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课堂活动教学反思(精选8篇)
做有思想的老师
“柯城.橘之秋”2011浙沪苏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已落下帷幕,但其活动手册的扉页上赫然写着的“做有思想的老师”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确,这是一顿丰盛的语文教学“大餐”,也是一场各种教学思想的碰撞、交流的盛会。
在此次参加展示的大师中,于永正老师备受关注。本次活动,70高龄的他展示了《爱如茉莉》的整篇文章的教学。这样的精神,令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折服。课堂上,体现了他一贯坚持的教学理念:真实、朴实、扎实。于老师的课堂依然那么朴素,一点也不花哨。他紧紧地围绕“读词语、读句子、读段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一步一步地引,扎扎实实地读,认认真真地感悟。特别有感触的是于老师在课堂上多次进行了范读、多次与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每一次的读都是那么到位,那么入神。就如他在讲座中提到的语文老师要敢于说“跟我读”,他敢,因为他的朗读功底深厚。听于老师的课,我又一次感受到他对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视。无论是一次朗读、一次书写,他都指导得很细致入微。就如他所说的:学生如果能“读好书,写好字,做好文”,那么他们的语文素质一定很棒。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但在实践中操作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对老师自身的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
说到“做好文”,不得不提一提擅长作文教学的管建刚老师。其实,关于他的作文教学理念也早有耳闻,但听他上作文讲评课还是第一次。管老师的作文讲评课,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他以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为“第一文本”进行教学、进行讲评。他所呈现的`习作片段都是该班学生的平时习作练习(事先让学生写做家务的事)。由于是班里同学的习作,所以在讲评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很浓厚。整节课里,管老师着重引导学生如何把作文写顺、写美。“写顺”是要去掉一些关联词,“写美”是要学会“寻找小插曲,放大小插曲”。在一系列的说、演、改中,学生掌握了修改作文的经验。与作文课一样,管老师的讲座也同样能引起大家的思考。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提示语只有三种表示形式。可是,在讲座中管老师讲到说话句有五种形式及所强调的内容:1、提示语和说话句各自为一节;2、省略提示语(强调人物的心情);3、提示语在前(强调提示语);4、提示语在后(强调所说的话);5、提示语在中间(切隔话)。一个小小的提示语,他通过研究得出可以训练学生语言的“敏感力”、“洁净力”、“构思力”。正因为有如此深入的研究,所以管老师的作文讲评总是那么能切中学生作文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对症下药”。
在进行小说鉴赏时, 笔者将此文让学生赏析。从环境描写到人物分析, 从情节设置到主题构想, 一切都围绕课堂目标、教学效率而行, 但在延伸环节中却遭遇了尴尬。当我问及学生对香雪用鸡蛋换文具盒走夜路返回这一行为的看法时, 学生提出了许多让我始料未及的问题:“老师, 香雪那样的女孩还有么?”“四十个鸡蛋可以卖多少钱?”“那个带着吸铁石的文具盒才值多少?”“香雪父亲做的木制文具盒不能用么?”“香雪心里想要带吸铁石的文具盒是怕被同学笑话, 这到底是学习的自尊心呢, 还是一种朴素的虚荣心?……”我问自己:这堂语文课还有效么?
语文课堂讲求“效率”, 但为应试而得的效率常使我们感到悲哀!在高兴地感慨学生的思维跳跃而充满活力的同时, 更多是痛苦地反思语文有效教学的遗憾和缺失!
“考试教学”的遗憾
在考试指挥棒下, 语文课堂还是秉承师授生听的基本模式。由于人们对于“知识经济”的重视, 学生学习功利化程度加深, 教师教学也随之程序化、目的化, 使得原本应该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变得枯燥无味、简单划一。赏析文学作品停留在知识技能的学习阶段, 对所谓“洋思”、“杜郎口”有效教学的机械模仿让语文教学统一模式化更强了, 这是“考试教学”模式的最大遗憾!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语文教学应该是“高效的个性化教学”。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素养、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更要求教师根据教育对象采取更为奏效的教学方法, 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在文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独立感悟, 进行个性化审美。”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回答问题, 对作品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比如:我与人物的经历有无相似之处?人物的思想感情我经历过吗?以“我”的经验, 能否认同作者的感情世界?这种引导学生以自己的背景知识积极参与建构作品意义的方法, 可以使学生获得阅读的愉悦, 有利于学生对人物感情的体验, 并与之产生共鸣;使学生真正进入最佳的阅读境界, 确保初读的质量。
每个学生对欣赏对象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特别是这些“新新人类”。在外界环境影响下, 学生会将作品人物、事件、思想与周围生活联系起来, 提出一些我们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 这就需要语文课堂不拘一格, 常规中寻求突破。课堂主体是学生, 我们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有效的引导, 高效的启发, 让学生在思考中提高自己, 感悟到知识的高贵。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行为艺术, 是教师个人素养和人格魅力的外化表现形式。“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学生富有创造性, 在学习中不断突破, 教师自身必须要有活水不断。语文教材品类繁多, 既有必修, 也有选修, 这就给教师、学生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内容增加, 时代感增强, 更容易让学生展现自己思维观点。于漪老师说过, 教育的本质就是用明天的目标来指导今天的教学。每个语文教师对教材都有不同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也必然留下了自己思想的烙印, 没有必要“紧扣”教参, 鹦鹉学舌, 成为某一类教科书的传声筒。在充分理解教材、掌握学情的基础上, 课堂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文本固有的思想需要表达, 时代观念也要阐释, 让语文课堂在教师的人文化教学中充满个性, 我想这才是高效而意义深远的语文课!
语文课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生能力、认识各不相同, 其思想“创造”也是各不相同。清代赵翼说:“同阅一卷书, 各自领其奥;同作一文题, 各自擅其妙。”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学生对于经典文本、时代信息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用四十个鸡蛋换一个对于现在而言早已过时的文具盒, 他们自然是难以理解的。特别是生活在相对较为发达地区的学生, 这犹如一个虚构的童话故事, 难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而那些“奇思妙想”也就不足为奇了。但这些想法恰恰表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立解读。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有的学生赞赏的是词豪迈的气势, 高歌“大江东去”;有的学生关注于词人内心的伤感, 低吟“一樽还酹江月”。
暂不论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 语文教学要实现有效、高效, 首先需要的就是敢于思考质疑的课堂气氛, 因为这才是学生喜欢的语文, 是高效教学的课堂!
多重教育的缺失
“效”不仅包括对基础技能的掌握, 更应包含心理、审美等多重教育, 这也应该是语文教学效率的体现点之一!“鸡蛋换铅笔盒到底值不值的讨论”暴露出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当前学生的心理教育、审美教育的缺失。
学生提出的问题固然新奇, 但其中不仅有常识判断的错误, 更有思想道德判断的失误。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面对家庭冲突、同学摩擦、学习困难等等问题, 受到社会不良现象、自身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 学生对于事物的判断存在着很多偏差、极端理解。他们在学习中更需要匡正和思想引导, 生命关怀已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以“立人”为本, 除了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工具, 还要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疏导方式, 有效渗透心理教育、审美教育、价值观教育, 切实关爱思想处于困顿朦胧期的学生!及时化解学生的各种问题, 以弥补当前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心智成长需要的遗憾, 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都包含着心理健康内容, 语文教学的情感性决定了语文相比其他学科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健康心理、高尚人格的形成。语文教学中的迁移效应对于学生的健康教育有着突出的作用。语文课本中多为名家名篇, 有着极强的思想教育意义, 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应引导学生学习香雪对于知识的执着, 可以看到山里人对山外世界的渴望, 可以想到玛蒂尔德那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可以看到母亲对于史铁生深深的爱……学生对于文本有着不同理解, 利用文本的精神内涵对学生的思想世界予以正确的引导,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这是语文课堂心理教育的首要步骤, 也是终极目标之一。
学生对于社会、人生的感悟会在各种问题中体现出来。或是日常小事, 或社会现象;或是家庭亲情的描写, 或是周围事件的叙述。语文教师需要仔细分析这些朴实故事文字背后的点滴, 从而对于学生的思想心理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心理予以正确引导, 通过语文活动和学生共同分析、排解, 把一些细微不健康的心理“疾病”扼杀在萌芽阶段, 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灵魂。无论是有效, 还是高效, 在教学效率、效果的背后都应该包含着双层内涵: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 情感心理的疏通引导。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否则语文教学只能是一堂无味无为的形式过程。
如果杜郎口中学的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跟魏书生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放在一起比较,那么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比较表中两位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他们的相同点有三个:
一、他们的课堂都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
魏书生老师在描述目标时用“定向”的说法,就是确定每课时的学习重点。例如学习《桃花源记》一课,得明确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意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是重点。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而杜郎口中学的老师直接表述为“明确目标”,在此之前多一个环节——“预习交流”。杜郎口中学有一节复习展示课,学生分六组,每组大约10人,各组围坐。各组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把复习目标商量一下。有小组说“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小组说“背诵古诗”,有小组说“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有小组说“理解重点诗句”。接着就让小组在指定的板面上写题目了。
无论是教师确定学习目标,还是教师与学生商议确定,还是学生自己确定,只要在单位时间可以操作,可以达成就行。
二、他们的学习活动都激发学习兴趣
魏书生把语文学科各项知识点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承包给每个学生,如文字、词汇、文学常识、语法、修辞等等都落实在每个学生的身上。人人有事情可做,时时有事情可做。在“自学——讨论——答题”三个环节中,魏老师根据每个同学具有的长项,都要求他们担任“小老师”,同学既要给他人当老师,又要当他人的学生。就“答题”来说,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承包学习任务”和“担任小老师”这双重任务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角色在变,学习紧张程度也在加深。
杜郎口中学的语文教师在“分组合作——展示提升”两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紧张而有序的合作学习,我们还以一节语文复习课为例,第一组同学在黑板上书写杜甫的诗歌《春望》内容,下面设计了注音题(搔、簪)、填空题(表达战乱中思念亲人的诗句)、简答题(你从《春望》中望见了什么?诗中的“抵”字有什么作用?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二组书写的诗歌是唐朝杜牧的《泊秦淮》,三组书写的诗歌是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四组书写的诗歌是文天祥的《过伶仃洋》,五组书写的诗歌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六组书写的诗歌是龚自珍的《已亥杂诗》,诗的一旁都书写了题目。同学们一个一个就是“小老师”,这边书写完毕,那边一个组接着一个组来展示复习现状,展示思维过程和结果。同学们找到了自己归属,每个同学代表小组来展示,谁都有荣誉感、责任感,尽力体现团队精神,学习兴趣就在学习小组内被激活了。
从魏老师和杜郎口中学语文老师的课堂中,我们会发现他们在课前和课堂上,善于刺激学生产生“积极期望”,帮助学习后进生增强自信,正如19世纪的思想家爱默生说的“相信自己‘能’,便攻无不克”,想像学习成功后的情景,树立起“每天多做一点,就是成功的开始”的信念,帮助他们实现一个一个小小的学习目标,获得成功,培养直接的学习兴趣;要求他们从心底里愉悦起来,保持一种快乐感;启发学生了解语文学习的结果,间接建立兴趣;把原有的其他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培养新的学习兴趣;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稳定的兴趣;鼓励他们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魏书生在报告中这样对我们说:“老师进入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活动,和学生的距离越近,办法越多。”如果我们老师放下架子,像魏老师和杜郎口中学的语文老师一样平等地对待学生,讲究科学,开放搞活,师生互动,我们就能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了。
三、他们都按照教育规律办事
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精髓就是民主与科学。民主就是尊重学生这个客体,教师把自主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科学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合理开发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探究资源。科学就是为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使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研究出适应学生学习及自我教育的有效的、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魏老师在三个阶段体现主体性原则,体现民主性原则,体现合作性原则,体现创造性原则,体现发展性原则。
⒈自学阶段:“自学”指课前预习和课上自学,学生按照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和尝试答题,并初步消化、理解、梳理知识。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⒉导学阶段:针对学生自学遇到的障碍、暴露的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启发学生思维,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进行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⒊测评阶段:围绕教学目标,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和作业,组织学生当堂互测自评、自结,用以巩固知识,形成能力。三个过程体现教学民主的思想,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提高积极参与的平台,为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情境,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学习。
我们在比较中发现,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和魏书生老师一样具有亲和力,生动活泼,以问题引导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思考和探索,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学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想象空间,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发展空间,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创造空间。先学后教,培养问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多种学习能力,改进学习方式,富有实效性,赋予知识鲜活的背景,使学生在把握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
两者比较以后,我们发现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和魏老师的“三段六步”教学模式一样,都严格限定了教师的精讲的时间,努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杜郎口中学,我们看到了一个一个将魏老师的教学模式活学活用了,一个一个都变成了“魏老师”,将魏老师的教育理念发扬光大了。
我们不禁想到前苏联教育家、作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的话“教导员不应当在漠不关心地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来认识学生,而应当在和他共同工作和积极帮助的过程中来认识学生”。他们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来研究教学模式,积极主动地认识受教育者,回归人本,研究人的真谛,攫取人的生命之源,提高教学效益。
魏书生老师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这样辩证地分析:“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决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理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的平等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任何时候,对任何学生都要坚信他的脑子里有好学上进的一面。”杜郎口中学的“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标语与魏老师提到的教育“平等”,信任学生的理念是相似的。
复习课同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科学方法,才能把学生大脑皮质中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已学知识唤起全部记忆,牢固掌握,并进一步形成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复习就是“学生做练习,教师讲答案”,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有时由于复习紧、任务重,教师讲得又要“面面俱到”,结果成了“满堂灌”,课堂时间大部分被教师占用了。而为了解决“学生练”的问题,课后便硬塞给学生大量的练习,学生就成了习题的“奴隶”。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兴趣减弱,加重了他们的学业负担,而且也不能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但是,复习课本身具有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等特点,这就如一副镣铐般困住了教坛上的舞者,令其无法随心所欲大展身手。那复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习课就真的舞不出优美的感觉吗?实践告诉我们:戴着镣铐的舞蹈同样精彩!
一、舞出优美弧线。以往的复习模式总是将一个单元的内容分解为字词、作家作品、重点句段、主题思想、写作训练等几大板块,分类进行加强型“集训”,基本上都无法逃脱题海式战术的窠臼,复习课也变成了机械式训练而丧失了语文课堂应有的魅力。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找出这些复习内容之间内在的联系,用一根主线将这些知识点巧妙地链接在一起,再将有关知识生发出去,那复习课不也成了一支旋律优美、张弛有度的舞蹈了吗?
1、知道春天的特征,乐于表达。
2、学习歌词,感受四二拍的节奏。
3、参与唱歌活动,大胆为歌曲改编歌词。
课后觉得本课的第二条目标应加以修改,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学习歌词并不能完全让幼儿感受到四二拍的节奏,所以要修改目标的第二条。本课的过程为:
一、经验分享,了解春天的特征
二、欣赏歌曲、感受四二拍旋律
三、师幼互动,在儿歌中学歌词
四、学唱歌曲,感受春天的美景
五、大胆改编,尝试改编歌词
六、活动延伸,在生活中踏春
对于过程我认为过程一孩子都能说出春天的特征,比如花儿都开了,小草都绿了,效果很好也充分达成了第一条目标,第二步骤应修改,通过上课认为如果单纯的让孩子欣赏歌曲去感受四二拍的旋律,有些难度,他们对四二拍也没有任何概念,可以边拍手边欣赏,这样更能体现拍子的节奏。第五步孩子说的都很好也为歌曲改编了歌词,但是应改编后让个别幼儿上前展示,这个步骤缺少了幼儿单独的活动。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了芜湖,并有幸目睹了天门山风姿,想象着当年李白乘舟欲行的豪迈,我亲自爬到山顶上,没一会,只几分钟的时间,我就爬到了山顶上,感觉这山并没有我想象的高,但为什么李白写的那么有气势呢?“观察的角度不同,当年李白是乘船,现在你在山顶上,感受当然不一样了。”一个同事提醒了我。于是我下了山,租了船,重温了一下“乘舟将欲行”的感觉。此时,我想起了我曾和学生讲过的天门山的事,一种愧疚油然而生,挥之不去。
想想自己参加工作也已经十多年了,教育教学中,我总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所以心里一直很坦然,虽然没有取得过什么优异的成绩,但也从来没出过什么差错,可自从我教过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并亲眼目睹天门山的风姿时,我的心里就觉得很愧疚。
从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学需要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不能仅凭自己的感觉。
作者|教学、反思、成长——《望天门山》教后记
一、反思语文课堂——高调低效
小学语文课改实施几年来, 学生个性在课堂上得到张扬, 能力有了发展。但如果我们认真观察, 不难发现, 今天的很多语文课堂存在着如下的高调低效现象:
1. 追求课堂繁荣, 缺少静心品读
在新课改后的许多公开课上, 我们都可以发现, 整堂课热热闹闹, 学生思维活跃, 精神亢奋。为了达到这种效果, 老师可真是煞费苦心:导入新课时, 老师千方百计用新、奇、特的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良苦用心无疑是好的, 但一个简单的课堂引入却费时费力。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认读几个生字词, 设计了花样繁多、耗时耗力的游戏, 虽然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但一节课下来, 学生只会认读几个生字, 因此, 课堂效益的低下显而易见。
此外, 我们还经常会看到, 短短的四十分钟里, 老师一会儿让学生画画, 一会儿让学生唱歌。如一个老师执教《我有一盒彩笔》时, 老师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美丽的今天, 接着又让学生边唱边跳《小小蜡笔》, 整堂课热闹极了。这种做法虽说是加强了学科的整合, 但细想一下, 学生整节课都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 还能静下心来品读、思考吗?而且这两个活动花去了很多时间, 学生还有时间坐下来静心品读吗?我想, 学科的整合应该是恰到好处, 而不是把语文课上成了艺术课。
其实, 热闹与安静都不是课堂教学的本质, 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之一是要促进学生的思考, 调动学生的参与。当静之处则静, 当闹之处则闹, 闹与静结合方能彰显课堂教学的本质。
2. 注重知识内容, 忽视本体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 有的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对语文学科特点把握不准, 在语文教学中丧失了语文学科的课程特性, 特别是教学一些常识性的课文时, 有的老师只注重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 忽视了语文课的本体训练。例如, 一位教师教学《水就是生命》时, 设计了这样的读研专题:“水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研读, 然后向大家汇报。”学生没费多大力气就将课文中水的作用罗列出来了, 至于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对水的作用进行说明的, 老师根本没有引导学生去细细研读、体味。出现这种现象, 主要是因为一些教师没有正确、深入地解读课改的新理念, 有效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设计研读专题时, 教师没有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特征, 结果语文课堂就失去了语文课应有的本色。
3. 流于学习形式, 缺乏有效落实
课改后,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分组竞赛等新的学习方式也频频展现在我们的课堂上。但这些好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有时候却缺乏有效的落实。我们经常听到老师这样对同学们说:“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 没有具体的要求, 也没有具体的指导。这样, 课堂上虽是书声此起彼伏, 却只是流于形式, 学生收益甚少。
同样, 在讨论式教学中, 老师经常提出一个问题后, 不给学生时间, 不给学生问题背景、不给学生方法, 不允许学生交锋辩驳, 只让学生讨论, 这样讨论的结果经常会出现假答案、假统一, 或没有结果。再看合作学习, 有的老师大大小小的问题都让学生合作讨论, 给人感觉学生很忙, 课堂异常活跃。可有的问题却很浅显, 答案直白得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就是老师为了追求热热闹闹的课堂, 而忽视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二、提高教学效益——有效夯实
“教学效益”是指通过老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标准。叶澜教授认为:“扎实的课、丰实的课、真实的课、充实的课、平实的课”是一堂好课的标准。根据这五个标准, 反思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 最缺失的也正是这“五个实”。因此, 我们只有有效地夯实我们的课堂,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1. 咬文嚼字——品读关键词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 体会其表达效果。在平时教学中, 老师通常容易忽略对文章语言本身的评析, 忽略在教学中对重点词句的反复品读、体会、揣摩, 以及它们对体会文章中心思想所起到的作用。其实, 把握好课文的文眼 (即关键词) , 引导学生咬文嚼字, 一切的语文教学就变得简单实在了。如有一个老师在教学《七律·长征》时, 先让学生通过读文明白长征道路的遥远、经历的艰辛, 再让学生找到体会红军面对长征态度的词语, 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了“难、不怕、只等闲”这几个词, 然后紧紧围绕这几个词展开教学:长征路上, 红军都遇上了哪些困难, 都是怎样面对和克服的?这样, 老师通过抓住文章的文眼, 使整堂课的教学井然有序, 层层相扣。
学习一篇课文, 除了把握好重点词, 还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句子来品读, 找出适当的依据, 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的体会。如教学《冰灯》时,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画出父亲做冰灯不容易的句子, 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写上感受。整堂课紧紧地抓住这几个句子来品析、指导朗读,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咬文嚼字、品词析句, 这才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 是夯实语文课堂, 提高教学效益的根本, 它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生命的桥梁。可以这样说, 有品词析句的课不一定是好课, 但没有品词析句的课一定不是好课。
2. 充分实践——落实朗读、思考
一节课短短的四十分钟, 教师应该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实践。每节课都应该思考一下, 这节课学生该读的读了吗?该想的想了吗?该写的写了吗……我曾经听过于永正、贾志敏等专家的课, 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训练非常到位。课堂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朗读, 反复地朗读, 多形式地朗读, 扎实有效地进行朗读训练。于永正老师曾到我们班教过两节课, 他让学生朗读课文和认读生字, 就花去了整整一节课时间。而贾志敏老师教学《卖鱼的人》一课时, 为了指导学生把“卖鱼的人”这个课题朗读到位, 足足花去了五分钟。“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大师们平实而又到位的朗读指导和今天提倡个性化朗读的浮躁和浅薄, 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而哪一种的教学效益更扎实呢?我想, 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 语文课堂除了是充满琅琅读书声的课堂外, 还应该是一个让学生静心思考的课堂, 也就是要求语文课堂要有一个让学生“悟”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 要有足够的耐心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允许学生静心思考文本背后蕴含着的道理, 允许学生用心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允许学生……而不是一味追求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课堂效应。
3. 正确表达——训练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因此, 在教学中, 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表达训练, 即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去关注作者的表达, 去有意地吸收、借鉴文本的表达方式。
(1) 阅读想象。教师借用课文所写事情的背景变更内容, 想象事情或变更课文中的第一条件, 引导学生想象条件变化对事情变化的影响, 进而表达。如教学《半截蜡烛》一课时, 我把伯诺德夫人、大儿子、小女儿依次想办法熄灭或取走半根蜡烛, 变为伯诺德夫人一再想办法要熄灭或取走半截蜡烛。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 德国军官看到伯诺德夫人几次三番要拿走蜡烛, 会有什么表情, 会说些什么, 会有怎样的举动, 然后把它说出来并写成一个片断。
(2) 阅读归纳。就是对文章主要内容要点的归纳表达, 对文章局部内容的归纳表达, 或对重点内容理解的归纳表达。
(3) 阅读复述。这要求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片断, 或者补充扩展复述, 或者合理想象, 多角度地创造复述。比如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我先要求学生划出文中有关介绍“我”爸爸的所有词句, 然后以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口吻, 或以一个妻子的身份来介绍这位中国派出的军事观察员。
4. 日积月累——得法课内, 得益课外
《新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生活,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因此,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要注重把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 真正树立起课堂内外相互结合的“大语文”的教学观念。“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须躬行。”如果只是关在教室里学习语文而脱离语言运用的实践, 那是很难学好语文的。语文课本只是“例子”, 语文教师应用足这个“例子”, 让学生在课内得法, 在课外得益, 日积月累, 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低年级学生开始学会识字、拼音时, 我就鼓励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多识字, 看一些拼音读物, 引领孩子背《三字经》《百家姓》等。到中年段时, 我鼓励学生背《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 并试着用课内学习古诗的方法去学习、理解课外所学的古诗。高年段时, 我经常设计“课前三分钟”活动, 让学生演讲、朗诵、报道新闻、谈论焦点, 课外组织新闻采访、做手抄报、民谚民谣收集、宣传标语仿写、广告评析等。让学生渐渐领悟到课文来源于生活, 社会生活才是语文学习不竭的源泉。这样, 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做生活有心人的良好习惯, 而且在语文实践中增长了才华, 真正做到得法课内, 得益课外。
总之, 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 它不取决于教师教学多少内容, 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的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作为一个老师, 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 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关键词:高中语文;填鸭式;教学效果;反思
一、高中语文课堂采用的教学方法
1.教师采用最多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的语文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之下学生不仅不能体会到书本中的精神所在,反而会适得其反,他们会减少自己对课本的理解,一味地听取老师的讲解,把老师理解的当作自己的理解,所以在考场中我们会常常看到类似的文体,以及出现相似的观点。
2.还有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师生互动,在这个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可以各抒己见。但这样的情况比较少在高中教学中出现的,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领悟到的和学习到的知识更多,也不会千篇一律。但对于老师来说高中课堂教学就是赶课时、赶进度,而学生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也不常出现在当代的高中语文课堂上。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
现代语文教学方式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社会的现实原因,也取决于个人的想法问题。社会的现实让我们不得不低下我们高傲的头:你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你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要想改变现在的教学方式,就必须改良现在的考试制度。教师以及家长很容易将一个孩子的优劣与成绩挂钩,这样便无法使教学朝我们想象的方向去发展,只有改变现状才能改变未来。由于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化,现代人养成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所以他们在学习上想不劳而获或者在短时间内取得效果,这样的思想是无法学好语文的。其实要解决当代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不仅可以从社会角度和个人角度中去完善,还可以从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角色转换和教育方法中去实现。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换。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师不仅仅只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看书,品书的。”显而易见,叶老先生的话的意思是要把学生引进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从而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文章的真谛,但有些时候学生会由于面对种种自身因素而不能理解文章,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发挥其作用了。
2.我们要凭借教育方法的转变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要做到教育方法的转变最主要的是要营造出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不能强迫学生赞同自己的观点,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应该各抒己见,这样才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3.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不要因为学生的错误回答而责备学生,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地提高。
其实每一节语文课都是一个奇妙的语言之旅、思维之旅。答案不是唯一的,我们都是从各自的理解出发,走向情感的共鸣。
语文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也不是简单地演绎思维,而是获取并积累知识的过程,即在积累与阅读视野中得到升华,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和提升语文素养。当代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弊端,但我们也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人,我们可以分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利与弊来进行反思,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使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达到最大化。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
【语文老师课堂活动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语文老师教学策划12-11
语文老师教学计划20207-14
六年级语文老师教学工作心得总结10-02
九年级语文老师的教学工作总结11-24
第一学期语文老师教学工作总结12-05
小学语文小组合作课堂教学反思07-06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的实践反思07-26
各位语文老师05-29
如何当好语文老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