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心情随笔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心情随笔(通用2篇)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心情随笔 篇1

匆匆那年,匆匆的岁月。

关于这部电影,我想最成功的不是演员的选择、环境的塑造、情节的跌宕、结局的悬念,更多的是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在人物塑造上,也体现出了多面性。不再《同桌的你》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那般,只有男女主人公,这里多了死党,多了友情,多了三角恋情,多了比时光更珍贵的友情。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心情随笔 篇2

故事基本上与其它的青春怀旧题材的校园爱情片一样, 也是80后的青春回忆。电影吸引了大批的人们进入电影院, 估计他们很多都是原著小说的崇拜者或者是片中男女主角的粉丝亦或是由电影主题曲所引发的的兴趣。

在电影《匆匆那年》中,青春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树丛, 撒落在他们的身上,属于他们的欢声笑语、属于那个年代的校园旋律,画面一次次定格在教室、操场、校园的林荫道上。现在回想起那时的一切,一切都如梦里般那样美好!片中的一句话,“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道出了美好的时光短暂, 你我都如青春里的过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在波布克的《电影的元素》一书中,他也曾这样谈道: “从为无声片伴奏而在蹩脚钢琴上敲出第一个音符起,音乐就一直是电影影像的一个忠实伴侣。”其实早在1934年第7届奥斯卡金项奖上就设立了音乐奖,这也推进了电影音乐的发展。在奥斯卡金像奖三十项评选项目中 , 设有“最佳音乐奖”, 还将其细化为“最佳作曲”、“最佳配乐”、“最佳歌曲”,这几项奖也激励着电影人和音乐制作人对电影音乐创作的重视,这对积极推进和传播优秀电影音乐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当代电影把流行音乐作为宣传的手段,不仅使电影提高了知名度,而且使影片本身更加丰富,使观众在熟悉的歌曲与不熟悉的剧情中找到共鸣。电影《匆匆那年》上映, 9天内累计席卷4.06亿票房,卫冕国内票房冠军。此影片的卖点之一便是由王菲演唱的电影同名主题曲《匆匆那年》, 《匆匆那年》是一首考验唱功的歌曲,这首歌是很容易唱走音的,同时对于演唱技巧也十分地讲究,比如王菲式的蜻蜓点水、若隐若现、温婉的力量,都是普通人未必能及的。王菲的演唱不仅非常好地融入到了电影主题中,而且唱出了匆匆那年的无奈和凄婉。加上梁翘柏老师的作曲,林夕的词更是没什么可说的,既押韵又能表现出词曲需要表达的内容, 并且有文有景,有爱有情,有四季有青春。词曲唱编的阵容也足够庞大。继《将爱情进行到底》之后,王菲演唱的《匆匆那年》再次成为张一白作品的一大卖点。

而影片另一插曲《信仰》,由张信哲深情吟唱。《信仰》延续了张信哲一贯的深情式风格,缓慢抒情的节奏融入到其清澈的嗓音及低声的吟唱中,充满淡淡的温暖及忧伤,同时又有别于先前王菲为影片演唱的同名主题歌,既能让听者沉下心来,在悲伤的旋律中寻求信仰,又能透过歌曲的力量, 让我们找到当初的信仰,在伤感和迷茫中找到未来的方向, 这与《匆匆那年》“时光匆匆,来不及留住便已溜走”的主题相呼应。除了这两首让人耳熟能详的歌,《匆匆那年》中还有几个插曲同样深情款款,例如魏晨的《花开那年》、苏慧伦的《鸭子》、动力火车的《当》、任贤齐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完电影后,我们仍然会继续循环地听电影中的歌曲,这也说明了电影中音乐的重要性。

加之,团队推出了多款预告片和歌曲短片,如《匆匆那年·喜欢版预告片》、《匆匆那年同学会》,甚至在上映17天后的12月22日还发布了一款冬至版宣传片,使得影片《匆匆那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当我们细细回想近期的几部怀念青春的电影,从《那些年》、《致青春》、《同桌的你》开始,到现在的《匆匆那年》,基本上没有逃出相同的故事模式,这样题材的电影只是换了导演、演员再重新来过!即使影片故事、画面和桥段已经快到了烂俗的地步,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电影中的主题曲对影片票房的贡献是不可小觑的。

笔者认为,这些电影的配乐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像歌曲的风格、配器的选择等。回忆青春的主旋律,勾起了人们对高中、大学时最美好的回忆,而像《同桌的你》这样的经典老歌本身就是人们的回忆,还有那些新歌的编曲也是非常好听的,音乐的背景和故事都带有那个时代的标志,恰到好处地对电影的上座率起到极大的帮助。

摘要:音乐是电影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音乐也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以《匆匆那年》为例,研究了为什么在国产青春电影高产期,这些内容相似的电影仍旧能够赚个高票房,并且电影音乐对这些电影及电影票房有什么影响。

上一篇:GH2010学年第一学期大(二)班班务工作计划下一篇:道路环境整治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