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拾贝作业本答案(精选6篇)
◆诗词海洋,我来拾贝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词如歌,诗中有画。
1、我来补诗: 水调歌头
[北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虞美人 [南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满江红 [南宋]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共沐诗雨
小知识: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②我国诗歌发展史上被公认的三个黄金时期的文学样式分别是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和元代的(曲)。
1、《春夜喜雨》一诗仅看诗题就能明白它描写的是春天的景物。你能说说下面几首诗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吗?
《江雪》(冬)《饮湖上初晴后雨》(夏)《枫桥夜泊》(秋)《泊船瓜洲》(春)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冬)《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夏)
《小池》(夏)《山行》(秋)
2、古人在诗词中留下了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名句,你知道哪些?请根据要求,把相应的诗句写下来。
写荷花: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写 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写 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写 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写 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 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你能将这些诗句活用到各种语境中去吗? ①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②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③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⑦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来到浙江安吉天方坪,漫步于山间小路,抬头一看,在高高的山间散布着零零落落的房子,真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意境。
(2)张老师年过花甲,但干起活来仍然生龙活虎,不亚于年轻小伙子,怪不得大家说他“霜叶红于二月花”。
(3)春天的一个夜晚,当我正在看书的时候,忽然听见窗外雨声沙沙。啊下雨了!真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呀!
(4)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在“曲院风荷”,我们吟诵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柳浪闻莺”,我们会看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情景。游程中即便遇雨也不必扫兴,苏轼早就说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难怪来过杭州、游过西湖的人十有八九会发出白居易那样的感叹——“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咬诗嚼词。
1、与现代汉语一样,在古诗词中同样的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你能从下列诗句中找到意思相同的词吗?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③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它们分别是(缘)、(爱)、(为),都可以解释为(因为)的意思。
2、现代诗中有许多同名诗,我们先来欣赏一组。(【语文作业本】第44页)
3、你能搜集一些同名诗歌吗?可以是古诗,也可以是现代诗。
题目 月夜
陆 游(宋)文天祥(宋)
作者 内容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
斜。
刘方平(唐)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
纱。
小醉初醒月满床,玉壶银阙不胜
凉。
天风忽送荷香过,一叶飘然忆故
乡。
月到中天云划开,断桥幻出玉楼
台。
夜深一鹤掠舟过,疑是坡仙赤壁
一、开放性的学习激活个性
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与其他单元明显不同, 学习的内容不囿于语文学科特定的知识体系, 不囿于语文能力的某个方面, 也不囿于作为“例子”的教材, 其内容更多的是来源于社会, 来源于自然, 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各种类型的生活, 真正体现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文与社会的联系, 必然推破了过去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
二、合作、探究的过程, 激起兴趣
综合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和自由支配的时间, 通过阅读材料的学习, 来辅助活动的开展。“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 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三、形式多样的展示, 彰显个性
综合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 重在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而非掌握知识的多少, 重在亲身参与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非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 重在全员参与而非少数学生的出类拔萃, 重在鼓励而非批评, 每位学生通过收集、访问、查找等途径, 对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整理, 进行分类, 又多了一份了解。
总之, 语文实践活动要将“活动”与语文有机地融为一体, 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觉地学语文, 用语文。既熟练掌握了语文技能, 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的过程, 以语文课程为基点, 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整合, 强调语文学习和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教学中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 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 使综合性学习落到实效。
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走进了绚丽多彩的诗歌殿堂,我们徜徉在了诗歌的百花园中。因为诗歌,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古色古香的诗歌陪伴着我们成长!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了屈原、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维、郭沫若等许多伟大的诗人。
通过这一次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广泛的阅读了诗歌,不但拓展了知识面,而且还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了诗歌所蕴含的美丽,了解了诗歌的内涵后,我真是受益匪浅啊!通过这一次的综合性学习,我知道了诗歌的分类,如:按内容分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等;按题材分可以分为山水诗、思乡诗、边塞诗、咏物诗等;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等;按体裁分可以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等;按创作方法分可以分为诗歌、民歌等。通过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我还试着写了一首童趣盎然的小诗哩!
诗歌的美是洛城夜里优美的笛声;诗歌的美是停在枝头的两只百灵;诗歌的美是灿烂的日月;诗歌的美是芬芳的花朵;诗歌的美是悠长的江河;诗歌的美是璀璨、绚丽多彩、晶莹剔透的明珠。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同学们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接下来本文提供的六年级上册语文诗海拾贝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所学的知识。
一、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后画“√”)。
潜伏(qián qiǎn) 露水(lù lu)
白桦(huá huà) 绽放(dìnɡ zhàn)
二、补充词语。
( )( )玉立 ( )( )来迟
( )( )白雪 ( )( )点头
三、准确连线。
《采薇》 唐诗 白 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词 辛弃疾
《天净沙·秋》 元曲 艾青
《太阳的话》 四言古诗 叶赛宁
《白桦》 外国诗 杜甫
《春夜喜雨》 现代诗 《诗经》
四、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1.乡间小路。 ( )
2.雪花飞舞的`样子。 ( )
3.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 )
4.羽毛或丝线制成穗子。 ( )
5.安闲自在地步行。 ( )
五、添枝加叶。
( )的金晖 ( )的寂静 ( )的雪花
( )的流苏 ( )的光华 ( )的花束
1、连线
《采薇》 唐诗 白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词 辛弃疾
《天净沙秋》 元曲 郭沫若
《天上的街市》 四言古诗 叶赛宁
《白桦》 外国诗 杜甫
《春夜喜雨》 现代诗 《诗经》
2、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填空。
①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
②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
③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的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④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⑤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的诗句。
⑥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 )。
案设计
教材分析:
诗海拾贝中有《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分别属于唐诗、宋词、元曲。《太阳的话》和《白桦》都是现代诗,一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儿童作家金波所作,一首是俄国作家叶赛宁所作,这两首诗和前四首古诗在形式上有明显的不同。这六首诗歌描写的都是自然景物。这六首诗歌让学生大体了解诗歌从古到今的变化。阅读古诗,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
诗海拾贝中还有整理、欣赏诗歌这个内容。这项活动比较难操作,却又很有意义。生活中处处都有诗歌,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伟大的诗人。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有伟大的诗人。拜伦、海涅、普希金等,他们的诗篇,为各国传诵。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将开展搜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活动,还可以试着写一写诗歌。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诗海拾贝。
教学目标:、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教学重、难点:、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并整理诗歌,在整理活动过程中,知道古诗与现代诗歌的不同点。
学情分析:
古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课堂内外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诗歌,了解诗意,感受诗歌中包含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一点有关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阅读现代诗,让学生知道现代诗的写法比较自由,更适合抒发现代人的情感。教学中还要让学生发现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之处。
整理资料可以在课前预习中准备资料,然后在班级小组中进行,对有困难的小组,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学法指导:
在搜集整理交流的过程中,感悟诗歌的魅力;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古诗特点的资料,搜集有关的诗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的诗人。我们从小耳熟能详,能随口朗诵出很多古诗词。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出示古诗《诗经采薇》,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字及学生读错的字。
2、学生自读古诗,要求: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联系前后文等方法,解决问题。
2、独自自学。
3、小组交流学习。
四、检查学习效果,讨论交流
、通过自学与讨论,交流,汇报。
2、学生交流诗的大体意思。
随机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五、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喜”。
2、交流诗意,感悟诗情。
3、试着背诵这首诗。
六、课堂小结
学习古诗方法,继而师对两首诗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抽查背诵《诗经采薇》、《春夜喜雨》。
上节课我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初读诗歌、自由地读诗歌,出示要求。
2、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小组派代表说说诗歌大意,老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3、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默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小组交流:朗读、感悟古诗后的收获。
五、课堂小结
老师对两首词曲的写作特色与情感进行归纳总结。
第三课时
一、教师激情朗读,导入新课
、师朗读艾青的《太阳的话》。
2、让学生体会这首诗和上节课学过的诗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导入:
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我们今天就来读读《太阳的话》《白桦》这两首诗,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会明白。
二、初读诗歌,了解大致内容、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初步感悟诗意。
2、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3、小组交流,通过朗读两首诗,再看看前面的四首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品读诗歌,感悟意境、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小组交流讨论
《太阳的话》是一首读起来让人感到温暖、明媚和亮堂的抒情诗,诗歌的题目是“太阳的话”,其实是借太阳之口,表达了热爱光明、追求新生活的心声。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有色彩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自读诗歌。
2、小组交流你的发现。鼓励学生有新的发现。
3、全班反馈,指导总结: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
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五、快速阅读材料,体会诗歌的特点
、学生默读阅读材料。
2、让学生说说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1)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2)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自然景物)
六、拓展延伸
、背诵诗歌。
2、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七、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搜集诗歌
一、抽取学生朗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
、学生评价朗读效果。
2、交流:这6首诗歌围绕一个什么主题?
3、确定主题:吟咏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二、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
、什么是古代诗歌?
学生交流发现:字数、形式、内容等
教师归纳,总结: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1)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
2、现代诗又有如何特点?
学生交流,老师归纳:
(1)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2)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三、确定诗歌搜集的方法和形式
、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第五课时
整理诗歌
一、复习“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
、自由朗读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师生交流归纳: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1)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2)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3)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4)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5)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6)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小组内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第六课时
欣赏诗歌
一、欣赏诗歌、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
2、理解课文内容。
3、读了这篇课文,你还了解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能交流一下吗?
4、交流:怎样欣赏、理解诗歌?
6、师生交流。
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2、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
3、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4、欣赏诗歌。(教师推荐)
唐诗宋词元曲,等。
作业布置:、背诵自己搜集的古诗、词。
2、与同学交流古诗的意思。
第七课时
诗歌展评
一、诗歌朗诵、分小组派代表上台朗诵。
2、学生评议。
二、自己动手写写诗,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有一颗童心。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重在鼓励,着重看是不是写出了自己的感情,有童真童趣。鼓励学生朗诵、交流自己写的诗。
三、合作编本小诗集。
诗集中可以穿插诗歌故事或相关资料。还可以配上插图,或辅以书法。要求:诗集材料丰富,编排有创意,书写整齐、美观,插图配置合理,有序。
四、活动小结。
活动是如何开展的?
谈谈活动的收获?
【诗海拾贝作业本答案】推荐阅读:
长江作业本英语寒假作业答案10-22
英语寒假作业答案:初三年级寒假作业答案01-09
八下语文作业本答案10-15
必修二语文作业本答案07-24
五年级语文作业本答案10-11
初三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01-12
7上数学作业本答案02-13
四年级上册作业本答案02-22
看云识天气作业本答案11-15
九年级上语文作业本答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