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银行学习地图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构建银行学习地图(共8篇)

构建银行学习地图 篇1

作者:周炫(众行商学院事业部主管)

一、什么是学习地图?

“学习地图”是指企业围绕实现战略目标所需的能力开展丰富多样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帮助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提高员工和企业的绩效水平,并帮助员工实现职业发展的路径图。

学习地图

◇ 学习地图是以能力为基石。培训是为了支持实现企业战略所需的关键竞争能力,所以定义培训体系首先要从定义企业的竞争能力开始;清晰地用相关的行为和任务来定义能力,有助于明确培训的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 学习地图是以企业和员工的发展为导向。它既明确了每一位员工在其岗位工作所要接受的培训,也明确了从一名新员工发展成为高层领导的学习发展路径,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相结合。

◇ 因为明确了需要改进的行为和任务,培训的方式可以比以往更加多元化。企业在实施学习地图之后与原有的培训将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有较大区别:

二、为什么银行要构建学习地图?

“企业的实力是一定要让人才队伍超前于事业发展,才能更快地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并得以发展。”——大通曼哈顿总裁

商业银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在知识经济突飞猛进,金融科技日新月异、金融创新相互激荡、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对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主导作用。

从平衡计分卡中,我们认识到:员工的技能是业务成功的基石。

在以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时代,银行往往把吸引信贷人才摆在突出位置。但今天,这一情况已有了很大转变,商业银行对各方面、各专业的人才形成了旺盛的需求。银行目前缺乏的主要三类人才包括管理人才、专业营销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如风险控制等。因此,人才培训是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培训的目的就是帮助员工弥补不足,从而达到岗位的要求。而培训所遵循的原则就是投入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然而,中国的商业银行目前的培训现状却存在着缺乏专业性、缺乏系统性,以及培训资源的配置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必然导致银行培训的效率低下。

根据麦肯锡的7S框架理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战略、技能、结构、制度、人员、风格和共同价值观等要素。银行为了实现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须根据银行的战略目标(Strategy)制定培训策略,通过提升员工的能力(Skills),从而推动银行其他五个层面(5S)的持续发展。

因此,银行需要根据战略目标提炼出关键能力模块,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同时围绕企业管理核心和企业文化核心,营造一种组织气氛并形成公司的培训政策,而这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即可通过学习地图来实现。

三、如何构建银行学习地图?

● 确定银行能力模块

既然学习地图是以能力为基础,因此,构建银行学习地图首先需要确定能力模块。一般而言,可以通过以下五个维度来分析:

◇ 知识——某一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如资产管理的专业知识);

◇ 专业技能——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如销售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 ◇ 特质——某人所具有的特征或其典型的行为方式(如喜欢冒险、比賽); ◇ 个人的胜任力——指个人能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 ◇ 岗位工作要求——指个人在工作中被期望做什么。根据银行业的特点,通过以上五个维度的分析总结银行业的能力模块主要由核心能力模块(Core Competency)、专业技能能力模块(Technical Competency)和法规能力模块(Regulatory Competency)三部分组成。

其中,核心能力模块是以银行战略目标为导向,是银行全体员工都必须达到的能力要求,如某外资银行的核心能力模块是战略愿景、经营目标管理、风险管理、团队方向和领导力等;专业技能能力模块是银行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级别所要求员工具备的能力,如零售银行和公司银行的专业技能要求就不一样;而法规能力模块也是银行业特有的一个部分,是政府对银行监管和金融产品的有关法律规定。

● 确定能力模块标准

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对每一个能力进行描述和定义,并确认采用什么样的绩效标准,以界定所研究人员岗位的杰出绩效与一般绩效,所以对于每一个能力都会有4级至1级由低到高的等级划分和行为描述。

银行在这一点的操作与其他企业是基本一致的,根据岗位要求,在从事该岗位工作的员工中,分别从绩效优秀员工(或优秀管理者)和绩效普通员工(一般管理者)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调查。在确定能力模块标准过程中,还有一种比较简便快捷的方式,即是由领导层直接在能力词典中进行筛选。

● 找出个人能力差距,明确培训需求

当我们确定了银行的能力模块以及每一个能力的行为表现标准之后,就可以用于衡量银行内部员工的能力水平。举例说明,某银行总经理May的个人能力模块如下:

说明:该名员工的能力等级分布,能力级别由第4级至第1级代表着能力由低至高。

说明:总经理职位的能力要求。

说明:找出个人能力差距,确定培训需求。例子中May的“战略远景”、“风险管理”、“企业文化”、“变革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等五个方面是需要提升的。

● 根据能力要求,设计培训内容

银行在确定能力模块标准的过程中,就需要为实现这些能力要求而开发内部培训课程,从而帮助员工弥补不足,达到岗位要求。举例说明,优质银行服务课程的大纲如下:

那么,这门课程所覆盖的能力内容有哪些呢?如下所示:

当员工完成《优质银行服务》这门课程学习之后,即意味着该名员工的能力应该达到“战略远景”2级、“经营目标管理”1级、“风险管理”2级和“客户关系管理”1级的能力水平。

● 编制银行学习地图

根据银行的核心能力模块、专业技能能力模块和法规能力模块这三大能力模块,按照银行组织架构进行岗位能力匹配、岗位课程匹配,即银行的每一个业务部门每一个岗位都会有一副与之相匹配的学习地图,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以能力为基础的培训体系。银行的每一位员工,不管是在哪一个部门担任哪个岗位,都会有对应的培训课程,同时,他可以通过学习地图清楚的看到他的上级主管、经理的学习路径。

由于银行业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零售银行和公司银行两大功能模块,因此在编制银行学习地图的时候,重点可以放在这两个业务部门。当然,随着现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多元化,有些银行可能侧重的业务模块会有所不同,培训的工作重点当然也就不一样。

银行学习地图除了有一系列的岗位学习地图之外,同时还设计了专业发展学习路径图,目的是满足全体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一些通用技能的学习。

因此,银行学习地图的编制,一方面满足了员工胜任本岗位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学习,另一方面也清晰的指引员工如何通过学习进一步成长为管理层或者业务专家。

构建银行学习地图 篇2

经过公司多年的制度建设, 随着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员工学习地图等人力资源各项基础工作建立起来后, 员工在公司的成长路径已逐渐清晰, 组织对员工的要求也变得明确, 为了满足组织未来五年规划的发展需要, 进一步鼓励员工自我提升综合素质, 公司从2010年开始, 试行员工成长里程积分管理制度, 经过3年的实施, 员工成长里程积分制度以及相关激励制度逐渐完善, 本人对如何构建基于学习地图的员工成长积分体制进行简要的研究。

二、构建前分析

1.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已建立, 对不同岗位族群的员工提出了岗位胜任能力要求。

2. 学习地图的建立, 明确了不同岗级、不同岗位类型的员工发展通道, 为员工发展打下了基础。

3. 公司根据实际需要, 对不同员工提出了各项素质要求, 引导员工全面发展, 为了更客观、更科学、更标准地记录员工成长历程, 需要一个相对合理的体制, 衡量员工成长的成效, 并通过该体制激励员工自我提升。

三、体制设计

1. 模块建立

根据岗位胜任能力要求以及学习地图, 将能力、业绩、职业资质、外语水平、专业知识、文化程度、工作经历七个员工成长里程积分标签细化为11个具体模块。 (见表1)

各模块定义为:

(1) 能力评价。以能力评估卡为依据, 岗位族群和岗位层级为基础, 明确不同岗位族群员工在成长阶段的要求。

(2) 业绩。根据员工年度业绩完成度和年度综合评价结果, 反映员工自身能力及对公司的贡献度。

(3) 职业资质。职业资质证书放映该员工具备某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 外语水平。员工取得的外语水平证书, 说明该员工外语能力的高低, 一定程度上反映具备国际化能力的基础。

(5) 专业知识。员工每年都参与各类培训, 并记录在系统, 累计的学时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员工经过培训累计的专业知识, 以及通过各层次的专业分享, 反映该员工对应的专业能力。

(6) 学历学位。反映员工的文化程度, 部分员工因为通过在职进修, 提高了文化程度, 通过该模块分数有所体现。

(7) 工作经历。根据员工在公司的成长经历, 具有各类工作经历, 如跨职能和业务单元经历、跨单位调动经历、轮岗锻炼等, 不同的工作经历反映员工不同程度的经验积累。

2. 积分规则

按照不同岗位族群和职位级别的任职资格要求设置基本资格分和职业发展分。各个模块的实际积分不重复计算, 按最高值计算积分。职业发展分=实际积分-岗位要求积分, 以职业发展分来衡量员工是否满足岗位要求, 通过各模块发展分正负值判断员工职业能力短板。

3. 辅助系统开发

由于公司人数比较多, 计算模块的数据量也比较多, 如果简单通过excel等方式进行手工计算, 工作量非常大, 并且不利于员工了解自己的分数计算和计算规则, 为了让员工直观地了解自己的积分情况和便于直线经理沟通, 通过开发一个简单的系统支撑员工成长里程积分的计算, 并自动与e-HR等人事系统的数据进行对接, 尽量做到实时的更新。

4. 评估周期

正式的员工里程积分计算计划每年评估两次, 所有信息都以某个时间节点进行统计, 便于客观反映员工实际情况。

四、改善建议

经过3年的实施, 员工基本对积分规则熟悉和认同,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善:

1. 考虑比较全面, 难以突出重点。由于里程积分对员工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量化, 员工与员工之间虽然能比较但是差异不会太明显, 建议以后能突出重点, 换算与组织要求相关度比较高的模块进行积分计算。

2. 对于年龄较大的员工, 要求比较高。由于年龄较大的员工, 学习能力和精力有限, 提升的幅度相对较小。

3. 管理岗位的参考意义相对较小, 由于管理岗位特殊, 工作存在较多复杂因素, 不能仅仅从积分考虑人选。

参考文献

[1] .邓琳慧.蔡元珍《一线员工岗位成长积分体系研究》.《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1月23日

[2] .唐兆希《企业和员工都需要一张学习地图》.《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3月06日

构建银行学习地图 篇3

关键词:知识地图;微课程;在线学习评估;可视化

中国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23-03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微课、MOOC、SPOC等新型网络教学模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中,微课以其短小精悍、适合碎片化学习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众多不同行业的学者给出了各自关于微课的定义[1],本文中采用苏州市电教馆原馆长金陵关于微课程的定义:微课程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

对目前在线学习平台上的微课程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微课程只是单个或多个零碎知识点的视频及其组合资源的堆积,课程知识点缺乏结构性组织,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可视化数据来指导学习者的“学”和教师的“教”。在这种模式下,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缺乏引导,不利于知识的重构和应用;教师缺乏可视化的数据为个性化学习指导和进一步的决策提供参考,而知识地图正好弥补了以上缺点,为可视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 知识地图简介

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基于情报学理论首次提出知识地图(Knowledge Map)的概念[2]。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地图进行了分类和定义,本文中的知识地图参考了文献[3]的描述:知识地图是一种以可视化方式展现的显性化、结构化的知识关系网络,具有知识管理、学习导航和学习评估等功能。有研究表明,在学习文本材料时,使用知识地图在客观认知和主观情感方面都优于传统的学习方式[4];Shaw研究在e-learning的学习方式下获取知识和技能以完成特定的ADO.NET程序,通过两组实验结果对比发现:基于知识地图的实验组在学习分数、学习满意度和计算机自我效能方面都胜过基于浏览器方式学习的实验组[5]。

目前,在在线学习领域,知识地图的研究已由探讨性的方法研究转向实际构建技术。可汗学院基于Google地图的接口对其练习题系统进行优化,生成了二维知识地图。学生的答题数、正确数、错误数、连续正确数以及答题总时长都记录在单元格中,教师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学生遇到的困难,从而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三、 基于知识地图的微课程学习体系构建

1.学科知识地图构建

ODonnell(1994) 指出垂直的知识地图能更好的提升学习成绩[6]。鉴于目前国内微课平台开设的课程基本是针对中小学的,本文以初中物理新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为例,尝试给出构建基于垂直方向知识地图的微课程学习体系的思路。

知识地图的构建有三步构建法、四步构建法、五步构建法等多种方法,其中最关键的几个环节:知识点的确定、知识点之间关系的建立、知识地图的可视化设计以及知识地图的动态更新[7]。构建微课程的知识地图时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1)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求;(2)体现“微”特征:从微课程的本质出发,以“微”角度来进行总体分析和设计;(3)个性化:根据学习者的知识背景、学习风格及学习过程数据,构建基于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地图;(4)动态性、可扩展性:能够实时更新学习者学习进度、掌握情况等可视化数据,方便教师根据学习者的反馈数据进行课程内容的优化与调整。

知识点需要该知识领域内的专家团队协助该课程的授课教师一起对本课程进行研究后提取出来,可参考教材的章、节、知识点进行概念抽取,同时全面把握各个知识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因此,先要建立整个学科的知识地图。如图1为初中物理学科体系知识地图示例,包含如下几个基本要素:

(1)知识点的结构化展示。根据学科、教材、章、节、聚合知识点、基本知识点的形式展现整个学科领域知识点全貌。点击某个知识点左上角的 + 可展开该知识点。同时,通过类似Google地图的分层展示方式,实现对知识点的局部放大与缩小以及知识点的拖动。

(2)知识点属性的描述。知识地图中应能显示知识点的具体信息,例如学习者鼠标停留在某个知识点上时,显示该知识点的相关属性(名称、描述、重要度、学习目标、关键字、主要内容等)。可根据关键字进行全局知识点的搜索和定位。知识点的重要度可通过节点的边框颜色来区分。

(3)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取出四种关系:包含、类型、前驱、关联。例如学习“速度”知识点时最好先了解其前驱知识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和“速度”这两个关联的知识点最好参照学习。跨章节的知识点之间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通过知识点之间关系的构建和展示,指导学习者有选择性地进行知识点的学习,更好的梳理学习路径,减少学习过程中的迷茫与焦虑。

(4)知识点相关的资源素材。知识地图上还应提供学习资源的链接,方便学习者快速进入知识点的学习。点击知识点下方的 ,可以进入视频的学习,视频时间按照微课设计原则控制在8-10分钟以内。点击 和 ,可分别进入知识点的讨论和测验。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将其它形式的学习活动嵌入到知识点的学习环节中。

2.学习过程数据的挖掘

课程知识包括显性课程资源(视频、学习素材、题库等)与隐性课程信息(学习者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经验等),知识地图不仅可以用于显性知识的管理,还可用于隐性知识的管理。学习者的学习进度数据,可以通过分析挖掘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例如登录次数、学习时间积累、作业测验的完成情况等得出,其计算规则由教师确定,例如对于叶子节点(即基本知识点),学习进度100% = 完成视频的学习+参与讨论的有效次数不少于3次+完成作业+完成测验;对于聚合知识点,根据该知识点及其各子节点的学习完成情况确定。学习者可查看知识点学习详情,根据提示继续未完成的学习。

对于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习者在各个知识点的学习状态,以便对班级所有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整体分析与评估。教师知识地图与学习者知识地图类似,这里的进度是本班所有学习者完成该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如图2所示,教师可以查看某个知识点上的具体学习进度数据。通过该表,教师可以发现学习进度较慢的学习者,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如学习督促、单独辅导等。

除了上述学习进度相关数据外,通过跟踪挖掘学习者的其它学习行为可以获得一些潜在的信息,例如可参考陈方华等[8]在其文章中提到的Sheard等开发的ViSION可视化学习工具,对web日志中导航行为记录进行分析,生成学习者基于整个课程的知识点学习轨迹。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特征,结合知识点学习轨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学习资源、自适应学习路径的精确推送。

3.学习结果评价体系

在微课程学习中,学习者在学习时间、知识点学习顺序的选择、学习资源的利用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自由空间,在这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学习方式下,学习者往往不清楚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目前,大多数在线学习平台通过测验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这种方式的缺点一是评价主体单一,往往仅限于教师;二是评价结果不能精确到知识点。在基于知识地图的微课程学习体系中,借助已建立的知识地图框架,可以建立基于知识点的多元化评价系统。

首先,评价主体应当包括学习者自身、同伴、授课教师团队;其次,评价内容也应是多元化的,除了传统的包括作业、测验得分等在内的学习成绩评价模块外,还应包括其它维度的评价模块,例如学习态度评价模块:包括学习者登录系统次数、知识点累计学习时间等评价项;学习活动评价模块:包括学习内容完成情况、参与讨论交流的情况、提问以及主动答疑情况等评价项;学习贡献评价模块: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反馈建议、学习资源的分享与传播等评价项。评价项数据的来源是多层次的,包括来自学习系统采集的数据以及同伴、学习者自身、教师等多角度的主动或被动反馈的信息。

教师选定评价模块,制定各模块的评价规则,构成知识点及整个课程的评价体系。可以借鉴万海鹏等[9]提出的知识点掌握状态计算公式来构建学习评价体系。学习者在知识地图上的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得分为与该知识点关联的各个评价模块的得分总和,而每个评价模块的得分为该模块各评价项的得分之和。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Score(Ki)=(Score(Mj)*Mwj)(1)

Score(Mi)=(Score(Ik)*Mwk)(2)

其中,Score(Mj)为学习者在基本知识点Ki上的评价模块Mj上的得分,Mωj为该评价模块的权重;Score(Ik)为学习者在评价模块Mj上的评价项目Ik上的得分,Iωk为该评价项目的权重。用上述公式计算出各单个知识点的得分后,对于学习者在聚合知识点上的学习得分,用其本身及其子节点的加权得分之和来计算,其计算公式类似公式(1)。

学习者的学习评价结果需要直观地展示在知识地图上,将学习者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水平根据上述计算的分数进行分类,比如分成三类:较好(分数大于80分)、一般(成绩介于60-80分之间)、较差(成绩低于60分),然后以三种不同的颜色来填充学习者知识地图上对应的节点,以便学习者及时了解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同时,将学习者在某个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数据进行汇总后以饼图或柱形图等方式展现在教师知识地图上,方便教师反思教学设计。

四、结语

知识地图能够实现隐性认知结构的显性化表征、显性知识的结构化及可视化表示,基于知识地图将微课程学习中的用户模型、学习过程数据及学习结果可视化,可以帮助学习者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效实现认知结构的重构。同时,教师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把握有了具体、细节的可视化数据支撑,有利于其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如何基于知识地图构建协作性可视化学习环境,促使学习者、教师共同参与知识的构建,充分发挥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挖掘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隐性数据并结合可视化工具进行展示,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促进知识的记忆、理解、重组、建构、应用和创新,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2]Brookes B C. The 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1981,(1):3-12.

[3]Lee,J.H., & Segev, A.. Knowledge maps for e-learning[J]. Computers & Eduacation, 2012,59(2): 353-364.

[4]Hall, R.h., & ODonnell, A. M.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outcomes of learning from knowledge maps[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6,21(1):94-101.

[5]Shaw, R. S.. A study of learning performance of e-learning materials design with knowledge maps[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0,54(1):253-264.

[6]ODonnell, A.M.. Learning from knowledge maps:The effects of map orientation[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4(19):33-44.

[7] [9]万海鹏,李威,余胜泉.大规模开放课程的知识地图分析——以学习元平台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5):30-39.

[8]陈方华,赵蔚,姜强. 可视化技术在e-learning系统中应用的国外研究现状及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5(2):67-73.

构建银行学习地图 篇4

我以为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地图是在还小的时候接触的地球仪,那是爸爸在商场里买的一个小型地球仪,有点玩具的性质,很袖珍,但是所包含的信息也不少,经纬线、极点、自转轴、国家地区、海洋,感觉五彩缤纷的,很是吸引人。我与哥哥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也是与地球仪有关的游戏,我们其中的一个人在地球仪上找一个地名,然后由另一个人找出相应的位置。由于那时候还小,我们知道的世界地名并不多,我们找的时候都是分区域一块一块地找,花了不少时间。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游戏,让我对地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后来我们家买了两幅大的挂图,一幅是中国政区图,另一幅是世界地图。我时不时就去看这两幅地图,了解每个地名的方位,再后来,我就用自己的钱去买地理书籍,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我对地理从小就有了很浓的乐趣。

好了,言归正传。我自认为人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地图是一个地球仪,殊不知现在学了地图学之后才知道,广义的地图的是形形色色的,小时候玩“打游击”的游戏时,给伙伴们在地上画的“进攻路线图”也是一种地图。

但实际的地图应是有具体符号体系、数学法则等规则的。地图符号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对地理事物不断认识、不断实践的结果。原始地图并无 现代地图符号的概念,更谈不上符号系统。古代地图多用写景法,绘出的地图犹如山水画,实地见到什么就画什么,画得愈像愈好。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要在地图上表示的客观事物愈来愈多,形象的画法逐渐难以满足需要。再加上数学和测量学的发展,促使地图的表示方法从写景向具有一定数学基础的水平投影的符号方向发展。测量成果要求地图必须精确地表示距离、方向和面积,因而要求地图用按正射投影绘成的平面图 形符号或透视图形符号取代写景法,以使地图符号所表达的地理事物能够精确定位。

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地图具有很大的信息量,因此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形象性。有一个规定的、统一的符号系统和数学规则。出现了反映客观事物的个体符号向分类分级方向发展,即用抽象的具有共性的符号来表示某一类(级)客观事物,使地图符号具有了一定的概括性。例如说:如用不同形状的线状符号将道路分为铁路、公路和大车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符号区分建筑物的坚固与不坚固的特征等。用双层桥、车行桥、人行桥三种符号表示用不同材料建成的不同形式、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各种各样的桥梁。这种定位的概念化的地图符号,不仅解决了把复杂繁多的客观事物表示出来的困难,又能科学地反映出客观事物的群体特征和本质规律。因此,对客观事物进行归纳、分类分级后制订的抽象的概念化的地图符号,实质上就是对地理事物的第一次概括,这是地图概括的基础。

地图概括是地图的核心,符号化就是形成一张地图的结果。符号化过程就要求我们认识地图符号和设计地图符号。地图符号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是一种约定过程,任何符号都是在社会上被一定的社会集 团所承认和共同遵守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法定”的意义。尤其是普通地图上所使用的符号已经很长时间的考验,由约定而达到了俗成的程度,为广大用图者所熟悉和承认。即地图 符号的基本属性——约定俗成。例如,居民地用概略平面图形、小黑块或圆圈形符号,河流与道路用相应的线状符号,林地用绿色,水域用蓝色等。对地图符号的形成和发展起指导作用的,是对符号的视觉感受和认知过程的研究,在心理过程中起指导作用的,是格式塔原则和认知过程。视觉对地图符号的感受研究是通过心理物理实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解释知觉对图形的形式、大小、颜色、强度,以及分解、组合上的状态或数量的差别。由于地图符号与视觉相联系,心理学中的格式塔原则成为阐述地图感受理论与实践的基 础。

到现在为止,我认为我对地图的了解还是很浅薄的。有关地图的学科专业很多,从一开始为制作地图而进行的测量、数据收集,到最后的制作成图、打印出版,是一个多学科知识综合的应用。我们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地图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我更觉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一些知识。前半个学习的学习相当枯燥,大地测量学和误差理论给人的感觉就是太“理论”性,要记忆的东西特别多。我希望地图学能给我带来新的学习感受,学到更多的知识,增长除了能够应付考试之外的见识。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心理地图 篇5

建构主义认为:我们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以顺利实现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尽管已经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 但仍然需要形象思维的帮助, 而且借助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的难度也大大降低了。笔者以为, 心理地图的形成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个关键任务, 只有如此, 学生才能更快地形成地理学习将思维与形象联系起来的技能, 便于学生实现轻负担、高品质的学习效果。

一、填图:化抽象为形象, 缓解思维障碍

将学生平时所学的地理知识转化到地图上, 这已经成为笔者地理教学的一项常规。我在上课时, 让学生将地图册放在课本的一边, 问题的出示往往从图开始, 探究过程联系课本而在图上进行, 探究结果则在图上表示, 巩固练习时则让学生填充空白地图。另外, 还还喜欢手绘板书地图, 要求学生也有乐于看图, 分析问题的习惯。地图的反复使用一来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缓解学生抽象知识学习中的思维障碍, 二来也使学生养成读图习惯, 使心理地图进入最初印象阶段, 这时的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把握往往是只有整体形象, 难以搞清具体细节, 但却实实在在地对之后的学习打下了形象记忆的基础。

二、转化:图文互为印证, 打通头脑功能

人体左右脑的分工不同, 早已经为心理科学研究所认可。右脑的形象加工功能是大多数人所没有得到及时开发的, 所以学习效果往往不是很好, 就像珠算虽然不用左脑的费力思考, 但由于加工形式简单, 所以很快被计算机操作所取代。地理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将抽象的文字与语言和形象的图形相结合, 唤醒大脑的整体协调作战, 学习效果自然会十分理想。

(1) 由图加文:由形象提升思维品质。将空白的地图用规范的地理语言来表达, 这是抽象思维建立的一个基础, 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根据地图来描述地理事物和名称;二是由图表进行具体分析, 得出规律性的联系;三是能够将图在内隐的规律加以分析、归纳,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课本知识思考, 得出科学的规律性认识。

(2) 由文绘图:化复杂为简洁明了。抽象的知识往往可以通过直观的图旬来表达, 从而减轻大脑加工的难度, 比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这些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很难以理解的知识, 笔者引导学生用图片来解释, 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 就一目了然, 生动形象。 (如图1)

(3) 以图释图:变迷惑为清晰明了。用一张或几张新的图画来演绎一张图的意思, 这样可以化解自己在读图中的困惑, 使疑惑豁然开朗。比如地球的自转图, 对很多学生来说, 许多问题不明不白, 比如从北极上空看, 地球的旋转又是怎么样的呢?从南极看, 情况会一样吗?我通过让学生回忆数学科上三视图的作法, 感觉空间的变化, 重新画出了南极俯视图与北极俯视图, 学生终于对问题产生了清晰的认识。

三、转换:熟能生巧妙, 巧妙生智慧

心理地图的建立要通过反复的科学训练才能形成。平时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读图、用图, 并从中挖掘出有用的主要的信息。

初学时要让学生能把一幅复杂的地图转化提炼成一幅抓住核心元素的地图, 以利抓住重点, 促成记忆。比如大洋与大洲的分布图, 就只要提炼出关键部位的位置与名称即可。 (如图2)

到了复习阶段, 则可以由简转繁, 在高度概括的地图上补充知识点, 以增加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四、提问:建立思维根基, 内化地理规律

为了让学生牢固建立心理地图, 学习时的提问意识是不可或缺的。提问意识是什么?其实就是学生面对一幅地图, 将他自然衍生到地理知识上来, 问问自己这是什么图?在地球的哪个位置, 与本图有关的地理图又有哪些。比如地球经线图, 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1) 经线网是如何定位的? (2) 东西半球如何划分? (3) 本初子午线是怎么来的? (4) 我能根据经线的间隔条数, 推算出经度吗? (5) 时区是如何确定的?如果这些问题学生都能回答, 说明他们心中已经比较牢固地掌握了这个图的来笼去脉了。

一般来说, 心理地图的形成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最初印象阶段, 模糊期, 只有整体的形象, 分不清具体细节;二是形象明晰期, 这时通过进一步的训练, 学生对地理知识与规律逐渐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 能短期内提取, 但不巩固, 易遗忘。三是牢固掌握期, 此时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已经有了清晰的区域空间的识别能力, 能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地理问题的判断、分析与推理, 从而有效地解决地理实际问题。心理地图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需要我们多化力气, 多多总结,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0.1-2, 初中阶段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三维立体混合特征地图的构建 篇6

关键词:双目视觉,特征提取,特征匹配,三维混合地图

中图分类号:G25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9-0000-01

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Mixed Feature Map

Liu Hongbo

(De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Dezhou25303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binocular vision and space point reconstruction.Use of binocular vision sensor for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dimensional coordinates of points,established a three-dimensional geometric features of the environment map,the same time,these features corner windows local gray level information be saved as image feature information,geometric features including built environment and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mixed map.

Keywords:Binocular vision,Feature extraction;Feature matching;Three-dimensional hybrid map

立体成像的方式主要由光源、采集器和景物三者的位置决定。如果采用两个采集器分别在一个位置对同一场景取像就是双目成像。

环境地图构建地越精确,对服务机器人的运动越有利。目前大多数研究是采用声纳等距离传感器来构建地图,但是这些距离传感器的分辨率较低,且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在复杂的环境中由于观测数据的高度不确定性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将介绍利用双目视觉传感器,构建三维立体混合特征地图。

一、双目立体视觉实现原理

(一)双目立体视觉实现步骤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实现可分为以下步骤:图像获取、摄像机标定、特征提取、立体匹配和三维重建。

(二)三维混合地图的提出

环境地图的表示方法对于SLAM的性能至关重要。在构建混合特征地图的过程中,利用立体视觉传感器提取环境的Harris角点特征,通过立体匹配算法获得这些角点精确的坐标值,通过坐标转换,建立起米制坐标的三维立体模型,同时获取这些几何特征对应的图像特征信息,并将这些混合信息进行绑定,作为实时更新信息存入智能空间信息库中。利用混合特征构建地图可以有效提高机器人定位的精度。

二、双目视觉传感器模型

求物体的深度,主要问题在于从立体图像中找到对应点。两部摄像机安装于不同的位置,对同一物体或目标同时拍摄两幅图片,构成一组立体图像。同一物体的某一点在两幅图像中的位置差称为视差,该视差与对应点在空间中的位置、方位以及摄像机的物理特性有关,若摄像机的参数已知,则可以得出物体的深度。

假设两部摄像机的光学中心线平行,间距为 ,目标物 与两部CCD光学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 和 ,其投影到两部CCD图像。

平面上与光学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 和 ,视差,由几何系得:

(1)

则: (2)

三、构建局部三维地图

空间点是构成三维空间结构的最基本单元,理论上可以由点形成线,由线形成面,再由各种面构成三维立体结构。假如能得到物体表面上所有点的空间坐标,那么三维物体的形状与位置就是唯一确定的,因此,空间点的重建是计算机视觉三维重建的最基本的要素。

考虑非平行双目系统的计算量比较大,因此采取特殊布置的双目视觉系统。选取两个内部参数完全相同的摄相机,平行放置,使它们的光轴相互平行,另有一对坐标轴共线,使得两个成像平面共面,两相机的光心有一个固定距离。这样求解图像点的世界坐标时仅涉及到相机的内部参数,降低了目标点计算的难度。

经过特征点匹配对应以后,可以求取对应点之间的视差 ,根据前面提到的立体视觉原理,可以获得特征点的深度(depth),进而求出场景中特征点相对于摄像机坐标系的三维坐标值,如下:

(3)

其中, 、 为图像中心坐标, 和焦距 属于摄像机的参数。

实验中利用左右摄像机获取了两幅图像,采集的图像像素为320×240,根据计算得出三维立体图。运用Harris角点检测方法提取环境中物体的基元特征,通过立体匹配算法实现对应特征点的匹配,根据成像关系计算出角点的三维几何信息,获取的数据较为准确。

四、智能空间中的混合特征地图

在智能空间的信息数据库中,混合地图信息作为实时更新的信息存入其中,可用以下形式表示:

(4)

(5)

其中, 为实时更新信息库, 为混合地图信息, 为环境特征的几何信息集合, 为环境的图像特征信息集合, 和 为具体信息,“ ”表示相关性。

提取环境中的一特征角点,该点的序号是5,它的三维几何坐标为(36.15,18.72,103.43),将角点5的这些信息进行绑定,即可以得到该点的混合地图信息 ,包含了三维几何信息 和图像特征灰度信息 。

五、深度图的表示

形状是三维物体的最基本性质,利用它能够推导出许多其他特性,例如:表面结构,物体的边界等。形状是组成物体外轮廓或外表面的所有点的相对位置所决定的性质,因此表示景物中的形状可通过灰度/深度图和灰度/表面方向表示。

基于特征立体匹配中,得到的是稀疏的立体匹配点,因此只能得到稀疏的视差图。最近邻域法是一种简单的插值算法。它输出的像素深度值就等于距离它映射的位置最近的像素的灰度值。

地理教学中学生心理地图的构建 篇7

摘要:地图是丰富地理信息的空间载体,是区域地理区位空间特征的缩影。本文主要探讨地理教学中构建学生心理地图的具体策略,并以“亚洲的季风环流”为例依次从起步、建立、完善三个步骤以及知识框架等逐步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地图,为地理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理教学;心理地图;策略

一、心理地图的定义及特点

心理地图首先是一种地理表象,是对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演变和发展的主体反映。同时心理地图也是一种记忆表象,它具有记忆功能,能在头脑中将地理表象保持和再现,如政区图、地形图、交通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在头脑中所构成的图像。在地理教学中,心理地图可以通过长期有意识的记忆训练,使学生获得一种比较稳定的地理知识认知。通过心理地图的运用,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基本特征,还可以解决各类地理问题,总结地理规律,推理地理知识。在帮助学生形成从地方、区域乃至全球视野看待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意识中有很大作用。心理地图具有以下特点。

1.空间性

空间性是地理学科主要特点之一,也是心理地图最显著的特点。心理地图建立在空间性的基础上,可以表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位置与相互关系,又能表示地理事物在时空上的动态变化、分布规律及其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对事物和现象正确的空间概念。

2.形象性

“一幅图片胜万言”充分说明了图像的特点。课堂教学中的许多内容,仅用文字表述会比较枯燥,学生不能很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构建心理地图可以帮助学生从完整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把抽象内容讲具体、详细,把地理事实简单化、系统化、条理化,加强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发展性

学生知识的形成都遵循一定规律,且不断地动态发展。心理地图也一样,学生心理地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越积越多,地图上的数据和地理事物会随之增加。心理地图的发展需要学生通过运用不断地塑造和完善。

二、心理地图构建的意义

1.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良好的地图思维是分析解决各类地理问题、总结地理规律、推理地理知识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当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可视、可感的地图形象时,对知识进行整理、加工、归纳、总结和分析,这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地理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能力和思维能力。如分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时,虽然没有现成的地图来进行直观的观察和分析,但学生可借助心理地图提供的信息,如纬度位置,海陆分布,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地形以及洋流等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

2.增强记忆能力

记忆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学科能力的基础。心理地图的积累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前提。构建心理地图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提高,记忆有了依托就更深刻和持久,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提升。如教学“大气环流”时,如果学生最后建立起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心理地图,那么学生就能轻松、牢固地记住大气环流的分布,这也为学习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特征打下基础。

3.培养空间认知能力

空间认知能力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位置、方向、大小、远近等概念的认识能力。空间问题是地理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空间观点的建立是学生学习地理的终极目标[1]。构建心理地图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地理空间能力,有效地增加学生的空间体验和感知,加强学生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与联系,提高预知空间事物发展演变能力,从而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解决与生活相关的空间问题。

三、心理地图构建的策略

1.利用地图奠定基础

利用地图、奠定基础是心理地图构建的起步阶段,心理地图的构建要靠长期、反复的读图、析图、绘图和用图,读图和析图是利用地图的两个方面。教师要准确有效地培养学生构建心理地图的能力就必须充分利用地图,将地图贯穿于地理教学的过程中。

首先教师要强调勤看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看图方法和用图习惯。教学中,让学生经常看图、用图,包括教学挂图、地图册、课本插图等,借助地图掌握地理事物的位置、分布、特点、规律等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重视地理板图板画的运用。板图板画的教学方式非常灵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己设计板图板画,突出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将板画形象化来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地图。尽量将地理知识都赋予板图板画、挂图等直观的表现手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心理地图的构成。其次引导学生通过对同一知识的不同地图进行分析和综合,对地图进行归纳和概况,总结规律。通过地图的反复运用,使学生在脑海里积累丰富的地图感性材料,为心理地图的形成和积累打下基础。

例如,讲解“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时,可让学生阅读1月季风环流图可以看出东亚和南亚的季风方向不同,得出风向和源地不同。仅靠1月季风环流图构建心理地图还不够完整,需要与7月季风环流图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可以得出亚洲季风环流因为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相反,因此不同季节环流的方向相反。分析其差异原因,最后综合总结出规律,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得到图1中的知识框架图,为构建大气环流心理地图打下基础。

2.勾绘地图建立脑图

勾绘地图、建立脑图是构建心理地图的建立阶段。心理地图的建立主要包括空间定位和信息叠加。通过空间位置定位形成心理地图的底图,进而再通过信息叠加构建心理地图[2]。

培养空间位置定位的方法主要有经纬线定位法、相对定位法和典型特征定位法,学生可以通过主要的经纬线、以主要的经纬线和地理事物为参照以及利用区域地理环境典型特征进行区域定位,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比较清晰而且完整的“脑图”,从而实现学生对地理事物位置及空间关系宏观上的整体把握。然后再要求学生对地图进行勾绘,将所学知识落实到“脑图”上。通过练图、填图、画简图等多种练习让学生逐步熟悉地图上相关要素,逐渐形成清晰、准确的心理地图,且不断丰富并积累。

例如,掌握亚洲的季风环流时,通过看图和讲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分布规律和知识,并适时进行填图练习进行巩固,用世界空白图,学生自己填绘季风环流;或者让学生通过经纬网绘制亚洲轮廓范围,然后根据所学原理绘制季风环流。首先,准确地找到东亚和南亚,东亚位于23.5°~40°N,80°~140°E,而南亚则位于0°~23.5°N,60°~100°E,然后根据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以及夏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共同影响的原理分别绘制冬季和夏季的风向,这样学生就能够绘出亚洲季风环流的心理地图,图2为学生作品。

3.图文转换学以致用

图文转换、学以致用是心理地图完善的起步阶段。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对将地图的认知迁移到现实的知识运用上感觉困难,所以教师应加强练习,而图文转换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引导和训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图释文、以文释图、图形间的转换三个方面进行练习。例如,根据季风环流的分布图构建知识框架就属于以图释文,还可以通过热力环流示意图和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进行叠加,进一步完善季风环流心理地图,调整和改组原有认知结构。

知识的掌握是为了指导实践,心理地图的构建也如此,只有加强知识的实际运用,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意义与作用,从而有助于提升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知识运用的同时不断加强各种知识的积累,在地理学习中,除了学习教材上的地理知识,还要经常关注国家和世界发生的大事,并将这些热点大事和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及时落实到地图上,多用心理地图进行思考,通过将不断积累收集到的地理知识在心理地图上叠加,完善原有的心理地图,丰富地图内容,提高和加深空间认识,提高地理实践力。

参考文献:

[1] 曹吉忠.构建心理地图,增强学生空间概念[J].神州,2012(2).

构建银行学习地图 篇8

“提高学生的地图能力”是地理教学目标的中心, 地图能力既是地理能力最基本的能力, 又是最主要的能力。地图是地理这一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正如人们所说的“地图是地理知识的敲门砖”, “地图是开启地理知识之门的金钥匙”等等, 都强调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传统的地理教学是封闭型的, 习惯于教师死抠书本, 学生死背书本。重视地图能力培养后, 学生在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时开始养成“有图必依”的习惯, 通过图文结合来掌握知识, 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习兴趣也肯定比单纯死记硬背知识浓厚得多,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图能力培养将迈向更新更高的层次, 能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献身祖国地理事业而发奋学习。

心理学科学研究表明, 人的左右脑各司其职, 左脑主要负责逻辑、文字、数字、分析、次序、数列等思考活动, 右脑主要负责颜色、音乐、想象、空间感觉、韵律等思考活动, 而对脑电波的研究进一步表明, 人一般都是用左脑思考, 很少运用右脑, 影响了大脑及其潜能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地理这一学科中通过地图培养想象能力、空间感觉的思维活动是大大地有助于学生右脑的开发的, 而“图文合一”教学目标的实施, 将使学生左右脑同步协调、相互沟通, 综合思考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从而有效地开发大脑的潜能, 有利于大脑潜能的开发,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地图能力的培养的中心环节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地图中来, 通过画图、读图、析图等一系列能力的培养既带动地理知识的全面落实, 又锻炼了学生的操作与实践能力。“无图显图”阶段,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地通过图示归纳和概括地理知识,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通过地图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 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与能力。

二、地图能力提高的手段和方法

所谓地图能力, 包括地图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等一系列地理能力, 它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有图必依”:即利用各种现存地图、示意图表、地理模型等, 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同时通过画图, 初步掌握编制常用图表和示意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二是“无图显图”:即通过自己编制地图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方兴未艾的运用, 这二个层次具有相当广阔的前景。三是通过前二个层次的逐渐培养、训练和提高, 不断改变学生认知习惯、思维习惯和心理习惯, 通过地图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贮存的能力培养, 达到“图文合一”。三个层次由表及里, 逐渐深化, 又相互促进。通过地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建立起一个以地图能力提高为中心的地理认知新模式。

要提高学生的地图能力, 必须在开展地图能力分类研究的基础上, 在课堂教学中统筹兼顾, 通过地图带动地理知识点的落实和地图能力的落实, 并通过编制地图能力训练材料, 进一步强化地图能力的提高。

1. 地图能力的分类

(1) 地图认知能力, 包括地图辨别能力、地图观察能力、地图识记能力。

(2) 地图理解能力, 包括图象分析能力、图象比较能力、地图推理能力、图象综合能力、以文释图能力。

(3) 地图操作能力, 包括地图填注能力、地图编制能力、地图修改能力。

(4) 地图应用能力, 包括以图示物能力、联系实际能力。

2. 地图能力目标的实施策略

(1) 地图基础知识的教学

根据前面的分析, 在高中地理教学正式开始以前, 必须对学生进行地图基础知识的复习, 并结合高中地理知识的特点, 着重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 (模式) 示意图进行基本的教学。加强对各类地图的基本认识, 以及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观念中充分认识地图的重要性, 首先形成“有图必依”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法。

①初中地图知识复习要点梳理

a.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标记

②对高中地图的初步认识

a.平面地图与立体地图的区别与关联

通过对地球基础知识的辅导, 着重解决地球在平面图上的画法及它们与实际地球的关联, 初步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后, 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首先就是《地球在宇宙中》, 由于相关的数学还没有教过立体几何和球面几何, 所以如果不预先给学生打下地图的基础, 那么这些知识接受起来学生确实感到很困难, 正如有的学生在事后所说的“简直是当头一棒, 学习地理的兴趣被彻底破坏了。”

b.认识地理概念、原理、规律 (模式) 示意图在高中地理上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中地理知识中, 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特别多, 文字表述又往往很抽象, 教师上课和学生学习都必须注重示意图的运用, 按图索骥, 否则简直是瞎子摸象。

c.认识到养成“有图必依、边听边画、边听边填”习惯的重要性。

(2) 改革教与学

①改革地图教学的指导思想:着眼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理论联系实际。

②在地理教学中统筹实施地图能力目标。

③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为地图能力训练创造条件。

④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地图能力培养的手段。

⑤搞好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地图实践能力。

(3) 编制系统的地图能力训练材料

编制原则:全面性原则、规范化原则、优化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三、地理认知模式的构建

1. 第一层次:有图必依

所谓“有图必依”, 即利用各种现存地图、示意图表、地理模型等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方法与手段、态度与习惯。必须以地图为导线, 带动知识点的展开与深入。根据不同地图的特点, 分别进行方式不同的教学与学习, 真正做到“有图必依”。自然地理知识部分的地图以认识地理概念、原理、规律 (模式) 示意图为主, 故教师应边讲边画, 学生同时边听边画, 加强理解;而人文地理知识部分的地图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图为主, 故教师应边讲边注, 而学生同时边听边注, 加强记忆。同时, 在“有图必依”的实施过程中, 通过一次次的画图, 学生的画图技能水平将得到显著提高, 为进入第二层次“无图显图”打下了扎实的功底。

2. 第二层次:无图显图

所谓“无图显图”, 是指对课本上无插图的知识能想方设法通过图示描绘出来, 或者对整章或整节的知识通过图示进行归纳和总结, 最终达到养成随时画图来掌握知识和解答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的过程。例如, 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的教学中, 由于知识的理解难度很大, 除了“有图必依”、“边讲边画、边听边画”还不够, 还需要对繁复的知识要点进行简化, 最好是通过图示来简化, 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第三层次:图文合一

所谓“图文合一”就是指通过“有图必依”和“无图显图”的实施, 即通过从图到文和从文到图的一次又一次演绎, 学生的各种地图能力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逐渐内化为地理学习中认知习惯、思维习惯和心理习惯的改变, 进而上升到认识论上地理知识与地图统一的崭新思想境界。

地理教师常说的“胸中有山川起伏, 心中有万马奔腾”, 正是地理认知模式中最高层次“图文合一”的最形象、最贴切的比喻。所以说, 地图能力的提高不单单是地理学习方法的需要, 而且是培养学生认知习惯、思维习惯, 改善认知结构和思维结构的心理学意义上的需要。

在地理教学中经常提到“无图考图题”的说法, 许多学生看到题目, 没有马上想到只有画图才是最好最快地解决问题的办法, 即学生还没有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和认知习惯, 而能力的体现更无从说起了。他们只是在脑子中进行抽象分析, 看不见摸不着, 就难免会出错, 而且感觉上很吃力。

例如, 当北京时间为10月2日5时30分, 地球上多一半, 少一半, 还是恰好一半地方是10月1日?首先必须是画图, 把复杂的问题图形化, 然后只要估算一下0°的地方时为多少, 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上一篇:电大国际市场营销网上作业3答案下一篇: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建设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