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手术室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精选8篇)

手术室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篇1

手术室是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以及担负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多,同时各手术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也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高效、高质、高水平的要求。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一、存在问题

1.管理因素: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来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难以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需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不严格执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致患者摔伤、碰伤。违反物品和设备管理制度及不当,会严重影响到手术质量。

2.人员因素:手术室护士肩负着繁重的医疗任务,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连台手术和经常加班会导致护士过度疲劳综合征。护士会产生心情压抑、精神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

3.技术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手术室各种先进设备的大量使用,如:我们骨科有C臂机,外二科电切镜,腹腔镜等都是近年来增加的新设备。各专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增多,手术室护理工作复杂程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4.环境因素:在手术室密闭的环境中,各种废气的产生,如:术中使用电刀、电凝产生的烟雾,各种化学消毒剂、麻醉气体的排放,监护仪、吸引器、麻醉机的噪音干扰,可引起手术护士头痛、头晕、疲劳、困倦及记忆力、理解力和操作能力下降。

二、防范措施

1.完善科室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操作,加强各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使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监管到位。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建立科室各项制度,如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仪器物品管理制度、术前访视制度及手术室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对护理风险的发生防患于未然。这些在手术室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基本上都做到了。

2.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特别是对新来的护士,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养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管理者应合理配置手术护士,根据每日手术量及时调配人员,实行弹性排班,避免忙闲不均、人力浪费现象。手术室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重视心理素质的锻炼,保持旺盛的精力,精神集中,心情愉快,使自己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发挥最佳水平,配合手术顺利完成。

3.分级培训,培养护士:为适应现代手术室护理的要求,适应新医学领域,新技术、新业务手术的广泛开展,作为手术室的一名护士不光要能独立完成穿针、引线的基本操作,还要在每一个重要的细节上配合手术医生做好操作步骤并掌握其步骤要领。除此之外还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快速掌握新的精密仪器的使用,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管理者根据护士责任心、年资、能力、悟性与岗位要求,实行分级培训,针对不同的专科,将人员进行分组,定期轮换,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能力。开展新项目要预先培训学习,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新项目的安全实施。

4.创造和谐的手术环境:减少工作场所各种不良因素对护士造成的影响。手术室保持安静,参加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不应在手术室内大声喧哗,对参观人员严格控制、加强管理,定期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检修器械台、麻醉机、推车等活动部件上润滑剂,保持其活动度并减少噪音。化学试剂不

手术室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篇2

1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1.1 手术室制度不健全

旧的制度不能随着护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及时修订和补充, 导致护理人员执行困难, 没有依据, 影响规范操作。

1.2 护理业务知识及操作技能不足

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 对护士知识面要求较高, 包括每台手术部位的系统解剖, 手术特殊器械的准备, 手术步骤等, 都必须掌握。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 手术室各种先进医疗设备的大量使用, 以及各专科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 手术室护理工作难度加大, 技术要求提高, 但手术室护士难以及时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业务的知识, 手术配合不熟练, 导致手术时间延长, 加大患者感染的概率。

1.3 责任心不强, 执行查对制度不到位。

1.3.1 体位摆放不合理, 造成意外伤害

体位安置不当影响患者血液循环、呼吸, 压迫外周神经;受压部位垫衬不合理, 导致压疮的发生。

1.3.2 手术部位错误及接错患者

患者接入手术室时查对不严格, 手术部位标识不清, 导致错误。

1.3.3 清点不认真, 导致用物遗留体腔内

清点物品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后, 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手术中添加的敷料、器械未及时记录、核对。

1.3.4 标本留存处置不当

未及时固定标本而影响取材;标本名称与标本不符。

1.3.5 用药、输血有误

药物摆放有错, 标识不清导致误用;输血前未进行认真核对, 导致错误。

1.4 仪器、器械准备不足或维护不当

对手术步骤不熟悉;手术器械准备不足或未能对手术器械逐一检查;部分器械性能不良, 影响手术进程, 延长手术时间;仪器使用中出现故障, 导致医疗事故。

2 防范措施

2.1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科室规章制度, 定期修改, 并及时补充修订新的制度, 如外来器械管理制度, 植入物安全管理制度, 接送患者制度, 查对制度等。

2.2 加强继续教育和业务学习,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的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 护理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 才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安全护理。科室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外出短训等方式加强继续教育学习, 并定期进行专科知识理论考试, 专科技术操作考核。对新业务、新技术定期邀请专家进行设备、仪器、操作步骤和流程的讲座,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减少护理差错, 从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2.3. 合理安置体位

体位安置正确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提高患者术中舒适度,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环节。手术体位安置原则:保证患者安全舒适, 充分暴露手术视野, 不影响患者呼吸、血液循环, 不压迫患者外周神经, 不过度牵拉患者肌肉、骨骼, 避免发生体位相关并发症;安置手术体位时要加强对骨突部位的保护, 如骶尾部、足部等, 使用透明敷料、无痛保护膜。暴露清晰的手术视野, 以适合手术者操作。仰卧位摆放时, 远端关节高于近端关节, 手臂在身体前面, 压腿带固定于患者膝关节上3 cm~5 cm, 上肢外展小于90°。俯卧位安置时, 双髋双膝关节屈曲20°, 远端关节低于近端关节, 膝关节及小腿下垫软垫, 头部置于有槽啫喱头垫上, 踝部背曲, 足趾悬空, 男性患者注意悬空会阴部, 避免压迫阴囊。

2.4 加强责任心,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各项护理操作查对的目的是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医务人员在执行各项治疗、护理等工作之前, 必须执行查对制度, 必要时需2人查对[2]。①患者查对:接到手术通知单, 去病房与病房护士认真查对病历, 核对患者的各项检查、检验结果, 并核对患者腕带, 确认无误后将患者送入规定的手术间内。经三方核查, 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麻醉、手术。②手术部位查对:为确保手术部位准确无误, 询问患者病变部位并查看手术部位标识, 手术前与麻醉师、手术医师共同核对手术部位, 核对无误后方可手术。标注方法:a) 在手术部位标以手术切开线或“十”字, 并标明左右侧 (眼科手术左右以OS/OD表示, 余以L/R表示) 。如左眼手术则在左侧额部皮肤上画“十”字形标示, 并标明“OS”;右前臂手术, 则在右前臂手术画切开线, 并标明“R”。b) 手术部位已有纱布、石膏、牵引架等时, 统一标记在包扎物上方5 cm左右 (约2~3横指) 处, 以“十”字标示并标明左右侧。标示需由手术医师进行, 主刀确认。③手术物品的查对:术前、术中、关闭体腔前、关闭切口后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纱布、缝针、纱垫等的数目并记录, 术中需临时增加物品时, 必须核对清楚并及时记录。核对时2人以点唱方式清点, 洗手护士大声点唱, 巡回护士复述。术中所用敷料尽可能选择显影敷料, 手术台上使用的敷料, 一律放置在专用敷料收集袋内。手术台上器械滑落, 巡回护士应将器械集中于固定地点, 便于清点。清点过程中, 发生用物清点不清现象, 手术室护士必须告知手术医师, 共同寻找。如寻找未果, 可去放射科行X线摄片寻找。④手术患者药品的查对:用药时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药品要摆放合理, 分类保管, 标识清楚, 严禁混装。药物与标签一一定位对应, 做到专人管理, 每日检查, 按失效期“先进先出”。高风险类药物在存放位置贴红色醒目标识, 以提醒配药人员特别注意。麻醉药品专柜加锁保管。抢救药品定量、定位放置, 标签清楚, 按时清点, 交接, 用后及时检查补充, 以保证随时使用。⑤防止输错血:输血前应做好三查八对制度。输血时需2人共同核对并签名, 密切观察输血反应。核对者必须是本院护士或医生, 实习人员不得参与核对。输血完毕保留血袋24 h, 以备查对。同时, 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 入病历保存。⑥防止病理标本丢失或弄错:标本是提供患者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 妥善保存和处理标本尤为重要[3]。弄错或丢失手术标本可造成诊断困难或错误, 从而引起治疗上的错误, 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必须严格防止。

手术取下的病理标本需放入标本袋内, 用固定液固定处理后贴上标签, 注明患者姓名、床号、病理标本名称, 登记齐全后由专人送检, 标本送病理科后由送检人和病理科人员双签名。

2.5 加强仪器设备、手术器械的管理

手术器械是手术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为了器械能正常发挥功能, 必须加强对手术器械和仪器的管理。手术所需器械应定期进行保养、维护, 保证器械性能良好。手术室护士定时检查仪器运转是否正常, 并掌握仪器一般故障的排除方法, 避免因使用不当或故障引发医疗事故。新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操作培训, 由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负责培训仪器的特点、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3 结论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 安全护理是安全医疗的前提和保障。应不断强化护理安全管理, 制定严格的制度,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控制或减少护理安全隐患, 从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纯艳.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护理学专业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3-95.

[2]黄文霞, 谭永琼.图解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26-37.

手术室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篇3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343-02

护理安全指在执业过程中护士和病人不发生允许范围与限度以外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伤害[1,2]。手术室是为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及抢救危重病人、体现医学高度治疗水平的工作场所,是医院的关键部门和整个外科的“心脏”[3],也是医院具有高风险和超负荷工作量、高强度工作压力、快节奏工作要求的科室。容易发生差错事故和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患者的手术安全密切相关,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护理安全事故一旦发生,轻者影响病人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造成手术时间与物品的浪费;重者病人致残,甚至死亡,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无法弥补的损失。

1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常与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专业技术不够熟练、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差、护理记录不够准确等密切相关。为了保证手术质量,手术室护士应具有足够的法律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操作程序,确保病人手术安全。

在各科各类手术中容易出现护理安全隐患的环节及问题很多。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新的制度,还有主观失误造成的失误,输血或输液时核对有误,未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或危重患者抢救时慌乱,或多个患者同时输血时容易出错,专科器械遗漏、器械规格不全、敷料数量不够、吸引器负压不足、电凝不凝等等。另外有术中高频电刀使用不当、负极板粘贴不可靠、皮肤接触面积小、铅板老化、铅板裸露、肢體与易导电体直接接触。术后护送途中发生输液管和引流管脱落、阻塞;摔伤病人,病历、X线片、衣裤等遗留,手术结束后静脉复合液处理,因违反无菌操作规程、消毒、隔离不严格等。

2.防范措施

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是风险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对手术室的核心制度如查对、清点、交接班、安全防护、标本处理、职业暴露处理等制度应落到实处,并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分析,使之不断完善,防患于未然。安全教育要经常、及时、反复地进行,护理人员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学会规避职业风险,要警钟长鸣。

术前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核对病人信息和手术部位并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的逐项内容,确认无误签名后才能进行各项操作。 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4]。六查:接病人查(病区、床号、姓名、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情况);病人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

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

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术中清点制度 ,术前、关胸腹腔前、关胸腹腔后、缝合皮肤后,巡回护士、器械护士清点台上器械、缝针、纱布等用物,核对数目无误后做好记录并签名。术中给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输血按常规由巡回护士和麻醉师核对后签名记录。术后将病人送回病房前,要查对带回的物品,如:病历、剩余的药物、X光片、病人的衣物等。

凡手术切除的组织未经医生允许不得自行处理或弄丢弄错,手术完毕交予主管医师,将其装入甲醛标本瓶内,建立标本管理“四查四对”制度。

做好术前准备,详细了解病史,明确术前诊断及手术性质,所需达到的目的及手术范围、程度,完成对病人的一切术前准备并做好记录。实行重大或所需特殊器械时,器械护士应在术前认真检查是否备齐适用,应备有专用器械包,合理安排人员,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应熟知每一位护士的技能、性格、人际关系等。在分配工作时,本着互补的原则,合理排班、弹性排班。加强自我控制,保持稳定情绪。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应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上岗前牢记自己的责任,强化责任感。

手术室的工作自律性很强,许多工作是在无人监督下进行的,严格的无菌操作不仅体现在手术台上,更要贯穿于手术室的每一个环节,做到诚实、严谨、一丝不苟。打开无菌包、取无菌物品、配制药物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对污染或疑有污染物品坚决不能再用,对感染性手术,提倡使用一次性物品,所用器械、敷料及手术间严格按感染规定处理。要定期对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促,认真做好各类无菌物品及空气检测工作,确保无菌质量,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总之,护理人员通过不断强化法律意识,提高专业技术素质,严格按常规做好本职工作,针对安全隐患建立健全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经常加强安全质量教育,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高效的优质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医疗护理差错,杜绝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顺秋.护理安全管理.南方护理学报〔J〕,2008,11(7):1-2.

[2] 谢稚梅,蒋晓春.护理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J〕.现代医院,2008,8(12):101-102.

[3] 于红菊.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2,9(10):98-99.

手术室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篇4

边旭 贾岩 张莉

中国医科大学本溪中心医院 手术室

关键词:手术病人

交接

安全隐患

对策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系统日趋完善,我院手术病人俱增。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手术病人在交接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怎样保障手术病人的安全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本文就手术病人接送过程中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并作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1临床资料

我院2013年 1月至2013年 3月手术病人 2214 例。病人交接过程中与护理过失相关的安全隐患

9例。其中假牙和饰物未取的3例。输液路断开2例。连台手术病人顺序接错1例。手术前未配血1例。未带X光片2例。2安全隐患及原因分析

2.1术前交接,查对不严导致的安全隐患(1)接错病人,由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未按规范当面进行病历、病人交接,未进行逐项核对,尤其是同名、同姓,换床病人,术前紧张,使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的病人;连台手术,术前手术患者先后顺序安排不清。外接护士未带手术通知单接患者。(2)手术同意实施签名单未签名,术前未配血,主管医未按常规操做,年轻护士也无经验未提醒医生,带着病人连同病历到手术室就完事.巡回护士查对时才发现再提醒主管医生,耽误手术时间;(3)饰物及活动假牙未取,术前病房护士未做好宣教工作,术日也未再次强调,由手术室护士再次核对病人才发现病人带有饰物及假牙,或麻醉师在插管时才发现假牙;(4)术前镇静剂、围术期抗生素漏注,常见于连台手术,由于时间不能确定,病房护士接到手术室电话通知才执行医嘱,匆忙中遗忘;我院部分手术科室在术前于病房给手术病人注射抗生素,部分科室又带入手术室于术前使用,未统一时间用药,术前准备工作繁忙也容易忽略;(5)未携带X光片,与接患者的护士对手术不了解或者责任心不强有关。

2.2病人运送途中:护送途中病人管道脱落、坠床、跌倒等,主要是由于术前、术后对病人评估不足,准备不当引起。搬移病人前未理顺各种引流管,移动时步调又不一致,使得引流管牵拉造成脱落。

2.3术后交接:(1)如术中出血量、生命体征、特殊用药或有无抢救等麻醉师未逐项与病房护士进行交班,导致观察不到位,病人有并发症出现。(2)管道管理不到位。对各种留置管道的数量、引流部位等交待不清。(3)护理记录不全面:护理文书是反映患者病情发展和动态变化,反映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过程[1]。术中护理问题护士未记录;病人入室、出室的时间不准确;引流道管、皮肤情况漏记等术后交接存在的安全隐患。3防范措施

3.1将强安全防范教育:科室定期进行的安全防范讨论,大家谈感受和经历,共同研究防范措施。强调把病人安全放在首位,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严格操作规程,提高护士在病人交接转运方面各项工作标准的的执行力。3.2规范病人交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3.2.1严格执行患者安全核查,认真填写手术患者病房与手术室的交接记录单。手术室护士携带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接患者。并和主治医生,责任护士、患者四方核对。核对内容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病案号、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查对手术部位标识、腕带、生命体征、手术同意实施签名单、输血同意签名单、化验单、带入药物、医学影像资料 等。还必须与清醒的患者交谈,询问病人是否有活动性假牙及禁食、禁饮情况,有否贵重物品或首饰,有无注射术前针,有无留置胃管、尿管等引流管,既往史、过敏史等。

3.2.2以腕带作为识别标志。对实施手术、昏迷、神智不清、无自主行为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必备手段,我院的腕带需注明科室、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年龄,过敏史、血型。并且用男兰女粉区分性别,手术患者腕带与通知单、病志相符才可以接患者。

3.3加强运送途中的管理:对躁动、意识不清的病人,接送过程中要加床栏,必要时加约束带,且有麻醉师陪同;搬运时要查看各管路是否从固定的架上取下、是否妥善固定、有无扭曲脱落;

3.4强调麻醉后交接病人。由于麻醉、手术的刺激及药物的作用,往往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如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意外等。离开手术室前15分钟由巡回护士通知患者所要返回的病区,由病房护士为手术后患者准备床位、氧气、负压吸引装置、床边监护仪等,调整病房环境温度,防止患者回到病房更换一个较冷的床位,而加重患者低体温的状况。患者被安全护送回到病区并安置妥当、生命体征检测后,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进行床边交接,包括手术情况介绍、有无皮肤压伤情况、病历、x光片等物品的交接,并请病房护士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签字,但要注意床边交接时,交接的内容对患者有无不良心理影响,注意交接转运前已输入药物或已执行的治疗措施。全麻病人转出PACU时,外接护士应与PACU护士按照手术病人交接记录逐项核对,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及特殊关注点,再与病房护士进行妥善交接。3.5有效使用手术交接记录单:护理文件是医疗事故处理中的法律依据和凭证,患者救治的真实反映,也是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要对所以实施手术的病人都填写手术交接表,即病房护士将术前病人的准备情况、术前用药、术中带药、物品准备、各种管路(胃管、尿管,输液路等)以及皮肤情况。入手术室时间记在手术交接表上,术后手术室护士再将病人的情况记在表上,回病房后护士和麻醉师交接的同时核对表上各项记录是否与病人的情况相符,并双方签名。4体会

患者术后的转运时间虽然很短,但仍然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和危险因素。我们需要强调科与科之间的协作,加强手术病人交接环节的安全管理,规范交接流程,遵守交接核对制度,才能保障护理安全,保障病人安全,预防和减少手术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专科篇.临床护理文书的作用[M】.广东科技出版社.

作者:边旭

单位:本溪市中心医院

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篇5

来源:创新医学网

作者:王延荣

作者单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医院儿科,026000

【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 分析儿科病房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结果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护理业务水平。结论 通过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了护理质量,为患儿创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修养环境,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医院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它是指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安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增高,尤其儿科病房,由于其特殊性,使其成为一个高风险科室,因此分析影响护理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十分必要。护理安全隐患

1.1管理因素

质量管理是护理安全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认真执行护理“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查对制度”,对护士缺乏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意识教育,科室考核力度不够,护士长管理不到位,不能充分利用护理资源。

1.2护理人员因素

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差,近年来低年资护士增多,专业理论水平及护理操作技术差,安全意识不强,工作中缺乏“慎独”精神,对儿科用药特点掌握不全面,主动巡视差,观察病情不仔细,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

1.3护患沟通因素

儿科面对的病人大多无表达能力或表达能力差,加之陪护多,护士缺乏与患儿及家长主动有效沟通,甚至有时对家长的提问,表现不耐烦,回答问题语气生硬,做各项治疗、护理未履行告知义务,出现护患纠纷。

1.4家庭因素

一方面患儿绝大多数是独生之女,家长对他们平时过于溺爱,小儿患病家长常有内疚、焦虑的心理,住院后认为自己是上帝,护士就应当伺候他们,对护士的要求值高,要求静脉

穿刺“一针见血”,用药后病情很快好转,花费低,住院时间短;另一方面陪护及探视人员多,难于管理,易造成患儿院内感染,家长出现不满情绪,护理工作稍有疏忽就会招到家长训斥、谩骂,发生护理纠纷。防范措施

2.1管理方面

2.1.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学习ㄍ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做到有法可依,懂法、守法;组织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培养高尚医德,认真执行疾病护理常规及护理操作规程。

2.1.2科内建立质控小组,护士长担任组长,制定工作职责、计划、考核目标,检查科内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并督促落实。

2.1.3护士长对急救物品、药物应做好“五定”管理,充分利用护理资源,做好弹性排班,保证病人多时护士多,及时准确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

2.2护理人员方面

2.2.1更新护理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加强护理人员思想教育,培养其“慎独”精神,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根据护士年资不同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内容包括:专科疾病护理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儿科用药等,通过培训使护士理论知识掌握全面;专科技术水平提高,熟练掌握儿科抢救知识和抢救技术,与医生配合密切。

2.2.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查对制度”,对病人做到“八掌握”,主动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仔细,规范书写护理记录。

2.3护患沟通方面

2.3.1护士面对的不仅是病人,更重要的要面对家属,首先提出先服务家属在服务病人。[2]儿科病人陪护多,家长频繁更换,这就对护士提出更高要求,要善于与家长沟通,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心情,对所提问题以真诚的态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耐心解释,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2.3.2护士和蔼友好的微笑,亲切轻柔的抚摸,都能给患儿带来心灵上的慰籍,使患儿感到安全与舒适。[3]对患儿应给予关心爱护、抚摸、微笑,经常给予他们激励性的语言,让他们配合治疗和护理。

2.4家庭方面

患儿入院护士应热情接待,安排床位,查看患儿病情,通知医生并遵医嘱完成治疗和护理,介绍医院住院须知,针对一些家长缺乏疾病知识,没有安全感,采取不同的健康指导,如:疾病知识、检查的目的、饮食指导、如何护理患儿、如何配合护士的治疗及护理、安全

防护知识等,使家长消除不安心理建立信任感,积极配合护士的工作。结论

儿科护士要做好护理安全的防范工作,首先要提高护理质量,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关心爱护患儿。其次,要加强病房管理,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温馨、安全的治疗、修养环境,做到病人及家长满意。

【参考文献】

手术室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篇6

【摘要】 目的 分析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出现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安全防范的措施。方法 随机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入本院治疗的100例孕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统计其对医院妇产科护理的满意程度及其相关意见和建议,分析护理常见风险及安全隐患。结果 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主要有患者自身因素、护士方面的因素、医疗技术方面的因素、药物方面的因素。结论 要不断提高护士的工作素养,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合理使用药物,以减少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防范措施

在医院,妇产科有其特殊性,医护人员会间接、直接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各种生物化学消毒剂、X光线等,并要与患者及家属长期打交道,必然会出现各种护理安全隐患,这也是医学界长期关注的课题。对此,医护人员应当善于找出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入本院治疗的100例孕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年龄20-38岁,平均27岁,所有受访者一般资料及心理均无异常。

1.2 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包括患者、护士、医疗护理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对100例孕产妇及其家属进行访问调查,统计其对医院妇产科护理的满意程度及其相关意见和建议,分析护理常见风险及安全隐患。结果

2.1 患者方面 由于妇产科患者在生产婴儿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危险性,对这种比较特殊的患者,无疑给医院的护理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困难,部分患者及家属文化水平较低,遵医行为较差,不能够认识到医院的制度是要遵循的,不配合医院的护理工作,出现了请假外出或者直接离开医院的情况,出现了摔倒、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的危险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够进行急诊剖宫产,尽管采取了剖宫产,但是又容易出现大量出血情况,导致婴儿窒息危险,给医院和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很多麻烦。其次,产妇在分娩的时候,有时候迫不得已必须采取产钳术或者剖宫术,由于手术的迫切性没有及时跟患者本人或者家属沟通,就经常会出现患者以及其家属不满意的情况。

2.2 护士方面 妇产科年轻护士较多,临床护理经验相对缺乏;对护理制度和流程的熟悉程度不够,对护理工作的责任心不够,部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足,对待孕妇未认真听胎心、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未严格执行产后护理常规,造成了新生儿窒息、死亡或产后出血等。未认真执行“三查八对”,发错药、接错液体、抽错血的现象仍有发生,对各种法律、法规也欠缺了解,重视度不够,出现急症时没有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就忙于处理,引起护理纠纷的发生。

2.3 医疗护理技术 部分护士由于所学医学知识的局限性和技术水平的相对薄弱会导致一些技术问题的出现,产生一些风险。部分助产士在助产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产妇会阴裂伤,特别是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症状时,如未及时将医疗设备、相应药物准备好,或者对产妇的处理不当,或者医疗技术发挥不当,均会导致纠纷发生。还有部分助产士不按操作规范给新生儿洗澡给护理安全埋下隐患。安全隐患防范具体措施

3.1 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加强对护士的安全意识教育,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新时代护理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自学相关医疗行政法规和专业知识,医院应定期组织普法教育及医疗行政法规专题讲座学习,强化依法行医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3.2 加强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教育 树立护士的敬业精神全面提高护理人员人文素养,规范护士行为举止,如佩戴胸牌,穿着整齐、清洁,着装、发型符合要求;表情温和,面带微笑,体现护士职业形象;以主人翁的姿态,热情接待病人及其家属与来访者;尊重患者的信仰、饮食习惯、文化。礼貌待人,仔细倾听;有良好的交流技巧;言谈行为体现良好专业护士形象。为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责任心,护理部要针对不同工作性质和岗位护理人员,制定相应教育内容,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及相关操作规程,如护理不良事件(用药错误、非计划拔管、跌倒、坠床、压疮、药物外渗等患者意外伤害、其他护理失误或缺陷等)防范制度。强化护理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制定护理规范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使护理不良事件降低到最低限度。建立医院“护理安全文化”,倡导早预防、早处理、低损失的不良事件处理原则,正确对待护理缺陷或已发生的不良事件,能及时主动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报告。通过教育,要求护理人员热爱本专业,具有积极的态度,服从工作安排和调配;关爱病人,主动发现病人和家属的需求,并尽力帮助解决。

3.3 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健全医院的护理安全管理机制护理部在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制度方面应加强管理,在以下方面应建立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机制:从护理例会到请示报告,从护士长考核到护士考核环节,从护士奖惩到夜班督导工作,从护士职业防护管理(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到护理制度、操作常规变更批准,从护理质量检查到护理专项质控小组管理等,以及护理会诊、护理查房、抢救工作、标本采集及送检、护理单元药品管理、静脉配置与使用、消毒隔离护理、投诉管理、处理突发事件预案、护理人员安全培训、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管理(危重病人转运、手术病人的交接、输血、夜间护理时段等)都要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质量控制,立足目标,着眼环节,层层把关,培养护理人员主动参与检查管理的积极性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结束语

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安全管理,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同时,要对产妇进行心理的疏导,对医院的护士进行安全教育,定期展开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

参考文献

手术室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篇7

1 手术室里常见的潜在的安全隐患

1.1 推送过程中患者的受伤

在给患者做手术之前要充分的调查清楚患者所换的疾病, 以及为患者登记清楚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 在推送患者进入手术室的过程中也要检查推车是否正常, 再放患者到推车时, 最好是将其固定, 也要注意到患者所放的位置, 主要是其头和脚及四肢尽量不要外漏, 以免在推送过程中不小心使患者受伤, 同时也要注意推送途中要避开行人, 最好是两三个护士一起推送患者进入手术室。

1.2 弄错手术患者

在对患者经行手术前, 即为进入手术室后在麻醉师还未注射麻醉剂之前, 一定要对患者的信息进行核对, 以免发生错误。

1.3 手术过程中患者的位置摆放不正确

患者被放到手术台上之后一定要核对其手术位置, 将正确的位置放于适合医师进行手术操作的角度。同时一定要注意当给患者注射麻醉剂之后其很容易昏迷, 所以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坠床事件, 使患者受到伤害也影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因此手术前一定要检查好患者的位置并且也要注意如果需要用固定带时, 一定不要影响到患者的呼吸, 否则由于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时很容易造成医疗事故。

1.4 医疗器械的不全或是破损

当对患者进行手术前也要仔细地检查所使用的手术器械, 例如手术刀、缝针等是否齐全以及其是否都经过了消毒处理, 如果没有经过消毒很容易使患者感染, 同时也要认真的检查所使用的器械是否齐全, 如若缺少, 则手术过程中易导致手术失败, 破损的器材也同样不能用于手术, 因其会使患者受伤。

1.5 手术室消毒不完全

在进行手术以前一定要充分的检查手术室的消毒情况, 看其是否符合标准, 如果不达标, 一定不能进行手术, 因为会存在很多的杂菌而导致虚弱的患者被感染, 会加重病情。

1.6 用错了药品

手术中, 护士一定要注意力集中, 如果是实习的护士或者是护士的注意力不集中, 就很容易看错药品的标签, 拿错了药品, 会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威胁, 其次就是由于在输液的过程中忽略了血型, 给患者输错了血, 这是非常危险的, 很容易导致患者的死亡。

1.7 一些手术的器材残留在患者的体内

在进行内脏方面的手术时, 很容易使所使用的一些医疗器械尤其是纱布之类的东西残留在患者体内而忘记了取出来, 因而造成了患者在术后有感染的症状出现。在为医师递送或者是接取器材时, 也会由于紧张、粗心等原因而使某些器材掉到了患处, 尤其是在进行支气管方面的手术时, 某些微小的器材很容易掉下去。

1.8 标本的放错

由于多数的病变的标本都是很小的, 所以护士很容易放错了位置而最终拿错了标本, 这样就会导致疾病和患者不能正确的匹配, 从而使得分析这种疾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都是错误的, 也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也干扰了患者的治疗。

1.9 电灼伤

由于在用电刀给患者治疗时, 如若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消毒时, 酒精棉太湿, 或者是由于在进行操作时, 患者的位置不正确、电压太大等都会导致患者被电灼伤。

1.1 0 人员配置方面的缺陷

有时可能是由于很多手术同时进行, 加之护士的人员不足, 因此在一些手术的进行过程中有些护士就会很疲劳, 注意力不集中, 顾前不顾后的情形时常发生, 拿错了药品或是将某些器械遗留在了患者的体内, 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医疗事故。

1.1 1 护士知识掌握方面的缺陷

目前由于我国的护士的学制相对比较短, 在很多医院高级护士还没有普遍, 所以很多护士的理论知识还不是很过关, 或者就是有一些护士理论知识掌握的非常好, 但是实践能力确实很差, 只会按部就班, 当遇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突发情况时, 就会不知所措。

1.1 2 护士的情绪

在进行手术前, 患者多数都是很紧张的, 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这时如果护士的情绪很不好, 当患者咨询相关问题时非但没有正确回答反而斥责患者, 这样就会使患者的压力更大, 心情也很糟, 很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2 防范措施

2.1 接送患者过程中要认真负责

在推送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一定要认真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 在推送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不要让患者的头、四肢等外漏以免被碰伤, 同时接送患者时最好是3个以上的护士。

2.2 手术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再将患者放到手术台时一定要再次核对一下患者的信息, 也要仔细地检查一下手术台是否平稳, 要使手术的部位放于医师比较容易进行操作的位置, 同时也要使患者处于一种比较舒服的位置, 在注射麻醉剂时一定要看好标签, 以免拿错, 注意患者是老人和小孩时, 当其注射麻醉剂后容易精神失常, 会发生坠床, 所以要格外注意。在手术进行前也要仔细地检查一遍所需使用的手术器械, 主要是看是否齐全、是否有破损, 如若发现有不合格一定要及时更换, 以免耽误手术的进行。

2.3 认真检查手术室里的消毒情况

在进行手术操作前一定要认真地检查一遍手术室的卫生条件, 尤其是消毒情况, 一定要符合相应的标准, 否则不能进行手术, 因为一旦手术室里的消毒不彻底, 则当对患者进行完手术后, 由于其体质虚弱, 抵抗能力降低, 就会很容易被细菌感染, 所以一定要使消毒水平达到相应标准。

2.4 注意药品和器材的使用

在手术进行过程中, 护士一定要注意力集中, 当取用药品时一定要仔细的看好药品标签, 当在为医师递送所用器材时, 也必须观察好型号, 避免拿错。值得注意的是, 当在为患者止血时, 要格外认真, 记录好所使用的纱布或是其他的器材, 当取出时也要按照记录全部取出, 这样就可以避免纱布等器材残留在患者的体内。

2.5 注意标本的放置位置

在存放病变标本时, 最好记录清楚标本的来源, 也要记住其所放置的位置。

2.6 防止电灼伤

使用电刀时一定要控制好电压, 消毒时也要注意不要使酒精棉太湿。

2.7 护士自身的因素

在手术进行前护士一定要好好休息, 手术中也要注意力集中。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也要多理论联系实际。平时也要多看一些手术室里的相关护理知识, 同时也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认真负责的责任心, 在手术前最好也要与患者好好的沟通, 安慰他们, 让他们能很好地配合, 也对自己的手术充满信心。

2.8 制定相关的规定

对于手术室的消毒、器材的管理等方面也要依据有关法律制定相应的规定, 为保证手术的顺利地进行打好基础。

3 结果

通过认真的分析手术室里存在的安全隐患, 以及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4 小结

当今已进入了21世纪,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人们对于医疗方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尤其是手术进行的程度也颇受人们关心, 所以手术室里的安全隐患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手术室里的安全问题, 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很好的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护士要有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很强的责任心;同时也要求了护士在手术中要注意力集中, 尤其是在取用一些药品时一定要看清标签;在接送患者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使患者受伤;在将患者放到手术台上时也要防止患者受伤或是从床上跌落下来;要根据相关的法规要求认真地检查好手术室里的消毒情况, 一定要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 不能有其他的杂菌污染, 否则很容易造成患者的术后感染;在手术进行过程中, 一定要检查好所使用的医疗所器材, 如有缺损必须更换, 护士在接取手术器材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力集中, 注意不要把器材等残留在患者的体内;对于标本的放置也要格外注意, 最好是记录清楚其来源等问题;对于护士自身也同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护士一定要有耐心, 不能带有任何的情绪, 对于患者所提出的问题也要认真解答, 同时也要求了护士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当遇到一些疑难的问题时能灵活解决, 巧妙的应对。

对于手术室里的安全隐患也根据相应的法律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范, 例如是消毒水平的标准、各种器材的管理等、医护人员的个人素质等, 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主要目的都是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综上, 通过充分的发掘手术室里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并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 最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既保护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保护了护理人员自身。

摘要:目的 消除手术室中存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 从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方法 通过分析这些不安全的因素, 根据有关的规定制定相应的措施。结果 通过充分的发掘这些不安全因素, 并且制定相应的规定, 继而医护人员按照要求执行这些规定, 保证了手术室的安全, 最终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 依靠完善的制度规定, 医护人员的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预先做好的防范工作都是手术成功进行的必要因素。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姜正荣.浅谈手术室最易发生的差错事故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4) 2) :191-192.

[2]关毅.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田[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5) :90-91.

手术室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篇8

【關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85-02

医院在接待患者,特别是重病患者和急需抢救的患者时,手术室就成了一个不能缺少的治疗场所,它起着维护人们身体健康、延续患者生命的伟大作用。一个成功的手术流程,包括身体体征平稳的患者、技术娴熟的医生、护理周到的护士,还有一个最不可缺少的实施手术的场所,即手术室。手术室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需要对室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一旦发现潜在的危险,就需要对症下药,利用相应措施加以防范。

1几种比较高发的安全隐患

手术室里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平时这些隐患不发生的话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当前不发生不代表永远不会发生,防范于未然才是上策。如果隐患发生了的话,就会对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严重时候还会造成患者的当场死亡,后果难以弥补。

1.1 没有对号入座。每个患者的病情是不一样的,需要的手术设备是不同的,相应的进行手术治疗的手术室也是不同的。有时,医院的医务人员在对患者与相对应的手术室进行校对时发生错误,导致了患者进错了手术室。

1.2 意外伤害发生。患者进行手术前需要在病房换好手术服,然后抬进手术室。有时,医务人员在接待患者进入手术室过于着急慌张,会造成手术台与手术室的房门相撞,结果病人比较突出的部位,如头部,就会容易被撞伤。如果相撞的力度过大,会造成病人直接摔下担架,这就造成了新的意外伤害。

1.3 混淆了手术的具体位置。人体的很多器官是双生的,如人体有两个肾,分布在腰的左右两侧。有的医务人员在进行术前的手术部位确认时,将进行手术的部位颠倒了,这就将人体完好的部位当成了生病部位进行了手术,直接造成了手术的失败。这种手术室隐患很严重,医务人员严重失职。

1.4 医务人员术中护理含糊不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为患者及时补充血液和身体流失的营养物质,以免造成身体抵抗力下架,影响手术进行。在进行输血的过程中,有的护士对于病人血型和被输入的血型没有检查是否匹配,或者没有认真听主治医生的吩咐而擅作主张,导致了手术无法顺利进行。

1.5 手术滞留残留物。有的手术的手术过程进行的很顺利,但手术结束时在患者体内滞留了残留物,造成了手术失败。现实中有个真实的例子,就是给患者做手术,最终进行缝合时发现将手术刀滞留在了患者的肚子里,这就是比较粗心马虎的错误。

2防范对策

手术室是为病人争取健康的地方,但手术室内暗存的安全隐患却可能让患者的病情变本加厉,所以要严格规范手术室的日常护理工作,采取合理的防范对策。

2.1 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责任感需要加强。手术室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进行患者护理的护士人员。在手术进行的过程中,主治医生主要负责的是为患者开刀,而其他的护理性工作则全权交由手术室内的护士负责。他们的责任感不强,会直接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如上面提到的输液输错血型、将手术的具体部位混淆等等。所以,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医务人员护理工作的细心性、耐心性以及专业技能的训练,时刻保持警惕,将每一个患者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对待。

2.2 交接手续要办理清楚。由于手术是一个复杂的流程,中间包括着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医务人员负责管理。所以,在手术流程的交接过程中,要特别小心注意信息的通畅、完整和准确。手术室外和手术室内为患者服务的是两套医务“班子”,所以在手术前,术前“班子”要将患者的各项手术信息清楚表达给术内“班子”。而当手术后,术后“班子”也要将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清楚的传达给术前“班子”。这样,术前术后的信息保持一致,就使患者的整体手术的顺利进行有了基本保证。

总结

患者进行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除了自身的身体状况之外,就是手术室内容易发生的各种意外。这些潜在的隐患不仅对患者的手术成功有着很大的影响,还对医院以及主治医生的前途有很大影响。所以,要认清手术室中潜在的威胁,用正确的措施来防范危险的发生。在为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各个岗位的医务人员都要各司其职,将患者的安全视为放在最重要的地位,用正确的态度和很强的责任感来对待他们,争取患者的手术顺利无误的进行,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方平.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14,03:273-274.

[2]魏晓芳.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12,36:266-267.

上一篇:感恩的诗歌——《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下一篇:沪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冲刺卷(一)(A卷)