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清欠方案(共6篇)
社会在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提高商品价格和质量,还要强化信用销售方面的工作。
这就需要给客户提供信用的服务,应收账款就是这样产生的,但是应收款项不断增加沉积之后给企业也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企业的拖欠风险、坏账风险、经营风险都在不断增加,而且还造成应收账款坏账成本、机会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的增加。
如果企业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就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后果,所以,怎样管理应收账款风险一直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研究问题,是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者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
一、应收账款目前状况
企业在步入市场之初是不成熟的,对于一些市场规则以及内部的有效控制都比较匮乏,大量的不良债权开始形成,企业之间多年形成的一些债务积重难返,有些企业的内外部欠款都比较严重,坏账现象致使不良资产形成,企业中58.4%的欠债额都是三年以上的中外部单位,有些项目的业主已经在法律上宣布破产所以根本无法偿还账款,这样企业的应收款项不良资产形成,另外,还有一些是内部单位的拖欠账款,41.5%的账款已经拖欠三年以上,账龄结构日益严重,经营中现金流量不断增长,而销售上的增长给企业带来的只是账目上的利润,没有带来可以维持企业生产经营的现金流量,资金上面形成了内忧外患的局面,导致企业很难再继续扩大生产,企业资本的累积和运营都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导致应收账款形成主要原因
(一)业务信息情况不了解,轻信承诺
在目前激烈的不规范的市场竞争中,就房产企业而言,企业都想承揽更多的业务,很多工程在投标过程中垫付资金、压低标价获取投标。
但是在工程开工时业主的资金却无法到位,只能采用先赊后付的办法,这期间无法对业主的资金、信用状况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最后业主经济不断恶化,严重的导致破产无力偿还账款。
(二)信用得不到保障
如,房产企业业主不守信用,用各种理由推脱,对最后施工的决算不予办理。
比如说,资料不全、质量问题等作为理由无限期的拖欠款项,导致有的工程最后决算要等到工程竣工后的两三年才给予处理。
(三)管理不规范
在房产企业中有的分包单位和业务关于比较好,直接把工程款项提走,导致应收的款项没有办法清算,对齐企业正常的工程结算程序带来不利影响和破坏。
另一方面企业过于注重销售业务的考核,没有对收现指标进行考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款项清欠。
(四)企业人员调动影响
企业负责人员的调动,没有交接好工作,造成相关人员走后,应收款项不规范没有相对应的人负责,长期处于挂账状态。
三、应收账款无法清欠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目前,企业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企业的应收款项过高问题。
(一)资金成本快速上升
一些高额款项不能及时回收导致企业损失这部分资金带来的利润价值,使得企业现金短缺出现支付困难的现象。
企业为了能够正常的运转就必须用采取一些办法,如付出高额利息向银行申请贷款,这样致使企业财务费用不断增加。
(二)企业利润受到冲击
应收款项不断形成,不但会冲减企业的坏账准备还会增加企业的管理费用,对企业利润造成冲击,致使利润下降。
(三)企业成本增加
在清理追讨款项过程中,企业需要担负催款人员的业务招待费、交通费、差旅费、工资等各方面的费用,从而致使企业管理成本不断增加。
(四)增大企业隐性损失
不良应收款项造成坏账产生,让企业的损失超出应收款项的额度,这样会给企业带来多重经济上的损失。
(五)企业失去再投资机会
因为企业不能够如期回收资金,就无法对这部分资金进行再投资循环利用产生收益。
四、如何做好应收账款清欠工作
从上面的分析让我们对应收款项有了一定的了解,应收款项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增加销售的同时产生利润,要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就必须加强企业应收款项管理工作,从而加快资金回笼降低企业风险,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怎样做好应收账款清欠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全程监控流程规范化
企业应收款项管理的目的是让企业责任化、规范化、制度化。
可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销售方面的工作,做好企业的信用管理和风险识别工作,制定一些可靠的信用销售制度,从源头上阻止销售人员盲目赊账来完成销售任务。
在销售的前期就开始对信用风险进行防范,所以销售部门要制定专业的客户信用管理员工,在对客户的各方面进行综合了解后建立可信的客户档案。
是否对客户进行销售的最基本依据就是档案的评估结果,而且要不断对档案进行更新,以免客户出现经济状况。
这样可以确保客户档案的实用性以及准确性,让企业管理层有效对销售人员的工作进行管理监控。
其次是收款方面的工作。
这环节的中心内容是保障如期全额回款。
企业可以建立账龄分类管理以及紫光广告管理系统对应收款项进行管理,一是,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根据企业的情况定制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对整个企业的部门进行分布管理,使得企业员工各司其职,互相制约,分工具体,责任明确,用这种办法来考核、检查、监督企业的应收款情况。
整个环节由企业的财务人员、销售人员共同完成,把工作落到实处,从源头上做好应收账款的管理。
这个系统可以改变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对传统的财务和业务之间的划分作出改变,使得财务工作比较开放,一些会计方面的工作可以由业务来核算,让企业的管理模式由传统走向职能化,是企业内控管理的新平台和工具。
而且还要根据账龄对款项进行归类,财务部门按期和业务部门对账,第一时间把握应收款项动态。
及时把销售和应收款项进行变动,对于超期限的应收款项及时汇总统计、研究分析最后通报,做一个非常详细的账单。
每个月对应收款项进行账龄分析研究,对一些超出期限却又没超过18个月的应收款做风险管理评估,那种3~9个月的款项对相关负责人给予预警,要求尽快催回账款,还有一些已经超过18个月的必须进行法律、商账追收等方式,让相关负责人整理资料,正式进入催账环节。
最后是一些没有超过信用期限的款项,企业也不能放松,要及时提醒,以免发生故障。
最后是追缴欠款方面的工作。
财务要加强追欠工作的开展,对一些已经进入催账模式的客户要在系统中进行公布,加入问题客户名单,要求进行新业务的前提是必须全额回款。
财务对于风险款项要及时找出原因,落实责任。
在保护客户的前提下及时收回款项,采用不同的催款方式对待不同原因的客户,随时跟新客户的经营状态,经济状况,如果发现问题,马上采取措施,把风险降在最低。
同时,应该制定应收账款的终身制度,企业员工不管是离职还是换岗位都要对款项进行处理,办理好手续,保障账款及时安全的收回。
财务还要建立坏账的准备,及时核算坏账的损失,超出18个月的由财务进行核定,降低应收款的坏账风险再进行处理,除此之外,也要考虑自身特点,对坏账损失和收款费用之间做出权衡,坚持成本最低化的原则来处理。
(二)健全内部机制
一方面,健立完善的销售回款制度。
每一笔订单的相关销售人员负责人必须全程负责,也就是从订单的签订到回款的整个过程。
另一方面,健全催收以及考核奖惩制度,在销售人员的.考核指标中纳入回款率和销售额,让其与销售人员的奖金、工资等方面直接挂钩。
从应收款项的回款难易度以及账龄制定一系列的奖惩考核,用这种方式去促使企业销售人员的催款积极性的增长,作为企业应该奖惩分明,从而增大企业账款的回款率。
五、总结
南宁久联网络创建于2004年, 主要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主要业务涉及域名注册、网站建设、网络推广、软件开发、OA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多媒体技术等领域。全体成员以各自的优势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久联网络拥有成熟的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自成立以来, 久联人就充分意识到, 网络发展的浪潮将成为重新塑造企业形象的决定因素。该企业赊销比例逐年上升, 应收账款总体居高不下, 坏账损失率、平均拖欠率、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以及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比例较高。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严重, 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
二、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
(一) 应收账款现状分析。
2013年12月31日, 公司应收账款达到1, 331万元, 占流动资产的55.96%, 占总资产的21.96%。在2013年, 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 837万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但相应的应收账款却有所增加, 并且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与此同时, 应收账款周转率不断下降, 影响公司健康发展。公司2011~2013年有关应收账款的主要财务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2013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比2012年下降了9.6%, 但净利润降幅却高达39.5%。可以看出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连年增加无疑也对利润的大幅下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的一个项目, 是否保持流动性是判断应收账款质量的关键。表2是该公司2013年度财务报告中关于应收账款部分的账龄分析。 (表2) 从表2账龄分析可以看出, 公司的应收账款质量不佳。公司6个月以上的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的47%, 而其中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就占到了总额的13%。换句话说, 公司很大一部分的应收账款都已经失去流动性了, 变现能力很差, 已经不能称其为流动资产了。所以, 公司营运资金紧张, 回收的风险很高, 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此高比例的逾期应收账款的存在, 说明公司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它给公司带来的损失决不仅仅是账面上所体现出来的损失, 如果计入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及坏账损失成本, 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对公司经营造成的损失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三、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1、应收账款管理职能上的缺陷。
公司设有市场部, 主要负责与客户洽谈合同, 并承担收账责任, 这种方式虽然改变了应收账款无人管理的状况, 但实际上却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应收账款非但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反而在高额销售激励机制下, 销售人员拥有更大的销售自主权, 只顾销售业绩的增长, 货款收不回, 形成严重的拖欠。
2、合同执行上的缺陷。
相关部门未能严格执行合同导致大量应收账款拖欠。按照规定, 公司只有在收到货款时才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然而有些片区为了留住客户, 没有付款就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 失去了对客户的约束力, 造成货款拖欠的问题。
3、公司应收账款流失严重。
业务员违反财务和销售制度, 直接从购货方提走货款, 不交回公司。走货:走货即明为销往甲方而实际上销往与甲方并无业务关系的单位, 甲方未收货, 由业务员提取货物后销给乙方。这样业务员收到了乙方的货款, 公司并没有收到, 账面上甲方应付账款为零, 造成这笔应收账款流失;应收账款中包含销售折让, 而财务部门不知晓, 未作财务处理, 造成应收账款不实;有一些购货单位自身管理不规范, 不是货到入库即入账, 及时做应付账款挂账, 往往是要求厂方先发货, 等销货完成后再开发票送购货方财务部门挂账等待付款。
(二)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
1、忽视信用管理, 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公司的经营者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信用短缺现象不够重视, 在销售上仍存在着侥幸心理, 资信情况未做深入调查就急于想和对方成交, 这样做虽然账面上的销售额有所攀升, 但钱收不回来, 企业忽视了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风险。
2、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基础工作不健全。在公司内部不少逾期应收账款的后面缺少完善有效的合同协议, 一旦因账款收不回而对簿公堂的时候, 又拿不出确凿的证据;部门会计控制不严。公司并没有都严格按照准则办事, 对发生的应收账款不及时清算。应收账款催收工作不力, 公司片区的相关销售人员态度消极, 使得应收账款被拖欠时间超长, 收回的可能性减小。
3、应收账款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
对于一个比较小的企业来说, 由于业务量小, 应收账款的数量也较少, 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控制是比较方便的。在一套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控制之下, 通过手工或一些简单辅助工具, 企业就能将应收账款管理得井井有条。
四、加强应收账款有效管理的措施
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应当是全方位的, 应把应收账款控制的环节分解到影响应收账款的各个环节, 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及反馈控制的结合。
(一) 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也就是在销售环节的控制。事前控制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和根本, 建议公司开展4个环节的工作: (1) 设置独立的资信管理部门。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 建议公司也设置相对独立的资信管理部门或配备自己专职的信用管理人员。 (2) 建立客户档案。档案的内容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市场部在开发客户时所掌握的关于客户的名称、企业性质等静态状况;另一部分是与客户开展购销业务后得到的关于客户履约程度、企业规模有无改变等动态情况。 (3) 分析客户信用状况。进行信用分析, 评定客户的信用度。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取决于客户的品德、能力资本和担保条件。通过财务报表, 最好是取得近期经过审计后的财务报表, 通过计算一些比率来评价企业能力、资本、条件的好坏。通过信用评级报告或向有机关国家机构核查,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或社会媒体定时都会向社会公布一些客户的信用等级资料。通过商业交往信息公司, 可以通过与同一客户有关的各供货企业交换信用资料, 如往来时期的长短等。再有就是可以通过与该客户以往的交易信息做判断来评定客户的信用度, 制定不同方式销售策略和结算方式。 (4)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指经营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在业务交易上, 实行交易审批程序;在付款程序上, 可以采取本部实行总经理和财务双签制度, 销售片区实行销售经理和财务的双签制度;在结算方式上, 及时地收回全部货款。
(二) 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
事中控制是指赊销业务经有关部门和人员审批后对在公司内部发出商品、办理赊销手续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为了防止因商品质量、数量和价格等方面产生纠纷而导致应收账款遭拒付, 建议公司由资信管理部门人员直接参与商品发出过程的监督和销售合同的审查, 保证销售的商品与合同所规定的要求一致, 并且计算准确、单证齐全。赊销凭证和记录要及时、准确地反映应收账款的发生时间、金额及责任人等全面情况, 要求做到每笔应收账款都有“证”可依, 有据可查, 以便于事后控制。
(三) 应收账款的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了赊销业务应收账款已形成, 为保证应收账款债权的及时足额收回而进行的一系列控制管理工作。建议公司对于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和已到期的应收账款制定不同的催收政策。对于未到期的应收账款, 赊销人员应进行跟踪管理, 加强沟通, 与客户维护良好关系;对于没有及时收回的应收账款, 分析拖欠原因;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 建议赊销人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采用危机处理, 最大限度地保护应收账款债权, 减少坏账损失。
(四) 应收账款的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是桥梁, 是指根据应收账款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的情况, 填应收账款执行分析表, 指出各控制环节的缺陷, 提出改进意见, 并及时反馈给事前控制阶段, 重新评估事前控制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如减少对某客户的信用额度直至取消信用额度等, 以便将应收账款的质量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五、结论
应收账款的存在, 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扩大销售、减少库存、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功效, 同时又具有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夸大企业经营成果、加速现金流出、缩短营业周期的弊端。因此, 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在实现产品销售、争取客户、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增加本企业收益等的同时, 应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 着力应收账款投资的规划与控制。制定有利于企业的信用政策, 不断完善收账政策, 强化企业的日常管理制度, 加速资金循环, 提高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 保障现代企业的合法权益, 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惠立.浅析应收账款的管理[M].中国科技财富, 2010.14.
[2]冯秋玲, 王棣华.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月刊, 2010.7 (下) .
[3]马晓梅.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探讨[M].金融经济, 2011.14.
[4]李勇, 梁宏.浅谈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M].财经界, 2012.2.
[5]樊艺峰.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M].财会论坛, 2010.9.
为了规范企业销售货款的回收管理工作,确保销售账款能及时收回,防止或减少企业呆账、坏账的发生和不良资产的形成,特制定本方案:
1、销售部负责销售回款计划的制订与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财务部负责应收账款的统计及相关账务处理工作,并督促销售部及时催收应收账款,由销售部人员负责催收账款,销售人员所收账款如现金、支票款或转账等结款方式拿回公司的应及时办理相关手续,销售人员所收账款应及时上交财务部不得擅自挪用及延误上交。财务部应于每月1号前将未收款明细表交至销售部
应收账款实行“源头控制、过程监控、责任到位”的控制原则,实行“销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总部与销售经理风险共担”的考核原则。
1.1销售部须及时跟进和催收应收帐款。坚持每季度与业务单位核对帐目,以确保帐帐、帐款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销售人员均应随时关注、了解和掌握自己所负责项目的业务往来账目情况,并须始终保持往来账目清楚、数额相符。
1.3销售人员一旦发现公司与业务单位账目不符的情况,要及时汇报尽快核对清楚。
1.4凡在本人所管业务范围内,无论属何种原因造成的往来账目不符,业务人员均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公司将视具体情况,对责任者作出批评教育,限期查清帐目。
1.5销售人员应积极缩短回款周期,回款周期以发票开具日为起始日期,销售人员应及时确认每笔销售回款的对应开票项目。
1.6客户支付的现金、支票、转账、汇票等应办理相关凭证手续,做为销售回款。
1.7销售人员收回的款项因个人原因延误上交或擅自挪用的出现一切后果将由销售人员个人承担,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将追究法律责任并将赔偿公司损失。
2、一般情况下货款回收的原则应严格按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进行。
(注):在项目签约时,该项目业务责任人应与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协商好双方都能接受的付款方式,付款方式一经双方确认,供需双方必须承担履约责任。该项目业务责任人根据合同执行程序进行合同执行全程跟踪,并将合同执行的动态过程汇报公司上级领导。
3、销售人员对自己区域内所负责签定的供货合同必须按期回收货款; 3.1自供货之日起至供货完成,销售人员应收回货款全额的最低60%; 3.2自供货完成后的二个月内,销售人员应全额回收货款;超过三个月内如不能收回货款的视为此项目的款项为呆账,六个月内不能收回尾款的视为死账。超出双方约定的付款期六个月后的货款(包括质保金)仍不能收回的死账、呆账和烂帐。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将按照此项目供货的成本核算,如所收回成本货款的将不追究项目负责人责任,但同时项目负责人也没有销售提成。如果此项目供货未收回成本货款的,项目负责人将承担供货成本的20%,数额较大的项目损失(损失大小环比在职期间所做出的销售贡献)相关领导协商进行定夺。
3.3对于滞收货款(超出约定期限6个月)的项目合同,销售部应对该项目合同立即加注预警标识。对于进入预警监控的项目合同公司应立即召开相关责任人会议,分析情况,拿出对策,责任到人,按周推进。
4、因故调离或解除劳动关系的销售人员,应在离开公司一个月前告知公司,并做好相关业务的交接手续,拟离开的销售人员有义务协助接续人员完成先前负责的工程项目,公司在妥善安排好接续业务的跟踪服务工作的同时,保留对原责任人因此项目给公司造成损失和相关法律责任的追诉权。
5、项目销售合同供货完成后六个月内收不回该项目供货金额的80%账款的,扣除该笔合同销售提成的30%,供货后十个月内收不回该项目金额的80%账款者,扣除该项目销售合同的所有提成。
6、对于没有正式销售合同的供货订单,销售人员可向上级领导说明详细情况根据经办销售员的口头订单(必须附客户要货的传真件或其他要货函件)视情况而定是否备货或发货。
6.1 该客户资信度良好,又属于长期合作的稳定客户,并且负责该笔销售订单的经办销售员在公司有良好的业绩可以担保这批口头订单的供货责任,可以考虑先发货,后补签正式合同。
6.2经办销售员以订单形式申请发货的供货金额(以公司结算底价计)不得超过30万元人民币,发货前须经其部门经理在订单上签字认可,签字主管与该销售员同责。超过30万元人民币的口头订单原则上不予受理,特殊情况,报请总经理或主管销售的副总批准,另行文执行。
6.3对没有签定正式合同而销售员要求公司提前发货的每一笔销售订单,经办销售员负有完全的债务偿还责任——在订单上须注明该笔货物供货后由责任人自己负责回收全额货款,如发生坏帐,由要求发货的经办销售员自行承担偿还该笔货款(按公司结算底价核计赔偿)。
6.4已发货后还未签定正式销售合同或未开出销售发票的供货订单,自供货之日起经办销售员必须在三个月内将正式销售合同补签回来或开出正式发票给用户使销售成立。
7、当客户出现破产、被法院查封、被银行冻结资产等无力偿还的情况时,该笔货款需视为呆账,销售人员应立即报告直属领导,上层领导部门需研究配合以专案研究处理。将呆账移送公司高层领导后,由高层领导提请总裁召开由营销、财务等部门参加的检查会,检查案件的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并评述有关人员的失职。
8、销售人员签署合同后需要向该项目提供供货样品进行封存,在供货期间公司应遵守不合格产品不出厂的原则,如供货期间出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销售人员应尽量协调解决,如调解不成或因质量问题收不回货款的项目有公司承担该项目的所有损失,并承担销售人员在该项目中的业务提成50%。(承担的销售提成应以实际供货量为准)
9、对于数额较大的项目销售合同需要合同评审裁定,公司领导审批执行,此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公司领导出面解决,项目功过责任由公司承担。
10、本方案为暂定方案,如在执行中发现漏洞需要加以补充!
我们发现,部分企业经营不善、甚至倒闭并不是因为没有盈利能力,而是没有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包括:客户档案管理和应收账款清收,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销售利润。
一、客户档案管理
客户档案应该包括:
1、客户法律身份的确定。
2、准确有效的联系人、联系电话和地址。
3、合同、发货单证、发票、对账单、还款计划、重要的往来信函等债权凭证。
客户通常都是货款到期后才付款,有的客户只有被不断催促后才付款,还有些客户蓄意欺诈,根本无意还款。这就要求我们做好客户的甄别筛选工作,做好债权凭证的制作保管工作,尽可能防范和降低交易风险。
二、应收账款清收(包括催收和诉讼,本文仅讲述“催收”)
(一)账款难以收回的原因
强行推销,造成客户有理由拖延;服务不周沟通不畅,客户有抵触情绪;经验不足,收款技巧太差;客户经营困难,付款能力受限;有意拖欠,甚至赖账蓄意不还。
(二)常见的拖欠行为(躲、推、拖、赖)
1、联系人表示自己无权处理货款问题,但是又拒绝透露负责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或安排没有决策权的采购、行政人员来应付催收人员,始终难以谈到核心的账款问题。
2、以质量有瑕疵或延迟送货为由,提出不合理的金额要求冲抵货款;或者无故要求打折扣,不给于满意的折扣就不付款。
3、不断用各种借口搪塞。如:账目不清,对好账再说;老板出差了,回来后再处理;等了解清楚或者研究后再说;我们的客户没有付款给我们;资金紧张,工资都发不出来;有一笔款快收到了,收到款了就支付。
4、仅仅是口头承认欠款,既不书面确定欠款金额又不承诺还款。
5、虽然后还款计划和口头付款承诺,却从不主动兑现。
6、表示没有收到货,或者货款已经付清了。
7、软硬不吃,永远都说没有钱,甚至拒绝电话联络、拒绝见面。
(三)应收账款催收
1、开展催收前,应收集整理合同、送货单、发票、来往文件、付款记录等资料,询问业务和财务人员,全面了解债务发生的过程和详细的拖欠金额和时间,客户公司的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
2、初次催收,应表明身份并直接提出付款要求。一般来说,在发生货款拖欠的早期,还不宜采取强硬的措施来催收,而应从维护与客户今后业务关系的角度出发,主要以沟通的、非敌对的方式进行催收。
3、催收方式上,可以灵活运用电话、传真、面访等方式。
4、催收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客户付款意愿,弄清客户拖欠的真正原因和付款能力,以此制定或调整催收策略。
根据多年的催收经验,在催收过程中除了直接跟负责人接触外,还应该以电话或实地拜访的方式,通过客户公司的业务或财务主管侧面了解该客户的经营和销售情况,是否具备付款能力。
5、催收的阶段性目标是得到付款承诺或实现回款,催收工作要紧紧围绕着这一目标。
一、应收账款审计 其一,对应收账款进行核对。
其二,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
其三,将应收账款向债务人进行函证,证实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正确性,防止有关人员在销售业务中发生差错或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
二、造成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长期不对账。有的即便是对了账,但并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只是口头上的承诺,或缺少连续性。
2、对应收账款仅按账龄进行辅助管理并且对账龄概念确认不准。
3、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客户的资信度如何?目前对方经营形势处于什么状态?被占用的资金风险有多大?形成逾期的原因是什么?是恶意的逃债还是临时的困难或者是确无偿还能力?不得而知。
4、对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不清。谁都知道有大量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但具体该由谁来督办、谁来清查管理并不清楚。
三、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过大,必然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如何管理和清理应收账款呢?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要明确应收账款由谁来管理。对这个问题,有的人说理所当然应由销售部门或销售人员自己管。但如果真是这样,又如何监控销售人员呢?让一个销售人员自己对自己的业务进行评价,这样的结果有多大可靠性?面对销售人员“跳槽”,带走或影响客户造成应收账款回收困难,又该如何解决呢?所以说仅由销售部门自己来管理并不妥当。另一种观点认为该由企业财会人员来管理。会计人员纵然对账务处理比较清楚,但对具体客户情况并不很了解,简单归由会计人员来管理也并不合适。事实上应收账款的管理,是现代企业营销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全程信用管理的核心所在。试问一个企业如果对自己的客户没有了解,那么怎敢作出赊销的决定?什么样的客户可以赊销,应选取多大的赊销额较适中?什么样的客户宁可降价也不能赊销?一切都得有个认真的分析。灵活利用赊销手段,合理确定现金折扣与折让及比例,是市场经济下企业快速占领市场壮大发展自己的一项基本策略。由此可见,在企业的内部组织管理中就应该有这样一个专门研究营销策略、研究客户资信的机构来管理应收账款,即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的信用管理制度。
第二,应收账款的具体管理方法,用得较多也是最易于操作的,是账龄分析法与分类管理ABC法相结合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1、首先应对每一个客户进行分析,区分不同用户的信誉差别,结合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需求状况及趋势变化等,合理确定每一个客户的赊销额和赊销期,努力把好第一关。
2、对应收账款按账龄长短进行分析。在具体账龄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的设定。
(1)账龄从何时计起。如果不加区分一律从业务交易之日起计算,则账龄分析表将难以准确反映出哪些逾期哪些没有逾期或已经逾期的有多少等重要信息。所以应将所有的应收账款从债权确定之日起就编制账龄分析表,每当出现客户欠款逾期时,立即在当期将该逾期欠款抽出来,另行编制一张逾期账龄分析表。这样就可以得到动态的未逾期账龄分析表和已逾期账龄分析表,以便管理。
(2)账龄单位的确定。以月、季、年为账龄单位都是可以的,具体选择多少应该结合一个企业预期资金周转率来确定。但这里应注意,如果账龄单位选得过长,会直接影响到账
龄分析表对真实状况的信息敏感度,例如当以年为账龄单位时,即便能反映某项业务已逾期,但无法反映它是在该年的1月份逾期的还是12月份逾期的,可两者的后果显然是不一样的。
(3)逾期额大小的确认。如果每一笔业务都是相对独立的并可逐笔认定,那么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关键是在实践中有许多业务是不可能区分开的,如一个客户最后一笔回款究竟是最后一次交易的货款还是归还以前的欠款就不能作简单的认定。一般来说,当一个客户长期有业务往来而且并未间断时,虽然始终保持一定的欠款,也应当把它认定为非逾期应收账款。但在这里有两种特殊情况应当作例外考虑:一是如果该客户长期滚动的欠款中曾经有某部分是提出过诸如质量、数量异议而又没有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并认定责任的,则应将该笔业务在清理解决完之前转入逾期应收账款中;二是当客户最后一笔交易款已逾期时,应将其所有欠款转入逾期应收账款中。
3、结合上述逾期账龄分析表,进一步将逾期大款按风险程度进行ABC分类,即对到期未能及时收回的应收账款,首先判断对方是否为恶意行为。把那些属客户恶意行为欠债不还的应收账款划分为A类;把那些由于是客户经营不善未达到预期收益,或因为资金被挪作他用(如进行项目投资而挤占流动资金)等临时性经营困难而不能及时偿还的逾期应收账款划分为B类;对因自然灾害或客观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如国家政策作出重大调整)等不可抗因素引起经营极度困难且扭转无望单位的逾期应收账款划分为C类。然后分类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清欠。对A类债权,应及时采取措施包括法律手段进行清欠;对B类债权,可以要求客户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如适当延长付款时间但加收一定的逾期补偿等;对C类债权,是作延缓信用期,还是让利一部分给对方而少收一点了给该笔债权,要加以权衡,此时一定要算大账,尽可能地降低损失,绝不能斤斤计较,坐失良机。
四、坏账准备的会计与税收处理差异
1、坏账准备的管理办法不同
《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中明确指出: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否定了坏账核算的直接转销法,由企业自主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确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由此可以看出,会计上计提坏账准备纯属企业会计政策的采用问题,属于企业内部管理事宜,只需由企业自行决定。与会计制度规定不同,在税收管理上对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原则上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即采用直接转销法,企业如果希望采用计提坏账准备金的备抵法,必须报经税务机关批准。
2、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不同
《企业会计制度》第53条规定: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这里的规定超越了过去单一的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给企业财会人员留下了职业判断的余地,更便于企业对应收款项的管理。企业可以选择的方法除了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之外,还有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等,表明会计上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这与税法规定不同。税法尽管没有直接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但《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强调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5%,即只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3、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不同 《企业会计制度》因为在方法上不再局限于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所以也无法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确定。但为了防范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也限定了企业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4种情形:①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②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③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④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与会计规定相比,税法显得十分严格,规定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0.5%。
4、坏账准备的计提口径不同 《企业会计制度》第18条规定:“企业应于期末时对应收款项(不包括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此处的应收款项明确指出不包括应收票据,从该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 规范中可以进一步看到,“应收款项”只指“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科目反映和核算的内容。对于企业持有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再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对于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再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年末应收账款是纳税人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含代垫的运杂费),此处的年末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并且特别强调纳税人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以及关联方之间的任何往来账款,不得提取坏账准备金,从而否定了其他应收款可以计提坏账准备。双方都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但口径不一致,税收上是剔除了关联方之间往来账款后的余额;双方都对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但时间上不一样,税收上是直接计提,而会计上要待转入应收账款后再计提。
5、对关联交易坏账准备的处理不同
《企业会计制度》第12章对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作了具体规范,因而并未在坏账准备计提上明确区分关联方之间往来款项与非关联方之间往来款项的会计政策,但是为了防范企业滥用会计政策,转移利润,对关联方之间的应收款项规定不得全额计提坏账准备,表明会计处理上允许计提坏账准备,但计提比例不能是100%。税收处理上对关联方交易形成的坏账规定比较严格,规定关联方之间的任何往来坏账款,不管是否购销活动,均不得提取坏账准备金,而且对关联方之间的往来账款一般也不得确认为坏账,除非是经法院判决负债方破产,破产企业的财产不足以清偿的负债部分,经税务机关审核后方允许债权方企业作为坏账损失扣除。
6、坏账准备的核销程序不同
会计处理上要求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根据企业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在管理上只要由内部权力机构批准即可;对坏账损失的确认,会计处理上并无明确的规定,只是列举了诸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不足等情形。税收处理上要求对企业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应冲减坏账准备金余额,超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的部分,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这里其实包含了备抵法和直接转销法两种坏账核算方式,但无论是冲减坏账准备还是直接扣除,在税务管理上都要作为财产损失履行相应的报批手续,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方可在税前扣除。这是为了防范侵蚀税基、维护国家权益的必经程序,对税务机关来说,企业权力机构审批的会计处理方案只能作为参考依据,因为税收上认定应收账款成为坏账有明确的标准:①债务人依法被宣告破产、撤销,其剩余财产确实不足清偿;②债务人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失踪,其财产或遗产确实不足清偿;③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以其财产确实无法清偿;④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经法院裁决确实无法清偿;⑤逾期3年以上仍未收回;⑥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核销。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坏账损失税前不得扣除。
五、目前,企业外汇应收账款管理现状有如下特点:
1、合计核算粗放。相当多的企业对外汇应收账款未按实际项目设置明细核算或配套不健全,企业中应收、预收外汇账款多头长期挂账或张冠李戴随意冲账现象相当普遍。
2、内控制度缺位。相当多企业外汇应收账款管理缺乏相当制度或虽有制度但管理无章;业务台账没有或滞后,业务由业务员独家操纵现象已成为外向型企业通病;一些业务部门还以商业秘密为由,不让企业有关部门对其进行控制和监督。
3、会计监督失效。相当多企业财务部门对企业外贸业务,仅仅是事后被动地记账,而对外汇应收账款的发生、收回、损失等情况缺乏全面、系统、及时、准确的了解,会计监督自然是纸上谈兵。
4、账实严重脱节。外汇应收账款核算和管理上的混乱造成账目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财务部门根本无法以账面情况与客户进行对账和催收,更谈不上进行信息反馈和风险控制。如何保障企业外汇应收账款的安全完整,已成为每个外向型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
5、是外汇管理失控。我国是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对企业出口收汇采用核销管理制度。对企业出口后延期核销情况,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将给予其严厉处罚。一些企业的业务部门为逃避处罚往往采用滚动核销的办法,将一些由于存在纠纷或其他未能及时收回的外汇应收账款,用其他业务收回的账款先行冲账核销,或先行核销但不冲账,如此一来,造成企业外汇应收账款账面情况、实际情况以及核销情况均不一致。一些企业为满足出口退税需要,对外汇应收款中的坏账情况隐瞒不报,长期滚动挂账。
六、对加强企业外汇应收账款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企业管理层在思想上应予重视。企业外汇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的一个组成部分。管理不善造成损失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外汇应收账的管理不仅是业务部门的事,需要事业计划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相互牵制。只有在思想上统一认识,企业各自职能部门才能在外汇应收账款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对那些承包挂靠的业务部门,只要以企业名义进行经营,均要纳入管理范围。第二,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是规范管理的基础。以制度形式明确企业外贸业务控制程序和管理方法,有助于企业各相关部门履行其管理职能。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计划控制、授权控制、风险控制等,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赊销管理、坏账管理、佣金费用管理等,这些制度是企业外汇应收账款安全完整的保证。
第三,发挥财务部门在管理中的作用。财务部门要改变事后记账,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其核算与监督职能;财会人员应加强外贸知识的学习,了解本企业外贸业务的操作流程,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管理模式设置相应的业务控制点;财务部门应主动与业务部门沟通,准确了解有关情况后再进行核算,确保账实相符;对管理存在的一些隐患,应及时向企业管理层提出。
第四,业务部门应做好管理的基础工作。一方面,业务部门要遵守企业内部有关制度,加强对外贸业务以及业务员的管理,建好部门台账,实事求是反映出外贸业务情况;另一方面,业务部门对企业其他部门的检查应予积极配合,不得以保密或业务忙为由拒绝和回避。第五,遵守国家外汇管理法规。企业应建立制度,禁止业务部门为自身经济利益,对外汇应收账款采用滚动核销的做法;对外汇业务核销员,应设专职并纳入财务部门管理,使外汇应收账款的核销情况与账面情况相衔接、相一致。
七、企业要利润但也应减少应收账款增加现金净流量
应收账款只是企业的一笔债权,是企业未来可能的现金流入,而不是现实的现金流入,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这笔债权(未来现金流入)存在着收不回来的可能性。在货款收回前,所谓的实现利润,只是账面利润,是可能的利润,而不是现实的利润。只有在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到购货人手上,并收到了货款,才能说真正实现了w——G的转换,由此得到成本补偿以保证简单再生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利润,以实现扩大再生产。不然,这一切都将成为空谈。我国的许多企业(也包括有些上市公司)近几年经常出现有利润、无
资金,账面状况不错,但却资金匮乏,最终陷入财务困难的深渊而不能自拔。目前我国企业中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平均在40-50%之间,而且逾期一年以上的账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每个企业都要象抓营业额和利润一样,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减少应收账款、增加现金净流量的有效途径:
1、从思想上高度认识减少与回收应收账款的意义。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并亲自领导应收账款的清收工作。可以成立专门的应收账款清收小组并重视其成员的思想教育。
2、树立信用风险意识,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防范与化解信用风险。最近,美国管理协会的专家们在分析我国企业目前的管理状况时指出:中国企业在管理上普遍存在两个半缺陷:一个是预算管理,大多数企业不懂得如何进行预算;另一个是信用风险管理,目前还几乎是一个空白。剩下的半个是人力资源管理,大多数企业实行的是人事管理,离人力资源管理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一分析是否科学还有待研究,但我国企业的确普遍缺乏专业化的信用风险管理,却是不争的事实。怎样进行风险管理了第一,在销售过程中,应加强对客户的资信管理,全公司的管户信息由“客户网络中心统一进行管理监控,纠正客户信息不全、分散、陈旧的现象,实施对客户集中、统一、规范化的数据库管理方式。客户资信管理的另一项核心工作就是要对客户,尤其是对有赊销业务往来的客户进行严格的资信调查和信用评估。第二,通过专门的客户信用审核部门,对赊销额度进行科学的审查和控制。第三,设立专门机构对形成的应收账款实行严格的监控制度,一旦出现逾期,立即采取强有力的追讨手段。
3、采取现金折扣的方式。这是企业为了鼓励客户在一定期限内早日偿还货款的一种办法。这种折扣的条件通常为:2/30,1/60,全/90.它的意思是,如果客户在30天内偿付货款,就给予百分之二的折扣;60天内付款,就给予百分之一的折扣;90天内付款,就须全数收取。
4、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分期收款销货是商品的销售价款定期分次收回的销货方式。购货者付足货款有一定困难,而销货单位又急需一部分资金,那么这也是一种筹资的方法。当然,分期收款销货的售价,通常比现销或普通赊销商品的货价要高一些,这是因为,部分差额可用来作为销货企业的信贷利息收入,部分差额可用来补偿它采用这种销售方式而可能受到的损失。
5、采取日常催讨的方式,成立清收应收账款的专门组织。原款项经办人、部门领导或单位负责人应为该款项的当然责任人,应参加清收小组或积极参与清收工作,对清收小组成员按客户(或地域等)进行分工,并分解落实清理回收的目标任务。该任务要以签订责任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明确清收小组各成员的职责。严格按照清收计划按月进行考核评比,做到奖罚分明。各单位可根据款项金额的大小、逾期账龄的长短、风险程度的高低等情况,按回收的每笔款项金额提取一定比例的奖励基金,对收款人员进行奖励(也可与这些成员的个人利益直接挂起钩来)。对应催回而未能催回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在决定经办人年终奖金数额时进行经济上的处罚(一般可为个人奖金总额的50%——100%不等),视情节必要时还可对其工资部分进行扣减处罚。对未如期完成清收任务的单位与个人,扣减单位负责人与责任人全年奖金总额的20%一50%;因破产、资不抵债或丧失法人资格的单位的坏账,各单位应搜集、提供法院作出的破产终结裁定书、财产评估结算分配报告等资料报本单位董事会,经批准后方可核销;对已核销的坏账,若能部分收回或全额收回,则可按回收金额的50%左右的比例直接用于个人奖励。
6、采取贴现的方式提早收款。这种方式适用于应收账款形成或逾期后销货者急需使用资金,而购货者又无力偿还或不愿偿还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妥协赎买的方式。不论偿还者是以自有资金还是向外筹借资金来偿还货款,收款人均给予一定比例的贴现金额,以刺激付款人的付款积极性,同时又满足销货人的资金需求。
7、采取买方信贷的方式。对于一些大型基础工程用的大宗商品销售,可争取银行对销货方资金需求上的支持。以购货方的名义,在完善担保手续等前提下,向销货方主办银行申请取
得贷款,款项入销货方账户。
8、以应收账款作为抵押物进行融资。即借款企业与贷款者订立合同,以应收账款作为担保抵押品,在规定期限内(通常为一年)企业向贷款者借取资金。如果在用作担保品的应收账款中,有某一客户的账款到期却不能收回的,贷款者有权向借款企业追索。在这种方式下,账款仍旧由借款企业收取,收得的账款须如数偿还给贷款者。这时,借款企业要承担或有负债的责任,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用附注予以披露。
1 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1.1 市场竞争的需求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竟争中, 企业为了扩大销售, 增强企业的竟争力。这些因素常常迫使企业不得不采用赊销, 即发放信用的方法争取客户, 从而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1.2 消化库存的需求
为了减少库存, 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企业持有存货相应的要增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开支, 还有存货跌价的风险, 因此企业总愿意把存货变成应收账款。
1.3 企业自身的问题
为了完成经营指标, 从主观上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视销售, 而忽视应收账款管理, 使应收账款很容易变成呆账, 使企业不良资产增加, 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2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
(1) 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应收应付制) , 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 企业的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率一般为3%-5% (特殊企业除外) 。如果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 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 企业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 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 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2) 对企业营业周期有影响。营业周期即从取得存货到销售存货, 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营业周期为两者之和。由此看出, 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 使营业周期延长, 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 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 致使企业现金短缺, 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 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3) 大量的应收账款可能因涉及诉讼, 存在潜在损失, 使企业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在我国, 由于法律对商业信用的保护乏力, 诉讼结果执行艰难。债权一旦涉及诉讼, 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潜亏的可能性很大。
(4) 由于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过大, 造成企业互相拖欠, “三角债”急剧膨胀, 连带银行借款无法及时偿还, 银行呆账加大, 银行企业关系恶化。
(5) 应收账款净额居高不下。国内一些企业日常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只限于数量方面, 而对其账龄、应收账款成本、客户信用等级等资料不予计算分析, 使得账龄超过3、4年的应收账款大有所在。在其他国家看来早可作为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 而我国的一些企业却一直是放在“应收账款”项目下而不是“坏账”项目下, 因为这样一来就不会影响企业领导的业绩, 并使之有一种“企业经营不错啊, 坏账也不太多”的自欺欺人的想法, 下任领导也不追讨, 也怕损害自己的业绩, 于是坏账越来越多, 账龄也越来越长, 最终企业垮了。如此种种, 表明中国市场仍不成熟而且有关机制有待完善。
3 应收账款有效管理的措施
3.1 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首先必须加强市场调研, 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 发挥自身优势, 生产适销对路、科学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一改往日在销售中的被动地位, 变被动为主动, 企业可以有目的地选择订单, 也就是选择客户, 以减少资金在应收账款上的占用,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强化内部控制制度
(1) 建立赊销申报制度。
(2) 注重合同管理。
(3) 做好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加强催收力度。
(4) 严格按会计制度办事, 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3.3 谨慎选择结算方式
在充分调查了客户的资信情况后, 接下来便要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 它是决定能否安全、及时收回款项的主要因素。企业通常采用的结算方式有支票、银行本票、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等。对于盈利能力较强、资信度较好的客户, 企业可适当放宽政策, 采取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结算方式;而对于盈利能力较弱、资信度较差的客户, 企业则应该选择支票或银行承兑汇票。决不能只为了单纯地提高销售额, 而去迁就客户提出的不合理要求。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结算方式, 才能有效地降低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
3.4 做好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
对应收账款安全性进行调查。如果企业销售前景好, 应收账款安全性高, 则可进一步放宽信用政策, 扩大赊销量, 获得更大利润, 相反, 则应相应严格其信用政策, 或对不同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企业获得最大收入的情况下, 又使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3.5 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管理目的必须合理制定的方针策略。同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增加的成本时, 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合理的信用政策应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结合起来, 考虑三者的综合变化对销售额、应收帐款机会成本、坏帐成本和收帐成本的影响。企业还应编制帐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 企业对其收回的监督, 可通过编制帐龄分析表进行, 据此了解, 有多少欠款已超过信用期限。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比例, 如有大部分超期, 企业应检查其信用政策。
3.6 制定有效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是指信用条件被违背时, 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企业如果采取积极的收账政策, 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的成本, 减少坏账损失, 但要增加收账成本。如果采取消极的收账政策, 则可能会增加应收账款成本, 增加坏账损失, 但减少账款费用。在制定收账政策时, 应权衡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的得失。同时应采取合理的讨债方法。
总之,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风险与机遇同在。企业既要利用赊销扩大销售, 增加利润, 又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减少不必要的应收账款, 强化应收账款的回笼, 加快资金周转, 我们只有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 在扩大销售和减少应收账款的成本两方面找到这个平衡点, 增加企业的净收益。
参考文献
[1]冯淑霞.浅谈应收帐款管理[J].山西财税, 2004, (8) .
【应收账款清欠方案】推荐阅读:
应收账款清收工作方案07-06
应收账款论文05-28
应收账款会计职责09-15
应收账款能力分析10-28
应收账款的重要性09-13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与流程10-07
如何加强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论文提纲05-25
餐饮业应收账款管理案例分析06-16
浅谈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与防范10-05
往来账款国内外现状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