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镇保护开发对策(精选7篇)
试论古镇保护与建设发展及开发的对策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镇旅游脱颖而出。古镇以其特有的环境氛围、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深厚的人文内涵、独特的建筑风貌成为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 ,受到国内外众多游客的青睐。它是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中出现的一个亮点,也是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新方向,对丰富旅游产品,增加当地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古镇旅游发展方兴未艾,开发实践远远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如何开发建设古镇,保护古镇,使两者达到协调发展。对这一论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古镇保护;古镇建设;旅游开发
1.古镇的定义
古镇是一种历史遗存,距今已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古镇泛指所有目前仍然保有
比较完整的古建民居、传统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古城、古乡镇、古村, 以及建筑古旧、风俗奇特的少数民族村寨。古镇的旅游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味古镇的古韵美;
(2)鉴赏古镇文化艺术美;(3)观赏古镇自然美;(4)体验古代农耕文明。
2.我国古镇旅游的兴起
上世纪90 年代以来, 古镇旅游渐渐兴起。我国在借鉴国际遗产保护经验的基础上, 将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纳入了遗产保护范围。1986 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 提出了要对文物古迹集中的小镇、村落进行保护。随后, 全国各省份就开始了历史文化镇的命名工作和古镇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此后古镇旅游就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推向了广大的游客。首先是江南古镇周庄率先在国内打出了中国第一水乡的旗号, 随后江浙一带的古镇, 如同里、乌镇等纷纷效仿。与此同时, 西部的大研镇(丽江)也因其独特的文化在古城镇开发中脱颖而出, 随着丽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及APEC 领导人在周庄的观光使得古镇旅游热达到了顶峰。在这股热潮的影响下, 其他省市的古镇旅游开发也如火如荼, 如广西的扬美、重庆的瓷器口、安徽的三河镇、四川的李庄等。据网上不完全统计, 全国正在开发旅游的古镇近60 座, 而且周庄模式(或称周庄经验)也出现了向外扩张的局面。
3.我国古镇的分类
3.1江南水乡古镇
以“江南六镇”(周庄、同里、甪直、南得、乌镇、西塘)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古镇,作为
一种典型地域城镇遗产类型的整体保护模式影响并带动了江南乃至更大地域众多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江南六镇在发展中形成的发展特征:
3.1.1保护与开发并行,旅游与工业共兴。在“保护古镇、建设新区、开辟旅游、发
展经济”的思想指导下,完整的保护古镇格局风貌,充分利用古镇历史人文遗存,强化历史
特色,开展旅游,并将收益回馈于古镇保护中,同时兴工业,使旅游开发与经济共同发展。
3.1.2 法制与人制并进,居民参与,共同致富。引导居民参与到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
中来,同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古镇保护和旅游管理机构,以确保古镇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保证古镇历史风貌健康延续与继承发展。
3.1.3 宣传营销与品牌塑造同步,以市场为主体,共同拓展。江南六镇的保护在把握
水乡共性的基础上抓各自特点,形成其独特韵味。如周庄:典型的江南河街式贸易集镇,以“中国第一水乡”打造文化旅游品牌;西塘:不以旅游为核心,追求文化价值和人居环境,以“生活西塘”为定位;同里:恬静的水乡居家小镇,打造为“颐养天年的乐土”;南浔: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财富,具有“财富南浔”特点;甪直:以祠兴庙、以庙兴镇的典型,展现宗教古镇特色;乌镇:典型的人家尽枕河,以“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为理念,发展博物馆式的古镇。
3.2 西部古镇
西部地区的古镇分布广泛, 主要集中在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四省市, 各省(市、区)的古镇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
3.2.1 重庆市偏岩、涞滩、双江、钓鱼城、路孔、安居、磁器口、走马、松溉等古镇,巴蜀文化博大精深,艺术风格浪漫奔放。
3.2.2 云南省石头城、石鼓、金华、沙溪、喜洲、大理、巍山、诺邓、金鸡等古镇,民族特色浓厚。
3.2.3 贵州省枫香、镇远、报京、施洞、西江、郎德上寨、车江、空申、加去等古镇,清秀灵逸。
3.2.4 陕西省党家村,质朴淳厚。
3.2.5 西藏江孜、翁达岗、盐井等古镇宗教色彩浓厚。
4.古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地古镇旅游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开发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此外, 古镇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主要集中在对古镇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等方面。
4.1 古镇的原真性受到破坏, 景区特色受到威胁。随着古镇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受强势城市文化的影响, 古镇人文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迁。一是古镇原住居民大量外迁, 致使古镇旅游人文环境的原真性面临丧失的危险;二是古镇的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得到深刻挖掘和发扬光大, 面临失传的危险;三是古镇的保护,特别是古镇作为历史村镇环境原真性(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原真性)问题日益凸现;四是古镇正面临过度商业化的危险。
4.2 古镇的旅游环境承载量与环保没有得到重视。随着古镇不断开发, 游客数量剧增, 游客的频繁出入, 破坏、干扰和冲击着古镇的生态与人文环境, 一旦超过其承载量,就会使游客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古镇旅游首先是注重其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有的古镇甚至主动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求得经济的发展。
4.3 古镇旅游策划单一, 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旅游需求。古镇文化旅游方式单一, 没有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策划。古镇缺乏根据地域文化特色策划的文化旅游产品, 致使当地社会和文化价值面临退失, 严重削弱了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古镇文化旅游内容较少, 不能满足游客观光、休闲、求知等多层次需求, 严重影响了古镇的保护与发展。
4.4 古镇旅游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和管理。一方面, 古镇目前道路交通和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条件差, 公共建设不配套, 古镇缺乏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 镇内旅游吃、住、行条件都较差, 致使旅游规模上不去, 知名度和效益均受影响。尤其是旅游旺季时, 各档次餐饮、住宿接待设施的贫乏成为游客抱怨最多的因素, 影响了旅游者的体验。另一方面, 古镇缺乏必要的配套保障措施和制度, 尤其是管理制度、服务保障、建设规划和公民环保意识等方面的制度还很缺乏, 由此导致古镇保护和发展投入不足, 一些古寺庙、古民居、碑刻等破损严重, 亟需维修。
5.古镇开发建设及保护的对策
5.1古镇开发模式
5.1.1 政府主导型模式。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则, 由政府专门成立旅游开发领导小组, 进行古镇的旅游开发规划工作, 并加强市场的统一管理。政府运用掌握的城市规划审批权力对古镇旅游开发进行宏观的管理;开发资金的投入主要依赖地方财政。但是对公共设施的投入引入相关的市场机制, 对游客收取费用(古城保护费),对具体的旅游开发项目不作具体干预, 主要通过城市规划和行政审批来调控。西部偏远地区的、处于开发初期或尚未开发的古镇可以采取此种开发模式。
5.1.2 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政府成立相应的旅游开发项目公司, 相关资产以政府财政划拨的形式注入项目公司(或者以资产作价形式出资, 资产所有者拥有项目公司相应的股权),项目公司以政府组织注入的资产为抵押, 向银行借款, 获得的资金用于古镇旅游项目的开发, 旅游开发所获得的收益用于偿还银行借款, 如此滚动开发古镇旅游。适合这种开发模式的古镇应具备以下条件:(1)旅游资源较丰富;(2)地理区位一般。
5.1.3 经营权出让模式。地方政府将管辖范围内的旅游景点(资源性资产)开发出来后, 通过出让旅游开发经营权的方式, 吸引投资商介入古镇旅游开发。适合这种开发模式的古镇应具备以下条件:(1)旅游资源较丰富;(2)距离中小城市较近, 具有一定的客源腹地。
5.1.4 社区开发模式。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 具有某种互动关系的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的系统综合体。社区开发模式是将古镇旅游资源作为个体
进行开发建设, 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 通过优化旅游资源的结构提高旅游流的效率, 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适合于这种开发模式的古镇应具备以下条件:(1)目前的开发现状良好,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距离大中城市较近;(3)古镇居民的旅游发展意识较高。
5.1.5 综合开发模式。此种旅游开发模式可将上述几种开发模式混合使用, 其突出的特点是政府处于宏观调控地位,进行战略管理, 把古镇的建筑景点、人文历史遗迹、民族风 情、农产品、土特产等作为旅游开发的对象, 联合各方力量开发古镇旅游, 促进古镇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古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适合于此类开发模式的旅游地境内自然景色应十分优 美, 历史文化古迹众多, 民族风情多样。
5.2古镇保护对策
在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中,一方面,古镇居民渴望自身的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他们拥护开发;另一方面,古镇作为游客的观光区、市民休闲娱乐区、历史文化资源的载体,作为地方政府,希望古镇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不要随便改造与开发。同时,他们希望能通过古镇来招商引资,满足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而作为经营者,他们则更多地关注投资回报率,容易忽视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其各方利益间充满着矛盾,应统筹兼顾,处理好发展与保护间的矛盾。
5.2.1 对古镇历史文化的保护。古镇的保护不仅意味着对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的保护,还应综合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成为社会发展的深层控制力。
5.2.2 基础设施的更新。古镇最大的弱势是基础设施的简陋,从而带来居住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的脏、乱、差。严重影响古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要加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改善居民环境应成为城市建设、历史保护的重要任务。
5.2.3 新旅游空间的外拓展。在古镇周边进行新旅游空间拓展,凭借空间转移实现分流减压,新扩展内容应避免与古镇区内雷同。
5.2.4 品牌塑造与特色发掘。为古镇空间注入新功能、与社会同步的文化发展策略和非物质遗产的继承发扬,是古镇发展的必然选择。如通过承办各种文化发展论坛提升古镇的文化氛围,与传统文化节日相结合举办各种旅游节、文化展、民俗庙会,借鉴国内外创意产业区的发展适时引入艺术家的入驻等。
6.结语
在古镇旅游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古镇永远绽放迷人的魅力,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古镇旅游资源的特点,正确处理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使古镇在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同时,其历史文化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紫图.中国古镇图鉴[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阮仪三,袁菲.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合理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8(5)
3.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陈建中.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j].现代经济讨论,2001,(11):57-59
5.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王雪梅.论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 ,31(5):116-121
7.余丹.我国古镇旅游的开发利用[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 ,21(4):377
随着秦岭隧道的修筑开通, 凤凰古镇以其特有的环境氛围、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秦岭旅游新兴地。然而, 在凤凰古镇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现代化、商业化的强烈冲击,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凤凰古镇的自然风貌与古朴景观, 势必也降低了游客旅游感知度与满意度, 破坏了凤凰古镇的旅游形象阻碍了古镇旅游开发。
2 旅游资源类型与特征
2.1 凤凰古镇概述
凤凰古镇位于秦岭南坡, 东经109.36°~109.38°, 北纬31.53°~33.53°之间。隶属于亚热带地区秦岭山脉, 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湿润, 年均降水量在1000mm左右。凤凰古镇历史悠久距今有1400年的历史, 是一个经历了宋、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老镇。柞水风凰古镇建筑建于明末, 兴于清末, 有着200多年的历史, 据说建镇初期凤凰古镇形同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因此得名[1]。
2.2 凤凰古镇的旅游资源类型
凤凰古镇主要街道的沿街建筑空间沿着垂直于街道的轴线方向纵深发展, 大多数建筑中有天井, 亦有部分为院落。凤凰镇的主轴是凤凰老街, 呈“S”型为商洛独具。其代表性院落布局为三进 (排) 及三对三式特点。多数为立架式土木结构, 极少数为架式砖木机构。房基一律用石条砌成。木柱支撑房屋, 顶柱石雕刻精美图案, 各户房屋山墙建有防火墙, 前后檐镶有滴水瓦等, 建筑风格保持了汉江古民居特色, 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2]。旅游类型属于建筑及风土人情旅游, 属于人文景观旅游。
3 凤凰古镇的保护现状与建议
3.1 凤凰古镇的保护现状
凤凰古镇的房屋大多年代久远出现了房屋破旧的问题, 河道由于水流量下降堵塞淤积, 垃圾停留在河道两岸及桥下, 一些民间手工业艺人离开古镇对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造成了巨大的隐形损失, 还有居民拆掉老房子建新房子, 将木门及木窗换成铝合金门及窗户, 甚至有人将家里的老古董如门墩卖掉, 目前凤凰古镇旅游热潮呈现衰减趋势, 出现一系列问题, 如古建筑年久失修、树木乱砍乱伐、河道污染、环境封闭以及居民增收困难等, 这些都成为制约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新的瓶颈。
近年来, 陕西省政府及柞水政府加大了对凤凰古镇的保护工作, 不仅将古镇的等级上升为县里的大景区, 还通过吸引开发商与游客的方式来保护工作[3]。目前, 正按照“一心 (明清古建筑核心保护区) 、两轴 (河流休闲景观轴, 省道旅游发展轴) 、三圈 (核心圈、过渡圈、辐射圈) 、六区 (入口综合服务区, 子房旅游新区, 行政功能区, 营盘山观光旅游区, 桃园田园休闲区, 子房寨红色旅游区) ”总体规划架构, 着力融合生态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风貌、乡风民俗等元素, 有效控制资源整合配置, 全力打造“中国最北方的南方古镇”[4] (图1) 。凤凰古镇的保护存在的问题与旅游开发的不合理现象相辅相成, 双方共同造成了古镇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众多问题与隐患。
3.2 凤凰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的问题
凤凰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病症, 总结一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凤凰古镇的现代化建筑增多破坏了古镇的原始风貌。凤凰古镇的居民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在明清古建筑后院或者是旁边建起了新建筑, 与古镇外观格格不入的瓷砖, 空调外挂机等严重破坏了古镇的风貌, 降低了游客对于凤凰古镇价值的感知。
(2) 凤凰古镇先后建起了一批现代化设施。比如现代化的娱乐场所等与景物旅游文化氛围格格不入的商业设施。
(3) 凤凰古镇在开发的过程中对古代明清建筑的损伤。在过去的几十年来, 凤凰古镇的生活在悄然的发生变化, 一些古镇居民拆掉了古建筑建起了新房子, 也有旅游规划部门不当开发政策古镇建筑的损害。
(4) 凤凰古镇在开发中破坏了古镇的生态环境。由于传统的环保节能的生活发生的摒弃, 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将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入河道造成水污染和河道垃圾漂浮;生活垃圾的增多与旅游垃圾的不科学处理存放, 污染了空气与土壤造成环境的原则破坏, 曾经静谧美好的生活环境如诗如画的一水而居的美景一不复存在。
(5) 凤凰古镇旅游与保护对当地民俗的冲击。不科学不合理、一味追求经济效应的开发模式损害了古镇的民俗。古镇保留下来的文化与生活习俗被现代化与旅游开发冲击, 比如像是古老充满特色的豆制品加工业, 野山木耳与农作物的加工、纯天然的农家食品与瓜果蔬菜、农村老手艺人多被商家击溃, 只是残留了寥寥无几。
(6) 凤凰古镇旅游开发影响了古镇居民的生活方式[5]。初期开发的盲目性, 曾经导致凤凰古镇游客出现井喷现象, 游客涌入超出古镇的环境承载力, 破坏了深山小镇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 甚至引发当地居民的反感情绪。
4 凤凰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的建议措施
凤凰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必须坚持分区规划的原则, 核心保护区、缓冲区、保护边缘区依次分区规划, 建立科学有序的凤凰古镇旅游区域。
4.1 凤凰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要坚持人流及流量控制
凤凰古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游客井喷式涌入的现象, 从而引发了停车位严重不足、交通通达性低、旅店住宿供不应求、当地餐饮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等现象[6]。针对以上问题凤凰古镇在保护与开发中应该立足于调查预测凤凰古镇的旅游接待能力及最大旅游容量,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旅游容量及人流的控制与管理。其次, 还应该引进项目及开发商对景区的基础旅游配套设施进行建设与改进, 保障凤凰古镇的扩延开发紧跟时代的步伐与游客的要求[7]。
4.2 加强对凤凰古镇居民生产及生活方式的引导
凤凰古镇的旅游资源具有着不可复制性与不可还原性, 一旦遭受破坏其结果损失是不可预见的。古镇当地的居民必须加强对凤凰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 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改变落后的生产及生活方式。改掉之前落后的生产及生活方式, 从落后农业脱离出来从事古镇旅游工作, 之前低效率的柴火变成节能灶, 改善人居环境。
(2) 加强对凤凰古镇文化传统的保护, 提高当地居民素质。凤凰古镇的社会习俗, 礼仪节庆, 民间曲艺, 庙会与露天集市是一种无形的旅游资源, 还有当地的编织技术, 刺绣手艺, 印染工艺, 小糕点, 配卤和风味小吃。古镇居民是这些物质及非物质文化的直接实施者及继承人, 居民应该从心底热爱古镇的旅游资源并保护利用起来[8]。
(3) 培养高素质的凤凰古镇旅游从业人员当地政府必须站在战略高度上, 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 制定有力的措施培养吸引一批具有专业的文化旅游人才, 从质量数量上保证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要求相关部门应对当地的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有规律的教育培训, 从内外同时进修, 更好的进行旅游服务古镇, 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 充分调动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自觉维护古镇的风貌、意蕴与文明脉络[9]。
4.3 充分利用周边的旅游资源形成旅游区域
建设新农村试点, 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 使游客来凤凰古城的同时体验陕南独特的农业生活, 感受劳动的快乐, 比如游客可以去采蘑菇, 摘核桃, 种蔬菜, 自己收集野味。与周边的矿山旅游相结合与融合, 矿山旅游可以发展成为学生实习的旅游景区, 与周边景区串联成一日游柞水溶洞、凤凰古镇与柞水九天山, 进而与安康的景区跨区域合作发展周末两日游。
5 结语
凤凰古镇现在的开发现状与开发模式还属于初期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 开发力度与深度广度都比较浅和狭窄, 需要科学的规划与干预, 在保护凤凰古镇珍贵旅游资源的基准下, 最合理最适度的保护与开发凤凰古镇, 造福于凤凰古镇的环境与当地居民, 有利于凤凰古镇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的建设。
摘要:简单介绍了凤凰古镇的旅游资源类型与特征, 针对凤凰古镇旅游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以期为凤凰古镇旅游业朝着适度商业化方向与科学规划管理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凤凰古镇,保护与开发,对策
参考文献
[1]高琳, 王静.柞水凤凰古镇的保护与开发[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30) .
[2]丁珂, 陆志东.关于古镇旅游保护与开发的文献综述[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6.
[3]邢炜, 陈传德.高速公路开通后商洛旅游资源开发与研究[D].长安大学, 2010.
[4]田喜洲.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探讨[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旅游学院, 2003 (2) .
[5]赵文成, 张竸予.新农村建设下古镇人居环境的保护与发展—以陕南凤凰镇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014, 60 (11) :91~93.
[6]胡静.交通巨变后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陕西省柞水县凤凰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 2009 (8) .
[7]谢佩玺, 杨文杰.陕西省柞水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D].西安:西北农林大学, 2012.
[8]孙文, 郭斌.县域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模式研究-以陕西省柞水县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9]耿丽娟, 孙虎.商洛市旅游资源评价与空间结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9.
一、古镇概况
廿八都镇位于浙、闽、赣交界处,处于仙霞岭腹地,依山伴水,地理位置优越,号称“鸡鸣醒三省”。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誉为“文化飞地”、“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自宋熙宁四年(1071年)始称“廿八都”,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宋室南渡之后,仙霞古道日渐繁盛,廿八都逐渐由兵家必争之地发展成为商贸重镇,四方之民云集,富甲三省边界,雄踞一方。
廿八都当地居民是移民的后裔,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文化类型。各种民风民俗极具个性,丰富多彩。在古镇,从建筑到街道巷弄,再到整个古镇的环境,仍基本保持着传统的风貌和格局。多种类型的民居和公共建筑保存完好,它们融浙式、闽式、徽式、赣式、客家式于一体,风格各异,匠心独具。此外,其它的历史物质遗存众多,壁画、古桥、古庙、古阁等不胜枚举。
二、古镇的传统特色
廿八都古镇布局基本沿袭明清“一溪二街”格局。主街纵贯南北,与枫溪平行,北段称“枫溪街”,南段称“浔里街”。主街之西为一条古老的后街,狭窄弯曲,大致与主街平行。东西走向巷弄众多,纵街横巷,构成南北长、东西狭的古镇街市。廿八都古镇是代表浙西南明清古建筑群和街区风貌的古代重镇,1991年被公布为首批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1. 古镇传统建筑特点
古镇建筑总体布局,依山而建,因势而导,师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古镇内规模较大且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有四十余幢,其建筑形式千姿百态,其中有徽式马头墙、浙式屋脊,赣式檐橼、闽式土墙,还有欧式门庭,各种风格争奇斗艳,却又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古镇民居建筑平面布局为国内传统的层进合院式布局,即沿中轴线纵深布置房屋和天井,上堂下厅,左右厢房,中间为天井。天井较为开阔,一般为横向矩形,通风采光良好,舒适宜人。古镇凡有一定规模的宅院,都有雕饰精美的门楼。与江、浙、皖式门楼不同,廿八都的门楼为木结构,采用梁、枋、檐、挂落和垂莲柱等构件组成四柱三楼式的楼阁式,上覆黛瓦,檐角起翘,各个部件雕饰精美,内容多为福禄寿喜之类的图案,寓意吉祥。
廿八都现存的公共建筑约有20余处,以文昌宫和水安桥最富特色。文昌宫整体布局沿中轴线展开,依次是照壁、门庭、正门、前殿、天井、正殿、寝殿,共三进四天井五开间,左右为厢房,以檐廊相连。正殿为三层重檐歇山顶楼阁,三层共18个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文昌宫内牛腿、雀替、窗扇、户格、栏板等构件均为浮雕或镂空雕,构图精美,雕工精湛;其梁、枋、脊檩、藻井上有彩绘人物、山水、花鸟等400多幅,内容丰富,笔法细腻。
水安桥位于古镇南端,为条石浆砌单孔石拱桥,长二十一米,宽近六米,跨度十四米。上有桥廊,原有九间(今存七间),中间为歇山顶重檐三层楼阁,飞檐翘角,四面花窗。堪称浙西风雨桥之典范。
2.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镇历史悠久,风貌独特,文物古迹丰富,传统格局完整,且有独特的地方习俗和文化传统。挖掘古镇的历史遗存,其历史文化价值总结如下:
(1)古代的军事要地
廿八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曾驻有重兵。四周关隘拱列,地势险要,仙霞关为东南入闽之咽喉要道,枫岭关为浙江五大古名关之一。雄关古道,曾留下明朝著名爱国将领郑成功和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足迹。
(2)仙霞古道上的驿站
清康熙以后,仙霞古道地位更为突出,人流、物流“攘往熙来,络绎不绝”, 廿八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镇上设有驿站或驿铺,过往官员、兵丁、商旅、挑夫等,均在此歇脚换马。
(3)边界的商贸重镇
廿八都是中原通往东南沿海、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陆上交通枢纽,如今沿老街两侧还遗留着大量19世纪以来作为店铺商号的建筑,10多个老字号。廿八都曾经是货通南北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4)“文化飞地”
廿八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 “文化飞地”,或称“移民文化的活化石”。廿八都镇的地方聚落居民与历代驻兵后裔以及各地商人后裔组成了一个移民小世界,使得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凝结、沉淀。小小的一个古镇,流行13种方言,有142种姓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形式多样,山歌对唱、跑旱船、踩高跷、舞龙狮、戏鱼蚌、玩木偶、剪纸等异彩纷呈。这与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传统村落有着本质的区别。
(5)丰富独特的古建筑
廿八都保存有大量的明清以来的民居、宫庙建筑,其中有省级文保单位1个,市级文保单位32个。这些建筑融浙、闽、赣、皖、客家建筑文化于一炉,有的甚至掺杂西洋建筑元素,不显鄙俗却另具神韵。
3.古镇街道和巷弄空间
古镇地势北高南低,东西约二三百米,南北约一千米,主街一条,纵贯南北。东西横巷沿纵街延伸,又有交叉相通的里弄,宛若蛛网。主街道为青条石路面,各巷道均以卵石铺面,古朴典雅。水沟沿建筑环转流淌,其水汇入下游的枫溪。南北大街依枫溪自然曲直构筑,浑然天成,丝毫无人工造作之势。北段以民宅为主,南段以商铺为主。高墙、窄路、狭天,绵延曲折,步移景异,令人神往。东有大王庙,南有万寿宫,北有文昌阁。出水口在古镇的南端,夹山而出。上有水安桥,两侧林木葱茏,景色优美。古道经水安桥折向南,跨溪过桥,豁然开朗,得见另一番锦绣福地。
三、廿八都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规划
首先,古镇保护的关键是科学规划。规划应着眼于古镇的全局和整体发展,不但要保护一座座单体建筑,更要保护古镇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其次,通过规划,重点保护古镇的历史传统风貌及街巷空间肌理;第三是确定古镇保护的工作原则与方法;第四是确定合理的保护范围;第五是确定保护的内容与层次,并提出保护和整治的要求;第六是对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提出整饬和开发利用意见。另外,还应注意保护古镇的自然山水与人文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再生和发展,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保护的原则在于真实地反映历史留下的信息,同时古镇的保护也应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一些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功能,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和整合,使保护与利用和谐融合,在保护中发展,从而激发古镇新的活力。廿八都古镇根据继承、保护、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期建设,近期主要以抢救濒危历史建筑,解决古镇风貌的保护与恢复为主,远期达到进一步提升古镇的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整个镇区的环境品质的目标。
古镇保护规划坚持以整体保护为指导思想,重点保护和恢复古镇原有的历史空间环境肌理,尽量避免损伤其具有鲜明特征的步行空间。从土地利用、设施更新改造等措施入手,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在保持古镇传统格局的前提下,力求改善古镇环境质量,突出保护对象的特点,体现古镇的传统特色。
四、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的实践
1.抢救濒危建筑,保护整治历史建筑和传统院落
古镇保护规划实施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第一是保护,对古镇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院落及历史建筑实施严格保护,建筑外观除适当修复外,不做任何改造;对古镇内格局完整、传统风貌较好,但建筑质量一般,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传统建筑,整治立面,保持传统形态,修缮改造内部空间,改善居住条件;对个体价值一般的,但对保持整个古镇风貌特色有重要作用的原有建筑,由专业人员实施修复,保持原有风貌。对于现状质量尚好、但风貌与古镇整体风貌不协调,又难以立即拆除的建筑,对外观进行整治,降低对历史环境的破坏程度。廿八都古镇保护一期工程共实施项目21个,经过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文昌宫、忠义祠等项目修复建设,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
2. 更新和改善基础设施
传统的古镇代表着一段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古镇街道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空间尺度宜人。但老街两侧的建筑老化严重,街区环境日渐恶化,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与现代生活的要求矛盾尖锐。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历史老街在时代进程中的继承保护与更新发展的矛盾。
首先是净化视觉空间环境:电源干线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取消架空线路;在道路一侧设污水管与原石砌暗沟形成完整的雨污分流及排水防洪系统。街面采用青条石铺砌,恢复古镇质朴自然的街巷空间。
其次是改善基础设施:古镇传统老街设施落后,居住质量差。要维持传统民居建筑的延续性,就必须改善原有的生活设施,使古镇居民能够舒适地生活。在对民居的保护性修复过程中,对一般性建筑内部功能设施进行完善,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同时充分考虑古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改造消防通道,划分防火区域,并按规定设置消火栓。在市政设施方面,结合保护工作更新改造排水、排污沟渠等基础设施,并接入周边城镇市政管线系统;规划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增加绿化,改善古镇的整体环境。
3. 修复改造民居,提高居住质量
古镇民居的修复,立足于改善古镇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允许在不破坏历史风貌整体性的前提下,改善传统民居内部空间,更新生活设施。使古镇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相融,从而实现保护与再利用协调下的可持续发展。廿八都古镇核心保护区内民居的修复历时一年,得以全面完成。古镇沿街立面得到整治,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了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要求。
4. 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
廿八都古镇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自然离不开旅游开发。否则古镇的保护终将成为无源之水。古镇的保护和利用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对于文化资源的利用,切忌目光短浅。倘若只顾眼前的利益,盲目而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而不注意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最终将被证明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必将自食恶果。唯有合理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固有价值。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树一帜的传统建筑是古镇令人向往的魅力所在。通过发展旅游,可使古镇与现代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从而达到保护目的。
廿八都古镇在做保护规划的同时,结合旅游发展的需要,统筹考虑了古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规划,以千年古道(仙霞古道)为主线,将清湖古码头、石门清漾古村落、江郎山、仙霞关、廿八都以及浮盖山等景点一一串联起来,古镇旅游融入了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大流之中,成为廿八都镇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一方面提升了古镇的环境空间品质,保留了传统的场所精神,使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得到提升和体现;另一方面,使古镇的知名度通过旅游这一手段得以有效宣传和提升,并逐步树立古镇自己的品牌形象,进而促进旅游发展,并为古镇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五、古镇保护与开发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在我国,虽然不乏成功的古镇保护开发案例,如周庄,南浔,木渎等,但是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廿八都的开发保护并无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套用。在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实践中,通过摸索、总结,形成如下几点思考:
1.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的实施,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不仅为当地的居民开辟了财路,同时也使当地居民对古镇资源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资源有了新的认识。在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古镇居民确确实实得到了实惠,这是最令人欣慰的。
2.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古镇居民是古镇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必须让居民参与到古镇保护的行动中来。居民作为古镇发展的主体,应该是保护规划实施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最终受益者。
3. 随着古镇保护的深入以及城镇的不断发展,古镇原有的基础设施在一定时期后将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提前谋划完善配套诸如古镇的停车、排污、消防等基础设施的扩容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保护是古镇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提升,是对古镇进行保护的结果。因此,在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时,必须形成有推动保护和利用的良性互动机制,这才是古镇保持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摘 要:以浙江省廿八都古镇为例,阐述了古镇保护开发项目实施两年来,通过保护整治历史建筑、更新完善基础设施和发展旅游经济等实践,使古镇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提出“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互为因果”的观点,指出古镇的保护开发必须让当地居民得到实惠,必须让当地居民参与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实践,以及古镇基础设施必须留有发展余地等几个问题。
关键词:浙江廿八都古镇 传统特色 开发与保护规划
一、古镇概况
廿八都镇位于浙、闽、赣交界处,处于仙霞岭腹地,依山伴水,地理位置优越,号称“鸡鸣醒三省”。古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誉为“文化飞地”、“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自宋熙宁四年(1071年)始称“廿八都”,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宋室南渡之后,仙霞古道日渐繁盛,廿八都逐渐由兵家必争之地发展成为商贸重镇,四方之民云集,富甲三省边界,雄踞一方。
廿八都当地居民是移民的后裔,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文化类型。各种民风民俗极具个性,丰富多彩。在古镇,从建筑到街道巷弄,再到整个古镇的环境,仍基本保持着传统的风貌和格局。多种类型的民居和公共建筑保存完好,它们融浙式、闽式、徽式、赣式、客家式于一体,风格各异,匠心独具。此外,其它的历史物质遗存众多,壁画、古桥、古庙、古阁等不胜枚举。
二、古镇的传统特色
廿八都古镇布局基本沿袭明清“一溪二街”格局。主街纵贯南北,与枫溪平行,北段称“枫溪街”,南段称“浔里街”。主街之西为一条古老的后街,狭窄弯曲,大致与主街平行。东西走向巷弄众多,纵街横巷,构成南北长、东西狭的古镇街市。廿八都古镇是代表浙西南明清古建筑群和街区风貌的古代重镇,1991年被公布为首批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1. 古镇传统建筑特点
古镇建筑总体布局,依山而建,因势而导,师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古镇内规模较大且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有四十余幢,其建筑形式千姿百态,其中有徽式马头墙、浙式屋脊,赣式檐橼、闽式土墙,还有欧式门庭,各种风格争奇斗艳,却又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古镇民居建筑平面布局为国内传统的层进合院式布局,即沿中轴线纵深布置房屋和天井,上堂下厅,左右厢房,中间为天井。天井较为开阔,一般为横向矩形,通风采光良好,舒适宜人。古镇凡有一定规模的宅院,都有雕饰精美的门楼。与江、浙、皖式门楼不同,廿八都的门楼为木结构,采用梁、枋、檐、挂落和垂莲柱等构件组成四柱三楼式的楼阁式,上覆黛瓦,檐角起翘,各个部件雕饰精美,内容多为福禄寿喜之类的图案,寓意吉祥。
廿八都现存的公共建筑约有20余处,以文昌宫和水安桥最富特色。文昌宫整体布局沿中轴线展开,依次是照壁、门庭、正门、前殿、天井、正殿、寝殿,共三进四天井五开间,左右为厢房,以檐廊相连。正殿为三层重檐歇山顶楼阁,三层共18个飞檐翘角,蔚为壮观。文昌宫内牛腿、雀替、窗扇、户格、栏板等构件均为浮雕或镂空雕,构图精美,雕工精湛;其梁、枋、脊檩、藻井上有彩绘人物、山水、花鸟等400多幅,内容丰富,笔法细腻。
水安桥位于古镇南端,为条石浆砌单孔石拱桥,长二十一米,宽近六米,跨度十四米。上有桥廊,原有九间(今存七间),中间为歇山顶重檐三层楼阁,飞檐翘角,四面花窗。堪称浙西风雨桥之典范。
2.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镇历史悠久,风貌独特,文物古迹丰富,传统格局完整,且有独特的地方习俗和文化传统。挖掘古镇的历史遗存,其历史文化价值总结如下:
(1)古代的军事要地
廿八都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曾驻有重兵。四周关隘拱列,地势险要,仙霞关为东南入闽之咽喉要道,枫岭关为浙江五大古名关之一。雄关古道,曾留下明朝著名爱国将领郑成功和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足迹。
(2)仙霞古道上的驿站
清康熙以后,仙霞古道地位更为突出,人流、物流“攘往熙来,络绎不绝”, 廿八都开始进入鼎盛时期,镇上设有驿站或驿铺,过往官员、兵丁、商旅、挑夫等,均在此歇脚换马。
(3)边界的商贸重镇
廿八都是中原通往东南沿海、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陆上交通枢纽,如今沿老街两侧还遗留着大量19世纪以来作为店铺商号的建筑,10多个老字号。廿八都曾经是货通南北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4)“文化飞地”
廿八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被誉为 “文化飞地”,或称“移民文化的活化石”。廿八都镇的地方聚落居民与历代驻兵后裔以及各地商人后裔组成了一个移民小世界,使得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凝结、沉淀。小小的一个古镇,流行13种方言,有142种姓氏,独特的非物质文化形式多样,山歌对唱、跑旱船、踩高跷、舞龙狮、戏鱼蚌、玩木偶、剪纸等异彩纷呈。这与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传统村落有着本质的区别。
(5)丰富独特的古建筑
廿八都保存有大量的明清以来的民居、宫庙建筑,其中有省级文保单位1个,市级文保单位32个。这些建筑融浙、闽、赣、皖、客家建筑文化于一炉,有的甚至掺杂西洋建筑元素,不显鄙俗却另具神韵。
3.古镇街道和巷弄空间
古镇地势北高南低,东西约二三百米,南北约一千米,主街一条,纵贯南北。东西横巷沿纵街延伸,又有交叉相通的里弄,宛若蛛网。主街道为青条石路面,各巷道均以卵石铺面,古朴典雅。水沟沿建筑环转流淌,其水汇入下游的枫溪。南北大街依枫溪自然曲直构筑,浑然天成,丝毫无人工造作之势。北段以民宅为主,南段以商铺为主。高墙、窄路、狭天,绵延曲折,步移景异,令人神往。东有大王庙,南有万寿宫,北有文昌阁。出水口在古镇的南端,夹山而出。上有水安桥,两侧林木葱茏,景色优美。古道经水安桥折向南,跨溪过桥,豁然开朗,得见另一番锦绣福地。
三、廿八都古镇的保护与开发规划
首先,古镇保护的关键是科学规划。规划应着眼于古镇的全局和整体发展,不但要保护一座座单体建筑,更要保护古镇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民族传统文化;其次,通过规划,重点保护古镇的历史传统风貌及街巷空间肌理;第三是确定古镇保护的工作原则与方法;第四是确定合理的保护范围;第五是确定保护的内容与层次,并提出保护和整治的要求;第六是对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提出整饬和开发利用意见。另外,还应注意保护古镇的自然山水与人文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在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再生和发展,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保护的原则在于真实地反映历史留下的信息,同时古镇的保护也应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一些不适应发展需要的功能,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和整合,使保护与利用和谐融合,在保护中发展,从而激发古镇新的活力。廿八都古镇根据继承、保护、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期建设,近期主要以抢救濒危历史建筑,解决古镇风貌的保护与恢复为主,远期达到进一步提升古镇的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整个镇区的环境品质的目标。
古镇保护规划坚持以整体保护为指导思想,重点保护和恢复古镇原有的历史空间环境肌理,尽量避免损伤其具有鲜明特征的步行空间。从土地利用、设施更新改造等措施入手,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在保持古镇传统格局的前提下,力求改善古镇环境质量,突出保护对象的特点,体现古镇的传统特色。
四、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规划的实践
1.抢救濒危建筑,保护整治历史建筑和传统院落
古镇保护规划实施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第一是保护,对古镇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院落及历史建筑实施严格保护,建筑外观除适当修复外,不做任何改造;对古镇内格局完整、传统风貌较好,但建筑质量一般,难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传统建筑,整治立面,保持传统形态,修缮改造内部空间,改善居住条件;对个体价值一般的,但对保持整个古镇风貌特色有重要作用的原有建筑,由专业人员实施修复,保持原有风貌。对于现状质量尚好、但风貌与古镇整体风貌不协调,又难以立即拆除的建筑,对外观进行整治,降低对历史环境的破坏程度。廿八都古镇保护一期工程共实施项目21个,经过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文昌宫、忠义祠等项目修复建设,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
2. 更新和改善基础设施
传统的古镇代表着一段独特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古镇街道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空间尺度宜人。但老街两侧的建筑老化严重,街区环境日渐恶化,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与现代生活的.要求矛盾尖锐。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历史老街在时代进程中的继承保护与更新发展的矛盾。
首先是净化视觉空间环境:电源干线采用电缆埋地敷设,取消架空线路;在道路一侧设污水管与原石砌暗沟形成完整的雨污分流及排水防洪系统。街面采用青条石铺砌,恢复古镇质朴自然的街巷空间。
其次是改善基础设施:古镇传统老街设施落后,居住质量差。要维持传统民居建筑的延续性,就必须改善原有的生活设施,使古镇居民能够舒适地生活。在对民居的保护性修复过程中,对一般性建筑内部功能设施进行完善,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同时充分考虑古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改造消防通道,划分防火区域,并按规定设置消火栓。在市政设施方面,结合保护工作更新改造排水、排污沟渠等基础设施,并接入周边城镇市政管线系统;规划建设垃圾集中收集点;合理设置公共绿地增加绿化,改善古镇的整体环境。
3. 修复改造民居,提高居住质量
古镇民居的修复,立足于改善古镇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允许在不破坏历史风貌整体性的前提下,改善传统民居内部空间,更新生活设施。使古镇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相融,从而实现保护与再利用协调下的可持续发展。廿八都古镇核心保护区内民居的修复历时一年,得以全面完成。古镇沿街立面得到整治,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了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要求。
4. 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
廿八都古镇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自然离不开旅游开发。否则古镇的保护终将成为无源之水。古镇的保护和利用是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对于文化资源的利用,切忌目光短浅。倘若只顾眼前的利益,盲目而无限制地开发利用而不注意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最终将被证明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必将自食恶果。唯有合理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固有价值。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树一帜的传统建筑是古镇令人向往的魅力所在。通过发展旅游,可使古镇与现代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从而达到保护目的。
廿八都古镇在做保护规划的同时,结合旅游发展的需要,统筹考虑了古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规划,以千年古道(仙霞古道)为主线,将清湖古码头、石门清漾古村落、江郎山、仙霞关、廿八都以及浮盖山等景点一一串联起来,古镇旅游融入了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大流之中,成为廿八都镇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古镇保护与发展旅游相结合,一方面提升了古镇的环境空间品质,保留了传统的场所精神,使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得到提升和体现;另一方面,使古镇的知名度通过旅游这一手段得以有效宣传和提升,并逐步树立古镇自己的品牌形象,进而促进旅游发展,并为古镇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五、古镇保护与开发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在我国,虽然不乏成功的古镇保护开发案例,如周庄,南浔,木渎等,但是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廿八都的开发保护并无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套用。在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具体实践中,通过摸索、总结,形成如下几点思考:
1.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的实施,为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不仅为当地的居民开辟了财路,同时也使当地居民对古镇资源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资源有了新的认识。在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古镇居民确确实实得到了实惠,这是最令人欣慰的。
2.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古镇居民是古镇最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必须让居民参与到古镇保护的行动中来。居民作为古镇发展的主体,应该是保护规划实施的执行者,同时也是最终受益者。
3. 随着古镇保护的深入以及城镇的不断发展,古镇原有的基础设施在一定时期后将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需要。提前谋划完善配套诸如古镇的停车、排污、消防等基础设施的扩容显得尤为重要。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是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而海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近些年来,由于对海洋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海洋环境遭受着日益严重的污染,物种减少甚至灭绝,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珍贵水产资源面临危机,矿物质污染间接影响人们身体健康,赤潮频发和水质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使海洋的健康生态面临严峻考验。
正视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维护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海洋生态的破坏源于人们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过渡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合理、科学、有效的规划,有关保护的规划缺乏法律强制性等。因而,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具体而言:
首先,制定科学规划,创新发展思路。政府要通过严格勘查和调研,制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划,并上升到法律层面,强化执行力度;相关海域管理部门要打破“重经济、轻环保”的陈旧思维,重视环保之于经济发展的长期效应,做到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开发模式。
其次,进行科学开发,避免“环保错位”。要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各地资源特点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完善问责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引导民间组织、公民等社会各界参与改变和修复海洋环境;打破“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避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并为环境治理付出沉重的经济和健康代价。
最后,推动海洋保护,加强政府监管。政府要确定保护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减少甚至杜绝资源浪费;淘汰落后产业,减少污染源;企业要提高生产工艺,引入治污设备,提高资源利用能力;鼓励企业参与环境保护,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1规划范围
2历史文化价值
3规划目标
3.1总体保护目标
3.2近期保护目标
3.3远期保护目标
4规划内容
5规划原则
5.1整体保护的原则
5.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优先的原则
5.3协调的原则
5.4有机结合的原则
6文物古迹
7传统文化
8规划期限
9整体风貌
10保护规划框架
10.1节点
10.2轴线
10.3区域
10.4以“河”串“点”,以“河”串“面” 10.5以路串点
10.6人文脉络
11功能结构
12总体保护策略 13保护区域范围 13.1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 13.2古镇重点保护区范围 13.3古镇传统风貌协调区范围 14保护与整治方式 14.1保护
14.2改善
14.3保留
14.4整饬
14.5拆除
14.6重建
杨林古镇坐落于昆明市东北部嵩明县境内杨林镇辖区, 东与嵩明县牛栏江镇、南与宜良县马街镇、西与官渡区小哨乡、北与嵩阳街道办事处相邻。所处位置交通便捷, 北边距离嵩明县城14 km, 西南端到昆明市主城区约50 km, 与昆明市长水国际机场相距15 km。这里有多条道路与铁路直通昆明市主城, 昆曲高速、新昆嵩高速、320国道、阳先公路、沪昆高铁、贵昆铁路等交汇于此。该区域属于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混合型季风气候, 海拔1 910 m, 年平均气温14.1℃, 年均降雨量866.7 mm, 无霜期222 d, 全年日照2 073 h。
杨林古镇为滇东古镇之一, 它因山而得名, 域内有山名“石羊山”, 山上怪石嶙峋, 犹如森林, 故取名为“羊林镇”。元代以来改称杨林, 沿用至今, 因古镇处于重要的交通要道, 自古均为入滇的古道驿站, 境内山川秀丽, 民风淳朴, 沃野平畴。杨林古镇是明代医学家《滇南本草》作者、音韵学家兰茂的故乡, 是驰名中外产有120多年历史的杨林肥酒的产地, 素有“滇东古镇”“鱼米之乡”的美称 (见图1) 。
2 杨林古镇的特色构成
1) 古镇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 西汉初年, 杨林就有人居住, 唐朝时期杨林就以县级单位存在, 元明时期杨林就设千户所, 古镇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2) 古镇保留有较好的老街风貌:老街街道布局为七街八巷, 街道两侧均是100多年历史的传统明清式的老房子, 现在依然居住着上千户的居民, 有着古朴的民风。
3) 古镇有两大传统名片:古镇是明代医学家《滇南本草》作者、音韵学家兰茂的故乡;古镇是驰名中外的产有120多年历史的杨林肥酒的产地, 杨林肥酒自古以来在云南就有非常好的赞誉, 是云南著名的历史名酒之一。
4) 古镇文化浓厚:作为一个在滇中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 杨林古镇现在还留存有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兰公祠、陈公祠、兰茂墓、古县城遗址、古代驿道遗址、水官桥、杨林驿站遗址、杨林书院遗址、《观音寺碑记》碑、三宫 (文昌宫、武显宫、斗母宫) 、三殿 (大雄宝殿、关神殿、中岳殿) 、四寺 (太平寺、清真寺、观音寺、如来寺) 、七阁 (文昌阁、魁星阁、九天阁、水云湘阁、桂香阁、玉皇阁、观音阁) 、八庙 (城皇庙、龙王庙、五谷庙、财神庙、张飞庙、水官庙、东岳庙、山神庙) 等。
5) 古镇传统民俗丰富:在文体娱乐上, 杨林古镇有舞龙、腰鼓、秧歌等传统民俗文化, 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还有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
3 杨林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现状
杨林古镇虽然是云南省首批的60个旅游小镇之一, 但是, 多年来却没有得到有力的开发, 依然呆在深闺之中, 不为外人所知, 而且由于长期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及居住居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保护意识的缺乏, 老街的民俗风貌还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4 杨林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建议
1) 保护和开发应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始终坚持“保护在先发展在后, 以发展促进推动保护”的原则, 在保护和开发实施过程中, 要全面贯彻落实长期性、连续性、独特性, 除险加固、修旧如旧的原则。
2) 尽快建立古镇的保护和开发管理机构。除杨林镇人民政府需成立“杨林古镇保护和开发管理委员会”外, 建议同步建立“杨林古镇保护和开发管理有限公司”, 以便共同行使杨林古镇的系统性管理经营、通过采用企业化运作的方式来实施对古镇的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经营, 逐步推动杨林古镇的保护和开发管理工作走向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的道路。
3) 加强对古镇居民的遗迹和老街建筑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与引导。镇政府应全面收集整理杨林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料, 利用电视广播、影视广告、报刊杂志、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 对居民和游客进行古镇遗迹、传统古建筑风貌的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与指导。
4) 规范和控制古镇周边的建筑形式。古镇周边的新旧建筑应采取严格的统一风格、统一改造、统一绿化、统一管理方式, 使老建筑与新建筑相协调, 相互错落有致, 色调自然典雅, 打造别具风格的古镇特色。
5) 规范和控制古镇的商业活动。古镇老街现居住有上万居民, 古镇的大街小巷两侧均有较多的店铺, 为了加强对古镇商业活动行为的控制和管理, 镇政府应以方便居民, 维护古镇历史传统风貌的角度出发, 使店铺的招牌、柜台、装修均与古镇风貌相协调;对所有在古镇内从事经营活动的居民进行全面的古镇历史传统、文化传承、风俗人情等培训。
6) 鼓励传统民族文化活动。大力修建文化展演场所, 鼓励传统节日中的舞龙、腰鼓、秧歌、花会、灯会等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播影响。
7) 重点打造两大传统名片。集中精力加大“兰茂公祠”遗址的保护与开发经营, 使其逐步成为云南省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 同时, 全面修复杨林驿站、杨林驿道、杨林书院等古代遗迹作为游览观光景点;加大传统工艺研发和创新力度, 严格控制肥酒品质质量, 做好“杨林肥酒”的生产与销售, 使杨林肥酒重获“杨林肥酒, 天下独有”的美誉。
5 结语
随着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云南旅游“二次创业”、滇中产业聚集区等战略的实施, 杨林古镇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旅游优势将更加突出。借助于目前云南省大力建设旅游特色小镇的机遇, 杨林镇政府应当依托杨林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兰茂文化、古镇驿道遗址以及百年老街风貌等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景色, 抓紧抓快实施打造滇中旅游名镇, 逐步提升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同时完善对杨林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及保护。
摘要:介绍了昆明市杨林古镇的气候特点与地理位置, 对杨林古镇的特色构成进行了分析, 结合杨林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 给出了几点古镇保护和开发的建议, 对提升该地旅游业发展水平及传承该地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古镇,文化,历史,开发,保护
参考文献
[1]周学军, 武晓琳.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四川省双流县黄龙溪古镇为例[J].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学报, 2008, 23 (5) :59-60.
[2]曾倩.历史街区保护的真正含义——从磁器口概念设计引发的思考[J].重庆大学学报, 2002, 6 (2) :112-113.
[3]龙彬, 易德琴.浅论复兴后的重庆市磁器口古镇的持续发展[J].重庆大学建筑学报, 2005, 23 (4) :77-79.
[4]李倩, 吴小根, 汤澍.古镇旅游开发及其商业化现象初探[J].旅游刊, 2006, 21 (12) :33-35.
【论古镇保护开发对策】推荐阅读:
论城市河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11-10
平乐古镇发展09-10
古镇解说词06-14
古镇风貌改造方案07-22
双溪古镇导游词07-06
古镇旅游策划方案09-20
古镇运营工作总结10-09
南浔古镇之旅作文900字05-31
云水谣古镇作文1000字06-08
江南古镇说明文作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