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精选11篇)

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1

实践与思考

摘要: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制约,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配备不足,校园网或网络教室等硬件设施较少,但电信业务和国际互联网却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运用互联网优化教育教学的物质基础。本文结合语文新课改精神和自身实践,论述了欠发达地区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主张语文教师应主动适应课改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扩展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综合性学习的能力,搭建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从而有效优化语文教学,尽快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本文同时还提出了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语文

教学

互联网运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和学习也不例外。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促进了教学观念、模式和方法的变革。信息时代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它通过全球计算机的互联,将大部分古今 中外人类的智慧汇聚到覆盖全球的巨型复杂网络系统之中,每个上网的学习者都可以方便地进入这一超大型的图书馆,并可以获得各方面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硬件设施配备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利用互联网优势与语文学科的特点紧密结合,优化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是目前语文教学面临的新课题。本文结合语文新课改精神和自身实践,就欠发达地区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提出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欠发达地区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在提高教学效率、创设情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因此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国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程,许多中小学都配备了不同模式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尤其是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中小学内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等设施已基本普及。然而对于我们边疆贫困地区来说,信息技术教育工程刚刚起步,配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学校少、档次低,就我市而言,有校园网的学校只有一两所,有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的学校也屈指可数,平均200多名学生才有一台计算机。由于经费困难,短期内要使我市的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配备达到其他地区的标准是不现实的。但是,在升学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即便在经济 欠发达地区,虽然许多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但却舍得花钱为子女购臵必要的学习用具。近年来,随着电信业务和宽带网工程建设的扩展,安装电话和购买家用电脑的家庭越来越多,连网的家用电脑也越来越多,尤其在县城及其以上地区,有子女在中小学就读的家庭拥有电脑更为普遍,这就为教师利用互联网优化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即使在乡镇以下地区,由于近年来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大多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计算机,虽然暂时无法与宽带网联接,但均可拨号上网。因此, 经济欠发达地区利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

(一)利用互联网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外延涉及到历史、地理、政治、哲学、生物、物理、音乐、艺术等,这样的角色要求语文教师不断更新和扩充自身的知识体系,蓄积丰厚的知识素养,具备复合课程的教学能力。但贫困地区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少,而互联网能使教师从封闭的状态下解脱出来,了解到外面精彩纷呈的世界,和发达地区的人们共享最新、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汲取丰富的专业知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在优化知识结构的同时,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互联网还为上网者搭建了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在网上可以向名师请 教,与同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欠发达地区外出培训和进修机会很少的情况下,互联网不失为一种提高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应尽快熟悉网络常识,掌握上网技巧,广泛浏览、涉猎,了解本学科及跨学科的最新动态,并学会快速查找和下载所需资料,成为一个熟练的教育信息的开发者与应用者。

(二)利用互联网扩展语文课程资源

现代课程观要求教学内容要充满时代气息,紧密联系社会实践。语文学科更是富有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新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但贫困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网络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和资源,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网上获取丰富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尤其是课外学习资源,填补新教材有意留下的空白。一是互联网中有大量的教育教学网站,如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国教育科研网、初中语文教学网、中学语文中高考资源网、人民教育出版社、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大眼睛科技教育网等,尤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http:///)和语文出版社网站(http:///),其主要内容为课标教材、单元教学支持、教育研究的资料、课程内容的补充资料、课程介绍和教学方法的建议等,实际上就是中小学教材的拓展和延伸。这些网站里大量的教育教学信息和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网上还有大量的免费图书馆,许多图书可以阅读和复制、粘贴,其中的电子图书还可以下载存储在计算机中,阅读起来非常便捷,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还可制作成一个小型的电子图书馆,作为贫困地区中小学图书馆藏书不足的一种补充,根据本人经验,诚信度较好的有中国数字图书馆、中国E书网、亦凡公益图书馆、书生之家电子图书馆等。即便是收费图书馆里的图书,与昂贵的纸质书相比也是很划算的。此外,语文教师还应该浏览本地网站,了解本地风土人情、山川地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社会动态等,获取编写乡土教材的素材,将语文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同时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利用互联网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学校不再是一个封闭的教育场所,教师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要为学生创设有利的信息环境,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调查显示,大部分青少年都喜欢上网,因此,语文教师 正可以因势利导,根据教学的需要,巧妙设计,安排学生上网,将上网作为优化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互联网的训练和指导,让学生学会使用“百度”、“Google”、“搜狐”等常用的搜索引擎,并善于使用恰当的搜索词汇,增强搜索的准确性和快捷性,同时能对信息的信用度作出一定的判断,学会选择和整理信息,通过这一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利用互联网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扩展课外阅读量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互联网对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综合性学习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适合课外探究式、发现式学习,因为互联网开放、互动、多元、综合的特点与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综合性学习的学习环境要求相一致。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巧妙设计探究主题,让学生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中寻找答案。如初中语文自读课《换个角度》,本人认为这篇课文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作文创新有很好的启示作用,教师应利用好这个素材做足文章,以“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方式还有哪些”、“怎样进行创造性思维”等为主题,安排学生利用互联网做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对课文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又如《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涉及到恐龙灭绝的千古之谜,正象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原因争论不休。针对这两篇课文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以“恐龙灭绝之谜”为主题的探究式学习,要求学 生上网搜索有关恐龙灭绝的信息,由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学生利用“Google”搜索网输入“恐龙灭绝之谜”进行搜索,就会发现一个“科技之谜---恐龙灭绝之谜”的文章标题,点击就进入了“北京科普之窗-科技之谜”网站,里面关于恐龙灭绝之谜的文章就有数篇,除此之外还有《月球从哪里来》、《月亮上的神秘之光》等关于月球的文章,学生不但了解到恐龙灭绝之谜的多种说法,阅读关于月球的文章又是对《探索月球奥秘》、《月亮上的足迹》等课文的补充,而另外那些富有吸引力的标题又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犹如打开了一个知识的宝库,使学生欲罢不能,不断点击相关链接,在这个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不断深入和扩展阅读面。如此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知识面,增加了知识占有量,加深对学科文本的理解和认识,又亲身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并深刻体验到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了成功,从而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五)利用互联网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教育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青少年有青少年关心的话题。一篇让人感兴趣的文章、一件引起共同关注的事、一首好歌、一幅好画、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都可能成为学生乐于谈论和交流的焦点。如果教师不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师生之间共同语言就会越来越少,久而久之难免会产生隔阂。因此,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所关注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体察学生的喜怒哀乐,师生之间就会产生共鸣,教师的亲合力就会加强。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交互方式为人们搭建了便捷的交流平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互联网的交流可以营造民主、共进、互动的学习氛围。通过互联网上的聊天、论坛、交友等形式,学生可以方便、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交流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而这种表达和交流是完全出于自发的,没有任何的强制色彩和心理顾忌,尤其是平时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网上却能谈笑自若,所以网络最能让学生说真话、表真情,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教师可以就此机会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还可以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邮箱互发电子邮件、节日贺卡,交流感想,探讨问题,培养情感,这不仅增进了沟通和了解,形成平等、尊重、和谐、交往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而且在活动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互联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驰聘、遨游的广阔天地,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也是一柄双刃剑,对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因此,在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运用得当,做到适时、适度

互联网对优化语文教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不能过度夸大它的作用,而要视教学需要而定,做到适时、适度,也就是说不是每所学校或每篇课文都需要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这样做不但没有必要,也不现实。比如说,教《〈物种起源〉导言》,老师却花了近一个教时来展示通过网络搜集到的许多跟“物种起源”相关的素材,如“达尔文学说与新达尔文涵义”、“达尔文的考察经历”等。给人的感觉,这是一堂用现代媒体介绍生物进化知识的生物课,并不是语文课,由于教学内容的移位,使“概括观点”、“筛选信息”、“理解难句”、“体会作者科学精神”等这些真正的语文目标反而旁落了。这就属于“滥用”,是不可取的。教师使用网络资源应该适度,布臵给学生的任务就更应该慎重。一般情况下,每周布臵一次,或单元教学结束后布臵一次比较适中,这样做便于学生在周未上网,以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在运用的对象上,至少应是县城以上的小学高年级以上中小学生。比较适宜的对象是五至八年级和高一年级学生,因为一是这一时期的学生已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运用互联网的能力,二是这一时期的教与学任务相对较轻,教师和学生都能腾出一定的空余时间和精力;对乡镇及其以下学校,只提倡教师用拔号上网形式学习和查找资料。

(二)加强对学生上网的指导

互联网信息浩繁,而且良莠不一,真真假假,如果学生缺乏辨别力就会患上“信息污染综合症”,甚至上当受骗。因此要提醒学生,查找资料要有针对性,防止“迷航”。一些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用一些极富诱惑性的标题吸引浏览者,实际上大多是些垃圾信息,让浏览者白白浪费时间。对此教师要提醒学生,查找资料要专一,要做到 心无旁骛,不要点击与资料无关的链接。除课文提供的网站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学生提供一些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信用度较高的健康网站,并加强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还可在班上举办上网经验交流会,让同学们相互交流上网心得。

(三)加强对学生上网的监控

青少年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在上网的过程中容易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对此必须有高度的警惕性,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因此,对学生上网要提出严格的约束条件,要求学生上网要以学习为目的,不能痴迷于网络游戏,严禁“网恋”,更不能涉“黄”。笔者曾用“激将法”对痴迷于网络游戏的几个青少年学生进行了耐心的说服教育。我对他们说:网络游戏大多属竞赛性的,每个游戏者都想要不断提高自己游戏分数或级别,这种竞争意识本来无可厚非,但这种竞争意识应该体现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而不应体现在虚幻的网络之中。沉迷于网络游戏,实际上是逃避现实,网络游戏是胆小鬼的避风港,是地地道道的“黄粱美梦”!尽管你在游戏中获得成千上万的“金币”,或成为“金甲神人”,但在现实中你依然身无分文,手无缚鸡之力!只有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顽强拼搏,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同时还列举了新闻媒体报道过的因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而自杀的几个典型事例警示他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教师还要与学生家长密切配合,加强沟通,严格控制学生上网的时间和浏览的内容,从而把青少年学生上网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总之,语文教师要按照语文新课改的要求和语文课堂教学的需要,结合实际,适时、适度、灵活地运用互联网服务语文教学,让互联网成为提高自身素质、拓展课程资源、改变教与学方式、加强师生交流的有力工具,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书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主编/朱慕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总编/刘芳,主编/万福、于福建,中国和平出版社

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2

第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学方法需要不断优化, 利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由于小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不够深刻, 对于生活中大部分的数学知识无法理解, 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刻。为有效解决这一教学难题, 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动画课件, 形象直观地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素材。通过动态的画面展示, 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 进而快速地解决了数学难点, 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比如, 在进行“观察物体”的教学时, 教师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展示, 让学生从不同侧面进行观察, 画出观察后的平面图形。由于学生座次位置和观察能力等因素的原因, 很多学生画出来的结果不理想, 为收到好的观察效果,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 通过直观的图形让小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在动画展示中, 通过颜色的变化, 线条的闪烁等方式提醒学生有意注意, 降低学生理解上的难度, 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二, 小学生的好奇心非常强, 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引起学生的注意, 增强学生学习好奇心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通过多媒体使学生自觉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既然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 那么教师要想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就必须想办法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而又形象, 这样可以吸引学生学习,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让他们主动地参与。通过歌曲、图文等素材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 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如在进行“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时,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伴随着儿歌, 大屏幕上出现鲜活的青蛙图片, 动感的嘴巴和眼睛, 活动的大腿。这些画面生动形象, 无不刺激着小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和图片, 为学生创设数学认知情境, 使学生能够对儿歌和图片中的数字变化产生兴趣, 从而理解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多媒体出示表格, 进而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深刻含义。

第三, 教师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 优化教学环节, 丰富教学内容, 综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我们知道, 多媒体能承载大量的知识信息, 可以是语言文字, 也可以是图形动画等。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PPT课件或者是网页课件, 为学生展示相关的知识信息, 优化教学环节, 丰富教学内容, 节省板书绘画或者是书写的时间, 增多师生交流互动的时间, 让数学课变得丰富多彩。比如, 在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教学时, 教师在新课教学结束后, 在巩固提高环节, 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反馈习题, 学生在草稿纸上进行有选择的笔算训练。这样教学, 即可以节省教师板书题目时间, 又可以腾出时间在学生之间进行巡视, 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同时, 学生在草稿纸上的笔算情况可以利用实物展台进行展示, 通过不同学生的笔算结果进行对比教学, 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实现共同提高。由于多媒体能承载大量的信息, 在出示反馈训练题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梯度的题目, 以一个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多个问题的提出, 让学生能够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 是保障其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我们数学教师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内外教学, 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 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探索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新模式, 采用科学的方法, 将多媒体教学与数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

摘要:如今科技不断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手段也需要不断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 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给学生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还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研究, 旨在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体会

参考文献

[1]于美云.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25)

[2]姜建芳.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创设情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25)

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3

關键词:互联网思维;广告实践;教学改革

互联网思维是新媒体快速发展并由文化与新闻传播领域向社会各行业渗透的新格局下兴起的创新思维模式。广告行业是深受互联网思维影响的行业,近年来各种创新理念和创新模式频出。广告教育体系多年一直寻求与市场需求的接轨,专业实践与技能训练环节是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广告教学体系的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基于此种考虑,广告实践课程的设置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也都需要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形成与传统实践教学所不同的创新型模式。

一、广告教育及实践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从1983年开创至今的30多年时间里,广告从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发展成为一门独立且很有发展前景的系统学科,广告教育也从零散、无序逐步走向系统、规范。目前不仅有本、专科广告教育,还有研究生、函授广告教育,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广告教育培养体系。

(一)新媒体时代的广告教育

中国的广告学教育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 1983~1992 年的起步阶段,当时只有两所院校开办广告专业,即厦门大学和北京广播学院;1993~1998 年的教育快速发展阶段,到 1998 年拥有广告学专业的院校一共是 51 所; 1999 年至今的继续发展阶段。

从一些国外学者的研究来看,目前中国的广告教育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但急速扩张的广告专业也给广告教育带来了很多问题。学者丁俊杰也认为中国广告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质量的问题。开设广告专业的动因不清,学科定位不明晰,师资力量跟不上,专业设置无序,培养目标模糊,课程设置随意性大,经费缺乏,教学设备落后,操作设备能力差,教材陈旧,理论教学份额过重,对实践与操作能力训练不足等都成为了影响当今高校广告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

目前广告环境最大的变数是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和快速发展,让广告业态及媒介形态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广告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着相应改变。我国大部分广告专业院校已经对此做出了反应。比如增设与新媒体相关的广告类课程,设置或增加与新媒体结合的广告专业。但是总体上,这种应对新媒体而做出的反应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广告实践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广告教育的理念正在逐步从理论教学为主,转向重视实践教学在整个广告教育体系中的分量,广告教育界都在探索加强实践、实训的模式与途径。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缺乏对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系统规划。课程实践环节设置以授课老师为中心,缺乏课程之间的必要沟通,容易造成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学内容因课程而出现各自为政的割据状态。

2. 实践教学平台匮乏,资源有限。硬件上,国内高校广告学的实践教学资源多依赖学校单方面的资金投入,缺少与社会及一线企业间的合作。软件上,很多在实践教学一线的教师缺乏承接广告实操课题的技能与行业经验,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 教学形式上缺乏创新。实践教学技巧单一,形式雷同,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实践教学收效寥寥。

4. 师资队伍的组成结构不合理。在现有的广告专业师资力量中,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引导和辅助力量有限。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广告实践教学改革新思路

今天,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分享)和互联网思维(跨界、用户、迭代、平台、社会化等)正在革新营销传播理念。广告行业呼唤具有系统策划、团队协作、高效执行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网络营销传播人才。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从理念上到行动上也都有了新的变革思路。比如2015年北京大学的实践教学直接引入腾讯广点通大数据管理通平台。这种实践创新行为可以算得上是互联网时代广告实践教学创新的典范。

但对于缺乏区域优势资源的地方院校而言,如何在互联网发展的大形势下寻求适合自己的互联网+广告实践的模式,这需要一些新的思路。

(一)最大化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公共资源

虽然对于地方院校而言,能建立与互联网平台中的品牌营销资源(如数据库、用户库及品牌推广平台)的合作机会非常有限,但互联网平台的公共资源是全面公开的。遵循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基本精神,最大化地利用互联网平台免费开放的公共资源,将之与广告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使学生从传统广告传播的专业实践情境中脱离出来,能够更深入、更切实地感受到互联网时代的广告专业实践具有怎样的特点,拥有怎样的发展态势以及如何展开。

(二)强调互动与反馈在广告实践教学中的地位

互动是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的一种表现,强调主体间的互动,并藉由互动的速度和频率增强信息在交流过程中的力量。将重视互动的互联网思维引入广告实践教学中,是要求广告实践教学移除以往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话语中心地位,提升这两大主体间以及主体内部的交流互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互联网时期“教”与“学”的主体身份已经不再固定,而是随时发生着互换的可能性。广告实践教学中互动与反馈机制的建立和活跃能保证广告实践教学形成态度和观念上的良性循环,确保实践教学高效高质地完成。

(三)寻求跨界合作的广告实践教学新方向

在互联网时代,跨界才是玩出新高度的有效手段。广告实践教学改革也可以在跨界上做出新的探索。广告实践教学的跨界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即学科之间的跨越和学界、业界的跨越。消除学科之间的隔阂,引入其他学科的教师力量以项目合作的形式参与到广告实践教学中。与此同时,与业界建立良性沟通机制,一方面可以让前沿的广告理论和业内人士优秀的经验在专业平台上得以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也能从职业素养上激发学生对广告行业的热情。

(四)提倡成果共享的教学模式

在广告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课程实践、课外实践和考试等形式,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大量成果性产品。将这些作品集结起来,建立成果共享的有效机制,一方面可以提高主创学生的信心,使其多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和教师间的互相交流,提高学生对广告实际操作技能的运用水平,不断激发学生进行广告实践创作。

三、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广告实践教学改革的启示与思考

如何探索和践行“互联网+教育”的战略构想,将信息技术、人的能动创造和社会经济效益融为一体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才是注重学生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专业心智与个体品性协调发展的教学思路。较于互联网的快速前行,广告实践教学改革紧跟其后的步伐显得疲惫无力。这巨大的反差无疑提醒着我们去思考广告实践教学改革的困难到底在哪里。

其一,互联网将信息变成了最宝贵的资源,现代教育更是一场艰巨的资源争夺战。对这些因地域而无法获得优势资源的高校而言,需要转换观念,拓展思路,研究如何合理、充分利用现有可获取的网络资源,探索、开发潜在的互联网资源。

其二,互联网的发展让广告实践教学改革需要更多的关投入。批量的数据分析、关键信息的抓取、消费行为的数据研究等等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广告专业需要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时代,没有硬件设备的保证,很多前沿性的实践改革就无法实施。

其三,互联网崇尚的共享精神应该成为广告专业教育革新的思考方向。互联网带来的广告行业变革,更强调的是专业技能的全面化、多元化和体系内的融通。高校广告专业教育需要实现泛专业化。泛专业化是以课程比例为课程设计的核心,以各类学科知识在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学生专业学习的完成度,形成形散而神聚的广告专业教育体系。

对于广告这门实践性要求极强的学科而言,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设计以及实践教学的实施都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为保证专业教育的质量,唯有不断探索、挖掘符合时代需求和业态发展需求的广告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才能让广告专业的高等教育拥有无限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Guohoa Wu, La Ferle, Carrie Wei-Na Lee. Advertising education in China: what do the professionals thin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2000, Vol.19 Issue 1, P95-116, 22p.

[2]Maliszweski, Paul, Evolution of advertising education suggests changes in what employers expect[J], Business Journal Serving Southern Tier, 1997, Vol.11 Issue 22.

[3]丁俊杰. 我國广告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广告导报[J], 2002年第8期.

[4]黄升民,刘珊. “互联网思维”之思维[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2:1-6.

[5]许璐. 互联网思维的矛盾论[J]. 广告大观(综合版), 2014,04:41-43.

[6]姚曦,李春玲. 互联网、大数据、营销传播结构主义视角下我国高校广告教育体系的解构与重构[J]. 新闻与传播评论,2015,00:163-178.

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4

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图、脑图,是一种人类发散思维表达的图形思维。思维导图主要是通过人类左右脑机能共同发生作用,利用人类阅读、记忆及逻辑思维规律,使人们平衡发展自身逻辑与想象、科学与艺术,从而促进人类大脑潜能的开发。本文就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作文思维体系及教学流程进行分析,旨在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有效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一、运用思维导图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优化的探索

叶圣陶先生曾在《语文教学二十二韵》中在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主要强调的是在进行文章阅读的过程中,想要真正领会作者的真实写作情感及目的,必须先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其核心在于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思维导图具有完整的逻辑架构和左右大脑全面思考的方法,因此,将其应用于小学作文教学,可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思路整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目前,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开头难是所有学生面临的主要难题。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是小学语文老师迫切需要深思和解决的问题。调动写作主动性是解决这个难题的首要前提。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作文教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围绕写作主题,对写作素材进行收集和整理,实现下笔前胸有成竹。在进行写作前,只要明确写作的内容,就不会产生无从下手的恐慌,也便解决了开头难的问题。例如在进行以“秋天”为题的作文教学时,可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自由展开写作思路,并在课堂上进行创作思路交流。让学生围绕“秋天”这个中心词进行思维扩展,充分联系生活进行联想和想象。“秋天”一个词,可以向外扩张到秋天的特点、颜色、活动、象征意义等等。秋的颜色是金黄色的,代表着丰厚的收获,进而联想到秋季的花朵、秋季的果实、秋季的麦穗……再由秋天的收获联想到春天的耕耘,体验春季耕耘的意义和价值,领会秋天收获的来之不易。在作文教学活动中,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此类思路构思与整理,让学生在进行写作前便已明确写作内容与写作思路,然后再密切结合自身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进行写作。做好这样的基础性工作后,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开头难”问题便迎刃而解,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可得到有效提高。

(二)运用思维导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激发,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求知。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写作的思考源泉同样也是来自生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智力发展还处于图像记忆阶段。因此,运用导图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进行激发,促进学生进行思维想象,拓展思维空间,丰富想象内容。例如在四年级《××的自述》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应用导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写作引导。首先,可对学生进行《小溪流的自述》的导读,让学生对所给例文进行研读,从例文中掌握自述的形式、自述的特点、自述的价值意义等,深刻领会自述式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然后让学生就自己身边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交流和探讨,并将自己置身于具体事物,站在事物的角度进行对话。通过角色对换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里,对事物的形状、结构、作用、现在的处境等方面进行思考,展开想象。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在他们的世界里,几乎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给事物赋予语言和思维是他们的强项,也是他们的乐趣。因此,运用导图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后,他们便可发挥自身想象力,进行丰富、生动的想象。

二、运用问题教学,引导学生与教师共同进行导图绘制,增强写作乐趣

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导图的执行者不仅是教师,学生也可以与教师一起共同进行导图绘制。问题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师生共同进行导图绘制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在进行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式引导,让学生在进行问题思考与解决过程中实现与教师共同进行并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这种作文教学模式可有效降低学生写作难度,提高写作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如进行《一件往事》的作文题教学活动时,教师可首先让学生写出一件印象深刻的往事,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如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怎样?结局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丰富记忆中的事件。然后让学生对其“难忘”的原因进行讲述。在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便可形成写作思路,同时也加深了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情感丰富后写作难度就大大降低,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5

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创业创新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万众创业创新的热情得以点燃。在新一轮创业潮中既有海归创业者、精英离职创业者,也有返乡农民创业者和大学生创业者,全民一起助推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创业浪潮。

创业者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与创业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特别是与我们高校从事教育工作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MBA群体应成为“双创”引领者

1.有关创业的数据统计

据资料统计,80后是现在中国创业的主力,占近四成,其次是90后,而MBA创业群体主要分布在这个年龄段当中。

2014年MBA中国网针对国内MBA 毕业生进行过一个调查:国内MBA教育自1991年开办以来,有22%的MBA毕业生曾经有过创业经历,而这其中24%有多次创业经历,超过12%的MBA毕业生当时拥有自己的企业,并且这一数据在逐年递增,其显示出,MBA已经成为中国创业最活跃的群体,而这一点正是开展MBA创业教育的最大优势。

2.MBA群体基本特征分析

MBA学生创业具有自己区别于其他创业者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 MBA群体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职业背景。据前文调查数据显示,MBA群体具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创业起点相对较高,对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推动力。

② MBA群体更加容易获得创业机会。在杰弗里?蒂蒙斯的创业模型中,包括创业机会、创业团队和创业资源三个要素。由于MBA群体的年龄正值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段,都具有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一部分人甚至有过创业经历,大多数属于事业较为成功的人士,个人的资本积累、人脉关系以及专业技能等创业资源相对较完善。此外MBA群体的年龄相仿、志同道合,加之在学校中受到的教育理念及同学感情的影响,很容易产生一起创业的愿望,若能联手创业,可谓精英云集,强强联合,创业的成功率会大幅提升。

二、MBA是最可能获得创业成功的群体

1.创业成功的三个条件(函数公式)

创业成功E= f(创业能力、创业生态、机遇)

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的创业成功率仅有不到5%,在这样低的几率中,如何才能成为芸芸创业者中的佼佼者呢?想要创业成功应由多方面入手,其中创业能力、创业生态以及机遇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

2.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能力”是决定创业成败的首要关键因素,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自身应具备的各项素质能力,二是创业的态度,也就是创业的心态和努力的程度,是一种以专业素质为基础、以自身能力为载体、以创业态度为标尺的综合能力。

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创业者必须具备以下七种能力:

① 资源整合能力:创业者要有效的管理别人和各种其它外部资源,首先要能够有效的整合资源。只有认真谋划,整合有利资源,创业行动才能减少盲目性,多一些成功的希望。

② 机会识别能力:创业者要善于观察形势,能够认识和把握客观环境中的创业机会,不仅逆境中要主动应变,顺境中也需不断创新和求变。创业者一定要敢于尝试、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善抢机遇。

③ 利用环境政策能力:创业者一定要研究政策,跟对形势。在政策方面,国家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对创业成败都有莫大关系。

④ 市场营销能力:创业者凭借自身的市场营销能力,往往能抓住容易被别人忽视的市场机会,从而赢得竞争优势。

⑤ 组织管理能力:从创业过程来看,创业者不仅是具体工作的实践者,也是各项工作的组织管理者,学习和提升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是创业者必备的功课。

⑥ 筹资融资能力:创业者必须把握创业企业的现金流,学会运用资本、资金和人脉杠杆,聚集和运作好各类经营资源。

⑦ 领导能力:创业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够团结带领一帮有本事的人才来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而共同奋斗。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建设一个优秀的创业团队是创业者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备基础。许多创业者之所以最终难逃失败的厄运,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相应的领导力。

3.创业生态系统分析

创业者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与创业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凯瑟琳?邓恩(Katharine Dunn,2005)最先提出创业生态系统(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的含义。

创业生态系统有两个特征:一是每个创业生态系统元素都是独立存在的,同时表现出不同特征;二是各个元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不同对系统产生的效果会带来明显的差异。综合相关理论构建出MBA的创业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金钱、地位、个人价值是创业者的内部决定因素,创业教育环境、投融资环境、人文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经济发展环境是创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各个元素间亦可相互影响,良好的创业生态系统也是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4.创业中的机遇把握

机会对于创业者是均等的,每个创业者都不缺少机会。不同的是,机会来了,有的人会抓住不放,创出了一番事业;有的人却无动于衷,错失良机。其中的关键就是对机会的识别和把握。创业机会的特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 创业机会的偶然性:创业机会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偶然形成的。尽管它存在于人们的创业环境当中,但捕捉到并非易事。在寻找创业机会的过程中,多数创业者会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辛,但只要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到底,就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外收获。

② 创业机会的易逝性:创业机会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易逝性,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由于创业机会往往是被社会所共有的,只要稍一迟疑,机会就会被其他创业者抢走。因此当我们发现创业的机遇时,一定要迅速决断,立马跟进,把握良机,实现创业从“0”到“1”的积累过程。

三、中传MBA创业教育实践及生态系统构建

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简称中传MBA),是2010年建立的隶属于传媒大学专门从事MBA教育的单独建制的学院,在近6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紧紧围绕MBA创业者展开,通过课程体系与创业指导、创业导师队伍、创业小组活动、学院整合各项服务于学生的创业平台及校友关系平台,形成对MBA创业者的支持作用,如图2所示。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说明:

① 课程设计:中传MBA从办学伊始就开设《创新管理》课程,灌输创新思维和理念。从2014级开始开设《创业管理》课程。

② 举办创业大赛:2013年,主办“创业精英大赛”,争取到中锐科技、滇虹药业30万元创业奖励基金;2014年,承办“经纬杯”全校研究生创业大赛,争取到经纬集团赞助的40万元创业基金。

③ 导师队伍建设:在学术导师队伍、实践导师队伍建设的同时,重视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截至2015年底,学院共聘任165位MBA实践导师,80位学术导师和10多位创业导师。

④ 建立产业联盟:2015年9月MBA校友会发起成立11个产业联盟,汇聚校友资源,助力学生创业。

⑤ 持续开展“学习分享创业实践小组”活动:从2011级开始,持续开展“学习分享创业实践小组”活动。其中一部分模拟创业的小组已开始注册公司,进行实体创业;一些创业项目已在学校孵化器入孵。实践证明,这一学生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

⑥ 对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结合创业学生实际需求,MBA学院编辑、印制了《创业指导手册》,为学生创业提供切实帮助;学院多次举办中传MBA创业峰会和创业沙龙等,实现社会资源的对接和整合;成立创业WORKSHOP,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服务等。

中传MBA学院为MBA创业者做好“三借”并搭建“四平台”:“三借”即为借势、借智、借力;“四平台”即为搭建传媒大学校内资源拓展平台,搭建学术导师、实践导师、创业导师互动助力平台,搭建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整合对接平台,搭建校友资源整合协作平台。

四、优化MBA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思考

1.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二个出发点――内驱力和系统驱动力

① 个人创业创新内生力。主要表现在创新思维、创业追求和个人职业发展三个方面。在创业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培养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学会掌握正确思维观念引领团队不断前行,并随着市场的变化规律不断地提升创业与创新的内生力。

② 优化创业教育方案设计,提高对创业工作的系统驱动力。创业教育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创业心态的教育与培养;市场机会的鉴定与识别的方法;商业运作的基本知识与能力体系构建;管理经验和领导能力的积累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工作技巧;整合资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创业思维和实践训练。

2.对创业者创业教育的着力点――价值观、心态与方法

创业是非常个性化的活动,创业者不仅要学习创业成功人士的优秀品格、良好心态与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勇于担当、服务社会、一往无前的创业精神。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让创业者掌握必要的创业思维、创业管理和整合资源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3.加强MBA院校创业文化建设

创业文化影响人们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技能。MBA创业教育中要弘扬“激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对创业的“失败者”给予更多的包涵和理解。MBA培养单位要为创业者打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通过搭建各种平台使创业者都能接触到各种关于创业的知识、经验和信息,以及加强与成功创业者的各种交流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使创业知识和信息得到传播,更能产生一种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带动人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创业活动中去。

4.加强与创业教育系统外部的联系与交流

① 充分利用政府鼓励政策。政府鼓励创业的政策,基本目标是减少创业障碍,促进创业活动,推动经济增长。MBA培养单位要为MBA创业者解读好政府政策,充分利用相关政策红利优化MBA创业生态系统。

②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要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明确学校、企业之间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关系,鼓励企业与学校共享共赢,共同发展,把企业变成学生实践就业的培养基地,将学校打造成企业与学生沟通发展的平台,为学生创业提供切实帮助。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分析了我国MBA创业成功的条件函数,并在全面总结中传MBA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对优化MBA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从创业生态的角度去构建MBA的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MBA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途径,同时为其他专业硕士学位点的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我们相信,随着“双创”活动的深入开展,MBA也会创造出更多可供学习和借鉴的创业教育的新经验和新方法。

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优化方略;具体实践;现实情况

一、概述初中语文教学现实情况

语文学科是初中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其在初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学生言语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认知理解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因此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方略这一实践活动势在必行。基于此种情况,笔者深入了解了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热情度不高;语文教学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老师思想上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有所懈怠;语文教学偏重读写而轻视听说;老师授课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对课外实践活动持漠视态度;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步伐,依旧停留在“一刀切”“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层面,导致语文教学水平难以提升;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单调统一,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全面、有效。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要想彻底抛离这些现实问题,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方略,强化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让每一位学生可以“有所思、有所学、有所得”,进而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方略

1.优化学习动机,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也可以理解为学习目的,其对学生学习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本质,但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出来的,因此,老师可以采用必要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关于学习动机激发的方法途径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激励赏识法、实践感悟法、榜样激励法、目标激励法以及心理暗示法等,在运用这些方法时一定要灵活调整、巧妙搭配,以保取得最好的成效。

2.善用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动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因而初中语文老师要想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广泛,且展现出了明显的成效,所以老师可以采用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兴趣,比如,老师在讲授《苏州园林》《三峡》此类状物写景的文章时,可以在备课过程中提前搜集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用以展现景色风光的美妙和气势,打开学生的思维视野,为学生创造一种更为深层、更为广阔的知识视野。

3.优化课堂结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自新课改全面深入施行后,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成为老师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初中语文老师应适当优化课堂结构,竭力张扬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满足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需求。首先,老师要以基础语文知识为准,在此基础上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运用多元化教学,设计出独有魅力的教学程序,一改传统语文教学弊端问题,让整个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其次,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学习时间,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只需合理引导和教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自由空间中塑成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的学习状态。

4.丰富教学手段,辅助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是辅助课堂教学的关键内容,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初中语文教学同样适用,因而初中语文老师应努力丰富教学手段,尝试将教材内容进行归类,譬如将《紫藤萝瀑布》《春》此类描写性文章规整到一起,采纳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直观展现自然和生命之美;将《桥之美》《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之类状物文章归纳到一起,采纳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体会合作之美;将《桃花源记》《核舟记》《记承天寺夜游》此类文言文规整到一起,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洞悉文章深意和古文字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5.创新评价方式,发挥过程评价成效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方式单调失当,将语文成绩看做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偏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课堂评价的价值功用,而且使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和热情,基于此种情况,初中语文老师一定要敢于创新评价方式,明晰过程评价的重要性,进而发挥过程评价的价值成效。首先,评价内容要综合多元,考查学生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能力,争取做到多元化、全面化评价;其次,评价主体要积极互动,丰富评价方式,恰当使用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推进老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互动评价方式的形成,使整个评价公平、公正;最后,评价重心过程化,将目光转向评价学生的成长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进行有机结合,使得课堂评价的“质”与“量”并驾齐驱。

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7

1 高中英语教学规划分析

1.1 整体目标

高中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在九年义务教学阶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而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对高中英语知识结构及能力培养进行整体的规划。英语教师要从英语系统理论的核心观点出发,整合英语课程教学的各项要素,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1.2 内部整合

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整合效能与语言系统、学习系统等要素都是分不开的,如果系统整合的非常好,那么就可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出现整合不当,那么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就会不好。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师一定要在整合设计中对英语教育教学系统进行细致的分析,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解决。

1.3 三维目标整合

这里所说的三维目标主要是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价值观目标的整合,这三个目标的整合要求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而且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因此要将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放在同一个系统中进行思考。如果拿高中英语与人体相比较,英语知识技能属于英语学科的身躯,承担着英语知识的运用和连接,而过程和方法则属于英语学科的思维方法,价值观就是英语学科的灵魂。高中英语之所以说它重要,主要是因为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原理都是在同一个框架之内,这三者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逻辑关系,而在各要素的整合过程当中,英语教师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思维方式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让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驾驭所学习的知识点,从而更好地发挥英语知识的作用。

1.4 知识结构的整合及转化

英语中的词汇是通过移动的语法结构而为语言添加上相应的内容及含义的,这种呈现方式称之为语法意义,人们也会称它为结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结构意义与词汇意义二者之间并不是相同的,结构意义主要是词和词组作为句子成分之间的一种含蓄的表现形式,而词汇意义则是孤立的,并没有什么知识点的衔接,知识结构很多时候都与语法机构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并不是说二者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句子结构形式与所要表达的意义是一回事,而句子在上下文中所要表达的和在特定场合所要表达的意义又是另外一回事。知识网络结构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陌生,学生在现代社会接触最多的东西就是网络,知识网络结构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而且也助于学生将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这一结构的出现也是教与学成败的关键。

1.5 教学重点与知识点的整合

英语的构成主要核心因素就是语法、词汇和语言,语法是语言结构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则是通过语法结构来给语言添加上不同的内容和含义。因此要特别注重这三者的有机整合,尽量做到英语课堂内容的重点突出、难点讲解清楚,知识点掌握扎实。

2 跨学科知识整合的思考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教学都是注重学科本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就是各自为政,接触较少,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2.1 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

英语这门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而整合形成了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英语教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而且也给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形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人们的思维是在已经知晓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会发现每个人的思维活动方式都是不同的。而在教育教学阶段,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多元化的知识材料,这对于学生的思维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也能够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中不断发现新的知识点,不断的提升自己,将自己的潜力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来。

2.2 艺术与科学的整合

在大多数人的心中,科学就是科学,艺术就是艺术,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不会特别的紧密。科学呈现给人们的状态一般都是客观性强、逻辑性强的有利用价值的一种状态,而艺术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感情。其实我们从根源上了分析会发现,科学与艺术其实都是人创造的,人认为这一事物具有美学感官,那么这一事物就有可能会成为万众瞩目的艺术品。人们通过不断的挖掘和创造来展现自身所要表达的情境,科学也好,艺术也罢,都是服务于人类的,因此这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众所周知,教育领域的艺术性也很重要,如果我们可以将知识结构进行创新和完善,就可以让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变得具体化,知识内容的乏味也会烟消云散,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也就会更加有信心,艺术的表现形式能够让知识更加利于接受,能够将深奥的道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给学生带来的认知也会与传统教育教学有很大不同。比如上海世博会中曾展示过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这就是古典艺术与现代科学的有机整合,也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引入系统科学理论,从英语教学入手,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条理、更加清晰。

3 结语

高中英语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这一阶段掌握的英语知识是练习最多的部分,也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运用最广泛的一部分内容,所以如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有用的英语知识也就成为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发展中的难题。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来细化高中英语教学课程,学生的学习目的会更清晰,不仅可以将英语课程中的知识点进行细化处理,结合艺术讲解的教学方法后,学生接受英语知识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李欣.中学英语教学的三大认识误区及诊断[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2]韩莲娜.做中学——在校外教育中开展双语科技课的教学探索与实践[C]//整合科普资源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2007.

[3]赵锐.从“CCTV杯”演讲稿看英语写作教学——-2005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山西赛区复赛选手演讲稿阅读手记[C]//全球化中的英语演讲:挑战与创新——首届全国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4]孙建国.中学生在线学习障碍分析及网校平台改进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5]孙妍.自我效能感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培养与应用[D].宁波大学,2010.

[6]樊帅.浅析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渐进性”的实现途径[J].法制与社会,2011,(23):126.

[7]王秀卿.重庆高职院校国际经贸易专业生源特点及课堂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0):201.

运用故事进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篇8

一、在英语阅读课堂中的故事应用实例

1.利用故事导入阅读文本,激发想象能力

[案例1]

以PEP Book6 Unit 4 B Read and write为例,这一节课主要是通过Mike和Uncle Larry的电话,用现在进行时呈现了忙碌的Mike一家人。在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引入Kens home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晚饭后Ken一家人的生活:Mother is doing the dishes. Dad is working in the study. Ken is watching TV. Sister is in the bathroom. 最后Sister大叫: A big spider! Help! 使故事更富有戏剧性。

教师先出示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猜测故事的大意。然后通过声音、视频等方式呈现整个故事。最后,从Kens home这个故事过渡到课文:What about Mikes home?

用于导入阅读课文的故事篇幅较短,情节清晰,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先出示生动、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故事情节,能激发学生用英语表达的兴趣。声音、视频等多媒体讲述故事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主动学习。

2.运用故事复习语言要点,串连新旧知识

[案例2]

PEP Book7 Unit 5 What does she do? 是一个关于英语“职业”的单元,它以第四单元的第三人称单数为基础描述了不同职业的名称及其特点。在教学Unit 5 B Lets read时,针对复习和新授内容,教师将通过运用故事,整合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等知识要点,并培养学生对不同职业的正确理解。

3.利用故事理顺文本主线,加深阅读理解

[案例3]

PEP Book8 Unit 4 B Lets read是一个以时间为线索的过去时阅读语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故事Bens Diary,使学生能抓住阅读主线,掌握阅读技巧。在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后,教师适时地指出:Pay attention to the places(关注地点的变化),并要求学生用直线划出不同的地点。接下来,教师又对学生说:Pay attention to the verbs(关注动词),并要求学生用波浪线划出不同的动词。通过准确地把握阅读主线,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整体理解的能力,并最终实现高效阅读。

二、在英语阅读课堂中有效使用故事的建议

1.目前,我校五、六年级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仍然是2003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教材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语言材料相对不足,很难满足大部分学生英语阅读的需求。教师可以在阅读课堂上适当引入英语故事,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2.教师可以利用故事的形象性、生动性、意义性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把故事应用于阅读课堂的导入、复习、呈现、拓展等环节,利用故事的优势,让学生体会阅读的快乐,享受英语学习的喜悦。故事能将学生带入所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并体验语言的实践性。

3.故事能锻炼学生和教师的思维能力,地道的英语故事还往往蕴含着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学生透过文字和图片,体验不同的文化,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故事是拓展阅读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将故事阅读和英语写作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仿写、续写、创编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选择故事和使用故事的策略

为了有效利用故事进行阅读教学,教师在选择故事时,既要注重趣味性,也要关注其内容是否与教学知识点相关,语言是否准确地道,是否易于学生理解和表达。

1.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选择符合学生心智的故事

故事的选取或创编都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选取学生易懂、易理解的故事文本。教师在筛选故事时也应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尽量避免生词较多或文化背景过于复杂的故事。

2.选择有趣味性、情节性和意义性的故事

浓厚的兴趣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故事选择首先应注重趣味性。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情节性较强的故事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而富有意义的故事更能引起共鸣,促进思考。

3.注重情感渗透,培养健康个性

在利用故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还要教会学生透过故事文本,感悟生命的纯真和美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享受阅读的快乐。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故事应用到小学高段的阅读课堂中,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实践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让阅读课堂成为幸福的高效课堂。

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9

3.1合理运用引导式教学语言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当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一言堂的方式,也就是教师是课堂主体。然而,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充分发挥其课堂主体作用,因而,语文教师需要发挥引导的作用,以保证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对其自我学习的能力进行全面培养。其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并在交流当中重视语言使用的启发性,合理提出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对其自我思考的能力进行全面培养。语文教师可以合理地运用拟人或者是比喻的方式,使得语文知识更为形象,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使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强化课堂教学的质量。

3.2语文教师提升自我修养与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师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之间存在紧密地联系,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语文教师合理地运用规范性的教学语言,同时,要保证发音准确,不存在口语或者是语气词,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而语文教师还应当不断学习以丰富个人知识储备,增强语文功底,全面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基于此,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总结教学语言使用不合理的问题,及时改正,增强自身修养,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3.3增强课堂语言幽默感与趣味感

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激发,增强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教学语言的作用十分关键,一定要幽默,并且生动有趣,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口]。而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则能够增强课堂的活跃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使其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与学生互动并交流,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地位,并积极引导学生,使其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全面培养。

运用互联网优化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10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必要补充。多媒体教学以其设计上的创意性、内容上的配置性、教学上的规模效率、传播的深度效应、资料的互补效应将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的变革。它是用以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途径,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将就其在教学领域中突破教学难点谈点粗浅认识。[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对于多媒体,大家都已不再陌生,它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在教育、教学这个领域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多媒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教育界。在发展过程中,对此概念虽有异议,但近几年来人们对多媒体的含义有了新的界定。学术界认为,多媒体是具有同时处理、编辑、存储和显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媒体信息的技术。也就是说,多媒体不是多种媒体的简单组合,而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来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综合在一起组成多媒体系统,最终形成网络,进行优化教学。我们现在所用的教学媒体,如书本、模型、挂图、幻灯、投影、录音、电视、录像、微机等及其与其配套的软件资料、在教师精心设计指导下,进行多媒体优化组合,使教学发挥多种媒体的优势,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将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多媒体教学是根据信息传播理论和教学过程的规律而设计、实施、评价教育过程的系统方法,它通过形声媒体、软件的运用和调控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不单要求教师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在传授书本知识过程中把学生智力的开发、思维能力的培训、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多媒体教学的自身价值取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同样的体会,那就是学习活动是一种在情感参与下理智的思维活动,理智的思维活动是与情感体验相伴而行的。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按照教学计划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这是消化吸收知识的最佳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情感与思维交融中和谐自然地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实践循环往复,实现认识的不断飞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多媒体教学所引发的心理效应和情感效应。通过多媒体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型”变成主动的“需要型”。我们知道,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是这两种学习状态交织在一起,有意活动是基于学生本人学习意志的.努力;无意的活动是基于外界环境的刺激。多媒体教学以它特有的魅力诱导、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将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使单一的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从而大大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使学生由消极被动的无意活动向积极主动的有意活动方向转化。把多媒体应用于教学领域的优势在于:1、增大信息量。教师甚至只用一只小小的鼠标,就可以避免多次交换使用录音机、录相机、幻灯机、实物投影仪、挂图等等,即节约了保贵的时间,又大大提高了信息输出量。

2、界面友好,操作简捷,菜单指示方便。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把繁琐的操作规程可以预先设计在面板上,令操作者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进度和学习节奏。

3、资源、信息管理形象、方便、高效、提高了管理档次。

运用自然拼读法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篇11

关键词: 语音 自然拼读 儿歌 绘本

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可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基础。小学是英语学习的启蒙和黄金时期,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感和良好的发音习惯尤为重要。

针对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有较强的形象思维,对于歌曲、动画感兴趣等特点,教师可以把自然拼读法与教材相融合,运用Phonics相关教材在各个学段中有序、渐进地开展。

一、运用视听素材进培养拼读语感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包括人们对英语语音的感受、语意感受,以及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学生的语音意识和英语语感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因此,教师可以上课之前,有计划地采用听、唱、说儿歌、童谣、韵律诗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语言,培养英语语感,久而有之,学生的语音语调会更优美,词汇量也会增加。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寻找适合小学生的视听素材,例如:自然拼读系列教程动画:Phonics kids,Bon Bon ABC。这两套教材以字母为主轴,带出各字母的开头单字,完整有系统的Phonics听读,辅以趣味的故事性图片和生动活泼的语音材料。学生可以跟着动画感受发音并哼唱,培养语感和节奏感。

对于这些视频,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不能一心求成。学生的语感培养是在语言的浸润中不断模仿的过程。语感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在经常不断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形成的,通过不断地发现与探索产生对语感的顿悟。

二、运用儿歌,感知发音规律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歌谣是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的最佳素材。将稍显枯燥的语音教学与极具吸引力的歌谣结合,达到关注语言的整体节奏和语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针对三、四年级学生,自然拼读教学更应突出趣味性。利用游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知识,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林紫云,201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Phonics动画中的歌谣,设置不同的游戏挑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案例: 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1 Sound time部分。

本版块的教学内容是Aa在闭音节中的发音,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自然拼读拓展教学,设置“和字母Aa交朋友的”主题,采用以下趣味活动进行拼读练习。

教师播放Phonics kids2A的相关动画,引导学生在欢快的节奏和氛围中进行拼读训练。

1.用歌谣的节奏拼读单词

采用Phonics Kids 的歌谣节奏,让学生进行拼读。

a-m=am am, am, am h-am=ham j-am=jam I love ham and jam.

a-d=ad. ad, ad, ad d-ad=dad m-ad=mad My dad is mad.

a-t=at at, at, at c-at=cat f-at=fat My cat is fat.

2.趣味游戏

学生学会a+辅音字母的发音,教师可利用字母卡片,变换辅音字母,引导学生自主拼读、感悟。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玩字母转盘拼读游戏,让学生拼读辅音+元音a+辅音结构的单词,如:sad, mat, pat, cap, hat ,rat…

3.儿歌挑战赛

教师提供符合字母a在闭音节发音规律的儿歌,根据自己的学习学习状况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歌谣,如:

一级:1.Ham, ham, ham. Jam, jam, jam. I love ham and jam.

2.Cat, cat, cat. Fat, fat, fat. I have a cat. My cat is fat.

3.Dad, dad, dad. I love my dad. Mad, mad, mad, My Dad is not mad.

二级:I am Mad. Dad is mad. I am sad. Dad is sad. I am glad.Dad is glad.

Am I bad? No, I am never bad.

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分层次教学, 这样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所有发展,并且通过小组比赛、个人挑战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音学习更生动。

三、运用绘本故事,体验自主拼读

绘本阅读是一种在情境中发现语音规律、感知故事情节、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语言技能的有效方法。将Phonics教学与阅读教学巧妙结合,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阅读素材中潜移默化地习得语音知识,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拼读规则的同时,进行有意义的操练与表达,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绘本有夸张的绘画、想象及幽默丰富的语言,吸引学生深入地感受语音的魅力。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1“In class”的Sound time板块中有字母Bb的发音教学内容。在教字母Bb的发音时,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采用A Biscuits的趣味故事。

这个绘本内容描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妈妈一起在家做饼干,女孩想象着饼干可以做成各种有趣的形状:公交车饼干、小熊饼干、月亮饼干。小女闻到了饼干的香味,飞到窗前,吃起了饼干,饼干变成了小鸟的形状。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新单词的乐趣,主要单词bike,biscuits,bear,butterfly,bird都含有/b/音。学生通过跟读绘本,体会/b/的发音规律;通过为故事配音,体会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在单调的语音学习中融入完整的情境,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拼读规则,提高阅读能力。本故事除了语音学习和情感体验外,还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拓展思维能力。一篇妙趣横生的绘本故事,一场充满想象的体验,一个别开生面的语音训练,能让学生对语音课堂回味无穷。

上一篇:两字词语摘抄下一篇:别了,我留恋的班集体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