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的散文

2024-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回老家的散文

回老家的散文 篇1

人就是这样:年幼的时候,再穷总想家里好;年轻的时候,再富总觉得外边好;年老的时候,外边的世界再繁华再精彩,总觉得老家好。

姑且不说“叶落归根”这个年轻时总认为这个词语有问题,或者压根就不信这个邪。只就这次回老家过年,却有一种对老家新的感觉和认识。

原来,年幼时生活离不开父母,那出生的地方穷,即就是破窑烂炕也是熟悉和亲切的`,吃喝拉撒睡无拘无束,陌生的环境再好总觉得不是自己任性的天地。

年轻的时候,有了生活的能力,见上一两回世面,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农村的家,无论是人还是物都很土气。来到城市打拼,只要有人认可你的能力和价值,再艰苦也感觉洋气。

年老的时候,打拼了一辈子也疲乏了,于是厌恶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厌烦虚情假意的应酬交易。人到这个年龄反倒喜欢起清静来。自然,乡下的老家就是最理想的地方。

老家变化不大,虽然不繁华,听鸡鸣狗吠,看山绿水秀,是清静的。既是山神庙台子上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也是明争不暗斗的。过不了半个时辰,掏根烟递过去,双方哈哈一笑,也就大小了事了。

老家因没读过书的人占多数,人土,却很朴实。即使有一两个喝了酒大话拍人的,但酒醒后还是很本分的庄稼人,也不会想穿小鞋的事。为了一颗树或一条田埂可以打得头破血流,过一段时间要是对方有大大小小的事,别人都去了,自己也火急火燎地帮忙去了,对方也甚是感激,双方都不计前嫌了。不像住在城市里的人,没矛没盾的,一个单元都不知道姓什么叫什么,再不要说一栋楼上的人的情况了。老家的人土,识字不多,早晚见面打招呼,一庄谁家的孩子属相清楚,乳名学名都能叫得上。城市连对门的见面都不认识,一栋楼上住,擦肩而过也不知住哪个单元,自然不打招乎。文化程度高,却不知楼下玩的孩子是谁家的,再不要说属相乳名之类的。

不认识,你会觉得亲切么?

老家一出门,山石田土多,柏油马路,步行街道没有,高楼大厦,超市广场更是不提。地方虽土 ,却空气清新。即就是粪堆在路边,牛羊鸡狗随地拉屎拉尿,也没有城市排污沟发出的那种熏天臭味。出门抬头看,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视野开阔,不像城市隔窗看天一条线,看地除了街上匆匆行走的人流和笛声不断却又经常堵塞干着急的车流,就是呆立不动毫无表情的楼房,看着看着不由得人心睹胸闷。

在老家,听小桥流水,鸟啼蛙鸣,看云淡云舒,花开花落,总感觉少了纷繁复杂,多了清静闲适,大有返朴归真之感。

奶奶订的规矩回老家了 篇2

那天上午,我带心心逛超市,给她买了几包酸奶。心心却拿起一盒乳饮料,说:“妈妈,我要喝这个。”我说:“乳饮料不如牛奶有营养,喝多了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心心却振振有词:“这个比酸奶好喝,奶奶就会给我买这个。”我说:“奶奶是奶奶,妈妈是妈妈,妈妈和奶奶的想法不一样!”心心却并不理会,想要的东西到不了手,她就赖在超市不走。最后还是我妥协,给她又拿了一盒乳饮料。

晚上十点多,给心心讲了几个故事,我疲惫地合上书,催促心心该睡觉了,心心却对我说:“妈妈,我不想睡觉,我要吃糖!”我说:“不行,睡觉前不能吃糖。”虽然我的语气异常坚决,但心心仍不依不饶,哭着说:“妈妈,我就要是吃糖嘛!”我只好耐着性子给她罗列了晚上不能吃糖的N个理由。然而无论我怎么说,心心都听不进去,她委屈地在床上打滚,嘴里还不停地嚷嚷:“吃糖不会长成大胖子,不会蛀牙,不会长不高……奶奶就让心心吃糖!”

我明白,心心这一系列坏习惯,都是婆婆溺爱的结果。过去三个月里,我被单位派往外地交流学习,而老公平日里工作也很忙,心心白天晚上都是跟着婆婆。婆婆对心心一向宠爱有加,心心提出想吃什么,婆婆就给什么。但坏习惯既然已经养成,推卸责任已没有意义,重要的是从婆婆手里拿到接力棒后,我要积极寻找良策帮助孩子戒除坏习惯。

于是,我抱起心心,对她说:“奶奶很爱心心,心心想吃什么奶奶都让你吃,但奶奶不知道晚上吃糖有这么多坏处。那现在奶奶在哪呢?”心心哽咽着说:“奶奶回老家了。”我说:“喝没有营养的饮料、晚上吃糖,这都是奶奶为心心订的规矩。可现在,奶奶回老家了,所以,奶奶订的这些规矩也跟着她回老家了。”

心心似乎听懂了我的话,停止了哭泣,扑闪着一双大眼睛问我:“妈妈,奶奶什么时候回来?”

我告诉心心,奶奶以前是在这里给爸爸妈妈帮忙带心心,但老家有她的很多朋友,她更喜欢那里的生活。奶奶现在就是回老家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去了,短期内不会回来。

心心眼里掠过一丝失落,我趁热打铁说:“心心以后和妈妈在一起,我们也来订一些新规矩,好不好?”心心满怀期待地说:“好。”

新规矩很快就出炉了,其中包括不随便喝饮料,晚上尽量少吃或不吃零食,更不允许吃糖等,我认认真真地将每一条规矩都写在紙上。第二天,为了让新规矩更好地得以实施,我就和老公达成一致意见:以后家里尽量少买饮料,让心心明白白开水就是最好的饮料。即便是带心心外出时,也只带白开水。同时,我还在网上找了几张儿童蛀牙的照片,让心心了解吃糖后没有及时清洁的牙齿是如何一点点被小虫子侵蚀,变成黑色的。心心看后也惊讶不已,连连表示自己以后要保护牙齿,再也不在晚上吃糖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心心每遵守一次我制定的新规矩,我就在后面贴上一个笑脸标志作为奖励。在我和老公的齐心协力之下,那些不良习惯很快在心心身上消失了。

一天,我们一家三口去超市购物,心心忽然指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饮料,对我说:“妈妈,喝饮料对身体不好,心心不喝饮料。奶奶不知道喝饮料对身体不好,才让心心喝饮料。”似乎意犹未尽,稍停片刻,她又补充道:“奶奶回老家了,奶奶订的规矩也跟着奶奶回老家了。”

听着心心的童言稚语,我欣慰地笑了。在隔代教育过程中,婆婆给予心心更多的是过分宠爱,这时,我就需要慢慢扭转其中对孩子成长不利的观念。但是,在很多其他方面,婆婆的“老人言”对心心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不能浪费粮食”“要爱干净”……对于这些,我要做的就是以言传身教去强化它们,让心心慢慢明白并分辨出,在奶奶订的规矩中,一些是需要“回老家”的,而另一些是要长期陪伴她的。

编辑/周智玲

1250610140@qq.com

回老家的散文 篇3

今天是双休日,雪后放晴,我和妻儿情不自禁地乘车回到故里,游览雪后老家的枫株湖。在回家的路上,眼看上饶、鹰潭等地的城乡各大公园和乡村旅游景点有不少的情侣在雪地里拍情侣照、玩雪、踏雪。是啊!下雪了,不仅孩子们异常兴奋,不少情侣也趁着冬雪尚未融化,一起漫步在街头,来了一场冬日之恋,由此拍情侣照、玩雪、踏雪也自然成为了这几天朋友圈秀恩爱的一大主题。

我的老家坐落于鄱阳湖南岸,信江下游,三面环水,枫株湖水库环绕垄坑村的南西北三个方向,故乡门前的那个池塘母亲教我叫印塘。故乡门前的那个印塘下游是链接枫株湖水库。由于河道变窄,落差变大,形成一段险滩,被称为上河滩。随后河水流入村子开阔地带,河面变宽,水流平缓,形成一处上百亩的河滩,被称为前河湾。枫株湖水库在村子下头交汇后,形势突变,两山相阻,河道紧收,水流湍急,被称为下河滩,她的上游水是来自坝塘和水田的汇合。前河湾浅处哗哗作响,深处缓缓流动,山泉变小溪,小溪汇小河,小河汇成了湖泊,汇成了枫株湖水库,故乡门前的那个池塘水流往枫株湖水库。枫株湖水库的水流在家乡隔壁村交汇,然后流出枫株湖水库闸门汇入信江下游,最后注入鄱阳湖,全长不足3公里。老家的枫株湖水库流入信江的地方叫木樨湾,是木樨集镇所在地,也是曾经的村公所和现今的木樨村支部所在地。木樨湾到底是因木樨集镇而得名?还是枫株湖水库流入信江河因河湾而得名?笔者不得而知。

常言道,每一个村子前几乎都会有一条河,我老家门前的枫株湖水库里的水恐怕是我故乡现有的木樨水库、沙港水库和琵琶湖水库等几大水库里面最清澈的,枫株湖的水就像一条长长的碧玉,春夏时节温润透彻,你忍不住要把手伸进水里,去掬一捧,去喝一口,清亮亮,甜丝丝;秋冬时节前河湾的河底青色的、乳黄的、浅红的各种石头清晰可见,鲜活的鱼类在池塘里面自由自在地来回游荡。

隆冬时节,昨天,还是大雪纷飞,近处白皑皑的雪花笼罩着青山绿树,白色覆盖着整个枫株湖畔;今天,雪后放晴,高远的蓝天,流动的白云,眼前的白墙和黑瓦都落满了白雪,池塘四周都结了薄冰,喜欢冬泳的游客破冰而入。众所周知,经典的景点经常都有很多游客,而往往人迹罕如世外桃源般的乡村旅游景点才显得更加美丽,如今我们在雪后放晴之际,到老家去爬爬小山,走走白皑皑的田野,看看辽阔的枫株湖,更能享受到美丽乡村的无穷魅力。90后故乡市民小张女士今天一大早便叫上了她的男朋友,驱车一小时来到我老家的枫株湖畔游览雪后的景致。“和男友一起在雪地里走还是头一次,挺浪漫的,也有好的寓意,一起到‘白头’。”我们在枫株湖畔不期而遇,她主动对我说,“每次大雪过后,我们都会到美丽乡村去看看雪景,享受片刻的乡村美景。” 说完,我就主动当起了导游。于是,我和妻儿就带这位90后故乡市民小张女士以及她的男朋友围绕我的村庄走了一圈。

枫株湖畔的树恐怕是非常古老的。走在村子里,我们随处可见那些从未见过的大树,随便的一棵,就有上百年的历史,有的竟有五六百年了。这里最多的是樟树,最大的一棵樟树要四人合抱,巨大的树冠竟覆盖了小半个村子。它已有600多年了,至今还枝繁叶茂,透不过一丝的阳光。除了樟树,还有很多的古柏树、古枫树、古槐树等。这位90后故乡市民小张女士以及她的男朋友看到这么多树,接连拍了很多雪后树林的美景,并同我们合了几张影。

当我们来到大哥家里,大哥看到我带了游客到家里来游玩,他和嫂子心里十分高兴,他们热情地倒好热茶递给我们喝,喝过热腾腾的茶水,我心里非常暖融融的。大哥接着就打开了话匣子:昨天老家的第一场雪与赣鄱大地一起悄悄地到来了,只是这雪下得并不气势汹汹,而是舒缓有致,悄无声息。大哥接着介绍说,昨天早晨,他推门一望,地面上落满了薄薄的一层雪,或细如面粉或软如棉絮,但均是银白温情的。白日里明晃晃的太阳一照,也只是消溶了少许,大部分像在地上扎了根似的,伴随人们度过这漫长寂寥的冬季。

我突然想起七八岁的那一年,特别寒冷的冬日,那漫天的鹅毛大雪下了三天三夜。大雪初停的早晨,我的老父亲拉门准备清扫院子里的积雪,门板却怎么也打不开,原来厚厚的积雪竟把门堵上了!我家第一次遭遇了大雪封门的情形,便赶忙钻出热被窝,穿好衣服,打算到外面赏雪。老父亲无计可施,便只好打开了一扇密封窗户,冻得一家人筛糠不止!而我正是在这不由自主的哆嗦中,看到了窗外的白茫茫的雪地,经过昨夜的狂风怒吼,风神簇拥着无数的雪花,海浪般汇集到屋檐下,难怪老父亲拉不开房门呢?这一日上午,全家人挥锹铲雪,总算清理出一条从家门到村街的羊肠小道,自此才可畅通无阻……在每年异常寒冷的冬天,我都显得无比兴奋,不惧母亲把鼻子冻掉了的恫吓,到外面和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尽管脸冻成了红苹果,手冻成了红萝卜,但却乐此不疲,深身上下的爽。我记得孩儿时候,我和三弟在屋后的“雪山”里挖雪道,就像地道战似的,三个人像北极熊似的在雪洞里挖着挖着,三个雪道便神秘地贯通了。三张沾着雪粒的脸上闪烁着三双狂喜不已的童稚的目光。

雪后天晴等一方红日,恣意地享受被这个冬天温暖的等待。在我的记忆里,冬日老家的慵懒日子里,在静谧中独享着一份盛情的`莫过于红红火火的过大年了,丰盛的农家年夜饭,彻夜不休燃放的烟花鞭炮,板龙灯、地戏、抬阁、旱船等地方民俗娱乐,枫株湖畔,美丽乡村的除夕年夜定能让久居城市的人找回那份最原始的浓浓的年味和人情味。新年的第一天,我们被村口儿童的拜年的欢闹声吵醒,伴着村民的新年祝福,用过老家特色的祝福早餐,新年的希望就在村子里阵阵的鞭炮声中开启了。当然,雪的魅力并非仅限于此,也并非局限于我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年,及至长大成人,我对雪更加情有独钟。我喜欢在落雪的时候到户外散步,头顶从天而降的雪花,脚踩银白松软的雪地,那精灵般的雪花砸在脸颊,或落在脖领子里,刹那间便溶化了。给人以湿润温软的曼妙的体验,就像纯真少女甜情蜜意的初吻。

老家的池塘散文 篇4

傍晚时分,一阵阵恬躁的知了鸣唱,时而激昂,时而热烈,在一片茂密的小树林间回荡。它穿过草地,穿过水面如镜的学校门前的荷塘,将我的思绪带回记忆中的家乡。

老家门口有一个不算大的半月形水塘,水色清澈、和缓,流动的塘面在阳光下泛起层层波光。村里的老老少少经常会去捕捞些小鱼小虾,打闹声、欢笑声汇成一幅乡关农闲的动漫场景,久久地印在我幼小的心房。

春天,经过三冬的洗炼,池塘边开满了蒲公英,有白的、有粉红的、风一吹,花絮纷飞,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幽香。妈妈就像这蒲公英,从嫁到我们这不出名的村庄开始,一年四季,辛勤老作,养儿育女。虽经历过无数艰难困苦,从无怨言,我们不富裕的家在她悉心打理下时时也充满和熙的阳光。妈妈常年在池塘边洗衣服,我们就围着妈妈的身边捉迷藏,和村里其它小孩子一起追着彩云跑,在风中轻快地唱着妈妈教给我们的儿歌。这时,妈妈就会放下手上的衣服,抬起头来,看着我们会心一笑。有月亮的晚上,妈妈就会带着我们绕着池塘散步,并且给我们讲很多重复的外婆教给她的故事,虽然我们分不清真假,但也听得津津有味。妈妈的讲述就像池塘里轻快的流水,从遥远的地方一直来到我们的跟前,她柔和的话语、爽朗的笑声也早已融入池塘的水中,融入我们的心田。

夏天,池塘边开满了好多木槿花,洁白而芬芳。我们在木槿树下嬉戏、追逐,这时候妈妈便扯着高亮的嗓子喊我回家吃饭,而我正在惊叹一簇簇花瓣怒放的壮美,它开在空中,少许又会掉落在池塘里,池水荡起一丝丝涟漪。跌落在水面的花瓣随风慢慢地飘散开来,入水的声音至今还在我少年的记忆中留下莫名的感动。

秋天,池塘里可以看到肥硕的鱼、虾、黄鳝,最多的还是泥鳅。妈妈俨然就是一个捕鱼高手,一抓一大把。秋蝉久不久地在木槿树上哼唧几声,似乎为妈妈鼓掌加油。黄昏,妈妈会把我们家的各种罐子和小缸全部放进池塘里,等待第二天的收获。这些个东西象征着我们家的“富裕”和幸福,对我来说,它们带给我的印象,连同妈妈擦拭汗水的.微笑,别样的美。多少年后,这份难忘的情怀又化作成无尽的凄凉。

冬天,妈妈经常一个人在池塘边散步,可爱的小黄会一直跟在她的身旁。池塘里的水不再流动,塘面也结下一层薄薄的霜。妈妈坐在池塘边,向着远方凝望,似乎在寻找什么,更像探求夕阳的入口。她那安然自若、宁静的神态,给我留下了一生无法破解的神秘。

老家的燕子写景散文 篇5

每年春天,堤岸边,柳枝换上缀满细叶的青衣,田地里,油菜花黄,紫云英红,小麦花白,燕子便准时来到我的故乡,那个长江北岸,山清水秀的地方。

清晨,太阳从大别山的山尖上冉冉升起,老家小村庄的炊烟早已钻出了瓦屋的缝隙,门前塘的石漂上传出“忙槌”敲打洗衣的声音,晨雾恋恋不舍地离去,农家开始了早餐。那天,我正捧着盛满稀饭的大瓷花碗,夹上咸菜。一对燕子从我家向东的大门飞了进来,像是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飞来,闪耀着一道霞光,娇小的身姿罩着黑白相间的外套,背后还拖着一支裁剪春天的剪刀。它们站在堂屋吊灯的绳子上,彬彬有礼,叽叽喳喳,点头磕脑地说话了。印象中的我,很是稀奇,眼睛盯着燕子,碗里的粥洒了一地。妈妈不知什么时候懂得这句鸟语,忙着翻译:“不吃你谷,不吃你米,在你梁上抱窝仔”这便是我第一次见到我家的燕子。

以后,关于燕子的印象就一次次叠加,妈妈讲、老师教,更多的是亲眼看,亲耳听,知道了许多。燕子是农民的朋友,专吃危害庄稼的害虫。燕子通人性,认识路,记得家,秋天走春天回,诚信守礼,不偷吃喝。燕子忠诚,夫妻双飞双栖,生儿育女,不离不弃,给农家带来好门风。妈妈叮咛说:“进了我家的门,就是我家的人,要保护好燕子。”还教我们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我相信妈妈的话,像是家里来了亲戚添了小伙伴一样喜欢,心里乐滋滋的,清晨要妈妈喊我起床开门放燕子外出,晚上要问一声燕子回来没有。从此,我们家的大门白天不上闩,即使是人都外出了,下地了,大门也只能虚掩着,燕子很聪明,从两扇门的缝口里出进。“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它们天天衔进泥巴、羽毛和绒草,在瓦屋的檩粱上垒了一个窝,圆圆的,很讲究。接着便是下蛋,孵窝,哺育小燕子。

我有一个愿望——认识我们家的燕子,遗憾的是一直未能如愿。春风拂面的.早晨,我赶到草长莺飞的河滩,小黄牛跟着牛妈妈悠闲地吃草,喜鹊白鹭嬉戏其间,一会儿站在牛背上,一会儿跳到牛嘴前;成群的燕子贴着草尖,一片又一片地飞过,燕子搜寻害虫,我寻找我们家的燕子。炎天暑热的晌午,电线上歇着一群劳累的燕子,排列整齐划一,又稀疏有致,很有韵律,我左看右看还是分不清哪只是我们家的。看到小燕子在窝里齐刷刷地张开红嘴,叽叽喳喳地等候喂食,我便又生出主意,在院子里放上几只刚逮回的蚱蜢,引诱燕子来啄,也便乘机认识认识,可它们就是不理不睬,视而不见我一次又一次地枉费心机。

逝者如斯夫,春天来了又走,秋天走了又回,不知过了多少来回,我们兄妹外出上学参加了工作,老家的瓦屋便空闲下来,而且大门紧闭,我家的燕子也不知漂泊何方每每想起,有负于燕子,怜悯于燕子,思念于燕子,心头丝丝忧伤,给美好的乡愁记忆添加了些许苦涩。

勾起这段念想的是上世纪90年代,我们单位来了几位实习的大学生,组织上安排我带的是一位小姑娘,一年级下学期还不够格参加成人礼,匀称的身材,端正的面容,浅浅的酒窝,乌黑的头发梳着两大把长辫;学习成绩优秀,知识面很宽,尤其是那一手隽秀的钢笔字,帮我誉写了不少的稿件。可能是有关燕子的随笔引起了这位农村姑娘的共鸣,于是,诞生了一个燕子的故事。在她实习期间,我去大连参加一个培训班学习,单位的工作基本由她顶替。一天,在海滨公园的地摊上,我淘到了一对贝壳串成小鸟,不像鸳鸯,也不像麻雀,圆坨坨的,还算雅致,她捧着这礼物,欣赏了好一会儿,调侃地说:可惜不是一对燕子实习结束了,单位和同志们给了她很高的评价。临走时,她送我一对燕子,是她亲手编织的。后来,她分配在省城一所中专学校干共青团的工作。再后来,我收到一封来信,落款是“永远的小燕子”,我没有感到奇怪,因为我一眼就能识别那漂亮的笔迹。来信告诉我,她随丈夫出国了,远赴欧洲,要我不要忘了异国他乡的小燕子。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而雨。

我和妈妈回老家 篇6

吃过早饭,我跟着妈妈去汽车站。我很纳闷:“去奶奶家不是只有下午才有车吗?”妈妈笑着说:“那是过去,现在每天有好几班车呢。”

到了汽车站,我们很快上了车。汽车行驶了大约半个钟头,到了老家的镇上,但离奶奶家还有较长的一段路,我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风景,不禁想起了有一次爸爸开车载我和妈妈回老家的情景:那天下着雨,道路坑坑洼洼,车子行驶到一个陡坡处车轮陷进了泥坑里,我们只好下车,想尽了办法,天黑了才赶到奶奶家……

沉思之中,汽车来到了通往奶奶家的那条山路,眼前的情景让我非常惊喜——一条又宽又平的水泥路蜿蜒不断,像一条玉带从天而降,公路两旁栽了许多树啊,花啊……我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妈妈,妈妈似乎明白了我的心事,她笑眯眯地对我说:“意外吧,我也和你一样,其实像这样的乡村水泥路又何止我们这儿一条呢?我们樟树市的农村都已修通了水泥公路,现在的农村可大变样了!”妈妈的话音刚落,我又惊奇地发现公路两旁建起了一排排又漂亮又整齐的小楼房,以前低矮的泥巴小屋不见了,妈妈告诉我,这就是“新农村”。

散文:感恩我的老家 篇7

掐指算来,离开会宁老家已近十七个年头,虽然每年回去一两回,但总是来去匆匆,逗留的时日不多。老家留在记忆中的,仍是旧日时光,干山、苦岭和大风,还有一眼用了几辈人的泉水,和泉水中那一份苦涩。

在城里呆久了,看疲了灰白色的水泥墙,喝倦了带着腥味的自来水,忍受着什么味儿都有就是没有空气味的空气,久了,就想起老家的山沟,想起山间小路和晨时鸡鸣暮时犬吠,想起村口那棵老榆树。

老家的黄土高坡很贫瘠,只有像榆树那样抗旱的树在山梁上可以长大。老家人对它情有独钟,六零年代闹饥荒,榆树皮救过很多人的命。榆钱是榆树的花,可以吃,味道还不错。每年清明节一过,大地回暖,几棵嫩牙破土而出,燕子归来,就有了春天的气息,榆钱绽放在枝间,吸引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片勃勃生机。山沟里冰胡子草把根伸向地壳深处,长得很茂盛,老家人割来做绳索烧肥料,是老百姓的宝。

我沉迷于老家的泥土香。德德玛说她一辈子最爱闻的是羊皮袄的味道,我爱闻老家春天的泥土的芬芳之味。

儿时的回忆,记忆深处的甘甜,是游子一辈子的`眷恋。

春天的老家,山脊梁上的雪化了,山沟里闪烁几点绿色,若下一场雨,空气中就散发着生命萌动的气息。门前几棵杏树,开着白色的花,燕过前川,雀闹枝头,生机盎然,人间仙境。夏天时节,麦子熟了,人也忙了,劳作一天,有点精疲力竭,吃几碗浆水杂粮面,扯一条旧铺毡,院边树下随便躺下,看夜空中繁星点点月影婆娑,听牛郎织女谈情说爱意乱情迷。偶尔几声,谁家媳妇打孩子、爷爷奶奶骂媳妇的嘈闹声传来,一派田园意境,让思绪乱飞,天上人间。秋天来时,田野一片萧瑟,农家牲畜野放,驴叫马吼。煮一锅洋芋,撒一把盐就着葱吃,很香很香。小时候老家的冬天经常下雪,太阳出来,景色当然美,大有“千里冰封”、“山舞银蛇”之势。但我最喜欢的是下着雪的时候,雪花纷飞,天地混沌,游于其间,乐趣无穷。

年龄的增长,工作的忙碌和思想的繁杂,让我离老家愈行愈远,但只要静下来,或情绪不畅的时候,我的心就会飞越时空的羁绊,到老家那一块永远的思念的静土。

感恩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那里有渐渐老去的父母。人常讲,儿行千里母牵挂,至理名言。我常常忘记问候,而是母亲给我打来电话,不为说什么,就为听一听儿子的声音,愈老愈坚。母亲的笑容,是世间温暖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辛苦岁月风霜雪雨的刻痕,而母亲的爱在这世间便另有天地,仿佛有一扇门,推开它便会看到万丈光芒。这光,给你指引,给你保护,给你温暖,给你希望。儿子不仅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是父母精神的寄托。天地间再也不会有人能给予我如此盛大、永无止息的爱,再也不会有这样心甘情愿,只为我的欢笑而不计得失辛苦的劳作。而我却不记得母亲的生日,不知道她已是发如霜染!

母爱是心甘情愿,母爱是恩慈,母爱是永无止息。

感恩老家,那里有一生默默无闻但坚忍不屈的农夫,与老牛作伴,以黄土为根,鸡鸣而起,日落而息,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劳作。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随遇而安。但他们经得起岁月的磨难,洒下汗水,收获苦与乐,他们弯下了腰,却托起了一片天。

他们清贫但不怨天尤人,他们衣服打满了补丁却喊出了高亢的秦腔。黄土地上留下的脚印,坚韧地谱写着农民的灵魂与精神。

感恩老家,那里有我的老师。他们是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结合体,有勤奋的本色,有坚韧的个性。一位老师送给我一幅字,写的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就是他的生命与追求的写照。

雄鹰在风雨中练就坚实的翅膀,梅花在苦寒中绽放扑鼻的芬芳,岁月的年轮在他们额头刻下深深的印记,但磨不去他们留在我心中的伟岸。

他们是社会的脊梁!

感恩老家,那里的大山深沟,堙没在苍茫天地之间,虽然贫瘠,但养育了许许多多的大山儿女,并仍将继续给予后来者以生命。黄山不倒,生命长续,是她养育和锻炼了大山儿女,让我们有了山一样的体魄,敏捷的思维和勤劳的双手。

打开双臂,拥抱老家!

是她,让我懂得爱,懂得付出,懂得感激和敬畏。

如果说社会的竞争,代表的是时代的进步,那么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不会畏畏缩缩、瞻前顾后。因为我知道在身后,就是那一片让我魂牵梦萦的静土,给我信心和力量。

乡下老家的警报袋散文 篇8

记忆中的乡下老家家家户户至少有一个警报袋,它的用处可大了,出远门带干粮苞萝@、番薯,上山砍柴烧炭用它装炒苞萝、番薯片当点心,生产队干活如在二里路外则需要专人送饭,主妇们将“不老罐”(搪瓷罐)装上饭,上面放一碗盛菜,罐盖一盖,外面套上警报袋,袋口绳一抽,再打个结,最后在结上插上一双筷子就可以送到送饭人家的饭篮里了。当然,装饭并不限于不老罐,还有至今已难得一见的饭桶。饭桶用杉木箍就,那时的人干的都是重体力活,饭量特大,没有四五大碗米饭哪里吃得饱。送饭还有要紧的茶水,装茶水用的基本上都是山里的大毛竹自制的竹筒,我至今仍搞不明白的是灌茶的口子只有手指般大小,里面的竹节真弄不明白是如何打通的。口子的塞子是木制的,为不弄丢,用糍麻绳栓着。竹筒身上刻有张三李四的名字,也有刻“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一看就知道是当兵人家的,刻着“为人民服务”的,就是本地的小官或是党员人家,乡里乡亲的一猜八九不离十。山里人家不缺茶叶,妇女们一早起来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烧茶,家里有多大的钵头就用多大的,凉好了茶等送饭人拿着竹筒到家里来装。茶水送到田间地头大伙喝着并不分彼此,谁渴了谁喝。

“警报袋”的名字不知始于何年何时,反正是很早很早,一辈一辈人的传说:自古以来战乱不断,地处严婺古道的大山深处的四散里也未能幸免,远的.不说,自闹长毛,军阀混战逃北佬,日寇铁蹄践踏避兵灾,以后的国共内战,当地的匪患,每次不是弄得鸡飞狗跳,惊得魂飞魄散。苦命的山里百姓只有闻声而逃的份,叫 “ 逃警报”。为了逃难方便,聪明的山里人发明了一种简易实用的布袋,家家户户都可自行制作,布料大小不等,袋中预先放好梅干菜、炒苞萝或米胖等耐饿实物,水不用带,山里每一条山拢都有甘甜的泉水,“警报袋”的袋口有绳,一勒便束住袋口,闻警即可立即出门逃难,因此,人们就叫“警报袋”。

老家还有一种制作十分精致的“警报袋”,颜色选用喜庆的暖色调,桃红、紫红、橘红等,袋上用彩色丝线纯手工绣制,不是心灵手巧的妇女是难以胜任的,好多人由于没有定力、耐力最终半途而废。绣花的内容多为传统的花草虫鱼,鸳鸯戏水什么的。一般不绣动物,尤其是凶残的猛兽。这种精美的“艺术品”当然不是用来装粗粮送饭之类的,是男女订婚娶亲时必备的用品,名字也不叫不雅的“警报袋”,它赋予了意味深长的芳名“子孙袋”。办喜事时,里面装有“七样果子”,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瓜子、核桃、荔枝。除红枣本身红色外,其余果子都要用洋红水染红晾干,而且都必须生的。花生果要选双粒籽,寓意成双成对早生贵子,和和合合。“子孙袋”里还有染红的生鸡蛋,甜甜蜜蜜的糖果,带根的根部染红的万年青,带籽的柏树枝一枝,万年青与柏树枝凸出子孙袋外,寓意夫妻百年好合,爱情万古长青。

过年带什么手信回老家 篇9

曾经收到一个朋友出国旅行带回来的手信:一杯咖喱面。因为旅游的目的地是东南亚,咖喱是当地的特产之一,经过她的描述,这个杯面又是何其的美味,值得旅行的人成箱地带回国作手信的泡面……从来没吃过外国出产的杯面,突然就觉得神圣起来,决定为这个杯面,也为自己的第一次,择个吉日而行事,去尝试她的经历,也让自己期待和向往!

收手信的人,大抵也有同样心情的吧!

在南方工作和生活的人,离家又整一年,给爱人捎去一盒广味十足的老婆饼杏仁饼,给母亲捎去一坛客家娘酒或一件夏天穿得上的香云纱,给爱好书法的父亲捎去一块端砚,一套工夫茶……捧回去一大堆东西,也许都是些很琐碎的小物,却件件有你心,不必有太多搜购和猎奇的闲暇,这些只是随手带的一些小东西,但件件都有出处,你的心思和体贴,家人早已了然于心。

潮州工夫茶:消磨春节时光

如果家在北方,春节一家人围着火炉,看你来一着潮州工夫茶道,什么茶具讲示,茶师净手,泥炉生火,砂铫掏水,榄炭煮水,开水热罐,再温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提铫高冲,壶盖刮沫,淋盖追热,烫杯、滚杯,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品味,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瑞气圆融……做足全套,一定让家人对“潮汕工夫”佩服得不得了,当然你也乘机显摆显摆!

到潮州买茶,可以去凤凰镇,潮人冲泡功夫茶,向以福建武夷和广东凤凰茶为上品。潮州最高峰凤凰山是我国著名产茶区之一。凤凰山也是以龙犬为图腾的畲族发源地之一。凤凰山麓的石鼓坪村便是畲族人家聚居的村寨。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当地有这样一句俗语: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那里的人,几乎家家都有茶壶、茶杯、木炭灶,统称“三宝”。所谓工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工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潮州人喜爱的茶品还有凤凰单枞、乌崇单枞、岭头单枞、石鼓坪乌龙,有宋种、黄枝香、蜜冬香、八仙过海……

饮工夫茶一般以3人为宜,所以你还要选择比较考究的宜兴产的小陶壶和白瓷上釉茶杯。小陶壶(罐)里装入乌龙茶和水,放在小炭炉或小酒精炉上煮。茶煮好后拿起茶壶在摆成品字形的3个瓷杯上面作圆周运动(当地俗称为“关公巡城”)依次斟满每一个小杯,此时就可以捧起香气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品尝。饮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因此工夫茶除了泡制要功夫外,饮茶也需要费功夫。无怪乎人们说,没有工夫就莫饮工夫茶。不过,春节回家,肯定有大把时间啦!

老婆饼:心中有她

源自广东潮州点心老婆饼,外皮烤成诱人的金黄色,里面一层层的油酥薄如棉纸,酥松得不得了,一咬下去碎届便掉了满地,每一口都尝得到蜜糖般的香甜滋味!

老婆饼又名冬茸酥。相传在清朝末年,莲香楼有个潮州籍的点心师,在一次回乡下探亲时,带去了许多著名美点,但他老婆吃后都不满意,还说不如她自己做的冬瓜角好吃,于是点心师就让她做来尝尝。那位点心师吃后果然赞不绝口,并且带回一些回给同行品尝。制作过不少精美点心的师傅们,对这风味不同的乡下食品亦觉新鲜,一致称赞。当问起这饼的名字时,潮州师傅也答不出来,因是他老婆制作,所以大家就打趣地说“那就叫老婆饼吧!”

乌橄榄菜:引爆食欲

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春节前后,是粤东橄榄收成的季节。粤东橄榄盛产地——位于韩江上游的梅州市丰顺、大埔和潮州市的饶平、潮安等地10多个乡镇,沿途但见漫山遍野的橄榄树挂满了绿油油的果,橄榄是一种绿色食物,可助消化,化痰润肺止咳,也是制作凉果蜜饯的主要原料。

澄海的乌橄榄菜特别正宗,色泽乌艳,油香浓郁,美味诱人而成为潮汕人日常居家的小菜美食。闻名遐迩。明代《澄海县志》中载:“物产,果类有橄榄,实小而尖者为佳”。“蔬菜有芥菜,其中可用盐渍。”澄海侨乡手巧艺精的妇女充分利用本地物产橄榄与盐渍芥菜叶(俗称酸咸菜叶),精工煮制成为乌橄榄菜,食之开胃消食,帮助消化,增进食欲。乌橄榄菜用来炒饭或蒸肉,还能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油香美味。

老公饼

外表松脆,味道甜中带咸,而老婆饼口感甜而不腻。一甜一咸约略体现出夫妻之间生活的平实、幸福与温馨。

沙井蚝豉:家有好事

蚝与“好”谐音,蚝就是好。为便于保存,蚝民往往会把鲜蚝制成蚝干,俗称蚝豉,谐音“好事”。蚝豉要经过“蚝豉晒场”制作,才会成为令人垂涎欲滴的金蚝佳品。全世界蚝产品最好的地方有4个,即我国和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其中我国蚝产品主要产地在渤海湾和南中国海。而南中国海出产的蚝中,沙井蚝又因个大、肉嫩、肥美而最具盛名。我国著名蚝乡宝安区沙井镇,其蚝体大,肉质细嫩鲜美,风行全球华人,成为现代人时尚的追求。沙井蚝生食肉鲜美,也可烹食。以其色泽乳白,肥嫩爽滑著称港澳和东南亚。所以要挑蚝鼓作为手信,当然要买沙井的了。

南山荔枝干:夏天的味道

南山荔枝果实肉嫩如水,洁白透明,滑爽无比,汁多而甜,食后余味无穷。以其种植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品质优良而闻名遐迩。南山的气候、土壤使得荔枝果实皮薄、肉脆、味道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早在唐宋时期即为“贡品”的征集对象,至今这里仍存有“百岁古树”600余棵,50年以上老树2.6万棵。内伶仃岛上几十棵150余年树龄的荔枝树尚枝繁叶茂、几代同堂。现存荔枝中,八成以上为桂味、糯米糍。桂味堪称荔枝中的极品。这个季节当然没有新鲜荔枝了,但荔枝干是必带的手信。“蚝文化”。北宋著名文学家梅尧臣写过一首《食蚝》诗,诗中写到“薄宦游海乡,雅闻归靖蚝。”其中的归靖蚝,就是沙井蚝,这也是我国人工养蚝历史最早的记载。今天,在宝安沙井形成每年一度的金蚝节知名旅游文化品牌,成为了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繁荣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色名片。

广式腊味:满嘴留香

广东人爱吃腊味,饭桌上最常见的就是一碟蒸腊昧,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记忆,小时候,秋冬走在微微寒意的巷子里,抬头望天空,看到各家各户的阳台,都挂满了正在风干的腊味,有腊鱼,腊肉,腊肠,腊鸭……在阳光下,反射着鲜亮的色泽,到做饭的时候,出阳台取一条腊肉,切薄薄的片,撒上细细的姜丝,放到快要煮熟的饭里焖,满屋子都是香味。

腊味煲仔饭很适合在秋冬吃,外面天寒地冻,而你和家人相拥而坐,暖意融融地埋头吃饭,该是一件多么愉悦的事情。

广式腊味独具特色,早已名扬四海。早在解放前,专门生产腊味的著名厂家就有皇上皇、八百载和沧州等。腊味在广州的兴盛颇有些历史,铸就了“广式腊味”这块金字招牌。皇上皇和广州酒店

的腊味那是老字号,比较正宗。

广式腊味花式品种繁多,主要有:生抽肠、老抽肠、鸭肝肠、瘦肉肠、猪心肠、鲜虾肠、冬菇肠、鱿鱼肠、玫瑰肉肠、牛肉肠、东莞腊肠、金银润、五花腊肉、酱封肉等几十种。

既可以信手蒸熟作方便食品;也可配以蔬菜炒食,既可以作拼盘原料,可以供包点、月饼等作肉馅用;也可作为糯米饭、快餐腊味饭、大鸡三味等配料。

香云纱:丝丝关爱

香云纱诞生于佛山,由于香云纱所用的原料、技术为珠三角地区所有,所以它只能产自珠三角,其中尤以佛山和顺德的香云纱最为出名。香云纱,正名“茛绸”,它的染料是广东特有的一种植物——薯莨。先把薯莨搅碎,取其汁液,然后将丝绸在薯莨汁内浸泡,上晒场曝晒。染晒30余次后,再在日出前用含铁质和盐分的黑色河泥涂抹,等阳光将黑泥的水分吸干后,又要开始漂冼,曝晒,如此反复,终于,白白的纱绸从浅红到黑褐,脱胎成为香云纱。这种料子不起褶皱、相当透气、流汗不粘身、越穿越凉爽,越穿越轻快、越洗越乌润油亮。由于薯莨本身就是一种中药,有防霉、除菌、除臭等功效,所以业内一般认为,用香云纱做成的衣服也具有相同的“医用”效果。

它曾价比黄金,生产工艺几近失传;它越穿越值钱、越久越昂贵,香云纱获得深圳首家、广东省第二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产品称号,这也是我国纺织行业中惟一一家获“原产地地理标志”的产品。在深圳岁宝明星店就可以买到。

香云纱只能在珠三角才能制作,它离不了这里的泥土和水。有人曾经想把香云纱的制作技术带到丝绸厂颇多的辽宁丹东,于是用火车、汽车等各种交通工具把制作技术中关键所需的河泥带过去,但是无论如何也制不成香云纱。现在旅行社已组织参观顺德伦教成艺晒莨厂香云纱的制作工艺流程。

九江煎堆:金银满屋

走在南海九江镇的大街上,路边商铺在门口摆放年货随处可见,年货中以“九江煎堆”见得最多,九江煎堆包装盒有大有小,但无不显露出浓厚的喜庆气氛,怪不得有“煎堆碌碌,金银满屋”之说。要买最好吃的煎堆还得得去闻名的“煎堆村”——大谷村,全身每根神经几乎都被炸煎堆时飘出来的香味浸透了。放眼望去,又是一片片的鱼塘,这鱼塘与炸煎堆的香味浑然一体,融成古朴的传统水乡情调。九江炸煎堆起码有三百年历史了,而大谷村现在有20多家煎堆厂坊。

梅菜干:惠州贡菜

惠州梅菜历史悠久,闻名中外,是岭南三大名菜之一,为岭南著名传统特产。历史上作为宫廷食品而被称为“惠州贡菜”。梅菜干是客家人流传千年的祖传风味菜肴,在世界上惟一能够与日本、韩国的泡菜相媲美的中国干疏菜产品。“东方”、“嘉应”牌梅菜干是获国家专利的客家特产,梅菜制作讲究,在偏僻山区寒冷季节(冬季12月—2月)种植的鲜嫩大菜,霜冻后收割,再自然糖化,加现代科学方法制成。一般腌制好的梅菜重800克左右,外观黄中带青,有少量盐分淅出,手感柔软,有浓郁的梅菜沉香味道,清脆爽口。由于梅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它与鱼肉类食物蒸煮时,味道特别鲜美可口,消腻开胃。流传几百年的梅菜扣肉,梅菜肉饼等几道菜式,至今仍受欢迎。用梅菜做汤,能消暑清热,是很好的佐食佳品及馈赠佳品。梅菜蒸猪肉、梅菜炖鱼、梅菜鸡都深受食客好评。

客家娘酒:暖意融融

客家米酒以梅县的酿造最醇。原料是糯米,酿制数天之后,酒香熏人,这就是让人越吃越爱的“酒酿”。当发酵恰如其分时,便在酒醅中兑入适量的凉开水,再把酒醅装入密封的酒瓮。只要储存得合理,这些酒醅数年不坏,而且越陈越佳。

客家米酒加一种曲后变成客家娘酒。临近春节,在客家农村多能见到许多女人忙着“蒸酒”。在梅县松口西阳两个村子就保留着酿娘酒的习俗。老妇带上自己的儿孙在自家祖祠门前,用稻秆和谷糠围起来,搬出黑酒坛,置于其中,点上火,据说这是‘炙’酒,准备过新年。村民们说,客家娘酒也叫老酒、黄酒,有几百年历史。宴客多用娘酒,几乎家家户户每年要喝完好几坛。每年春节的前几个月,客家妇女都要蒸酒,她们人人都是蒸酒的能手。每年除夕晚上,客家人用娘酒祭拜先祖,之后,一家人围坐一起喝酒,这是梅州客家人相聚一起的传统。场面热气腾腾的,暖暖的亲情从心底涌到脸上,十分喜庆。客家蒸酒为何叫“娘酒”?大概是与酒为勤劳的客家妇女所酿有关。女人们说,就没有见过村里哪个男人会蒸酒的。

端砚:父亲的最爱

肇庆端州一路端砚一条街,上百家店铺鳞次栉比,你可以随意挑选。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肇庆古代称为端州,端砚因而得名。约始于唐代武德年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的砚石,品质优良、幼嫩、细腻、滋润,素有发墨不损毫、呵气研墨的特点。它还有各种珍贵的石品、花式以及罕见的透明晶莹的石眼,近年来广东端砚创作出不少的优秀作品,有的出国展览,有的作为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时选赠的贵重礼品。

端砚上的纹彩和石眼是在长期的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作之美。端砚的石眼名称也很多,如鹤哥眼、鸡翁眼、猫儿眼、鸭鸽眼、绿豆眼等,其中以猫儿眼最奇妙,瞳中垂一直线,十分珍贵。

新兴凉果:信手拈来

新兴凉果生产业启动于80年代中后期,凉果加工品种发展到几十种,味道从以甘咸为主发展到甜、酸、辣各味俱全,其中话梅皇、果中皇等最为出名。凉果产量已占广东凉果产量的一半多。在新兴城镇内,旅游区公路旁的凉果销售店铺比比皆是,只要一走到里面马上就会被形形色色的各式凉果吸引,话梅、橄榄、乌梅,玫瑰果、杏干、山楂、芒果、红的、绿的、白的、酸的、甜的、辣的……散发出诱人的味道,南来北往的游客都会到凉果店逛随便买些回去做手信。

十八子刀:妈妈的“武器”

老家的那口水井散文 篇10

从大湖山出来进入我的老家四都要经过一处叫“大墙后”的地方。而这“大墙后”与四都“老街(曾是江衢通道上一处有名的商业小区)”相通的一条通道就叫“大墙弄”。

“大墙弄”中间有一口水井,它无名,但在整个四都乡它却很有名。山里卖柴的人挑柴到四都街上卖,都要经过这里。他们都会在井台边上歇歇脚,向正在水井边洗衣洗菜的大嫂小姑或是正在打水的大伯小叔讨口水喝。因为这口井的水清凉、甘甜、止渴。记得小时候我和我哥陪我爸爸做豆腐,我们兄弟每天夜里都要到这口水井来挑水。村里的人都喜欢吃我爸爸做的豆腐,可能也就是因为我爸爸用这口水井的水做的豆腐的原因吧。

关于这口水井有两个故事。一个是很久很久前的故事。一位山里很有钱人的老婆在一个闷热的.夏天,路过这里。当她走近水井边时,她真切地感觉到了一股清幽、舒适的空气裹住了全身,她情不自禁地踏上井台,两手把住大石开的井圈,附身探望水井里的水,但见镜一般明亮的水面上映出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少妇的面影。忘情之下一边大呼小叫着让老公来看看,一边伸出一只手对水里的影子指指点点。无意之下,竟然把自己右手环上戴着的金手环赠送给了水井里的美女。当天,她老公在当地雇了八位强汉,三天三夜轮流打着水,都没有把水井里的水打开。

另一个故事是:1968年,夏秋大旱,连续142天不见滴雨。全村其他所有的水井都干涸了,就连附近村庄也断了水,唯有老家这口无名的水井没干,仅仅只是水位向下落了一点点。全村的人和附近村庄的人都到这里来打水。那些日子,在这水井边天天都能见到一列长队。将近5个月的时间,几百户人家来来去去打着水,这口井的水都没有枯竭,水源源源不断……

老家的这口水井还有一个德性,就是无论下怎样的暴风雨,池塘里的水、大溪里的水、还有沟沟渠渠的水都四处横溢,唯独我老家这口水井的水不会涨一分,还是清新如玉,打上来的水,不见一点点浑浊。

我们老家的人都相信,这口井是连着龙脉的。而常识上我们也清楚,这是井里的水源与地下水相通的原因。

遗憾的是在那些轰轰烈烈的岁月里,村里――那时叫大队――“大兴土木”,不仅从大墙后搞了一个什么“引水工程”,整条“大墙弄”硬生生挖了一条渠道,沿老家水井边过,破开老街,直下四都村下方农田,而且还在距水井上方不到10米处整整建了两个厕所,说是什么“积肥工程”。可能是两个工程作曲了“龙脉”,打那以后,老家的这口水井变了样,一年四季除了春天还好,水井里的水还能见清。到了春天,特别是下雨天,水井里的水就难以见到清晰。后来,甚至有一年秋天里这口水井见了底……

梦里,我那不曾去过的老家散文 篇11

以前很想去壶天镇走一遭,尽管我不能解释这是为什么。那里其实和我没什么关系,甚至连我母亲也不是出生在那。母亲告诉我,我很小的时候其实是去过那的,只是我没能留下任何记忆。我是要去缅怀我不曾见过的外公,将心底深处那份记忆刻意补充完整么?我不知道。只是后来因为忙碌,去壶天镇走一遭的愿望就彻底的不了了之了。

这次我却是莫名其妙地乘上了去壶天镇的大巴。长沙到遥远的壶天镇居然有直达的大巴,而且还是双层的,那份豪华气派,真让我觉得惊异。一路的石子公路,弯弯绕绕,车子一路颠簸,飞起的尘土掩盖了车辙,一路上我仿佛都在飘在摇。不多久大巴就驶过了东台山和泉塘。若是岁月有知,能铭刻下我当年的足迹,能风雨无蚀,现在我下车就能将它们一一找出来。石子公路是沿涟水的.曲折蜿蜒而蜿蜒曲折的,河边间或能见一些窈窕的女子在洗衣裳,擂槌在石板上敲得啪啪直响,然后远处的青山又将擂槌声挡回来,复传到我的耳朵。只有那些女子的笑声在蓝色的水面上缭绕着,不曾散去,因为它们是轻柔的,飘散后就容易成碎片。

只有我在壶天镇下车。那天恰逢乡民们拐塘(就是赶集的意思),不宽的街道几乎挤了个水泄不通,只有塑料布做成的遮阳蓬在风尘中摇曳。我从来不曾到过这,而且下车后头还有点恍惚,但我知道往哪里走。耳际似有一种神秘的召唤,我写不出,也唱不出,但是我知道那是值得信赖的。我顺从着召唤,穿过小街和一个小巷,就像走在我幼时在泉塘曾谙熟的那条小径,我至今记得。

小巷和一个水塘连着,水塘岸边种了一些垂杨,有些许疏影绰约;水塘养有荷花,亭亭而立。一些人冲我笑,我也冲他们笑,但他们是去拐塘的,是路人,是那些本该就陌生的,而我始终是独行。一阵微风吹来,一朵白云遮住了毒阳,光线突然一暗。我抬眼一望,水塘对面是一栋古色古香的大瓦房,琉璃瓦,青色的大砖;我依稀能看清有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在门廊上闪耀:芦屋场。荷风总是伴随着幽凉的,它让我深邃,也使我宁静。我生本无垢,掸去灰尘,我就能撷取小女孩时代的时光片羽。我仿佛蒙以恩赐,得以祝福。我加快脚步,朝琉璃瓦房奔去。我都几欲飘飞。

壶天的芦屋场和泉塘的芦屋场是不一样的。泉塘的芦屋场,有碾米机、有字画、有书法和木刻,有舅舅的威严、舅妈的慈祥,还有表哥表姐表弟的戏闹。那种威严和慈祥是来自于劫后余生,比书中描绘的更加隽永流长;而这个芦屋场则是空旷的,寂静得让人害怕。我不敢迈步而入,于是绕道到后院。这里也没有我曾经依依不舍的金桔子树,只有一片衰草和一些瓦砾。我突然想到了要哭,但我压抑着,我不熟悉这芦屋场,惟恐我的哭会让我置身一个更加陌生的环境。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与生俱来的孤单无助,如同那些永远长不大的金桔子树。

在衰草的尽头,我终于发现了一个人坐在地上,深绿色的上衣,靛蓝色的裤子。不用想,也无须细看,我都知道那就是我母亲。我忙跑过去,在母亲的身后停住。母亲的头发更加灰白了些,那些最细最柔的发梢就在风中轻飘着。母亲正聚精会神地用双手折叠着精致的彩色纸船,身旁有一把小剪刀和一些细线。

“妈,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呢?”我站在母亲的身后,泪水终于滚滚而落。那些泪珠儿,滚烫的、冰凉的,悉数滴落在母亲的脖子上。母亲缓缓回过头来,朝我一笑:“你这不是来了么?”我哭道:“我是一个人坐大巴来的,一个人走到这里来的,我就知道你会在这里的。我知道外公就葬在这里,外婆则在泉塘。他们之间有千山万水相隔,不能相聚。”母亲复转过头去,继续折叠那艘精美的彩色帆船,喃喃自语道:“是的,你外公就在你的眼前,你是来看外公的吧?可惜你姐姐在荷塘的另一边,我过不去,我要叠这艘帆船给你姐姐呢。”母亲的声音里混杂着喜悦与悲伤,还有一份憧憬。

我终于醒了过来,窗外已经大亮。几滴泪珠,又冷又粘,湿漉漉地,流到了脖子上。母亲和舅舅知道外公死在壶天,却不知他到底葬在哪里。那个真正的芦屋场自然早已不复存在,被一把大火烧得精光,泉塘的芦屋场只不过是舅舅后来被平反后修建的。

87岁老人流浪半个世纪后回老家 篇12

为了谋生他离开老家齐河去山西阳泉挖煤,后来找不到工作,他捡破烂、 打零工四处流浪。他比“犀利哥”更幸运,老板吴桂武发现了他并收留了他,和他朝夕相处,如今把他送回了家。

“齐河县焦庙乡(镇)王庄村……”在山西流浪半个多世纪、蜗居洞穴23年、被人收养6年的老人舞着手大喊,激动的神情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没想到他还活着,我都没见过他。”一个抱着孩子的50多岁的大娘说。“听说毛主席活着的时候,他就去山西挖煤了。”一位老大爷告诉记者。

步履蹒跚,耳背眼花,一路颠簸8小时呕吐不止,这丝毫不能抑制87岁李传汉踏上乡土的兴奋。回到家的李传汉精神矍铄、拉家常不断。“感谢党和政府送我回家!”除了送他回家的山西人,其余人他一个也不认识,但他仍兴致勃勃地跟大伙拉拉手说说话。见到孩子们,他让随行的人从包里拿出一包吃的东西分给大家。

他的记忆还十分清晰。李传汉回忆,他幼时父母双亡,跟着奶奶长大。爷爷奶奶过世后,他成了流浪儿。年轻时,他去东北挖过煤。后来,回到家乡结婚,妻子难产,母子都未保住,他又成了一个流浪汉。

无以为生的李传汉远赴山西阳泉,想去挖煤,可等他到时招工已结束,他只好靠捡破烂、打零工维持生计,四处流浪。

在阳泉经营着一家门市的湖南株洲男子吴桂武,永远忘不了这一幕。2004年春,天还很冷,在一座桥上,一位老人顺着铁梯往桥下爬,佝偻着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当他绕到桥下,意外发现有位老人蜗居在桥下的洞穴里。

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23年。

吴桂武给他送油送面。后来,吴桂武在阳泉市孟县远清寺一位朋友的帮助下,安排李传汉住进了寺庙。2009年,吴桂武买了一座“窑洞房”,立即把老人接了过去,住在一起。

2009年末,新春临近,李传汉不时提出要回山东老家。“如果他不回老家,我和爱人会为他养老送终。”吴桂武说,6年朝夕相处,让他舍不得老人离开,但老人落叶归根的情结很强烈。在当地政府部门和媒体的帮助下,吴桂武送老人回家。

上一篇:落花生课后训练题下一篇:做个好孩子1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