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全套教案(共4篇)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3.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
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 人口增长过快 史 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儿童比重过大 轨 增长减缓阶段—— 人口增长缓慢 迹 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教学后记: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培养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特征及原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过程与方法
1.利用地图或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分析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2.利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迁移具有不同的特点。3.小组互动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人口迁移是人类经常的一种现象,它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发展观。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地理范围(国际、国内)。
2.人口迁移流向(迁出国家,地区,迁入国家、地区)。3.人口迁移的原因。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原因。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人口迁移地图或动画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
4、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5、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效应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2、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教学后记: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认识到人口剧增给予自然环境极大的压力,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及环境人口容量两重性——相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能力目标
1、结合“木桶效应”原理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对“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的三种观点提出依据并进行小组辩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学会分析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和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特别要理性地看待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逐步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形成科学的人口观。(1)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2)教学难点
1、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教学准备】 示意图、文字资料
一、环境承载力
1、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
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最主要因素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教学后记: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城市外部形态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和研究,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运用实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难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三个指标
解决方法:讲述、分析判断、举例说明、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城市形态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5、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3、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
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教学后记: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的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概念,了解我国不同等级城市的划分依据,理解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
2、了解城市等级体系的概念,理解不同城市等级在空间上的组合特点及与服务范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查找本省及本市地图,找出学生生活的市及镇的名称,对比分析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现实生活的案例,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的差异;城市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 难点:理解不等级城市服务范范围的差异
解决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 调查研究法 案例分析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50-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4、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教学后记:
第三节 城市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及主要标志;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地区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数据、图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阅读城市化的阶段图,掌握基本读图技巧,并能够运用图来分析城市化处于不同阶段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探究家乡城市化的特点、预测家乡的发展动态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
1、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
2、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解释其成因。难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解决方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案例论证法、读图分析法、主题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什么是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推力:哪些是的人群里开向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
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
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4、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
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教学后记: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分析案例及读图能力,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知识合理进行农业选择。
(2)根据本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学习,增强爱家乡的情感和热爱科学的兴趣。(2)通过对乡土地理与抽象理论的结合,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难点:运用所学原理,合理评价选择农业区位。解决方法:知识讲授、案例分析、问题探究与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3、泰国美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
4、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
教学后记: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分析影响水稻分布的因素分析区位因素之间的关系,认识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差别,理解区位因素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季风水田形成的区位,分析水稻种植区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学会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人地和谐的观念 理解科技对农业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解决方法:发现法教学,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
3、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4、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美国农业四次革命:机械化、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经营管理革命。
5、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6、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几方面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便利;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
7、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
素。教学后记:
、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 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区位条件和发展措施;(2)掌握乳畜业的形成、产品,分析其区位条件。
2、能力目标:
(1)结合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案例,掌握分析大牧 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和主要特点的分析思路和方法;(2)以西欧乳畜业为例,总结分析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的思 路和分析内容。
3、情感目标:
(1)借鉴国外大牧场放牧业的经验,促进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2)借鉴西欧乳畜业的经验,因地制宜发展我国的乳畜业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1.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难点: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媒体课件、图片
解决方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准备】多
一、大牧场放牧业、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区位优势:
发展措施:
二、乳畜业
1牧业的区别
、西欧乳畜业形成因素
2、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
章末总结
1、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各农业地域类型
1.2.过程与方法
1.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
力。2.结合实际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析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2.通过结合家乡的实例分析,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树立热爱家乡、为家乡服务的信念。【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选择;
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解决方法: 案例分析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本节课的有关资料
第1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物质生产部门。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根据工业的概念推论工业的分类
2、工业的区位选择
3、区位因素:
对自然界依赖较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平提高
求变化 宝钢的区位选择
社会生产力发展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技水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 市场需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2、鞍钢和
3、科技进步的影响
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4、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
5、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6、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后记:
第2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初步学会分析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利与弊。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能具体分析某一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核心工业部门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原因;结合案例教学,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分类,并尝试对某一工业区域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对家乡工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过程中,培养热爱家乡,积极为家乡发展作出贡献的情感和意识,由工业地域的形成认识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
重点:工业地域的形成 难点:工业联系和集聚现象
解决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准备】插图、地图册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
① 生产工序上的联系(纺织厂和印刷厂之间的工业联系)② 空间利用上的关系(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工业)
2、工业集聚
3、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由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
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2、教学后记:
第3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投入到角色扮演中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从中巩固工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学会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2.了解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在区位选择上的差异及主导因素。能提出对工业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二、过程与方法
1.从探究学习、角色扮演和课堂展示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工业区位分析的方法。2.掌握从同一类型工业区间的区位因素对比分析过度到不同类型间对比分析的方法,加强信息提取和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典型的工业区的相关地理知识,提高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2.激发学生对挖掘地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认识到地理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难点: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决方法:比较归纳法 知识迁移应用 案例分析法 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传统工业区
1、传统工业
2、传统工业区特点:时间早;结构重;区位优;规模大;经历久
3、德国鲁尔工业区
(1)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充足;利铁矿区较近;
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2)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
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
(3)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1、“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
①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意大利东北部、中部
②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德国南部、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九洲岛)
3、时间新、地区新、形式新、部门新
4、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5、新工业区特点: 小——以中小企业为主;
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业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新工业产品 同——集中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专——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专业化生产
散——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6、工业小区: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7、温州乡镇企业
(1)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相同之处:中小企业、轻工业、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2)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不同之处:没形成生产——销售——信息网络系统以及企业间良好的协作关系(3)建议:调整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引进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冰箱品牌经济过渡
8、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① 小噢内工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②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③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 ④ 产品面向世界
9、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
高地,市场文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10、工业生产与分布的发展变化 教学后记: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对比认识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掌握根据需要选择合适交通运输方式的技能,懂得交通运输网 合理布局的重要性,并能够理解分析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影响区位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设置情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综合比较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后选 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综合分析影响交通的区位因素后得出交通运输的合理布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需要并结合实际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反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人生态度;根据阳泉本地 实例理解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 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交通运输网布局受各方面区位因素的综合影响。难点:具体的案例分析涉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影响布局的因素。解决方法:案例分析法 合作与探究 对比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二、交通运输布局
3、交通运输网中的电和现实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4、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
保证)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沿交通干线扩展、基本不变或萎缩
2、株洲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3、日本著名的科学筑波市,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4、浙江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了嘉兴市的城市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那个很难伸展到哪里——商业
网点明显小于平原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有原则
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交通优、人流涌、物流丰、便集散、多网点 教学后记: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 ⑴知识和技能
①掌握聚落、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等基本概念;
②掌握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影响的原理和具体案例; ③举一反三,学会用掌握的原理和案例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⑵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分析案例,掌握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②通过小组讨论探究,让学生锻炼自学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进一步强化地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观点; ②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关注乡土地理的热情。【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知识的技能。解决方法:案例分析法 合作与探究 对比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复习5.1节重要内容导入新课。
分析图5.5和图5.6,引导学生得出交通对城市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干线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
多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火车拉来的城市”——株洲市。
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如筑波市。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
⑴主要交通线的变化和发展,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如:浙江省嘉兴市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⑵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例: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发展的历史。案例
2、通过这个案例,应掌握以下问题
了解嘉兴城在不同时期,其“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扩展”的状况,真正理解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学以至用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二、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从教材84页图5.8及图5.9可看出:山区商业网点密度要少于平原地区。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
原因分析: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因此,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⑴布局原则: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
原因: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购物者。⑵布局位置: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图5.10)。案例3通过这个案例,应注意了解以下问题
北京的商业中心分布和变化大致分三个阶段:钟鼓楼市场、三足鼎立格局形成、环路沿线商业中心出现。相对应的交通变化,钟鼓楼市场衰退与大运河运输地位衰落、运输方式的变化密切相关,后两个阶段与 城市交通干线形态变化紧密联系。3.交通线路的改变与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有的集镇因位于河道航运的终点而商业繁盛;当险滩被清除,航道向前延伸时,集镇的这种集散转运地位随之消失,商业逐渐衰落。
例如:陕西省勉县的长林镇完全退化为单纯的居民点。
【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交通布局变化带来的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请同学们将今天所学的知识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能对本地区的交通发展带来的变化有所了解,为今后家乡发展献计献策。【作业设计】(1)课后活动第2题(2)精析精练55---56页 教学后记: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过程;(2)掌握现代人地关系的发展进程;
(3)了解现代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初步认识其演变的条件、原因,学会分析不同人地关系思想指导下人类活 动产生的后果。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深入讨论,对比归纳;
(2)认真阅读教材图及补充资料,归纳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掌握归纳法的运用;(3)查阅资料,了解不同人地关系思想的代表人物及论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
难点:人地关系的实质。
解决方法:材料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比较联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二、直面环境问题
《遗传与进化》
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的? 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在哪里?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是什么? 基因的本质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的表达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基因突变与其他变异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生物进化历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主线一:以基因的本质为重点的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性状间关系的综合;
主线二:以分离规律为重点的核基因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主线三:以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为重点的进化变异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隐性遗传因子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杂合子 相对性状 显性遗传因子 显性性状
一、孟德尔简介
二、杂交实验
(一)1956----1864------1872
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
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亲本)高茎 DD X 矮茎dd 互交 反交
F1(子一代)高茎 Dd 纯合子、杂合子
F2(子二代)高茎 DD :高茎 Dd :矮茎dd
: 2 : 1 分离比为3:1
3.解释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区分大小写)②因子成对存在。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测交(F1)Dd X dd F1是否产生两种
高 1 : 1 矮 比例为1:1的配子
5.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
(二)1. 黄圆 YYRR X 绿皱yyrr 黄圆YyRr 黄圆Y_R_ :黄皱Y_rr :绿圆yyR_ :绿皱yyrr 亲组合 9 : 3 : 3 : 1 重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
①1866年发表 ②1900年再发现
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 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五、小结
后代性状分离比 说明: 1 杂合子 X 杂合子: 1 杂合子 X 隐性纯合子: 0 纯合子 X 纯合子 ;纯合子 X 显性杂合子
1.2.
n对基因杂交 F1形成配子数 F1配子可能的结合数 F2的基因型数 F2的表现型数 F2的表型分离比 1 2......2 4......4 16......3 9......2 4......3:1 9:3:3:1......2n 2n 4n 3n 2n(3+1)n
第二章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依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证据:果蝇杂交(白眼)伴性遗传:色盲与抗VD佝偻病 现代解释:遗传因子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一、减数分裂
1.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2.过程
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联会成 着丝点分裂
精原 复制 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 单体分开 精 变形 精 细胞 精母 分离(自由组合)精母 细胞 子
染色体 2N 2N N 2N N N DNA 2C 4C 4C 2C 2C C C
3.同源染色体
A a Bb ① 形状(着丝点位置)和大小(长度)相同,分别来自父方与母方的②一对同源染色体是一个四分体,含有两条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
③区别:同源与非同源染色体;姐妹与非姐妹染色单体 ④交叉互换
4.判断分裂图象
奇数 减Ⅱ或生殖细胞 散乱 中央 分极 染色体 不 有丝
有 配对 前 中 后
偶数 同源染色体 有 减Ⅰ 期 期 期
无 减Ⅱ
二、萨顿假说
1.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2.依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①在杂交中保持完整和独立性 ②成对存在 ③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④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3.证据: 果蝇的限性遗传 红眼 XWXW X 白眼XwY XW Y 红眼 XWXw 红眼XWXW :红眼XWXw:红眼XW Y:白眼XwY
①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②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现代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
①分离定律: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独立地遗传给后代。②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三、伴性遗传的特点与判断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遗传特点 实例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隔代遗传,患者为隐性纯合体 白化病、苯丙酮尿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代代相传,正常人为隐性纯合体 多/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色盲、血友病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代代相传,交叉遗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抗VD佝偻病 伴Y染色体遗传病 传男不传女,只有男性患者没有女性患者 人类中的毛耳
四、遗传图的判断 致病基因检索表
A1 图中有隔代遗传现象.................................隐性基因
B1 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病几率相等)............常染色体
B2 与性别有关
C1男性都为患者.................................Y染色体
C2男多于女.......................................X染色体
A2 图中无隔代遗传现象(代代发生)..................显性基因
D1与性别无关.......................................常染色体
D2与性别有关
E1男性均为患者.................................Y染色体 E2女多于男(约为男患者2倍)...............X染色体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证据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的 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基本单位;
双螺旋 DNA的结构 本质 其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 序代表的遗传信息。
半保留 DNA的复制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体内转化 1928年 英国 格里菲思
① 活R,无毒 活小鼠
② 活S,有毒 小鼠 死小鼠;分离出活S
③ △杀死的S,无毒 活小鼠
④ 活R + △杀死的S,无毒 死小鼠;分离出活S 转化因子是什么?
(2)体外转化 1944年 美国 艾弗里 多糖或蛋白质 R型
活S DNA + R型 培养基 R型 + S型 DNA水解物 R型 转化因子是DNA。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952年赫尔希、蔡明 电镜观察和同位素示踪 32P标记DNA
35S标记蛋白质 DNA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实验 RNA也是遗传物质。
二、DNA的分子结构
1.核酸 核苷酸 核苷 含氮碱基:A、T、G、C、U
磷酸 戊糖:核糖、脱氧核糖
2.1950年鲍林 1951年威尔金斯 + 富兰克林 1952年查哥夫
3.DNA的结构
①(右手)双螺旋 ② 骨架
③ 配对:A = T/U G = C
4.特点
①稳定性: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②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各异
③特异性:每个DNA都有自己特点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5.计算
1.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2.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3.整个DNA分子中,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三、DNA的复制
1.场所:细胞核; 时间:细胞分裂间期。2.特点:① 边解旋边复制 ②半保留复制
3.基本条件:① 模板:开始解旋的DNA分子的两条单链;
② 原料:是游离在核液中的脱氧核苷酸;
③ 能量:是通过水解ATP提供;
④ 酶:酶是指一个酶系统,不仅仅是指一种解旋酶。4.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四、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是DNA片段,是不连续分布在DNA上,是由碱基序列将其分隔开;
它能控制性状,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基因结构 ①联系:编码区+非编码区
②区别 原核:编码区是连续的、不间隔的。
真核:编码区可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故是间隔的、不连续的。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有遗传效应 控制 mRNA 蛋白质 的DNA片段 基 蛋白质结构 性状 影响 环境 是控制生物 因 酶的合成 控制代谢 的基本单位 中心法则
一、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转录
(1)在细胞核中,以DNA双链中的一条为摸板合成mRNA的过程。
(2)① 信使(mRN A),将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上,是链状的; RNA ② 转运RNA(tRNA),三叶草结构,识别遗传密码和运载特定的氨基酸;(单链)③ 核糖体RNA(rRNA),是核糖体中的RNA。(3)过程(场所、摸板、条件、原料、产物、去向等)
2.翻译
(1)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氨基酸以mRNA为摸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实质:将mRNA中的碱基序列翻译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3)(64个)密码子: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
其中AUG,这是起始密码;UAG、UAA、AGA为终止密码。
(4)遗传信息
① 狭:基因中控制遗传性状的脱氧核苷酸顺序。
②广:子代从亲代获得的控制遗传性状的讯号,以染色体上DNA的脱氧核苷酸顺序为代表。③ 中心法则:
(5)翻译过程
三、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
DNA RNA 蛋白质(性状)
脱氧核苷酸序列 核糖核苷酸序列 氨基酸序列 遗传信息 遗传密码
2.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等。(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等。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不可遗传的
变异 基因突变 物、化、生 诱变育种 可遗传的 基因重组 杂交育种 染色体变异 多倍体、单倍体育种
一、基因突变
1.定义: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
3.外因:物理、化学、生物因素 内因:可变性
4.特点:①普遍性 ②随机,无方向性 ③频率低 ④有害性
5.意义:①产生新基因 ②变异的根本来源 ③进化的原始材料
6.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
二、基因重组
1.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
2.意义:①产生新的基因型 ②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 ③对进化有意义
三、染色体变异
1. 缺失 1917年 猫叫综合症 果蝇的缺刻翅
结构的变异 重复 1919年 果蝇的棒状翅
易位 1923年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倒位
数目结构的变异 : 个别染色体;染色体组的增加与减少
2.染色体组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染色体。如:人的为22常+X或22常+Y
△染色体组型(核型),是指某一种生物体细胞种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如:人的核型:
46、XX或XY
3.一倍体 雌性配子 二倍体
单倍体 直接发育 合子 生物体
多单倍体 雄性配子 多倍体(秋水仙素)
四、人类遗传病 1.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隐性基因 镰刀型贫血、白化病、先天聋哑 红绿色盲
单基因遗传病 显性基因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抗VD佝偻病
多基因遗传病 :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青少年糖尿病
染色体异常 :21三体综合症 2. 危害 婚前检测与预防 遗传咨询
监测与预防 产前诊断 :羊水、B超、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
3.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人体DNA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①提出:1986年美国的生物学家杜尔贝利
②主要内容:绘制人类基因组四张图: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转录图
③1990年10月启动
④1999年7月中国参与,解读3号染色体短臂上3000万个碱基,占1%。
⑤2000年6月20日,初步完成工作草图
⑥2001年2月,草图公开发表 ⑥2003年圆满完成 △直系血亲是指从自己算起向上推数三代和向下推数三代;,△旁系血亲是指与(外)祖父母同源而生的、除直系亲属以外的其他亲属。
△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标本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六章 育种方法
单倍体
选择育种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 转基因
一、比较四中育种
常规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处理 P F1 F2 在F2中选育 用射线、激光、化学药物处理 用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后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离体培养 原理 基因重组,组合优良性状 人工诱发基因 突变 破坏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诱导花粉直接发育,再用秋水仙素 优 缺
点 方法简单,可预见强,但周期长 加速育种,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 器官大,营养物质 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缩短育种年限,但方法复杂,成活率较低 例子 水稻的育种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 无籽西瓜 抗病植株的育成
二、基因工程 提取目的基因 剪刀:限制性内切酶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质粒、噬菌体、病毒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细胞等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的性状
第七章 进化论
拉马克 : 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 :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自然选择学说)基本单位:种群 实质:基因频率的改变 原材料:突变与重组
现代进化理论 形成物种 决定方向:自然选择 必要条件:隔离
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协同论(残酷竞争VS协同进化)中性学说(偶然VS必然)补充 间断平衡(渐进VS突进)灾变论(渐灭VS突灭)
一、生物进化
研究生物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如 ① 生物界的产生与发展:生命、物种、人类起源 ② 进化机制与理论:遗传、变异、方向、速率 ③ 进化与环境的关系 ④ 进化论的历史:流派与论点
二、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
1.神创论 + 物种不变论(上帝造物说)
2. 法国 拉马克 1809年《动物哲学》
①生物由古老生物进化而来的 ②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
3.英国 达尔文 1859年《物种起源》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与群体的恒定性 + 有限的生活条件 生存斗争 + 遗传和变异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 获得性遗传 新类型生物
4.现代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内容
三、现代进化理论的内容
突变 等位基因 有性生殖 基因重组 不定向变异 选择 微小有利变异 多次选择、遗传积累 显著有利变异 基因频率的改变 新物种 定向进化
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4.物种:能在自然条件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种群 小种群(产生许多变异)新物种
全书小结
一、从亚显微结构水平到分子水平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mRNA→蛋白质(性状)
[例] 间要论述染色体、DNA、基因、遗传信息、遗传密码、蛋白质(性状)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简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DNA的主要载体,而不是全部载体,因其还存在于真核细胞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原核生物和病毒中的DNA不位于染色体上,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叫基因,DNA分子也存在没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间区,DNA上有成百上千个基因。基因位于DNA分子上,也位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占据一定的“座位”(位点),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随染色体的移动而移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基因的三个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DNA分子基因上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叫遗传信息,并不是DNA分子上所有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叫遗传信息(基因间区不含有遗传信息),基因所在的DNA片段有两条链,只有一条链携带遗传信息叫有义链,另一条配对链叫无义链,DNA双链中的一条链对某个基因来说是有义链,而对另一个基因来说,可能是无义链。
遗传密码是指在DNA的转录过程中,以DNA(基因)上一条有义链(携带遗传信息)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G-C)形成的信使RNA单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遗传学上把信使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密码子”,也叫“三联体密码子”,和遗传密码的含义是一致的,应当注意,20种氨基酸密码表中每个氨基酸所对应三个字母的碱基排序是指定位在信使RNA上的,并不是位于DNA或转运RNA(叫反密码子)上碱基排列顺序。
性状是指一个生物的任何可以鉴别的形态或生理特征,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由蛋白质体现出来。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体现的。
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一个DNA分子中的一条多核苷酸链有100个四种不同的碱基,它们的可能排列方式是4100种。而事实上DNA分子中碱基数量是成千上万,其可能的排列方式几乎是无限的。DNA分子的多样性,可以从分子水平上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和个体之间的差异的原因。
二、以人类遗传病为例分析遗传的三个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例] 下图是六个家族的遗传图谱,请据图回答:
(1)可判断为 X 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的是图 ;
(2)可判断为 X 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的是图 ;
(3)可判断为 Y 染色体遗传的是图 ;
(4)可判断为常染色体遗传的是图。
[解析] 按Y染色体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顺序进行假设求证。
D图属Y染色体遗传,因为其病症是由父传子,子传孙,只要男性有病,所有的儿子都患病。
B图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因为只要父亲有病,所有的女儿都是患病者。C和E图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因为C图中,母亲患病,所有的儿子患病,而父亲正常,所有的女儿都正常;E图中,男性将病症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A和F图是常染色体遗传,首先通过父母无病而子女有患病者判断出是隐性遗传,再根据父母无病,而两个家系中都有女儿患病而判断出是常染色体遗传。
[例] 下图为某家族性疾病的遗传图谱。请据图回答:若Ⅲ1与Ⅲ5近亲婚配,他们的孩子患此病的概率为(基因符号用A、a)表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系谱图的分析判断和简单概率计算能力,解题关键为运用多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去分析人手。
(1)在该遗传系谱中,发病率比较高,占子代的1/2,且子代之中有患者,则双亲之中必定有患者,儿子是患者则其母必定是患者,且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所以该病的遗传为显性伴性遗传。
(2)Ⅲ1个体的父亲表现型正常,是隐性个体,基因型为XaY,他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必定遗传给他女儿Ⅲ1个体,Ⅲ1个体又表现为患者,所以Ⅲ1个体的基因为XAXa,Ⅲ5个体为隐性个体,基因型XaY。(3)画遗传图解(略),Ⅲl与Ⅲ5婚配,他们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2。
三、以染色体概念系统为例,分析染色体与遗传变异进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 下图是我国育种专家鲍文奎等培育出的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过程图。
(1)A、B、D、R四个字母代表。
(2)Fl之所以不育,是因为。
(3)F1人工诱变成多倍体的常用方法是。
(4)八倍体小黑麦的优点是。
(5)试从进化角度,谈谈培育成功的重要生物学意义。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运用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异的原理,联系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远缘杂交、秋水仙素作用机制,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等众多相应知识点综合分析解答。阐明有利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通过人工选择加快培育新物种的进程这一观点。
答案(1)4个染色体组(2)F1产生配子时,染色体不能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3)秋水仙素处理植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生长点,使其染色体加倍(4)耐土地贫瘠、耐寒冷、面粉白、蛋白含量高(5)我国育种专家鲍文奎教授培育成功的小黑麦品种,是人工创造异源多倍体很成功的实例。小黑麦本来是自然界没有的物种,科学家利用远缘杂交,通过人工选择在短短的十几年就创造出这个新物种。若靠大自然的恩赐,通过自然选择形成高等植物的一个新物种需要漫长的时间。由此可见,人工选择大大地加快了物种的进化。
☆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与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细胞质遗传
①主要特点:母系遗传;后代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②原因: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减数分裂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卵细胞中。
③物质基础: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质结构中的DNA。
2.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引言
实验复习首先是要对教材中的每个基本实验,理解原理,掌握方法及注意等项。对实验中经常碰到的常用装置或操作进行归纳和适当延伸。如探究怎样使验证实验更加操作简单,时间短、污染少;在规范的基础上灵活应用。第二是要注重教材实验的开发与整合,以提高创新实验的设计能力和评价能力。如失败原因探讨与诊断,引导观察分析“异常”,或结合信息材料,概括实验目的归纳实验结论。总之要学会分析,注重表达。专题一 常见仪器的使用及实验安全 知识点
《高考考试大纲》
对应教科书内容 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了解化学实验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化学1 第一章 第一节 安全标识、安全措施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
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化学1 第一章 第一节
一、重点知识解析
1.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用于加热的仪器】
(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硬质玻璃管。特点:受热面积小、材质易均匀分散热量。
(2)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圆底平底及蒸馏烧瓶)、锥形瓶等。特点:受热面积大,不均匀分散热量。【计量仪器】
(1)托盘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精度0.1 g。称量前调“0”点,称量时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取,称量干燥的固体应放在两盘等质量的纸上,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2)量筒:用于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精度0.1 mL。无“0”刻度。不能在量筒内配制或进行化学反应,量液体时量筒必须平放,观察刻度时眼睛平视。
(3)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用前首先检查瓶塞是否漏液,往容量瓶转移液体应用玻璃棒引流,液体应冷却到20℃,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4)滴定管:用于做酸、碱中和滴定。精度为0.1 mL。刻度由上向下一般为0~25 mL,但容积大于25 mL。酸式、碱式滴定管不能混用,碱式滴定管不能装氧化性试剂,用前应先检查活塞处是否漏液。
(5)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水银球不能触及反应器壁,不能当搅拌器使用,注意温度计的量程。
【分离仪器】
(1)普通漏斗:用于转移液体或分离固体液体混合物,也常用于防倒吸装置。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的:
1.举例说出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以某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区域的特征
2.以两个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区域
1.概念: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其他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①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
②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如,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划分:
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
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差异
思考
1.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点拨: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点拨: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国降水量的普遍规律一致,原因从该地地形为平原,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
点拨: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下面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性
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位置
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
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土地条件
①水稻土为主
②耕地多为水田
③土地较为分散
④人均耕地少
①黑土分布广泛
②多为旱地
③集中连片
④人均耕地面积多。
矿产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
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主要粮
食作物
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
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备注
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其他生产活动
工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轻工业:依托当地发达农业基础发展②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
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
活动
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1)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下面列出的是我国南北方城市住宅搂的差异,分析导致这些差异的自然原因:
——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
点拨: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用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①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
②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
③地势平坦,土质黏重。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①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
开发时期
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原因分析
早期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中后期
①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②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
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②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
⑵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生产地位的变化
总体地位
发展区位条件分析
农业社会
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①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②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可以精耕细作
工业社会
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
①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
阅读
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区域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后期阶段。
概念
形成资源状况
人地关系
初期阶段
区域早期发育阶段
由个别的或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力量的因素,吸引某产业或企业,形成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
资源对生产来说是充足的,环境也没有受到明显破坏。
基本协调
成长阶段
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
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
区域内的资源不断消耗,环境也受到了明显的破坏。
已显现出不协调
后期阶段
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
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状态,区域最先存在的优势已几乎丧失殆尽
本地区资源的耗竭
矛盾加剧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1.概念:
2.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3.划分: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 性
差 异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2.典型事例——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⑴该区地理环境:
【高中地理全套教案】推荐阅读: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教案12-04
城市化高中地理教案05-24
中国地理全套教案10-31
关于2020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学教案09-15
人人教版高中地理旅游资源,分类教案12-05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水教案01-1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教案10-30
初中地理高中地理衔接12-25
高中地理口诀记忆06-20
广州高中地理试题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