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言文教学策略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文言文教学策略

谈文言文教学策略 篇1

翻阅一些资料,查询了一下“教学策略”的概念,大部分信息是这样概括“教学策略”的: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也就是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不同的方式、方法、媒体等。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在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步骤中,“教学策略”比“教学方法”显得更为宏观,因为它对于整一节课需要讲解传授的知识、技能等要进行科学的序列调控。由于“教学策略”所涵盖的知识内容甚为广泛,为使本文更有集中和针对性,我想针对自己较为熟悉的课型——文言文教学,来谈一谈自己常用的几个教学策略。

我在讲授一篇文言文课文前,往往会做较多的准备工作,在以下的几个问题上,常常会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1.如何引领学生理解疑难的字词句?2.如何引领学生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情感和价值观?因为我觉得这是文言文课型特点中大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对于第二个问题“如何引领学生知人论世,理解作者的情感和价值观?”,我较常使用的是替代性教学策略,在这种策略的指引下,大部分时候我是“知人论世”信息处理的主要控制者,常常是我为学生准备和补充各种关于作者生平、时代特点的介绍,在教学进行到我认为合适的时候,用或者印发单页等形式进行展示。之所以采取这种替代性教学策略,我认为既是一种必要,也有一定的`无奈。我所工作的学校,校情和学情比较特殊,是全市比较罕见的80%初中生寄宿的学校,学生一周才能回家一次,基本无法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学校的图书馆开放的时间也比较有限,学生查阅资料不甚方便,导致我在教学组织上,但凡与查阅资料有关的安排,除了最重要的一些信息资源,会在周五布置学生回家查询,其余时间基本都由我本人替代完成了相应的工作,所以说,这是一种无奈。另一个方面,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7-9年级收录的文言文篇目,难度虽然不算大,但是绝大部分属名家名篇,在知人论世这一方面,如果仅靠初中生的点滴阅读体验和知识储备,恐怕连冰山上的半个角都无法触及。所以我认为教师面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有必要做一些替代性的工作,帮助他们丰富知识的储备容量,开阔视野。

例如在讲《记承天寺夜游》这一课时,我特意整理了苏东坡在贬谪黄州前的一段人生历程,提前张贴在学习园地,并且附录了余秋雨先生为解释“何为小人”而写了一篇,作为理解苏东坡生平的辅助材料,一并让学生阅读。希望借助这些阅读资料,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苏东坡在历经重重苦难后,平静而又微妙的心境;讲授《湖心亭看雪》这一课时,我则花了不少精力,为学生整理了与张岱的《夜航船》、《陶庵梦忆》有关的资料,让学生颇有兴趣的是《夜航船》,因为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富有诗意的词汇,竟然是一本科普书籍的名字!学习《岳阳楼记》这一课时,因为教材版本对“越明年”的“越”出现了不同的解释(一版解释为“到了”,一版解释为“超过”),我又趁机让学生和我一起查阅相关的资料,甚至查询了岳阳的县志,希望能用训诂的方式,更正确、合理地理解这一词汇。

但是,我也认识到这种替代性教学策略一定不能广泛地运用到文言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因为这种查询信息的过程,基本不可能深入加工信息,对学生和老师而言,都缺乏挑战性和刺激性,学生往往也没有太大的动力去完成相应的工作,对老师的依赖较大。因此,对于第一个问题“如何引领学生理解疑难的字词句”,我较常使用的则是有一定改动的生成性教学策略。

生成性学习策略从概念上来说,学生为学习过程的主要控制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形成教学目标。基于学情——学生文言文积累的基础参差不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完全开放课堂,让学生自己寻找并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教学目标并完成教学目标,而是由我在创建一定的学习情境,给予学生必须的学习条件支持下,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并完成学习目标。

我代表深圳市直属学校初中语文教师参加全市经典文言文观摩课大赛,讲授课文《醉翁亭记》,在字词处理这一环节,我采用简笔画的方式,解读第一段的山、水、亭。我先描摹山的轮廓,然后让学生朗读相关的描写段落,再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我的简笔画蓝本下画出瀑流和醉翁亭。一个有趣的情节是,第一个上台画醉翁亭的学生将亭的顶端画成了三角形,这个画面效果成了一个极好的引子,引发了全班对于文本和画面构图的大讨论,最后在反复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第二位上台画图的同学将亭顶画成了翘起的飞檐,并引述原文“翼然”来证明自己构图的正确无误,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这是我第一次在全市大型公开课上成功地运用这一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评委和听课老师的认同。

5月,澳门高级教师研修班一行十几位老师前来我校交流学习,我接到任务,为友校教师讲授《陈太丘与友期》。当时我是借班上课,可以说几乎是在不熟悉学情的基础上,设计了两个教学步骤,让学生逐步理解字词句并且进一步理解人物性格特点。首先是设计一个开放的自主疏通字词环节,小组合作,根据手上的资料和工具书,自行疏通字词句,小组安排一个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讨论交流;另设一名总结员,负责整理小组讨论的成果以及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公认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在组组交流时,将本组的精华作汇报性发言。我在组织全班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将各小组分享的学习方法板书出来,共全班学习参考。在这个相对开放自由的学习情境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激发,他们不但讨论的热情高涨,而且总结出来的疏通字词方法非常实在、高效。如有的小组认为他们成功地借助课下注释,解决了重点字词,有的小组则是融会贯通,联系上下文来翻译,有个别基础扎实的小组,更是难能可贵,考虑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疏通字词的方法,澳门的教师都觉得这群初一的孩子思维活跃,自主学习的精神值得肯定。

其次,在基本疏通了文意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回放现场”的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和人物性格的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为人物添加合理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并在课堂作即兴表演。初一的孩子们特别具有表演的热情,于是他们纷纷阅读文本进入到了想象的世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文中的几个人物描摹画色,有的刻画了友人得知太丘先行一步后气急败坏吹胡子瞪眼睛的场景,有的孩子则刻画小元方落落大方,以理服人,正气凛然的模样,有的孩子则关注到了陈太丘,这个文中看似不太显眼的人物,刻画了他在久候友人不至时焦急的神态,还附加了语言和动作。孩子们富有激情和创意的想象,以及活灵活现的现场演绎,不仅使得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更在一场场生动风趣的表演场景中,轻轻松松地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顺带还练了练笔,学习了一些人物描写的技巧。

生成性学习策略的优点多多,也符合现在主流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的要求。但是,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并非任何课型任何知识点的教学,都能运用这个策略。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在义务教育阶段采取平行分班的原则,这就决定了班级小组学情的参差不齐,因此,如果无限制或者无原则地使用这一策略,很容易使得班级成绩在中层及以下的学生,在较为开放、强调个性化学习的环境中,在教师指导细节难以渗透的情况下,因得不到太多关注或表现的机会,产生情绪受挫的情况。因此,教师应在充分判断学情,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谨慎判断什么环节可以运用这一教学策略。在运用这一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我认为教师也不应该充当旁观的甩手掌柜,而应该以一个引导者加学习者的姿态,融入到与学生共同探索和学习的氛围中。

谈文言文教学策略 篇2

新课程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重点在“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考查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以上要求, 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一、借助注释、工具书读通文本

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这既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也可以养成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着重从背景资料、作者介绍、字词理解等方面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在预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方法, 告诉学生如何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文章, 理解句意文义。如有些是整体注释的, 要根据注释自己去落实关键词;有些只注释关键词就要自己贯通全句的意思;对文中没有注释, 自己又不能理解的就要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 学会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进行分析探究;自己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也可以向同学老师请教。这样, 逐步形成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养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

二、加强诵读, 在诵读中培养语感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 但真正会读, 能够在读中见义却并不容易。有些教师虽然也让学生读, 但常常是为读而读, 没有具体明确的目的, 没有能使“读”有效地为理解服务, 没有能从“读”中感受文言文独特的语言魅力。文言文的读最基本的是读准字音, 了解句读, 这和学生对文言文语句表达的敏感能力和语句的积累有密切关系。仅仅如此还不够, 还要读出语气,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读出情味来, 要在读中发现问题, 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因此文言文的诵读不仅要用口, 更要用心, 这样才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感情, 才能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对文言文的诵读,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前反复诵读,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自由诵读的机会, 更要指导学生如何才能读出韵味来, 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吟咏玩味, 体验情味, 在诵读中理解文意。

三、在体验、探究和活动中积累、感悟, 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语文学习是以认知基础上的体验、感悟、熏陶为主的,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学生与文言文文本之间缺乏对话交流, 学生活生生的体验与“自我精神体验”得不到重视和尊重, 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的体验被冷漠无趣的所谓讲解翻译所代替,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从谈起。如学习《童区寄传》时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通过想象去体味区寄的心理活动, 学生很容易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去理解课文, 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教学之中, 最终达到与文本的“心灵沟通”。

浅谈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篇3

关键字 文言文 有效性 导入 朗诵 归纳

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文”与“言”孰重孰轻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钱梦龙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 一言以蔽之曰: 有‘言’而无‘文’。”

那文言文到底该教什么呢?一言蔽之,“文”“言”并重。文言文因其时间的久远,现代中学生要想直达文章内涵,领略其蕴涵的精神,就必须越过文字关 ,“言”是“文”基础,“文”是“言”宗旨。又由于选文的朝代不同,难易程度不同,所以在“言”上所花的时间和方式就各不相同。脱离选文自身的特点,重“言”轻“文”或重“文”轻“言”,恐怕都谈不上很好地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则是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结合以上认识和新课标的要求,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文言文的有效性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重视导入,激发兴趣

当教师已进入教室,翻开书本,第一句便是“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古文《指南录后序》”,我想你一定会在教室里听到一片哀号声,要么就是一群面无表情的家伙有力无气地翻开书本,可见,我们的第一句话就已经扼杀了学生学文言文的激情。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

譬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几首由古诗词谱曲而成的歌,如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徐小凤的《相见时难别亦难》,邓丽君的《虞美人》,伊能静的《念奴娇》等等,听完之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歌曲的特点,从而引起对文言文学习的好感。

好的导入可以使原本尴尬的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收到了不可预见的精彩。

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学文言文,离不开读,它是积累语言、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是学习古文的第一步。教师应把诵读视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诵读中反复品味诗文的意蕴”。

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灵活多变。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对句子的节奏和停顿、读准句子的语气等,从而做到“见言而知意”。

(一)读准字音

读准通假字的字音可以帮助学生记住通假字的正确读音,从而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它的意义,进而准确理解文意。如: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之意。(《六国论》)由此看出,虽然通假字与本字读音相同,但意义却相差甚远。

(二)读准停顿

一个句子,因诵读时停顿不同,会直接影响词义甚至是整个句子的理解。如: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学生往往会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会读为“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而实际上,根据文意的理解,我们知道这个句子应该这样读为“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三)读准语气

以韩愈的《师说》为例。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这是一个反问句,作者以反问的语气强调其择师的标准,所以,读时声音要上扬,語气要重,从中去感受作者从师学道的真诚。

(四)会读注释

读注释是学古文必不可少的。注释是古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读注释是有学问的,有的注释必须记,有的要变通记,有的则只需了解。

三、重在归纳、触类旁通

要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转移文言文教学的重心。针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侧重翻译课文、分析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的偏颇,新课标理念认为文言文教学应该转移到基本的字词句的学习上来。文言字词句,主要是指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用法不同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的特殊形式。

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例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先请同学们找出被动句式,共四句:“而君幸于赵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取阳晋,拜为上卿”。再请同学们找出被动句式的标志词语,即“于”、“见”、“见……于”、“拜”,然后联系旧知识中的被动句式,补充新的被动句式,从中归纳出被动句式的标志词语。这样的归纳法,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文言学习中触类旁通。

新课标目标中规定:“阅读浅显文言文……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教师通过这样课堂的形式,锻炼学生的知识归纳能力,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终生受用。

有计划地进行积累,触类旁通归纳,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四、联系现实、古今一体

在课堂上,教师大都是为了教文言文而教文言文,把文言文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这就会让学生错误地认为,没有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因为文言文离现实太远,学了没有实际意义。久而久之,学生会对文言文产生厌烦心理,逐渐丧失学习文言文的兴致。

所以,我们教师要注重文言文的实用性,把现代思想与文言文结合起来。比如《庖丁解牛》一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庖丁之技给现代生活的启示:1.虽然人世复杂,凶险,但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顺其规律来行事,自然触处皆通。2.庖丁虽然技艺高超,而是“善刀而藏之”。这告诉我们:即使掌握了客观规律,仍要有谨慎的态度。另外,从近几年教材选材看,内容多是忠臣、良将、仁人、义士之类,往往与现实社会中某些现象对应,如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廉政建设”“道德建设”等。

学好文言文对学生来说虽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他们的学习却始终离不开教师的活动,离不开课本和课堂教学。

最后用叶圣陶先生的著名诗句来作结尾:“教变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贵能验诸身。”

参考文献:

[1]《学科教学》尹金祥《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初探》

谈文言文教学策略 篇4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学的明珠,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好文言文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更是学习语文的需要。初中语文课本中大多数的文言文篇目都是经典名篇,文质兼美,流传久远。《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但是,当前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不愿学;教师也不愿意深入研究文言文教学方法。农村文言文教学成了一个教学死角,学生害怕,教师头痛。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成了值得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一、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各种内容丰富多彩的资讯通过电脑、手机每时每刻都在刷新,吸引着学生的眼球。文言文教材从内容上、形式上都离现在的学生很遥远,学生无法从文言文课文中找到情感上的认同感,无法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自然对文言文无法产生兴趣。再加上农村初中生留守儿童较多,学生的临时监护人没有文言文知识,不能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对于文言文课文更加反感。

(二)文言文教学日益功利化

在文言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迫于升学压力,在学生还没有“读”到位时,就要求学生功利性地“背”。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课文时,教师已在做思想内容分析了。有些教师更是直接点出名言名句,让学生死记硬背应对考试,而忽略了文言文整体教学,违背了文言文教学的初衷。

(三)文言文教学方法落后单一

在农村,许多语文教师还是采用落后单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写生字,学习新词,读课文,翻译课文,分析课本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教师满堂灌,学生机械性地死记硬背,不能感受到文言文的意境,教师不能在情感上激起学生的微澜,使学生更加排斥、疏离、拒绝文言文。

(四)教师对文言文教学效果认识片面化

许多农村教师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够,片面地认为初中阶段学生只要懂一点点文言文知识就行了,忽视了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忽视了文言文教学的课外延展。其实,高质量的文言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而且可以为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基础,教师应该对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解读。

二、文言文教学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就会有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的愿望,并且能在未知、探索、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形式多样的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犹如一场好戏要演好开头的序幕才能吸引观众。形式多样的课前导入,似石头投入平静之水,如奇峰突起,能使学生大脑保持最兴奋的状态,可抓住学生的心,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巩固原有知识,传授新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黔之驴》一课时,我运用了《驴和狼》的故事进行导入;在教学《木兰诗》一课时,我给学生播放了电影《花木兰》的片段进行导入;在教学《伯乐善鼓琴》时,用成语“高山流水”进行导入;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一课时,抛出“何以‘方正’?”这一问题进行导入。通过这样形式多样的课前导入,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文言文的学习状态,对文言文充满了兴趣。

2。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在于“有声有色”,学生会更加感兴趣,教学成效也能达到事半功倍。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制作出精美的画面、优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学习气氛,这是传统语文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例如:在学习《木兰诗》时,播放电影《花木兰》片段,让学生通过电影更能体会到木兰从军的艰辛和困难;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就制作中秋节家人团聚吃月饼、赏月的画面,播放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学生看着这些画面,听着优美的歌曲,再去朗读课文,就很快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境,明白作者心中的希冀和向往,从而领悟作品中的人生哲理;在学习郦道元的《三峡》时,通过播放三峡的视频、音频和图片介绍,展现三峡早晚之景、春夏秋冬四季之美。多媒体教学能改变传统教学刻板、沉闷的气氛,让学生从视觉、听觉上享受审美的愉悦,从而使学生更快地理解学习内容,加深学生的记忆,提升学生的认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文言文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表演能让文言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文言文是中國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文言文的历史背景离现代学生的确非常久远。要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笔者常用的办法是把课文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进行演绎。例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就把课文改编成舞台剧让学生上台进行表演。通过学生的演绎,塑造陈太丘、友人、元方三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哪个守信、哪个不守信让人一目了然。表演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真正领悟文章的精髓,而且拉近了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4。联想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另一个好办法是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即引导学生把单调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穿越时空,走近作者或者文章的主人公,切身体会作者或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例如:在教学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时,笔者就引导学生联想,联想自己心中桃花源的样子,再与作者所写的桃花源进行对比,就不难理解作者借助文学创作来抒写情怀,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情趣的心情。

(二)培养学生文言文自主学习的能力

1。布置课前预习任务。

因为文言文的年代比较久远,文中的字词比较生僻,因此文言文的课前预习非常重要。要想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就要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找资料,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等。

2。加强文言文朗读训练。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反复朗读能领会文章的.旨意。大声反复朗读,口熟而成诵是学习文言文的特殊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时,要加强学生的文言文朗读训练。例如:在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笔者就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感受洞庭湖的美景以及岳阳楼的阴冷、晴明等景象,感悟作者登岳阳楼时的悲喜心态,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感慨。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文言文,让学生沉浸在文中所创作的意境中,“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文言文的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3。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文言文有其自身的特点,学习文言文应该根据它的特点,掌握灵活的方法。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大多强调背诵和记忆,这样虽然能够增加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但这只是进行机械学习,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扎实掌握和灵活运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采用系统的学习方法,对文言文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三)分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分小组学习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大大提高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把全班学生按好、中、差的层次进行搭配,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内中再进行细致划分,有的学生负责查字典,有的学生负责找资料,有的学生负责汇总制作表格。通过分组学习,每一位学生都有了锻炼的机会,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高涨。

(四)现学现用,开拓文言文实用性

不少学生认为文言文不实用,“之乎者也”离我们这个时代太远了,“文言文在现代失去了生命力”。其实不然。只要语文教师能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开拓文言文的人文内涵,抓住“实用性”这一要点,一定能突破文言文实用的瓶颈,把文言文实用的一面展现出来。

1。制作座右铭。

文言文中有许多流传很广的名言警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人行,必有我师”……鼓励学生运用这些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用于激励学习,克服困难,改变生活态度或者立下志向。

2。设置采集本。

文言文中有许多描写花、鸟、虫、鱼、四季、月亮、雨雪等景物的好词好句,把它们分类整理收集起來,运用到实际生活或者写作当中。

3。结合写作训练。

许多文言文短小精悍却立意深远,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改写或者扩写。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总结

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摭谈 篇5

一、创设情趣氛围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来说,兴趣是学生的导航仪,对文言文有兴趣,才能投身到这种与实际生活脱钩的旧文字中来,尤其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刚接触与古诗不同的另外一种古老文字,如何将其完全沉浸在文言文的学习当中,兴趣就是很好的助推剂。如何提升学生的兴趣呢?教师可以从文言文中衍生出一些比较现实的故事来平铺直叙地进行阐述,特别是将一些现在还在使用的文言文词汇拿来与课文进行对比教学,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文言文的实用性,也就很容易吸引学生积极学习文言文,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比如在讲解《陋室铭》时,学生能够理解“往来无白丁”中“白丁”一词是作为名词存在,代指某类人,但关于“白丁”的具体含义,学生理解不到位。那么“白丁”到底代指哪类人,是身无分文的乞丐,还是没有文化的粗人呢?教师可以将“往来无白丁”与“目不识丁”结合起来,让学生思考“白丁”的具体含义,还可以将“白丁”与现代的“丁一”做对比,给学生解释“白丁”其实就是简单的字,那“往来无白丁”的意思是“来往的人都是有学问的人”。这样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与现在通用词汇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品味出文言文中的乐趣来。

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己分析解剖文言文的能力

升入初二后,新课标对于学生文言文的.学习要求已经从抽象认知上升到了具象的理解上,学生在掌握了如何阅读文言文及文言文基本词汇的用法后,开始具象思索一篇文言文中的技巧及特殊语句的解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塑造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分析的技巧,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很好地阅读文言文,就容易在内心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然会有动力继续学习,才能提升分析文言文的能力,去品味文言文的魅力。

在讲述苏教版初二课文《口技》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做好课前预习,并将课文反复读上三遍,遇到不理解的词汇,可结合课文注释或者借助工具书。在读第三遍的时候,可以将文中描述口技动作的句子标出,并提前做好背诵。在背诵结束后,可以全面搜索关于这篇课文的信息,包括作者的完整简介、课文出处等,尽可能地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和时代环境。通过做好课前预习,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讲课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学生也会根据预习情况,找准自己的阅读障碍或分析难点,重点学习重点弥补。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因汉语博大精深,同样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不同的句子中会呈现不同的意思。即便经过前两年的文言文学习,初三学生对于文言文同类词汇的掌握还是不全面,容易造成误读或理解偏差。教师可以通过综合比较法来创设教学情境,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让学生触类旁通,掌握分析词汇语境及含义的方法。“之”字是文言文中“出镜率”最高的词,既可以作为代词,又可以作为助词,还可以作为动词。教师在分析课文或者课后延伸阅读时,只要碰到这类多义词,就应该进行归纳总结。同时鼓励学生将平时遇到的多义词总结出来。在前十分钟,可以让学生轮流上讲台进行讲述,这种方法既可以做到信息内容的共享,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小老师”的责任,从而提升了文言文学习的课堂趣味。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文言文虽然是一种比较呆板的古老文字,但其实文中蕴含着很多丰富的内容,既有古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古人对人情世故的无奈。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文字来幻想各自的画面,通过画面来感受古人作词作曲时的心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文言文仿写成记叙文,在改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信息的正确、语境时态的无误,教师选出优秀的记叙文,还可以进一步将其改成课堂小剧本,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快感。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况与策略论文 篇6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没有机会用到文言文,所以学生没有适当的语言环境,只能在课堂上进行文言文的学习,所以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而且现在文言文的教学,大多数都是应试教育,所以主要强调学生进行背诵,对于学生的理解程度就没有特别关注,并且都是采取老师讲解学生做笔记的方式,这样的情况就增加了学生学习及老师教学的难度。但是新课改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这就给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定要求。所以老师要积极进行课堂的改革,以免学生总是在文言文的课堂上扮演一个受教者,最终对文言文的学习没有了兴趣,影响学生对古文的理解。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其一,初中是小学的延伸,但是在小学时期学生并没有接触文言文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是简单字词的书写及认识,古诗的背诵及默写等;其二,现在的生活中用不到文言文,所以学生都会觉得文言文没有必要学习,因为除了应对考试,文言文并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对文言文的理解并不重视;其三,主要是在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问题。现在文言文的教学方式不够灵活,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老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主要是老师对文言文进行翻译,介绍文言文的背景及主要内容,课后要求学生进行背诵,并要对关键的字词理解进行重点记忆,这样的课堂及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有兴趣进行研究,导致文言文的.课堂变得沉闷、单一,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三、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1.强化学生的文言文基础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比较薄弱,并且在生活中没有运用文言文的机会,所以学生对于文言文都非常的陌生,所以要求老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之前,要鼓励学生进行简单文言文的积累。如每天由一位学生进行分享,这样就会使学生增加对文言文的认识,老师也可以抽出上课前的几分钟,让学生进行解释,这样就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之下受到影响,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并且会对文言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2.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阅读文言文有一定的困难,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变得非常的没有耐心。所以老师要积极提升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努力进行文言文的学习,强化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兴趣培养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的字词理解提供帮助。同时我们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除了上述方法,老师还可以采用各种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此来促进学生文言文知识的掌握,促进教育的进步。

3.丰富文言文的教学形式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7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如何把握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种种困惑缠绕于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实际中。本学期我们语文组进行了一次“文言文课堂教学内容和策略的选择”的研修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中, 我获益颇多, 在选择了合宜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浅谈一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 彰显朗读吟诵。

语文课堂应是书声琅琅的课堂, 尤其是文言文, 更应该自始至终贯穿朗读。放声朗读, 学生立刻就会发现自己字词读音上存在的问题, 所以文言文教学之初, 就应该运用多种朗读形式, 如自由读、点名读、齐读等等, 来发现学生的问题。再则,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文言文有固定的节奏和停顿, 学生会读意味着内容掌握了大半。回顾自己以往的读书经历, 留在脑海中的, 能脱口而出的就是老师要求背诵的经典句子和文章。在这里, 特别要指出的是, 我们要强调“诵读”, “诵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诵读”虽然包含“背诵”, 但背出不等于“诵读”, 它可以让读者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 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所以把朗读作为一块敲门砖, 敲开文言文学习的大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这种策略究其实质就是新课标所提倡的理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满堂读、满堂思代替以教师为主的满堂讲、满堂灌。

2. 翻译关键字词句。

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文言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但翻译本身不是目的, 目的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 所以逐字逐句翻译这种教学方法是不好的。文言文中的有些字词并不需要老师重点讲解, 比如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或文中有注释的。而有些字词句只是知道意思是远远不够的, 一是因为这个词语能够表达文章主旨, 体认作者的情意和思想。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一词, 就是诗人落寞、孤寂的情思和闲适、乐观思想的凝聚。还有一种情况也须深入、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所列的常用的实词、虚词以及一些句法, 这类词语和句法在文言文阅读测试中出现频率较高, 所以应强调, 需要记忆并且反复练习。

3. 质疑问难, 激发探究兴趣。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就会产生想要学的动力。鼓励学生质疑是很有效的一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向课文下面的注释质疑, 向文本内容质疑, 向教师的解读质疑, 往往能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如《惠子相梁》一文, 学生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1.“惠子相梁, 庄子往见之”中的“见”为什么要翻译为“看望”?2.“于是惠子恐,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在这样的危急形势下庄子为什么还敢去“看望”惠子呢?之前, 我并没让学生查阅资料, 在后来的介绍中, 学生了解到了庄子和惠子两人不同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也知道了这两人原来是一对亲密的好朋友。这一环节, 学生们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4. 联系学生实际, 加强个性感悟。

学生如果缺乏生活体验, 就很难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因此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拉近文本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 消除学生对其的陌生感。如在理解《塞翁失马》的“福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寓意时, 举例考试失败的例子, 学生就有直观的感受, 更有利于知识的内化, 这样课堂效率自然就得到很大的提升。再如《伤仲永》一文, 前两段是叙事, 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问题是最后一段的议论性的文字, 老师讲得再清楚, 学生听得还是云里雾里。这并不是学生笨, 我认为这段文字就是要得出文章观点“天赋固然重要, 后天教育和学习更重要”, 所以, 老师在教授时, 可以联系学生个体实质, 进行举例说明。

教学有法, 而无定法。我以为, 在文言文教学中, 老师的“文气”是最少不得的, 如此, 才能得心应手地“传道、授业、解惑”。

参考文献

[1]王荣生主编.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

[2]王荣生宋冬生主编.中语文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篇8

一、注重诵读,培养兴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最佳方法。诵读不是机械的重复,应是有目的、有计划、逐步深入的。文言文的学习可以围绕“读”设计为“仿读—解读—悟读—品读”,“仿读”就是先听录音或教师范读,然后模仿试读,读准字音,把握停顿,初步培养语感;“解读”就是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词句,理解课文大意;“悟读”主要是结合整体阅读,探讨分析,研究文章主旨;“品读”就是反复品读关键语句,探究关键句的作用内涵,有感情地诵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学习贯穿始终,教师是学生探求真知、寻求规律的指导者和督促者,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指导学生探究思考,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总结语言规律。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创设文言文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从挖掘课文本身入手,有情节的文言文,可以组织学生复述;有对话的文言文,可以分角色朗读,或改编成课本剧表演;介绍物品或描绘风景的,可以让学生想象绘画,然后为全班学生讲解,还可以通过小竞赛或综合活动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习《公输》一文,先让学生试读,分析墨子、公输、楚王的心理变化,并根据他们的身份、处境,细心揣摩他们说话的语气、语调,从而把握人物性格,进行课本剧表演。又如,《核舟记》一文,让学生通过自读、讨论,画一幅图画,并提醒学生仔细研究文章的说明方法,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就可以逐步了解文意。无论选取哪种形式,都要切合实际,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方法和思维的训练。

三、互动合作,调动兴趣

师生互动是促成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合作学习是实现多向互动的最佳形式,学生间具有积极的、支持性的同伴关系,对学习更热情主动,能完成更多的任务。文言文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4~6人学习小组,明确活动任务,成员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全组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平等的交流有助于每个学生语文水平提高。例如,学习《唐雎不辱使命》,在教师范读课文之后,小组成员轮流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停顿;然后分角色朗读,为朗读比赛做准备;检测初读情况之后,小组成员分角色表演,学生兴趣高涨地初步理解了课文大意、把握人物性格;小组成员研讨交流文章主旨。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而且把竞争引入课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兴趣,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无定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方法,大胆实践、不断总结,这样就能创造出高效实用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稳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能力。

谈文言文教学策略 篇9

夫战勇气也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策略 题型分析 默写每周一诗HS版各十首新教材共九首上下句默写 文言文 HS版新教材各十篇有理解性默写 加点字共120个 文言文阅读理解课内文言文 H版共二十五篇S版共二十七篇新教材共二十七篇文学常识句子翻译课文语段理解课外文言文加点字解释句子翻译课文理解得到启示或说明道理 由于普陀区各学校使用H版的居多所以下面的分析以H版为主兼顾新教材与S版 默写试题举例以近年中考为例 一关注名句如06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新教材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H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S版 如05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02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03年如01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二关注对偶句如06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如04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01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三关注H版S版新教材共同默写篇目的文章如06年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三种教材的默写全部涉及到此题 四关注文章中点明中心的句子如06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H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新教材 默写诗歌注意事项 一错别字主要表现为音同字不同和笔划部首运用错误如青春作做伴好还乡影布部石上万里长征人未末还幸士甚至哉惊起一滩鸥欧鹭 友情提醒竹喧暄归浣女箫萧鼓追随春社近昼出耘田夜绩织麻常记溪西亭日暮江山代有才人人才出茅檐长常扫净无苔留取丹心照汗汉青 二诗句举例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点明中心的句子秋风萧箫瑟洪波涌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常使英雄泪满襟容易出现错别字的句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对偶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古名句 文章默写注意事项 一审题是关键应该讲题目中的提示语是很清楚的如06年H版《扁鹊见蔡桓公》中表现蔡桓公对医生存有偏见的句子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S版《登泰山记》中描写大风猛烈的句子大风扬积雪击面新教材《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胸怀大志的巨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难度都不大 句子举例请大家重视《点击》里的阅读指南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千古名句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名句 3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表现了唐雎抵制秦王的骗局 4彼竭我盈表现了曹刿把握出击的时机 二重视共有篇目的复习《桃花源记》《曹刿论战》 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陋室铭》中表现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加点字复习注意事项 一复习要全面《点击》上文言文常用实词简表中120个考试范围必须掌握 二关注以下几种情况 1古今词义不同如牺牲无论交通病鄙彻 2词性活用生使-----活亡使------遭到灭亡 3通假字属同嘱说同悦食同饲汤同烫 4古词今用如06年其许寡人古义答应 今用许诺兵甲已足古义足够 今用足够如05年全石以为底古义完整 今用全部如04年远小人古义疏远 今用离她远一点 三友情提醒关注古词今用的字06年三个版本的考题均考这一类字H版许好喜欢 S版止停止足 新教材异奇异竭尽水枯竭了 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策略 一文学常识作者朝代选自是必须掌握的0506年的考题都为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 二句子翻译以《点击》上的翻译为准 1关键字词必须翻译准确比如06年的锦鳞游泳临溪而渔无论魏晋05年的惟手熟尔驴不胜怒 三课文理解05年全部是考概括题H版概括文章主旨S版概括人物特点新教材概括文章内容06年全部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都是节选的语段因此千万要认真复习《点击》上每篇文章的阅读指南尤其是对段落层次的分析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二段论证了什么道理 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2省略的部分可以补全如05年与衣裳缺主语补主语刺史 3友情提醒每天花十分钟时间认认真真地看两篇文章的翻译把它作为微型小说来读必有收获以H版考生为例共有25篇如果去掉0106年已考过的课文剩余19篇十天一个循环离中考就算还有50天5个循环下来不熟也难即使以25篇计算至少也有4个循环同样是不熟也难 试题举例 H版今之学者读古人书------何暇论人哉《弈喻》第二段 一本文作者是 清朝的钱大昕 《潜研堂文集》 选自 二翻译句子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 关键字度推测 三上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分析这是典型的考你对段落理解程度的题目所以你不能回答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答案 要从这个语段入手《点击》中分析很清楚要把注意力放到检查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上去 新教材《勉学》全文共三段要弄清每一段所阐述的道理针对不同的段落回答问题 第一段阐明学习是为了修身利行 第二段阐明固须早教的观点 第三段做到读书做事两全其美 关注战争类题材的文章《曹刿论战》《出师表》《唐雎不辱使命》 《周亚夫军细柳》以及《生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 课外文言文复习策略 一加点字的解释很可能是课内知识在课外的迁移如06年的使派遣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唐雎不辱使命》居过了居十日《扁鹊见蔡桓公》05年的徙迁移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去离开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二句子翻译要么直接翻译要么是选择题直接翻译要抓住关键字的解释和文言句式的特殊性比如倒装句等例如05年中考翻译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一句其中巧于用昼和拙于用夕就是用于昼巧和用于夕拙也就是用在白天巧妙用在晚上笨拙的意思如果硬翻译就成了巧妙在用白天笨拙在用晚上明显不通顺06年是选择题尽可能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去做不要以为选择题是最容易的如《秦西巴纵麑》一文考生如读懂文章的话运用排除法可以直接将AC两个答案去掉剩下的BD只要对照原文很容易选择 三道理与启示用比较通俗的解释道理就是就事论事启示是拓展引申如《扁鹊见蔡桓公》一文道理是讳疾忌医必将带来灾祸启示是对待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应当虚心接受批评防患于未然中考05年考的是道理06年考的是启示其实两者是一致的我觉得中考时我们应该多从启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友情提醒注意小括号里的提示用文中的话回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试题举例选自《初中文言文读本》 一加点字解释 1东施效颦皱眉头这个效字在《点击》上的解释是见效不效则治臣之罪重任讨贼兴复之效很显然这两个解释都不适用于此题可用代入原文法检查怎么办建议先尝试组词解释法比如效可组词为效果效仿等同样使用代入原文法检查可得知效仿最恰当其他如考到《点击》上没出现的字同样先尝试组词解释法如击鼓戏民戏弄过击之也过失齐大饥饥荒 2麋因得矣选自《猎者得麋》通过组词解释法我们可能会有得到这个义项代入原文明显感到不通顺由文中得知这是发生在猎者和麋鹿之间的故事对猎者而言解释捕获抓到就更恰当了 二句子翻译直译结合意译 1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选自《刻削之道》这句话的翻译比较难如照直翻译是做事情也是这样因为它不可以恢复那么事情就很少失败这就要求我们要为它补写一句话在不改变句子本意的前提下让句子前后意思连贯用小括号加以区别 2友情提醒碰到难句要学会使用小括号把句子翻译完整 做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可以恢复挽回的开始就要特别小心那么事情就很少失败 试题举例选自《初中文言文读本》 狡狐搏雉 夫狐之搏雉也必先卑体弥耳以待其来也雉见而信之故可得而擒也使狐瞋目植睹见必杀之势稚亦知惊惮远飞以避其怒矣夫人伪之相欺也非直禽兽之诈计也卑体弥耳趴下身子耷拉耳朵瞋目植睹瞪大眼睛抬起身子盯着野鸡 一加点字解释雉见而信之使狐瞋目植睹见必杀之势非直禽兽之诈计也 信相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使假使组词解释见显现不要翻译成看见代入原文检查直只是读懂上下文 二句子翻译夫人伪之相欺也非直禽兽之诈计也 直译人伪装互相欺骗不只是禽兽这点欺诈的手段了 意译人们伪装自己互相欺骗比禽兽还要狡猾得多啊 三本故事从雉的角度说明了 的道理从狐的角度说明了 的道理 从雉的角度说明了如果不能识破假象必定带来灾难的道理从狐的角度说明了做事要讲究策略善于隐蔽的道理

上一篇:小学美术五六年级作业检查情况总结下一篇:写字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