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制度改革存在问题

2024-10-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商事制度改革存在问题(精选7篇)

商事制度改革存在问题 篇1

商事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商事登记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阻碍了市场经济的顺畅运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对商事登记制度进行改革,由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取消了原有对公司注册资本、出资方式、出资额、出资时间等硬性规定,取消了经营范围的登记和审批,从以往的“重审批轻监管”转变为“轻审批重监管”。

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改善了企业登记环节高昂的设立成本、复杂的程序以及法律不确定性,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既对企业理性投资、诚信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对市场经济的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实施过程中监管存在的问题

1、实缴出资的监管

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解释》的规定和新《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中第十五条、十六条、十七条的规定,“两虚一逃”不再适用所有的公司,仅仅适用于依法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而在现行《公司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一百九十九条、第二百条尚未修订的情况下,对于当前注册资本已经实缴的公司的“两虚一逃”案件,工商部门是否仍要主动查处,应当如何进行处罚裁量?实践中,这不仅是一个公司法律制度衔接问题,更是工商执法人员可能无法规避的监管责任和履职风险问题。

2、认缴出资的监管

一般性质的公司设立不再进行验资,股东可以根据需要,对出资额、出资时间和出资方式做出书面承诺,而这些承诺往往是要经过若干年后才能得到检验的,承诺不兑现的法律责任目前也不明确。因此,一些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大额认缴出资额,跨大出资时间期限,以此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现实中,工商登记部门对这些股东也束手无策,只能随其“任性”的认缴。

3、先照后证的监管

先照后证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政府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一些监管部门及其之间的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一些经营项目好申请,但该项目有没有许可条件,许可如何办理等,经营户就不得而知了。更有甚者,口头承诺办理许可,一出工商部门的门,就忘到九霄云外。这势必要求一些监管部门改变以往的工作方式,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宣传政策法规,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引导经营户合法经营。

二、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

1、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深化改革认识;

充分利用政府、部门门户网站、大众传媒等载体宣传改革的各项措施及推进步骤,通过上门服务、加强行政指导等多种方式,借助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使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切实了解改革的深层意义,自觉作出合理合法投资。

2、注重制度衔接,完善法制保障;

市场经济的运行单靠企业的诚信,公民的自律来是不够的。要加强研究“两虚一逃”行为在新形势下的行政监管执法工作,统一《公司法》《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及《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中关于“两虚一逃”行为查处的规定。同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任性”出资行为,对到期不能兑现承诺的股东,要追求其法律责任。

3、加快职责厘清,协同攻坚克难

商事制度改革存在问题 篇2

一、我国商事登记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一) 商事登记立法形式分散, 未明确相关的商事概念

我国的商事登记立法以众多有关商事登记的单行法律和有关法规条文形式出现。据统计, 其中专门规范商事登记制度的法律法规包括《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公私登记管理条例》等在内的14部法律法规, 而涉及规范商事登记制度的法律法规更包括《公司法》、《外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在内的多达15部法律法规。在制定了一般性的法律文件后, 我国又专门针对公司、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等不同类型商事主体分别制定了相关的登记法律法规, 立法的形式分散而复杂, 即容易出现立法内容的交叉与重复, 浪费立法成本, 又存在不少法律空白与盲点。[3]例如《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与《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即存在着整体上的不协调, 仅登记事项一块即有着不同的规定, 后者还规定需记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 而前者还笼统地规定需记载分支机构等主要事项, 尽管可以通过新法优先于旧法等原则来选择具体适用, 但是从中窥视出我国商事登记法律文件内容重叠甚至对抗确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 由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这一历史背景的存在, 加之我国对于商法理论与商事概念研究的欠缺, 在我国现行制定的法律法规中, 并没有严格的对于商事登记、商事主体以及商事行为等相关商事概念的明确定义, 这也进一步导致了对商事登记性质以及效力的争议, 包括到底商事登记行为应该是行政许可行为还是行政确认行为, 到底商事登记是否应该具有创设效力, 到底商事登记效力是应当采生效主义还是对抗主义等等。

而自2013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 (以下简称《若干规定》) 以及《珠海经济特区商事登记条例》 (以下简称《登记条例》) 对于上述问题都作出了一定的改革, 两部特区商事登记法规的出台在事实上建立了一定区域内的统一商事登记立法, 而且都明确商事登记、商事主体等基本概念。例如《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商事登记, 是指申请人向商事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由商事登记机关将商事主体的设立、变更或者注销事项登记于商事登记簿予以公示的行为。本规定所称商事主体, 是指经依法登记, 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珠海特区立法则更进一步明确商事主体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分支机构等。但事实上对于商事主体等相关概念仍有商榷之处。

(二) 前置审批程序过多过滥, 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11月14日国务院召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指出的, 包括行政审批制度在内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商务部对我国包括行业审批、主管部门审批、授权审批等商事登记前置审批的统计, 我国登记注册前置审批共涉及24类146个行业或项目, 其中法律限制行业或项目有29项、行政法规限制的行业或项目有31项, 国务院或国务院办公厅发文限制的行业28项, 国家工商局单独或与其他部门联合发文规定得前置审批行业或项目有38项, 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由地方制定的前置审批行业或项目。[4]由于缺乏有效法律约束, 这些复杂的商事登记前置审批程序有些是法律法规设定的审批, 但更多是规章甚至“红头文件”设定的, 同时审批中还大量存在“搭车收费”现象, 不仅增加了企业设立的门槛, 增加了企业设立的成本, 更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深圳、珠海两地的商事登记改革中对于商事登记前置审批的改革并无未直接进行规定, 因为这并非一个部门所能完成, 因此以《若干规定》为例, 其仅以第二十五条, “市政府应当深化审批制度改革, 按照审批与监管相适应的原则, 科学界定和调整相关部门对商事主体及审批事项的监管职责, 创新和健全商事主体监管体制。”———建议性的规定来进行规制, 但从《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第十九条的规定, “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商事主体成立日期。”以及第十四条的规定, “商事主体的经营场所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经规划、环保、消防、文化、卫生等有关部门批准的, 取得许可审批文件后方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中可以发现前置审批有通过先给予商事主体主体资格, 再给予营业资格向后置审批发展的端倪。同时深圳和珠海均明确商事登记机关办理商事登记, 不收取登记费用。例如《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第十一条第四项规定, “商事登记机关办理商事登记不得收取费用。”这也降低了企业成本, 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政府向服务性的转变。

(三) 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混淆, 影响商事主体的退出机制

源于我国传统法学理论和法律规范设计并不主义区分公法和私法, 加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型立法的思路, 造成了我国现行注册登记效力的统一立法模型。[5]即营业执照不仅证明企业的主体资格而且证明企业的经营资格。但这样法律设计后一些逻辑矛盾也就出现了, 比如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民事主体地位问题, 若按照两资格合一模式, 则在营业执照吊销后伴随着营业资格的失去, 主体资格也随之失去, 但若如此, 公司相关的债权债务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根据《公司法》第184条的规定, “公司因被吊销营业执照而解散的, 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 开始清算。”即公司应当自清算结束后才最终消灭法人资格。而且这种制度设计还会导致监管责任无法理清的问题, 因为在后期监管中, 商事主体出现问题往往可能是前置审批中疏忽或者前置审批项目后期监管不到位导致的, 也即营业资格中出现的问题, 但由于两资格合一, 在实践中就会出现归责有错的情况, 不利于监管部门对自身责任的落实。

《若干规定》第十九条及《登记条例》第十四条中都明确规定了, 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商事主体成立日期,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商人主体资格与营业资格的分离, 同时两地的改革通过进一步明确商事登记机关和行政许可审批部门之间的监管责任, 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 划分监管责任, 也相应解决了此前“重准入轻监管”而产生的各部门间职责不清、监管错位缺位等问题。

(四) 实质审查标准的不明确, 浪费人力降低效率

我国的商事登记审查原则有着一个从实质审查到这种审查转变的过程。[6]尽管有学者认为赋予登记机关以实质审查权, 实际上是削弱了监督管理的力度, 损害了登记机关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最终导致市场交易安全得不到保障。但笔者认为审查原则选择的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在于监管责任的如何明确划分, 如果是工商部门管主体资格, 而其他监管部门负责监管营业资格, 则当然可以直接将商事登记审查原则改为形式审查, 通过各监管部门专业性的审查手段实现全方位的把关。但是如果登记机关仍然要在一定程度上负责营业资格的监管, 对于一些特殊的行业或者主体, 缺失了实质审查的手段可能会导致群众财产乃至生命安全出现威胁。尽管可以采用纳入信用监管体系的方式来规制, 但对于个体工商户而言, 完全可以通过借用其他人身份证, 创设新主体的方式逃避相关的信用监管。因此笔者认为审查原则在现有部门责任划分背景下对没有前置审批许可的商事登记仍应采折中审查, 但是应当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主体细化制定转实质审查的标准。《若干规定》及《登记条例》明确商事登记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 申请人应当对其提交的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根据广东省工商局新闻通稿中的理由是, 在登记实践中, 受现实条件制约, 对实质审查的边界难以把握, 造成实质审查的自由裁量权较大, 既增加了申请人负担, 同时在当前尚不完善的追责制度下, 登记机关也承担着权责不对等的执法风险问题。笔者认为在前置审批大规模缩减的情况下, 对于无前置审批项目不赋予实质审查手段是在安全和效率间对效率的更大倾斜。

二、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完善

正如上文所述, 我国的商事登记制度存在着立法形式分散、前置审批过多、主体资格与营业资格混同以及审查标准不明确等问题, 对此深圳、珠海通过分别施行《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珠海经济特区商事登记条例》或多或少地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对于改革的大部分内容, 笔者持赞同态度, 但对于小部分改革做法, 笔者认为仍值得商榷。

(一) 建议统一商事登记法规, 明确相关商事概念

我国应该统一商事登记的立法, 从而实现立法内容上的协调统一与精炼, 同时在立法中明确相关商事概念, 尤其是商事登记与商事主体的内涵与外延。对于我国社会目前的诚信环境而言, 若将商事登记的性质定位为行政确认行为将会构成对我国商事交易安全的严重挑战, 导致安全与效率间的完全失衡, 因此商事登记的性质笔者认为应采行政许可行为较为宜。而商事主体内涵与外延的确定更是直接关系到经营者甚至每一个社会人的切身利益。根据《珠海经济特区商事登记条例》第三条第二项的规定, “本条例所称商事主体, 是指经依法登记, 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分支机构等。”即商事主体包括了个体工商户等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主体。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 相较较大规模个体工商户, 微小规模个体工商户对安置就业、服务民生意义重大, 但对财政税收作用并不明显, 且自有资本、登记成本及利润预期相比不理想, 其商事登记的意义不大, 为消除制度积弊, 是个体工商户脱离尴尬境遇, 正在酝酿的商事登记统一立法中应豁免较小规模个体工商户的商事登记义务。[7]即商事登记法规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笔者赞同这一观点。例如我国台湾地区《商业登记法》第四条的规定, “左列各款小规模商业, 得免依本法申请登记:一、摊贩。二、家庭农、林、渔、牧业者。三、家庭手工业者。四、合于中央主管机关所定之其他小规模营业标准者。”完全免除个体工商户的登记义务过于激进, 而完全不考虑小规模个体户的商事登记法又未免考虑不周, 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在《珠海经济特区商事登记条例》相关条例基础上加设排除性规定, 以使商事主体的设定更加周延。

(二) 区分主体与营业资格, 明确转实质审查的标准

正如上文所述, 两种资格的混同不仅导致逻辑上的矛盾, 更产生法律上的冲突。因此我国在接下来的商事登记完善中应区分主体资格与营业资格, 同时对于法律并无明文规定需要前置许可的经营项目应放宽登记。因为营业自由式企业设立人能够独立地获得财富并防御公共机关利用国家权力非法干预的基本自由和权力, 而目前这种严格的做法, 实际上体现的是“强国家干预主义”。[8]《若干规定》及《登记条例》对此都有明确区分规定, 这一点广东商事登记改革值得参考。对于审查标准的确定, 笔者并不完全赞同广东商事登记改革的做法, 建议细化转实质审查的标准, 对特定的行业或者书面材料有疑义等情况下仍赋予进行实质审查。尽管“2005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世界银行的4位教授对85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业环境做了系统调查, 结果表明, 从注册一家公司到开业平均所必经的审判步骤, 加拿大只需2天, 而我国内地则需要闯过7道关, 历时111天”[9], 但实地检查可以查验注册地址是否与实际地址相符, 是否与申请人所申请的经营范围相适应, 避免医药、化工等危险行业虚假注册经营场所而威胁、损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10]总之, 立法规定实质审查, 并细化其具体方法, 有利于明确登记机关的执法权限, 提高商业登记的效率。

(三) 减少前置审批程序, 明确监管部门责任

我国应当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前置审批事项, 并进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对于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 应取消前置审批。同时在这种背景下, 我国还应当通过立法明确监管部门的责任。可采取的方法有很多种, 但笔者建议在区分主体资格与营业资格前提下, 可以采用主体资格由工商部门进行监管, 营业资格除需要前置许可的由前置部门监管外其他仍由工商部门监管, 从而实现监管责任设定上的周延与职能部门自身优势的最大发挥。这一点也是目前广东商事登记改革中并未明确或者说并未点出的。

(四) 改革商事登记事项,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商事登记事项, 不仅不能达到保护交易安全的目的, 而且客观上造成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抽逃出资、无照经营等多种类型的问题, 还约束了社会资源的充分使用, 制约了市场的活力, 因此我国亟需改革商事登记事项, 从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深圳、珠海两地改革中均明确商事主体的经营范围由章程、协议、申请书等确定以及有限公司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度。申请人申请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时, 商事登记机关登记其全体股东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 无需登记实收资本, 申请人无需提交验资证明文件。该做法即通过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 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 疏导了“两虚一逃”等违法违规行为, 值得参考。

(五) 加强信息化建设, 完善商事登记公示制度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也应当加强商事登记制度的信息化建设, 包括商事登记过程信息化、登记注册证书电子化以及登记审批机构之间实现信息化。深圳、珠海两地的商事登记改革都明确了商事登记推行网上申报、受理、审查、发照和存档。电子档案、电子营业执照与纸质形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从特区立法上对全流程登记注册电子化予以了保障, 有利于推进这项企业登记注册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根据《若干规定》第二十三条的规定, “推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的登记制度, 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这更方便了实现部门间的资源共享, 也将节约商事登记申请人的时间成本, 在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效率。同时《若干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商事登记机关应当通过信息平台公示下列信息: (一) 商事主体登记信息; (二) 商事主体备案信息; (三) 商事主体年度报告提交信息; (四) 商事主体载入或者永久载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 (五) 商事主体监管信息。市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通过信息平台公示下列信息: (一) 许可审批事项信息; (二) 许可审批监管信息。”利用信息平台这一新途径实现公示的实时性与便捷性, 广东省的上述商事登记改革实值参考。

三、结语

商事登记制度不仅关系对商事交易的安全, 更有利于国家通过了解商事主体的经营状态, 更好实现对商事主体的法律调整及国家商事活动的整体规划。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 我们也应不断更新商事理念, 改革完善商事登记制度更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广东商事登记的改革充分体现了商事主体自治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实值日后立法所为参考, 本文提出的一些商事登记改革想法多有粗陋, 但仍望能抛砖引玉, 以共同致力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完善。

参考文献

[1]覃有土主编.商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33.

[2]顾功耘主编.商法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47.

[3]万杨.论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完善[J].法制在线, 2011 (2) .

[4]肖雅.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完善[J].法学之窗, 2011 (3) .

[5]蒋大兴, 章琦.从统一主义走向分离主义:企业登记效力立法改革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窗, 2000.

[6]范斌.我国商事登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法制与社会, 2008 (8) .

[7]石少侠, 李镇.论个体工商户商事登记义务之豁免[J].经济纵横, 2012 (1) .

[8]顾功耘.商主体营业资格应与主体资格相分离[J].扬州大学学报, 2011 (3) .

[9]周天勇, 董书芳.处理好行政工商行政监管与服务和发展的关系[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7 (9) .

商事制度改革存在问题 篇3

【中图分类号】D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66-01

随着深圳市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深圳市的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新形势下,为适应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认真研究商事制度改革的新特点和新问题,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实现新实施的商事登记体制和既往的监管体制的整体优化,提升卫生监督的总体效能,这是卫生监督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深圳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现况及其对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管的挑战进行探讨与分析。

1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概况

深圳市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自2013年3月1日开始,深圳经济特区全面实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主要推进以下内容:改革现行的以“营业执照”为中心的商事登记制度,建立商事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审批和监管相统一的登记制度;改革现行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现行的个体工商登记制度,逐步实现自然人经营豁免登记;改革现行的企业登记年度检验制度,建立商事主体年报备案制度;改革现行的企业退出机制,建立商事主体除名制度;改革现行的商事登记公示制度,构建统一的商事主体登记许可及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全面推行网上登记,建立电子营业执照制度等。

2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

2.1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有利于优化配置社会经济资源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深圳建立了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商事登记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企业准入门槛高、程序繁琐、效率较低、行政性干预过多,阻碍了企业市场主体作用的发挥。构建新的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商事登记制度,大力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准入程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社会成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对进一步优化市场营商环境、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关键作用。

2.2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协调运转。

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重点,迫切需要打破背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利益格局,使政府真正成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以企业和市场为导向,建立“宽入严管”的商事主体登记管理新体系,有利于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加快建立精简、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实现社会经济的有效协调运转;有利于主管部门发挥行业管理优势,改变以许可审批替代监管的惯性思维,变前端控制、静态监管为后端控制、动态监管;有利于部门间协调互动,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最终实现商事登记管理总体效能的全面提升。

2.3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有利于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实现商事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不随意干预商事主体内部管理事务,多用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方式,少用行政责任和行政手段,有利于真正建立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社会,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相互协调、良性互动的格局,使法治、诚信、效率、公平成为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流价值。

2.4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有利于提升政府办事效率。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主要实现了四个提速。只要申办了营业执照,就能拥有商事主体资格,实现了程序提速; 登记内容和登记材料简化,商事主体登记不再登记和审核经营范围、实收资本,不需收取和审查场所使用证明、验资报告、前置审批文件等材料,实现了审核提速; 网上申请,网上审核,全面推行网上登记,建立电子营业执照制度,实现了技术提速。

3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卫生许可的影响

此前,我国的监管重心一直放在事前监管,种类繁多的前置审批使得市场准入程序繁琐,条件严格。前置审批一般有两种:一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批文件;另一种是专业管理部门核发的许可证,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等。改革后营业执照将只是商事主体资格凭证,而不再是经营资格凭证,也不再记载经营范围,消防、环保、卫生等经营资格许可不再作为商事主体登记的前置条件。不涉及许可审批的一般经营项目,可以在获得商事主体资格后自由经营;如果涉及相关部门许可审批,则将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在获得商事主体资格后,需取得许可审批文件方可进行经营。对于卫生行政部门而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意味着工作重心后移,即从“重审批轻监管”到“轻审批重监管”,前置审批改后置审批,将大量出现有营业执照,但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商事主体,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模式,增加了卫生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

4 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对策

4.1 以民为本,规范服务。

以服务民众、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为中心,既要凸显商事登记审批制度的革新,又要重视服务细节的优化、服务质量的提升、服务范围的扩大,积极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的质效,让广大企业切实感受到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带来的便捷和实惠,同时为建设现代社会信用体系注入新的改革生命力和执行力。

4.2 部门联动,宽进严管。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卫生许可从前置审批改后置审批,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探索分工监管、行业监管、协作监管等不同监管方式,克服监管职能重叠、交叉问题,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严厉打击违法、失信行为,探索建立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联动监控的后续信用管理及监测体系,实现商事登记监管总体效能的全面提升。

4.3 信息支持,系统互联

在商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应积极利用好信息系统和电子化产品的效能,建立与新的商事登记制度相适应的商事主体登记及许可审批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实现商事主体、许可审批和监管信息互通。建立商事主体信用信息查询平台,把信用信息征集、查询和商事主体信用评级作为商事登记的核心功能,将有关商事主体信用的资料和信息通过授权查询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开放,从信用的社会舆论监管上增强政府部门监管效能。

4.4 总体设计,稳步推进。

我国商事制度改革6大特点 篇4

减少行政审批、降低准入门槛、精简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上下功夫,还权于企业和市场,不断降低投资创业的制度性成本,成为“放管服”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张茅在其主旨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这项改革中鲜明的6大特点。

一是从试点探索拓展到整体推进。

二是从微观改革拓展到宏观制度建设。商事制度改革,切入点是微观,是针对百姓投资创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着眼点是宏观,通过改革着力推动体制机制的完善。

三是从单一部门改革拓展到多部门的综合性改革。改革最初是工商注册制度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主要是工商系统自身的改革。随着“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多证合一”改革任务的展开,商事制度就从工商自身的改革,拓展为部门之间的联动改革,成为影响长远、影响全局的综合性改革。

四是从激发市场活力拓展到规范市场秩序。我们坚持宽进与严管相结合,在推动营商自由的同时,着力保障交易安全,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把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着力点,积极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企业信用监管机制和“双随机、一公开”等新型监管模式逐步形成。

五是从便捷准入拓展到便捷退出。我们在提高市场准入便捷程度的同时,简化市场主体注销程序,加大对僵尸企业清理力度,破解创业者“退出难”的问题,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

商事制度改革存在问题 篇5

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简化商事登记手续,提升效率,提高我国市场活力,建立新型市场监督管理体系,通过特区立法程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和珠海市人大常委会相继于2012年10月和11月分别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商事登记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和《珠海经济特区商事登记条例》(以下简称“《登记条例》”),并均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深圳、珠海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将大大改善当地创业者的创业环境,并对全国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将对该两部特区商事登记法规的出台背景、改革依据、变革内容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及介绍。

一、出台背景

一直以来,我国的商事登记制度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管制色彩,政府行政关于过多,准入门槛高,程序繁琐,效率低下,加大企业和社会的交易成本,不利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发挥,既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和市场经济的通行规则。为了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提高市场主体活力,实现政府监管服务职能的转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决定对我国现有的企业登记制度进行改革。2012年3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了《关于支持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广东省在深圳经济特区和珠海经济特区横琴新区开展统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2012年11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复同意广东商事登记改革试点范围扩大为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和佛山市顺德区。根据上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批复文件,深圳市与珠海市开始着手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两市人大常委会相继于2012年10月和11月分别通过了《若干规定》和《登记条例》,并均于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深圳市与珠海市作为我国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试点,对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具有示范作用,改革的成效对将来修订《公司法》等法律,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商事登记制度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这是工商登记与监管史上一次重要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对我国市场主体准入制度的改革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二、改革依据

深圳市、珠海市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与东莞市、顺德区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依据有所差异。深圳市与珠海市均通过特区立法作为支撑开展更为彻底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由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及珠海市人大常委会依据特区立法程序,分别制定了《若干规定》和《登记条例》,为两市推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提供了特区法规层面的依据;而东莞市与顺德区不属于经济特区,不具备特区立法权,仅通过有关政府部门的通知文件,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内容作出通知及指引。

《若干规定》和《登记条例》的出台得益于深圳市和珠海市于上个世纪90年代先后获得的特区立法权,即根据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授权,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级权力机关或人民政府依照本经济特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立法的权力。特区立法可以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需要对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加以调整,变通地、超前地制定法规和规章以适应特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变革内容

本次深圳市与珠海市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均包括了商事主体资格登记和经营资格登记相分离、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实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实行商事主体年报备案制度、建立统一的商事主体登记许可及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推行现商事登记的电子化和网络化等内容,但是两市对于以上改革内容的规定也有所差异,我们可通过两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制定的《若干规定》和《登记条例》的详细规定进行对比分析。

(一)适用范围

《若干规定》和《登记条例》均规定适用范围为本经济特区内的商事登记及起监督管理活动。商事登记是指申请人向商事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由商事登记机关将商事主体的设立、变更或者注销事项登记于商事登记簿予以公示的行为。商事主体,是指经依法登记,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登记条例》进一步详细规定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分支机构等。此外,根据《珠海经济特区商事登记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的规定,对商事主体分为企业法人、非法人企业、企业分支机构和个体工商户四大类,而《若干规定》则是在第二十条关于营业执照的分类中,规定了相应的四大类营业执照。

(二)登记事项与备案事项

《若干规定》和《登记条例》均规定商事登记机关应当设置商事登记薄作为法定载体,记载商事主体登记事项和备案事项,具有法律效力,并可供社会公众查询、复制。《登记条例》第十五条还规定了营业执照记载事项和商事登记薄不一致时,应以商事登记薄记载的内容为准,为解决营业执照和商事登记薄记载内容冲突提供依据。

比较《若干规定》和《登记条例》对于商事登记事项与备案事项的规定,两部法规都取消了原有的经营范围、实收注册资本的登记事项,另外,两部法规的规定亦有不同,如《若干规定》需登记“营业期限”,而《登记条例》则不需登记,《若干规定》需备案清算组成员及负责人、经营范围,而《登记条例》则需备案公司秘书的姓名,经营范围则有商事主体通过章程载明。此外,《实施办法》还根据商事主体的类别划分,分别对公司企业法人、非公司企业法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企业分支机构和个体工商户的登记事项与备案事项作出明确的规定,相对《若干规定》的对登记事项和备案事项的原则性规定,《登记条例》与《实施办法》规定更加详细,更具操作性。

(三)商事主体资格登记与行政许可审批相分离

商事主体资格登记与行政许可审批相分离是本次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内容。

在经营范围的规定方面,《若干规定》规定了申请设立商事主体登记,向商事登记机关提交的申请材料中并不包括经营范围的许可文件,在商事主体取得营业执照后,依法开展经营活动,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经批准的项目,取得许可审批文件后方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而《登记条例》则规定了经营范围分为一般经营项目和许可经营项目,一般经营项目不需批准,商事主体可以自主经营,许可经营项目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经营资格许可不作为商事登记的前置条件。

在商事主体的住所与经营场所的规定方面,《若干规定》规定了申请人应当申报住所或者经营场所信息材料,商事主体的经营场所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经规划、环保、消防、文化、卫生等有关部门批准的,取得许可审批文件后方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登记条例》则对住所与经营场所作出了明确区分及定义,住所为主要办事机构,作为商事主体的法定地址,经营场所是商事主体从事经营活动的场所,经营场所与住所不一致的,可以办理分支机构登记,也可以申请备案。在申请商事主体设立登记时,只需提交住所和经营场所的使用权证明即可,商事登记机关不审查其法定用途及使用功能。此外,《登记条例》还规定在珠海经济特区的办公区域内,经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出具住所使用证明的,同一地址可以作为多家商事主体的住所,《实施办法》则对办公区域的范围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规定同一地址上申请多家商事主体住所登记的,申请人应当对该住所拥有使用权。

通过上述比较,《若干规定》对商事主体的经营范围的行政审批以及商事主体的住所和经营场所主要是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而《登记条例》则相对规定更为细化,对商事主体登记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亦作出规定,更具操作性。

(四)明确商事登记机关与行政许可审批部门间的监管职责

本次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除了区分商事登记机关与行政许可审批部门对于商事主体登记事项的审批职能区分之外,还明确了商事登记机关与行政许可审批部门对商事主体的登记事项的监管职责,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划分监管责任。《若干规定》与《登记条例》均明确规定商事登记机关与行政许可审批部门各自对商事主体的监管事项,《若干规定》还规定了商事登记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市政府规定,建立商事主体监管联动机制,对监管中发现的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告知有关部门,而《登记条例》则对商事主体违反有关监管事项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五)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度

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度是本次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亮点之一,《若干规定》与《登记条例》均规定商事登记机关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不再登记实收资本,在公司申请设立登记时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非货币出资的缴付比例等均自行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股东缴纳出资后,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向股东出具出资证明书。股东所认缴的注册资本实缴到位的,有限责任公司可向商事登记机关申请实收资本备案。此外,珠海市的《实施办法》还设有“资本登记”的整章规定,对非货币出资方式、资产评估、出资证明书的内容以及注册资本认缴制度的适用范围作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

(六)年度报告制度

本次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往的企业年检制度,实行商事主体年度报告制度。《若干规定》与《登记条例》均规定,商事主体应当按照规定向商事登记机关提交年度报告,无需进行年度检验,年度报告包括商事主体的登记事项、备案事项、注册资本实缴情况、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七)经营异常名录制度

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完善了商事主体退出机制,由之前的商事主体逾期年审且限期仍未年审的直接吊销其营业执照,改革为增加载入经营异常名录这一信息公示环节。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对违规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商事主体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也给与其纠正违规行为的机会。《若干规定》与《登记条例》对商事主体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事由均规定为不按期提交年度报告及通过住所无法联系的两项内容,对商事主体载入经营异常名录负有个人责任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将被纳入信用监管体系,对于被永久记载异常经营名录的商事主体,采取剔除其企业名称,已注册号作为企业名称,并不得恢复记载于商事登记簿。《登记条例》还明确规定商事主体被记载于经营异常名录后,仍可继续经营。对于永久记载经营异常名录的规定,《登记条例》规定商事主体被载入异常经营名录连续满三年的则不得恢复记载于商事登记簿,《若干规定》则规定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满五年的,或违反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经商事登记机关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将被永久记载于经营异常名录。

此外,《若干规定》与《登记条例》均没有对商事主体被永久记载在于经营异常名录后的后续处理要求,仅是规定了剔除其企业名称,以注册号代替企业名称,但是该商事主体的主体资格及经营资格的法律状态如何,是否需要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等,均无明确规定。

四、综合分析

《若干规定》与《登记条例》都是为了本次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而出台的地区性行政法规,分别为深圳市与珠海市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提供了法规依据及操作指引,综合上述对两部商事登记规定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深圳市与珠海市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向一致,除了上述分析的商事登记与行政审批分离、注册资本认缴制度、年度报告制度、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外,两市均规定全面改革商事登记旧有模式,推行网上登记,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的登记制度,建立统一的商事主体登记及许可审批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等内容。但是,深圳市与珠海市的商事登记规定在篇章结构与规定内容上,具有各自的特点,此外,珠海市在出台《登记条例》后并配有《实施办法》,对各项改革内容及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细化规定,更具有操作性;而深圳市在出台《若干规定》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商事主体年度报告实施办法》、《深圳经济特区商事主体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办法》与《深圳经济特区网上商事登记暂行办法》,对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年度报告制度与网上登记的实际操作流程加以明确规定。

商事制度改革存在问题 篇6

一照一码”

推进“三证合一”和“一照一码”,正是今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所谓“三证合一”,就是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提高市场准入效率;“一照一码”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实现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记者了解到,福建自贸区已经开始试点实施的“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让企业告别了公章“旅行”和重复提交的书面材料,一表申请、一个窗口受理,就能领到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其中,平潭片区的企业只需要1次到办事窗口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厦门片区实现了平均3个工作日核发执照。

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商机。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说:“目前,企业注册时间已从改革前的平均26天缩短到了14天。如果实现‘一照一码’,将会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这对于每年1000多万新增市场主体来说,带来的时间价值、就业增加、资金使用效率都将是巨大的。”

截至4月底,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开展了“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其中,27个省(区、市)实施“一照三号”,上海、河南实行“三证统发”。江苏宿迁、福建自贸区已率先推行“一照一码”。

目前,各地的改革推进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压力,有的地方实现了“三号”改“一码”,但只能在当地实施,其他地方不认可;还有的地方认为相关证、号不能取消。对改革认识不统一和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进度。此外,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照一码”,还存在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不统一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这项改革涉及很多政府部门的职责微调和流程再造,当前各地试点措施和技术标准等并不统一,呼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相关部门铸造合力、协同创新。

商事制度改革存在问题 篇7

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政务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时期, 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 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经过多年努力, 围绕各级党委、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政务机构、政府部门以及政协、法院、检察院有关政务机构 (以下统称政务部门) 的办公自动化、重要领域和重点业务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保障开展的一系列信息化工程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金盾、金关、金财、金税、金审、金农等近百个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陆续建成, 相关业务信息系统顺利投入运行, 各级政务网站成为信息公开、网上办事、便民服务的重要渠道, 对于强化科学民主决策, 保障政务部门高效运转,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保障信息安全,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 当前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需要尽快加以研究解决。主要是:一批面向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信息化系统尚需加快建设, 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服务应用程度需进一步提高, 网络和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二、正文

我国政府信息化经过近20多年的高速发展, 取得了重大阶段性的成果, 各类政府机构IT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当完备, 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如税务、工商、海关、公安等部门都已建成了覆盖全系统的专网, 各个政府部门都建立了功能完备的信息系统。但是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迅猛发展, 应用系统越来越多, 如何避免这些应用系统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信息孤岛, 如何发挥我们辛辛苦苦录入数据的最大价值, 如何打破内部应用和外部应用的数据隔阂, 实现数据共享和应用联动, 是当前政府和企业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新一届政府充分认识到了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特别是如何做好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在不同场合、不同层次对信息共享提出了要求, 作出了规划。

(一) 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要求

1、国家要求

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提出“推动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 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除了要求之外, 还明确了时间点, “到2017年, 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政府信息共享, 推动建立自然人、法人统一代码, 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健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一张网,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实施企业信用信息统一归集、依法公示、联合惩戒、社会监督。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 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 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 禁察非法, 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 (发改高技[2012]1202号) 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 坚持需求主导, 强化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 突出建设效能, 有效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强化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步伐,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并在基本原则中明确了“坚持协同共享的原则。科学规划工程项目, 统筹部署应用系统, 支持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 共用基础网络, 有效控制投资规模, 切实发挥投资效益, 坚决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可以说中国政府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信息共享以及如何实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作出了总体部署, 并且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路线图、时间表。

2、工商部门具体工作要求

工商部门所承担的商事制度改革的具体工作也信息共享提出了明确要求。

(1) 国家法人库项目的要求

2016年《国家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 (一期)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明确“国家法人库全面实现9项基础信息向共建部门及其他政务部门的开放共享, 并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投资监测等提供基础数据来源。”。

(2) “三证合一”的要求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 (国办发[2015]50号) 中明确“建立跨部门信息传递与数据共享的保障机制。要加大信息化投入, 按照统一规范和标准, 改造升级各相关业务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推动企业基础信息和相关信用信息在政府部门间广泛共享和有效应用。”

《工商总局等六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 (工商企注字[2015]121号) 也进一步明确“税务机关应将企业清税信息共享给登记机关供登记机关核对用。登记机关将企业基本登记信息共享给税务 (含计划单列市) 、质检 (含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 等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要适应‘一照一码’登记模式的变化, 以统一代码为标识, 改造升级现有的业务管理系统, 实现与省内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交换传递和数据共享机制相对接, 推动企业基本登记信息和相关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

(3) “五证合一”的要求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 (国办发[2016]53号) 中明确“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互认。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和传输方案, 改造升级各相关业务信息系统和共享平台, 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做好数据的导入、整理和转换工作, 确保数据信息落地到工作窗口, 并在各相关部门业务系统有效融合使用。登记机关将企业基本登记信息及变更、注销等信息及时传输至信息共享平台;暂不具备联网共享条件的, 登记机关限时提供上述信息。对企业登记信息无法满足社会保险和统计工作需要的,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统计机构在各自开展业务工作时补充采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用人单位为其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后, 统计机构在完成统计调查任务后, 要及时依法将涉及企业的相关基础信息反馈至信息共享平台。健全部门间信息查询、核实制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法制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通知>的通知》 (工商企注字[2016]150号) 中明确‘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涉及的职能部门较多, 各部门间要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 形成工作合力。工商、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法制等部门要各负其责, 各司其职, 协同配合, 确保改革各个环节运行顺畅。工商部门要加强窗口建设, 做好证照换发工作, 及时共享信息。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协调, 推进省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部门要及时做好本部门业务系统的改造, 确保改革后新旧业务管理的有序衔接。法制部门、有关部门要依据职责做好行政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修订、完善工作。”

(4) “两证整合”的要求

2 0 1 6年《工商总局等四部门关于实施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的意见》 (工商个字[2016]167号) 的目标中指出“实现工商、税务部门的个体工商户数据信息实时共享。”

(5) 一张网信息归集 (2016)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部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实施方案的复函》 (国办函[2016]74号) 中也指出“要做好企业信息共享。建立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 依托公示系统, 工商部门做好在企业注册登记环节的‘双告知’工作, 各级政府部门可从公示系统自行获取记于企业名下的信息, 也可通过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由工商部门进行同级推送, 为跨部门协同监管奠定基础。建立政府部门间企业信息交换使用会商机制, 及时解决信息交换使用问题。”

(二) 各部门的信息化现状

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 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参与到信息共享的队伍中, 然而各部门信息化程度却不尽相同。有的做到了全国统一、有的做到省内统一、有的市县还有各自的系统, 数据库、软件、存储型号标准各部相同, 层级不对等。

1、工商部门信息化

根据实际工作体制, 目前工商部门已经实现了2级数据中心, 即总局数据中心和省级数据中心, 对于工商系统各项业务, 均已实现了信息化, 每项业务都有信息系统支撑, 省级数据中心, 可以汇总全省的数据, 总局数据可以汇总全国的数据, 对于全国市场主体的信息, 省局可以做到实时更新, 总局可以做到每天更新。截止2015年10月, 在全国31个省中, 有21个省实现了全省大集中, 即从数据库、到业务系统, 全省集中部署, 一套系统。其他的省市两级两级部署。

2、税务部门信息化

税务部门通过金税2期工程, 截止2015年10月也是省内统一, 金税3期实现全国统一。

3、质检部门信息化

质检部门通过金质工程建设, 也实现了省级集中, 部分业务全国集中。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信息化

目前业务工作实际要求和工作体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也是具备中央数据中心和省级数据中心。

5、统计部门信息化

目前统计部门有全国集中的系统, 同时省内也有集中的系统。

(三) 、信息共享的方式

1、文件共享

信息共享的方式多多种, 一是基于文件的, 例如:Xml文件、excle、txt、pdf等类型, 二是基于数据库的。

Xml文件

Xml文件是一种可扩展标记语言, 是一种用于标记电子文件使其具有结构性的标记语言。它可以用来标记数据、定义数据类型, 是一种允许用户对自己的标记语言进行定义的源语言。非常适合万维网传输, 提供统一的方法来描述和交换独立于应用程序或供应商的结构化数据。是Internet环境中跨平台的、依赖于内容的技术, 也是当今处理分布式结构信息的有效工具。XML被设计为传输和存储数据, 其焦点是数据的内容, 旨在传输信息。通过XML, 数据能够存储在独立的XML文件中。

Excel文件

Excel是微软办公套装软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可以进行各种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操作, 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数据库管理, 能绘制图表, 具有检查与删除宏病毒的功能, 并能与Internet网络共享资源。在现在的程序开发中, 大部分程序都支持excel模板的导入导出, 可以较好地支持数据共享。

Pdf文件

pdf是由Adobe Systems在1993年用于文件交换所发展出的文件格式。它的优点在於跨平台、能保留文件原有格式 (Layout) 、开放标准, 能免版税 (Royalty-free) 自由开发PDF相容软体, 是一个开放标准, 2007年12月成为ISO 32000国际标准。大部分的程序开发也将pdf文件作为信息共享交换的重要载体, 可以二次开发。

txt文件

txt是微软在操作系统上附带的一种文本格式, 是最常见的一种文件格式, 主要存文本信息, 现在的操作系统大多使用记事本等程序保存, 大多数软件可以查看, 如记事本, 浏览器等等, 可以较好地实现文本信息的共享。

2、数据库共享

数据库共享是指用户可以用各种方式通过接口使用数据库, 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

(四) 信息共享的途径

电子政务外网

电子政务外网是指政务机关利用互联网通过统一门户对外统一发布信息和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业务办理和管理监督等政务活动的公共信息网络。主要用于运行政务部门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 为政务部门的业务系统提供网络、信息、安全等支撑服务, 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主要满足中央和各级地方对口政务部门之间信息纵向传输、汇聚及各级政务部门之间、政务部门与公众、企业之间信息交换与共享的需求, 与互联网安全联结, 支持各级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门户网站。政务外网能支撑多个业务系统的文件、数据、表格、图像、图片等多媒体数据的传输, 能够支持视频会议、视频点播、话音等业务。

互联网

通过信息系统、电子邮件等工具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共享传输。可以实现任何部门的信息共享。

传统介质

通过纸、光盘传统介质进行人工的信息共享和传输。可以实现任何部门的信息共享。

(五) 信息共享的实践经验

从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到两证整合, 面对商事制度改革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切实要求, 如何在时间紧、任务中、各部门的信息程度差异巨大的情况下, 寻求有效的信息共享方式, 完成国务院的改革任务, 是一项重要难题, 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多种要素。

信息共享的层级

从现实情况看, 多数政府部门都建立的省级数据中心或者统一的系统, 因此在省级层面交换, 具体了较好的基础。

信息共享的内容

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 信息共享的内容逐步增多, 已从工商部门的企业基本信息拓展到了税务登记的信息、统计的信息、社保的信息等。

信息共享的时效性要求

信息传输也从工商部门单向推送相关部门, 变为了相关部门互相推送, 同时一个部门的数据已经成为另一个部门开展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因此, 对于信息共享的时效性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要求实时共享。

信息共享的资金及组织保障

在改革中, 不可能有为各个部门提供的单独经费来完成工作, 各部门需合法合规的使用本部门资金开展工作。

面对几项改革任务都是限时完成, 因此, 通过反复比较、研究各种信息共享方式的特点, 各部门信息化的特点, 综合考虑后, 在实际工作中都选择了xml文件交换作为首要方式开展工作。首先它是一种独立于软件和硬件的数据存储方法。其次它以文本格式存储数据, 在不损失数据的情况下, 更容易扩展或升级到新的操作系统、新应用程序或新的浏览器。第三不兼容的系统之间轻松地交换数据。

通过实践证明, 选择此种方式, 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比较顺畅, 各部门的信息化投入不大, 各部门无需对对现有系统进行大规模改造, 不用改变现有的工作模式和数据存储模式, 全国31个省基本都能做到, 目前、企业信息可以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且翻译正常, 可以保证不同部门对企业数据的有效使用。

三、结论与启示

(一) 结论

通过工商部门商事制度改革的实践看, 在现阶段, 对于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的有效途径有2种:

XML文件交换。对于电子政务外直接网联通的部门, 无论是中央部门、省级部门、市级部门、县级部门还是最基层部门, 都可以通过XML文件进行交换, 信息共享的相关方需统一交换标准, 然后按照约定的方式即可实现信息共享。

excel文件交换。对于电子政务外网无法直接连通的部门, 特别是针对大量数据的共享, 按照固定模板的excel文件交换, 是最有效的方式, 信息共享相关方可通过电子邮件、或者交换平台、交换系统, 批量导入、传输共享数据。

(二) 启示

数据共享的程度反映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信息发展水平, 数据共享程度越高, 信息发展水平越高。要想更好的实现数据共享, 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统一信息化标准。

无论是xml、excel等文件共享还是数据库共享, 信息化标准都是重中之重, 只有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 信息共享相关方才能有效开展信息共享工作, 否则, 数据将无法使用, 大量的数据就如同大量的垃圾, 做了大量工作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统一的标准是前提。其次, 有了标准之后, 信息共享相关方, 应不折不扣的执行标准, 只有标准执行到位, 才能真正实现工作目标。

提升数据质量。

信息化时代, 科学决策前提是数据, 只有真实、准确、有效的数据才是后续的工作保障, 因此, 在信息共享之前, 各部门应加强数据质量建设, 应着力提升本部门自身的数据质量, 让数据更加真实有效, 根据说服力。

强化数据共享的意识。

上一篇:旅游文化学复习提纲下一篇:龙的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