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天诗歌的赏析(精选12篇)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
这是乡愁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以下三句是描写作书前、作书后的心理活动。作书前是“意万重”,作书后是“复恐说不尽”。“临发开封”这个细节把“复恐说不尽”的心态表现得栩栩如生,意形相融。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当然以家书为题材的作品,在唐诗中也不乏佳作。像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写作者戎马倥偬,路遇使者,托传口信以慰家人。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作者身陷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吉,切盼来书以慰远情。他们都用独特的技巧表达了思家的心情。这首诗与众不同的是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一.反复吟诵, 把握诗歌总体形象
读诗, 先要做到语音准确、停顿恰当, 抑扬顿挫, 能初步读出语气, 然后放声去读, 朗读中融进自己的感情, 把朗读与品味结合起来。在弄清诗意的基础上再进行品读, 品读要做到“一疑二好三关键”:疑———就是自己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好———即自己认为优美的、有哲理的语句;关键———即自己认为是理解课文的关键语句。教学时, 应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子仔细揣摩、赏析。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 我们就能拨开迷雾, 透过现象, 把握全诗的主旨,
赏析诗歌的重难点句子, 可以抓住句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可以从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或句式等方面来进行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贴切、形象的修辞手法都能更加突出地表现事物特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通感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包括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寓情于景等;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渲染、象征及映衬等。句式整齐, 能使句子韵律整齐, 琅琅上口, 富有美感。
从朗读与把握总体形象入手, 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由此可以体会诗歌的形象性, 懂得欣赏诗歌要领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意味。
二.品味语言, 感受节奏音韵之美
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和含蓄的。诗歌最美的, 就是语言, 以其跳跃性, 音韵美, 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我们要反复吟诵、发挥想象, 对诗歌内容进行再加工, 才能理解诗歌所包含的深层的思想感情。而一些语言在诗歌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因此它也是引导我们更好地把握思想的一把钥匙。我们有这样的体会:许多古诗词之所以流传千古, 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语言的精妙。
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 也是它的生命。”欣赏、理解诗歌就要善于反复吟诵, 悉心地感受音韵之美, 体会节奏之感。品味诗歌语言时, 还应注意诗歌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飘逸、浓烈悲壮、沉郁顿挫、平淡宁静、典雅庄重、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等。
三.分析要点, 感受诗中蕴含的真情
分析理解诗歌, 在朗读吟诵、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由分析重要词句, 去寻求诗中蕴含的真情, 而这“真情”就是诗歌的中心思想。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 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诗歌既是“言志”、“言情”的载体, 其语言内涵必是丰富复杂的, 那么在解读其中的“志”与“情”就应允许我们在“体情”上有主观的见地。诗歌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的积累, 达到感悟和理解, 还可以结合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 多角度阅读。阅读诗歌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要调动自己的感情和思想, 去体味诗中蕴含的真情。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如郑愁予的《雨说》, 这首诗借雨的拟人化形象, 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 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 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四.联想想象, 捕捉诗歌意境
意境既是诗人作诗的最高艺术境界, 又是理解诗作的窗口。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 它可以启迪人们联想, 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若要捕捉到诗的意境, 就要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将诗的语言化作生动具体的画面, 从而体会作者的底蕴。引导学生尝试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体味生活, 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抓住一些富有特征和富有意味的物象, 构成美妙的图画, 来表达出自己对某一事物某一事情某一对象的理解与情感。
所谓“有意无境不成诗”。“境”即形象, 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 才能真正意义上品味出作品的诗美, 从而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品味诗歌的“境”, 最直接的做法是展示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 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如赏析余光中的《乡愁》, 引导学生紧扣诗人提取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将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起来, 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 品味那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 感受作者那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无尽的相思。
关键词:中英诗歌 “秋” 诗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中国诗歌和英国诗歌中都不乏以秋天为主题的佳作,但两个国家的诗歌却蕴涵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哲学。中国诗歌所表达的意象常常是阴柔委婉,消极应对世事纷繁;而英国诗歌却截然相反,英国诗人大多采用阳刚明快的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真与美的追求。这两种对诗歌意象的表达方法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中英两国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导致的,同时也从侧面体现了两个国家知识分子在各自时期不同的思想走向。本文的目的也就是通过对中英两国的诗歌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并试图得出初步的解释与结论。文章所选用的英国诗歌的例子主要集中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作品,因为它在英国的诗歌发展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中国诗歌的例子选取上,主要集中于唐诗、宋词,因为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
二 中英诗歌中“秋”的意象
无论是在中国诗歌还是英国诗歌中,关于描写“秋”的诗,其材料都很丰富。由于“秋”诗具有意象鲜明、情感突出的特征,因此在中国诗歌里,诗人眼中的秋天似乎都蒙上了一层悲凉的意味,并不断在后世的诗歌之中发展积淀。而在英国诗歌中,“秋”诗所代表的意象尚未形成如此强烈的民族情感积淀。因此,我们要从各国的民族文化中去寻求答案。
在中国诗歌中,诗人大多非常注重诗歌的意象。而秋天历来也是中国诗人表达自己思想的重要意象。为何会如此,这主要与秋天的景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秋季给人的印象不仅是丰收、快乐的季节,而且也是萧瑟、凄凉、憔悴的风景,因此当诗人怀着不同的心境来体会秋天的景色的时候,就为秋天赋予了一定的意象。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大多也表现了这样的一种景色:秋日独自一人登高,站在萧瑟的寒风中,或看着树叶随风而落,整个大地都失去了生气;或看着滔滔东去的江水,一刻不停地奔流到海;或倚窗而望,看那曾经美丽的鲜花变成了一堆泛黄的枯叶,随风而飘,无人堪摘,回忆起往昔的繁华以成为追忆,秋月、秋雁、秋水、秋山,都是那么的凄凉,引起人们无限的愁绪。诗人们将自己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联想到人生如此的短暂,自己却还没有报效国家,建立自己的丰功伟业,不免唏嘘长叹,与此同时,这样的情景也加剧了诗人对于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于是 “愁”、“悲”、“哀”、“凋”等感情不免油然而生,而诗人们也就很自然而然地把这种感情带到了他们的诗歌之中。因此,在中国的古代诗词中,咏秋悲情,成为诗文主题模式之一。例如,王维的《秋夜独坐》,诗写诗人秋叶独坐的感触:“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四句阐发出诗人在寂寞清冷然而又雅致可爱的秋天夜晚的人生感悟。山果鸣虫都是秋天常见的东西,但对于这些平常的东西,诗人含蓄地表露了年华易老韶华易逝的“悲”,以及诗人独坐秋夜的凄凉,是一种无奈的“哀”。末四句“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则是诗人于岁月流光的无奈挽唱。全诗字字皆能令人体会到诗人的“愁”、“悲”、“哀”、“凋”之情,而这些“愁”、“悲”、“哀”、“凋”之情也正是诗人对于秋天意象的娴熟把握。
以上通过对“秋”诗意象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诗人描写秋的主调是“愁”、是“悲”、是“哀”、是“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诗中的悲秋夹带着一种“感士不遇”的人生意味,而英国诗歌中的悲秋是对整个生命和大自然规律所带来的消亡的一种理性思考。在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中,意象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诗人的情思,要通过意象的选取和组合才能得以表现。
例如,英国著名诗人济慈的《秋颂》,表面是描写对秋天的自然景观,但实际却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年华易老的伤感、惆怅。在诗中,诗人首先描述了现实中的秋天的景色,然后在秋天景色的感染下进入一个想象的世界,在想象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的美好,而诗人又无奈地回到现实世界。在诗的第一、三两节中,诗人描绘了一幅丰收的画面,把秋天果实成熟、虫叫鸟鸣、人们欢歌笑语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第二节诗人在秋天景色的感染下,讓自己的思绪进入了一个想象空间,在这节里,诗人眼中的秋天不再是秋天而是一个人,秋天也有了与人一样的生命。这种写作手法是古典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典范。虽然整首诗都是在歌颂秋天,而且语言也始终是欢快、明朗的,但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诗人的诗句虽然没有直接“悲秋”,但他对秋天美好景色的描写其实是在表达这样的一种思想,秋天的种种美好会在严冬中枯萎、凋谢和死亡,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被摧毁,这种变化是无法抗拒的。当美好的事物逝去的时候,我们会倍感留恋、不舍,而时间的流逝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只有深刻理解这一点,读者才能更完整地理解这首诗歌中的“秋”的意象。
由上可见,英国诗歌中的对于秋的意象的表达更加注重对于秋天美好景色的描述,而在对这些美好的景色的描述过程中来对比突出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英国诗歌大部分不是抒情诗学而是叙事诗学。叙事诗学的发韧之际,文学的本质是典型论。无论是典型论还是意境说,都主张在写作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意象与情境是相互融合的,但它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典型论更加侧重于对客观的描写,而意境说更加侧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这也就是中英文诗歌最基本的区别。由于任何意象单独出现时,是不具有感情色彩的,是客观独立的,只有诗人将自身情感融入到意象中时,才能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效果。而秋天是衰败、颓废的季节,充满了肃杀之气,此时万物萧条,使人很容易联想到人生的失意、困苦和年华的流逝。因此,悲秋是中国文学不变的主题,而英国诗歌则是通过对景物的详细的描述来表达诗人的思想。
此外,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极其广泛,而儒家强调的是“入世”,要求士人们能够“以天下为己任”。人类短暂的生命与历史长河中那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赋予了文人骚客一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同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也激励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博取功名,建功立业。他们的理想、志向、希望和前途与其仕途的坎坷紧密相连。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或诗人有别于英美知识分子或诗人,使他们具有诗人兼“仕”的双重身份,如陶渊明、刘禹锡等,加上中国古代诗人大多仕途坎坷,命运多舛。这样一来,诗就成了“排解感情纠葛的特效药”(闻一多)。当他们满怀雄心壮志却因羁绊未能直抒胸臆、无法出入仕途、贡献自己的力量时,这种抑郁不得志的情感便会因自然出发。秋之何为悲秋,皆因融入了诗人伟大抱负无法实现的抑郁的缘故。
悲秋作品不仅承载了古代诗人伟大抱负无法实现的哀愁,而且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感伤世界。在人的一生当中,生与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生死的尖锐冲突,以及对大限的优患和惶恐也借助“悲秋”这种诗歌形式来表达。在中国传统农耕生活的习俗和观念下,诗歌中的秋被赋予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死意味,使得人们一谈到秋就必然联想到死亡,这也就导致了中国古代诗人触秋就会“悲”。而在诗歌的创造过程中,“悲秋”也就成了诗人抒情的心理定势和审美反应。也正因为如此,秋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在诗歌中,其意象也就固定地变成了时间的象征和隐喻死亡,而以这种具有生死之悲的极致形式来抒写人生种种愁绪,便形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抒发悲情的固定意象。
也正因为如此,历代诗人都自觉地认同诗歌史上的始唱之调,是因为忧患之思与摇落之悲不仅是作为创作范例而具有参考价值,而且是作为抒情主体之人格理想的显现而具有感召之力。这种理想人格便是中国贤者所追求的“乐以忘忧”式理想人格。它培育了中国知识分子怡乐于忧思悲愁的艺术心理,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忧郁悲愁的抒情基调。
相对于中国诗人对秋天意象的描写来说,西方人所崇拜与信仰的则是耶酥基督,人们希望借助对上帝的虔诚膜拜,来寻求自身精神上的解脱。他们通过虔诚地向上帝忏悔,来救赎自己罪恶的心灵,希望能够在死后,灵魂进入美好的天国,进而得到永生,在这种宗教的影响下,西方人也就不具备中国诗人那种忧患意识和大起大落、抑郁之情。与中国诗人不同的是,英美知识分子和诗人并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阶层,大多也没有经历过宦海的沉浮。他们以写诗或文学创作作为职业,并从自己的作品中获得报酬,如沃尔特?司各特就曾靠写作来偿还自己的债务。此外,西方世界的诗人们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决定了他们的作品更多地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而文学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因素也要求他们的作品更多地具有社会功能,对艺术、社会、人生进行理性的思辨和探讨,而不能仅仅只是诗人自己人生经验的宣泄。
西方世界中的诗人中自然也有不少忧国忧民者,虽然他们可能同样会受到一些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总体而言,他们的言论自由的受保护程度相对来说是较高的,自由的传统赋予他们不需要借助于隐喻而自由抒发自己政治观点的权利。而自由开放的商业经济则孕育了西方人的创新意识,这就为英文诗歌的自由发展创造了合适的外部条件:诗人所追求的是用自己的独特文风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生活。这也就导致了中英诗歌对秋的意象的抒发产生了不同。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尤其是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英诗歌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秋”这一个主题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景物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实,但对于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甚至会截然相反。如同样是秋天,会有人因秋而悲,迎风垂泪;有人因秋而喜,对月高歌。所以,既有欧阳修《秋声赋》中的哀鸣;也有峻青《秋色赋》里的热烈的色泽。在中国的诗人们热衷于在秋中运用隐喻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时候,英国诗人们则选择了对大自然的单纯而直自的咏叹。中英诗歌差异之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汉语和英语的表达习惯、历史文化等客观因素造成的;而相同之处则很有可能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在语言表达上的影射。人的感觉是丰富多样的,因此,从感觉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建构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从某种角度说来,诗歌既是诗人感觉的载体,也是诗人表达感觉的客体。由于人类的感觉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中英诗歌在表现感觉与意象关系上所出现的异同也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如何,把握好中英诗歌在处理感觉与意象关系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深入透视中英诗歌的深刻内涵和内在情感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我们试图来评判中英诗歌谁比谁更胜一筹则是没有丝毫意义的,因为两种诗歌的风格各有其特色,惟有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够推动当代诗歌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John Keats,The poetical works of John Keats,[M]London,Society for Promoting Christian Knowledge.
[2] Shelley,The Complete poem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M]New York,Modern Library,1994.
[3]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 陆玉林:《传统诗词的文化解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刘若愚:《中国诗学》,幼师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版。
[6] 朱徽:《中英比较诗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 韩经太:《中国诗学与传统文化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作者: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秋凉晚步》译文:
人们以为秋气使人悲哀,其实未必是这样,轻微地有一点寒意不正是气候宜人的季节吗?绿色池塘里的红色荷花虽然都落尽了,但荷叶还有新长出来的如铜钱那么圆的小叶片。
红蕖,就是红色的荷花。却,在这里是完、尽的意思。
《秋凉晚步》赏析: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
舟楫何劳吊屈来。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
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
敢为泥深恋草堂;
午日观竞渡
边 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
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
雷鼓嘈 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
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
醉讽离骚不解愁。
五日(选一)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
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
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
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
可怜江北海西头。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今年佳节倍多情,
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
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
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五月五日
(北宋) 梅 尧 臣
屈氏已沉死,
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
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
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
应自照千峰。
乙卯重五诗
(南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秋黄昏》
连日来,天空总是阴郁
很像象你离去的背影
越走天越冷
我不知道该用哪种词令
镌留你曾有的深情
此刻只想将目光织成温暖的霞
亲手披在你落寞的肩上
不敢回味昨日的秋伤
因为满眼已是荒凉
树叶黄了又红
我不知道该用哪种墨彩
勾勒有你的画面
最终,倦了
只剩一片轻盈的落红
跌入岁月的手掌
萧索的风景 无边的静
冷风悄悄拂上衣领
一丝寒意侵透心房
我不知道该用哪个手指
描摹与你清澈的遇见
翻开一签秋的信纸
花瓣瘦了 雁已成行
独自依在秋的黄昏
倾听落叶飘零的声音
它们说:那不是凋零的萧索
而是沉淀的神韵
它们向往尘埃的寂寞
因为寂寞只是匆匆的来去
日子才是永远的延续
《秋天的秘密》
那个秋天
因为你的出现
轻轻地,剥落我凝茄的伤
脱落了往昔,不堪回首的爱恋
终于,可以埋葬了往事
用心,固守着你的炙热
感受秋天火红的邀请,还有甘甜的秘密
我庆幸,在秋天的季节
有你的出现,我才能再次精彩
我庆幸,你的温柔、美丽
让我走出生活的低迷,看到
阳光,还有秋天的靓丽
你的出现,如同雨后彩虹
有你的日子,我抛弃了孤独
有你的日子,再苦也是情天
好想,你陪我就这样走下去
好想,牵你的手相偎相依
好想,和你连理同枝,举案齐眉
好想,与你化蝶,比翼双飞
你说:我心上的伤疤总不能愈合
愁闷、彷徨,还有留恋昨日的黄花
其实,我知道那一道疤痕以刻在心底
漫步在乡间的小路
我握着你的手在心上
路旁,看傻了羞红脸的高粱
悄悄的蜜语,你是我今生的唯一
就这样,牵你的手走向四季
秋天,遇见你,是缘还是秘密
既然牵手便不会轻易放弃
没有理由分离,只有秋天成熟的默许
我知道,失去你
我的生活就是冬天,残酷、寒意
你笑了,让我看树上的一对喜鹊双飞双息
明白了,不离不弃在你我心中的含义
《以秋的名义》
再也写不出什么
尽管,以秋的名义
向红枫索要一抹酡红
时光里,匆忙走过的影子,一直寻找
一些关于草长莺飞的故事
浅秋
画着一絮芦苇的风白
我却受伤了,在芊芊的一束风里
青鸟南飞,不顾草丛中那一簇色彩
入了画板,只是萧萧落木的零落和衰败
时光走过
掏尽掌心流沙,你款款走来
秋,无声解读
许多向时光讨要的花草
开始裹起饱满的念想,等一镰斩断
一些不成熟的思想
和九月
在暖阳的余温中,安静对视
我的瞳眸,穿过一地泪珠的澄净
湿漉漉的堆在这里
即便,成了琥珀,也是磨砺后的一块
生硬的暗伤,
夜,可以作证
若
我在秋天走失
势必是这个秋,忘记了带
一抹斜阳,一束浅风
窗外的秋月,不必啼哭,窗内的雪笺,不必怀念
一场风花雪月的繁华,终归皈依风尘
或许,去赴了蒲公英的约定
或许,在一道秋霞里
迷失了方向
这个缄默
秋叶不必懂
飘落后才发现,一地湿痕的印
那么
和枝干对视的灵眸中,你可否读懂
分离的一点疼痛
新批评派把文学文本看作一个独立的、封闭的、自足的“本体”。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在《意图谬见》一文中,引用了美国批评家斯宾加恩的话:“一首诗只能是通过它的意义存在———因为它的媒介是词句———但是,我们并无考察哪一部分是意图所在,哪一部分是意义所在的理由,从这个角度说,诗就是存在,自足的存在而已。”[4]新批评派认为文学批评需要关注的应当是文本本身,关注文本的语言及其修辞技巧。语言的功能可分为科学性的和情感性的两种。科学性的语言要求尽可能明确,尽可能单义,尽可能透明;文学语言(实际上主要是指诗歌语言)则不能够也不应该很透明,它往往是模糊的、多义的,有相互冲突的歧义,既有表层意义又有隐含意义。文学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揭示文学文本语言的多重意义,特别是揭示隐含的意义[5]。为了实现这个任务,新批评派创造了以下几个术语,也是四种修辞技巧:含混、反讽、悖论、张力。他们不限于一般修辞技巧,而认为这是普遍规律,是诗和文学的本性所在。
“含混”(ambiguity)一词是由英国诗人、著名文学批评家燕卜荪提出的,他把“含混”定义为“能在一个直接陈述上添加细腻意义的语言的任何微小效果”。[5]燕卜荪认为,优秀的诗人对情感的表现,引导读者体会那不言而说的奥妙,从来不肯说破,说破就没有了味道。燕卜荪说,有的朦胧诗句一旦被理解之后,就成为一个清晰的实体;有的朦胧诗句,你每次阅读都需要花费脑力去理解,只不过力气花费得一次比一次少些,而且在探寻中总会获得乐趣;至于读者发现不了的朦胧,不以为是朦胧的朦胧,那是最好的。[6]李商隐的“无题”之所以百读不厌,其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诗的朦胧之美。
“悖论”(paradox)是美国新批评派的克林思·布鲁克斯提出的,悖论就是似非而是,字面上看起来荒谬,细细品味却有深意。他说:“悖论出自诗人语言的本质。在这种语境中,内涵和外延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2]在中国文学中悖论并不罕见,“正言若反”是《老子》语言的一大特色,它里面有很多悖论的语言,都是悖论的言语。悖论语言与其说是文学语言的特点,毋宁说是哲学语言的特点,辩证哲学语言的特点。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就是典型的悖论语言: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 the other way
———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冬天;
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 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总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象。
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
说它好, 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 也是最高级的。[5]
表面上看似荒诞无稽的悖论语言却含有深刻的寓意。每次品读都会有新的意义,引人浮想联翩。
“反讽”(irony)原指说反话,说话人的本意是挖苦,表面上却像是颂扬。例如古希腊诗人荷马在《奥德修纪》中把罂粟叫作“忘忧草”,说它“能消除所有的痛苦和争吵,却不会带来一丝罪恶”。反讽与讽刺不同,它是作家在极力掩饰自己对描绘对象的否定、厌恶、敌视,似乎是肯定的、友好的,至少是中性的、客观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对象的抨击、鞭挞更加深刻有力。[5]正如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所说,反讽是“无所不包,清澈见底而又安然自得的一瞥,它是艺术本身的一瞥,也就是说,它是最超脱的、最冷静的,由未受任何说教干扰的客观现实所投的一瞥”。[3]在新批评派的先驱艾略特等人的诗歌里,诗人把救世主耶稣塑造成了荒原上的游移的影子,以此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他们的反讽不局限于具体的修辞同时有哲学的性质。[5]他们有关反讽的论述,在形式逻辑上虽然不周密,但有思想深度,有历史内涵。
“张力”一词是由新批评派的批评家艾伦·退特提出的,它由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sion)去掉前缀而成。[1]张力指的就是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差异、对抗所形成的力量。科学语言与诗歌语言对外延和内涵的取舍不同———科学语言只是使用外延(词典意义),把意义“冻”结在外延中;好的诗歌语言则是外延和内涵的并存,互相增强。[5]张力存在于韵律的刻板性和语言的随意性之间。“张力”说不只用来说明创作,还用来指导细读,细读可以无穷无尽———“在终极内涵和终极外延之间,我们沿着无限的路线在不同点上选择意义,会依个人的‘倾向’、‘兴趣’或‘方法’而有所不同”(同上),因此我们每一次的解读都会较之前有细微的差别,而且诗的张力要求我们不能孤立地欣赏诗,而应该领会诗的丰富内涵。
除了以上四点之外,艾略特的“主观对应物”理论也对文本细读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他认为,诗人不应该直接地表白自己的观念、思想和情感,而应该把思想知觉化,借用具体的事物曲折地表达,让抽象的变成具体的;读者在阅读时再把描写客观事物的意象,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一一对应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正如新批评派所主张把文本“放到显微镜之下”,在读者赏析诗歌时,在仔细品读诗歌时,研究诗歌如何运用其自身言语、意象实现其意义的和谐统一,意义如何从诗本身里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见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108-124.
[2]布鲁克斯.悖论语言.转引自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319.
[3]D.C.米克.论反讽.北京:昆仑出版社, 1992.
[4]维姆萨特, 比尔兹利.意图谬见.转引自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210.
[5]王先霈.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关键词】古代诗歌 诗歌鉴赏 语文教学 语文高考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语文科考纲要求学生能阅读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歌,要求学生能鉴别古代诗歌内容所表现的形象特征、题材类别、感情基调、思想倾向、志趣观点等,欣赏诗歌的艺术风格、语言特点、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形式之美。从近几年江苏省和其他一些正在进行高考课程改革的省的高考试题来看,在以上阅读鉴赏的题型中,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考查分布比较均衡;并且正在向综合性考查方向发展,即一个题中可能综合考查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也有可能会和文学常识一起考查。如2007年江苏卷《鹧鸪天·送人》第一题“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涵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这就是综合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鉴赏。
从历年考生得分情况来看,在诗歌阅读鉴赏这一块,能拿到高分的人很少;而对于诗歌的阅读和欣赏,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按理说,阅读赏析对考生来说,应是得心应手,那为什么会出现得分普遍不高这种状况呢?
首先,我认为学生的知识面太狭窄。尽管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诗和诗人,但他们平时接触的大多是有限的几个朝代里的有限的名诗人,他们所了解的诗人,除李白、杜甫等几个有限的人之外,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而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诗歌之国,优秀的诗人和他们写作的诗歌太多了,高考所考的诗歌词曲取材的范围又很广,尽管从近几年考查来看,唐诗宋词所占比例较大,但不排除其他朝代的诗词曲。现在要求一个知识面相对狭窄的考生来阅读赏析,自然就困难了,如2006年江苏卷就选取元代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这个元代的作曲家太不出名了。一碰到这样的题目,学生就不知所措了。
其次,不少考生在系统的学习、复习诗歌鉴赏的知识后,觉得既要赏析诗歌的语言和形象,又要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赏析的东西太多了,就不知道按什么步骤先赏析什么,后赏析什么,拿到题目就头脑发昏,就对诗歌鉴赏失去了兴趣和耐心。
其实,古代诗歌的创作,通常是借景抒情,由事入理,由实入虚,作者在选择表现手法上也与思路密切相关。掌握了这个特点,诗歌的赏析就有法可循。如2007年江苏卷选取辛弃疾《鹧鸪天·送人》第2问“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这就是从事与理的角度来考查。
面对学生的这些存在的问题,我根据诗歌在表现手法和思路上密切相关这一特点,以及自己平时教学的情况,参考其他教师的教法,觉得考生在阅读鉴赏时能做好以下几个步骤就可应付高考,拿到比较高的分。
首先是理解诗句的含义。理解诗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简单的认为是对诗歌内容的描述,但又不仅仅是内容,还包括对题目的理解,对作者以及诗歌下面的注释的理解。
诗歌的题目往往反映诗歌所描述的中心事件,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情感,如《春夜喜雨》;表达诗歌描述的对象,如《咏柳》等。对我们所熟悉的作者,在理解时可以联系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他们的人生经历。如2007年江苏卷辛弃疾《鹧鸪天·送人》,辛弃疾是我们所熟悉的词人,他青年时期在北方过的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生活;南渡后,却处处受制于主和派当家的朝廷,郁郁不得志,因而在“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中也有所体现。而如果是我们不熟悉的作者,我们千万不要慌张,要知道对这样的作者,出题人在题目的设置上,肯定不会设置与之相关的难点。如2006年江苏卷考到元朝的魏初的诗歌,魏初这个人对学生来说,是不熟悉,但我们会发现3条题目无一条与作者的时代或者背景有关。而诗歌下面的注释,往往是出题人防止考生在理解内容时出现偏差,而对内容所作的补充。如朱熹的《春日》中,如果不在注释里说明泗水是当年孔子讲学授徒的地方,那么考生在理解第2问“南宋时,泗水已为金人掌握,朱熹从未去过泗水,但诗中却说寻芳泗水滨,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时,势必理解成对丢失的国土的思念;而根据注释我们就能正确理解成:泗水暗指孔门,寻芳就是寻求圣人之道。由上可见,理解诗歌,绝不单纯是对诗句的理解,一定要结合对题目、作者、注释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才是全面的,不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我们在理解诗句本身内容时,不能简单地加以翻译,要结合语境,想象画面,用扩充语段的方式来进行形象化的描述。诗歌本来就是形象化的,它的形象对诗歌来说就是意境,既倾注着诗人的审美倾向,也包含诗人的感情。如果我们在赏析时,不能抓住这一特点,那么赏析的语句就是干巴巴的,令人反胃的。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我们在理解时,应该在想象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情感,去形象地描述这个画面,“秋蝉的叫声断断续续,有气无力,更加勾起狱中人的深深思绪”。这里的“断断续续,有气无力”就是对秋天的蝉声的想象,并且非常符合诗人当时的处境和感情。
我们在理解时还要注意诗词曲中典故的运用和化用。古代诗词曲里大量运用了典故,暗含着大量的古代文化常识。只有在平时的阅读中,大量接触它们、掌握它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古代诗词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如辛弃疾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要了解这个典故本来的意义,文本中是什么意思,才能体味作者渴望报效祖国的满腔热忱。诗词曲中的词序也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诗歌中有时为了平仄的讲究、押韵的需要,会调换词序,我们在翻译时,要重新调换词序,否则就可能理解不通,或出现了偏差,如2006年湖南高考卷就摘取了薛宝钗的《咏白海棠》颔联的两个倒装句“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它的正确词序应该是“洗出胭脂”和“招来冰雪”,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如果不把词序换回来理解,就会出现偏差。
在理解完诗词曲的内容后,下一步就要抓住诗歌的主旨,来进一步理解诗歌。诗歌的主旨往往在最后一句上体现,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卒章显志”。如王维的《渭城曲》的主旨就体现在最后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上。对主旨的把握,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诗歌的内容及所表现的中心。
然后,在前面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调动形象思维,去想象画面,注意诗歌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事,什么人?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愿望?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诗歌鉴赏必然的过程,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内容和表达技巧。如2007年四川卷选取王安石的《葛溪驿》,我们就要了解诗歌中写了哪些景,表现了什么情。我们从诗中可以知道,作者写了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疏桐、秋蝉等景,从这些景中,我们不难发现蕴涵作者的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从而心境烦乱。
最后,我们分析诗词曲的表达技巧和手法。如何分析呢?我们首先要做到心中有“竹”,即心中有各种表达技巧和方法,以及它们在诗歌中的表现形式,这样才能有备无患。常见的表达技巧不外乎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映衬对比等。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对常见的表达技巧做到了熟于心,可以寻找一些例句来帮助自己记忆;这样,在考试时,我们就可以根据例句来推测考题中的表达技巧。
在对诗歌作以上必要的分析理解后,面对诗歌鉴赏的各种题型,只要一步步来,不心急,不省略,牢记“没有分析,就不做题”的原则,学生就能拿到高分。
瞧,秋姑娘来到田野里,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束金缨,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白牙;大豆也许太兴奋了,有的竟笑破了肚皮;稻子却特别地懂礼貌,俯着腰迎接那久别的“故友”——秋姑娘;高粱向来是怕见生的人,这不,见了秋姑娘,还不好意思呢,脸都涨得红红的。
秋姑娘来到果园,桃树、杏树、李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结满了果赶趟儿。红得像火,白得像雪,粉得像霞,果里带着甜味;睁开眼,树上满是桃儿、杏儿、李儿。黄澄澄的大梨,看到红彤彤的大苹果,心里想到:我肯定比苹果甜,于是,他努力摇动身体,一群小朋友来了,大梨连忙说:“小朋友们,你们来评评我和苹果哪个甜。”“让我们咬一口,再来评!”大梨和苹果让每个小朋友都咬了一口小朋友们说:“你们都很甜,这可是秋姑娘的功劳!”
秋姑娘是勤劳的,让果儿、庄稼可以丰收。
秋姑娘是美丽的,大地万物都欢迎她。
《十月南行》
十月的秋风尚未饱满
你说你要御风而行
你幽幽的眼神告诉我
你的千笛之孔需要天籁之音的和鸣
那里不是碧浪柔曼,沙滩迷人
你却阔步的摇响了秋铃
浪尖千帆的雄壮
挂满涨潮的石壁
绿色思绪望海疯长
手臂一抡
就想蓝天发出了信号
你生命的主题是逆风而行,
河里的水一天天枯萎
秋风斜斜的把你往南吹
古色古香的夭折
你已折叠成一片红叶飘飞
行囊装满厚厚的祝福
你踏出了你向往的脚步
缕缕倦怠徘徊
喊成声声南行的.鸽哨
《秋日心境》
一整个秋天
我都站在窗前陷入冥想
浩荡的悸动被拒之门外
在秋风中流亡
有一双眼睛,永远的注视着我
注视我背后的虚空
无奈又断然的手势
举过头顶
比虚幻的艺术还要虚幻
一整个秋天
季节让我成为孤独的王者
唯一的王者
满怀渴望,并萌生一种念头
让流血收拾一场梦境
让脆弱与失落
滚出门外
可叹今晚的明月
只照亮无穷的苍白
而伊人笔下的字迹
泛出白霜
她用黄金的手指
敲痛我的心灵
《感动月菊》
一大堆形容词,就这样
从背后蔓延过来
秋天在我的眺望里
灿烂得无边无际
你月月开放的精神
打动了我绝望的心境
坐在烂漫盎然的深处
我没有了命运的痛
娇艳的光芒
散发无尽的力量
此刻,谁要坐在月菊中
谁就会抵达
花朵绝美的天堂
《秋天的一个苹果》
秋天,一个苹果
一团善良的火焰
静立桌前
一个苹果
一件精致的礼物
带来谁的芳香,含情脉脉
一个苹果
一段深情的记忆
经过谁的爱抚
抵达内心的滚烫处
一个苹果,一颗心
在这样的秋天里
关键词高考;古代诗歌;理解内容
对于高中生来说,古代诗歌鉴赏是一个难点,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诗歌的能力:
一、关注诗歌的题目
题目是一首诗的眼睛,是一首诗的中心,短短的几句诗,几乎每一句都是围绕诗歌的题目而写,抓住诗歌的题目,就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先来看这样三首诗:“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呼儿爨金鼎,余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咄彼蓬瀛侣,无乃贵流霞。”“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群余,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这三首诗在未看到题目的时候能懂得每首诗的真正内容么?其实这三首诗都是围绕“茶”来写的,分别是柳宗元的《竹间自采茶》、韦应物的《喜园中茶生》、成彦雄的《煎茶》。看到题目后就知道了柳宗元的诗写采茶过程的,诗中写道“在翠绿的湘妃竹林里掩映着茶树,茶树叶上闪烁着滴滴露珠。山寺中的高僧才了解茶道,清晨采回嫩嫩的茶叶芽。”韦应物的这首是写园中生长的茶树,借以来写高洁的品格。成彦雄的诗一目了然是写煎茶的过程的。通过这几首是我们便知道了诗歌的题目在鉴赏诗歌时的作用。所以鉴赏诗歌的第一要点是留意题目。
二、关注作者
每首诗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真情流露。而每位诗人都有他各自生活的年代环境。时势造英雄,乱世多才子。我们更多的探究诗人的生平经历及社会背景,深入诗歌和诗人成为心灵上的朋友。我们读他们的诗仿佛是走了诗人的心灵,也会与诗人同苦同乐同感动。比如提到李白,一定会想到他的“天生我才必有用”但又会想到“我放白鹿青崖间”“我辈岂是蓬蒿人”,是什么造就了李白这样又有“出仕”之心又有“入仕”之意这样矛盾的内心呢?我们只要研读一下他的生平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了。李白出生在盛唐这样一个伟大朝代,他一生都是在漫游中度过。大唐盛气造就了李白激昂奔放的性格。李白有“为帝师”的豪情壮志,又有入大唐圣殿的机会,但是他只是“明主”的御用文人,只是为博得美人一笑的风流才子。所以李白失望的离开了他心灵期望之地。也许唐玄宗真的欣赏他的才华或是顾忌李白的颜面,李白被“赐金放还”了。这样的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庸俗卑恭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乡中去寻求,所以在《将进酒》、《江上吟》、《襄阳歌》等诗中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齐一万物、逃避现实等消极思想。
三、留意诗歌的注释
在一些不太受到关注的那些作品,往往会有注释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有些会告诉这首诗歌创作的年代,或者地点,或者某个词的特点含义。
陆游的《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注释:这首词写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秋,陆游四十八岁。当时他在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这个注释透露了很多的信息,此时正是南宋初期,爱国士都怀有收复失地的愿望,所以这首词借“悲歌击筑”荆轲刺秦王的典故和“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虚写长安城外灞桥岸边的烟柳在迎风摇曳,城南的曲江,无数亭台楼阁都敞开大门,期待南宋军队早日凯旋。这样的内容加上注释中的背景简介,那么这首词一定是写词人收复长安的强烈愿望。
同样是宋人的范成大的一首绝句《秋日二绝》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洲一带黄。
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
注释中解释到江山:山河社稷。北客:金人。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不难想到这首诗也是对南宋小朝廷向金国使者夸耀残山剩水的昏聩行径予以批评。
四、留意诗歌流露出来的感情倾向
我们初读诗歌的时候一定会对这首诗是表达乐或哀的感情有很强烈的感觉。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李后主的绝命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读完这首词每个人都沉浸在“愁”情绪中无法自拔,仿佛这一刻自己就是那个“千古词帝”李后主,我们替他愁江山的易主,替他愁往日的不堪回首,替他愁此时的物是人非。读出了诗歌的感情,就犹如找到了诗歌的命脉一样,任诗人怎样含蓄怎样婉转怎样晦涩,我们都能读懂诗人。
诗歌鉴赏其实就是读懂诗人,尽管有些诗歌离我们已有几百上千年,但是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有一样的离愁别恨一样的深沉的爱国之情,带着这样的感情诗歌离我们就会越来越近。尤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只有热爱诗歌才能理解诗歌的魅力。但是对于没有过多的文化积累的高一学生来说,对待诗歌鉴赏除了要增加阅读面,还要有技巧。带着鉴赏诗歌的这四个步骤感受诗歌的魅力,鉴赏诗歌之窗就会为我们打开。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奉旨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一、拓展知识视野, 丰厚文化积淀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及当代的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 从根本上说是由其巨大的思想价值及其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决定的。五分钟诗歌欣赏时段的开辟, 所选篇目大都是历代名篇佳作, 不仅内涵丰富, 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成了折射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窗口”。对于诗歌来说, 有的同学喜欢李白的潇洒浪漫、想象丰富及其不羁的形象;有的同学则喜欢苏轼豪迈洒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而更多的女生则喜欢李清照婉约缠绵的情思。内容涉及文学、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生物、道德修养等广阔领域, 是课本内容的渗透和补充, 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这精选的五百首诗歌的系统学习, 学生扎实地积累了语言, 广泛领略了蕴含其中的深厚文化, 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底子, 形成了较为丰厚的文化积淀。
二、陶冶思想情操, 提高审美鉴赏
古典诗歌, 溶含着大量的审美特质。诗词鉴赏是一种审美认知活动, 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般认知规律。它由感觉器官对作品进行感知, 再调动生活积累, 产生共鸣, 在经过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分析, 进而领悟诗词所揭示的内涵。高中生处于个人审美取向的发展时期, 对事物具有许多不同的个性化的观点与喜好。我们通过诗词鉴赏, 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里有“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自然之美, 也有“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的人文之美, 还有诗歌语言本身的音韵美、节奏美。这些都融含着诗人的丰富情愫和生活体验, 表现出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 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都会给人以做人道理的启迪, 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三、开掘想象思维, 培养创造能力
德国文艺评论家莱新说:“诗是动的画, 画是动的诗”。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画, 或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而成的一组画, 极具形象性。在欣赏中, 通过朗读吟咏, 品味揣摩, 联想想象, 判断推理, 领悟鉴赏, 学生会在有限的时空内, 拓展无限的想象。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他们的脑海里浮现加工, 展现一幅立体的图象, 达到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 很自然地接近和进入作者初设的诗境, 这一再现初境的过程, 是启发学生想象, 培养学生灵性、悟性、创造性的重要过程。英国诗人约翰逊曾说:“诗歌的灵魂在于创造”。诗歌本身就是诗人创造的结晶, 学生再现诗境的过程, 就又是一次创造过程。由初境到拓境, 再到凌境的逐步挖掘过程, 就是由浅入深的几次再创造过程。另一方面, 诗歌语言的精炼性和跳跃性, 造成诗歌本身空白很多, 思维的跨度很大, 学生通过对省略内容的合理添加, 对跳跃内容的捕捉连缀, 再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感悟, 渗透和渗入自己的理解, 更为形象真切地再现诗的情感、意境, 其实又完成了一次创造。不仅如此, 我们还鼓励学生对诗中情、画中意从多角度理解, 再进行创造探索, 变换艺术形式, 尽可能地把意象意境通过画面, 用不着绘画的方式体现出来, 从中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积淀文化底蕴, 提升人文素养
古典诗歌, 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 是思想文化的精华, 它反射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诗歌能继承传统文化, 增强文化底蕴。语文素养的高低, 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古代诗词由于其优美的韵律, 容易让人朗朗上口, 千年传诵, 经久不衰。通过五分钟的窗口, 给学生提供了接触古代文化的厚壤, 创设了浓郁的文化氛围。读诗在于明情明理, 明人之常情, 明高尚之情, 明做人之理, 明报国之理。
这些人文精华的继承, 使学生既领略到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又深受其影响, 思想上得到了武装, 性情上得到了陶冶, 行动上得到了启迪和指导, 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起了重要的作用。
� (作者单位甘肃省和政县和政中学)
【关于秋天诗歌的赏析】推荐阅读:
关于秋天的优秀作文:秋天到了06-28
关于秋天丰收经典的句子06-26
关于秋天丰收的谚语有哪些06-01
高一关于秋天的作文700字06-24
写关于秋天的周记500字09-10
关于秋天的雨500字作文09-16
关于《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11-14
关于秋天初中作文800字10-19
秋天的诗歌大全11-15
描写秋天的简单诗歌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