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国防事业志愿书(精选4篇)
献身国防事业是我一直以来的崇高志向。我出身★★家庭,自读书以来勤奋刻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从小学开始,在老一辈的回忆中,我渐渐领会到海陆丰苏维埃老区这片红色土地的神圣并为生长于此而深感骄傲。她用鲜血染成的历史让我感悟到了人民群众追求解放的艰辛和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振奋,激发了我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那最初的朴素英雄志向也就坚定成为了对人民军队的崇敬和向往。
初中阶段,我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从不沾染恶习。我热爱文学,先后三次在学校征文比赛中获奖。紧张而愉快的学习生活见证着新千年祖国的腾飞,党和国家带领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创了一个个新局面,在人们激动于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的盛况时,我更感慨一个繁荣的国家离不开强大的国防。感谢无数最可爱的人的奉献换来了我们生活、生产的安定。我懂得了人民解放军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但我更坚信责任与贡献赋予的荣誉。
高中阶段,我积极组织和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发展自己对书画、篆刻的爱好特长,并在学校270周年校庆硬笔书法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学习之余也一直坚持锻炼身体,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时刻保持身心健康和高昂斗志。在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大学志愿来临时,当同学们考虑着各种社会角色时,我毫不犹豫地想到了国防事业,献身国防的志愿也得到了父母和亲友们的一致赞许和大力支持。空军招收飞行学员给了我机会,给了我更具体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的机会,更强有力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机会,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这份党和国家的号召,让我内心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愈加强烈。
现在,我志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献身国防事业。我坚决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决反对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坚决与„“法轮功”等反人类、反科学的邪恶势力作斗争。我成绩优异,性格开朗而稳重,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虽然有时也会为已有的成绩而稍有骄躁,但我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努力戒骄戒躁。我希望通过在空军航空大学的学习,能更好地为人民军队服务(贡献力量),更好地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我现无恋爱对象,只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会服从命令、严守纪律、忠于职守、努力工作、坚决完成任务。决不叛离军队,决不背叛祖国。
签名:(印)
小时候我有一个蓝色的梦,梦见自己长了一双翅膀,在天空自由地飞翔。云里穿梭我是一只小小鸟,雨中翱翔我是一只英勇的鹰。梦想像一粒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开花。长大后看到英姿飒爽的军人,我的梦想渐渐清晰,做一名海军飞行员,让自己的梦想在祖国广袤的蓝天上飞翔。
上了初中,我最爱看的课外书就是有关军事知识的,最爱看的电视节目也是军事频道,《我爱国防》、《走进集团军》等。父母对我保家卫国的梦想十分支持,我经常和父亲谈论这方面的话题,父亲懂的特别多,我很佩服他,我也庆幸我们英雄所见略同。后来听妈妈说,原来我父亲从小也有一个军人梦,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爷爷奶奶是教师,他们也很支持我的想法,我身上承载着三代人的梦想啊。
从此我有了更大的动力,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无数的挫折,但没关系,跌倒了再爬起来,为自己的梦想而前进,毕竟前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性格稳重,乐于助人,学习勤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组织和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与为人之道,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我不但品学兼优,爱好也很广泛,样样都能玩出名堂,体育、音乐、绘画、电脑都很棒,最喜欢的是体育,经常代表班级、代表学校参加运动会,为班级、学校争得了很多荣誉,受到老师、同学的好评。
读高中以来,作为班委参与班级的管理,是老师的好助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曾经三次被评为优秀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这时候同学中已经有两极分化的现象了,有的同学谈恋爱,有的沉溺网吧,在为他们惋惜的同时,我清楚地记得自己肩上的责任,父辈的嘱托,别无他想,只希望能从知识上、身体上、思想觉悟上达到海飞的条件。我从没有放弃,我一直在努力,我觉得自己离心中那个蓝色的梦越来越近了。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能驾驶飞机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保卫祖国蓝色的海岸线,那是多么的自豪啊!我国不仅是一个陆上大国,还有3000万平方千米的蔚蓝国土和海岸线。近几年来,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出现海洋权益争端,要想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谋求海洋安全,必须加强海防建设,国家的利益只有靠实力才能获得。
因此我志愿献身祖国的海防事业。
王强
我叫王强,是景德镇发电厂一名汽机运行值班员。
什么是志愿者?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是在2001年3月5日的“学雷锋”活动日。那天,单位团委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我是维修组的主力队员,平时大家叫我“电器迷”、“维修专家”,这天前来找我们维修的人也特别多,我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上午的服务活动快结束时,来了一位急匆匆的老人,他抱着一台笨重的,79年生产的红灯牌老式收音机要求修理。我一看,这种老式收音机早已淘汰,很难找到配件,无法修理。他急了,几乎是哀求的说:“我孤老头子听它十几年了,离不开了,小伙子,你就帮帮忙吧。”望着老人那乞求的眼神,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促使我必须尽最大努力帮他修好那台收音机。我顾不上吃午饭,带上损坏的配件,跑遍市区的每个维修店,去找这台收音机的配件。
“老板,这样的配件有吗?”,得到都是千遍一律的答案:“没有”。怎么办?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一个回收旧家电的小店角落里,终于找到了这个稀有的配件。问题迎刃而解了,老式收音机很快就修好了,收音机里面传出了美妙的音乐,老人兴奋的说道:“太谢谢你了,又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了,可以听我喜欢的评书了。”当看到老人开心的,像抱着一个宝贝离开时,我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开始体会到“志愿者”这三个字的份量,明白了还有许许多多像这位老人一样渴望社会关怀和帮助的人。从此,志愿服务这颗种子,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刚开始从事志愿服务时,我的服务对象只是家人带来的熟人和朋友,之后是同事和邻居,再后来,发展为周边慕名而来的陌生者。不论亲疏,无论远近,只要一个求助电话,我便会在休息日,或是下晚班的早上,骑着自行车出发。“发电厂有个青年志愿者叫王强,免费为别人修理电器,不但技术好,而且还上门服务,”消息不胫而走。上班--下班--接活--上门--修理,志愿者服务让我的生活越来越忙碌。
2004年,我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如何让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得到服务。我决定让志愿者在互联网上有个自己的小小的家。不久,我便在景德镇在线网站“阳光论坛”PC俱乐部建立了“青年志愿者维修服务站”,这是目前以个人名义设立的、瓷都唯一的志愿者网络服务站。
很快,很多人就给我的服务站发来帖子,有提出技术问题的,有咨询是否收费的,也有持怀疑态度的。
“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肯定是骗人的” “这个广告打的不错啊,挺有创意的” “又是商业噱头吧?最后还是躲不过要收费的”
反正什么样的说法都有。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当我一次又一次用实际行动兑现志愿者的承诺,当我不断为网络求助者解答指导各种问题之后,大家终于认可了我。求助信息与日俱增,求助电话最多的时候,每天二十多个。维修服务站成立不到一年,光解答技术难题的回贴就有近千封。
如今,点开我的志愿者服务网站,这样的贴子比比皆是 “昨天,王强帮我修了显示器,技术很不错,多谢了。” “王强大哥帮我修好了电视,衷心感谢!” “你又去上门了,我们技术问题一大堆哦”
“天气这么热,王强去你们家的时候,你们要多准备点凉水啊”
看到我整天忙碌的身影,许多网友深受感动,纷纷与我联系,也主动加入到志愿者行列,积极帮助求助对象。志愿者爱心活动在网络里开始无限传递着…… “志愿者”三个字,在我眼里,是一个温暖的词汇,微笑着施予援手,收获更多的微笑,这种真诚的交流,是一种珍贵的体验过程。我投身志愿者服务活动,就是想通过这种形式去帮助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
我忘不了2005年春天第一次到景德镇西瓜洲服务的经历。西瓜洲地处景德镇的城乡结合部,居民大多是环卫工人和外来务工人员,收入低,生活艰苦。作为一名志愿者,我第一次近距离地走近了这个群体。那是户姓张的人家,一家三口,丈夫在环卫处做临时工,妻子下岗,孩子在中学念书,一家三口挤在一间低矮、潮湿、昏暗的破房里,室内的墙壁是用报纸糊起来的,旧家具上脱落的漆斑处处可见,家里唯一值钱的是那台已经坏了的17寸旧电视机。孩子从网上看到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发出了求助信息,在全家人在满怀期待的同时,又有点担心会不会收取费用。当我把电视机修好,并告诉他们不收任何费用时,两口子十分感动。他们执意留我吃饭,并说:“我们家穷,没有什么好招待你,一顿饭而已。”我不肯,他们就紧紧地抱着我的工具包不放。如果我走了,他们会觉得我嫌弃他们,反倒伤了人家,当女主人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我面前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只是为他们做了一件极其普通的事,可他们的热情和淳朴令我深受感动,这不是一顿普通的饭菜啊!他们真心感谢的不仅仅是我,而是我们这支团队,是我们广大的青年志愿者啊。
在志愿者服务的道路上,并不都是感谢和赞扬,也有无尽的汗水和泪水。有些人对志愿者的付出并不理解。
“年轻人,不就想出出名嘛!”
“这小子肯定脑子有问题,这种事情没任何好处,还一直做!”
“献身国防现代化”征文--投身新军事变革做现代“知识型”军官
有一位名人说过:“今天,假如您还生活在过去;那么明天,您将不可能立足于未来”。
这句话,是对三十年前生活着的人们的劝告,其实,更可以看作是对我们今天时代特征的描述。
是啊,这是一个波涛奔涌的时代,这是一个变化
以指数级增长,从而一日如十年的时代,一个连想象的“翅膀”都难以追上它变更“脚步”的时代!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今天的人们,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它的飞速前进和发展欢呼与庆幸,而作为共和国的军官,在欢呼与庆幸的背后,我们更应该感受到我们自身使命的庄严,和来自这个时代的挑战之艰巨。
人类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军事变革!
回首历史,近一百多年的中国大地,写满的是中国人民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抗争,却也充斥着东西列强侵略与蹂躏肆无忌惮的屈辱。
一百多年的深重苦难,警醒我们明白了:天下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百多年崩溃边缘的生存,原创:http:///更逼迫我们学会了外强体制、内练本领;学会了面朝世界,面向人类文明和发展的时代坐标。
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也是见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成长和取得内谋独立与统一、外反侵略与欺压辉煌成就的历史,是见证所有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追求进取重振中华的历史。
历史承载着既往,而我们已抬头挺胸地生活在今天,而且正昂首阔步,由今天走向未来。
今天的我们,发展国家实力是祖国各族人民心中的最强音,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潮流,则是人民解放军新时期高瞻远瞩的目标,和制胜未来的战略决策。
孙武曾经说:兵者,国之大事也。人民解放军当年是新中国建立的“顶梁柱”,今天又是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排头兵”;中国建设与发展的纵深推进也离不开人民解放军建设与发展朝着更高目标,迈向更先进的行列。然而今天的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浪潮正用席卷全球的方式,汹涌蓬勃地展开;稍瞬的延误,意味着的也许就是几代人的耽搁。过去,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凡是不能适应19世纪中叶军事革命的国家,都以失败者的面貌,出现在20世纪。今天,对于我军来说,能否紧跟新军事变革的潮流,同样是我们能否保障21世纪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胜利前进的关键之所凭,和信心之所在。
那么新军事变革究竟是如何变革呢?又怎样追赶新军事变革飞速前进的列车呢?
在新世纪来临的第四个年头,军委江主席综合分析世界形势,深入考察军事历史,为我们指明了新军事变革的方向,那就是:推进我军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型。我军作战形式要向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的现代联合作战形式转变,我军作战方式要向非接触、非线式中远程精确作战为重点转变。
江主席的新军事变革战略体系思想奠定了我军未来建设的框架,也寄托着军委首长对广大官兵“知识强军”的殷切期望。
今天的时代正是知识张扬其风帆、知识闪亮其光芒,或者如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作为共和国的军官,亲爱的战友们,保家卫国,戍边守疆,用我们刚强的身躯去阻挡屈辱历史的重演,是我们最责无旁贷的使命;而作为同时兼具大学生、研究生身份的军中儿女,让现代高科技知识、先进的政治与军事理论知识来武装我们自己,来建设我们英雄的人民军队,则是我们最直接和最迫近的任务。
【献身国防事业志愿书】推荐阅读:
献身国防事业志愿书(士兵版)11-09
献身畜牧事业 我无怨无悔06-08
献身教育,无私奉献演讲稿01-10
《嫌疑人X的献身》读后感07-27
嫌疑人x的献身精彩观后感05-26
《心系国防,共筑中国梦》国防教育征文03-01
国防动员任务06-19
国防教学教案09-08
国防基本教育10-08
国防动员信息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