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小城镇建设的思考(共8篇)
2007-7-28责任编辑:
一、我市城镇化现状和特点
撤县建市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市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南城和开发区的开发力度加大,旧城改造顺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扩大了城市规模,增强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品位。市镇建设力度加大,面貌焕然一新。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特别是长荆铁路的贯通、融入武汉市城市圈战略的提出,城镇化建设赶上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全市人口60万,中心城区人口达到了10万。通过推进城镇化建设,形成了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中心,优化了资源配置,营造了二、三产业良好发展环境,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我市城镇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全省相比差距较大,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目前,我市城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发展速度快。建市之初,城市的发展集中在老城区,附寄老市委和市政府而发展,支柱产业优势不明显,资源的利用率低,转化成本高。以月圆商住小区为依托,南区逐渐成为全市的中枢,形成了环绕应城广场为核心的政治、人文中心。其发展速度和规划效果在孝感市内首屈一指。
(二)建成规模小。我市的城镇化规模小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集中型城镇,只是有了块状城镇、带状城镇、指状城镇、有绿带隔离的组团式城镇的雏形,新老城区的交接和城市功能的区域划分尚不明显,或者说规划滞后、建设乏力。
(三)支撑力量弱。经济指数始终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指标,脱离经济的迅猛发展谈城镇化建设无异于痴人说梦。我市的本土企业或者说资源型产业并无强大优势,大型的集约型的企业群根本没有形成萌芽之势,对引进企业缺乏长远谋划,反而使得一批优秀的土地资源以及人文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发掘,更重要的是对本市的财力积累功劳不大,份额不多。
二、我市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规模小,缺乏支撑产业
我市现有建制镇16个,从人口来看,只有城区达10万人;从建成面积看,块状不一,大小各异。而集
贸性城镇占总数的70%以上,主要以为周围农村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等为职能,二、三产业相欠发达,致使城镇缺乏支撑产业,进入城镇的农民就业和生计难以保障,制约城镇化发展。
(二)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
我市大部分村镇财力薄弱,难以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部分村镇缺乏稳定、规范的资金来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紧张,资金投入明显滞后于城镇发展需求。
(三)规划滞后,建设管理经验不足
在我市城镇建设规划中,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较多,城镇综合开发率低,出现规划趋同性;城镇管理力度不够,大部分城镇缺少现代文明气息,甚至存在“脏、乱、差”现象。
(四)城镇发展存在“人才短缺”和“劳动力剩余”的矛盾
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管理人才,城镇企业生产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推广需要农技人才,但是由于农村城镇的生活条件,信息交流、交通、通讯、娱乐和再教育条件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具有高学历和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城镇就业,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就出现了城镇发展过程中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与农村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之间的矛盾。
三、加快我市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努力推进我市城镇化健康发展
城镇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农民和农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文明向广大农村的蔓延将是不可阻挡的。同时,城市是由“城”和“市”组成的。所谓“城”主要是由道路、交通、楼宇、建筑、空气、绿地、水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组成。所谓“市”则是由商业、餐饮、旅游、金融、服务等行业市景所组成。由此可见,城镇是经济文化的载体,城镇化过程就是聚集生产要素、繁荣和发展二、三产业的过程。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城镇化建设,早在2000年6月13日就发出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又进一步要求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我市人均耕地仅0.7亩,低于全省人均耕地水平,随着人口增长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人均耕地面积还在逐年下降。人均耕地有限、农产品商品率低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使农村出现了“小空
间,大人口”的经济格局。大部分农村人口迫切要求摆脱日益狭窄的生产空间,到城镇寻求发展。据测算,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00万以上。目前,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主要是劳务输出,但长远之计还是就地安置转移,因而,加快城镇化建设是迎接我市农村人口空间和产业转移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城镇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我市城镇化健康发展。
(二)搞好规划,正确定位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规划是城镇化的指导蓝图,规划决定城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抓好城镇区域规划,要明确各城镇的功能定位,处理好与周边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突出各自的特色。我们要把各个城镇的特色充分挖掘出来,一镇(乡)一品的经济结构是我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尽可能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集镇的风貌定位,根据文化含量,保持与历史一脉相承的地方文化,确立城镇的建设风格。结合我市实际,要围绕“三线一环”加快重点城镇建设步伐。一是汤池建设。要传承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汤池优势,力求精美,面向未来,拉大城市框架,力争汤池将来与中心城区对接,建成中等城市规模。二是中心城区建设。中心城区建设要摒弃继续南移的规划思路,条出长荆铁路的锁喉限制,把眼光向西部拓展,将富水河作为将来城市的贯穿动脉,提升城市的品位。从方位上看,东部并进东马坊,北部圈入短港,西部挺进汤池,如此搭的是大城市的框架,用的中等城市的步伐,规划必须先行。三是工业园建设。今后南区以工业为主导,通过长江埠为核心进行辐射,把此区域沿铁路和高速向西与城市延展并进,使之成为今后应城市最大的造血带和供血区。各干线公路沿线集镇要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加快开发建设,尽快成为各自的区域中心,达到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文明卫生、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的要求。
(三)完善政策,着力营造城镇化建设的良好环境
我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要大胆探索与城镇化配套的改革措施。一是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重点是消灭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差别,统一城乡居民身份,让农村人口与城镇居民拥有同等发展机会,让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工作和创业不受身份限制。二是调整劳动就业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管理措施和办法。让农民进城就业、就医、上学等方面不受限制和歧视,与城镇居民共享社会福利事业带来的实惠。三是改革现行行政服务模式。注重加强对农民进城投资兴业的培训和指导,并为农民进城投资兴业提供方便、快捷、和高效的行政许可服务。四是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手段,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坚持以经营的理念建
设城镇,强力推进“三个转变”,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充分吸纳民间资金参与集镇建设,不断拉大集镇框架,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入镇务工经商,通过从事非农产业减少农民从而致富农民。要学习和借鉴广东中山市“市场筹资为主、政府补助为辅,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等多渠道融资”的经验,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投资者真正得到实惠,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四)坚持“五个结合”,做大做强城镇支撑产业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互促互动,一、二、三产业相融。既要以城镇化强力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又要以特色产业支撑和促进城镇化建设,坚决防止城镇“空心化”。一是把城镇化同工业化结合起来。一般说来,工业文明是城镇文明的象征,没有工业文明就没有城镇文明。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首先要加速工业的发展,要立足资源优势,把发展工业同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合理布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建立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又建设特色鲜明的城镇。二是把城镇化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要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促进城镇建设和发展。三是把城镇化同劳务输出结合起来。在不断提高劳务输出水平的同时,积极利用多年来劳务输出成果,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带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项目回乡创业,丰富家乡经济产业,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四是把城镇化同发展乡镇企业结合起来。我市国有工业十分脆弱,乡镇企业在城镇经济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对城镇建设的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展乡镇企业,要加快现有乡镇企业的改革步伐,掀起二次创业高潮,激发乡镇企业活力。五是把城镇化同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在未来经济结构中,现代服务业是主体。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着眼长远,大力发展服务业。要积极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兴办城镇各类市场,通过繁荣城镇,达到辐射农村、活跃农村、带动农村的目的。要提升餐饮、住宿和批零商业等传统服务业,要加快发展交通、通讯、科技、文化、金融、保险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让城乡居民同享现代文明成果,在提高城镇经济水平的同时,逐步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五)严格管理,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依法严格管理城镇,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环保。城镇的任何建设,都会对城镇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在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而且使生态环境随着城镇建设越来越好,同时,要实施城镇“四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整治城市“六害”(污水、垃圾、废气、噪声、粉尘、医疗垃圾),创建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创业环境。其次要切实保护耕地。由于我市人均耕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 (食品) 安全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备受党和政府重视与关注。为实现粮油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近年来,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将“放心粮油工程”作为维护粮食 (食品) 安全的重要抓手和重要的民生工程, 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与大力支持。2009 年, 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示范工程写入了国务院15 号文件, 纳入到国家振兴轻工业发展规划。国家粮食局于2013 年又把放心粮油示范店建设纳入粮安工程应急供应网络建设布局当中, 把实施放心粮油工程作为提高粮食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一项重要任务加以推进。
当前, 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管理, 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 正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
粮食库存量和流通量的逐步增加给粮食质量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随着当前粮食市场不稳定因素的增多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的需要, 粮食库存总量将长期保持一定规模。同时,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化水平提高, 进入社会流通的粮食总量也将逐步增加。管理粮食的数量增加, 给我们今后的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粮食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给粮食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粮食市场的全面放开, 粮食市场呈现多元化主体并存。目前, 一些非粮食行业的企业也开始进入粮食市场, 粮食系统以外的许多企业仓储条件较差, 设备不足, 专业人员缺少而且游离在现有管理体系之外, 加大了我们管理的难度。如何做好全社会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粮食质量管理工作, 保证粮食质量安全, 是我们下一步面临的重要课题。
各级政府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增加对粮食质量管理的措施
放心粮油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应紧紧围绕粮油检测体系建设、粮油监管体系建设、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和放心粮店规范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
粮油检测体系的建设, 是放心粮油工程基础性工作, 具有技术支撑作用
加快推进我市粮油检测体系的建设, 是当务之急、十分紧迫的一项工作任务。粮食质量检测工作, 对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履行粮食流通管理、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是不可少的质量监管手段, 因此, 必须加强我市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按照放心粮油进社区、进乡镇的总体规划要求, 建立市、县、镇三级粮油质量监测网络。
粮油监管体系建设, 是质量把关的必要手段
粮食从田间到餐桌需要经过诸多流通环节, 涉及市场流通、产品质量、食品卫生等方面, 必须由粮食、质监、卫生、工商等行政管理部门相互配合, 协同管理, 依法监管, 确保做到监管不失实、不失职、不失罚。加强原粮质量安全卫生监测, 是从源头上把好粮食质量关的重要环节。对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实现监测全覆盖。重点是对粮食的品质指标、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以及真菌毒素等指标进行跟踪监测。
在加强原粮质量安全卫生监测工作的同时, 要严把收购、仓储、加工、配送、销售等关口。要通过诚信企业档案的建立、管理制度的完善、监督检查与综合整治、社会化监督以及与与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联手加强市场监管等方式, 把放心粮油监管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 确保粮油质量安全和“放心粮油”工程顺利实施。
应急处置能力的建设, 是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的根本保障
为严格阻止不合格粮油产品进入市场, 及时处理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防止粮油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扩散和蔓延, 必须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 提升质量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二是建立粮油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
三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应根据实际, 制订和完善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放心粮店规范建设, 是放心粮油进入消费环节的主题平台与窗口
一、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城镇的规模普遍偏小,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省建制镇镇区平均只有1336.1户,4676.4人,镇区面积1.8平方公里,这种小规模乡镇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小城镇的规模小必然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城镇经济难以繁荣起来,城镇功能的发挥也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小城镇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并且不利于集中有限的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小城镇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小,不仅难以把周边的资源吸引过来,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2)镇域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并少不了多少,必然加剧农民的负担。规模与农民负担的关系可见一斑。(3)有些地方小城镇发展很快,早已突破了原来的规划,有的地方两个或多个相邻的镇已经联在了一起,形成了具有一定城镇化水平的经济区域,但由于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这些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各镇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其结果是都形成不了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2.资金短缺,严重制约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大问题,也是小城镇领导人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虽然从全省来看,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根据我们在嘉兴的调查结果,按照现行财政体制,镇政府不是一级完整的预决算财政单位。地方税归县财政所有,镇政府只能按人头获得经费,超收部分按一定比例分成。而各种费用则由县级政府各部门直接收取,一般情况下,各种费用总数约占预算内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有的地方还可能要多一些。县财政提取比例过大,往往使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捉襟见肘。
3.小城镇发展与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田在县域内见缝插针的布局形式,再加上国家基本农田的位置的不可变更,更进一步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并使得小城镇在土地利用方面出现不节约。另外,農民土地承包政策三十年不变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向规模、集约化发展,这时土地承包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的流转,影响小城镇的发展建设。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
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要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要坚持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集约有序”发展的原则,按照“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思路,创新体制机制,突出建设重点,加快集聚进度,提高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使我省各镇逐步成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功能健全、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新型小城镇。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对策
1.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全省这么大数量的小城镇,如果平均用力,共同发展,既不科学,也不可能,超出了目前的财力允许范围。按照规模和财力,可以把小城镇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个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城关镇;第二个层次是一般建制镇;第三个层次集镇。目前,已经明确显示出来规模较大、非农产业比较发达、吸收劳动力能力强、对区域经济带动比较明显、城镇功能比较强的城关镇和一般建制镇,应该成为我省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并继续适当合并乡镇,扩大小城镇规模,通过用地、财政等政策倾斜,进一步支持重点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引导分散布局的各类企业向重点镇集中。通过这种重点发展战略,一方面避免城镇化进程中“遍地开花”的“小城镇化”倾向,另一方面促进城镇在地区之间分布的平衡,使城市文明能够迅速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2.强化规划引导,调整和完善小城镇建设规划。
从规划学的观点来看,一个合理的小城镇规划至少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超前性,即用改革和发展的观点,科学预测小城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做好小城镇规划工作。(2)科学性,即优化布局,节约土地,每个小城镇都要规划好六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行政区、绿化区)。(3)本土性,即小城镇规划要体现地方特色。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工业小区的选择和布局是非常重要的,要结合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建设工业小区,同时在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重点抓好住宅小区、商业街区和工业功能区的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强化规划实施管理,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3.突破融资瓶颈,抓好平台建设。
(1)加大投融资力度。投入是小城镇建设的动力源,小城镇建设面貌的日新月异,无不得益于不断加大的投入。
(2)加大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断拓展小城镇发展空间,完善设施配套、打造小城镇新形象。
(3)以项目推进为着力点,抓好产业发展,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的发展离不开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的发展,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项目推进为着力点,抓好产业发展,同时小城镇的发展,对包括工业在内的产业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抓好经营性用地工作。各镇要根据城镇总体规划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本镇实际合理安排和推出经营性用地,使小城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4.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抓好落实。
(1)创新小城镇建设的管理体制。加强镇级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进行行政体制、财政体制、投资体制、集镇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理顺小城镇条块关系,增强各镇政府的调控职能。
一、要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建设。严把土地出让关,规范和发展房地产市场,严格控制城市规划区内零星住宅建设,不断提高土地综合开发率;建立合理有序的经济适用房分配制度和住房困难户廉租房制度,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问题。
二、要完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强化执法监督,坚决纠正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滥用职权的现象。
三、要创新城市管理运行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用设施管理权的经营,如道路、公交车、广告牌等等。探索建立卫生保洁、灯光夜景、物业管理审批制度,对新开工房地产项目、单位新建办公楼的卫生保洁设施、灯光夜景工程和物业管理进行立项审批,对违规建设的不予立项或验收报备。
四、要深入挖掘城市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开发一批特色旅游项目,努力建设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文化、社区文化。建立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我市城市文化开发活动。
五、要全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加快特色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展示文化成果、发展地方经济、提升对外影响力的经济文化活动和特色文化品牌。打造一批文化精品,展示富于地方特色的优秀精神文化作品。
提升企业软实力
————加强我市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刚刚结束的党十七大,胡锦涛同志站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高度,将文化建设的作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文化软实力”这一新名词一时备受关注,并且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宝贵财富,成为影响企业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为切实有效加强我市企业文化建设,由市委宣传部专门组成调研组对全市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开展了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了我市企业文化建设的做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对策措施作了思考。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流的企业必然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我市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措施,更是弘扬越乡文化,增强我市文化实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必然伴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文化,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任。特别是当前企业发展正迎来大变革、大繁荣的机遇期,作为人员日益壮大的基层经济组织,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的中坚力量,既与整个国民经济紧紧相连,也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加强企业文化不仅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而且有利于化解企业内部矛盾,建设和谐的员工和劳资关系,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综合实力、顺应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凭借对内能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励力,对外能提升企业形象力、创造力的特殊功能,无可争辩的成为了企业竞争的重要核心力量。企业发展由原来的产品竞争、人才竞争逐渐转变为文化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只争朝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竞争观念,这也是企业能长期发展的立足点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当今成名企业的实践一再表明,谁构建了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谁就赢得了竞争的主动权,就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坚实基础。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我市“工业强市、和谐惠民”目标的需要。
“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随着我市“工业强市、和谐惠民”号角的吹响,如何培养一批顺应时代潮流、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先进企业文化已经成为我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以文化的力量推进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推动我市企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企业、发展企业、振兴企业,而且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市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市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企业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我市政府领导和广大企业主的重视,一方面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引导,为企业发展搭好平台、搞好服务,另一方面,企业更加注重把自身单位的文化底蕴和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企业变革精神相结合,在市场经营的搏击中逐步推进管理模式的转变,日益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一)对企业文化力量越来越认同
近年来,随着我市企业规模和实力的不断壮大提升,文 化力这一概念正在越来越多的为人所接受,文化经济、文化生产力等新词汇也逐渐被人们所理解,企业文化对于我市政府领导和广大企业主来说已不再是陌生抽象的概念。相反,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已越来越被所认同。政府多次举办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活动,营造了良好氛围,许多企业主也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战略研究和实施,学习现代管理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在市委专家讲座中心举办的企业管理形势政策讲座中,广大企业主表现积极主动自觉参与,参与率达到70%以上。注重挖掘企业内涵、总结企业经营理念、用文化的力量推进企业的发展已成为越来越多受到重视,全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已经逐步形成。
(二)企业文化建设形式越来越丰富
现代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内容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调查显示,我市的大多数企业对于加强企业文化的三项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举措,特别是在丰富员工精神文明生活、保障员工权益、完善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创出了特色,取得了实效。如天乐、麦地郎等企业通过网络平台、主动谈心等方式听取员工的意见、建议,赢得了员工的信赖;宏达制衣、双鸟机械等企业通过定期举办文体活动,丰富了员工的精神生活,提高了集体的凝聚力;三鼎工具、移动公司等企业通过开办培训学院,加强了对员工的再教育、再提高,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素质;好运来、迪贝等企业抓住上市契机,全面规范企业的制度体系,推出了“阳光管理”、“人性化管理”等新理念,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 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制度的刚性和管理的人性化相结合,实现了制度和文化理念的对接。通过开展形势多样的文化建设,也有效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调查数据显示:我市被调查的25家企业75%的员工认为自己对企业很有感情,92%的员工认为个人才能被充分发挥和基本发挥,96%的员工每年培训在一次以上,大部分员工都感觉在企业上班增长了知识,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得到日益体现。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特色越来越鲜明
随着我市企业建设的稳步推进,不少企业将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相结合,已经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核心价值观,并正在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促进了企业管理的升级。调查显示,全市86%的企业有自身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和发展目标,有的还有一定的历史、体系和内涵,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如天乐集团在“五把柴刀起家”、“五千精神”的艰苦创业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务实创新、团结奋进”的企业精神,让“天蓝色”识别标志深入人心;巴贝集团以打造“世界级的领带服饰制造基地”为目标,大力倡导、培育“人求务实、事争完美”的企业价值观,成为了领带行业的领头羊。还有迪贝、冠东、宏达、好运来等企业也都结合自身特色提出了各自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显示出了蓬勃的活力。另外,随着一批有文化、有思想、会经营的新生代企业家逐渐走向建设企业的舞台,他们对企业文化建设开始了从自发 向自觉、从表层向深层、从传统到现代的重要转变,我市企业文化的发展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四)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的平台越来越广阔 全市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企业的百花齐放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特别是我市党委政府的推波助澜。随着我市“工业强市”的战略目标的确立,全市上下形成了“发展是第一要务”、“企业强则工业强,工业强则嵊州强”的良好经济发展氛围。特别是今年我市开展“破解难题、优化攻坚”的活动以来,各级各部门服务企业的意识更加浓郁,市委市政府正在为企业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同样也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浙商论坛.走进嵊州”、“嵊商论坛”、“视野大讲堂”、“创建学习型组织”等活动的推出,为企业家们转变观念、提升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的平台,直接推动了企业的文化建设;宣传新闻媒体开设的“经济在线”、“工业强市专题宣传”等一系列宣传报道,不仅营造了全社会关注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氛围,也引领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当前,我市企业为主、政府引领、部门服务、民间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我市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调查研究显示,企业管理层在问到“你认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何作用”这个问题时,回答“提高员工素质”的占18.12%,“丰富文化生活”的占24.4%,“提高福利待遇”的占10.2%,“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占22.1%,“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占23.9%,其他的占1.2%。这说明,目前我市许多企业管理层对企业文化的作用还没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很大部分停留在丰富文化活动、提高福利待遇等浅表性层面上。二是内涵有待进一步丰富。主要表现在特色不强,缺乏自身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功利色彩严重,仅仅停留在产品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上,而忽视单位精神和核心价值的培育塑造;内容简单,就是一本理念手册、一套规章制度、一些文体活动,停留于应付创建的状态;带头不够,不少企业主对自身要求不高,缺乏开拓创新、负重奋进、百折不挠的精神。三是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市企业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文化力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却并不十分明显,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竞争力、企业生产力的效果还不够理想。
三、提升企业“软实力”的对策和思考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理论和以人为本哲学理念的创新和飞跃,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发展我市企业文化既是提升我市企业综合实力的有效方法,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措施,既有紧迫性又有可行性。要加强我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科学规划,需要政府的合理引导,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市场营销、管理制度相融合,实现文化于管理一体,隐性和显性相容,刚性约束和柔性导向优势互补。只有这样,企业文化才能创 出特色,富有成效。
(一)科学规划,因势利导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科学的规划指导。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宏观指导,研究制定我市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配套政策,明确今后我市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思路和具体措施,争取经过几年努力,实现市内大型企业全覆盖,中小型企业基本覆盖。有关企业要根据行业特征和自身特点,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科学合理、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相结合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常抓常新,随着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项目进行充实和完善,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巩固和发展。
(二)抓住重点,强化素质
企业文化建设主角是企业,重点是企业的管理层。优秀的老板不一定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但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需要一个优秀老板。企业文化变革其实质是企业管理层理念的变革,他们应该而且必然是企业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身体力行者和第一宣传者。因此,抓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把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作为战略性举措来抓,通过多种途径推进企业家素质工程建设,全面提高企业家的整体文化素质和“二次创业”能力,使他们树立起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就是对企业生产力发展的投入、也是对企业未来投资的观念,促进我市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达到以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保证高质量的企业文化的目的。
(三)以人为本,完善制度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因此建设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相信和依靠员工,为员工提供展示个人才华、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增强员工的主人翁和社会责任感;切实尊重和善待员工,让他们感到劳有所获、劳有所值,从而增强企业内部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也要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防止因过度强调人性化而导致管理的失控。要按照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建立健全蕴含自身文化理念的企业管理制度,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大到战略规划、投资决策、管理模式,小到员工招聘、考核、奖惩以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的制定,都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从而真正确保企业内部的和谐有序。
(四)分类推进,选树典型
发展企业文化要因地制宜,根据各类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规律,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企业在文化建设差异性、不平衡性,实施分类推进。对于有一定基础、成效比较突出的企业,要在巩固成果、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文化高度。对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启动,但成效还不够明显的企业,要进一步提高企业领导班子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加深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强化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对尚未启动的企业,要通过宣传灌输,让企业领导层和广大员工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帮助他们尽快启动起来。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 中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发现和总结我市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典型,形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典型群体进行表彰和宣传,使其他企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五)搭好平台,加强服务
信息化技术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整个社会,同时也对我们当前的税收工作提出了挑战。随着金税三期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数据省级集中处理效能的发挥,省级监控平台建设的完善,税收数据质量管理系统的试点推行,综合征管软件数据监控分析的加强,信息技术对规范税收管理、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已经显得日益强大。
针对我省的税收工作发展和需要,省局局长刘勇同志在全省国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今年税收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一是提高基础数据质量;二是加强数据增值应用;三是确保系统安全稳定。”根据这一思路,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情况,对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自己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强化对税收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领导要高度重视税收信息化建设,重视信息化专业管理部门的发展,大力支持信息化建设的各项投入,鼓励信息化建设的开拓创新,为税收信息化建设推波助澜;同时,全体税务干部要尽快转变观念,真正从思想上、理念上认识到加快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树立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确保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纳税人采取发放宣传资料、上门辅导等多种形式对纳税人进行宣传动员,鼓励纳税人真实申报,提供真实与税务相关的资料信息;税收管理人员对纳税人提供的相关信息严格、认真核对审核,及时变更纳税人的变动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一致性;认真扎实全面推广应用综合征管软件数据质量管理系统,加强对数据的监控与校正。
(三)提高对数据管理和利用水平。利用税收管理软件的各种查询、统计功能,及时发现纳税情况的异动信息,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利用省局的税收数据和征管质量监控排名通报,有针对性的开展数据统计分析,查找税收征管中的薄弱环节,搞好税收数据和征管质量监控分析,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针对问题进行整改;利用与地税、银行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完善信息资料库,挖掘数据资源潜力,提高利用效益,加强税源管理。
(四)确保网络的畅通和系统的安全。定期检查通讯设备、网络的工作情况,及时处理实际工作中的各种网络故障,确保网络的良好、平稳运行;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严格内网和外网的物理分开,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做好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和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五)抓好信息化税务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税务干部的业务技能培训,增强其计算机操作和信息系统应用的能力,提高信息化普及程度;充实技术队伍,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通过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建立一支既熟悉税收业务又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税收管理队伍,为税收工作提供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根本问题就是破解“三农”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从根本上抓起,农业问题不能局限在农业内部解决,农村问题不能局限在农村内部解决,农民问题不能局限在农民内部解决。所以要“跳出三农看三农”一我们要解决农业问题,就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要解决农村问题,就要促进小城镇发展;要解决农民问题,就要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就是“三农”工作的物质载体,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优先发展小城镇。以小城镇为单位进行集中整合,不仅符合客观实际,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而且具有纲举目张的战略意义。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必然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缓解农业压力
小城镇是城乡的连结点,可以兼顾二、三产业和农业,可以充分利用民间投资,市场机制的作用比较充分。据统计,我国小城镇第二产业每万名职工及其家属,就需要2500名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其提供服务。农民发展二、三产业是其大幅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通过壮大规模、调整结构、提高技术、使乡镇企业再上台阶、上档次,进一步推进乡镇企业更大的发展。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减少农民,降低农村人口比例。加快小城镇发展建设,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是保持农业持续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关键。据专家估计,未来10年,是我国农村和城市就业压力最集中的时期。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目前已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并且富余劳动力的数量每年都以数百万的速度增长。又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也多,农村人口不可能大批转移到城市去,但可能随乡镇企业的发展就近转移到小城镇,小城镇能够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创造就业机会。因为小城镇具有更接近于农村,农民进城的门槛和转移的难度和风险较低等优势,能使农村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城市部门流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城镇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过程,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过程。
(三)发展小城镇是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发展的需要
针对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别客观存在的现状,优先发展小城镇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如:农村的义务教育问题,投资建了学校,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少,不得不空闲一些教室;为了能让村民及时就医,在村开办了卫生所,可是由于人口基数少,几天才能有一个病人,药品的销售量也很小,使得这样的卫生所难以维持;与我们目前有限的资金投入希望收到的效果事与愿违。如果把这样的项目,投入到有一定人口规模的小城镇就会是不同的效果。因为对于公共事业,只有在一定人口规模的条件下才能降低成本、发挥效用,实现价值。
二、目前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城镇的扶持政策缺乏协调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小城镇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扶持的政策措施协调性不够,城市反哺农村的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推动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合力。由于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政策和措施,大中小城市的职能和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发展重点不突出,小城镇建设相互攀比、重复建设、没有形成特色产业的问题比较严重。
(二)小城镇建设缺乏宏观规划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宏观规划,盲目发展,资源浪费严重,发展的持续性不强。小城镇建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城镇布局零乱,工业、居住、文化教育、商业分布不合理,没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城镇的水、电、煤气、通讯等设施布局、施工没有有效的统一,存在重复布局、施工的现象。此外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省、市、县、镇各级规划不衔接,规划水平低,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规划。
(三)小城镇建设的规模较小,城镇化水平不高
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规模小、城镇公共设施的修建和服务业的供给不能形成规模效益的问题,造成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小,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效应不强,阻碍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据资料统计,2007年底,我国设市城市有655个,建制镇近20000个,城镇人口达到5.9亿,城镇化水平44.9%,发展水平已有很大的飞跃,但与超过50%的世界城市化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已达90%的水平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四)地方财政配套困难以及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环境建设等与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能为农村人口、产业、服务的集中提供相对完善的条件。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大部分地方为了发展小城镇、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千方百计争项目。项目争取到了,但往往要求地方财政配套投入。为了完成项目投资,地方只好挤出吃饭钱搞配套,造成畸形投资,地方财政愈加困难。
小城镇发展资金缺,本质上是农村金融体系制度弱。小城镇发展的传统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不匹配,已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乡镇机构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减免的要求,也不能适应这些改革所带来的资金来源变化及人、财、物管理模式的变化。
三、发展小城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编制科学的小城镇发展规划与布局
新农村建设不能是短期行为,更不能是作秀、搞形式,一定要使城镇化的过程成为增强农业、农村、农民乃至整个社会发展能力的过程。因此,要建设好新农村,发展好小城镇必须有高起点、可持续、科学的规划。过去几十年的历史证明,我国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失误就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小城镇的规划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城镇建设的数量、规模、选址、布局一定要有长远、战略眼光,探索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化体系。农村小城镇建设要有详细规划,居住区、养殖区、商业区、工业区、公共活动场所都要分清,农民在小城镇中自己建房也要统一最低标准、规范,这样就能避免拆拆建建的浪费。
(二)抓重点,实施“品牌”小城镇战略,突出示范作用
重视发展六部委确定的全国重点镇,以重点镇为抓手。重点小城镇是衔接大中小城市,形成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扶持上,要优先支持经济实力较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有资源、有特色、有主导产业支撑的重点镇建设,要达到抓好一个点、带动一个面、影响一大片的效果,为小城镇建设提供经验。
(三)推进小城镇经济发展,构建城乡互动产业格局
小城镇建设的核心问题还是经济的发展,应当立足当地资源条件、环境优势、人文特色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一是要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当地主要农产品为加工原料促进当地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二是要积极主动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工业;三是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四)打造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改革和完善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机制。按照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各级财政要努力增加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同时,应广开渠道,逐步建立以自筹为主、国家扶持为辅、企业积极参与、大力引进外资等相结合的多元化小城镇建设投入机制,吸引各种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二是改革和完善小城镇的管理体制。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立职能明确、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政府,全面提高政府在协调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能力。明确小城镇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合理划分收支范围,逐步建立稳定、规范、有利于小城镇长远发展的财政体制。将小城镇的各种资源进行资本运作,推进从“管理小城镇”向“经营小城镇”的观念转变。三是提高小城镇的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小城镇与外界的资金、物质、人才、信息的流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招投标制度,搞好招商工作,促进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清太.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J].经济论坛,1999,(24).
[2]刘焕鑫.辽宁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8,9(4).
[3]关玉梅,盛伟.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J].新农村建设,2007,(11).
[4]李明宇,李丽.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实践误区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4,(7).
我国的大部分城镇是长期以来经济文化的发展自然形成的,也有一小部分是因政治军事的需要而人为设置的。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每一座城镇都是当地较小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密度较大,劳动者素质较高。多数城镇具有城市、乡村二合一的特点。上述特征决定了城镇经济的发展既不能模仿大中城市的高度工业化道路,又不能走单一的农村田园经济的路子。而是应该遵循:“立足本地,审时度势,发挥优势,兼顾城乡”的原则。笔者对城镇经济发展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形成行业龙头
由于自然或社会的原因,几乎每一座城镇的辖区内都有一项或数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地方产品,这些资源和产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不可替代性。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产品质量、知名度、交通运输等多方面原因,这些优势被弱化,形成了待嫁闺中或仅仅是原材料供应地的尴尬局面。因此,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提高产品的档次及质量,进行全方位的产地宣传和产品宣传,扩大地域及产品的知名度,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是十分必要的。在这方面,河北省昌黎县有着成功的经验,昌黎是华北著名的“花果之乡”,自然气候及地理条件与法国南部的波尔多非常相似,很适合酒葡萄的种植。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昌黎县就数次派人去法国学习先进的葡萄栽培和酿酒技术,并和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合资合作,在国内聘请烟台张裕、沙城长城等著名葡萄酒厂的名师参与生产管理,提倡农民广泛种植酒葡萄,同时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在,葡萄酒产业已成为该县的支柱经济,年创利税近2亿元,解决了近万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当地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
二、开展就地加工业务,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农、林、牧、副、渔产品在城镇经济中往往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這些产品具有鲜活易损、易腐烂变质的特点,初级产品不利于长途运输销售。所以应尽可能就地加工成中高级产品。这样既增加了产品的价值,大幅提升了经济效益,又降低了长途运输造成的损耗;既解决了大批闲置劳力的就业问题,又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经济收入。内蒙古草原兴发集团在近几年的草原产业中,就高度采取了就地加工的方法,其奶制品、肉制品、羊绒制品行销全国,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城镇的另一大优势。据报载:1999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亿人,如果按30%的比重测算,城镇剩余劳动力可达6千万人,再考虑城镇的近距离辐射,这个数字还会更大。从80年代初期,广东东莞、中山一带即形成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进行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的外向型经济。20年后,珠江三角洲不但成为我国最富庶的地区,为内地及中西部地区大批闲置劳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更成为带动广东、华南经济迅猛发展的龙头。这些做法很值得借鉴。
三、大力发展集市贸易,促进小商品经济的繁荣
集市贸易是城镇居民互通有无,购买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提高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假冒伪劣产品在大中城市渐渐失去市场,开始向城镇和农村转移,一方面利用低廉的价格来吸引顾客,另一方面去钻城镇居民商品鉴别力较低的空子。所以一定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工商、质监、文化等部门的人员对集市商品进行检查,对不法商户进行严厉的处罚和耐心的教育;另外也要对广大居民进行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和维权意识。在税收上要组织强干的人员加强征管,对依法纳税的予以表彰,对偷税、漏税、逃税的要坚决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
在城镇经济发展中,电力、交通、通讯等硬件基础设施是制约其持续迅猛发展的“瓶颈”;而劳动者文化素质的偏低是经济发展的“软肋”。所以一定要在人力、物力上进行大的投入,改善城镇经济建设的总体环境:改善电力供应,做到网线布局合理,站所配置得当,增设高压线路,电价收费合理,保证动力资源的持续供给;采取贷款、集资、以工代资等多种方式改善交通状况;通讯设施也要进一步完善,保障信息交流的及时和准确。同时,要通过兴办“农民夜校”“就业指南”“田间课堂”“外出培训”等多种手段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强化培养劳动纪律观念和劳动安全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五、更新观念,创新技术
【我市小城镇建设的思考】推荐阅读:
我市城镇居民住房情况调查报告10-23
我市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思考06-07
我市城市民族工作调研思考10-27
我市餐饮业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思考07-05
对我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调查报告09-19
小城镇建设的工作总结09-30
对我国城镇化的战略思考07-02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09-12
示范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系的总结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