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调查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特色调查(精选8篇)

特色调查 篇1

东关小学 六年级五班 吴寒洁

高密特色之民间三绝(剪纸,泥塑,年画)

剪纸: 高密剪纸是高密民间三绝之一,高密剪纸象征性非常强,1994年高密被评为“全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其剪纸已被日本、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以及国内诸多民间艺术爱好者收藏。

高密剪纸它看似简单,却饱含着高密的民间文化。高密剪纸最早作为胶东剪纸的一个派系,已经初步具备了细腻的风格。汉朝以后特别是明朝初年,由于时代的变迁,战争的频繁,大批移民从山西、河南、河北、江南等地汇集高密,并在高密保持了相对稳定,人们安居乐业,也使高密民间剪纸艺术得以繁荣发展。这些移民大多是一个村一户人家或亲戚几个由官方迁移而来,这些人中不乏能工巧匠,工于剪纸的人不少。因此,河北剪纸的浑厚、山西剪纸的粗犷、江南剪纸的清秀细腻传到了高密。通过互相交往、交流、借鉴、学习,各地的剪纸艺术逐步渗入到高密剪纸艺术之中,形成了高密剪纸的独特艺术风格。

因此,高密剪纸表现的题材范围非常宽泛,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戏曲人物、花鸟草虫无所不包,并广泛服务于当地风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被誉为“高密三绝”之一,并在全国剪纸艺术中独树一帜。

泥塑: 高密泥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明朝隆庆、万历年间,这里的农民就自己设计用泥做成一种叫“锅子花”(也称泥墩子)的焰火出售。后来又把装火药的泥坯塑成娃娃型,焰火放过以后,再当玩具或装饰品摆设。最后这各泥塑的品种逐渐增多,有“老虎” “狮子”“猴子”“小狗”“小猫” “鸭”等动物,也有“白蛇传”“孙悟空”“牛郎织女”等传奇故事,并且涂以各种颜色,使其生动活泼。从此,泥塑不再是焰火的附属品,而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手工艺术品了。

年画: 高密扑灰年画简称“扑灰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中的一个古老画种,始见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盛行于清代。从调查来看,全国只有山东高密一地存在这种年画,主要产地在高密北乡姜庄、夏庄一带30多个村庄。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谓扑灰,即用柳枝烧灰,描线作底版,一次复印多张。艺人继而在印出的稿上粉脸、手,敷彩,描金,勾线,最后在重点部位涂上明油就完成了。扑灰年画技法独特,以色代墨,线条豪放流畅,写意味浓,格调明快。时至今日,扑灰年画技艺在高密地区的传承已是后继无人。作为一个独特的年画品种,反映了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保存了中国民间绘画的传统技能,有必要对它进行深入挖掘。

指导老师

特色调查 篇2

入围后的小镇成为全国4万多个乡镇的“蓝本”, 仅浙江的特色小镇上半年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740亿元, 在国内掀起新一轮产业创新热潮。

住建部勾勒的宏大战略中提到, 我们要用5年时间争取培育成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打铁还需自身硬”, 究竟应如何打好特色小镇这张牌?

一镇一品浙江模式发酵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行政区划的概念, 更贴切地说, 它是一个创新创业发展平台。浙江省, 地域面积仅占全国的1.06%, 用1年时间孕育了一批活力特色小镇, 走在各省前列。

2014年10月17日, 云计算产业生态小镇——云栖小镇举行首场阿里云开发者大会, 在参观小镇“梦想大道”后, 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鼓励说:“让杭州多一个美丽的特色小镇, 天上多飘几朵创新‘彩云’。”“特色小镇”的词汇首次被提及。

2015年6月, 浙江省公布了首批37个省级创建名单, 2016年1月, 公布第二批42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小镇光听名字就极“响亮”。

当时被列入培育对象的有:以中药材历史经典产业为主导的“磐安江南药镇”、主打健康产业的定海远洋渔业小镇、平阳宠物小镇、选址于天台县城北郊的和合小镇、龙泉青瓷小镇、定位于时尚产业的艺尚小镇、以旅游休闲为主的酷玩小镇……

2016年4月22日, 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了特色小镇产业定位, 在聚焦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的基础上, 兼顾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

记者了解到, 浙江的特色小镇规划一般都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 原则上3年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 3A级以上景区是小镇的基础标准。

特色小镇的创建选拨采用“宽进严定”的方式, 通过“自愿申报、分批审核、年度考核、验收命名”四个程序完成。

“名单产生过程经历了‘政研室提供初选名单——省级部门实地调研排序——联席会议审定通过’三个环节, 最终从各地上报的260多个特色小镇创建申请中选出了37个。”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翁建荣说, 我们不搞地域平均, 成熟一个公布一个。

浙江省在政策上对已纳入省重点培育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格外“青睐”, 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予配套奖励, 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小镇按60%给予配套奖励。

奖归奖, 浙江省在惩罚上也“毫不手软”, 对年3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 则要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 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 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

专家指出, 浙江能成功靠的也还是“一揽子”的服务, 各方面向特色小镇“开绿灯”, 许多地方增设了创业服务大厅, 提供包括“三证联办、创新交流、政企交互信息”等保姆式服务, 在房屋租金、能耗等方面给予补助, 最大限度地降低创业者的资金成本。

翁建荣说, 特色小镇不是传统的工业功能区、旅游区等产业功能区块, 简单的“产业园+风景区+博物馆或学校”式的“大拼盘”机械相加并非正统意义上的特色小镇, 从特征上来说它应该具备四个特征:产业上“特而强”、功能上“有机合”、形态上“小而美”、机制上“新而活”。

他山之石江苏望其项背

据了解, 本次江苏首批入围的7座特色小镇分别位于南京、无锡、徐州、苏州、盐城和泰州。从文化古镇到生态慢城、工业新区都囊括其中, 在挖掘文化传统、培育产业品牌、营造宜居生态上可谓独树一帜。

2015年底, 江苏曾提出计划通过“十三五”的努力, 打造100个左右特色小镇。2016年5月, 南京市发改委农经处表示将用3年时间实现这一梦想。

南京市对特色小镇的管理实行了“动态在线模式”, 对列入市级建设名单的特色小镇, 实行季度通报情况、年度综合评估。对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和未达到建设要求的特色小镇, 实行退出机制, 不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特色小镇工作也被纳入区年度综合考核目标体系。

在借鉴浙江经验后, 江苏在创建特色小镇时一改“审批制”的做法, 试点各地自主规划、自行审批, 省政府不再审批。地方政府根据原有产业基础、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或开发区改造提升需求, 因地制宜, 编制相应规划、落实项目、引进领军型企业;省政府根据既有标准, 考核达标后“授牌”。

此外, 南京市还设立了特色小镇建设专项资金, 用于建设项目贷款贴息, 对达到序时进度和建设要求的特色小镇实行以奖代补。全市各区参照建立了相应的联席会议及办公室, 按季度报送列入建设名单的特色小镇进展情况。

经过激烈的角逐, 一批姿态各异的风情小镇“新鲜出炉”。生态环境天然的桠溪崇尚“慢文化”;甪直镇保留了古宅老街、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等具有水乡特色和民俗风情的建筑物;溱潼镇古为鱼米之乡, 四面环水, 美食有“溱湖八鲜”之说;宜兴紫砂陶以丁蜀镇所产最为著名;震泽镇享有“中国蚕丝之乡”的美誉;安丰镇明清时曾是重要盐场, 商贾云集;碾庄镇五金机械产业发达, 是苏鲁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综观7镇, 记者发现, 桠溪镇、甪直镇、溱潼镇主打休闲旅游, 是美丽宜居的代名词, 丁蜀镇、震泽镇、安丰镇在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方面成绩显著, 而商贸物流和现代制造两个特征则在碾庄等镇得到了集中体现。

2016年7月18日, 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大部委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 “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应成为全国小城镇发展的“特色”内涵。

江苏省正是契合了发展时机, 避免了“千镇一面”的同质化。

五镇上榜福建“发力”补贴

福建本次入围的5个特色小镇分别为: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南平市邵武市和平镇、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

记者了解到, 上榜的5个镇多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为世界知晓, 古田镇位于上杭县东北部, 是著名的“古田会议”旧址所在地, 曾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村镇”。

福建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实打实”地对小镇建设进行支持。其中规定:对特色小镇给予债券和贴息支持;小镇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项目, 优先申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相关专项资金, 优先支持向政策性银行争取长期低息的融资贷款;支持特色小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运设施建设。

为了引进技术型人才, 福建借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福建自贸试验区的做法, 对特色小镇范围内的高端人才实行税收优惠和个税优惠政策, 加大对高层次人才运营项目的担保支持。

知名专家表示, 与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大而全”相比, 特色小镇讲究“小而美”, 往往以当地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或业态为基础, 重视产业链上下游各要素的集聚。在宽松优化的政策环境下, 小镇发展的步伐将更快。

在要素保障方面, 福建优先满足特色小镇用地需求, 对每个特色小镇各安排100亩用地指标, 在符合相关规划和不改变现有工业用地用途的前提下, 对工矿厂房、仓储用房进行改建、扩建及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容积率的, 可不再补缴土地价款差额。

缺乏持续“造血”动力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特色小镇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 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瑕疵”。

记者经调查了解到, 2015年, 海南橙迈县以打造风情美食街的名义, 投资上千万元对瑞溪小镇的老街进行立面改造, 可一年过去后, 除了节假日外, 美食街平时游客寥寥, 很多小吃店早已关门, 与周边的商业圈几近脱节。

“单单跑到瑞溪吃美食, 诱惑力实在太低, 基本上没有什么配套娱乐设施, 真的很难提起兴趣来”, 市民小王表达了自己对改造的不满。

专家肖金成指出, 目前特色小镇已在各地启动, 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建设发展成败的关键。有的地方将建设特色小镇简化为房地产建设, 而忽视了对特色产业本身的培育和发展。部分特色小镇以旅游地产开发、悠闲娱乐、农旅结合等服务产业为主, 多数仅停留在建设上, 没有深入挖掘形成具体的市场产品, 产业缺乏持续“造血”动力, 是目前最棘手的问题。

产业发展“大而全”的理念明显已经不适应小镇建设, 一些地方谈及自己的产业投资, 动辄几百亿上千亿, 将重心放在打造经济开发区上, 而忽略了让社会资本、本地人口参与到建设中来, 缺乏生命力。

专家们对当前小镇建设提出了建议,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 传统产业遭遇挑战, 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面临激烈竞争。选择特色鲜明的产业, 需要立足产业链条做深入分析, 对市场需求有科学把握。而这个过程, 单纯依靠政府部门难以完成, 必须坚持市场主导, 尊重市场规律。

特色小镇的基础是特色新兴或历史经典产业, 如果没有特色产业, 特色小镇就无从谈起。因此, 在特色小镇申报评审中, 现有基础和软环境就显得至关重要, 还要避免传统的摊大饼式的城镇建设模式。在实际工作中, 政府绝不可大包大揽, 应广泛征求投资主体、各方专家及社会公众的意见,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创建工作进行客观评价, 扶持资金要力推“以奖代补”的形式。

对于资源稀缺和需求特定的特色小镇而言, 关键是做强特色和提升品质, 并不需要或较少需要全面的扩张。特色小镇的建设必须紧扣提质增效这一主题, 突出特色与品质打造, 尽量规避空间和产业规模的盲目扩张, 走“集约化”和“高密度”的路子, 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域外链接

格拉斯小镇

“世界的浪漫在法国, 法国的香氛在格拉斯小镇”。一座环境优美清幽、气候温和湿润、街道交错狭窄的中世纪小城, 不到4万人的地方, 有超过3 0家的香水工厂, 风靡世界的品牌香奈儿5号就诞生于此。小镇最初成名于皮革业, 后来因环境污染发展了养花, 再到后来, 格拉斯便借了花的精髓成了世界的“香水之都”, 并最终走上了以绿色农业为基础 (鲜花) 、新型工业为主导 (香水) 、现代服务业为支撑 (旅游) 的经济发展模式。

卡伦堡

丹麦卡伦堡市践行了企业共生与循环经济的理念。最初, 这里只有一座火力发电厂和一座炼油厂, 经过数年的发展, 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已经成为其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区域循环经济的传统典范。目前在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中主要有四家企业:丹麦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发电能力为150万千瓦;最大的炼油厂年产量超过300万吨, 消耗原油500多万吨;最大的生物工程公司挪伏挪尔迪斯克公司;瑞典企业吉普洛克石膏材料公司。

达沃斯小镇

达沃斯拥有欧洲最大的天然溜冰场, 这里还是阿尔卑斯山中一块因空气洁净清爽而大受好评的地区。20世纪初这里设立了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所, 奠定了现今宾馆业发展的基准。除此之外, 世界经济论坛等大型会议在此设施完备的会议中心召开。

格林威治

校园特色微调查指导初探 篇3

一、“开放式”活动话题,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

综合实践探究原则指出:“学生要形成问题意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而“质疑问难”又是小课题探究的前提。回顾平时的课堂,分析学生不提问的原因大致分为“不敢或不愿提问”以及“不能或不善于提问”。在开题阶段,笔者尝试通过以下五步,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的能力。

(一)回顾研究,感悟提问意义

开题伊始,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以往的调查研究,发现课题的产生都是由问题开始的。如:看到校园里挂满丰子恺爷爷的画,我们想研究同学们对丰爷爷漫画的含义了解多少,于是有了课题《丰爷爷伴我成长》,我们想知道为什么班里戴眼镜的同学越来越多,于是展开《关于近视眼情况的小调查》。举例学生参与过的课题,更容易从中发现共性,领悟提问的重要性。

(二)聚焦现象,点燃提问热情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的。教师还原开学初学生交漫画日记的情境。学生看到质量参差不齐的日记,他们的提问热情更容易被点燃。 “为什么有的同学的漫画日记会草草了事?” “漫画日记对我们成长有什么帮助?”发现问题,并通过合理评价引导,培养学生实际提问题的能力。

(三)各晒疑惑,冲破思维牢笼

针对学生提问缺少发散性的现状,教师鼓励小组讨论,当有小组冲破思维定势,提不同角度的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此其他小组受到启发也会提出不同方向的问题。如:“漫画日记的起源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画漫画日记?”“漫画日记和普通日记有什么不同?”利用同伴间的竞争心理,激活提问热情,促进发散思维。

(四)演练推敲,规范问题表述

对于不够规范的表达,比如:过于书面化,太过敏感,过于主观。教师应进行针对性点评,但是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这些问题呢?笔者以为,“论坛”式互动评价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各组以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两重身份进行演练。经过多番揣摩比较,不但使学生会问,还在引导他们巧问,为后面的设计调查问卷和采访做准备。

(五)自主归类,提炼问题角度

对于交上来仍有瑕疵的问题,教师可以以点带面,逐一指导各组长,从表达和分类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再进一步细化调查角度,提炼出各小组的子课题方向,这样,各组的研究大方向一致又略有侧重。学生被这样有梯度的点评后,思维经历从局限到发散再到凝练的过程,不但明白了提问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还能初步感知分类的概念,为后续资料整理做铺垫。

在调查活动的启动阶段,教师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指导,仅是在挖掘调查点时稍加点拨;在梳理研究问题时引导归类;在制订研究计划时提中肯建议;让学生明白我们是与之合作的伙伴,增强团队的信心。

二、“多边式”过程探究,提升调查行动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实施阶段正是发展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的绝好途径。因此,在实施阶段,从方案确立到问卷设计,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尝试,暴露不足后再进行针对性指导。

(一)“调查发布会”弥补认知不足

1.多重比较,规范设计

学生起先对调查问卷无从着手,但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推动学生不断尝试和突破。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同伴资源解决困惑。比如针对漫画日记的使用现状,有小组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你有没有画漫画日记的习惯?(有请接第二题,如没有,请接第三题)(2)你画漫画日记要多长时间?(3)你喜欢画漫画日记吗?”这样有针对性地问,能在调查初期将不同的人群分流,方便最终数据的统计。其实适当的放手,既能试出能力起点,又能暴露其存在的不足:如题型单一、格式错误、偏离主题、题目排列没有梯度等。通过多边沟通讨论及对比规范的问卷,学生的问卷设计就能获得很大改善。

2.多种支招,换位思考

各小组在调查日志中提到最多的困惑就是采访时间太仓促,采集不到有价值的信息。有经验的小组为其支招:可以事先沟通,预约时间,有备而去。但对于比较棘手的,如敷衍采访该如何应对?大家讨论后达成以下共识:学会换位思考,选比较空闲的人,坦言我们这次调查是为学校特色献计献策,他被选作幸运嘉宾,真诚邀请合作。学生用这样的方法坦诚地面对受访者,调查果然顺利许多。如此,选择契合学生沟通能力生长的评价,有利于帮助他们努力成为善于沟通的社会型人才。

3.多样分析,由表及里

课标还指出:“应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因此,对于统计方法的选择,教师不作统一规定,应该让学生结合课上所学进行“多样分析”。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窍门,分别选择画正字、中位数、 Excel统计表等方法进行统计。这时,某同学认为:“光听数据太枯燥,应对现象作出分析。”面对生成,教师顺势而导,将如何分析数据开展讨论交流。润物无声地使学生意识到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在后来的汇报中各组都有意识地呈现观点,即便略显稚嫩,但理性分析能使学生探究的步子迈得更稳健。

(二)“难题各家晒”促进沟通协作

1.善于沟通,扫清障碍

对于采访,笔者建议同学们可以先看访谈类节目,体会主持人是如何围绕一个话题将谈话引向深入的。而采访中的突发状况也是考验组员人际沟通能力的好契机。如:渊源组调查的是漫画日记和丰子恺漫画的渊源,他们因采访不到缘缘堂馆长,导致调查停滞不前。看着其他小组制作的精美ppt展示,他们憋着不服和委屈。这时组长灵机一动,想到让教师出面帮忙联系副馆长,此举获得了教师的赞许:“遇到困难能够积极想办法解决,值得表扬!”成员们一听备受鼓舞,只等大展拳脚!组长的随机应变使调查摆脱僵局,良好的沟通能力助他们解燃眉之急。

2.迎难而上,摆脱僵局

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小组陷入调查僵局:仅有27%的学生觉得漫画日记有助我们的成长,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推广?不画的同学也各有无奈,我们如何帮助他们?对此,教师启发学生:“真正有价值的研究,不仅在于调查清楚现状,更在于对这些现象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现在,我们的研究是浅尝辄止还是深度触摸?”听了教师的话,学生坚持迎难而上。他们调整了调查计划,将这些发现作为新的子课题,再度分组。课题走向深入之时,学生对调查方法的运用已驾轻就熟,团队的协作能力、思考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3.协作双赢,高效推广

在成果推广阶段,各组都用新颖的创意来宣传各自的研究成果。而这么多推广活动要同时顺利开展,离不开合理有效的组织方案。尤其是跳蚤市场、T台秀,耗费精力较大,一个小组的作战效果可能不够理想。对此,不妨增设活动双赢分,如果哪个小组有能力帮助其他小组组织好活动,可以额外加分。方案一旦确立,定场地,准备布置用品,学生们全然以小主人的姿态投入其中。团队意识,遇到困难的变通能力,责任意识,在一次次“协商”中渐渐增长。

(三)“观点对对碰”推进思维纵深

1.甄别信息,取舍有道

信息反馈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比较和思辨的能力。如“渊源组”调查采访后整理出如下信息:丰爷爷的兴趣爱好,饮食习惯,漫画特点,性格特点。面对稍显庞杂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小组间开展讨论:联系他们的调查主题,这里哪条信息是最有价值的?有学生马上意识到采访时提的问题要围绕主题才有价值。并且可以通过查阅他的著作、访问他的家人等多种形式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如此,学生的目标意识、比较意识、思辨意识就在这一轮交流中慢慢拔节。

2.打破瓶颈,思考周密

研究方向虽然确立了,有的小组仍然没有清晰的调查思路,对此,教师应引导组间互助讨论:可以选准调查角度,从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方向进行调查;同时得注意对象,根据不同的主题确定被调查者;对于“为什么不喜欢”这一问法,感觉带有倾向性,容易误导受访者。可以以旁观者角度,变剖析自我为谈论别人。冲破了心理防线就容易获得有价值的线索。通过多角度辨析,学生体会到探究可以深入不同的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展开。

3.辨析结论,集思广益

如何更好地让各小组在合作互助中学习,充分发挥个人的动力和集体的智慧,共同完成预期的调查任务?一轮调查下来,“现状组”在报告中呈现出自己的观点。可对此“态度组”表示质疑:他们认为是该组发放的问卷太少,所以结论不客观。其实这涉及样本的分布。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元思辨:什么原因会导致结论截然相反?我们展开了观点碰撞式的交流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样本分布应分散到各年级,并且男女比例适当,请不同身份的人共同参与。这样的多元思辨使学生思考的角度更宽广,解决问题的方案日趋多元化。

三、“个性化”成果展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课标中提到“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是开放的、广泛的,但也要有计划地设计和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或内容”。成果展示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单元”,如何立足现有的条件为学生搭建平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一)成果展示,凸显别致

小课题研究的终点不是呈现研究报告,而是引导学生把研究成果推广到实际生活中。如何宣传推广漫画日记?通过交流,学生萌生了许多金点子。比如改良画的形式:将日记画在雨伞上、风筝上、盘子上、扇子上等;创新推广形式:绘制漫画童美本,漫画博客,把班级中的童美以漫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举办漫画日记展,以优秀作品激励学生画漫画;举办漫画制品跳蚤市场,将日常用品或学习用品用漫画来点缀;还有将漫画形象与热门的电脑游戏结合,与时俱进又贴近学生的兴趣。将如此别致的创意变成真实的活动,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共生,不就是活动课程的意义所在吗?

(二)总结衍生,彰显收获

课程标准 “内容组织”中指出:“可借助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我,通过畅想、感悟、交流、体验、探究等活动,提高自我认识。”利用总结,使学生不断地自我反省和完善人格也是实践活动的价值所在。教师可先引导其进行“解剖”式自我评价:在整个调查中,对自己的表现或团队的表现你有什么想说的?再启发他们对本调查作“观点”式评价:审视调查中的现象是否合理?有没有与众不同的探究点?由这类课题还能联想到哪些领域的调查?如果学生在研究中衍生出新的发现,还可作为下一个课题研究的主题。

赢在“能力”才能赢得未来!本次微调查从开题方案的制定到实施,再到困难的解决,从总结感受的交流,到创新成果的推广,“开放、多边、个性”的指导理念见证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华丽转身。师生共同享受着“转型”带来的巨大活力,应和着学生能力生长的脉动,在收获真实、扎实的探究成果的同时,更拓宽了教师在小课题指导方面的思路!

县特色农业发展调查报告 篇4

(一)型水库6个,小

(二)型水库45个;小塘坝707个,蓄水量共计2006万立方米。天然湖泊青海、北海,水面积0.63平方公里。XX县土壤大面积是亚热带山地垂直带的土壤型。分为10个类型,主要的是:黄壤、黄棕壤、黄红壤、火山灰土、水稻土,依次为土地总面积的30.9%、16.7%、14.8%、12.4%、7.4%。XX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①立体气候明显;②雨季、干季分明;③山区、坝区,南、中、北部的光能有差异,呈南、中、北部气候分区;④光、热、水的分布协调;⑤受孟加拉湾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造成雨量大、湿度大、日照不足。年均气温14.8℃,最低元月平均气温7.5℃,最高8月平均气温19.8℃;日最高气温30.5℃,最低气温-4.2℃。年均降雨量1469.4mm,年均降雨180.4天,是云南多雨县之一。无霜期年均234天,初霜期11月17日,终霜期3月23日。年均日照2176小时,光照年总辐射130.6千卡/cm2。年均相对湿度79%,全年盛行西南风,平均风速1.6米/秒。XX农业发展情况一九九八年以来,在县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下,我县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根据XX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组织实施“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等工程,改善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提高农民人均资源占有率。五年来,我们克服了自然灾害频繁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协调发展的态势。一是农村经济总量增加,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2002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12961万元,比97年增

3口归经贸局和外经局,项目审批归计划发展局,投入归财政局,科技推广归科技局,分工虽细却协作弱化,造成条块分割、政府服务扶持跟不上等尴尬局面。六是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服务不足。由于过去的农业生产只重产量不重品质,重实用不重加工、销售与包装,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水平低,销售方法原始、销售人员缺乏等,致使农产品基本上以初级产品的状态进入消费领域,其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同时,由于相应的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销售中介组织的缺乏,市场供求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使生产效益难以提高。七是农业关联产业一体化经营机制没有形成。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的相互脱离,使农业产中环节仍处于仅仅为产后环节生产原材料的地位。不仅无法分得产后加工、销售环节产生的部分利润,反而是大量利润流向产后加工、销售环节,加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独自为政”,导致农业关联产业之间难以形成利益互补机制。XX特色农业发展潜力特色农业的发展尽管存在着以上一些问题,但从发展的角度看,我县发展特色农业潜力巨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的需求——“九五”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产品短缺现象已经有了根本改变,过去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已被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状况所代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迈进,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已由数量型、单一化向质量型、多样化方向转变,农业生产要素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传统的农业生产正逐渐丧失优势,其生产效益逐渐下降,生存空间渐渐缩小。农产品市场对具有特色的产品需求日益旺盛,给特色农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将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这一切表明,我国农产品市场水平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发展特色农业是适应新的形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2)、资源优势1.生物物种优势。生物物种繁多、分布广泛、野生比例大、珍稀比重大、经济利用价值高、利用程度低。2.土地资源优势。表现为土地总面积和土地人均面积大,草地资源总面积和人均面积大,耕地人均面积大。3.环境优势。开发较晚、开发程度较低,这决定了农业生产仍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化程度较低,化学要素投入较少,从而农业生产及工业生产的环境污染较轻,加之地域辽阔,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状况要明显优于我国开发较早、开发程度较高的东部及中部地区。这是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发展无公害特色农业的优势所在。4.农村劳动力价廉而丰富。全县2002年末农业人口55.33万人,乡村劳动人32万人,从农村就业结构看,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为87.1%。5.空间优势。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导致农业立体条件复杂而多样。对于农业,特别是对于以资源、气候、立地条件为基础的特色农业而言,空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3)、加入WTO后特色农业面临的新机遇作为当代最大的多边贸易体系,WTO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和作用。就农业方面而言,其实质就是农业资源流动的国际化,就是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形成以各国的资源禀赋为基础,各国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出售用丰裕资源生产的农产品,买回本国难以生产或者即使能够生产也是使用稀缺资源生产的农产品,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化配置。中国加入WTO后,为我们利用国际资源调整国内农产品供求关系提供了充分的机会,也为我们按照比较优势原则配置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国际市场,大力增加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适当缩减不具比较优势的产品的生产,实现在参与国际市场运作状态下的农产品供求平衡。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我国农业面对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无疑会促进农业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和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分享到巨大利益。加入WTO后,将有利于我国农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有利于利用国内外的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加速改造国内的传统农业,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的经济效益;国民经济发展为我国农业发展创造了日益宽松的环境,农业即将进入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新阶段。基于以上情况,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今天,我们认为推动腾冲的特色农业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提高对特色农业的认识:

1、农业仍然是我县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特色农业是实施新一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重点任务,是实施“农业稳县”战略的重点。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2、发展特色农业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主攻方向。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培育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可以实现农业资源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发利用,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促进我县农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发展特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县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可以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农民增收目标。

4、发展特色农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特色农产品对于资源和生态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发展特色农业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既能够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又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特色农产

品,调动农民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次要加强领导,转变职能,搞好服务。各乡镇、各部门要把搞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重点,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要切实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卓有成效地搞好服务。要克服重生产、轻流通的旧观念和老作法,由不注重市场需求指导生产向以市场需求指导生产转变,由只注重指导生产向既指导生产又指导销售转变,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什么产品能赚钱就发展什么,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好农产品市场开拓和销售工作。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入调查,选好项目;搞好论证,争取上级支持。要健全领导责任制,周密计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督促检查,任务和目标一经确定,每个项目、每项产业必须安排专人负责,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定人员、定任务、定措施、定考核奖惩办法,保证计划实施件件有着落。各级干部必须发扬求实务实精神,讲实话、办实事、讲实效,反对形势主义,真心实意为农民办实事,大力实施“民心工程”。农业是关联全社会的产业;解决农业中的问题,光靠农业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各部门都要把支持农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增强服务意识,采取切实措施,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的效益不仅体现在农民收入上,还体现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上,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还体现在社会效益上;我们不能因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就忽视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因此,围绕农业结构调整计划,各乡镇、各部门要制定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大重点项目的投入,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必要资金,各相关部门必须服从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制定行业规划,搞好本职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发展特色农业,要把农民增收作为根本出发点落脚点,突出环境特色、突出物种珍稀特色、突出气候特色、突出野生特色、突出旅游特色、突出文化特色。要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面向市场,依靠科技,选择具有一定区域规模、产业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的特色农产品和产业,依靠科技,培育名牌,走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路子,扶持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项目,建设各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整体效益。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高起点和跨越式发展。

四、遵循发展特色农业的基本原则: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消费需求,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发展商品率高、市场需求强的特色农产品;突出发展重点,培育主导产业。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市场条件等方面因素,优先发展优势比较突出的产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规模生产。要考虑特色农业生产条件的独特性和消费需求的特点,坚持在适宜区域进行生产,做到规模适度,确保产品特性;按产业化进行开发。要着眼于特色农产品整个产业的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产业体系,构建产业群体,形成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产业带区;兼顾生态建设。要从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出发,发展既能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又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的产品,调动农民进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五、制定发展目标、重点和发展规划。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特色农业发展目标如下:经过5年的努力,形成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并建成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建立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特色农产品加工制品质量安全标准;形成一批具有区域特点、知名度高的产品品牌和特色产业带区,提高特色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形成区域经济支柱,构建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显著提高特色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使特色农产品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农业总产值年递增3%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5%,达到2050元。并培植企业与农民形成稳定的利益连结体,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收部分有60%左右来自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全县50%以上的特色粮油基地、经济作物基地和畜禽养殖基地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的农业增加值在全县农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发展重点 :①特色种植业产品。腾冲特色种植业产品主要有饵丝米、荞麦、优质油菜、香料、中药材等,要注重品种改良和加工技术改造。通过新技术的采用、品种改良和增加投入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规模化生产优势,健全市场营销体系,拓宽市场渠道。中药材生产要加快人工栽培,建设生产基地,扶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生产水平,改进加工工艺。②特有园艺产品。腾冲县具有特殊的物种和气候资源优势,园艺产品品种繁多,特色突出,发展潜力大。这些产品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能够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采用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栽培技术,改造园艺产品的传统生产方式,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发挥鲜切花、野生花卉的优势,加快新品种引进、选育,加强加工、保鲜等设施建设。优质反季节蔬菜实施精品战略,推行精细化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品种结构,培育品牌,加强市场营销,提高园艺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③特色畜牧业。腾冲县草地资源丰富。畜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重点推广种草养畜,加快优质肉牛羊、奶水牛等草食家畜的发展。调整畜群结构,改良畜群品种,提高优质肉牛、肉羊比重,改革传统的养殖方式,大力推行舍饲圈养,提高畜产品商品率。在外来有毒生物入侵区域及严重退化区域,加快草原植被恢复,逐步实现草畜动态平衡。加快草业加工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引进,带动草业发展。要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疫病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畜牧业质量和效益。④高效生态

特种水产养殖业。腾冲水资源丰富,发展渔业生产具有较大潜力。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水库、坝塘水面资源和冷水性资源,发展水产养。推广普及健康养殖模式,发展稻田养鱼等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开发与保护相结合,重点开发特有鱼种“上树鱼”,利用“三文鱼”移殖成功的例子,发展冷水性鱼类等特种水产品生产,提高名特优新水产品产量的比重。不断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做好良种培育、病害防治、饲料生产、科技推广和技术培训等工作。⑤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是提高农业附加值、带动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能够把特色初级产品变为特色加工产品,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着眼农村市场;既要发展成规模的现代加工业,又要发展各种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传统技术生产。努力开发新产品,积极发展名牌产品,建立健全市场营销渠道和网络,形成以粮油制品、肉制品、果蔬制品、木材制品、火山石制品等为主、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要立足于现有加工能力的技术改造,着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精深加工能力,不能盲目铺新摊子。要把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与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合理布局,形成规模,更多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规划粮油产业,要调新品种结构,调优区域布局,突出加工升值。一是在中和、腾越、小西、打宜、曲石、界先建立饵丝谷基地,使其发展到10万亩。三是在明光、猴桥、马站、曲石等地发展优质荞麦3万亩。四是在界头、曲石、龙江及大盈江沿线发展油料20万亩,双低油菜达100%,同时抓好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提高油菜种植科技含量。要用2-3年的时间,争取有较强势力的龙头企业入驻腾冲,带动油料、饵丝、荞麦加工升值,做大做强粮油产业,实现粮油产值2.6亿元。茶叶产业要合理布局,把茶叶集中在三个区域(高黎贡山、清凉山和热海)重点发展。采取发展一批,退出一批,换种一批,改造一批,建设稳定、优质、高产、生态的茶叶生产基地10万亩。提高茶叶产业化经营水平,使两个龙头企业的加工能力从目前的130万公斤增加到35O万公斤。加工销售量占总产的比例从目前的39%提高70%。同时提高茶叶的加工增值水平。平均单价要从目前每公斤10.5元提高到每公斤15元。要依托龙头企业,把品牌做大做强,使茶叶产值达7500万元。搞好林下资源开发。一是继续巩固发展草果,使之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二是开发林下山葵 0.5-1万亩;三是人工种植石斛1万亩;四是探索林下种植重楼及木耳等。抓好无公害蔬菜产业。建设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抓好野菜的人工驯化栽培,生产反季马铃薯;引进蔬菜加工企业,搞好于腌菜、腊腌菜加工,使之成为产值上亿元的产业。积极发展山葵产业。依托保山山葵发展有限公司,在适宜区积极发展山葵产业,今年抓好350亩,明年种植0.2万亩,2005年发展到1万亩,争取在腾冲建设一座初加工厂,形成农业产值6000万元,工业产值上亿元的产业,把我县打造成山葵种植的主产区。立足我县的林地和耕地资源优势,开发天然药物,打响腾药品牌,依托科研单位及龙头企业,建设高黎贡山天然药物资源基地,积极开发以重楼、石斛、茯岑为主的天然药物人工驯化种植,2007年达到1万亩,使之成为农业产值、工业产值各上 5 0 0 0万元的产业。培植亚麻产业。今年在南、中、北搞好100亩的示范,明年争取列入扶持加快发展,2 007年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同时在南、中、北建设三条初加工生产线,按亩产原茎500公斤计算,实现亚麻原茎总产1.5万吨,真正成为替代甘蔗种植及解决粮烟矛盾的新兴产业。开发绿化树木及花卉产业。一是要充分利用我县森林物种多样性的优势,通过筛选、假植、分类,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建立绿化树种假植基地,开拓绿化市场,培植绿化产业。二是积极引进名、特、优、新鲜切花品种,开发旅游产品,做好技术储备,待机场建成后,把鲜切花培育成我县的新兴产业,使产值上5000万元。大力发展草食畜。重点采取农田种草、草山开发、秸秆利用、优质饲料生产四项措施,发展草食畜,实施农田种草20万亩,草山开发120万亩,秸秆利用30万吨,优质精饲料基地 26万亩。养牛 35万头,达到年出栏优质肉牛10万头,产奶1万吨,养羊30万只,年出栏肉羊20万只。突出特色,抓好20万亩山桂花蜜源基地建设,以山桂花蜜为主的蜂产品加工达到400吨。建设年出栏肉鹅及以雪鸡为主的土著鸡200万只基地;稳步发展生猪,按优质肉猪标准进行生产,努力提高出栏率,出栏率达80%;突破畜产品加工,依托保龙公司,整合县屠宰厂,加速鸡、鹅系列产品开发,建设乳品加工企业,提高畜禽商品率,使加工增值比例达到5 0%以上,抓好种、料、管、防措施,实现畜牧业产值年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一是扶持创建一个日处理油菜籽30至50吨、年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以带动我县油菜产业的发展壮大,保持全省第二大油菜生产县的地位;二是扶持一户饵丝加工的龙头企业,带动饵丝专用米10万亩生产基地的发展,做大饵丝产业;三是继续扶持两个茶叶龙头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拓宽市场,扩大产业辐射面,做大做强茶叶产业;四是加大果脯加工扶持的力度,整合果脯加工,培植壮大果脯龙头企业;五是建设年加工6000吨鲜奶的乳品加工厂一座,突出水牛奶加工,促进腾冲奶水牛基地的发展;六是建设上规模的腾冲干腌菜加工厂,开发系列旅游产品;七是依托科研单位及企业,加工银杏系列保健食品。同时积极筹建麻类加工企业,与基地建设相配套,建设初加工、精加工生产线。

六、制定各项措施保证计划的实施(1)、广泛开展产前信息与金融服务。目前,各种新闻媒体发布的有关农业方面的信息不少,但这些信息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必须通过新闻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各种渠道,及时准确

金融支持特色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篇5

——以渭源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为例

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南部,独特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马铃薯良种的生产繁育,2001年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近年来,渭源县发挥自身优势,加快种薯产业发展步伐,已经成为全国县区最大的脱毒原种生产基地,生产的种薯不仅为周边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种薯支撑,而且远销新疆、宁夏、陕西、内蒙古等10多个省市,成为带动当地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黄金产业”。但是,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当前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急需金融业的有效支持。

制约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因素

(一)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弱化

自2003年以来,商业银行纷纷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出现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独木难支的局面。渭源县16个乡镇中,商业银行的网点主要集中在县城,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也仅在3个乡镇有营业网点。其余13个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1家金融服务机构。但由于农村信用社机制不完善,符合马铃薯产业需求的金融品种不全,服务方式和手段落后,资金来源渠道狭窄,制约了其对种薯产业的服务。

(二)金融信贷支持力度不够

据调查,目前除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外,其他金融机构尚未涉足种薯产业的贷款服务。农业发展银行业务面虽然有所拓宽,但扶持种薯产业的功能发挥尚不充分;农业银行对种薯产业信贷投入依然不足;农村信用社由于贷款规模小,资金总量不足,难以足额向种薯产业提供信贷服务。截至2010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向种薯产业累计提供贷款9960万元,推动种薯产业链条延伸力度远远不够。

(三)种薯扩繁生产能力不足

由于马铃薯良种扩繁投入成本较高,而资金来源有限,无法投入足量资金开展科研开发、新品种选育推广、贮藏保鲜和基地建设,致使脱毒种薯繁育规模难以做大,特别是原种生产能力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全省的供种需求。

(四)贮藏能力不能满足需求

随着马铃薯良种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薯贮藏量急剧增加。目前种薯主要由农户分散贮藏,由于农户现有贮藏设施简陋,管理不够规范,易造成品种混杂、品质降低。

(五)市场销售网络建设滞后

现有的马铃薯种薯专业批发市场和马铃薯交易市场普遍存在设施落后、规模小、硬件投入不足、服务功能单

一、网络覆盖面窄、管理手段落后等突出问题,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的交易网络尚未建立,对农民的市场服务和指导功能比较有限。

(六)现代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由于马铃薯产业抵御风险能力弱,因而农业政策性保险缺失是马铃薯种植大户贷款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渭源县商业保险机构只有财险和寿险两家,还没有专门的保险机构办理农业保险。但是,一旦出现难以预见的灾情,种植户的损失往往很大,甚至出现全损。而农村信用社正是顾及这一因素,一般不对种植户提供较大金额的信用贷款。

金融支持渭源县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完善农村金融体制

进一步完善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一是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对现有县以下乡镇网点进行适当调整,尽量向经济区划设置进行过渡,使农村客户均能享受金融网点的信贷服务。二是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如村镇银行和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有效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问题。三是合理增设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农业银行网点布局应回归农村。尤其在主要经济区域恢复或增设营业网点,尽量满足马铃薯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二)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县域各金融机构要以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为目标,找准金融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有效着力点,深入农户、种植基地、专业市场、加工企业和马铃薯经销协会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全面掌握产业信息,科学测算资金需求,周密制定信贷计划,切实增强金融支持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将渭源建设成为马铃薯优质良种及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各金融机构要以支持马铃薯种薯产业为切入点,大力支持良种繁育,提升薯种品质。要充分发挥省农科院会川、五竹育种基地的科研优势,加大对优质专用、早中晚熟和适宜不同自然气候条件新品种选育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脱毒种薯繁育企业的资金支持,强化组培苗及原种生产能力,建立完善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着力打造马铃薯优质良种及脱毒种薯生产基地。二是重点支持会川等被农业部定为全国重点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的改、扩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功能,搭建交易平台,畅通流通渠道,努力形成以专业市场为主体,中、小型市场和相关农贸市场为补充,以购销贩运大户为依托,以收购网点为基础的马铃薯交易批发和购销服务网络化市场。三是重点加大对新建贮藏窖和马铃薯原种生产及配套网棚贮藏库、脱毒种薯贮藏设施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完善马铃薯种薯贮藏基础设施,改善窖藏条件,切实提升窖藏能力,降低种薯窖藏烂窖率,打造马铃薯良种仓贮基地。

(四)探索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特色调查 篇6

[摘要]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陈云形成了丰富的调查研究思想,展现了独特的调查研究风格,即“只唯实”的实事求是态度,善于运用解决中心问题的策略,调查研究与科学决策的紧密结合,重视对群众生活的调查,全面的比较分析的思想。学习陈云独特的调查研究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进行科学决策,实现正确领导,提高执政能力,树立良好理念,有着极其珍贵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陈云;调查研究;特色;现实意义

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传家宝。陈云作为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素以重视与善于调查研究著称。他按照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思想行事,坚持调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屡屡取得显著成就。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陈云形成了丰富的调查研究思想,展现了独特的调查研究风格。当前,学习陈云独特的调查研究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特色

1.“只唯实”的实事求是态度

陈云是实事求是的典范。在调查研究中,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他说:“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搞不清楚,什么也搞不好。”1他认为,“实事”就是弄清楚实际情况,“求是”就是根据实际研究所得的结果,拿出正确的政策。他进一步指出:“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不唯书,也不是说文件、书不要读。只唯实,就是只有从实际出发,2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这是最靠得住的。”他把实事求是称为可以抵抗百万大军的力量。

他说:“如果我们的同志都把心摆得非常正,非常实事求是,毫无个人主义,可以抵得十万军队,一百万军队,这是无敌的力量。”3正是因为实事求是这么重要,他要求我们重视它,将它使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去。“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9个字,是陈云对毛泽东思想精髓的深刻体会,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运用,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这条思想路线的创造性发展,是陈云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

可以说,“只唯实”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是陈云思想方法的出发点。“只唯实”的提出为正确掌握和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供了具有补充意义和可操作性的思想原则,它要求在实践中迈出每一步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陈云说,承认实事求是容易,做到实事求是难。调查研究中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牢牢掌握实事求是所需要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经济决策的调查研究中,陈云始终不渝地坚持“基本国情论”、“国力论”、“综合平衡论”等观点。他强调实事求是的前提是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要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就必须坚持“唯实”的实事求是态度。

2.善于运用解决中心问题的策略

陈云作调查研究,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善于运用解决中心问题的策略,紧紧围绕党在各个1《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1页。《陈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7页。

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破题,通过抓大事,抓主要矛盾,抓薄弱环节,求得基础工作的展开,求得难点问题的突破,从而推动全党工作的大局,为贯彻当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服务。

纵观陈云各个历史时期的调查研究思想,不难发现他善于运用解决中心问题的策略,这也为全党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在延安时期对党建工作的调查研究,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思想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解放战争时期对根据地建设的调查研究,为解放战争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建国初期对财政工作的调查研究,对在废墟上建设新中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的调查研究,尤其是他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开创与奠基所建立的功勋颇为卓著。

3.调查研究与科学决策的紧密相结合陈云说:“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做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4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所有正确的决策,都是经过调查研究,是在对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得出的。陈云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始终能够牢牢把握反映问题实质的情况,做到求深、求实、求准;并通过观察分析、综合研究等方法,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指导全局工作的结论,做到求真、求新、求异。

没有调查研究,就难以做出科学决策,决策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没有科学决策,就会沉溺于材料中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就无法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只有将调查研究和科学决策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既要做到符合上级精神,又要吃透上级精神;既要满足群众迫切需求,又要吃透基层实际,吃透社情、民情、团情和青年之情。在此基础上,经过缜密的分析综合以及创新筹划,就可以使决策更加科学。调查研究和科学决策紧密结合的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也是陈云在调查研究中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

4.重视对群众生活的调查

陈云十分关心和尊重群众。他指出:“革命就是为了改善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1962年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说:“人民群众要看共产党到底对他们关心不关心,有没有办法解决生活问题,这是政治问题。”在这次会议上,他还指出:“把基本建设放慢一点,以便重点放在农业和市场上,它是关系到五亿农民和一亿城市人口大问题,是民生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成为重要国策。安排好六亿人民的生活,真正为人民谋利益。”5

陈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调查研究中,陈云十分注重了解群众生活状况,关心如何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在延安时期,他在对敌后根据地9个乡支部的调查中,询问一个村中每户人口、吃粮、吃盐、吃菜、土地分配租佃等与农民直接有关的生活问题。在三年自然灾害中,粮食不够吃,浮肿病频发,饿死人的情况之下,陈云通过调查研究,向中央提出了很多减轻灾难的办法:粮食没过关,应省吃俭用;组织猪鸡鸭鱼蛋供应,吃是第一位的;安排好日用必需品生产;压缩购买力,精简1000万人下乡;缓解运输紧张等切实可行的建议。60年代初,陈云对群众的实际生活需求做了调查,主张增加豆腐、鱼和肉的供应,并对当时的市场供求做了细致入微的调查。在调查研究中,陈云始终做到深入细致地反映群众的疾苦,深切关心群众的生活。

5.全面的比较分析的思想

陈云坚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反对一刀切、一律化,主张既看到事物的对立,又看到事物的统一,既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又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他强调把握事物要全面,就是不仅要看到正面,还要看到反面,不仅要听到正面的意见,而且还要听到反面的意见,要集体讨4《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9页。刘家栋:《陈云与调查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63~64页。

论,相互交换意见,这样才是全面认识问题的重要方法。他还认为,从实际出发的关键是从全面出发,要把实际看全面,把情况弄清楚。他曾指出:“领导干部听话要特别注意听反面的话。”“应该看到,事物是复杂的,要想得到比较全面的正确的理解,那就必须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经过周密的分析,把它集中起来。……从反面和各个侧面来考虑问题,并且研究各种条件和可能性,这就可以使我们的认识更全面些。”6在处理问题和做出决策之前,他总要做到“交换、比较、反复”。他认为,如果这三条都达到了,就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避免某些片面性,从而做到实事求是,作出正确的决策。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调查研究,运用“交换、比较、反复”的科学分析方法,全面地了解事物,防止片面性是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一个独特之处。

二、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的现实意义

1.调查研究是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重要方式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同错误的世界观和思想路线斗争中锻炼形成的。在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调查研究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调查研究是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方式。作为党的第一、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陈云一生都非常注重调查研究,并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形成了其所特有的调查研究的思想和宝贵的理论精华。陈云同志调查研究的思想,忠实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传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社会调查理论上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在社会调查中的有机统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尽管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范围、手段都发生了变化,但调查研究在党的决策和领导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丝毫没有改变。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在新世纪里显得更为重要。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与过去相比已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无论是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要应对挑战,继续前进,必须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勇于回答现实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坚持调查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2.调查研究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手段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一直非常关心的问题,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快速推进,党的执政实践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理论研究,更好地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认清形势,科学地判断形势。当前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前提下,局部矛盾和冲突仍然没有停歇。在这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中,如何认清事物的本质,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不仅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了解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更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调查研究,勤于实践,勇于探索,深入群众,了解百姓疾苦,倾听民声、民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调查研究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我们的谋事之道,成事之基。

3.调查研究是实现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前提

调查研究是现代决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更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提高政策水平,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必要途径。各级领导6 《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8~189页。

机关做出的决议决定、发布的政策法规和领导工作中的重大决策,要具有指导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就必须要展开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必须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实践证明,也正是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收集起来,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和法规。因此,调查研究是实现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前提和基础。

陈云高度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刻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实践。陈云认为,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因此只有在理论指导下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和改造客观世界。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在研究制定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时,能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这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调查研究是树立正确工作理念的必要途径

认真学习陈云细致严谨的调查研究作风和独具特色的调查研思想,对于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帮助我们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理念。今天,我们虽然进入了信息时代,交通、通讯十分发达,获取信息十分便捷,但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调查方法不能丢,这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更是一种优良的作风。如果我们的干部下基层搞调研,只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怎能够了解群众的疾苦?怎能够和群众知心、交心?

当前,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的氛围之下,陈云的调查研究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显示出其珍贵的现实意义。其丰富而独特的调查研究思想,是我们树立正确工作理念的必要途径。首先,调查研究要求“深入群众”。我们必须掌握好调查研究的基本功,扎扎实实地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和养分。第二,调查研究要求“主题明确”。务必带着问题去展开社会调查,本着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进行调查研究,狠下功夫,花大力气,把问题弄明白,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做到“对症下药”,以实现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第三,调查研究工作中要求“保持谦逊的态度”。在调查的研究工作中,时刻注意要摆正自己同群众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并能够虚心向群众学习,听取群众的不同意见,既要听取正面的意见,又要听取反面的意见。

[参考文献]

[1]武园萍,彭少松,《论陈云同志调查研究艺术及对现实的启示》,《求实》,2005,(6)。

[2]薛驹,《坚持实事求是重视调查研究的楷模—怀念陈云同志》,《百年潮》,2005,(6)。

[3]曹应旺,《陈云同志调查研究的历史启示》,《政策瞭望》,2007,(2)。

[4]熊亮华,《1995年以来陈云同志研究综述》,《党的文献》,2000,(3)。

[5]李晋玲,《陈云调查研究思想简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广西大学校园绿地景观特色调查 篇7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查于2012年5月在广西大学进行,调查对象为在校学生为主和部分教职工。调查方法主要为问卷调查,辅助随机实地访谈。在校园内的户外绿地空间和学生宿舍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549份。问卷内容包括校园使用者对校园绿地景观质量、地域特色景观及实用功能的评价,使用者的使用目的、方式及对校园绿地景观的建议。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校园绿地景观质量

对校园绿地景观的整体评价结果是,24%的被调查者认为很好,56%的人认为好,而选择“一般”的有18%,选择“较差”的有2%。选择“很好”与“好”的共占80%,说明广西大学的校园绿地景观得到了肯定。

调查结果表明,校园最好的绿地景观依次是:碧云湖周边绿地及彩叶广场(35%),图书馆及立交桥周边绿地(29%),正门及综合试验楼前绿地(23%),西校园大榕树周边绿地和大礼堂附近绿地(均为17%),桃李园(9%),哺育园(5%)。

新建的碧云湖周边绿地及彩叶广场面积较大,依湖建绿,经过了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园林建筑、小品和休闲设施以及地形的变化和植物的精心搭配是其取得较好评价的原因。以大面积植物景观和置石为主的图书馆、立交桥周边绿地、正门及综合试验楼前绿地也得到了使用者的较好评价。植物景观较好,但面积较小、设施较少的西校园大榕树周边绿地和大礼堂附近绿地则评价中等。桃李园和哺育园因建设年代久远,部分景观陈旧或造景手法单一而得到较低评价。

2.2 校园绿地景观特色

对校园绿地景观特色调查结果表明,23%的被调查者认为,广西大学的校园绿地景观特色明显,55%被调查者认为景观特色一般,22%被调查者认为不明显。在广西大学与南宁市其它高校的校园绿地景观比较中,50%的人认为广西大学的校园绿地景观最好,25%的人认为广西民族大学的校园绿地景观最好,1%被调查者认为广西医科大学的校园绿地景观最好,24%被调查者没有做出选择。广西大学的校园绿地景观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但还不是很突出,特色景观有待进一步挖掘和营造。

附属于各学院的绿地景观应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而对“学院绿地景观能否体现本学院的特色”的评价中,6%的人认为能,32%的人认为还可以,而54%的人选择了不能。认为能体现或还可以的大多是商学院的师生,这与商学院新迁了办公楼,结合新址建设了具有学院特色的以汉字“商”为造型的景观雕塑小品有极大关系。而其它学院则评价不高,半数以上的人都认为学院特色未能体现。总的来说,大多数学院楼的附属绿地还是缺乏自己独特的风貌。

在对广西大学最有特色的校园景观的评价中,62%的人选择了荷花塘,26%的人选择了具有强烈地域特征的观果行道树(芒果及木菠萝等),11%的人选择了孺子牛雕塑,选择马君武先生雕像和学生运动纪念碑的分别为8% 和7%,另有4%的人选择了海红豆林等其它景观。从调查数据可知,夏季校园由于水域较多又片植的各种荷花景观十分优美,具有地域特色。如具有浓郁热带、南亚热带植物景观的果树行道树,特别是老茎结果的木菠萝已经成为最具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而与学校历史相关的景物也是形成个性化大学校园景观的重要部分。

2.3 校园绿地景观实用功能

碧云湖周边绿地及彩叶广场与图书馆及立交桥周边绿地是大多数人最常去的(30%);其次是西校园大榕树周边绿地(19%)和正门及综合试验楼前绿地(14%),大礼堂附近绿地(8%),哺育园(7%)和桃李园(6%)是去得较少的绿地。从调查结果看出,人们常去的主要是景观评价较好、面积较大的绿地,这类绿地构成了校园最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户外活动主要有:散步(5%),看书(27%),休息、娱乐(25%),约会(9%),锻炼(7%),其它活动(9%)。从中可以看出,人们的户外活动中,休闲、放松和阅读是最多的活动。

校园景观建设中最重要的是提升景观质量、营建有地方特色的景观,以满足人们户外休闲、观景的需要。在调查中,对校园绿地特别是宿舍区周边的绿地,61%的人选择应该增加桌、椅等休息设施,30%的人选择增加园林雕塑小品,24%的人选择路灯等照明设施,另有3%的人提出了还应增加诸如锻炼设施等其它方面。说明了广西大学校园绿地,特别是学生宿舍区人口密度大,使用频率高,应多开辟林间空地、设园林小品、休息设施和预留一定的活动场地。由此可见,校园绿地景观的建设需因地制宜满足不同功能区的需求,对师生使用频率较高的宿舍区周边绿地,应有更多、更全面的考虑。

3 结论与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获得较高的评价,有一定的特色景观,但在特色景观营造和景观小品设施等方面还需加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对该校校园绿地景观评价较好,认为校园绿地景观质量较高,但在绿地景观特色方面评价一般,除少数几处较佳的特色景观外,在景观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学科特色等方面未能很好体现,并且在不同功能绿地中的景观设施小品稍显不足,有待进一步挖掘和表现。

摘要:为营建大学校园特色景观,以广西大学校园绿地景观的质量、特色、实用功能为研究内容,以校园的使用人群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法,对广西大学的校园绿地景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获得较高的评价,有一定的特色景观,但在特色景观营造和景观小品设施等方面还需加强。

普通高中特色化多元发展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普通高中 特色化 多元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80

一、南宁市第二十中学特色化多元发展问卷调查

1.调查目的

为客观全面了解我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现状,我校于2015年12月开展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全校师生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调查方法

课题组分别设计对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均采用即发即收方式,在初一至高二五个年级发放学生问卷1181份,回收率100%,占全部学生76.19%;在一次全校教职工会议上发放教师问卷93份,回收率100%,占全部教师76.22%,其中教龄1-5年的占11.15%,教龄6-10年的占8.7%,教龄11-20年的占29.35%,教龄21-30年的占36%,教龄31年以上的占14.8%。

二、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1.我校少部分教师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持消极态度

对于“鼓励普通学校办出特色”,高中阶段教育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我校22.83%的教师对此表示担忧、怀疑和没有必要。对于我校正在开展“普通高中特色化多元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教师了解的程度各有不同,21.73%的教师不了解该课题,52.17%的教师对该课题有些了解。对于我校开发校本课程必要性的看法,18.48%的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态度比较消极,认为无所谓、做形式、没有必要。

2.我校教师开设校本选修课程仍处在探索学习阶段

自2013年秋季学期以来,我校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走班制校本选修课程,教师开发的选修课程主要领域有三个方面:学科知识拓展类选修课占36.69%,社团活动类选修课占28.89%,兴趣活动类选修课占26.67%。由于校本选修课程的地域性、独特性、灵活性特征,我校75%的教师所做的工作是校本课程开发和执教,所以83.90%的教师认为较课改以来自己的工作量增加了,45.65%的教师认为以自身的专业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有些困难,希望得到专业培训,14.13%的教师认为自身的专业能力难以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校本选修课程的教师对于自身所开设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不尽相同,只有26.53%的教师认为有利于自己原来学科教学成绩的提高,20.4%的教师认为对于自己原来学科教学成绩没有影响,44.9%的教师对此看法“很难说”,8.17%的教师认为会使原来学科教学成绩降低。

3.现有的课程初步体现了我校的教学特色

近年来,在体育运动、音乐、美术、文化、学生社团和训练队等方面,我校开设了50多门校本特色课程。64.12%的教师认为现有课程反映了一部分我校的教学特色。全部高中生都参加每周一下午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33.4%的初中生参加特色课程,大部分的高中生、初中生较喜欢开设的特色课程。按学生喜欢课程程度排名,排名越前喜欢的学生越多,如下表:

根据我校传统和实际情况,教师对学校今后特色发展项目的建议,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建议我校将来开设的特色课程,排名越前推荐项目人数越多,如下表:

三、推进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相关建议

1.加强培训指导,提高教师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认识理解

普通高中教育的“同质化”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与个体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普通高中要走出困境,要培养发展全面、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就必须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校已创建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项目,还要在认真分析学校的历史发展状况,全面综合地把握学校的各种资源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共同发挥创造性,在办学理念、教学方式、学校文化、课程设置、人际关系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复检验,不断积淀形成学校个性特色。一方面,通过专家讲学、名师引领、组建研究团队开展校本培训、组织教师校外学习考察等方式,加大对教师、行政教辅人员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其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内涵、目标、运行机制、模式、创建策略等方面的认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特别是在课程建设领域方面,通过培训给予教师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推动教师课程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等改变,促使教师自觉学习、主动钻研,不断掌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和技能。另一方面,针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和学生个性培养的要求,对特色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统筹考虑,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培养和引进特色教师。

2.完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带动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丰富且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课程体系是学校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实施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主要途径。国家统一规划的课程体系无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与不同智力水平、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朝夕相处,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围绕学校特色发展,自主开发和深化具有二十种特色的多学科校本选修课程。在体育运动方面、音乐方面、美术方面和科技方面等,完善相应的课时安排、校本教材和评价办法,形成我校特色化多元发展课程体系,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使学生在完成高中阶段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将着眼点放在运动潜能开发、音乐潜能开发、空间潜能开发、动手实验技能训练、心理素质提高上,更好地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发展需求,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拓展学生学习领域,为今后进入大学和社会的创新学习及个性发展开创广阔的空间,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3.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形成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独特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本质标志,也是学校特色化发展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我校除了完善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外,还应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高中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对参加各种课余活动有强烈的兴趣。我校学生问卷结果显示高中生喜欢参加社团活动。以艺术节、科技节、校运会、军训、社团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等为有效载体,培养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鼓励绝大多数学生参与,甚至全体学生参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学生内在潜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提升团队协作精神,让每个学生在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中得到锻炼,感受成功,获得快乐,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同时加强校园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有系列的主题规划,突出环境和景观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责任编辑 陈剑平)

上一篇:中国大学校徽大全下一篇:关于同学为题目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