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复习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复习(通用7篇)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复习 篇1

名言警句:

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宋·苏轼《石钟山记》)解释:事情没有亲眼看见,用听见去猜测有没有,可以吗?

2、眼见方为是,传言未必真。(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解释:眼睛看见了才是真的,传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解释:他用桃子投给我,我用李子回报他。懂得感恩知恩、回报。

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解释:爱别人的人,人们会持久爱他;尊敬别人的人,人们会持久的尊敬他。

5、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淮南子·主术训》)

解释:不要把湖泊的水抽干来捕鱼,不要烧毁森林来捕猎。不要为了眼前需要忽视长远利益。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解释:山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了路,却又突然出现了一个花红柳绿的小山村。比喻在困难时一种办法不行时,用另一种办法去解决。通过探索去发现答案。

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解释: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8、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解释:礼仪重上你来我往,我对你有礼你却不对我有礼,这不符合礼仪的规范的;你对我礼仪有加我却没对你有礼,这也是不符合礼仪的规范的

9、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唐·李白《相逢行》)

解释:感叹时间的流逝,转眼之间头发变白了。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10、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唐·杜秋娘《金缕衣》)

解释:劝告年轻人不要一味地注重物质的追求,要在年轻时就做好人生计划,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情,不要等到将来追悔莫及。告诉我们要珍惜青春。

1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章》

解释:要爱自己的父母,必须爱所有的父母,不敢对他人的父母有一点厌恶。要敬自己的父母,必须敬天下所有的父母,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毫的怠慢。

12、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解释:以公道的态度对待自己怨恨的人,把恩惠施与对自己有恩的人。就是说对待自己的敌人不要自私。对待恩人要感恩图报。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解释: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告诉我们要勇于攀登,不怕困难。

1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解释:滚滚的黄河水啊,就像是从天上流下来的,飞奔到大海里去,再也没有回头。写出了人生苦短,时间飞逝,还是珍惜美好的时光,好好享受现在的幸福。

15、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告子下》)

解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如此立志向善,人人都可能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16、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 屈原《涉江》)

解释:我的寿命和天地一样长,我的光辉与日月一样亮。表达了屈原浪漫的人生理想。

古诗: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诗意:青山隐隐约约,江南千里迢迢,秋天已过,扬州的草木还没有凋零。扬州二十四,月色格外娇娆,你又在哪里教美人吹箫呢?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扬州的思念之情,这是一封信,也写出了深厚的友谊。

客中作(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诗意:兰陵出产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管它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

抒写了身虽为客,却乐而不觉身在他乡的乐观情感。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意:看不见以前的闲民君主,也看不见未来的人。天地无穷无尽,却没有一个贤明君主,我独自悲痛,眼泪不禁流下。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失意寂寞,苦闷悲愤的思想感情。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诗意:终南山北边的山岭十分秀丽、秀美,山上的积雪就仿佛漂浮在云上。雪停了,天晴了,太阳出来了,明亮的阳光照耀在山岭丛丛的森林上。半夜的长安城增添了寒意。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诗意: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意:(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这首诗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做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美好品质,和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意: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这首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意: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水从源头不断流来,从而成了活水。观书有感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用“半亩方塘”比喻书本,用池塘的“水”比喻书中的知识、学问、思想;用“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得来的新知识;用“天光与影共徘徊”比喻读书的感受。告诉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知识学问、思想观念才能不断地得到充实更新。

乐园字词:

1、坚定,但不固执;勇敢,但不鲁莽;忍让,但不软弱; 自信,但不自负;自谦,但不自卑;自强,但不自傲。

2、词语搭配

积累(资料)(知识)培育(花朵)(智慧)

放飞(风筝)(理想)拓宽(路面)(视野)分享(食物)(快乐)创造(财富)(奇迹)

3、注意读音

出身——出生 人民 ——人名 功臣——工程

亲近——清静 搜集——收集 造就——照旧

资源——支援 祖父——嘱咐

4、意思相近,字数不等

健壮(身强力壮)机智(随机应变)痛哭(号啕大哭)和善(和颜悦色)大度(宽宏大量)镇定(不慌不忙)来历(来龙去脉)疑惑(半信半疑)

5、瓦蓝的天空

洁白的云朵

碧绿的草场

清新的空气

成群的牛羊

奔驰的骏马

飘香的奶茶

洁白的哈达

6、形近字

洒水——酒店 拔河——拨动 竞赛 ——竟然

干扰—— 聚拢 王侯 ——时候 如火如荼 ——粗茶淡饭

7、意思相反:赫赫有名(默默无闻)滔滔不绝(一言不发)目不转睛(左顾右盼)意思相近: 如影随形(形影不离)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8、隔音符号

酷爱(ku’ai)——快(kuai)

昏暗(hun’an)——湖南(hu nan)

名额(min’ge)——民歌(min ge)

生藕(sheng’ou)——深沟(shen

gou)

成语故事: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告诉我们:别人的长处固然要学,但不能盲目模仿,否则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反而丧失了原本的自我。

一鼓作气:“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打仗靠勇气,擂一声鼓,勇气振作起来了,两声鼓,勇气就衰了,三声鼓,勇气就完了。后来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郑人买履:一个郑国的人由于他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墨守成规,要学会灵活变通。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这个故事说明看不到真正的敌人,就会给强敌制造有利的机会,给争执双方带来灭顶之灾

乐园句段:

1、通向太阳的路又陡又长,得用一生的努力去攀登。这句是陈述句,以叙述事实为主要特点,语气平实,句尾为句号。

那么一个圆盘,又红又亮,悬在空中,是什么绳系着他呢? 这句是疑问句,表示疑问的语气,句尾为问号或句号。要是我的房间是宇宙飞船,那该多好呀!这句是感叹句,抒发强烈情感,句尾为感叹号。让我们爱书吧,他是知识的源泉。

这句是祈使句,向别人发出命令或提出请求,句尾为句号或感叹号。

2、比喻句

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数不尽的钢琴键。(明喻)

他如此平凡,如此年轻,像一滴小小的春雨,却渗透------亿万人的心!(明喻)他是一滴水,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暗喻)拓展暗喻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3、排比句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洁.语言凝练,生动地表现了形态各异的菊花在秋风中热烈绽放的情景。

啊,升旗!升起火辣辣的希望之旗,升起昭示中华强盛之旗,升起炎黄儿女灵魂之旗,升起共和国兴旺发达之旗。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洁.语言凝练,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对祖国未来的美好祝愿。

拓展: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4、比喻句

星星点点的帐篷,在这绿色的海洋中,好像害羞的姑娘,用缓缓升起的丝丝轻烟遮住自己。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把星星点点的帐篷比作害羞的姑娘,展现出草原温柔恬静之美,表达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令人回味。

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把索溪比作野孩子,具体写了索溪与山路嬉戏玩耍,表现索溪曲折起伏的特点,语言生动具体,表达作者对索溪的喜爱之情。拓展比拟句:溪流中的水滴像个顽皮的孩子,一跳一跳,蹦出水面。

5、夸张句

他的心地狭小,连一粒小沙子都容不下。

(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拓展:班里静的,连一根针掉落的声音都听得见。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一线天”、“百丈峡”,一听名字就使人胆战心惊。

(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拓展:烈日下,柏油路都快融化了。

6、对偶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辽阔原野白沙如雪,雄伟燕山新月如钩。表达了诗人在边塞孤独寂寞的情感。读起来语音和谐,具有回环往复的韵味。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牛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横眉冷对那些千夫指的坏人,为人民服务心甘情愿,像老牛俯首听令。表达了鲁迅对敌人和人民截然不同态度。读起来语音和谐,具有回环往复的韵味。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这句话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风雨侵衣骨头更硬,吃着野菜填饱肚子,意志却更加坚定,表达了红军过草地上艰难的情景。写出了红军在恶劣的环境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钢铁意志。更表现了红军在饥寒交迫的处境下,练就出钢铁的意志和不怕难的精神。

7、顶针句:前顶后接,首尾相连

人民的感情是朴素的,朴素的东西是最美的

这句话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结构紧密,层层推进,写出了朴素的感情是最美的。苗儿五天长高一截,一截就是一个台阶

这句话运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结构紧密,层层推进,写出了苗儿的变化‘

滴水汇成小河,小河汇成大江,大江的水滚滚流入大海。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复习 篇2

一、顺序观察让写字教学得心应手

古人云:“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黄庭坚说:“ 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微,则下笔随人意。 ”长期的写字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写不好字的症结不在手上,而在眼上。 有些学生不读帖,拿起笔就临写,有些学生观察范字不认真,一眼看过,眼没有看清范字的精微之处,手自然临不好字。 可见深入仔细地观察范字是准确临摹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让他们在大量的观察范字的实践中,培养观察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 课堂回放】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今天要写的字,边读边看,它们是什么结构的字? ( 出示:)

生:左右结构的字。

师:比较左右两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大小比例,这些左右结构的字还有什么特点?

生:“ 歇”字左边宽,右边窄,其余的字全部是左边窄一些,右边宽一些。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重点学写左窄右宽的字。 同学们,根据左窄右宽的字左右两部分的高度,你能把它们分别归到这三类当中吗?

( 出示 :)

生:( 观察归类) 左高右低的字有“ 恍”,左低右高的字有“ 姥、 叨、醒、滋”,高度相等的字有“ 炊,杖”。

师:同学们,看完结构,我们来看偏旁和笔画:以“ 滋”为例,看看左面三点水的笔画有什么特点?

生交流:第二个点画比第一个点画的位置偏左一点,点画和提画之间有呼应。

师生总结形态特点:三点水要想写漂亮,三个笔画的起笔连起来像一个小圆弧。

师:第一笔撇折位置在哪?

生:左上格中心点位置偏右下一点点起笔。( 师边讲解边范写, 生书空)

师:这是左低右高的字,右面部分“ 兹”的第一笔“ 点”写在什么地方?

生:比三点水的起笔“ 点”要略低一些。

师:观察笔画位置你有什么收获?

生1:起笔的定 位很关键 ,它决定着 整个字在 田字格中 的位置。

生2:第一笔的位置确定了,后面的笔画,可以以第一笔作为参照找位置。

生3: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位置,决定着笔画的形态,所以要看准笔画位置。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遵循观察的有序性:

1.从整体到局部

通过要求学生观察字的整体结构, 观察左右两部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观察左右两部分的高度,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逐步观察,( 宏观上,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微观上, 又有左高右低,左低右高。) 此次观察,使学生对字的结构有整体准确地把握,做到下笔之前胸有成竹,意在笔先,为学生进一步观察、 临写做好了铺垫。

很多学生在临写时认真仔细,一丝不苟,但写出来的字不是胖了,就是瘦了,或大或小,究其原因,是对范字的结构观察不到位造成的。“ 书画同源”,画家往往是先通过观察分析,画出物象的轮廓, 然后再进行细节上的刻画, 宋代的著名画家文同画竹尚且要做到 “ 胸有成竹 ”,学生下笔之前更应该对字形结构有整体上的把握 。 左右结构的字我们可以用上方形的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字的整体结构特点。 左右结构的字在汉字中占的比例最大,两部分的位置和大小关系可以说是此消彼长的。 这两部分总是在宽窄高低中求平衡。 以此类推,上下结构的字形分析要点是“ 比比宽窄,中心对正”,包围结构的字由外部和内部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的位置和大小关系摆好了,整个字就美观了。

2.先结构后笔画

当学生把握了一个字的结构后, 再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向偏旁和笔画。 通过对偏旁和笔画的位置观察, 学生的观察有了落脚点,树立了学生书写汉字的“ 位置意识”。 所谓“ 位置意识”指:整个字的起笔定位、每一个笔画的起笔定位。 有了“ 位置意识”,学生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写的字与范字对照、比较,找出不足、纠正不足,形成自己的审美观点。

“ 格 ”是外围界限 ,而“ 局 ”正好就是指外围之内的各个局部的安排。即在“ 格”内的布局,就是各个笔画,各个部件的总体安排。笔画定位即利用“ 田”字格或米字格,九宫格里的线确定笔画位置。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要想把字写正,不歪斜,就要充分利用横竖中线。 横中线可以帮助学生把横写平,关注竖中线可以帮助学生把字写正。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田字格时,要想到田字格只是一个辅助工具,不要让学生机械地记忆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比如要想写好三点水,就要联系偏旁形态观察到三点水像个小圆弧,这样学生脱离了田字格,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就会牢记于心

二、标准练习让写字教学目标明晰

在系统细致的观察之后,描红、仿影、临写是教材提供学生练习写字的三种有效形式。 通过这三种形式的有效练习达到独立书写的目的。

1.描仿:描红盖红不露红,仿影充影不出影

描红仿影,是用笔对着范字的红色深浅阴影一点一画地去描, 要求描写的字的笔迹与范字的笔画完全重合。 通过描红仿影可以让学生对所描红字的妙处体会得既真切又细腻, 是理解和体验的过程,需要手脑并用,对初学写字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描红前,教师要边范写边讲解书写要领,学生边书空边体会。“ 描红盖红不露红,仿影充影不出影”,是对描红仿影的基本要求。 每个笔画一笔写成,不要回描,描红后立即仿影检测和巩固描红的效果。 这一过程,教师的引导要侧重于让学生明白:描红不是机械地描摹笔画,边描边思。 描红的过程是体会运笔的过程,一边描写一边体会字的简洁结构,每个笔画的位置和形态。 仿影时,要求提高,要做到笔画到位,线条流畅。

2.临写:心手一致,手笔一致

临写,就是照着范字依样画“ 葫芦”,要求笔画写得像,并注意轻重、节奏和粗细的变化。 有了观察做基础、描红做练习,学生在临写生字时,就多了许多亲切感。“ 起笔定位,笔画的形态,位置意识, 运笔方法”等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 我们需要提醒学生在临写时,在通过写得像与不像的比较中去检验自己是否学得有所进步,检验自己写字时是否掌握了写字的用笔方法。 后一个字比前一个字要有进步,向“ 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努力!

3.独立书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繁琐的“ 法”的讲解灌输只能换来学生的无趣和厌烦,它真正需要的是润物无声的“ 法”的润泽,精彩纷呈的“ 美”的启迪和发自内心的“ 趣”的培养。 把生字写正确、端正、美观,只是这节课的一个基本的目标,要创造性地挖掘教材,教师还要提升学生的技能,引导学生把握此类结构的字有何共性的特点。

【 课堂回放】

师:通过观察、描红、临写、你发现左窄右宽的字结构上有什么规律? ( 出示:)

教师用直尺沿着左偏旁的右侧笔画画竖直线。

师生交流:左偏旁的右侧笔画收在一条竖直线上。

师生总结: 因为要使左窄右宽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 布白均匀,结构美观,就要求左偏旁的笔画,遵循“ 收右放左”的规律。

生:对呀,左偏旁收右放左,是为了给右半部让位,这样整个字看起来既匀称又美观。

这一规律的发现,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汉字当中竟然存在这么神奇的规律! 在临写其他左窄右宽的字的时候,学生得心应手。叶老曾说:“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要使学生写好汉字,交给他们写字方法最重要。 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不能停留在对每一个具体字的认识和练习上, 而应当注意归纳总结字与字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去认识和掌握一类字写法的共同点,触类旁通,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多元评价让写字教学长足发展

《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指出 :“ 激发兴趣 ,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书写水平”,是各个学段书法教育评价的共同目标,所有评价方法都要以此为根本出发点, 要以是否有利于实现这三个目标来衡量评价方法的优劣。 因此发展性评价应该成为中小学书法教育评价的主要方式。

1.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书写兴趣,养成良好习惯

持之以恒地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兴趣,养成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写字活动的重要保证。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多用名人勤练书法、持之以恒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用拍照片的方法,展示学生正确的坐姿、握姿;用小组比赛,评选“ 写字之星”“ 小小书家”的方式调动他们练习书法的热情。 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能够听到学生的声音。 “ 同位之间交换作业 ,在你认为最满意的生字上画上一个红圈圈 。 ” 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互相评价的活动中来,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相互评价中逐步提高写字修养。 观察学生的书写,会明显地发现,学生的字迹由生硬变得流畅,笔画逐步舒展,位置也把握得更加准确。 因为学生在看、练、评的过程中,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在不断地调整自己对字的认识,不断巩固自己对字的形态的把握。 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获得进步,品尝成功的喜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深入评价,形成初步的审美观,提高书写水平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种以线条为媒介的艺术。 各种不同的线条组成绚丽多姿的空间, 在行笔时又好像飘动的音符, 有高低黑白,有抑扬顿挫,极具欣赏价值。 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能力,能够恰当地品评作品,也是提高写字水平的一种手段。 教师在学生临写时, 可充分利用实物投影仪, 及时反馈学生的书写情况, 在对照中观察,在评价中完善,评一评佳作好字,评一评败笔,尤其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集体纠正和引导,如:“ 笔画不能粘连”“ 左右开张”“ 中间空灵”。这样的评价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书法知识的渗透,审美观念的引导引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鉴赏能力,促进其书写水平的提高。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复习 篇3

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英雄赞歌”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长征组歌》两首表现了红军四渡赤水和过草地时的英雄气概。《话说长江》介绍了山城重庆。《雷锋之歌》是一首歌颂雷锋的诗。《向五星红旗敬礼》是一篇升旗仪式的献辞。古诗《石灰吟》表达了作者高尚的节操。语文乐园让学生体会词语搭配和比喻句,积累语言,学习朗读方法。习作以《那一次,我流泪了》为题,请学生把流泪的原因和心理活动写出来,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学习这组课文,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4、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揣摩那些写得生动、形象、优美的句子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懂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感受到革命先烈浴血奋斗和建设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2、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表达的情感,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

单元课时安排: 《长征组歌》两首 2课时 5 话说长江

2课时 6 雷锋之歌 1课时 7 向五星红旗敬礼 2课时

古诗诵读 1课时

语文乐园

(二)4课时

4、《长征组歌》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次,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入手,以读体会课文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歌词中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歌词中心句。

2、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四渡赤水出奇兵

一、导入

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作者萧华,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亲身经历长征。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词,全班交流

三、学习课文 ㈠思考问题:

1、歌词主要讲了哪两个内容?哪句话最能概括全诗的含义?

2、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第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㈡品味语言

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品读交流体会。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师点拨:红军拥有广大百姓的支持,得民心,这也是红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段谁愿意读?

师注意点拨第二层的含义:这首诗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你能将你对毛主席、对红军的赞叹读出来吗?

四、布置作业

写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学唱《长征组歌》

板书设计:

四渡赤水出奇兵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出奇兵 重飞渡 逼昆明 袭金沙

第二课时

过雪山草地

一、交流导入:

师:同学们,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路上最艰险的一段,经历过长征的将士曾写道: 《过雪山草地》

万苦艰辛出重围,又入雪山荒原地;饥腹奇寒旦可忍,难捱高原气体稀。三军肝胆硬如铁,经得狂风暴雨侵;饥寒交迫不挂齿,全靠主义照征程。神兵飞夺腊子口,会师陕甘挫追敌;日寇深入民族危,为求解放战到底。《悼战友》

三过草地苦难熬,雨夜栖身牛粪房; 篝边战友长辞去,别前鞠躬泪含眸。听了这两首诗,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是啊,红军长征途中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岷山等若干大雪山。这些雪山海拔高,山顶终年白雪覆盖,空气稀薄,气候复杂多变;草地主要指四川松潘的毛尔盖草地,上面泥潭、沼泽遍布,且被草蔓遮盖,极具隐蔽性,一不小心,人畜就可能遭灭顶之灾。红军长征途中前有杀敌,后有追兵,空中有敌机盘旋,红军指战员连续行军作战,缺少衣食,药品奇缺,许多战士尤其是伤病员都倒在了雪山草地。雪山草地,是长征途中最难走的一段道路。

二、品读歌词

师:哪写句子最能体现环境的艰险?

“雪皑皑„„炊断粮”谁能把你脑海中感受到的情景读出来?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雪山真的会低下头吗?为什么这样写?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师点拨:假如你就是长征路上的一名战士,在雪山上艰难跋涉着,你清楚地知道:前有杀敌,后有追兵,空中有敌机盘旋,你连续行军作战好几个昼夜,缺少衣食,无比困乏,你的许多战友已经倒在了雪山草地上,你会有什么感受?你能带着你的感受读这几句吗?

三、小结

《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四、布置作业

写本课生字词,背诵课文,学唱《长征组歌》

板书设计:

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

高于天

高原寒、炊断粮

教学反思:

5、话说长江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当之无愧、扑朔迷离”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3、体会解说词语言准确、优美的特点,了解解说词这种常用说明文的特点,并了解其基本的说明方法。

4、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了解重庆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知识,认识山多、雾多等城市特点,感受祖国山川的壮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重庆“山城雾都”的特点及其来由。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把事物特点介绍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同学们,这是一首歌的歌词,你们知道它唱的是什么吗?这就是《长江之歌》,上世纪80年代,以它为主题曲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创下了中国纪录片的高峰。长江和长江两岸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和人文,每个人都可和着《长江之歌》,循着《话说长江》去领悟它的神奇和博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话说长江》的解说词节选。板书课题。读题。(“话说”两个字提示我们在朗读的时候要轻松、舒缓一些。)

2、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一段节选向我们介绍了长江上游一个十分重要的港口——重庆市,你们预习了课文,也查找了相关资料,对重庆有了怎样的了解呢?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地图,了解重庆的地理位置。

二、初读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容易读错的字词:隋朝、渝州、恭州、赵惇、舢板、颠簸、扑朔迷离、湿漉漉。

3、前面四个词语虽然不好读,但对于我们了解重庆的历史特别有帮助。让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勾画下来,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些词语。

4、学生交流重要词语,老师在黑板上相机添加词语,调整板书如下:

3000年前 隋朝 北宋 公元1190年 南宋 赵惇 巴——渝州——恭州——————重庆

5、指名朗读第一段,朗读时注意以上词语。

6、不看课本,对照板书说说重庆的历史和名称由来。

7、齐读第1自然段。

三、看图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重庆地形图,指名读第2自然段,师引导其他学生看地图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2、齐读第2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3——7自然段,了解“山城”特点。

1、默读课文第3——7自然段,看看这部分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A、称做“山城”

(1)势不高,但相对高度大: 最高280米,最低160米,相差120米。(注意作者用数字说明的方法,朗读时 要强调这些数据。)

这在我国以至于世界都是不多见的。(学习“以至于”的用法。)(2)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都是房屋,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意思,想象“山城”景象。)(3)重庆被称为山城是当之无愧的。

结合以上两点理解“当之无愧”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3、4自然段。

B、山城特点(1)街道弯曲 :想象街道在山的脊背上弯曲是什么样子; 理解“人骑车”和“车骑人”。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2)台阶特多

读比喻句,说说句中的“钢琴、琴键、交响乐”各是比喻什么,你能体会到这句 话中蕴涵的意思吗?(山城居民祖祖辈辈都在这里辛勤劳作,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今天这样繁华的都市和幸福的生活。)

(3)人力胜天 a、缆车:“睁眼看得见,抬腿走半天”——说话间就到。

B、索道:乘舢板在风浪里颠簸——腾云驾雾似的飘过去,飞过去。(想象这两种不 同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一、过渡导入。

百里青山是重庆的骨架,显示出不畏艰险的勇气与毅力;嘉陵江水的环绕依回,倾诉着重庆无尽的婉约和灵性。而最值得称道的是重庆的雾,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感受雾的飘渺和温柔。

二、学习课文8——13自然段,了解“雾城”特点。

1、默读课文8——13自然段,说说你对“雾城”有了哪些了解?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A、“雾城”雅称(1)雾美:

a、轻纱似的薄雾;(体会比喻句)b、扑朔迷离之感(理解“扑朔迷离”); c、浓厚的艺术气氛。

(2)雾多:

a、除8月外,一年到头都雾气腾腾; b、平均两天就有一次雾; c、冬季大部分时间在雾中来,雾中去;

“雾气腾腾”和“雾中来,雾中去”让你想到了什么?(如仙境般的神秘、缥缈)多美呀,让我们把这种美感读出来。B、多雾原因

(1)三面是水,空气湿度大;

(2)重庆在四川盆地中所处的位置。C、雾对重庆的影响

(1)交通不便,造成危险;(2)适合柑橘生长。

三、学习课文14——16自然段,欣赏重庆夜色。

1、自由读课文14、1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生交流,师出示重庆夜景图片,描述图中景象:

入夜的山城,以繁华市区的灯群为中心,街道和桥梁华灯为纽带,万家灯火为背景,构成一片高下井然、错落有致、远近互衬的灯海。那车辆舟船溢彩流光,不停穿梭其间,且依稀飞起喇叭、汽笛喧嚣之声,给夜山城平添无限动感与生机。此刻,分不清满天繁星似人间灯火,还是遍地华灯如天河群星,上下浑然一体,五彩交相辉映,真的是如梦如幻,人间天上。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三个自然段,注意体会三个“这是”中所传达的感情。

四、总结全文。

1、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

2、想一想,如果课文先介绍重庆“雾城”一称的由来,再介绍“山城”一称的来历,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

(借此理清课文条理,将两种写作顺序进行比较,了解并列介绍的方法和详写在前,略写在后的书写习惯。)

五、作业设计。

1、课外观看《话说长江》的记录片。

2、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家乡。板书设计:

5、话说长江(节选)

山 城

重庆 雾 城

夜景美

教学反思:

6、雷锋之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体会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朗读的方法。

3、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体会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形象生动的特点。

4、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意境,感受雷锋忠于党、大公无私的精神,体会作者对雷锋精神的热情赞美,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激励。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4~6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读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这节课里,我们要一起来歌颂一个人,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一个生命短暂而又永生的人,他曾经写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是谁呢?他就是“雷锋”!(相机板书:雷锋)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出这个名字吧!

(全班齐——“雷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颂雷锋的诗——《雷锋之歌》(相机板书:之歌)出示课件①(6、雷锋之歌)

引导学生读题。

二、预习反馈,整体感悟

1、师真情范读课文

诗人是怎样歌颂雷锋吗?他为什么要歌颂雷锋?听老师阅读本诗,注意老师朗读时的情感、节奏和语气。

2、激发学生朗读热情,自由地有感情地反复练读全诗,注意读准生字读音。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交流自己的感悟,整体把握诗意。

本诗赞美和歌颂了雷锋年轻、短暂而光辉、伟大的一生,颂扬了雷锋忠于党,一心为人民的精神。

三、品读诗歌,体悟感情

1、学习1、2节

(1)指名朗读1、2节,其他同学思考;“唱”在这里可以换成什么词?

引导学生体会:“唱”表达的是诗人心中的歌颂,赞美之意。

(2)通过教师的简要讲解使学生明白“无数功勋”指的是雷锋所做的不计其数的好事,贡献之大,可比将军;“不朽诗文”指他所写的《雷锋日记》流传广泛,里面所表现出的精神永存;“一滴小小的春雨”喻示雷锋的平凡,“渗透”表现其精神在人们心中扎下了根。

(3)此时此刻,你的心中升腾起一种怎样的感情?

相机指导朗读,读出赞颂和崇敬之情。

2、学习3——6节

(1)指名朗读第3节。

引导学生谈体会,相机抓住“亿万”“二十二岁”之间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体会雷锋生命短暂而影响巨大,感悟这个问句的语气不仅是疑问的,还包含感叹和崇敬。

齐读本节。

(2)教师范读第3节过渡,“答案就在后面的诗句中。”,直指本诗的重点节。

(3)自由读第4节,边读边想,找找答案。

①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读着读着,你发现雷锋成了(一滴水),成了(刚展翅的鸟),成了(才点亮的的灯),成了(刚敲响的鼓)。

思考:作者把雷锋比作“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让你感受到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雷锋的一生是年轻而短暂的,特别能从“刚”“才”“刚”体会到。

②过渡:作者把雷锋比作了这么多的事物,哪个比喻最能打动你的心,让你感受到雷锋的精神?

引导学生交流:先读读诗句,再结合自己搜集的雷锋故事来谈谈体会,教师相机提炼出雷锋忠于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

相机出示课件②,帮助学生感受雷锋的精神品质。

③教师小结:作者精心选用一组相关联的美好事物,赞扬了雷锋忠于党,一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比喻生动传神,让我们阅读更有味道,这就是诗歌语言的美妙。诗歌的美还表现在节奏上,请同学们练习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美,情感美。

④ 练习朗读第4节,指名读(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评读。

师提议师生配合读。

出示课件③

⑤引导仿写句子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就是这样一段短暂的人生,却将自己所有的光和热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诗人用“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来赞美他,我们用什么来赞美他呢?

出示课件④ 学生仿写交流,有感情地读读。

(4)学习5、6节

① “啊,雷锋!”此时,作者才点明歌颂的对象,“啊,雷锋”是情不自禁的热情宣泄,同学们,让我们想象雷锋此时就站在我们面前,谁来向他读出自己的赞美。

指名读第5节,引导学生从4个“你不为自己”体会雷锋一心为人民,一心为公,不争名利,不谋私利。

② “啊,雷锋!”作者再一次发出心底的呐喊,情感喷涌而出,谁来读读第6节?

指名读第6节,引导学生注意此节诗与上节诗表达形式上的变化,4个“你”后面都加了逗号,停顿时积蓄感情,更好地表达出作者心中更加浓烈的感情。

指导朗读。

3、学习第7节

过渡:雷锋一生虽然短暂,精神却永存;雷锋无私奉献,有着壮丽人生,雷锋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可他的精神却能够永垂不朽,永放光芒!谁来读读第7节?

指名读,齐读。

教师小结:在这里,普通的职务与高尚的人格再次形成反差,高度地赞扬了雷锋精神将穿越时空,永垂不朽,永放光芒!

四、拓展,总结课文

1、出示课件⑤《雷锋日记》中的精彩片段,生读后谈感受。

2、总结:任何社会都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雷锋精神包含着高尚的道德、理想和信念。他的生命价值就在于把自己的火热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相机出示课件⑥:毛主席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就是号召我们学习他忠于党,为人民服务,一心为公的精神。让我们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五、课外作业

出示课件⑦

1、仿写本诗的5——6小节,表现雷锋的一心为公和平凡人生里的伟大精神.2、摘抄<<雷锋日记>>中的精彩句段,并加以品析。

板书设计:

6、雷锋之歌

他是:一滴水

刚展翅的鸟 为人民服务

才点亮的灯 一心为公

刚敲响的鼓

教学反思:

7、向五星红旗敬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联系具体语境体会文中重点词语与句子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一边读一边展开联想,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过程与方法:整体感知,结合生活体验理解课文。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激发学生将爱国之情化作报国之志、强国之能。

教学重点:带着热爱与崇敬的感情朗读献辞,注意读好排比句与长句子。教学难点: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与生活经验,说说:“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你们一般会在哪些地方看到五星红旗?知道什么时候会升旗?

2、一面旗帜,就是一个时代的印证;一面旗帜,就是一段永垂不朽的历史。

3、每到周一的时候,我们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去操场举行升旗仪式,听到庄严的国歌奏响,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你的心中有怎样的感受?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要带着热爱和尊敬的感情。

2、把你印象深的段落多读几遍。

三、学习课文。

学习方式:小组朗读竞赛。

1、师指导。

(1)引导读第2节。

(2)师生配合朗读,体会排比句的运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情感。

(3)男、女生感情练读。

2、重点反馈以下段落,引导学生朗读出充沛的情感。

(1)、您在广阔的蓝天之上,蜿蜒的长城为您作画,奔腾的长江为您谱曲„„ ①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尽览祖国大好河山:长城的壮丽,长江的雄浑,还有黄河的奔腾不息,黄山的气象万千„„

当我们想到黄山、黄河、长江、长城就不能不想到五星红旗在我们心中无以替代的神圣地位和崇高信仰!

②师生共同朗读,读出语气连贯和激情(2)在珠穆朗玛„„壮志凌云的豪气 在奥运会„„崛起

在茫茫的太空„„广阔的生命力

①启发想象:A、登顶成功时,科学工作者对着亘古不变的雪山大声呼唤——(我们来了,我们成功了)B、奥运会上勇夺金牌,运动员眼里能动着喜悦的泪花,他们在说()C、神州六号发射成功,他们无比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②朗读体会: ③启发:还有哪些情景令人欣喜和激动呢?

(3)升起„„希望之旗,升起„„强盛之旗,升起„„灵魂之旗,升起„„兴旺发达之旗。

第二课时

一、情景再现,激情导入

1.上节课,我们随着作者一起了解了五星红旗的诞生历史——师:一颗星,生:在嘉兴南湖上闪烁;师:五颗星,生:携手托起一个新天地。知道了五星红旗的象征意义——师:一面旗帜,生:就是一个国家;师:一面旗帜,生:就是一个时代;师:一面旗帜,生:就是 一个民族的历史;师:一面旗帜,生:就是一片土地的记忆。同学们把排比句读得真有气势啊!

2.在新的时代,又是哪些人,通过怎样的方式向五星红旗敬礼呢?这节课让我们怀着崇敬 和热爱的感情继续诵读这篇演讲词。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请同学们根据37页的提示自由诵读课文9——12节。

2.指名读9——11节,思考:课文具体描述了哪些动人的场景?指名说,板书。3.“攀登者”“获胜者”向五星红旗敬礼,人造卫星将五星红旗载入宇宙太空的场景一定让同学们很有感触吧?请你们自由诵读课文9——11节,读后把你联想到的动人场景和同座位的同学交流。

4.组织集体交流,品读句子,适时出示相关内容。谁来把自己联想到的动人场景跟大家交流一下?

品读句子一

“在珠穆朗玛峰之巅,攀登者向您敬礼,向您抒发壮志凌云的豪气。” 1)引导学生描绘想象的场景(我仿佛看到了„„)。相机诵读。

2)2)引导学生补充“中国登山队员把五星红旗插上了世界最高峰”的相关资料,谈感受,指导诵读。

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国珠穆朗玛峰登山队(总指挥韩复东,队长史占春),在突击组长王富洲的率领下,首次从北坡中国境内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登上顶峰的三名队员是王富洲、贡布(藏族)和屈银华。在这次登山战斗中,中国登山队共有二十九人登上了珠峰8,100米以上的高度。这在世界登山史上也是第一次。3)从“凌云壮志”中你读懂了什么?读出感受。

4)珠穆朗玛峰地形极端险峻,环境异常复杂,气候变化莫测。在珠峰北坡,海拔7450米处为冰雪和岩石的交界线,其下冰雪皑皑,上部因崖壁陡峭,风力强劲,冰雪无法积存而岩石裸露。攀登者不畏艰险,克服了高山极度缺氧等重重困难,与风雪搏斗,攀越死亡线,首次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终于第一次把五星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5)英勇无畏的中国登山者用实际行动向五星红旗敬礼,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人民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齐诵第9节,读出画面,读出自豪。品读句子二

“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获胜者向您致以注目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儿女的崛起。” 1.描绘场景,指名诵读第10节。2.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在那次盛事中,哪些精彩的画面让你久久不能忘怀?指名说。

3)精彩的赛事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再来回味一下那些美好的瞬间,男生诵读。不知大家注意到“崛起”这个词语没有?在字典里有两种意思:A(山峰等)突起。B兴起。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崛起”的理解。(“崛起”在课文中指中国体育运动的兴起,中华健儿在奥运赛场上摘取了一枚枚奖牌,象征着国富民强。)为什么说是“崛起”?交流搜集的资料。

1932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出现在奥运赛场上,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许海峰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实现了炎黄子孙在奥运会上金牌及奖牌“零的突破”,一雪百余年来“东亚病夫”的耻辱。而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了51枚金牌的好成绩,高居金牌榜的榜首。顽强拼搏的中华健儿用用一块块奥运奖牌向五星红旗敬礼,女生诵读,读出自尊自强自 信。

品读句子三

在五星红旗的激励下,中国登山队征服了珠穆朗玛峰,中华健儿在奥运会中一次次摘金。在最尖端的科学技术“太空探索”中,中国的科学家又是怎样用实际行动向五星红旗敬礼? 1.出示句子,自由诵读。

2.对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你有什么了解?指名说。出示相关资料。自主研制并发射的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自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24次发射成功,运载火箭主要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明显提高航天器发;射场建设取得新进展,提高了综合试验和发射能力,多次完成各种运载火箭、各类人造卫星、无人试验飞船和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航天测控网的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和拓宽,多次为各种轨道的人造地球卫星、无人试验飞船和载人飞船的发射、在轨运行和返回着陆提供测控支持;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发射并回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取得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突破了载人航天基本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的国家。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两人五天”的载人航天飞行,首次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又一个重大成就;开展了绕月探测工程的预先研究和工程实施,取得重要进展。中国航天事业始于1956年,迄今已整整走过五十年光辉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航天事业,在若干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航天人,用丰硕的科技成果向五星红旗敬礼,齐诵11节,读出 敬佩,读出骄傲!

4、攀登者向五星红旗敬礼,奥运健儿向五星红旗敬礼,科技工作者向五星红旗敬礼,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人向五星红旗敬礼?学生交流。

5、五星红旗是我国的象征,她激励着我们万众一心,不断前进。中华儿女怀着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们让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的冉冉升起!齐诵9——11节,读出崇敬与热爱。

6、导读12节。说说从这一节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边说感受,边指名诵读。.指导朗读:排比句往往具有一股很强的气势,齐诵12节,读出气势和激情。

7.你能向作者这样写排比句吗?可以是一两句,也可以是一段话。交流评价。

三、学习第五部分

1.请同学们按照诵读提示,大声的朗读课文13——16节。配乐。2.听歌曲《红旗飘飘》,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你对“五星红旗,你是我 的骄傲”的理解。

3.13——16节是文章的结尾,也是情感的高潮,诵读时要激昂,高亢。

四、总结全文 今天,同学们通过诵读这篇演讲词,深深的感受到了: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我们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也要为五星红旗增光添彩,为民族,为国家的兴旺发达而努力读书!

板书设计:

向五星红旗敬礼

在珠穆朗玛之巅

在奥运赛场上

在茫茫太空

教学反思:

古诗诵读·

石 灰 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效果及自学能力。(1)指名读。(读后评读)

(2)填空练习。《石灰吟》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所做。

二、教师点拨。

1、知诗人,解诗题。《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

3、明诗意,感情读。

师: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看能不能说说诗局的含义。“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练读这一句。

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练读这一句。

3、悟诗情。

师: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这首诗借石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三.朗读全诗。

板书设计:

石灰吟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语文乐园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简单的词语搭配,练习用比喻词造比喻句,学习名言,阅读练习,习作《那一次,我流泪了》

过程与方法:以课本为主适当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教学难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1、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搭配,要求读正确、流利。

2、带着问题读,找特点。

(1)每一组搭配的上下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 ?(2)交流:一个指具体事物,另一个则不是。

(3)以“积累”一组为例,讲解搭配的多样性、灵活性。(4)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5)小结规律,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

二、读一读 自由读句子

1、引导学生把三句话读正确、流利。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抓加点词谈自己喜欢的原因。

3、指导学生将句中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讲清楚,感受比喻句的特点,认识暗喻。

4、朗读体会三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效果。

5、启发学生选词写句,交流,指导学生写出正确的比喻句。

6、这三个比喻词能否互换?

7、你还积累了哪些比喻词和精彩的比喻句?尝试用“仿佛、如同、犹如”等比喻词口头造句。

8、小结,激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词语和比喻句。

二、读一读、记一记

1、自由读句子,要求读熟、读正确。

2、指名读,正音。范读,齐读。

3、试说诗句意思,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大意。

4、指导读出诗句韵味,练习背诵。

三、读一读

1、引导学生初次朗读,交流:(1)短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读完全文后,自己的朗读达到了什么要求?自我评价。

2、引导学生再读全文,思考,交流:怎样才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1)指名以读代答。

(2)反复练读第五自然段,谈自己的理解、感悟。

3、三读全文,根据短文提出的方法,反复练读短文。

4、指名展示朗读,自评、互评。

5、教师小结。

习作:那一次,我流泪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写清楚事情经过。

2、能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来写,有真情实感。

3、表达具体通顺,能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4、能够修改自己的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写出人物的真情实感。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成长过程中,不仅有欢笑,也有泪水,你一定有过流泪的经历吧,你愿意谈一谈吗? 全班交流。

二、启发回忆 师注意点拨:足以让你流泪的是怎样的一件事?你当时为什么会禁不住流泪?现在当你回想这件事情,你会怎么想?生闭上眼回忆。

三、组织交流

1、引导全体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回忆,师生共同分享同学的情感体验,及时交流各自的感受。

2、师鼓励学生大胆说,相机从两方面引导:(1)、当时为什么会禁不住流泪?(2)、现在,当你回想这件事情,你会怎么想?

3、教师小结。

四、学习写法

1、欣赏范文,引导体会:(1)、作者为什么流泪?最打动你的是哪一处细节描写?作者是怎样生动地描写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抒发感受的?(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我们还可以按怎样的顺序写?

2、师提示:能否生动地描写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是这次作文成败的关键。

五、指导写作

1、把自己要写的一件事在小组内交流。

2、指名2—3人集体交流,提出建议:(1)当时流泪的原因说清楚没有?(2)当时的心理活动表达清楚没有?

(3)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时的感想说清楚没有?

3、教师相机小结。

六、写作实践

学生动笔完成草稿。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完成习作。

二、学生反复默读,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互相把草稿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

四、选两、三名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全班评改。

五、修改誊抄自己的习作。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 篇4

1、白云听到小鸟优美的歌声。

2、鱼儿听到溪水欢快的笑声。

3、地上的落叶奔跑着。

4、空中的雪花舞蹈着。

5、风在花园里捉迷藏。

6、阳光爱抚地照耀着他,春风柔和地轻拂着他,雨露慈爱地哺育着他。

二、比喻句。

1、千只船,万只驳,白帆片片像云朵,飘满湖面飘满河。

2、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3、太阳像个大火球,呼啦啦地喷着火,把夸父烤得口干舌燥。

三、把字句、被字句。

1、我把.这片落叶夹在语文书里。

这片落叶被.我夹在语文书里。

2、我用胶水把几只蚂蚁围困起来了。

几只蚂蚁被我用胶水围困起来了。

四、反复句。

1、唱吧,唱吧,我是一棵快乐的小树。

2、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

五、注意下列句子中的动词。

1、朝霞张开绚丽的翅膀,飞来了;太阳露出笑脸,走来了;鸟儿们的歌声穿出树林,飘来了;学校摇响的清脆的铃声,迎面扑来了„„

鄂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基础复习 篇5

①3.41×100×2 ②3.14×100+2 ③3.14×100+3.14×2

2、食堂运来10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正确的列式为:( )。

①40÷(40÷1-5) ②1000÷(1000 ÷40-5) ③1000÷(40-5)

3、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5倍,高扩大5倍,面积( )。

鄂教版五年级上学期复习教案 篇6

复习要点:

1、正确拼读,掌握拼写规则及隔音符号的使用方法。

2、会看拼音写词语和句子。

3、掌握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复习过程: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ù yù zhù hâ

qū rǔ

wān yán táo zuì()

()

()

()

()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去不正确的音节)。冠:在校运动会上,他得了跳高冠(guān guàn)军。

在公鸡的头上长着鲜红的冠(guān guàn)子。卷:这份试卷(juàn juǎn)得了满分。

狂风卷(juàn juǎn)起大浪向岸边涌来。应:我们应(yīng yìng)当相互帮助。

答应(yīng yìng)别人的事,一定办到。挑:王大伯在挑(tiǎo tiāo)先优良种子。

我们向二班提出了挑(tiǎo tiāo)战。多音字组词

扎 薄 似 折 哄 仔 散 藏 喝 圈

三、复习隔音符号

1、隔音符号应该如何用?

2、它的正确写法。

3、读下列词语,注意其用法。(即书上语文乐园内容)

4、根据所给词语写出正确拼音。

饥饿 皮袄 西安 第二

四、自主练习

拼写本册书中自己易错的词语。(写完后同桌互相批改)教师可以特别抽查一些重点词语,如:

生字词

复习要点:

1、复习本册生字,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并组成词语。

2、复习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积累并运用文中优美的词语,能辨析常用的近义词、反义词。复习过程:

一、形近字组词。

瞩()

驰()

糊()

挽()嘱()

池()

蝴()

晚()锦()

版()

梢()

槐()绵()

板()

稍()

愧()稿()

祟()

硝()

峻()搞()

崇()

消()

俊()娇()

掩()

喘()

拔()矫()

淹()

端()

拨()

二、按查字典的方法填表。

查划线的字 部首查字 音序查字 字典中的解释 应取哪项解释 什么部首 部首几画 再查几画 大写字母

复苏

1、植物名;

2、苏醒;

3、姓;

4、指江苏、苏州;

5、指原苏联。陶醉

1、饮酒过量;神志不清;

2、沉迷;过分爱好;

3、用酒泡制食品。矫健

1、强壮;勇敢;

2、假托;

3、矫正;

4、姓。

微型

1、细小;轻微;

2、主单位的一百万分之一;

3、衰落;

4、精深奥妙。炊烟袅袅

1、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2、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3、形容声音延长不绝。

蓑笠

1、蓑草,龙须草;

2、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肃穆

1、恭敬;

2、严肃;

3、肃清。

幽静

1、深远;僻静;

2、隐蔽的,不公开的;

3、沉静;、囚禁;

5、阴间。乖孩子

1、顺从;听话。

2、伶俐;机警。

3、(性情、行为)不正常。

变幻莫测

1、表示“没有谁”或“没有哪一种东西”。

2、不。

3、不要。

4、表示揣测或反问。

5、姓。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大吃一()

千()万化

大()身手

是()不分

不()而同

日以()夜 五()四海

地动山()

蜿()曲折

变化多()()然()立

调兵()将

()不敌众

得意()形

()计多端

丢()弃甲

几次三()

四、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迫害―()遭殃―()残酷―()荒凉-()开辟-()收获-()期望-()欺负-()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快慰-()善良-()欺负-()失信-()沉痛-()封锁-()刚毅-()冷酷-()

句子

复习要点:

1、懂得一个完整的句子必须由两个部分组成,复习几种常见的句式。

2、能运用常见的关联词。

3、会修改常见的病句。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复习过程:

一、句式转换。

1、妈妈把阳台的玻璃擦得透亮。(改为“被”字句)

2、他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改为反问句)

3、刘老师对我说:“你明天要小红中午带上本子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改为转述句)

4、写两个祈使句。

二、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不是„„而是„„

不管„„总是„„

不但„„而且„„

只有„„才能„„ 虽然„„但是„„

只要„„就„„(1)我们()要品德好,()还要身体好,学习好。

(2)()勤奋好学,不怕困难的同学()学好文化科学知识。(3)()是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我边防战士()日日夜夜守卫在祖国的边防线上。

(4)()大家同心协力,()一定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5)我们()取得了文明中队的光荣称号,()对照要求还有差距,应当继续努力发扬优点,克服缺点。(6)夜晚,天空中有一颗慢慢移动,闪闪发亮的东西。这()星星,()一颗人造卫星。

(7)李老师()我们五(1)班的班主任,()五(3)班的班主任。

(8)现在,我们()生活富裕了,()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不能丢。

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关联词?自己找找看,然后再用这些词造句。

三、照样子缩写句子。

四、例:巨大的吊车轻松自如地提起千斤重物。吊车提起重物。

五、(1)荒芜人烟的南泥湾,经过三五九旅指战员们的艰苦劳动出现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新气象。

六、(2)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3)一轮金黄色的月亮挂在蓝蓝的天空。

(4)(4)是伟大的祖**亲养育了一代代勤劳而善良的子孙。(5)(5)青青的果实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绿叶丛中。(6)

四、照样子扩写句子。

(7)例:果实挂在枝头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

(8)(1)老师关心我。

(9)(2)孩子们在游戏。

(10)(3)嘱咐印在心上。

(11)(4)红旗飘扬。

五、修改病句。

1、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知识。

2、下课了,同学们一窝蜂似的有序地走出教室。

3、大家要明确和端正学习态度。

4、陈爷爷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5、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6、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7、他养成了睡前刷牙。

六、体会句子的含义。

以本册书上的几个重要句子为主。

修辞手法

复习要点:了解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特别是对反问、对仗和顶针的修辞手法能准确作出判断并正确做题。复习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找出文章中你最喜欢的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句各3句。

2、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3、说说区分的方法。

二、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用了修辞手法,如果用了是哪一种。

1、小明长得很像他爸爸。()

2、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3、你简直蠢得像头猪。()

4、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5、微风拂过,柳条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三、按要求写句子。

1、他的力气可真大。(写夸张句)

2、这儿人真多。(写夸张句)

3、广场上的游客很多。(写比喻句)

4、花儿竞相开放。(写拟人句)

5、下课了,同学们都到操场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写排比句)

四、复习反问、对仗和顶针的修辞手法。

1、反问句的几种形式。

如:他是个小学生。

难道他不是个小学生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保护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怎能不保护它?

2、区分对仗与对偶。

3、掌握顶针的特点。

五、写出用了反问、对仗和顶针的修辞手法的句子各3句

六、适当补充一些内容。

阅读

复习要点:

1、能读懂一篇文章,并能回答根据文章内容提出的问题。

2、能领会文章中某些句子的含义。

3、熟练掌握课内阅读。复习过程:

一、课外片段(一)《小玛莎》

小玛莎真想快快长大。不过怎样才能长大呢?她不知道。

她试过好多办法——脚上穿上妈妈的便鞋啊,身上穿上妈妈宽大的长衣呀,头发梳得跟阿姨一样啊,脖子上套上一串珠子啊,手腕上戴一只表啊„„一点儿没用,人家还是笑话她,说她是个小不点儿。

有一回,玛莎忽然想起该扫扫地。她把地扫得那么干净,妈妈看到很惊喜:“小玛莎,你好像长成大孩子了!”

后来,玛莎又洗盘子,洗碟子,洗净了还整整齐齐摆到柜子里。这么着,不仅妈妈,连爸爸也惊奇了。一天吃饭的时候,爸爸当着大家说:“咱们还真没留意,玛莎长大了,她不但会扫地,还会洗盘子,洗碟子呢。” 现在,大家都说小玛莎长大了,她自己也觉得长大了。虽然脚上穿的是自己的鞋子,身上穿的是自己的连衣裙,头发没有梳得像阿姨那样,脖子上没有套珠子,手腕上也没戴表,可她觉得自己长大了。

看来,使玛莎长大的,并不是穿戴,而是她会劳动了。

1、用“~”划出短文的重点句。2、2、小朋友,你渴望长大吗?文中的“长大”含义是什么呢?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

二、课外片段(二)《彩色路面》

汽车和路面,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密切。作为公路的“铠甲”——路面,天天展现在司机的眼前。可是这层“铠甲”()黑颜色的沥青路,()白颜色的水泥路,单调的路面颜色,会使长时间行车的司机感到疲劳。能否把公路也搞得丰富多彩一些呢?能 新研究出来的彩色路面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铺设这种路面像绘画一样 把不同的色彩掺进黑色沥青材料里面 便铺出红 蓝 黄 绿等不同颜色的路面来。彩色路面像一本大书,它会告诉司机:红色——前面有交叉路口和居民点;蓝色——附近有小学校,注意小学生穿行马路;黄色——不准开快车,限制车速„„这种路面可以消除司机的疲劳,对案例行车,减少交通事故非常有效。彩色路面还可以结合周围建筑和环境来美化城市,我国天津市铺筑了国内第一条褐红色沥青路面,色调柔和,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如果居民区中心有蓝色的广场,沿着湖边有蜿蜒的绿色小路,儿童游戏场铺上橙黄色地面,那该是多美丽呀。

1、给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给短文缺标点的地方填上标点。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作为(wãi wâi)

水泥(shuǐ suǐ)

天津(jīn jīng)

4、仔细读一读全文,用“∥”把这段文字分为4个层次。

5、下面是第一层内容的大致意思,请你分别补充第2、3、4层的主要意思。

传统路面单调会给长时间行车的司机带来疲劳。

6、修筑彩色路面有什么作用呢?请你用适当的关联词语造一个句子来回答。

三、课外片段

(三)《铅笔》

从背上书包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和铅笔打上了交道,但你对铅笔了解吗?铅笔最里面的层是乌黑的铅芯,很多人都认为铅芯是铅做的,其实不然。

从前,英国某地一场风暴过后,在一棵连根拔起的树下露出了种黑色的东西,一个牧羊人看见后便用它来给羊做记号,称它为黑铅。黑铅其实是石墨,是碳的一种。从那以后,贩运货物的商人们便把它弄成一根根小棍,用来给箩筐编号。但是它很软,而且用完后把手弄得很脏,不知哪一位聪明人用布缠在黑铅上,用多少解开多少,也许这就是最早的铅笔吧。

十八世纪末,法国科学家孔德设法将粘土掺在石墨中,放在窑里煅烧,制成了又坚韧,又耐用的铅笔芯。他还发现,铅芯越硬,颜色越淡;铅芯赵软,颜色越深。

铅芯的外面包着一层木条,叫铅笔杆,涂上好看的颜色,上面画着各式各样的图案,就像穿上了一件漂亮外衣。是谁想出了这个好办法呢?原来是一个叫罗成的美国木匠,他在木条上挖了一条小槽,将铅芯放进去,再用胶水粘上一根也有小槽的木条。多好的办法啊!人们再也用不着把布一层一层地来缠绕在铅芯上了。这种铅笔很快就传到世界各地。

铅笔杆的最上端是黄色的薄铁片,装上小小的橡皮头,就像给铅笔带上一顶帽子,这个办法又是谁发明的呢?他不是什么科学家,而是两位平凡的日本小朋友。不相信吗?写作业时写错了字,橡皮不知哪里去了,在堆满书的桌子上乱翻,多不方便!有两个小机灵鬼想出了个好办法,他们用橡皮带把橡皮绑在铅笔上,省去了很多麻烦,这事让铅笔厂的老板知道了,马上采纳了这个好办法。

如果你仔细看看手中的铅笔,就会发现铅笔杆上印有英文字母,有的是HB,有的是2H,有的是3B,这是什么意思呢?H是英文“硬”的头一个字母,它前面的数字越大,说明铅芯越硬,最硬的是6H,笔划细而浅,是制图人不离手的好工具。“B”是英文“黑”的头一个大写字母,表示铅芯黑和软的程度,它前面的数字越大,说明铅芯越黑也越软,最软最黑的是6B。我们用的铅笔大多数都是HB,它不太黑,也不太浅,且软硬适合。

就这样经过很多人的不断改进,终于制造出今天这样的铅笔。目前世界上一共有三百多种不同性能的铅笔,而且还在不断的改进中,相信未来又会有新的品种出现。

朋友,如果你看到第一支用黑铅做的铅笔时,你一定会觉得很可笑,因为现在的铅笔确实比它进步多了。我们从一支普通的铅笔的改进过程中,可以看到整个社会在向前发展,同时也看到劳动人民闪光的智慧和才能。

1、读读文章,想一想本文的重点句是哪一句,摘录在下面。

2、再读读文章,想想铅笔的改进过程是怎样的。最早的铅笔:用布缠在黑铅上,用多少解开多少。

后来的铅笔:

现在的铅笔:

3、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但是它很软,而且用完后把手弄得很脏。

但是„„而且„„

(2)法国科学家孔德制成了又坚韧,又耐用的铅笔芯。

又„„又„„

4、读句子,想想下面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1)从背上书包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和铅笔打上了交道,但你对铅笔了解吗?(2)是谁想出了这个好办法呢?

5、找一找,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写在下面。

四、默写古诗、名言及要背诵的段落。

习作

复习要点:

1、写景的作文,要抓住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

2、写人的作文,要抓住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来反映。

3、写事的作文,要把事情的经过作为重点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4、写想象作文,也应围绕一个中心组织材料,把语句写顺,写完后认真修改。

5、写读后感,要读懂文章,之后就主要内容或重点词句写出自己的感受,内容要写具体。复习过程:

一、命题作文

《他是我的榜样》 《我的同桌》 《温暖的集体》 《这里风光好》

《愉快的校园生活》 《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 《我家变化大》

二、半命题作文

1、《我最难忘的——》(可填上“老师”、“一天”、“一件事”等)

2、《我喜欢——》(可填上“书”、“小制作”、“寒假”等)

3、《——我想对你说》(可填上“妈妈”、“小伙伴”、“奶奶”等)

三、话题作文

要善于从一段话中提炼出习作题及写作观点,然后按照按要求写。

四、写读后感

1、读懂文章内容

2、找出文章要阐明的中心或者重点句段、精彩的片段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点 篇7

2、深幽 斑斑驳驳 葱茏 扒开 神气十足 灯绳画框 较远 蹦跳 不动声色 默写 涂蜡 天色入暮 扭动 胸脯 流泻

3、窗明几净 青翠欲滴 和谐相处 司空见惯 大摇大摆 见怪不怪 三两为伴 不止于此 自由自在 据为己有

4、叽叽喳喳

5、文章 鸬鹚 一望无垠 船舷 喉囊 炊烟四起 美中不足 吞下 鹭鸶 白鹤 镜匣 望哨 韵律

6、头涔涔 泪潸潸 挪移 轻轻悄悄 伶伶俐俐 跨过 罢工 赤裸裸 逃去如飞 千门万户 伶俐 跨过 徘徊

7、健康无恙 惦记 珍惜 两耳失聪 双目失明 长途跋涉 扪心自问 数以百计 抚摩 征兆 清晰可见 五彩缤纷 千姿百态 无动于衷 惦记 长途跋涉 征兆 清晰可见

8、千击万磨

9、轻手轻脚 万籁俱寂 黑压压 风吹雨打 无所不能 无边无际 莫名其妙

上一篇: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下一篇:意林文章读书笔记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