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用语 打招呼 Good mornin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用语 打招呼 Good mornin(精选15篇)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用语 打招呼 Good mornin 篇1

2. Jack is up and about now. 杰克病后复原了。

3. The doctor says that I should take quinine. 医生说我应该服用奎宁。

4. What sort of medicine do you take? 你吃的是什么药?

5. The doctor says that I should not eat anything oily. 医生说我不能吃油腻的东西。

6. I had a shot of penicillin. 我打了一针青霉素。

7. You have to be operated on. 你得做手术。

8. He gave me a chest X-ray and took my blood pressure. 他给我做了X光胸透并量了血压。

9. Hello. May I speak to Mr. Green? 你好,我找格林先生。

英语课堂用语 篇2

Come in,please. 请进。

Sit down,please. 请坐。

It’s time for class. 上课时间到了。

Is everybody here? 都到齐了吗?

I’ll call the roll before class. 课前我要点名。

Here! 到!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age 20. 打开书,翻到第20页。

Who is on duty today? 今天谁值日?

Has everybody got a sheet? 每个人都拿到材料了吗?

Any different opinion? 有不同意见吗?

Are you with me? 你们能跟上我讲的吗?

Have I made myself clear? 我讲明白了吗?

Could you say it again? 你能再说一遍吗?

Any questions? 有什么问题吗?

Put up your hand before asking a question. 提问之前请先举手。

That’s all for today. 今天就讲到这里。

Please turn in your paper before leaving. 请在离开前将论文交上。

打招呼用语英语 篇3

2. I’m considering buying a house. 我想买套房子。

3. Hi, Jack, what lessons will you take this semester? 你好,杰克,这学期你选什么课?

4. Hi, Lucy. I’ll take French and Economics. 你好,露西,我想选法语和经济。

5. I’m taking Chinese and History. 我将选中文和历史。

6. Do you plan to do some odd jobs? 你打算打工吗?

7. Yes, I’m applying to work at the library. 是的,我在申请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

8. Good luck! 祝你好运。

9. It’s up to you. 由你决定。

10. You have the final say. 你说了算。

11. She insists that it doesn’t matter. 她坚持说那没关系。

12. He’s made up his mind to quit his job. 他已决定辞去他的工作。

13. I’ve decided not to sell the house. 我决定不卖房子了。

14. I’m determined to leave. 我决意要走了。

15. Have you decided? 你决定了吗?

16. No, I haven’t decided yet. 不,还没有。

17. I’ve changed my mind. 我改注意了。

18. It’s still undecided. 还没决定。

19. Don’t hesitate any more. 别在犹豫了。

英语打招呼用语对话 篇4

2. He has bought 10 tractors for the village. 他为村里买了10台拖拉机。

3. What’s the typical farm product in this region? 这个地区典型的农产品是什么?

4. At this time of the year farmers begin to plow their fields. 每年这个时候,农民们开始犁地。

5. Have you milked the cows? 你已经挤过奶了吗?

6. Pile the hay in the corner. 把干草堆到边上。

7. What’s the average yearly output of cars in your factory? 你们厂平均年产汽车多少台?

8. The meat packing industry is developing fast. 肉类加工业发展迅速。

9. Car manufacturers are having a bad time. 汽车制造商的日子不好过。

英语见面打招呼用语 篇5

2. We enjoyed ourselves very much. 我们玩的很开心。

3. I am bored to death. 我无聊死了。

4. This house is for rent. 此房出租。

5. It’s really a bargain. 租金很便宜。

6. I want to rent a furnished house. 我想要有家具的房子。

7. That house is for sale. It has central heating. 此房出售,房子里有供暖设备。

8. What kind of furniture do you like? 你喜欢什么样的家具?

9. This is a rather old house. It needs painting. 这房子挺旧的,得刷一下才行。

浅谈对小学英语课堂用语的看法 篇6

一、课堂用语要简洁

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不长,词汇量较少。教师在使用课堂用语时要尽量简单,通俗易懂,避免使用音节较长的单词,对长句要进行有效处理。如: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说“Who can?”,不要说“Volunteers?”。在用到“Are you ready?”时,我们可以用“Ready?”来代替。

二、课堂用语要体态化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在运用课堂用语时加上正确、规范的体态语,可以加快学生的反应速度,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体态语被称为无声语言,具有极强的心理暗示作用。英语教学中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态势语言,就能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go stright on,turn right,turn left时使用了交警手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几个短语。

三、课堂用语要韵律化

教师讲课时的教学语言节奏要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教师语音的高低、节奏的快慢,都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听觉效果。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把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语言编成chant,比如“begin起,stop停,let me try我能行”。教师在组织课堂用语时应该做到语音准确,音调抑扬顿挫,有韵律,让学生感到悦耳。只要我们把课堂用语与教学内容相呼应,在节奏的安排上有韵律,就會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用语要配套直观化的教具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比较直观,我们应尽量采用实物或幻灯片进行教学,这样做可以大大避免汉语的使用,为课堂用语英语化奠定基础。它不仅能优化教学过程,而且也可以避免用汉语进行解说。教师完全可以运用实物、图片、动作、简笔画或多种多媒体教具等直观手段,让学生直接理解和运用语言。例如,在教授水果单词时,我把实物带到课堂上来,就可以直接问“What’s this?”。

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坚持课堂用语的使用原则,就一定能够形成一个英语氛围比较浓厚的全英语教学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英语初次见面打招呼用语 篇7

2. Do you have glue? I need some here. 你有胶水吗?我这里需要一点。

3. I have some left. 我剩下一些。

4. If you have more, please give me some. 如果你有多的,请给我。

5. Do you have my pencil? 你拿了我的铅笔吗?

6. Yes, I have your eraser, too. 是的,我还拿了你的橡皮。

7. It’s the year of 1 今年是。

8. What will you do during this weekend? 这周末你干什么?

9. Does the shop open at 9 am on weekdays? 这家店平日是早上9点开门吗?

10. It opens at 8 am on weekdays, but at 9 at weekends.平日上午8点开,但周末9点开。

11. What will you do the day after next? 后天你干什么?

12. What did you do the week before last? 上上星期你干了什么?

13. I’ll work for the next 5 days. 我要工作5天(从明天算起)

14. It’s been 5 years since I last saw you. 我已5年没见你了。

15. How do you spell it? 怎么拼?

16. Who is the lady in white? 穿白衣服的那位小姐是谁?

17. Could you introduce me to her? 你能把我介绍给她吗?

18. Rose, let me introduce my friend to you. 罗斯,让我介绍一下我的朋友。

19. This is Tom. He’s my classmate. 这是汤姆。我的同学。

两人打招呼用语英语 篇8

2. Why not go out for a walk? 干吗不出去散步?

3. How did you spend your holiday? 你假期怎么过的?

4. How are you doing these days? 这些日子你怎么样?

5. What did he say in the letter? 他在信里说什么了?

6.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the books? 你打算拿这些书怎么办?

7.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I called? 我打电话给你时你在干吗?

8. I was about to leave. 我正要出门。

9. Can you guess what I was doing this morning? 你能猜到今天上午我在做什么吗?

高中英语课堂评价用语研究 篇9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评价用语 激励性 尊重学生

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教学质量和学习兴趣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就目前的课堂教学评价用于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艺术性和激励性不足,导致教学评价适得其反,起到了一定的副作用。如何巧用的运用教学评价用语已经成为英语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教学实践证明,适宜的教学评价用语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教学评价语言呈现一定艺术性的注意问题

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评价用语是有一定规律性和艺术性的,适宜的课堂教学评价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学情、学生个性、教学场景、教师的语气、使用的语言等等。

(一)赞扬学生的语言使用度不高

在我国的高中教育中,很多的学校还是一味的追求高升学率,面对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很多的教师在课堂上无暇东顾,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处理其他事情。在高中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是特别充足,一般情况下,当学生不认真听讲,回答问题错误的时候,教师才开始评价,这里开展的课堂评价往往带有一定的教育性和批评性,学生听完教师的评价之后往往很羞愧,作用也是两边倒,有的知耻而后勇,有的就消沉不振。在调查中,笔者发现,鼓励学生和赞扬学生的评价用语使用较少,有的教师一堂课下来都没有使用相关的鼓励性教学评价。高中生其实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公开的场所得到师生的褒奖,他们会精神抖擞,学习积极性也会增加,为此在英语课堂的教学评价用语中多使用鼓励性的评价用语是非常必要的。

(二)评价用语要指明方向和内容

在英语课堂开展教学评价,评价用语的使用意义重大,但是在具体的使用中我们发现,评价用语的评价方向和评价内容较为模糊。在英语课堂教师在评价的时候往往比较笼统,“OK”、“Good”、“好”或者“不好”、“对”或者“错”、“很好”、“很不错”等等,但是具体哪里好,哪里不好,没有明确的说明,学生也不知道,这对于学生来讲也不利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当老师提问到很多学生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一般不会一一的作出评价,而是有选择性的做出评价。在评价的内容上,有的老师还是比较模糊,在做练习题的时候,如果学生的答案是错的,教师也做出“对错”的简答评价,然后说出正确的答案,甚至对为什么要选这个答案都不做出解释,这样是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

二、高中英语课堂做出适宜评价语言的策略探究

课堂教学用语的使用不能小看,它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适宜的评价用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主动性。不当的评价用语会阻碍学生的学习,让学生产生厌恶感,适得其反。由此可见,掌握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提升英语课堂评价用语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一)多使用鼓励性用语,少使用责罚性的言语

高中生有一定的自尊心,当他们做出一定判断的时候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也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褒奖和同学的认可,鼓励性的言语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一定的激发作用,反之则发行的言语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厌学。英语课堂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他们的接受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同,为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尊重学情,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出发,多使用鼓励性用语,少使用责罚性的言语,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活跃起来,参与其中,紧跟老师的思路去思考和探究问题,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当学生表现良好的时候,要及时的给与肯定和表扬,当学生表现不佳的时候要多鼓励,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就会提升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尊重学生,指明评价方向和内容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都是平等的,所以教师在使用评价用语的时候一定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这样学生才能敬畏老师。教师在使用评价用语的时候要把握好度,不能过激,否则也会适得其反。在使用评价用语的时候,也不能太模糊,太简单。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评析,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这些评价也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反思,及时总结,促进学生的成长。有效的课堂评价用语应该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实质性的内容,这也是体现评价用语艺术性的重要载体。

(三)强化个体评价,满足学生的评价需求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现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多种多样,有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学习中比较受欢迎,效果也不错。那么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教师的评价就是针对一个整体,一个小组,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评价的时机就非常的少,这样的评价虽然点评了这个小组,但是对个体的激励却非常的有限,学生个体在接受评价用语的时候也不会太在意,因为小组并不代表他个人,小组的好与坏跟自己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并不能代表自己。评价用语的使用要考虑到学生个体,做到整体和个体分开,同时给学生个体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做出评价后的调整。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的评价用语作出之后,并没有结束,教师还需要及时的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反应,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开展二次甚至多次评价,总之评价用语的使用要发挥正能量,要以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作为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评价用语的技巧,提升评价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实践证明,有效的评价用语要尊重学生,从学情出发,指明评价的方向和内容,同时观察评价后的学生表现,并作出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用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德耀.浅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用语的现状及基本原则[J].考试与评价,2015(08).

英语见面打招呼常用语 篇10

2. Where are you going? 你去哪儿?

3. I’m going to work. 我去上班。

4. Who are you writing to? 你在给谁写信?

5. I’m writing to an old friend. 给一个老朋友。

6. What will you do this weekend? 这周末你将干什么?

7. I’ll go to a concert. 我要去听音乐会。

8. I’ll go on an outing with some friends. 我与朋友去郊游。

9. Do you like traveling? 你喜欢郊游吗?

10. Yes, I like it a great deal/it very much. 是的,我很喜欢。

11.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你的英语很好。

12. You speak English pretty well. 你的英语讲的很好。

13. Are you a native speaker of English? 你的母语是英语吗?

14. My native language is Chinese. 我的母语是汉语。

15. He speaks with London accent. 他带点伦敦口音。

16. He has a strong accent. 他口音很重。

17. I have some difficulty in expressing myself. 我表达起来有点困难。

18. I’m always confused with “s” and “th”. 我常把s和th搞混。

19. Can you write in English? 你能用英文写文章吗?

幼儿园英语打招呼用语 篇11

2. Yes, it’s mine. 是的,是我的。

3. Where are my glasses? 我的眼镜在哪儿?

4. Do you know where I’ve put my glasses? 你知道我把眼镜搁哪儿了吗?

5. Over there. 在那边。

6. Who are you? 你是谁?

7. I’m Jim. 我是吉姆。

8. Who is the guy over there? 那边那个人是谁?

9. He’s Bob. 他是鲍勃。

10.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11. May I have your name? 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12. My name is Thomas. 我叫汤姆斯。

13. Just call me Tom. 就叫我汤姆吧。

14. What’s your family name? 你姓什么?

15. My family name is Ayneswonth. 我姓安尼思华斯。

16. What day is it today? 今天星期几?

17. It’s Monday today. 今天是星期一。

18. What’s the date today? 今天是几号?

19. It’s January the 15th, 1 今天是1月15日。

运用语篇分析改进英语阅读教学 篇12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2(A)—0034—01

阅读历来被看作是语言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传统教学法的缺憾是过分注重句法、词汇的教学,不重视篇章的建构和解读,而语篇分析弥补了此缺憾。语篇分析是对表达完整意义的篇章,进行微观和宏观的研究。微观的研究是通过剖析词义、句法及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识别语篇衔接的方法的。宏观的研究是通过分析语篇的整体结构来理解它的深刻含义的。因此,本文拟探讨如何运用篇章衔接的手段进行篇章教学,教会学生应用篇章中的组织结构模式及话语标记 (discourse markers),去系统地分析语言材料在文章中如何产生意义,达到对通篇意思的彻底理解,从而实现运用语言的目的。

一、语篇的连接手段

“语篇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必须衔接合理,符合逻辑,语义连贯。其连贯不但要依靠语篇表层结构中各个句子之间的衔接,而且要符合语义、语用和认知原则。”(黄国文,1988)诸多连句成篇的语法手段在语篇中起着纽带作用,照应是其中之一。照应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义关系。语言学家韩礼德和哈桑曾对照应作过详尽的论述,并将英语中的照应分为人称、指示、比较三类。下面让我们借助照应等手段来分析下列句子的关系。

1. 照应。

a. 人称照应,如:

While John Gilbert was in hospital,he asked his doctor to tell him whether his operation had been successful .

b. 指示照应, 如:

Fishing is my favourite sport .I often fish for hours without catching anything .But this does not worry me.

c. 比较照应,如:

Bill Friths garden is larger than Joes. Bill works harder than Joe and grows more flowers and vegetables, but Joes garden is more interesting.

2. 替代: 指为了避免重复,连接上下文,用替代形式替换上文所出现的词语。例如:

My knife is too blunt, I must get a sharper one.

You think Joan always knows?—— I think everybody does.

3. 省略:指为了避免重复,突出主要信息,衔接上下文,将重复的词或句子省略。例如:

“Will you be spending your holidays abroad this year ?”I asked.

“ No.”she answered.

以上这些手段使文章中的相关单词得到适当的衔接,构成有机的篇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语篇的内外衔接和上下连贯的思维链条,培养对语篇衔接手段的敏感性,并利用这些语言信号去猜测未知信息。

二、语境和语篇分析

胡壮麟(1994)根据Halliday 的模式,把语境(context)分为三类。

1.上下文,指语篇内部的环境。2.情景语境,指语篇产生时的环境,事件的特征、性质,谈话的主题、时间、地点、方式等。3.文化语境,指作者所属的语言社会团体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人情。读者如果属于此语言社团或有相关的知识,就能够理解语境所指的意义。因此,语篇的含义主要依赖于语境,语篇与语境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前者产生于后者,又是后者的组成部分。如能熟练掌握这三种语境,读者就能理解语篇意义和交际意图。例如:

A:Where is the cake?

B:Well,the cat looks happy.

单从对话的字面上看,两个句子似乎毫无联系。但连贯性存在于语篇的底层,是语篇的无形网络。B虽没有直接回答A的问题,可言外之意却很清楚。又如:

A:Can you take me to Hawaii?

B:Am I a millionaire?

从B 的反问中,我们可以推断B 没有经济能力带A 去。由此可见,语境可以蕴涵省略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在理解语篇,尤其是单句语篇的深层含义时,除了要依赖语言外,话题、公有知识、交际者之间的关系等非语言因素也在起作用。脱离篇章,只是注重词汇和语法,就很难理解深层含义。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语境反应能力和语篇重构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中能积极调动共有知识,作出合理的推导和重构,从而使语言交际获得成功。

上述表明,语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掌握连句成篇的连接手段,来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实现对语篇的透彻理解。只有熟练掌握篇章阅读技巧并进行大量阅读,才能真正有效地获取信息。

打招呼用语 篇13

在大街上打招呼,三四步远是最好的距离,男子可欠身或点头,如果戴着帽子须摘去。与人打招呼时,忌叼着烟卷或把手插在衣袋里。

女性在各种生活场景中,均应主动微笑点头致意,以示亲和。

对熟人不打招呼或不应答向你打招呼的人都是失礼的行为。

与西方人打招呼时避免中式用语“你上哪儿去”、“你干什么去”等,在西方人看来,有涉人私事之嫌,是失礼的语言;更不应说“吃饭了吗”,否则被误认为你想邀请他一齐吃饭。

打招呼用语英文 篇14

2. On the desk. 在桌上。

3. Is this your pen? I found it under the desk. 这是你的笔吗?我在桌下捡的。

4. No. Mine is blue. 不是。我的是蓝的。

5. Which is your bag? 哪个是你的包?

6. The bigger one. 大些的那个。

7. The one on your right. 你右边的那个。

8. Are these books all yours? 这些书全是你的吗?

9. Some of them are mine. 一部分是我的。

10. It’s Kate’s. 是凯特的。

11. I get up at 8 every morning. 每天早上我8点起床。

12. I then take a bath in the bathroom. 然后我去洗澡间洗个澡。

13. I shave, brush my teeth, and comb my hair. 我洗脸,刷牙,梳头。

14. I put on a bit of makeup. 我化一点妆。

15. I cooked breakfast for the family. 我为一家人做早餐。

16. I go downstairs and have my breakfast. 我下楼吃早饭。

17. I read the newspaper over breakfast. 我边吃早饭边看报纸。

18. I wake my sister up. 我叫醒我妹妹。

19. I dress my sister and wash her hands and face. 我给我妹妹穿衣服,洗脸洗手。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用语 打招呼 Good mornin 篇15

【关键词】汉语作为母语(L1) 英语作为外语学习(L2)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

在外语教学界,关于L1的使用一般遵循两种政策,它们是单语政策和双语政策。单语政策指的是在EFL课堂语言的教授者和学习者完全使用同一种语言,即目标语(L2)。坚持使用L2的出发点是基于为了在非目标语环境下创造一种使用目标语的环境,优点是让语言的教授者和学习者通过浸透的方式接受语言输入,达到L2习得的目的。缺点是其满足了语言交际应用的需要,在解决语言本身的重点难点上有诸多问题难以通过L2得到彻底解决。双语政策的优势在于,教师通过L1能够简单快速地呈现语言点,便于在课堂上组织各种活动。然而,如果教师过多地使用L1,既无法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实现语言交流的需要,也让外语学习失去了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特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EFL课堂教学目标不同,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以及教学效果评估。

一般而言,教师用语中的L1使用主要是根据不同的课程(听、说、读、写、译),教学目标(课程大纲目标+单元以及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需求),教学内容(课本或者其它一些补充材料),教学方法(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等因素决定的。语言教学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出现L1过度或者过少使用的现象是正常的,如何合理地利用L1辅助L2教与学是高校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篇文章讨论的是教师课堂用语中的L1是否对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有影响以及可能表现出来的具体影响有哪些。

一、文献综述

在外语教学界,关于外语学习课堂上教师是否应该完全使用目标语进行授课一直是热门争议的话题。提倡使用L2进行教学的 “坚持派”认为,语言习得过程中,唯一百分之百成功的案例是L1习得。因此,L2教学应该照搬L1习得的模式。 “反对派”反驳道,L1习得者之前没有学习过其它的语言,L2学习者在学习目标语之前掌握了L1。相比较L2的习得者这个称谓,他们更像是L2的学习者,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Halliday,1975; Macaro,1997)。其他“坚持派”Weinreich (1953) 指出,L2习得者成功的秘诀在于他们把L1和L2严格区分开。Lado (1957) 支持这一观点,他强调,如果学习者在L2学习过程中遇到他们在学习L1过程中相似的显著问题,那么学习者有必要尽量排斥使用L1。其他“反对派”普遍认为L1和L2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的。L1在L2的词汇、句法、音韵和语用学方面都产生影响 (Beauvillain & Grainger,1987; Cook,1994; Obler,1982; Locastro,1987)。

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L2应该最大化地应用在外语教学课堂。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真实的L2语料。如果避免使用L1,主要交流通过L2来完成的话,这些学习L2的资源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应用。 Cook (2001) 不赞同这一观点。他质疑什么是所谓的“真实的L2语料”?外语学习并不仅仅是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学习者之间通过使用L2进行交流,讨论一些日常生活或者社会文化性的话题。然而,语言障碍可能影响到学习者是否能够应用L2进行正常交际活动。Chomsky (1980) 提出的“普遍语法”指出,如果学习者对L1的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那么其也适用于L2学习者。然而,L2学习者需要掌握的认知水平远远高于L1习得者,从这一层面上而言,两种习得机制不能复制。教师在课堂上完全使用目标语是否能够促进L2学习者习得L2值得探讨。假设教师课堂用语的输入和课堂互动对L2的习得有影响,L2学习者应该尽可能地接触L2。然而,通过大量L2的输入进行课堂互动是否能够强化L2学习效果仍然是个问题。对于教师用语L2绝对化的课堂,如果出现一些无法用L2解释的基本概念,教师是否坚持通过简化L2还是求助于L1解决问题呢?此外,课堂上L2的输入毕竟是有限的,课堂之外对L2的获取似乎更胜一筹。

关于L1在L2课堂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种辅助L2教学的手段。正如一些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当教师在课堂上解释新的或者比较难理解的人和事物时,L1成为超越语言层面的互通桥梁。为了使外语学习者掌握除了语言之外的知识,适当使用L1有一定的必要性。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不同母语的说话者通过他们正在学习的同一门外语进行语码转换,当语码转换成功,交流过程无障碍,L1对L2的习得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语码转换现象,不少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并且得出了以下结论:

(1) 两种语言代码进行轉换过程中,一定有基础语和嵌入语(Myers-Scotton,1989)。

(2) 两种语言的语法不是互相抵触的。

(3) 语码转换可以是语句之内或者是句际间的转换(在一些文献研究中也被引用为“语码混用”)。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至今仍然没有强而有力的理论依据来表明L1在EFL课堂的位置:是接纳还是排斥。

二、讨论

国内关于EFL课堂教师语码转换(L1/L2)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首先,关于L1是否能够促进L2的习得至今没有达成共识。其次,由于受到语言环境的制约,在EFL课堂上L2真实语料的输入有限,教师如果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L1辅助L2教学,增加了学习者L2输入的机会。然而,大部分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完全使用L1是不现实的。除此之外,国内的一些研究还指出,教师用语中对L1的使用应该参照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方式等(Song,2005)。其中有研究者提出,教师用语中L1的使用在教学活动用语,教学内容分析和考试测评讲解三个方面使用最多,而且是呈上升趋势的(Liu,2008)。不同的教学活动用语,教师使用L2比L1的频率要高,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认知能力的培养上使用L1比L2的频率要高一些,关于语言测试的具体细节,教师需要大量地借助L1进行讲解,便于学习者接受。

在国外,最新的一些研究表明,教师用语中L1的使用比例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制定。例如,有研究者提出了在EFL课堂上教师用语可能呈现的六种语用功能可能需要借助L1来完成。它们是,L2复制,L1/L2转换,L1/L2解释,L2输入,L2拓展,L2交际(Forman,2012)。教师可以通过口头复述(L2)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语码转换达到语言知识理解的目的,可以通过对原有的语料进行创新增加学生L2的输入机会,可以给出提示进行语言知识层面之外的拓展,最终达到语言交际成功的目的。不难看出,在赞成通过使用L1促进L2学习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最大程度地使用L2。然而,在双语环境下,L1的习得是既成事实,如何发挥其最大优势辅助L2教学是讨论的初衷。

三、结论

关于高职英语精读课堂上教师用语中的L1是否对L2教与学有影响,具体有哪些影响,通过对以上大量文献和研究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英语精读课堂上,教师用语中的L1影响到EFL课堂管理,复杂的教学活动的安排开展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2.在英语精读课堂上,教师用语中的L1影响到L2词汇、语法的解析。这可能表现在L2文本的获得和处理上,L2文本的知识储存和应用上。

3.在英语精读课堂上,教师用语中的L1影响到L2学习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上的培养。

由此可见,作为英语语言的基础类课程之一,英语精读教与学过程中存在语码转换。教师用语L1和目标语L2是互相联系的,绝对使用L2并不一定能够有效地促进L2的学习,L1可以被視作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辅助L2教学。因此,如何有效地使用教师用语中的L1促进L2的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发展(Teacher Development)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Chomsky,N.(1965)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Cambridge,MA: MIT Press.

[2]Chomsky,N.(1980)Rules and Representations.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Ellis,R.(1984)Classroom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Oxford: Pergamon.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讲话的艺术下一篇:安全目标责任分解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