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英语教案带反思

2024-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年级英语教案带反思(共5篇)

五年级英语教案带反思 篇1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Unit1

mynewteachers

第一课时

课题:my

newteachers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本单元重点学习描述人体特征和个性的语言,其中重点在于A.B部分Readand

write对话的口头以及书面表达。

学生分析: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学习起来非常感兴趣。

远程应用:西城区教育研修网相关图片。

教学目标与要求、能听、说、认、读,并理解本课的五个新单词:young,heavy,old,funny,kind;

2、能掌握句型:who’syour…?

what’she/shelike?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3、培养学生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教学重点

Let’slearn部分的单词:old,shortthin,tall,strong,young,funny,kind等。要求学生能听懂句型,并结合这些句子表达的情境,学会恰当地替换句中的单词。逐步学会听、说、读、写单词:old,short,thin,tall,strong。

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对话和情景,以旧引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Let’sstart部分在学生用书当中首次出现,教师应正确理解此部分的辅垫作用,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使用,并帮助学生熟悉教材内容的变化。

教学准备

1、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以及本课时的八张单词卡;

2、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

3、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设计

1、warm-up(热身)

(l)播放Let’sstart下面歌谣的录音,让学生听歌谣猜单元话题,激发学生对新学期第一单元英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使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过的句型:“Ihaveanewfriend.He’stall.He’sstrong,too.”并结合相关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复习

strong,tall,short,thin等词,为本课时听、说、读、写这些单词做好准备。

(2)日常口语练习:

T:Hello,everyone!welcomebacktoschool!

Nicetoseeyou!

Ss:Nicetomeetyou!

(3)问学生几个问题,引出本课重点内容。具体会话可参考如下: T

Hi,everyone

!Nicetoseeyouagain.whatgradeareyouinnow?

Ss:we’reinGrade5.

T:DoyoulikeyournewEnglishbooks?

Ss:yes!

T:whatarewegoingtotalkaboutinUnit1?Guess!what’sthetopicofUnit1?

2、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l)出示Let’sstart部分图片,介绍说:

Rabbithasmanynewteachersinherschool.Doyouhavenewteachers?

引导学生根据情景图的提示描述新教师。然后说:“今天我们将学习怎样描述新教师。Sarah将为大家介绍几位新教师,大家在先看一看有哪些是新教师?

(2)出示Let’slearn部分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说:TheyareSarah’steachers.Describetheseteachers.引导学生结合预习部分回答出strong,tall,short,thin等旧词,然后结合图卡向学生呈现新词:youny,kindold,funny。可利用简笔画、单词卡片或实物图片等—一教授新词,使学生正确理解、认读。

(3)可播放单词的声音,让学生在听过一遍后跟读单词,逐步掌握正确的读音。

(4)根据以下信息请学生判断会话中描述的教师是Let’slearn配图中的哪一位: mrHuistheartteacher.what’shelike?He’sshortandthin.完成前面铺垫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猜出哪位是Sarah的新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Let’slearn部分所提供的替换句型,描述Sarah的其他两位新教师,练习巩固所学新词。

(5)试着写单词。

范写四会单词,让学生跟写或在单词卡片背面仿写,达到听、说、读、写四会掌握新词的目的。

3、Let’splay

(1)Let’sfindout

指导学生用所学新词和句型描述Let’sfindout部分几位教师的体貌特征,然后找出正确的图片。完成这项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八张新词卡片继续进行结对或小组活动,如:

mynewchineseteacheristallandstrong.whoishe?让其他学生选出正确的图片。

(2)Let’ssing

放歌曲“mynewteacher”的录音,学生跟唱,进一步在音乐节奏中感知新词。

4、consolidationand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l)让学生做本单元ALet’s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让学生模仿Let’sfindout部分的录音,读给朋友或家长听。展示不同教师的图片,让学生猜出是教哪个科目的教师,然后用所学新词描述这些教师的外貌特征。

(3)让学生参照Let’sfindout部分设计一些谜语让大家清一猜。可以参考以下语言: Sheistall.She’sbeautiful.She’sveryyoung.wealllikeher.who’sshe?

(4)让学生把新学的歌曲唱给家长或朋友听。

板书设计

Unit1

my

new

teachers

old,shortthin,tall,strong,oung,funny,kind

教学反思

本课时Let’slearn部分主要是通过情景会话,谈论美术教师的样子,来让学生学习单词:old,shortthin,tall,strong,young,funny,kind等。教学设计适合与学生身边的人物相联系,尤其是新老师。可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tall,short,thin,strong等词汇,再进一步学习本课新生词。达到描述不同图片人物的要求。利用一些活动来巩固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人物图片,进行结对或小组

动,如

:mynewchineseteacheristallandstrong.whoishe?让其他学生选出正确的图片。

Unit1

mynewteachers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能听懂、会说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以下对话:

Doyouhavenewteachers?

yes,wehaveanewEnglish/math/art/science/English/computer/music/P.E.teacher.who

’syourEnglish/math/art/science/English/computer/music/P.E.teacher?

mr.Zhao/mrma/missLiu…

what’she/shelike?

He’s/She’sthinandshort.Andhe’s/she’sverykind.2、了解歌谣的含义,并能吟唱歌谣的内容;

3、能将所学的句子运用在游戏当中,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运用。

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重点掌握句型是:who’syourmathteacher?mrZhao.what’shelike?He’sthinandshort.He’sverykind要求学生能在相似的情景中完成替换练习,能灵活运用这些句子进行交际。

教学难点

Let’stry这一形式在学生用书中第一次出现,但难度不大。学生即使不能够听懂句子的含义,只要明白关键词语的意思也能找到正确答案。教师要帮助学生听录音熟悉新词和新句型,感知连读、失去爆破和弱读等语音现象。初步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人物图片最好是能够直接粘贴在黑板上;

2、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

3、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设计

1、warm-up(热身)

(1)教师放歌曲“myNewTeacher”,让学生感知并复习歌曲中语言。

(2)结合画有人物不同相貌特征的教学图片进行关键词的替换,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所学的新词,为本课时学习句型做好准备。口语练习内容可参考如下:

A:Goodmorning/afternoon.Look!ourmathteacherisveryyoung.He’stallandthin.B:Thisisourmusicteacher.She’syoung.She’sveryfunny.A:who’syourartteacher?

B:mrHu.

A:what’shelike?

B:He’sshortandthin!

2、Let’stryandtalk

Let’stry

反复播放Let’stry部分录音,指导学生根据声音选出图中相应的人物。在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圈出所描述教师之后,可让学生看一看他们熟悉老师的图片,用英语说出他们是谁,用句型:“who’she/she?what’she/shelike?”提问学生。此后再转入Let’stalk部分对话的详细学习。教师最好能放一句,停一句,并重复录音中的话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Let’stalk

(1)教师播放Let’slearnA中的四句话(声音见媒体素材的Alearnsentences.wav)。教师说:“这位胡老师又瘦又矮,我们找一找图中的哪位老师又瘦又矮呢?”出示Let’stalk部分的人物图片,让学生快速找出mrZhao。然后教师分别说出教师姓氏:

mrma/missLiu….这时先不要求学生描述这些教师,可把该项任务放到对话教学之后。

(2)听录音,跟读Let’stalk部分的对话。引导学生指现图中的人物

mrZhao是Englishteacher,而录音中的人物说的是mathteacher。

(3)教师再次出示人物图片,让学生分别对人物进行描述,可利用句型:“who’sthisman/

woman?what’she/shelike?”进行操练,先由教师示范,再结对或分小组进行。

Goodtoknow

此部分为选学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中西方国家在人名称呼习惯上的不同。汉语中习惯把姓放首位,名字放在后面。英语国家的人却习惯把名放在首位,家族的姓氏放在后面,而且有的在两者之间还有中间名(middlename)。这些不同需要让学生了解。

3、consolidationand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l)让学生做A部分Let’stalk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让学生默记Let’stalk部分的录音,将内容说给家长或朋友听。

(3)让学生利用新学的文化背景知识,试着与同学进行交流,可分别扮演不同国家的人物。再用英语写一写自己扮演的名字。

4、小结

板书设计

Unit1

my

new

teachers

who’syourmathteacher?

mrZhao.

what’shelike?

He’sthinandshort.He’sverykind.教学反思

课文通过听声音找图片人物、复述对话、操练句型等方式来学习句型是who’syourmathteacher?mrZhao.what’shelike?He’sthinandshort.He’sverykind.这些句子在第一课时已接触过,本课重点是让学生进行句型操练。先学会听懂句型,再进行复述句型,最后灵活运用这几句话进行交谈。教师主要参与学生一开始的听说部分,引导学生掌握听英语的技巧,和说英语的语音。在学生最后的活动中,教师只起辅助作用,进行评分和最后的总结。

Unit1

mynewteachers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能听懂、会说本课时单词及词组:principal,universitystudent,strict,smart,active;

2、能听懂、会说句型:who’s…?

He’sfrom….what’shelike?并能在情景中进行运用;

3、能听懂Let’schant.的歌谣,并按照节奏来念;

4、能运用上节课的词汇进行Pairwork巩固练习;

5、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Readandwrite。

教学重点

本课时需要重点掌握四会句子,要求学生能在相似情景中正确使用。教师需重

点强调这些四会句子的规范书写。

教学难点

本课时的难点是Pronunciation。在正确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含有这4个字母组合的单词并发现发音规律,尤其要强调bl,br的滑音变化。在句子中出现字母组合提示的单词,在本册是第一次出现。教师需要加以引导,正确示范朗读。遇到难度较大的句子,可让学生明白大意,不强求每位学生都能准确理解意思。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以及本课时的八张单词卡;

2、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

3、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4、学生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单词卡片和人物卡片。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设计

1、warm-up(热身)

描述教师:在多张教师的图片中,让某学生任意抽取一张,对该教师进行描述,其他同学补充。结合所学句型:“He’stallandthin.He’sourEnglishteacher.”结合单词卡片复习所学的四会单词,可让学生进行口头拼读比赛。

2、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Readandwrite

(l)用图片展示的方法导入。教师介绍说:ZhangPenghasthreenewteachersthisterm.HetalksaboutthemwithhisclassmateTim.Letwhoaretheteachers?

(2)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然后与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理解对话内容,找出不懂的地方,教师答疑。

(3)教师就对话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再让学生完成填充句子的练习。

(4)教师指导学生写四会句子,可以小组或男、女生比赛的方式进行。

3、Let’splay

Pairwork

sgoandhavealook!

要求学生看Pairwork部分的图片,理解对话内容。两人一组,根据图片出示的句子,制作两组单词卡片,要求每组单词不少于五个。一组为各科目教师,如mathteacher,musicteacher等,另一组为描述人物外形的词组,如thinandtall,strongandshort等。制作完成后,一人抽取两张卡片并提出问题,另一人根据卡片的内容进行回答。答对时,由此人抽取图片,问另一人。

4、Pronunciation

(1)教师出示一些含有相同字母组合,如ee,ea等的单词卡片,要求学生根据图片或实物读出这些单词。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字母组合ea和ee在这些单词里发长音的规律,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示范bl,br的滑音变化并强调这两个字母组合发音的区别。

(2)看或听录音带,跟读单词和绕口令,看图理解句子大意。

5、consolidationandextension(巩固与扩展)

(l)让学生做Readandwrite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让学生听Readandwrite、Pronunciation部分的录音,读给朋友或家长听。针对语音部分,教师可以找出更多相关单词让学生练习四个字母组合的发音,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去找。对于找到较多单词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3)让学生参照Pairwork说一说,做一做,设计一些有关教师或亲友的词组卡片,让大家来做句子整合游戏。

6、小结

总结本课时所学的知识,加强学生的知识记忆。

板书设计

Unit1

my

new

teachers

who’syourEnglishteacher?

mrcarter.what’shelike?

He’stallandstrong.教学反思

本课时“Readandwrite”部分主要是在学生能够在读懂对话的基础上,正确写出所学句子

who’syourEnglishteacher?mrcarter.what’shelike?He’stallandstrong.Pairwork部分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根据图片出示的句子,制作两组单词卡片,并进行对话练习。学新知导入时,可让学生描述教师,或进行一些口头拼读练习。学生在操练时,要注意让他们使用所学的新知识。语音的学习虽然在教材是设计在c部分,但我们应尽量选用此部分。本册教材第一次将字母组合的单词发音与句子结合起来,学生可不注重理解句义,只试着快速读出句子就可以了。

Unit1

mynewteachers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能够听说读写单词:kindfunnyyoungsmartactive;

2、掌握单词strictprincipaluniversitystudent;

3、初步掌握句型:Isshe/he……?以及回答;

4、了解Storytime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 Let

slearn

分的单

词kind,funny,young,smart,active,strict,principaluniversitystudent,从音形义上理解并能够在表达中灵活运用,四会单词要求学生正确拼写。

教学难点

单词strict,principal,university的发音以及四会单词的书写和拼写。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以及本课时的单词卡;

2、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

3、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4、学生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单词卡片和人物卡片。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图片展示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1)Let’Schant

T:Hello,mychildren.Doyourememberthechant“mymathteacherisverysmart.”Nowlet’Schantwithaction.

T:Soundsgreat!youaresoactive.

(2)SmartGame

T:youaresoactive.Let’Splayagame,ok?

S:yeah!

T:let’splaya

game“SmartGame”.whoisthesmartboyorgirlinourclass?

2、新课呈现

(1)学习新单词

①T:wow,youaresoactive.Isthisgamefun-ny?Isitfunny?whoissmartinGameone?

②T:yes,look!Smartisasmallart.

T:Sun,sun;run,run;fun,fun;funny,funny,f-u-n-n-y,funny.

(2)呈现Let’SLearn部分对话

①直接呈现Let’SLearn部分插图,用what’Shelike?Isshe/he…?句型引导学生操练并开门见山地引出对话。

②教学单词:principal,universitystudent。教师出示本校校长的照片,用whoishe?IsheanEnglishteacher?引出单词;角色互换,让学生扮演校长,表现心目中校长形象,提问what’helike?Ishequiet?引导学生用myprincipalis…练习和使用新单词。

教师出示一顶学士帽,让学生试戴,教师说,“wow,howcool!youlooklikeauniversitystudent.youstudyinNingboUniversity.再让他们集体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大学名称,如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等,在发散性思维中操练单词比机械性朗读有效多了。

③学生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并进行分角色表演。

(3)Let’Schant

学生听录音吟唱歌谣“whoisyourteacher?”

3、训练操作

(1)教师将“四会”单词字母顺序打乱,事先写在卡片上,让学生任抽一张,快速读出单词并按单词排好字母顺序,以游戏比赛的形式达到“四会”单词的掌握和巩固。

(2)利用教学机播放Let’slearn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进行仿照对话练习,可以分小组练习,也可以同桌练习。

(3)Let’schant

播放B部分歌谣录音,总体了解歌谣大概的内容,之后要求学生记住歌谣中人物的名字.再次播放歌谣,要求学生能够描述人物的特征.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了理解歌谣的内容.听录音,掌握节奏,跟学歌谣.分组编排表演,可以加上动作,改换节奏,替换人物,描述性词汇,也可以将它编入对话中.4、Storytime

设置情景,介绍人物

播放故事内容,让学生初步感受故事内容。

本故事情节诙谐有趣,学生也不难理解,教师可适当渗透要尊重别人的教育;语言简单,是本单元重点句型的情景化使用的范本,但对于其中一些口语化的语言,教师可从本单元教学之初就可以逐步渗透。如Shoot,可在单词或语音教学中设计射门游戏;Imissedit.在前面各单元的游戏活动中教师都可渗透使用,这是该语言在实际情景中的真实运用;canIjoinyou?在各单元的小组活动时教师都可作铺垫;甚至’rhat’sforsure,也可先做情景铺垫,在真实情景中让学生自主体会句子的语义和语用。这样的情景化教学既真实,又突破了这部分的语言难点,还扩充了课堂用语,扩大了学生的语言输入面。故事教学在的引人下更真实、有趣,学生感到触手可及,更增强了表演的欲望。本部分教学可分为:渗透语言点教学——引入——分角色带读,朗读——小小配音员游戏巩固语言——分组角色扮演。

教师从头播放,每播放一部分停止,让学生来介绍故事大意,不会的教师实时讲解,让学生对整个故事有所了解。

5、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单词kind,funny,young,smart,active,principal,universitystudent还要会运用今天所学句型来进行情景对话。

6、作业布置

能够背诵、理解并运用今天所学会的单词。

板书设计

Unit1

my

new

teachers

kind

funny

principal

young

university

student

smart

关于五年级英语句子带翻译 篇2

2.My country i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

3.That nation is famous for its tourism 那个国家以旅游业闻名。

4.The biggest festival in my country is the Spring Festival 我国最大的节日是春节。

5.Geographically, China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从地理位置上说,中国位于北半球。

6.In this country, the weather is usually awful 在这个国家,天气通常十分恶劣。

7.It is a very beautiful country with many mountains 这是一个多山的美丽国度。

8.This country is famous for its beautiful lakes 这个国家以其美丽的湖泊而闻名于世。

9.The land in this region is rather dry and parched 这片土地十分干燥。

10.Along the northern coast of this continent, there are many cliffs 沿该大陆的北海岸线上有许多峭壁。

11.In Brazil, many ancient forests are very well preserved 在巴西,古老的森林保存十分完好。

12.Lumber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som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在一些不发达的国家,伐木业十分重要。

13.The scenery is very beautiful in the small islands in the Pacific Oceans 太平洋上一些小岛的景色十分优美。

14.What kind of climate do you have in this country? 这个国家的气候如何?

15.In the west of America, there are many high peaks and deep canyons 在美国西部有许多高峰和深谷。

16.Which one is the longest river in China? 中国哪条河流最长?

17.Do you get much rain in summer? 这里夏天雨水多吗?

18.Is the plain along the river good for farming? 河畔的平原易于发展农业吗?

19.It’s cold and foggy in London at this time of year 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伦敦寒冷而多雾。

20.Every one must receive year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每人必须接受九年的义务教育。

21.Children enter primary school at the age of 孩子们岁进小学。

22.Some students quit school due to poverty 一些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23.There is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高考竞争激烈。

24.He majored in Computers 他主修计算机。

25.She is working for her double major in English and Economics 她正在修英语和经济双学位。

26.I graduated from Yale University years ago 五年前,我从耶鲁大学毕业。

27.Everybody hopes to apply to a good school 申请好学校是令人向往的。

28.Mary is in her freshman year 玛丽大学一年级。

29.Lily is a sophomore now 莉莉现在大学二年级。

30.Mike is already a junior 迈克已经大学三年级了。

31.As a senior, Peter is writing his thesis 作为大学四年级学生,彼得正在写毕业论文。

32.Mr Green is a member of the faculty 格林先生是大学教员。

33.In Britain, there are open universities 在英国,有成人大学。

34.There are many training classes and night classes 有许多培训班与夜校。

35.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你父亲做什么工作?

36.He is a doctor He has his own practice 他是个医生,他自己开业。

37.Do you have any plans for your career? 你对未来有什么计划吗?

38.I want to be a pilot if possible 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做个飞行员。

39.I hope that I can get a decent job with a good salary 我希望有一份既体面,收入又高的工作。

40.I have an interview next week 我下周要参加考试。

41.Tom has opened his own business while his classmates are still slogging away at school 当汤姆的同学还在学校苦读时,他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42.I like writing, but I wouldn’t take it as my career 我喜欢写作但不愿以此为职业。

43.I worked as an intern in that firm last summer 去年夏天我在那家商行实习。

44.He’s a very efficient young man though a little proud 他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但是有点骄傲。

45.He made a successful career in business 他的商务生涯十分成功。

46.My cousin has just been promoted to the rank of major 我表兄刚被提升为上校。

47.He is a manager of a famous corporation 他是一家著名公司的经理。

48.The statesman retired as the mayor of New York 那位政治家退休时是纽约市市长。

49.He was appointed president of the committee recently 他最近被任命为那个革命会的总裁。

关于英语作文带翻译五年级的 篇3

成为更好的我

I am seven years old now, though I am very small, I am on the way to grow up. Two years ago, I couldn’t go out by myself, I dependent on my parents so much, but now I am different now, I can talk to strangers and make friends with them, I am not afraid of the strangers. In the future, I will become better and better.

我现在已经七岁了,虽然我还很小,但是我在成长的路上。两年前,我还不能自己走出去,我很依赖父母,但是现在我变得不一样了,我可以和陌生人聊天,和他们做朋友,我再也不害怕陌生人了。在将来,我会变得越来越好。

小学五年级英语日记带翻译刷牙乐 篇4

1月25日 星期三 阴

Wednesday, January 25 cloudy

晚上,我睡前认真地刷牙。先倒了一杯温水,再把牙刷上挤上一点“青蛙王子”牌牙膏,我按照门牙、磨牙,上边、下边,里面、外面的顺序刷牙,牙齿刷的又白又亮,还能防止蛀牙呢,所以我喜欢刷牙。

五年级英语教案带反思 篇5

第一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的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五册P2-3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教学难点: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刚才,象我们进行倒计时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

二、新授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3、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 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4、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5、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学生反馈。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补充: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赛: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如练习一第3题)秒的认识 1时=60分 1分=60秒

教学反思: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在教学中,我通过七个环节:认识秒针和1秒、体验1秒的长短、1秒的价值、教学1分=60秒、体验1分的长短、小结。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感知,激励学生再课堂上认真思考,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

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

一、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a、60+60=120分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P4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分 2分=()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略)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5“做一做”,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练习一第2、3、4题。时间的计算

例1:2时=(120)分60+60=120 例2:3个大格是15分。45-30=15,是15分。

教学反思: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分与秒的关系时,又用媒体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分与秒的内在联系。为进行时间的换算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打下基础。这节课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第三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一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重点:充分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间单位间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1.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第3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收集类似的信息 3.第4、5题,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4.第6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5.第7题,事先让学生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想办法把它们开始和结束的时刻都记录下来。

6.第8题。利用学生的作息表进行时间的综合应用。单元完成,集体订正。

第(1)、(2)小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3)小题跟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第(4)小题提出问题并解答。

第9题。联系自己的作息时间填一下,然后汇报讨论,看看谁填得更合理,教育学生合理地安排生活。

第10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操场上实际测一测50米跑的成绩,使学生知道一般在短跑中运用比秒更小的单位,只要学生能通过时间的比较知道谁比谁跑得更快就可以了,至于这个单位是60进制之类的知识,不要求学生掌握。

二、补充题目。1、1分=()秒 4时=()分 5分=()秒 9分○9秒 36分○2时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3、你会提问题让同学们算经过的时间吗?

三、课后作业

一、填一填。

(1)、有些钟表上有()跟针,走得最快的是()针,秒针走1大格是()秒,走1 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钟。(2)、分针走大格,秒针正好走()圈。(3)、你1分钟能()。

(4)、8时=()分 5分=()秒 时间的计算的练习课

教学反思: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秒这一时间单位应用的广泛性。练习中,我加入了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实际是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应用能力。

第四课时:填一填 说一说

教学内容:P6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解决与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制作作息时间表

1、师:说一说什么时候上早仔自习,什么时候出早操,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像这样比较固定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就可成为作息时间。

2、出示课程表的结构:学生回忆自己每天要做哪些固定的事情,一般在什么时候做

3、仿照课程表的设计思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

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比较,看看别人的作息时间表中有哪些比自己合理的地方。

(如是不是自己睡觉太晚了,起床太晚了,是不是有很多时间白白浪费了等等)

5、学生进一步休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你们都会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了,但严格地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更为重要。希望你们能督促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

二、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完成某些共同事件所需的时间。

1、统计小组成员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列出统计表后,对表中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如有的同学用的时间少很少,而有的同学花很长时间,原因是什么?请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介绍一下经验。

2、统计每位同学的睡眠时间。并说一说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根据统计结果看看谁的睡眠时间最长,谁的最短,大家的睡眠时间是否够。请大家课后想办法去查一查。

3、统计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看电视、看书的时间。小结:一寸光阴一寸金,请你们生活中要合理地安排学习、锻炼、娱乐、休息的时间。

三、巩固练习。练习一第8、9、10题。填一填,说一说

教学反思: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

第五课时:整理和复习

时、分、秒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对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教学重点: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难点:通过对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激趣:你们知道奥运会是什么时候吗?还有几天呢?可把他累坏了,大家愿不愿意帮老师算一下呢?不过在帮之前,他想先了解一下同学们第五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

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1)小组交流(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说板书:

师:第五单元学了哪些知识呢?(板书: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师:时分秒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知识结构网络:秒的认识 时间的计算 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1分=60秒 1时=60分

时间的应用(比较大小及解决应 用题)师: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在()里填上“〉”“<”或”“=”

9分()90秒 3时()100分 5时()500分 150秒()2分

结合学生的回答,师讲解。

2、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1)一节课的时间是35().(2)看一场电影要2().(3)小明跑100米要用16().(4)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5)张勤洗两块手帕要用10().(6)李勇做50道口算题要用5()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1.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2.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

3.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1秒 B.1分 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 A.6 B。5 C. 30

三、解决问题

1、.广播电台播讲小说的时间是在下午4:00到4:30,播讲了()分钟.

2、.从上海乘火车到无锡需要2小时,火车上午9时从上海站开出,上午()时到无锡.

四、小结质疑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

第五单元整理复习教学反思:

课堂上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人。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凡是学 生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到的,我决不设计包办代替。努力设计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地思维。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与提高。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的作用。本单元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算 法的多样化。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单元教学重、难点:

1.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 1课时 几百几十的加、减综合练习„„„„„„„„„„„ 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 64+5=69。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2)列式计算:39+44(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4)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掌握的不错,课堂上积极发言,练习题做对的机率很高,只有少部分的人由于马虎写错。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及练习二6、7题。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2)两位数的退位减。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生:列式65-48 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先算65-()=()再算()○()=()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学生根据讨论填空。(3)比较算式。

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6题。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接力赛。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教学反思:该节课由于之前学习了加法,所以更利于减法的学习,学生上课积极,掌握程度较好。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页及练习三第1、2、3题。教学目标: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

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53+6= 85-5= 67+9= 72-6= 20+40+3000= 900-700+80= 300+20+60= 80-60+200= 100+400+50= 900-300-200= 2.口答。

(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3.拆数游戏。

(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360 480 520 790 210(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720 270 450 840 910

二、探究新知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1)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计算:380+550(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算法1: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 算法3: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 十 个 3 8 0 + 5 5 0 9 3 0 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提问: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呢?

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百位上3+5=8,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所以是9 注意:为了不遗漏加上满十进上来的一,通常情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上标上一个小一点的“

1”,如十位相加为13,十位上写3,向百位进一,在百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百位相加为

8,再加上进上来的1,百位写9。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550-380(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算法1:55-38=17,所以550—380=170。算法2:55个十减38个十等于17个十。

师:同样的,这样的问题除了口算外还可以列竖式进行计算。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 十 个 5 5 0

370 十位数相加满十,就向百位进1;十位数相减810 570 不够减,就从百位退1。

师生小结: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満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5题。学生先独立计算,再以开火车的方式汇报评价。

(2)独立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三的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把结果直接填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评价。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7题。

①要求学生认真看图、读题。说一说题中说的是什么?怎样列式? ②讨论交流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完成练习三第13题。①让学生独立估算。②学生估算结果后,引导学生对估算的结果进行分析,预测冷饮店叔叔第二天两种冷饮的进货情况。如,矿泉水比冰棍卖得多,第二天矿泉水要多进一些。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整。1.看谁算得对(用竖式计算)

360+180= 630-270= 510+370= 280-160= 2火眼金睛辩对错。

四、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通过这一节课的练习,是不是感觉计算比以前熟练了,互相说说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

教学反思:学生感知粗略造成的。比如:题目是132却写成123,减号抄成加号,上下两行题串在一起等。这些都是因为学生的心理成熟度造成的,他们感知事物还比较笼统、粗略、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对算式在头脑中的印象缺乏整体性。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还没有看清楚就动笔算。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基本练习。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计算。

650+340= 370+480= 390+250= 520+300=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 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可以选择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课件,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后板书:632-441(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估算呢?

(4)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约是600,441大约是400,600-400=200,大约多200个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约多180个座位。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学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给予肯定。并比较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合理。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互相之间评一评。

2.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得出结果后才能把左右两边进行比较。

3.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仔细观察图文,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解疑答惑。

教学反思:在本单元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是因记忆错漏造成的。比如,在连续退位减法中忘了退1,本来做减法题,做到百位时却按加法计算。这是因为多位数的计算中,计算环节比较多,中间得数需要进行短时记忆,而小学生由于急躁、抢时间、怕麻烦,使得储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暂时中断,造成“记忆性错漏”。二是情绪不稳造成的。一方面,算式简单则麻痹轻视,比如:510-246,把个位计算成,另一方面,计算复杂,又表现出厌烦、畏难情绪、导致错误。再有就是下课铃声响过后做的题正确率明显不如之前做的。克服粗心,在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强化审题训练,准确感知算式。要求学生先观察、议论,再动手计算,最后交流运算方法,评讲哪种方法较为合理,灵活。培养学生感知算式特点的意识和能力,为后面正确计算打好基础。

2、坚持口算训练,培养记忆能力。熟练的口算是正确笔算的基础,口算和笔算都离不开瞬时或短时记忆。口算是训练学生短时记忆能力的最好形式,因此口算训练必须经常化。

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每算一步要上下、左右纵横检查,抄写数据和符号准确无误;算草书写也要整齐清晰,便于查对。不能口算的题一定要清晰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束后要自觉地检查计算过程是否合理,计算方法是否简便,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其次,还要让学生对粗心的危害有足够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将来我们要面对的并不是可以订正的作业题,有可能成为飞机制造者、楼房设计者、高架桥的工程师等等,而这些行业需要的并不是反复的订正,而是一落笔就要正确的。如果一旦粗心成自然,那么,总会在某方面出点小差错,到时候可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粗心是最不可原谅的错误。最后要家校配合,齐抓共管。家长的观点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良好的意志品质。一旦教育者对一现象加强关注,孩子也会引起重视。

第三单元 测量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

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

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注意线段从“0”刻度开始画和不从“0”刻度开始画的画法区别。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1、2题。

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明确先1厘米1厘米地鼠,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快捷方便。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

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

2、完成“练习五”第2题。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

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教学反思: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米尺、纸条。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练习: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一只小花猫高约40(厘米)一头大灰狼长约8()质疑:一头大灰狼长约8(),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

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谈话: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

讲述:是的,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等于10厘米。(板书)

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认识几分米。谈话: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用手中的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交流:用线表示出2分米、5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米和分米的进率。以分米为单位测测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质疑: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1米等于10分米。(板书)

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5、实践活动。

(1)现在同位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2)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5题。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最后集体反馈订正。

2、完成“练习五”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3、完成“练习五”第7题。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组织交流。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教学反思: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分米”长的东西。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第3课时 长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之间的换算方法。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教学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2)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

2、学生口答下列问题。

1厘米=()毫米 10毫米=()厘米 1分米=()厘米 10厘米=()分米 1米=()分米 10分米=()米

3、思考后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1)2个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2)5个10厘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4、谈话:刚才我们复习了前面学习的知识,接着就来看一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

31、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出示教材5角硬币的图片。提问:从图中我们知道一个5角硬币的直径长度是多少?(板书:2厘米)

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又是多少呢?(板书:2厘米=()毫米)我们可以怎样想?根据提示讨论。(1)1厘米是()毫米?(2)2厘米是()个10毫米?

(3)就是()毫米?让学生讨论,并指名回答。(让同学连起来说一说。)

(4)(4)学生回答2厘米就是2个10毫米,即20毫米厚,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2厘米与20毫米的长度关系。

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微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厘米等于10毫米,想几厘米就是几个十毫米,也就是几十毫米就可以了。

2、厘米与分米之间的换算。

出示教材课桌图片。

谈话: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课桌的高度是80厘米,它以厘米为单位,这样的长度如果以分米为单位,是几分米?你们能按照刚才换算厘米和毫米的步骤来说一说80厘米=()分米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教师提问:

(1)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有()个10厘米?(2)()个10厘米就是()分米?(3)80厘米等于()分米?(4)在学生回答了80厘米里面有8个10厘米,即8分米后,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80厘米与8分米之间的长度关系。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0厘米等于1分米,想几十厘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

思考:把分米换算成米,该怎么想呢?

3、组织练习。

50毫米=()厘米 20分米=()米 40毫米=()厘米 300厘米=()米 20厘米3毫米=()毫米 80厘米+8分米=()分米

(同桌交流,选一题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作出评价,全班交流)。

4、归纳总结。

提问:比较刚刚学习的厘米换算成毫米与厘米换算成分米的情况,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

(1)它们之间的进率都是10。

(2)厘米换算成毫米,是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计量,换算时乘以单位间的进率。

(3)厘米换算成分米,是将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计量,换算时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

先说一说这些题目与教材中的例3有什么不同?应该怎么想?请同学分2人小组讨论,把结果填在书本上。然后指名学生回答。

2、完成“练习五”第8题。

请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以不同长度单位计量的长度应该怎么比较大小,教师提示应该先统一长度单位。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

3、完成“练习五”第10题。

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绳子对折再对折,将绳子平均分成了几份?(4份)

(2)求每段绳子多长,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4分米÷4=1分米)

(3)如果这根绳子长2分米,你知道怎么算吗?

四、课堂小结

1、刚才我们学习的是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要先想换算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再根据进率来推算结果。

2、你还有那些疑惑或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反思:量一量、说一说、算一算、议一议,使学生建立学生分米、厘米、毫米的表象,丰富了自己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为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积累实践经验。第4课时 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准备: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佛山到广州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佛山到广州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佛山到广州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教学例4)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

图1: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图3;离南京还有98 千米。

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公里km))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追问:2千米=()米(让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00米)4千米=()米 3000米=()千米

9千米=()米 6000米=()千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1千米到底有多长?

(1)出示学校操场:这是我们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

(2)星期天,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熟悉的学校出发一直往东走,到工商银行大约是1千米。

从学校出发一直往西走到天桥底大约是1千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3)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实际运用

1千米在你们头脑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老师带大家到智慧宫去闯一闯,愿意吗?

1、第一关(练习六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2)交流反馈,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2、第二关(练习六第8题)

一圈400米,5圈几千米?如何列式计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3、第三关(练习六第14题)

(1)学生先读题,然后理清思路,他们选择什么方式去比较合适,关键是看出发地点与目的地点的距离,根据距离的长短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2)再了解一下,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分别是多少,根据距离,估测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长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4、第四关:改一改:

(课件出示)小明的日记 2012星期六

今天早晨7点钟,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用了3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200千米来到公共汽车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钟。路上碰到体重50克的小胖子丁丁,丁丁问:“小明,上哪儿去?”我说:“去七一广场放风筝。” 丁丁说:“七一广场离这里很近,才1米呀!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千米。你们有什么收获吗?(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了解了它的实际用途。)

五、课后延伸:

1、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年

9月

日 教学反思: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自去测量了操场的长度,让学生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换算单位的问题较难,在解决问题的题中学生的问题更是很多,应加强练习与指导。第5课时 吨的认识和换算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学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教师用课件出示课本第31页主题图。

(1)提问: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集装箱的货物重2吨,货物列车载重60吨)

(2)思考:我们知道“吨”是用来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3)谈话: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列式:100×10=1000(千克)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

(4)提问:1吨里面有几个1千克?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体验1吨有多重。

上一篇:网络系统管理员个人简历下一篇:读书笔记范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