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部门职责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管理部门职责(共11篇)

信息管理部门职责 篇1

部门名称:信息管理中心

岗位设置:主任、主管、系统管理员、网络维护员(档案管理员)

部门工作目标: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需求,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软件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集成化,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帮助收集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的有效利用,用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管理水平、开发能力、经营水平。公司网站站群的建设开发、宣传推广与价值利用。

部门职责:

1、拟定和执行公司及下属公司的信息化战略

2、负责组织公司信息化系统相关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的制订、补充、修改、检查并组织考核。

3、负责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及网络基础架构的设计和升级

4、负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协调开发、实施与运行管理

5、负责公司外部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研究,供公司领导决策参考,参与公司专用管理标准和制度的制订

6、负责公司各级网站的设计、建设及推广

7、负责协助网络相关信息采集、发布、编辑、宣传等工作

8、控制信息设备预算,组织公司相关IT设备的选型、预算、采购、维护、验收、发放、报废、调配和资料登记归档

9、负责制订公司计算机开发应用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引进,逐步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

10、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相关软件、硬件的维护和升级等日常工作

11、负责公司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软硬件资产管理、行为管理、网络访问管理、安全漏洞管理、补丁管理、对各类网络违规行为的审计。

12、负责定期执行公司IT设备的资产清查和巡检工作。

13、负责公司信息系统机房的规划、建设、管理、巡检。

14、负责公司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

15、负责组织信息化系统的培训、咨询工作。

16、负责企业信息系统软硬件设施相关档案的管理。

信息管理部门职责 篇2

在信息化建设初期, 信息科作为信息技术支持部门、信息技术服务部门, 常常扮演着救火队友的角色。随着信息化从“建设”到“管理”, 信息科的定位开始转变, 从随叫随到的业务掺杂模式逐渐过渡到单纯的信息管理模式;从实际的业务支持到信息化服务;本质上从人工现场支持转变为电子化服务, 既节省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又可以从制度上规范管理, 减少了不必要的矛盾争执。

IT服务管理是将企业的IT支撑作为服务来体现的, 且以流程的思想实现对自身服务的管理, 从而将服务标准化, 即建立一套规范的服务方式, 以进行有效的管理。作为管理前端, 信息化建设需要由信息管理部门规划好, 只有前期建设良好, 才可能具备服务和管理的质变条件。

2 信息管理部门应熟悉业务流程

实际情况表明, 绝大部门医疗单位的各种信息系统都是向公司购买的。由于各个血站的规模不同, 管理方式也不同, 加之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 信息管理系统于每个单位都会有不同的参数设置。对于这些不同的设置, 如果软件公司的工程师不能及时、详细地了解到具体情况, 则会延长测试和改版时间, 这对整改系统是不利的, 同时, 会滋生单位上、下级间的负面情绪。

当软件公司进行维护时, 如果不能及时对自身的信息化设备和相关设置进行对接, 则会引发错误。对于信息系统的开发, 由于血站人员的构成和环境因素, 其技术水平和积极性无法与专业软件公司相比。

信息管理部门置身于医疗系统, 最接近一线, 最易了解一线的需求, 是医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角色。要想加快医学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管理部门必须熟悉其业务流程。因此, 血站信息管理部门应熟悉各个环节的业务, 在与软件公司的沟通中起着桥梁作用, 能在最短时间内配合软件公司完成信息更新;血站应是合格的信息系统维护者, 必须掌握好本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情况, 了解现阶段各个信息点的运行状态;血站需要有一定的开发能力, 能对购入的软件进行消化和了解, 以实现所购产品的自主维护。

3 信息管理部门应不是维修部门

从2008年对广州地区多家医院信息科的领导的访谈看, 各家医院的信息科都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低技术含量的IT服务, 且有些医院为划分人员的层次结构, 未能进行IT服务的科学管理。为了使信息管理部门能更好地进行核心管理, 避免被低技术含量的IT服务影响, 其定位不应为维修部门, 应从整体层面考虑, 设置专门的维修团队或由外包公司进行。同时, 应规范维修流程, 信息管理部门员工的精力应投入信息系统维护工作和学习新兴技术当中。

4 信息管理部门应是血站信息化业务培训机构

实际工作表明, 很多软、硬件问题都是因各级医务工作人员的误操作、疏忽和操作不熟悉造成的, 很多故障都可由指导医务人员自行解决。对于年轻的医务工作者, 他们具有更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理解水平, 同时, 在使用电脑时, 学历高的工作人员往往比学历低的出现错误的概率低。因此, 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员工信息化业务水平, 是现阶段信息管理部门脱离低级工作的有效方法。信息管理部门应熟悉各项血站业务流程, 在培训中融合业务操作, 从而使得相关培训完整、有效。

5 信息管理部门应是数据统计权威部门

目前, 大型企业中有超过80%的员工依赖数据进行重要的商业决策, 作为事业单位的血站也不例外。从以往常规的数据统计到现在各种特殊条件的汇总中发现, 越来越多的员工希望在工作中能使用自己的设备访问单位数据, 并进行整合和可用性统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我单位在信息系统的升级后可满足整合、自主统计。随着对数据, 尤其是大数据访问程度的加深, 导致新问题不断出现。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增长, 员工可能会受到数据噪声的干扰, 来自多个渠道的数据可能会导致分析甚至决策进程的延迟。因此, 这种海量、杂乱、公开化的数据现状必须构建新型的信息管理方案。

在良好的信息化培训下, 应统一统计口径。其中, 对于对外发布的信息, 应由统一的部门进行整理、核对, 并通过科学的统计方式梳理。信息管理部门应是离核心数据库最近的部门。在大数据统计中, 由于员工各个统计条件的不统一, 导致员工间的统计有误差。作为规范化统计的源头, 信息管理部门在血站的数据统计中应起到权威统计的作用。在大数据时代, 员工端的计算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如果员工的决策能更加快速、合理, 企业将获得明显的竞争优势, 信息管理部门可在其中扮演关键性角色, 但必须改变现有的角色定位和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曹汉平, 王强, 贾素玲.现代IT服务管理——基于FTIL的最佳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校长职责与学校管理 篇3

关键词: 学校管理;校长职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55-01

“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陶行知)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校长工作的重要性。学校的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杂,要办好一所学校,校长就应该不断思考如何履行好职责,科学管理学校。

我认为,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主要应履行好以下职责:

一、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增强班子战斗力

“领导班子就是作战指挥部。”“指挥部不强,作战就没有力量。”(邓小平)学校工作也一样。因此,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使领导班子一不软,二不懒,三不散,说了话大家都能听,都能指挥得动,都能领导起来。校长负责制,并不是校长要大家做什么,大家就做什么,而是注重发挥整个领导班子的集体作用。一是重视领导班子成员的组成。对成员的聘任,应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原则,要是群众信任的,无论思想、业务还是工作等方面都是过得硬的。二是班子结构要合理。即人员组合合理,专业结构组合合理,年龄结构组合合理,个性素质结构组合合理。有善于做思想政治管理的,有善长于教学管理的,有善长于总务后勤工作的;有善长文科教学的,也有善长理科教学的,不但懂得专业技术,还要懂科学管理。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素质的人,有不同的经验和心智,可起到扬长避短、互补协调作用。总之,班子整体要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富有朝气,进取心强,团结向上。

二、明确目标,科学谋划,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明确目标、科学规划,是办好学校的首要条件。作为一名校长,首先应确立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制定一个适合本单位发展的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让教师明确奋斗目标,看到学校的发展前景,教师工作就有了方向,管理才会提高效能,才会上下一心,凝心聚力,努力去实现目标。

三、建章立制,依法治教,促进学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无规矩不成方圆”。建章立制,依法治教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一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有关法律法规、条例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文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科学、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学校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以此来规范学校管理。二是不断强化,形成习惯。使广大教职员工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些制度的重要和必要,认可并接受制度,自觉遵守和维护制度,形成习惯。三是要严格要求,认真落实。规章制度一旦建立,就要坚持执行,狠抓落实,督促检查,“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以体现其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规章制度的落实和贯彻。四是要联系工作实际,不断分析、完善制度,以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德才兼备、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我认为,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作为校长,要做的是积极为教师的成长创造环境,搭建平台,如提供良好教学办公设施,重视教师培训学习,为教师设专题讲座,指导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和撰写论文,及时总结和推广教师的经验,使教师有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狠抓校风建设,努力创办特色校园

校风,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是领导作风、教风、学风的集中体现。作为校长,应该把校风建设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基本任务,明确校风目标,确立校训。

在领导作风方面,要求领导班子成员遵循教育规律,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不断钻研业务,深入教学第一线,重视人文关怀,关心教职工生活,为教师多办实事,荣誉面前多让教师,做好师生表率。

在教风方面,要对学生全面负责,教书育人,精心钻研、互相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做学生的表率。

在学风方面,培养学生勤奋、刻苦、踏实、认真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承传学校良好的办学传统,努力创办特色校园。

六、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所好学校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浓厚的育人氛围,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因此,作为校长,还应把美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创设文化氛围作为学校管理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师生在安全、和谐、优美、富于现代气息的教育环境中工作学习,健康成长。

信息管理部门职责 篇4

2.负责向市政府信息中心提供、更新有关本系统信息资料,收集、反馈社会各界和网民对林业工作的咨询建议等,办理市长信箱交办的有关林业工作事宜。

3.负责对机关计算机网络资源进行优化管理、资源共享,对网络内计算机的IP地址、用户账号、密码及其他服务器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发放。

4.负责对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和使用,并向维护单位(移动公司)及时提供故障信息。

5.在森林火险期内负责预警监测和监督检查各县(区、市)在可监控林地范围内的野外用火、森林火情的预警监测;协调、指导各县(区、市)防火监控系统预警监测管理和设施、设备维护保养。

信息管理部门职责 篇5

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信息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信息管理到底是做什么的呢?负责该工作的信息管理员每天要做些什么呢?怎样的人可以从事信息管理员的工作呢?本期乔布简历小编就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信息管理员岗位职责,对信息管理工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信息管理员能力要求吧~

关键词:信息管理员岗位职责,信息管理员能力要求

简单地说,信息管理就是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通过制定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保证信息系统有效运转的工作过程。既有静态管理,又有动态管理,但更重要的是动态管理。它不仅仅要保证信息资料的完整状态,而且还要保证信息系统在“信息输入—信息输出”的循环中正常运行。以下是信息管理员的一些工作职责,供大家参考:

1、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

2、公司局域网的建立维护管理,配合公司管理体系的文件网络化工作;

3、负责公司网络资源的总体管理和安全维护、维修;

4、负责公司电子办公设备的购置及维护工作;

5、负责建立并维护公司对外发布网页的信息的更新及跟踪反馈;

6、严格遵守公司保密规定,不泄露工作中接触的公司秘密;

7、主动协助综合办处理各种应急事务。

想要成为信息管理员,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是必要的,还要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不妨在校园招聘中多多关注呀~

信息化管理人员职责 篇6

1、研究制订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全面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

2、制订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确保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顺利开展。

3、完善机制,指导、监督并落实学校信息化建设各项具体工作。

4、搞好教师信息化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

5、强化网络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水平。

6、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广泛征求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7、落实信息化指导教师待遇,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信息中心主任职责

1、在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主持信息中心的日常工作。

2、负责制订信息中心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3、搞好工作分工,明确工作任务,完善并落实相关制度。

4、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及时解决有关问题,积极为学校信息化工作出谋划策。

5、负责组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技能培训工作。

6、负责组织校内信息技术学术研讨交流和教科研活动。

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学校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

1、负责本校网络设备的日常检查,保证网络畅通。

2、负责本校入网计算机IP地址的申请、发放、登记和管理等工作。

3、协助本校用户解决网络使用上的疑难问题。

4、负责从技术上监督、制止利用网络从事与教学工作无关的活动。

5、负责网络信息安全,过滤各种有害信息,有责任和义务制止和举报各种非法行为。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学校信息化指导教师职责

1、负责学校信息化设备和资源的管理维护工作。

2、指导专任教师用好信息化设备和资源,协助相关人员学会并用好各种教育管理应用平台。

3、协同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好各种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

4、协同学校搞好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培训。

5、负责抓好信息技术课教学,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6、负责组织开展学校信息化业务活动。

7、定期向信息中心主任汇报信息化设备管理、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信息管理部门职责 篇7

1 学科馆员的定义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定题服务工作的延伸,是深化参考咨询服务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其工作内涵的不同其名称经过多种转化,存在多种不同的叫法,常见的有:如学术联系人(Academic Liaison Librarian)、联络馆员(Liaison Librarian)、学科专家(Subject Specialist)、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Faculty Librarian)等等。

所谓“学科馆员”,是指具备图书馆专业学科背景,熟悉专业领域的信息资源,又掌握各学科专业知识,了解专业人员的信息要求,并懂得如何评价、组织和传播信息,能够为专业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图书馆馆员。学科馆员为某一学科提供深层次的对口信息服务,为大学的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但无论它叫什么名称,其实质都是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转变的标志,是图书馆逐步深化读者服务工作的具体体现,是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形式由传统的被动服务走向主动出击的转变。将学科馆员制度物化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过程中,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体现高校图书馆先进的办馆理念,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2 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

基于学科馆员的定义,学科馆员主要起到深化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作用。作为图书馆与对口院系沟通、交流信息的桥梁和纽带,学科馆员主要包括如下工作职责:

(1)在图书馆主页上公布学科馆员联系方式、办公地点等,保持与对口院系用户的沟通交流,并咨询解答他们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主动出击,与对口学科用户,特别是学术带头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建立动态用户信息库。在经常的交流过程中,通过文献资源需求以及教学科研过程中对图书馆的要求等调研工作,丰富和深化图书馆服务内容。

(2)深入对口学科和院系了解其学科信息需求,定期请对口院系专家推荐、圈选专业学术文献资料,及时反馈用户的文献需求信息,主动上门定期召开对口学科用户代表座谈会,汇报对口学科文献信息建设情况以及资源利用情况,征求他们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并作为图书馆调整馆藏建设规划、拓展服务方式和内容的重要依据。

(3)定期向对口院系用户宣传推广图书馆各种媒体资源和服务,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主要专业信息、电子资源和工具书,定期为对口学科的用户举办“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培训班,根据学科特点向对口学科用户传授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方法和技巧,指导他们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4)负责收集、鉴别和整理相关学科的网络信息资源,建立学科网络导航网站。网络环境下信息庞杂,学科馆员搜集、筛选、甄别、整理以及汇集网络中与本学科相关的信息,并对其内容和来源作详细的揭示和评价,为对口学科用户提供专业信息资源导航,实现网络学术资源的检索通道,使庞杂的网上信息资源变为有序的知识门户,提高网络免费学术资源的可利用性。

(5)提供个性化、深层次的专业文献信息服务。介入对口院系教学科研过程,根据对口院系的教学进度与科研课题进行定题定向跟踪。跟踪重点学科,锁定重点人物,贯穿整个科研活动的过程,把握立项、开题、中期审查、结项等重要环节,对学术前沿及关注的热点问题、代表论着、新方法、新观点等进行梳理和分析,编写文摘、快报、综述等文献形式,揭示学科动态和前沿,为其教学科研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信息服务。

3 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

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决定了其素质要求。

3.1 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底蕴

从知识服务的内容和服务对象来看,学科馆员首先应当由具有精深专业知识底蕴的人员担任,对学科的主要学术流派、学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以及相关学科的主要文献及工具书的情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服务起来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有与学科用户进行学术交流、探讨专业问题的平台。掌握他们的知识需求,深入地研究学科专业文献,进行专业信息的组织和深度开发,评估、开发、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并从其中分辨出核心信息。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功底越深厚,对用户需求的判断就越准确,信息服务的层次越高。

3.2 丰富的图书馆学、文献学、信息学基础知识

学科馆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图书馆学、文献学、信息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管理、信息挖掘以及信息服务等基础理论和服务技巧。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洞察力,以及搜集信息、传递信息和较强的信息挖掘能力,按照用户们的需求,从庞杂繁多的信息源中鉴别、提取、筛选、整序有效信息,形成适合用户需求的、便于利用的“超值”信息资源。

3.3 较高的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网络化,网上的开放信息资源与日俱增,然而大多数的信息资源都是以外语为载体形式呈现的,其中英文信息占很高的比例。因此,学科馆员要想及时跟踪、获取先进国家的最新信息,首先要突破语言的瓶颈。此外,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都通过计算机为媒介来实现,要求学科馆员熟练的运用计算机来实现网络资源的检索等。与此同时,还应了解网络功能,熟悉各种网络检索语言,运用网络检索工具实现专业文献和最新科技信息的检索,掌握国外先进的科学成果和人类文明。

3.4 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学科馆员既要有很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也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学科馆员是知识的收集者、加工者及传播者,因此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推送知识的必备条件,是提高服务效能的前提。同时,为用户提供增值的知识服务以创新为前提,要求学科馆员在开展知识服务时,不拘泥于传统的工作模式和信息获取方式,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安排和协调有关服务内容和产品形态,并建立相应的知识服务组织管理机制。

4 信息时代学科馆员制度的思考

随着学科馆员制度的不断实践,对学科馆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国内高校学科馆员制度已经经过了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但其“制度”仍需进一步的完善。信息时代如何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基于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的新型组织机构和新型学科馆员制度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4.1 提高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图书馆领导应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规划学科馆员制度,并从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和规章制度上整体设计,注重制度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是提升信息服务档次、拓展信息服务内容、提升图书馆声誉和地位的重要内容,因此,要从思想上认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学科馆员们的有为工作,展示图书馆良好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职业自豪感。

4.2 重视学科馆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学科馆员的业务素质是完善学科馆员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学科馆员必须具有较强的科研素质以及对前瞻问题的把握能力。图书馆应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鼓励学科馆员参与院系的科研活动,及时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定期组织学科馆员进行学术交流,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推广有益的做法,提升学科馆员的业务实力。

4.3 重视学科馆员的发展

对于考核合格的学科馆员,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奖励,在精神上给予更加的肯定,在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赋予学科馆员一定的业务权限,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建立“学科馆员基金”制度,满足学科馆员对对口院系用户的特殊文献需求。

4.4 明确学科馆员考核标准

确定学科馆员工作绩效考核标准,既有量的考查又有质的检验,并且要细化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使其考核具有可操作性。定期对学科馆员工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评价体系,对不合格的学科馆员应及时调离,实行竞争上岗。

4.5 根据学科重点广纳各学科人才

图书馆应根据所在学校的重点学科,合理地,有计划地选留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毕业生,建立某一个学科或专业的培养对象阶梯,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学历的符合中国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又满足学科馆员素质要求的队伍,保持这支队伍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总之,学科馆员制度是一种对口服务的新机制,是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学科馆员制度的推广与实施,满足了高校教师个性化、学术性的需求;促进了各学科专业文献信息资源的深层次的开发与利用,对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对加强学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提高馆藏文献信息利用率,对图书馆的改革、创新、提高管理水平等均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摘要:学科馆员制度是图书馆近年来推出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本文介绍了学科馆员制度的产生及其发展,进而阐述了对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工作职责,提出了完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学科馆员,制度,岗位职责,素质

参考文献

[1]黄亚丽.浅议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与学科馆员素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2

[2]张怀绥.“学科馆员”制度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3]刘昌莹.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若干实践与思考[J].情报探索,2006,5

信息管理部门职责 篇8

关键词:地方 电子文件 职责

地方电子文件管理职责的有效把握是指以国家层面上的电子文件管理标准、规范、制度为准,同时灵活结合地方实际,进行科学的目标定位、统筹规划和基本制度安排等。它与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准确定位地方职责既是保障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有序推进的基石,也是维护地方电子文件记忆完整、有序、有效和可用的保障。

一、地方电子文件管理职责有效把握的提出

电子文件是社会记忆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但由于处置口径的不一致,致使目前地方电子文件管理处于一定“混乱”状态,需要积极从职责把握上去有效控制。

1.地方电子文件管理失控呼唤地方电子文件管理职责的有效把握

源于地方人员缺乏电子文件管理意识,不能充分认识到电子文件是数字时代社会记忆的主要载体,也不能把电子文件视同纸质文件一样留存和保管,致使在日常工作中疏于监督和留存,造成许多可用的电子文件处于失控状态,威胁社会记忆的传承。如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大量电子文件处于“有人办、无人管”、“有保存、无管理”的自生自灭状态;办公人员随意修改、删除电子文件;大多数档案馆(室)还没有把收集电子文件纳入工作日程,缺少对各机关、部门电子文件管理的前端控制、有效监督,无法保证归档电子文件质量;在每一台个人电脑上,有些重要程序文件在杀毒软件的垃圾清除功能运行中被自动删除等。因此,有必要统一地方电子文件管理口径,对电子文件进行统一管理、集中保存和有效监督。

2.地方电子文件证据效力难以保障催生地方电子文件管理职责的有效把握

一是缺乏可行的认证标准和方法,尚未形成功能完善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致使无法保证运转其中的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如应“分析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要素规范,强化电子文件生成、利用、維护与处理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对电子文件的形成、接收、保管、利用和处置进行高效控制,从根本上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管理,从而确保电子文件的权威性”。①而目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二是缺失科学、标准的元数据的支撑。元数据是关于文件的背景信息和结构的数据,其效用在于确认每一份参与业务活动并发挥作用的文件,并保护文件的凭证性。而目前,“许多行业、地方已经颁布或正在制定的元数据标准缺乏科学性与专业性,不能全面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与可用性”。②关系电子文件证据效力的元数据的科学化、标准化建设滞后,加剧了各地区、各单位对“双套制”与“双轨制”的依赖性,相当程度上阻碍了电子文件法律效力的实现。

3.地方电子文件管理形成信息孤岛要求地方电子文件管理职责的有效把握

源于国家对电子文件管理尚没有形成权威的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和标准,致使各地方、各部门不能定位自身在电子文件管理问题上应承担的职责,造成管理各行其是。主要表征是:一些项目的名称、技术、标准、模式等各行其是,导致无法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最典型如江苏、安徽、广东、广西等省,尽管陆续建设了基于电子政务专网的电子文件中心,并以统一的信息平台接收所辖区域政府机关的电子文件,同时在相应区域范围内提供利用,但是中央和地方,以及各个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几乎无人关注。这也将会形成众多地区性文件信息孤岛。③

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电子文件共建共享,需要地方按照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统筹安排;按照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统一标准灵活执行,杜绝各自为政;按照全国电子文件主管机构就电子文件管理领域中制定的国家层面规划、政策、标准等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地方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二、地方电子文件管理职责的准确定位

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混乱的深层次原因是还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电子文件管理体制、机制。而我国电子文件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核心是有关电子文件管理责权的分配和履行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要对地方电子文件管理职责进行有效把握,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引导和协调,使地方明确各自应承担的职责和配合的步骤。

1.协同配置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中的地方平台

首先要思想先行,从意识层面上认识到各地方、各部门有效配合是实现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有效保障,是加强电子文件管理以留存社会完整记忆的基石。

在思想先行前提下,把电子文件管理纳入地方工作规划,加强对电子文件管理的组织与领导。落实必要的经费保障,加强电子文件管理人才培养,制定严格的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制度,配备先进电子文件管理的电子设备,提供电子文件管理业务指导,确保电子文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构筑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基础平台。有条件的地方,还需要将电子文件管理质量纳入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范围,开展专门的文件管理绩效考核。

2.统一执行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标准规范

各地方、各机构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统一规划制定的电子文件管理法规、政策、标准、指南等各类文件,如服从文件元数据标准、统一信息检索协议等。在灵活结合地方实际同时,避免与国家宏观指导战略政策有冲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生信息孤岛等现象。随着《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标准和指导性文件的发布与贯彻,许多地方和政府机关积极开展电子文件管理工作,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由分散管理模式到集中管理模式的转变。④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应当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杜绝各自为政,原则上不允许地方或行业擅自制定标准,对于电子文件管理活动中具有强交换意义的标准对象和关键控制点应尽量采取国家标准形式,以保证标准规范的最大效用。⑤

3.有效提供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基层经验

如果说国家战略是自上而下的“宏观→中观→微观”路线,那么地方向国家提供经验就是一条自下而上的“微观→中观→宏观”的路线。先由各个基层单位探索、实践、总结电子文件管理经验和方法,再将这些有效基层经验向全国推广。地方提供基层经验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补充完善目前的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二是部分修正目前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成分;三是探索地方如何执行电子文件管理国家策略。可见,地方为国家战略提供基础经验也极其重要。

“总体说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都是必要的。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以谁为主的问题。”“一般说来,在电子文件管理方法尚不确定的初期,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路线,以获得政策框架、规范体系的实践基础。而到了科学方法逐渐成型的阶段,则需以自下而上为主,以便在总体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迅速提升整体水平。”⑥

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正处于由机构管理模式向国家层面管理模式过渡的时期。在这个特殊的过渡时期,应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线同时并行的策略,一方面国家制定和实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另一方面地方在贯彻执行该战略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情况,具体灵活地运用战略,把所得的可行经验及时反馈给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领导机构,国家战略领导机构再根据各地方提供的有效基层经验调整、完善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

三、地方在推进电子文件有效管理中

应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由于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是从国家层面对电子文件管理进行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所以各地方、各部门在贯彻执行这些策略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不可能绝对整齐划一地解决所有问题。地方在有效把握电子文件管理职责中,应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

1.电子文件管理地方职责与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各地方、各机构需要肯定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科学性,坚持其权威性,认真落实贯彻执行电子文件管理规范体系、方法体系。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是针对目前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而提出的国家层面的应对策略,需要地方有效配合。只有靠地方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将其理念、制度、规范、标准贯彻落实到行动中,才能发挥战略宏观调控的作用。因此地方的积极配合、贯彻执行是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生命线。

另一方面,在坚持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精神实质前提下,执行国家战略时要与地方现有的电子文件管理现状、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内外部环境联系起来,根据本地区电子文件管理领域的实际情况来配合实施。正如学者安小米分析那样:国际范围内电子文件管理战略的模式多种多样,由于各国国情存在差异,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经验应该充分考虑电子文件管理的历史文化背景、档案管理传统、公共管理体系、法律制度、电子政府建设现状、信息化技术水平和社会需求等多种关联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⑦这种电子文件管理的地区差异的现象,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都普遍存在,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电子文件管理的已有实力和基础参差不齐,各地方在实施电子文件国家战略的统一规范、标准时,应结合本地区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地方在制定和执行这些国家战略的过程中,既不能以执行国家战略为借口,而推行脱离本地电子文件管理水平的权宜之计;也不能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为由,不积极配合国家电子文件管理的顶层设计。

2.地方如何能有效执行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

一是设置地方电子文件管理领导机构。如设置以各级档案行政管理单位牵头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包括:办公厅、档案馆、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通过领导机构,起到统筹规划、制定相关规范和政策、沟通与协调等作用,加强地方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是定期开展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地方评估检查工作。建立有效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机制,依照电子文件管理规范体系和服务体系方案的要求,定期对地方贯彻落实电子文件管理國家战略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对地方电子文件规范化管理进行评测,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国家档案局为首的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领导机构在档案业务指导与检查监督中,要切实履行电子文件管理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认真抓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违法违规事件的查处工作。

三是地方贯彻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适应问题。由于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在面对同一事物时,就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做法。所以,在贯彻执行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过程中,地方如何既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又满足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需求,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是不顾地方实际坚决执行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还是先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路而把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暂抛一边。笔者以为两者都不可行,可行的做法是:分地区制定各自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实践路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方实施较低层次的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比如仅仅停留在不使电子文件流失,至于如何科学管理,只能待条件成熟再实行;而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可以从制度、法律、标准等多角度实现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

注释:

①钟瑛.浅议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要素[J].档案学通讯,2006(6).

②⑤冯惠玲,赵国俊.中国电子文件管理:问题与对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③④冯惠玲,赵国俊.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刍议[J].档案学通讯,2006(3).

⑥刘越男,http://www.zgdazxw.com.cn/NewsView.asp?ID=135.

⑦安小米.国际共识与借鉴——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档案,2010(2).

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岗位职责 篇9

1、保障网络信息安全,通过网络信息系统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

2、建立和完善网络信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认真履行,严格遵守;

3、负责学校级别网站的建设、管理与维护等工作,保证网站内容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4、负责各部门二级网站的统一部署和维护,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网页内容和源代码的更新修改;

5、负责校内各应用系统的配置、维护、调整及更新,对各部门管理员分配相应权限,并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校园网应用和管理中的关键技术;

6、负责学校信息的安全管理,提出和执行具体措施保障校园网络信息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安全、高效、平稳运行;

7、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做好设备维护记录,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职责,保证设备高效稳定的运行;

8、负责校内各类信息网站和应用系统的数据备份、资料整理和归档,定期对服务器防护软件进行更新升级,保证数据的安全;

9、对于服务器等设备的故障和信息网站受到的恶意攻击,及时响应并采取应急预案,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网络信息服务。并查找确认故障源或攻击源,采取有效措施预防;

浅谈聋校班主任管理职责 篇10

一、聋生个性特点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聋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从小就处在一个没有语言刺激的寂静世界里,获取的信息很少,语言的形成與发展受到制约,思维与认知能力也受到影响。首先,不少聋生有孤僻、自卑、固执、自私、疑心重等毛病,这些问题可以随着缺陷的补偿和语言的发展逐步得到解决;其次,聋生听不见,就容易主观、片面、多疑,他们接受外来信息较少,社会经验少,分辨是非能力差,易跟随别人的意志而转移。这些都将影响到行为习惯的养成。值得庆幸的是,聋生在生理上除听觉障碍外,发育都是正常的,他们积极、上进,求知欲强,对任何事物都好奇,爱模仿,少保守。

二、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我国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从无到有的,能力要在习惯中才能养成。”这就是说只有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有了能力。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形成品德、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中占着多么重要的地位。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习惯有好的,也有坏的。行为习惯好的人,一辈子受用;行为习惯坏的人,一辈子吃亏,害人害己。习惯好的人,逐步可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行为习惯要从小抓起,习惯好是身体好、学习好、思想好的基础。这对于双耳失聪的聋生来说也同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聋童语言发展受影响,听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成年后最终要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生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贡献者,而他们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所养成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到将来。

三、培养聋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 传授正确的行为规范和知识

聋童因受生理的影响,掌握知识主要是通过视觉来完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采用多媒体,通过图片、行为演示、实地观察等直观形象的方法,将书本上的道德知识转化为活生生的教育实践活动。这样就充分发挥了聋童的视觉优势,有助于他们深入领会道德知识的含义,富于动感,又有趣味性,让他们在具体情景中掌握知识、形成概念。

(二)重视实践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

聋生掌握了正确的行为规范知识后,就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使学到的知识逐渐稳定,并能自觉地用这些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信念。

班主任批评做错事的学生时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只知道这种行为好或不好,而说不出错的理由,殊不知这都是因聋生生活经验贫乏,对所发生的事情只能进行表面的评价。因而,我做个“多心人”,平时特别留心学生的行为,把有代表性的事情编成小故事带进课堂,让学生结合学校的相关规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使学生明辨是非。

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有了正确的行为规范认识之后,不一定能形成良好的行为。要使聋童良好的行为经常化、自动化,就要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作为班主任必须做到“爱心、细心、恒心”。

爱心:对待每位学生都一样,不要有歧视的色彩在里面。

细心:教育要深入细致,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学习、训练计划。做到因时而练、因人而练、因事而练。因时而练:即抓住有利时机,在学生可以接受或易于接受的时候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因人而练:即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出不同的训练方案;因事而练:即就事论事,学会仔细观察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小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

恒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行为规范训练过程中最重要。行为习惯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通过长期的、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加强平时的训练非常重要,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就来第三遍,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如,毛毛同学刚来我班时,上课纪律差,于是我一次又一次地教育他、指导他,使他能很快地适应学校生活。

五、强化养成教育

在聋校的德育工作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当我们自认为已采取了非常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并且下了相当大的功夫后,聋生的德育状况仍得不到根本的好转,为此,应分析聋生错误产生的原因:一方面,聋生的思想意识。学校教育虽然是德育的主渠道,但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干扰,聋生无法避免。我们只能通过成功的教育活动,引导聋生择善而从,通过健康人格的塑造,引导他们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聋生的不良言行往往是始于偶然,只是他们的不良言行开始未能及时得到纠正,这样,经过反复多次后,使聋生的个人欲望和行动之间建立起稳固的精神联系,其错误言行就极难改正,这是聋生形成不良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关键所在。

总之,班主任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对特殊教育班主任而言,培养残疾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是聋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训练方法,才有可能收到满意的教育效果。只要我们采用科学的方法,持之以恒地开展德育工作,怀着“一切为了聋生,为了聋生的一切”的态度,奉献出自己特殊的爱,就一定能培养聋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塑造出聋生健全高尚的人格。

浅谈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责分配 篇11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职责,预算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

一、预算管理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 一个企业要想长远的发展, 那么企业就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 就要对未来的发展投资等做准确的预算。预算管理是当今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必备要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求也在提高, 其中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管理也就越显得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 一个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往往是与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是成正相关的, 企业的管理水平集中体现在企业的预算管理, 企业预算管理也是企业实现企业资源最优分配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方法。为此, 企业必须依据自身的特点与实际市场变化相结合的情况下, 构建出一个以财务预算为中心的全面的企业预算体系, 做到有计划的科学的对企业财务政策的有效实施和科学管理企业财务。企业财务预算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的所有财务活动做一个提前管理, 其中涉及到最要内容包括如下:

1、查阅分析各种各样的财务资料、企业的历史财务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信息, 为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财务活动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最后做出合理的财务决策。

2、对于一个企业来讲, 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财务制度是必要的。通过科学的财务预测, 及时的纠正过时的财务体制, 制定新的财务体制, 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事前控制。

3、拟定详细的财务计划。财务与预测是企业的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具体化体现, 是企业的对企业的全面预测的关键环节。财务预算既包括现金预算也包括非现金的资产运算, 同时还包括资金需要量和成本的预算等。财务预算及时企业财务管理控制财务的事前、事中的基础依据, 也是事后财务分析和财务考核的重要依据。

4、时时跟踪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 并及时的修正原先预算的偏差。企业财务预算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企业的资金和资产得以有效的利用,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通过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实现对企业资金和资产的有关活动进行监管控制, 将有利于企业的一切财务活动都向着企业预订的目标发展。财务预算管理不但能够对财务活动中的有利和无利的偏差进行及时的调整, 又能对偏离预算的实际财务活动进行督察和纠正, 真正意义上的做到“算为管用, 管算结合”的基本原则。

二、资金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的现金流的管理水平对企业的生死存亡起到关键作用, 好的企业资金管理可以将一个企业从低谷走向巅峰, 相反水平低下的资金管理将可以将一个高速发展的企业带向倒闭的边缘。企业的资金管理包括:资金筹集、资金投放、资金调度、资金分配等四大模块, 下面将对每一个模块进行详细探讨。

1、资金筹集。传统财务管理的核心就是筹资, 同时筹资也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筹资过程中要考虑到资金需要量、财务结构以及财务风险等诸多财务问题。

2、资金投放。资金投放主要是指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投放, 促进企业有限的资金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3.资金分配。资金分配就是研究对企业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分配方式方法, 在利益分配是要处理好企业的各种利益财务关系。

三、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任务就是对企业的各项资金的运作状况、资产保全等内容进行时时跟踪和监管。其主要内容包括去下三点:

1、对企业各项资产的运行状况进行跟踪监控。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对企业资产相关的各个部门进行跟踪监管, 从而确保企业资产安全高效的流通。

2、对资产的耗费进行控制, 加强其成本控制。要同时对资产的有形和无形两方面进行控制;既要降低资产的结构成本也要降低资产的管理成本;既要降低资产的运作成本也要降低资产的使用成本。

3、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控制体系。

四、核算管理

在财务管理中的核算管理与企业的会计核算是不同的。会计核算是对外的, 是通过国家一些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 为外界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是的外界对企业的经济状况有所了解。尔财务管理中核算主要是对内的, 就是按照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指标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核算, 为企业的管理当局服务。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1、将企业的会计信息转化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信息。因为会计信息是按照国家的统一模式进行制定的, 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

2、财务分析。对企业的各种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等进行分析, 为企业的提供正确的产考意见。

3、财务预算、计划、考核等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通过最终是实际与期初的计划进行比较分析。

五、资本运营管理

在资本市场的今天, 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 企业间的兼并、收购等经济活动也屡见不鲜, 这使得企业的资本营运管理诞生了。资本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1、对外投资及分析。企业对外投资有着风险大、周期长、不可预见等特性, 企业管理难度大;同时企业还要对投资的前景进行分析预测、效益分析等, 管理幅度大。

2、对子公司财务状况进行监管。企业对其子公司的财务监管组主要是制定相关的财务政策和目标, 促使子公司财务向着总公司的总体目标发展。

3、对重大产权变动事项进行管理。在企业兼并、联营等管理中, 要考虑到当前的经济环境以及政策法规, 已达到降低企业风险的目的和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

六、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贯穿企业的发展的始终, 风险对于当代企业来说, 是不可避免的, 企业只能够尽最大可能降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如此可见企业对风险的管理是多么的重要。企业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金融证券风险管理, 主要是对证券风险、信用风险等进行管理;或有事项的管理, 就是对选择权的管理, 常见的有期权管理、担保管理等;国际风险管理, 主要是对国际市场管理, 以及在国际市场中不可预测的风险进行管理等。

终上所述, 本文详细的介绍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职责所在, 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 只有明白了财务管理的职责所在, 这样才能高效的为你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黄倩.企业财务管理[N], 科学出版社, 2012-07-01.

[2]杰里J.韦安特.财务会计[N],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07-01.

上一篇:山西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分两次填报下一篇:声乐小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