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库存管理制度(共10篇)
为加强库存物资和药品的申购、使用及保管管理,提高流动资产利用效率,规范我院库存物资和药品核算,依据《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建立资产管理体制
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
库存物资和药品由医院统一采购,并对纳入政府采购和药品集中采购范围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明确库存物资和药品的归口管理部门职责权限及审批程序。
建立健全库存物资和药品岗位责任制,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加强制约和监督。
药材科负责药品的申购和保管工作。
医疗设备处负责卫生材料、器械低值易耗品、器械其他材料的申购和保管工作。
总务处负责总务低值易耗品、总务其他材料的申购和保管工作。
检验科负责血液制品的申购和保管工作。
科室设立二级库,科室领入的物资和药品纳入二级库管理。科室设立核算员一名,负责二级库的详细登记和盘点工作。
二、制定科学规范的库存物资及药品管理流程。明确计划编制、审批、取得、验收入库、付款、仓储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设置相应凭证,完备请购手续、采购合同、验收证明、入库凭证、发票等文件和凭证的核对工作,确保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一)、加强库存物资及药品采购业务的预算管理。具有请购权的归口管理部门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归口管理部门按规定追加预算后再办理请购手续。
(二)、明确库存物资及药品采购审批权限,审批人不得超越权限审批。重大或重要采购业务由院“工程项目及物品采购招标管理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根据库存物资及药品的用量和性质,加强安全库存量与储备定额管理,根据供应情况及业务需求确定批量采购或零星采购:
1、确定安全存量,实行储备定额计划控制;
2、加强采购量的控制与监督,确定经济采购量;
3、批量采购由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审计监督部门及使用部门共同参与,确保采购过程公开透明,切实降低采购成本;
4、小额零星采购由经授权的部门对价格、质量、供应商等有关内容进行审查、筛选,按规定审批。
(三)、严格库存物资和药品验收入库管理。根据验收 入库制度和经批准的合同等采购文件,由保管员对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内容进行验收并及时入库;所有物资和药品必须经过验收入库才能领用,不验收入库,一律不准办理资金结算。所有退货都有准确记录,注明品名、型号、规格、数量和退货原因,并经主管领导审批。
财务处对验收手续及批准的计划、合同、协议、发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核。审核无误后及时记账,每月定期与医疗设备处、检验科、总务处、药材科核对账目,保证账账、账实相符。对会计期末物资、药品已到,发票未到的,可暂估入账,下月收到票据据实调整。
(四)、库存物资及药品的储存与保管要实行限制接触控制。指定专人负责领用,制定领用限额或定额;建立高值耗材、低值易耗品的领、用、存辅助账。由医疗设备处会计、总务处会计记账。各科室定额领用低值易耗品,在定额内领有低值易耗品,需以旧换新。
医疗设备处界定高值卫生材料和普通卫生材料,高值卫生材料一般是指单位价值在300元以上,一次性使用的卫生材料。对由收费项目的高值耗料执行“以用定领”的核销办法,对无收费项目的高值耗材纳入耗材定额管理。
科室的核算员对当月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并制作盘点表。其中详细记载高值耗材的使用情况,并注明住 院号、姓名等,每月的盘点表在科内进行公示。
(五)、加强药品处置管理,明确处置权限。规范处置程序:
1、药房药品退库时,须填写“药品退库申请单”,药库保管员复核曾经发货药品的批号、数量,经药材科主任批准后,通知药房保管员退回药品。药库保管员认真核对“药品退库申请单”所列药品品名、批号,规格和有效期后签字收货。拒收非药库发出的药品,情况上报药材科主任。
2、过期药品退货时,需填写“药品过期失效报告表”,交药库保管员与实物核对。药库保管员填写“药品退库申请单”并按规定程序和审批手续后办理药品退库手续。药库会计和财务处会计按规定办理账务处理手续。
不合格药品报损处理时,保管员填写“报损药品清单”,报经药材科主任审核后,上报主管院长、财务处处长、院长审批,财务处进行账务处理。批准报损的药品专人、专区管理。对于不合格药品,药材科应查明原因,及时纠正,采取预防措施。非正常原因报损,应追究责任人责任,由科室当月奖金中全额扣除。
(六)、严格实行医院成本核算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物资消耗。
每月末由库存物资管理会计及药材科会计打印出月末 库存物资及药品的账目同实物一一核对,做到了账实、账账相符;打印出各科室领取物资、药品汇总表,以便科室核对;打印出采购的各供货单位物品的汇总表,便于与各供货单位清算结账;医院成本核算部门准确及时取得各科室领取物资、药品的金额,提高了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核算的准确性
三、完善库存物资及药品盘点制度,由医疗设备处。总务处、财务处、药材科、检验科、纪检委等科室组成监盘组,分组到各科室进行盘点。对盘点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报请科主任、主管院长及财务院长审批后,按规定处理,调整账务,达到帐实相符。如属非正常损失,由科室当月奖金中全额扣除。
行政后勤科室领用的物资也由科室一人详细登记物资用途,月底同样汇总登记并接受监盘,非正常损失扣罚科室奖金。
目前X医院常备药品种大约有761种, 与皮肤病治疗关系密切的药物超过685种, 这些品种相对用量大;而其它非皮肤病治疗用药有100种, 相对用量小, 月消耗量为几百个单位, 皮肤病治疗用药量与非皮肤病治疗用药量之间梯度变化明显, 这一特点区别于综合性医院。药品库房分别由中药饮片、中成药、院内制剂和西药4个分库房组成。
药品采购后, 由药剂科进行核查药品并入库保管, 药品的使用通过住院药房和门诊药房进行定期请领, 临床科室则根据临床需要每天向住院药房进行药品请领。这种模式最大特点就是医院有很大的库房, 储存医院一段时间的全部用药量。
X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X医院为了确保临床科室的用药和门诊药品销售的需要, 各个药房必须备足一周的药品, 而在药库与药房之间, 为了确保全院的用药, 药库至少要备足1.5~2个月的全院药品的使用量。因此, 药品积压量大, 造成浪费, 这是该模式的最大缺点。该模式不仅消耗了医院药品的管理费用, 更占用了医院有限的流动资金, 而且根据需求放大效应, 供应商医药站也会有更大库存, 造成很大浪费。
库存管理本身的好坏, 还会影响到供货的价格、质量和及时性, 进而影响产品销售的价格、质量和及时性, 最终影响企业的竞争力。X医院安全库存的设定没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 而是延续采购部门的经验, 按照经验设定库存最高最低储备量和固定订购量来进行采购, 通过大量库存储备物资, 来保证药品的稳定供应, 避免生产缺货。
目前, X医院的自制药剂采用手工记录与管理, 并不录入HIS系统中进行集中管理, 而HIS系统仅作为记录、统计及财务决算的工具, 没有发挥其在库存管理及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 因此造成了X医院在药品采购上完全依靠人工经验及相关数据作为采购药品的主要依据, 没有正确的数据分析模型等。
X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策略的设计方案
根据ABC分类法, 可以对X医院的库存药品进行ABC分类管理。按照库存药品的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重要的A类, 一般重要的B类和不重要的C类3个等级, 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其具体分类方法为:将每个药品按照入库金额 (入库金额=每年采购量×入库单价占全年药品入库总额) 的百分比由大到小排序, 一般累计百分比在70%~80%的, 列为A类药品;在15%~20%的, 列为B类药品;其余列为C类。其中, A类药品在订货批量、进货时间和库存储备方面采用经济定购批量方法, 实行重点管理, 严格控制库存;B类药品实行一般控制;C类药品采用简单方法管理。对A、B类药品采用数量定额控制, 对C类药品则采用资金定额控制。A、B类药品一般占成本95%以上, 而数量为药品结构的20%左右。
用ABC分类控制法可以对X医院的药品等进行分类管理, ABC的药品分类标准是库存中各种药品的占用资金总数, 即该种药品的库存量乘以它的单价。具体划分标准和方式没有统一的规定, 要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而定。
按照占库存资金总额的百分数和占库存总数量的百分数对药品重新递减排列, 计算出累计百分数, 然后根据分类标准, 进行A、B、C分类。在X医院药品库存中, A类库存占总项数12%左右, 库存资金大约占到69%;B类库存占总项数20%左右, 库存资金占到21%以上, 其余都是C类库存, C类库存占总项数68%左右, 库存资金占到10%。A、B类库存总共有254种, 约占总项数32%, 库存资金占到90%以上。相比C类药品, A、B两类库存数量还是较少的但所占资金比例却远远超过C类, 是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的重点。C类库存品种数量繁多, 但库存价值较低, 其中很多库存没有固定的订货周期, 以经验管理为主。
按药品分类设定安全库存量, 采用3个安全指标。针对药品A、B、C三类的库存管理, 我们采用安全库存、缓冲库存 (Buffer Stock) 及库存状态3个指标进行分析管理。
指标一:安全库存, 其计算公式如下:其中, SS, 安全库存量;Z, 定顾客服务水平下需求变化的安全系数;, 前置期内, 需求的标准方差;T, 前置期 (采购提前期) , 其中, 采购提前期 (t) =采购提前时间 (天) /3 0, (单位:月) 。
指标二:缓冲库存, 其计算公式如下:BUFFER=月均需求量金额×采购提前期+安全库存金额。
指标三:库存状态, 其计算公
式如下:其中, 库存状态>2, 蓝色状态:超过安全上线, 须控制库存;库存状态<0.5, 红色状态:低于安全警戒线, 应立即补充库存;0.5<库存状态<2, 黑色状态:正常 (合理库存) 。
安全库存量确定。假设X医院的药品需求的变化情况符合正态分布, 由于前置期是固定的数值 (3个月) , 因此可以以历史上前置期内的需求情况为依据, 来确定需求的期望均值和标准差, 并计算出合理的安全库存量。将X医院客户服务水平 (不缺货率) 设置为97%, 其相对应的安全系数为1.88。
以达那唑胶囊为例, 根据, , T=3个月, 则其安全库存量为:SS=1.88×120×21/2=324.864≈325kg。
医院作为市场运营主体, 虽然不同于传统的企业, 但在市场经济中, 如何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是医院目前主要的工作目标。在市场经济时代, 绩效管理也为越来越多的国有医院所接受。因此, 在优化医院药品管理流程的同时, 医院必须重视药品库存绩效管理, 建立比较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针对X医院药品库存的实际管理情况, 分层建立绩效体系, 细化各层库存管理指标和目标, 建立各层指标体系, 并选择以下评价指标体系的关键指标 (KPI, 表略) 。
药品的库存管理对医院经营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 对医院的资金周转率指标也有一定的影响。合理控制医院药库库存量, 有效减少药品积压, 避免药品过期失效, 提高药品周转率, 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 对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着积极的作用, 这是完善X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医院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设置会对医院的药品库存控制做到精确化、科学化, 寻找各自的最佳库存量, 从而达到最佳库存控制目标。
医院信息系统就是为药库工作人员掌握如何管理医院药品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 提供了药库工作人员在药库的常规操作, 包括药品出库、药品入库、库存查询和盘点管理等。为了充分发挥信息系统优势, X医院需要重点加强HIS系统的药品异动实时监控预警功能、药品采购清单功能以及药品变质查询功能等模块的建设。
【关键词】药品库存;问题分析;管理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73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912-01药品是一种重要的流动资产,是医院正常运行的基础资料,药品库存及供应管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正常经营和效益,所以医院的药品库存部门为患者提供足量的药品,同时关注药品库存所占资金是否增加。借助现有的药政法规,加强药品库存的科学管理,保证医院药品的流通性和库存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就药品库存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一些管理措施。1现阶段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现状
1.1药品采购计划不当在药品采购计划上,药品库存部门过于随意。不能依据临床药品使用情况做出相应增减,导致库存药品积压失效。在药剂科药品报损比例中,库存积压失效药品的报损比例较高,报损金额高、种类多、数量大。据相关统计表明:药品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报损金额仅占药品因积压、过期造成报损的25%[2]。
1.2药品贮存条件不符合要求使药品在有效期内保持性质稳定,药品规定的贮存条件保存药品是前提。各级医院的贮存条件是相对完善的,如低温药品储藏柜、空气干燥设备、空调等,对于敏感药品要避光,控制湿度等。对于少部分偏远地区贮存条件较差,容易导致药品在有效期内性质发生变化,起不到原有治病效果或是加重病情。对于一些零散销售药品贮存条件不当,有效期内发生变质现象,如吸潮变色。
1.3管理意识上的偏差很多医院药品的实际数量和记录数量不符,对药品进行金额管理,只追求药品实际清点的金额高于账面金额,对于药品的种类以及数量不关心,这种结果常会掩盖药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如一些药品由于患者的用量、药品的包装规格不同导致部分结余[3]。
1.4对药品有效期监控不当在药品有效期上,药房、库存部门和住院病区监控不当,因为人为管理不重视导致药品过期失效。医院使用药品的各部门区域配备专人进行领药,工作重点仅放在药品的及时供给上,不能按时检查药品的有效期以及各区域药品积压情况。常在科室药品大清点时,发现一些种类的药品过期,在医护人员疏忽的情况下,有可能将过期的药品发放给患者,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有些科室没有按照相应的药政法规将过期的药品进行销毁,随意的丢弃,极易流散到社会上给群众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1.5借药、换药等人为因素的存在各科室之间借药、科室剩余药品换药等原因造成药品帐实不符。部分科室需要的药品由于用量少,调拨的单据不能及时开出,只能从中心药房调拨,对于个别药品中心药房空缺时,需要去其他科室外借。余药的来源有两种:①部分患者的药品用量、药品的包装、规格不同,使得医疗人员为患者配药时,部分药品出现剩余。②有些患者的药品科室已领取,但患者未领取就出院了。
1.6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乡镇医院药品管理广泛存在不规范现象,这些卫生院没有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和药品购进、使用记录;进货时没有进行检查验收,没有出入库登记记录。制度的不合理,使出入库的药品没有详细的使用凭证,常出现库存人员责任不清、职责混乱等现象。2加强药品库存管理的措施
2.1严格控制借药、换药在特殊情况下,医务科可以凭借调拨单到药房领药,其他科室和个人再没有批示的情况下,不可到药房借药、换药。若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或是病情恶化需要换药,需要凭借发票和医生开具的处方办理换药。
2.2加强药品的有效期管理接近有效期的药品往各科室分发时应坚持“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4],对于有效期不足6个月的药品,仅在个别情况下才可使用。对于临近有效期的药品应标注清楚,以便医护人员取药时可以优先领取。对于过期失效导致的药品报损,相关部门应开具报损明细,经部门审核签字后才可报损。失效药品应由库存部门填写药品销毁登记表,统一集中销毁。
2.3药品购进管理医院购进的药品种类多、周转频繁、数量繁多,购进药品耗费较大,在购进过程中要确保全部药品安全有效、质量达标。对于特殊药品,按照相关规定妥善管理。加强对药品有效期的管理。做好盘点工作,做到账实相符。出入库统计中,妥善保管原始单据,以便时候核实。严格保证药品贮存条件符合要求。
2.4实行中心统一配药中心统一配药可以将患者因换药而剩余的药品分配给其他用药相同的患者,以免造成余药久留科室失效。因工作疏忽导致的药品缺损、失效,应由当事人负责[5]。科室只能到药房集中领药,不能随意换药、退药。病人出院当日不在接受治疗,及时告知配药中心,避免药品的浪费和患者不必要的损失。
综上所述,针对药品库存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各问题的管理措施,加强药品库存管理,能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参考文献
[1]柏鹤.浅谈医院的药品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27(9):254-255.
[2]田世平,王福星,张伟.医院药品管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199-200.
[3]周洲.医院药品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0):3750-3751.
[4]刘朋,刘治军.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的问题与思考[J].首都医药,2011,18(22):13-14.
货品库存对于一个家纺专卖店的经营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一个床上用品专卖店万事俱备的情况下,再将产品库存问题妥善管理,便一定能够取得经营的胜利,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很多业绩良好的家纺加盟商发现,货品的大量积压,替代了自己的利润,辛苦经营只是换回大量的积压货品,替厂家、代理商打工罢了。家纺品牌紫罗兰,教您合理化管理货品库存,让家纺品牌加盟商为自己赚钱。
家纺用品店铺合理库存的两个指标是:
一、是满足日常销售需要,保证店铺销售商品的充足供应,杜绝因短货造成的顾客流失。
二、是资金占用合理,没有数目庞大积压货品。一般来说,按照月销售的库存比例,月度库存应该在1:5.5左右是正常且能够满足销售需要的合理比例;当销售金额:库存金额超过1:11比例的时候,就是库存超标的警示信号。
养成良好的仓库管理习惯,对于作好库存管理由很大的帮助。
1、良好的仓存环境:确保仓库内没有直射阳光;良好的通风;没有虫害、鼠害;保持仓库环境的干净、整洁;
2、取货方便快捷:做库存就是为了服务销售,所以库存管理的第一原则就是便利性,一定是在营业员能够用最段时间就可以取到货品的地方摆放货品。
3、分类摆放:按照货品的不同分类,分区划定各个品类的库存区域。可以按照床品、毛巾等区分库存区域;或者按照品牌不同划分区域;不过,为了缩短营业员的服务时间,本人还是建议按照畅销货品、平销货品来作好库存货品的分类摆放。
4、定时盘点:定时盘点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库存货品的帐实相符。通过每月的定时盘点经营者能及时发现库存的结构和比例是否合理,从而为良好的库存管理作好基础工作。
5、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保证货品更新:虽然服装产品不存在保质期的问题,但是对于某些对光线比较敏感的浅色系产品,还是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以避免变色带来的损失。
库存的货品控制
1、作好销售统计工作,对家纺店的顾客消费习惯做出分析,了解大部分光顾客人对不同款式、尺码、颜色的喜好,进货时作到有的放矢;
2、加强营业员销售技巧培训,作到营业员在尊重客人的前提下,根据货品特性找到合适的顾客来消费,而不是听任顾客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货品;
3、充分利用厂家、代理商的换货政策:经营者应充分利用厂家、代理商给于的换货政策,在换货期内将不良货品退回厂家、代理商,以避免货品积压;
建立有效的消化积压货品机制
虽然经营者做了很大努力,但是由于市场情况瞬息万变,所以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库存货品,那么,建立一套有效的消化积压货品机制,就成为积压货品变成现金的最后保证:
1、利用重大节日低价促销:元旦、三八、五一、十一十传统的4大节日,利用四大节日将积压货品进行促销可以处理大部分积压货品;
2、积压货品特卖会:可以定期或者临时进行。用低价来招揽人气,还会带动店内其他货品的销售,一举两得。
目录
一.总则 2
二.岗位分工与授权 2
三.请购、采购、验收与保管 3
四.领用与发出 4
五.盘点与处置 5
六.检查与监督 6
七.附则 6
库存实物管理制度一.总则
1.1为了加强公司对存货的管理与控制,提高存货使用和发放效率,保证合理确认存货价值,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货业务中的各种差错和舞弊,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所称存货,指公司在日常销售活动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资。
1.3库存物资内部控制中的不相容职务应当分离,其中包括:
1.3.1物资入库和出库经办者与审批者分离。
1.3.2物资的验收、保管与采购分离。
1.3.3审批发料与存货保管员相分离。
1.3.4存货盘点应由保管、记账及独立于这些职务的其他人员共同进行。
1.3.5若某职位空缺或相关人员临时外出,应制定替代人员或临时人员负责,避免暂时的职务重叠。
二.岗位分工与授权
2.1职责分工
2.1.1行政中心行管部需依照物资和签收单办理物资的验收入库,存储保管业务,根据领用单办理物资出库业务。定期盘点库存物资,保证库存物资达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2.1.2计财中心负责监督库房管理,参与存货盘点与核算,做到账实相符,分析储备情况,防止呆滞积压。
2.1.3营销中心、运维中心等部门负责外购品采购计划提报。
2.1.4运营中心采购部负责外购物资采购及入库检测事宜。
2.2库存物资的盘盈、盘亏的处理决定权由公司行政中心和计财中心行使,并报董事长审核批准,金额较大还须董事会批准。库存物资的变质老化、报废毁损的处理决定权由行政中心、计财中心及使用部门行使,并报董事长审核批准,金额较大还须董事会批准。
三.请购、采购、验收与保管
3.1公司的物资采购业务分别由行政中心行管部、运营中心采购部根据相应部门下达的采购计划提报进行采购。由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及董事长批准后进行采购。
3.2行政中心行管部、运营中心采购部分别对入库物资的数量、质量、技术规格等方面进行检查和验收,保证存货符合采购要求。只有检验合格的物资才可办理入库相关手续。
3.3.运营中心采购部主要负责采购 工作
3.3.1供应商处直接发出至客户,实物不入库的物资、在客户收到物资第一时间必须由运营中心采购部根据物资或验收单在确保物资的数量、质量、技术规格符合采购要求的情况下发起金蝶入库流程,再由行政中心行管部负责审核,最终由发起部门领用。
3.3.2营销中心,运维中心等部门用于技术或项目上的物资采购,在收到物资时由运营中心采购部按照相关验收要求进行入库。
3.4行政中心行管部采购主要负责采购工作
3.4.1 公司日常办公用品采购,由行政中心行管部根据各部门计划提报所需,进行采购,收到物资第一时间,必须依照实物及验收单,对入库存货,及时录入OA,详细登记存货类别、编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计量单位等内容,3.5行政中心须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加强存货的日常保管工作
3.5.1发货时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先到先发,集中发同一批次的物资,发完再发另一批次的物资。
3.6入库记录不得随意更改。如确需修改入库记录,必须经部门总监及相关部门批准。
3.7对于已售存货退货的入库,行政中心应根据营销中心填写的退货凭证办理入库手续,经营销总监、董事长批准后,对拟入库的商品进行验收。因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的退货,应分清责任,由行政中心、营销中心、运营中心确定处理方法。
四.领用与发出
4.1领用分类
4.1.1公司各部门领用日常办公用品,应在OA上提报资产领用申请。仓管员凭经批准的资产领用申请表,核对存货数量、品名、规格后发料。
4.1.2 营销中心、项目技术中心、运维中心等部门领用技术或项目的物资时,应在金蝶系统申请物资出库单,再由行政中心行管部按照流程规定,进行发出。
4.2对仓管人员由于违规发放存货造成存货变质、失效等损失,仓管人员除承担全部经济损失外,还要接受行政处分。
五.盘点与处置
5.1行政中心、计财中心定期和不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盘点方式为抽盘和全盘。定期盘点分为月度盘点和盘点。月度盘点采取抽盘方式,盘点采用全盘方式。月度盘点的存货数量不低于总量的60%。对于用量或金额较大、领用次数频繁的存货用每月盘点一次。
5.2月度盘点时间为每自然月最后一天,盘点为每自然年最后一天
5.3行政中心应制定详细的盘点计划,合理安排人员。
5.4行政中心应充分做好盘前准备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5.4.1将盘存表表格预先准备妥当
5.4.2仓库内存货应分别码放,按类别区分
5.4.3存货有序摆放,力求整齐。
5.4.4各项存货应于盘存前在OA上登记完毕,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完成时,应由行政中心将尚未入账的有关单据利用“结存调整表”一式两联,将账面数调整为正确的账面结存数后,一联送计财中心,一联行政中心自存。
5.4.5盘存期间除紧急发货外,暂停发货。
5.5所有盘存数据必须进行现场盘点,不得以猜想数据、伪造数据记录于盘存表中。盘存表若需修改,均需经盘存人员签字方能生效。
5.6存货盘点应当及时编制盘点表,盘盈、盘亏、毁损情况要分析原因,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六.检查与监督
6.1存货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6.1.1存货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不相容职务混岗的现象。
6.1.2存货业务授权批准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授权批准手续是否健全。
6.1.3存货收发、保管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存货取得是否真实、合理,存货验收手续是否健全,存货保管岗位责任是否落实,存货清查、盘点是否及时,准确。
6.1.4存货处置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存货处置是否经过授权批准,处置价格是否合理,处置价款是否及时收取并入账。
6.1.5存货会计核算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存货成本核算、价值变动记录是否真实、完整、及时。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存货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负责监督检查的部门应当告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七.附则
7.1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计财中心和行政中心
医院的药品流通管理分为药品的采购和库存管理两个板块,而药品的采购决定患者用药的质量,其中药品的质量由药品的规格、产地和价格决定,规格是否正宗,价格是否合理,质量是否优良,都在很大程度上对药品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药品的采购方面有多对细节值得注意。而药品的储存,药品的储存和患者的使用紧密关联,在药品的储存环节,不仅仅是要保证药品的存放安全,在药品入库之前,还要对药品的采购日期、产亲规格、适宜存放的环境、名称、剂量、批号、国药准字以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做好统一的等级,保证药品存放安全[1]。
1. 基层医院药品采购
基层医院是医疗体系中最简单的医疗设施,它们包括:村卫生所、街道门诊、商业性质连锁的药店、私人药店等,这些基层的医疗机构都不同程度上在医疗药品的采购上存在不同的问题。首先,对于村卫生院后街道门诊,这是属于最小规模的公立医院,虽然小,但是其性质已然是国有,其对人民的责任度相对较高,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问题的来源就在管理的上,对于这种基层的医院,政府相关部门在管理上难免失职,这是其中一个原因,此外,医疗款项比较少,而且还要对居民实施大量的医疗费用的减免,这就造成采购方面资金的缺乏,从而影响采购的药物的质量;而对于其余的基层私营药店,其性质跟其他的商业活动没有区别,最大的目的就是盈利,因此这些机构会想方设法的争取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也就意味着他们将最低价格采购回来的药物以最高价格卖出,这就严重影响了药物质量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在商业上是盈利的,但是从职业道德来说这是违反人性的。
2. 基层医院药品的库存管理
首先,基层医院对药品的管理不够专业化,药品的储存需要根据药品的性质分民别类进行管理,而不是笼统的放进仓库,要的时候进去拿出来用就是了,基层医院条件好点的都有配备药品储存室,但是医疗条件差的地方是几乎没有储存室的,而且在夏天,理论上为例保证药品能够在恒温下得到保存,是需要通过一些特殊的仪器的处理的,而在基层医院,这些条件都是没有的,这很不利于药品质量的保证,因此,这也很容易引发医疗事故。其次,有的医院跟本就没有设置相应的储存室,药品都是随意放置,这样引起药品变质的可能性更大,而如果这样的药物一旦用在患者身上,对患者肯定是莫大的伤害。
3. 药物的正确采购和库存方法
3.1 药物的采购
药物毕竟是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东西,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在采购药物的时候,要谨记不能贪图便利而随意采购,必须在有证经营的产家采购,并且要以签订有效协议的方式保证所采购药物的质量安全,也不能贪图便宜而采购非法药物,药物的来源一定要是清白的,而且一定要做实地考察,不能随意采购,还不能经常换采购产家,药品的买卖不能有太多的买方和卖方,出了事故一定要只能够找到相应的责任人[2]。最后在药品采购时一定要走正当的途径,相应的手续一定要齐全,这是对自己和患者的安全保证。
3.2 药物库存指南
《药品管理法》中规定:医疗机构必须制定和执行药品保管制度,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冻、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保证药品质量。药品库管人员在药品人库后即应实行分类储存管理,按照药品的自然属性、管理规定、养护条件、剂型等因素进行分类,按区、排、号进行区别存放,科学储存[3]。药物储存室一定要分了进行储存,最明显的分类就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类储存,中成药和西医药的分类,而在性能和外形容易混淆的药物一定要非开储存。而库管人员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严格记录药物的各项数据,以免药物失效或者过期带来的危害。而对于对光线、温度、湿度有严格要求的特殊药物要做好防护储存措施,一旦发现没有按照相应的规格储存,要及时上报并更换药物。
结束语
综上所述,药物的使用和储存对患者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医院相关人员要做好药品的采购工作及保护措施,而在我姑的大多数基层医院,其药物的采购和储存都还没能达到相应的要求,特别是在药物的储存上还存在很大的漏洞,因此,应该立即完善起来,保证患者的安全,而作为医护工作者,对药品的采购和管理也不能马虎,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医药条例办事,不能把患者的生命当做儿戏。
参考文献
[1]董美丽.基层医院药品的采购和库存管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35):379-380.
[2]金玉奇,付书博,沙德四.基层部队卫生队药品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药事管理,2014.11.12:6.
关键词:库存物资现状;管理建议;招标制度;库房管理
医院的库存物资是医院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它是医院重要的流动资产,包括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等,其中价值较高且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一般均称为高值耗材,是医院物资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耗材因其“应急性、繁杂性、高科技性”以及花费“高额性”特点,决定了规范耗材采购管理的必要性。因此,加强材料物资管理,规范采购行为,合理制定储备限额和消耗比例,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收益,严格各项管理制度,保证材料物资的安全完整,充分发挥材料物资的效能,既是医院管理的需要,也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下面结合实际,谈谈目前医院库存物资的现状以及管理建议。
一、医用耗材采购及耗材管理现状
品种规格繁多,价格相差大。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医用耗材多达上万种,而每一种又有许多品牌、型号等。
利润空间大,流通环节复杂。多环节流通,势必增加了加价环节,而医院只能在购进价格基础上按物价标准顺加较低的固定比例,价格虚高不是由医院单方面引起的,而是在流通环节,体现为不合理业务费用及利润。
采购过程混乱。目前,大部分医院对大批量、低价值的耗材基本采取院内招标的采购方式,但高值耗材的采购和使用通常由临床医技人员提出主导性意见,这些意见是很容易被相关利益所左右的,医院又无法对此进行有效控制。
采购时根据科室所报物资采购计划采购,采购计划流于形式,无明确的物资储存定额,易造成无序采购。
库存物资的储备状况缺少评估,存在重采购,轻库存评估的现象,物资采购入库后,不仅要根据物资特性进行保管,还要定期对其数量、品种、完好状况、流动性进行评估,目前库房存在一些库存多年不需用物资,造成物资浪费,缺少资产评估。
科室领用无序、科室消耗无定额,一次性材料按科室要求供给,不加限制和控制,高值耗材消耗流向无登记,无法对应收费情况进行查证,尽管将消耗作为科室的绩效成本,但因所占收入的比重太小,起到的约束效果不理想。
科室自行采购、验收、保管、报账、使用,属严重违反内控制度,导致不相容职务未分离,责任不清,缺乏制约和监督,并且科室库存物资无卡片帐、平时领用记录不清,导致库存结余与实物不符。
发票到位后,同时办理入、出库手续,该流程虽然达到了零库存,但因成本的计入时间明显滞后于收入确认时间,导致收入与成本不配比,会计信息失真。
二、针对医院的库存物资采购及管理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成立医院物资招标采购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医院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成员由审计科、财务科、总务科、设备科等职能科室负责人组成。
制订医院材料物资招标采购制度及管理办法,规范招标采购程序。由各科室根据科室所需物资情况,提出采购申请,管理部门根据科室申请,结合库存编造采购计划,经主管院长审核后报院长批准,招标采购办组织招标采购。对医疗卫生单位广泛应用、规格少、批量大、总金额高的医用卫生耗材,实行公开招标;对首次进入本省市场和采购批量较小、来源单一或其它不宜实行公开招标的医用卫生耗材,可采用邀请招标采购或集中询价、议价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等方式,中标的形式既可以是品种也可以是供应商;对国家特殊管理的医用卫生耗材,仍按有关规定采购。
严肃招标程序和招标纪律,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凡参加投标的供方,必须出具合法的营业执照、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等相关资质,物资管理部门负责把关并负责编制《采购计划》,院招办负责标书的制作、发放及招标的组织实施。为严肃纪律和避免不正当竞争,投标方需交一定的保证金,凡中标者需签订《采购合同》及供货通知书,管理部门和使用科室按照供货通知书、合同规定及需方要求,负责审验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严格执行内控制度规定,明确岗位职责,对不相容的采购与验收、采购与保管、采购验收与会计记录岗位相分离,加强相互制约和监督。
建立物资储备定额,严控高储,合理确定低储,部分高值耗材可利用医院的信誉,达到零库存。物资采购后即办理入库手续,现用现领,确认耗用后,再付款,即不占用资金,又保证收支处于同一时期,达到了收入与成本的配比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另外,简化了领用程序,可加强对库存物资的监管。
根据工作量对消耗量实行分析,建立科室消耗定额,挖掘物资节约的潜能,消耗定额必须科学,定额不能过紧,使科室失去节支信心,同时也不能无度,不然达不到管理目的。
建立物资限量领用制度、加强库存物资评估,应组织人员定期对库房及科室物资进行评估,包括数量、有效期限、完好情况、流量分析等。健全库存物资缺损、报废、过期失效的控制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绩效考核促效能。物资管理的绩效考核要分清耗费与浪费的界限,杜绝浪费现象,创导合理耗费,对无因耗用要分析原因,在考核中给予否决。绩效考核并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考核发现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累管理经验,制订更加完善的工作流程,为医院的运转提供良好的物资保障。
库存物资的采购、保管、领用要实行限制接触控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领用。对于赠送的物资,实行按实有数量入库。耗材价格应随时维护。
三、主要成效
理顺、规范材料物资采购制度,避免了暗箱操作,增加了材料物资采购的透明度,净化了经济环境,做到了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原则,使物资采购制度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第一条目的为了提高商品库存周转,减少公司资金积压,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商品的库存管理。
第三条职责
(一)财务部经理负责对本制度的监督实施。
(二)采购部成员、门店店长负责对本制度的执行。
(三)采购部经理、营运部区域经理负责对本制度执行情况的抽查、监督、辅
导。
第四条商品库存考核标准
(一)总部月销售成本与库存成本金额比为1:0.67(20天周转天数)。
(二)老门店(指开业在1年以上的门店)月销售成本与库存成本金额比为1:
1(30天周转天数)
(三)新开门店(指开业半年内的门店)月销售成本与库存成本金额比为1:
1.6(50天周转天数)
(四)过渡期门店(开业在半年以上1年以下的门店)月销售成本与库存成本
金额比为1:1.3(40天周转天周转天数)
(五)首推商品的月销售成本金额与库存成本金额比是1:0.5(15天周转天数)
(六)其他普通商品的月销售成本金额与库存成本金额比是1:0.67(20天周转)
第五条销售成本与库存成本比财务部商品会计助理每周统计一次,并发给相
关部门的直接领导,直接领导在接到统计表在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办法的回复。
第六条 库存周转天数按月度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考核,在绩效考核中体现。
第七条 采购部经理负责对采购助理不合理库存商品的协助处理,区域经理负责
对分管门店不合理库存商品的协助处理。
1.总 则
1.1 为确保公司生产经营计划顺利实施,确保销售产品品及时供应,有效控制存货周转率,特制订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销售品种(不含停产或新上市品种)及其所需生产物料的管理。
1.3 销售系统、计划管理部门、采购部、储运部及相关管理人员对此制度实施负责。
2.成品安全库存量的制订程序
2.1计划管理部门计划管理员(以下简称计划员)依据销售系统确定的各品规、月度销量计划,于每年十二月份制订下一成品安全库存量,原则上不超过1.5个月的月均销售量,其低限为1个月的月均销售量,每年春节、大修前备货时以及阶段性生产品种,高限不超过3个月的月均销售量。成品安全库存量制定后由计划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经理、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2.2已停产品种不纳入安全库存量之列;新上市或复产品种待上市或复产一年后再补充至安全库存量制度中。
2.3每年七月份由计划管理部门计划员对成品安全库存量进行修订,修订的内容包括:销量变化较大的品种,销量基本稳定的新品种。3.物料安全库存量制订程序
3.1计划管理部门计划员依据公司销售计划、月度生产计划,各品规月度最大生产量,每年12月份制订下一物料安全库存量,物料安全库存量制定后由计划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经理批准后执行。
3.1.1原则上其低限为1个月销量所需的物料量或半月最大生产量(如1月销量不足1个生产批量的按1个生产批次计),高限不超过两个月销量所需的物料量; 3.1.2每年春节、大修前备货时以及阶段性生产品种,高限不超过三个月各品规销量所需的物料量。
3.1.3对于用量小于最小包装量的物料,按最小包装量采购;采购金额小于1000元,检测成本高的的低值物料,根据生产计划及该物料有效期每进行1-2次性采购。3.2原则上每年七月由计划管理部门计划员对物料安全库存量进行修订,如生产工艺发生变更或消耗定额调整需在一个月内及时修订。
3.3新上市品种,一事一议确定物料库存或需求量;待销量基本稳定后再补充至物料安全库存量制度中。
3.4根据市场动态,一次性采购批量大于2个月库存量的市场紧俏物资,由采购部门提出申请,填写《超安全库存物资审批申请 》,采购部门主管经理、计划部门主管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原则上其最低库存为3个月销量所需的物料量,最高库存不超过6个月销量所需的物料量。
3.5 “3.1.2”、“3.1.3”及“3.4”所述物料由计划管理部门计划员形成《超安全库存物资汇总表》,计划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核,计划管理部门主管经理、财务主管经理、总经理批准后执行。4.安全库存量制度的执行程序
4.1成品、物料安全库存量执行部门为计划管理部门、采购部、储运部及相关管理人员。计划管理部门将审批后的安全库存量制度及安全库存量表发放到采购部、储运管理部。
4.2各相关部门对相关制度进行培训,并严格按照安全库存量执行。
4.3储运管理部每月16日分别核对、汇总:库存物料报表(不含不能使用的、过期的、不合格的物料);近效期的(有效期小于6个月)物料报表;低于或高于安全库存量的(指合格且可用量)物料报表,内容包括:物料编号、名称、批号、规格、数量,报计划管理部门。
4.4计划管理部门计划员根据物料报表,制定物料采购计划,采购员根据物料采购计划及时进行物料采购。
大多数经销商在库存管理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问题:
1.仓务管理的基础薄弱。主要是账目设立不规范,记录手段落后,难以适应现在的密频次、多品种和小批量的物流水平要求,甚至出现混乱现象。
2.由于库管岗位敏感,经销商多是亲戚朋友助阵,导致人员业务素质与技能较为落后,加上专业培训不够,更成为提升库存管理水平的瓶颈。
3。有的仓库面积不大,基础设施落后,加上各仓储功能区域规划不当,货物存放混乱,不但吞吐效率低,而且仓损严重;
4.由于库存基本账目管理都存在问题,更谈不上基于物流数据的定量分析了,这导致经销商订货多是拍脑袋,常常陷入“多(积压——资金占有和存货损耗)”与“不足(断货——错失市场销售机会)”的麻烦;
5.有些经销商往往被厂家花里胡哨的促销策略和激励政策“忽悠”了,经不住诱惑,为了眼前的利益,不顾市场变化、竞争和自身能力,一味贪多,结果嚼不烂,消化不了,造成“肠梗阻”;
6.更有些经销商耍小聪明,钻许多厂家“降价保仓”政策的空子,故意利用库存账目混乱,玩数字游戏,骗取厂家的补芹,引起厂家不满,有的导致厂商合作关系破裂,结果因小失大。
事实上,我们可以针对经销商在库存管理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订货与库存管理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改善和解决经销商经营中的实际问题。
库存控制与订货方法
首先,科学的库存控制和订货管理足经销商优化库存管理的关键。通过合理地没立不同品种的安全库存量、订货点、进货量、进货周期等指标,优化库存产品结构,从而走出“多”与“不足”的困境,使有限的库存资金和资源能重点配置在最能带来效益的商品品种上。
下面介绍两种具体的管理方法:
一般固定库存控制与订货管理法
将每个品种最低安全库存量固定为其平均日出货量的2倍,冉加上经销商一般的训货问隔和在途的运输时间内的销售量,就是该品种的正常库存控制量。
公式是:合理的正常库存控制数=日销量平均数×(订单问隔天数+运输途中天数)十日最低安全库存量;
订货点为:日销最平均数×运输途中天数+最低安全库存量。
假定某产品的A品种每日正常出库量为120件,即其最低安全保底库存量为240件。如果经销商习惯每6天向厂家报一次订货,而路途运输时间是3天,那么合理的正常库存控制数应该是:120×(6+3)+240=1320件订货点为:120×3+240=600件,电即当该品种的库存量低于600件时,应当及时订货,本次订货量应为720件,这样就能保证在六天的订货周期内可以避免出现“多”与“不足”的现象(具体最低安全库存量、订货点、订货量和正常库存控制量的关系详见图l中的左图所示)。
动态库存控制与订货管理法
在现实的市场销售中,经销商发现:不同产品品种在不同的销售阶段的出货是不稳定的,静态固定的库存控制法还是无法保证热销的品种能逐渐增加库存量、淡销的品种能逐步减少库存虽,所以接下来我们介绍稍微复杂一点的动态库存控制与订货管理法。
1.ABC分类库仔管理。
根据著名的帕雷拉法则(二八管理法则),往往仪占销量20%的商品,却占了销售利润的80%,我们把这类商品分类命名为A类商品;其次占销量的40%~60%的商品,销售利润占15%,我们把这类商品命名为B类商品;而占销量的:30%~40%的商品,销售利润却只占5%,我们把这类商品命名为C类商品。
虽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市场情况并不一定就是上述的比例,但我们依然可以参考这种方法将商品进行ABC分类库存管理。
在进货资金、库存数量和库存摆放等方面,我们要确保A类商品不能断货。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品种的销售变化情况,及时进行ABC分类的动态凋整,确保热销和淡销产品库存结构优化。
2.不同类型品种安全库存量的设立和动态调整。
一般地,A类产品品种的安全库存量应该设立高一点,B类品种安全库存量次之,而C类品种的安全库存量则可以设立得相划低些。
如A类产品设立为3天的平均出货量,B类为2天的平均出货量,C类则为1天。由于各类产品的销售情况是变化的,建议l至2周即对ABC分类进行一次调整,并重新设立各品种的最低安全库存量。
3.在此基础上,设立各类产品的最高库存控制数量,计算各类产品相应的订货点与订货量。
(1)各类品种的正常库存控制量的计算公式是:日销量平均数×(订货间隔天数+运输途中天数)+日最低安全库存量:合理的正常库存控制数;
(2)订货点为:日销量平均数×运输途中天数+最低安全库存量。
(3)订货量为:日销量平均数×订货间隔天数(订货周期)
4.日常库存控制的关键是要在分析以往销售数据的基础上,合理设立最低安全库存量,及时发现订货点和科学地决定订货数量。实际操作中,具体要注意以下要点:
(1)原有各品种出货数据的定期动态分析,计算每类每种产品的平均出库量和波动量。
(2)根据上周期内各品种的实际出货数量,调整各品种的ABC分类,确定每种货品的最低安全库存量标准。
(3)根据订货间隔时间(周期)和在途运输时间,计算每个品种的订货点和每次订货量。
(4)建立库存控制账目,及时登录和核销,随时监控各类货物的实际库存量,到了订货点时,及时订货补充库存。
(5)遇到厂家促销和阶段性热销情况,应在正常订货量上进行叠加修正增量,确保不断货。
5.具体案例说明。
接着上面一般固定库存控制与订货管理法中列举的例子,现在采用动态法进行控制。假定该经销商每半个月检核一次库存,重新设立ABC分类,其中A、B、C类品种的最低安全库存量分别设定为3天、2天和1天的日均出货量,假定在途运输的3天时间不变,则该品种的动态控制为表1所列:
第一次,该品种被核定为A类产品,应保持3天日均出货量的最低安全库存量,最高库存控制量为l440件,订货点为720件,订货量为720件;在第二次动态分类时,由于热销势头有所减缓,日均出货量降为60件,该产品被定义为B类产品,则其最低安全库存量为2天的日均出货量120件,最高库存控制量为600件,订货点也调整为300件,订货量也减少为360件;第三次,该产品的销售进一步下滑,日均销量降为30件,被定义为C类产品,其各项库存控制指标也相应调整下来了,如图1所示。
后来,该经销商及时采取了有效的促销策略,使得该产品的销售形势有所改善,其日均出货量上升为70件,在第四次ABC分类中,被调整为B类产品了,这时其各项库存控制指标也相应提高了:
由此可以看出,采用动态库存控制与订货管理法后,库存量和品种结构会随着产品的不同销售表现及时调整,销售见旺,其库存水平和订货量也较高;如销售渐淡,则其库存水平和订货量也会逐渐调低,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库存风险,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在销量较好的产品品种上!
日常仓务管理方法
以上是经销商在库存控制和订货管理方面的一些实用方法介绍。除此之外,仓库的规划和日常仓务管理也非常重要。
首先是仓库面积、各品类排列顺序和堆放位置的合理规划,应本着“先进先出、出入方便”等基本仓管原则,安排ABC类产品的合理存放,如图2所示。
其次是库存账目要健全和规范。随着货物的进出及时记录核销,真正做到日计日结、日清日高。
最后还要加强库存管理的基础建设,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三防”,确保安全生产,有效减低库存损耗率。
【药品库存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库存现金管理09-10
库存商品盘点制度07-16
库存管理方案09-14
库存管理系统说明文档05-26
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06-04
库存管理系统课程设计12-06
库存管理系统设计报告12-07
出纳工作中现金库存的管理05-29
第5章库存控制与管理05-31
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