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第二单元知识要点(精选4篇)
1、看不见,摸不到,四面八方到处跑,跑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呼啸。这是(风)。
2、我们可以和风儿一起玩什么?
(玩风车,玩纸飞机,吹泡泡,放风筝)
3、制作一个小风车需要(7)步。
4、风可以帮我们(发电、降温、吹干衣服、吹动帆船、传播花粉)等,也可以带来(灾害),会(吹走衣服,刮倒树木,吹翻屋顶)等。
5、风的种类有(微风、大风、台风)等。
6、雷雨来了,我们(不能)躲在大树下避雨。
7、植物、动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动物)。
8、在花草面前要(保护自己),防止受到伤害。
9、我认识(狗尾巴草,含羞草)等。我最喜欢的花是(菏花)。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小狗),因为(它很可爱)。
10、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乱采花,不践踏草坪,不折树枝)等。
11、喜欢小动物(不能)随便给动物喂食,我们可以给小鸟(搭窝)。
12、别让自己受伤害:
(1)小猫小狗也有脾气,别去招惹它们。
(2)看到成群的马蜂要绕行。
(3)流浪动物身上带有病菌,别亲近。
13、猫狗咬到要(打疫苗)。
14、大自然给我们很多(礼物),在大自然中,我们很(快乐)。
15、大自然的礼物:
(1)地里种出的稻谷变成香甜的米饭。
(2)春蚕吐出的丝织成漂亮的丝绸。
(3)我们住的房屋,是用泥沙、钢材和木材建成的。
(4)我们吃的水果,是大自然中的种子、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以及人们辛勤劳作的结晶。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知道全球海陆所占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
世界海陆分布特点:1.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
就南北半球来说,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就东西半球来说,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2.地球上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海洋彼此相连 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大小不同的陆块
二.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陆、半岛、岛屿、大洲
概念 |
|
大洲 |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
大陆 |
面积广大的陆地 |
岛屿 |
面积较小的陆地 |
洋 |
海洋的中心部分 |
海 |
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 |
海峡 |
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
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三..熟练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轮廓特点(课本34/35页)。
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由高到低: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
四.看图写出特殊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180°)经过的大洲大洋(参照课本最后一页的世界地形图)
主要位于北半球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大洋洲、南美洲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完全在东半球——非洲,完全在西半球——南美洲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
赤道横穿的大陆是——非洲大陆,南美大陆
赤道横穿的大洲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同时被南北回归线穿过的——非洲、大洋洲
地跨热带、温带、寒带大洲——亚洲、北美洲
没有热带的大洲——南极洲、欧洲
没有寒带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非洲
寒带面积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大西洋,穿过欧洲非洲
0度纬线既赤道,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18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太平洋
被五大洲环绕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被四大洲环绕的大洋:印度洋,被三大洋环绕的北冰洋
五.熟记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补充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欧洲与北美洲分界线:丹麦海峡)
(参照地图册16页)能通过读图说出各海峡、运河沟通的海域或大洋
巴拿马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苏伊士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红海和地中海),
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六.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关系(课本35页第一题)格式参照——例如: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部与欧洲相邻,西南与非洲相邻。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
七.参照课本36页和生活21页画一幅大洲轮廓图,注意这些特殊经纬线是否经过。填上大洲、大洋、洲界
第二节:海陆变迁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配上实例(课本37、38页活动题)
1.自然因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填海造陆
二、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内容、依据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2.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飘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依据:大洲轮廓线的相似性(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动物的相似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与连续性
三、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重点,以下内容要完全掌握)
1.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间交界地带比较活跃。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四、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五、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①红海不断扩张、②地中海不断缩小、③阿尔卑斯山④喜马拉雅山、⑤科迪勒拉山系形成的原因⑥日本、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形成的原因
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中海不断扩大,是因为板块发生相互碰撞挤压运动造成的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红海在不断扩大,是因为板块发生张裂运动造成的
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亚洲):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今日的喜马拉雅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和安第斯山组成,落基山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撞击形成的,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撞击形成的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我国西南部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我国东部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
开学两个多月了,同学们应该经历过地理考试了,班里同学的成绩一定差距很大,有些同学信心满满,也有些同学迷茫无奈。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好多学生会觉得手忙脚乱,疲于应付各科的学习任务,其中地理科目算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要想学好初中地理,必须要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下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简要介绍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一、学习流程 1、课前预习。每节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要认真预习,由于地理不同于其它学科,很多知识都要落实到图上,所以在预习时,除了要了解文字内容外,还要看图,如果遇到问题,做个标记,课堂上针对问题认真听老师讲解,如果还没听懂,就要及时追问,直到学懂为止。 2、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这是学好地理的关键。上课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努力完成老师发出的各项指令。因为老师上课之前是经过认真备课的,对每节课的过程都是精心设计的,每一步操作都是有目的的要达到一个效果的,如果你落了一个环节,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后续学习。如果疏忽课堂学习,带来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 3、课后复习。每次上完课后要及时复习,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有问题常找老师和同学探讨,养成刨根问底,穷追不舍,不搞清楚决不罢休的学习习惯。每一章节学完后,要把整个章节的知识进行全面复习,归纳总结,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期中期末考试前也要针对考试范围全面复习。 二、学习方法: 1、以课本为依据,通过记忆和理解学习地理。课本里的文字内容、插图、表格、课后活动,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记住又要理解,才能从根本上学懂地理。所以,认真听讲,读熟课文,看懂图表,学会做题,都是很重要的。 2、以地图册、地球仪为辅助工具学习地理。地图是学习地理的主要工具,地图上的地理信息很丰富,可以判断方向,量算距离,识别高低、冷热、干湿,查找地名等。读图能力的考查在各种地理考试中都会占很大比例,很多考点都以图的形式呈现。比如我们刚学过经纬网知识,试卷里会出现大量经纬网图,在以后的学习和考试中也都离不开地图。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注重读图训练,提升读图能力。此外,利用地球仪对学习经纬网、地球运动、大洲大洋等内容帮助很大。 3、总结规律学习地理。地理知识表面上看比较零散,其实好多地理知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南北纬度、东西经度的分布,气温、降水、气候类型的的分布等很多地理知识都是有规律的,通过总结规律学地理会事半功倍,轻松很多。 4、比较异同学习地理。如经纬线、经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理区域等都可以通过对比异同来学习,这样不易混淆,效果更佳。 部编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篇3一、易读错的字 石径(jìng) 赠(zèng)送 君(jūn)子 橙(chéng)色 ....印(yìn)着 .凌(líng)乱 增(zēng)添 棕(zōng)色 ...钥匙(shi) 缤(bīn)纷 喇叭(bā) 丰(fēng).... 二、易写错的字 径:右边的部分第二笔是点。霜:上面的“雨字头”第三笔是横钩。挑:第七笔是竖弯钩,不是斜钩。紧:下面的部分要写得紧凑。规:左边的第四笔是点。迟:上边的“尺”最后一笔是点。 三、重点词语 寒冷 石径 斜着 霜叶 赠与 姓刘 盖住 菊花 残冬 君子 橙黄橘绿 送客 挑逗 铺满 水泥 紧紧 院子 印着 排列 亮晶晶 规则 凌乱 棕红 迟到 金色 放晴 明朗 金黄 雨珠 落叶 闪闪发光 尽头 平展 叶丛 歌唱 一盒 颜料 邮票 飘扬 争着 仙子 淡黄 好闻 梨花 勾住 一曲 丰收 清凉 留意 枫叶 果树 菊花 气味 香甜 香味 过冬 四、多音字 (tiāo)挑水挑 (tiǎo)挑战n)扇子(shà扇 (shān)扇动 ng)步行(xí(kōng)天空 行 空 (háng)行列ng)空地(kò(hǎo)好像好 o)好奇(hà )音乐(yuè 乐 )快乐(lè 五、形近字 寒(寒冷) 赛(比赛)残(残花) 线(白线)泥(水泥) 呢(人呢)梨(梨树) 利(利用) 径(小径) 经(经过)挑(挑明) 跳(跳动)列(列车) 刘(刘海) 曲(一曲) 由(由于) 霜(霜叶) 雪(雪花)迟(迟到) 送(送人)盒(盒子) 盖(盖子) 丰(丰收) 手(手指) 六、近义词 明朗——晴朗 凌乱——杂乱 增添——增加 仔细——认真 愉快——愉悦 清凉——凉快 美丽——漂亮 香甜——甜美 欢乐——快乐 七、反义词 凌乱——整齐 增添——减少 仔细——马虎 清凉——炎热 美丽——丑陋 雪白——乌黑 八、词语搭配 【动词搭配】 (加紧)挖洞 (睡)大觉 【形容词搭配】(明朗)的天空 (棕红色)的小鸟 (美丽)的菊花 (金色)的小喇叭 【数量词搭配】 一(双)小雨靴 一(个)小巴掌 一(把)钥匙(彩色)的地毯(金色)的海洋(好闻)的气味(丰收)的歌 一(盒)颜料 一(把)扇子 一(枚)邮票 一(首)歌子 九、词语归类 【ABB 式词语】 亮晶晶 湿漉漉 【ABAB 式词语】 金黄金黄 瓦蓝瓦蓝 【描写颜色的成语】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 秋高气爽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层林尽染 天高云淡 十、考点提示 1.背诵:《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和《秋天的雨》第2 自然段。 2.会用自己的话说说《山行》《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诗句的意思。3.《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6、7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部编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篇41、给下列加横线的生字注音: 萤火虫 (yíng) 尴尬 (gān gà ) 一字不漏 (lòu) 威慑 ( shè ) 聪慧 ( huì ) 开拓 (tuò ) 2、解释并积累下列词语: 毫无例外:指全部如此,没有例外。 宽宏大量:( kuān hóng dà liàng ) 形容度量大,心胸开阔,能容人、容事。 独具慧眼:(dú jù huì yǎn) :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能作出精细判断。 蛛丝马迹: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形容处境困难,不好处理:他觉得去也不好,不去也不好,实在表情。 诸如此类:诸:众多;此:这,这样。象这类的各种事物。 停滞不前:tíng zhì bù qián :滞:滞留。停止下来,不继续前进。 滚瓜烂熟:【成语】滚瓜烂熟 【拼音】gǔn guā làn shóu(shú) 【解释】像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 出人意料:chū rén yì liào 【解释】: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出自】:《南史·袁宪传》:“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新义,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 【示例】:才貌却相当,缘合未... 威慑:(wēi shè),是指凭借力量或势力使对方感到恐惧。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这是丘吉尔介绍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的一篇文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哈罗公学的求学经历。二、收集玩具锡兵对自己生活志向的影响。作者乐观积极的心态,善于认识和发现自我,正确对待自己的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 4、梳理文章结构,说说丘吉尔写了自己早年生活的几件事?并感受作者在叙事中所流露出的不同情感和态度。 【部编第二单元知识要点】推荐阅读: 部编第四单元11-25 第二单元知识小结教师07-27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06-21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单元知识点06-07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历史10-08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03-12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05-25 语文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二知识点06-16 小学生六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知识点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