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纲要-网络强国战略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十三五规划纲要-网络强国战略(精选8篇)

十三五规划纲要-网络强国战略 篇1

第六篇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壮大。

第二十五章 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

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

第一节 完善新一代高速光纤网络

构 建现代化通信骨干网络,提升高速传送、灵活调度和智能适配能力。推进宽带接入光纤化进程,城镇地区实现光网覆盖,提供10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 力,大中城市家庭用户带宽实现100兆比特以上灵活选择;98%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有条件地区提供1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半数以上农村家 庭用户带宽实现50兆比特以上灵活选择。建立畅通的国际通信设施,优化国际通信网络布局,完善跨境陆海缆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阿拉伯国家等网上丝绸之路,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

第二节 构建先进泛在的无线宽带网

深入普及高速无线宽 带。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实现乡镇及人口密集的行政村全面深度覆盖,在城镇热点公共区域推广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加快边 远山区、牧区及岛礁等网络覆盖。优化国家频谱资源配置,加强无线电频谱管理,维护安全有序的电波秩序。合理规划利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加快空间互联网部 署,实现空间与地面设施互联互通。

第三节 加快信息网络新技术开发应用

积极推进第 五代移动通信(5G)和超宽带关键技术研究,启动5G商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全面向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演进升级。布局未来网络架构、技术 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重点突破大数据和云计算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操作系统、高端工业和大型管理软件、新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

第四节 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

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基础电信领域竞争性业务,形成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业务服务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深入推进“三网融合”。强化普遍服务责任,完善普遍服务机 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简化电信资费结构,提高电信业务性价比。完善优化互联网架构及接入技术、计费标准。加强网络资费行为监管。第二十六章 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带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形成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产业发展新形态。

第一节 夯实互联网应用基础

积极推进云计算和物联网发展。鼓励互联网骨干企业开放平台资源,加强行业云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推进物联网感知设施规划布局,发展 物联网开环应用。推进信息物理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建立“互联网+”标准体系,加快互联网及其融合应用的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广,增强国 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第二节 加快多领域互联网融合发展

十三五规划纲要-网络强国战略 篇2

10 月29 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闭幕, 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对外公布。

会议公报指出,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与此前十八大报告中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的表述不同的是, 五中全会将创新延展到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在创新发展的表述之下, “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两大战略或将成为重要支撑。而这两大战略也被纳入“十三五”规划之中。

十三五规划纲要-网络强国战略 篇3

《纲要》依据《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先后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政府全体会议、省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由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审查批准。

《纲要》全面总结了“十二五”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未来五年全省面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时期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发展理念、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充分体现了“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四个着力”“四个驱动”“六个新的增长点”等新要求,具有较强的战略性、指导性、可操作性。

《纲要》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明确提出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6%以上,确保比2010年翻一番。《纲要》突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明确将创新作为引领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第一动力,研究与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建设创新型省份。《纲要》突出改革开放的要求,明确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争取国家设立大连自贸区等任务,加快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中央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篇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认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必须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全会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我们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推动形成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十三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七千八百美元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连续增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五,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增就业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加快提高。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我国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强军兴军迈出新步伐。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赢得了党心民心。“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将胜利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发展中国家群体力量继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逐步趋向平衡。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效益下滑,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消除贫困任务艰巨;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设有待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强化。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三)“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依法治国。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各项事业取得重大进展。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完善发展理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三、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一)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

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创新融资方式,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实施优进优出战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营造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新优势,提高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二)拓展发展新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重点地区一体发展,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

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水利、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通用航空、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网络。完善能源安全储备制度。加强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涝等设施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加快开放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完善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瞄准瓶颈制约问题,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施范围,推动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强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力度。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

(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14.33, 0.18, 1.27%)主产区建设,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种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

(五)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化解产能过剩,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更好发挥国家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74.300,-0.72,-0.96%)、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

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大力发展旅游业。

(六)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推进国有资本布局战略性调整,引导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更好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

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优化运营模式,增强盈利能力。限制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等在城乡、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间有序流动。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跨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体制。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开发符合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推进高收益债券及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提高金融机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探索建立保险资产交易机制。

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 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完善国有金融资本和外汇储备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有效运用和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工具。防止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七)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按照总量调节和定向施策并举、短期和中长期结合、国内和国际统筹、改革和发展协调的要求,完善宏观调控,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适时预调微调,更加注重扩大就业、稳定物价、调整结构、提高效益、防控风险、保护环境。

依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和总供求格局实施宏观调控,稳定政策基调,增强可预期性和透明度,创新调控思路和政策工具,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增强针对性和准确性。完善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价格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体系,增强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性。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经济运行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

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

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以可控方式和节奏主动释放风险,重点提高财政、金融、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粮食、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网络安全等方面风险防控能力。

四、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快市场取向改革。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更好辐射带动其他地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

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交通一体化,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高起点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分工协作。

(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三)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

扶持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加强文化人才培养,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化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引导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全民阅读。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做好二○二二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筹办工作。

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优化媒体结构,规范传播秩序。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四)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到二○二○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制定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专项规划。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立法。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和举措,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团结。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积极支援经济社会建设。

五、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

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二)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政策,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录,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

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优化开发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发展,防治“城市病”,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推动重点开发区域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强化激励性补偿,建立横向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

维护生物多样性,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建设救护繁育中心和基因库。强化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严防外来有害物种入侵。严厉打击象牙等野生动植物制品非法交易。

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三)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有序开放开采权,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改革能源体制,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相关内容分享:2015年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2015关于县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县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工作报告全方位解读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县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上一篇:教育部十三五规划纲要

十三五规划纲要-网络强国战略 篇5

(2016~2020)(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期间,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护理工作,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认真贯彻国家、省有关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护士队伍建设逐步加强,临床服务能力逐步提高,护理服务领域逐步拓展,我省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时期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决胜阶段,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健康江苏”的关键阶段,也是我国加入国际护士会、护理专业列入一级学科后的第一个五年。为推动我省护理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根据《江苏省“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制订本规划纲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江苏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打造“健康江苏”为总体目标,深入贯彻新时期医改方针、政策,坚持以队伍建设为中心,着力深化改革,突出制度创新,做活运行机制、做优临床质量、做强服务体系,使护士队伍积极性与创造力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城乡基层护理服务的可及性进一步增强,推动我省护理事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

二、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0年,护士数量增长与床位规模相适应,护理人才梯队初步形成;加强护理专科建设,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深化岗位管理改革,激发护士队伍内在活力;夯实基层护理服务能力,建立医院-社区-居家护理服务链,努力提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努力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感受,使全省护理事业建设发展水平保持在全国前列。

1、到2020年,每千人口注册护士达3.14名,医护比达到1:1.25。三级综合医院总患护比达到1:0.8,其他三级医院总患护比达到1:0.7,二级医院总患护比达到1:0.6,二、三级医院病区平均患护比达到1:0.4。

2、优质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机制基本形成。三级医院全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50%二级医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重点推行护士分配制度改革、护士分层级岗位培训。

3、初步建立省、市两级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试点建立5~10个省级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提高临床护士工作能力。

4、三级医院(开放床位≥1000张)护士人才队伍建设年投入不低于200万,其他三级医院年投入不低于100万。二级医院护士人才队伍建设年投入不低于50万。

二、三级医院N3级(骨干级、专家级)以上专科护理人才每年增长不低于护士总数的1%。

5、推行专科疾病护理标准化建设,三级医院至少创建1个专科化临床护理的示范病区;试点护理重点专科评审制度,创建省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8~15个;新开设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5~8个临床专业,探索专科护士继续教育制度,推进已设临床专业省级专科护士培训教学同质化。

6、省、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每两年开展1次辖区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省、市交错安排)。优质护理服务第三方满意度达到85%以上。

7、全省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员(以管理人员、业务骨干为主)参加市级以上护理相关培训参培率达到10%。2020年前,在母婴、肿瘤、中老年慢病、临终关怀等领域,探索专科护士通过举办护理站的形式开展护理门诊、居家护理服务。

8、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到2020年,50%二级以上医院使用护理管理系统信息平台进行日常管理,50%的三级医院使用床旁移动护理系统(PDA),以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效率。

9、加强护理学科建设,2020年前,争取独立设立省级护理科研立项与成果评审,增强临床护理人员科研意识,提高临床研究能力。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护士队伍结构。

1、加强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视力度。

加强二级以上医院对护理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提高护理人员培养、在职培训的层次和质量,重点加强护理骨干1年以上出国(境)外培训、国内专科实力排名前沿医院进修、省级以上专科资质培训等较高层次培训的力度,要花大力气、集中力量造就一批临床专科护理的尖兵。加强激励人才发展的制度保证和机制建设,十三五期间,护理人才培养要列入院部、护理部工作计划的重点,着力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级以上医院要建立健全专科护理人才储备库、护理管理人员后备库,人才选拔、培养、使用和晋升等方面要有制度安排,优秀人才要有破格机制,为构建护理人才梯队、优化队伍结构打下制度基础。省卫生计生委筹建省级专科护理人才信息库,纳入全省卫生计生人才信息平台,对社会公开并动态管理;每年发布三级综合医院在护患比例、经费投入、专科护理人才数量、培训层次和质量等相关方面的进展及排名,鼓励医院在护理人才培养方面争先创优。

2、全面加强年轻护士临床工作能力。

以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考核为抓手,以“先良师、后高徒”为思路,重点抓好护士长、高年资护士能力建设,坚持思维先导、知识扎实、实战有效并进,继续推进“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深入开展。省卫生计生委科教部门会同医政部门研究制定《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胜任临床岗位为目标,结合护士分层级岗位培训的特点,明确规范化培训阶段护士的培训内容、带教要求、考核形式等,探索适合我省实际的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体系,为临床一线输送合格的护士。

3、加强省、市两级专科护士培训质量。制订《江苏省专科护士临床专科(专业、专项技术)类目规划》,根据技术成熟度、师资储备、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有序发展和开设新的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加强现有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实习基地建设,出台《江苏省专科护士培训管理办法》,对师资队伍、培训教材、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提出明确要求,每三年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学员教学满意度测评,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加强市级专科护士培训的指导力度,促进各地专科护士培训质量的同质化,探索在若干成熟的高危专科推行市级以上专科护士持证上岗,并将市级专科护士资格作为申报省级专科护士的前置条件。探索省级专科护士再注册制,已取得省级专科护士资质者通过在线教育获得知识更新,每三年为一个周期,周期内须完成规定学分、发表期刊文章、临床科研转化、专业能力测评等相应程序,方可继续有效持有省级专科护士资格。

4、全面实施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

继续实施护士长17天脱产岗位培训,结合新医改要求和护理管理趋势前沿,优化、完善现有培训课程,坚持管理知识学习与临床管理实习相结合,重点提升新任职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使其尽快适应角色、胜任岗位要求。探索实施护理部主任短期或间隔脱产岗位培训,除充实护理管理知识、交流临床管理经验以外,以“跳出护理看护理”为切入点,拓宽管理眼界,增进理性思维、宏观思维能力,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知识积累,使其自身能力素质与管理平台相适应,努力建设一支思维创新、知识全面、能力优良的护理部主任队伍。到2020年,二、三级医院100%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完成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着力推进护理管理从经验化向知识化、专业化转型。

(二)推进专科护理建设,深化优质护理内涵

1、启动病房专科护理标准化建设。

十三五期间,发挥护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专业学组力量,分批组织编写15-30个疾病护理质量标准、专项护理技术质量标准,各医院结合科室实际落实标准化、规范化,三级医院至少创建1个专科化临床护理的示范病区,推进临床护理向真正的专科护理转型,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专科护理标准化、规范化的落实,纳入省卫生计生委优质护理服务专项检查、省管有关医院综合目标考核等相关评审、评价,结果在全省范围通报。

2、开展省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评审。

在推动专科护理标准化建设基础上,探索试点省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评审工作。选择5-8个成熟、较典型的专科,每个专科在全省通过公开竞争遴选1-2个护理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明确建设目标、建设内涵,实行严格的建设期限(三年内)和验收评价标准,以护理重点专科建设取得实效。省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着力“来自临床、归于临床”,重点考察人才梯队储备(人才层次、团队数量)、技术含金量及临床推广情况(患者应用覆盖率)、技术安全保障体系(执行的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服务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对于纳入省级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临床疗效突出、患者满意度较高的专科(专病、专项技术)护理,由省卫生计生委向物价部门积极争取价格备案。对于项目评审、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技术创新、用具改良、产品发明,积极申报专利和知识产权,其中特别优秀的、推广面较大的,在全省层面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

3、推进特殊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大力推进门诊、急诊、手术室、血液透析室等特殊科室优质护理服务。特殊科室要结合患者需求及科室专业特点,重点在美化环境、优化流程、保障安全、增进舒适、加强沟通和宣教等方面,开展各具特色、多种形式的持续改进活动,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4、加强护理研究工作。

十三五期间,积极导向围绕临床护理、护理管理领域开展各项护理研究,尤其是对共性问题、规律性问题,要研究透彻。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争取对护理科研单独立项、评审的支持,争取开展护理成果奖的评审。各级医院要增加护理科研的投入,通过设立如青年护理基金、护理科研项目等形式给予支持,调动有一定科研思维和水平的护士开展护理科研,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护理,达到以研究指导临床、研究促进临床的目的。

(三)深化护士岗位管理,激发队伍内在活力

1、深化护士分配制度改革。

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逐步调整、优化现有“院-科”分配模式下的护士分配机制,消除唯“科室效益论”对整个护士队伍内部分配产生不公的负面影响。发挥护理垂直管理的优势,提高护理人员在分配决策方面的话语权,强化护理部对护理人员的分配考核职能,要向工作量大、护理风险大、技术难度高、轮值夜班多的临床护理岗位倾斜,形成激励性分配机制,体现同岗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要落实国家有关工资、岗位津贴及福利待遇等规定,保证编制内、外护士享有同等待遇。

2、加强指导护士分层次培训考核。

深化护士培训考核改革,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核心,分层次实施岗位培训。N1级(基本级)护士纳入护士规范化培训另行实施;N2级(胜任级)、N3级(骨干级)以自学为主,医院提供学习资源为辅;N4级(专家级)护士以自学与高级研修相结合,医院要加大力度、提高培训层次。

护士考核要压缩考核层次、减少考核频次,将护士的分级进阶考核、职称晋升考核、年终考核等各类考核有机整合,纳入绩效考核管理,每年控制在2次以内。护士可通过省卫生计生委公众邮箱投诉过度考核,投诉结果统计后纳入护理专项检查结果通报。改革考核方法,参照省级临床护士工作能力考核的形式,各医院要研究与护士能级、岗位职责相适应的各专科考核评价标准,全面实施临床成组现场考核,体现追踪评价理念,突出实时性、随机性,重点考察护士思维能力、评估能力、实践能力。N1级护士可保留“三基”理论操作考核,N2级以上护士原则上取消理论考试,N3级护士、护士长列入重点考核对象。

3、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加快二级以上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发展和推广护理管理系统信息平台介入护理管理,发展和推广医院使用床旁移动护理系统(PDA),在优化医嘱执行、实时调度人力、落实患者护理等方面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以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四)探索机制、制度创新,加强基层护理服务

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人才培养。

依托护理学会培训、三级医院对口支援等形式,实施基层护理骨干脱产培训,脱产7天以上,培训内容以老年护理、康复护理、慢病护理、患者管理、护理管理等相关内容为主。每年每个省辖市完成100名,十三五期间全省共计完成6500名,纳入我委对各市卫生计生委综合目标考核指标。部分优秀护理骨干(全省每年100名)经所在单位、辖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推荐,纳入省级“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务实进修项目”给予经费支持,送三级综合医院进修3-6个月相关业务。纳入省级“乡镇卫生院临床医师务实进修项目”给予经费支持,优先开设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等专业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和输送护理专业骨干。

2、探索基层护理服务的新形式。

探索鼓励社会力量或专科护士举办护理站,以护理站为平台,试点护理门诊、上门护理等形式,为老年人、慢病患者、术后康复、肿瘤患者等群体提供适宜的护理服务,推进居家护理“最后一公里”落地。三级医院可试点成立社区服务部,依托就近的护理站,开展转介患者住院计划,给予适宜技术指导和培训,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促进患者进一步康复,减少患者再次住院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细化护理站设置审批标准、程序,建立健全护理相关标准、规范,明确社区护理行为的责任和风险管理,推进掌上APP建立社区护患交流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居家护理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领导重视程度。

医院院长要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护理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想办法支持护理工作,协调各部门支持临床护理工作。院长要专门开会研究护理问题,亲临临床一线听取意见、解决问题,专门派人落实有关工作。同时,要努力提高护士待遇,构建护士职业发展空间,稳定护士队伍,使其安心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护理工作,牢固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切实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出台一些符合当地实际的、能推动护理工作开展的政策措施,为护理工作创造更为有利的工作条件。

(二)广大护士积极参与。

充分调动广大临床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使其充分认识护理改革的目的和意义,积极参与到护理事业建设发展中来,科学分工、合理安排,发挥护理工作者的主力军作用。同时,广大护理管理者也要潜心研究和探索临床护理模式、管理的改革,加深思想认识,明确十三五期间的工作任务,理解任务要求对护理学科发展的深远意义,厘清工作思路,提高管理水平。

(三)加强行政督导评价。

各地各单位要按照“规划纲要”细化各项工作内容,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合理安排工作进度。要把工作热情转化为科学的态度,遵照探索实践、不断总结、稳步推进的原则,扎实开展各项护理工作,确保取得实效。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设立监测评估领导小组,负责对“规划纲要”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的指导、监测以及阶段性评估和终期评估;另外,要加强护理工作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动态分析工作,随时发现问题、预测趋势、进行科学决策,保证“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

(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商贸流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篇6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建设中等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三产带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战略,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不断深化商贸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物流业等新兴产业,努力转变商务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换代;更加注重服务民生,强化商务规范合法经营,促进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规范有序流通新格局的形成。

二、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市商贸流通发展要提档升级,提高效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产生活需要,商贸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继续保持前列,消费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城乡商业网点布局不断健全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逐步形成。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3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限上企业达到270家以上,每年增加20家以上;限上企业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以上,占比年均递增2%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以上,占GDP总量的45%以上,年均递增3%。

三、主要任务

(一)优化网点布局。以中等城市主城区骨架为核心,以城西新区和仙女新区商贸流通发展为重点,以七个乡镇商贸节点为补充,利用各种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发展与**实际相吻合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以商务部研究院量身定做**商贸物流规划为契机,在原有中长期商贸物流规划“一主两翼七节点”规划基础上,在市域范围内区分层次、按市场资源配置大型商业网点。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商贸连锁企业、餐饮酒店入驻**,促进商贸流通“大小个体”成长壮大为支柱企业。

2、调整产业结构。突破性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稳定提高生活型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用现代营销方式改造传统商贸业,加快建设专业市场,提升市场聚集度,增强辐射能力。完善和提升商贸服务整体功能和形象,提高商业文化内涵,形成规模大、档次高、功能全、环境美的核心商业圈。加快服务业品牌建设,提升特色街同业度,培育一批经营有特色、服务有品位、个性化突出的商业网点。利用我市国道、高速公路、铁路、高速铁路、长江黄金水道和三峡国际机场等立体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新兴产业物流业,力争打造国家级物流示范城市。

3、开拓农村市场。以实现农村市场网络化全覆盖为目标,以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和配送中心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长效机制,提高配送率。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全市农家店达到400个,乡镇和村级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5%以上。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引导建立多渠道投资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农村商贸物流信息网、商品流通物流链和商品市场网络,实现商品集约采购、配送、分销一体化的农村商品流通方式,逐步建立运用现代流通方式,覆盖广大农村的新型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努力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互动的流通格局。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原则,改造新建一批农贸市场,大力推进农改超,使现有农贸市场达到标准化规范要求,中心城区“马路市场”退路进场。到2020年农贸市场达到23家:其中主城区改造马半路、五柳树、城南市场、华龙农贸市场、滕家河农贸市场5处,提升城西市场1处,新建仙女、拽车、关堰、沿江、江北路、水府庙、余家溪、火车站农贸市场8处,每个镇改造提升农贸市场1个。

十三五规划纲要-网络强国战略 篇7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给档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档案工作已日益成为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档案部门参与电子政务建设,实现电子档案从形成到长久保存、有效利用的全程控制,正成为发展趋势;“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深刻影响到档案的特性和档案工作的边界。档案事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巨大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档案工作要以观念转变、管理变革、技术转型、服务创新来适应党和国家的新要求,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推进档案工作提质增效,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根据“十三五”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提出“十三五”时期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档案事业依法管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深化两办《意见》落实,继续实施“三大战略”,深入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加快完善档案治理体系、提升档案治理能力,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作出应有的贡献。“十三五”时期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 年,初步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建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适应的、有效服务和支撑国家治理的档案事业发展体系。

二、关于“十三五”时期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我们要从六个方面重点着力:一是全面推进档案法治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和推进档案法规体系建设、完善和加强档案执法监督体制机制、促进和提升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实现档案治理法治化;二是有效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一方面要进一步充实、丰富和优化档案馆馆藏,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农村和城市社区档案的形成管理,实现档案资源建设多元化;三是创新档案利用服务模式,推进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依法开放档案,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进程,实现档案利用便捷化;四是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创新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一手抓数字档案资源建设,一手抓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五是强化档案安全保障,从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维度入手,大幅改善档案安全基本条件,建立健全档案安全防范体制机制,实现档案安全高效化;六是发挥人才的引领支撑作用,通过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等方式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档案人才队伍专业化。

三、关于《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特点

科学编制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具体起草过程中,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系统体现了两办《意见》的要求,既注意全面考虑档案工作当前面临的紧迫形势和发展趋势,又注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呼应人民群众的期待。所以,这次的《规划》有3 个特点:一是把档案信息化作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档案信息化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关于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要求也体现在《规划》的各个层面;二是更加重视档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规划》一方面提出档案的业务指导、监督监管、移交接收要向更宽广的领域延伸拓展,另一方面把档案的开放开发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档案馆的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是在档案安全方面强调继续开展馆库建设、保障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推进异地异质备份工作等,这些都是前一阶段工作的延续和深化,目的是要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是国家级专项规划,事关档案事业发展大局,希望大家认真审议修改,积极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科学、更趋完善,更好地指导档案事业发展。

四、关于《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落实

十三五规划纲要-网络强国战略 篇8

“十三五”时期,是推进我省建筑产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保持和发挥建筑产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对我省加快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规划纲要的主要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会议精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等相关文件,省委关于我省“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精神和战略部署,《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 年)》等。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业企业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带来的挑战,努力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建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地位作用明显增强,拉动效应更加凸现,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二五”期间,我省建筑产业保持稳步、健康发展,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支柱产业地位日益增强,为广东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5 年,全省建筑产业总产值突破8800 亿元,排在全国第五位,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 4.9%,是2010 年的 1.9 倍,年均增幅达 13.3%。建筑产业增加值从 2010年的 1551.8 亿元增加至 2015 年的 2441.9 亿元,净增 890 亿元,年均增长 9.5%;2015 年,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 比重的 3.4%,比上年提高 0.2 个百分点。建筑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提高。2011-2015 年,建筑业累计完成利税总额达 3083.3 亿元,其中,2015 年利税总额 765 亿元,是 2010 年的 1.6 倍,年均增长 13.1%。“十二五”期间,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保持在 3.0%-3.3%左右,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富民安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大建筑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进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专,企业的资质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重点骨干企业总体实力增强,涌现出一批能够承担高大精尖项目的龙头企业。到 2015 年末,全省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增至 14 家;一级资质企业突破 1100 家,比 2011 年增加552 家。全省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企业达 505 家,比 2011 年增加 258 家,业务范围涵盖建筑装饰、环境、消防设施、建筑幕墙、轻型钢结构、照明工程、风景园林等多个领域,基本具备承接各类省级重点工程、大型工程勘察设计的能力和水平。一批骨干大企业积极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海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入选“2015 年中国建筑业综合实力 100 强”。

3.技术进步成效显著

我省建筑业企业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和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创新发展。一批大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完善管理体系,重视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研究,突出核心技术攻关,设计、建造能力显著提高。全面启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推广应用,率先成立省级 BIM 联盟,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发布 31 项省级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完成 1343 项建设科技成果的鉴定,其中7 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82 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39 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463 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十二五”期间,我省数百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一批“四新”(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实现节能、利废、环保等目标。

4.监管机制不断完善

“十二五”期间,我省深化建筑市场监管方式改革,基本建成全省建设工程交易项目中心数据库,完成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的建设工程项目数据归集。出台《广东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五公开”实行办法》等文件,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监理、造价咨询、项目招标代理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构建有别于行政审批的行业自律资信评级模式,激发市场活力。修订《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进一步强化工程造价制度建设。颁布《广东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为我省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法规依据。先后制订并颁布建筑节能设计、施工、验收、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材产品等地方标准,初步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并实施《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活动,开展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以及质量安全巡查、安全专项整治、施工污染环境集中整治等系列督导工作,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5.工程质量全面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省推进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鼓励大型骨干建筑业企业参与质量奖评选。全省房屋市政工程竣工一次验收合格率达 99.94%;“十二五”以来,全省共有 32 个工程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2 个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高质量完成一批设计理念超前、结构造型复杂、科技含量高、施工难度大的重大工程,为改善城乡人居条件做出突出贡献。

全省共有 18 个国家园林城市、3 个国家园林城镇、7 个省级园林城市、7 个省级园林城镇,8 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6 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218 个省级宜居社区, 213 个宜居示范城镇、648个宜居示范村庄,26 个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深圳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6 个项目获得“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建筑质量和设计能力的提高,为保证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及生态环境三者协调一致,建设绿色美好家园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6.绿色建筑发展取得新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省大力推动建筑绿色化,初步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发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新增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面积6977 万平方米,认定绿色建筑面积 1127 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十二五”绿色建筑发展目标,实现绿色建筑地级市全覆盖,绿色建筑面积位居全国前列。截至 2015 年底,我省新建建筑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节能标准执行率达 100%。我省“十二五”期间累计建成节能建筑超过 6.2 亿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超过 2050 万平方米。先后建设 5 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深圳市率先开展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建成 30 个市级示范基6地和项目。全省绿色建筑的加快发展,为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减少污染,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营造安全、健康、宜人的人居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存在问题

1.综合实力相对不强综合实力相对不强综合实力相对不强综合实力相对不强与沿海其他发达省相比,我省建筑业规模有待提高。2015年,我省建筑业产值规模位居全国第五位,与经济大省地位不相称。我省建筑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较低,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度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大型龙头企业较少,缺乏具有资源整合能力、品牌影响力、能参与国际竞争的本土跨国建筑承包企业。

2.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我省建筑产业仍处于相对粗放的发展阶段,生产集约化和管理精细化水平不高。产业整体素质较低,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建设滞后,发展战略意识不强,市场扩张能力不足。

3.创新能力比较薄弱

我省建筑产业仍未完全摆脱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格局,科技创新力量薄弱。大多数企业在技术革新、设备更新等方面缺乏资金投入,技术和装备水平不高,创新管理能力不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不足,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4.现代化水平不高

我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与先进国家、地区相比差距较明显,存在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建设周期长和生产效率、科技含量、标准化程度偏低等问题。现代化建筑标准和建筑结构体系有待完善,未达到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

5.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诚实守信的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完善,建筑市场仍存在一定的恶性竞争,市场秩序仍需进一步规范,失信惩戒机制有待进一步落实。投资建设、招投标管理、市场违法违规查处、动态监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发展环境和趋势

1.产业分化和竞争全球化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产业分化和竞争全球化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产业分化和竞争全球化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产业分化和竞争全球化推动建筑业做大做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国际建筑市场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各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旺盛。其中,亚太地区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引擎,拉美地区市场规模快速上升,发达国家将投入更多资源进行基础设施更新和绿色能源建设。国际建筑市场份额的扩大,有利于我省建筑业企业加快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一体化服务能力,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建筑产业格局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兼并重组成为常态。这有利于我省建筑企业加快战略转型和兼并重组步伐,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推动企业向工程总承包商、集成商和城市综合运营商方向发展,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做强做优。

2.“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建筑企业“走出去”

“十三五”时期,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将引发大规模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直接带动大批铁路、公路、港口等跨境项目的建设,为我省建筑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工程建设提供重大机遇;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设立,为我省建筑企业“走出去”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建筑业企业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拓展对外合作空间、调整经营布局、加快“走出去”的战略步伐。

3.新型城镇化建设拓展建筑产业的市场空间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明确提出,到 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 60%左右,努力实现 1 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省。“十三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领域的投资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以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城乡危旧房改造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等为代表的新一轮建设将全面展开,建筑产业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

4.绿色发展的浪潮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以全面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发展新型绿色建造方式,全面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实现我省建筑业跨越性发展。在绿色发展浪潮的推动下,我省建筑业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得到调整,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必将催生一批绿色建筑咨询、设计、施工、运维等高端服务企业;必将涌现一批以绿色发展为使命,集设计、施工、运维为一体的城市综合运营商;必将产生智慧建造、智慧管理等新的建筑业经济增长点,有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5.新技术增强建筑业创新发展的动力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以及 BIM 技术的深入应用,将推动建筑企业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开发经营、生产施工等全产业链建设中的优势;加快应用、推广信息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建筑企业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战略,不断挖掘发展潜力,实现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注入了新能量,同时对建筑企业激发创新发展动力,推动企业快速变革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技术对促进建筑产业推进科技与管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立健全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体系,提高建筑产品科技含量,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历次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精神,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部署,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绿色生态美丽家园要求,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战略机遇,落实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转变建筑产业发展方式、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现新型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手段,着力调整建筑产业结构,探索广东绿色建设体系,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把建筑业打造成为具有较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现代产业、节能环保绿色产业,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调整建筑业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建筑质量和性能。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广东实际并有所创新,完善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标准技术体系、生产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和监测评价体系。

2.坚持协调发展,优化建筑产业结构

遵循建筑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建筑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相协调,推动建筑产品供给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协调。优化建筑产业结构,做优做强总承包企业,做专做精专业承包企业,做实做好劳务分包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综合型与专业型企业互相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3.坚持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推动建筑产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在建筑业全产业链中践行绿色建设模式,推进绿色建材、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和绿色改造,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彰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绿色发展理念,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坚持共享发展,确保安全高效高质

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筑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环境质量水平。在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中开展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推动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基地和项目建设。

5.坚持开放发展,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机遇,加快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全方位对接外部市场,以国际化新视野发展建筑产业,加快推进与国际化建筑标准对接,鼓励企业“走出去”,培育建筑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三)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我省建筑产业发展总体目标: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使命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契机,实现建筑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基本完成建筑业向现代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建筑产业市场环境逐渐成熟,体系逐步完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一批以龙头优势企业为核心、贯通上下游产业链条的产业集群,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产品和建造方式普及,市场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大型建筑企业经营国际化有新的突破,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1.产业规模效益目标

实现建筑产业规模和效益平稳较快发展,建筑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总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跨越。

——到 2020 年,全省建筑产业总产值达到 15000 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 12%;全省建筑业增加值达到 3800 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 9%;建筑业省外完成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达到 30%以上。

2.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专业类别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龙头骨干企业数量明显增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加强,形成产业结构优化、专业分工合理的建筑产业新格局。

——建筑产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到 2020 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 15%。其中,政府投资新建保障性住房、“三旧”改造工程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比例达到 20%,商品房的比例达到 15%。建成 5 个示范城市、15 个示范基地。采用建筑现代化的工程建设总体施工周期缩短 1/2 以上,建筑垃圾排放量减少 80%以上,施工扬尘量下降 80%以上,建造过程碳排放量下降 50%以上。建成 10 个国家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15 个省级示范基地;建成千亿级现代建筑产业集群 1 个,实现建筑产业配套服务集约化;房屋建筑、市政、公路、水利等总承包资质更加齐全。

——促进大型企业做强做大,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和工程咨询设计公司。到2020 年,施工特级企业数量达到 20 家,勘察、设计综合甲级企业数量达到 12 家;年产值 100 亿元以上的建筑企业超过 12 家。

3.科技进步目标

建筑技术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建筑业科技成果转化、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建筑业技术创新驱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

——大型骨干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勘察设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3%,其他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勘察设计行业专利和专有技术年均增长率不低于 15%。

——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占企业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 0.5%。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施工装备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能够参与主编国家、行业标准。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实现施工项目网络实时监控的比例达到 60%以上。

——在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特大桥梁、水电、核电等重要工程建设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特级及一级建筑施工企业,甲级勘察、设计、监理、造价咨询、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建立起正常运行的内部局域网及管理信息平台。建筑信息模型 BIM 技术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环节得到全方位推广应用。——大型骨干工程设计企业基本建立协同设计、三维设计的设计集成系统,大型骨干勘察企业建立三维地层信息系统。参与主编国家、行业标准。

4.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和评价考核渠道拓宽,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和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人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数量充足的人才队伍。

——调整优化队伍结构,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国内知名专家,以及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有海外承包经营能力的跨国经营型企业家达到 50 人;有海外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财务投资和运营经验的国际化高级技术和专业人才 100 人。

——基本实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健全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制度。

——加强建筑工人培训考核,建筑工人技能和标准化意识得到提高,全面实现岗前培训全覆盖,70%以上的建筑工人参加岗前技能提升培训。培养 1000 名掌握先进技术、有海外建筑施工经验的国际化高级技师、技工骨干人才。

5.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深入发展,绿色建材广泛应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到 2020 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重点开展运行阶段绿色建筑标识,建成一大批三星级绿色建筑。

——到 2020 年,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 50%,试点示范工程中应用比例达到 80%。

6.建筑市场监管目标

形成较完善的建筑业监管方式和市场监管体系,监管效能和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筑业发展环境优化,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建筑市场监管法规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清出、工程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工程担保、保险制度逐步建立;个人注册执业(认可)制度进一步完善。

——全省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完善;基本形成有效的行政执法联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

——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基本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7.质量安全监管目标

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创新监管方式取得明显成效,工程施工事故明显减少,工程质量安全达到新的水平。

——质量安全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强化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的监督,形成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新模式。

——建设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保持稳中有升,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内及国际先进水平,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取得显著进步,建筑工程安全性、耐久性普遍增强。

——全面推行质量检测、商品混凝土质量信息化监管。竣工 的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验收一次性合格率达到 100%,工程质量一般以上的事故实现零发生。

——落实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住宅品质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治理;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好转。

——依法应当实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工程全部纳入监督管理,获国家工程质量奖的工程项目数量处于全国前列。

——施工现场和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监管加强,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职业行为“一处锁定,全省联网”,实现有形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

8.信息化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以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取得明显成效,电子化和标准化审批广泛推行,行政审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市场与行业更加自律,事中事后监管得到强化;以电子政务、行业监管和公共服务等为依托,建成全省建筑市场大数据库,企业、人员、项目、诚信四大基本要素的信息采集、加工、公开、联动工作管理机制完善,建筑市场监管和行业综合诚信评价体系初步建成。建筑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形势下管理、生产的新模式,BIM、物联网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取得明显成效,信息化在企业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更加普遍,信息化应用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表 1:广东“十三五”时期建筑产业主要发展指标

注:指标和目标值参考来源:《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 年)》、《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文件。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以全面提高建筑产品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引领,以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为支撑,以装配式工业化生产方式为手段,实现我省建筑业跨越式发展。

构建装配式建筑生产体系。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产业链,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升建筑生产能力和施工水平。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推广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设计方式,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高协同设计能力。按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因地制宜推广使用先进高效工程技术和装备,大幅减少现场人工作业。引导企业研发应用与装配式施工相适应的技术、设备和机具,提高部品部件的装配施工连接质量和建筑安全性能。

培育装配式建筑基地。引导传统建筑企业实现跨越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培育一批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实现建筑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培育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建筑部品构件生产、一体化施工的产业集群。支持企业提高装备水平,引导企业向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向发展。各地级以上市要积极申报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项目,加快形成一批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支持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建立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实现建筑产业配套服务集约化。积极引导设备制造企业研发部品部件生产装备机具。

加快标准化制定。制定装配式建筑法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相关配套优惠政策,推动结构件、部品、部件的标准化,丰富标准件的种类、通用性、可置换性,以标准化推动建筑工业化;提高建筑构配件的工业化制造水平,促进结构构件集成化、模块化生产;鼓励建设工程制造、装配技术发展,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在适用工程上采用制造、装配方式,进一步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

针对建筑设计、部品及构配件生产、施工、装修、质量检验和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在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试验和试点工程的基础上,编制和修订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标准图集、通用产品和设备手册、技术指南,建立产业化标准体系。制修订装配式建筑工程定额等计价依据。

抓好试点示范。鼓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有效利用“粤港澳经济圈”的区域经济优势,率先建成示范城市。选择一批有条件的村庄,开展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农村住宅建设试点。培育一批工程设计、施工、运维和部品部件生产的示范基地,大力开展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指导示范城市、试点村庄、示范基地制订行动计划,督促检查推进建设情况,及时分析总结工作经验。各地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项目监督和跟踪服务,确保相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持续健康发展。

项目推广重点。指导各地级以上市按近、中、远期示范推广目标的要求,每年确定一批推广项目。重点在全省保障性住房、“三旧改造”和政府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广泛推广装配式结构;在工业厂房、仓库,以及体育、教育、卫生等大跨度、大空间、超高层和抗震等级较高的公共建筑优先选用钢结构建筑;在居住建筑,以及办公、商业、文化等公共建筑中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在农房建设中积极推进轻钢结构;鼓励住宅小区围墙、工地临建、管道管廊等建设配套设施采用可装配、可重复使用的部品部件;鼓励具备条件的旅游度假区、园林景区等因地制宜采用木结构建筑或部件。

(二)提升企业竞争实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引导企业适应现代化大工业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要求,加快资源整合,利用我国和全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延伸产业链,做强优势环节,探索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子,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增强竞争优势。

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扶持发展实力强、信誉好的建筑施工龙头企业,支持大型工程总承包企业与勘察设计、项目管理、投融资服务等企业联合重组,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培育集投资、设计、施工、生产为一体的工程总承包企业,打造建筑航母企业,提高建筑行业产业集中度。引导推动有条件的大型设计、施工企业向开发与建造、资本运作与生产经营、设计与施工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推动有实力、重诚信的企业向“城市综合运营商”转型;以骨干龙头企业的规模、品牌、技术和人才优势为基础,培育一批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建筑企业。

支持企业提高资本运营能力。建设建筑业与金融业合作渠道,推动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鼓励金融资本采用 BT、BOT、PPP 等模式支持总承包业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培育若干家总承包业务与金融资本融合的成功示范单位。打造“专、精、特、新”的专业企业。针对建筑产业的关键环节,积极扶持发展一批优势专业企业做专做精,引导中小型施工承包企业向专业化企业发展。扶持竞争力强、特色明显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智能化、钢结构、隧道等专业化企业;培育实体化、一体化专业劳务分包企业,促进不同类型企业差异化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扶持发展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鼓励施工总承包企业分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承包公司,引导二、三级企业积极研发专有技术,走“专、特、精”道路,向特色专业承包方向发展。支持企业提升进入专业工程市场的能力。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关键岗位自有工人为骨干、劳务分包为主要用工来源、劳务派遣为临时用工补充的成建制用工方式,支持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拥有独资或控股的劳务企业,引导组建劳务公司。

积极发展建筑咨询服务企业。规范发展工程咨询服务机构,营造有利于工程咨询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推进工程勘察、设计、监理、造价、招标代理等工程咨询服务企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创新服务产品,提高服务品质,为业主或委托方提供专业化增值服务,服务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支持工程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服务企业通过改制、联合重组或互补合作,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扩大服务领域。

培育现代建筑产业集群。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引导一批技术型企业围绕核心环节成长,形成产业集群。

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打造建筑行业总部基地,促进行业集群式发展。支持我省建筑业企业与央企和外省大型建筑业企业合作组建联合体,共同参与国内外高端建筑市场竞争。吸引央企和外省大型建筑业企业在我省设立总部,优先保障企业总部落户所需的经营用地。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分别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建筑产业示范园区,整合装备制造、建材生产、设计咨询、资金物流等要素,引导建筑业企业集聚发展。

(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技术进步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建筑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突破,积极引导建筑行业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加快推广应用 BIM 等信息技术领域最新成果。

健全建筑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构建与国家技术体系相衔接、适合亚热带气候特点、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广东建筑产业现代化标准体系,形成贯穿建筑业全产业链的技术路线图。鼓励企业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编制工程建设标准和施工工法,支持企业设立技术中心,加快企业标准编制。充分发挥建筑工程技术中心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创新研发技术含量高、应用价值高的专有技术、工法和标准。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培育和组建一批现代化工程研发中心、共性技术服务中心、行业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鼓励技术研究机构和试验室成为国家或地方工程领域专项技术研发基地。引导企业通过开展战略联盟、战略合作、校企合作、技术转让、技术参股等方式,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形成专利、专有技术、标准规范、工法的技术储备,在工程建设中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工程科技含量,推进建筑业技术更新与创新。支持大型企业和设计院合作,积极寻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化工程标准和设计技术合作,为我省建筑企业“走出去”提供技术设计支撑。

加大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扶持相关企业申请筹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协作创新平台、校企联合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的前沿技术研究。支持大型骨干企业、院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居住建筑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关键技术攻关,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指导全省开展预制内外墙板、预制楼梯、叠合楼板、预制窗台板、整体厨卫、集成房屋、装配设备、智能家居、成品钢筋等先进适用技术研究,大力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绿色建材应用,促进建筑产品质量及建筑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大力推动先进适用抗震技术的应用。

促进信息融合。加大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工业化生产全产业链中的应用,鼓励以“互联网+”的方式优化配置市场资源,着力解决建筑产业信息不畅、上下游脱节、资源分散、资金流通不畅等问题。以设计为引领,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运营、拆除及城建档案管理等各环节全生命周期的应用与深度融合。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 BIM 应用水平考核评价机制。大力推动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运营智能化、商务电子化、服务定制化等信息技术的创新、集成及应用工作,全面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效降低工程项目的运营成本。开发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利信息专题数据库,对技术研发型建筑企业实行专利信息推送服务。明确建筑业统计边界,健全建筑产业数据统计机制。

(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广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

注重在工程建设实践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创新,倡导绿色理念,坚持绿色设计,推进绿色施工,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增强绿色科技发展能力。

完善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研究制订绿色建设省级条例,逐步推行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等全生命期的绿色建设发展模式。

创新绿色建设金融,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综合利用社会资本、外资以及财政资金投入绿色建设。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完善建筑设计方案竞选制度,建立完善大型公共建筑方案公众参与和专家辅助决策机制,引导有条件城市试点开展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制度。建立完善绿色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推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绿色建材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广泛应用。

实施新建建筑能效提升计划。完善新建建筑在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环节的节能监管措施,严格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推进规划用地用电约束性指标试点工作,强化建筑节能源头把关。研究制订更高水平的建筑节能标准,推进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的双控行动。

全面发展绿色建筑。制订实施我省绿色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标准,修订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完善财政支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政策。到 2020 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达到 30%。继续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引导有条件的城市按规定开展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指导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继续开展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及能耗公示工作,鼓励应用 PPP、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手段推进建筑节能改造。研究各类公共建筑的能耗定额标准,逐步实施建筑能耗定额管理制度。

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支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及推广,研究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在设计、施工、检测和验收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完善财政激励政策,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加强建设工程材料应用的管理,做好结构性、功能性材料市场的统计及监测分析,到“十三五”期末,各市建制镇以上城市规划区全面完成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工作,进一步提高建制镇以上城市规划区新建建筑应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新型墙体材料、保温材料、建筑节能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等新型建筑材料的比例。加快推进绿色施工方式的研究。制订实施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制度,研究制订推广使用绿色建材政策,财政性投资占主导项目和绿色建筑项目绿色建材的应用比例逐年提高,鼓励建设工程项目使用绿色建材。

(五)创新市场监管模式,加强建筑市场监管

完善建筑市场监管方式,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环境,推进建筑市场信息化和诚信体系建设,构建动态的市场监管机制。

健全市场决定工程造价机制。坚持市场在工程造价确定中起决定性作用,构建与建筑产业现代化相适应的工程造价体系,全面推行清单计价制度,建立健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制度和工程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核算制度。结合广东现行的标准体系和抗震设防、绿色节能等要求,研究制定与建筑产业现代化相配套的计价定额。创新定额编制方法,推动建筑生产要素价格和费用的市场形成机制,推动工程定额动态化管理,提高工程定额市场化程度。

创新工程造价纠纷调解机制,增强政府公信力。完善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招投标制度,积极推行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方式。推行阳光、透明的工程招投标机制,试点放开非国有投资项目招投

标制度,制定招标代理机构及从业人员考核管理办法,推行电子 化招投标,加大社会监督力度,促进招标投标活动公开透明。坚 决遏制和打击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加 强合同管理,修订出台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服务、项目管理等以及不同发承包方式的标准合同范本,建立合同监管 机制。

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动态监管体系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动态监管体系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动态监管体系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动态监管体系。制定全省统一的工程

项目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标准。构建省级、市级和县级有效衔接 的“互联网+监管体系”平台,明确信息采集、数据公开、共享 和交换的管理模式,建立全省工程项目信息数据库,对在建工程 项目、市场各方主体及关键岗位人员实时动态监管,动态记录市 场主体的市场行为和现场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工程 建设过程监管、执法处罚等信息,曝光市场主体和人员的不良行 为信息,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研究制定工程建设企业和从 业人员的建筑市场和现场诚信行为评价制度,设计全省建筑业信 用评价体系,建立建筑市场主体信用档案数据库,逐步建立“守 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建筑市场信用环境,推进信用评价结果在 29 资质审批、招标投标和扶持奖励事项中的应用,引导企业诚信守 法经营。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强化服务和行业自律,促进建筑业 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工程建设程序管理创新工程建设程序管理创新工程建设程序管理创新工程建设程序管理,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建立

与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服务体制,完善建筑产 业现代化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 督、商品房预售、竣工验收等管理程序。严肃查处不履行建设程 序、违法发包、转包、违法分包及挂靠等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对 违规违法行为的企业及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在建筑市场监管与诚 信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布不良行为和处罚信息。

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面依法清理建设领域的各类保证金,取消不合理的保证金,规范保证金的收取、使用、返还等行为。加强对涉及建筑业企业及工程项目收费的监督检查,严禁擅自增 加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建立工程款结算约束机制,逐步推 行预算价、中标价、结算价按规定公开制度,分类明确结算时限,缩短结算周期,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规范行业各 类保证金制度,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健全农民工工资 防欠清欠等长效机制,依法规范建筑业企业用工行为。

(六)落实主体责任制度,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六)落实主体责任制度,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六)落实主体责任制度,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六)落实主体责任制度,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完善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 制,严格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主体责任,提高 监管效能,形成主体负责、中介服务、政府监管良性互动的工程 30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项目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制完善项目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制完善项目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制完善项目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制。全面落实工程项目五方责任

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制,明确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建 立工程责任主体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建立建筑施工企业首 席质量责任官制度。出台“两书一牌”制度实施办法,提升“两 书一牌”覆盖率。在五方责任主体基础上,建设项目主体质量数 据库,研究探索预拌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筋供应企业法 定代表人质量终身责任制。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企业主要 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监理单位总监理 工程师的强制培训制度。规范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推行工程质 量、成品住房质量担保和保险制度,推进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保 险制度,完善工程质量追偿机制。改革工程建设监理制度,逐步 实现由施工监理向项目管理过渡。

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加强工程质量安全信用管理与

建筑市场管理、招标投标管理和资质资格管理等有机联动。理清 政府监管与企业之间的责任边界,全面推行质量安全巡查制度,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机制,逐步建立以质量安全巡查为主要手 段、以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建立市场 与现场联动的监管机制,实行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联 合执法。各地要强化政策文件的执行力和执法公正性,加强层级 联动,确保指令和反馈、监管要求和现场整改形成闭环体系。积 极推行分类监管和差别化监管,突出对质量安全管理薄弱项目的 31 监管,突出对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的监管,突出对质量安全行为 不规范和社会信用较差的责任主体的监管。建立产品质量追偿机 制,加强部品部件生产、装配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建立房 屋市政质量动态管理制度及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探索引入保险机 制和服务,建立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效能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效能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效能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突出关键环节、关键部位治理,加强地铁、高边坡、市政桥梁的 质量安全监控,持续开展建筑模架、深基坑、建筑起重机械等危 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治理。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许可 动态管理,将企业承建项目安全管理状况作为安全生产许可延期 审查重点。常态化开展针对使用假冒伪劣建材、建筑工程施工转 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行为的专项执法行动,加大查处工程实体 常见质量问题的力度,建立健全违法违规行为定期督查和通报、督办制度,加大行业典型、重大案件查处和曝光力度。全面推行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行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行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行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积极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改

革,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活动,推行质量行为标准化和实体 质量控制标准化,强化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 查。落实分部分项工程标准化施工样板制度,实现管理行为标准 化、设计要求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化、过程 控制标准化、施工机具设备和模板标准化,建立完善标准化管理 体系和考核办法,发挥示范引路作用。完善工程质量创优激励机 制,加强创优过程的施工现场指导,提高创优成效和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推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提高住宅工程整体质 32 量水平。推动企业完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推进建设工程质量和 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强化过程控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工程质 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推

进自主创新、新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发挥勘察设计在工程建设 中的先导作用,完善注册建筑师执业制度,将建筑师执业范围拓 展覆盖至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明确其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内 的权利和责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市场化价 格秩序,完善建筑设计招投标机制,深化企业体制改革,鼓励多 种所有制形式、不同规模的设计机构发展和竞争。强化工程监理 制度,引导工程监理主体和服务模式多元化,大力推进监理单位 现场监督的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鼓励引导工程咨询设 计企业开展项目前期咨询、工程设计、施工招标咨询、施工指导 监督、工程竣工验收、项目运营管理等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一 体化服务。

(七)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重点领域突破

(七)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重点领域突破

(七)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重点领域突破

(七)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重点领域突破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坚持依法行政,创新行政审批制度,逐

步弱化企业资质管理,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发挥 行业自律作用。优化企业资质申报流程,改进审批方式,建立高 效、便捷、公正的电子化审批平台,逐步实现企业资质审批标准 化、信息化和动态化。强化个人执业资格责任,加强企业资质审 批后的动态监管,探索资质、资格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取消妨碍企业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

做法,简化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备案手续,实行告知 性登记备案。清除各地区排斥、限制外地企业进入的各类准入障 碍,建立统一开放、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推进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推进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推进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推进工程建设组织方式改革。积极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总

承包实践,加快研究出台适应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配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模式,着力解决影响工程总承包的体制机制 问题,调整完善现行招投标、施工管理、现场执法检查、竣工验 收备案等环节管理制度,推广使用工程总承包模式,繁荣工程总 承包市场。

深化建筑业企业改革深化建筑业企业改革深化建筑业企业改革深化建筑业企业改革。引导建筑业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

求,完善企业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通 过产权转让、增资扩股、资产剥离、主辅分离等方式推动企业改 革,增强企业活力和动力。鼓励管理、技术、资本等要素参与收 益分配,调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建筑业“营改增”为契机,完善各项基础工作,加强企业财务 管理,通过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增加企业效益。

(八)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快

(八)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快

(八)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快

(八)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

以‘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发港澳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引领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 海外市场。

加强粤港澳合作加强粤港澳合作加强粤港澳合作加强粤港澳合作。推动建设粤港澳统一的建筑市场,开拓港

澳地区及海外建筑市场。鼓励建筑业各关键环节的骨干企业深化 34 与港澳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承揽境外大型 工程项目。支持企业以自贸区建设为平台,推进粤港澳建筑服务 贸易自由化,构建统一的建筑市场。积极利用港澳地区资本市场,紧扣“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以资本经营带动生产经营,培 育建筑产业链的新环节。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支持企业跟踪国外投资热点,围绕重点

区域、重点专业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走出去”发展,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到资源丰 富、市场潜力大的亚洲、非洲等国家开展工程承包,通过对外承 包工程换取当地市场和能源、资源,以多种方式提高盈利能力。引导企业加强合作,增强全行业对外的合力,大力支持 BOT、BOOT、PPP 等特许经营类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和使用中国工程标 准的工程项目,带动设备、建材、技术、标准的出口。支持企业 利用自身优势,与国内外知名承包商组成联合体,共同承揽境外 大型工程项目。

完善“走出去”的服务机制。充分利用国家‘走出去’的政 策,支持建筑行业企业和有关商协会参与我省“走出去”信息服 务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建筑业市场重大工程事件应急协调机制,保障“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鼓励企业申报对外援助成套项 目施工任务实施企业资格,积极争取我国援外工程项目。积极参 与我国政府推动的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工程项目建设,带动建筑设 计、咨询、施工、监理等企业“走出去”发展。35

(九)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完善人才培训管理体系

(九)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完善人才培训管理体系

(九)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完善人才培训管理体系

(九)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完善人才培训管理体系

以加强人才素质建设为核心,着力培育一大批建筑业创新型 人才、国际化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探索制定各类人才培养标 准,促进人才总量与建筑产业发展目标相适应。

加强人才队伍培育平台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育平台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育平台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育平台建设。建设建筑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引

进平台,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 推动建筑企业及关联产业企业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支 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对接职业院校实行订单式培养。依托高校建立 国际化技术人才培养和输送平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设计、工 程施工能力的高端技术人才。注重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推动我 省建筑骨干企业与央企海外承包经营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鼓励 企业选派人员到境外承包工程进修,推动我省工程设计、项目施 工和技术管理人才与国际接轨。

完善技能型人才培训体系完善技能型人才培训体系完善技能型人才培训体系完善技能型人才培训体系。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加快人

才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 统筹和社会参与的培训管理体制。健全完善从业资格人员继续教 育培训管理平台,加强执业注册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增强教育培 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承接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机会,建设 海外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

拓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拓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拓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拓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培

养重点,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大型建筑骨干企业与重 点职业院校等机构,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促进职 36 业教育培训工作快速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采取订单 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形式,加快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 人才和新产业工人。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优势,鼓励建筑企业与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和产学研联盟,协同开展建筑行业重大技术攻关,协同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 才。

强化人才管理。强化人才管理。强化人才管理。强化人才管理。围绕产业升级目标,坚持“双创”引领,突

出能力业绩和技术创新,培养一批有国际经营能力、有承包经营 境外建筑工程经验,带动我省建筑业“走出去”的专家和企业家 团队,对海外工程承包项目有突出贡献的经营团队给予奖励。搭 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省有优势建筑市场的海外建筑技术 人才库,为我省海外承包工程提供外部智力支持。推进实施“互 联网+人才”培养计划,整合从业人员信息资源,构建完整准确、高效一致的执业注册和从业人员信息数据库,满足执业注册管 理、人员培训考试管理、继续教育管理、职称申报等需求;实现 建筑行业业务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换和业务联动,提升 全省建筑从业人员管理与服务水平。

建立现代产业用工制度建立现代产业用工制度建立现代产业用工制度建立现代产业用工制度。提高工人组织水平,建立以总承包

企业自有工人为骨干,专业企业自有工人为主体的用工方式。引 导专业化作业的小微企业规范管理,实现建筑工人组织化、公司 化管理,全面推行企业用工实名制管理。保护工人合法权益,落 实劳务合同制度,按照“谁用工、谁负责”和“总承包负总责” 37 的原则,落实工资支付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和总承包单位的监督 责任,督促施工单位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改善建筑工人的工作环 境,提升职业健康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统筹安排,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推进 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整体推进建筑 产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统筹协调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 工作,各市、县(市)将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政府负责人牵头的组织领导机构,强化“十三五”建筑产 业发展规划落实的统筹协调。

(二)强化政策支持

(二)强化政策支持

(二)强化政策支持

(二)强化政策支持

加大财政支持。拓展省级节能降耗专项资金支持范围,重点 支持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建设项目和成品 住房。优化省级保障性住房建设引导资金使用结构,加大对采用 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保障性住房项目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对装配式 建筑项目给予容积率、财政补贴、融资帮扶等优惠政策,在申请 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型产业、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与构配件企 业支持。加大对主导制定国家级或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标准的企 业的财政支持,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制定和完 善人才培育财政扶持政策,积极培育建筑产业国际化创新高端人 38 才和技能人才实训园区,优先推荐申报省级重点产业专项公共实 训基地。落实符合现代化生产条件的建筑及住宅部品研发生产企 业、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落实税费优惠。对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的企业,符合条 件积极争取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税收优惠政策。按规 定落实引进技术设备免征关税、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关键原材料和 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企业购置机器设备抵扣 增值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技术转让免征 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政策。畅通对开拓境外市场的建筑 企业享受境外缴纳所得税额税收抵免政策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建筑企业的信贷支持力 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建筑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 期票据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创新融资性担保方式,支持以建筑 材料、工程设备、在建工程和应收账款等作为抵质押的反担保形 式,引导保险机构和银行合作开发适合建筑业特点的应收账款信 用保险和质押贷款。支持主营业务突出、实力较强的建筑业企业 进入融资性担保行业。鼓励社会资本发起组建促进建筑产业现代 化发展的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各类风险资本参与建筑产业现 代化发展。大力发展工程质量保险和工程融资担保。鼓励符合条 件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优质诚信企业通过发行各类债券融资,积极 拓宽融资渠道。39

(三)优化发展环境

(三)优化发展环境

(三)优化发展环境

(三)优化发展环境

大力宣传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意义,让 公众全面了解建筑产业发展对地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建筑品 质、宜居水平、环境质量的作用。通过举办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 系列博览会,向社会推介优质、诚信、放心的技术、产品、企业。对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优秀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引领 建筑工业化发展。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通过举办专业论坛等 形式,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各类企业和消费者的宣传,提高新 型建筑工业化在社会中的认知度、认同度,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推动建筑产业现 代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注重示范指导

(四)注重示范指导

(四)注重示范指导

(四)注重示范指导

加强行业引导。将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情况和成效作为重要 考核内容。评选优质工程、优秀工程设计和考核文明工地,优先 考虑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施工的项目。建立并定期发布《广 东省建筑产业优质诚信企业名录》,对建筑产业现代化优质诚信 企业在资质评定、市场准入、工程招投标中予以倾斜。强化技术指导。建立和完善建筑技术专家库,建立专家责任 和利益机制,成立各产业环节的专家委员会,发挥第三方的社会 功能,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建设方案和应用技术论证制度实 施,提高施工图审查的科学性。

强化示范引导。强化示范引导。强化示范引导。强化示范引导。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鼓

励人居环境城市和绿色建筑示范市率先建成省级建筑产业现代 化示范城市。统筹规划布局,落实政策措施,建设建筑产业现代 化示范基地,促进建筑产业集聚发展。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三类新建项目应率先采 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和产品,切实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建 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和产品的普及应用。

(五)强化监测评价

(五)强化监测评价

(五)强化监测评价

(五)强化监测评价

上一篇:家长会标语集锦下一篇:关于信念的谚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