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个人总结(推荐8篇)
林莹
不知不觉我已经工作快一年了,记得刚当老师的时候,我有多么的手足无措,想着如何去组织管理一个班级,学生需要什么,我要提供给学生什么东西。可以说,虽然,我成为了一名教师,却如一只无头苍蝇,不知从何做起。
经过将近一年的新教师培训,一下子让我有了信心,因为他给了我一种方向,给我引了一条路。以使我渐渐清楚应该如何使用交通工具,怎么样完成这段旅行。新教师培训分为两学期进行,第一学期进修学校的领导、老师给我们安排了很多学习机会,请各个学校的名师来给我们上讲座,讲的都是课堂教学和教师发展的宝贵经验,让我深受启发,并适当采取了他们的一些方法,实践起来大有成效。记得培训刚开始时,老师就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课。让我一下子增加了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喜爱。她讲到了做为一名教师,担负着孩子的培养工作,首先要具备的是爱心。有了爱心,才会对学生产生耐心,耐心地去了解他们,宽容他们,鼓励他们,喜欢他们。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够和谐地相处,以创造出一个美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做的工作不只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这些都会让学生终身受益。特别关爱后进生,对他们采取最多的是鼓励,并且要对症下药。从他们喜欢的、擅长的地方入手,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并且要耐心的对待他们。看着魏洁老师脸上露出无比自豪的表情的时候,我的心底在想我什么时候我也能拥有让我为之自豪的学生。讲座不仅讲到了如何教好学生,也讲到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觉得非常有道理。教师刚入教,首先进入适应期,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都不成熟,这段时间确实得勤奋刻苦。我们还年轻,我们要为教育事业奉献微薄的力量。接着进入发展期,这是一个矛盾不断爆发的时期,我们在教育事业奋斗,一定会碰到许多的困难,只有不断发现问题,之后通过努力不断解决问题,人才会成长起来。然后,会过渡到成熟期。在接着进入高原期,这时人很难再发展,会出现停滞现象,但如果不断努力,就会达到突破。再者,也非常人体能够教师的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让我不再彷徨,因为每一份职业都有它的成长过程。
第二学期,注重了教师的教学方面的培训。这次新教师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对教学规章制度、教学常规、师德、教育的常识和特点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各位专家的讲座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受益匪浅。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很少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不够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是否与自己有关。当学生出现与课堂教学不一致的行为时,只是一味怨学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适应了学生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其特点之一,就是每节课后及时反 思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教学,以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达到及
时调控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远远比不上他获取结果的过程重要。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重要的前提是给予他在学习和研究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积极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这样,他的体验才是幸福而自信的。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中,不仅会喜欢老师,喜欢上课,产生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还会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快乐愉快地去学习。
作为新教师,我们没有多少教学经验,理论水平低,对自己的工作不善于总结归纳,现在,通过对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的理解,基本上能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握了教改方向,坚定了探索新路子的信心,并增加了教育科研的意识,认识到不能只做教书匠,而要做新时期的教育家。
了解了国内外基础教育的现状,尤其是了解到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基础教育现状,看到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差距,如教材的陈旧、方法的古板、对学生统得过死等弊端,增强了作为一名教师的使命感,更加坚定了以培养祖国所需要的人才为己任的信心。
目前,对于客户个人信息的研究主要基于理论方面。涂慧[1]运用实证分析法对个人信息的内涵和立法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其认为以制定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主导,同时发挥企业自律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式较适合我国的国情;汪美侠[2]重点分析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立足于我国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现状,提出了应着重从个人信息法的制定等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体系。张素华[3]理论分析了个人信息的法律性质,和商业运用的现状,提出还有要通过法律的途径来加强客户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王鸿玲[4]主要是从银行这一单一组织的角度,将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与外国的作了对比分析,然后对我国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构建提供了建议,对于公共机构的监管中,对于出卖客户个人信息方面还没有人分析过。李树祥等[5]利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对海关缉私部门和走私商之间相互作用时的策略,进行了分析;陆玉梅等[6]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企业安全费用监管策略的自发演化模式,提出了中小企业安全费用的监管对策。
鉴于客户个人信息方面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并没有人实际运用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于此同时,对于公共机构的监管方面也没有涉及过出卖客户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因次,将博弈论的方法运用到公共机构出卖客户个人信息的监管行为分析中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1 博弈论的引入
博弈论研究[10]的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均衡问题,应用最普遍的是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是指一组满足给定对手的行为,各博弈方所做的是它所能做的最好的策略,为一种非合作博弈。博弈论的基本假设有2个,一个是强调个体行为理性,假设当事人在进行“决策”时,能够充分考虑到他所面临的局面,即他必须并且能够充分考虑到人们之间行为的相互作用及其可能影响,并能够做出合乎理性的选择。二是假设博弈各方最大化自己的目标函数,能够选择使自身效益最大化的策略。博弈论分析的实质是,在经济主体理性的条件下,行为主体根据给定的条件及对方的行为策略等,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策略,从而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公共机构出卖客户个人信息行为的监管主体是公共机构及其监管方,他们一般是行为理性的,显然能清楚地认识到拥有某种重要社会地位、薪金收人等的自身价值。但面临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诱惑,局中人还是会做出不同的决策,即选择严监管与否、选择出卖行为与否取决于行为人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及与预期收益的比较,这几点正好符合博弈论分析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可以将博弈论引人公共机构出卖客户个人信息行为的研究中,来分析公共机构出卖客户个人信息行为及其监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建议。
2 监管博弈分析
(1)模型的选择。根据上述假设及分析建立公共机构出卖客户个人信息行为的监管博弈模型。监管方的纯策略选择是严监管或松监管(不监管是松监管的极限状态),公共机构的纯策略选择是实施出卖行为或不实施出卖行为。不同纯策略组合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矩阵中第一个数字为监管收益,第二个数字为公共机构收益。其中Cs是监管方实施松监管的成本(不监管时Cs=0),Cy为监管方实行严监管多支付的成本,Mg指公共机构实施出卖行为未被查出预期所得收益(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它不当得利等),Lj表示监管人员工作失职可能受到的惩罚(包括刑事责任、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等),Lg代表公共机构实施出卖行为被查出可能受到的惩罚(包括刑事责任、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等)。
假设各利益相关者的策略如下:(1)Pj为监管方严监管的概率,则(1-Pj)为松监管概率;(2)Pg为公共机构实施出卖行为的概率,则(1-Pg)为不实施出卖行为的概率。
矩阵中的4种策略组合表示的意义:当监管方严监管时公共机构公然实施出卖行为,此时公共机构出卖客户个人信息行为被查出将蒙受Lg的损失,而工作出色的监管人员将获得奖励Mj,Mj扣除严监管的成本(Cs+Cy)为监管方的净收益;当监管方严监管时,公共机构选择遵纪守法不实施出卖行为,则监管方损失严监管的成本(Cs+Cy),而公共机构既无损失也无收益(收益为0);当监管方松监管甚至不监管时,公共机构若选择出卖行为,此时监管方因监管人员失职而受惩处导致损失(Cs+Lj),而公共机构则因出卖行为得逞获得不当得利Mg;当监管方松监管时,公共机构如没有出卖行为,此时监管方会损失松监管成本CS,而公共机构当然既无损失也无收益(得益为0)。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如果监管方实施松监管,公共机构的最佳策略是实施出卖行为,以获取额外非法得益而当公共机构实施出卖行为时,监管方的最佳策略是进行严监管,以打击作奸犯科者,保障公民的个人信息不受损失。既然监管方实施严监管,公共机构的最佳策略是不实施出卖行为,以免受惩罚而当公共机构不实施出卖行为时,监管方的最佳策略是进行松监管甚至不监管,使监管成本最小化等等,如此重复的结果,不可能产生一个使博弈双方愿意单独改变自己策略的纯策略组合,而只能以上面假设的某种概率,如Pj、Pg等随机地选择不同的策略组合构成混合策略博弈的纳什均衡。根据纳什定理,在这种均衡条件下,监管方和公共机构都无法通过改变自己的混合策略来改善自己的得益。
如果设监管方和公共机构的期望收益分别Eg和Ej,则
若使公共机构出卖客户个人信息行为及其监管的混合策略博弈达到纳什均衡,则
解上述方程,得该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解为
Mg=LgPj/(1-Pj),Pg=Cy/(Mj+Lj)。
(2)数据分析。在监管人员查出出卖行为所得奖励Mj和因工作失职而受到的惩处Lj既定的情况下,即对监管人员工作业绩的奖惩力度一定时,公共机构实施出卖行为的最优概率取决于监管方实行严监管多支付的成本Cy,且与其成正比。这预示着发现出卖行为需要支付很高的监管成本,没有付出很高的额外成本就不能发现出卖行为,意味着发现出卖行为的概率降低了,因而实施出卖行为变得相对的容易,故出卖行为的发生概率随着监管成本的增加反而提高了。反过来说,在一定条件下,设法降低严监管多支付的成本就可以降低出卖行为的发生概率,同理,Cy不变时,加大对监管人员工作业绩的奖惩力度能达到同样的监管效果。但是,降低监管方的监管成本,加大对监管人员工作业绩的奖惩力度,在短期内可提高监管人员实施严监管的积极性,但长期效果如何呢?
当Pg>Cy/(Mj+Lj)时,监管方的最佳策略是选择严监管。而根据=Cy/(Mj+Lj),公共机构选择实施出卖行为的最优概率只Cy、Mj、Lj有关,即与Cy成正比,与Mj、Lj两者之和成反比。因而,降低Cy、提高Mj和Lj,都能降低发生出卖行为的最优概率,从而达到Pg>Cy/(Mj+Lj),促使监管人员履行职责。但长此以往,在监管方实施严监管后,公共机构又会趋于选择遵纪守法的行为,而使出卖行为概率Pg降低,低至一定幅度就会导致监管方严监管与松监管两者的期望收益等值,监管方又会重新选择混合策略,出现重复博弈。而Pj=Mg/(Lg+Mg)表明混合策略中监管方选择严监管的概率主要与Mg、Lg有关,而与监管人员松监管所受惩处Lj无关。因此,单纯降低监管方的监管成本、加大对监管人员的惩罚力度,而不改变公共机构期望得益,虽短期有作用,但长期来看却并未改变监管人员的博弈策略选择,对出卖行为效果不大。同样地,当Pj>Mg/(Lg+Mg)时,公共机构最优选择是遵纪守法。故要使监管有效,必须降低值。而由推导知,Pj=Mg/(Lg+Mg)。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公共机构未被查出预期所得收益Mg是外生变量,虽然在不同的出卖行为中由案件的严重性决定可大可小,但在某一固定事件中通常为一常量,即可确定监管者的最优概率主要取决于出卖行为被查出受到的惩罚Lg,且成非严格意义上的反比关系。因而加大惩处力度,使Lg值变大,将降低监管方的最优概率,从而形成Pj>Mg/(Lg+Mg)的局面,促使公共机构选择不实施出卖行为。但久而久之,在没有出卖行为的情况下,监管方必然会理性地放松警惕,降低监管力度至一定程度时,出卖行为实施与否的期望收益相等,公共机构又会重新选择混合策略,导致重复博弈。结果Pg>Cy/(Mj+Lj),与Lg无关,即实施出卖行为的最优概率与被查出的损失无关。此时即使被查出的损失Lg足够大,根据博弈理论,如果监管乏力,对公共机构而言也只是不可置信的威胁,必然继续延续前科。
3 启示及建议
公共机构是否实施出卖行为及监管人员能否履行职责是问题的2个方面,单纯采取对一方的奖惩来诱导其行为也许短期有效,但从长期看,并不能改变任何一方的理性和道德风险行为。为了达到(松监管,不出卖行为)的目标,以前总是片面强调加大惩罚力度,因为在一定范围内惩罚得越严厉就越接近这一目标。与此同时,也提倡配合一定的激励措施,希望达到监管方和公共机构的双赢。但惩罚和激励措施必须适度,而实际很难把握。对惩罚而言,力度过大会使部分公共机构产生逆反心理,形成拼死一搏的倾向,反而达不到约束的作用。对于激励而言,其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激励程度不够,会使监管人员在收益增加的情况下仍然松于监管,而过分激励、收益过多会使监管人员产生当前的收益已经足够了的想法,丧失进取动力,同样达不到目的。笔者认为,由检查力度、处罚力度和处罚执行力度三者合一所决定的监管环境是制约出卖行为的关键因素。治理出卖行为,应以加强对出卖行为公共机构的惩处力度为主,逐渐过渡到提高对违法者的检查力度和处罚执行力度与加强对出卖行为的惩处力度并重,加大对监管人员失职行为的处罚力度与降低监管成本并重,建立健全法律保护体系。
博弈论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做出的选择,取决于其对该选择成本收益的预期以及对他人选择的预期。给定必需的权力和信息不完全这两个条件,出卖行为及其监管的内在逻辑沿着成本和收益变动的路径展开。因此,权力配置结构问题是监管出卖行为机制设计及战略选择的根本问题。即监管出卖行为不能局限于,在权力既定这一约束条件下,只是通过加强对权力的外部制约来监督控制公共机构出卖客户个人信息行为而不改变现有的权力结构。如扩大公众的监督权,把某些不必要集中的权力下放到市场中,是监管出卖行为的釜底抽薪之计。其次,改善权力配置的信息结构、提高透明度,包括完善政务公开、重大问题决策公开、选拔干部公开等制度,细化公共机构职务权力义务的规定等是监管出卖行为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另外,给定监管出卖行为的必要条件如制度、信息不完备、监管人员与公共机构的期望得益、价值取向和道德约束,主宰着实施出卖行为的动机,从另一侧面说明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特殊意义。
博弈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松监管,不出卖行为作为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均衡点而不是一次博弈的结果。它是博弈双方经过长期磨合和斗争、反复修订各自的策略、经过多次博弈最终形成的结论。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隔一段时间各方还要进行修订,以逐步接近最佳点。而且,达到最佳点涉及到政府政策、社会风尚、道德水准等许多方面,并不只是提到的两方。也就是说,这在实际中应该是一个多方博弈,甚至牵涉监管人员和公共机构的合谋问题,达到均衡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水平的限制,很多问题尤待共同研究。
法律以及相关的监管制度的只是保护客户公民利益的一个方面的措施,更重要的是客户本身也要注重个人信息的自我保护意识,比如对于需要注意保护的信息有:真实姓名、住宅电话、手机号码、办公电话、家庭住址、公司名称,银行卡号,或者任何可能让他人直接找到您的信息等要予以警觉,除非必要填写告知的,其余可以不用全部予以告知。只有监管和自我保护双保险,出卖个人信息事件才会销声匿迹。
摘要:近年来,公共机构屡屡出卖客户个人信息,给客户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基于公共机构出卖客户个人信息行为的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了公共机构出卖客户个人信息行为的监管模型,提出了监管的混合策略,给出其纳什均衡解及经济意义,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出卖行为的监管对策。对公共机构出卖行为的治理需多方的共同努力,在加大对监管人员失职行为处罚力度的同时,建立健全的法律保护体系,也要加强客户对个人信息的自我保护意识。
关键词:公共机构,个人信息,监管,博弈
参考文献
[1]涂慧.试论中国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9-153.
[2]汪美侠.试析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及完善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56-59.
[3]张素华.个人信息商业运用的法律保护[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6-39.
[4]王鸿玲.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12-13.
[5]李树祥.海关走私监管的演化博弈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8(10):29-32.
[6]陆玉梅.高危行业中小企业安全费用的监管博弈[J].系统管理学报,2009(8):463-468.
[7]胡文国.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监管中的博弈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9):94-109.
[8]陈国藩.谈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中政府监管行为及注资问题[J].商业时代,2008(12):77-78.
[9]罗正清.有限理性视角下区域内地方政府博弈行为的演化与稳定[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8-72.
[10]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21.
[1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56.
第三方理财机构是一个独立的中介理财机构,它既不代表保险公司、基金公司或者银行,也不代表消费者的利益,它严格地按照客户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其自身财务状况和理财的需求,通过科学的方式来分析其内在的理财目标,然后利用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基金公司或者是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为其提供组合投资工具。因此,第三方理财业务的价值核心就是金融产品的交叉营销。
一、第三方理财业务的现实需求分析
(一)个人可用于理财的财富数量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运行,个人手中累积的货币财富越来越多。截止到2007年3月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176881.43亿元。由于基于传统中国文化及财富观念导致个人储蓄率逐年增高(我国国民储蓄率2001至2005年间达到44%,居民户储蓄率达16%以上),再加上家庭发展因素的制约,如住房、子女教育、养老以及疾病等问题的内需成本持续走高,也使得居民个人消费被极大抑制。而从2005年以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轻微的物价持续走高逐渐向通货膨胀转化。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现金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不断增强。
(二)金融机构无法满足个人理财的需求
从目前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理财产品看,主要特点是金融产品简单叠加而缺乏创新、产品重复率高。虽然各个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名称不同,但其市值内涵基本相似,对于客户而言,实际上没有较多的选择。因此,无法改变理财产品单一的困境。此外,理财门槛过高、手续繁杂也是制约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桎梏。
(三)金融市场对个人金融活动的开放度提高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抑制现象逐步改变,体现在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对个人投资者的开放。2005年7月,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交易正式向个人开放,个人投资者可通过特批的商业银行作为平台,直接参与国内黄金市场进行实物黄金投资;2007年2月开始实施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将个人持有外汇的额度从2006年刚刚放宽的2万美元又扩大到了5万美元,增加了个人的投资选择;2007年5月11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的通知》。该通知取消了以前代客境外业务“不得直接投资于股票及其结构性产品”的限制性规定,它表明今后国内的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国内银行的“代客境外理财业务”(QDII)投资纽约、伦敦等海外股市、基金,这就为国内现在相对封闭的个人投资市场打开了新途径。这些都表明了我国个人参与金融市场已经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在这种背景下,个人投资者对金融机构提出的投资预期收益不断高涨,就给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产生了压力。
(四)宏观调控政策对个人金融活动的影响不断增强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人逐渐对金融市场产生更大的影响,构成了金融市场另一强大主体。例如,2003年末,沪深股市账户总数达到6981.23万户,2004年总数至7215.74万户,而截止到2007年5月末,沪深两市账户总数已经突破1亿大关,其中,2006年以来的新增开户数超过2660万。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对个人投资者的针对性不断加强,调控个人投资主体变得与机构投资者一样重要,但个人投资者毕竟是市场中的弱势群体,信息获得和专业性反应都较差,因此,往往成为政策调控的牺牲品,这就促进了个人投资者寻求专业理财机构的需求。
二、第三方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差异
(一)理财服务理念不同
第三方机构可以保证理财建议的公正性,能够客观地为客户提供咨询顾问和理财策划服务。第三方机构的费用收取与客户的最终收益率之间呈正相关。理财方案往往会涉及基金、保险、债券、信托、税务等多项内容。第三方机构服务的出发点是站在客户的角度,设身处地为客户资产保值增值着想,考虑如何综合运用这些金融产品为客户获取最大化的利益。它的理财顾问服务是从以产品为导向转换为以服务(客户)为导向的,并提供满足客户生命周期需求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另外,还注重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的建立。而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是建立在它自身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并不是全部着眼于客户的真正需求,其主要动机仍然是销售金融产品或产品的组合而已。
(二)业务开展的独立性不同
在金融机构开展的理财业务中,理财人员无法按照市场原则去为客户量身定做适合的产品,因为在其内部对于产品的推销策略是固定的模式,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保证金融机构的利益最大化,而非客户。而第三方机构开展理财业务的最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强的独立性,第三方机构在为客户作出理财规划时,不受任何金融机构的干预和限制,它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和市场的变化作出合理的投资建议,面向所有的金融机构选择真正符合客户利益的金融产品。当然,理财规划能否实现是受制于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而非某家金融机构。
(三)理财规划范围不同
第三方机构理财业务的理财手段更加丰富。由于受到分业经营的限制,传统理财服务的理财手段比较单一。第三方理财机构则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涵盖的金融产品包括国内几乎所有的金融产品,甚至还可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投资海外市场。因此,这种业务范围弥补了客户在对金融机构的信息理解和利用中的不对称和不平等地位,使客户有效地规避风险,实现客户理财愿望。
(四)业务开展模式不同
客户首先选择和聘用独立理财顾问,在理财顾问的协助下,先分析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而测试风险承受能力,在设定理财的目标后,选择不同的理财组合和投资工具,实现理财目标。第三方理财机构发出的理财规划书不具有强制作用,客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做出是否采用的判断。
三、第三方理财业务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第三方理财只有在成熟的金融市场中才会出现,这是符合金融市场发展规律的。因为这些区域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雄厚的资产管理人才储备、丰富的理财产品与极高的市场信誉等优势,因此,理财服务得以在金融机构与第三方理财机构中广泛存在。相比而言,目前我国发展第三方机构理财仍有很多的因素制约。
(一)法律保障缺失
我国对于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监管标准不统一,商业银行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证券公司有《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基金公司有《关于基金公司开展委托理财业务办法》;保险公司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信托公司有《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办法》,这些办法一般都是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在税收、利率(收益率)以及会计制度等多方面的规定各自为战,造成金融机构竞争上的事实不平等,金融秩序一定程度的混乱。理财业务是近年来金融业的新兴业务,尤其第三方理财业务更是其中的创新,因此更需要完备的法律法规环境来规范其发展,以保证各方参与者的利益。目前,与第三方理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管理政策仍是空白,客户迫切需要有相关法律保护其合法利益。第三方理财业务是将金融业的各种产品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创造出较高效益。这种情况与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现状是矛盾的,因此,如果缺乏针对性更强的法律法规的界定,第三方理财业务要取得快速发展将非常困难。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首先界定对应的监管机构,然后由监管机构协调其他业务监管部门共同制定法规,使第三方理财业务从开始就在规范下开展。
(二)理财规划师的培养滞后
从金融机构开展理财业务的优势看,主要体现在理财队伍更具专业性。而第三方理财业务的开展和延伸,需要的人才更具有复合性,因为理财产品涉及到银行产品、信托产品、保险产品以及各种有价证券等投资等。这就要求理财规划人员不但要对目前金融市场所有投资领域的理财产品十分熟悉,还要能够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财务安排。但是目前我国金融行业内部的分业经营使得国内理财领域的多数专家仅具备单个领域的投资经验,缺乏综合理财的经验和能力,这对第三方理财业务的发展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是第三方理财业务发展的基石。
(三)信用制度建设薄弱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已经习惯并认可了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且建立了较强的信任感。第三方理财业务的开展必须要解决个人对于机构的信任问题,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个人理财业务是建立在个人与机构互相信任基础上的金融活动,但由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第三方机构极易产生“道德风险”。健全的信用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道德风险”给客户带来大的理财损失。我国信用制度的建设刚刚起步,针对理财机构的信用制度建设还处在空白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第三方理财业务的整体发展。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建立信用信息平台,推出信用缺失惩罚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个人利益,这也能够促进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
(四)金融机构的合谋排斥
第三方机构开展理财业务,从理论上看是独立的业务处理,完全游离于各种金融机构的控制之外,为客户制定出利益最大化的理财方案,但是金融机构利用自身的优势,组建独立的第三方理财机构,这将不可避免地和金融机构产生关联交易,从而影响甚至损害客户的利益。金融机构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很可能建立联盟,通过封锁信息渠道等手段,对第三方机构进行合谋压制,逼迫其退出理财市场,从而重新获得理财业务的垄断地位,客观上造成客户理财成本的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三方理财与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信托投资公司都有着本质差别,第三方理财业务的开展又无法离开各种金融机构业务的开展,二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互动发展是未来双赢模式的基础。因此,在鼓励发展第三方理财业务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与上述公司之间的适度竞争,防止过度竞争带来的风险转移到客户身上。
第三方机构理财业务是一种新兴的理财业务形式,不仅需要法律的保护,而且需要法律进行监管。如果市场监督机制不健全,则会出现第三方机构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主动合谋的现象。第三方机构按照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从中被动选择一些并不适合客户实际情况的产品组合,结果是在损害客户利益的基础上,第三方机构与金融机构共同瓜分了客户应得到的理财利润。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监管机制,从产品输送渠道上和利益分配机制上加强控制,防止道德风险给客户带来的损失。
一场场精彩的讲座使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自己以往那些不成熟的观念。很多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徐茂顺老师的《师德修养与专业发展》,让我明白作为老师,师德是必备也是首要的。老师对于学生,不仅仅是传道者,更是榜样、示范者。一位善良的老师可以培养出许多善良的学生。作为老师,尤其是一名优秀的老师,要切实从各方面做到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当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要纠结于结果,要关注问题出现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做到关爱理解学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成为师德为先,真正让学生尊重的好教师。
崔校长为我们介绍了一个优秀教师应有的素质,让我明白自己距离优秀教师还有很大的距离。社会素质高速发展,如果自己停滞不前就会被时代的高速列车甩在后面,态度决定高度,所以以后自己一定摆正态度,让自己更加上进。
老师们的讲座让我明白了,教师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只看眼前,而要着眼未来,做一名专业的好老师,要以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对工作,对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修养与行为都要有专业理念。
在教学常规上我也深受启发。第一,在备课上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从学习课程标准入手,深入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第二,在上课上,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创生的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更要做到讲练结合,练习题要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要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在教学方法上我也学到了很多。
要特别感谢董云老师和贾慧老师的指导,他们用自身的实战经验为我们现身说法,毫无保留的帮助我们,让我们在有限的课时里学到了许多教育教学的知识技能。这也让我明白,名师背后更多的使努力辛勤,他们让我明白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今后的道路上应该何去何从。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培训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绘声绘色的课,通过这次课,我们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另外,众多培训指导老师一再强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位老师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上好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我的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当然这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多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在这次培训中各位老师所讲述的一些方法,实际上就为我们新老师起到了“扬帆导航”的作用,我觉得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新老师必须好好地吸收和采纳。
新的起点需要新的奋斗,新的奋斗需要旗帜作为引导,这次培训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帜,不仅让我们在理论和意识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学校教学、人事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也了解了不少。在思想、行动和实践工作上给了我切实指导。通过参加培训,不仅丰富了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提高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而且增强了政治思想觉悟,提高了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篇一:教师个人学习总结
教师个人学习总结
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
教书和读书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我们要做“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创新型教师,爱岗敬业是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首要条件。他不但具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谨求实的师风,而且还应具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拼搏的英气,甘愿奉献的“傻”气,自强不息的骨气。吾以培养新世纪之英才,振兴中华为己任,虽生活清贫,但仍以春蚕的精神、红烛的风格、蜜蜂的作风、绿叶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奋力拼搏,无私奉献。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愚人不才,笨鸟先飞,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学艺术作为一种人生目标,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国 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之中。
我相信,在我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一定会更加完善我得的读书机制,使自己的读书活动再上新的台阶!开出更艳丽芬芳的花朵!结出更大更甜的硕果!篇二:新教师培训个人总结
专心研究 潜心学习
——新教师培训总结
为了使我们这些新教师们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学校特地为我们安排了学习
培训。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上,还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通过近期的学习,收获很大,以前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现在搞清楚了,以前的一些情感体验,如今也找到了理论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的确是一门艺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钻研。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培训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教师是文化的传递
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其次,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
培训期间我们上了一些让我们记忆深刻的课。几乎每堂课都发人深省,我在
其中收益颇多,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教育教学这门艺术需要认真去体会,在体会中成长。我听完课的体会是: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很多资料,并且在课堂上,能够灵活运用现有的课件资源,采用板书
课件互变换,既发挥了信息技术的共享性作用,又节省了时间,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者思维缜密峄知识系统可谓了然了胸,因此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条理清晰,教学内容知识点不论从纵向看还是从横向看都考虑得相当周全、细致,处处体现了新课程所创导的基本理念思想。
通过听这些教学能力的课我也发现了与他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以后再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 要精心设计是教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因此,应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尤其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都有要进行精心的设计。
2. 教学过程要精致 在讲课时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要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要恰到好处、板书也应充分体现知识的结构体系,应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要得当,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总得来说,通过听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听课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其他成长的一条捷径。我会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努力学习其他其他老师身上的优点,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
通过此次培训,我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并且有了日后工作的指南。在培训中,几位老师根据他们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次课,我们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另外,众多培训指导老师一再强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位老师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如何使自己能够有质量有效率有能力地上好课,使学生能够持续地从心灵深处接受我的教学,这就需要我努力地备课、努力地锻炼、努力地学习??当然这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多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在这次培训中,各位老师所讲述的一些方法,实际上就为我们新老师起到了“扬帆导航”的作用,我觉得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新老师必须好好地吸收和采纳。再次,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对于刚刚从大学校门踏出的我们,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怯懦,而本次培训中,培训指导老师也十分注意我们的这种心理的变化,他们 的讲话,从头到尾始终贯穿一个中心,那就是充满对新教师的鼓励。其一是鼓励我们要赶快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等,其二是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学生时期那种趋向“感性”或者说是“浪漫”的生活态度。其三是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教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其四是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也许,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只有具备克服困难的信心,才能取得好的开端,而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把责任心体现到工作中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本次培训精神作为指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自身价值。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尽快完成从学生到一名合格的新教师的转变,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努力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工作,向老教师学习,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通过参加这次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东西。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自己的任务及肩负的使命,更加坚定了我搞好教学、科研工作的信心。并利用此次培训所学理论和方法,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素质。授课教师的精彩讲解、闪光的个人魅力,使我受益匪浅。
篇三:教师个人培训总结及心得
教师个人培训总结及心得 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 “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在这十分关键时刻,我们参加了这次培训对我们教师的建设和培养起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通过专家的引领,教学理论的培训和学习,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活动的开展,发挥了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等各方面的作用,给教师形成一种对话机制,营造了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将教师凝聚在一起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拓展了教师发展的空间,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追求发展。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受益非浅。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
“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要变革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以前,我的头脑中存在着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应对的是统一考试。通过专家讲座,了解到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学习。
其次,调整和拓宽了我的知识结构
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初中科学课程的学科整合是课程改期的特点之一。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科学教师要具备与科学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诸如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等;还需要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其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较完整的基本知识。科学教师还应具有思维科学知识,这有助于教师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教师还要具有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能以敏锐的眼光和头脑,注意观察、了解、搜集信息的能力。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
而现实是,我们科学教师都是由单科的物理、化学、生物或地理教师组成,与专业教师任职
资格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教师专业性知识的缺陷交极大地限制科学课程的实施。
一些教师反映,对新教材的把握有困难。很显然,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制约教师驾驭新课程的瓶颈。因此,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
校本培训利用教学资源,以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对全县科学教师开展学科的专业培训。开展了学科交流,大家各抒己见,通过观点的交锋,强调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再次通过活动的开展树立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了解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教学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其次促进了我对教学行为的反思
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审视与思考。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他就会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思则得也”。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手段和方法,教师不能简单地拿来复制粘贴一下就OK了,而要做出科学分析,结合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及自身优势,为我所用,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教师需要在反思中成长。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不少的困惑和困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平时许多教师只有期末或年终学校进行教学评价时,才会系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而校本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扭转这种现象。说课、上课、评课活动的开展能促进教师把反思当成常规工作。与同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活动中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闪烁。通过追踪说课、上课的过程,审视教学环节,总结教学得失,从中会产生许多感悟。
如在活动中,一位教师在说《焦耳定律》的教学设计时,他为了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采用实验探究法。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来创设情景来引入新课。演示实验:用相同的导线分别给电灯和大功率电炉供电,让学生触摸导线,建立同一电路电灯和导线发热情况不同和不同电路中导线发热情景。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猜想电流产生的热量Q与哪些因素有关?
3、增加自主探究的开放性和培养学生实验的设计能力。根据学生的猜想结果,分组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4、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汇报实验结果并讨论评析实验结果。阅读教材形成焦耳定律。
如原来为了落实双基,我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先给出结论或通过简单的例子得出结论,然后化大量的时间解释结论并加以巩固。通过校本活动的开展,我才了解到先前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认知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健康发展。理想教学模式应该是:通过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同时我也体会到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有所收获?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关注的问 题。教学设计中必须要注意这一点。尤其表现在问题的设置中,必须考虑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设置的问题首先要有梯度,有易有难,且要从简到难。让所有的学生的思维都有所启发,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切不可设置的问题高深莫测,只有使一小部分的学生打开思维。如果这样,时间长了势必影响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提高自身的管理专业技能,培养创新经营和现代管理意识,促使在工作中进一步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我从2010年10月开始参加了杭州年代学校开设的国际工商管理班的学习。在一年时间里,通过到杭州面授和课后的温习与自学,先后学习了市场实务、企业战略管理、电子商务、企业财务等课程,掌握了解了国际工商管理的主要知识,使自己在工作和管理上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年来,虽然课程多、时间紧,与同学之间面对面的交流、研讨的机会也不多,但是本人能尽可能的通过网络、电话等现代信息工具,与同学开展研讨与交流,并及时请教有关教师专家。通过学习交流,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认识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是对企业管理的认识,以前主要停留在本职工作和本部门管理的认识。通过学习对管理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现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还有更新的提法“知本经济”时代,因此学习无论对于个人、单位还是企业都至关重要,而且非常之必要。企业和个人必须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增强竞争能力。最先进的组织是学习型的组织,只有不断学习,对单位的所有员工进行管理培训,全面普及管理知识,一部分人通过培训掌握最前沿的知识、技能和管理方法,才能为本单位提供全面的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的解决方案,只有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综合竞争能力的加强,才能适应这个“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的社会,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我作为一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虽然从事的是行政管理工作,但是通过高级工商管理课程的学习,可以说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执政能力。像我们街道有工业企业300多家,年纳税超亿元以上,如何引导企业创优做大,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是摆在我们执政者面前的一大课题。通过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企业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
首先是要制定好发展战略,战略制定好后,主要是在管理上贯彻执行,当然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管理活动支持经营的决定,因而战术性的意义较大,企业的管理有执行和决策两部分,工作不外乎就是想和做,想是决策,而做就是执行。像客户订单的承接、采购、验收、付款、出货、收款、记帐等一系列活动都是执行过程,“执行管理”就是我们对各项交易做记录、分(转载自本网,请保留此标记。)析应用,并设法提升其效益的活动,因此,执行的对象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企业职能。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现在大部分企业不是没有决策,没有制度,而是决策、制度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各企业、企业各职能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而且制度在落实过程中随着层面的增加偏离程度越远。制度不能很好贯彻,管理有很多不规范行为,考核制度滞后,不能完全监控企业的行为,更不能达到事前稽核的功能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通过一系列的相关课程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如何引导启发企业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执行能力,以达到执行的规范与快速。像可以用erp来整合企业的职能,使企业需要它的协助来使交易和数据管理都上轨道,提高执行速度,降低信息处理的成本,大幅度提升竞争力,还可以用erp来提升决策管理的能力。其实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企业管理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考虑。在执行方面,是可以直接寻求erp的协助的,只要把数据整理清楚,把单据内容正确地录入,erp的整合功能自然可以替企业带来省力、正确、及时等自动化的好处。若学习了足够正确的观念,erp还可将许多“事后”的管理工作提前为“事前”的管理,因而强化了事前稽核的功能。
在学习中,同时我们遇到了一些难题,希望学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予以提高、改善。一是适当增加导师课堂的授课时间。可以说,国际高级工商管理的学员基本上是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学习的。虽然,参加的学员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但是由于课程多、时间紧、任务重,无形给学员的知识消化带来了一定难度。二是创新学习的方式。由于参加高级工商管理的学员来自全省各地,统一到杭州参加一定时间的面授,无可非议,但是来自全省各地的学员是非脱产学员,身后还有大量的工作。如何解决工学矛盾,是摆在杭州以外的学员所面临的实际困难,我认为可以采用远程网络教育的方法来实施,这样既可以解决学员赴杭来去匆匆的“赶集”之难,又可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三是选用教材应更符合实际。国际高级工商管理的课程,选用的是香港的教材。由于香港与大陆的文化差异,有些教材、作业题的词语在阅读上难以理解,无形给学员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我认为,应该把香港的教材与大陆的教材进行统一修编,更有利于学员的理解与消化。四是加强实践交流。学校可以通过开展研讨会、主题班会的形式,不定期的组织学员进行研讨交流,加强学员之间的友谊,提高学员学以致用的能力。篇二:培训个人学习总结 个人培训学习总结
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学习,对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非常珍惜,始终以培训要求的标准对照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培训学习,虽然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但这次培训活动给我的收获是无限的。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的视频专题讲座,有高级教师的教学展示,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沙龙交流等,也有学院的互动讨论,通过理论上的培训学习、教学观摩等,因此,这三模块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带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课堂上,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和精髓,理论的精华。听了教授们的讲座,我进一步体会到了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性。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如何更好地去当好一名教师。如今,培训已告一段落,在感叹时间过的太快,想学的东西太多的同时,所幸的是每一次活动都过的充实,聆听智者的教诲,参加伙伴们的探究„„收获颇丰!也让我反思到了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处处以身示范,以理服人,我会积极主动地承担各种教学任务,注意发挥带头作用,热心帮助其他青年教师,使他们能和我一起更快、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请教。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使自己无愧于教师这一称号。总之,教师“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学习,让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自觉要钻研的路很难,要学习的路还很长,但我的教育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虽然培训学习已告一段落,但学习还在继续,教师只有“终身学习”,才能真正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篇三:培训班个人学习小结 培训班个人学习小结
---第10期乡(镇)党委书记班 x x x(20xx年x月xx日)
受组织部门的选派,20xx年x月x日起,本人参加了广西区党校举办的第x期乡(镇)党委书记班学习,经过一个月的学习,本人思想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知识,实践经验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各方面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现自我总结如下:
一、加强了党性锻炼,提高了理论修养。
通过导学阶段的教育,我更加深刻了解和领会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尤其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深入的领会。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开学典礼上,陈际瓦校长作了题为《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开创我区发展新局面》的动员报告,要求我们在把握大事,抢抓机遇上下功夫;在贯彻落实,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上下功夫;在围绕推进发展,惠及民生,构建和谐上下功夫,从广西的区情出发,为我们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与求真务实的关系以及求真务实的重要性和时代性。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根本保证。求真务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乡镇党委作为基层党组织,要做好求真务实的派头兵,通过听了陈际瓦校长的报告,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持的科学精神和优良作风,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一定要把求真务实贯穿始终。通过听取xxx常务副校长的《增强责任感,提升学习力,开启新境界》为主题的入学动员报告,使我在党校的学习目的和任务更加明确,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听取组织员xxx老师关于建立学习型班级的入学教育,我增强了纪律性和班级荣誉感。在党校学习期间,本人迅速实现从领导向学员的转变;从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的转变;从工作到学习的转变,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理论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努力在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理论学习与当前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与自己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与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不断把学习的成果转变为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努力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向同志学,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通过学习,进一步确立理想信念,巩固宗旨信仰,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识别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提升了学习力,拓展了新境界。
一、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假定在股票市场中存在一群个人投资者和一个机构投资者, 以及其他交易者或投资者辅助进行交易从而引发跟风效应。ηH表示利多信息, ηL表示利空信息。
首先, 由“自然”选择出ηH或ηL, 然后机构知道了其所获得的信息是ηH还是ηL。而个人投资者只是知道有ηH和ηL两种信息, 然而不知道是具体的哪一种, 他拥有的一个先验信念就是机构投资者获得利多信息的概率为θH, 利空信息的概率为θL, 而且θH+θL=1。
其次, 机构投资者根据所获得的信息选择股票的买入量。若机构收到的是利多消息, 那么他会增加自己的股票持有量 (假定为XIH) , 由此获得收益。如果机构收到的是利空信息, 那么他的行为有两种可能性:第一是仍然增加自己的股票持有量XIH, 从而使得价格上升, 进而引发个人投资者产生跟风行为, 然后当价格较高时再卖出证券, 最后获得投机收益;第二是减少自己的股票持有量 (假设为XIL) , 只是得到正常分红, 这种做法并不会拉升价格。在这里我们假定机构投资者在利空信息下, 选择高需求量的策略信念为α=P (XIH/ηL) 。
最后, 不知情的个人投资者采取行动。他们知道机构投资者的存在, 也知道有两种信息ηH和ηL, 但却不知道机构获得的是具体哪种信息, 只能从股票交易量的变化中猜测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假设当机构投资者选择较低的股票需求量XIL, 低需求量 (假设固定为XUL) 通常是个人投资者的最优选择;当机构投资者选择较高的股票需求量XIH, 对个人投资者来说, 他不知道这一现象是机构为了诱发他们产生跟风行为所故意设的骗局, 还是因为机构收到利多消息的真实反映。假设个人投资者在观察到机构做出高需求量XIH后, 也表现为高需求量 (假设固定为XUH) 的策略信念为β=P (XUH/XIH) 。由于股票市场上存在数量众多的行为接近、偏好相同的个体投资者参与交易, 因此个人投资者们的高需求XUH会加速提升股票价格。图1所示即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树, 底部标示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收益情况。
假定:
第一, WIi>0, WUj>0, i=1, 2, 3, 4, j=1, 2, 3, 4, 5。为了保证交易者能够继续参与博弈过程, 所以需要让交易者的最终收益都是正的。
第二, 个人投资者是贝叶斯理性的。因此在计算个人投资者后验信念P (ηL/XIH) 和P (ηH/XIH) 时可以使用贝叶斯法则。
第三, WI1>WI2>WI3>WI4。如果机构投资者在利空信息下能够成功引发个人投资者的跟风行为, 那么WI2>WI3, 即此时的收益大于在利空信息下选择低需求量XIL的收益。然而如果没有成功地引发反馈效应, 其收益WI4是最少的。WI2的获得, 是因为个人投资者的高需求量将价格进一步拉升,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 机构会逐渐地把XIH卖给这批追涨的个人投资者。
第四, 在利多信息下, 个人投资者根据机构投资者对证券的高需求量的行为作出高需求量的选择时, 获得了他们最多的收益WU1和WU2。在利空信息下, 如果机构投资者选择低需求量, 个人投资者所获收益WU3为第三。在利多信息下, 如果机构投资者没有成功引发个人投资者的跟风行为, 个人投资者将获得第四个收益WU4。如果机构投资者的计谋得逞, 个人投资者将获得最低的收益WU5。
根据以上假设, 可以定义机构投资者的纯策略为α, 个人投资者的纯策略为β, 策略空间分别为SI=SU=[0, 1], α∈SI, β∈SU。
在利空信息下, 机构投资者的期望收益为:
在利空信息下并且机构投资者作出高需求量时, 个人投资者的期望收益为:
由于贝叶斯理性的假定, 可以得知个人投资者的后验信念是:
个人投资者的后验信念 (P (ηL/XIH) , P (ηH/XIH) ) 与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策略信念 (α*, β*) 共同组成了博弈模型的精炼贝叶斯均衡, 并且满足:
即α*, β*是使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期望收益最优化时的最优反应。
二、动态博弈模型的分析和求解
(一) 机构投资者的策略选择
1. 总是低需求, α*=0, 等价于β*WI2+ (1-β) *WI4-WI3<0
2. 总是高需求, α*=1, 等价于β*WI2+ (1-β) *WI4-WI3>0
3. 混合策略, α*∈[0, 1], 表示机构对低需求和高需求选择持无所谓态度, α*可以取值0或者1, 等价于β*WI2+ (1-β) *WI4-WI3=0。
(二) 个人投资者的策略选择
1. 总是高需求, β*=1, 由于个人投资者的期望收益是β的线性函数, 故高需求等价于其期望收益关于β的斜率为正值, 即P (ηL/XIH) * (WU5-WU4) +P (ηH/XIH) * (WU1-WU2) >0。
2. 总是选择低需求, β*=0, 等价于P (ηL/XIH) * (WU5-WU4) +P (ηH/XIH) * (WU1-WU2) <0。
3. 混合策略, β*∈[0, 1], 表示个人投资者对低需求和高需求选择持无所谓态度, β*可以取值0或者1, 等价于P (ηL/XIH) * (WU5-WU4) +P (ηH/XIH) * (WU1-WU2) =0。
在以上假定下, 博弈模型存在如下的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即:
由于个人投资者的期望收益最大化为P (ηL/XIH) * (WU5-WU4) +P (ηH/XIH) * (WU1-WU2) =0, 则:
α*是在机构投资者选择高需求量时, 个人投资者作出选择高需求量与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 机构投资者所持有的策略信念。
由于机构的期望收益最大化为β*WI2+ (1-β) *WI4-WI3=0, 则
β*是在利空信息下, 机构投资者选择引发跟风效应不受影响时, 个人投资者所持有的策略信念。
三、博弈均衡的信念
当机构投资者认为个人的策略信念β>β*的时候, 他密谋通过高需求量引发个人投资者的跟风行为, α=1。若β<β*, 机构投资者知道跟风效应不会发生, α=0。若β=β*, 机构投资者不会受到影响, α∈[0, 1]。可见, 机构投资者根据个人投资者的策略决定自己的行动。
当个人投资者认为机构的策略信念α<α*时, 他认为机构不太可能在利空信息下表现出高需求量, 很有可能在利多信息下表现出高需求量, 所以个人投资者应在机构选择高需求量的时候选择高需求量, β=1。如果认为α>α*时, 此时机构极有可能在收到利空信息时表现出高需求, 所以个人投资者不会选择高需求量, β=0。若α=α*时, 个人投资者对高、低需求持无所谓态度, β∈[0, 1]。可见, 个人投资者根据机构投资者的策略决定自己的行动。
β*取决于机构投资者的两个“利差”的比值。分母是机构投资者成功与失败引发跟风行为的收益的差额, 分子是机构投资者不引发与失败引发跟风行为的收益的差额。β*随着机构投资者引发跟风行为的动机的增大而减小, 也就是说, 机构通过自身增加股票持有量的方式欺骗个人投资者产生跟风行为的目的会失败, 由此形成了制约机制。
根据前面的分析本文认为, 交易双方的信念和收益决定了交易每一方的策略。这通过交易中的博弈过程反映了信念关系在证券交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果个人投资者预先以为机构投资者处于利多信息下, 那么他在机头投资者选择高需求量的时候会产生跟风行为。另外, 个人投资者的收益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策略。若机构投资者处于利多信息下, 个人投资者产生跟风行为的可能性随着个人投资者产生跟风行为与不产生跟风行为的收益之差的增大而增大;若机构投资者处于利空信息下, 个人投资者产生跟风行为的可能性随着个人投资者产生跟风行为与不产生跟风行为的收益之差的增大而减小。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6.300-317
关键词:美国图书馆 个人理财和投资 培训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2-0073-04
Abstract The training service of personal finance and investing is well received in the community。The project pays much attention to researching on user demand and fractionizing service object, cooperating broadly with social framework, brings out virtual service by advanced technology tools, organizes and plans cleverly various forms of personal and investing training activities, to help the community public improving personal finance investment literacy。It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ject service to provide a basis to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ervice。Such practices and policies are worth Chinese libraries studying and learning。
Keywords America library; personal finance and investing; training service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纵深发展,图书馆已经成为大多数美国人的亲密伴侣,95%的美国人认为图书馆扮演了社区中心的角色,帮助他们提高了社区生活质量,催使图书馆在社区服务方面不断创新,密切关注社区居民的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并广受好评。本文拟以美国图书馆针对社区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情况为例进行解析,以冀窥一斑而知全豹,为国内图书馆界提供借鉴。
1 美国图书馆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概况
很多美国人的个人理财和投资状况堪忧。据《the National Financial Capability Survey, 2012》调查报告, 56%美国人没有建立应急储存基金以应对经济危机,49%在过去的一年花光了积蓄,19%入不敷出,61%成年人对基础金融知识所知甚少[1]。自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一直笼罩在经济萧条的阴影中,失业率居高不下,许多美国家庭陷入生活窘迫的困境,而缺乏个人理财投资意识和知识则使家庭经济“雪上加霜”,这种状况亦会延缓社会经济的复苏。
美国金融行业监管局的投资者教育基金会(the Financial Industry Regulatory Authority (FINRA) Investor Education Foundation)和美国图书馆协会(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联合创办了针对社区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补助项目——Smart investing @ your library,旨在提高社区大众的理财投资素养,为他们收获美好生活保驾护航,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始于2007年,至今已投入820万美元到全美范围的112所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大学图书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在美国图书馆界颇具影响力。项目提供给每所图书馆的补助为5000~100,000美金不等,时效为12~24个月。获得补助的图书馆须采取各种措施为用户提供有效、无障碍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并和中小学、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以及各类非盈利机构广泛合作,扩大影响。该项目的重点受众是青少年、退伍军人、边远地区农民、在校大学生、老人和幼儿以及低收入家庭,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参与长期投资或日常金钱管理的理财培训。ALA主席芭芭拉·斯特里普林认为:“该补助计划与图书馆服务不断改革创新的性质相吻合,充分体现了图书馆作为社区创新者的作用,帮助社区家庭理解金融的基本概念,为他们迈向成功奠定基础。”[2]
2 美国图书馆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解析
2.1 项目管理
在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项目的管理模式上,美国图书馆实行民主的团队协作管理。例如,锡康克公共图书馆鼓励馆员对培训项目运作方案踊跃提供意见和反馈,互相分享培训体会,交流思想,项目负责人米歇尔·加里奥深有感触:“团队协作是成功管理运作项目的最有效方法。”[3] Camel Clay公共图书馆每月都会召开项目团队会议,量化考核目标,以明确权责、分享用户反馈意见,并及时修改培训计划[4]。里奇兰图书馆集思广益,注重吸引年轻馆员加盟项目团队,为少年儿童开创生动、活泼、有趣的培训形式,团队成员从中收获了巨大的乐趣,并鼓励少年儿童馆员把个人理财和投资知识嵌入到传统服务中[5]。此外,美国图书馆特别注重和热心用户、当地学校、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其他非赢利机构展开合作,吸收他们的可取建议,以增强项目管理运营的实效性和社会关注度。
2.2 需求评估
nlc202309040716
高品质的服务必须建立在对用户需求精细的调查分析之上,美国图书馆非常注重用户需求研究。理财需求评估的重要参数指标是受众,生活层次不同,人生阶段不同,人们的理财需求也不同,另外用户的性别、兴趣、实际需求、教育背景、利用图书馆的习惯、信息接收方式等等都会影响评估结果。图书馆往往通过问卷调查,自由讨论,或与市场调查公司合作进行用户需求研究,深入了解用户的理财投资素质和培训需求(时间、方式、地点、内容等)、利用图书馆的经验、信息获取渠道,依据评估结果确定、细分目标对象,进行培训规划,使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例如约姆堡镇图书馆通过发放线上问卷收集收据,综合分析三个年龄段(14~18岁)、(26~43岁)和(44~62岁)用户的理财素养,认为14~18岁用户的理财需求更接近该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目标,同时结合该馆的青少年参考咨询服务优势,将培训的目标对象确定为14~18岁用户[6]。柯蒂斯纪念图书馆通过广泛的调查了解到,87%的女性对图书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感兴趣,其中63%迫切希望了解退休金储蓄、退休后的预算编制等知识和技巧[7]。
2.3 实施主体
美国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的实施主体有3类人员:(1)图书馆教学馆员,这是主体,多是作一些基础性金融知识的培训。为了增强馆员的业务能力和自信心,多数图书馆非常重视馆员金融知识测验和培训。例如,埃姆斯公共图书馆、Timberland 区域图书馆开展问卷调查测定馆员的金融素养,为培训馆员提供依据。圣塔克拉拉县公共图书馆与 “Info people” 网站合作开设了在线自学课程,提升馆员的个人理财和投资知识及.培训技巧[8]。(2)自愿者,锡康克公共图书馆、马特诺莫县公共图书馆由具有资格认证的金融管理培训师自愿讲授部分培训课程;佩勒姆公共图书馆组织的“Reality Check”活动中,杰斐逊社区学院的300多个学生自愿者给予了援助[9]。(3)资深的金融从业者,多数图书馆与专业金融机构携手合作,这些机构的金融专业人士或直接给用户授课,或担任理财顾问,或参与活动策划,使图书馆的理财投资培训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
2.4 服务内容
获得项目补助的图书馆采取各种措施开展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计划,运用先进的技术工具提供虚拟服务,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巧妙设计和策划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马特诺莫县图书馆在其网络门户开设了个人理财网页,除了筛选和集成丰富的免费互联网资源并提供相关链接给读者,提供馆藏理财资源及培训信息以供在线查询,还举办免费的社区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活动[10]。Ada社区图书馆为吸引20~30岁用户开辟了“Stash Your Cash”移动门户,在培训活动中进行激励抽奖;同时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Money Story”趣味故事活动,并为活动提供点心,吸引了大批小读者[11]。切萨皮克公共图书馆开发了一种个人理财网络游戏“$ave $teve”,幼儿、青少年和成年人均可选择与年龄匹配的游戏等级,成功完成游戏可赢得“钱币”存进“猪形储钱罐”,然后晋入更高的游戏等级,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金融知识,锻炼了投资眼光[12]。劳伦斯公共图书馆在格拉斯县高级社区中心开辟“金融健康诊所”,开展债务、信用卡、个人消费和攒钱计划等议题的理财咨询[13]。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为成年人开设了六个关于个人理财和投资的培训研讨会,研讨会结束后再分组座谈,每个小组均配备金融专家顾问[14]。
多数图书馆加盟了ALA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芝加哥分行合作推动,旨在提升个人理财投资能力的公共意识运动——Money Smart Week@ your library,它是Money Smart Week(始于2002年)活动在图书馆领域的扩展,每年4月5~12日期间,全美范围的七百多个图书馆联合金融机构、学校、政府部门和其他金融专家提供海量金融信息和举办形式各样的免费个人理财培训活动,帮助社区大众学习如何较好地管理个人财务,涉及内容包括信用卡和债务管理、小孩和金钱、退休计划、精明购物等[15]。
2.5 项目实施效果
据项目管理机构的调查报告,77.8%图书馆提交过中期评估报告,66.7%提交过项目结果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会在管理机构的网站上公布,方便社会成员及时了解相关情况。ALA研究和统计办公室发布了《数据收集方法菜单》,指导图书馆收集反馈数据进行项目效果评估,在众多方法中,发放反馈表单和调查问卷最常用,此外还有分组座谈、个体访谈、测验、讲师评估等其他方法[16]。
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综合运用分组讨论、会议评价、网络调查、用户反馈等多种方式收集数据进行项目中期和结果评估,鉴别个人理财投资培训是否达到预设目标,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为改善和提高后续服务提供依据[14]。爱荷华州公共图书馆通过培训前和培训后的用户调查发现,能够约略估计退休储蓄需要的增加了27%,形成投资概念并有投资风险评估意识的增加了36%[17]。柯蒂斯纪念图书馆的项目结果评估显示,95%的女性用户认为如何管理个人财务和生活质素密切相关,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非常实用[7]。
2.6 项目推广
获得项目补助的图书馆利用补助资金绞尽脑汁地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业务,在当地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媒体做广告,同时非常重视Face 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网络的宣传作用,还发动馆员口头及发电子邮件传达信息,积极与社区居民互动,进行全方位的市场推广,吸引更多社区大众眼球。例如,绍姆堡镇图书馆在当地电视台播放该馆馆员采访金融专家关于如何处理债务、储蓄、日常财务管理等问题的节目[6]。有的图书馆非常注重与当地学校的合作,积极向学生和教师推广个人理财和投资知识。例如切萨皮克公共图书馆帮助当地41所公立学校的教师使用在线培训模块,在中小学推广个人理财和投资知识,带动家长参与其中[12]。里奇兰图书馆组织策划了一部由当地一支儿童摇滚乐队、图书馆用户和金融专业人士联袂表演的理财投资情景剧“Lunch Money”,在当地小学举办读书竞赛活动,即在活动期间,儿童读者每借阅一本投资理财图书且按时归还就可以积“1分”,累加起来积分最多的学校可赢得一次“Lunch Money”的免费表演机会,这个活动获得了很好的反响[5]。
nlc202309040716
3 美国图书馆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带给我们的思考
3.1 注重效果反馈,保证服务质量
美国图书馆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非常重视服务效果的用户反馈,在项目申请之初就要求申请机构申明效果评估计划。效果反馈是保证项目服务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该培训项目通过要求用户填写反馈意见、调查问卷,或者其他有效方式了解服务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提供现实依据。同时,还借助管理机构进行宣传推广,使更多图书馆和社会成员了解和参与进来,提升社会影响力,推动个人理财培训业务精益求精,更上层楼,实现可持续发展。
3.2 服务意识强化,需求引领服务
个人理财和投资素养对其生活质量影响深远,尤其在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若善于理财则令你游刃于困境之外,否则就可能束手无策,甚至陷入泥潭。美国图书馆服务一直非常重视人文关怀,视社区大众的需求为开展服务的引擎,在经历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美国民众的个人理财需求尤为迫切,特别是部分获取理财信息渠道狭窄的弱势群体更加依赖图书馆,图书馆开展的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可谓是贴近民心民意,而且在提供服务时进行认真细致的用户需求研究,细分服务对象,巧妙策划有针对性的个人理财计划和活动,增强了培训业务的用户黏度和实效。
3.3 增强合作意识,拓展服务外延
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服务是全美范围的图书馆与金融界合作的补助项目,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图书馆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补助和专业辅助,既弥补了图书馆的资金不足,又增强了服务的实效性。同时,图书馆还和当地中小学、高等院校、各类非赢利机构等实行广泛合作,拓展服务外延。所以,精诚合作是这一项目的亮点和特色。增强合作意识,为图书馆扩宽资金渠道及拓展服务外延,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是美国图书馆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法宝。而国内图书馆尤其公共图书馆在以合作为基础拓展特色社区服务方面比较逊色,社区居民需求未被足够重视,如何挖掘这块亟待开垦深耕的“绿草地”,拓展图书馆的工作范围,图书馆人应该担肩重任,责无旁贷。
4 结语
综上所述,个人理财和投资培训是图书馆贴近民生民情、体现人文关怀的一项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项目,对帮助饱受经济危机困扰的美国大众改善生活,推动美国经济复苏具有积极意义,为我国图书馆界提供了可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转型期,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如何与社会民生共进退,探索推出“接地气儿”的社区服务,活跃社区文化生活,帮助社区居民提升生活质素,凸显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值得图书馆人深思。
参考文献:
[1]National Financial Capability Study[EB/OL].[2014-3-20].http://www.usfinancialcapability.org/.
[2]FINRA Investor Education Foundation and the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nnounce $1.19 million in grants to public libraries to support financial literacy[EB/OL]. [2014
-03-28].http://www.ala.org/news/press-releases/2014/01/finra-investor-education-foundation-and-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nnoun-0.[3]Seekonk Public Library[EB/OL].[2014-03-25].http://smartinvesting.ala.org/lessons-learned/seekonk-public-library/.
[4]Carmel-Clay Public Library[EB/OL].[2014-03-25]. http://smartinvesting.ala.org/lessons-learned/carmel-clay-public-library/.
[5]Richland Library[EB/OL].[2014-04-02].http://smartinvesting.ala.org/lessons-learned/richland-library/.
[6]Market Research Summary[EB/OL].[2014-03-10].http://smartinvesting.ala.org/wp-content/uploads/market-research-findings-wth-background.pdf.
[7]Curtis Memorial Library[EB/OL].[2014-03-28]. http://smartinvesting.ala.org/lessons-learned/curtis-memorial-library/.
[8]Smart Investing: Reference Strategies and Resources A Self-paced Course [EB/OL].[2014-03-15].http://ifpmedia.org/onlinelearning/sccld_smart_investing/index.html.
[9]Pelham Public Library [EB/OL].[2014-03-16].http://smartinvesting.ala.org/lessons-learned/pelham-public-library/.
nlc202309040716
[10]Financial Planning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of All Incomes [EB/OL].[2014-03-15].http://smartinvesting.ala.org/wp-content/uploads/2012/04/Financial-Handbook_3-19-12.pdf.
[11]Ada Community Library [EB/OL].[2014-03-15].http://smartinvesting.ala.org/lessons-learned/ada-community-library/.http://smartinvesting.ala.org/wp-content/uploads/2012/04/Financial-Handbook_3-19-12.pdf.
[12]Chesapeake Public Library[EB/OL].[2014-03-15].http://smartinvesting.ala.org/lessons-learned/chesapeake-public-library/.
[13]Lawrence Public Library [EB/OL].[2014-03-15]. http://smartinvesting.ala.org/lessons-learned/lawrence-public-library/.
[14]Brooklyn Public Library [EB/OL].[2014-03-15].http://smartinvesting.ala.org/lessons-learned/brooklyn-public-library/.
[15]Become Money Smart[EB/OL].[2014-04-05].http://www.ala.org/offices/money-smart-week.
[16]Menu of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EB/OL].[2014-03-18].http://smartinvesting.ala.org/wp-content/uploads/menu-of-data-collection-methods.doc.
[17]State Library of Iowa[EB/OL].[2014-04-02].http://smartinvesting.ala.org/lessons-learned/state-library-of-iowa/.
作者简介:陈一梅,女,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图书馆馆员。
【培训机构个人总结】推荐阅读:
培训机构员工总结01-08
社工机构培训工作总结07-25
培训机构年终工作总结04-03
培训机构各种培训制度03-30
常州培训机构11-05
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培训12-14
培训机构接待礼仪07-16
安徽拓展培训机构07-27
培训机构品牌简介10-24
日语培训机构介绍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