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民俗文化(精选8篇)
厦门历史文化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陆地面积1565.09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通行闽南方言。相传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
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属泉州。宋属清源军、平海军、泉州。元属泉州路。明属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筑“厦门城”-----意寓国家大厦之门,“厦门”之名自此列入史册。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驻兵厦门,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废;二十三年(1884年)设台厦兵备道,道尹驻台湾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湾府改为台湾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设厅,雍正五年(1727年)兴泉道(后为兴泉永道)自泉州移驻厦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厦门鼓浪屿沦为“公共租界”,民国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县嘉禾里(厦门)及金门、大小嶝置思明县,9月升思明府,旋废,1915年分出金门、大小嶝设金门县,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厦门道,1925年废)。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厦门特别市,旋废。1934年同安、思明县属第五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5年4月以厦门及鼓浪屿等7个岛屿设厦门市,撤销思明县设禾山特种区,与同安县同属第四行政督察区(驻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沦陷,10月恢复厦门市建制,设中心(后改思明)、开元、鼓浪屿、禾山4区。1949年9月、10月同安县、厦门市解放,同安县属第五专区(1950年改泉州专区、晋江专区),厦门为省辖市,1950年10月厦门市设开元、思明、鼓浪屿、厦港(后废)、禾山5区。1953年同安县集美镇归厦门市辖,1958年1月撤禾山区,改设郊区,8月同安县由晋江专区划属厦门市。1966年8月开元、思明区更名东风、向阳区(1979年10月复原名),1970年2月同安县划属晋江专区(地区),1973年6月再归厦门市。1978年9月设杏林区。1987年增设湖里区,郊区改名集美区。1997年同安撤县设区。至此,厦门市辖鼓浪屿、思明、开元、杏林、湖里、集美、同安7区。
200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厦门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思明区、鼓浪屿区和开元区合并为思明区,原三区的行政区域划归思明区管辖。
二、将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集美区管辖。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
三、设立翔安区,将同安区所辖新店、新圩、马巷、内厝、大嶝5个镇划归翔安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
厦门当地特色 闽南功夫茶 厦门是功夫茶的起源地之一,有着浓郁的茶文化氛围。厦门人大多爱喝乌龙茶,尤以安溪铁观音为最,铁观音号称茶中极品,有诗盛赞:珠泉隽味和胸臆,玉液新香沁齿牙,两腋清风瓯泛绿,一壶春雪笔生花。厦门的茶艺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茶具、火候、环境。茶叶以新为贵,乌龙茶经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汤色黄红,口味醇厚。泡茶要用软水,即每公升水中钙、镁的含量不到8毫克的水,这样泡出的茶才能口味醇厚,色泽纯正。火候与汤候要适度,既要烧沸,又不能过火,这样茶汤才能鲜美。厦门人饮乌龙茶,爱选用有加盖的陶器茶具,因其会“保香”和“保味”。品茗需佳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厦门人喜欢在厅里放置摆设,花瓶古玩,燃香播乐,增添雅致,使品茗成了一种高尚精神追求和高品位的休闲方式。
民间曲艺
厦门的民间曲艺流传甚广,种类繁多,主要有南曲、歌仔戏、高甲戏、梨园戏和答嘴鼓等。内容有描写日常生活,倾诉男女爱情的,有再现劳动场景,传播知识趣闻的。在现代化的厦门,感受一下颇具特色的地方曲艺,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
南音
又称南乐、南管、弦管,是闽南最流行的一种地方曲艺。据考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就有了。史料记载,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庆祝60寿辰,全国弦歌妙手聚集京都献艺,南曲也进京演奏,受到赏识,被授予“御前清听”的乡匾和彩伞、宫灯,并赐给了演奏二胡的艺人以脚踏金狮的龙遇。这种古老乐曲用琵琶、洞萧、二胡、三弦等乐器吹奏,乐曲优美抒情,富于地方特色。其著名代表作有《梅花操》、《八骏马》、《三更人》、《感谢公主》等,均灌成唱片,发行于海内外。歌仔戏
用闽南方言演唱的地方剧种,一般分生、旦、丑、净等四个行当,表演细腻,用语幽默诙谐。唱腔属民歌曲体,曲调优美,节奏感强,唱腔淳厚,富有闽南风土气息。主要伴奏乐器有壳子弦、大广弦、台湾笛、三弦、月琴、鸭母笛等。该戏流行于闽南、台湾和南洋华人聚居地,其曲调来自民间,是流散在街头、茶室的曲调;唱词是群众的语言,灵活机动,可长可短。传统剧目有500余本,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戏《三家福》、《白蛇传》及现代戏《碧水赞》、《武夷英烈》等。高甲戏
又名戈甲戏、九角戏,亦称大班、鼓班。高甲戏产生于清代中期,是泉州民间娱乐表演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它把昆腔、四平腔、戈阳腔、徽调、京剧、木偶戏和梨园戏、南音等地方音乐戏曲兼收并蓄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和唱腔。其丑角表演艺术被誉为“戏剧艺术宝库的珍品”。题材多取自于古老的民间传说,如《陈三五娘》、《王虎平西》等,其特点是常用插科打诨的对答形式和风趣、幽默的韵语对唱,使人发笑,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海上花园-鼓浪屿
鼓浪屿是厦门西南方一座1.78平方公里的小岛,隔一条500米宽的海峡与厦门市区隔海相望,素有“海上花园”之誉。岛屿四面环海,西南部有一岩洞,潮起潮落,浪涛撞击,发出如鼓声响,故得名“鼓浪屿”。岛内取消各类机动车与人力车,进岛一律步行,因而恬淡静谧,无车马喧哗。岛上居民具有传统的音乐素养,普遍喜爱钢琴和手提琴,钢琴密度居全国榜首,殷承宗等著名音乐家在这里熏陶成长。因此,鼓浪屿又被称为“音乐之岛”、“琴岛”。侨乡
厦门是福建籍华侨出入境的主要门户,也是福建的主要侨乡。厦门最早的远洋航运,最早的铁路,最早至闽南各县的内河航运和水陆联运,大多是华侨投资创办的。华侨对厦门近代资本主义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厦门节日
厦门地处闽南,闽南文化源远流长,保留了很多独具特点的习俗,逢年过节时这些传统习俗便体现得尤为浓烈。除了农历春节、上元节闹元宵、踩街、闹花灯、舞龙舞狮这些我国传统的节庆仪式外,厦门还有正月初九拜天公,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吃粽子和抓鸭子,八月十五中秋搏饼。此外,凤凰花旅游节、购物狂欢节等新兴节日将厦门的节日文化装扮的更为多姿多彩.上元节
时间: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七
介绍:又称“灯节”或“元宵节”,是紫微大帝的生日。这一天,厦门的百姓都要向天宫祈福,家家户户一大早即把五牲、果子、酒菜、纸钱等供在桌上,烧香祭拜,并且占卦,预测一年的福祸,祭酒之后烧金纸,完成祭仪、撤供等仪式。这时的大街小巷都点缀着美丽的花灯,中山公园、寺庙或工人文化宫等公共场所会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放烟火、迎紫姑、猜灯谜、吃汤圆等贺节活动。
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介绍:又叫“五月节”。厦门一带的端午节既有和我国其它地方共同的内容,如吃粽子、划龙舟,也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内容,如抓鸭子、抓猪等竞技活动。龙舟竞渡一般在集美的龙舟池举行,如果你刚好在端午节期间去厦门,不妨去那里看看。抓鸭子是一种考验体力、毅力和技巧的民间体育竞赛。竞技场设在水面上,参加者要走过一根涂满滑油的圆木柱去打开一只盛鸭子的木箱,然后再跳进水里去抓掉下去的鸭子,场面火爆,气氛热烈,具有浓郁的闽南风情。
凤凰花旅游节
时间:凤凰花开的季节(5~6月),每两年举办一次,与海洋文化旅游节交替进行。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
时间:每年1月第一个周六上午
介绍:由中国田径协会与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是中国春季惟一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也是中国惟一在海岸风光赛道上进行的马拉松,与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形成中国的南北两大马拉松赛事。
中秋搏饼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介绍:厦门人对中秋节特别重视,除了全国共有的赏月、吃月饼以外,当地有一种玩会饼搏状元的民俗活动。当年郑成功率部驻扎在厦门,中秋节前后,士兵们开始思念家人。部将洪旭为了激励士兵先国后家的斗志,便巧设“中秋会饼搏状元”,用六个骰子和一只碗,让士兵轮流掷骰子,根据骰子红豆的多寡,可中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六骰均为4,可囊括桌上全部月饼,六骰均为除4外的数,要关灯,抢月饼。该习俗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会进行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厦门的饼店在中秋节前后大量生产会饼上市,有馅饼、广东饼、饼干式或三者综合。
安安曰:中秋明月亮堂堂,屋里屋外博饼忙,烟花爆竹来助兴,迎得金秋状元郎。
博饼,是厦门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厦门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驱逐荷夷收复台湾。郑成功的士兵来自福建、广东各地,到中秋节前后,士兵们倍思亲人。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为了宽慰士兵离乡背井、思亲想家之念,激励士兵先国后家,克敌制胜的斗志,便与兵部衙堂(今厦门洪本部巷32—44号)的属员,经过一番筹谋,巧设“中秋会饼”,让士兵们赏月玩饼、品茗谈天。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厦门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在古代,“博”是一种棋戏,后泛指赌博运动。当然,沿袭到现在,博饼不再有赌博的意味,而是成为厦门人中秋聚会的保留节目。当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当欢声笑语从人们的心地飘出,各个眼底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时,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总是特别温馨。
中秋博饼,讲究的就是一个开心,是博一个好兆头,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这当然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所以,厦门人总是对中秋节格外重视,把中秋节过得比春节还热闹,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
皓月当空,家家户户燃起红烛,摆着会饼,全家老小,亲朋好友,五六个人一会虔诚地掷骰子,看月神赐福给谁,热烈有趣,笑声不绝。
月饼在厦门的博饼风俗中,有一个自己的名字,美曰:会饼。每年中秋节前后,厦门的饼店便大量生产中秋节博饼专用的套装会饼上市供应,有馅饼、广东饼,包装精美,为送礼佳品。这是中秋博饼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
传统的会饼是由大小不一的月饼汇聚而成的,一套会饼计有:状元饼1个,对堂饼2个,三红饼4个,四进(士)饼8个,二举(人)饼16个,一秀(才)饼32个。
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在会饼中,最美味的不是状元饼,而是“三红”饼。
这来源于一个有趣的传说:永乐二十二年(1442年)甲辰科殿试,状元名孙曰恭,明成祖觉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于是将第三名的邢宽易改为状元。在厦门人的说法中,这状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之辈,第三名反而有真才实学。因此,状元饼的味道也就一般,而三红饼总是味道最好。
现在,博饼依然是厦门人最钟爱的中秋活动,也是最热闹的一个民俗节日形式,但“会饼”的形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出现了更多新的“会饼”,不再是月饼,而是由实用物品组合而成,比如:沐浴露、洗发水等等,也可以是食品,比如:果冻、薯片、可乐什么的,反正是你自己想要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做“会饼”,有的单位还升级到高档礼品,只要按照会饼规定的数量组合就成。这或许是因为大家就是想在节日中找个乐,而这个乐子变得更实际些吧。
博饼的工具:
会饼一套,骰子一副(6个),大碗一个(有点深度,而且要瓷碗才好,才能让骰子在碗里跳起来)
看看下面这两个超级博饼大碗吧!
博饼的方法:
中秋会饼每会63块饼,隐含七九六十三之数,因为三、九是我国民间的吉利数。
戏饼以“会”计算,一般一“会”以四五人为宜。“会”饼模仿科举制,设状元饼(最大的)一个、对堂(榜眼)饼二个、三红(探花)饼四个、四进(进士)饼八个、二举(举人)饼16个、一秀(秀才)饼32个。这是象征古代四级科举考试。古代府级考试及第的童生称秀才;乡试(省级)考中者称举人;在京师礼部会度及第者称贡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度及第者称进士,其中又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俗称三鼎甲或三及第;二甲名额较多,三甲就更多了。
由于博状元寓教于乐,活泼有趣,所以郑成功特别批准从八月十三日至十八日,军中按单双日分批轮流赏月博饼。
大致是这样的:每个人每次要把6个骰子一起投进大碗里(再强调一次哦,一定是要用瓷碗才能玩的起来),众人依次投骰子,看骰子的点数得饼。
有1个“四点红”的得一秀饼(图 1),有2个“四点红”的得二举饼(图 2),有4个相同点数的(红四除外的都可以)得四进饼(图 3),有3个“四点红”的得三红饼(图 4),若骰子点数分别为1至6顺序排列着的得对堂饼(图 5),再来,就是得状元饼的情形,状元有很多等级,图6.1-6.4所示的状元等级是从小到大排列,具体为:
若是有4个“四点红”(图 6.1),则可取状元饼,若2个人都出现4个“四点红”,则比较另外两个骰子点数的大小,点数大者为胜。
有5个相同点数的(图 6.2),俗成“五子登科”,比起4个“四点红”的状元要大。
若是4个“四点红”加上2个“一点红”(图 6.3),则称为“状元插金花”,仅次于6个骰子点数全部相同者(图 6.4)。
特殊情形:
六个“四点红”(图 7.1),称“六抔红”,所有的饼全归投者所有。
六个“六点黑”(图 7.2),称“六抔黑”,要关灯抢饼。
说明:
1、状元饼只有一个,反正谁大就归谁。
2、在会饼没有全部得出归属前,游戏继续,若某种会饼已经分完,则可采用“追”的方式,这是最刺激的,即后来获得者向自己前一个获得者追饼。比如三红饼已经分完,若还有人博到,则此人按游戏进行的反方向向离自己最近的一个三红饼获得者拿回奖品。
安全文化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它以人为本, 以文化为载体, 通过文化的导向规范人的行为并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对于供电公司来讲, 企业安全文化必须是被企业全体员工认可、接受和实践的安全核心理念、管理制度和从业行为, 要具有电力行业安全生产的特点, 体现为所有人员对安全的思想认识、工作态度以及采取的行为方式, 主要包含安全理念、安全管理、安全形象、职工安全行为规范等四个方面。构建企业的安全文化, 营造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 对人的意识、思想、态度、行为等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而达到控制不安全行为和减少事故的目的。
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及其重要性
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和谐管理”,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本身就是一种矛盾, 实际工作中, 往往是各级管理者要求被管理者去执行规章制度, 而被管理者却是被动地去执行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从管理上、思想上教育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善于辩证地看待安全规章制度所给予我们的最大的“平安和安稳”, 共同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提高对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认识, 在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中形成精神财富, 即安全文化。实现“以人为本”, 既要“保证人的安全”, 又要“依靠人保证安全”, 达到“和谐管理”, 这就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电力企业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的要求自然也越来越高。然而, 在安全生产实践中, 由于目前的科技手段还达不到物的本质安全化, 设施设备的危险不能根本避免, 纯粹的安全技术手段是无法完全避免事故发生的, 因此, 我们要充分重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强化每位员工的安全意识、理念、价值观, 结合安全管理手段, 使每位员工牢固树立“我要安全”的理念, 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2 厦门供电公司安全文化建设特色做法
厦门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全力确保安全生产。但是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从外部讲, 安全法制环境趋于严格, 新《安全生产法》的颁布, 强化了“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 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 加大了安全事故的问责力度。从内部讲, 公司安全生产形势始终严峻。安全管理基础仍然不够扎实, 特别是安全管理不科学、不规范、不落实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作业现场习惯性违章仍未完全杜绝, 必须下大力气加以遏制, 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此, 厦门供电公司不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通过丰富安全文化的内容, 引导员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 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全力确保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主要做法如下:
2.1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强化“管专业必须管安全”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实现企业安全的基本制度保障, 作用在于强化每位员工的安全责任。厦门公司落实各级安全责任, 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等要求, 各级人员履职尽责、守土有责, 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红线, 全力确保人身、电网、设备安全。
(1) 严格法规执行。贯彻新《安全生产法》, 对照国网公司《安全工作规定》和《安全职责规范》, 梳理各层级安全责任体系, 组织开展法规制度宣贯考试, 使各级领导和员工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 更好地履行安全职责。
(2) 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管理到位”的执行标准, 通过“管理到位”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项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实施者, 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在专业管理、生产组织、现场作业、安全监督等各方面做到责任到位、管理到位、工作到位。充分发挥关键岗位人员的把关作用, 及时纠正不安全现象和违章行为。
(3) 保证体系各部门以落实安全例行工作为抓手, 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安全工作, 加强反违章自查自纠, 强化安全问题的整改。通过抓好安全例行工作, 落实日常安全职责, 切实将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融入生产过程。
2.2 健全标准体系, 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 必须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并抓好规章制度的执行。从公司系统多年来的事故教训来看, 凡是人身事件和有人为责任的事件, 都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没有执行好有关, 做实做细规章制度管理并有效执行才能更好地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1) 规章制度的执行应建立在员工认知、认可和理解的基础上。公司各专业部门开展排查是否存在安全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是制度本身不符合现场实际、不好执行, 还是人员意识问题或管理问题, 找出问题的根源。
(2) 专业部门根据业务流程变化、反事故措施补充等, 组织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 重点解决交叉、重复、盲区、流程不清晰等问题。按照“谁出台, 谁组织”的原则, 每年组织制度评审。
(3) 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需要一丝不苟、不打折扣、不搞变通, 安全作业中的改变就意味着风险, 特别是故障抢修、临时消缺等, 容易造成风险辨识仓促、擅自增加工作内容等风险, 因此要严格规章制度执行要求, 刚性执行, 杜绝此类风险。
(4) 安监部门要加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 加强安全例行工作、反违章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公司成立“安全督察队”, 加强作业现场执规的检查力度, 重点加强小型分散作业以及故障抢修、紧急消缺等临时性、突发性作业的检查力度, 2015年1—11月份, 公司安全督察队检查753个作业现场, 发出现场检查通报154份, 查纠一般违章265起、严重违章8起, 发出整改通知书5份, 取消工作负责人资格6名。通过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监督, 现场的作业管控得以更加有序、高效、安全。
2.3 突出“以人为本”, 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公司秉承“企业发展为了员工、企业发展依靠员工”的理念。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要始终把保护员工的安全健康作为神圣职责, 带着深厚的感情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让“安全第一”的思想牢牢根植于全体员工的心灵深处。
(1) 营造遵章守纪的良好氛围。教育员工牢固树立法制意识, 满怀敬畏之心, 严格执行以《安规》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养成遵章守纪、严谨细致的工作氛围。
(2) 加强员工关爱和思想教育。着力解决员工在安全生产上的困难和诉求, 继续推进安全管理减负工作;注重加强安全生产的保障要素, 充分考虑一线人员承载能力和工作强度, 为员工创建更加安全的生产工作条件。
(3) 通过开展“无违章”集体宣誓、集体签名、亲情寄语等方式, 增强员工责任心和企业荣誉感;广泛开展党团员身边无违章、创建安全示范岗等活动, 树立安全典型模范;开展“无违章班组”月度评比活动, 强化正向激励。将规章制度执行与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提升员工认真执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4 加强班组建设, 进一步提高安全执行能力
班组是公司最基本的生产单元, 公司大部分的安全生产任务都要在班组完成, 规章制度都要靠班组落实。班组的基本任务就是现场作业, 加强班组建设工作, 提高班组安全执行力, 把班组打造为“规范、安全、高效”的作业单元和“自立、互助、温暖”的职工“小家”, 有利于确保各项生产工作安全、顺利完成。
(1) 加强班组安全执行力建设及安全知识宣传学习, 强化安全意识, 树立“我要安全”的文化理念, 建立有特色的班组安全文化, 用安全文化约束行为规范, 并将其落实到每一项班组工作中。
(2) 加强班组标准化作业管理, 强化开工前准备、班前会、安全交底等措施的落实, 规范化要求, 统一模式, 严格推行;对于小型分散及临时性消缺等作业, 充分辨识作业风险, 做到风险预知, 采取措施, 控制风险, 保障安全, 确保作业安全无死角。
(3) 大力推行“班组安全讲堂”, 从“一人讲、众人听”变成“人人上讲堂、人人当专家”, 通过人人讲安全、讲技术、讲标准化作业等, 不断强化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执行能力, 全面提升班组人员综合素质。
2.5 加强教育培训, 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教育培训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这项工作抓得好不好, 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安全基本知识掌握得扎不扎实、安全观念牢不牢固, 它是保证作业安全的必然要求。厦门公司通过持续开展“学、懂、执行安规”活动加强安全业务技能培训, 着力提升人员安全管控技能和安全风险辨识、防范能力。
(1) 提升班组安全生产关键人员履职能力。结合班组建设工作, 规范班组长日常安全工作要求。组织工作负责人培训并开展岗位资格认定, 加大奖惩力度, 提高工作负责人履职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2) 设立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内训师, 将典型违章作为学《安规》的重点。建立基层班组“师带徒, 结对子”机制, 培养一线员工良好作业习惯。
(3) 加大实干实训力度。完善安全技能实训基地, 开展一线员工现场轮训、考评, 对工作负责人 (含协作队伍) 开展作业组织及安全管控能力的考核。加强对新人员和违章人员的实训, 实行违章记分12分经重新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制度。
(4) 加强员工专业技能培训。发挥专业部门在员工岗位技能培训中的主体责任, 落实“管专业必须管技能”, 立足生产实际, 抓员工岗位技能的提升, 对“两票三种人”进行专业技能考核把关。2015年, 公司共组织内部员工1 500余人、外协队2 000余人进行安规考试, 组织实训基地、作业场所学《安规》483人次, 对新员工、转岗员工129人开展“师带徒”培训。
2.6 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与运维,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公司建立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专业化救援队伍, 提高救援装备水平, 增强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和抢险救援能力。同时, 成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一旦发生不测, 能保证救援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防止一窝蜂、一拥而上的现象发生, 避免救援工作的混乱无序。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 组织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对公司级的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进行研究和提炼, 编制了管理类应急处置卡67份、现场类应急处置卡20份。该部分处置卡职责明确、内容简要、指导性强, 将直接运用于今后各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中。
(2) 积极开展应急演练与培训。如进行了应急基干队伍技能训练和应急管理人员应急理论及系统运用培训, 并派员参加了2015年华东区域应急基干队伍互训互练活动, 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同时开展了多次多层级的应急演练, 分别参与了厦门市和省公司的防汛抗台演练, 组织各部门利用应急演练周结合专业特点和生产隐患集中开展了针对性演练等。
(3) 加强突发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组织好台风、热带风暴、洪涝等各项应急防御工作, 规范应急值班、应急处置、信息报送, 做好应急评估, 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此外, 做好应急指挥体系软硬件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培训工作, 充分运用技术手段提高响应能力和速度。完善应急物资仓库建设, 做好应急物资日常维护, 确保其在应急响应时的良好运作。
2.7 强化外包施工队伍反违章管理, 确保施工安全
为强化外包施工队伍反违章管理, 开发了安全违章记分管理系统, 建立外包施工队安全诚信档案, 对外协队伍及其所辖班组、员工的反违章记分情况进行实时记录, 当某个外协队伍、班组或个人的记分累计达到预警值后, 系统提示要对责任单位 (人员) 进行约谈、培训教育或清退, 这就强化了对外包施工队伍安全执规的监管, 更好地约束了外包施工队伍作业行为, 确保了施工现场作业安全。
3 结语
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 必须全员参与, 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抓安全生产工作, 努力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 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 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我会安全”的思想转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正是这种思想转变的推动力, 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规章制度执行、安全文化氛围营造、员工教育培训、班组建设、应急管理以及外包施工队伍反违章管理等七方面的工作, 夯实了企业的安全文化基础, 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顺利实现。
摘要: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 企业和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文化的建设。现介绍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 阐述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在生产过程中所发挥的有利作用, 总结厦门供电公司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特色做法, 强调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内在保证。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特色
参考文献
[1]徐德蜀.安全文化、安全科技与科学安全生产观[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 (3) .
[2]李秀霞.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简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30) .
[3]韩剑锋.浅谈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3 (2) .
[4]蒋庆其.电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电力安全技术, 2004, 6 (10) .
[5]毛海峰, 郭晓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及其多维结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12) .
關键词:厦门民俗文化;创新;时代感;继承;保护
一、厦门民俗文化的现状
民俗文化的形成是草根文化不断进展的过程,是在人们的深层心理结构处于原始混沌、似开非开的状态下萌发而生。这些包罗万象的草根文化很多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厦门民俗文化遗产都来源于草根文化,与农耕、海洋、通商口岸相联系,与闽台文化渊源相联系,以一种原始隐喻的方式赋予了神性的敬畏之感。如表现对自然亲和力和膜拜感的送王船习俗、厦金风狮爷信仰、闽台妈祖信仰、保生大帝信仰、池王爷信仰、崇拜白海豚为“妈祖鱼、镇港鱼”信仰、莲山大人信仰等等,这些老祖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维护和培育人们的生态意识,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健身、休闲、娱乐方式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那么厦金宋江阵、五祖拳、拍胸舞、车鼓弄、南音、答嘴鼓、莲花褒歌、高甲戏、歌仔戏、荷叶说唱、皮影戏、方言讲古、闽南童谣、中秋博饼、蜈蚣阁、闽南婚嫁习俗、厦港疍民习俗、拜天公习俗等厦门老百姓所喜爱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不但愉悦了身心,更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
近年来,随着各种文化的繁荣发展和相互渗透,人们对“洋味”产生了过度的崇拜和向往,时尚刺激的摇滚、街舞,通俗流行歌曲等,逐渐占领了人们的精神领域,成为年轻人的娱乐主流。
尽管民间、学术界或政府方面均做出了一系列拯救措施,倾注很大关注和热情,但许多民俗艺术仍日渐式微,有的到了频临“灭种”的境地,像北管、十番、大广弦、嗦啰连、八音阵、答嘴鼓、顺口溜、闽南语讲古、荷叶说唱、锦歌、彩扎等等,基本都是靠老艺人勉强支撑,愿意参加传承的年青人并不多。正如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所说“在中国,每个一分钟都可能有一位老艺人,一门手艺或一首民歌消失,每秒钟都可能有一幢老房子被拆掉”。厦门民俗文化尽管“家底”丰厚,却仍处在夹缝中苦苦挣扎。
二、厦门民俗文化要在继承与保护上下功夫
民俗文化,是一种朴实的美、粗犷的美并带有若干杂质的美。民俗文化要复兴、健康有序发展,除了依靠持有者努力保护外,还应抓好五个方面:
(一)发挥政府宣传部门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尤其是民间力量参与进来,依托优秀民间文化遗产,借助丰富民俗文化品牌,挖掘、整理、恢复优秀传统项目,营造浓厚的重视民俗文化的良好氛围。
(二)把保护传承工作的历史重任向娃娃延伸,利用教育部门导向作用,从娃娃抓起。厦门市同安区积极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在中小学校授牌建立民俗基地,如华兴学校民间武术宋江阵演示基地、华兴学校民间技艺舞龙培训演示基地、西柯丙州青少年南音培训演示基地、尚音艺校闽南童谣培训演示基地及东山中学闽南语合唱培训演示基地等,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中得到了美的熏陶,拉近了与民俗文化的距离,传统艺术在青少年中得到传承,获得新生力量。
(三)建立厦门民俗文化主题大公园,建造历史名人雕塑群,展现古代行政区域的风土民情,让更多的人了解厦门历史,了解厦门民俗文化。
(四)着眼提升旅游品牌,打造“非遗”文化产品。面对厦门旅游热的到来,厦门完全有条件开发、培植、发展本土特有的“非遗”项目,并转化为系列的文化产品推向市场。比如南音和褒歌这样的“非遗”项目,可以借鉴丽江纳西古乐模式加以保护、弘扬和利用,成为开辟旅游者厦门之行必选项目,形成具有规模的文化产业。通过构建民俗文化旅游演出平台,让每个参与“非遗”的活动者,既是“非遗”项目的持有者、保护者,更是经济效益的受益者。
(五)搭建厦门民俗文化交流平台,积极与台湾、海外闽南人聚居的华侨群体合作,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如闽南语答嘴鼓,除了保护闽南语词汇、闽南谚语、歇后语,也是维系闽台同胞、海外侨胞乡音乡情的纽带。在海峡两岸同胞民俗活动交流频繁的今天,共同抢救、共同保护、共同发展、共同利用,以扩大两岸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领域的交流合作,打造合作平台,为促进两岸传承文化遗产,推动文化繁荣,为促进两岸和平做贡献。
三、厦门民俗文化要在赋予时代性上下功夫
艺术的魅力是赏心悦目,陶冶心灵,振奋精神,鼓舞斗志。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无论思想性还是表现形式,都有着当时的时代印记,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做到既继承传统,又超越传统,既保持民族风格,又注入时代元素,最大限度满足欣赏者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达到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统一结合,厦门民俗文化才能获得生存与不断发展。可以在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把当代“厦门精神”融入厦门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只有体现时代特点、展现时代印记才能强壮生命力。“厦门精神”是厦门人民在开拓进取、艰苦奋斗中创造出的财富,厦门民俗文化要围绕“嘉庚精神”、“海堤精神”、“英雄三岛精神”、“拒腐蚀、永不沾”的鼓浪屿“‘好八连’精神”、“以诚为本、顾客致上”的“厦航服务精神”和“穷则思变、富而思进”的“马塘精神”等精神财富努力挖掘、整理,不断创作出具有引领和催奋作用、体现厦门人民精神境界和精神风貌的民俗文化。另一方面,要运用现代表现方法展现厦门民俗文化。近年来,厦门在保留传统技艺表演的同时,结合时代题材、内容和表演,推陈出新了很多作品,比如:《出画堂》、《厦门金门门对门》,它们在原有基础上运用大量的现代创作手法、灯光、舞美、道具综合运用,使作品更加贴近人们的心灵,更富有时代朝气,备受观众的喜爱。
四、厦门民俗文化要在创新上下功夫
民俗文化是一种朴实的美,粗犷的美并带有若干杂质的美。要使这一美得到升华,必须在挖掘、整理和承传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和超越,才能充分发挥它的艺术魅力。比如:闽南男子汉舞蹈《拍胸舞》,通过音乐、动作等方面的创新编排后,走出本土迈向国际舞台,这群男子汉不但在精神和经济效益获得双丰收,而且把这一“非遗”项目的利用价值拔到最高;广场民俗活动《厦金宋江阵》,近年来在厦门与金门的交流中互补创新,表演形式和内容的不断改良、丰富,以更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形式,拉近了海峡两岸同胞的距离,成为群众喜闻乐道的表演活动之一;“歌仔戏”原来只有小旦、小生、小丑,通过积极吸收其他戏种的元素,有了生旦净末丑后,不但剧情更加丰富,艺术层次也随之提高;“高甲戏”在吸收其他戏种表演形式后,把纯武戏发展成文武相结合的“合兴戏”,保留独特活泼风趣、舞蹈性较强的儡丑表演艺术;最值得提到的是获得了文化部最高奖项“文华奖”的厦门大型南乐舞《长恨歌》,正是厦门民俗文化创新成功的典范。
随着对本土文化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保护民俗文化艺术的呼声越来越高,倡导民俗文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厦门市的答嘴鼓,漆线雕、歌仔戏、南音、高甲戏成了首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建立“土地开发,文保先行”制度,地域性的民俗文化艺术成了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平台上的“主角”;更可喜的是国家确认每年六月份的第二个周六为“文化遗产保护日”。这对民俗文化的复苏,对于唤起全民保护意识以及推动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将有着长远的重大意义。
厦门上古文化艺术馆是亚洲最大的古玉专题艺术馆。该馆坐落于厦门五缘湾文化展览苑,这里阳光沙滩、帆船游艇、湛蓝清透的海水,风景如画,被称为“厦门最美的海湾”。馆内收藏有距今3000至6000年的古玉两千余件,其藏品之丰富,可列国内私立艺术馆之最。香港凤凰卫视曾对我馆进行了专题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内主流媒体也做过相关报道。
馆区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包括展厅、内庭小花园、精品廊、书店等。艺术馆共分为四个展厅,展厅面积3200平方米。藏品包括了齐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等各类型的玉石器。展馆内辟为四个主题展厅:一,玉蕴山辉。主要展示石器时代古拙、美丽的石器、陶器和玉器。二,天造地设。展示承载远古先民神话、思想和智慧的精美玉雕。三,礼仪兴邦。用玉礼器的组合再现古代礼制概况。四,远古辉煌。通过宏伟而精美的大型玉器珍品展示古代文明的发达程度和工艺水平。
远古石器时代,上古先民将玉器从石器中甄别出并作为最高等级的礼器,在重要的仪式场合中广泛使用。该馆藏品中的大量玉器上,铭刻有古老的神秘文字,无疑成为上古文化艺术馆的镇馆之宝,它为研究上古三代(夏商周)历史、中国文字起源等诸多学术课题提供了新的实证。
上古文化艺术馆还为国内许多相关科研教学机构提供了理想的教学与学术研究平台。迄今为止,共青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文物保护管理研究所,厦门大学等十所教学科研机构的研究实习基地相继在该馆挂牌成立。
关于厦门博饼的来源,历来有几种说法。现在流传最多的一则与郑成功有关。 据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许许多多从大陆去台湾的官兵,思念家乡。每逢中秋佳节,思乡之情更是不可阻挡。郑成功为了冲淡官兵的乡愁,特请一位部将洪旭,设计出一套玩饼的游戏,让全体官兵在凉爽的中秋之夜欢快一博。郑成功亲自批准从农历十三至十八,前后6夜,军中按单双日轮流赏月博饼。
这独特的游戏,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和改进,成为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沿袭至今,成为厦门人中秋聚会的保留节目。
第四届厦门文博会“文化点亮城市”创意论坛成功举办
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HKCTC)作为第四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协办方及香港展区的承办方,在为期4天的展期内,在香港展区成功主办了多场创意产业相关主题演讲,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长三角主席黄绍忠先生Alex Wong、创意品牌优化中心首席总监叶伟山先生Shan Yip进行主题演讲,通过分享与探讨,把香港创意产业的经验心得带到文博会上,更邀多方文化界名人进行分享,从而吸引了与会各方文化界人士相聚于香港展区。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女士更亲临香港馆参观与考察,对香港创意产业及科技创新委员会发展文创事业的决心表达了认同以及希望加强粤港三地文创事业发展的合作。
除了创意沙龙以外,我会还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其中由我会主办的大型两岸创意产业交流论坛吸引了大批文创专家参加。我会创意品牌优化中心首席总监叶伟山先生Shan Yip,我会创新数字产业中心首席总监苏兆恒先生Frankie So通过“创意品牌的深化与优化”,“香港影视创意产业人才如何配合国内影视产业未来发展”等议题与大陆代表—无限创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洪瑞昇先生以及台湾代表—台湾成功大学教授陆定邦先生,台湾树德科技大学教授杨彩玲小姐就目前两岸三地的文创产业现状进行深度的探讨与交流,各方充分发表创意产业发展的观点,交换香港以及两岸文创经验,共同研究两岸三地共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机遇。
海峡两岸的闽南文化是由福建闽南人和台湾同胞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是海峡两岸的闽南人传承与发展的地域性文化。厦门卫视的节目主要是使用闽南语播报, 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的趋同性和相似性所展现出的强大向心力, 使得厦门卫视的闽南语频道在对台传播中突显优势, 显示出了闽台文化传播交流的强大功能和闽台文化融合的深远意义。厦门卫视的《闽南通》栏目, 就是一档弘扬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和民俗特色的优秀栏目。
二、节目内容定位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6年1月视察福建期间曾指出,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台湾同胞祖籍是在福建, 而闽南话则是台湾地区的重要方言, 闽南文化深深地扎根在台湾同胞的精神生活中, 福建省要充分运用这些有利的丰富资源, 加强对台的宣传工作, 努力扩大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合作。在传承和发扬海峡两岸的闽南文化及电视媒体竞争领域, 以本土地域性的品牌构成栏目特色, 已成为厦门卫视媒体打造品牌的核心。厦门卫视打造的节目策略, 重视并强化了地域的差异性, 一切从海峡两岸大众所喜爱的节目需求和海峡两岸区域文化的特殊性出发, 在厦门卫视各档节目中尽可能营造出闽台区域文化时空, 从而在海峡两岸的受众群体间建构起同感和归属。厦门卫视将各栏目定位在———传承闽南文化、服务两岸乡亲, 旨在通过闽南语这一特定方言为载体, 以电视为媒介, 将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创造的闽南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下去, 以闽南文化和民俗特色为纽带, 实现对台传播和交流。
三、播报形式创新
厦门卫视自开播以来, 始终坚持海峡两岸的闽南文化传承和发展理念, 不断弘扬光大闽南文化, 各栏目编排强调贴近两岸受众的生活特色, 其特有的闽台风格和闽南文化底蕴, 使其拥有了广大的忠实观众。例如, 能够根据我国传统的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特别时期的观众收视群体, 进行有针对性的节目编排, 做到应时、适需调整。这是因为, 在闽南文化中民间习俗等占相当大的部分, 而海峡两岸的这些习俗的新闻焦点都发生在这些传统的节日里, 所以这一年里的传统节日就成为厦门卫视对台传播的黄金时间。这就是厦门卫视始终保持高收视率和高稳定性的原因之一。
厦门卫视每天播出节目18小时, 主要拦目有《海峡报道》:全景式地展现两岸关注的新闻;《海峡时报》:提供最新、最精彩的两岸新闻、财经及气象资讯;《今日大代志》:用闽南话读民生新闻、讲百姓故事;《第一反应》:实时连线两岸的时事评论栏目;《娱乐斗阵行》:台湾明星担纲主播的闽南话娱乐节目;《闽南通》:张扬闽台本土文化的闽南话栏目, 展现年轻时尚的闽南;《看戏》:全方位展现闽南传统戏曲精华。
四、维护品牌特色
厦门卫视主攻本土的大胆传媒理念、善于应用闽南语的主动权、以海峡两岸文化的视角实事求是地报道两岸发展机遇、加强两岸文化交流题材的灵活处理、运用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和同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的报道手法, 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生动性和权威性, 维护了厦门卫视各栏目的品牌特色。在两岸新闻中闽南化资源的占有很难成为独家, 但力争在开发和配置上做好独到, 要求做到:在以厦门卫视大体制为基础的报道和策划中, 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报道方式、与众不同的报道结构和别出心裁的报道思路。唯有如此, 厦门卫视闽南语频道的传播才能实现效益的集约化和最大化, 才能突显闽南语频道的特点, 最终在同类节目中赢得竞争主动权。
厦门卫视在对台传播上具有地域文化优势、地理优势和语言优势, 走两岸闽南本土民生路线, 开展对台传播是厦门卫视的制胜法宝。厦门卫视大胆重用两岸闽南人才, 吸纳闽南两岸独有的新闻素材资源, 打造出了富有闽南特色和符合两岸大众喜爱收看的电视新闻作品。
五、结语
厦门卫视开辟多种渠道扩大对台传播和影响, 尤其在对台新闻传播方面有一些先行和独到的作法, 它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 认真把握中央支持“海西”发展的历史机遇, 发挥厦门地区台胞祖地和古城的优势, 组织政协委员和社会有识之士, 创新载体、拓展平台, 深入挖掘和运用闽南本土特色文化, 积极拓宽了对台文化交流渠道, 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地点:厦门磐基皇冠假日酒店
时间:2010年5月15日
投影机:索尼VPL-HW15和VPL-VW85
幕布:美视定制120寸折叠银幕
播放机:索尼PS3、索尼S360蓝光播放机
功放:安桥5007
音箱:B&W 804 7.2系统
高清DV:索尼SR520E
片源支持:广州泰盛
音响支持:杏子音响
礼物支持:广州慧森(蓝光碟24张)
1. 2010年5月15日,《数码家居》主办,索尼冠名赞助的十城高清巡展第七站厦门站在磐基皇冠假日酒店三楼热烈举行。参会消费者饱餐索尼投影机带来的高清盛筵,索尼影视出品的《2012》、《冰河世纪3》蓝光碟成为大受欢迎的奖品。
2. 活动现场前方布置。主箱为B&W的804,中置为B&W的HTM2,声音醇厚。低音炮来自威立登。感谢厦门杏子音响提供这些优质的器材。
3. 索尼高清组合:索尼PS3和索尼蓝光机BD360,还有近期杰出的索尼蓝光电影。最小个头的,是索尼高清摄像机SR520E,1080i,也是拍摄高清视频《十城巡展日记》的主力机型。
4. 强大的索尼高清投影兄弟:VPL-HW15和VPL-VW85。
HW15售价不高,但整体性能却十分优异,对比度、黑位、色彩、肤色各方面均十分令人满意,可谓2010年入门级1080p投影中的最强者。
VW85则更强悍,对比度、黑位、色彩、肤色四方面均胜出HW15一些,尤其是具有Motionflow功能,动态清晰度十分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