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管理(精选7篇)
一: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二:本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三:人事行政部门负责工伤投保和工伤管理,人事行政部门负责办理参人员次月续保的相关手续以及退保人员的更新工作。
四:新员工入职时,向人事行政办提交有效的证件或证明文件(包括身份证,健康证等)。人事行政办到保险部门办理工伤保险或人身意外保险的投保手续。
关键词:企业,员工,工伤保险
一、加强舆论宣传力度, 着重提高企业主与雇工的参保意识
劳动保障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意义, 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 营造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
(一) 提高企业主的参保意识
企业参加工伤保险, 是吸引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的基本条件, 企业主要在工伤保险方面向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靠拢积极参加工伤保险。对企业而言, 要使他们认识到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不但是法律法规规定他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而且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分散其承担的风险, 提高企业的营运质量, 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让企业主意识到, 为员工参加工伤保险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稳定雇工队伍, 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为企业的稳固发展撑起了一把“遮风挡雨”的保护伞。
(二) 要加大对企业员工的宣传教育
要通过宣传使雇工懂得参加工伤保险是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是维护他们合法权益、解除其后顾之忧的措施。工伤保险相关部门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工具,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宣传。对于企业员工除了对他们加强风险防范教育, 使其认识到参加工伤保险的必要性外, 还要使他们了解工伤保险的基本常识、补偿标准及参加社会保险的方法步骤, 避免和减少短期行为。通过宣传教育要企业员工积极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参加工伤保险的重要作用。工伤保险的相关部门在宣传教育上, 要做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营造有利于企业保险缴费的舆论氛围。通过加强培训, 使他们熟知工伤保险的政策、法律及法规, 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与义务, 对参加社会保险有认同感, 使员工了解到他们和国有企业职工一样, 同样有享受工伤保险的权利, 鼓励群众举报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以及忽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和职业病防治违法行为, 逐步形成“人人都有责, 人人都负责”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求全面充分发挥工伤保险制度的功能。工伤补偿、工伤预防、工伤康复是工伤保险的二大功能, 目前, 将工伤预防、补偿和康复相结合也是工伤保险制度的通行原则。中国的工伤保险还主要是工伤补偿, 工伤预防、工伤康复还处于探索、试点阶段。如果缺失工伤预防机制, 工伤保险充其量也就是扮演一个“救火队员”的角色一一哪里发生工伤事故就往哪里赶, 而由于职业康复和工伤补偿属于事后补偿措施, 如果缺少工伤预防的主动性, 工伤保险工作就缺失了人本色彩。
我国的工伤康复工作应该树立“责任公担”的工作理念, 从立法层面上改变“重赔偿”理念的传统思路, 建议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出专项资金, 先在工伤事故高发的省市或者地区开展示范性的工伤康复工作, 然后再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组建专业的包含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的复合型的工伤康复中心, 可以考虑联合居民委员会或者社区对康复职工提供免费的职业培训和介绍职业, 而不是仅仅由政府、企业和个别社会团体负责工伤康复工作。
目前,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正在积极指导各地开展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试点工作, 将在规范、总结现有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制度, 从而逐步形成适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工伤补偿与工伤预防、工伤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
三、夯实基础加强征缴和管理工伤保险基金的工作
在工伤保险基金方面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通过从法律层面上加大对不给员工交纳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的惩罚力度, 大力对工伤保险费进行征缴, 防止企业瞒报、少报、职工冒领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要提高基金的投资效益、防止工伤保险基金的流失, 增加工伤保险资金来源。二是加强对基金的试用管理, 提高工伤保险基金的有效利用率。建议采取以下二种有效的措施:一是尽快建立完备的企业工伤保险参保员工数据库系统, 以杜绝发生用人单位冒领、瞒报、少报的情况;二是对于那些平时不积极参保, 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后才来主动补缴保险费或者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 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都应当明确规定并目_严格执行, 只能从补缴办理口开始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二是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伤医疗费用制约机制。社会保险机构必须与工伤定点医院建立一个切实可行、融洽和谐的制约机制, 真正做到“病与伤区分、伤与药相符、量与价一致”。以防各个环节的浪费, 确保最大限度的合理适用工伤医疗费用。
简单了说,存款保险就是储户将钱存到银行,然后银行出钱再为储户的存款买一份保险。在仅有国有银行的计划经济中,储户存款是有银行和国家完全兜底的,没必要有存款保险制度。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银行有国有、商业、股份甚至私有之分,存款并非100%的安全。至少,银行在市场中经营,是存在各种风险的,比如破产。
存款保险即在银行破产等危机出现的情况下,启动保险基金以最大化地保护储户的利益。因此,不言而喻,存款保险是一项有利于金融市场稳定,有利于减轻央行和国家负担,有利于提升银行与储户风险意识,同时有利于保护储户利益的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这一制度的关键显然并不在于要不要建立,而在于建立之后,该对其如何管理,特别是针对存款而交纳的保险费用,以及其形成的保险基金,该如何管理的问题。
存款保险的存在基础或者说假定条件是银行存款并不安全,或者说其假定了银行面临破产等风险。这决定了,存款保险费用形成的存款保险基金,在赔付时有很多条件,但基本条件应该是银行破产等风险降临。
那么问题来了,在目前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主体虽然出现了多样化趋势,但依然以国有、商业、股份银行等为主,这些经营主体本身经营利润很大,破产等风险则很小。那么保险交了,银行并没有破产,如此累积,存款保险基金势必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这些基金没有使用和赔付的机会,也必然会闲置,或者用于投资。那么其又是否会面临“房屋维修基金”之类的闲置浪费问题?是否会出现“养老保险”之类的投资亏损问题?即便这些问题都没有,保险基金置于基金管理机构,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通货膨胀的风险而产生贬值等等。对此,我们又该如何来避免和防范?特别是如果银行暴利的模式将持续下去,永远没有银行会破产的情况下,存款保险基金最终又将如何使用?这些,显然还需要相关部门给出一个有效的评估和明确的说法!
第二章 工伤保险登记
第一节 参保登记
第二节 变更登记
第三节 注销登记
第四节 验证和补证
第三章 工伤保险费征缴
第一节 申报受理
第二节 缴费核定
第三节 费用征收
第四节 补缴欠费
第四章 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管理
第一节 协议管理
第二节 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程序
第五章 待遇审核与支付
第一节 待遇资格审核与验证
第二节 医疗(康复)待遇审核
第三节 辅助器具费用审核
第四节 伤残待遇审核
第五节 工亡待遇审核
第六节 待遇调整审核
第七节 待遇支付
第六章 财务管理
第一节 收 入
第二节 支 出
第三节 会计核算
第四节 预 算
第五节决 算 第七章稽核监督
第一节 参保对象稽核
第二节 内部监督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工伤保险业务管理,规范和统一工伤保险业务操作程序,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9号)等有关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全国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经办工伤保险业务适用本规程。
负责征缴工伤保险费的税务机关应参照执行本规程的有关要求。
第三条 本规程将工伤保险经办业务划分为工伤保险登记、工伤保险费征缴、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管理、待遇审核与支付、财务管理、稽核监督等内容。
已实行社会保险费统一征缴的地区,可依据本规程简化相关程序。
第四条 各级社保机构要明确岗位职责,建立考核制度,确保业务经办的畅通、快捷、高效、优质。
第二章 工伤保险登记
工伤保险登记包括参保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验证和补证等内容。
第一节 参保登记
第五条 用人单位(包括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下同)依法申报参加工伤保险时,社保机构登记部门为其办理工伤保险登记,用人单位需填报《社会保险登记表》和《参加工伤保险人员情况表》,并提供以下证件或资料:
(一)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二)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三)参保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四)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证件和资料。
已经参加其它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只提交社会保险登记证,填写《社会保险登记表》、《参加工伤保险人员情况表》。
第六条 社保机构登记部门审核参保单位填报的有关表格和有关证件、资料,并在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审核通过的,社保机构登记部门应建立参保单位数据库,依据用人单位营业执照登记的内容,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和《工伤保险行业风险分类表》,确定行业风险类别,录入单位和参保人员信息,并将有关资料归档。已参加其他社会保险的,在其社会保险登记表上标注工伤保险项目。首次参加社会保险的,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
未通过审核的,社保机构应向申报单位说明原因。
第二节 变更登记
第七条 参保单位在以下事项变更时,社保机构登记部门为其办理工伤保险变更登记手续。(一)单位名称;(二)单位地址;
(三)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四)单位类型;(五)组织机构统一代码;(六)主管部门或隶属关系;(七)开户银行及账号;(八)经营范围;
(九)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 参保单位需填写《社会保险变更登记表》,并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一)工商变更登记表、有关部门或单位批准的变更证明;(二)社会保险登记证;
(三)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证件和资料。
第九条 社保机构登记部门审核参保单位填写的《社会保险变更登记表》,核对有关证件和资料。审核通过的,应更改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并将有关资料归档,同时收回原登记证,并重新核发社会保险登记证。未通过审核的,社保机构应向申报单位说明原因。
第三节 注销登记
第十条 参保单位发生以下情形时,社保机构登记部门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注销登记手续。(一)营业执照注销或吊销;(二)被批准解散、撤消、终止;(三)跨统筹范围转出;
(四)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 参保单位需填写《社会保险注销登记表》,并根据注销类型分别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一)注销通知或法院裁定单位破产等法律文书;(二)单位主管部门批准解散、撤消、终止的有关文件;(三)社会保险登记证;
(四)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证件和资料。
第十二条 社保机构登记部门核验上述证件和资料,符合注销登记条件的,为其办理工伤保险注销登记手续,注销其社会保险登记证,在信息系统内进行标注,并通知征缴、待遇审核、待遇支付等部门,封存其参保信息及有关档案资料。
第四节 验证和补证
第十三条 社保机构登记部门定期进行工伤保险登记验证,参保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填报《社会保险验证登记表》,并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一)社会保险登记证;
(二)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三)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四)职工(雇工)工资发放明细表;(五)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证件和资料。
第十四条 社保机构登记部门审核参保单位提供的证件和资料,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上验证等情况;(二)参保人数增减变化情况;
(三)申报缴费工资、缴纳工伤保险费情况;(四)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十五条 社保机构登记部门将初审意见送相关社保机构征求意见,并根据反馈信息确定审核结果。审核通过的,在信息系统内进行标注,并在社会保险登记证上加注核验标记或印章,期满时予以换证(不分社会保险险种,以首次登记为起点计算),并通知征缴和待遇支付等部门。
第十六条 参保单位因遗失社会保险登记证,到原发证机构办理补证,申请补证手续时,需提供与首次登记相同的资料。核实无误后,补发社会保险登记证,涉及相关社保机构时,应及时补办相关手续。第三章 工伤保险费征缴
工伤保险费征缴包括申报受理、缴费核定、费用征收、补缴欠费等内容。
第一节 申报受理
第十七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按月受理参保单位填报的《工伤保险缴费申报核定表》,并要求提供以下资料:
(一)劳动工资统计月(年)报表;(二)工资发放明细表;(三)《参加工伤保险人员增减明细表》;(四)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二节 缴费核定
第十八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审核参保单位填报的缴费申报核定表格及有关资料。审核通过后,办理参保人员核定或增减手续。
第十九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缴费申报和核定情况,为新增参保人员及时记录参保时间、当期缴费工资等信息。社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参保单位申报情况核定当期缴费基数。
第二十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依据统筹地区分类行业基准费率的具体标准,确定参保单位的初次缴费费率,以后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参保单位缴费费率。
第二十一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核定的参保单位当期缴费基数、缴费费率计算应缴数额,并将核定的《工伤保险缴费申报核定表》反馈申报单位。
对未按规定申报的参保单位,按其上年(月)缴费数额的110%确定应缴数额;没有上年(月)缴费数额的,根据单位所属统筹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单位职工人数和行业费率的规定确定应缴数额。
第二十二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缴费核定结果,生成《工伤保险缴费核定汇总表》及《工伤保险缴费核定明细表》,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征收。
第三节 费用征收
第二十三条 社保机构征收地区,采取委托收款方式的,通过“收入户存款”开户银行收费,也可采取支票、现金、电汇、本票等方式收费,并开具专用收款凭证。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每月与银行对账结算,并将到账情况反馈给征缴部门。征缴部门每月定期根据财务管理部门反馈的信息生成《工伤保险费实缴清单》。
第二十四条 税务代征的地区,社保机构按月将《工伤保险费核定汇总表》及《工伤保险费核定明细表》传送给税务机关,作为其征收依据。税务机关收款后,每月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保机构反馈到账信息,传送《工伤保险费实缴清单》及相关收款凭证,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做人账处理。
第二十五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传送的《工伤保险费实缴清单》,向申报后未足额或未及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参保单位发出《社会保险费催缴通知单》;逾期不执行的,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供相关情况和资料,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限期改正。
第二十六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每月根据《工伤保险费实缴清单》,登记应缴、实缴、当期欠费等台账。
第四节 补缴欠费 第二十七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工伤保险欠费台账,建立欠费数据信息,填制《社会保险费补缴通知单》,通知参保单位补缴欠费。
第二十八条 对因筹资困难,无法一次足额缴清欠费的参保单位,社保机构征缴部门与其签订社会保险补缴协议。如欠费单位发生被兼并、分立、破产等情况时,按下列方法签订补缴协议。(一)欠费单位被兼并的,与兼并方签订补缴协议;(二)欠费单位分立的,与各分立方签订补缴协议;(三)欠费单位进入破产程序的,与清算组签订清偿协议;(四)单位被拍卖出售或租赁的,与主管部门签订补缴协议。
第二十九条 参保单位根据《社会保险费补缴通知单》或补缴协议办理补缴,社保机构征缴部门予以受理,并通知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或税务机关收款。
第三十条 破产单位无法完全清偿的欠费,社保机构征缴部门受理单位破产清算组提出的申请,审核后送稽核监督部门处理。
第三十一条 社保机构征缴部门依据财务管理部门传来的补缴欠费到账信息和稽核监督部门传来的核销信息,编制征缴台账,调整参保单位欠费信息,按月生成工伤保险补缴欠费台账。第四章 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管理
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管理包括协议管理和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程序等内容。
第一节 协议管理
第三十二条 社保机构按规定与获得《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与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签订“康复服务协议”;与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签订“辅助器具安装配置服务协议”。
工伤医疗、康复与配置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应包括服务人群、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费用结算办法、费用审核与控制、违约责任、争议处理、协议有效期限等内容。
第三十三条 工伤医疗、康复与配置辅助器具配置服务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遇情况变化,需要变更或补充的,双方应及时协商议定。
第三十四条 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违反工伤保险管理政策的,社保机构可单方解除协议。
第三十五条 社保机构将已签订服务协议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的名单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二节 工伤医疗、康复与辅助器具配置程序
第三十六条 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所在用人单位应积极救治,并在3日内用书面或电话形式向当地社保机构报告。第三十七条 工伤职工就医一般应到协议医疗机构就诊。工伤职工因急诊就医可就近诊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转往协议医疗机构。工伤职工在门诊就医,实行双联处方。工伤职工住院诊疗实行医疗服务项目费用明细制度。
第三十八条 工伤职工因伤情需要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由社保机构指定的协议医疗机构提出建议、参保单位提出意见,填写《工伤职工转诊转院申请表》;经社保机构核准后方可前往。
第三十九条 工伤职工因旧伤复发需要治疗的,填写《工伤职工旧伤复发治疗申请表》,由就诊的协议医疗机构提出诊断意见,经社保机构核准后到协议医疗机构就医。对旧伤复发有争议的,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第四十条 工伤职工需要进行医疗、身体机能、心理、职业康复的,填写《工伤职工康复申请表》,医疗(康复)机构提出建议,参保单位提出意见,经社保机构核准后到协议医疗(康复)机构进行康复。第四十一条 工伤职工需要配置辅助器具的,依据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由参保单位或工伤职工填写《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申请表》,社保机构按规定核准,到协议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配置。
第五章 待遇审核与支付
待遇审核与支付包括享受待遇资格审核与验证、医疗(康复)待遇审核、辅助器费用审核、伤残待遇审核、工亡待遇审核、待遇调整审核和待遇支付等内容。
第一节 待遇资格审核与验证
第四十二条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对下列人员进行享受待遇资格审核:(一)经认定的工伤(亡)职工;(二)视同工伤(亡)职工;
(三)符合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人员。
第四十三条 进行享受待遇资格审核时,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受理申请人填写的《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并要求其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一)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二)工伤认定结论;
(三)工亡职工供养亲属身份及供养关系公证材料或其它证明材料等;(四)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证件或资料。
第四十四条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核:(一)工伤认定结论;
(二)该职工在发生工伤时,单位参保、缴费情况;
(三)参保单位是否在事故发生或职业病诊断(鉴定)后的规定时间内申请了工伤认定;(四)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有关证明资料。
第四十五条 审核通过后,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在《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上填写审核意见,并及时记录有关信息,形成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员信息库,将审核意见告知申请人。
第四十六条 享受待遇资格的验证。待遇审核部门对工伤职工享受工伤待遇和供养亲属待遇资格每年验证一次,验证时应综合考虑职工的参保信息,供养亲属生存状况证明和待遇支付信息等。
第二节 医疗(康复)待遇审核
第四十七条 工伤职工在门、急诊及外埠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工伤认定前的医疗费用由参保单位垫付,待接到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到社保机构按规定办理审核手续。
第四十八条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受理申请人填写的《工伤职工医疗(康复)费用核定表》,并要求提供以下资料:
(一)已通过资格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二)工伤职工的医疗(康复)票据、费用清单;(三)医疗诊断证明书;
(四)经同意的《工伤职工转诊转院申请表》;(五)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四十九条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对工伤职工发生的医疗费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各项检查治疗是否与工伤部位、职业病病情相符合,是否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规定,以及其他需要审核的内容。
第五十条 审核通过后,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计算申请人的医疗(康复)待遇数额,在《工伤职工医疗(康复)费用核定表》上填写审核意见和核定金额,并及时记录有关信息,交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将核定结果告知申请人。
第五十一条 职工经认定为工伤,或者工伤职工旧伤复发的,社保机构与协议医疗(康复)机构直接结算工伤医疗(康复)费用时,应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核:医嘱处方、住院病历、治疗项目、病程记录、各种检查报告单及收费清单、用药清单等。
医疗(康复)费用的核定,必须遵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及有关规定。
第五十二条 待遇申请人对工伤医疗(康复)待遇支付金额、费用结算金额有异议,提出重核时,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予以重核,并将重核结果通知待遇申请人。确有调整的,应及时通知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并保留重核及修改记录。第三节 辅助器具费用审核 第五十三条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受理申请人安装、配置(更换)辅助器具的申请,并要求提供以下资料:
(一)已通过资格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三)经同意的《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申请表》;(四)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五十四条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按规定标准计算申请人的辅助器具安装、配置(更换)金额,在《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上填写审核意见和核定金额,并及时记录有关信息,转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将核定结果告知申请人。
第五十五条 社保机构与签订协议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直接结算费用时,应按规定进行审核。
第五十六条 待遇申请人对配置(更换)辅助器具费用核定金额有异议,提出重核时,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予以重核,所需程序同第五十二条。
第四节 伤残待遇审核
伤残待遇的审核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等内容。
第五十七条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受理工伤职工伤残待遇申请,并审核以下资料:(一)已通过资格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五十八条 审核通过后,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按照规定计算工伤职工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数额,在《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上填写审核意见和核定金额,并及时记录有关信息,转社保机构的待遇支付部门,将核定结果告知申请人。
第五十九条 工伤职工对—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核定金额有异议,是出重核时,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予以重核,所需程序同第五十二条。
第五节 工亡待遇审核
第六十条 职工因工死亡,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受理工亡待遇申请,并审核以下资料:(一)已通过资格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二)工伤认定结论;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保机构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六十一条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按规定计算工亡职工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计算每一享受供养亲属的抚恤金数额,在《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上填写审核意见和核定金额,并及时记录有关信息,转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同时发给供养亲属资格证明,将核定结果告知申请人。
第六十二条 工亡职工供养亲属对工亡待遇核定金额有异议,提出重核时,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予以重核,所需程序同第五十二条。
第六节 待遇调整审核
第六十三条 当根据有关规定对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员的相关待遇进行统一调整时,待遇审核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核对相关信息,建立待遇调整台账,送待遇支付部门。
第六十四条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被收监执行、死亡的,供养亲属丧失或暂时丧失供养条件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及时向社保机构报告并提供相应证明,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应及时核对相关信息,停止其工伤保险待遇。
第六十五条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发生变化或服刑完毕的,应重新填写《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并提交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或服刑完毕证明。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发生变化的,在《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备注栏写明原劳动能力鉴定变更时间、原鉴定结论及鉴定时间;服刑完毕的,在《工伤保险待遇申领表》备注栏写明收监日期、服刑完毕日期。
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应根据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提供的材料,核对相关信息,调整或恢复其工伤保险待遇。
第六十六条 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员对待遇调整金额有异议,提出重核时,社保机构待遇审核部门予以重核,所需程序同第五十二条。
第七节 待遇支付
第六十七条 待遇支付部门依据待遇审核部门提供的信息支付费用。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从完成劳动能力鉴定的次月开始计发,供养亲属抚恤金从工伤职工死亡的次月开始计发。
第六十八条 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依据待遇审核部门核定的结果支付参保单位垫付的费用和协议医疗(康复)机构的医疗(康复)费。
第六十九条 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依据待遇审核部门核定的相关项目、金额,及时支付给工伤职工或工亡职工供养直系亲属。
第七十条 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依据待遇审核部门核定的相关项目、金额,及时支付给有关协议医疗(康复)机构或辅助器具配置机构。
第七十一条 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每月根据上月待遇支付记录及待遇审核部门传来的新增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待遇、待遇调整、待遇重核等相关信息,建立当月工伤职工待遇支付台账,生成《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核定汇总表》。
第七十二条 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每月将《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核定汇总表》送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
第六章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包括基金收入、支出、核算和预决算管理等内容。
第一节 收入
第七十三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工伤保险费到账信息,编制《工伤保险费实缴清单》,反馈社保机构征缴部门。
第七十四条 每月月末,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将收入户存款全部转入财政专户。
第七十五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应定期与财政、税务等部门对账。对账有差异的,须逐笔查清原因,调整相符。
第二节 支出
第七十六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基金支出计划,于每月月末填制下月用款申请书,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并确认资金到账情况。
第七十七条 对补助下级支出、上解上级支出、其他支出等款项,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规定或计划从“支出户”支付。
第七十八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银行回单,将基金支出信息定期反馈给待遇支付、稽核监督等部门。
第三节 会计核算
第七十九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基金收入情况,及时填制收入记账凭证:
(一)社保机构征缴收入应以银行回单、工伤保险基金专用收款收据、《工伤保险缴费核定汇总表》、《工伤保险缴费核定明细表》,填制记账凭证。
税务机关征收地区,社保机构以收款银行(即财政专户开户行)或税务机关传来的税收通用缴款书或税收完税凭证作为原始凭证,并根据税务机关报送的《工伤保险费实缴清单》,填制记账凭证。
(二)对“收入户存款”、“支出户存款”、“财政专户存款”、“债券投资”生成的利息,根据银行转来的利息回单或财政转来的财政专户缴拨凭证等,填制记账凭证。
(三)对上级下拨和下级上解收入,以财政专户缴拨凭证作为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四)对滞纳金等其他收人,以银行回单或财政部门转来的财政专户缴拨凭证等,填制记账凭证。
第八十条 对发生的每笔基金支出,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应及时填制支出记账凭证:
(一)工伤待遇支出,根据电汇单、转账支票存根和银行回单,及社保机构待遇支付部门传来的《工伤保险支出核定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二)经财政部门核准的其他非工伤保险待遇性质支出,劳动能力鉴定费支出分列科目,其他支出(如临时借款的利息等),通过“其他支出”科目核算,从“支出户”划转。以支票存根、支付银行借款利息回单等相关支
付凭据作为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三)对补助下级和上解上级的支出,以相关账户缴拨凭证作为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第八十一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按科目分类汇总记账凭证,制作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第八十二条 每月月终,收到银行对账单后,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与银行日记账核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将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财政存款日记账、明细分类账与总分类账核对。
第八十三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等,编制月、季、会计报表。
第四节 预算
第八十四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本实际征缴和支出、结余情况,及征缴和待遇支付部门传来的下征缴计划和待遇支出计划,编制预算草案,按程序报批。
第八十五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批准的预算草案,填制预算报表,将其传给征缴部门和待遇支付部门,并根据征缴情况及实际收支情况,定期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第八十六条 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预算时,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要根据具体情况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按程序报批。
第五节 决算
第八十七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决算编制工作要求,于终了前核对各项收支,清理往来款项,同开户银行、财政专户对账,并进行年终结账。
第八十八条 社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本各账户余额,编制年终决算资产负债表和有关明细表,编写报表附注及收支情况说明书,对重要指标进行财务分析,形成会计决算报告,并按程序报批。
第七章 稽核监督
稽核监督包括参保对象稽核和内部监督等内容。
第一节 参保对象稽核
第八十九条 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按照工作计划,采取以下方式确定稽核对象。(一)从数据库中随机抽取;
(二)根据数据库信息异常情况确定;
(三)根据举报,有关部门专办、上级交办和异地信函协查件等资料确定;(四)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第九十条 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向被稽核对象发出《社会保险稽核通知书》,进行实地稽核或书面稽核。稽核包括参保单位缴费情况以及工伤保险待遇享受人员情况的稽核等内容:(一)参保单位缴费情况
1.查阅《工伤保险缴费申报核定表》,摘录参保单位已申报、缴费的人数和缴费数额。
2.查阅《职工工资发放明细表》、《劳动工资统计台账》及与缴费基数有关的会计总账、明细账、原始凭证、会计决算表及职工名册、人事档案,核实缴费人数及工资总额、缴费基数。
3.对长期欠费的参保单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稽核,审核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调查其生产经营、工资发放等情况,综合评估缴费能力,督促其履行还款协议。
4.对破产单位无法完全清偿的欠费,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收到征缴部门传送的信息后,对单位财务状况和缴费情况予以稽核。对符合核销条件的,按程序报批,并将审批的核销欠费信息及资料送社保机构征缴部门。
(二)工伤保险待遇享受人员情况
1.核查工伤保险待遇享受人员户口簿、身份证件、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提供的居住证明,或通过指纹认证等手段,确定工伤保险待遇享受者的生存状况。
2.审查供养亲属身份证件或就业管理部门出具的无业证明及其他资料,核实是否存在重复享受、冒领和骗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行为。(三)依据国家需稽核的其他项目。
第九十一条 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根据稽核情况填写《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记录》,全面记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所涉及的凭证等资料。
第九十二条 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根据《社会保险稽核工作记录》和取得的证据,填写《社会保险稽核情况告知书》或《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下达被稽核对象。
第九十三条 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将《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送社保机构征缴部门和待遇支付部门,并根据其执行情况建立稽核处理信息。
第九十四条 稽核对象不履行《社会保险稽核整改意见书》处理意见的,也未提出复查申请的,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通知社保机构征缴部门下达《社会保险费催缴通知单》;或通知待遇支付部门追回冒领金额。对拒不执行的,填制《社会保险提请行政处罚建议书》,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第二节 内部监督
第九十五条 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依据工作计划、群众举报等确定内审对象,按程序报批。
第九十六条 内审计划批准后,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组织实施,内审内容主要包括:(一)抽查参保单位申报缴费的有关原始资料,验证参保单位的参保人数、缴费基数;(二)抽查参保单位的缴费情况,验证是否按核定基数征缴;(三)抽查缴费情况原始资料,验证工伤待遇计发标准的准确性;
(四)抽查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待遇标准、调整待遇有关的原始资料,验证待遇调整的准确性;(五)抽查工伤职工死亡、供养亲属证明等原始资料,验证待遇计发的准确性;(六)抽查工伤保险基金收入、支出账目凭证,验证基金收入、支出的正确性;(七)依据国家规定,需内部监督的其他内容。
第九十七条 社保机构稽核监督部门记录内审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内审记录和有关证据提出整改意见,按程序报批后送相关部门执行,并跟踪监督。
第八章 附 则
第九十八条 各业务部门应陵照有关规定向统计部门传送本部门业务台账。统计部门对各业务台账信息进行整理、汇总,编制各类统计台账、统计报表和资料,与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核对,撰写分析报告。
第九十九条 参保单位填写的原始表格,需经办人、审核入、负责人签字或签章,并注明经办日期;各业务部门之间传递信息的表格,转出、转入部门需认真复核,确保无误,经办人、审核人、复核人、主管领导均需签字盖章。
第一百条 各业务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确定密级,妥善保管,并做好电子文档的备份工作。
第一百零一条 社保机构要加强和规范票据管理,按照规定进行票据的印制、填写、整理、保管、销毁等工作。
第一百零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规程制定经办细则。
第一百零三条 本规程由劳动保障部负责解释。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明确管理渠道,降低本单位事故风险,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管理和工伤保险管理。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三条 本制度由人事部负责归口管理和维护。
第四条人事部负责管理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基金和工伤保险基金,帮助工伤职工办理工伤鉴定手续和工伤待遇,帮助工伤职工向保险公司获取工伤赔付待遇;同时办理由于事故造成的第三方责任向保险公司索取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赔付事宜。第五条 人事部是工伤职工医疗的归口管理
部门,负责与有关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合作,管理工伤医疗和职业康复。
第六条 人事部是职工工伤事故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职工工伤事故的认定。帮助工伤职工办理工伤认定事宜;协助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调查取证工作。协助保险公司进行事故调查。
第七条 人事部负责职工工伤争议调解,并依法对工伤保险执行情况实施群众监督。负责做好因事故造成影响的第三方的安抚工作。第八条 财务部负责财务业务结算。
第三章 管理内容
第九条 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基金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基金。财务部必须确保资金按时支付。
第十条 如发生事故,人事部负责接待受事故影响的第三方,并做好安抚工作。
第十一条 工伤的范围及其认定按《工伤事故管理制度》执行。第十二条 对医疗期满的工伤(或患职业病)职工,人事部必须及时帮助办理上报伤残等级的鉴定工作。
第十三条 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病残等级的,公司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帮助伤残职工办理相关待遇。
第十四条 事故后人事部应及时到保险公司办理相关赔付事宜。第十五条 相关记录永久保存。
第四章 附则
一、工伤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1. 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工伤保险事业发展的需要。
工伤保险是国家强制推行的一种社会保险, 它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重视。目前, 湘潭市已有740家单位的20.56万人参保, 在日常的征缴、支付过程中形成的大都是以纸张为载体的文字、图形等材料档案。随着工伤保险工作的不断深入, 大量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的管理已成为日常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迫切需要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来适应管理的需要。
2. 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改善自身档案管理的需要。
在现行管理模式下产生的参保档案、异动档案、医疗待遇审核档案、事故快报档案等占据了业务档案资料的绝大部分。每个征缴年度形成的大量档案原件, 需要进行手工归集、分类整理、装订等,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占用存放空间。各种原始凭证都存放在档案库中, 要想在大量资料档案中查询某个参保人员的资料犹如大海捞针, 检索和查阅十分不便。
3. 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需要。
参保人员各项待遇的享受都需要各类业务档案提供相关资料, 参保单位的信誉状况也是由各类业务档案提供的。因此, 全面建设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并提高信息的价值, 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工伤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的实现途径
1. 档案信息数字化。
档案信息数字化主要涉及纸质档案、声像档案和实物档案等。纸质档案的数字化, 一般通过扫描得到图片文件, 然后将图片文件中的文字部分转换为文档文件 (插图仍保留为图片文件) , 实现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声像档案则通常通过各种转录设备与计算机相连接, 形成相应格式的音、视频文件;实物档案, 一般通过照相、摄影等手段形成影像、视频文件, 然后按照片或声像档案进行处理。目前, 应开发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将业务信息系统与工伤保险档案系统有效衔接、共享, 充分利用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 避免在建立档案系统时进行数据二次录入, 提高数字化效率。
2. 档案信息编目。
一般来说, 档案信息编目应在完成档案数字化的基础上进行, 但这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即使档案实体并未完全数字化, 但为了达到尽快利用计算机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取得管理实效, 可以首先进行档案目录的数字化。即在传统编目基础上, 首先进行计算机编目管理, 这种方法工作量最小, 操作性强, 容易取得实效。
3. 档案信息检索。
档案信息编目是为了提高档案检索能力。信息检索是档案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表征档案信息化水平的关键因素。检索的要求体现在检全率和检准率。由于档案分类的局限性, 互相关联的档案常分散在不同的信息门类, 提高检全率常需要跨门类、跨全宗查询。在技术上则表现为跨表、跨库甚至跨网络的分布式查询;满足检准率的要求, 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如何将档案信息组织成具有完整结构的档案知识体系;二是如何提供最适合检索目标的检索词、词序或者语句。
4. 档案信息传输。
档案信息的传输有很多途径。网络服务模式是计算机网络发展与档案编研工作相结合的最新途径, 也是现代社会研究的热点。具体来说就是将档案信息编研成品通过网络以电子文献的形式提供给决策者, 为决策者提供报务。
三、工伤保险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档案信息化对传统的档案理论及实践提出了新要求。工伤保险档案与业务之间的衔接、信息的存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等都制约着工伤保险档案信息化的发展。
1.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问题。
工伤保险档案信息化的推行, 档案通过网络传递, 电子符号代替了数据资料, 磁介质取代了纸介质, 业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的签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复存在, 很难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与真实。信息被截取、篡改、泄露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加强对数据输入的管理和数据处理的控制, 从源头上把好数据录入关, 使各种需要归档的资料, 在各源头软件子系统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 为工伤保险档案的归档做好前期工作。
2. 原始资料档案的保管问题。
档案信息化条件下, 原始资料档案和档案信息发生了分离, 为了保证档案的真实可靠, 符合档案保管的规定。在输入原始档案信息时, 可以利用图像文档管理技术, 用扫描仪等把原始档案扫入并传送给主计算机, 主计算机下载后成为原始档案。存储设备和介质必须具有访问简便、迅速和保存寿命长等特点, 以便日后查证。同时, 必须妥善保管档案原始资料, 并定期与主计算机核对和备查;按档案管理方式将原始档案装订成册, 保管备查。
3. 业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
【关键词】 保险单证 单证管理 保险
保险单证主要就是指进行保险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使用的各种重要的凭证,因为保险单证自身的基本性质和潜在的各种风险,所以相关的企业单位将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防范企业风险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进行关注或者重视。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及研究学者,认为相关的保险公司需要非常准确的认识保险单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与此同时需要正确的分析以及思考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让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更加有效,从而达到防范相应的企业风险的目的。
1. 进行保险单证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保险单证的定义是指在进行相应的保险经济活动过程中,承保以及批改的时候运用的印有一定顺序编码、拥有固定的格式以及签发给被保险人员的书面的凭证。保险单证经过签发之后就开始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作为保险人以及被保险人进行自身的权利以及义务的实行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正是由于保险单证的这项特殊的性质,使得相关的保险公司需要对保险单证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
进行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过程中涉及到很多部门的工作,其中主要有出单中心、办公室的相关部门以及财务部门对于出单过程进行相应的管理以及控制工作。与此同时由于保险行业的市场化的发展,使得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随处可见。其中现实的工作过程中,有很多因为保险单证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引起了很多的经济纠纷或者经济犯罪等大量的不好的现象。由此可以知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同时也能够作为国家对保险市场进行相关的清理或者整顿工作的关键环节,所以对于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2. 现在我国的保险单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不足
2.1 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没有非常严密的管理制度,或者执行过程不是非常严格
部分企业或者公司对单证的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缺少相应的约束条件,相关的制度都是形式化制度,并没有实际的意义;与此同时可能因为相应的制度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或者缺少相应的惩罚机制,导致的结果就是造成执行过程不够严格的现象,从而使得单证的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以及缺陷。
2.2 保险单证在印制过程中发生失控的现象
对于那些新型的险种以及特殊的险种,单证的统一印制方式比较滞后,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部分分支机构开始任意地进行印制相关的保险单证,最终可能会出现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出现很多问题以及漏洞,甚至会出现失去控制的严重后果。
2.3 保险单证的运用过程中存在问题以及不足
对于新型的保险险种的办理工作,因为经营业务活动量非常少,所以需要现用现印制相应的单证;部分代理机构在进行经营业务活动过程中,结算不能够做到非常及时,同时管理工作不严密;甚至有些企业或者公司使用发放没有审批的手续,或者进行超限额的发放,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保险单证以及保险费用可能出现流失的隐患。
3. 对保险单证进行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或者途径
要想有效的进行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实行从上到下的工作部门都给予一定的关注以及重视,从而建立科学合理以及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措施。
3.1 保险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对于这项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以及重视,与此同时建立科学合理以及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保险公司在进行经济业务活动的管理工作的时候,将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样就使得单证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保险公司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保险公司有效的避免风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由此可知,公司的工作人员必须对保险单证的管理进行重视。建立科学合理以及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与此同时建立相关的工作业务的奖励以及惩罚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运行。
3.2 在进行保险单证管理工作中需要明确工作人员的各自责任,同时需要工作人员之间进行相互的监督工作
相关的单证管理部门需要和单证的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核算人员签订相应的责任书,并且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非常正确的反映单证的入库数量、发出数量、有效的运用数量以及作废已经注销的数量。已经利用过的有效单证与签发的单证的数目做到完全相符,同时作废注销的单证和回收入库单证的数目也需要做到完全相符,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把握好保险单证的进出口关。
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正常的利用保险单证和已经作废的单证,需要出单分中心的单证管理工作人员在单证的处理管理系统中进行相关的核销登记工作,与此同时在进行核销的登记工作的时候,保险单证的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比照单证的实物。
对于停用的保险单证需要通过市级的分公司中的单证管理工作人员直接进行相应的核销处理工作。并且对于遗失的单证需要经过省级的分公司的单证管理工作人员通过相应的单证管理以及处理的工作系统中进行核销工作,与此同时进行相应的备案。
对于网销业务来说,可以让客户进行直接录单,至于网络销售中心进行核保的工作,出单中心需要负责网络销售业务的打单以及收费的工作,与此同时单证管理的工作也是由出单中心進行负责。
3.3 在进行保险单证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实施电脑化的核算管理的形式
相关的工作人员在使用保险单证的时候,需要利用电脑的单证管理工作系统进行相应的核算工作,同时尽可能的禁止单证出现“体外循环”行为或者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保险单证的核算过程中正规化、规范化。并且,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经过对保险单证的利用限额进行相应的规定,限时结算回收的核销制度,从而最终能够保证保险单证的安全以及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1]蒋冬锋.保险单证管理系统(IVMS)的分析与设计[J]. 软件工程,2008(03):19-27.
[2]王珊珊.我国海上保险单证的分类及其法律规制研究[J].法学(海商法学),2010(12):32-38.
[3]高婧.英国海上保险下承保条的法律地位研究--兼论对我国海上保险相关保险单证的影响[J].国际法学,2009(07):26-31.
【工伤保险管理】推荐阅读:
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07-27
娄底市工伤保险医疗管理办法06-28
工伤保险学习总结05-30
工伤保险参保证明06-13
工伤保险条例政策06-23
工伤保险缴费基数09-25
工伤保险证明范文12-15
申报工伤保险流程与工伤认定申请材料10-06
工伤保险自查情况汇报05-29
工伤保险费用报销须知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