理;哺乳仔猪集聚在一起, 说明舍内温度偏低。另外, 饮水器的高度、水压合理与否, 直接影响着仔猪的断奶体重。
3.2 断奶仔猪舍
断奶仔猪舍应有3栋以上, 这样才能顺利实行全进全出制, 以减少断奶仔猪的病原菌感染;最好能将第1胎次的仔猪和其他胎次仔猪分开饲养, 因为前者需要更多的呵护;另外, 饲养员除需做好常规饲养工作外, 还需密切注意以下环节:①检查舍内温、湿度是否合适。仔猪体重和周龄不同, 所需的温度也不同, 最好将舍内温度控制在20~28 ℃;舍内温度偏低时, 仔猪皮毛粗糙、喜欢挤在一起, 且有可能发生日增重下降、排软便、腹泻等病症, 可通过使用保嘉粉、密斯陀等降低舍内湿度, 以使仔猪温暖舒适。②检查料槽内是否积有饲料。断奶仔猪的饲喂, 应少喂勤添 (每天饲喂4~6次) , 以保持饲料的新鲜度, 从而增加仔猪的摄取量。若积有饲料, 可能是投喂量过多, 也可能是仔猪采食量降低, 应及早查明原因。③检查仔猪膝关节和肘关节是否有浮肿现象, 并检查仔猪是否因断尾、断脐带、注射铁剂等造成创伤。如果仔猪疾病压力较大, 建议使用速倍治 (长效头孢噻呋) 做好3针保健 (即1日龄0.3 mL;7~10日龄0.5 mL;断奶时1.0 mL) , 可有效减小感染风险;或者使用创可贴包扎受创部位。④检查饮水投药器、水箱等特殊的药物处理设施。日常中最好的投药方法是饮水投药, 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 特别是炎夏或者断奶期 (此阶段还可以添加抗应激和助消化的药物, 如肠生源和健力源) 。
3.3 妊娠舍和种公猪舍
①地板光滑度要保持适中。过分光滑, 易使猪腿部受伤;过分粗糙, 对猪蹄部损害很大。②母猪产次少, 但体躯大、重量大, 说明其后备或妊娠阶段的管理不善, 应及时调整饲喂系统;特别是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要区别攻胎, 攻胎时间也要区别对待。③检查母猪的采食行为和起卧状态 (母猪一般侧卧或四肢分开趴卧) , 健康的母猪采食和起卧时姿势较稳。④做好母猪配种后18~65 d内的复发情检查工作, 每月做1次妊娠诊断。正常情况下, 配种后21 d左右不再发情的母猪, 即可确定妊娠;妊娠母猪一般表现为贪睡、食欲旺、易上膘、皮毛光、性温驯、行动稳、阴门下裂缝向上缩成一条线等。⑤应重点关注妊娠前期和后期母猪的饲养管理与护理。加强舍内温湿度控制, 饲料转换要平稳过渡, 还要适当补充青料, 防止母猪便秘。尽量减少各种应激, 提高母猪受胎率, 防止流产。必要时, 可在母猪大围产期间 (即母猪妊娠85 d至下胎配种后1个月) , 于每吨哺乳料中添加健力源500 g+仔多多500 g+肠生源1 000 g, 补充免疫营养、生殖营养和肠道营养, 满足母猪对营养的需求。⑥若发现猪鼻出血或流鼻涕, 说明其可能患有呼吸道疾病, 应及早做好保健和免疫工作。种猪场需做好灰尘和氨气的监控, 通风不良时要雾化消毒以降尘。⑦防止种公猪过肥, 因为种公猪过肥不仅会降低其性欲而且会降低其运动能力。每天使用公猪对母猪群进行查情, 既能锻炼公猪体魄, 又能及早查出返情母猪、节约饲料。⑧检查种公猪使用次数是否合理 (每周2次) , 防止过度使用或近亲交配。
3.4 生长育肥舍
①猪转入之前, 要空栏不少于3 d, 在此期间, 栏舍必须彻底清洗、消毒, 饮水管要用水管清洁剂浸泡消毒, 同时将饮水器拆下浸泡消毒、清洗。消毒前, 要确保栏舍干燥;消毒时, 以喷湿地面和栏舍为准。②检查猪栏设备及饮水器是否正常, 不能正常运作的设备应及早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③提前半天准备好饲料、药物等。让猪自由采食, 少喂勤添, 每天投料2~3次、空料槽1 h, 并保证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④控制好栏舍的饲养条件。生长育肥舍的适宜温度为18~22 ℃;栏舍要通风良好, 以降低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同时, 养殖密度要适宜。⑤调教猪群, 让猪只养成“三点” (吃喝、睡觉和排泄) 定位的习惯;饲料转换要逐渐过渡, 过渡期以5 d为宜;新料比例每天按1/5递增;每天清粪4次, 上、下午各2次;每3 d更换1次门口消毒池 (盆) 中的消毒液, 每周带体喷雾消毒1~2次;注意观察猪群的排便、吃料和呼吸情况, 一旦发现病猪要及时隔离护理和治疗, 病情严重或原因不明时要及时上报。⑥坚持全进全出制度。⑦熟悉各种药物的用途、适应症及禁忌, 有选择性地用药。
4 结 语
工作职责
1、热情接待各类来场工作、实习、培训、办事的人员,语言文明,态度谦和。
2、一切进出场区人员必须登记。除公司工作人员和经公司主要负责人特别允许进入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场内。外来人员会客在大门外或门卫进行。
3、所有进场人员及物品必须经紫外线消毒十五分钟,不经消毒不准进场。
4、本场职工未领取出门证不得放行。门卫私自放人进出,以及其他员工私自外出或翻越围墙,公司将即刻予以辞退。外来一切车辆经总经理批准和消毒后方可进入场区。
5、门卫人员有责任对场内的违纪、违规和违法行为进行阻止和举报,有权对出场的车辆和人员携带的包裹进行检查。
6、所有拉动物和动物产品的车辆尤其是拉死猪和猪粪的车,禁止靠近场区。
7、需要带出场的工具必须持有猪场负责人的出场批条,并在规定时间内送还。送还时按规定消毒。
8、负责消毒房、大门内外的卫生;负责生活及生产垃圾的 焚烧、掩埋。消毒池应及时清扫加药,消毒池每三天更换一次 3%火碱水,保持药液的有效浓度,下雨后应立即更换。
9、负责夜间的安全检查(对外门窗是否关好上锁)。
10、在人员较少的情况下,服从本场的安排,从事其他临时 性的工作。
11、公司门口设置一台高压清洗机,负责对进入场区的车辆进行冲洗、消毒,清洗液中以常用消毒药品的消毒浓度配制。该项工作具体由负责场区消毒的负责人监督实施。
12、例行进出大门检查,所有动物、宠物、生熟肉制品不得 进入场区。
13、未经公司负责人同意,禁止所有人员来访。
猪场成立于3月,现有员工18人,总投资500多万元,位于板栗桠乡板栗桠村9社,占地21亩。猪场建有配种舍、怀孕舍、产仔舍、保育舍、育肥舍等6幢3500平方米,办公、生产、生活用房800平方米,种植北京雪花飘优质莲藕100余亩。
猪场常年存栏优质生猪1500头,其中优质LY新加系二元母猪180头,年出栏瘦肉型生猪3500头以上,年产优质莲藕350吨,总产值660万元,利润180万元以上,其中养猪利润120万元以上。
搞好免疫接种, 是预防猪场疫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下面是一般中、小型猪场常用的免疫程序, 仅供养猪场 (户) 参考。
(1) 猪瘟 (1) 种公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兔化弱毒苗各免疫1次。 (2) 种母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兔化弱毒苗各免疫接种1次或在母猪产前30 d免疫接种1次。 (3) 仔猪:20日龄及70日龄各用猪瘟兔化弱毒苗免疫接种1次, 也有在仔猪出生后未吮初乳前用猪瘟兔化毒苗免疫接种1次, 接种后2 h可哺乳, 于70日龄加强免疫1次。 (4) 商品猪场肉猪, 可在50日龄时, 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进行免疫接种, 免疫期可达8个月。
(2) 猪丹毒、猪肺疫 (1) 种猪:春、秋两季分别用猪丹毒、猪肺疫疫苗各免疫接种1次。 (2) 商品猪场仔猪:在50~70日龄时, 可用猪丹毒、猪肺疫单苗或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或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免疫接种1次, 免疫期6个月。
(3) 仔猪大肠杆菌病妊娠母猪于产前40~42 d和产后15~20 d用大肠杆菌腹泻菌苗 (K88、K99、987p) 分别免疫接种1次。仔猪通过初乳抗体获得被动免疫。
(4) 猪乙型脑炎苗在蚊蝇季节到来前 (4月—5月) 用乙型脑炎疫苗对100日龄至初配的公、母猪进行免疫接种1次。
(5) 猪细小病毒对种公猪、种母猪, 每年用猪细小病毒疫苗免疫接种1次。
(6) 猪口蹄疫25 kg以上的猪, 用O型口蹄疫灭活苗每6个月免疫接种1次。
(7) 猪流行性腹泻及猪传染性胃肠炎于母猪产前15~30 d, 分别用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免疫接种1次, 也可用猪流行性腹泻及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苗免疫接种。对于断奶后各种日龄的猪, 也可用上述疫苗免疫接种。
(8) 对于猪支原体肺炎、仔猪副伤寒、猪链球菌病、仔猪红痢、猪萎缩性鼻炎及猪伪狂犬病等疫苗的使用, 可根据不同猪场的具体情况选择。
2. 建立严格消毒制度
实践证明一般的消毒液很难穿过厚厚的粪便和污物杀死里面的病原体及寄生虫, 所以猪场要想保证清洁无疫, 必须建立经常性的消毒制度。首先, 每栋猪舍要采取“全进全出”方式, 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其次, 空舍后应将猪舍彻底清扫、冲洗。第三, 用消毒液将猪舍从上到下彻底地喷洒一遍, 消毒液最好用火碱或长效百毒杀等。同时要建立经常性消毒制度。第四, 每天清除粪便和污物, 减少致病菌的滋生。
3. 修建布局合理的猪舍
布局合理的猪舍结构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条件, 猪场要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向阳、无污染, 水、电、交通都方便的地方, 生产区、生活区要分开。生产区内按上风向依次分为种猪舍—妊娠舍—分娩舍—生长舍—育肥舍。生产区内还要设置病猪隔离舍, 将发病猪或潜伏猪及时隔离观察, 及时治疗。病死猪要在远离猪场的场所进行焚烧或深埋。场内还要设置专门的堆粪场或粪便处理设施, 减少病原微生物对猪场的污染。
4. 适当添加饲料药物添加剂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协商,甲方愿意将自己所有的养猪场出租给乙方经营使用,双方自愿平等原则下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出租的猪场坐落地址:建筑面积平方米。甲方并保证该养猪场与第三方无争议。
二、租赁用途
乙方向甲方承诺租赁该猪场作为养猪使用,乙方保证需要在租赁期间内未征得甲方同意,不得擅自改变上述约定的用途及建筑结构。
三、租赁期限
租期年,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租赁期满,甲方有权回收该猪场。乙方需要继续承租该猪场的,经甲方同意后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同等条件下乙方享受优先承租权。
四、租金和租金缴纳期限
甲、乙双方约定,该猪场每年租金总计人民币大写:(¥: 元整)。乙方每年月日前向甲方支付租金,直至合同结束为止。
五、各项费用的缴纳
1、化粪池污水排污问题由甲方解决,甲方不解决造成事情纠纷,事物损害由甲方负责,与乙方无关。
2、乙方经营产生的各项税费,经济往来自负,甲方不负责任何责任,甲方不干涉乙方经营管理。
3、合同期间,甲、乙双方各自经济纠纷互不相干。
六、甲方就负责保障乙方水、电、路的畅通,负责协调处理好养殖场周边村民关系,负责保障乙方正常安全生产。
七、在合同期间若养猪场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导致损坏或造成承租人损失的,双方互不承担责任。合同期间,如遇国家征用土地,猪场内养猪经营(猪苗、成品猪)补偿归乙方所有,养猪场建筑设施及土地补偿归甲方所有。租金按实际使用的月份收钱,没到月份,甲方需退还给乙方租金钱。
八、本合同在履行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九、猪场在自然灾害的条件下(如地震、台风)所产生的费用由甲方承担。
十、乙方在养猪场内经营期间,甲方不得进入猪场经营其它作物。
本合同一份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
乙方:
电话:
电话:
地址:
地址:
身份证号:
身份证号:
****年**月**日
为了使XX养猪场的成本核算更加合理、准确、规范,现对成本核算流程规定如下:
一、猪群分类与科目设置
1、猪群分类。根据生产与核算的合理性,猪群划分为:
1)生产母猪。
2)种公猪。
3)后备猪。
4)大肥猪(60kg以上)。
5)中肥猪(35kg至60kg)。
6)小肥猪(25kg至35kg)。
7)保育仔猪(7kg至25kg)。
8)产房仔猪(出生至7kg)。
2、会计科目设置。设置《生产成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等科目。生产母猪、种公猪属于生产性生物资产,其他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后备母猪在进行配种、转群后作为生产母猪饲养,即转入生产性生物资产。
二、成本核算流程
生产成本科目下设8个二级科目,即生产成本——生产母猪等。每个二级科目下设三级科目,即饲料、兽药,人工费、折旧、制造费用。
1、饲料。
1)饲料分为原始饲料与成品料。成品料按照供应对象,分为8类:A、教槽料(此料即是原始饲料,无需加工)B、保育料(开口料)C、哺乳料D、公猪料E、小猪料F、中猪料G、大猪料H、怀孕料。饲料加工车间应遵守一定规格装袋并严格按照饲料配方进行生产,否则将对其进行考核,以免长期误差累积造成数据失真。
2)对饲料、成品料分别核算,成品料与原始饲料严格分离,并设各自的账簿。根据计划单价确定成品料入库金额,每日登记材料明细账并计算结存数量。月末,根据饲料加工车间领用原始饲料成本及成品料的入库成本调整成品料的实际成本,做如下分录
借:原材料——开口料等成品料
贷:原材料——玉米等原始饲料
3)月末,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结转本月发出存货成本,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生产母猪等—饲料等
贷:原材料—开口料等
2、兽药、人工费、折旧
1)兽药:兽药处方笺应载明具体使用对象,且一张处方笺只用于同一猪群。兽药使用不应计入制造费用,而是直接计入相关生物资产成本。兽药下按具体品种设置三级明细科目。
2)人工费主要包括饲养员、繁育员等生产人员工资直接计入相关成本
3)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年限为4年,采用直线法,残值为10%。本月计提折旧=上月底生产性生物资产原值*(1-10%)/4/12。
4)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生产母猪等--兽药、人工费、折旧
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生物性生物资产摊销))
3、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下设水电费、检疫费、燃动费、人工费、低耗品等科目。制造费用按各群猪的直接材料消耗金额(饲料、兽药)进行分摊,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生产母猪等—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水电费等
4)月底,生产成本无余额,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生产成本转入相应消耗性生物资产价值,生产母猪、种猪的生产成本转入产房乳猪价值。
三、出生、转群、淘汰、出售、死亡
出生、转群、淘汰、出售均假设为月末最后一天。
1、月末,结转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生产成本: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产房乳猪
贷:生产成本——生产母猪
生产成本——种猪
2、乳猪早亡无出售价值时,借:主营业务成本——产房仔猪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产房仔猪
3、淘汰生产母猪与种猪时,借:库存现金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清理
月末,结转淘汰成本: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清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摊销
营业外支出——生产性生物资产清理损益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母猪,种猪
营业外收入——生产性生物资产清理损益
4、淘汰、出售生产母猪与种猪外的其他猪群时,借: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大肥猪、中肥猪、小肥猪、后备猪、保育仔猪
月末结转淘汰、出售、死亡成本,单价与转群单价相同:
借:主营业务成本——大肥猪、中肥猪、小肥猪、后备猪、保育仔猪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
5、本月转群金额=(期初库存余额+本期入库金额)/(期初库存数量+本月入库数量)*本月转群头数。
6、出售猪粪时,借: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猪粪
猪粪不分摊成本。
猪场生产成本的核算,可以实行分群核算,也可实行混群核算。实行分群核算是将整个猪群按不同猪龄,划分为若干群,分群别归集生产费用,分群别计算产品成本。混群核算(也称为混群核算)是以整个猪群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生产费用。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加强对种猪场各阶段饲养成本控制和管理。在组织猪场成本核算时,大都采用分群核算,即按不同的猪龄划分的猪群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配怀阶段:包括未孕空怀母猪、怀孕母猪、公猪、包括配种舍、怀孕舍、产房猪群;
产仔哺乳阶段:包括待产母猪、哺乳母猪,为简化核算,可将本阶段当期发生成本归入配怀阶段成本或仔猪阶段成本中;
仔猪阶段:包括未断奶仔猪,日龄一般为0-20天左右,体重在6-7公斤; 保育阶段:指断奶离群的仔猪(20天—60天),包括:保育舍猪群;7-25公斤 育肥阶段:指育成猪、育肥猪(60天以上—出栏),包括育成舍、育肥舍猪群,25公斤以上;
三、猪场成本核算凭证
为了正确组织种猪生产成本核算,必须建立健全种猪生产凭证和手续,作好原始记录工作,生猪生产的核算凭证有:反映猪群变化的凭证、反映产品出售凭证、反映饲养费用的凭证。反映猪群变化的凭证,一般有“猪群转群磅码单”、“种猪淘汰单”等,据此可编制“猪群生产日报表”和“猪群动态月报表”,对于猪群的增减变动应及时填到有关凭证上,并逐日地记入“猪群生产日报表”。月末应根据“猪群生产日报表”,编制“猪群动态月报表”,报告给财务部门,作为猪群动态核算和成本核算的依据。
反映猪只出售的凭证,有出库单、出售发票,应随时报告财务部门,作为销售入帐的原始凭证。
反映猪只饲养费用的凭证,有工资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计算表(包括种猪摊销)、饲料消耗汇总表、低值物料领用分配表、兽药等其他材料消耗汇总表。月终均作为财务核算的依据;
四、猪场费用的分类
猪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是各种各样的,为了便于归集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进行成本管理,需要对种类繁多的费用,进行合理的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费用的经济内容(或性质)和经济用途分类。一)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将费用划分为不同的费用要素,而不考虑它的耗费对象和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猪场的费用要素有:差旅费、招待费、办公费、汽车费用、工资及福利费、饲料费、防疫和医药费、物料费、燃料费、低值易耗品费、折旧费、利息支出、税金、水电费、修理费、社保费、其他支出等。
将费用划分为若干要素进行核算,能够反映企业在一个时期内发生了那些费用,数额各是多少,可用以分析种猪场各个时期各种费用的支出水平,对比同期升降的程度和因素。从而为种猪场制定增收节支提供依据。
(二)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
猪场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不同可分为生产成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生产成本主要是指与生产产品直接有关的费用。这类费用在生产过程中的用途也不一样,例如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的则用于管理与组织生产,因而需要按经济用途进一步划分为若干成本项目。
猪场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划分为下列成本项目:
1.工资福利费:指直接从事饲养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及津贴,以及实际发生的不超过按工资总额14%比例福利费、伙食费。2.饲料费:指饲养过程中,各猪群耗用的自产和外购的各种全价料。3.兽药费:各猪群在饲养过程中耗用的兽药费。
4.种猪价值摊销:指由仔猪等商品猪负担的种猪价值的摊销费。
5.固定资产折旧费:指能直接计入各猪群的猪舍和专用机械设备、设备的折旧费。6.低值物料摊销费:指能直接计入各猪群的低值工具、器具、物料摊销等费用。7.水电费:能直接由各阶段栏舍电表计提的水费电费;
8.制造费用:指猪场在生产过程中为组织和管理猪舍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及提供的劳务费。包括以下几项:
(1)工资及福利费:指猪场管理及饲养员以外的其他部门人员工资、奖金及津贴,福利费。(2)燃料费:指猪场耗用的全部燃料。包括煤、汽油、柴油等油料。(3)水电费:指猪场无法计入生产栏舍而耗用的水费、电费。
(4)修理费:指猪场维修猪舍、设备及其它部门发生的劳务费及耗用的零配件(包括运输工具的维修费、保养费)。
(5)低值物料摊销费:指不能直接计入各猪群及其它部门的低值工具、器具,物料的摊销额。(6)固定资产折旧费:指除计入“生产成本”以外的办公楼、设施、设备、车辆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7)办公费:生产管理部门购置的办公用品等费用。
(8)运输费:车辆的养路费、保险费、停车过桥费等以及租用货车费。(9)其它费用:不属于以上各项的间接费用。
猪场的期间费用是指种猪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这些费用容易确定其发生期间和归属期间,但不容易确定它们应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所以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不参与成本计算,而是按照一定期间(月份)季度或)进行汇总,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种猪场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1.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种猪场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期间费用。费用项目如下:(1)工资及福利费 指场长、后勤人员的工资、津贴和奖金及发放的福利费。(2)工会经费、职教经费:指分别按工资总额的2%、2.5%计提的工会经费、职 工教育经费。
(3)业务招待费: 指招待各类人员的发生的餐费。
(4)差旅费 指场内人员出差按规定报销的差旅费及职工报销的市内交通费。(5)社保费 按劳资部门规定缴纳的各种职工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 ⑹电话费 指管理部门负担的电话费和手机费。
(7)税金 指印花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
(8)其他费用指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的期间费用,包括存货盘亏盈、坏帐损失等其他费用。猪场可根据是否为经常性费用确定具体费用明细; 2.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种猪场在筹集资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费用项目如下:(1)利息支出(2)利息收入
(3)金融机构手续费 指与金融机构业务往来发生的手续费用。(4)其他筹资费用 3.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猪场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费用项目如下:展览费、广告费、检疫费、售后服务费、促销费差旅费、包装费、生猪销售运费等; 如为种猪场,则相关销售费用明细会更多些;
五、猪场生产成本核算帐户的设置
1.“生产成本”账户,为区别于工业企业,也可另设为“饲养成本”归集相关费用
为了归集生猪生产费用,并计算产品成本,应设置“生产成本”帐户,在这帐户下,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设置配种怀孕阶段、仔猪阶段、保育猪阶段、育肥猪阶段个四个成本归集环节。在明细帐中还应按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明细专栏。在分群核算下,该帐户的借方登记“生产成本”发生数,贷方登记结转的成本数,期末应无余额。2.“制造费用”账户
为了核算在生产过程中,为组织和管理猪舍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及提供的劳务费,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并按费用项目设置栏目进行归集费用。该账户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及提供的劳务费;贷方登记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制造费用;期末无余额。
3、“幼畜及育肥畜”帐户的设置
在分群核算下,猪群价值的增减变化情况,应在“幼畜及育肥畜”帐户下核算。该账户借方反映猪群价值的增加;贷方反映猪群价值的减少;期末余额为存栏猪群的价值(存栏成本包括配怀期母猪、哺乳期待产母猪、及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等商品猪成本)在此帐户下设置“配怀舍、哺乳舍、仔猪舍、保育舍、育肥舍”五个明细帐户,用以核算不同阶段猪群的价值增减变动情况和结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种猪为什么也列入“幼畜及育肥畜”帐户核算。依据农业会计制度,仔猪、保育猪、育肥猪均属于流动资产,而种猪则是生产性生物资产,属于固定资产性质,由于种猪不同于其它大牲畜,它的生产周期短,更新比较频繁;加之种猪具有产畜和育畜并存的特点。为了使统计猪群变化情况的完整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把它作为流动资产来管理,这也是将种猪作为“幼畜及育肥畜”二级帐户核算的理由。
六、种猪场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分群核算下,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确定这些费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范围,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开支和应记计入期间费用的开支。2.进行主副产品的分离,计算并结转各猪群本期增重成本。
3.根据“猪群动态月报表”和“幼畜及育肥畜”明细帐资料,从低龄到高龄,逐群计算结转转群、销售、期末存栏的活重成本。
4.根据“猪群动态月报表”及有关资料,编制“猪群变动成本计算表”。
5.根据“猪群动态成本计算表”和“生产成本”明细帐,编制猪群“产品成本计算表”。
七、生猪成本核算原理及流程
1、生猪成本核算概念:生猪成本核算是按照生猪自然生长的各个阶段来划分,以各阶段的猪群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以种猪的怀孕天数各怀孕母猪头数、商品猪转群、销售头数及增重作为成本核算的基础,对各个阶段发生的成本进行归集、分配、结转的计算过程;
2、生猪成本核算流程图
不能直接分到各生产阶段的成本项目 其他直接成本项目 饲料出库单
土地租赁费分摊表 种猪摊销分配表 工资福利社保分配表 水电耗用分配表 低值物料出库单 药品出库单
能直接分到各生产阶段的成本项目 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分配表 配怀阶段饲养成本 仔猪阶段饲养成本 保育阶段饲养成本 育肥阶段饲养成本 饲料出库单 药品出库单 低值物料出库单 水电耗用分配表 工资福利社保分配表 固定资产分配表 其他成本项目 制造费用(场部)制造费用(人工站)当期饲养成本 配情阶段 待产阶段 仔猪
保育阶段
保育猪出售 育肥阶段
育肥猪出售 内部供种
成本核算过程说明:
①
配怀阶段成本转入待产母猪阶段成本分配方法:
a)
待分配配怀总饲养成本=期初配怀阶段成本+当期发生饲养成本转入
b)
转入产房成本 =(转入产房待产母猪怀孕日龄÷当月怀孕母猪总怀孕日龄)×待分配总饲养费用
②
待产阶段成本转入仔猪阶段分配方法:
a)
待分配待产母猪成本=期初未结转的待产阶段成本+配怀阶段转入成本
b)
转入仔猪成本=待分配待产母猪成本×〔本期分娩产仔母猪数÷(期初待产母猪数+配怀阶段转入的待产母猪数)〕
a)
待分配仔猪阶段成本=期初存栏仔猪成本+本期本阶段发生的饲养成本+待产母猪转入的成本
b)
仔猪转入保育猪成本:
如果转入保育阶段头数≤(期初存栏仔猪-本期死亡仔猪),则转入保育猪成本=转入保育阶段头数÷(期初仔猪头数-本期死亡仔猪数)×期初存栏成本;
如果转入保育阶段头数≥期初存栏头数<(期初存栏头数+出生仔猪头数),则当期转入保育猪成本分两块,一为结转期初所有存栏成本,二为结转出生仔猪部分成本;具体方法根据头数与增重比例进行结转;
④
保育、育肥舍成本转结可参照仔猪成本结转来理解;转群、销售成本的结转主要根据当期出栏头数、增重的一定比例分配;
3、成本核算账务处理分录:
①按单元场各阶段归集“饲养成本”或“生产成本”时 如某场配怀舍耗用了饲料、药品、人工等
借: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饲料费
借: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药品费
借: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人工费
„„
贷:原材料-饲料费
贷:材料物资-药品
贷:应付职工薪酬-人工费 „„
月末将当期发生的“饲养成本”转入“幼畜及育肥畜”对应的各阶段中,“幼畜及育肥畜”不再区分明细项目;
借:幼畜及育肥畜-某场-配怀舍 贷: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饲料费
贷: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药品费
贷:饲养成本-某场-配怀舍-人工费 转群或销售的账务处理: 配怀成本转入待产母猪:
借:幼畜及育肥畜-某场-待产舍 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配怀舍 待产母猪转入出生仔猪:
借:幼畜及育肥畜-某场-仔猪舍 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待产舍 仔猪转保育猪:
借:幼畜及育肥畜-某场-保育舍 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仔猪舍 保育猪转入育肥猪阶段
借:幼畜及育肥畜-某场-育肥舍 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保育舍 保育猪、育肥猪销售时: 借:库存商品-某场-保育猪 借:库存商品-某场-育肥猪 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保育舍 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育肥舍 转入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某场-保育猪 借:主营业务成本-某场-育肥猪 贷:库存商品-某场-保育猪 贷:库存商品-某场-育肥猪 内部供种时:
借:库存商品-某场-内部供种猪 贷:幼畜及育肥畜-某场-育肥舍 内部供种转入其他母猪场分录见“
八、种猪成本核算”
库存商品月末无余额,存栏生猪成本在“幼畜及育肥畜”各场各阶段体现;
八、种猪成本核算
1、种猪原值的确定
外购种猪原值=买价+运输费用+配种前发生的饲养成本 内部供种原值=转出的成本+配种前发生的饲养成本
配种前发生的饲养成本只核算配种前耗用的饲料成本,后备猪耗料定额标准按2.5公斤/头.日来计算,后备猪所用饲料成本相应抵减配怀期饲养成本-饲料费;
后备种猪耗用饲料成本=(达到配种前后备猪均重-内部供种或外购入场时后备猪均重)×内部供种或外购后备猪头数/0.75公斤×2.5公斤/头.日×引种当月后备料单位成本
说明:后备种猪达到配种前均重暂定为110公斤/头,日消耗后备料2.5公斤/头,后备猪日增重0.75公斤; 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外购: 借:幼畜及育肥畜-后备公猪(后备母猪)
贷:银行存款(外购价格)
内部供种:借:幼畜及育肥畜-后备公猪(后备母猪)
贷:库存商品-育肥猪(某种猪场)
耗用饲料:借:幼畜及育肥畜-后备公猪(后备母猪)
贷:饲养成本-配怀期
正式配种:借:生物资产-公猪(母猪)
贷:幼畜及育肥畜-后备公猪(后备母猪)
2、种猪淘汰账务处理
为方便种猪淘汰账务处理、减少母猪场区分未资本化的后备猪与已转入生物资产的种猪工作难度,外购或内部供种到各母猪场的后备猪,账务上应加上达到配种状态的饲料成本后当月计入“生物资产-种猪”中;
为简化账务处理,淘汰种猪处理不区分后备种猪,全部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种猪”科目,月末作“生物资产-种猪”减少;淘汰种猪账务处理如下: 销售淘汰种猪时: 借:银行存款或现金
贷:固定资产清理-种猪(某场)月末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种猪(某场)借:生物资产累计折旧(某场)借:营业处支出-种猪 贷:生物资产-种猪
死亡种猪清理时按上述账务处理;至于是属“营业外支出”还是“营业外收入”应视处理销售淘汰种猪收回的残值款是否大于未折旧完的种猪净值来定,如果残值收入大于种猪净值,则“固定资产清理”差额应计入营业外收入,否则计入“营业外支出”。
九、对外报表:
1、资产负债表:指截止自然月最后一天,公司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关系;
2、利润表:指在公司规定的经营周期内,如我司平常月份为上月29日至本月28日、季度为自然月为1-30或31日为周期的反映收入、成本、期间费用、利润状况的报表;
3、现金流量表:指反映自然月内资金的收付存变化情况的报表;
十、内部管理报表
1、期间费用报表
①管理费用报表:归集公司管理部门,包括总经理室、财务部、行政部、工程管理部、采购部、销售部、技术部等部门发生的相关明细费用;
②销售费用报表:归集专为销售生猪发生的相关费用,如检疫费、运费、运输途中残次死亡损失等;
③财务费用报表:归集当期银行手续费、利息收入、汇兑损益等;
2、生产成本报表
①主营业务收支明细表:按商品猪类别统计各基地、单元场当期的销售头数、重量、收入、及对应的成本,可为经营者提供各类产品贡献的毛利状况;
②增重成本明细表:反映各基地、各单元场当期发生的饲养成本与当期商品猪增重的关系,为经营者提供当期生猪生长情况与当期成本的对比状况; ③料肉比表:按财务盘底口径计算的当期增重与当期耗料来计算的料肉比,可分为全群料肉比、全程料肉比、商品猪阶段料肉比等;
④内部供种报表:主要反映种猪场当期供应给其他母猪场作后备种猪的报表; ⑤淘汰死亡种猪明细表:反映各单元场当期淘汰死亡情况的报表,具体有淘汰一头回收的残值及损失或收益;
⑥出栏、转群成本明细表:反映各单元场出栏、转群生猪成本明细比例构成的报表,可为经营者对比提供某些成本超支或可控制的信息;
1药物选择
应选择高效、安全、广谱、副作用小的抗寄生虫药, 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的各种制剂为首选药物。
2驱虫模式
一、防疫卫生工作
1、配合场长监督猪场防疫消毒工作,场内消毒药液浓度必须由兽医监督配制,并对具体消毒工作进行指导,每天对场内所有猪只进行观察,做好完善记录。
2、及时对器械用具消毒
3、必须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并保证免疫记录完整、齐全。
4、未经许可不得对外技术服务。
二、临床工作
1、经常巡视猪栏。仔细观察猪只健康情况,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2、每天诊疗情况要有病历记录,要求完整、及时、正确。
3、定期对猪只进行驱虫,并记录完整。
4、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妥善保管,如有缺损及时补购,保持随时待用状态。
5、常规药品妥善保管,每月按要求及时做好药品的消耗报表,并及时上报场领导,
6、对症治疗,鉴别诊断,合理、经济用药,对疑难杂症及时提出会诊措施,并及时汇报。
消毒制度
1、猪舍周围环境每2周用2%火碱消毒1次;场周围及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口,每月用杀毒氯消毒1次。
2、进出车辆和人员应严格消毒。
3、大门口、猪舍入口的消毒池,要定期更换消毒液,以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性。
4、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
5、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
6、每批猪只调出后,要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7、定期对保温箱、补料槽、饲料车、料箱、针管等进行消毒,可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
8、运输车辆在运输前和使用后,要用消毒液彻底消毒。
9、每周要带猪消毒一次,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用于带猪消毒的消毒药有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和0.1%次氯酸钠等。
生产管理制度
1、场区职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猪工作。
2、场内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猪及其它动物的疾病,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3、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应淋浴消毒,更换衣鞋。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4、猪场实行封闭管理,工作人员不可能经常回家,重返工作岗位时应淋浴消毒。
5、非生产人员一般不允许进入生产区。特殊情况下,非生产人员需经淋浴消毒,更换防护服后方可入场,并遵守场内的一切防疫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
1、各岗位认真做好日常生产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引种、配种、产仔、哺乳、断奶、转群、饲料消耗等。
2、种猪要有来源、特征、主要生产性能记录。
3、做好饲料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记录。
4、兽医人员应做好免疫、用药、发病、死亡、无害化处理情况和治疗情况记录。
5、每批出场的猪应有出场猪号、销售地记录,以备查询。
6、资料应尽可能长期保存,所有记录应在清群后保存2年以上。
无害化处理制度
一、深坑掩埋
死猪不能直接埋入土壤中,因为这样容易造成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
深度不少于2m,以便使死猪充分腐烂变成腐殖质。在死猪与土坑上面及周围洒消毒药,如生石灰等。要谨防野兽(狗)及不法之人将死猪扒走食用或贩卖,以免造成公害。坑必须远离居民区及猪场了。
二、焚烧处理
对死猪进行焚烧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以煤或油为燃料,在高温焚烧炉内将死猪烧成灰烬,可以避免地下水及土壤的污染问题。
此法的优点是能彻底消灭死猪及其所携带的病原体,是一种彻底的处理方法。它适用于发生急 而大批死亡的死猪,以便迅速控制疫情,减少传染源,避免对社会带来污染和公害。焚烧炉建造的地点应远离生活区及猪场,并在其下风向;同时焚烧炉必须装有较高的烟囱,以免污染环境。
饲养员基本制度
饲养员除协助技术员做好工作外,还必须做到:
1、按技术员的安排在不同饲养阶段和季度饲喂不同的饲料,或合理掌握正确的喂料量。
2、按规定认真填好记录,登记每天的死猪数、转入转出数、耗料量、温湿度、防疫情况、意外事故及处理结果等。
3、发现死猪立即取出,统一处理;病猪、伤残猪及时提出隔离或交兽医治疗。
4、协助技术员做好群体整理工作(如分群、不宜饲养或不宜育肥的及时淘汰)。
5、做好雨季防湿、冬季防寒、夏季防暑工作。
6、搞好卫生、保持猪舍内外清洁、干爽,保持空气流通。
【养猪场岗位职责】推荐阅读:
养猪场用药制度09-24
养猪场生产经营与管理07-02
现代化养猪场建设方案11-05
猪场建设管理养猪知识10-18
养猪申请用地01-11
养猪常见问题10-05
养猪心得体会11-28
养猪计划书12-28
实用养猪技术要点02-17
养猪生产技术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