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册11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素质教育目标
f一)知识教学点
1.语言的感情色彩
2.掌握驳/论文的文体知识 .
(二)能力调练点
能用道理说服别人。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
感受“中国脊梁”的传统美德。
二、学法引导
讲授法、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文章的驳论方式:驳论证
2.难点
为什么本文从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突破口”?
3.疑点
有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中的“中国人”实质指什么人?什么样的人才能算真正的.中国人?
4.解决办法
可采用列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听《松花江上》歌曲
2.读课文
3.讨论分析:
(1)对方的谬论论点和论据分别是什么? 、
(2)为什么本文从反驳对方的论证为“突破口”?
(3)理清文章逐层推进的结构层次。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掌握驳/论文的文体知识。
2.能整体把握课文,研讨课文一、二部分。
(=)整体感知
文章批驳了“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种错误论调,学习时要能领会文章驳论证和驳论点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
1.由《松花江上》歌词、曲导入本课学习。
2.检查预习情况:
(1)见下面字词。
(2)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成立的国际组织。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反问句,意即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2.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下列词语: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用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为民请命: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2)(见前面“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3)驳/论文简介
鲁迅的分析,从社会现象入手。面对强敌,中国政府和官员有三种反应:先是“自夸”;接着把希望寄托在“国联”即国际干预;后来就“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尽力逃避了。于是,就有知识分子发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仿佛中国真的没有希望了。
如何看待这些“事实”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悲观论调?——鲁迅写作本文,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这是我们阅读的重点:看看鲁迅如何分析,并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还要从中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写法。
鲁迅的方法,是在对现象的具体分析中提升出三个概念,这也是我们阅读时要紧紧抓住的。首先,“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由炫耀“地大物博”,到求助外国人,看似两个极端,其实有一个共同点,即“没有相信过‘自己’”。——这是一种“他信力”。
然后,就“逐渐虚玄起来”,求神拜佛,目的是要借此“麻醉着自己”。——这就是“自欺力”。
最后,鲁迅提出自己的另一种观察:在“他信力”和“自欺力”的“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就提出了一个和前面的“他信力”“自欺力”对立的“自信力”的概念;这也是针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高论的,鲁迅始终肯定中国人(主要是中国老百姓)的自信力,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样,由现象到本质,由“他信力”到“自欺力”,层层推进,最后,就推出了本文的中心概念:“自信力”。——这样的展开过程;是很能显示鲁迅思维与论证的周密性的,值得仔细琢磨。
由此而进入深入论述,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鲁迅要讨论的是,中国人的自信力建立在哪里?
这也有两个层面。首先是“从古以来”,即历史的层面。中国自古“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需要注意与讨论的是,鲁迅如何评价他们?鲁迅说:“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这些人在中国“正史”里常常是被遮蔽、掩盖的;原因就在鲁迅这里所尖锐揭露的:中国的正统的、官方书写的所谓“正史”,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写的是帝王将相的历史,那里只有大人物,而无小人物,没有普通民众和为民请命的人的历史。鲁迅因此提倡读民间的“野史和杂说”,“看往事可以较分明”,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其二,鲁迅坚信,尽管有遮蔽,这些人的光耀是“掩不住”的。鲁迅的结论是:这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才是“中国的脊梁”。这样的评价,分量很重,其意义也很重大:中国人的自信力,必须建筑在对这样的“脊梁”的信赖和依靠的基础上。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这就自然引入了现实的层面。“他们有确信”——具有真正的自信力;“不自欺”——没有半点“自欺力”:这都是对上文的呼应,也是鲁迅文笔的周密处。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这些用词都很庄重,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内心的敬慕之情。但紧接着就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语气也沉重起来。——这些叙述中的情感变化,都应仔细体味。于是,又忍不住要反驳本文的论战对象:“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诬蔑”一词,重而且狠。也许有人因此要指责鲁迅言过其实,“好骂人”。其实如果细心体会前文中鲁迅情感变化,逐渐积累,这最后一声怒骂,是情之所至,不得不发的。而站在一边战斗一边被抹杀者的立场上,这样的怒斥,也并不过分:鲁迅是把他对中国的自信力建立在对这些现实生活中“中国的脊梁”的无限信任与期待上的,他要为之辩护,是理所当然的。
文章至此,本可结束,但鲁迅还要再做提升,提出了一个“如何论中国人”,如何观察和看待中国的问题。
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论是“要论中国人”,还是“自信力的有无”,都有一个“如何看”的问题:是只看“状元宰相的文章”,为其“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还是“自己去看地底下”,“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这既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历史观、世界观、立足点的问题。而鲁迅的结论:要“看地底下”的“中国的筋骨和脊梁”,由此而建立起中国的自信力,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对如何认识当下的中国社会及未来的发展,更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是可以引发我们深长思之的。
阅读本文,有三点值得注意。
其一,本文是一篇论说文,概括力特别强。它的两个最主要的论断:“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以及“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不过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都是全篇论述的基础,而且有充分的历史与现实事实作为依据,可以说,每一个论断的背后都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但在文本里,却是隐而不言的,这是论说文的文体性质决定的,它对缺乏阅历的中学生,就造成了阅读的障碍:这些高度概括的论断,对于他们都过于抽象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本文时,必须引导他们阅读相应的具体的历史与现实材料,获得感性的认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像鲁迅召唤的那样,“自己去看地底下”,去调查与发现身边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中国的筋骨和脊梁”,写成文章,作《脊梁赞》。这对培育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其二,如前所说,本文以论述为主,但严密的论证背后,又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却隐而不露。
这是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因此,在阅读时,除了要紧紧抓住其所概括的三个概念及其展开过程,以体会论述的严密,还要注意感悟字里行间、遣词造句中的情感,以及在表达时的隐与显。
其三,课文有一条注释,不可不注意:“文中加黑点的语句,是最初发表在《太白》月刊上时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去了的。”这是最能显示作者的写作处境的。应引导学生由此而进入本文的写作语境——鲁迅早就说过,他发表的文章,都是“伪自由书”,应如何理解?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检察官为什么要删去这些语句?这样的删节,对作者的表达,造成了什么影响和损害?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文的习惯。强调自主学习,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与当今世界环境和国人的处境去思考与领悟,主动地去质疑、探究。让学生多读、多思、多领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深刻地领悟鲁迅先生的语言魅力,感受中国人民所经历的曲折坎坷,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分析和研究的热情,联系生活实际,加强修养,陶冶情操,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对议论文的阅读要求是要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本文又是一篇驳论文,是鲁迅先生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针对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而做出的批驳。加之今年又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结合今天的社会实际,让学生自主感悟,获得一些人生体验。
教学方式:
1.从文题入手,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去阅读课文,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做出自己的判断。
2.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通过多种形式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尊重学生的个性见解、看法,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使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
预习要求:
1.查找搜集有关鲁迅及时代背景和驳论文的有关资料,准备课堂交流。
2.整理有关今天中国巨大发展的各种信息,课堂展示交流并作出评价。
3.阅读鲁迅先生的《这个和那个》中的一段文字,并且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民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到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简介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
2.学生讲解驳论文的一般知识。
3.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九·一八事件的相关情况。
【设计说明:通过生生交流及生生评价、师生互动,避免照本宣科,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获取信息的能力。既检查了预习效果,又扫除了一部分最基本的学习障碍,一举两得。】
二、导入新课,激发热情、兴趣
教师承上有感而发:中华民族面临日本军国主义长驱直入,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伟大的爱国者鲁迅先生痛斥、分析和批判悲观失望的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力和战斗力。他认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不是帝王将相、状元宰相,而是被压迫的人民,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值得我们学习。
三、理读课文,整体把握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谈自己初步获取信息的方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相互适当解答。
学生的问题归结:
1.本文揭示对方什么谬误的论点,有那些论据?
明确:错误论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
论据:(1)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2)不久:只希望“国联”。
(3)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明确: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提出的正面观点是什么?
明确: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 作者提出的观点有何依据?
明确:从古至今有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5.作者得出结论是什么?
明确: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设计说明:让学生能自主理解、自主提问,相互交流学习,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的意识、合作的精神。】
四、学生质疑探究
1.文中的中国人分别指那些人?
明确:(1)指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
(2)指所有的中国人。
(3)指中国的“脊梁”。
2.鲁迅所批驳和赞扬的是那一类型的人?
批驳: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悲观失望,妥协投降。
赞扬:中国的“脊梁”,广大人民奋不顾身,坚强不屈。
3.作者是怎样批驳的?
明确:驳论证,以偏概全,论证过程不成立,从而推理出论点是错误的。
4.作者在批驳时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欲扬先抑、欲擒故纵、极强的讽刺,像“匕首”、像“投枪”。
5.中国的“脊梁”指什么?有何涵义?
明确:埋头苦干的人:广大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有益贡献的知识分子。
拼命硬干的人: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人士,民族英雄。
为民请命的人: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6.结合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及自己整理的有关今天中国的巨大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各种信息,谈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和犀利的笔触的看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辩中探索、研究,捕捉、筛选信息,并能结合社会现实,去深层次的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张扬个性。】
五、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预习中布置的《这个和那个》片断,根据本文所学,区别其异同。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
【设计意图:抓住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实用的比较阅读方法,借鉴课内的学习方法,进行迁移训练,以开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悟自结,可以从内容、主题、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高度的概括能力。一课一得。
七、作业:
请写一片断作文,介绍今天的“中国脊梁”,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成就?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整合材料、表达观点的能力,纵深拓展学生的课堂学习。】
课后反思:
1.化难为易
议论文学生难学、难懂,尤其是驳论文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就是难上加难,加之又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语言简洁、思想深邃的文章,而且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而写的,距今已经70年了,因此我课前要求学生来搜集整理鲁迅的生平业绩和作品风格及本文的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既作为一项学习内容,又引导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扫除了障碍,不全面的地方教师稍做补充,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把难懂的课文容易化,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想要学习本文的兴趣,又教给了学生遇到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也检查和培养了学生利用工具书的习惯。
2.化繁为简
本文的结构严谨、论证缜密,语言尖锐泼辣,极富战斗力,可谓体现了鲁迅先生行文“投枪”、“匕首”之特色,因此许多的词语和句子就包含了深刻的含义,这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作者不得已而如此,因而抓住这些关键语句的学习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对“自欺力”、“他信力”、“中国人”、“中国的脊梁”、“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要看看他的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等等词句的深入理解,成了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化繁文为简文,且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化难为易,从而凸现本文的主旨。
3.化静为动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促其在阅读、思考、讨论、辨析中,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并且拓展、延伸教学内容,跨越时空,展现今天,把鲁迅先生的静态文章变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无比热爱与努力之情,彰显爱国精神。
李建荣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语言尖锐犀利,既富战斗性,又具讽刺性,充分体现了鲁迅先生杂文的特点。下面谈谈我学习这一课的几点思考。
一、课堂导入
由作家或作品导入本课不能说不行,但我们对鲁迅先生的“名、时、地、评、作”比较熟悉,由此导入太过乏味。结合这篇文章的特点,我决定由复习议论文的常识入手,复习到论证方式时,导出驳论,自然引出本文。
二、解释《且介亭杂文》的意思
“且介亭”是啥意思?学生不懂,不懂就不好记。我给大家介绍了“且介亭”的来历。1935年,鲁迅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是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以外修筑马路的区域,俗称“半租界”,在这里,鲁迅先生收集1934年所作杂文,命名为《且介亭杂文》,“且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半而成,意喻中国的主权只剩下一半。“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写的。一个反应敏捷的学生当即反问:“老师,既然是‘租界’二字各取一半,为什么不叫‘禾田’呢?”“问得好啊,鲁迅先生将‘租界’的‘禾田’去掉,正好表示先生不愿将自己国家的“禾”与“田”让给帝国主义。”我话音刚落,下面已是掌声一片,我知道,这是学生对鲁迅先生爱国情感的由衷钦佩。同时我也相信,同学们一定记住了《且介亭杂文》。
三、本文的驳论方法
我们刚刚学过邓拓的《不求甚解》,这也是一篇驳论文,文章的开头是先摆出对方的错误论点,树立批驳的靶子,驳论方法是驳论点。本文却是先摆出对方的论据,再摆出对方的论点,在总结本文驳论方法时,我先问学生由对方的论据能否得出对方的论点,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接着问:“那么由对方的论据可以得出什么样的论点?”结合课文三、四、五段内容,不难得出以下两个论点:
1、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
2、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这样一来,驳论方法就明了了,对方的论据不能得出对方的论点,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是论证出了问题,所以本文的驳论方法是驳论证。
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
主备人:审核:使用时间:2011.10.11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玄虚、诓骗、怀古伤今、为民请命”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本文反驳论证的方法。
3、体会文中体现出来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这种感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
掌握文章的驳论方法,并理解其语言特色。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文学及文体知识
①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和。原名,字,浙江人。1918年发表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猛烈地抨击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
②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或(驳论点),或(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并加以论证。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慨叹()省悟()家谱()搽脂抹粉()().....
miǎo茫()jī梁()kuāng骗()wū蔑()
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
玄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
前仆后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不足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掌握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
作者因为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
【课堂达标】
一、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请画出本文的结构图)
二、精读课文1——5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2、文中的“他信力”指,“自欺力”指。
3、“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删去前半句行不行?为什么?
4、这一部分所用的批驳方式是什么?
【我的收获】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案
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
主备人:审核:使用时间:2011.11.10
【学习目标】
1、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其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力和嘲讽意味的艺术特点。
2、通过分析文章中所用的论证方法和语言训练,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并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难点】理解文章中的几处“中国人”分别指的是什么人?怎样的中国人才算“中国的脊梁”?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两年以前,我们总着“地大物博”。
②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力”。
③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力的中国人在。
④信“地”和“物”,还是的东西,国联就,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到它的不可靠。
2、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合句意的一项是()
A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不屈不挠,不断奋斗的中国人)
B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欺骗自己,欺骗别人)
C要自己去看地底下(指土地下面)
D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无法捉摸,飘忽不定)
二、课堂达标
最富于讽刺意味的文字是:“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国难当头,国民党政府官僚和“社会名流”不是号召人民奋起反抗,而是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请菩萨来“解救国难”,多么荒诞,多么愚昧啊!
4.提问: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后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讨论并归纳:先确认敌论据的真实性,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势定基础。
5.提问:文章如何驳论证的?
讨论并归纳:
(1)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
(2)希望国联是“他信”不是“自信”。
(3)求神拜佛是“自欺”。
这些批驳证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说明敌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这就是批驳的f’突破口”。
6提问: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起讽刺否定的作用。
7提问:“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号召全国民众团结起来抗日救亡。
8.提问:作者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危害性是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9提问:第6段作者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对批驳敌论点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作者从正面树立自己的论点是为间接反驳敌论点。 10.提问:作者怎么证明正面论点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11.提问:作者为什么赞扬他们“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讨论并归纳:这是比喻的说法。这些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是中国的希望。
12.提问: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讨论并归纳:
(l)从人数上看:何尝少呢?
(2)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3)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13.作者“这一类的人们”指的是谁?
讨论并归纳:指坚持抗战和民族解放的人们。
14.提问:“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句话批驳敌论证的什么毛病?
讨论并归纳:批驳敌论证以偏概全的毛病。
15.提问:课文最后一段如何.总结的?
讨论并归纳:第互句先论论点的前半部分,“中国人”不能看“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却要看“他的筋骨和脊梁”。不能以偏概全。第二句再论论点的后半部分,“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拿出自己的眼光来看地底下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的事实。
四、小结
本文抓住敌论据不能证明敌论点为“突破口”,以反驳对方的论证
为武器,一举击中其要害。反驳强劲有力。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一位诗人曾说:“虚荣的人只是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却注视着祖国的事业。”②其实,士。果把自己的名字与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倒也不妨注视一下。③但说到底,应该注视的是事业。④古往今来的真正名人,是靠自己实实在在的成就和影响立足于世的`。⑤像瓦特和蒸汽机、马克思和(资本论)。⑥这些伟大的名人自己并不曾谋求“大名垂宇宙”,不曾用一毫的心思去乞求官方或人们的赏识。⑦他们只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甚至是为时人所不理解、不能容忍的奇思异想,为人类开辟了新的天地,他们的名字也就自然不朽了。⑧所以要想当名
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小写”自己的名字,“大写’咱己该做的事业。
1.上文作者的论点是(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10个字)
2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道理论证、比喻论证B.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C.对比论证、比喻论证D.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3.对这段文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4.解释第③句中“小写”和“大写的含义。
(1)小写:
(2)大写:
第二课时
一、预习
阅读课文,填写课后练习三表格。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熟悉了课文,探究了课文中的一些问题。这节课,我们再来探究课文的结构及语言特色。
三、整体感知
1.讨论课后练习三表格。
讨论并归纳:
第一部分(1~2段):揭示对方谬误。揭示对方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第二部分(3~5段):直接反驳。驳敌方论证。说明敌方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第三部分(6~8段):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揭示敌论点虚假。
第四部分(9段):作出结论。直接驳论点揭示对方论点以偏概全,以表面概实质。
2.提问:本文按什么样的顺序反驳的?
讨论并归纳:按逐层推进的逻辑顺序反驳的。
[教学目标]
1. 体会立论与驳论文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 学习抓住对方的薄弱环节作为“突破口”,来进行有理有据的驳斥。
3. 体会本文抓住对方论证的错误作为突破口。
4. 积累本文优美而又准确生动的语言。
5. 通过朗读体会驳论文的语境。
6.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5.比较阅读法。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积累字词句
2. 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反驳技巧。
媒体设计
录音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成绩好,分数高,就是优生。反之就是差生。我听见了有同学在下面议论,我说得不对吗?(让学生来反驳教师)
你们想把我说服吗?那我们就来读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习这篇文章的反驳技巧。你们才能有充分的理由来反驳我。
二、初读课文
I.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
搽 玄虚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梁 诓骗 怀古伤今 前仆后继 抹杀
(解说:初读课文,须扫清障碍。可让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
2.用圈点法积累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然后在小组上交流。
3.分小组展开朗读。按要求品读。
(1)整体感知本文的感情基调——(喜、怒、哀、嘲笑、讥讽等)结合资料库,看看作者写的是什么年代的事?
(2)划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语句。
(3)体会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轻重、快慢、高低等语速语调的变化。讨论朗读。
A.„„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从“自夸”一词可以看出作者是什么样的态度?所以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讥讽。)
B.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C.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D.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肯定、赞扬)
E.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全文感情的重点句。结合资料库,和你对文章的初步理解,说说“中国的脊梁”指的是什么?然后想想该怎样来读?)
F.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G.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结合资料库,理解“状元宰相”及“地底下”的含义。然后体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
从以上句子中应读出对比——你认为应是什么与什么的对比?
以上的句子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反驳主线。
4.让学生汇报朗读——学生点评。教师结合(3)指导点拨。
听录音(或教师示范读)
5.整体感知,体会鲁迅先生的情感。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代表汇报,教师点拨。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4)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解说: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
6.结合感知,再一次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充分感受了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一片悲观,鲁迅先生洞悉先机,发出中国人应该自强自信的呐喊!“中国的脊梁”终于在1949年把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定格在历史的大舞台。2008年又将是中国的自信点!相信自己。——有多少次挥汗如雨,伤痛会填满记忆,只因为始终相信,去拼搏才能胜利。总是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要努力,热血在心中沸腾,巨人在东方升起。相信自己。哦,你将赢得胜利,创造奇迹。相信自己哦,梦想在你手中这是你的天地。相信自己。哦,你将超越极限超越自己。相信自己。哦。当这一切过去,你们将是第一。
四、作业布置:反驳提纲:学习好,分数高就是优秀生
资料库:
1.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2.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3.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4.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5.“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丁。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6.“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
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
搽 玄虚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梁
诓骗 怀古伤今 前仆后继 抹杀
2.用圈点法积累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然后在小组上交流。
3.分小组展开朗读。按要求品读。
(1)整体感知本文的感情基调——(喜、怒、哀、嘲笑、讥讽等)结合资料库,看看作者写的是什么年代的事?
(2)划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语句。
(3)体会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轻重、快慢、高低等语速语调的变化。讨论朗读。
A.……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从“自夸”一词可以看出作者是什么样的态度?所以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讥讽。)
B.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C.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D.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肯定、赞扬)
E.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全文感情的重点句。结合资料库,和你对文章的初步理解,说说“中国的脊梁”指的是什么?然后想想该怎样来读?)
F.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G.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结合资料库,理解“状元宰相”及“地底下”的含义。然后体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
从以上句子中应读出对比——你认为应是什么与什么的对比?
以上的句子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反驳主线。
5.整体感知,体会鲁迅先生的情感。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通化市第十八中学 王芳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 力了吗》。
一、说教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这篇文章写于 1934 年 9 月 25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 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鲁迅作为民族之魂的思想家,针对舆论界曾有“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已荡然无存”悲观论调,写下了此文,旨在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的精神。因此,解读这篇文章,重在走进鲁迅的世界,感悟鲁迅的民族精神。一这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文章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述,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调,有力地论证了“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论证缜密。二这篇文章是一首民族脊梁的颂歌。鲁迅先生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思想深刻,鲜明的体现了鲁迅作为思想家的风范和魅力。三这篇文章语言泼辣、犀利、有力,感情色彩浓重。
根据对文章的理解,确立以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抓住论辩的要害,分析本文严密的逻
辑性,培养学习驳论的方法。
2、品味关键词语,欣赏鲁迅杂文尖锐泼辣而深沉热烈、富有战斗性的语言 风格。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合作、交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现实,继承鲁迅“民族
魂”,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自豪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清本文的思路和逻辑结构,体会本文凝练而精彩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鲁迅忧国忧民,关心民族命运的思想情怀,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说教法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听读法、交流讨论法、欣赏感悟法进行教学。
听读法:听读可让学生理会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情感。
交流讨论法: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欣赏感悟法:历史已成过去,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绝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失掉自信。本环节我将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感悟,引导他们树立信心。
三、说学法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四大板块,即“积极的说——认真地读——仔细的析——勇敢的写”,指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四个环节感受文章所体现的自信心,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能力。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3分钟)
1、伦敦奥运圣火刚刚熄灭,38块金牌,88块奖牌的辉煌,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昔日的“东亚病夫”早已成为如今的东方巨龙,强健的华夏儿女在世界面前尽展他们的雄风。中国人自强不息,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中国人自信不已,从不会为短暂的屈辱而沉沦萎靡。不信,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鲁迅先生的生花妙笔!(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利用伦敦奥运会我国获得的奖牌数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爱国情怀的印象,从而引导学生“积极的说——认真地读——仔细的析——勇敢的写”。
2、、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二)内容分析
这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我将用多媒体展示提示学法: 【第一个环节】:积极的说(6分钟)
1、对于以前学过的重要知识,学生到底掌握的怎么样了,这节课是个很好的检测机会。上课时,我马上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出示鲁迅先生的相关图片,然后问大家:“同学们,我很想知道鲁迅的相关知识,你们能够告诉我吗?”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鲁迅及本文写作背景资料,老师利 用多媒体补充历史资料。学生既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又对文章的情感有了初步感知,为学习课文 做下了铺垫。
3、我还让学生积极地说自己预习字词的情况。【第二个环节】:认真地读(6分钟)
1、默读:感情的积蓄,润物无声,无声的看总是积聚感情的最好办法。因此让学生们默默地读,静静地积聚感情,是帮助学生了解背景,培养感情的好方法。在大家默默地朗读时,我将适时地播放一些背景音乐,为课堂营造一种气氛。
2、指名读:
本篇文章篇幅短小,在学生默读的基础上,指名朗读,进一步体会本文的感情和内容。
【第三个环节】:仔细的析(20分钟)
如何帮助同学了解课文,分析议论文的主要特点,是这节课的重点。我用课件出示几个问题:
①据提示分析结构内容。
②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请从1——2段找出作者要批驳的论据和论点? ③针对敌方的论据和论点,作者是怎样直接反驳的?(从3——5段中找)④为彻底驳倒敌论,作者还从正面提出了什么观点?并用哪些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从6——8段中找)
⑤作者通过分析批驳,关于“自信力”提出了怎样的结论? ⑥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
⑦本文语言很有特色,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分析其特点。
这些问题我将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仔细的分析课文结构、掌握驳论文的写法 及语言风格体会本文的思想内涵,攻破重点和难点。【第四个环节】:勇敢的写(5分钟)
作为有自信力的中国人的子孙,在学过这篇文章之后肯定大有感慨,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拓展延伸题:本环节我用多媒体出示几幅图片: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图片、伦敦奥运会的金牌得主图片、钓鱼岛的维权活动的图片等让学生欣赏感悟,引导他们树立信心。积极引导学生把心中的想法写出来,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研讨论证方法,了解驳论文的写法。
2.品读语句,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3.体会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和爱国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认识文章的写作手法,即文章的驳论方式:驳论证(间接反驳)。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体会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嘲讽意味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及策略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勤动笔墨,做好读书笔记。
3.拟列提纲法通过拟列提纲,引导学生理清作者行文思路。
4.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5.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设计:
同学们,请观察我们所出示的图片,看看他是谁?对,他就是鲁迅先生。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等作品。那么,有哪位同学来把鲁迅先生为大家做个介绍(学生介绍)。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先生写作本篇杂文于1934年9月25日,和各位同学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所有我们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写作背景。
2、背景介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故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这篇著名的文章。
3、生字、生词交流
在学生回答的其础上,(小黑板展示)。
A.搽(chá)脂(zhī)粉玄(xuán)虚省(xǐng)悟渺(miǎo)茫脊(jǐ)梁诓(kuāng)骗慨(kǎi)叹前仆(pū)后继
B.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势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怀古伤今:怀念古代的社会,哀叹现实的社会,用以表示那种悲观厌世,到退 1
还古的思想情绪。(不满现实,追怀古代的事情。)
为民请命:代老百姓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困苦。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应用奋斗,不怕牺牲。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
个人的生命。
二、研习课文
(一),速读课文,整体感知。(速读、朗读多形式结合)
(学生读文章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研讨教师点拨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
“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
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
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2.再次朗读课文,加深文章内容理解。
(二)具体研读,突出重点、难点(拟列提纲)
1.师:通过各位同学的认真阅读和思考,我们清楚了对方的错误观点、依
据和作者的观点及依据。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作者是如何反驳对方的错误
观点的。
反驳对方错误的观点,通常情况下是通过指出对方论据的虚假性,从而达到
驳倒对方错误论点的目的。请思考:对方的论据是虚假的吗?(不是)
既然不是,那对方论证的思路和方法还出现了什么错误呢?请同学们朗读第3、4、5段,看作者是怎样剖析对方论据的实质的。请注意圈画关键词句。
师:“他信力”、“自欺力”,这些人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自信力”,荒谬的推理下掩盖着的是恐慌、懦弱和虚假。
师:总之,对方的论据与观点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思路是混乱的。这是直
接批驳。
2.学生朗读6~8节并思考: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论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文章6~8段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证,即谬论论据上所说的“自夸”、“只希望
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是不能代表当时广大人民利益的国民党
官僚和所谓的“社会名流”。他们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败
类。而真正的中国人在国难当头时,应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
请命”、“舍身求法”的,我国自古以来就不乏这样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
梁”,“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
了正确的观点:“我们有并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古代,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等。今天,有有确信,不自私;
前仆后继的战斗的人。3..朗读第9段,回答:文章最后得出什么结论?
&(1段,敌论据;2段,敌论点;3段----5段,直接批驳,揭露心态;6段承上启下,正
面立论;7段----8段,间接批驳,歌颂脊梁;9段,得出结论,照应题目。)通过拟列提纲,分析文章结构,我们感觉其结构严谨,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作者将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
结合,使得批驳全面而深刻,非常巧妙有力。同时,更让我们认识到了鲁迅的智慧。
(三)揣摩语言,体悟情感(出示视频资料)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解说:用替换练习体会用词的准确,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的意味)
2、作者在反驳对方论点后,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提到了一类人,作者对这类人怀着怎样的感情,用了一些怎样的词来修饰、形容?跳读文章第6、7、8段。
【教师引导】
(1)、品一个词,解读作者的态度、情感。作者用了哪一个词来概括这些人的品质和作用。
(明确:“中国的脊梁”——撑起民族精神的主要力量。)
(2)、挑一句话,体现作者爱憎分明的立场、态度。
(明确:“这简直是诬蔑”——对论敌的无比愤慨,对“中国的脊梁”的高度赞扬。)
3、对论敌,作者则采用了尖锐、犀利、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加以驳斥,试运用刚才的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语言体会、揣摩。
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解说:通过揣摩字词体会文章的深意,并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学生的品读为主>)
▲“他信力”由“自信力”衍生而来,运用仿词的修辞方法,是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讽刺。由有“他信力”到失掉“他信力”,何谈有“他信力”呢?这也是对敌论的一个有力反驳,将敌方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本质充分揭露出来,也增强了文章语言的嘲讽力度。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句话的“中国人”指谁?如何理解这句话?
(“中国人”指广大人民。这句话用对比的方法,指出同失掉“自信力”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御用文人相反,还有具有“自信力”的革命人民在信心百倍的积极抗战。)
(设计说明:文学作品的魅力,最终还得依附于语言来表现。此环节选取对比明显的语言作为鉴赏的突破口,通过品读一词,品析一句,去探寻作者的情感、态度、立场,从而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文章的思想意义。)
&通过揣摩文章语言,我们发现鲁迅先生在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感受到了鲁迅杂文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风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理解鲁迅先生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了解了驳论文的写作方法,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获得精神上的支撑和动力,以不屈的斗志去面对前方的坎坷,创造属于每一个人的春暖花开的日子!
(解说:小结时须言简意赅、提取精要,勾画本节课的轮廓即可。)
板书设计
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树论据不久:只希望“国联”
靶——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子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失掉的是“他信力”
直接驳斥发展着“自欺力”
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埋头苦干的人
间接驳斥古拼命硬干的人
为名请命的人
论据舍身求法的人脊梁
今有确信,不自欺
前仆后继的战斗
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作业设计(任选一题)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现在,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设想。
首先,是教材分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重点讲读课文,属于议论文当中的驳论文。因为第四单元是议论文单元,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以及《短文两篇》这三课议论文,因此我把本节课能力目标定为:进一步巩固议论文的知识,学习驳论文的写法,同时,这也是这堂课的学习重点。
另外,这篇文章选自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的国人都沉浸在失败的阴影中,有些人就伺机散布悲观论调。甚至《大公报》也跟着起哄,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先生正是凭着内心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义正言辞地驳斥了这一悲观论调,写下了这篇杂文。因此我把这堂课的情感目标定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
因为从学情上分析,初中的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还比较差,而鲁迅的杂文,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的语言不仅泼辣、犀利,而且具有很深的内蕴,所以,品味本文的重点语句并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是本次课的难点。
那么,针对这些情况,到底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呢?下面我们再看看本节课的教法学法。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学习得法,事半功倍。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采用听读法、讨论法、欣赏感悟法进行教学。1、2、3、听读法:让学生通过听读来领会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体会文章情感。讨论探究法: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说的能力 情境感悟法:通过一些图片、资料,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让学生更好地走近文本,体悟鲁
迅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而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所以,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以及能力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行教学。
最后我再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分为三个部分。
用大约5分钟的时间导入,主要是预习反馈和引入新课。
用约30分钟的时间讲正体部分。
最后用5分钟时间对本次课进行小结和布置作业。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又分了几大版块。
第一个版块,是导入。
步骤一:教师出示课件:将重点字词注音并解释,学生将答案写在听写本上读一读,并挑选较难写的字写一写。玄(xuán)虚慨(kǎi)叹诬(wū)蔑(miè)地大物博、前仆后继、自欺欺人
识记生字词是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任务之一,应培养学生扎扎实实地记忆,认认真真地书写,自觉去积累,我认为语文教学切不可忽视这一环节。
步骤二,提问学生,本单元所学过的前几篇议论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议论方式,中心论点是什么,论证方式是什么,以此来巩固立论文的知识,并引入新课,驳论文的学习。
第二个板块,初读。
步骤一,资料助读,走进作者和文本。通过一些图片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通过作者的一些简介来了解鲁迅本人。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走近文本,体悟鲁迅的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步骤二,教师范读,学生齐读。注意字词的读音以及情感的把握。通过听读让学生达到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结构,体会文章情感。
步骤三,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多媒体显示)
①作者要反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②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的?
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也基本理清了思路,符合课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要求。
第三版块、精读。
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帮助,找准答案。老师补充、指导。
①“中国人”一词在文中共用了几次?找出来辨析它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②中国的脊梁’是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被‘大家’所知道?
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探究,增强学生民族意识,技法爱国主义情感。那么本课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实施,而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也受到了教育。
第四版块、品读。
1、品读课文第1段,师生一起揣摩、推敲“总”、“只”、“一味”三个副词,让学生在细细品读和感悟中,体会这些词语句子所透射的爱国情感,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明白在自己作文中也要准确使用词语,才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自由默读全文,找出对你影响最大,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品读。
(师生之间一起讨论交流,让学生更进一步地领会语言的表达技巧,更深刻地感悟作品的内涵,更贴切地体味作者的情感。)同时,这一步骤的设计也是让学生更多地进行探究性的阅读,尝试多角度创造性的解读。这一过程也是难以把握的,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第五版快、拓展。
步骤一:结合自己所积累的知识,联系实际生活,讨论交流,现在我国有哪些成就证明我们没有失掉自信力?有哪些人物证明我们没有失掉自信力?
此教学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事。
步骤二:播放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让学生朗读“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用这慷慨有力的爱国语句再次激起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来结束课文。
第六版块、小结。
学习本文,我们一方面掌学会辨识驳论文及其论证方法。另一方面理解了鲁迅先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同时也体味了他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和讽刺性的语言,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生的教诲,用坚挺的身躯迎接新生活的挑战,用坚不可摧的自信迎接时代的挑战,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奋斗。
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字词
2、摘抄本课中你认为的好句并说明理由。
3、在课外找出10句爱国名言和10个词语摘抄下来并背诵。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一篇好的文章会影响人的一生,同样一堂好课也会让学生学到许多学习语文知识和运用语文知识的方法。我们的课堂应辐射出许多知识点,联系学生实际帮助学生架起通往那些闪烁着人类精神光芒的文章的桥梁,和学生一起去享受那些精神的盛宴,走进文本,与那些伟大的灵魂撞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帮助他们刻下永不磨灭的印记。这是我这堂课的追求。
从各种媒体获悉你们正遭受严重旱灾,对此,我深表同情和关心。
旱区的同学们,遭受干旱的威胁仅仅是你们人生中遇到的一个小小的挫折,对此,你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要意志坚强,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勇于面对挫折;不能因暂时的困难而荒废学业,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力,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抓紧时间,勤奋学习,打好基础,锻炼身体,树立理想,立志成才,将来承担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以报答党、国家和社会对你们的关怀、帮助和支持。
旱区的同学们,你们要坚信困难是暂时的,全国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积聚起来的物质成果,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当地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有伟大中华人民精神的支撑,困难很快就会过去,美好家园很快就会重现。
祝
学习进步
健康成长
【五册11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推荐阅读:
文化自信与中国力量07-11
中国四个自信11-08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09-22
2024 11月 中国银行招聘笔试试题11-07
第14课中国共产党07-02
中国的疆域说课教案10-10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感受中国汉字》及教学反思07-18
中国梦中国心06-18
幸福中国 感恩中国10-19
感动中国人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